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真善美的化身——浅谈《双城记》中的理想人物
感受真善美的化身
——浅谈《双城记》中的理想人物
姓名:王金今学号:
摘要:
《双城记》中刻画了许多极具特色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马奈特医生、代尔那夫妇和卡尔登,是小说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通过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狄更斯表达了自己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憎恶,以及对高尚人性与美好情感的憧憬,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双城记人物形象解读
正文:
《双城记》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在小说中,狄更斯塑造了各种理想人物形象,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以及对高尚人性与美好情感的憧憬,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作者对马奈特医生、代尔那夫妇和卡尔登四人的形象塑造。
一、仁爱思想的化身—马奈特医生
在《双城记》中,马奈特医生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一个理想形象。马奈特医生医术精湛、心地善良、为人正直,是一个极其同情贫苦人民遭遇的知识分子。当他发现厄弗里蒙底侯爵兄弟霸占农家少妇并害死少妇的丈夫和弟弟的罪恶行径后,他毅然选择告发他们。侯爵兄弟利用权势污蔑他,加上当时的政府与贵族沉靡一气,最终正直善良的马奈特医生被投入巴士底狱。狱中的生活暗无天日,但马奈特医生依然下定决心和黑暗的势力作斗争。他在狱中将侯爵兄弟的罪行记录下来,做成血书并藏起来,等待有朝一日能向侯爵兄弟的后裔报仇。但封建贵族不会轻易放过他,他因此遭受了各种非人的折磨,最终精神失常。
后来,历经磨难的马奈特医生终于出狱了,并在昔日仆人的帮助下,和女儿一起来到了伦敦。但是,医生发现女儿的恋人正是侯爵兄弟的后裔代尔那,于是,医生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中。当马奈特医生发现代尔那并不像他的前辈那样专横跋启,他决定成全女儿的幸福,将过去的一切埋在心底,宽恕一切,于是,他最终同意女儿的婚事。这段情节描写充分体现了医生的宽容和仁爱,马奈特医生是作者仁爱思想的化身。
医生的女儿路茜和贵族后裔代尔那结为夫妻,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马奈特医生也在经历了多年的冤狱之灾后在伦敦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马奈特医生对待女儿和代尔那婚事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的宽容、大度以及仁爱,狄更斯将医生作为理想的化身,表达了通过以德报怨的方式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缓和社会矛盾和尖锐冲突的理想。作者坚信宽容、善良和仁爱能够有效化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尖锐的阶级矛盾,解决下层劳动人民和上层贵族阶级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他们能够和谐共处。但是,依赖道德榜样来改良社会的方式具有局限性,狄更斯思想上的妥协性以及认识上的局限性显然也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双城记》对现实的批判力度。
二、美好生活的象征—代尔那夫妇
代尔那身为厄弗里蒙底侯爵的后裔,本应是代表医生仇人的一个反而形象,但作家却将他描写成高大光辉的正而形象。他对贵族阶层压榨穷苦大众的行径十分厌恶,甚至对自己家族的各种罪行深恶痛绝,对那些遭到自己家族伤害的无辜的人感到万分的惭愧。后来,代尔那以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得到了马奈特的宽容和肯定,最终和路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革命爆发之后,代尔那返回巴黎去营救自己的仆人。虽然受到家族背景的牵连而被抓进监狱,但他最担心的却是自己的妻女以及岳父的安全。代尔那是狄更斯心中理想青年、理想统治者的化身。但是,狄更斯在塑造代尔那这个理想形象的时候,只单方而地对其道德水平和自身修养进行了突出和美化,并没有充分描写其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作者笔下的代尔那的形象是不够丰满的,他对贵族阶级的种种抗争也是抽象的,是理想化的抗争。
医生的女儿路茜是博爱的化身,她对身边所有人都抱着仁爱之心,温和、友善地和所有人相处。她更是用自己的爱心将两个原本因为仇恨根本无法共存的家庭联结在一起,这种化解仇恨的方式体现了作者崇尚人道主义的本意。作家着意将路茜刻画为一个完美的圣母形象,她用爱心温暖着父亲受伤的心灵和身体,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神智恢复了正常。而她又是勇敢的,当丈夫有难时,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平静温馨的家,来到危险重重的巴黎,竭尽全力挽救丈夫。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狄更斯在对代尔那夫妇的具体描写和形象设计上充分寄予了自己的美好理想,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美好生活的憧憬,并把代尔那夫妇视为人道主义的理想模范,细心雕琢,并着意进行美化。
三、大爱精神的典范—卡尔登
