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06:4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

第一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

一、改革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

以“产”为方向,以“学”为目标,二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理论教学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实践教学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培养能够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专业课教学注重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拓宽课程实践空间。部分实训课程单独设置,部分根据课程模块进行实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讲授与操作相结合。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后技能训练、阶段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形式,这种模式把专业课模块中的专业职业知识课、职业技术课以及技能培养融为了一体。

二、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教材反映的是编写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一定时间后,难免有陈旧感。教师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专著、学科杂志、教材新版本等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内容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拓宽知识视野,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另外还可以引入身边的科研成果,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来提高他们的成就感,融教于做。

三、发展引导型教学模式

进入新的世纪,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我们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再单一地定位为专业人才,而是更加强调能力、素质和知识的协调发展,所以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再只是进行表层的知识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当然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实践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修改教学计划提高灵活性

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一成不变的,这严重制约了教学的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引导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教学计划要与时俱进。教师的教学不再被教科书约束,教师可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及当前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来设置和修改教学的主要内容及进度。

2.改革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1)教师“引导型”教学与学生“参与式”学习相结合。我们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阶段性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每次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将本次课程的学习任务及相关资料发布到 网络 上,学生可以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该课程的要求、相关资料及老师的指导等信息,使学生形成课前主动预习,养成自学的习惯;并根据教师的指导,搜索相关材料,培养主动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2)建立对话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这里我们可以采用阶段性报告的教学形式,即教师对课程的每个关键问题设置阶段性报告,要求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形成书面报告,同时利用现代的媒体进行展示、陈述和讨论。通过阶段性报告激起学生的思考,并进一步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3.改革 教育 评价和 考试 制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发展

新的评价方式要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表现为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统一。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要综合一系列课业学习成绩,对课业的评价要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通过对学生完成课业过程中各种表现的观察和判断,对学生学业进行整体评价,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高层次思考能力。

四、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修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除了教风、知识结构、师德方面的要求外,要增强引导型教学的专业知识。教师要充分地备课,吃透教材,这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向题,才能在重点讲授时旁征博引,深人浅出,妙语连珠,不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憧憬。同时教师应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在学科教学中的相关知识及最新发展,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筛选,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进而为教学、教育乃至自我教育服务。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教育教学思想、精华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人文素养,使自己做一个“广博、雅致”的人。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徐美清

第二篇:2014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2014年第一学期课程教学改革总 结

本学期主要承担着2013物流1班的《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的教学,教学工作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努力钻研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总结: 1.设备认知

观摩现代仓储企业运作录像:通过录像展示不同类型企业仓储配送作业,仓储配送作业流程、仓储布局、仓储常用机械设备等内容。使学生加深对仓储意义及流程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物流活动的感性认识。2.案例教学法

本课程将仓储配送按作业流程分成九个项目,学习情境设计一个案例,教师从案例分析入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仓储配送的作业流程、操作步骤、操作要求。学生犹如“当事人”一样,身临其境,处理问题,分辨是非,提出方案,因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任务驱动法

组织实施以小组学习方式,体现“做中学”,选择仓储企业真实的作业任务,通过教学设计形成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教师结合相应的关键操作点进行知识点讲解,学生边学边做,进行实战训练,任务完成后,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汇报,然后由小组互评、再由教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和点评。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效果较好。4.现场教学

4月29日安排一周的教学实习,组织复习实践中将涉及的知识点,安排实训内容;布置实训任务、实践分组情况并明确考核方法。在新百现代物流中心,主要进行仓储配送作业实训,进行现场教学,并手把手的教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习总结、汇报使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5.储配方案设计

进行2014年物流技能大赛演练,辅导学生进行企业储配方案设计,学生要根据比赛任务、比赛的人数、要求,设计合理的方案,依据方案模拟仓储配送作业流程进行仓储配送作业综合训练。

第三篇:加强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施水平

胡集镇陈集小学 孙秀海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496名学生,25名教职工。

近年来,我校秉承“让孩子的人生更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坚持“在反思中求改进,在改进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特色”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创建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二是搭建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是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新途径,构建高效课堂;四是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充分激发内部活力。从而使教育教学取得了较大进展,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县“教学示范学校”、县“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水平优胜单位”、市“普通话示范学校”、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并于年前接受了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借此机会,现将我校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仁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我校在开全、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悉心研究,加大工作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薄弱学科的建设。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我校先后开发了国学经典、艺术素养、民俗传统、阳光体育、德育、身心健康、人文历史、英语等八大类三十五种教材。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了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

必修课是学校按照校本课程计划,分年龄段对学生实施系统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和任课教师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在本班上课。

选修课则是本着师生自主的原则,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志愿学科,再由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特长选择任教学科,然后学校对师生选课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编制课程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重新组班上课。

为促进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我校加强了各级课程的融合,力求各类课程相互拓展和补充。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了解各类课程间的联系,既不能相悖,又不能重复,既源于国家课程,又要有别于国家课程,使其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为提高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水平,我校分别制定了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与《学生评价方案》以规范课程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课程实施水平,成为实现 “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成长节奏,让不同的学生找到不同的学习乐趣和成才之路”办学目标的重要平台。

