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验教学理论
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以下特点:间接性、计划性、指导性、群体性。这种学习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很多的东西,从而迅速奠定一个人走入社会的经验基础。但这种学习也有其严重的不足,即它的间接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很多东西都不是直接的,都是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别人发现的知识。那么,当学生学过这些知识之后,他们只是知道这些知识,却不太清楚它们是怎么来的,自己更没有亲自实践过,这样的知识就像是一幅画,虽然它和现实一模一样,但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体验过。
学生的学习不但要追求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更要使他知道得到这些知识的过程,使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它们,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注意这些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更高层次,应当是学校对学生提出的更高目标。近几年来许多学者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有一些相关的实践研究,但这些研究中有很多都只是关于某一学科的,不够全面,而且在这些研究中理论和实践有些脱节,没有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把体验教学的理论付诸实践。
二、体验与体验教学
1、有关体验
关于什么是体验的问题,综合当前的一些文献资料,大致有以下几种提法:
(1)受心理学情感理论的影响,视体验为情感,如裴娣娜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忘、要求的感受”;(2)借鉴瓦留克体验心理学的概念,把体验当作一种特殊的活动,如朱小蔓所说的主动体验过程;(3)受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将体验规定为意义的建构和价值的生成,如张华即持这种观点;(4)从教育活动的综合性出发,认为体验是多方面交织的复杂过程,如沈建认为:体验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
在综合和分析上面的几种提法后,李英从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提出了体验的含义: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它包含三层意思:经历、情感、认识,把体验常用的这几种涵义融在了一起;涵盖两个方面:活动和结果,对二者做到了辩证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对哲学、心理学、美学有关成果的综合性吸收,使体验范畴更具包容性。并认为体验有亲历性、个人性、缄默性三个基本特征。
2、体验教学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的基础上,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因此,可以将体验式教学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
3、体验式教学的特点(1)亲历性。这是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体验式教学的另外两个特征皆由它派生。亲历不同于亲身经历,它包括:①实践层面的亲历,即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比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行为的参与,包括主体扮演和不扮演客体的角色两种情况;②心理层面的亲历,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也包括两种情况:对别人的移情性理解、对自身的回顾,反思。
体验式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张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
(2)个人性。各个主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其主体性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故其体验也各不相同。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也完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亲历,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然而个人性的体验又是可以分享的。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差异,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经过交往和沟通能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3)缄默性。体验是主体的亲历,意味着在场,主体从体验中获得的丰富的内心感受,对不在场的另一主体而言,有些成分是可以言说的,有的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可称为所谓的“缄默性知识”。如审美体验就是这种情形,主体在观赏和享受美时,伴随着紧张剧烈的内部活动、丰富的想象、热烈欢快的情感,产生的是深层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痴迷而难以言说的特殊的内心感受。
(4)寓教于乐。体验式学习为寓教于乐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寓教于乐中的“乐”字应包涵两层意义:一是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尽量使教学过程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二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5)体验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师生之间“授一受”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只有教师的“独白”,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拥有者,他的主要作用是讲授和传递书本知识,而学生则是缺乏知识的不成熟的人,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受体,主要任务是收下教师传过来的知识。这种师生关系只是一种知识传递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其意义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传递知识,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条件和手段。体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一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一受”关系。在体验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需求并提供恰当的帮助,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体验教学强调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的根本点是怎样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式和体验式的学习,而不是教师怎样讲课,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是看教师讲没讲完,管没管住,而是看学生学没学会,以及怎样学的。教师究竟怎样帮助为好,完全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与特长。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
三、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教学模式赖以建立的基础和指导思想,反映了教学模式的内在特征。理论依据在教学模式结构中既是独立的因素,又渗透或蕴涵在其他各个因素之中。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杜威关于教学方面的理论
杜威强调在课程教材中要突出儿童在亲身活动中获得知识的过程,要求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应适合社会的需要,并且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起来,使儿童充分了解社会,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顾及儿童的发展程度和不同儿童的特点与经验。在教与学的方法方面,杜威反对传统学校把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讲和听的关系,断言凡是立足于直接传播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都是不足取的,认为只有采用活动教学才是改造传统教学方法的唯一途径。