英国律师卡尔登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才华洋溢,讨厌这个肮脏的社会,但又无力抗争。读者在一开始阅读小说时会觉得他是一个颓废、冷酷、无情且懦弱的人。卡尔登认为自己是一个“绝望了的苦力”,他冷漠地告诉大家,“我不关心世上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关心我”。但是,美丽善良的路茜的出现像一道山泉,滋润了他干涸己久的心灵。于是,他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改掉了多年的坏习惯,对将来也一下子有了希望。他爱上了美丽善良的路茜,却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爱她,而且他还身患严重的肺病,将不久于人世。最终,他把对路茜的爱埋在了心底。路茜与代尔那结婚后,他对代尔那充满了羡慕,心中十分难过,万分失落,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为代尔那和路茜送上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卡尔登甚至做好了随时为路茜牺牲生命的准备,他毫无保留地“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做任何事”,并毫不畏惧,“抓住一切机会,为你和你所爱的人做出任何牺牲”,他深爱路茜,不求任何回报,只是希望路茜能够“不时想起有这么一个人”,希望路茜记住自己。这也就暗示了卡尔登最终为爱牺牲的结局,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最终卡尔登代替代尔那走上了断头台,用鲜血和生命实现了自己对路茜的爱的承诺。卡尔登这个人物身上也充分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他明知自己的单恋没有结果,却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用生命为所爱之人换来幸福,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化解残忍的暴力。卡尔登对女主角的深切爱意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使得《双城记》的主题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增强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
结语:
在小说《双城记》中,通过对马奈特、代尔那夫妇和卡尔登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狄更斯对各种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并表达了自己想要通过仁爱、温和、宽容的方式来解决各种现实矛盾的态度。作者通过对美好人物形象的塑造呼唤美好人性的回归,憧憬阶级与社会矛盾充分解决的美好世界。但是,狄更斯把改良主义当作万能灵药的想法显然是片面的,他极力提倡的改良思想根本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因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狄更斯通过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来宣扬自身改良思想的理想是不切实际的,根本无法实现。
参考文献:
[1]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M].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2]秦静.爱情的悲歌,人性的彰显—英伽登现象学美学视角下卡顿与游坦之的人物价值比较.[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3]田源.黑暗与暴力的双重批判—浅析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4]张乃丹.浅析《双城记》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4).
第二篇:浅谈《史记》中理想人物[推荐]
盛晓涵
浅谈《史记》中理想人物
在《史记》选读中可以看到第一篇就是司马迁的其人其事,司马迁采用汉初学者常用的问答形式,以问答结构全篇,一方面使问题显豁、醒目,另一方面也使论说集中、明晰,行文生动活泼,增强了可读性。例如“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司马迁以回答壶遂问题为由,阐述了孔子为何而作《春秋》,还强调孔子作《春秋》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行为,“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司马迁对孔子作《春秋》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创作《史记》的目的,是在对《史记》作自我评价,同时也在提醒世人注意《史记》的作用。而《史记》的要旨,在于忠于史实,褒贬古今。
在《屈原列传》中通过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不幸,表现了屈原的一生与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处处流露出作者郁郁不平之气。
在这篇文章中,其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在很多篇文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除了传末赞语之外,多不直接表示自己的意见,而是把自己的意见寓于叙事之中。《屈原列传》与《伯夷列传》等篇确实另一种写法,这就是夹叙夹议,这是最明显的,在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在议论部分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即大赞《离骚》。
暂不说《屈原列传》的故事情节更是精心设计,独具匠心的艺术虚构和安排,但就其开头间叙了一些事实,写至“王怒而疏屈平”,立即写出大段议论来,评价《离骚》写作的缘由,《离骚》的体制及其艺术价值。就是写到“屈平既嫉之”以下数句,也是概括《离骚》大意。最后提到宋玉等人,文采可称,而人品不及,正所以证明《离骚》为千古绝唱。在仔细看看篇中历叙怀王的愚昧,大段文字,中间只以“屈平既绌”、“屈平既疏”相关照,便觉这些也可以说是表明《离骚》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所以可以看出这一篇,是屈原的传记,也可以说是《离骚》的序言,这里也渗透着司马迁的浓重的感情色彩,一个虚拟的自我。而者也正是源于他对作者与作品关系的正确理解。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怀王的昏聩无能直接进行了评价,予以强烈谴责,也间接赞颂了屈原的远见卓识。第三部分,采用寓议于叙的手法,显示屈原之死的深远影响。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一方面是他有强烈的感情要借题抒发,另一方面也是有关屈原本身的资料太少的缘故,或者可以说汉代以前的史料没有任何关于屈原其人其事的记载,包括楚国和秦齐各国的史料,屈原皆不见半点踪影。
文章尽管议论抒情的方式不同,但都突出了屈原性格的主要特征:爱国与正直。这也不正是司马迁本人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吗?
