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初中体验磨练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最终版)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
严佩珠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针对世界性出现的人口膨胀,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而提出的。短短几年之内,可持续发展已为全世界许多科学家和政府所重视和接受,几乎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我国现行的高中教科书中已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最基本的为“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
在初中地理课本中,还没有出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实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在课本的许多章节中都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初中地理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要清晰地看到教材的精心安排,并能把散布在课本内各章节的相关内容有机地串连起来,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教学重点之一紧抓不放。
例如,初一第一册第五章“自然资源”,除了简单介绍各资源的地理分布外,均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该资源目前的利用现状及我们应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讲课时,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该资源的利用是否与 人口的发展相适应,是否与环境相协调,资源危机究竟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问题等。就以“水资源”一节的教学为例,我让学生首先举例我们的母亲湖、无锡人民饮用水的水源----太湖目前的水质现状:水浑浊不清、水面漂浮着大量的藻类、夏季发出腐臭等。再提出:太湖的污染是由谁造成的?太湖中蓝藻泛滥的罪魁祸首又是谁?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童心地发现,美丽的太湖是我们人类自己把它污染了:大大小小工厂排出的污水、农村的农药化肥,还有我们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蓝藻泛滥的罪魁祸首还主要是我们家庭用的洗衣粉,洗衣粉中含有丰富的磷,大量没有经处理的含磷污水排入太湖,使太湖出现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泛滥,而鱼虾却难以生存。要是让水污染继续下去,那么我们美丽的太湖将变成一个死湖,鱼米之乡也将无鱼少米了。通过这真实的事例,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是重要意义,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洗衣用无磷洗衣粉等。这种教学使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由近及远地来认识全球的环境大问题,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有亲身的感受,学习的兴趣更大。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例如先让学生利用星期天亲身去感受一下市中心和锡惠公园两地空气的污浊和清新,再上“森林资源”一课,学生对森林资源的环境作用: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保持 2 水土、美化环境等理解得更透彻,这样,学生们均能自觉地去做绿化的小卫士了。
在讲人口增长过多带来的问题时,我也是让学生从身边说起,谈谈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严重。学生自己举出的真实的例子,对他们理解人口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道理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也能更好地理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重大意义。
在教学中,还可以用数据对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其直观性、可信性强。说理有根有据,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在“土地资源”一节的教学中,先展示一组数据:
(1)1930年 世界人口20亿,人均耕地0.53公顷。(2)1987年 世界人口50亿,人均耕地0.31公顷。(3)1949年 中国人口5.4亿,人均耕地0.25公顷。(4)1990年 中国人口11.6亿,人均耕地0.1公顷。
先让学生对比(1)与(2)、(3)与(4)这两组数据,分析其中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得出“人口增多,耕地日益减少”的结论。再让学生对比(2)与(4),算出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教师再举出无锡目前的人均耕地仅为0.043公顷,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从而让学生知道珍惜土地资源在我国、在 3 我市更有其重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对比,“珍惜每一寸土地”这一基本国策也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了。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世界地理的很多分区亦有渗透。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人口、资源问题,南美洲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问题等。均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分散在课本各章节的这些理论贯穿起来。教会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最终目的是改变学生在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行为习惯,而不只是让他们记住有关的知识和道理。让学生从地理课后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自觉地节约用水,自觉地不乱扔纸屑垃圾,自觉地爱护一花一木,并且对周围的人们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作为21世纪的主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是我们地理教师的重大职责。我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教法,吸收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做得更好。
备注:本文获无锡市中学地理论文评比二等奖。
第二篇:Fcvwedm在初 中地理教学中 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议案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论
