2013申论考试热点总结 十八大、莫言获奖等等

时间:2019-05-12 05:2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申论考试热点总结 十八大、莫言获奖等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申论考试热点总结 十八大、莫言获奖等等》。

第一篇:2013申论考试热点总结 十八大、莫言获奖等等

四位一体抓好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涌现出一大批廉洁从政的好干部,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梁雨润、张建国„„一个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传诵着,也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感动的热潮。但是,党内也出现了一批腐败分子,他们贪污受贿、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腐败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由于廉政相关法律的缺失、执法不严、干部“带病提拔”、教育以及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腐败现象,不但毁了自己的前途,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为此,在廉政建设中,应完善法制、严格选拔、做好教育、注重监督,四位一体地推进我国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法制是廉政建设的依据,廉政建设是法律的体现。要打造廉洁政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立法机构要根据当前社会形势和腐败现象制定和完善反腐相关法律法规,以此作为反腐的法律依据。同时,在打击腐败行为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对于贪污腐败行为要予以严惩,达到对当前的腐败现象敲响警钟、震慑腐败分子的目的。

选拔是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带病提拔”的现象。这说明干部考核和选拔过程就存在问题,因此必须严格干部选拔制度,在干部选拔考察、测评时,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保证选拔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好干部。

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前,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和腐蚀着一些领导干部。现实中,一些官员守不住最起码的做人、做官的底线,最终失去了自由,甚至丢掉了生命。广西自治区原主席成克杰,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等一批高官的落马都是现实的例证。因此,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政治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以此来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更加坚定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

监督是反腐的一剂良药。在反腐败过程中,监督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能时刻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廉洁,是否奉公,是否为民。在日本,社会监督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如九十年代前期,一系列政治献金巨案被揭露,导致几届日本首相都因为涉及黑金案件而倒台,对净化日本的政界空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呼吁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中来,建立起立体网络监督体系,使贪污腐败无处遁形。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古人清白自守的高风亮节为我们亮起了一盏长明不熄的“心灯”。我们应以先贤为楷模,让廉政的春风吹到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田。当廉政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时,当廉政成为现实时,我们的社会环境将焕然一新,这将是党之所幸、国之所幸、民之所幸。

聚焦十八大:国考申论热点范文之生态文明

理论链接: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深度分析: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义。

1.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的时代背景下,是中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早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小康新要求”的“十大亮点”之一。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次十八大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提出来,意义更为重大,目标更为明确。

2.虽说和平年代放在第一位的是经济发展,其次是社会稳定,再次是环境生态。但破坏环境生态所造成的惨烈恶果将远甚于前两者。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可以通过以巨大政治成本加以平息,而环境生态的危机一旦发生,其灾难将会是万劫不复,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国在山河破”的惨象!人类对环境生态的认识远逊于前两者。直至1866年,才由德国博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其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世界作为“人*社会*自然”内在关联和协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相济。

3.无可置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文明水准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大有提高,但毋庸讳言,尚未真正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绝对相互依存关系,尚未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会同时给人类带来危害和隐患,因而某些地区片面经济利益的追求强烈扭曲着环境决策,未能有效采取有节制的休养生息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就拿生命之源――水为例。长期主持我国水利工作的钱正英曾深刻检讨说,水利部门只注重社会经济用水,没有认识到还要保证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需水,我国许多河流开发利用都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值,至于“重建设、轻环保”导致的河流污染更是触目惊心。

4.“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就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所作出的庄严承诺。

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中国当下面临的挑战诸如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化、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借鉴和启迪。适如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院主任卡米拉*图尔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说:“中国领导人在十八大这一重要场合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将为全球环保运动带来新的力量,将对人类未来作出新的贡献”。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 为养老事业添砖加瓦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先人以“天经地义”之理道出养老的重大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成为上至政府专门会议,下至百姓饭桌的热议话题。一些老人空守着房子,却面临着无人养老、无钱养老的困难局面。养老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的现状下,“以房养老”不失为一个有利于国家发展,改善民生的举措。然而,在我国“以房养老”却一次次遭遇了来自传统养老观念、房屋产权、房屋质量等现实方面的考验。因此,面对问题,我们应立足实际,发展“以房养老”这一新模式,妥善解决养老问题。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需推进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城镇住宅产权为70年,这就给房屋价值和“以房养老”带来了挑战。因为老年人抵押房产获得的收益,和房屋产权的剩余年限有直接关系。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面对着居民财产尤其是房产持有的大量增加,为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土地出让年限、到期后的处理办法进行系统的立法修改,正当其时。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需提升房屋建筑质量水平。住了大半辈子的楼房“岌岌可危”,已不再具有什么抵押价值,更谈不上什么资产收益。过硬的质量和寿命是推进养老新模式顺利开展的助推器,是避免“以房养老”成为空谈的前提和基础。我国还应放眼国际,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在建筑寿命和质量上有实质性突破,保证“以房养老”的顺利实施,避免其成为伪命题。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需普及以房养老的新观念。我国历来都是以“养儿防老”“子承父业”的家庭伦理为主流,“以房养老”的全面铺开,必然会对家庭亲情造成冲击,让老人和子女面临着现实和亲情的左右为难。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老年人寿命不断增长,“421”的家庭结构的普遍存在,子女无法全面负担老人的晚年之需。“以房养老”的出现恰好能弥补“子女养老”的各种短板。因此要打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发挥以房养老的独特优势。“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养老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关乎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稳健发展。“以房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但能否发展壮大,不仅要求我们在观念上的更新,更需要自政府至民众的行动支持。相信“以房养老”必将发展成熟、完善,为我国的养老事业添砖加瓦,让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

杜绝“宰客”式繁荣规范旅游业健康发展

“每到节假日各地旅游价格涨声不断”、“三亚天价菜单游客挨宰叫苦不迭″、“春节厦门5菜一汤收万元”„„随着接二连三的旅游事件不断被曝光,让人们出行旅游感到心惊胆颤,不得不做好提前防范。离谱的物价、强买强卖的行为,以及投诉无门,频频出现的“宰客”乱象暴露出我国旅游业服务水平低下。因此,杜绝“宰客”式繁荣,规范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莫让“宰客经济”成为我国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旅游的兴起,常常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的振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而旅游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宰客经济”会严重影响这一进程,将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利。旅游业要想健康发展,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合整治,也需要企业的诚信经营和消费者的个人理性。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市场和法治环境。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但与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由于国家层面没有综合性的旅游立法,地方旅游立法缺少上位法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日趋增多,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旅游市场需要旅游立法加以规范,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需要旅游立法加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需要旅游立法加以保障。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旅游法,规范涉及旅游的权利义务关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继续加大旅游服务监管力度,遏制商家“宰客”行为。发展旅游业不能光讲求硬件设施投入,软环境没搞好,旅客不满意,势必有损城市形象及其正常发展。政府部门要继续加大旅游服务监管力度,对一些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的景区予以惩处,同时对相关地方监管者进行问责。只有将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常态化,确保市场监管日常化,才能使诚信经营行为形成“惯性”,保证旅游业形成正常而规范的秩序。

建立诚信经营管理体系,行业自律和第三方监督并行。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我整顿,增强旅游商家诚信意识,同时加入第三方监督,也是净化整个旅游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旅游行业要规范,只凭自律渠道绝对不够,行业协会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要引进独立第三方的监督休制,建立重大旅游违法违规行为披露制度,凡是违规经营者、不诚信的旅游企业行为,协会均会在曝光台进行公示,积极引导舆论媒体及社会各方参与监督,引导游客理性消费理性维权。当前我国旅游业的“黄金时期”不断持续,并向着战略性产业阶段逐步迈进。然而,旅游市场上发生的种种事件表明,突破经济结构转型的难关,杜绝“宰客”式的市场繁荣,规范旅游业健康发展,需要政策激励、扶持,同样也需要良好的市场监督和法治环境,如此才会有健康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够让百姓真真正正享受到旅游的舒心和惬意。

干部选拔以德为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落脚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向世人宣称,我们的新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我国公务员政治思想觉悟的培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三十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有了历史性的腾飞,在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绩面前我们确实感到可喜,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一批批的贪官落马,公务员队伍中出现变相的“世袭制”,干部选拔中的弄虚作假,等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200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这是我们国家在经济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建设,使其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能更有效地为民谋利,为民谋福。

公务员队伍是政府能够正常运作的生力军。如果生力军出现了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质量。因为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需要大量有能力的人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所以在选拔和提拔公务员时,过多的看重了一个人的才能和其是否能胜任领导经济建设的工作,而忽视了个人道德品质的考查。这种做法的积极作用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确实不容忽视,但是也暴露出了干部队伍中的软肋,为公务员队伍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不利因素。我国正在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这要求政府的执政理念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而在这当中公务员的“德”的考核应当作为先头军。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具备承担领导工作应具有的素质,才能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之中,才能使百姓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力量。

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德为先。公务员在具备了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将其才智和能力发挥到人民和国家所期望的方向上,才能在国家的建设中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干部选拔必须加入道德考核标准,落实“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如此才能选拔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品德高尚的、才智出众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百姓的幸福服务,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

近年来,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中频现一些有损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有违公职职业道德操守的事件,暴露出我国公务员考核晋升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2分〕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存在重才轻德的弊端,忽略了对公务员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考查。〔2分〕

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3分〕 在当下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道德考核意义重大。首先,这是对官员负责的要求。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3分〕其次,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3分〕最后,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3分〕

警惕

——未雨绸缪,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我国自古就是自然灾害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当今,在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灾害形势也愈加严峻复杂,灾害损失也日趋严重。汶川、玉树、舟曲„„无数的不幸充斥着我们的记忆,无数的不幸教会我们警惕。时刻警惕,未雨绸缪,在平安时期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从事前防御、事中应对、事后补救三方面考虑,建立科学完善的防灾救灾机制。

事前防御,建立科学的防灾预警机制。科学技术是监测、预报灾害的利器,一个信息全面、功能先进、覆盖面广的灾情监测、评估系统在防灾减灾上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的科技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推动预警设备的更新换代。二要气象、国土、水利等部门落实责任,对地质、气象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三要建立以基层社区、村社为基础的省、市、县、乡、村、社6级监测体系,群众与政府相结合,地方与中央相协作,积极发挥群众防灾预警作用,做到群防群测。

事中应对,建立科学的应急救灾机制。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防不胜防,这就要求我们在灾害突然降临时,备有完善的应急机制。首先,各级政府在规划之初即将应急救灾工作考虑在内,建设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基础设施,各地必须设有专门的避难场所,以便灾害到来时第一时间转移群众,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其次,地方各级政府要制定详细、具体的应急救灾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救灾的各项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启动并得到落实。最后,军队、医疗等单位平时定期开展应急救灾演习,熟练救灾工作流程,加强协作,保持警惕,增强防灾救灾工作意识。

事后补救,建立科学的灾后保障机制。灾后保障是抗灾工作重要的收尾工作,更是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灾后保障工作主要分为灾后援助和灾后重建两方面。在灾后援助工作中,一要及时疏通道路,保证援助物资运输通道畅通,确保救灾物资输送及时;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各类社会组织及个人为辅的援助体制,随时发布受灾地区信息,鼓励社会各界关注灾情,充分发挥社会救援力量。灾后重建工作要以受灾地方政府为主导,负责制定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重建规划,各级政府相辅助,在政策上对受灾地区有所倾斜,确保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灾难让我们愈加坚强,创痛后当时刻警惕,社会越来越尊重生命,愿意并且能够为安全付出更多的成本,我们必将从灾难中获得快速前行的力量。

化产业发展需以“质”取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的载体,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自此之后,各省市纷纷召开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讨论会,制定了本地的文化发展规划,自上而下的配套政策有效的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增速发展。

然而,我们知道文化产品的质量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近年来依靠政策的优势,各地文化产品的数量、种类百花齐放,但是其背后的质量是否符合文化产品的要求,仍值得深思。文化产品如电视剧、电影,其年生产数量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是精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尚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喜羊羊的成功为国产动画带来新的希望,但相比于发达国家,国产动画由于产品的独特性、创新性不足,在国际上影响力仍旧较弱。

没有质量,一切无从谈起,没有质量的文化产品,更容易为社会制造文化垃圾。就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看,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产业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各个区域间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精品产生和传播过程中时效性的降低。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会一日千里,也难以一劳永逸。只有努力克服短板,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创造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文化精品,才能在有效时间内寻找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在政策方面,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上进行监督,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发展重点的偏移;在品牌方面,注重品牌意识,打造文化精品。在全国打造精品城市热潮中,北京市提出,截止到2020年,首都将建设成为在国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在注重文化自修自建的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如日本通过完善版权法以及著作法,保障本土文化在国际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版权利益;美国则将视线主要放在文化创新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上创意不仅需要人才的给予和完善,同样需要市场来进行传播。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必然是在一系列完善的组织下形成的;在市场方面,强调文化产品的流通性市场与产品的有效对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逐步提高公众文化消费的品味。

质量是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古语说:欲速则不达。只有生产出高品位、有质量的文化产品,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质量和综合效益,才能进一步提升文化的支撑力和竞争力,保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聚焦十八大:国考申论热点范文之开放型经济

理论链接: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深度分析:

什么是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经济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的参加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一般而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我国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并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如何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1.推进开放型经济的结构调整,根本目的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支撑力量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2.在深化改革方面,要推进资源性产品市场准入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深化医疗卫生、教育和住房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个方面推进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在扩大开放方面,要研究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策略和步骤,科学合理地确定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在农业和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问题上,要研究制定具体方案。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变革,在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形成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发挥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建设性作用。要制定新形势下的贸易摩擦应对策略,既要以平常心看待,努力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又要在法律框架下认真应对每一个具体案件,维护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防范和应对对外开放的风险,特别要防范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防止国计民生产业主导权的旁落。

申论热点范文:莫言热引发关注阅读危机

【背景链接】

新华社16日播发《“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莫言热”对于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对此,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莫言热”估计一个月就过去了,甚至更短,之后回归正常。但他又说,现在娱乐和休闲方式特别多,肯定挤压了文学阅读的时间。但相信大家玩了一圈回来,也许会重新抱起一本书,体验读书带来的乐趣。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其中,50.7%的受访国民自认阅读量少,只有不到10%的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或比较多。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阅读对个人而言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当前中国国人阅读危机的主要原因,经过分析,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传统上说,阅读一直停留在精英层面,没有形成全民阅读的传统。加之,信息接收方式的多元化,生活节奏变快、自主支配时间变少,人心浮躁等原因,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国人的“阅读危机”还表现为阅读的功利化。一直以来,升学和就业成了国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学生就形成 有用的书就读,无用的书不读 的功利阅读观。这样把读书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对读书本身感兴趣。与个人需求有关。中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阶段,忙 于各种事情而无暇阅读是一部分人阅读量少的原因。一个人的阅读量还与他对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相关。如果认为阅读与自己的生存状况关系不大,或者阅读反而会影响生存状况的改善,他就没有阅读的需求和积极性。

[措施] 我们认为,不管是全民体育运动,还是讲求公共卫生、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国民道德素质提高,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和文明有序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但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推动全民阅读,也是如此。

一方面,应当抓住多年少有、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不管是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才可能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首先,政府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上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在美国、法国甚至在台湾地区,国民所读图书主要来自方便亲切的社区图书馆,不仅借书方便,而且读完之后随手可在他处归还。做好此项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投入财力、务实细心、长期坚持。