想必大家对负荆请罪、渑池之会都很熟悉,司马迁也对其二人作了一篇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通过描写人物去表现历史事件的典型作品,他成功地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一文一武的历史人物。在《史记》选读中只节选了部分,作者通过选取的三件典型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表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廉颇的勇于改过,高度赞扬了二人的爱国精神。文章以写蔺相如为主,廉颇为辅。在写蔺相如的时候,没有写他一生的事迹,只选择了他一生中的三个片段来写,写蔺相如的一生或显得累赘,选择三个充分表现他的性格特征的片段也足以看出他的为人,他的品格,他的精神。这三个片段突出他的性格特征。“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司马迁写他对敌斗争的大智大勇;“负荆请罪”,写他对内的顾全大局,团结为重。三个典型事件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蔺相如的思想品质,取得了集中、凝练、鲜明的艺术效果。写廉颇,则只要从“负荆请罪”这个典型事件中反映他的思想变化和性格特征,同时也在前两个事件中给读者以暗示。
司马迁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蔺相
如这个历史人物是在秦国威胁利诱赵国,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又在秦国朝廷上与秦王面对面紧张而尖锐的斗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他处理与廉颇的矛盾时,是那样的谦让,似乎是在逃避,却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对待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从中我们能清楚地、全面地认识蔺相如这个历史人物的思想性格。
这篇传记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在这篇文章中,在对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对话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如蔺相如劝缪贤不要逃亡,蔺相如建议赵王答应秦王以璧易城的对话,分析厉害,提出对策,不由得人信服。蔺相如在秦国朝廷项秦王说的话,有时语气平和,恭敬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怒而不可遏,以死抗争。词锋犀利,刚柔并济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出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权、有勇有谋,有勇有智、能言善辩的外交家。这不由地让我想起周恩来,他与不同国家参加的会议,走路的姿势,显现出来的气魄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动作,每个眼神,每个用词都体现出一个外交家的对待某事的态度,对待某事的重视程度。为廉颇的对话在选段中只有三处,他在渑池之会前与赵王分别的一段话,表现他很有政治头脑。在“负荆请罪”事件中,他先前说的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正是由于廉颇的这一性格特点,到后来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就更突出了他的坦率与真诚。“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这是多么的坦诚,多么的可爱。
在《李将军列传》中也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其的热爱赞美之情。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作《李将军列传》。”这篇传记就是司马迁为汉朝名将李广作的传记倾注了他深厚的热爱赞美之情。文章围绕李广精于骑射、用于作战、仁爱士卒等特点,刻画了李广一代名将的英雄形象,也对李广坎坷的一生尤其是他悲惨的结局,表现了无限的惋惜与同情,对排挤并残害李广的封建帝王和权贵们表现了极大的愤慨,对汉代的用人制度进行了有利的批判。
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写李广戍边抗击匈奴,突出他出雁门击匈奴和任右北平太守的经历,赞扬了他治军的方略和热爱士卒、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司马迁生动地刻画了李广这样一个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一代名将的形象,同时又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并揭露了统治者的任人唯亲、薄情寡恩以及对贤能的压抑与扼杀。
《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的一篇力作,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在人物传记方面的杰出才能。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形象是司马迁最擅长的方法之一,在本文中作者就是抓住李广最突出的特点,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细节,着力加以描写,使人物形象极为鲜明。如文中写李广智胜敌人:李广打仗不仅勇猛,而且颇有“心计”,而且常以智胜敌。他为上郡太守时,一次追击敌之射雕者,追至纵深数十里之外,三个射雕者被生擒一,杀二。但发现匈奴有数千骑,李广只有百骑。敌众我寡,如跑,必被追杀,全军覆没;如留,则可麻痹敌人,让敌人以为他们是诱敌之师,比不敢击。果然,匈奴中李广之计,不敢袭击,引兵而去。李广亦于次日平旦之时,归其大军。这充分表现了李广的智慧谋略过人。又如,文章采用典型事例和细节写李广的箭术与热爱士卒。他箭术精湛,力大无穷。一次,将石头误当成老虎,竟将箭射入石头之中,可见其力之大。他为人清廉,热爱士卒。他将赏赐及俸禄均分给士卒,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他不善言辞,常在地上画起行军的阵势与他人一同做游戏。他带兵总是吃苦在前,如行军途中喝水,士兵没有喝到水,他绝不走进水边。他对待士兵宽和,不苛刻,因此能得到士兵的拥护。他射箭,一定要在离敌人几十步内才射,百发百中。这些都突出了李广的军事才能及热爱士卒、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