二、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构建校本研训新模式 网络教研是以网络为载体,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开展的一种校本研训活动。我校建立了学校网站,搭建“网络教研平台”,分设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尝试了主题式校本培训与网络教研一体化模式研究和接力棒式课例研讨等活动,各教研组每周在教研平台上发布一篇教学案例或课例视频,本组教师观看后,将自己的分析与体会在评论栏内发表。并要求每位教师在教研平台上都建有个人博客,每周需发表2-3篇自己满意的教学设计,上传2-3篇比较深刻的教学反思或素材性教学资源。同时教师需及时进行在线交流研讨。借助“网络教研” 这一平台,我校还探讨了网络集体备课 “三结合五环节”的网络集体备课模式,以线带面,整体推进,将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三结合是指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培训相结合。五环节是指单元集体研讨、个体分工主备、课时教案研讨、个性渗透、教后反思等备课流程,切实提高了备课的有效性。

为规范网络教研,提高研训实效,我校制定了《网络教研计划》、《网络教研管理考核办法》与《教研组网络教研评价标准 》等制度。各学科组也分别制定了《网络教研计划》与《教师网络教研评价标准》。各教研组长负责审查评定本组教师资料上传和在线交流情况,评定结果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汇总,期末纳入对教师的个人考评。学校则依据《评价标准》对各学科组网络教研的开展情况作出评价,并纳入相关考评。以上制度的建立,不仅促进了网络教研的有序开展,也保障了网络教研的实效。网络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先后有20多篇获县级以上奖励,并先后推出近20节县级优质课。

三、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新途径,构建高效课堂

1.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和关键,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因此,我校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是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更好的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不再仅是一种口号,而转化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职业道德和教学行为。

二是建立了以全员培训为目标、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制度。如教师学习制度、全员培训制度、拜师学艺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轮流讲座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和学历进修制度等。通过全员培训,教师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并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使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更加浓郁。

三是积极开展有效性教学研究,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鼓励教师大胆尝试课堂教学的新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优化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质量,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通过推门听课、巡视查岗、学生监督等方式,督促师生落实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2.推行作业改革,构建“师生对话、家长参与” 交流模式。我校在《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作业布置、批阅、反馈以及质量检测的目标和要求,构建了师生对话式、学生及家长参与式、等级加评语式的批阅方式,为师生及家长搭建了交流平台,所有教师都能按要求、按规定布置、批改作业,进行质量检测。

3.推行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我们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多维化与激励性,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情商因素,不放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变化;既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课内外作业的评价,又注重对学生日常观察、健康成长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变化。学生在课堂上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他们自评、互评、师生评相结合,自尊心得到极大的尊重与呵护,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四、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充分激发内部活力

评价是导向、评价是引领。为充分激发内部活力,我校积极尝试“以人为本、分层评价、契约管理”模式,根据教师年龄结构特点,将教师分为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制定了分层次、契约式目标管理考评方案。

由教师自己制定本学期工作发展目标,与学校签订《教师发展目标责任书》,并按时进行阶段性自查。学校根据教师自查情况核实计分,形成月评估结果,并以此作为阶段性评估与期末的终结性评估以同等的比例作为教师本学期考评成绩。

本,我校将在不断改进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推动我校教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加强薄弱学科研究,进一步探索各级课程的深层融合,以完善我们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2.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以骨干教师的成长带动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

3.加强网络教研管理,进一步推进主题式校本培训与网络教研一体化模式研究。

4.加强课题管理工作,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以上是我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点滴尝试,有些工作缺乏深入的论证和扎实的推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我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仁能及时为我们指正,以帮我们少走弯路和错路。

谢 谢!二○一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上海市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于1998年启动二期课改试行工作,2004年起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目前,全市中小学已有一半年级实施新课程和采用新教材。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幼儿园广大于部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和主动实践创造的基础上,“二期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二期课改”从设计到实施形成了不少特色与亮点。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功能性的课程结构,并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落实到新课程的德育新体系之中。为新课程实施搭建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课程资源与技术支撑系统,实现了科普教育和历史文化等社会资源与课程有机整合。课程改革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变化。

2.“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正逐渐内化为校长、教师的教育行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3.“健康第一”的思想越来越明确。从《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的实施到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上海市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体育课程内容与实施形式日益丰富。

4.课堂教学面貌不断改观。师生关系日趋民主和谐,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受到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5.教师队伍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广大教师、教研员的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为教师搭建平台,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广大教师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积极参与了改革实践,开展了“做中学”、新基础教育实验、小班化教育、研究性学习等等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6.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十分活跃。广大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由个体的、封闭的、被动的、简单的执行,转变为自主反思、合作互动、主动开放、实践探索、勇于改革的新型教研之风。各项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教研制度、学校文化正在逐步形成。

7.课程与教学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几年来,市、区县和学校分别建立或加强了课程改革或教学工作的领导机构,并发挥了规划、调控、组织实施等管理职能。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虽然“二期课改”和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存在着影响新课程实施的诸多问题。目前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和突出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同上海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差距。教育现代化不仅是硬件建设的现代化,更是内涵建设的现代化,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明显提高。保持上海基础教育的优势,必须加快课程与教学改革步伐。通过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时间、精力和作业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给学生更多空间主动学习,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张扬和提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学校教育教学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尚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从整体情况来看,特别是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解决校长对课程和教学工作的领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校长对于课程和教学的领导,主要包括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与课程目标、健全学校课程发展的组织、打造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营造合作对话的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渠道等,需要广大校长的创新实践和能力积累。

3.教学效能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还存在差距。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影响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总之,围绕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我们要认真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才、教什么内容以及怎样教,如何认识不同学生独特的智能优势,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及相当一部分学校存在的教学效能低的问题。

