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情论文--感悟小学古诗教学

时间:2019-05-12 06:2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修情论文--感悟小学古诗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修情论文--感悟小学古诗教学》。

第一篇:林修情论文--感悟小学古诗教学

感悟小学古诗教学

白沙马坑小学林修情

论文摘要:古诗词有助于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富有情趣,自主读悟,想象,理解词句,对比。

在千年流传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古典诗词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古诗词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文思隽永,耐人寻味,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组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气质最完美的呈现。中小学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多读古诗词,还有助于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在古诗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一、导入要富有情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次序地顺利进行。例如,在设计《鹅》一课教学时,上课一开始可以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所见到的鹅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当然积极发言,各自描绘自己见到的鹅的样子。一下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趁机问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也非常喜欢动物,同学们愿不愿意知道他是怎样描写鹅的?”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教师看到时机成熟,于是引出新课。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看到教师的表情,是惊喜的或是好奇的。“鹅、鹅、鹅”几个词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异常兴奋、惊奇,流露出对鹅的无比喜爱。“曲项向天歌”,很巧妙地抓住了鹅在鸣叫时伸着长长弯弯的脖子朝向天空的形态,生动传神,教师可以用手势演示,让学生也模仿着,仿佛鹅叫的样子就活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了。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大声地朗读诗句,让学生主动发现鹅的特点,进而让学生在这些意象的基础上再次描述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的,通过这种实践体验,他们在思维里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意境。

二、倡导自主读悟。

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查解词句,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见解,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然后,我再适时就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讲解或单独指导、点拨。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时,教师在学生通过自学和集体讨论基本掌握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和诗中内容后,重点探究“一水间”、“数重山”、“绿”“明月”等词句,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诗歌所带来的愉悦。

三、充分诵读,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 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要的还是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通过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第一次接触诗歌,总是会像跳皮筋那样把诗歌背的朗朗上口,可是,一旦你告诉他们诗人当时的心情,或者示范朗诵一下,他们很快会像个小诗人一样,摇晃着小脑袋,一副陶醉的模样。尽管,我们已经摈弃了传统的“摇头晃脑”,可实际上,摇晃的过程,正是他们对诗歌的音乐,节奏,甚至情感的体会过程!

四、插上想象翅膀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告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五、敲开词句之门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六、搭建对比赏析平台,升华认识。

有些古诗虽然来自不同的诗人之手,但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将这些内容进行重组,通过比较阅读,就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这两首古诗都是南宋诗人所作,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但是两首诗所反映的社会角度却是不一样的。《题临安邸》表现的是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表现了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在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空盼王师的情景。这两首诗正好从一正一反两个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特征。因此,将这两首诗整合起来,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则必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先是紧紧扣住“遗民”、“泪”、“胡尘”引导学生想像,深切体会沦陷区老百姓的痛苦、愤怒、期盼与绝望。然后话题一转,向学生提出“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山外青山楼外楼,暖风醺得游人醉”。这里扣住“醉”字,引导设问:在那个“山外青山楼外楼”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通过想像,一个个花天酒地、大腹便便的权贵们立刻会浮现在学生的面前。紧接着,教师即可将两首诗所勾勒的画面相互交织起来,形成对比: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欢歌曼舞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边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收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由此一步步地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处,使学生忧其所忧,愤其所愤,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学生将会在“众里寻他”的探索中,蓦然发现“新大陆”,这正是我们小学古诗意境教学实践性的过程。

总之,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由教学诗歌内容到再现形象,再步入表现形象,以致到创造意象,这就是一种实践性、应用性的过程。师者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给学生的再创造作深厚的铺垫。

参考文献:

1、《福建教育论坛》,2、《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国古代文学》。

第二篇:小学古诗教学(年会论文)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1.欣赏景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欣赏其优美的景趣。如在教《咏柳》一诗时,引导学生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联想那九九艳阳天柳条吐绿的情景: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迎风轻动,真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又如在讲杜甫《绝句》一诗时,引导学生欣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情景:窗户外,柳枝吐翠,柳条飘舞,两只黄鹂在柳枝间追逐嬉闹,唱着悦耳的歌儿;天空中,一行白鹭在自由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景色。引导学生入境欣赏这样有声有色的描写,观其色,品其味,其趣无穷,其乐无穷。

