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丹解读《论语》看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06:5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于丹解读《论语》看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于丹解读《论语》看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

第一篇:从于丹解读《论语》看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

本科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 从于丹解读《论语》看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 学 生 姓 名

所 在 学 院

专业及班级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目录

摘 要..............................................................1 Abstract............................................................1 引 言..............................................................2

一、于丹式经典解读走红的原因.......................................2

(一)“国学热”的推动..........................................2

(二)传统文化经典的永恒魅力....................................2

(三)传媒的助力................................................3

(四)大众的内在需求............................................3

(五)于丹自身的魅力............................................3

二、于丹式经典解读的特征...........................................3

(一)故事化....................................................4

(二)现实性....................................................4

(三)世俗化....................................................4

(四)片面化....................................................4

(五)随意性....................................................5

三、于丹式经典解读的影响...........................................5

(一)积极影响..................................................5 1.反向推动“国学热”.........................................5 2.新的解读方法的大胆尝试.....................................5 3.满足社会需要,弘扬经典文化................................6

(二)消极影响..................................................6 1.降低了国学经典的地位.......................................6 2.对受众产生误导.............................................6

四、解读经典应遵循的原则...........................................7

(一)读懂经典,拒绝“主体性膨胀”.............................7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

(三)专业化与通俗化的区别对待..................................8

(四)通俗而不庸俗、不媚俗......................................8 注 释..............................................................9 参考文献............................................................9 致 谢.............................................................10

摘 要

2006年“十一”黄金周,于丹以及她对经典独特的解读方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因为“国学热”的推动和经典的永恒魅力的影响,凭借传媒的助力及其自身的魅力,她迅速走红。于丹式的经典解读具有故事化、现实性、世俗化、片面化、随意性的特点,她的走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反向推动“国学热”,大胆尝试新的解读方法,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降低了国学经典的地位,对受众的“期待视野”造成误导。在当代社会,经典解读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读懂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专业化与通俗化区别对待,通俗而不庸俗、不媚俗。

关键词:于丹;《论语》;原则

Abstract

In 2006 the National Day, Yu Dan and her unique way of the classic interpretation get into the public view.Yu Dan’s way of the classic interpretation become famous because of the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eternal charm, the media power and the personal ability of Yu Dan.It is story, realism, secularization, one-sided and randomness.It has some positive effects, such as promote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try new interpretation method,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some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reduce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misleading the audience.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should follow some principles,such as:accurate understanding the classics, take its good things, distinguish between speci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popular but not vulgar.Key words: Yu Dan;《LUYU》;Principles

引 言

2006年“十一”黄金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邀请了一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连续7天解读《论语》,她就是于丹。短短七天的《论语》解读,使得她迅速走红,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进而形成了文化上的一种“于丹现象”,而她解读经典的方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一部分人认为:于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论语》,为当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了一丝安慰,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使得很多人真正接触到了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有人认为:于丹解读《论语》是十分随意的,对许多学术界早已有定论的释义不管不顾,通过歪曲《论语》真正的内涵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这种将经典工具化心态是对《论语》的亵渎,降低了国学经典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反对的声音中,比较典型如“十博士”,在一篇出自天涯网上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大学的10名博士联名的“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称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还呼吁不要再闹出“把厕所当客厅的笑话”了,文中甚至要求于丹从《百家讲坛》中下课,并向电视观众道歉。面对这样矛盾的景象,我们不得不思考,于丹式的经典解读究竟是对是错?如果是对的,为什么她的诸多“同行”们会如此强烈的反对;如果是错的,为何她能迅速走红,受到广大观众们的喜爱和追捧。还有当代社会中,经典解读又该遵循怎样的规则呢?

一、于丹式经典解读走红的原因

于丹的“七日爆红”让人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解读《论语》使得于丹受到如此多的人的追捧?也许很多人将于丹的成功归结于运气,归结于偶然。但细细思考,你会发现于丹成功看似偶然的背后,有着很多的必然。

(一)“国学热”的推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经典就开始渐渐复兴。近些年来,在政府和民间力量的积极推动下国学经典开始深入人们的生活,国学启蒙教育快速发展,《南方周末》等报纸还曾将2004年定为“传统文化年”。在2005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2005年11月,北京大学开办“乾元国学教室”„„以及2006年起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加大古文诗词所占的比例,提升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等等一系列的举措,都使得国学教育逐渐升温。因此当于丹解读《论语》这样一部人尽皆知的国学经典时,大众的眼球在一开始就被吸引了。所以,严格的说,是《论语》将于丹带入了我们的视野,而不是于丹将《论语》带入了我们的生活。