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杜威批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教师的单纯灌输作用,主张在整个学校生活与教学过程中儿童必须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当他强调这个问题时,甚至声称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一切教学原则和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儿童旋转,教师只是儿童活动的协助者。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回路,即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情感回路中的信息是师生情绪、情感的变化。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只有两条回路都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在情意系统中情感对认知活动有多种独特的功能,包括动力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等,这些功能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学习行为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协调、平衡的作用,而认知系统的功能则承担着对知识的吸收、储存、同化、转化、评价的任务。由此可见,两种系统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而体验式教学模式重视情意过程,认知过程的统一,以教师的引导和师生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亲自感知和领悟知识,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这就将教学中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情感回路中的信息结合并起来,并充分发挥情感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真正做到情知合一,共同发展。2.现代学习观
现代学习观指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同时,现代学习观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有四个标准:第一,通过学习,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即想学;第二,通过学习,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即会学;第三,通过学习,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即学得好;第四,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即会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且,现在学习的许多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将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逐步过时,这就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要有现代学习观,达到学会学习的标准。而体验式教学模式非常重视这些要求,他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以使学生想学,它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和发挥其主体性以使学生会学目学得好,它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以使学生会用。可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以学会学习和掌握现代学习观为依据的。
3、.现代教学论
随着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探讨和教学观念的逐渐改变,形成了现代教学论。“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师生合作关系的形成,传统教学论中的‘教师中心沦’逐渐被现代教学论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所取代”。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强调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智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创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重要思想。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客观的评述,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体验的自由性培养创造主体,体验的自主性培养自律主体,体验的情感性培养合作主体,体验的形象性培养审美主体,体验的行为性培养实践主体”,这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感知、领悟知识,井用实践来证实,又促进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情感、智能的统一。体验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体验教学的实施途径 1.创造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 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2.通过语言,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
当学生时时在心中积累起许多杂乱的感性的“体验”后,“这种体验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而是要沉淀、浓缩、进化、生成,凝聚为人的大脑无意识记忆等等。这种无意识会因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被激活,而使个体产生特定的体验。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这些“体验”,使之变为真实的、现实的体验。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
体验并不就是艺术,体验有时可能是薄弱的、片面的、易逝的,随时都可能消逝。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让他们及时地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强化他们的这种体验,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体验的表达,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感受更清楚、更明确,这样会加深学生对教 讲授内容的理解。(作者单位:贵州师大教学科学学院)
第二篇:体验营销理论浅析
体验营销理论浅析
摘要: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公司的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士·吉尔摩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体验经济的概念。伯恩德·H.施密特在1999年出版了《体验营销》艺术,首次提出体验式营销(Experience Marketing)。体验营销的核心观念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有价值的体验。体验营销现今是我国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各个企业、各个行业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
关键字:体验、体验营销、特点、实施
目录
一、体验营销定义...........................................................................................................................2
1、体验的含义:.....................................................................................................................2
2、体验营销的定义.................................................................................................................2