2.鉴赏意趣。在古诗中,有许多形象隐含着深刻的意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真鉴赏。如在教《题西林壁》一诗时,引导学生品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是从侧面观察,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在这里仅用十四个字就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而且含有“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感受”的深意。教师有意指导学生在欣赏诗中形象的同时,鉴赏其中的意趣,这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3.体验情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挥汗如雨的情景,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又如在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抒发诗人做客他乡时对兄弟非常怀念的心情:“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两个“异”字突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形影相吊的处境和复杂心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字说明了诗人“思亲”之情的强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兄弟”、“遍”、“少”等则表现了兄弟们在远处团聚时思念诗人的情景,亦即从另一角度突出诗人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表情朗读,可以使学生“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增强美感效应。

4.探求理趣。古诗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因而千古传诵,益人心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这些如珠妙语,阐发其中的“理趣”,探求并欣赏其哲理美。如在讲《登鹳鹊楼》一诗时,引导学生认真探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蕴含的哲理:只有登得高,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胸襟开阔,眼光远大,看得远一点,不能只看鼻尖下一点点。又如讲《小池》一诗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深入探析,明确它不仅是表现“小荷嫩叶刚刚出水”的神态,而更是表明了这样的“理趣”:新生事物刚刚露出苗头,生命力十分旺盛,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途。

5.领会志趣。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有不少悲壮之作,或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或悲愤满怀,借诗咏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吟诗明志,体会诗人的志趣,学习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国富民之志。如在进《杂诗》一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是诗人强烈的呼唤:沉闷窒息的政治局面必须打破,就是要打破那“万马齐暗”、死气沉沉的可悲局面;变法革新的主张必须实现,就是要使“九州”充满生气,像震天撼地的“风雷”一样。“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诗人迫切的希望;天公啊!重新奋发起来吧!赶快不拘资格辈分,把立志革新的各种人才降临到人间来。由此体会诗人的忧国思想和革新精神,树立报国的宏图壮志。又如在讲《示儿》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前两句,体会诗人陆游临终前愤呼“不见九州同”的沉痛心情,抓住后两句,体会诗人坚信“王师北定中原”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乐观精神,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宛如晨钟声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第三篇:思修大论文 读书感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不是很懂社会学,所以不知道这样一本书究竟要从何处切入,不如先来单篇的读书笔记。《乡土本色》

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一向是以人情做桥梁的。这曾是我稍微长大一点后有些反感的东西。因为那时候觉得是事事都严格地按规矩来,才是高效的做事方式。这样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曾让我害怕,然而仔细回想,我所真正害怕的,其实是被这格体系排除在外。

实际上绵延在中国社会里的人情本质一直不曾消失,它与西方冷酷的理性温和的对峙着。这群依靠农业起步的人们身上一直没有褪去土的性格。就像玛格丽特的《飘》中曾写过的那样:Land is the only thing in the world worth working for, worth fighting for, worth dying for.Because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 为之战斗, 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正是这样的一个社会才能孕育出“落叶归根”这样的词。

摘: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的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文字下乡》

以前读到过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是语言是交流的障碍。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景里。盘旋在脑海里的想法往往与自己用语言呈现出来的有出入,碎片化的语言表达往往与记录在之上的文字有出入。然而或许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天生能够懂得同伴不经意用肢体表达的深意。它是我们整个社会不成文的交流方式,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些时刻,是比用文字交流更好的途径。

摘: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

从全书来看,首先,费孝通先生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究竟何为乡土社会的特点。

从根本上来看,中国社会是极具乡土性的。古往今来,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安土重迁,只要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地。又譬如哪天衣锦还乡了,就得置地购宅。或许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别的东西说不定到什么时候就失去了,只有土地它是永永远远地就在那里的。从这点上来看我们的民族的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中国的文明的根源就是土地。

血缘和地缘是由这种乡土的非流动性导致出现的。血缘是一种根据带有相同遗传基因的概率来判断的力量。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原始状态下与血缘是合一的。言下之意就是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一般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当土地上的资源不够了,或是有其他什么意外情况,才会有一部分人漂流带到外地,在一个群体里生活下去或是干脆重新开辟一个群体。而漂流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接受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并不相近。

而从社会秩序方面来看,在乡土社会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的是礼治秩序。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是“无法”的社会,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但这并不是单纯根据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整个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它也并不是君子统治,它包括了国家暴力和社会阶层的严格界定。在今天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一些行为同样属于“礼治”的范畴,譬如陪葬,株连等等。也就是说,礼并不是简单依靠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它是在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而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人服于礼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但在一个社会变迁很快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时无法维持的。所以法治才是礼治秩序的未来,也是乡土社会的未来。其次是“差序格局”。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它是一种“团体格局”;而中国的社会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就是“差序格局”。