(二)传统文化经典的永恒魅力

传统文化传承至今,有的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如《论语》成书于大约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00年,距今已有接近2500年的历史。在新文化运动以前,《论语》一直都是初学之人的“入门教材”,书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对我们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其重要特点就是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论语》,如:何晏的《论语集解》,朱彝尊的《经义考》,纪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伯峻的《论语释注》等等,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这一切都说明了,传统文化经典所具有的永恒魅力。

(三)传媒的助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媒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电脑、报纸等逐渐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其中尤以电视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于丹很幸运的借助了传媒的力量,她的走红就是站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的结果。通过中央电视台的“鼎力相助”,于丹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四)大众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确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随着物质的富足而充实,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填补自己内心世界,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内心的空虚感,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他们常常显得手足无措。这时,于丹出现了,她以《论语》为名,通过解读这部在普通人眼中“高高在上”的经典著作,教人们如何去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如何去享受生活,如此一来自然是一拍即合。对此,于丹自己的解释是:物质文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我们的心灵却越来越困惑。在这种困惑中,我们都在呼唤着一种简单朴素的真理,对这种真理的需求比从前更强烈。这就是《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在今天的魅力。

(五)于丹自身的魅力

俗话说“天才都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因此,想要成功,客观的机遇固然重要,但是自身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国学热”以及传媒的确给了于丹很好的机遇,但是于丹自身的魅力也是不能否认的。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渊博的学识自是不必说的。在《百家讲坛》上,她温文而雅,娓娓道来,她的言谈举止充满学者风度。她能将《论语》这样一部经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风趣的口吻,和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展现在众人眼前,这就是她个人的能力。

二、于丹式经典解读的特征

尽管于丹解读古代经典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娓娓而谈,思绪所至,毫不拘束。3

但是,细心观察之后我们还是能从她的解读过程中总结出她解读古代经典的特征。充满悬念的故事,通俗易懂的语言是她的优点,而片面的内容,迎合观众的态度,随意的讲解则是她的不足。

(一)故事化

与传统的经典解读的方式不同,于丹在面对普通观众的时候,没有采取直白的铺叙去讲述自己希望表达的观点,而是巧妙的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在一则小故事讲完之后再运用《论语》中的内容来总结。例如,于丹利用“国王与老汉”这个虚构的寓言,揭示“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的道理,以此来阐释孔子所倡导的“仁”。且不说这个寓言故事来阐释孔子的“仁爱观”是否合理,这种形式是很巧妙的,能很大程度上吸引观众,激发观众的兴趣。

(二)现实性

于丹式经典解读的现实性首先表现在于丹不像学术研究那样,将《论语》、《庄子》等经典还原到孔子、庄子所处的那个年代,而是把《论语》、《庄子》置于当代的社会环境中去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其次,一般的经典解读往往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通过研究还原经典本来的面貌,让受众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于丹式的经典解读的重点却不在“是什么?”上,而在于“怎样做?”,在于告诉受众在当今社会如何利用《论语》的知识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调适自己的心理。所以相比一般的学术研究,于丹式的经典解读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加具有操作的可能。但也有人藉此批判,于丹的解读《论语》之所以吃香,是因为其隐含的政治化需要,打着“感恩”、“知足”旗号,本质却是让人麻木,并抹杀是非,沦为了愚弄民众的政治工具。

(三)世俗化

于丹式的经典解读显得并不是那么高雅,或者精深,而是世俗化的经典解读,因为她面向的是更加庞大的受众群体—普通大众。所以,首先她选择了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区别于专业的学术研究所运用的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语言,于丹式解读运用的是最基本的、最通俗易懂的语句,而这也正是她的载体特征。大众传媒的收视率至上的原则,也决定了于丹在面向大众时,只能使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其次,于丹解读《论语》、《庄子》等经典,所思考的不是“我应该讲什么?”而是“观众想听什么”。如《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包含了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的思想文化内容有:逍遥无为,与道为一,无为而治等。而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在于丹口中却被简单的总结为:让人们变得快乐的“快乐哲学”,对其中“积极处世”的部分,于丹一概不提,而对其中“消极避世”的部分津津乐道,迎合大众的媚俗态度十分明显。

(四)片面化

正规的学术研究在解读一部经典时,必须考虑到经典所处的年代、作者的生平、文化背景等内容,如果忽略了个别因素,或者是考虑的不周全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但于丹式的经典解读并非如此。首先,于丹忽略了经典原始的文化背景。她将古代经典置于当代的社会语境中解读,自然就忽略了经典的文化背景,“以今律古”的毛病也就不可避免了。如她解读《论语》在回答观众问题时,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中的“小人”解释成“小孩子”,以此证明孔子没有歧视妇女的观念。而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里的“小人”是与“君子”相对的,于丹这样解释就是忽略了原始的文化语境,曲解了《论语》的内容。其次,于丹对经典内容的选择是片面化的。于丹式迎合观众口味的媚俗化决定了于丹不会将经典的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挑观众想听的讲解。所以于丹对经典的解读往往是有选择的,如上文提到的对《庄子》“消极避世”的内容的津津乐道,解读《论语》也大都局限于“内修己身”。