二、深化课程改革和加强课堂教学的几项重点工作

今后一段时期,“二期课改”和学校教学改进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课程实施环节,努力改进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努力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行“两个调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调整中小学课程。目前,我们重点部署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调整。本学年下半期,我们还将对整个课程方案和各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我们调整学校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既有教育外部,如家长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就业压力过大等原因,也有教育内部,如课程和教学的原因。当前,我们首先应从教育内部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此,针对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我们调整了低年级课程,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学习准备期,从学科和综合活动两方面,加强小学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学习准备期内要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学习准备期设置的综合活动,今年在50所课改实验学校先行实验,明年推开;但是对小学一、二年级教学进度的调整,今年就全市推开。小学一、二年级语文篇目减少35篇,从215篇减少到180篇,识字量和写字量分别减少300个和100个。数学通过删减和后移教学内容,使得学习进度得到减缓。英语也减少了课时量,小学一、二年级,英语周课时从每周3节减少到2节,教学内容减少五分之二。为配合《关于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贯彻实施,市教研室制订了《关于小学学习准备期实施指导意见》,提供了实施案例。

为了配合课程的调整,也从长远改革教研方式入手,我们建立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网络互动平台,于今年8月23日开通。目前先从小学的学习准备期和一、二年级的语、数、英学科教学开始,将来要拓展到小学所有学科。我们希望广大教师能积极参与这个平台的交流,来解决信息及时传递的问题,来通过互动创造更多鲜活的资源,从而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时效。

2.调整中小学作息时间。上海市从1999年起,规定中小学于7:45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为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和身体健康,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市教委从今年2月起选择卢湾、虹口、浦东新区、嘉定4个区开展“推迟中小学集体教育活动时间”的试点工作。试点学校都适当推迟了集体教育活动的起始时间,小学试点学校一般推迟至8:00或8:15以后,初中试点学校一般推迟至8:00以后。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试点区多数教师、家长与学生基本接受试点时间,尤其是家长接受度最高,说明以前对推迟集体教育活动时间的担心是可以解决的。试点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的睡眠时间有所增加,社会反响良好。在总结4个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市教委经研究,决定2007学年在全市进行全面推广。小学和中学(寄宿制学校除外)分别实行上午8:15以后和8:00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的作息制度。

在全市全面调整学生作息时间,就是要让更多的学生的睡眠时间有所增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得到减轻。当前,仍然有些学校、教师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学习时间长学习成绩就好。这种观念错在没有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没有把教学效率作为关键因素,这是缺乏教育智慧的体现,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人实施和课程改革的推进。

(二)做到“三个加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加强思想和理念引领,进一步提高课程领导力。新课程方案在学校中是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创造性的劳动变为现实的。校长的教育理念及其行为直接决定了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目前,在新课程实施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在观念上还没有很好地转变,有的学校并不完全执行全市规定的课程计划,存在学校随意增减课时,教师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等现象;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显得比较薄弱,个别校长不同程度地脱离教学一线,不熟悉教学业务;个别名师远离课堂,无法引领学科发展,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

因此,各校一定要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形成以校长为核心的合作团队。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狠抓学校教学管理,重点要加强以下方面的领导:

第一,加强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的领导。学校要在校长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市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统筹人、财、物等资源,本着有益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有益于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有益于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等原则,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编制学校课程计划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合理规划、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校长要引领教师,不是为了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而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而要确保校本课程服务于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校长应依靠教师智慧,大胆探索,在学校教学计划的一天作息时间安排、一周教学活动安排和学校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面形成特色。

第二,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校长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要深人课堂教学第一线,分析教学动态,抓住主要矛盾。要深入课堂听课,摸清课堂真实情况,要抓住教学环节中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到位度,尤其提倡校长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的专业支持,充分关注课堂中的疑难问题,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引导和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技能。

第三,加强对校本教研的领导。校长要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民主、开放、协力、合作的氛围,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不管这位教师今天的基础怎样,组建强有力的教师团队。要健全并完善各科教研组织,制定符合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和可行的实施方案,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实现研训一体。学校要对校本教研工作过程与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定期检查制度运行情况,不断提高校本教研工作质量。要选配好教研组长,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教研组集中精力聚焦课堂教学,针对实际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组的活力。教研组要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来主动适应课程改革执行力提高的需要,执行力通过教研组发挥,使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持续发展。

2.加强学校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这是教育规律决定的。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陈旧的、低效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加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落实到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目标、过程与结果的一致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作为教学目标,大家都已清楚。但是在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的和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相脱离。对三维目标的整体把握,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学科核心教育价值,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教育价值,由此准确定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学目标要强调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要回应教学目标。“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关注过程”的师生关系和课堂“生成性”现象是课堂教学中比较关键的一个问题。教师确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才会很好地利用学生“生成性”资源。从某种程度说,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取决于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要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学校比较关注上课,但是对备课、作业练习、个别辅导等环节重视不够,从而导致紧密连接的教学环节有些脱节。以作业环节为例。去年有一封家长写给上海市委领导的来信转到市教委,说有的语文教师忽视教学的特点,为提高考试成绩,反复让学生抄写大量的字、词、句,而忽略了字、词、句相互关系的教学与练习。有的老师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每天滚动抄写语文课文后的字词,今天抄写1-10课,明天抄写5-15课,以此类推,最多时,学生一天居然要抄写20课的字词。要求家长念,学生写,占用了家长大量时间,学生也产生了不满情绪,还影响了其他学科的作业完成情况。来信人列举了教师不加选择、盲目布置作业的例子:有一次长假期间,仅语文一项,学生每天要抄写古诗1首、课文2篇、外加课文后字词,还有小作文6篇。老师的盲目使天真的孩子只能趴在桌前,写啊写,一个假期没见孩子好好玩过,真是又可怜、又可悲。