全文没有雕琢的词语,也少有激昂慷慨的议论。但在那看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和作者独有的评价。在文章结尾李广“引刀自刎”后,写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里没有议论,没有抒情,而作者对李广的赞美、同情,以至悲愤和心酸,都蕴涵于叙述之中。
第三篇:感受在插花创作中的真善美
感受在插花创作中的真善美
文章来源:互动四方网
添加人:芷蓝
花是美的象征,花是真理的化身,无论一朵花,一束花,一盆花,都给世间带来不同的意境。因此,自古以来,花一直被人们深深喜爱着,故而有插花艺术的衍生。插花是中国重要的古典艺术之一,与焚香、点茶、挂画合称“四艺”,倍受古人的喜爱。插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体验无限美好的自然生活。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和华联城市山林所提倡的生活理念非常的接近。为了更好地弘扬这种崇尚自然的生活理念,让更多的人对插花艺术有更多的了解,华联城市山林将于本周末在营销中心隆重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插花艺术节,在本次插花艺术节上,将有来自香港的知名花艺大师现场表演和插花知识讲座,让新老业主在高雅、舒适、温馨的环境里学习观摩插花艺术,在插花艺术中感受文化的真谛,培养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自然的高尚情操!更深刻的感受城市山居的惬意。
【插花花材的选用】
注重花品花格的选用古人将花按九品九命排列到七十一种花的品第。这是文人将个人的感情寄于花之中。《瓶史·使令》中将众多的花分为主和婢:梅以瑞香、山茶为婢;海棠以苹婆林檎、丁香为婢;牡丹以玫瑰蔷薇为婢:芍药以罂粟、蜀葵为婢;石榴以紫薇、大红干叶木槿为婢;莲花以山矾玉簪为婢;蜡梅以水仙为婢。古人强调花材之间主次的搭配,将封建社会主婢关系套用于花材之中,我们插花只作为参考和借鉴。梅、牡丹、芍药、莲、蜡梅、松、竹、兰、菊等作为品格高的花材,现代人也将这些花材选用在作品中以表现人的精神品格。竹青翠挺拔、蓬勃向上,它的品格坚贞、高尚。中国人称之为高风亮节的竹君子。竹也是我国文明的象征。唐代女诗人薛涛在《酬人雨后玩竹》中有赞竹“虚心能自持”,“苍苍劲节奇”的诗句。松,雄姿千古,被人称颂为心目中的“英雄”,把它比做人们克服、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因它郁郁葱葱,又把它比喻成永远年轻的形象,因它有耐风雪长青不老的坚强品格。梅,素为我国人民喜爱,《潜确类书》中云:“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在选材上我们以老枝怪奇为贵,在姿态上我们以疏影横斜为雅。人们赏梅看梅或喜其香,香得清雅;或爱其艳,艳而不妖;或赏其姿,姿态苍雅而清秀。梅以傲为美,它傲冰骄雪,面对寒气和冰雾,独自佼佼。用梅表现的题材有《傲骨》、《争春》、《清香任晓风》等插花作品。
牡丹花朵硕大,婀娜多姿,“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中国人喜欢在朝岁时插花牡丹,放在厅堂、书斋之中,以表达追求想往美好富裕生活的愿望。牡丹是喜庆节日中人们所首选的理想之花。在大型插花作品中,牡丹更能显示它的光彩,它在众多的花中有一种富贵之美,仪态大方,丰腴娇艳。通常选用牡丹做主体花材和焦点花材。将牡丹与松相配插,有英雄、美人之称。用牡丹做主体花材喻示国家繁荣昌盛、民富国强。
花材的寓意及谐音的运用中国自古有用花草果木表达心情的风俗习惯,馈赠对方一些有意义的花材,表达内心语言。取自花材的形状、香气、季节,赋予花材特别的含意。用花的寓意、象征和谐音表达爱和友情。《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用木瓜丢向意中人的“掷果”示爱风俗。特别是“莲”,“莲”的谐音同“恋”相同,为我国爱的花材的代表,暗示男女之间的爱恋。不仅花,莲子、莲藕也有同样的意义。年轻的女孩常送莲子给自己喜欢的男子,因莲子与“怜子”同音,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爱恋的心情。萱草为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一日花”,是中国的母亲花。“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门,不见萱草花。”那时的成年男子,大多在外奔波,无法常回家向母亲请安,便在母亲居住的北堂屋栽植萱草,让母亲欣赏,忘掉忧愁,因此萱草又称忘忧草。芍药也叫“将离草”、“别离花”,情侣把它当作爱的证明,或理再次见面的证物。《诗经》有“维士与女,以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描述:有许多少男少女谈笑着互相送芍药。“柳”是古人送别诗里常用的熟景。如王维《送元二使西安》中“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诗句。“柳”又发“留”的音,有惜别的意思。唐代诗人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一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折取柳枝送给远行的朋友,借此祝福朋友一路平安,告诉朋友,不愿你离去的心情。在插花艺术创作中,依据花材的谐音表达主题已成为中国传统插花的独有特色。如取玉兰、海棠、牡丹和桂花的谐音表达“玉堂富贵”的主题,反映人们祈盼既富而贵的意愿。以橘子、万年青和如意的谐音表达“万事如意”的主题。以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的谐音“前程万里”的作品,以牡丹瓶插谐音“富贵太平”,以牡丹、水仙配佛像谐音为“富贵神仙”的清供插花也举不胜举。朝岁插花中最为明显,有喜庆、吉利、祈求平安、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的意思。