(五)随意性

于丹式解读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她解读经典时的诸多曲解和误读。她在解读《论语》和《庄子》时,存在很多知识方面的硬伤,例如“人无信不立”中的“信”本为“信用”,却解释成“信仰”,在《心得》的第一讲“天地人之道”中,冒用了《易经》中的说法,将“天”“地”“人”称为“三才”。她在解读经典的过程中,像使用工具一样,对他们随意揉捏,甚至牵强附会。这样的做法,是对文学经典的极大不尊重。因此,“心得”二字也没能如她所愿,平息“学院派”的愤怒。

三、于丹式经典解读的影响

于丹式经典解读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广大观众追捧的同时,“学院派”的批评的声音也日益高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其实是十分正常的。事物的多面性决定了“众口难调”。在我看来,一味的追捧,或者一味的批评都是有失公允的。于丹式的经典解读有其积极的影响,也有其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反向推动“国学热”

如果说《论语》将于丹带入我们的视野,那么于丹也通过自身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论语》的价值。所以,“于丹现象”由“国学热”引起。最后,于丹的走红又反过来推动了“国学热”,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她面向大众的通俗化的解读,宣扬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尽管不深奥,但是极具说服力,对调试大众的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相比于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人们自然更亲睐这种平易近人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普通大众会对古代经典产生亲和力,自然也就有了阅读原著的想法。2.新的解读方法的大胆尝试

以往学术界对于《论语》的解读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对字词的释义上,或者是在句读上,更多的是一种考证。即使有其他方面的解读也不多,于丹的《论语心得》所采用的是一种“故事化+适当深度”的新的解读方法,使得传统经典向着普通大众迈进了一步,即使于丹式的经典解读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对于受众心理的把握,也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因此在于丹受到争议的同时,有一部分人认为:于丹式的“心灵鸡汤”来点又何妨。

3.满足社会需要,弘扬经典文化

由于以往的经典解读面向的往往是学术精英这样的小范围受众,语言的艰深晦涩使得普通大众无法理解,因此并不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于丹式的经典解读以最通俗的语言诠释经典,让普通的社会大众也接触到了经典文化,真正满足了社会需求。随着受众群体的逐步扩大,传承经典文化在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因此,这样的解读方法是有利于重视和弘扬经典文化的。

(二)消极影响

1.降低了国学经典的地位

于丹对《论语》的片面解读,使得《论语》处在一种既被人们认同,又被人们轻视的境地。她在解读《论语》的时候,选取的部分内容固然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但是也给观众一种错觉:《论语》讲的就只有这些东西。一旦观众形成这种观念,自然就对古代经典有所轻视,如果没有认真阅读原著,其中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就很容易被忽略。同时于丹对《论语》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的解读,降低了《论语》作为国学经典的地位,缺少对经典的必要的尊重。海外学者杜维明先生曾批评于丹,他公开告诉记者,他不反对有人对《论语》做个人化的理解。“一部《论语》能流传至今,本来就是在不断的被诠释中获得生命力的。《论语》不仅能够、而且也需要从不同角度扩展其外延,以获得当代价值。但是他反对太离谱和肢解性的诠释,毕竟弄懂原意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理解和心得才是个人的事。如果第一步出了问题,则有损文化的纯正性和承袭性。他还强调,把书读懂是基础教育应该完成的工作,个人见解是第二步。现在如果人们期望这两步一起走,这自然是奢望。”(1)

2.对受众产生误导

于丹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并不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站在那里的,而是以自己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的身份去的。对于观众来说其教授的身份,代表的是学术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于丹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应该自觉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也就是传播正确的知识。但是,于丹对《论语》的解读是一种极力美化,不加批判的宣扬,使得人们对经典产生盲目的信任,同时其中有很多错误的东西和片面的东西,这种“谄媚圣贤”的做法势必会对没有读过《论语》的观众的期待视野的构成产生很大的误导作用,当他们接触《论语》时,就会先入为主的产生很多错误的观点。而这也是很多学者愤懑不平的地方,因此我认为吴泽泉先生的

观点是十分有道理的。他说:“一名学者在面对媒体,面对大众的时候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于丹这一方面做的不够好。于丹在面对公众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样说话才能获得公众的欢迎,而不是这些话将会在公众哪里产生怎样的影响。于丹要做的事情,不是萨义德倡导的‘向权利说真话’,不是直面社会矛盾与问题;恰恰相反,于丹谆谆告诫公众的是,无视和逃避社会问题,转而去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以及感官精神的愉悦。”(2)于丹的走红也使得学术圈里,少了几分淡定,多了几分躁动,使得一向艰苦、冷清的学术圈,有了几分跟娱乐圈比拼的趋势。面对走红后的名利双收,一部分学者开始把大量的心思放在了从“幕后”走向“幕前”,开始从最初的“求真悦学”变得“视学为术”,这对于学术风气也是很不好的。