严佩珠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针对世界性出现的人口膨胀,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而提出的。短短几年之内,可持续发展已为全世界许多科学家和政府所重视和接受,几乎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我国现行的高中教科书中已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最基本的为“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
在初中地理课本中,还没有出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要“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实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在课本的许多章节中都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初中地理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要清晰地看到教材的精心安排,并能
把散布在课本内各章节的相关内容有机地串连起来,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教学重点之一紧抓不放。
例如,初一第一册第五章“自然资源”,除了简单介绍各资源的地理分布外,均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该资源目前的利用现状及我们应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讲课时,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该资源的利用是否与人口的发展相适应,是否与环境相协调,资源危机究竟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问题等。就以“水资源”一节的教学为例,我让学生首先举例我们的母亲湖、无锡人民饮用水的水源----太湖目前的水质现状:水浑浊不清、水面漂浮着大量的藻类、夏季发出腐臭等。再提出:太湖的污染是由谁造成的?太湖中蓝藻泛滥的罪魁祸首又是谁?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们童心地发现,美丽的太湖是我们人类自己把它污染了:大大小小工厂排出的污水、农村的农药化肥,还有我们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蓝藻泛滥的罪魁祸首还主要是我们家庭用的洗衣粉,洗衣粉中含有丰富的磷,大量没有经处理的含磷污水排入太湖,使太湖出现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泛滥,而鱼虾却难以生存。要是让水污染继续下去,那么我们美丽的太湖将变成一个死湖,鱼米之乡也将无鱼少米了。通过这真实的事例,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是重要意义,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洗衣用无磷洗衣粉等。这种教学使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由近及远地来认识全球
的环境大问题,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有亲身的感受,学习的兴趣更大。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例如先让学生利用星期天亲身去感受一下市中心和锡惠公园两地空气的污浊和清新,再上“森林资源”一课,学生对森林资源的环境作用: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理解得更透彻,这样,学生们均能自觉地去做绿化的小卫士了。
在讲人口增长过多带来的问题时,我也是让学生从身边说起,谈谈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严重。学生自己举出的真实的例子,对他们理解人口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道理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也能更好地理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重大意义。
在教学中,还可以用数据对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其直观性、可信性强。说理有根有据,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在“土地资源”一节的教学中,先展示一组数据:
(1)1930年 世界人口20亿,人均耕地0.53公顷。(2)1987年 世界人口50亿,人均耕地0.31公顷。(3)1949年 中国人口5.4亿,人均耕地0.25公顷。(4)1990年 中国人口11.6亿,人均耕地0.1公顷。
先让学生对比(1)与(2)、(3)与(4)这两组数据,分析其中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得出“人口增多,耕地日益减少”的结论。再让学生对比(2)与(4),算出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教师再举出无锡目前的人均耕地仅为0.043公顷,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从而让学生知道珍惜土地资源在我国、在我市更有其重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对比,“珍惜每一寸土地”这一基本国策也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了。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世界地理的很多分区亦有渗透。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人口、资源问题,南美洲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保护问题等。均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分散在课本各章节的这些理论贯穿起来。教会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最终目的是改变学生在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行为习惯,而不只是让他们记住有关的知识和道理。让学生从地理课后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自觉地节约用水,自觉地不乱扔纸屑垃圾,自觉地爱护一花一木,并且对周围的人们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作为21世纪的主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是我们地理教师的重大职责。我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教法,吸收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做得更好。
备注:本文获无锡市中学地理论文评比二等奖。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第三篇:审美教体验磨练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阜宁教育局