其次,要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离不开众多推动阅读的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对于读书活动的支持。以对莫言作品十分推崇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为例,他在获得诺奖之前已在日本相当知名,而大大小小的大江健三郎读书会竟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公众,这些草根组织不断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使相关阅读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精神生活内容。当前,莫言家乡政府放言准备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我们的建议是,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总之,”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对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来说,这可能比较费力而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申论热点范文: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背景链接】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并特别强调,激励干部要做到求真务实,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说,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意义】

政绩就是为政之绩,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知识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及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素质在领导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也是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和标准。【探索之道】

要解决怎么评价的问题,既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考核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决定着考核评价工作是否可操作和考核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因此,科学构建考核干部政绩的方法体系至关重要。

第一,要按照“突出工作实绩”的原则,合理确定“德、能、勤、绩、廉”五项考评内容的不同比重,既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也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第二,要按照考评主体与考评对象的“知情度、关联度、责任度”关系,合理缺陷的评价主体中不同层面的“群众”对于评价对象评价的不同比重,使各方面的参与权和意愿都能得到有效反映。科学确定评价主体:

由谁来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优劣大小,是评价干部政绩的基础环节和首要问题。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主体,必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领导干部的政绩到底如何,不能由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说了算,还必须看群众的公认程度。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政绩,政绩有多大,检验的标准,重要的是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要看这些政绩是否实实在在,是否经得起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这里的群众,应该是包括各级相关的领导在内的、各个层面参加的群体,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主体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干部政绩评价只由上级领导说了算的弊端,较好地解决干部政绩考准核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干部切实注重群众公论,促进各级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信号”,从而促进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科学设置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是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工作的核心环节。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评价内容,解决好评价什么的问题,才能使评价有的放矢,才能是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实际;同时,领导干部也明确了作为被评价对象的受评内容,从而有了努力方向,群众也才能以此来观察、鉴别、监督领导干部。因此,应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其德才素质,按照德、能、勤、绩、廉即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来设置考核评价内容体系,并将这五大项考评内同细化为若干个子项。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看经济建设的超过,又要看社会进步的成果: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果。唯其如此,才能促使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制定科学的、有效运用考评结果的刚性规则:

科学评价干部之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择优汰劣和管理监督。考评是手段,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目的。胡锦涛同志指出,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际和德才表现得出的结论,必须正确的反映到对干部的使用上来,作为决定他们升降去留的机遇。升降去留,及时选拔任用的结果,也是管理监督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要按照规则在先得原则制定考评结果运用的刚性规则,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同时,这种彰明显著、能上能下、奖罚严明的刚性规则的执行,也正是对干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过程,有利于激励干部去创造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实实在在的政绩。

申论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背景】

社会保障,经常被人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阀”、“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为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其成员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进入新世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越来越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相继建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是我们党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意义】

第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第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第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第四,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存在问题】

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范围小,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各地都分别制定并统筹安排仅适用于本地的政策、标准、措施,导致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接续、转移阻碍重重。这与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使得大量流动就业人员难以正常享受养老和医疗待遇。【应对措施】

第一,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依法办事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运行、管理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第二,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社会保险法立法步伐,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与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律体系。

第三,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情与国力,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第四,要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申论热点: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

【背景链接】

2012年10月,从10月8日,十一长假结束的第一天开始,远在北欧的瑞典将陆续颁发出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很可能在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中产生。

然而,人们很少就莫言的文学成就是否达标展开讨论,反而是把目光盯在了莫言的政治立场上。莫言早前手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事情也被翻出来,作为反对莫言拿奖的证据。【标准表述】

任何正面甚至中性的评选都很难颁给“大奸大恶”之人

2001年的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成为难题,因为按新闻标准看,应该给本拉登,但本拉登这种大奸大恶之人,要是选上了会有很负面的影响,所以最后还是落选了。

上述这类中性评选都很难颁给大奸大恶之人,更别说诺奖这种正面意义的评选了。

“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本身就是文学成就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表面上看,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很多作品中具有“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作家,而“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又经常和反抗政治压迫相关,所以难免会让人产生诺贝尔文学奖与政治有关的联想。但是“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终究不等同于政治,这两种主题本就是“文学之美”的一部分。

赫塔·米勒作品中那种“无所寄托的状态”深刻触及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共通困境,饱含着复杂而深切的痛苦——不见天日的痛苦,旁观他人痛苦的痛苦,由人及己的痛苦,对落入圈套、被逼迫、被摆布、被勒索、被戏耍、被分类、被羞辱之恐惧所带来的痛苦。对这种痛苦的刻画深深地击中了人的心灵,这就是文学价值之所在。能否拿诺贝尔文学奖,主要看文学成就,不应考虑政治因素 莫言的作品揭示中国生活中的残忍,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红高粱》莫言以“红高粱”为代表的作品充满了民族性和一个古老民族的神秘感,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影响巨大。

以他新的代表作《蛙》为例,通过陈眉这一人物个体的悲惨遭遇,从一种悲悯同情的人道主义情怀出发,对于当下中国社会不合理的一面提出了强有力的批判抗议。

能否拿诺贝尔文学奖,不应考虑政治因素,还是让文学的归文学,政治的归政治吧。

第二篇:申论十八大热点

五位一体

【报告原文】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成小康

【报告原文】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四化同步

【报告原文】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文化活力

【报告原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八个坚持

【报告原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四个监督 【报告原文】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学习服务创新

【报告原文】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个自信

【报告原文】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四个意识

【报告原文】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清正清廉清明

【报告原文】 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新思想 新观点 新部署 1.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

2.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3.“八个坚持”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4.“两个百年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从“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6.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

7.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三型”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更全面把握

18大报告解读摘: 【两个翻番】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建成小康】

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三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四化同步】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个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美丽中国】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四个意识】

忧患、创新、宗旨、使命

1.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2.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3.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4.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八个坚持】

1.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4.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5.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6.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7.必须坚持和平发展,8.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

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总任务: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要紧紧扭住这个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干下去。

习近平就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了5点要求。

一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

二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三是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

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总任务: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要紧紧扭住这个总任务,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干下去。四是要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五是要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认为要更加自觉加坚定推进改革开放】

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认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把这方面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十八大关键词--新论述】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以前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现在救亡已经成功,求发展成为主旋律。这个表述,大大提高了改革开放的地位,从原来的两个基本点,上升到求发展的唯一渠道。至于怎样改革开放,答案自然是——科学发展!

【十八大关键词--美丽中国】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恶劣的生活是悲苦的。环境优美、鸟语花香、青山绿水,是人们幸福的起点。

【十八大关键词--五位一体】

十八大首提“五位一体”,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五个方面缺一不可。除了生态文明,值得关注的还有政治文明,行政体制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需要积极推进。公务员聘任制,乡村自治等都需要关注。

【社会的品德】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十八大报告关键词:24个字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十八大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本次大会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不动摇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简单讲,全面,不能只发展经济,协调,其他领域不落后,可持续,有持久性!

【十八大报告蕴含哪些新意】

1.首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3.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4.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5.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6.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关注十八大:凝聚中国继续前行的共识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承载着13亿中国民众对未来福祉的期盼,也必将凝聚起中国继续前行的共识和力量。

人民有信心期盼。因为十年来,党领导中国推进科学发展,精心部署改革开放,从容应对各项挑战,使“中国奇迹”继续惊艳全球,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在许多网站开设的“迎接十八大、寄语十八大”等栏目中,网民用自己切身感受到的生活变迁,诉说着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卓越成就,赢得大量“顶贴”和赞同。

人民有信心期盼。因为十年来,党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心民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大力保障和发展民生,展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自信姿态。此次十八大盛会从筹备伊始就重视民众的关注与参与,“晒”代表选举程序,“晒”代表名单,“晒”会议内容,一切尽在公众面前,经得起质疑,受得住考验。这种对公民意愿的重视和顺应,将形成上下同心、加快发展的巨大能量。

人民有信心期盼。因为十八大是中国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将在过去发展基础上,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推进新的科学发展。

有理由相信,十八大必将凝聚起中国社会最广泛的力量,必将凝聚起中国继续前行的共识,引领“中国号”巨轮继续劈波斩浪,续写光荣与梦想。

关注十八大: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

有一个词,网民在微博上表达的对十八大期待之语中,纷纷提及。这个词叫“民生”。因为它关系百姓的生活水平,关系百姓的幸福感受。

百姓期待,民生进一步改善,使温暖畅流百姓心里。

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这已是一个现实。这些年来,因为国家免除农业税、推行惠农政策,我那些在乡村的乡亲们,不但免除了农民负担,还能够拿到种粮补贴;因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他们在县城住院可以报销60%以上的医药费;因为参与农村养老保险,年满60岁的农村老人,也开始每年可以拿到养老金了。这些补贴、养老金以及报销的标准或许还不够高,但对于他们而言,却是前所未有的“实惠”。乡村的这些变迁,令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民生的变化。

不仅仅是我!相信你和他,以及千千万万的网民,都可以从家人、邻居、朋友那里,从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一批普惠、广覆盖保障制度的建立推行上,感受到民生变化的点点滴滴。尽管每个人感受到的程度可能不尽相同,但谁也无法否认民生改善的图景,正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

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这也是一个现实。这些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执政的一个方向。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方面的占2/3左右。其中,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累计达到3.81万亿元,同比增长30.3%,相当于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的两倍。

民生改善,温暖百姓心里。这还是一份期待。中国人口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民生难题解决的艰巨程度也是世界第一。目前的民生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民生改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百姓期盼,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发展民生。

在各网站喜迎十八大报道中,类似“晒家乡变化”、“晒十年幸福”的网络征集活动,得到亿万网民的热烈响应。网民的期待与肯定,传递出民生改善乃人心所向的强烈信号。“民生”,已成为今天中国在追求幸福过程中的网络热词和时代强音。

我们相信,民生改善的车轮必将滚滚向前。

关注十八大:生态文明将开辟人民福祉新境界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提升让人振奋,相信其必将为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注入更大力量,将开辟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其战略地位提升,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把握进一步科学的结果。一段时期,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快速做大了社会财富蛋糕,也显著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表现在生态层面,就是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约束愈发趋紧,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愈显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之后,各地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人们意识到,让人民群众过“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提着药罐子”的日子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一些过去污染严重的城市,提出要打造蓝天白云之城、青山绿水之城;一些干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能自觉摈弃污染项目和落后产能,坚决提出不要污染的GDP。针对扭转生态恶化局面的调整产业结构、关停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大造林绿化力度、修复山水生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在各地加紧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也让人民群众初步受益。在一些过去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地方,蓝天越来越多,森林越来越密,河水越来越清,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号角既已吹响,行动至关重要。人们期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断总结过去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采取更加果敢和有力的措施,同时在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不要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贯穿到执政理念和实践中。

关于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强国、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的部分。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分析每一段的结构。

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寓意几多?

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即使在平时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十六大以来,“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进入党的执政视野,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本届党中央执政理国最有富创新和特色的地方。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

三个坚持”为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刘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据11月8日人民网)

“两个服务”是根本。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国家的道路就是坚定不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服务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服务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更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离开了人民群众,文化就像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很快就会凋谢枯萎。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文化就会偏离航行,走向邪路,遗祸无穷。

“双百方针”是保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我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早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就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不仅打破了艺术流派和学术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更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不断进步。

“三个贴近”是关键。只有贴近实际的文化才是最真实的文化,贴近实际就是要事实求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文化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决定文化要贴近生活的原则。只有贴近生活的文化,才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贴近群众是文化深入人心、深得民心的关键所在。人民群众是文化直接服务的对象,要针对不同群众,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比如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应多开展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活动。在城市发展文化,就要与城市生活的特点相结合。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三个坚持”为文化建设指明方向。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好“三个坚持”,努力让社会主义文化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来源:新华网

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人们从报告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人民的分量。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十八大报告其中真意。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和共产党人的宗旨息息相关,也和共产党人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息息相关。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91年奋斗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和人民联系紧密,事业什么时候就能顺利前进;什么时候脱离群众,事业就会遭遇困难甚至挫折。

面向未来,党要带领人民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只有保持和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不断攻坚克难,走向胜利。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只有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与人民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生死存亡。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新形势下,党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正是基于此,十八大报告着意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这是一个经过千锤百炼的政党所发出的时代强音,是对8000多万党员的明确要求: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正如报告特别强调的:“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新的表达!主要是细节。新理论并未出现。

一直在学习,大作文还不会写,思维还是按照模版来转,可能到真正考试还是按照:意义目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号召这样的思路,怎么突破呢?

华图李天甲 答:

第一,突出分析评论的部分,增加论证的篇幅,多用几种论证方式; 第二,尝试改变文章的结构,采用“起承转合”式。

李老师接受广东电视台采访,李老师说,要多读书、多看报,多了解时事政策,有条件的可以看看公文文件。

2008年申论考题:

本题仅为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解析:

题目的要求比较空泛,国考中遇到这样的题目,同学们如何把握?

1、所谓的符合题意观点明确是指论点方面要合理明确,这个大家靠平时的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科学发展观的几个维度关注材料中的高频词找出特定事实,可以一步步由微观到中观到宏观进行归纳提升。

2、内容充实指的就是论据要充分、论证要有力,那么摆事实、讲道理两个基本的招数你不可能不用,不然你的文章会是多么的干瘪。事实哪里来?到材料中去抄,到脑子去搜(古今中外都可以)。道理哪里来?可以用名言警句(尽量用别人没用过的,免得拾人牙慧),可以用比喻、排比、拟人等等不同的修辞手法。

3、结构完整。什么叫结构完整?在你不知道阅卷人的评分规则的情况下,最好的情况就是面面俱到,写的全面,一个完整的申论的要素应该包括问题、危害、对策、意义、理论、举例等六个部分。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题目,大家务必记住,像这样要求假大空的题目,最重要的就是要写的全面,这样才可能更符合阅卷人的心态。

让我们再来看看同年副省级以上考生的考题:

1、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000-1200字 让我们静下心来,先感谢一下上帝对于我们的恩赐,因为上帝赐予我们眼睛和智慧。然后接着带着虔诚之心和敬畏之心去审清这两个不同要求的题目,于是乎你会发现:

1、由语言流畅变为语言生动。什么叫语言生动,怎样实现语言生动?想想你平常怎么跟女朋友说话吧,“我爱你!!”、“我难道不爱你吗?”“我爱你。。”是的,道理是相同的,在你的文章中,多一些感叹号,多一些问号,多一些省略号,语言就会自然变得生动,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比如,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被很多文学作品描述为质朴、善良、稳重的农民都出现的如此严重的失根危机?到底是什么使农村人处于失根状态?再比如,“寻根的路还很长,让我们满怀希望和憧憬,上路。。”

2、注意第二点要求,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这是考官明确的告诉你一定要对这个错误的观点予以批判,所以这篇文章毋庸置疑的一定要写成驳论文。想想有的同学真可悲,只会套模版,遇到这样的题目直接露原型。

3、好了,让我们再深刻的理解下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某种错误倾向,人与自然能够有什么错误倾向,纵使你不读题目,也知道人与自然很容易发生倾向,第一种就是强调人的重要性,置自然与不顾,插个嘴,我们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子,上不在天(对上没有敬畏),下不在地(不爱护地球),中不在人(不信任周围的人),内部在己(自己内心迷茫),这种我们肯定要狠狠的批判啊。但是第二种还会强调自然的重要性,恨不得我们回到原始社会去,但是大家知道,我们已经回不去了,时代注定了我们必须往前,哪怕前面万劫不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所以这个也要狠狠的批判。说到这,很多同学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稀泥,人与自然要统筹兼顾了。然而如果你可以往下想一下,很多时候人和自然活不了稀泥怎么办?如果这时候你哪怕提出人要有牺牲精神这样的观点就会比很多考生更深刻一些。看,其实从审题中,我们的一篇申论文章就差不多可以完成了。