在季相时令中的应用用不同的花材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的季相、时令,如袁宏道在《花目》中说:“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为莲、为菊;冬为蜡梅。”春兰、夏荷、秋菊、冬梅都鲜明地指花的即时性。春天选用花材有两种表现方式。初春,在花材选用上可用些枯枝,再点缀一点带嫩叶的小枝,有春天刚刚来到、万物萌动的感觉显现出来。百花盛开的春天情景,可用不同的花材来表现,桃花、玫瑰、百合、牡丹、芍药,配在一个容器中表示百花怒放的景色。夏天的花材,选用水生花材,如:荷,配竹,竹已够清的了,还复置于清流之滨与出污泥而不染的青莲作伴,在夏日里是多么素静、凉爽!秋(以“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意境)以枫、果实与菊相配,“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深秋。也可用枯荷,干柳,点缀几支菊,此时正是“寒菊犹有傲霜枝的秋末初冬景色。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有一份感慨又有一份无奈。秋季花材还有芦花、银杏、桂花等。冬季花材有常绿的松柏、黄杨、蜡梅、水仙、冬青、枯枝、藤,表现冬季的景象。松在严寒中有劲节凌霜的气势,藤表现虬蟠难行的心境,枯枝在冬日虽落叶凋零,但还孕育着不凡的生命力。以上是写景的手法,把四季用花材表现出来,依作者的心态,风格选择的花材不同,表现出的主题、感受也有所差异。
选用带有嫩叶的枝叶配初放的玉兰,表现少女的纯真,夏天,火红的石榴花配红玫瑰,喻示年青人炽热的青春;秋天,白桦枝配橘红百合,显示中年人的坎坷;冬天,翠柏配菊,老年人的沉稳和静穆。四季中由于气候不同,植物的景观季相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境遇,选用适宜表现四季的花材,这才是一件好的插花作品。
插花这门艺术领域是很广阔的,它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调节人的心态,培养优雅的气质。插花也是一门立体的空间艺术,比其他的平面艺术更难表现,它必须与其他环境构成整体。生活小品花可以供家庭中3—5人欣赏,大作品则是硕壮的艺术景观,用花材加以设计与布置,供多数人欣赏。插花作者除了要在插花技巧上下功夫外,还要了解、学习其他艺术。如文学、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哲学、美学等。从中领悟到美感的境界,汲取营养,融入到自己的插花艺术创作中,可以收到触类旁通,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于花材更需要认识它,熟悉它,经常观察它在四季中生长的不同状态,把它牢牢记在脑子里,以便在创作中灵活运用。灵感出自于长时间地关注某种事物,往往会在头脑中突出或在不经意中降临。到美术馆去参观画展或雕塑展,可受到各种形式色彩搭配和构图的启发。一个好的插花艺术家就是要善于利用花材,将长短、粗细、前后左右安排得当,只有常学、常做、常观看一流插花老师的表演,插花技艺才能提高。在这里我浅谈一下创作中国传统篮花《粉墙映佳人》(见左图)的创作过程。篮,是中国传统插花中六大花器之一,它的特点是编织优雅、细致,工艺精美,特别是篮的提梁有夸张流畅的弧线美。花器不仅是整个作品欣赏的一部分,还影响到整个作品的风格,我把篮的提梁看作一个“窗”,透过“窗”表现花、形、色、神的美。骨架花材选用线条较硬一些的贴梗海棠、芍药,既是主体花材,又做焦点花材使用,玫瑰起烘托芍药的作用,花的立足点在篮的中心逐渐向四周和上方放射散开,贴梗海棠前后呼应,有袅袅上升的趋势,龙柳具有舒展而又优美的曲线,兰叶安放在芍药的斜后方,柔美而不张扬,芍药色彩清浅与篮的深赭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整个作品简洁、优美,富有动感和朝气。如果把芍药比做少女,好似看到:窗前舞动长袖的粉衣少女,人影相伴翩翩起舞,倘有知心人,若在晓月朦胧晨风轻拂的时刻,来看芍药那动人的姿态,一定能了解此刻花的心情,它将使你产生花(影)如人(影)的丰富想象。篮花作品的题目是《浮生六记》中“月夜色颇佳,兰影上粉墙”的意境。用细而美的线条花材方能显出篮花的优雅,也是我一贯创作的风格。作品也存在不足之处,底部的茶花层次不清晰,向前方伸展得不够。
【不同色彩应用在插花的不同感觉】
(1)温度感。
也叫色性或冷暖感。这是一种最一般最重要的色彩感觉。色彩冷暖的观念,是人们在心理作用下形成的。例如,看到青、蓝一类色彩时,联想到了冰、雪、海洋、蓝天、江、河、湖等,产生寒冷、冰凉的感觉,则称此类色味冷色;看到橙、红、黄一类色时,联想到太阳、火、炎夏、热血等,从而产生温热的效应,因此,这一类色为暖色。可见冷暖色的划分是由于人看到了颜色后,引起感受的不同而赋予色彩的冷暖概念不同。色相环(色轮)上一般把青绿、蓝、蓝紫这半圆的色彩叫做冷系类色,而把深红、红、橙、黄所在半圆上的色彩称为暖系列色,黑、白、灰成为中性色。
在插花的色彩配置中,暖色为主调或冷色为主调应随季节、环境内容而变化:冬季,以多用暖色花卉;盛夏,宜以冷色花卉为主调;在婚宴、庆典等喜庆场合,应以暖色花卉为主体体现热烈的气氛;光线较差的室内,应以白、黄、橙色为主的花卉来提高明度和温度感。
(2)胀缩感和距离感。
暖色调的红、黄、橙色给人们的感觉是特别明亮且清晰,有膨大、接近的感觉;而冷色调的绿、蓝、紫色有后退、远离、幽深、模糊、缩小的感觉。例如,节日夜晚观看红、橙、黄色的焰火,感觉靠我们很近;而绿、紫、蓝的焰火,则感觉离我们较远。正因为如此,冷色背景前的物体显得较大,暖色背景前的物体则显得较小。在插花创作中,常以青绿色的叶片来作背景,以更有效的突出花枝的形象。影响胀缩感除了色相冷、暖之外,不同光度也是形成色彩胀缩感的主要原因,同一色彩在光度增强时显得膨胀。
一般来讲,光度较强,纯度较高,色性较暖的颜色,具有近距离感,反之则具有远距离感。6种标准色的距离感按由远而近的顺序排列为:紫、青、绿、红、橙、黄。
插花时可利用花材的不同色彩所引起的不同距离感,是它们之间形成巨大的色彩空间,以增加插花作品的层次,丰富作品的情趣和意境。当然,这是由色彩的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但其中色彩的胀缩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3)重量感。
不同色相的重量感与色相明度的差异有关,明度强的色相重量感小,明度弱的色相重量感大。红色、青色叫黄色、橙色来的厚重,白色的重量感较灰色轻,灰色又较黑色轻。
同一色相中,暗色调重量感最重,明色调重量感轻,标准色相介于明、暗色调之间。
色彩的重量感对插花作品的色彩配置关系甚大。具体来说,容器是整个插花作品构图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而且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他在构图的最下部,所以宜用较暗的色调,显得较稳重。其他花材部分,色彩较重、体积大的应放在整个构图的下部或中下部,以保持整体色彩视觉上的稳定。
