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培训讲座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06:0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聆听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培训讲座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聆听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培训讲座心得体会》。

第一篇:聆听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培训讲座心得体会

聆听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培训讲座·关注孩子的一生心得体会

(主讲人:施建平)

金城江区九圩镇三旺中心小学韦佳薇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李吉林教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创立的,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广大教学工作者都认可并经久不衰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在听完全国特级教师施建平老师的关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培训讲座后,我受益匪浅。施建平老师是多年跟随着李吉林教授的,深受影响和深得真传。想到这里,我是多么羡慕啊!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能有一个名师指引你,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简直把这一教学方法演绎得活灵活现,又科学合理。我心里除了羡慕就是佩服了。

通过施老师具体生动形象且配有真实鲜活教学案例的讲座,我更加认识到了一种语文教学的比较有效、高效的方法,并督促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中进行深入的实验、实践、研究、探究,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听施老师的讲座,我有很多感触。其中,对于施老师所讲的情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关注孩子的一生,即留给孩子一生的纪念与修养。教育培养恩泽孩子一生的生活、精神、智慧、学识、能力、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有体质和个性。还有创设一个什么情境,什么样的情境才具有较好的价值,以及有效情境的一些相关因素。施老师提出,有效的有价值意义的情境应该是这样的:有内涵,开放的,有美感,有情趣,有活力,有师生互动,注重过程的一个情境。施老师一边讲还一边在中间穿插自己本人的教学活动经过经验和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比赛。比如他在讲到有互动——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时,就举了一个自己成功的教学案例,即自己在教学《赤壁之战》时,将自己扮演成一个黄盖的手下,让学生演黄盖,“手下”向“黄盖”提出很多问题,扮演黄盖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扮演手下的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巧妙地安排,学生与在于老师的对话互动中就能深入理解全文,代替了老师从头到尾繁琐的分析,听完以后,我真是又佩服了几分。施老师还举了自己参赛的《泊船瓜洲》为例。具体生动形象。

让我印象更深的是下午施老师讲的情境作文教学。他一来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儿童为什么要学习写作?然后,施老师就接着讲情境作文的基本理念,有四大点,每一大点又讲得栩栩如生,配上案例和图案,真是受益匪浅啊。这一部分,施老师讲的最多的就是开展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写话,写作文的素材。接着,施老师就拿自己多年来举办的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说,比如,想南瓜节,以我家住在濠河边为主题的活动作文,以赴一场春的盛宴为主题活动的作文,带学生到田野、野外去观察,还有,以母校,好大一棵树为主题活动的作文,施老师还老道地谈到作文题应是空间无限的大,任由学生无限的去想象。还举了几个经典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题,我觉得出的太好了。绝妙啊!

还记得施老师还为学生编写印刷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阅读书籍和各式各样的作文书,当时真的觉得专家毕竟是专家啊,太专业了!跟自己对比一下,根本不值得一提,最后,施老师还简单的谈了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真真是感觉自己还处在起跑线上而已,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坚守、努力、前进。

第二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

它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其分类有:

1.实体情境--即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涉及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

知识,激发情趣。

2.模拟情境--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如放幻灯和录音带,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 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有 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3.语感情境--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培养学生正确敏锐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 想,体会其情境。这里所说的;“语感”,是指对语言的内容、感情和表现方法等的感悟。语感越强,对作品 的艺术形象感受越深,也就越能体味作者的情感。

4.想象情境--即运用扩散思维的方法,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关注人物的命运,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强化感受,由“动情”到“悟理”。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第11册)时,篇末可设问:①为什么扬科被活活打死后,还睁着眼睛?②如果他还能说话,想说些什么?③假如扬科活着,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这样诱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把感情体 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三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

——寓动于静,发乎自然

高安四小:徐丽

摘要: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只有具备牢固的语文基础才能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本文将就如何动静情境教学法进行语文学习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动静教学法 提问 游戏 合作精神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其所谓动;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情景教学让儿童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其所谓静;本文将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动态学习: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中,动静相宜、感染力强 等特点,恰当运用媒体,可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生动地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增强。通过多媒体设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课堂知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所展示的内容准确连贯,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能力。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无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变了现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精彩,充满趣味。此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提供直观的材料,通过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去分析、总结,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老师要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正确利用它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二、动态学习: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分享。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合作学习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很难顾及所有的学生,不能完全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通过交流和合作,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此外,在交流合作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合作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都能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团队精神和积极的合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课堂不再压抑沉闷,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才能提高学习兴趣。