命题仍对国家政策变化亦步亦趋,十八大极可能成为申论命题又一转折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申论命题有紧跟国家大政方向的趋势,2007年举行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在2008年“怒江水电开发”主题中得到体现,每一年的命题也不同程度呼应着中央的施政主题,而今年到了新老交替、承上启下的换届年,十八大的召开为全党、全国瞩目,党和政府的中心必然成为命题的重点;十八大所提出的政治指导思想如果出现若干变化,极可能引领申论的命题转折,因而2013年的申论试题,将有可能成为申论命题新思路的一块试金石。

申论备考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场上十刻钟,场下十年功。”申论有别于其它科目,申论功底的磨砺多半有赖于日积月累,唯有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总结反思,在周而复始的学习中固强补弱,才能由量变转为质变,方可在日后的决战中取胜。

第三篇:申论时政热点《从莫言获诺奖说开去》

热点:从莫言获诺奖说开去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文化辐射力 莫言热 怎样推动文化发展 【典型案例】

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可谓“万里晴空一声雷”“一石击起千重浪”,其震撼效果、辐射效应,蔓延扩散,经久不息。应该说,这是中国文化辐射力之最生动、最有力的传达和散播。

文化如铀的裂变,其辐射力是无与伦比的。它是浸透血脉、刻入骨头的精神能量,包孕着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排他性。当这种包容力和辐射力成为主宰,它发酵、滋生的影响力、吸引力、穿透力,就无限神奇地沟通着世界,融合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塑造着世界。

“诺奖”给莫言作品的评语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这种融合,是文化辐射力的必然结果。由山东高密这个“小涟漪”一直辐射到全世界,莫言从此成为“世界的莫言”,“他文字中的关怀和温暖应该属于全人类”。因此可以这么说,莫言的获奖,是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与世界对话,也是“诺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正视、关切和尊重。

我们的国家地理,是长江黄河的血脉、泰山珠峰的骨骼;我们的文化性格,是金木水火土的根系、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我们拿什么给世界看呢?看的不是愚昧落后,而是文明的博大精深、文化的“东方魅力”。莫言掀起的“涟漪效应”,仿佛以“透明的红萝卜”为基轴,向外无限地拓展,无限地波漾,融入全球一体的脉动,最终辐射展示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中国气象。

文化的辐射力最现实、最直接的观照,是给心灵以精神温暖和精神抚慰。当下,全国各地出现的“莫言热”,真真切切地说明“高粱红了”。最乡土的食粮,应该是食人间烟火者最刻骨铭心的心灵“面包”。饱受世俗化、快餐式文化熏染的心灵,最需要这样的面包与清泉滋养和净化。而且,纯文学浸润的柔软心灵,可以崛起刚性的信仰和意志。读懂了纯文学,就读懂了民族的心灵史;读懂了民族的心灵史,就读懂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奋斗、发展的命运。如果从中汲取无穷且宝贵的精神营养和力量,就可以真正崛起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因此,在崛起的所有综合指标中,文化是最具尊严、最具威仪、最具生命力的软指标。

【标准表述】

专家观点:莫言获奖,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原因总结:

第一,莫言的获奖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专家认为,从鲁迅到莫言,是一个谱系,鲁迅是莫言精神上的路标,莫言是一个将之发扬光大的传承者。所以,莫言拿到诺贝尔奖,是整个汉语新文学的总结和收获。

第二,莫言的文学表达很有生命力,尤其是小说艺术表现技巧令人瞩目。从80年代开始,莫言创作了近10个长篇、20个中篇及更多的短篇。他的文学表达有一种本能的喷吐,气质弥漫着原始生命力。

第三,启发同时代作家思考自己的来路与去向。据介绍,莫言得奖,引起了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热销,甚至激发了日本学生学习中文的渴望。我们长期纠结于得奖不得奖的焦躁或许可以暂时平息,但莫言的同时代作家应思考自己的来路与去向,如果真的有下一次获“诺奖”,理由肯定不是对莫言的重复。

推动文化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第一,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加快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运行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要着力解决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和功能相混淆的弊端。国家重点艺术院团和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全面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保障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步伐,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文化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重组。

第二,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着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前重点是加强城市社区和乡村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向城市基层和农村延伸。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视难、看电影难的问题。要确保广大农村地区在2008年能无偿收到看到包括中央和省级4套以上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到2010年实现乡乡有文化站、基本实现全国行政村每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在全国建设20万个农家书屋。全国各级具有公共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两年内要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第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抓紧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从市场准入、人才培养、出口扶持、产业基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做大做强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完善各类文化市场尤其是文化产业产权交易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第四,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以对历史、对民族、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遗址、建筑、街区和乡土建筑的保护。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各级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定工作。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推动开展群众性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要积极探索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国民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五,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博大胸怀,勇于和善于吸收、融汇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增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与国际知名文化机构、文化企业开展合作,树立现代营销理念,掌握国际市场规则,构建文化营销网络,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通过对外文化宣传、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搭建与世界各国人民沟通、理解、信任的桥梁,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句话总结:中国文学惠及日本、朝、韩等东亚国家,形成了能够与西方文学相提并论的悠久的文学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莫言获奖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

第四篇:2011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的总结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2011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生态文明

【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标准表述】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 1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三农问题

【背景链接】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于2010年1月31日发布,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

【标准表述】

[总体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把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

[原因]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措施]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第二,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确保粮食安全。

第三,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任何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

第四,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保障农业经营收入稳定增长;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努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第五,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六,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三)食品安全事关百姓福祉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威望。近年来,我国食品中毒事件屡见不鲜,食品安全监管漏洞日益凸显。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已成为政府各级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工作。

一、加大投入提高检测能力

目前,造假者的能力不断提高,在食品的外包装和色香味方面伪造得越来越巧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食品真假的辨别再*眼看、手摸、鼻子闻已经不合时宜,尤其是对色素、添加剂、增白剂、防腐剂、替代原料的鉴别,采用传统的方法已无济于事。因此,政府部门应支持质监部门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建设国家级、省级微生物检验室及设备先进的食品化工检验室,提高对食品的检测能力。

二、吸收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

要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将监督的重点从对终端产品的抽测过渡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由质检、卫生、工商等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以指导消费者选购食品。监督、敦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重视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对发现的安全质量问题,要追踪到底。同时,开展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完善监测网。要与国内外食品安全监测机构进行信息交换,采用国际标准监测食品污染物,消除工业污染对食品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和影响。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三、加强监督执法工作

食品安全事关百姓福祉。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应由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有重点有步骤开展。重点对无生产许可证企业、不符合卫生条件企业严加监管,对集市、乡镇、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小作坊加大监管力度,对出租屋等流动性的非法食品黑窝点予以严惩,从源头上堵住劣质食品流入市场,杜绝不合格食品在市场销售。定期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行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抗拒执法的违法者要依法惩处。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既各负其责,又配合作战,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共同履行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神圣职责。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住房问题

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中表示:逐步推进房产税。中国社科院财税研究室副主任杨志勇表示,现在开征的话,条件尚不具备;而强制征收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住房每套均租金2792元/月,同比上涨18.5%左右。虽然北京住宅租金近日略有下调,但难改上半年涨势。同样,5、6月以来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房租也纷纷上涨明显。

国家和一些地方连续出台抑制高房价的政策措施,直接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其力度和针对对象的明确程度前所未见;预计短期内,它们将对房价过快上涨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从长期看,还需要采取一些彻底的改革措施来治本。

一、租房问题

近期房屋租金价格快速上涨有其客观原因。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增加促使租赁需求上涨,链家地产市场分析师张月说,2010年至少新增了12万人左右的租赁需求。应届毕业生产生的新增租赁需求同比增加。据统计,2010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21.9万人,预计新增住房需求就达8万余人,这加剧了近期市场租赁需求的增长和价格上涨。随着市场对新政的不断消化,由买转租的人群将逐渐稳定,高校毕业生的集中租房需求也将在三季度逐渐减弱,租赁市场不会再出现 4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近期这种集中放量、价格快速上涨的景象,无论是租金涨幅还是市场表现都将变得更加温和。

当前租金非理性上涨起因于种种具体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调控制度缺失。可以说,我国房屋租赁市场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尤其是租赁合同可有可无,业主可以随意涨价,甚至租期之内涨价、单方违约、赶走租客屡屡发生。这种状态使许多人在租赁房屋时缺乏安全感,转而投向住房买卖市场,扩大了房屋的市场需求。

有效遏制商品房价格的再度上涨。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不同,“公租房”供给对象是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也即通常所说的“夹心层”。《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意味着住房保障范围的扩大,更为重要的是,该项措施能够尽快落实到位。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即引入行政问责机制与市场化的规范运作。其一,必须要强化地方行政部门职责,一方面中央财政要扩大相关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另一方面对于地方行政部门拖延公租房建设的行为,须明确建立问责机制。其二,海外公共租赁房建设的经验表明,政府提供并不意味着政府建设,通过面向市场进行招标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效率,从而尽快解决供给规模不足的问题。

二、买房问题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因此,房价上涨过快不仅影响居民住房福利水平、影响到绝大多数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改善,而且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住房的民生问题比住房的支柱产业问题更为重要,前者是首位,后者同则是由前者衍生出来的。因此,遏制过快的房价上涨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保证中国金融安全、保证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保证中国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

破解高房价困境的根本之道,在于彻底改革。

把改善民生与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紧密结合,努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进而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比例。同时要加快 5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制订、完善全国统一的保障性住房配售条件、流转、管理等的法律和制度规范,严格依法管理,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腐败问题,杜绝保障性住房的完全市场化开发和商业化投资炒作。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房地产业退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序列。房地产业相对IT、生物制药等行业,技术含量低,对国力增强的综合推动作用有限;而且这一行业的兴盛是以资源损耗为代价的,因为土地是越用越少的资源。国家的实力提升,不可能靠房地产业暴利来实现。

构建类似调控通胀的全国统一的房地产价格指标体系和调控机制。必须尽快落实各级政府调控房价的责任部门和考核机制,把有效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作为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

(五)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县域经济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工农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基本保证,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基层政权、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六)安全生产事件回顾与思考

2009年2月份全国安全生产情况

1、重大事故情况

全国发生重大事故3起,死亡32人,同比减少3起、59人,分别下降50.0%和64.8%。其中:

煤矿 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同比减少1起、14人。火灾 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同比减少2起、26人。

道路交通 发生3起,死亡32人,同比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减少7人。乡镇船舶 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同比减少1起、12人。

2、特别重大事故情况

全国发生特别重大事故1起,死亡78人,同比增加1起、78人。其中:煤矿 发生1起,死亡78人,同比增加1起、78人。

截止到2008年7月27日全国安全生产事故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提供的数字统计,截止到7月27日,7 月份共发生较大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事故104起,死亡和失踪415人,同比减少31起、95人。发生重大事故6起,死亡87人。发生特别重大事故1起,死亡和被困36人。

从全国安全生产情况分析,较大事故总量降少。由于开展了小煤窑整治、煤矿瓦斯治理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国煤矿发生较大事故以及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煤矿发生较大事故13起,死亡和失踪52人,同比减少5起、25人。

从发生事故的行业领域分析,建筑施工、金属与非金属矿的较大、重大事故上升。7月5日,湖北武汉市东西湖区青街革新社区友谊村七队,发生在建房屋坍塌事故,造成9人死亡,2人重伤,10人轻伤。7月22日,山东潍坊市奎文区新华路自来水管道施工工程,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7月24日,青海西宁市大通县塔尔镇下旧庄村清真寺在修建大殿时,发生屋顶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23人受伤。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分析,坍塌和瓦斯事故多发。7月14日,贵州毕节地区大方县高店煤矿,采煤工作面回风上山探煤巷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班下井20人,其中16人安全升井,4人死亡。

从涉险事故发生情况分析,化工企业发生较大涉险事故。7月17日,上海市奉贤县雷盛塑料包装(上海)有限公司塑胶车间发生火灾,事故造成消防官兵3人死亡,9人受伤。7月20日,河北石家庄市元氏县长峰医药化工厂,在试生产氯乙酸过程中,因法兰连接处氯气泄漏,造成15人住院治疗。

从地域分布来看,7月份以来,多起事故均发生在产煤大省,特别是山西省连续发生了2起重大事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另外,交通事故仍然多发。仅7月14日-20日一周时间里,道路交通就发生较大事故16起,死亡65人。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国重特大事故上升

1-4月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35起,死亡559人,同比增加10起、101人,分别上升40.0%和22.1%。其中:重大事故34起,死亡487人,同比增加11起、8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92人,分别上升47.8%和23.3%;特别重大事故1起,死亡72人,同比起数减少1起,死亡人数增加9人,上升14.3%。

(二)部分行业领域重特大事故上升

烟花爆竹增加1起、29人;道路交通增加4起、41人;水上交通增加1起、16人;铁路交通增加2起、90人;渔业船舶增加5起、61人。

(三)部分地区重特大事故上升

全国32个统计单位中,有7个单位重特大事故同比增加,其中山东(增加4起、117人)、浙江(增加3起、35人)、黑龙江(增加2起、27人)、云南(增加2起、27人)、湖南(增加2起、26人)、福建(增加2起、22人)、贵州(增加1起、33人)。

(四)铁路交通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08年4月28日,由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淄博境内时脱线,并与由烟台开往徐州的5034次旅客列车发生碰撞。初步查明,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5人受伤。这是今年以来发生的第一起特别重大事故,也是近十年来全国铁路行业发生的一次死亡人数最多、损失十分惨重的特别重大事故。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T195次列车在限速每小时80公里的弯道线路上以每小时131公里的速度超速行驶所致。

(五)民航飞行连续发生事故征候

4月份以来,4月30日、5月9日、5月10日,民航飞行连续发生了3起事故征候,造成两架飞机险些相撞,141人紧急撤离,部分人员受伤等情况。特别是4月30日,厦门航空公司MF8052航班在大连机场起飞前滑行过程中,由于机组未按机场塔台指定的滑行线路滑行,擅自进入被占用的跑道,与正在起飞的南航CZ6621航班发生冲突,险些造成两机地面相撞。事故征候发生后,MF8052航班隐瞒事实,私自抹掉驾驶舱舱音记录器内容,妨碍事故征候的调查。

意见和建议

(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针对今年以来部分行业领域 9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吸取事故教训,深入扎实的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落实总局视频会议部署的七项措施,切实做好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贯彻落实国办《通知》精神,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总局视频会议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要求,煤矿安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针对煤矿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从思想认识、百日督查、瓦斯治理、雨季“三防”、责任追究、行政执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防范煤矿发生重大事故。

(三)深刻吸取铁路交通“4.28”事故教训,认真开展铁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针对铁路交通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情况,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支持配合铁路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深刻吸取“4.28”特别重大事故教训,督促铁路运输企业开展各个环节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事故发生频繁、车流较大的线路、道口设备、设施的安全监控,加强调度指挥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作业,严肃查处超速等违规违章行为,确保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