(4)面积感。
面积感仅是主观感觉上扩大或缩小的错觉。一般来讲,亮度强的色相,色相饱和度大的,物体受光面积运动感强烈、呈散射运动方向的色彩,起面积感觉大;反之,亮度弱的色相,色相饱和度小,物体背光面及运动感弱、呈收缩运动方向的色彩,其面积感觉小。例如,白色系色相的明色调,主观感觉上面积较大;黑色系色相的暗色调,主观感觉上面积较小;橙色系的色相,主观感觉上面积较大;青色系的色相,主观感觉上面积较小。因此,在插花时应根据构图和意境的需要搭配色彩,使其在整个构图中从面积感觉上占有一定比例,已取得和谐与均衡。
(5)兴奋感。
色彩的兴奋感与其色性的冷暖基本吻合,暖色为兴奋色,其中以红橙色(绯色)为最;冷色维沉静色,其中青色为最。色彩的兴奋程度也与光度强弱有关:光度最高的白色,兴奋感最强;光度较高的黄、橙、红色,均为兴奋色;光度最低的黑色,感觉最陈景;光度较低的青、紫色,都是沉静色;绿、紫色及黑白相当量的灰色,光度适中,兴奋与沉静的感觉也适中。例如,见到红色的花朵,必然会感到热烈、欢快;而见到紫蓝色的花朵,则有沉静和庄严、端庄的感觉。这就是色彩的兴奋感给人们带来的情绪。因此,在插花时应把因素考虑在内,使色彩与作品主题内容不但一致,而且突出主题。
一个好的插花作品,应该能够表现中国人的精神,表现的方式方法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如画画,有人喜欢重墨,有人喜欢淡彩。我的插花风格是“清”,其中包括多层意义,一是立意要清,指作者要有明确的精神,所表达的创作意图要清新自然,而不是矫揉做作。二是选材要清,花材越少越好,能用一支花材表达意图,就不再用第二支,以少胜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受太多人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风格。三是作品的布局要清,清逸有致。四是色彩要清,清雅妍丽。中国插花最初是有型的,到后来也就没有固定的型了。型是让我们入门的方式与工具,但一直停留在型上,虽然插得很熟了,到头来只能是个“匠”而已,不能达到艺术家的境界。
第四篇:回归田园,感受真善美(推荐)
回归田园
感受真善美 ——品读《诗经》
曾雪阳
(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文史教研部 海南 海口 571100)
第一次接触《诗经》,应该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里,那时候读《诗经》,大多是不求甚解,机械地背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没能真正领悟《诗经》世界的美,甚至没有去思考《诗经》为何上升到“经”的重要地位。《诗经》给我的记忆就这样简单化为了“关关雎鸠”。
如今,人到中年了,适逢社会转型,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刺激着物质欲望无限膨胀。地球被网络拉平了,时间被高速拉快了,人心被浮华迷乱了,灵魂被身体甩掉了;“真”被模糊,“善”被误解,美“被”扭曲。在这繁花似锦的现代社会,突然感觉到一种无以言说的惆怅与迷茫。快餐时代的纷纷扰扰让我亟待寻找一个灵魂的安歇之所,很想在浮世中坚守清静与淡定,很想将喧嚣与浮华隔离在心境之外,得以抚慰滞后于社会而失落的心,得以在这泥沙俱下的潮流冲击中保持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让疲倦的身心得到修复。于是又在书柜的角落翻出《诗经》,抛却所有杂念,远离一切喧嚣,静静品读,沉醉于它的世界。
它离我们确实太久太远,因为它诞生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创生期、发祥期;可是它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因为绽放了两千多年的精神花朵,仍然鲜艳如初、芳香依旧。它充满睿智,因为它悄无声息却又很强烈地参与了历朝历代的精神建构。历代的文辞诗赋中都留有它的精髓。
它融化在中华文化的血液中,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脉搏而跳动不息。它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民谣乐歌的存留上,而是中华民族思想史、精神史、文化史的链接。《诗经》中活跃着上至至尊君王、下至荒野草民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物。他们在《诗经》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或展示群体形象,或突显个体典型;或抒写甜美爱情,或斥责背信弃义;或歌颂贤淑女子,或赞美
勇武男士;或描写节日盛况,或记载柴事农桑;„„内容之丰富,意蕴之深微,表现之鲜明,皆具独特的审美价值。
品读蕴含在这些简短诗篇中的生动故事,感悟着上古先民与天地万物同栖共息的纯真、善良、美好的生活状态,感觉就像是接受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读《诗经·邶风·凯风》,自然而然地想起父母亲的艰辛,因为远离家乡无从照顾日益老迈的父母而心生愧疚。读《桃夭》,就会反思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对女性的要求其实并不严苛,不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宜室宜家”、构建和谐家庭是所有家庭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读《女曰鸡鸣》,明白了“和”的真谛,感叹为什么历史几千年来将君主的昏庸与不作为要怪罪于其身边的宠妃或佞臣,仅仅因为他们没有尽到督促的责任吗?殊不知内因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当然外在环境也很关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
读《硕人》,感叹对“美”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元素与几千年前惊人的一致性。也感叹古人成熟的审美修养: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同等关注。在感叹自然造化神奇的同时也在思考当今社会有所谓的美女作家用身体写作的现象是对美的扼杀、扭曲还是延伸?