三、动态学习: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大都喜欢玩游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开展适当的游戏,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首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适当引入游戏。因为在教学开始前,学生普遍沉浸在课间活动的氛围中,比较激动,注意力不集中,不在学习状态,所以老师在讲课前可以安排适当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将精力放到课堂,逐渐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不仅集中了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增强了教学效果。其次,老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加入游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味地讲解灌输,学生也只是做题练习,课堂十分单调枯燥。这样小学生很难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我们巧妙地引入游戏,就可以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课堂也变得轻松活跃了老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老师所授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老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充满热情,还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和文化积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被老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所吸引。所以,语文老师必须注重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四、静态学习: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精神集中,让思维加更加发散。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的提问不是简单的发问,而应该是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问题,通过这样巧妙的提问,学生对学习会产生欲罢不能的动力,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五、静态学习:丰富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以情感人,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是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保持愉悦轻松的情绪,沟通师生感情,创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怎样营造这种良好的感情氛围呢?老师必须关心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懂得激励和鼓舞学生,用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可以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及行为举止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与学生接触时,老师要用和蔼慈祥的表情和亲切温柔的声音去对待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学习。

结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努力创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动静相宜,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第四篇:语文情境教学法

语文情境教学法

在新课程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老师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既能够切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具体特点和个性,又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兴趣,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关键词】 语文 阅读 教学设计 关系 处理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堂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 发展。”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教学设计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体现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前,“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等,进行预先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这一课前的准备——教学设计。在新课程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老师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既能够切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具体特点和个性,又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兴趣,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这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水平的标尺,也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最注意的方面,因为它是评价一节课成功程度的重要标准。可见,一堂好的阅读课,一堂高效率的阅读课,无不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体现教师的精心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本人对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进行了三方面尝试、总结。

一、语文情境导入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体现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去积极响应,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者身上培养发现的快乐,创设符合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且又能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导入部分。当然,这种导入不再是以往那种单独地由教师表白的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在此环节一定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通过巧妙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积极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

1.揭示课题,引入情境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至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时空跨度大,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很多内容不是中学生阅历中的。教学新课时,如何把学生带进教材特定的情境中,从而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时空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情境,找准作品情感的闪光点,导读时或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或摄取作品最感人的情境加以描述,从而把学生引入情境。

2.绘声绘色,优化情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境教学就是要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佳品,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无论写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但是,教材不是影视文学,无论作者描述如何精彩,感情如何丰富,如果教师不去点拨、渲染,学生不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也只是一些语言符号的整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联想,并运用讲述的方法,把教材的语言化为教师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涓涓的情感细流的沐浴中受到 艺术 感染,成为富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从而达到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

3.设计角色,置身情境

教材中的小说、戏剧,有很多对话描写。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教学常常利用角色效应,设计角色让学生充分活动,或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表演。这样可以从教材语言出发,落实教材语言。即“语言→情境→语言”不断沟通结合,以切实训练学生语言丈字的基本功。同时,学生加深了情感体验,加深了对情境本质的认识。

4.设疑想象,感受情境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情感教学常常要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二、互通交流探讨。具体到语文课堂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这也体现了本次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 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倡导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问题设置既要扣住教材的重点又要有探究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尝试到学习的乐趣。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正反方之间的交流,要不拘形式,只要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即可。但必须诚心诚意。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必须要“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样不仅符合学生心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三、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其目的就是为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态,要强调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沟通,与生活的沟通,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到其它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课堂结构,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他们的思维,将他们的学习引向更为深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语文学科在追求人文精神上应谊把握语文学科特点,找准人文 教育 的着眼点。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那么就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宗旨。语文人文教育要追求对学生的人生关怀、人性关怀。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的、智慧性的,达不到精神层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要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宽容的师生关系,倡导民主、合作、教学相长的教风。语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在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语文课堂应成为“快乐之家”,学习语文过程应成为“快乐之旅”。

2.人文精神的养育具有诸多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时采取适宜的对策。人文教育充满想象和创造;人文意义具有抽象性、模糊性,人文语言具有混沌性、隐喻性。人文教育不能用概念解释,而要给出一个特定的“场”,通过展开联想或想象,悟出意蕴和道理。在教学中,要重在激发想象和体悟力,让学生去感受,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

3.语文学科肩负着丰富人与社会知识,启迪人们的智慧,间接地影响人们对于人与社会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重任。担负此重任的基本途径就是将语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人文教育不能等同于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人文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教学,但绝不等同于人文学科知识教学。语文学科虽然反映了人文精神的精华,能够给学生人文素养的成长提供各种有益的影响,但它们不等同于实际生活。回到现实当中,现实生活给予学生的影响,对学生人文素养成长作用更为有力、更为实际。