(四)切实加强渔业船舶安全监管,遏制渔业船舶重大事故

针对渔业船舶重大事故多发的情况,切实加大渔业船舶监管力度,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制和监管措施,督促各地认真开展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按照农业部《渔业行业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对事故多发地区进行重点督查;督促渔民严格执行操作规则和船舶航行规定,严肃查处违章航行违规操作等行为;加强渔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渔民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

(五)加大民航飞行安全监管力度,认真开展民航飞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针对近期民航飞行连续出现重大事故征候的问题,民航局于5月1日和5日下发通报和明传电报,对相关航空公司做出处罚,并要求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开展安全整顿。要支持配合民航局,进一步加大加强民航飞行的安全监管力度,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尽快开展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民航飞行管 10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教育,树立法制观念,确保飞行安全。

具体事例一:山西08年发生安全生产伤亡事故12357起 3692人亡 1月21日下午,全省(山西)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在省城举行。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联合主办。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8年,全省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12357起,死亡3692人,同2007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740起,死亡人数减少10人。在发生的事故中,道路交通事故占到七成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省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近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将会在全省范围内展开,45项督办隐患27项整改完毕。省政府去年9月17日挂牌督办了45项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最近,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安监局等单位,对这些重大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目前,27项隐患整改完毕,占总数的60%,其余18项正在整改之中。

省政府安委办副主任、省安监局总工程师刘德政介绍,在正在整改的18项隐患中,通过企业自身努力能完成整改的有10项,包括煤矿安全隐患4项、危险化学品隐患3项、非煤矿山隐患1项、道路交通隐患1项、地质隐患1项;历史遗留、通过多方协调才能整改的8项,6项为化工企业周边安全距离不达标隐患、2项机电项目生产隐患。

对正在进行整改的隐患,各相关单位要认真落实事前问责制,严肃查处不认真履行整改职责、弄虚作假、敷衍应付的单位,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整改期间不发生安全事故。

具体事例二:南通市2008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与对策

2008年,根据全口径统计,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032起,事故死亡540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3.83%和6.54%。其中,工矿商贸(含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领域,发生事故67起,死亡33人;消防火灾事故395起,死亡3人,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道路交通事故1560起,死亡493人,伤1632人,直接经济损失192.78万元;水上交通事故5起,死亡6人,水上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1315万元;农业机械事故4起,死亡3人; 11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海洋渔业事故1起,失踪2人;突发事故灾难1起,死亡9人,造成经济损失约80万元,同比死亡人数下降42%。考核类指标,实现了连续7年双下降,并且是全省省辖市中唯一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地级市。

2008年发生安全生产的事故灾难,南通市安委会办公室提出了09年五条对策措施:

一是广泛开展事故灾难应急防范知识的的宣传教育。通过电台、广播电视、报纸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城市宣传橱窗,以“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活动为载体,以及在学校开设事故灾难应急防范课等多种形式,积极加强应急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应对事故灾难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巩固“隐患治理年”成果。以《南通市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为抓手,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各地、各级隐患排查责任,注重事前防控,狠抓源头监管,努力减少事故灾难发生的概率;三是继续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解决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防范和应对重特大突发事故灾难;四是严格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努力减少事故源;五是加强事故灾难的研究分析,积极整合应急资源,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努力提高应对事故灾难的反应和处置能力。

(七)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紫金矿业污染事件

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捞起的死鱼约50万斤, 清洗后回投江中的活鱼约三四百万斤。“肇事”的铜矿湿法厂已经无限期停产,全面开展整改,同时将依照事故调查结论承担事故责任和经济赔偿。

表面看,突发环境事件的直接原因,或者是由安全生产和交通事故引发,或者是企业违规生产和排污。但其根本原因是有关高污染风险行业以及地方政府环境意识淡薄,没有建立有效的监控和应对机制,麻痹大意,未能防微杜渐。导致

2011公务员考试热点总结

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屡次发生并酿成此次重大事故的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经环保部和福建省环保厅、龙岩市政府及环保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认定此次事件是一起由于企业污水池防渗膜破裂导致污水大量渗漏后通过人为设置的非法通道溢流至汀江而引发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第二,紫金矿业集团当地的利税大户,发生污染事故,政府兜着。调动人力物力应急处置,安抚群众、赔偿损失,全部或大部分均由政府埋单。

第三,地方保护,肇事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不认真吸取教训,不增加治污投入,更加强日常监管。

紫金矿业多年来一直在污染的旋涡中发展壮大。污染问题与地方政府保护有直接关系。随着紫金矿业的兴盛,该县成为显赫一方的富裕之地。上杭县财政总收入增长与紫金矿业密不可分。地方官员与矿企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监管不利,使得紫金矿业在面对一系列环保问题的时候,依然能够我行我素导致此次紫金污染事件的发生。

一方面,要加强环保监管,负有保障辖区环境质量的地方政府,要有效控制企业可能带来的污染风险。

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要发生这些水污染事故的紧急事件的应当立即来通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没有及时的通知自委办水污染防治法的。

另一方面,高污染风险行业理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治污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要高度重视环保,事故发生后企业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要把社会的形象损失降到最低,更重要的是把对社会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

第五篇:2012公务员申论面试题考试热点 汇总 总结

2012公务员面试考试热点

热点链接 年终岁末,一些公司单位的年会,成了工作之外的重头戏。一份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25%的人因为年会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

解读 年会,本是温馨集会,现在却让一些员工不堪其重,这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竞争焦虑。

公司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激烈竞争。请主管单位莅临、重要客户参加,这已不是联谊,更是单位实力的展示、社会关系的拓展。同时,员工也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年会更像一场较量,希望在领导面前一展风采、脱颖而出,给自己的职场表现加分。

这样的年会恐惧症,实际上与更大程度上的社会焦虑相通。中年职工奔波在单位和家庭之间,为孩子上学、老人就医发愁,青年白领汲汲于首付、月供,大学生找工作‚压力山大‛,甚至孩子们也要拖着行李箱般的书包开始‚起跑线的竞争‛……转型期高昂的生活成本,不尽合理的社会结构,让许多人感觉‚危机四伏‛,竞争成为‚生活状态‛,焦虑成为‚心理隐疾‛。

从单位领导角度看,员工的‚年会焦虑‛也体现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员工重视年会,这样的集体认同感、个人荣誉感值得赞赏。但如果年会变成了‚负担‛,是不是也意味着这样的问题:上升通道是不是不够、激励机制是不是不足,所以才让年会成为比拼的战场?是不是应该在工作中给员工更多的机会与更大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认识到这些问题,也才能让‚年会焦虑‛转化成一个单位发展的正面能量。

放在更大的视野中,‚年会焦虑‛也启示社会管理中的相关议题。‚年会焦虑‛实际上也是‚机会焦虑‛。如果社会成员拥有的机会有限,社会的流动性减弱,激烈的竞争难免会产生普遍的焦虑。一个开放的社会,应该是流动渠道畅通、发展机会均等的社会。

一位乘保时捷跑车恰巧路过的十三四岁少女,下车伸出援手,并喊来司机一起将妇女抬到跑车上,将其送往医院。经查,她是广州二中学生。

预测:对于保时捷少女的善举,你怎么看?

解析:这一幕,在广州的冬日街头如一簇温暖的火苗,让人倍感欣慰。因为,这才是社会本来的样子——多元化而充满个体差异,冷漠者有之,胆怯者有之,踌躇者有之,热心者有之,勇敢者亦有之。两天来,这则新闻引起了很多市民甚至是党代会代表的热议,有人将这名少女毫不犹豫上前救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富二代‛的身份,认为她之所以不怕‚被讹‛,恰是因为她家里足够富裕和有地位,不怕‚被讹‛。这种推测,实难考证,但与围观者对照,似乎也不能排除心态上的微妙差别。

其实,我更愿意将女孩的举动称为一个‚社会经验尚未受到污染‛的孩子的本能之举。只要想想她的年龄,回忆一下自己,不论贫富,我们中的很多人在这个年纪,又何曾不是时常对弱者持有悲悯之心、相助之意?只是,随着阅历的增长、‚反例‛的披露,我们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圆熟‛,更善于‚保护自己‛而心存提防,别人的哀伤与苦楚越来越难激发自己伸出援手的冲动。说是成长的代价也好,社会发展的阵痛也罢,这,毕竟是不正常。

一个孩子刹那间下意识的善举,在‚彭宇案‛负面效应仍在延续的语境下,让我们更多感受到社会温情有爱的另一面,也唤醒了心底潜藏的民族千百年来守望相助的传统基因。

热点:多年来,工程建设领域‚潜规则‛大行其道,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几乎都有违规和腐败发生,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近些年不断曝出的‚豆腐渣工程‛引发的惨剧、造成的损失,不过是这可怕后果的‚冰山一角‛。‚潜规则‛泛滥、贪腐猖獗所带来的工程质量隐患与恶果,必将在某些不可预料的大灾难中集中显现、暴发,实在不堪设想!

预测:对于工程建设领域的‚潜规则‛现象,你怎么看?

解析:令人困惑不已的是,对这样一个事关‚百年大计‛的领域如此之乱象、如此之腐败,怎么会任其存在、发展这么多年且愈演愈烈?按理说,近些年,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已经比较健全(尽管有些还需要不断完善),换句话说工程建设领域已属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之领域,比如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等,但为何依然问题成堆、隐患重重、危机四伏、腐败成风?防腐专家分析得很到位:这与其‚两集中、一封闭、一分散‛的特点有关,与公路、桥梁等许多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利润丰厚、寻租者竞争激烈有关。像交通领域采用的在交通系统内部封闭运行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怎能避免腐败的产生?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不容否认,即它无疑与我国众多领域长期存在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通病有关。工程建设领域的诸多病态不过是这一社会沉疴最典型、最充分的表现而已。因为,‚潜规则‛大行其道的不仅是工程建设领域,早在数年前,就有检察机关披露,在职务犯罪中,产品购销、工程建设、执法过程三大环节最易滋生群体性腐败,而以工程项目为轴线的群体性腐败则是其中最严重、最突出的。不仅以权力的寻租与滥用为特征的以权谋私十分猖獗,众多‚小人物‛的以职谋私也相当普遍,‚雁过拔毛‛似已成为一种‚社会通则‛。

‚潜规则‛取代法律规章幽灵般地在各个领域游荡、肆虐,暴露出我国普遍存在的执行力差、监督及问责乏力的问题。当今中国缺少的,绝不是法律制度与行业规则,而是执法的能力与力度以及保障执法力的制度,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是对法律的尊重态度以及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一旦引导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律规则而是‚潜规则‛,那么,法不责众就会成必然。大家都这么干,你处罚谁?群体性腐败也就在所难免。

如今,群体性腐败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正如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窝案频发、腐败行为猖獗,影响的不仅是工程质量及房价,更是国计民生、党风政风民风社风!所以,是到了跟‚潜规则‛说 ‚不‛、让‚显规则‛发力的时候了!

拯救危机四伏的建筑业,向‚潜规则‛宣战,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事关百年大计,也事关千秋大业!

【背景材料】

10月,‚汉语能力测试‛将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试点实施。类似于英语四、六级考试,汉语也要开展过级考试了,分为六级,对不同要求的人群采取不同等级的考试。日前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汉语能力测试‛将于10月率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试点实施。

【解析】

消息甫出,弹赞不一。赞成者认为当下外语热、母语冷,需要有一个助推汉语学习的机制;忧虑者则看到‚考证经济‛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汉语能力测试很容易成为‚考证经济‛中的新丁。不过,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母语能力的培养在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我们应正确地看待。

第一,积极意义:母语能力的培养在增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无可否认,汉语能力测试被赋予了‚遏止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现象,复兴传承数千年母语文化‛的宏旨大义。

第二,不足之处:覆盖国人最广的、承载了汉语能力启蒙培养的基础语文教育,已经严重跑偏,‚你把孩子教傻了‛,只具有呼应升学的‚工具意义‛。脱离了现行的语文教育,最终沦为了纯粹的过级测试。测试者在有针对性的培训或自我训练中,熟练掌握了应对之法,所以无论平素的‚普通话‛是否能让人听得懂,都能统统过级。除了多一张普通话等级测试证书之外,于复兴母语文化没有丝毫助推的意义。

第三,对策意见:汉语教育要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人们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和想像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进一步说,语文的终极价值是让学生成为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人;母语文化的终极价值是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国人的文化人格。

一、热点概述

近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孝子。

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青少年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针对孩子的孝心培养问题总结出了“孝心培养适龄化,孝行养成生活化,过程家庭参与化”的孝心培养工作思路和“百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助”的培养模式,吸收了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了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针对4岁至6岁孩子的特点,从养礼仪、育孝行、养感恩、拓智慧入手,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孩子在动中学、在学中动。

二、相关评论

1、媒体特约评论员耿银平:对于“中华小孝子工程”,更应用积极心态去看待。全面实施“中华小孝子工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道德精华的熏染,用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培养他们的传统心性,对德育发展是一个积极推进。作为一种生活观念,我们不仅要通过课堂培养,更要注重生活熏染、现实身教。

2、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团: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现在却成了稀罕物,这不能不让人反思。当今中国出现了很多道德问题,孝道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孝文化的失落是整个社会追求“金钱至上”的结果。要重新找回孝文化,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一起行动,应该倡导青少年志愿意识、独立意识的培养。

3、中国社科院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伊密:用培养孝子的方式医治当代病,可以借鉴,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对当代青少年应加强感恩教育,让他们从小懂得感谢哺育、培养、帮助过他的人。至于老年人的生活应该通过不断健全的法制加以保障。传统道德不可能通过强制手段为今天的大众所接受。对青少年的培养应该找到符合时代特征,更愿意让当代人接受的理性方式。

4、《培养小孝子是形象工程?》:第一,孝道与其他道德品质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和个人的本性有关,可说是一种天性;第二,孝道并没有统一的可量化的评定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培养方法和标准;第三,孝道的宣传和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很难通过准确的时间来进行量化,所“生产”出来的所谓“孝子” 也很难用确切的数字来量化;第四,究竟该把哪些孩子作为百万孝子的培养对象?那些没被选中当作孝子培养对象的孩子是不是就不是孝子甚至是逆子?

5、四川营山干部唐伟说:真正的孝子计划,当着眼于全民,着眼于完善规则,并从制度顶层设计入手。否则,孝子即便在“实验室”中成功,但又如何经得起社会大染缸的侵蚀?不可沽名育孝子,尽管愿景足够美好,结果或难遂愿。

三、模拟题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孝顺长辈。在这种背景下,某部门启动了“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将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对此你怎么看?