读《关雎》、《蒹葭》,不由得想起现代社会在婚姻爱情上的种种怪象:闪婚的、闪离的;闪责任的;或是因爱生恨的,求之不得即毁之的。不禁感叹,几千年前的谦谦君子、窈窕淑女才是我们现代社会所亟需培养的。现代人的急功近利是等不起也输不起的。为什么《关雎》《蒹葭》被传唱千古,就因为主人公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即使历经坎坷也初心不改。这就是一种执着,这就是一种信念。目标是美好的,道路是坎坷的,路途是漫长的,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坚定信念。
《诗经》中有很多抒写思念的诗篇,如《伯兮》《君子于役》《卷耳》《子衿》等,因爱之深才思之切,所以这才是真挚情感的流露。思念于现代社会,逐渐成了稀罕之物。不知道是不是不断改进的电子设备、不断加速的交通工具剥夺了彼此的相思?
《诗经》中还有很多篇章对赠送的礼物的赞美。如《卫风·木瓜》《邶风·静女》,虽然送的只是随手可摘的木瓜、桃子、李子或从郊外采来的嫩草,也被当成珍宝一样爱惜、赞美,因为接受果与草的人明白这是一种浓浓的情感的传递,非珍宝可以换取。可当今社会,女子最希望的是能够用别针从男子那里换得大别墅或用假情假意换得豪奢生活,男子最希望用一杯咖啡换得一个女子的情。爱情被买卖,婚姻被物化,情感被淡化。
品读《诗经》,与上古先民同喜、同悲,让我重新认识中华文化的源头,也让我重新认识自己。在这里,可以读取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了几千年的草木虫鱼,可以查阅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与民俗礼仪,可以在这里寻找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优美词句的源头,可以明白事理,可以修养心性。
品读《诗经》,我会不知不觉容身其中,被中华民族先民们那种坦诚、热烈、明快、爽朗、素朴、健康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明白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深意。
品读《诗经》,中华民族先民们的淳朴、仁厚、善良、执着、忠贞的崇高精神境界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像一座座明亮的灯塔,为我指引为人处世的方向:多奉献,少索取;多倾听,少倾诉;多体谅,少埋怨。
第五篇:《红楼梦》中真善美
《红楼梦》中真善美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深刻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它集生活的三要素真、善、美于一炉,是现实、理想、象征的结合体。本文试从典型、意境、意象三个方面浅谈《红楼梦》的精华。
个性人物,绝妙典型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但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物性格,都是一个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身上既具有某一类人所共有的性格,同时也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他们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对于那些性格复杂的人物来说,他们带着“人格面具”生活,但那种真诚的东西却没有被那扇“面具”所遮掩,反而让那种真诚更显得自然。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类女性的典型代表。这种女性在国内有,在国外有,在中国的古代有,在中国的现代也有。这类女性,才华横溢,性格孤傲;追求自由恋爱,渴望婚姻自主;叛逆礼教,反抗旧制度。最终走向生命的尽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她自小失去双亲而寄居荣国府,由于她清高自尊的个性,常常有“寄人篱下”的伤感。这种遭遇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见,是作品“求真”的体现。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得小事而悲伤流泪,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是长期封建社会妇女们的才华与苦痛的总结。她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追求着美好生活的理想,要求个性发展与封建势力之间形成矛盾,最终造成她的悲剧命运。她是秉具诗人气质的孤傲少女,纵有极好的才华,也不轻易展现。她的叛逆性的性格与不敢叛逆的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纵使她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爱情,纵使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誓言,但她,又不敢公开。林黛玉这一典型的特点就在于她的总特征是“多愁善感”,她留给世人最大的印象是“临风陨泪”,她的眼泪似乎是永远流不完的,永远有那么多的是让她伤感、感怀。这种多愁善感的总特征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那个“木石前盟”的深化涵盖了多少精彩的故事。林黛玉是美的化身,她美丽、纯洁、善良、胸无城府、才华横溢,淡泊名利、对爱情忠贞不二,追求真善美,她要求人格尊严,自由,是一个具有贵族情调和诗人气质的知书达理的贵族小姐,但就是这样一个冰清玉洁的女子,却不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容。千方百计的破坏了她的唯一所能依靠的爱情,剥夺了她的幸福。中国古代史上也有很多像林黛玉一样敢于向封建礼教反抗的女性。有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与封建统治阶级作斗争最终石沉水底的杜十娘;有敢于违抗父兄娘亲无理撮合的婚姻,最终与董仲卿双双殉情的刘兰芝;还有当众拒绝君王示爱而不怕受封建统治者戕害,敢于公然反抗君王的罗敷。这些伟大的女性,她们具有现代女性所谓的追求自由爱情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个人本身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个性。