二、体验营销内涵...........................................................................................................................3
三、提出的历史背景.......................................................................................................................3
四、理论具体论述...........................................................................................................................4
1、体验营销特点.....................................................................................................................4
2、体验营销具体内容论述:.................................................................................................4
3、优缺点.................................................................................................................................7
4、实施要点.............................................................................................................................7
5、研究现状.............................................................................................................................8
6、我国企业体验营销不足之处.............................................................................................8
五、具体理论运用分析.................................................................................................................10
1、案例导入——宜家体验营销...........................................................................................10
2、案例分析...........................................................................................................................11
六、结论.........................................................................................................................................1
2一、体验营销定义
1、体验的含义:
要想清楚体验营销的含义,必须先明白什么是体验。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伯恩德·H.施密特在《体验式营销》艺术中指出,体验是指个体对某些刺激产生回应的个别化感受。体验通常是由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是人们内在的个性化的东西。约瑟夫·派恩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在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
2、体验营销的定义
教授伯恩德·H.施密特是第一个提出“体验营销”概念的学者。他在1999年出版了《体验营销》艺术,首次提出体验式营销(Experience Marketing),是从顾客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顾客消费时理性与感性兼具的,他们在消费前、消费时和消费后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体验营销就是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为、关联五个原则,与消费者建立有价值的客户关系。体验营销通过各种体验媒介,包括沟通、识别、产品、品牌、环境、网站等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和情感,引起消费者的思考和联想。体验营销强调满足人们精神的、社会的、个性的需求。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体验营销是通过让顾客体验产品确认价值、促成信赖后自动贴近该产品,成为忠实的客户。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所谓体验营销,就是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利用感性信息的能力,通过营销顾客更多的感官感受来介入其行为过程,从而营销消费者决策过程与结果。
综合对体验的理解和国内外对体验营销的定义。从企业角度看,体验营销是指,企业把顾客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要素融为一体,作为设计、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通过创造、提供和出售体验,让顾客在购买和消费的过程中因主动参与而产生美好体验的一种营销管理过程。
二、体验营销内涵
体验营销的核心观念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有价值的体验。使消费者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这种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平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生产、经营高质量产品,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体验营销作为一种通过为顾客提供体验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营销方式,其意义在于能使公司的产品与竞争者区别开来;为公司树立形象和识别;诱导顾客试用和购买,并增强消费者忠诚度;进一步推动企业流程重组。
三、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继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下,企业靠提供各种体验来争取顾客。但这种观点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
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公司的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士·吉尔摩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题为《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的文章,提出了体验经济的概念,指出体验经济师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该书中他们进一步指出各种经济形态提供物、经济功能等各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经济形态的变迁、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要求企业的营销观念和营销模式必须与之相适应,由原来的重视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功效向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体验转换。许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广泛关注并实施体验营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如星巴克咖啡店、迪斯尼、微软和惠普公司等。因此,体验营销应运而生。
四、理论具体论述
1、体验营销特点
与传统营销不同之处在于:
(1)注重顾客的体验。传统营销侧重于产品的功效和特色,通过产品的销售部获利;而体验营销既重视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又关注顾客的体验,通过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体验获利。
(2)从整体体验看待产品分类和竞争。与传统的产品和竞争分类不同,体验营销把消费视为一种整体体验。它考虑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产品,而是考虑每个产品是否适合整体消费情况以及这一种情况提供的体验,从而改变了对市场机遇的看法,拓宽了产品类别的范畴。