四、参考解析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顺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当下“不孝”之举却屡见报端,在这种情况下,“小孝子培养工程”的启动,可以说是应时而生。

小孝子培养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其出发点是应该肯定的,但实际效果恐怕未必尽如人意。

一方面,小孝子培养工程的确有着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第一,百善孝为先,孝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一条纽带,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可否认,当下确实存在一些子女不孝的现象。从这个角度说,培养儿童孝顺、感恩的孝德工程很有必要,其最大的现实意义不是培养出多少名“标准孝子”,而是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向广大青少年灌输孝的意识,培养他们孝亲敬老的思想美德,带动更多人的有孝心、有孝行,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孝为美的社会氛围。

第二,一个人幼年时期的心理素养,必将影响将来的人生轨迹。“孝为德之本”,教孩子孝敬父母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该工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道德精华的熏染,用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培养他们的传统心性,对德育发展是一个积极推进。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提倡对孩子进行孝心培养的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涉及到“孝心能否量化培养”、“应在什么阶段培养”以及“如何衡量孝心”等具体问题,却又需要更深层、更系统的的考量。

第一,孝道没有统一的可量化的评定标准。用统一标准要求孝子,既不合实际,也背离科学,“孝”有许多统一的标志与行为指征,以一个“中华小孝子”的名号来涵盖孝道显然过于武断。

第二,孝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孝”乃发自内心,表于言行的一种品德,其多半得自于儿童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如果说存在“培养”这种“方法”的话,也是一个漫长的示范与模拟的互动过程,是长期教化和环境影响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批量生产”。因此,仅靠办学习班进行短期培养,是完全不够的。

第三,孝道的保持和增强需要长期的努力。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实际问题更是“孝子培养工程”所解决不了的。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孝道”呢?

首先,孝道的培养针对的是人们灵魂的锻造和升华,是一个庞大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才能让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得到升华、得到引领。

其次,在孩子行为习惯中,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课堂。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要把孝心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只有在孩子有了切身体验时,才能体会父母付出的辛苦,从而知道体谅父母,尽自己的能力帮父母,为父母分忧解愁。

总之,道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孝子更不可能批量生产。只有通过社会方方面面一起行动,才能真正构建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培养出父母膝下知冷知热的儿女,才能真正找回“孝”文化。

【背景材料】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日在京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政府网站还存在服务能力不高和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和服务覆盖面、实用性不够、有效性有待提升。部分政府网站存在服务要素资源匮乏、深度有限、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服务实用性低,形式化现象严重。

【解析】

一、危害和影响:

第一,政府网站流于形式,直接导致政府资源的浪费,建设这些网站投入了大量财力。

第二,更重要的是,‚浪费‛将导致群众的诉求无法向上层表达,群众的问题无法向上层反映,群众的需要无法向上层呼吁,而这些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三,损害了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政府网站的长期‚休眠‛使得社情民意通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造成了推诿塞责、沟通渠道形同虚设等问题。

二、对策措施:

第一,治疗政府微博的‚休眠症‛,关键在于政府官员要真正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关心百姓的疾苦,让政府网站真正地运转起来,做到来信、来电、来访必复,及时处理,及时反馈,树立起良好形象。如此,则社情民意通道畅通之日就为时不远了!

第二,统一协调,专人管理。既然是政务微博,特别是以政府机构实名注册的微博,就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要专人管理、规范管理、专业化管理,做到及时更新、随时互动。同时,文风上要适应网络和微博的氛围和语境,避免板起面孔、高高在上、自说自话,更要避免粗话雷语败坏了政府形象。

第三,重在行动,解决民众的难题。网络问政不仅在于政府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做了什么。网络问政是‚知‛、了解民众对政府的需求,而最终还得靠‚行动‛为民众解决问题。

因此,通过政务微博等形式加强与民众的有效沟通,从而推动和改进工作,迅速、有力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矛盾、难题,这才是政务微博和网络问政的根本要义所在。

‚房价问题‛一直是国人的一块心病,随着近一年来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各地房价均出现了下跌的情况。尤其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更是出现了大幅缩水的‚跳楼自杀价‛。紧接着有不少的二线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房价下跌现象。‚房价下跌‛成了各地市民议论的焦点,支持的声音很多,但是反对的声音也不少,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这样一个热点社会现象,必将成为2012国考面试的热点之一。在此,就这个热点以题目的形式为各位考生做出以下分析。

【预测】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的大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房价下跌现象,个别地区还出现了购房者打砸售楼中心的极端行为。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房价问题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一个风向标。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房价在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上涨之后,在近一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总的来说,房价的下调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这是我们政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宏观决策。

首先,面对房价居高不下对广大民众造成的不便,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房价宏观调控政策,以及一系列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防止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产生,限制高档别墅和住宅的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经济适用房的开发。

其次,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过热,直接导致了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产生,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这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措施,也是顺民心顺民意的决策。我们广大民众也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

再次,在房价下跌的过程中,某些地区出现了个别购房者打砸售楼处的极端现象,我想这是部分购房者在看到房价下跌时,不够冷静和理性的冲动行为。因为,住房市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房价围绕着自身的价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和下跌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应当理性看待。

最后,真正想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政府应当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加快保障型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造。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建设保障型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以满足普通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总之,我相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指导和保障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监督关注下,房价过快上涨的现象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房地产行业也会越来越规范化,最终会形成‚人有所居,居有定所‛的和谐社会的局面。

【热点聚焦】在江西德兴市,江西铜业集团下属的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工业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但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称: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采铜历史,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采矿区产生,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

【解析】把污染说成是由古代遗弃的采矿通道形成的‚老龙废水‛造成,且不说让祖宗背黑锅,是否数典忘祖,也违背与最基本的常识:若污染果然是由唐宋‚老龙废水‛造成,为何千百年来村民们相安无事,唯独近些年给村民带来的健康损害集中爆发呢!

原因分析:

第一,这是严重的相关部门环保意识淡薄、推卸责任、行政不作为的表现。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不完善,对一些负责人的考核与惩罚不到位,造成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行政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在一定范围和程度还普遍存在,严重削弱了法律和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政绩观念正确。为了经济上的利益,不惜以低廉的环境成本吸引污染项目,宽容甚至放任企业排污。并且造成了袒护企业大户的媚商案例时有发生。‚利税大户‛成了企业污染的挡箭牌,地方政府给污染企业撑腰,受害村民告苦无门,赔偿更是无从谈起。

第三,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一直弱化,使防污治污工作举步维艰。

对策措施:

第一,加大宣传教育,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其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完善相关环境保护在政绩考核中的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对行政不作为,作为不当的当人事,要依法追究其在法律和行政中的责任。

第三,当地政府要转变政绩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为了经济上的利益,以低廉的环境成本吸引污染项目,宽容甚至放任企业排污。

第四,加大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从财力和权力等方面来保证基层执法部门治污的力度。

背景链接:

曾经,温州人因其聪明勤奋、全民办厂经商而被关注。近年来,他们更多的与炒楼、放高利贷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初期乃至数年之前,温州人的兴趣都在办厂经商这些‚实业‛上,他们凭借对市场的敏感以及坚韧不拔的勤奋精神,从模仿开始扎扎实实做实业,成就了‚温州模式‛。短短几年间,温州人把打火机、灯具、眼镜、制鞋这四个产品利润率都谈不上高的产业,做成了温州的支柱产业。此次被媒体曝光的因不堪忍受高利贷跑路到美国,刚刚回国的胡福林就曾经被称为‚眼镜大王‛。然而,近几年来温州人更多的是与放高利贷、炒煤、炒楼这些投机炒作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说,许多地方的高房价就是被温州人炒起来的。

如果今天民营企业面对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任凭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会对民营企业本身和国家发展造成三方面不利影响。首先,导致制造业过度转移,在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的时候过早形成空心化;其次,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现象再现,甚至有可能在今年末、明年初就会出现农民工大量返乡;最后,中小企业倒闭越多,失业人口越多,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原因分析:

温州企业遇到的困局不是个例,更应被看做是中国民营经济未来发展将共同面对的大问题,今年民营企业遭遇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不仅是温州一地的现象,在全国其它地方也非常普遍。温州的情况虽然有一定的特殊性、典型性,但同时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它折射出了当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稳的大背景下,广大中小民营企业真实的生存现状。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很多制度性、政策性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特别是那些限制和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而国家也需对当前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其它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温州人像所有普通人一样,都会在给定的条件下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今天之所以有一些温州企业家热衷于投机炒作和高利贷,是对给定环境和政策的理性反应。对于那些老老实实做实业的温州企业家来说,他们要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工人加薪和用工荒等诸多困难,一年下来挣不到多少钱。相比之下,拿钱炒房子,买煤矿,甚至放高利贷,来钱就快多了。

金融二元结构导致利率的双轨制,即官方利率低,民间利率趋高。国有企业和政府在体制内融资,其贷款利率是非常低的,当前正规体系的贷款利率7%左右。但是民营中小企业只能依靠民间信贷,利率非常高。浙江民间借贷利率最高达到180%,武汉、南京等地最高为120%,而中小企业利润率最好的也只有3%。

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高税负和高行政成本的问题。‚政府各部门的收税太多,社保的费率太高,这些导致一些企业支撑不住。而且,一些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审批、年检特别多,行政上的干扰,吃拿卡要,导致民企隐形费用大大增加。‛除了融资不便,民营企业发展中社会性的歧视,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就业安排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中小企业是社会稳定之基,创业创新之源。我国75%的就业靠中小企业,90%的新增就业靠中小企业,全社会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也是靠中小企业。但是,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直以来就处于一种极端的困难境地。既没有资金支持,又没有市场的需求支持,再加上近几年受工人工资上涨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民营企业遇到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困难,所以其发展相对而言始终处于弱势状态。

解决之道:

中小企业如何谋得融资,政策、环境、金融等如何发力,已经不是单一的问题,也不是温州等个别地区的问题。可以说,温州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对其他地方民营企业发展肯定有借鉴意义。

今后各级政府应该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上下工夫。中国企业至今原创性极少,温州企业是靠模仿起家。政府应该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创新利益,激励创新,在政策设计上有利于人们扎根实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应该尊重民营企业的贡献。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短期内给予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负,鼓励创新,扶持创业,缓解中小企业因为吸纳劳动力而带来的成本压力和负担。要把地下钱庄地上化,黑市交易白市化,非法交易合法化,把过高的利率下降到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平均市场水平。

除了要减少中小企业税务负担外,政府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监管者转向服务者,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治理乱罚款、乱评比、乱收费等。

对于广大民营企业自身来讲,应当抱有一颗平常心,扎根于实业。实业是一国经济真实的基础。日本、德国、韩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都在于此,因为他们都拥有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光靠炒作是既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自身发展壮大的。

目前大民营企业还是比较好过的,它们应该借助这次机会,对中小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在一些行业、产业实现一次大洗牌。

【背景链接】

北京市高清探头启用,拍摄打电话、副驾驶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近日,这样一条信息通过短信、微博在市民中传播,不少司机惊叹于高清探头的威力。对此,北京市交管部门表示,交管部门从未发过此类信息,但是对于违法行为一直在严格查处。

这样的传言全国很多地方都曾经流传过。虽然交管部门进行了辟谣,但他们否定的只是‚发过此类信息‛,并没有否认没有采用高清探头。

据了解,高清探头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北京的道路上,逐步替换原有的标清探头。据提供高清探头的相关公司技术人员称,高清探头的像素为500万,远高于标清探头数倍,直接效果就是监控范围广,拍摄违法行为更加清晰,识别率高达99%以上。这意味着,比如未系安全带、开车打手机这样过去难以捕捉的细节,再也逃不过‚恢恢法网‛。针对上述现象,发表你的观点。

【参考分析】

高清探头的使用,其实让人很纠结。一方面,谁都承认高清探头的使用对于公共安全的作用;另一方面,处在高清探头下,总是让人觉得一种被偷窥感。对于房地产,人们已经有了物权概念,知道 ‚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车辆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住房的延伸,在车里的所有行为都被拍得一清二楚,这和家里被人放进一个探头,恐怕也没有多大区别。

当然,人们很容易会被安全的理由说服,在相关方面那里,安全和隐私更是石头和鸡蛋的关系。也许使用高清探头无法避免,但高清探头的使用应该有一个边界。

对于相关方面来说,在使用高清探头时必须做到‚高清‛,也就是说,使用者必须受到约束,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使用。公众之所以对探头有着一定的心理恐慌,很大的原因在于担心探头使用不受节制,即拍了不该拍的地方,而且把信息流露在外。前段时间引起关注的‚摸奶门‛事件,当事人的行为虽然不妥,但这一镜像竟然能够流入到网上来,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看起来高清探头的使用不可阻止,如果使用没有边界,那对于公众来说,就毫无任何隐私可言。这是以一种安全伤害另一种安全,这种选择题不应该让公众来做。高清探头的使用必须要有边界,边界应该由法律来确定,突破边界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惩处。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加大隐私立法,加快探头使用的法律制定,通过法律把探头的使用管好。

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该计划包括: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国家试点每年所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务院的这项决定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被人们称为中央政府送给贫困孩子的‚免费午餐‛。

大家普遍对这项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认为部分农村生活条件太差,特别是贫困的孩子吃得太差,教育布局调整以后,有些小学生上学要走两三个小时山路,由于家庭困难,有的孩子中午要饿着肚子在学校休息,下午还要继续上课。‚免费午餐‛无疑能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能够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是广大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福音。

提问角度

如何评价免费午餐

华图解析

‚免费午餐‛项目的兴起,并非为慈善而慈善,而是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针对农村贫困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显示,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摄入量严重不足:对四省农村1458名10岁-13岁小学生的体检发现,100个农村孩子中,有近12个生长迟缓,平均身高低于同龄城市孩子6至15厘米;此外,还有9个体重低于同龄城市孩子约7至15公斤;在宁夏西吉、广西都安、云南寻甸,这三个地方的寄宿学生,每日摄入的热量,分别为专家推荐量的62%、66%和68%;接受调查的这些农村学生中,有72%的学生在上课期间有饥饿感,其中每天都会有饥饿感的学生高达三分之一。

但是实施免费午餐计划,应当狠抓监督,尽量减少贪污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广大公众用‚参与式监督‛的方式来保证政府服务的廉洁高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有关机构对教育领域的腐败做过不少相关研究,他们对治理教育腐败的建议就是加强监督。首先要制定腐败和低效的标准,树立什么是透明的制度。其次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监督的流程和制度,例如重点监督个别地区,监督有腐败可能性的重点人物等等。而这些具体准则,需要在制定的时候公众就广泛参与。

另外,政府应该有意识地将服务外包,以及尝试‚食品券制度‛(把食品券发到学生手中,只能用来吃饭,不能用作他途),最大限度防止款项被滥用的可能。

【背景材料】

‚炫富神马(什么)的都爆弱了!现在要炫苦的有木有(有没有)!‛这几天,一个名叫左扬民的留学生突然走红,起因是他在人人网相册里曝光自己留学国外一年的‚艰苦生活‛。一时间,这位被称为‚炫苦哥‛的留学生成为网友们推崇的榜样‚——咱要炫就炫苦,这才励志,炫富的人已经太‘二’了……‛

从人人网的资料看,左扬民是青海人,2010年4月留学国外考研,2011年2月在人人网建立留学相册。在国外的日子,左扬民过得很艰苦,端盘子、卖寿司、送报纸……为了赚钱,左扬民干过许多又脏又累的活计。这种艰辛的生活,让他在一年之内瘦了40斤。而他的相机,点点滴滴地记录了他在国外的真实生活。

针对上述事件,发表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对于‚炫苦哥‛的爆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认为,这其中蕴藏了双重的积极意义。

一是‚炫苦哥‛自身所具有的励志意义。作为一名年轻人,‚炫苦哥‛的留学生涯无疑相当艰辛,一年之内,他干过各种各样的活,甚至还往卡车上搬运过重达50斤的铁块。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炫苦哥‛默默坚持下来了。他的坚韧,自然让人十分敬佩。尽管日子很苦,但‚炫苦哥‛却从不抱怨从不自卑从不消沉,他的豁达与坦然,更是令人叹服。认为,这样的‚炫苦哥‛,当然能够激励人心。