四、解读经典应遵循的原则

解读古代经典是否应该有原则?这本身就是有争议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没有,毕竟中国有句俗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但是,尽管解读经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也应该有一些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否则,解读经典只能是天马行空,胡说八道。

(一)读懂经典,拒绝“主体性膨胀”

“主体性膨胀是指指完全不顾及作品完整、统一的感觉、体验系统,断章取义的理解作品,或者全凭一己的道德、社会、历史、阶级观念去衡量作品。”(3)在当今社会,欲解读古代经典必须先读懂经典,“吃透”经典,而这不仅要很准确的把握经典中字词的释义,还应该深入的把握经典的内涵,在弄懂原意的基础上谈心得体会。因此,读懂经典是解读经典的首要工作。其次,解读经典也是一个接受经典的过程,“一个在特定的语词序列的引导下,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4)因此,在解读经典的时候“还原”是必不可少的。立足文本,结合经典产生的时代背景,把握经典的文化语境,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经典的内涵,避免我们犯“以今律古”的毛病。最后,保持解读主体的独立性,合理利用主体权利,做到“我注六经”,而非“六经注我”。以于丹为例,大众传媒的介入,让她的观点更具影响力,被更多的人了解接受。但大众传媒成就于丹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制约了她。大众传媒的商业化运作机制和效益至上的原则让于她在解读《论语》的时候必须去思考,“观众想听什么?”,因此也就有了滥用主体权利引起的曲解经典、谄媚圣贤、迎合观众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警醒的。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人们在亲近古代的文学经典的时候,自然是期望从中获取一些美好的东西,如创造性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极具感染力的情感等等。但是,古代经典中有的不只是“美”,也包含许多“丑”的东西。如《论语·颜渊》:“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中便带有一定的“天命论”的色彩。《论语·阳货篇》中子曰:“唯 7

上知与下愚不移。”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句话的本意是: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也有人认为是: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不会因外界的环境而改变。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了学术界公认的对待文化经典的原则。在解读古代经典的时候不仅要宣扬“精华”,面对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封建残余,我们也应该进行批判,使受众免受封建落后思想的影响。

(三)专业化与通俗化的区别对待

一种仅仅局限于小圈子的东西是无法获得强大的生命力的,不仅如此,还要时时面临消亡的危险,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如此。长久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都被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在封建社会,文化是独属于“读书人”的东西。而放在当代,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虽然有所扩大,但是它的主体依旧处于“读书人”中间。从于丹讲解《论语》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并非普通民众对于传统文化以及文学经典不感兴趣,而是大部分的经典的高深莫测让他们望而却步。如果没有合适的引导,他们很难读懂,吃透。因此,在当代中国,文学经典要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摆脱“文学经典是学术界的专属”的狭隘观点,就必须走向大众。但普通大众与专家学者相比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普通大众是很难通过专家晦涩难懂的语言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因此,在进行经典解读工作的时候,即应该有面向学术圈的专业化解读,也应该有面向普通大众的通俗化的解读,这二者应该齐头并进,不应该厚此薄彼。

(四)通俗而不庸俗、不媚俗

在处理好专业化与通俗化的关系之后,我们还需要明确:如何通俗化?让经典解读的内容摆脱高雅,变得庸俗?又或者是一味的迎合大众的趣味,变得媚俗?显然,这二者都是不正确的。通俗化的讲解是运用大众化的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目的在于让大众更加容易的理解内容。因此,对于通俗化的解读,其完整的思想内容应该是首先要考虑的,其次才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而庸俗化的解读会降低其思想内容的高度;媚俗化的解读则本末倒置,首先考虑了观众能接受什么,想接受什么。作为传统文化贴近大众的要求,通俗不代表庸俗,更不代表媚俗,这也是我们应该时刻遵循的。

最后,面对当前社会上的以传统文化标榜的各种潮流,我们应该多几分从容、淡定,而不是“嬉笑怒骂”。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文化思潮之间的碰撞和交流,这对于新文化的产生是利大于弊的。以冷静的头脑看待当下,博众家之长。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探索,最终能找到一条最适合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发展与传承的道路,所有的中国人也会因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变得内心无比强大。

注 释

(1)肖鹰:《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于丹现象‛批判》,《当代文坛》,2007年04期第19页。

(2)吴泽泉:《大众传媒时代经典的普及与开发—关于于丹现象的反思》,《济宁学院学报》,第29卷第5期第9页。

(3)王金山、王青山:《文学接受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06页。

(4)同注释(3),第116页。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11月。

[2]于丹:《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7月。

[3]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4]王金山、王青山:《文学接受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5]周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6]马大康:《文学活动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7]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8] 江艺敏:《从于丹现象看<论语>的当代处境》,《长江大学学报》,第34卷第11期。