(3)从理性和感性结合的角度认知顾客。传统营销假设顾客是理性的,把顾客购买过程看做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分析、评价、决策过程;体验营销则认为顾客是理性和感官的综合体,在理智和情境刺激下产生冲动而做出购买概率是一样的。
(4)使用多种营销方法为顾客创造和发现体验。体验式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体验营销使用的方法与传统营销不同,具有多变性。
2、体验营销具体内容论述:
(ⅰ)体验营销的组合策略
目的是依靠顾客参与事件来生产和让渡体验,所以体验营销组合应紧紧围绕着体验的生产和消费来建立。体验营销组合策略由以下要素构成:体验(Experience)、情境(Environment)、事件(Event)、浸入(Engaging)和印象(Effect)。通常将其称为5E‘S组合策略。
1)体验
体验式体验营销组合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描述了企业要提供给顾客什么样的体验。施密特将体验分为五种类型:感官、情感和思考属于个人体验,是顾客 4
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独自的体验;行动和关联属于共有体验,必须有相关群体的互动才会产生。实际情况中,顾客多感知的或者说是顾客所产生的体验一般是几种体验结合而成的混合体验,甚至是涉及所有体验类型的全面体验。因此,在实施体验策略时,要在研究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把混合体验中能引起共鸣的部分作为体验主题,然后寻找合适的体验类型表达体验主题。
2)情境
情境是企业为顾客创造的“表演舞台”,是体验产生的外部环境。情境策略对体验的生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是事件展开的必要条件。为了产生整合效果,情境的设计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体验策略,既可以被设计成现实的场景,也可以设计成虚拟的世界。例如,安利纽崔莱体验中心在中国推出完整的反映纽崔莱农场种植、加工生产及相关科技的全方位品牌展示的体验,让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纽崔莱所蕴藏的历史和健康理念。
3)事件
事件是指为顾客设定的表演程序。顾客主动参与是体验营销的重要特征,但也不能有顾客任意表演。如果企业提供的体验零散,将很难在顾客心目中形成清晰地定位,企业必须对表演过程进行特别的设计。在事件策略的制定过程中,既可以将事件设计为严格的程序,也可以设计成具有一定弹性的相对宽松的程序;既要考虑顾客自身的活动,又要考虑到顾客之间的关系及其体验活动的协调。
4)浸入
浸入主要是指通过营销手段使顾客真正浸入到企业所设计的事件中。浸入策略要求在事件的设计中式顾客成为真正的“演员”,而不能视其为观众或者可有可无的人。诱使顾客主动表演是浸入的关键,顾客只有真正地参与进去,才能真正地浸入到预先设计的情境中,最终导致体验的产生。
5)印象
体验式深刻的和难忘的,体验的难忘过程产生了印象。因此印象就成为了维持顾客与企业关系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印象会逐渐衰退,企业必须通过成立体验会员俱乐部、体验过程记录保存、赠送体验纪念品等方式对印象进行管理,以形成长久的印象和建立长期顾客关系。
在5E’s组合策略中,各个E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体验策略是体验的设计过程,是情境策略、事件策略、和浸入策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体验的实现过程,印象策略是体验影响的管理过程。
(ⅱ)体验营销战略体验模块
由于体验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所以《体验式营销》一书的作者伯恩德·H·施密特将不同的体验形式称为战略体验模块,并将其分为五种类型: 1.知觉体验
知觉体验即感官体验,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知觉器官应用在体验营销上。感官体验可区分为公司与产品(识别)、引发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等。2.思维体验
思维体验即以创意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惊奇、兴趣、对问题进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消费者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3.行为体验
行为体验指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身体体验,指出他们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型态与互动,丰富消费者的生活,从而使消费者被激发或自发地改变生活形态。4.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即体现消费者内在的感情与情绪,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5.相关体验
相关体验即通过实践自我改进的个人渴望,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好感。它使消费者和一个较广泛的社会系统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
(ⅲ)体验营销内容
1)产品功能体验 2)产品核心买点体验 3)服务体验 4)附加价值体验
5)品牌等于体验 6)营业场所体验营销 7)价格体验营销 8)全面顾客体验营销
(ⅳ)体验营销组织方式
1)、营业场所内体验营销 2)、营业场所外促销区体验 3)、客户拜访体验营销 4)、办公室体验营销 5)、生产厂区体验营销 6)、展会体验营销 7)、沙龙体验营销
3、优缺点
A、优点
第一,它来自消费者的亲身感受,印象深刻.第二,眼见为实,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试用,消费者不必经过对产品或服务的犹豫、试探、判断过程,即可能接受该产品或服务,反应快速,对产品或服务,尤其是对新产品新服务的入市、推广和促销,效用明显。
B、缺点
(1)成本往往较高,(2)易形成“人气旺,业绩低”的现象。
(3)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较高,进行体验营销的产品或服务必须明显区别于同样产品或服务,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卓越之处。
4、实施要点
(1)免费体验最大的困难也是对过程的管理。拿供免费体验的样品来说,如果管理不当,就可能沉没于渠道链条的各个环节,样品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7
企业所花的一切成本就都是白花。
(2)体验营销最好在产品已铺市50%以上时进行,否则,消费者经过体验,觉得这种产品或服务好,却找不到地方去购买这种产品或服务,消费欲望很快就会打消。消费者的欲望是非常容易转移和消失的,等你的产品铺开,消费者已提不起兴趣,那功夫就白费了;
(3)样品要与正式出售的产品相一致。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企业在制作样品时精工细做,足工足料,等到正式生产产品时却偷梁换柱,偷工减料。这样给消费者的落差较大,那么很有肯能会不购买该商品。此外,在派发高价值的体验样品时,应充分考虑到消费者争抢的可能,应备足样品,做好管理,避免造成治安问题或对消费者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4)进行精心的体验场景设置。在消费者对某种产品表示出兴趣并到卖场来了解的时候,销售现场的情景设置就非常关键,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最终购买决定,体验式场景设置需要创造自由、并与产品属性关联的气氛。组织体验式活动,让消费者参与进来。
(5)在营销管理过程中注重整体营销的协调性。体验营销是一种满足心理需求的产品(服务)的营销活动,它通常是和营造一种氛围、制造一种环境、设计一种场景、完成一个过程、作出一项承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它还要求顾客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企业在实施体验营销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具有高度的整体协调性,在每一个业务环节中都要注重营销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5、研究现状
体验营销现今是我国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各个企业、各个行业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其中电信行业、房地产行业应用的较多,各种体验形式也不断创新。可以说我国正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6、我国企业体验营销不足之处
体验营销的机会普遍存在。体验营销战略问题和障碍主要是企业内部。尽管体验营销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或者说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体验营销在我国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战略能力缺位:体验战略缺失