二是公众欣赏‚炫苦哥‛的价值意义。正因为有了欣赏,‚炫苦哥‛才能在网络上走红。而公众之所以欣赏‚炫苦哥‛,是因为在他的身上蕴藏着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公众肯定的,也是公众需要的。这些年来,社会不公现象备受诟病,‚萝卜招聘‛、‚领导优先‛之类的事情屡有曝光。对此,公众愤怒之余,还有鄙视。要知道,真正能够赢得公众肯定的,还是那些靠自身努力脱颖而出的平民英雄。‚炫苦哥‛的爆红,意味着尽管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着贪污腐败特权横行等种种丑行,但普通大众真正认同的,依然是那些正直美好的理念;敬佩的,依然是那些凭借自身力量奋发向上的人们。

认为,随着‚炫苦哥‛的爆红,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炫苦哥‛、了解‚炫苦哥‛。笔者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尤其是身处底层的年轻人,能够从‚炫苦哥‛的身上汲取营养,像‚炫苦哥‛那样,靠着自己的艰苦努力,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背景材料】10月16日晚9时40分许,位于河北保定市的河北大学新区校园内出现一起严重车祸。一名年轻男子酒后在校园内驾驶一辆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飚车,撞飞两名女大学生,副驾驶位臵的车玻璃被撞碎。被撞的两女孩一人昏迷,一人不能动但还有较为清醒的意识,昏迷女孩头部有血迹。据悉,受害学生均系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大一新生,最终被撞者陈某、张某一死一伤。他没有停车,而是淡定地继续开车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他大声对周围人叫嚣:‚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接到报警,保定市公安交警支队二大队民警赶赴现场调查处臵,事故处理民警经对司机采血检测,鉴定为醉酒驾驶。

【试题预测】谈谈对‚李刚门‛事件的看法。

【思路点拨】

第一,这起发生在校园生活区内的飚车案惨剧震惊了国人,引发了大家的广泛讨论。该起交通事故经警方认定由车主李一帆负全责,与被撞人张某和陈某无关。李一帆酒后驾驶,高速冲入学校生活区,交通安全意识单薄,撞人后不知及时抢救伤者反而态度傲慢,以其父亲的权势压人,严重丧失道德责任感,背离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良知和品行,其女友在得知李刚撞人后也不知劝告,反而坦然做到撞人后的轿车内,驾车轻走,扬长而去,其漠视伤者生命的冷血和无知着实让人愤慨和不满。社会上诸如李一帆和其女友之类的道德观念极差人品极尽恶劣的人性令人发指。

第二,这起惨剧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李一帆本人严重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在大学校园生活区内高速驾驶,撞人后不知积极拯救伤者,反而坦然地驾车逃逸,错过了整治伤者的最佳时机,致使一伤一死的悲惨结局。

其次,学校相关负责人在校内安全方面缺乏足够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大学校园生活区人流密集处,应对交通车辆进行严格管制,严禁车辆随意进入,更禁止高速行驶,以免惨剧发生。

再次,这次事故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陈某已逝,张某幸存。两位无辜的大一新生,生命刚刚有个崭新的开始,却因为这次事故有了天大的转折。车祸无情,生命是自己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自觉遵守各种交通法规,慢、站、看,宁听三分,不抢一秒。

第三,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对于生活区应严格限制车辆进入,严禁校园生活区高速行驶,建设平安校园,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和生活环境。

交通部门应加强对广大市民的安全教育,呼吁安全驾驶、珍爱生命,形成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社会好风尚。

针对部分药店推出的‚买三赠一‛、‚买够99元送一斤鸡蛋‛等促销活动,你有什么看法?

【华图解析】

近年药店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药品本身是一种商品。作为在市场中的商品,要使其使用价值得到发挥,首先应当使其价值得以实现。

二,商品销售的手段无疑有品牌、价格、广告和促销。而医药产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药店数量的增多,使各店在药品销售上的竞争渐趋激烈。而促销作为一种商品销售手段,理应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消费者对药品的认知不足。药品是一种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用于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随着药品供给通道的发展,更多的病人愿意选择自行用药,而不听医嘱,甚至在小病中也用上等药、昂贵药,公众认为用最好的往往是见效最快的,却不理解用药所引发的药品免疫失效问题。

四,消费者对买赠活动的期待心理。药品的促销有时像其他商场类促销一样,会引导消费者为了得到赠品或积分而购一些无用的商品。而消费者也认为头痛脑热、有备无患,但对药的放臵及保质期问题却往往不会顾及。

促销虽是药店销售商品的一种手段,但药店也不因单纯地为了获得收益而不考虑公众的健康。国家出台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但对其他的常用药品并没有规定。因此,华图教育认为,我们应当做到:

一,严格药店监督。对药店促销的监督监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对违反法律条款的要按规定进行处罚。

二,加强常规销售手段。加强对药店的经营意识的引导,而不是把药品当作一般的商品进行售卖。药店想增强竞争力可以在加强品牌效应的同时采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更应该做到以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对待消费者,如设臵用药咨询窗口、设臵电话约药台、做到不定期对药品进行回收等。

三,增强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意识。消费者购买大量并不急需的药品,有可能导致不对症用药或服用过期药而对健康造成影响。从道德上讲,药品的生产是为了治病救人,应引导消费者健康用药,合理用药。

只是希望药店在注重收益的同时,能使公众的身体更为健康。

新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并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河南省平顶山市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把‚幸福指数‛纳入到了对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

思路点拨:

一、将‚幸福指数‛引入政绩考核

【华图名师点拨】第一,与传统的GDP核算体系相比,‚幸福指数‛从国民健康水准、社会福利状况、经济产出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等多个维度,对社会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考核,为政府体察民情提供新的视角。

第二,将‚幸福指数‛引入政绩考核,能避免地方政府‚唯GDP‛的倾向,将关注的重点从经济发展转向民生福祉,更加关注民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与提高,更加以人为本。

二、让幸福与经济同步增长

【华图名师点拨】淡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权重,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幸福与尊严的层次,实现了执政思路的又一跨越。

幸福指数的提升,既要有普通国民因国家富强所带来的荣誉感,也要有作为其中一分子而切实感受到的幸福感。国民在国家的强盛中分享成果,是一种真实受用的幸福感。

‚幸福指数的提升,不仅来自民生的改善,也来自国家更加合理的分配秩序和机制安排。国民在国家的制度性安排中获得民生的充分保障,是一种有尊严的幸福感。

三、功利趋向再现 防止幸福指数沦为地方新的‚形象工程‛

【华图名师点拨】在告别GDP崇拜的背景下,幸福指数成为一项考量地方民生、人文的软指标,这是执政理念的进步。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河南省平顶山市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把‚幸福指数‛纳入到了对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但是,有的地方在确定幸福指数时,想当然地设定一些和百姓幸福毫不相干的内容,将幸福指数调查统计变成了数字游戏,这样带来的只能是官员的幸福、纸面上的幸福。不能只是嘴上喊幸福、‚数字出幸福‛,不能让幸福指数考核飘在空中,而是要将它作为真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工具。

四、从平顶山的幸福指数看改革困境

【华图名师点拨】平顶山把幸福指数引进政绩考核机制无疑是好的。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唯GDP的官员政绩观,政府的基本职能偏向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其他公共职能。这一政绩观颇受诟病之后,便出现了一些试图改变的措施。有人提出绿色GDP概念,有人提出将恩格尔系数纳入政绩考核,等等。因此,幸福指数也是矫正陈旧政绩观的一种尝试,从GDP本位转向以老百姓对社会和政府的满意度为本位。

平顶山的这一改革能否达到最初的目标也令人生疑。从大环境来说,官场上的GDP崇拜几已成风,主政者如何能够在这种大风气之下仍然坚持而不被大环境影响很受考验。我们从政策执行的困境就能看出改革的困境,只要是自上而下推行的政策到地方政府这一环就会变味,所以改革推进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五、以政绩考核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华图名师点拨】把群众的‚幸福指数‛列入干部考核,不仅仅是一个考核形式的创新,而是体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和民本意识的增强,反映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改革发展成果惠民这一终极目标的具体落实。此举对于改进干部作风,凝聚民心民力,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非同凡响。

在当下物价高烧不退、通胀预期步步紧逼的严峻形势下,要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方面,各级干部要切实改进作风,坚持以人为本,多做牵挂百姓、惠泽民生的工作,一方面,应借鉴平顶山等地方的做法,把群众的‚幸福指数‛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促使各级干部更加重视民生,不断增加对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的投入,以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六、幸福感普遍缺失是现代人的通病

【华图名师点拨】面对经济发展大潮,物质的贫乏已渐行渐远,而心灵的贫乏接踵而至,物质丰富金钱增长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相反疏离、焦虑、空虚、孤独、浮躁、无聊,乃至骄奢淫逸、荒诞堕落、暴力色情等将日益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关注心灵建设已刻不容缓。但愿由此入手,使人们升华心灵境界,增进道德修养,提高生活品质,建设和谐的社会,使人人都生活在幸福之中。

七、考量幸福感 更应多倾听民意

【华图名师点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幸福感是一个系统,对这个系统来说,必须建立一个配套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多层次地对大众的幸福进行考察。

事实上,对幸福度的评价,既要有理论上的演绎,更要有现实中的实证:既要有真实数据的概括,更要有鸡毛蒜皮的点缀;既要有过去现在的纵向比较,也要有贫富比较的横向考量……之所以如此,正因为幸福感的最终评价在于百姓的民意取向,在于民间的舆情社意。

这些都告诫我们要在评价幸福感的同时保持一份应有的清醒与理性,‚幸福感、满意度‛不是一个大杂烩式的箩筐——所有冷冰冰的数字不能完全涵盖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任何人为的任意拔高与美化都无法遮蔽‚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住房难、住房贵‛等重大民生问题。

八、谨防幸福指数沦为‚形象工程‛

【华图名师点拨】客观地说,在告别GDP崇拜的背景下,幸福指数成为一项考量地方民生、人文的软指标,这是执政理念的进步。道理很简单,相较于单调的GDP数字,关注人的心理体验与情感诉求的幸福指数,更符合人性化的需求,更有利于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重视考核幸福指数,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

用幸福指数考核干部,并不意味着取代或忽视GDP指标,也不应该在GDP与幸福指数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幸福指数与GDP指标之间的关系,公众的幸福要以物质为基础,这就离不开GDP的增长。因此,应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幸福指数作为GDP指标的必要补充,使之成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

我们应理性对待幸福指数。既要抛弃传统的唯GDP论,又要研究建立科学的幸福指数考核及实施体系。不能只是嘴上喊幸福、‚数字出幸福‛,不能让幸福指数考核飘在空中,而是要将它作为真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工具。

一、话题背景

近日,两位在北京打工的农民工刘刚和王旭,在租住的房屋里唱了一首《春天里》,并将该视频上传到网上,瞬时间,该视频的点击率迅速上升。有人说,感动了所有在外打拼的70后,80后,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三、国家公务员面试时,应提出的策略

华图教育提示:对于这样的热门话题,我们的回答应该围绕着以下的思路回答问题。

《春天里》就像是一名镜子,它能让有些官员们直接对着这面镜子,深刻的反思一下,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充分的用好手中的权利,真正的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执掌权力,做事情讲究原则性,灵活性。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拆迁事件,李刚事件。如果公共权力拥有者还应有感性的一面,跟老百姓的脉搏同频共振,心还牵挂着社会底层人的温情冷暖。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出一项项顺应民心的公共决策,才能避免施政过程中这样那样的失误,才能最大限度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义。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境界和情怀,想问题就会出现偏差,做决策就做不到周密细致,办事情就可能受私心左右。倘如此,权力的公信力,就会丧失殆尽。

【背景材料】

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四大专题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基础知识中除了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还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强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正在成为中央治吏的新思路。

近日发生的四川蓬安县女干部醉酒遭领导性侵、甘肃成县一官员猥亵女童事件等等,在网络上引发较大关注。

谈谈你的想法。

【华图参考答案】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应该是为官者秉持的基本执政理念。然而,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侵扰,一些公务员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职业道德问题频发让人深感忧虑。原因就在于一些官员道德沦丧,缺失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官德”建设,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关系国家大局,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忘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忘记自己担负的职责,那么国家治理就会出现问题,政府权威也会被蚕食。华图认为,加强“官德”建设,正在成为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值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

我们注意到,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也在此次公务员职业道德轮训内容之列。从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脉络中,不难寻出古代官员治国安邦的韬略参考,也不乏古代官员为人处世、为官做吏的“官德”标本。尽管受时代局限,忠君思想会束缚古代官员的行为,但一些官员还是恪守了公平持正的底线,颇为民间口碑流传。包拯、海瑞、于成龙,等等,这些古代官员成了“青天”的象征,也寄托了民众对官员的期许。“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这些勤政廉政、为官为人的道理也值得今人细细品味。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领导干部要读史。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今天,我们或许不需要“青天”们一言兴邦、片言折狱,但每一名公务员应该恪守最起码的行政伦理和法治精神,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貌,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华图认为,全国公务员轮训是一个好事,这表明中央层面已经着重关注官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事实上,无论从哪些方面强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目标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求各级公务员秉持职业操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办点好事。我们由衷地希望,通过这次轮训和学习,各级官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能够得到提升,思想境界能够得到升华。

针对广东‚女童遭两车碾压18个路人冷漠不管‛的事件,发表你的看法。

【背景链接】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天空渐暗,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两岁的小悦悦(化名)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痛苦的悦悦已无力大声呼唤妈妈,更无力挣扎。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而等到好心的一个捡垃圾的阿姨发现小悦悦进行施救时,小悦悦已经瘫软不能动了。

这又是一起让人为之心惊肉跳的车祸,2岁的女童先后被冷血的面包车司机和小型货柜车司机碾压,给稚嫩的小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和伤害,据医生说车祸已经造成小悦悦特重度颅脑损伤,接近脑死亡,预后很不好,最乐观的估计是植物人状态。

【参考答案】

不得不承认,这实在是太残酷了,突如其来的横祸如同噩梦从天而降,对于小悦悦这一家将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无辜的小悦悦饱受如此摧残,折射了驾车司机的冷血。

华图认为,可能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使然,因为人们之间的各种误会和观念,导致彼此不那么信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便也滋生。就像现在大街上跌倒了老人没人敢扶,是因为扶人者害怕自己遭讹诈,做了好事不讨好。好人难做或许成了每个人在面对突发危难事件时的一种纠结和犹豫的自我保护符,在面对他人遭遇生死的关头,也不敢再轻易出手相助,选择了冷漠,选择了漠视。

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是人性的莫大悲哀,眼看着稚嫩的生命碾在滚滚的车轮之下,痛苦的小女童无力的呼喊妈妈,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该阻挡住善良者伸出施救的手,都不该冷漠处之,任由小女孩在痛苦中挣扎,哪怕是拨打个求救电话也好,也能让我们路遇此事的人们有份心理慰藉!这种来自人性的缺失和残忍,在冷漠了小女孩的同时,也深深的伤害了我们自己。但是,我们得向那位拾荒阿姨致敬,她不应成为质疑的对象,而应该成为学习的楷模与榜样。

华图认为,政府及社会要引导良好的舆论导向。这些年,虽然经济、科技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发展了提高了,但金钱至上似乎成了引领社会的主旋律,精神文明严重滑坡,道德沦丧日益泛化,一些人正在成为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事实上,公众内心更多的是恻隐之心、向善之心、扶危救困之心,正可谓世上还是好人多。要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美好!