当前,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作业效度的轻视几乎是个“致命伤”。从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精选有针对性的作业,到认真逐一批改作业,再到发现学生的认知差异实施个别辅导,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矫正——改进的循环过程。这个循环既能让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程度,又能为下一轮的教学找到扎实的新起点。青浦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实验,就是强调抓反馈。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又不加选择地压给学生过量的作业,刚才的例子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以为只要多做练习就能提高质量,作业之后既不批又不改,只让学生自己对答案,耐心的“面批”不见了,有效的“订正”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无尽的、千人一面的“一课一练”,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吗?高效率作业环节的缺失把教学的连贯过程“拦腰斩断”,反馈失去效用,辅导又不跟进,学生学习成了“夹生饭”,而考试和下一轮教学又按部就班地叠加上去,这样,学生的负担能不重吗?面对社会对小学生无效作业过重的反映,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是缺乏面对问题的勇气,还是缺乏解决问题的激情?为什么这样的低级错误长期存在、反复出现?对这样的问题,难道我们熟视无睹、麻木不仁,难道我们就听任一代一代家长,一代一代的爷爷奶奶,在对教育的抱怨中积淀起对教育的不满,从而转化为对党、对政府、对社会的信任危机吗?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原因很复杂,但是能不能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做起,从小学做起,尤其从一、二年级做起?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谁来对这些行为负责?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差异性是很大的。对有偏差的教学行为,如果校长不抓教学,教研组不抓教学,没有人干预,也没有人通过业务学习和研究予以帮助提高,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小孩子往往就耽误在这个过程里面了。因此谁来承担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责任?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假如说减负可以先从小学做起的话,那么全市 626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一、二年级共6255个班级,按照每个班级2名教师计算,共有1.25万名教师;626位校长,每人平均带20位老师。通过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去带领1.2万多名教师,如果有上述类似的低级错误的话,就要予以纠正。端正教学行为,这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更是教研工作的内容。因此,如果说整个基础教育课业负担的减轻条件还不是很具备的话,我们就先从脚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可以做的事情做起。因此,我有三个想法:第一,626位校长行动起来,加强领导,承担责任;第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行动起来,给学校以专业支持和指导;第三,市教委教研室、督导室下学期组织教学调研,就本次会议的贯彻和提高教学有效性问题开展调研。只要大家行动起来,凭借上海基础教育的优势,我们是能够解决小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此类低级错误的。

以上是作业环节,当然还有个别辅导。上海基础教育是最有条件做好个别辅导的,因为,上海基础教育的班级规模在全国是最小的,小学普遍推行小班化教学。个别辅导和指导的重点是学习困难学生,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第三,要重视评价与考试的有效性。目前,考试难度层层拔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区级统考难于市级统考,学校考试难于区级统考。在同一课程标准要求下,各级的考题难度相差很大,这是一种误导。在这里,我要重申,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制订科学的学习评价标准,不得随意拔高考核和考试要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注意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纵向发展,淡化横向比较,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研队伍综合素质

目前,从总体而言,上海市、区教研员队伍结构比较合理,深入基层服务学校和教师的意识较强,受到基层学校老师和领导的认可。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教研员忽视学习、精力分散、作风浮躁,凭主观经验行事;有的不深人课堂教学第一线,抓不住教学效率的主要问题;队伍的专业结构也有待进一步改善。为此,我提出以下三点意见。

1.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提升自身学科教学素养。教研员要引领和指导学科教学,首先要把握学科教学发展动向和国际上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其次要认真研读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把握上海课程改革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学科教育的改革方向。目前已进入终身学习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研员必须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学科教育的前沿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要深入学校,把握本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向。听课和评课是教研员的基本功,教研员必须聚焦教学,深入学校第一线,不仅听课和评课,还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收集学科教学的信息,包括教学基本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练习、个别辅导、测试等情况,校本教研活动情况等;对教学中的问题,要拿出数据分析,真正把握本市、本区县、本学科的真实状况。每个教研员必须扎扎实实地到基层,做好具体信息的积累工作,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把握真实情况,研究与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各区县的每个教研员,每学期末和每学年末,要完成本区学科报告,既要有定性的分析,也要有定量的分析;既要有教育质量的分析,也要有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从而不断提升教研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

3.要提高教研品质,加强专业引领。教研工作性质需要教研员既要有一定理论水平,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实践提升为理论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教研员必须强化基于实践的应用性研究。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以指导学校课程和教学实践。目前教研员队伍面临新老更替,新教研员要向老教研员学习,一定要亲历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学习、钻研,不断积累经验,成为教学和研究的行家里手。

三、建立社区和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加强教学工作的社会氛围

课程改革是一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工程。由于其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因而必须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参与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这里我着重强调的是家长的参与。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老师,家长对课改和教育质量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据调查,在家庭生活中,中小学生家长投入时间与精力最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最少的是体育健身锻炼和兴趣培养;最关心的是子女学习成绩,据调查,其中小学生家长为61。4%,初中生家长为51.9%,高中生家长为49.8%;超过半数的家长为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其中70.2%的小学生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48.9%的小学生参加课余补课。针对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现状,为有效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引导家庭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帮助家长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发展形势,以及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选择孩子的期望目标和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确立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前不久,《新闻晨报》上曾刊登一篇报道。题目是“家长发帖怨学校,学校大方纳良言”,说的是上海市实验学校中,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在一个网站发帖子诉说自己的苦闷,埋怨学校导致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过重。这个帖子被学校小学部毛老师读到,毛老师立即组织人员召开会议,了解情况。学校还在一年级93名家长中,做了无记名调查。根据结果,校方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家长很高兴,被学校的态度和及时行动而感动。学校也表示希望多听到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则新闻让我感到,第一,学校的服务精神和有效调控的行政效率值得学习;第二,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沟通体制来及时调节家长和学校,实际上是教育和社会的矛盾,如果教育服务提供者与被服务者之间一旦有问题都能及时地得以调节,那么整个教育与社会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二)要进一步依法规范中小学、社会教育机构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