[9]肖鹰:《从‚求真悦学‛到‚视学为术‛—‚于丹现象‛批判》,《当代文坛》,2007年04期。

[10]吴泽泉:《大众传媒时代经典的普及与开发—关于于丹现象的反思》,《济宁学院学报》,第29卷第5期。

[11]左雪梅:《关于<百家讲坛>和‘于丹现象’的理性思考》,《现代试听》,2007年07期。

[12]唐洁璠:《论大众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的解读》,《芒种》,2013年02期。[13]曾祥芹:《于丹<论语>心得:自由化误读的典型》,《图书与情报》,2008年04期。

[14]樊昌志:《传统文化快餐化的受众动因—以‚于丹现象‛中受众的接受行为为例》,《新闻界》,2008年03期。

[15]王南:《经典解读的深化与绝对化》,《教与学》,2009年07期。

致 谢

2011年9月,我初次踏入美丽的扬大师院,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也成就了我人生中最精彩的生活。在此,我要向很多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向我的父亲、母亲致谢,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正是建立在他们的辛勤付出上。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使得我能够顺利完成本科的学业。

其次,感谢扬州大学文学院,给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日子是我一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再次,我要感谢在四年求学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我由衷地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文学院老师,正是在他们的教诲下,我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为以后的扬帆远航注入了动力。特别是我的班主任陈树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李春媚老师。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陈树老师作为我的班主任给予了我们最多的关怀,每次班会上,老师的谆谆教诲依然在耳边回响。在本次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李老师科学的写作计划,材料的推荐补充,及时的督促,以及细心的修改,让我的毕业论文能按时、顺利、保质保量的完成。在这篇论文中,不仅有我的努力,更有老师大量的心血。同时,李老师在这期间表现出的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也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谨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在图书馆我们一起浸润书香,在操场上我们一起挥洒汗水。是你们的友谊与关怀让我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不论时间过去多久,我都会记得,在古城扬州美丽的瘦西湖畔,我们一起留下的欢声笑语,点点滴滴。

第二篇:论语解读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6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第七》

君子何以能做到胸怀坦荡荡呢?因为君子执守‚中庸之道‛,遵循天地不变之常理。君子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君子常守持中道,其喜怒哀乐涵养于清净而空灵的心体里面,不轻易释放发泄。当率性而起有感而发时,也‚从容中道‛,不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祥和周全。因此,君子之德,可以诚明无私,如天地之广博,如日月之明朗,与天地日月和其德:‚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的人,能不坦荡荡吗?

戚戚,利字当头,欲望先行,求之不得便因忧患而怨妒愤懑、矫情乖戾。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常被人误解,被嗤之为‚不近人情。‛其实天理中有人欲,人欲中存天理。打个比方说,人人都要吃饭,这就是天理;整天想着山珍海味想吃好的,这便是人欲。凡事适度,安贫乐道,富贵不骄,这便是天理与人欲圆融和洽归于一体了。君子能做到这点,普通老百姓受各人秉气所制、欲念所牵,受情绪所左右,不能超越解脱,常常怨天尤人而‚戚戚‛。【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第八》

士,这个春秋时期出现的特殊阶层,以进学修德为标签,以治国安民为使命,与贵族乃至君王分庭抗礼,书写了三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他们是平民中的贵族,是贵族中的平民;是有道德、有思想、有学识的人;是有崇高社会理想的人;是圣人君子的后备军。曾子及孔门七十二贤人没有人敢以君子自诩,却都以‚士‛自居自免。

曾子说:‚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气度宏大、性情刚毅,治国平天下的使命赋予我们的任务沉重而且路途遥远。为什么说任重而道远呢?你看把万善归一又博爱万物的‘仁’作为自己的担当,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的那一天才停下来,不是很遥远吗?‛

曾子这段著名的宏论,为后世的社会精英(士)们奉为圭臬而效法,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第八》

曾子自己就是个君子,虽然儒家的真君子从不以君子自居,都谦逊好学,进学修德不辍。君子论君子那都是心得。曾子在此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君子可以信赖、可以托付身家性命乃至江山社稷,可以舍生取义的品德,而且清楚到告诉我们,君子再伟大再优秀再难能,他都是人,而不是神!