【事件背景】

从广东汕尾烟草局每月动辄上百万的接待费,到山西平遥古城因公务接待不堪重负,再到湖北省秭归县爆出天价接待费,公务接待问题可谓屡查屡犯,而与之相反的是,四川省仁寿县却坚持6年执行15元接待餐的公务接待标准。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目的之一就是要管住‚超标接待‛。请问,你如何看待公务接待问题?

【参考答案】

在政府公务中,上级部门对下属工作,往往都要检查、督促、评估,下级部门少不了接待。正常的公务接待无可厚非,但现实生活中,公务接待中的种种不正之风比比皆是,其中滋生的腐败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在一些地方,公务接待动辄上百万的接待费,一些领导到基层视察,短暂的行程,就有数十位公务人员陪同。庞大的公务接待开销和繁冗的公务接待工作致使一些基层政府一度面临财政压力,基层干部对泛滥的公务接待不胜其烦。

公务接待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首先是败坏官场风气。很多领导干部沉浸在接待应酬之中,难以集中精力从事本职工作,不利于党风、政风建设。

其次是浪费财政收入。本应主要用于国计民生的财政收入,现在却要频频为‚天价接待费‛埋单,严重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第三是损坏政府形象。在贫富差距拉大、许多西部地区仍然比较贫困的情况下,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借公务接待之名,大肆挥霍浪费,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必然会受到影响。

之所以公务接待问题屡查屡犯,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当前一些行政机关有不同程度的利益化倾向,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就会导致公务接待常常服务于官员的私人目的。

其次,在当下行政资源配臵中,权力过于集中在上级部门,下级部门为了获取资源和利益,必然要讨好上级部门,从而进行豪华公务接待。

第三,当前公务接待的制度化程度较低,现有制度多为行政系统内部规范,刚性和威慑力不足。

而最后,公务接待问题屡治屡犯的根本原因是监督不力,这主要表现在:人大的监督,特别是人大对公共财政的监督基本处于空白;专门性审计的监督作用不明显;公共财政的使用透明度不高,导致社会监督难以实现等。

解决公务接待乱象,首先,要实现公务接待费用预算、使用等情况的公开透明。

其次,要强化监督,使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同时发挥作用。

第三,对于违法接待和天价接待要加大追责力度,特别是要追究被接待方的责任。

第四,治理公务接待乱象,上级部门需要自我约束、以身示范,领导干部则要处处严格要求、率先垂范。

另外,像‚15元套餐‛这样好的具体的探索,有关部门应当积极进行总结、归纳,并向更多的地区推广。

最后,相信中国政府有决心、有能力遏制住公款吃喝风,治理好公务接待问题。新的政策出台,成效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一、背景链接

近年来各地的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其中既有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名人,也有宗教、小说、神话故事中出现的名人。

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和不良的现象:一是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竞相争抢经济利益,名人故里之争中对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二是兴建假文物,对文化遗产进行不恰当的商业利用和运营,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使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三是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缺乏严肃性,造成传统文化内涵被严重扭曲。四是有的地方肆意炒作一些负面的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产生的原因

1、名人故里之争多发生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名人故里‛这一头衔来发展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通过对遗址和名人故里的修整,优化当地环境。

三、造成的影响

1、一些地方政府把文化产业的功能、作用无限放大,而没有和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禀赋、人文特点相结合,造成执政偏差,反映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2、名人故里之争刚出现的时候或许可以吸引无数人的眼球,但是反复的出现和炒作,就会说是民众失去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反感的情绪。而当地政府想要达到的招商引资的效果,往往也会适得其反。

四、提出的对策

1、找准本地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引导旅游经济和地方经济向健康方向发展。

2、开展学术研究,名人故里之争的根本解决还是靠学术研究得出的结论。

3、理性探讨,不煽动群众,不能制造地方对立情绪。

4、合作开发,历史名人活动过的几个地区一同开发名人资源。

5、科学甄别认定,确保文化遗产的权威性、严肃性。

6、对于有争议的、未经认定的,不宜命名或宣传。

一、事件概述

近日,柳州市市委常委会决定,对该市工人医院和相关人员予以通报表扬,并奖励该医院40万元,原因是市工人医院在抢救‚创先争优中涌现出来的英雄‛、融安县纪委书记覃俊的过程中,‚配备最强的核心技术力量,最优秀的医护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救死扶伤精神,竭尽全力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务‛。

该新闻一出,立刻引来多方关注并遭遇‚板砖‛,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柳州市委对于医院全力抢救英雄、并使党的好干部转危为安所表达的感激之情可以理解。但是,市委作出40万元奖励决定实际上是在行使公共权力,这是否询问过公众意志?因为救治干部医院兴师动众,并最终获得奖励,那群众不禁要问普通人能否得到同样高水平的救治?这例医生救死扶伤的普通案例缘何遭遇大众的质疑值得我们深思。

二、模拟题

某市医院由于‚配备最强的核心技术力量,最优秀的医护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救死扶伤精神,竭尽全力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成功救治该县某位领导‛,而被该市市委给予40万元的奖励。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三、参考解析

某市市委由于医院救治了一名干部而给予医院高额奖励,也许是出于对医院救治干部的感激,但是却可能会对社会传达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有功于干部就能得奖‛。而该医院如此兴师动众的救治干部,对于普通群众的救治能否也达到同样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令人怀疑。因而整个事件主要反映的仍然是平等医疗权利的问题,这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深刻剖析该事件,造成该事件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医院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但因为救治的是干部就‚配备最强的核心技术力量,最优秀的医护人力资源‛,而一般群众可能只得到基本的救治,有些甚至因为经济能力有限而被医院拒之门外。这反映出某些医院存在媚权思想,没有真正理解医生的职责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位病人,将每一位病人的安危都挂在心上‛,才会将病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给予不同的救治。

第二,该市市委不是因为医院医疗技术有重大创新或为社会做出某种特殊贡献而颁发奖励,而是因为救治了某位干部就给予高额奖励,而医院救治普通群众时却并没有颁发奖励。这其实反映出某些领导思想意识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特权思想,没有真正理解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对象是全体人民,而不只是某些人。将干部的安危设臵的高于普通群众,只会损害干部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第三,之所以出现医院集中核心力量救治某干部,根本原因还在于医疗资源的紧缺和国家对医疗平等权利相关规定存在监管的缺失,才会造成医院区别对待病人,损害了医疗公平。

针对以上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第一,提高医院医德水平,通过研讨会等形式在每个医院宣传医生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为每个医生和医院设立医德档案,将档案情况与职称评选和各种奖励挂钩,如果出现不当行记入档案,就会严重影响该医生和医院的发展前景。

第二,公务员不仅应当重视能力培养,还应当加强党性教育,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宣扬使每一位干部都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另一方面,干部作出重要决策时应当通过开展听证会等形式接受公众监督,从而真正使我们的政府在阳光下运行。

第三,国家应当不断增大医疗水平的支出,并且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应当进一步完善监督措施来保证医疗资源的分配公平,可以进一步开拓媒体和群众监督渠道,从而让医院能够对每一病人都能一视同仁地进行合理的治疗,而不是人为区分病人的重要性。

我相信,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医疗公平水平一定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

在江苏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的‚2011届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1万余名研究生进场争抢 7382个岗位。调查发现,就业形势虽已回暖,企业对高级人才需求的增幅不太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大部分在锤炼中变得更加现实、谨慎,在高房价、高成本压力下,八成研究生放弃去‚北上广‛。

谈谈你对此现象的认识。

【思路点拨】在我国,既然‚北上广‛是最佳选择,一直以来皆是如此,那么新近出现的研究生放弃‚北上广‛就大有文章。我们可以谈谈放弃背后的原因,以及更深层次的资源调配问题。

【答题框架】

一直以来,‚北上广‛一直都是高学历人才的就业首选,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良好的职业前景和城市功能的高度完善又是这些城市吸引高端人才的最主要因素。现在,迫于高房价和高成本的压力,八成研究生主动放弃‚北上广‛,‚舍主求次‛,不能不说明高学历人才在就业方面已经日趋理性和务实。

表面上看,研究生们是因为高房价、高成本压力才放弃‚北上广‛的,其实不然,因为在高房价、高成本的背后,隐藏的是包括房价在内的经济因子对人才调配的调控作用。换句话说,研究生们避开‚北上广‛,其实是经济规律的作用使然。

在我国目前,大量高学历人才舍弃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的大城市,转而投奔生活成本低廉的中小城市。其实是经济从大城市高度集中向众多城市群的转移。一边是房价高昂着高贵的头,让人望而却步,一边是资源向‚北上广‛等中心城市高度集中,造成经济区域分布和结构的严重不合理,这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离开区域经济的重新布局和经济战略的长远规划来谈降房价是不可能行得通的,而必须借助人才战略转移等全方位手段。

既然八成研究生都选择了放弃‚北上广‛,就必须重新审视把大量稀缺资源投向中心城市的惯常思维,在政策、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向中小城市倾斜,实现经济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均衡分配。

我认为,不仅仅是研究生,本科生,博士生也应该端正择业态度,良禽择木而栖。大家要认清自己的能力限度,也要认清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相信,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找到自己价值的所在。

一、事件概述

圆圆的月饼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寓意团圆美好,是中秋节送给家人朋友的传统礼物。然而近年来,中秋节送月饼已经逐渐脱离传统习俗,演变成一种“礼品习俗”,送月饼已经并不是单纯为了品尝,增强节日气氛,而是为了社会公关。一盒月饼从最早的几块钱已经演化为成千上万元的“高档”的月饼,出现“鲍鱼月饼”、“黄金月饼”等,“黄金月饼”已经完全脱离“品尝”的本质,成为礼品收藏品或者叫纪念品了,通体黄金,或者镀金,其本质在于馈赠。洋月饼的侵入更成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变种,如哈根达斯月饼。很多月饼制造厂瞅准这一商业机遇,将月饼赋予更加华丽的包装、更加心意的别名,更加创意的造型来打造“天价月饼”。这种高价、奢华的月饼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此,国家不断出台一些政策,对月饼市场及月饼价格进行限制,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三、模拟题

国家曾出台过相关政策打击高价月饼,但今年中秋部分地区又出现了天价月饼,对此你怎么看?

四、参考解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为国家GDP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危害社会的现象,如题目中所说的高价月饼,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污染,更严重危害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曾出台过相关政策打击高价月饼,但今年中秋部分地区又出现了天价月饼,对于这种现象,应该提高警惕。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点:

第一,虽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打击高价月饼,但是政策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对天价月饼生产销售厂商形成一定的威慑力,需要有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进行确定,不能只喊口号,不做出行动。另外,《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只对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的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其他的一些国家政策、法规也多把目光聚焦在“月饼外包装和是否有搭售”上,对于流通、销售环节的规定存在相应的制度盲区。

第二,监管责任不明确,分头管理不合理。国家对月饼实施的是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分段管理制,工商部门只负责检查月饼流通中是否执行“国标”,质监局把关月饼企业生产加工中材料来源和过度包装;卫监部门则监管月饼质量、过期等;物价部门对豪华月饼的价格及成本很难界定,各部门多头管理,但都基本管不了。

第三,关于月饼的强制性“国标”只规定了标准,并没相应处罚规定,即使厂家出现违规生产或销售,管理部门也很难实施处罚,只能参照别的法律法规,对于违法销售天价月饼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低,无法对违法商家形成威慑力,个别商家仍然存在侥幸心理,忽视国家政策的存在。

第四,个别商家在利益观念上具有相当的偏差,缺乏诚信,只注重自身利益,为了谋取暴利,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不能进行诚信销售,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形象。

第五,作为月饼流通直接通道的消费者,在购买月饼时,没有考虑到传统文化的意义,盲目追求奢侈月饼,无论用作公关,还是赠送亲朋好友,都造成极大的浪费。

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整顿:

第一,在国家出台相应的打击政策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落实,只有政策却没有落实,那么政策就只是一纸空文;政策落实到位,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国家在出台政策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实际监管问题,填补制度盲区,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第二,明确一个部门为食品监管主体,明确各部门监管责任,权责统一,实行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监管得力才能促进政策的落实。

第三,制定惩罚措施,加大违法销售的惩罚力度,对于个别投机取巧的商家,一定要严惩不贷,增加其违法成本,形成制度威慑力。

第四,大力宣传,广泛教育,提高商家经营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树立诚信意识。

第五,整个社会要弘扬正确的礼仪文化,摈弃过节选礼品“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观念,倡导理性消费。

另外,天价月饼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当数量的树木去做月饼盒,进而损害生态环境。相信通过以上措施,天价月饼现象一定会得到遏制,我们的生态环境也会得到应有的保护。

【背景链接】

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该镇某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校车与一辆运煤货车相撞。据初步核定,事故造成18名幼儿、一名司机及一名陪护教师死亡,44名幼儿受伤,据悉,该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17日晚,一名危重幼儿抢救无效死亡,使这一事件死亡人数上升到21人。

甘肃省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故发生后,校车安全问题再度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这几天,浙江省德清县的‚黄色特权校车‛在网络上一下子火了起来。据悉,德清县早在2005年专门成立了校车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德清县政府斥资2000万元,向中标企业定制了79辆校车,并专门成立了负责学生接送管理的公司。

预测题:校车事故频发,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每一起校车事故背后,都有学校对学生安全责任的失守,都有当地公权部门的长期不作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校车事件进行反思与‚忏悔‛。

致使校车事故频发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第一,很多校车安全性难以保障,尤其在很多城乡结合部和偏远乡村,农用三轮车、小型面包车、中巴等车辆几乎成为学校、幼儿园‚校车‛的主流。

第二,校车车祸发生也存在有驾驶员素质差等表象原因。

第三,最根本原因在于,校车的规范运营和监督管理严重缺失。该问题不解决,只是简单地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是远远不够的。

解决校车安全问题,在全国实施校车安全工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对校车工程的实施负主导责任的主体应当是政府。

首先,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校车服务作为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从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校车制度,给孩子们安全的依靠。

其次,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推动校车工程的实施,为普及校车提供资源,并对日常运营实施严格监管。

再次,要借鉴国外在校车管理方面好的经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校车标准。

最后,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如专门成立管理机构,推动立法等。

总之,校车的水平,展现的是一个国家对孩子生命的态度。以国家之力,给孩子们安全的校车,应成为庄重的承诺和行动。

背景链接

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召开,‚低碳经济‛一下子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名词。2009年,锂电池股、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成为了市场最热门板块,2010年的两会上低碳经济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理论点拨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0年将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而发展低碳经济为上述转变和调整提供了一个重要抓手。

理论延伸

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趋严重,国际社会的压力已不容回避,低碳经济已毋庸臵疑地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排放、低消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必将第四次掀起全球经济变革的浪潮,我国经济也必将在第四次浪潮中崛起,发展低碳经济显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和引擎。低碳经济,是人类发展遵循的必然道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就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作为一个正在转轨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秉承‚发展就是硬道理‛的信条,尽可能地加快经济发展,但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又不能‚竭则而渔‛,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不但需要将环境纳入经济运行系统,并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进行配臵,而且需要各级政府匹配性的制度安排与政策供给。

【背景链接】

试题预测:近日,湖北广水的官员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起因是因为当地官场的一个惯例,即多年来当地官员升迁时多选择把原单位的配车一起带走。据媒体报道《湖北广水官员调任带走公车成惯例》情况基本属实,该市将纠正存在问题,并予以问责。针对‚车随人走‛这种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华图答题框架】