韩卫东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对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纵观语文教材,它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它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因此,语文教学就不得不注重其中的审美功能,进行审美教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努力,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应善于实施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善于体会形象,感知“美”。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创造,作家作为人的类属,也是按照人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形象的,他正是选择那些他认为是美的人、事、景、物写进作品的,是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体会形象,就是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叶圣陶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以便转化为初步的审美知觉。
我在教冰心的《小橘灯》时,抓住了课文中描写小姑娘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通过对其中两个“好”字的讲解,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像,使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更加清晰,从而激起同学们对小姑娘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敬佩,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二、善于调动情感,感悟“美”。
感悟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理性把握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那些千古流传的佳作之所以长久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生命,饱含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则必须架起一座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美。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而要使学生“入情”,只有先“动情”于已,而后才会“辞发”。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语言平实,叙写也朴实无华,表面上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人们生活中“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与父亲的情感体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那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情便会从作者平淡朴实的文字中奔涌而出。我再要求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反复朗读,去感受一下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再如教朱自清的《春》,教学过程中我调动了学生自身的经验,去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教这篇课文时正值秋令,于是我就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秋的成熟,发现自然界不同形态的美,领悟春华秋实的自然哲理,联想耕耘收获的人生价值。这样,“审美场”就形成了整体效应,使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审美教育。
三、善于发挥想像,创造“美”。
所谓想像,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人的想像力神通广大,它可以“思接千秋,视通万里”。例如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我让学生联想我们众多的石拱桥,如“万年桥”、“太平桥”等,去想到我们古老辉煌的历史,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通过想像,进行组合和创造,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统一的完美的图画,创造出“美”。
如讲《春》,我就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春的名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让学生联想李白寄托对友人关心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联想和想像,则更能体会诗中创造之美。
想像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如看到太阳,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绿叶,就充满了信心,看到干柴烈火的燃烧,可感受到男女之间炽热的感情,看到小草绿了,可感受到春的到来,感受到春风拂面,百花盛开。如此种种,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想像中参与抽象思维的教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
四、善于通过比较,欣赏“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没有比较就没有美。因为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方法。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而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握住这一点,则必会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如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将百草园中的兴趣盎然,是童年的乐园与三味书屋的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形象化的对照中体味到了文章的意蕴。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启发学生自已学会将精湛词语与其相近词语进行比较,仔细品味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的艺术匠心,这对增强教学的艺术美极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典故,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故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斟酌,让学生在学习中加以注意,体会其不同点,想像其意境。同时,也可以把两首内容相似的诗从各方面(如感情、风格等)进行比较,从而能使学生容易进入课文的意境。
语文美育是一个复杂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它在语文教学和塑造人格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理解语文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美的修养。
第四篇:在小学体验磨练美术中渗透沙画教学的应用研究
在小学美术中渗透沙画教学的应用研究
岱东中心小学
