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的探索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的探索
【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二重性,它向人们阐述的自然规律和人文规律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研究和探索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地理教学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品德教育,培养能力,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自觉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面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理学科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正常、顺利地实施,这也是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1.目前中学生环境道德的现状
中学生环境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对环保重要性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到位,环境保护道德意识淡薄,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诸如乱扔垃圾、浪费水电、践踏草坪等现象,环境道德教育迫在眉睫。1.1 当前,中学生并不是不懂环境保护知识,主要问题表现在知识与行为的脱节。
1.2 学校虽然重视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但是环境道德教育基础相当薄弱,用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替代环境道德教育。2.地理教学渗透环境道德教育的策略 2.1 地理教师加强自身修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之相关的学科非常多,如历史学、政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文学等学科都与地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博学,这也说明地理知识的涉及面很广,因此,地理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不仅应该是地理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旁征博引,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而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因此,教师在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仍然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全新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育方式,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研能力,扎实的信息技术能力都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完善职业道德修养,钻研专业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2.2 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平时的备课中。
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在人生中比较危险年龄,因此,在这个阶段十分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怀和指导。寓德于教显得更迫切、更必要。为了有计划,有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自己的备课中,备好自己每堂课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中学生好奇、好胜、好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是地理科德育工作的重点。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和整理好地理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例如:利用演示实物影象提高学习兴趣;用地理学史中地理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探究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用学生乐学、爱学,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育一个意志坚定的学生,他能顽强地战胜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对待一切,学生道德素质与心理品质的好坏,对其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握好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地理学家的故事。如:俪道元——刻苦学习、专心致志;马可波罗、迪亚士——坚持不懈、探求科学真理;麦哲伦——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地理学家典型事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2.3 挖掘地理教材中蕴涵的环境道德教育素材。
中学地理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例如:在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的活动题中文字素材黄河断流、蚌埠城市水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乱占耕地大幅度增加,使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湖泊退化是水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我国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并严重短缺等;另外还有以漫画形式出现的如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就地取“材”等以及配置的《家乡耕地减少的忧思》的调查报告和《家乡水资源利用调查》、《家庭用水调查》;还有世界地理的大气环境与大气质量等等。因此挖掘地理教材中蕴涵的环境道德教育素材,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加强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2.4 在活动中渗透德育。
2.4.1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活动。
结合地理教学设计环境道德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题要覆盖环境道德教育的所有对象,利用集体目标的激励、组织全体师生实践,在参与中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通过教育活动建立培养环境道德的规章制度,培训学生干部,让学生走上讲台,举办环境道德讲座;开展保护校园环境从我做起,人人弯弯腰废纸不飞舞的活动,在舆论宣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抓节约用水用电、保持整洁的校园卫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4.2 积极组织环保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掌握观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用所学知识尝试
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中学环境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环境与发展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环境恶化与改善、人口问题、环境法规、环境价值与德育、乡土环境教育等。
总之,充分利用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会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不但获得理论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思维品质,使学生不但会读书,而且会做人。参考文献
[1] 文石山.《中学地理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6.10.[2] 石国峰.《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渗透德育之我见》《中华教育论坛》,2007.11.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案例呈现】
片段一:
在学习了《日本》和《美国》后。通过文本阅读,通过视频介绍,学生了解到日本资源贫乏,但经济发达。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节能减排”的工作。而且卓有成效。看完《岩松看日本》(此片介绍了日本人的环保措施)后,学生感触深刻。而《美国》是一资源大国,是一经济大国,但是他们却不知节制,大肆挥霍,过着奢侈的生活。读完《我在美国的日子》(此文介绍了作者在美国看到的美国人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学生感触很深。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因而,我借此机会请学生写了篇关于环保的小论文。以论文的形式,宣传环保。片段二:
印度是一个水旱灾严重的国度。在分析的印度水旱灾成因后,我引导:我国也经常发生水灾,今年年初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雪灾。你能查资料来分析我国雪灾发生的原因吗?当水灾发生了,当雪灾发生了,你将会„„,请以当雪灾(水灾)来了,我将会„„写一篇小文章。可以收集一些抗灾救灾的感人例子。通过收集资料,通过写文章,渗透初中地理中的环境道德教育。
【理论点拨】
一、何谓环境道德及环境道德教育
环境道德是指维护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所必需的规范、行为准则及其对人类自身、后代切身利益的责任心和义务感。环境道德教育是指在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德育与环境教育内涵交叉的重合部分。中学环境教育的价值取向重在社会责任感、道德责任心,表现在每个公民对环境的态度。
二、目前环境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虽然已经重视了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但是环境道德教育相当薄弱。经调查,早中晚三餐,学生经常有大量的剩菜剩饭倒掉;学校的垃圾箱分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两类,但学生不知是分不清垃圾种类还是故意的,垃圾从不按规定仍;学校的地板上保洁阿姨拖得干干净净,总有那么一些学校在上面“画画”。学校费劲心思,在显眼处张贴了环境保护的标语、照片,但作用甚微。学生并不是不懂,更多地是装着不懂。原因在环保意识薄弱。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不够。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意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在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环境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环境道德调查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提出未成年人环境道德建设的评价体系很有必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教育和培养,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修养,美好了学校的环境,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解决策略】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道德教育目标。
初中《地理》中的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都有所体现。目标是核心,一切行动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环境道德教育,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
1、能了解区域环境问题的现状;
2、能分析自己感触最深的环境问题,从而进行调查研究,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列举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的有关数据,说明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初中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环境道德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环境道德资源
领悟《地理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地理教材、教参等材料中的环境道德资源。如【案例呈现】中的案例。不仅这两个案例,其它,如《水资源》、《中东》、《台湾》等案例中都能渗透环境道德教育。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我们可以建议学生走进图书馆、登录互联网,自主学习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通过了解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会环境道德
地理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而实践性是占主导地位。在社会调查、在野外考察这些实践活动中,我们能够抓时机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例如: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中,在校内,我们可以组织这样的调查活动:调查学校的食堂剩饭剩菜情况;调查学校垃圾分类情况;调查食堂用水情况;调查学校用电情况等。通过调查,了解“节能”的意义。在校外,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工厂的污水排放情况;调查城市噪音情况;调查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情况等等。通过调查,了解“减排”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道德教育应当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篇:论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论文: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摘要: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全面认识生态问题,对21世纪的生态问题产生紧迫感、危机感,树立生态忧患意识,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生态道德观念,并自觉养成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将生态道德内化为个人的优良品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教学 生态道德教育 科学发展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使学生了解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这些都蕴含着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科学家预言,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人类数量的剧增和需求,增加了环境的压力,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生物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适时地对学生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地、正确地认识生态环境,认识人类在生物圈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树立生态忧患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1教学中渗透生态危机教育,树立生态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生态德育的基础,激发学生居安思危,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1.1森林、草原植被破坏的危害
千百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砍伐毫无节制,毁林开荒,伐木为薪,掠夺式的采伐使得全世界的森林面积锐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0ha以上的森林被毁。以我国为例,我国森林以每年50万ha的速度锐减,林木的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每年“赤字”达1亿m3米。森林的破坏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匮乏,还会导致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动物栖息地消失、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等严重恶果。
1.1.1 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重要作用。大量的森林砍伐、毁林开荒,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贫瘠。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2%,以我国的黄河流域为例,在3000多年前,黄河流域是原海茫茫、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植被良好,到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是人类居住的乐园。后来由于人类的不断开发以及战乱等多种因素,导致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黄土高原、滔滔黄河。黄河每日流失的是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壤,流失的是“金子”。20世纪80年代国外生态学家考察我国的黄河流域看见奔腾不息的黄河,痛心疾首的说:“黄河,是中国的大动脉出血!”