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首先是执行私人道德。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的俗语就可以显现“私”的弊病。而在西方的团体格局中,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道德的观念是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其次是判断标准的随机性。中国社会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人事颇有变化,我们往往讲的是攀关系,讲交情。而西方社会讲的是权,他们的社会对每个人是公道的。人之间遵守的是一样的规则,个体间要互相尊重权利,另一方面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他们的的权利。再次就是社会组织的界限。比如关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国,“家庭”这词是很含糊的,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再加上孩子,甚至是再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但在西方社会,“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非常明确。最后就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中国的传统社会向来就是阶级社会,层次分明。但在团体格局中,人是被一视同仁的,是平等的。

在差序格局中,每个人都是石头,而当这些石头一起扔进水中的时候,就产生了许多的中心点,这些点各自推出去的波纹在不断交汇,而且还不断移动,这就像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强弱也会因相互作用而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或者说个人“圈子”的范围在不断地“伸缩”。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之中的。它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来的,而孔子所提出来的“推己及人”正是这样一种模式,在中国这种社会结构里,从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种推的过程,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关系推出去的。

而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礼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缘和地缘的分离,剧烈的社会变迁,都在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譬如在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人情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但社会关系还是含糊得很,却也不像西洋的“团体格局”。在传统结构中,每一个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都会在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我们的现状是,隔门的邻居不太往来了甚至是不相认识了,一个小区里的人们只是为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块地域里,没有了以前同一块地域内的相互依赖关系。

然而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即使她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于农业文明中的,中国人身上的“泥土味”应当是不会失去它的香气的。

第四篇:古诗教学论文

古诗词教学 内容摘要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瑰宝,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的民族之魂。但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还在走模式化的道路,即以讲解为主,强调字词与解释,强制性背诵。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达不到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审美目的。古典诗词大多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深远,是诗人心物交感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情感美,独特的意境美,读起来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受,而且古诗词语言含蓄精炼,音律和谐悠圆,充分体现了汉语的艺术魅力,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要走出古诗词教学的困境,必须把握上述古诗词的特征及其鉴赏规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声情并茂的诵读——品味语言的优美;

二、身临其境的感悟——再现意境美;

三、知人论世的讲演——体验诗词的情感美。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情感

意象

意境

语言

抓住意象,入情入境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这些古典诗词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意境优美,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遗产的精华。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伯语·泰伯》这指出了古诗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素养的民族之魂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语文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着社会文明的精髓,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首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语文和生活紧紧相连,语文教育还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

经典古诗词蕴涵哲理、思想健康、意境高远,其中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是符合语文教育课程目标的极好教材: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浩然正气,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风亮节,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洒脱,有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抱负„„这些古典诗词在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中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古诗词的语言精炼,辞采华美,意蕴深远,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清新,有“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的凝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喜悦,也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凄凉„„这些描绘自然景物的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人遐思不已,读起来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诗词中还有许多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的名言警策性的诗句,如“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千磨万击还坚挺,任尔东西南北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等写出了深刻的哲理,经常诵读这些古诗词,不断积累,学生对语言文学的的敏感力,洞察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说话写文章适当运用这些名句,使语言新颖生动富有感染力,增添了文彩。学习古诗词是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手段。

古诗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近年来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其中后三个阶段目标都对古诗文的积累作了要求,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古典诗词在各版本的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以“粤教版”为例,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共有5册,5册总共安排了5个“语体单元”,其中2个单元都是古典诗歌,即《诗经》《离骚》汉魏晋诗歌单元和唐诗宋词单元。在教材的“基本阅读”篇目中,5册必修教科书一共50课,古代诗文占了10课,占了20%。在选修课程中,专门安排了一个“诗歌与散文”系列,里面的阅读篇目共24课,古典诗词就占了19课,选取了唐宋著名诗人的优秀之篇。不但“粤教版”的教材重视古诗词教学,古诗词在“语教版”和“人教版”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语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全套教材有20个单元,其中古典词曲占了3个单元,占选文总量的15%。“人教版”全套五册必修教科书共80课,涉及98篇作品,古代诗文作品在全套教科书中占的比例,约占45%。同时,高考作为一种选拔和导向,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古诗词的重视,诗歌鉴赏题加上名句默写,在整张试卷分值也占一定的比例。可见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核心位置。