孙秋燕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校里美术教学通常被称为小三门或短线学科。“只要再多一点时间”,许多人表示愿意更多地了解美术;许多被困扰的教师也愿意给美术更多的时间,但又常常以“今天时间不够了”来为自己辩护;还有一些人感到自己被掘出美术世界之外,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创造关于美术的东西;另有些人则承认除他们自己的所好,他们一点也不懂美术。或许他们希望将来有闲暇让自己充分享受美术的乐趣。
然而,美术并不是一种脱离学习活动的消遣。儿童的发展研究表明美术活动为新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并使之通俗易懂而得以强化。这些新概念被好奇的儿童饶有兴趣地学习着。
正是儿童热心美术的事实,又自相矛盾地加强了它作为一门合理学科的否定性。“如果它是如此充满乐趣,就不可能是教育。”这是许多教师和家长的一种含蓄态度。更坦率的意见则可能承认美术是创造性活动,但又抱怨它太混乱、费钱和好时。可以说没有几个家长在拿到孩子的成绩单后会急切地想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美术成绩如何,所以地处农村的家庭在孩子美术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财力的投入是无法与城镇家庭相比的。
介于这些具体的原因,我试图在美术教学这片广袤的领域中找寻一块可供我们农村学校实际开垦的土源,我试想过许多方案,学校四周是开阔的盐田,做微型盐雕,可盐的成本太高,况且盐遇湿即化,不宜保存。直到有一天大队辅导员拿了一幅潘洪海的水乡,这是一幅用有色玻璃碾成碎末粘贴出来的工艺画,她要我用沙子将这幅画再现出来,画做出来了,灵感也随之而来,做沙画!正如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所讲:“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景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观察他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让孩子们亲手将不起眼的沙子通过自己的劳动变成美的成果,明白美术学习不可能是轻松的游戏,也不可能是纯粹的娱乐或经常不断的娱乐,美术学习首先是劳动。这也与我校地处鹿栏晴沙之滨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相吻合。
二、具体策略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以“点带面”的形式展开,主要研究了沙画的材料自制、沙画创作稿的教学、沙画作品创作。按照教学实际构建一个具有可行性操作方向的研究流程,每一步的具体操作规程分述如下:
(一)、沙画材料的自制
1、选沙
制作沙画的沙用建筑工地常用的温州沙为上乘,这种沙的沙质中含有大量晶莹透亮的颗粒,染色后能保持色泽的鲜艳。
2、淘沙
沙子的表面有大量的泥土,必须将这层泥淘洗干净才能使色彩附着于沙粒表层,沙子盛放于容器内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一边用手不停搅动,可使一些杂质随水流冲走,直到流水变清,沙子才算淘洗干净。
3、晾沙
这一步虽只有几分钟时间,但却关系到后面沙子的上色问题,将淘洗干净的沙平铺在吸水性强的旧报纸上晾到七成干最易上色,反之会影响色彩效果。
4、上色
在做这一步时我要强调的是,发动你的学生,让他们每人带几个大口玻璃瓶,将晾好的沙装入大口瓶中,按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能使瓶中的沙子都能粘上色彩为准)到入广告色,用小木棍不停地搅拌,直到看不到沙子的原貌。
5、晒沙
将上了色的沙子平铺于吸水的旧报纸上在太阳底下暴晒,隔一会儿用木棍去翻拍一下,以防广告色粘连沙子结成硬块。
6、碾沙
广告色有一定的粘性,再怎么翻拍也会结成块状,准备接力棒将结成块的沙子碾碎,装入大口瓶中。
到现在为止,沙画的前期准备工作才算告一段落。在这段复杂的准备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陶行之先生曾说过:“工具是教育的要素,人生教育须在人生工具上实现,真的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相苦。‘
(二)、沙画创作稿的教学
孩子的画和画画的过程,这是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不单纯是把周围世界中的某种东西搬到纸上,而是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进入了这个世界,并作为美的创造者欣赏着这美。儿童的创作——这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中十分独特的一个范畴,是鲜明揭示每个孩子个人独特性的一种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这种独特性不可能用大家必须遵循的某种统一法则去概括。不能让孩子幻想的这种绝妙语言来迁就我们成人的语言。要让孩子们彼此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话。
1、引导孩子艺术的观察世界
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饱含情感的思维。要想让孩子变得聪明伶俐,就要让他享受到艺术地观察世界的幸福。我们学校不远处有一片老宅院,兴趣小组辅导的时候我就带他们去写生,孩子们非常雀跃。他们的图画里充满对老宅院黑瓦的留连忘返;对老宅房顶飞檐的惊叹不已;更对圆拱形木格子窗户的情有独钟。
2、鼓励孩子幻想的感受生活
儿童在给周围世界增添各种幻想形象,虚构这些形象的时候,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还能发现真理。没有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童话却能赋予这幅画以生命。
暑假刚过那会,我给学生一个创作题目《快乐的暑假》,大多数孩子画的都是些司空见惯的内容:游泳、乘凉等等。其中有个孩子画的不同于他人,这是一幅想象画:夏夜深邃的星空挂着一弯明月,调皮的主人带着他可爱的小花猫骑着弯月当木马,开心的神情好似在向同伴炫耀他的快乐,地面上参差不齐的楼群放在地面上更富音乐的节奏感。我因势利导地发动其他孩子,让他们打开想象的阀门将自己平时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变成自己意想的、梦幻的、不可思议的,几次创作下来学生们的画与画画的水平都有所提高。
(三)、沙画作品的创作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情绪;播下一种情绪,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沙画的创作稿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将这些富于情感与幻想的孩子的画变成那精美的沙画了。这一步可分这样四个步骤:
1、打样
将创作稿轮廓按比例画在准备好的较硬的底板纸上,修整,直到画面饱满。
2、刷胶
沙子画固定用的胶水用白胶最好,准备几支大小不一的毛质较硬的毛刷和毛笔。根据画面块状的不同选择用笔,刷胶时建议多粘胶水容易刷得均匀。这里强调的是,边缘部分衔接一定得细心,否则色块之间会出现漏痕。
3、洒沙
准备一个小勺子,怀着如农民播种的心情,将饱含色彩的沙子洒在涂了胶水的画面上,将胶水完全盖住为止,这时不要急于抖掉,让沙子与胶水充分溶合,过一会有些部位因沙子盖的太薄露出胶水浸湿的痕迹,再重新洒一遍沙上去,用电吹风吹干。
4、喷胶
整幅沙画完成后,白胶加水稀释成液体状,装入喷雾器中,在整幅画面上喷洒一层,这样可起到保护画面沙粒不掉落。
以上就是沙画创作的整个过程,三、主要成效
说沙画创作是唯一吸引有创造性学生的领域,显然过于夸张,然而,发散思维者的互相理解和吸引,艺术特有的氛围,加上工作本身的性质,使沙画创作成为创造性儿童感到愉快的一件工作。
创作的沙画作品参加岱山县美食节展出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我校的美术教学创艺术特色提供了发展的舞台
(一)、复杂的创作过程锻炼了学生
陶行之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必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沙画的整个创作过程讲究手脑并用,在劳动的创作活动中,锻炼的正是学生的双手能自制出符合创作要求的沙子,能描绘出富于表现力的图画,更能坚韧不拔地将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到劳动学习中来。