多数企业把体验营销当作一种临时促销手段,一种权宜之计,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许多企业体验营销仅仅是营销的某一方面或停留在营销过程的某一环节上,没有把体验营销整合到产品的设计和最后的甚至是今后的过程中。导致鼠目寸光,顾此失彼,难以发挥体验营销长期而整体的效应。因此要深刻认识体验营销的重要意义。体验营销战略是体验营销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体验营销活动的行动纲领。企业要彻底纠正急功近利的思想,牢固树立体验营销战略观念。要高瞻远瞩,纵观全局,制定体验营销战略,保证体验营销活动持续,协调和平稳地发展。
2.学习能力不强:营销理念滞后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对体验营销不热心,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营销理念的滞后。中国企业过于强调物质满足和功能先进全面,对购买和消费的心理和精神需求重视不够。显然过去强调产品特色和功效的传统营销理念已明显滞后于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而令一些企业搞体验营销主要是为了炒作概念和盲目跟风。
3.品牌引力不大:品牌体验误区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品牌内涵的层次比较浅,对品牌的认识仍停留在品牌=知名度的误区中,而没有提升到品牌=体验的高度。事实上,人们消费名牌产品,从中得到良好的体验。品牌不仅是产品标志,代表着一定的功能和质量,更深层次是对客户心理和精神层面诉求,是顾客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总体体验,品牌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体验的价值。在体验经济时代名牌产品是消费者追逐的对象,是生产经营者努力创造的对象。4.创新能力较弱:网络资源利用不多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电子商务水平低下,难以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国外体验营销与网络普及和电子商务发展几乎是同步的。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企业全部是信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中八成已经开张了电子商务,提供了网络体验服务。
五、具体理论运用分析
1、案例导入——宜家体验营销
宜家成立于1943年,总部位于瑞典Almhult市的一家跨国家居用品大型连锁零售企业。
宜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公司,也是20世纪中少有的几个创造了令人眩目的商业奇迹的企业之一。自从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宜家的销售额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究其成功的原因,就是体验致胜。
具体表现:
宜家的理念:让购买成为一种休闲旅行
服务理念:“使购买家具更为快乐。”到宜家就像是“出外休闲的一次旅行”。舒适的宜家:在商场内还有一些附属设施,如咖啡店、快餐店和儿童的活动空间。
宜家的体验式营销——兜售质量主张
质量过硬的宜家:睡眠者日,体验新型宜家床垫;在厨房用品区的数码计数器显示了门及抽屉可承受开关的次数:
独具风格的宜家:设置特色样板间,体验不同家居风格;可以拆分的大件产品,体验组装之乐趣。
在国内,有很多家居企业并不让消费者体验,往往担心消费者将其弄坏,或者弄脏等,但是宜家却强烈鼓励消费者在卖场进行全面的亲身体验,比如拉开抽屉、打开柜门、在地毯上走走、试一试床和沙发是否坚固等等;宜家出售的一些沙发、餐椅的展示处还特意提示顾客:“请坐上去!感觉一下它是多么的舒服!”
宜家是非常重视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宜家的产品做得非常的人性化和精致,会让你爱不释手。宜家的产品充分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适性,在这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时代,谁为消费者想得更多,谁给能够成为市场的赢家,这是宜家开展体验营销有力的产品设计能力。
宜家很少有孤零零的商品展示。那些厨房、书房、客厅、卧室、浴室和办公室的“示范室”—— 它们往往集中了宜家家居所贩卖的大部分商品品种,摆 10
放有序,像一个真“家”那样设施齐全,风情万种,给客户非常好的感知体验。而且宜家采用超市式的体验、选购、付费、送货一条龙服务,在客户达到体验最高峰的时候,迅速转变成为销售效应,而且客户的服务感知也非常好。
2、案例分析
从宜家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体验营销是一切都围绕着消费者这个中心点来进行设计的营销方法,运用体验营销的关键是在产品设计一直到营销推广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企业必须始终站在消费者的体验角度来构思,考虑到消费者看到它、使用它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感受。(1)宜家销售现场的精心设置刺激消费者感官。宜家所实施的现场体验方式,其实是通过对人们的感官刺激,改变人们行为过程的方式。在人们日常的购物行为中,很多消费者都会被现场的感性信息所吸引,因此现场的体验会影响到人们的购物决策。对于体验营销来说,创造一种不同寻常的体验场景是影响人们购物决策的核心要点。(2)宜家从产品入手展开体验。在这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时代,谁为消费者想得更多,谁就能够成为市场的赢家。宜家不仅把功夫花在现场的体验氛围上,而且在产品设计方面也费了很多努力。宜家按照消费者的使用需要和习惯设计人性化产品,成为其体验营销的前奏和有力保障。这使宜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3)体验营销作用显示。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的成熟,对消费的过程体验需求越来越强烈,宜家提供的正是一套全程体验参与的流程,让消费者不仅仅在现场体验,而且回到家后还可以自己动手安装体验,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印象。当消费者将自己的人生主张、价值观、生活态度藉由某种商品传达时,就表明他对该品牌的感官享受超过了临界点,开始形成对这一品牌的价值主张,这是品牌体验的最高境界。能不能挖掘出吻合目标消费阶层的文化符号并创造出品牌体验氛围,并创造出品牌体验的氛围,是建立强势品牌的重要工作。
六、结论
许多人都认为,体验营销无非就是加强终端现场的展示而已,其实并非如此,体验营销一旦实施,它就必须更清楚地掌握消费者的所有消费行为,更加关注好消费者在购物的前、中、后的全部体验,让消费者感觉到品牌是那么鲜活、多样化、而且是可以看得到和伸手可及,超越他们的预先设想,这样的体验才是真正的体验营销。
体验式营销的基本思想是“重视顾客”和“顾客角度”,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它们同样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是给消费者做出了一个更为完整的定义,注重研究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全程的体验,从而展开营销活动。
我国企业开展体验营销方面还有所不足,并未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我国企业在今后应努力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美)B·H·施密特 体验营销/周兆晴译[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2]冯林燕 我国体验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市场周刊.商务》 2004年03期 [3]张萍 体验营销战略分析 《商场现代化》 2007年第12S期
[4]梁东 刘建堤 《市场营销新视野》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年7月
第三篇:自主体验教学法的理论
自主体验教学法的理论
一、内涵
1、自主的含义与界定:
自主: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的真正根本是什么?是每位学生,教学的根本是什么?是如何“学”。学生的根本是什么?是如何“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谁在学习?以什么形式学习?要求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处理信息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要求教师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通过质疑、讨论、研究等形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得出结论。“自主体验”教学模式应适用于每一科的教学。
2、“体验”的含义与界定:
指学生个体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为、感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教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是指学生在自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亲自参与而获得的认知与感受。,它是建构学生新的知识体系及各种能力的生成过程,它也是探究过程的反思与成功体验。它应具有如下特点:
(1)实践性:学生通过实验、调查、搜集资料等形式,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培养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生成性:将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做法加以总结、反思、评价。激活学生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励性: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积极的体验,体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合作与探究的愉悦感受。形成乐于探索、勇于负责、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总之“自主体验”教学模式体现的既是教学方法,又是学习方法。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在自主中生成体验,在体验中促进自己的综合发展。在“自主体验”教学模式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渗透民主的教学精神。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关注学生在获得新知的的情感体验、态度生成乃至整个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二、理论依据
1、教育改革的需要:
当今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原本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发展个性特长的想法并未实现。就教学方式而言,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则是“容器式”的学习方式。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接受,本是我国传统教学精神之处,但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填空式的问答”,所谓“边讲边问”,小步快进其实讲是为了灌输知识问题看学生收到了没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忽视研究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建构主义学者认为:
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文本)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知识、技能各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历程。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中,越来越呼唤感悟式教学,即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构建,这种主动建构,又必须是学生在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的实现的。
3、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活动不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的智力活动,而且是在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的。伴随着体验活动的教学,有助于人的思维,有助于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 :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的教育思想,并强调教学做合一,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
5、《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知识的力魅力,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新课标》还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因为体验和感悟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第四篇:体验教学
体验教学——阅读教学之路的一盏明灯
【内容摘要】体验是价值的叩问,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出来。教学中更多的引导学生在情感中体验、在生活中体验、自主探究中体验、想象中体验、朗读中体验、表演中体验,让“体验”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点亮“体验”的灯,也就照明了阅读教学的路。
【关键词】教学 阅读 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新课程理念时,“体验”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一共有16处,几乎分布在《课标》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重视学习主体的直接经验,强调让学生亲历阅读实践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也就是对话)获得真切的心理感受,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标又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我想同时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基于以上理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披文入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命对话的场所,我更多地利用语文与生活、课文与课外的关系引导学生去体验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生活体验,与文本产生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获取知识,深化理解,升华情感,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情感中体验
情感是体验生成的动力。因此,体验式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和调动,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融入到课文中去,这是对课文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正因如此,课文的静态的文本语言才成为学生动态的现实语言,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才会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情感,才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这样的阅读,自然就成了学生愉悦的精神享受,成了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生命之旅。
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本课教学当着力于引领学生经历、获得生动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有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经历情感体验,导入新课学习的:
1.课前延伸,自主搜集、整理文本相关资料。可提前3-4天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洪救灾的动人故事和图片等资料,要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欲望,要讲清从哪里搜集、怎样搜集。课前还要对学生拿出的资料酌情作出相应的处理,或张贴,或悬挂,或映示。以吸引学生驻足观看。
2.课始,鼓励学生踊跃交流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指着图片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图片的内容;有的流利地朗读了当年发洪水的有关史料;有的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抗洪救灾中的感人故事;有个学生还带来了相关的碟片(有洪水泛滥、解放军抗洪救灾的镜头),请求老师放给大家看„„
3.教师小结,导入课文。同学们通过课前认真收集资料、课上积极交流分享资料,对当年那场特大洪水以及有关感人故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不少同学的心理蓦然生腾起一股情感,那就是对人民子弟兵大无畏的抗洪精神的赞颂。其实,《大江保卫战》的作者和我们大家心情一样,当看到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抗洪抢险的场面,听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禁不住提笔写成了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通讯。你们想读他的文章吗?