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对古诗词没有多大的热情,他们不是古诗词学习的“好之者”和“乐之者”。追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多数老师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思想,齐背诵。”[1]在这种模式下,不少老师都把教学的时间花在翻译层面上,逐字逐句串讲,似乎古典诗词鉴赏课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注释上,讲完就要求学生背诵,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体会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同时老师也缺少了上课的热情,没有用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学生不能体味到古诗词的魅力,课后的背诵也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觉得既难懂又乏味,对古诗词提不起兴趣,甚至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

课程标准关于鉴赏古诗词的目的和态度中认为:“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不能只有审美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而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诗人赋予其作品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这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情感熏陶中体验并提升人生境界。”[2]而现在的古诗教学,大多违背了这一鉴赏目的和态度。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一首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背景,而且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所谓“诗无达诂”。但现在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自已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把自已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不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个性化理解。学生没有独特的感受,因而不能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领悟。新课标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已的情感体验和思考”,[3]这就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结合自已过去的生活经验对古诗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在鉴赏过程中要注重感受、品味、领悟、体验和思考。

要走出古诗教学的困境,让学生真正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走进文学的殿堂去感受语文的魅力,我们有必要对古诗词的特征及其鉴赏接受规律进行深入探讨。

二、诗情画意的璀璨明珠

古诗词是诗人之心与外在之物交相感应而发自性情的产物,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4]而古人抒发表达自已内心对人和事物的感动多借助于外在的自然景物,将景物的描绘与诗人情感的表达发展到一个情景交融、妙合无垠的艺术境界。

(一)万水千山总是情---言志与缘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中国古代诗歌的诞生伊始,就十分注重言志与抒情。诗人往往哀乐过于常人,对时代的兴衰、社会的不平与自我的遭遇特别敏感,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形成深刻的矛盾,便借助诗歌这一形式来抒发心灵的情感。儒家提出“诗言志”说。如《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也在《天下》篇中说“诗以道志”,可见这一观点是代表了先秦人们对诗的普遍认识。

诗的产生是诗人心灵的需要,真情的表白。钟嵘在《诗品》里说:“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毛诗序》从诗学理论角度提出了诗歌的抒情性质:“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知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5]情和志都是诗歌的表现对象和内容,在理论上,言志和抒情一直被诗论家所重视,是否抒发真情实感成为诗论家评判古诗词优劣的标准。有人称中国文化为“怨怒文化”,上起屈原下到鲁迅,可以说一脉相承,有怨而发,不平则鸣。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屈原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惜诵》)汉代的司马迁也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强调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独立地抒发情感的产物,此后西晋的陆机《文赋》里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诗缘情”从诗歌内容方面提出了诗应抒情言志的要求。

显然,从创作实践到创作理论,古典诗词其出发点都是人的感情,刘勰在总结《诗经》以来诗作时指出,“为情造文”才是至高至美的。真情的确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灵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亲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用世之情,“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隐逸之情,“壮志饮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爱国之情,“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进取之情等等。真情摇曳,一浪高过一浪。

由于古诗的本质特征是抒情的,就就决定了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必须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里,虽幽必显。”[6]因此要使学生很好地体味诗人的情感,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课堂上找准情感基点,以情激情。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意象与意境

诗人在表达自已的情感时不是直接的,而是含蓄的。清代著名的诗论家叶燮根据自己的创作和教学经验,总结吸纳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众多诗人、学者对于诗歌特殊规律的论述,提出了诗歌含蓄的艺术特征:“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7]叶燮认为,诗歌的独特的艺术品格主要表现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也就是说,诗歌的情致意蕴是含而不露,隐而不显,幽深微妙,耐人寻味的。“含蓄”也是古典诗词的重要审美特征,刘勰在《文心雕龙》专设《隐秀》篇,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含蓄”问题。刘勰说的“隐”,即指“含蓄”。