(二)、精美的沙画作品感染了学生 每一个初到美术室的孩子都会发出惊讶、羡慕的叫声,在未能用儿童的乐趣吸引住孩子之前,在他眼里还未唤起并非虚假的喜悦之前,我们便无权谈话给他施加什么教育影响。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叹极大的鼓舞了我,当我抓起一把黄沙向他们解释这些精美的画是用沙子作出来的,他们更是唏嘘不已,纷纷表示想亲自尝试。
四、思考与建议
在我们周围,人们常以一种不屑一顾无所谓的态度对待美术教学,似乎美术与学习格格不入。我们坚决主张美术是孩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结合剂的作用。它丰富了孩子们经验的许多方面,并将他们结合在一起。它将审美意识容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为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加深孩子对于自身和世界的理解。通过沙画创作,我努力触及孩子们的心智和情绪,希望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对物理世界和情感世界的感受。我希望他们发展一种像历史上创作伟大作品的那些人所具有的超群的发散性好奇心。
我校已将沙画定为校园特色艺术,希望沙画能真正地走进课堂,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生活,让它能真正成为晴沙之滨的一朵奇葩,我为之努力。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案例呈现】
片段一:
在学习了《日本》和《美国》后。通过文本阅读,通过视频介绍,学生了解到日本资源贫乏,但经济发达。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节能减排”的工作。而且卓有成效。看完《岩松看日本》(此片介绍了日本人的环保措施)后,学生感触深刻。而《美国》是一资源大国,是一经济大国,但是他们却不知节制,大肆挥霍,过着奢侈的生活。读完《我在美国的日子》(此文介绍了作者在美国看到的美国人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学生感触很深。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因而,我借此机会请学生写了篇关于环保的小论文。以论文的形式,宣传环保。片段二:
印度是一个水旱灾严重的国度。在分析的印度水旱灾成因后,我引导:我国也经常发生水灾,今年年初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雪灾。你能查资料来分析我国雪灾发生的原因吗?当水灾发生了,当雪灾发生了,你将会„„,请以当雪灾(水灾)来了,我将会„„写一篇小文章。可以收集一些抗灾救灾的感人例子。通过收集资料,通过写文章,渗透初中地理中的环境道德教育。
【理论点拨】
一、何谓环境道德及环境道德教育
环境道德是指维护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所必需的规范、行为准则及其对人类自身、后代切身利益的责任心和义务感。环境道德教育是指在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德育与环境教育内涵交叉的重合部分。中学环境教育的价值取向重在社会责任感、道德责任心,表现在每个公民对环境的态度。
二、目前环境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虽然已经重视了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但是环境道德教育相当薄弱。经调查,早中晚三餐,学生经常有大量的剩菜剩饭倒掉;学校的垃圾箱分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两类,但学生不知是分不清垃圾种类还是故意的,垃圾从不按规定仍;学校的地板上保洁阿姨拖得干干净净,总有那么一些学校在上面“画画”。学校费劲心思,在显眼处张贴了环境保护的标语、照片,但作用甚微。学生并不是不懂,更多地是装着不懂。原因在环保意识薄弱。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不够。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在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环境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环境道德调查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提出未成年人环境道德建设的评价体系很有必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教育和培养,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修养,美好了学校的环境,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解决策略】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道德教育目标。
初中《地理》中的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都有所体现。目标是核心,一切行动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环境道德教育,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
1、能了解区域环境问题的现状;
2、能分析自己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从而进行调查研究,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列举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的有关数据,说明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初中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环境道德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环境道德资源
领悟《地理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地理教材、教参等材料中的环境道德资源。如【案例呈现】中的案例。不仅这两个案例,其它,如《水资源》、《中东》、《台湾》等案例中都能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我们可以建议学生走进图书馆、登录互联网,自主学习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通过了解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会环境道德
地理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而实践性是占主导地位。在社会调查、在野外考察这些实践活动中,我们能够抓时机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例如: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中,在校内,我们可以组织这样的调查活动:调查学校的食堂剩饭剩菜情况;调查学校垃圾分类情况;调查食堂用水情况;调查学校用电情况等。通过调查,了解“节能”的意义。在校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工厂的污水排放情况;调查城市噪音情况;调查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情况等等。通过调查,了解“减排”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道德教育应当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