从上述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教者引导学生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搜集多种信息,交流分享资料,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既培养了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同时也使自己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学生“底气”足了,认识丰富了,情感之门也就随之打开了,他们就会急切地走向文本,以获得更强烈的体验,造成一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教学氛围,为整节课定下“基调”。
二、在生活中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苏教版小语教材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这一特点,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果巧妙地采用体验性教学方式,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第三册练习中的《认识蔬菜》:蔬菜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的同学每天从菜市场经过,却很少留意。可以说这一课程资源还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被激活。教学前我们开展了“认识蔬菜”的比赛活动,这样一来沉睡的菜市场资源被唤醒了。同学们不光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菜名,还了解了它们的营养价值。趁热打铁,再布置他们利用双休日自己去买一买菜,自己学做一样菜,印象深刻的还可以写一写。这样从认菜、买菜到做菜的资源都活了,再与小练笔相结合,所谓“习作”的负担荡然无存,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如教学《春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诗句时,任凭老师如何引导,如
何动情描述,学生仍不能理解春雨之“好”,体会到作者对春雨的喜爱,朗读始终不能入情入境。时隔几天下了一场春雨,利用课间休息,我们把学生领到操场,让他们尽情沐浴春风,享受春雨。随即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春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向家长或农民伯伯请教,现在庄稼需要雨水吗?雨后的大自然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样在学生观察、咨询、感受等诸多亲身体验中,“春雨”的形象如同人一样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丰富、丰满起来。后来再复习到古诗«春雨»时,学生读得饶有趣味,诗情、诗境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了连接点,得到了很好地整合。
三、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学习的愿望,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而体验必然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学生,或同一个学生,处于不同的时空情境,参与同样的活动,所获得的心理、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存在着差异,带着个性化色彩,可能迸发创造的火花。这种差异和个性化正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财富、一种资源,这使得课堂教学表现得丰富多彩、活力四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让课堂成为自主探究、自我体验的舞台。
在教学苏教版小语第七册《九色鹿》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什么样的九色鹿?什么样的调达?”这一平台,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实践中。因为每个学生阅读体验的重点不同,因此选择说的顺序也有可能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放手让学生表达,跟着学生的思路,学生说到哪里,我就用电脑显示书上的相关文字来学习。这样就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灵活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课堂气氛也就显得异常活跃。同时,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也趋于完善,其体验是丰富多彩的。在学生的眼中,九色鹿是美丽、善良的;是见义勇为、不图报答的;是临危不惧、有正义感的„„调达是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灵魂肮脏的小人。我对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实践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帮助和肯定,使他们在体验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并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成功的喜悦、创新的快乐。
再如教学苏教版第二册《蚂蚁和蝈蝈》一课,我抓住学生读书质疑点“蝈蝈看见蚂蚁在大热天搬粮食,说蚂蚁是傻瓜”,设计了探究性问题:“蚂蚁和蝈蝈谁是傻瓜?”让学生去读文,去思考,去交流,去争论。有的学生说:“蝈蝈笑蚂蚁是傻瓜,蝈蝈才是傻瓜,一到冬天,他们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了。”有的学生说:“夏天蚂蚁搬粮食满头大汗,冬天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我喜欢蚂蚁这样的傻瓜。”还有的学生说:“一到冬天,蝈蝈没有粮食吃,他们会说自己是傻瓜,夏天不该去玩。”„„在探究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
生个性得到张扬,和作者实现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促进了能力的提高,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四、在想象中体验
体验的直觉性并不意味着体验是一种感知活动,它还包括高级的心理活动,人的思维被大大激活时,就会变得异常兴奋、活跃而灵敏,主动地从当前一人一事一物联想到他人他事他物,或将大脑中贮存的处于潜伏状态的诸多相关的观念或表象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观念、表象或感受,而且激情越丰富,联想和想象就越活跃,思维创造性也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主体调动自己的生命力和融注全部人格与客体共识、共振、共鸣,感性和理性、具体和抽象、形象和思想,达到了逐步整合的状态。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将更有利于学生建构作品描绘的情境,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的体验、感悟。
《雨后》是一首充满童心童趣的诗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诗歌内容,感受雨后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我们先让学生回忆或想象自己小时候玩水的情景,接而让大家自由说说自己跟小妹妹玩耍时的可笑场面,有的学生说妹妹常拉着他的衣服跟前跟后,还有同学亲切地称妹妹“跟屁虫”,课堂一片活跃。由此过渡到课文插图,见到文中的哥哥妹妹学生就仿佛看到了自己。进一步去学习理解课文,指导朗读时,学生倍感亲切,特别读到“他喊:‘妹,小心,滑!’自己却摔了一跤。”一句时,学生不由得笑了起来。
五、在朗读中体验