1.1.2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由于人类对森林进行无节制的、掠夺式的采伐,导致植被严重破坏。恩格思有句名言:“我们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以我国的长江流域为例:四川省在元朝时期,森林覆盖率高达50%以上,至上世纪50年代尚有20%,但到80年初只有12%。据1957年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36.38%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0.2%。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仅剩10%,水土流失面积达73.94万km2,猛增了一倍。植被严重破坏的结果加速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1998年全国发生了大面积的洪水灾害,洪水量级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非常严重。截至1998年8月22日的初步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0.202亿ha,成灾面积0.13亿ha,受灾人口2.28亿,死亡3004人(其中长江流域1320人),倒塌房屋497万间,各地估报直接经济损失2300亿元。特别是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洪水,引起了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4]。
1.1.3 加速物种的灭绝
森林是野生动物的家园,人类对植被的破坏,特别是对森林 “剃光头”式的砍伐,严重破坏了动物的栖息环境,加速了动物的灭绝过程。据估计,现今地球上每年有18000个物种灭绝,即平均每天有50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全世界有30000余种野生植物濒临绝灭,有1000多种脊椎动物受到威胁或濒临绝灭。在过去的2000年中,地球上约四分之一的鸟类物种己经灭绝。我国现每3年就有2种鸟类灭绝。
1.2 环境污染严重
据统计,我国约有7亿以上人口饮用大肠肝菌超标的水,有近2亿的人饮用受到有机物污染的水;我国每年排尘量约1445t,年排so21462万t。由于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有关资料显示,肺癌、胃癌都是受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或水中的有毒物质所致。
1.3 乱捕滥猎的危害
人类对动物资源利用不合理,乱捕滥猎,破坏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结构,导致生态平衡失调。20世纪80年代,农民为了眼前的利益,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蛙、蛇。昆虫(农业害虫)、田鼠失去天敌的控制,大量繁殖,泛滥成灾,农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有的颗粒无收。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引发学生的危机感,促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从而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树立生态道德意识,自觉将生态道德内化为自己的性格品质。
2.对学生渗透生态信心教育
作为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渗透生态危机教育,使学生具有生态忧患意识,又不能让学生对存在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产生失望、恐惧的心理,对保护治理生态环境丧失信心。我们要利用好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小资料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并向学生展示我国在生态方面的突出成就,激发学生的热情,树立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信心。
2.1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效 我国政府为了治理、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从20世纪70年代起,采取了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飞播等措施,经过30多年的努力,治理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笔者多次带领学生到不同山区调查植被恢复状况,见到的都是葱郁的山林。不见荒山,只见绿树。有的生态环境是半成林的树木,有的己经成林,有的生态已经恢复成了整片森林,尤其是公路旁、住宅周围植被生长良好,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一次,询问当地一位老百姓,您怎样看待您们当地生态环境(森林)的变化?老百姓回答说:其他大道理我讲不明白,我也不懂,我只知道以前(治理前)山上光秃秃的,看不见鸟影,听不见鸟叫,看不见野猪等野生动物出没,下暴雨时,河水浑浊;现在山上林子大了,时常有几百斤重的大野猪下山来偷吃庄稼,山上到处都能听见鸟的叫声,看见鸟飞行,下暴雨时,河水也没有以前浑浊了。
2.2 建立自然保护区
为了有效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活环境,我国建立了相应的自然保护区,如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贵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王朗等自然保护区。根据国家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截至2003年底,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226处,到2005年3月,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自然保护区有26处。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900个。
2.3 建立生态工程
从1978年起,我国先后确立了跨省市的十多项大型生态工程,使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有了较好的资源基础和广阔前景。我国建立的生态工程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上绿化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辽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工程等。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世界四大生态工程之最”、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1987年“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
2.4.建立环境法规
我国为了有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规。我国建立的环境法律法规有《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国资源保护纲要》、《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生态环境的法制观念,明确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生态环境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为人类与生物圈共存共荣作出贡献。使学生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守法者、宣传者、捍际卫者,自觉将生态道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3.注意生活点滴渗透环境道德教育
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不仅仅是指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还包括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广泛内容。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及时抓住身边点滴的环境素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并对学生的行为具体规范,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生态道德观念,并养成自觉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将生态道德内化为个人的良好的品质。
第四篇: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
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历史科学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我们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下面我就这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中学历史教学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历史教育只有把育人、立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才有可能形成和完善,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真诚关注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其次是是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高中生的道德动机是由其道德需要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量,它包含着那些与道德有关的兴趣、欲望、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因素,对高中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激发、强化、调节、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中生道德动机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再加上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不良因素,诸如网络、消极群体、家庭等因素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道德信念的影响逐渐加大,导致学生对传统道德如忠孝节义等内容的不感兴趣和道德意志的脆弱,容易受不良道德的侵蚀。因此如何进行理论、实践、行为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当务之急。
再次是对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求。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过:“历史教育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紧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这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二、中学历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操、天下为公的爱国奉献精神、勤劳俭朴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畏强暴的自强不息精神等道德内容在历史教科书中都可找到鲜活的事例。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用之才做出应有贡献。
(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各阶层的爱国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立的新中国。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而这一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三)、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可尊可敬的优秀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他们的名言、名句、名联,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更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极其事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中学历史教学渗透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正面诱导和情感熏陶相结合。