为了形成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教育部门首先要加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舍的管理,严禁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将校舍和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开展办学活动。严禁各中小学、幼儿园、社会教育机构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举办以中小学在校学生为对象的学科类训练班、补课班、提高班、辅导班以及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各种外语和学科班。禁止中小学幼儿园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联合办学行为,组织或变相组织各类办班并且收费行为。严禁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动员和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的各类办班补课。今年上半年,市教委宣布取消中小学英语等级考试,这是减负的措施之一。有的社会机构把该举措作为拓展市场的契机,纷纷宣布要组织中小学生的外语等级考,社会反响很大。市教委对此态度明确,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以及中小学校不参与各种面向中小幼学生的社会考试的主办、动员、组织工作,市教委将继续对面向中小学生的考试予以清理和梳理,并分别采取相应措施。第二,进一步要求所有中小学不将各种社会考试的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如果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社会考试,成绩不记入学生学习成长记录册,不纳人综合素质评价范畴,不作为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不得将学生各种社会性考试的成绩作为学校评价和招生评价的依据。

四、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教学工作

这次会议务虚和务实相结合,即既要统一思想观念,明确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明确各教育机构、各教学岗位相关的主要职责和工作方向,又要把具体任务切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按照会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课程改革健康、有效的发展。

(一)组织学习,转变观念,把任务落实到工作计划中

这次会议后,建议区县和学校组织校长、教师学习讨论,真正转变观念,在认识上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力,在行动上提高对新课程实施的领导力。这次会议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和附件,都是针对当前教学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是课程计划层面的,有的是课堂教学层面的,有的是教研工作层面的,有的是队伍建设与培训工作层面的等;从责任看,有的是区县的,有的是教研部门的,有的是考试部门的,有的是学校的,也有的是教研组或教师的责任。所以,要真正落实会议精神,就要分层明确责任,明确要求,并将要求落实到各个层面的工作计划之中,并认真执行好计划,定期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二)抓好培训,明确要求,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

针对小学学习准备期的实施,8月22日市里已开始组织面向全体区县教研员和课改基地学校试验教师的培训,接着,区县和学校也应该安排培训活动。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当前,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必须落实到课堂有效教学上,教学各环节的均衡提效是主要的着眼点。所以,不管是区域性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都要切入到教学环节尤其是较薄弱环节的问题上,分析要实,导向要正,效果要看得到。

(三)注重调研,了解实情,将研究、指导、服务落到实处

目前是课程转型、课改转段(由试验阶段转向推广阶段)的特殊阶段,改革推进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包括观念更新、资源配套、教师适应等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及时掌握并且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深人调研,了解实际,尤其对一些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研究和应对,才能把指导和服务落到实处。

(四)及时总结,积累经验,推进课程改革健康、有效发展

对照课程理念的高度来衡量自己的行动,回顾走过的路程,总结成功的经验或不成功的教训以改进工作,这是推进课程改革事业的必要任务。上海基础教育的传统之一是区县和学校主动改革、奋勇争先,特色实验、层出不穷。我们的课改方案设计已经总结和吸取各区县和学校的改革经验,今后,我们仍要重视对经验的总结,以辐射成功的经验来推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有效发展。

第五篇: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贴近实际,重在运用,繁荣校园文化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点滴

多年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感受最深的是,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贴近实际,重在运用,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搞清教师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学习儿童文学的浓厚的兴趣 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的形象化教材,是伴随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不可缺少的精粮。孩子们在听家长、教师讲述的故事中,在课本和课外读物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人生的启蒙;开始具体、直观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使一些简单而基本的道理和知识在他们心田生根——儿童文学是孩子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教师是少年儿童人生的启蒙者和领路人。不论是师范生、幼儿教师、小学教师还是初中教师,系统地初通一些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一些中外儿童文学的作家、作品,进而能够创作一点各类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很有必要的。

(一)儿童文学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

教师从事基础教育是“未来”的塑造者。振兴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重担历史地落在新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肩上。当今世界处在知识的、科学的、速度的新世纪。世界文明国家为了各自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发达,都在努力繁荣儿童文学事业,以其陶冶童心、增益智慧、发展创造力,使少年儿童成长为新世纪健全、健康的公民。少年儿童总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和前途,看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主要是看少年儿童的教育水准,而儿童文学的发达与否,恰是衡量这一水准的重要标尺。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真正不朽的典型形象里,有许多是世代相传的儿童文学作品里的神话、童话人物。它们常常是给一个国家、民族彩绘上梦幻般的、充满诗意和魅力的美好境界。孙悟空、小人鱼、木偶匹诺曹、米老鼠和唐老鸭„„早已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走向全球,走向未来。我国的儿童文学源远流长,对世界文化曾产生深刻影响。但当今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尽管经多方呼吁,境况逐年有所改善,可是亿万少年儿童仍处于没有足够好书看的精神饥渴之中。不论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儿童文学的巨大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都必须引越足够的重视。在建设“四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要努力繁荣儿童文学事业,把它当做“人生的教科书”,来培养少年儿童高尚的品德、情操;增长少年儿童的知识、才干;发展少年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总之,要充分利用、发挥儿童文学的价值、功能,以之塑造、陶冶少年儿童美好的心灵,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二)儿童文学对教师的熏陶