四、处理好教学步骤简化和中心环节强化的关系问题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非常强调教师的阅读课设计要简化教学环节,这并不是说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简化了,我认为教学步骤是要简化,而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强化、细化。要处理好这一对关系,首先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抓准重点难点,选准切入点,比如《风筝》的教学,可以从分析课文开头的“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切入,也可以从分析课文结尾的“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与冷气”切入,还可以围绕课文中间的“我”破坏弟弟的风筝切入。这种设计灵活性强,全凭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摆脱了千篇一律、不分轻重的机械而又繁琐的教学模式,解开了束缚教师手脚的框框,也解放了学生的思想,真正体现了教材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其次是中心环节设计时主问题设计要起到以简驮繁的作用,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并且带动全篇的阅读研讨,切忌设计一连串是非判断类的问题,既把教学环节复杂化,又不利于教学中心的突出和重点难点的解决。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皇上为什么会上当受骗?”这样的问题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就可以活跃起来,从皇帝自身、诚实的大臣到狡猾的骗子一一加以剖析,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又比如针对描写比较细腻,情感比较丰富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可以设计一个统领全篇的语言品味题,如《春酒》一文作者擅长在细节描写中见真情,因此,在初步感知环节后,可设计这样一个中心环节:请勾画出文中精彩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读一读,尽量读出情趣,并说说你的体会。这样的设计看似随意,却匠心独运:学生在没有束缚的空间内,思维活跃,灵感迸发,才会有潜心的揣摩,深刻的领悟,会心的微笑,真切的表达。

另外,针对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可为学生设计一种简单而又中心突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组内探讨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从旁指点;解决不了的或推荐出的重点问题拿到课堂上来交流;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与教师的读中指导相结合。也可以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要的讲解还是需要的,当然讲解要精练,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应该说,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只能说是一个预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能以不变应万变,尽可能地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但我始终相信这样一点:预设越充分,即教学设计越到位,课堂教学生成的组织就越有把握,语文阅读课的生命力才会越强,课堂教学效率也才会越高。

第五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老师进行目的性的引入,将一些形象、情绪、色彩具体地表现出来,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希望通过此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希望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学习,进而潜移默化的提升其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实际性原则

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来说,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从生活本身、身边的人事物中中体会语言、提升语言能力并开展相应的语言实践。因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首先应遵循实际性原则,即情境的创设应于实际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二)适用性原则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法逐渐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强调知识的眼神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因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提升情境的适用性,一方面要强调知识的延伸如向数学、物理、音乐、没数等学科的延伸,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提升教学手段适用性,为学生未来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启发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和应用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支架”,启发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开发其学习潜能。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是否成功关系着学生对一堂课是否感兴趣,从而显著影响着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而,遵循启发性原则,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发散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显得极其重要。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将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人和事设置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中,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更能够感受到语言的价值与魅力,从而更富热情得投入到一堂语文课的学习。对此可采取以下对策:1)运用实物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实物来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乃至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情境创设手段,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展示实物来创设情境能够帮学生迅速地、客观地认识事物,使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得到逐渐提升;2)借助图像创设情境。通过图像展示情境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体会到通过语言描述或事物展示难以实现的情境,将抽象的事物具体的表现出来,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图片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二)增进情境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来源也均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体验是累积写作素材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经验有限,对此教师应通过巧妙设置情景增进学生对情境的体验,从而使其语言素养不断提升。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三)善用角色扮演

单靠语言描述、事物展示或图片展示可能只能够引入较为简单的情境,而角色扮演、课本剧表演等情境手段却能够引入内容更为丰富的情境,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体会课文或其他教学材料中任务的情感变化,从而对课文或材料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小学语文阶段的课堂奇偶奥雪中,通过角色扮演创设和引入情境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角色扮演。即遵循课文或其他教学材料中的故事发展和任务设置进行表演,使学生在表演中进入情境、体会任务性格;4)课本剧表演,即使学生根据课文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

四、总结

综上所述,强化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教师应认真研究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与实施原则,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

下载聆听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培训讲座心得体会(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聆听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培训讲座心得体会(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聆听经济学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聆听经济学讲座心得体会 11月15日,我校经济学实验班的同学们在主楼一层多媒体聆听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人民币汇率研究专家丁志杰教授的报告,以《金融的魅力》为主......

    聆听经济学讲座心得体会

    学用经济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用经济学方法(思维)分析公司治理与管理中的 问题”专题讲座学习心得 通过两天聆听上海财经大学张银杰教授在“用经济学方法(思维)分析公司治理......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研究与运用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浅析 彭颖娇 教育与人文学院 10初等教育专业 摘 要: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

    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挖掘古诗词中蕴涵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体情......

    小学语文教学法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法心得体会 以读为主 精讲多读——小学语文教学法之我见XXX实验小学 张XX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立足训练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热爱母语、学习......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初探(最终5篇)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初探 内容提要英语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从小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

    聆听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

    聆听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 南关学校张桂珍 4月9日至10日,我参加了全省举办的“2011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中,我共观课5节,听讲座3个。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

    大学生聆听艾滋病讲座心得体会

    大学生聆听艾滋病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1 为有效积极推动我校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校于9月19日下午在学校操场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