曾子说:‚以君子的德性、才华、能力,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摄行国政发号施令,临国而不贪,临欲而不乱;其忠义气节可以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君子是这样的人吗?对,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历史上的伊尹、周公旦、陆秀夫、文天祥、谭嗣同,戏剧《赵氏孤儿》中的程婴等,都是这样的君子。中国不缺少君子,悲剧源于小人往往当权。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88 16.7.28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失;邦无道,如失。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时任祝史,是负责社稷神祭祀的官。

当其时,卫国有位贤人蘧伯玉(孔夫子周游列国在卫国时在他家住了两三年),为人正直且德才兼备,但卫灵公却不肯重用他;另一位叫弥子瑕的,是个拍马舔菊谄媚专营的小人,卫灵公反而委以重任。史鱼屡次进谏,让卫灵公纳贤去佞,灵公就是不听。

后来,史鱼有病要死了,临终前将儿子唤到床前说:‚我作为卫国的史官,却不能够进荐贤德的蘧伯玉而谏退奸人弥子瑕,身为臣子却没有能够扶正君王,有罪过啊!既然生前不能正君,那么死了也不必用大臣之礼来殓葬。我死后,你不要在正室治丧,把我的尸体放在窗下就行了。‛史鱼的儿子遵从父命而行。

卫灵公前来吊丧,见到大臣史鱼的尸体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轻慢不敬,愤怒地责问孝子,史鱼的儿子便将老父生前的遗命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后很惊愕,脸色都变了,说道:‚这是我的过失啊!‛于是马上命令将史鱼的尸体按大臣礼仪移放正堂。回宫后立即诏用蘧伯玉,斥退了弥子瑕。

孔夫子听到这件事,赞叹道:‚古来有许多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到死了也就停止了,没有像史鱼这样的,死了以后,还用自己的尸体来劝谏国君,以自己一片至诚的忠心使君王受到感化,难道称不上是秉直的人吗?‛

‚史鱼尸谏‛是个成语典故,出自《孔子家语》。《论语》中的这段论及史鱼和蘧伯玉的章句应该也是孔子据此有感而发的言论。孔子说:‚卫国的史鱼可真是耿直呀,国君仁道国家太平,他向箭一样挺直而尖锐;国君昏庸国家混乱他也向箭一样地挺直而尖锐。蘧伯玉这个人可真是个君子呀,国君开明国家遵行道义,他就出来做官辅佐贤君;国君昏庸国家乱政,他就收藏起自己的智慧能力,免于乱世。‛

明哲保身是圣人道,心性修炼不到家的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孔子尽管称赞史鱼的耿直,还是用蘧伯玉处乱世的‚卷而怀之‛来暗喻史鱼还未修炼成君子的情性。龙逢炮烙,比干剖心,虽忠诚有加,但也是鸡蛋碰石头,既改变不了桀纣,也挽救不了国祚。何不留得青山在呢?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96 16.8.05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

君子持戒,是因为心存敬畏,不敢忤逆天命、违道悖理。

何谓天命?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天命‛有着诸多的含义:道家的“天命”大多指人生宿命、命运,墨家的天命概指神的意志,法家的天命是体现的是君王天子意志,而儒家的‚天命‛却是指超越神圣的道德之天和孕育万物的自然之天的意志,引发为体悟天道的圣人君子的理想“使命”。《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本初的人性与天道是浑圆一体的,天人合一。上天的意志就是人的本性;顺随发挥本性就是践行天地之道;修正骗离天道的后天的习性就是教化。

君子都敬畏些什么呢?孔子说:‚归纳起来君子大致有三种敬畏:一是敬畏天命(天命不可违);再是敬畏居上位的人(古人位必有德,德必配位,于今不同。);三是敬畏古圣先贤有道之人的教诲(圣人是人类文明的舵手,其教诲是万世法则)。与之相反,小人的做法是无知无畏,小人不知道天命的不可冒犯而无所畏惧;不懂得在上位者心灵品德的高贵而耍戏亵渎;不理解圣人之言是天理在人间的传喻,随意曲解轻蔑。‛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一段话,很形象:‚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愚鲁还自以为是的下等人,一听到有人讲天地人生道理,就讥笑不止。这很正常,小人如果能够体认而不讥笑,那就不是天地人间的大道了。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97 16,8,06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第十六》

思,心之田也。草荒禾秀抑或林花繁盛由我。思维、思想、思考,动脑亦动心。

君子于人事无不尽心尽性。践行天理、善为人道,表现为九个方面的思想考量:眼观外物,则思考眼界如何无所遮蔽而明见;耳听声音,则思考耳路不被堵塞而闻达;神色表情,则思考如何保持温润和乐以现德性;仪态举动,则思考如何恭敬谦逊以合仪礼;言语文辞,则思考如何情真意切以尽忠诚;行事做工,则思考如何保守对天地神圣的敬畏而不伤天害理;心存疑惑迷茫,则思考如何自省或求教师长以解除疑虑;愤怒忿恨,则思考如若冲动而丧失理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后果;见到财货利益,则思考此等财利的取得是否符合道义。

圣人至诚,能够从容中道。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则要在各个方面反省明察,修正偏差,改正过错。‚君子求诸己‛,向内求,这样的思考自省,古人谓之‚思诚‛。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第九》)