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它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把作品中的事件、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趣味以及文章语言的节奏、韵律、行文的语调、气势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把文章中的人物个性再现出来,甚至可以把书面难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神情妙趣抒发出来,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将美的情感与理解语文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活力。学生的朗读不是一种对课文内容的简单的理解,而是一种美的陶冶,这种感情又加深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体验。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么一段:“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这是课文情感的聚集,一字一句都是小女孩心的呼唤,情的表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引导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后,可这样引读:“读了这一节,在你眼前的小女孩是什么样子啊?”以引导想象小女孩衣服的破烂,身体的瘦小,满腔的泪水,下跪的双腿,上举的双手,颤抖的声音。既而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导:“同学们,你就是小女孩,寒冷、饥饿、痛苦、孤独,你看到奶奶---世界上唯一疼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喊啊?”这样引导,能促进语言、情感的有机统一,教师、学生、文本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朗读课文成为作者情感、文中人物情感的自然显露,使朗读达到情真意切的境地。
《一株紫丁香》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语言浅显易懂,但诗歌蕴涵丰富的情感,朗读是体验这份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表情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可以深刻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及学生对老师的爱,在情感体验中密切师生间的联系,加深师生间的情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六、在表演中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正如曹禺所说:“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表演是在领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将书面语言外化为表演语言,进一步体验文章的内蕴。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我在教学《狐假虎威》
7、8小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就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完成。首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7、8小节,鼓励学生要想演好先要读好。读完后,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老虎、狐狸、大大小小的野兽。下面学生讨论、指导“老虎和狐狸谁在前谁在后?”,确定好位置后,“狐狸”和“老虎”开始表演。师生评议,要体现出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当演到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时,教师即时采访:“小动物们为什么跑呀?到底怕谁呀?”通过“小动物们”的口说出寓意,学生也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体验。
再看一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小露珠》课文中小动物们向小露珠问好的话时,也采用了表演的方式:
师:(戴上小露珠的头饰)瞧,我现在就是一颗小露珠,你们就是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咱们学着课文里的句子来问好吧!
师:(走到一学生面前)“早哇,活泼的小青蛙!”
生:(扮小青蛙,微笑地)“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师:小青蛙,你让我再“亮”点吧!
生:(突出“闪亮”)“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师:(走到另一学生面前)“早哇,漂亮的小蝴蝶!”
生:(加上动作,扮蝴蝶)“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演读中,不知不觉地转换了角色,进入到课文优美的意境中去,与课
文中人物的心灵相会、相融,真切地感受到小露珠是那么美丽,小动物们是那么喜欢小露珠。演读活动情趣性强,容易让学生产生“入境始于亲”的体验。
总之,“体验是价值的叩问,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出来。”“体验”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点亮“体验”的灯,也就照明了阅读教学的路。
参考文献:
1.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邵军,经历体验 积极对话,小学语文研究,2005年第1期。3.杨志敏,点亮“体验”的灯 照明“阅读”的路,小学语文研究,2005年第6期。
4.魏星,体验式教学的初步探索,小学语文研究,2003年第7-8
第五篇:《体验教学》读后感
读体验教学之—“运用音乐引发学生体验”有感
邱萍
体验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已有情绪情感、认识体验的唤起和激活,注重对学生的新情绪情感、新认识体验的积极构建,在实施的过程中力图做到不断丰富、深入、融合与升华学生的体验。
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听即逝,因此,它又是时间性的表演艺术。音乐还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正如书上说的:“音乐可以利用它不同的旋律,变换的节奏唤起听者记忆中的各种体验,触动人去回忆、联想和想象,起到引发和深化学生体验的作用”
以第七册欣赏教学中《乒乓变奏曲》、《旋转的木马》、《陀螺》为例。这三首曲子主要是运用不同的器乐来演奏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游戏项目。我在上课时先和同学们谈论在课间或平时都爱玩什么游戏,并让同学现场示范怎么玩,由此引入课题。引导他们在聆听音乐时观察这些乐器音色的搭配效果和有趣的变化发展,使他们积累起丰富的听觉经验,懂得怎样追寻音响的变化而体会音乐中的趣味和生命意味。特别是聆听《旋转的木马》时,在欣赏第一遍后谈感受时,学生都说好像自己就玩了一次这个游戏而且头很晕了,有的同学说,很刺激,还有的同学说没有想到在音乐中也可以享受到玩游戏的快乐……而在听《陀螺》时候,由于有之前的《旋转木马》作为铺垫,学生很快就能够融入乐曲中,特别是能够根据旋律的快、慢变化来感受陀螺好像在自己的眼前转动着,边听边着急的说糟了糟了陀螺快停
下来了,一会儿又高兴的说又转了又转了……不知不觉的沉静在音乐声中。在谈听后感时,老师根本就不需要想方设法的启发,同学们畅所欲言的谈论自己的感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再回到音乐中与音乐相对照,感受音乐独特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将他们在听觉艺术中获得的感受,运用到音乐欣赏和实践中,对音乐的表现内容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深化音乐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