一、‚车随人走‛反映的社会问题

1.无从谈起的惯例

一个县级市,10年之间居然被调离干部带走28辆车。据说,‚车随官走‛在这里已经成为‚惯例‛。但无论是规章制度还是组织原则,都找不出官员升迁可以吧公车当成‚随迁物‛的条文,之所以公车会沦为少数官员的‚随迁物‛,这既有管理不严的事实,同时更是人情作祟的体现。每一辆公车都是有编制和登记的,自从购买之日就列入国有资产,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即使是因为现实条件作出的默许,官员把公车当成自己的随身物,自己调到哪就带到哪的做法是不对的,这种‚车随人走‛的惯例更是无从谈起。

2.负面影响

‚车随人走‛现象,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特权车‛,不但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是一种贪污、腐败的现象,同时也涉嫌侵占、贪污之最;是一种特权思想泛滥的恶质体现。公车就是公务机关用于处理公事的车辆,并不属于哪一个官员或者哪一个人所有。根据财物管理制度规定,2000元以上的物品,从购买之日起就列入固定资产,登记造册。但是,‚车随官走‛,官员把公车当成了自己的随身物品,轻者,可以说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重者,就涉嫌侵占、贪污之罪。这是腐败之风缺乏敢于斗争的勇气,或认为是深层次的行政体制因素和特权思想作怪。

3.基层公车流转与管理乱象——监管不力

任何公车,都是国有资产,单位和同级财政都有明细账目,对国有资产的购买、管理和使用,各级财政都有监督的责任,审计部门都有检查审计的责任,尤其是领导官员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之所以造成现在的漏洞,主要问题出在一般人认为,官员带走公车,没有改革它的性质,仍然属于公车。

二、应对策略分析

华图认为,‚人走车随‛这种社会乱象的治理,关键在于制度的规范和制约。

第一、严格规定官员工作变动,不准动用包括车辆在内的任何公款公物外,还需启动车改,监督部门运用GPS监控系统对公车的去向进行全程监督。

第二、设立‚公务用车服务中心‛,驾驶人员统一调度和管理,接受来自机关单位的公务用车预约,计价市场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本色。将严禁擅自调动公车和驾驶人员,作为一条重要纪律来要求,谁碰谁丢官。

第三、建立全方位的监督平台,敞开网络举报,违规用车带车问题一经查实,立即曝光处理,摘掉乌纱。果如是,不仅能有效地解决遏制‚三公支出‛和公车特权腐败问题,而且对与民同车,低碳出行;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等清新政风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模拟题

新的社会形势下,白领们普遍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超负荷工作,甚至有些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你对此怎么看待?

三、参考解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一些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白领们生活步伐越来越快,几乎没有时间给自己放个假,体会家庭的幸福和温暖。就在前一段时间一位海归女博士由于工作过度紧张和劳累而患了癌症,上海交大女硕士毕业工作不到一年由于经常加班,工作劳累而患上急性脑膜炎,最终不治身亡,着实让人可惜。

身体是自己的,工作也固然重要,因为在工作中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能量力而为,反而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即使有再大的理想和梦想也很难实现。

三、模拟题

有媒体报道,目前北京市小升初择校费高达8.7万元,对学生及家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请谈谈如何化解这一难题。

四、参考解析

2010年,“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义务教育法以及有关地方政策、法规,也已作出明确规定和部署。但是,“小升初”择校仍然是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的难题,择校风的蔓延,成为许多学生及其家庭的重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一些学校人满为患,资金充足,而另外一些则生源枯竭,难以为继。同时,择校的混乱状态可能造成“乱收费”,滋生教育腐败。

择校风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择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资源的差异化。我国的教育投资模式,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教育开支取决于当地的财政实力和投入比例。财政实力强的地区,不仅配备了良好的教学硬件设施,而且具有优秀的师资力量,优质资源的集中使得经济实力强的学校越办越好,而一般学校则停滞不前甚至越来越差。这种差异不仅存在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甚至于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内也会存在,而学生及家长必然会选择教学资源好的学校。

第二,办学不规范,录取不公开透明。我国目前小升初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录取程序,也没有类似于高考的规范化考试制度,学生的录取决定权掌握在学校手中。在“供不应求”的前提下,学校受到功利化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选择对学校有利的方式进行招录。因此,出现了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问题。

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教育监管存在多种问题。对于学校在小升初招生过程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不能够有效的发挥综合监管的作用,及时的制止小升初乱象的蔓延。教育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健全,受教育者对教育机构的决策没有发言权等,都造成了在教育业上的监管缺失。

解决择校难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合力,才能尽快的解决问题:

第一,在义务教育资源配臵上,应当尽量公平合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要完成教育资源的完全均衡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现阶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做的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平。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保证公民平等的接受教育,是各级政府应当进到的责任。政府应当控制优质教学教育资源的无序流动,采取措施防止资源过度集中,在教育投资上实现相对公平,持续缩小义务教育的区域差距。

第二,在录取规程上,应当建立完整的、可操作的制度,减少录取过程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录取公平公正公开。各级政府部门应发挥自己的行政监管作用,对录取过程中出现的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的现象及时制止,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录取过程的透明化,一方面有利于监管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违法者的成本,有利于控制录取黑幕的产生。

第三,国家应当加强教育监督立法,明确赋予第三方教育监管机构、媒体、受教育方监督的权利。在拨付教育资金时,应当保证公众的参与权,在制定学校的收费政策时,首先应当听取受教育方的意见,对教育机构进行评价时,应综合社会相关群体的意见等。

只有在社会中重新树立起正确公平的教育观念,并以严格有序、执行到位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才能解决小升初难题,真正的实现教育的平等化。

三、模拟题

你如何看待中非希望工程事件?

四、参考解析

“中非希望工程”由企业法人等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资设立的专项公益基金,在非洲建设希望小学、资助困难学生等公益服务活动,体现了部分中国民营企业家仁爱、慈善、和谐的群体形象,也得到被援助人民的欢迎和敬意。在工程的进展过程中,通过慈善义举体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新形象,重塑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慈善事业本来是一件好事,却引发了社会的质疑与关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中国的慈善事业面临着很多问题,怎么做到真正的公开、透明,让整个运作程序在阳光下运作,才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慈善信息公开制度有待完善。应进一步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查询、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逐步形成对慈善资金从募集、运作到使用效果的全过程监管机制以及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制度,完善慈善信息统计和公开平台,及时发布慈善数据,定期发布慈善事业发展报告,这样才能够保证由于信息的不公开导致的社会猜忌与误会。

其次,慈善信息有待更加公开透明。从财务内容公开到服务内容公开,从服务标准公开到社会效果公开,公益慈善组织应做到慈善信息的递进式全程公开。只有慈善信息的更加透明才能够增强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

最后,公益慈善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对于公益慈善要推动形成法律监督、行政监管、财务和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公益慈善组织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公益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社会作用。对慈善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在功利主义的诱导下,慈善事业更是让我们感觉到诚信危机的严重性,我们更应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让慈善事业散发出应有的光芒。

三、模拟题

农业大学本应该农村生源更多些,但是今年的比例数据进一步下降,生源占不到三成。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四、参考解析

从整体来看,农业大学农村生源比例下降是现在大学农村生源下降的一个缩影。但是由于农业大学的专业、服务对象等的设臵,农业大学的问题更值得我们重视。

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考农村考生的减少。一是由于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很多农村当地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二是非常多的农村学生通过寄宿制、跟随务工父母等方式来到城市上学参加高考;三是很多农村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放弃高考。源头人数的减少直接导致大学农村生源的下降。

第二,教育资源的聚集性导致资源分配不平衡。现在各种优秀的教育资源如师资、设备、辅导等等都向城市集中,越是偏远的山区、农村教育资源越匮乏。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高考生和城市高考生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高考分数、录取比例上有所体现。

第三,经济因素、就业因素导致很多农村学生放弃就读大学。尤其是一些非重点类的农业大学,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读费用却居高不下。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农家子弟望而生畏,放弃录取机会。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有以下措施可以遏制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的速度。

首先,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让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镇孩子得到一样的学校教育。在教师、设备等方面应更向农村倾斜,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其次,从大学的方面看,一是由于很多大学地处城市,在发达地区、大城市投放的录取指标比例过高。要合理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招生规模,把多余的招生数量投放给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二是推行真正意义自主招生,对学校实行进一步的、甚至完全的自主招生,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校正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的孩子进行竞争的时候所处的教育环境的劣势。

最后,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永远不应该被时代所摒弃。农村学生上升的渠道越来越窄,这本身就是社会的不均衡,可能导致很多问题。所以经济的发展之后要确保分配的公平,确保制度的完善,加大对农村孩子的助学支持、就业帮助,让“拼爹”、“零就业”等词汇成为历史。

【背景链接】

2010年,不少地方政府开通了官方微博与网民互动,比如:‚微博云南‛和‚桃源县人民政府‛等。2010年9月8日,人民网更是推出了‚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开启了网络问政的新时代。

【分析问题】

政府机关开微博实现了网络问政制度化、常态化和创新性的新举措。

一方面,网络问政的犀利姿态可以赢得民众的心,真正做到了网民意见积极收集,集中办理、落实的常态化。

另一方面,对当地执政官员起到监督、督促和执政为民的压力与鞭策,建立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利器,倒逼官员更趋依法执政、为民执政。

【对策措施】

第一,公开、公正、公平。社会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分配方面的不公已经接近危机水平,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调整,逐步深化的危机有可能变成灾难。

第二,畅通底层社会的民意表达渠道,拓宽其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途径。必须在现实中找到平民诉求表达不畅的原因,积极建立公民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

第三,善用网络话语权。正面的网络监督有利于民意的充分表达,有利于民众与政府良好的沟通。政府通过互联网引导舆论导向,可以适时消除民众对政府的潜在不信任。

第四,加强网络立法和网民的道德自律。要加强对网民媒介素养的培养,提升其自律意识。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尊重他人的权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约束网民的言论和行为,促使网络的理性、和谐发展。

二、模拟题

四川广元市‚四套班子‛26年来坚持在一栋6层楼中办公,这栋办公楼在5.12地震中遭到了破坏,成为D级危房,有关部门并未借此机会修建新的办公楼,而是对危楼进行修补后继续在内办公,将财政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和保障房建设,消息传开后引起热议,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三、参考解析

四川广元市‚四套班子‛这一做法践行了我国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体现了民生为重的新时期政府工作思路,为其他地方政府机关做出了一个良好的表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学习和借鉴。

广元市‚四套班子‛多年来一直在简陋的环境中扎扎实实工作,勤勤恳恳的为老百姓服务,是对我党艰苦朴素优良工作作风的继承和弘扬。特别是在512地震之后,不顾自身工作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这一举措切实体现了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工作精神,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工作形象,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赞扬和爱戴,是‚人民政府爱人民,人民政府人民爱的生动体现。

当然我们在对广元市政府领导干部工作进行肯定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极少数地方政府并未能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存在享乐主义和‚官本位‛思想,有损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此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善。首先,加强对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组织其深入学习民生工作精神,确保其在思想上对民生问题有一个深入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了,才能再工作中得到切实的落实;其次,加强财政预算审核并健全资金使用监督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正确、过程公正,最大限度的避免资金浪费和滥用。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在于民生工作,要切实把民生问题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实现好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不能仅仅停留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政策法规中,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实践中去,要能切实的让老百姓感受到。各级政府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广元市政府领导的以群众利益为工作目标的精神,把民生问题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才能更有效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面试核心点:一个善治的政府,要有规则意识。我国民营医院还在‚野蛮生长‛,如果不严格监管规范,必将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最近,厦门国泰妇产医院‚起死回生‛,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这家民营医院因超范围执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被厦门市卫生局依法吊销执照。然而,政府有关部门行政复议的结果却是,停止执行吊销执照这一行为,其理由是‚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

一家违法证据确凿的医院,为何能够风雨不动,成为‚不倒翁医院‛?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在我国,民营医院的口碑一直不佳。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并不具备医学背景,而是靠治性病起家。他们把办医院当成‚做生意‛,盲目追求‚赚快钱‛,缺乏长远打算。‚没病当有病治,小病当大病治,什么病都敢治‛,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然而,尽管很多医院劣迹斑斑,甚至屡屡被媒体曝光,却总能‚虎口脱险‛,很少有被吊销执照的。即便个别医院被吊销了执照,很快又会改头换面继续开张。其原因就在于,政府有关部门失于监管,盲目护短,甚至以维护稳定为借口,充当违法者的‚保护伞‛。

作为政府部门,理应首先维护公共利益,保障最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而不是维护少数小集团的利益。如果一家医院长期涉嫌医疗欺诈,屡屡坑害患者,却总是逍遥法外,必然会产生负面效应,不利于维护法治的尊严。据调查,到民营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多数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他们最容易轻信广告,希望少花钱看好病。结果,很多人病没治好,钱也被骗光了,可谓人财两空。这样的医院,无异于图财害命的强盗。如果姑息纵容,究竟是维护了社会稳定,还是影响了社会稳定呢?

我国民营医院之所以‚长不大‛,既有‚先天不足‛因素,也有‚后天失调‛因素。很多民营医院靠骗术发家,走上了一条畸形的发展之路。而有关部门为了所谓的‚稳定‛,一味护短,使其有恃无恐,把坑蒙拐骗当成致富的捷径,结果越护越短,难成大器。其实,对违法者的姑息纵容,就是对守法者的最大伤害。由于部分民营医院见利忘义,自毁声誉,导致整个行业深陷信任危机,诚信经营者也受到‚株连‛,长期无法摆脱不良形象的阴影,生存和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公平公正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一个善治的政府,要有规则意识。政府是平等竞争规则的制定者,也是监督者。谁破坏了规则,谁就必须受到惩罚。因为只有维护好‚游戏规则‛,才能促进平等竞争,最终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如果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破坏规则者得不到惩罚,遵守规则者就会越来越少。目前,我国民营医院还在‚野蛮生长‛,如果不严格监管规范,必将给整个行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厦门国泰妇产医院的‚起死回生‛,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负面影响极大。如果一家医院极尽违法之能事,居然还能屹立不倒,令执法者束手无策,令舆论监督者徒唤奈何,那么,最终倒下的将是政府的公信力。

三、模拟题

时下,有商家正热炒七夕情人节概念,仿照西方情人节活动,攫取更多商机。但据学者最新考证,七夕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不过是时令转换、秋天开始,起初却与爱情无关。请你谈谈将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的看法?

四、参考解析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在中国更有牛郎织女在七夕这天鹊桥相会的美丽神话故事。其实,七夕在农历上只是一个秋天的节日,意义不过是时令转换、秋天开始。同时它又称为“乞巧节”,年轻的姑娘希望能够像神话中的织女一样心灵手巧,从历史上说七夕其实与爱情无关。但是近年来,出于与国外情人节的比拼以及利益的驱动,商家正炒热七夕并冠以“中国情人节”招牌。

在中国的历史上,七夕节集中了我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各地区的节庆礼仪,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有各种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将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甚至是玄学文化都融为一体,中国的经典爱情故事与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民间文学、民间经济以及游艺资源融为一体,不但滋润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更极大的吸引着

下载2013申论考试热点总结 十八大、莫言获奖等等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申论考试热点总结 十八大、莫言获奖等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