今天是教师节,而这段章句所表现的正是孔老夫子的为师之道和教学之法。

满腹经纶,博通古今,却说自己没有什么知识。像天,屈尊向下;像地,自甘卑下;像水,乐善居下。这是谦谦君子‚学而不厌‛的为学之道。

《中庸》说‚道不远人‛,道,本身就运行在天地之间、蕴藏在民人百姓的生活日用之中,悟道之人不以大道的高蹈尊贵而疏远、拒绝普通大众;又说‚极高明而道中庸‛,圣人君子,即便是有极为高明的思想和境界,也都以通俗平常的方式行事和表达,以求有教无类。这是‚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

孔子执守谦道,在传授教学方法时,和弟子们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有一个乡下的粗人向我求教,我对他的问题几乎一无所知,我便从他提供的事物截然相反的两端,诸如本末、终始、大小、上下、内外、精粗等等方面来询问和推敲,以求详尽地知道他的问题所在,并据此予以解答。‛

谦逊以学,耐心而教,方法都在问题当中寻找。这样尽心尽力地做老师,怎不让人肃然起敬、感恩戴德呢?

《论语》章句解读分享190 2016.11.08【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说:‚不刻意地有所作为,天下国家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这就是大舜帝吧!还须要做什么呢?在君位之上,诚敬庄严、恭己正人,面朝南向端坐而已呀。‛

舜帝大孝,德盛智深,足以化民,不需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马不停蹄地发布政令堵漏补缺;他又善用贤能,派大禹治水、令后稷劝农,也用不着事必躬亲疲影劳形。大舜帝的无为,还表现在他承唐尧之续、开夏禹之端,三圣禅让而居其中,顺势而然。《中庸》说:‚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无为而治,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为古代圣贤所推崇,道家、儒家在此政治理想上并无分野。只是后来人心不古奸诈出没毁弃了质朴,明德蒙尘道德堕落,儒家才带着不可遏制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不得已而为之地提倡礼乐教化,入世、救世、治世、济世、淑世;而道家,则随着骑牛出关的老子和钓鱼梦蝶的庄子到世外逍遥去了。

第三篇:读于丹解读婚姻有感

读“于丹解读婚姻”有感

这几天,有幸在网上读到了一篇关于婚姻的文章,很巧的是作者也是我喜欢的一位学者,于丹!读完那篇文章,我深有感触,我觉得好的婚姻就应该像她说的那样。好婚姻没有固定模式,但进入一段好的婚姻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我。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而不是最好的。每个女孩子都有虚荣心,但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你的婚姻不是展品,你所选择的这个男人,是你孩子的父亲,你父母的女婿,你自己的爱人,执子之手,一直到白头的那个人。这些东西是都没法给别人看的。

于丹说婚姻是一场化学反应,不是1+1的物理式的连接。婚姻是一个烧杯,进入的两个人其实是两个活性元素,你是什么元素,你需要和什么元素在一起才会有良性的化合反应?如果没有认清自己就去寻找另一种元素,那么很有可能,你寻到的是一个好元素,但是这个好元素跟你之间没有反应,甚至生成恶的反应。这就像买衣服一样,女孩子都喜欢华丽的时装,难道所有的衣服你都要狂购回家吗?你一定会知道有些衣服是不适合你的。那为什么不能把这种悟性放在婚姻上呢?

一个好的婚姻里面是有浪漫的,而爱情是浪漫的源泉。如果婚姻里堵死了浪漫这条路,你就会去婚姻外去寻找。所以我说选择什么样的婚姻是幸福的,还是从选择什么样的爱情开始。你是什么样的自我,就会相逢什么样的爱情。

于丹还提到了一个幸福婚姻的要件:平等、包容和成长。在婚姻里,不能拿年龄、地位说事。在婚姻开始时,聪明女人会将两个人放在绝对平等的地位,之前所有的账单都撕碎,不亏不欠。你比他小10岁,你青春貌美,你比他名气大,你比他有钱„„这都不能成为高高在上、满腹不甘的理由。

包容无疑是幸福婚姻的必备指标,“包容”的“容”字有两解:一个是女人的容颜要漂亮,那是面子;一个是女人的心里有度量,那是里子。你的仪态有一种温柔光彩,那你是一个大气的女人;你的心里有一个大度量,那你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就是成长,一个人的生命需要成长,两个人的婚姻需要成长,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喜欢自我而不惧怕衰老,是因为她始终在成长,她有能够跟时光抗衡的武器,她有自信,她看到自己的生命开出花来了。