诗人含蓄地表达自已的情感必须借助意象,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意象是诗歌的组成单位,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南朝刘勰从文学创作论的角度提出来“意象”的概念,《神思》篇云:“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物象如山水、草木、鸟兽、虫鱼、器物等等,经过诗人的择取、改造、提炼以后,凝注了诗人的主观情意,被艺术地反映到诗歌中,就成了意象。有了“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于是便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恬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才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产生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的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意象空间的整体意象。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不同的形式。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如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苍凉悲壮、清新明丽等等。司空图是唐代对意境理论作出重大贡献的理论家。他首先提出了“思与境谐”的命题,认为“意”与“境”必须是统一和谐的,司空图还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要求,认为诗歌中的象和景既有具体的、有形的客观描写,又有借助前一个象和景所比喻、暗示和象征出来的无形、虚构的景象,也就是宋代严羽说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沧浪诗话·诗辨》)前一个景象是实的,后一个景象则是虚的,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使诗歌意境具有朦胧感、空灵感,可望而不可及,可感而不可触。

意象的含蓄性、意境的朦胧感使古诗词形象存在着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去填补,接受美学称之为“召唤结构”。[8] 诗歌鉴赏中要由语言符号转化为活生生的形象,再而进入古诗的艺术境界,这就决定了诗词鉴赏的过程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两种非常活跃的心理机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对诗中的艺术形象进行补充、扩大、丰富和改造,可以挖掘出更隐蔽的意义。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语言的特征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塑造生动形象的意象,表达深远的意境都离不开语言。如杨雄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其中“丽”就是诗歌语言的辞采华美。陆机对诗歌语言的辞采美作了更明确的论述,《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 其遣言也贵妍”。“绮靡”、“贵妍”即指诗歌语言的辞采华美,辞采美是诗歌形式美的重要方面。古人所常用的双声、叠韵、叠字、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炼字、炼句、诗眼等艺术要求,都体现了对辞采美的追求。古诗词辞采美主要表现在:其一,准确。古诗词在表情达意上非常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古人所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髭”,说明古人对语言的锤炼讲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二,形象。古诗语言生动形象,诗画相融,意象丰富,意境高远,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仿佛身临其境。其三,精炼。诗词多是短小的抒情诗,每首诗里面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蕴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古人把“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等视为自已的审美理想。

此外,古人还认为,声韵音律对于表情达意有独特的作用,并能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更有效地抒发情感,创造气氛,声律美成了诗歌语言的一个特色。诗歌语言抑扬顿挫,沉缓悠圆,给读者圆润流畅的音韵美感,吟咏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中国古代诗人和评论家都非常重视诗歌的音律美。

词采美和音律美使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绚丽多彩,发出熠熠的光华,不但扩大了诗的境界,给读者以悠远深长的审美感受,也增加了诗的韵味,期待着读者的思辨力和联想力去焊接,在教学时,教师要做的是在唤起学生情绪反应的同时,要着力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激活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再创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另外,诗歌语言音律和谐,可以通过反复吟咏,去体会语言的魅力,通过诵读进入诗歌的语境。

三、入情入境的教学途径

古诗词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诗词的欣赏过程就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者之情相会的过程,而诗人之情的表现主要借助于物象的描绘表达出来,于是,教师在教古典诗词时的关键是要引领学生从作品所呈现的外部意象出发,由此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领悟作品的整体意境,达到与诗人情感的共鸣。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品味语言美

古诗词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古典诗词尤其注重节奏和韵律,这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有道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都形象说明了诗词应重视“读”,通过诵读,让学生感悟、琢磨、想象、理解,读出诗歌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为诗人之悲而悲,为诗人之乐而乐。进而使诗歌的精华积淀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其产生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激情冲动,通过声音达到自已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相互交流的境界。

诵读,关键要让学生读出感情,要运用恰如其分的声音和语调进行表情朗读,才能准确、完整、动人地展示出诗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古诗词是作者情感的显现,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时一定要掌握诗的感情基调,以情夺人,在表情、音调、节奏上给学生加以点拨,让学生诵读时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让自已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和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让每一句诗词仿佛出之于已口。似乎身临其境地去体会陆游的那种报国无门的拳拳爱国之心;去感受曹操的踌躇满志,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去倾听李清照的绵绵相思,爱情至上的离愁别绪„„要进入诵读的高境界,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形式,让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参预进来,渲染气氛,通过专业人员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诗词的感情基调,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诵读的方式不是单一呆板的,任何一种单一的模式都会造成人们对某项事情的厌恶乃至抵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指导学生朗读也一样,不能只要求学生单一的齐读或自读,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老师要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如读准确,读流利,熟读成诵,读中理解等;鼓励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方式去尽情地读,或低吟慢诵,或高声吟唱,或默读静思;鼓励学生运用自已各方面的知识经验,把它和所读的诗词联系起来,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二)身临其境品古诗——再现意境美