历史道德教育内容总是离不开历史史实,史实是直观的,但其可提取的道德价值是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历史应以对事实为基础的评价启迪人、教育人,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同时,历史教育不可能象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它的育人功能往往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历史老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书本中的文献材料、图画、地图等进行声情并茂的教学,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如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语言要悲愤、低沉,且要深沉有力,利用书中图片让学生产生对日寇侵略的仇恨,对当时国力衰弱的沉思,从而让学生树立振兴中华民族、发奋学习的远大目标。再如讲述祖国“四大发明”时,语言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二)、直观教学
历史是真实的,也是过去的,如何把过去的东西再现,让学生从历史环境中去感悟历史,升华情感,不仅需要教师的教授,同时也离不开一些直观教学,如图片、表格、视频、书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根据地。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直观教学。如在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时,我向学生展示了秦始皇陵的视频和一尊秦始皇陵陶俑,便于使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在讲述五四运动时播放视频《我的一九一九》,使学生能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深切体会当时落后挨打之下的学生爱国热情等。
(三)、比较法
“读史使人明智”,但前提是我们要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做客观的评价,而这种评价经常使用比较法,特别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道德评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评价,一是要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二是要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和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如邓世昌;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如叶志超。对爱国者和卖国贼的对比评价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思想道德素质是主要的素质,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既符合历史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处事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培养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第五篇: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它兼具历史性、人文性、经济性,是一门丰富多彩、情感凸现的学科。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使地理课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一、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目标即为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主要有: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形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1.地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初中地理内容为两大板块,一是世界地理,包括地理知识基础理论、世界自然资源、世界气候、世界人口、世界政治分区、世界区域地理;二是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疆域、人口与民族、气候、资源、河流与湖泊、交通、经济、中国区域地理。无论是学习世界地理还是中国地理,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和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能凭感觉,更不能想当然地来学习世界与中国、认识世界与中国。如学习世界自然资源中,我们认识到,目前,世界上由于地域差异、经济差异、人文素质的差异,有很多国家、很多地区,人们文化落后,缺少科学知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使我们的自然资源数量不断地剧减。更有甚者,一些贫困落后的国家地区的农村,人们为了求生存,还有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乱采矿藏、破坏环境,造成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减少;而人口又不断增加,生态受到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多发,直接影响到世界全局性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确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才能求得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从国情教育入手,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地是建立在对家乡的热爱,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热爱基础上。对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了解的基础上,地理课让学生从了解家乡开始,通过地理图片、图像、视频、文字资料、数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如我国的疆域,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自然环境,土地、水、森林、矿产等方面的自然资源状况,经济与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现状,各地区的地理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使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在看待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上,既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悲观,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增强民族自豪和自尊的情感,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心和责任感,转化为正确的行为。使学生能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国情教育实际上是国民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地理知识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教育价值,通过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解决国情问题的初步能力,把个人、民族和全球利益统一起来。对我国的国情,有优点,但也不能掩饰缺点,讲优点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又要防止盲目自满,不求进取的思想,过分夸大缺点,又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唤起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报国心。
3.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国旅游业”一节是教材新增加的专题教学内容。就是渗透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学探索。旅游业与交通、通讯、建筑、商业、保险业有紧密联系,同时又可以带动这些待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与外汇收入,是“无烟工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空前繁荣,成为我国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部门。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扶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就使学生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和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树立“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永续发 展观念,做自觉的环境卫士,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革命圣地、热爱历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的情感。
现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日益明显。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民是如何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发展经济,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成与败的经验教训,地理课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4.地理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专心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的精神。
当前的学生大都是在蜜罐中成长着的,他们很容易满足于父辈创造的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就容易走上安于现状缺乏奋斗的生活之路。地理教育中必然得加强对学生理想、人生、追求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从小立志成才,从而发奋图强,不懈追求,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初中地理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顶好教材。学习欧洲、北美等先进发达国家的地理知识时,充分调动学生好奇、上进的心理,鼓动他们树立不认输、不自卑、努力成栋梁,共建繁荣富强的大中国的远大理想。学习南极洲地理,通过85年、89年中国分别在南极洲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为国争光的精神。学习地理史上的中外名人故事,如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郦道元与《水经注》、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哥白尼与布鲁诺的“日心说”等等,都是引导学生学习榜样,追求卓越,奋发图强的最好德育舞台。
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地理教育,必然不能只为传授单纯简单的地理知识而进行教学,只有高扬德育旗帜,为造就适应时代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栋梁之才的远大目标而奋斗,使我们的学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天文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具有开阔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品德、远大的理想,方是地理课堂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