于丹说在婚姻里面,两个人在家庭角色上会有一种不经意的分工。一个好的婚姻是平衡的,这就要求有一个人是作为“家庭的脑子”活着的,另一个人则做为“家庭的心”活着。作为脑子活着的这个人要理性,要把握家庭的用钱、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教育等等,这个人要很有责任感,家庭才会运转得很流畅;作为心活着的人,就要让家里有浪漫、有天真、有快乐、有梦想。所谓一个靠谱,一个不靠谱,就是一个平衡的组合。

所以,好婚姻就是这样的,心向脑妥协,脑对心的疯狂梦想有所迁就,一切就和谐了。

第四篇:于丹 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

(一)天地人之道 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

神于天,圣于地: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其他行为的拓展。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一个人的视力本来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展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二)心灵之道

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的自信与镇定。参禅的人最讲究的就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小人之骄,骄傲的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三)处世之道

做事情要有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避免的。

提倡仁爱,但不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的过失。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报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报怨。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这个世界上所以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人的中间,也应该保有。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事的原则。言寡尤,行寡悔。————做事的方式。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四)君子之道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君子的第一条界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五)交友之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六)理想之道

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不缺宏大的理想,但是缺乏到达的那条切实的道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表面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每个人的生命链条中一定有他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但凡找到这样一个寄托,就会给你这一生找到一个依凭,会找到自己的一个内心根据地。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七)人生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就是理解和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2010-3-20

第五篇:于丹《论语》读后感

有一段时间于丹《论语》心得特别火,但通常,我对比较火的事物都不太留心,虽然下载在手机里,但是一直没看。至到最近,工作很是繁忙,人也比较烦燥,晚上在睡前看看此书,确实不错,甚至感觉到了古圣先贤智慧的光芒,可以让人很平静。下面就简单说说这本书给我的感受。万物之理相通。时事因时因事而变,有时重教化,有时重律法,有时重军事,有时重民政,有时重内政,有时重外情,任何一种理论既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更非一劳永逸之良药。知而行则善,知而不行则耻;不知而不行则庸;不知而行则可怕了。于丹老师讲授的《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在原来的认知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给研究古诗词的人去熟读的,而像我这样的老百姓是仰望而不可触及,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耐心把这本书看下去,能不能理解几千年前人类留下的精神财富。但是当我翻开这本《论语》心得,疑虑便烟消云散了,正如于丹所说的,《论语》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她的解说没有我想象中的高谈阔论,而是带给我一种简单而贴近心扉的感受。看《论语》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来,那样一种从容谦仰的态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这本书中穿插了很多简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触颇深。老和尚背姑娘过河的故事让我理解了“仁者不忧”的境界;国王寻找哲学问题答案的故事让我明白如何做一个仁爱之人;网球明星和女孩买头花的故事告诉我应该以开阔的心胸去面对生命中的缺憾;茶师为了最有尊严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让我看到了心灵勇敢的力量„„这样的小故事于丹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些也许会让我们受益终身。以前我在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总是放不下,怨恨一时难以消除。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看了这段话,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因为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么久都不开心,原来是自己放大了伤痛而已。一个“恕”字可以使自己拥有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读完这本《论语》心得后,我觉得贯穿全书的思想就是注重自我的心理建设。那个有抑郁症的喜剧演员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现代人很大的启示。在纷繁的社会里,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们,在职业角色的外衣下,我们还有多少空间留给心灵呢?为什么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生活得不够欢欣,不够幸福?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同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答案是肯定的。于丹游刃有余地将这部《论语》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发现这本语录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任何时刻都能引导帮助我们。只要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它就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

下载从于丹解读《论语》看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于丹解读《论语》看古代经典的当代解读(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于丹论语观后感

    《于丹心得》观后感 ——罗玲霞 早在《百家讲坛》播出时就看过于丹教授的演讲,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不同一般的女子,说话字正腔圆,中气十足,讲起《论语》来,举例鲜活,说理透彻,丝毫......

    于丹《论语心得》

    读书笔记于丹〈论语〉心得 中学时代就一览《于丹〈论语〉心得》的风采。而今旧书重读,只道岁岁年年书不变,年年岁岁心不同。 是它伴我走过那段叛逆迷惘的青春岁月,如冬日的一缕......

    于丹论语读后感

    于丹论语读后感 于丹论语读后感 1 在读书月期间我仔细阅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虽然不是大彻大悟,但也触动了心思,受益匪浅。《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

    《于丹论语》读后感

    于丹教授在阐述处事之道时,讲了一个哲学寓言,名叫《豪猪的哲学》: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于丹论语》读后感。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

    于丹论语心得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你看,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

    于丹《论语》感想

    首先,我想肯定一下于丹在论《论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于丹教授的讲述之下,在我们看来艰涩难懂无趣的《论语》慢慢变得鲜活起来。以我之前对《论语》的了解,这部著作应该主要讲......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张志丽看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

    于丹论语读后感

    诠释经典智慧敲响心灵之门 ——于丹《论语》心得推荐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但是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读过它,知道它的大多数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