当代美学认为,诗词的全部意义远远超出作者创作时所赋予的意义。由于意象的不确定性,作者的个性并不直接地明显表述出来,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高度概括或省略了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诗词的言外之意,加以补充,领悟真情,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捕捉意象,品味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还原和补充作品中的景象,再现古诗词的意境美。

捕捉诗中的意象,首先要使学生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对诗歌的形象理解。如“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鹃、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往往是凄凉和悲哀的象征;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等;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古诗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这些传统的意象。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中国古代诗人由于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样的意象会寄寓不同的情感,要注意结合诗句辩析。同是写梅花,宋人陈言的“一花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借梅花喻自已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操;毛泽东笔下的梅则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样写秋景,中国古代诗歌中大多寄寓了悲秋的情怀,而刘禹锡却是“我言秋日胜春朝”,蕴含着乐观豁达的情感。学生了解了意象的这些特殊内涵,对一首诗的感情基调也就有了一定的把握。

“绘画美”是诗的一大特色,它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因此在品味诗歌意象时,应确立联想方向,发挥想象对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进行还原和补充,将诗中的意象罗列组合成一幅色彩鲜明、形象可感的画面。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诗歌,可以抓住意象的色彩、动静、虚实来联想和想象,尤其是意象的色彩在古典诗中是很普遍的,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暖色调预示着清新、活泼。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根据“荷叶”“罗裙”“芙蓉”等意象的形、色来联想:采莲女裙似荷叶、脸如荷花、荡舟于荷丛,放歌于水上,这些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格调清新的的采莲图。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写作时欢快喜悦之情。再如,孟浩然的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中的意象都着上鲜艳的色彩:黄、翠、白、青——清新、明快。老师要注意挖掘意象中的色彩意蕴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有些诗词在表达时作了内容上的简省,形成了“辞断而意属”的特点。这些诗歌在意象上往往有跳跃的特点,欣赏这样的作品时,就应该以想象来连接和补充作品在表面上所形成的空白,使作者感情的线索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在每句之间都形成了意义上的跳跃,这就是因为词只在展现情境时进行了省略。那么在要求学生进行想象时,应该提醒他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上,以想象来补充其间省略的逻辑线索。这样才能发现原来这首词说的是词人在一夜风雨、沉醉之后醒来后急切地问海棠花怎么样了。对方回答说:“海棠花还跟原来一样。”作者立即纠正道:“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的多红的少了。”通过这样的一番补充想象,我们可以体会词中表达的是词人的惜花之情和浓重的惜春之情。

(三)知人论世话古诗——体验情感美

诗歌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追寻诗歌背后蕴涵的情感,体验情感美,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古代诗人各有特征,他们或因生性乐观而闲适,或因看透人生而旷达;或醉心于田园,或沉迷于山水;或因老友分离而忧伤,或因故知相遇而狂喜。每个诗人的性格不同,经历也各异,于是诗歌中就流露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感悟它们我们就可以体味世间百味人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搜集有关史料,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做到“知人论世”。这样,学生对诗作中抒发的情感的把握也会更准确,如教学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如果不对诗人的官场失意和入仕情怀的介绍,学生就无从捕捉孟浩然那种“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入仕心情。

在介绍作者时,要改变传统的介绍方法,要补充一些生动的史料,把这些史料加以整理,以故事创作情境,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把这些艺术化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三)》一诗时,可以从东晋末年的社会黑暗现实谈起,着重介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学生很自然会产生对像陶渊明一样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深刻理解了诗人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

在介绍作者时,不一定要在课的开头,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在课的开始,也可以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穿插其中,也不是流水账似地叙述一遍作者的生平经历,而是要通过介绍他的生平展现出他的精神世界,包括思想感情和个性气质,目的是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精神状态,以作家独特的心理品质打动学生,使他们与作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师要注意引用最能反映作家精神气质的材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满感情地展现作家独特的人格魅力。

结语: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幅图画。诗的特点是通过形象的艺术概括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情感,情和景的高度融合形成诗的意境,优美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正因如此,语文教学就要通过诗人捕捉的流动多变的形象画面,“披文入情,沿波讨源。”领略诗人美的情感,让学生进入情境交融的意境。

注释:

[1]陈晓秋.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论谈,2004(4):33.

[2][3]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8. [4]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5.

[5]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4:15.

[6]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54.