而她们身上的性格瑕疵,更是让人感到这些典型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可信性。以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林黛玉与简爱,安娜,克拉里莎等进行比较,探讨与这些作为世界性而又处于中西不同文化传统女性形象的异同。林黛玉作为典型的“圆型人物”,显示出生命的斑斓色彩和复杂性格。当然,林黛玉这一典型人物离不开特殊的典型环境。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环境造就人”,“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都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就是环绕着她典型环境的产物。他自小失去双亲,寄人篱下才得以生存,由于缺乏母爱,封建礼教的约束对于他来说灌输的比较少,使她个性自由滋生的空间扩大。他自幼喜读诗书,才思聪慧,使她善于思考。而在那个被封建礼教充溢的荣国府里,需要的是像宝钗那样的懂礼教,知礼节的女性。客观环境与她自由的个性形成强烈的冲突,造成她与环境的格格不入,最终被封建礼教毒害。
总之,《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类女性的代表,是绝妙的典型人物。在特殊的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她这位“心如比干多一窍”的典型人物,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奇特意象,丰富意境
《红楼梦》中的意境的形成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形成深刻的意境。贾雨村陪同林黛玉来到荣国府,鉴于林如海的推荐,见了贾政。此时他说出的话就带有一些官场色彩和功利色彩。为了谋官,为了成为有钱人,他有时不惜忍辱受气。从这里可以看出作品中表现出些许的功利境界。为满足物质需要而形成的功利境界。还可以通过对黛钗二人的人际关系来分析这种功利境界。黛玉的多愁善感,事事计较,不断拌嘴,使荣国府上下都觉得厌恶,就连最疼爱她的老祖宗最后也失去了对她的欢心。在这里,可以说明黛玉性格的真实性,不做作。而宝钗却截然相反。她事事顺着老祖宗的意思,和荣国府老老少少的关系都处的好。虽说其开朗大方的性格是一个有利因素,更重要的还有她善于做人,善于迎合人,善于圆滑世故。从而使她拥有了很多人的认可。最终顺利的和宝玉成了婚。这其中,可以看出宝钗为了取得荣国府所有人的喜欢,在一定程度上出卖了自己最本真的一面。可谓和现代大多数人有着相同的面孔。其中就夹杂了多多少少的功利性因素。所以从这一层面可以看出作品中的功利境界。宝、黛、钗三者之间的恋爱关系以及贾母对宝玉的过分宠爱,以及各个姑娘和宝玉相处,并隐含爱意的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人群共存爱的需要,而具有了伦理境界的痕迹。
另一个形成丰富意境的来源是《红楼梦》的诗词中通过借助意象展现的优美画面。而且在诗词之外也有。借助“绛珠仙草”和“补天顽石”而构成“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由此展开一系列的精彩情节。就是借用这两个典型特别的意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另外,诗词中借助那种具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能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审美风貌而形成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场景,更是耐人寻味。红楼梦》中的语言是如此有意境,并且这种意境是多样的。同是咏柳,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的《唐多令·咏柳》中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凭尔去,忍淹留”与自傲世故的薛宝钗的“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两种绝然不同的境界。一为婉约,一为豪放,一以悲情惆怅胜,一以自负不羁胜。《红楼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即将人物与诗词的意境紧密结合,同时也赋予普通事物以更广阔更深的内涵,而第一点尤引人注目。借助很普通的意象“柳”就能营造出效果不同的两幅图画。可谓诗中有画。还有题《金陵十二钗》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里作者运用的烟云模糊法。营造了一种朦胧美和模糊美。借用生活中的书纸所载的文字,人流的眼泪这些贴近生活的意象写出了作者的心酸。作者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塑造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表明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和挽歌。更妙的是黛玉的《葬花吟》借花开花落这一自然之景描绘了凄凉悲伤的气氛。表现出了黛玉的无可奈何和多愁善感。还有黛玉的《咏白海棠》中借“梅花”、“梨蕊”、“西风”、“黄昏之景”都创造了一种悲凉之景。还有史湘云的《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其中,“绣绒”——喻柳花。残吐——因残而离。词写春光尚在,柳花乃手自拈来,所以说“岂是残吐”。“香雾”—喻飞絮蒙蒙。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是那样地无可奈何,这正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小说。它做到了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一精神文明的高度。它抓取了现实中的典型,选取了象征中的意象,形成了理想中的意境。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还具有鲜明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千古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