1、阅读、创作儿童文学,可以迅速提高师范生的文学修养

师范生中普遍存在着语言修养、文字功力、口头表达(尤其是即兴口头表达)较差的现象。有些同学在各种场合不同程度地出现文不及义、语意含混、表达不畅的通病,有时甚至“挂”在讲台上。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文学修养较差:笔下无“文泉”奔涌,口中少妙词应对。其实,师范生中有许多文学爱好者,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缺乏恰当的引导。通过儿童文学的学习、研究、创作,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文学志趣,迅速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这不仅能使他们在校时参加各类同语言文字有关连的活动感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且对于他们从教后的教育、教学活动大有裨益。

2、阅读、创作儿童文学,可以为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的教学艺术增添色彩

幼儿园、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都是少年儿童。选修儿童文学的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儿童化,倘若结合教学穿插一点顺手拈来的小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吸引少年儿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在写作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黯熟儿童文学的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编写恰当的范文、生活故事、寓言、朗诵诗、文艺节目,在课内外活动中灵活应用。而这些基本功都源于儿童文学的阅读、研究和创作。

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师范生学习儿童文学并学会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确能为以后的幼教、小教工作增添色彩

3、阅读、创作儿童文学,可以使幼儿园、小学教师更好地熟悉少年儿童地心理特征,胜任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

一个学前班、教学班的不同年龄的孩子们性格迥异,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备不相同。童心,既象莹洁的水晶,又象难猜的谜,一个高明的教育者要以高尚、真诚的爱心与幼小的心灵碰撞,迸射出挚爱的火花,达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与理解,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习惯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儿童文学中多姿多彩的少年儿童生活画面,形形色色的少年儿童典型形象,常常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从某种程度来说,你熟悉了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孩子,也就帮助你熟悉了周围生活中的孩子。儿童文学会给予你的教育工作以许多有益的启示,会为你的教育工作提供许多具体形象的“参照物”。例如,我们阅读了鲁迅先生的《风筝》,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朴素的真理。鲁迅先生因当年撕毁小弟的风筝而痛悔终生,拳拳爱心,灼灼可鉴。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切切不可轻易挫伤童心稚嫩的幼芽。

阅读、创作儿童文学,拓宽了师范生、教师在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视野,为他们更出色地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是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当然后备军

我国现代儿童文学起步于“五四”时期。现代文学的著名作家,如鲁迅、叶圣陶、朱自清、冰心、陈伯初、张天翼等,都曾为发展中国的儿童文学事业作出过卓越的贡献,留下许多瑰丽的儿童文学作品。其间,更有一个并非巧合的文学现象:这些大师们竟无一例外地曾在中小学、中师任教,边教学、边写作。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就在家乡的中师、中学任教,以后一生为“救救孩子”奔走呼号,以他犀利的文笔直抒关于儿童、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的见解,还在《故乡》、《社戏》等小说、散文中逼真地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塑造出动人的儿童文学形象。叶圣陶先生从二十年代就在小学,中师一边任教,一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小白船》、《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许多著名童话作品,他曾在《我和儿童文学》一文中写道:“一九二一年冬季,正是我和朱自清先生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朝夕相处的日子,两个人在一间休憩室里备课、改本子、写东西。朱先生又一篇散文提到我写童话的情形,说我构思和下笔都很敏捷„”叶圣阳先生当时生活在师范生中间,曾著文论述师范教育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并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有价值的儿童文学,至于另一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陈伯吹,更把小学 教师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描绘得很有情致。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九二二年秋,我已当了一年半的小学教师,既对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有所观察,也有所认识;又对于师生亲爱无间的生活有所陶醉,乐在其中。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正是在这个情景之下,创作之波时时冲动着、腾涌上心头,而在教学工作的客观方面又颇有需要。所以写了中篇小说《学校生活记》,于一九二七年三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雪泥鸿爪,为我和学生们三年的共同生活留下了一个纪念。”读了这段精彩的文字,我们可以感知,是小学教师的生涯,把陈伯吹先生引向儿童文学艺术大师的道路。在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及当代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教师“出身”的更是比比皆是。如:何公超、郭风、贺宜、稽鸿、刘厚明、罗辰生、张成新、夏有志、张之路、董天柚、范锡林、余通化、葛冰等。有许多儿童文学作家现在仍在教学第一线,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进行文学创作。其实,这一文学现象绝非偶然,不论任何时代,师范教育从来都是儿童文学作家的摇篮。试问,有谁能比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更热爱儿童、熟悉儿童、理解儿童呢!再举一个当代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海政幼儿园教师诸葛怡业余时间从事儿童电影、电视剧本的创作。近些年来,连续创作了《师魂》、《好爸爸、坏爸爸》、《亲亲我,老师》等十余部影视剧本,获得“飞天”、“双燕”等编剧一等奖。文学创作的丰收源于她幼儿教育生活中的观察、积累。她经常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留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每有所得便及时记在本子上。她说,孩子们一个个调皮的动作,一句句天真的话语,都深深撞击着她的心,唤起她强烈的创作冲动,使她倾注了全部的心与爱,为孩子们写出一部又一部优秀影视剧。

教师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是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当然后备军。

二、做好儿童文学创作的准备,引导师范生热爱儿童文学创作,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储备感性认识