[7]叶燮.原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21. [8]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89-90. 参考文献目录:

[1]萧涤非等.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吴建明.中国古代诗学原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4 [4]羊玉祥.古诗文鉴赏21讲[M].成都:巴蜀书社,1995.

[5]许定国.文学鉴赏概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吕智敏.诗源.诗美.诗法探幽――《原诗》评释[A].叶燮.原诗[M].北 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7]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诗词美学三味[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五篇:感悟生命(思修课程论文)

感悟生命

——读《热爱生命》有感

10景观 郭婧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让我看到了一个在困境中,甚至于绝境之中对生命不言放弃的伟大但又平凡的形象。这篇不长的小说给了我很多思考,什么是生命?生命的真谛是什么?为什么要热爱生命?怎么样去热爱生命?这一连串的思考让我领悟到了作者通篇试图传达的一种理念,一种道理,那就是在任何时刻,我们都应该对生命不放弃,对生命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并且牢记生命的本意,去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在故事的开头,我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杰克伦敦不给主人公一个名字?我们只是到他有一个同伴叫比尔,但对他却一无所知,仅仅通过只言片语了解到他和同伴应该都是淘金者,在归途中他于茫茫荒野被同伴抛弃,迷失方向,陷入困顿,饥寒交迫,但凭借着对生命不放弃的坚韧精神,最终获救。故事到最后,我才明白,杰克伦敦是故意不给主人公起名字的,因为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孜孜不懈的追求,对于生命的看重,是每个人都应该要具备的。而他所遇到的困境是一种类比,也许我们在真正的生活里不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但类似对于生命压力的遭遇我们总是会遇到。来自学习的压力,来自情感的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生存的压力,来自竞争的压力,这种种的压力同时袭来就好像是作者所打造的那样一个希望渺茫的困顿之境一样,而我们的选择也如同主人公和比尔一样,是金子还是生命?是浮华的身外之物还是珍贵的无法再来一个生命?我想,作者给我们最好的也是最现实的答案——生命才是一切。没有了生命,金子的光芒也就没有了意义;没有了生命,来复枪就算有了子弹也在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有了生命,辛苦为之奋斗的以后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选择的过程是艰难的,有的时候放弃生命往往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选择坚守生命却不那么容易,如同文中所讲到的,主人公是在经历了伤痛,孤独,寒冷,饥饿之后才渐渐放弃了那些“宝贵”的金子,为了生命开始搏斗。

如果说杰克伦敦通过金子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本质——活着仅仅只是为了活着的美好,不是对财富的迷恋,不是对飞黄腾达想往。而恰恰是这种最原始,最朴素,最真实的信念,支撑着主人公,也正是他对生命本身的渴求,才使得他能在筋疲力竭的时候用咆哮吓退一只熊并在最后最虚弱的时候要死了那只病狼,生存了下来。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怎样做的呢?为了一句夸赞,一次小小的升迁就趾高气昂;因为一句批评,遭遇了一次不公,经历了一次不顺就耿耿于怀,甚至抛弃宝贵的生命。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我们做的。我们总是以物喜以己悲,为了一些本该如尘埃一般的小事儿做出一些荒唐的傻事。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几个月前传出学院里有人因为情感问题而轻生的事,且不论其真假与否,我很想知道她是否真正的了解了生命本意,当我们把这些誉也好过也好的事情都放在生命的本意这个大前提下再来讨论时,难道不会发现比起活着的快乐和幸福来说,这些得失不是就像地球之于银河一般渺小吗?难道不会发现比起湍流不息人生长河来说,这些波澜不就像是一滴水之于汪洋大海一样可以忽略不计吗?既然这样,我们又为什么要斤斤计较那些改变不了事情呢?换一种更为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岂不是更好,用生命的本意去对待生活,生活就变得充满了感激,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热爱生命》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在临近结尾的时候,主人公看到了之前抛弃他的比尔的尸骨的那一刻他没有拿走比尔的那袋金子,也没有为了生存吮吸比尔的骨头,正如文中说的“不过,如果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得出来的,他一面摇摇晃晃地前进,一面暗暗想着这些情形。”我想,这也是生命本质的一种体现,那就是生命之间相互的一种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是平等的,无论在这些生命在金钱的拥有上有多大的差距,无论这些生命在名誉上有多高有多低,他们都是值得并且应该得到尊重。现实生活中,虽然职业有不同,个人收入有差距,社会地位有高低,但这并不能用来丈量一个人生命的价值。面对社会上各种