学习儿童文学的理论并尝试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是师范生涉足的新的知识领域。所以,首先应该以敏捷的步子跳出两个“圈子”:一是学习正规语文工具课的程式;二是真人真事命题作文的写作惯例。然后,在头脑中逐步增强“文学”与“创作”的概念与意识,这就很有必要在文艺理论、思想、生活、艺术技巧等方面加强修养,做好创作前的准备。

(一)初步熟悉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创作过程

1、懂得写作文艺作品是一种创作性的精神劳动

创作者要在正确世观的指导之下,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从中提炼出题材和主题,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塑造典型,形象直观地反映生活。但它绝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搬和自然主义的生活“录像”,而是以生活为依据的虚构和再创造。初学创作的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罗列生活的表象或直陈对生活的肤浅感受。当有人指出他们的作品表现主题不准确、不深刻的时候,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 “我写的人和事全是真的。”这显然是对“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缺乏足够的认识。

儿童文学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分支,它的总体规律同其他文学创作门类是一致的。

2、弄清“文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典型化”的文学原理

毛泽东同志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就是说,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典型化。典型化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它要求作者通过外在的现象反映出事物内在的本质,通过鲜明的个性反映出充分的共性,通过个别的事物反映出同类事物的一般意义,通过人物命运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事件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文学作品只有经过典型化,才能突破生活原型的局限性,使典型形象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带有普遍意义。

3、理解文学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的辨证关系

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但它又是虚构的,文学作品虽然具虚构的,但它又必须是真实的。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确能反映生活的真实。这就是说,文学作品不一定要写真人真事,而是要写出经过艺术加工的符合生活真实的人和事。鲁迅先生讲过:“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因为后者需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有些小说或影片,我们看的时候明明知道不是真的,却要为其中的人物担忧、欢喜甚至感动得流泪,这就是因为它逼真、感情色彩浓,引起了读者与观众的共鸣。所以!生活是水,文学艺术作品则是作家用它酿造的醇香的酒;生活是花,文学艺术作品是作家采得百花后酿成的芳馥的蜜。

4、熟悉文学作品的一般创作过程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创作素材的积累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积累素材多为亲身经历和自己耳闻目睹的直接体验。送第一手材料是极可贵的写作素材,积累得越多,创作的底蕴越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间接素材积累是指听别人转述的、文字读到的、影视观看到的等,这些素材虽不及直接积累感受强烈,但如果能融入自己的心理体验,也往往能成为很好的素材。王愿坚没有经过长征,却写了《七根火柴》等多篇反映红军长征生活的小说。莫言是当代青年作家,却在《红高梁》中酣畅淋漓地写了“我爷爷”抗日的悲壮故事。他们都是调动了丰富的间接素材积累。[触发灵感,提炼主题]创作者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之后,感情受到生活浪花的激荡,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要把感受到的生活美感或矛盾表现出来。但表现什么,怎样表现,一时还心中无数。这时,就需要苦思冥想,反复敲击“生活的矿石!”,进射出灵感的火花,去引燃创作构思的火种。这灵感常常是偶然触发的:不一定在何时、何地、何种因素,促使它犹如一道火光闪亮在脑际,引发了主题,贯穿了一个又一个题材。[潜心构思,精选题材]契诃夫说过:“写作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提炼主题,提炼故事情节,提炼人物形象及各种细节,苦苦思索,直到烂熟于胸。这一创作过程,也有人称之为“创作骚动期”。创作者深深陷入作品的故事、氛围中,倾注全部情感努力表现它:开头怎样写?中间怎样写?人物如何描绘?情节怎样发展?细节如何丰满„„都要考虑周全。[“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这是创作的完成阶段。创作者已经把写什么、怎样写都想好了、理顺了。便可以酣畅自如地尽情挥洒,创作者充分体验到了“瓜熟蒂落”的创作快感。

上述四点为文学创作中的一般过程。初学儿童文学创作的人要熟悉这个规律,并在创作实践中有所体验。

(二)“热爱”与“兴趣”是儿童文学创作者成功的思想基础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因为它“是一种促使人们把全部精力动员起来,起着积极作用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潜心研究、创作儿童文学,必须发自内心的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文学事业,对它倾注自己全部的感情与精力,怀着崇高的使命感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有了正确的写作宗旨、正确的教育思想,而后便可以依据自己的观察与体验,以极大的兴趣与情致为孩子们创作,用自己的笔去开启少年儿童的心扉!启迪他们分清是与非、正与邪、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创作出少年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来。

(三)初学创作者的生活和知识的修养

儿童文学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必须真实而客观地反映生活。这就需儿童文学创作者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头脑中有一个丰富的“材料仓库”,创作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源流。这源流来自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儿童世界,是充满情趣的世界;儿童心理,是充满稚气与幻想的奇妙心理。要探究少年儿童生活,就要学会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世界,然后再从教育者的角度去审视它,对少年儿童的性格、心理、兴趣、问题等加以分析、集中、概括,再加以联想、生发,从中提取出他们应该接受而且乐于接受的适合他们口味的文学精品。

儿童文学创作者除了要熟悉、了解少年儿童的生活而外,还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仅要学习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学习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样,你笔下的少年儿童生活画面和主题才会有色彩、有力度。