对生命不尊重的现象,摧残生命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它距离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就只是看看罢了,只有每一个人都树立起对生命的尊重意识,按照生命的本意去对待自己和他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够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到尊重生命,我想起了复仇这个词,有些人化身为所谓的“正义使者”去惩罚那些也许是真的罪有应得的人,面对这样的人,有人说在情感上可以接受,但行为上有些过激。但实际上,这样的行为是在任何角度都无法被认同或者是接受的,因为即使是犯了滔天大罪的人,他的生命也是应该被尊重的。一个人办错了事,甚至是杀了人,都应该被公平的诉以法律手段来惩罚,这是对生命本质的尊重。我想,抛开法律的社会效力,约束效力,法律本身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无论是高尚的还是罪恶的生命的一种最根本的尊重。而回归到《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他面对比尔的所作所为,也是人性而非兽性的一种体现,这让我不禁感叹生命的伟大所在。

读完《热爱生命》,在领悟了生命本质的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由于生命的可贵性,由于生命美好性,由于生命都需要被尊重,我们都应该去善待生命。而怎么去善待生命,我陷入了思考。

我想,最基本的也是首先的应该是对于自己生命的保护和尊重以及善待。我想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热爱生命》中主人公的遇到那样荒芜的境地,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努力拥有主人公那种对于生命的不放弃和不倦追求的精神。当我们面对感情危机,想办法去排解而不是轻易地放弃生命,这是我们最基本应该去做的。豁达的看待我们生命中每一个坎坷,每一个荒原,每一个低谷,生命才能够绽放出光彩。同时,如同文中主人公开始的时候对于之后充满生存的希望,并且一直不放弃这种生存希望,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对生命之光不放弃,每天积极地面对的生命的每一个挑战,用微笑来面对生命的危机,不放弃希望,牢牢地抓住生命的希望之光,我们生命就能够谱写出华彩的乐章。

其次,我们应该尊重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觉得这里说的尊重和善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象文中主人公面对死去的比尔选择不带走他的那袋金子那样正直和真诚。回归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对于生命的尊重体现在方方面面,小到不耻笑每一个身边的人,大到不危害身边每一个人的生命尊严和安全。只有我们尊重和善待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命,我们自己的才能够得到我们要想的尊重和善待。我想,如果当时比尔没有抛弃他的两个同伴,他们三个一路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结局应该就是迥然不同了吧,三条鲜活的生命都可以留在这个世上。所以杰克伦敦所写出结局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警醒,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生命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善待,相互帮助和扶持。

最后,扩展到全社会而言,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善待,很重要的是体现在我们制定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当中。一个社会的规范是否能够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善待,从根本上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文明和发展程度。但走进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中,我们总是发现我们的法律法规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很多时候我们不免总是抱怨这种现象,但往往总是无济于事。那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我想,知法遵法守法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给我们身边的人普及法律知识引导他们遵法守法也是我们应该去做的,这也是我们的一种责任。再进一步讲,我们作为未来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对于生命本质的认知,对于生命尊重和善待的意识将会直接并且深刻影响未来社会的构架,所以,树立生命意识,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也是必须要去做的。

在这篇读后感的最后,我想说,生命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我们没有资格去丢弃这份珍贵的恩赐,懂得爱惜生命,学会尊重生命,努力善待生命,我们自己的明天,我们社会的未来才能够多一份明亮,多一份精彩!

下载林修情论文--感悟小学古诗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修情论文--感悟小学古诗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修小论文 人生感悟

    这是一篇题为人生感悟的文章 虽然之前并不是从来没有往自己走过的路回看过,但是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好好记录过那思考过的一切。 那种天生第一天到幼儿园就不会哭的孩子会有怎样......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感悟学科论文

    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对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在小学阶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在像以前音乐课体育课等综合学科的课就像是摆设,艺术......

    小学古诗教学浅谈

    小学古诗教学浅谈 我国古代诗歌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 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然而......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模版)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应城市实验小学李 志 梅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

    小学古诗教学

    小学古诗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小学古诗教学

    小学古诗教学“三部曲” 内容概要: 文章阐述了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对于作为中华语言文学精华的古诗,可以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小学古诗教学

    让孩子自由翱翔在古诗词的天空 ——小学古诗词教学谈 宣汉县三河学校杨秀斌 诗词所包含的审美和精神世界气象万千,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启悟,感受到瞬间对永恒......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古诗教育模式 古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