(四)初学创作者要注重艺术技巧的修养

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作品要描写人物、结构故事、抒发感情,都离不开艺术技巧。那么,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不妨打个比方:如果把一篇较完美的、艺术技巧较高的儿童文学作品比作一个活泼、美丽的孩童的话,那么,鲜明、深刻的主题就是“可爱孩童”的灵魂;生动的故事、曲折有韵味的情节、丰满新颖的细节,就是这“可爱孩童”的躯干;独特的个性、风格、新奇的童趣,则是“可爱孩童”的活力;准确、优美、诗情画意的文学语言,是这“可爱孩堇”漂亮的衣衫。

构成一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这诸多因素,都涉及到了艺术技巧问题。尤其是学习优美的、符合儿童特点的语言,更为重要。高尔基说过:“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可见,语言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晓畅、生动、形象、动作性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儿童文学创造者的创作准备除了初通必要的文学理论,加强各方面的文学修养而外,还要注重学习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细细体味,融会贯通,化作有益的文学营养,用以提高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水平。

三、培养师范生指导小学生编创和演出校园文艺的能力,为繁荣小学校园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校园文化指学校文化生活中在各个场合演出的各类文艺节目,它对配合思想品德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美学、音舞、表演、朗诵等综舍艺术修养,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气质风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范生和小学教师熟悉、掌握一些校园文艺的编创、指导的方法,会给教育工作、课外活动(比如会演、主题班、队会,节日活动等)带来方便。

在园文艺的编创与指导,是师范生和小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艺术性、技术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基本功。

(一)校园文艺“寓教于乐”的应时实用性

校园文艺的应时实用性同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赶形势”的文艺演出不尽相同。它不仅仅是为了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或单纯通过文艺形式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校园文艺具有更广泛的内容和更灵活多样的形式;它的应时实用性更多地体现在学校周而复始的教育活动中。根据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律,寓教于乐的文艺活动大体有如下几类:

1、节日校园文艺

指一年中各大节日的庆祝文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早已筹划好的大型演出会,也可以是中、小型的即兴节目表演;可以是演员登台、观众欣赏的剧场式演出,也可以是演员、观众环座,由主持人串联的文艺、游艺、即兴谈话等穿插进行的“综艺大观”式的娱乐活动。演出节目的内容一般要突出节日特色。按时序,节日校园文艺大致有:

新年文艺:以分年级或分班举行的中、小型文艺活动为宜。内容要突出对集体和每一成员的成长、成绩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憧憬、祝愿。要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欢乐、感奋、有益的氛围中。形式力争花样翻新、独特别致。一般要设2——4各思维敏捷、口语流利、气质风度好的主持人,用诗句或即兴对话来串场。晚会情绪的起伏、高潮的迭起往往与主持人的机敏、干练、幽默、善于协调下很大关系。活动内容力争灵活多样,色彩纷呈,比如:在“新年快乐”的乐曲声中摸取新年老人带来的小礼物(每人必准备一份,事先放入篮中)会把少年儿童带入欢愉、神秘、友情的气氛中。“每人说一句祝愿的话”,又使他们紧张、激动、兴奋起来,心理上透着一股庄严、哲理、圣洁的感觉。由主持人指定人参加的诸如“项气球”、“抢椅子”、“逆向口令操练”等观赏性游戏,往往能使晚会气氛进入高潮。至于演出的文艺节目,可以是早有准备的:如小品、歌舞、相声、小魔术等,也可以是大家写条子举荐或做集体游戏“抓”来的即兴表演。如果晚会进行中有来宾到场,出于礼节,一般要暂停一会活动,互致问候,祝贺,并欢迎来宾出节目。

新年文艺的活动小型多样,以只即兴表演为主,比较容易准备。难度较大的是怎样在节俭的原则下,布置一个新颖、别致、色彩缤纷、节日气氛浓郁的新午晚会的会场。

清明文艺:内容单纯,主题单一: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激励少年儿童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勤奋学习,天天向上,锁骨互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形式以诗朗诵和演唱革命歌曲为主。但泛泛的赞颂、怀念,不及根据当地革命史料,集中缅怀几位先烈,可以把他们的事迹编写成短剧、故事、歌表演等专题演出,教育效果会更好。

“六一”(或“五四”)文艺:时值春末夏初,正是桃红柳绿气候宜人之际,可以组织野游文艺活动。在风景幽美的山水间军训、爬山、划船。文艺节目在活动间隙或野餐前后进行。

下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总结[5篇材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总结 滕州科圣中等职业学校 施治举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勇当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排头兵

    勇当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排头兵2014年3月13日星期四下午5点,忙碌了一天教学工作的莘庄镇小学青年科研骨干教师20余人聚集在北校中会议室,召开新学期首次会议。 莘庄镇小学......

    高师钢琴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师钢琴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等师范教育因其培养目标的特定性而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由于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与课程教学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与课程教学改革 ------------------ | 课改教研加入时间:2008-4-11 16:16:19 点击:255 一 关于多元智能的思想 是人类现阶段认识水平的体现。道家的道生万物和......

    15_《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教学档案(教学改革与创新)课程名称: 大学计算机基础 授课教师:护理龚鸣敏 建工0902-04 园林0901 0901-02 生工开课学期: 2009-2010-1选用教材: 《计算机文化基......

    PLC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 作者根据职中生的能力特点,认为plc教学适宜采用“以案例为主线的教,以任务为驱动的学”的教学模式,并介绍了其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以及一些教学体会。 关......

    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学习总结

    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学习总结很荣幸学校给我参加在乌市博格达宾馆参加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培训活动。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 这次学习活动中,我第二次听了自治区职教专家刘志宏老师......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发展规划(5篇范例)

    我校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于2006年11月成立了形势与政策教研室,2011年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着力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教研室共有教职员工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