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关于头痛条文的总结

时间:2019-05-12 06:3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伤寒论中关于头痛条文的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伤寒论中关于头痛条文的总结》。

第一篇:伤寒论中关于头痛条文的总结

《伤寒论》中关于头痛相关条文的总结

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创了中医理法方药体系的先河,其中的六经辨证更是把经方派和医经派做了完美的融合。是集大成的一部巨著。不仅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顶峰,在实践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知道作用,被各世医家奉为圭臬。其中对于一些症状的相关性经行了高度的概括,每一个主症必然是此疾病的核心症状,并且把症状与病机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了《伤寒论》的行文特点。后世医家们根据条文中的症状,进行方症对应,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头痛作为一个以症状命名的疾病经常是作为其他疾病的一个伴随症状,原发头痛较少见,诊断也十分的模糊。《伤寒论》按照六经辨证对疾病经行了分类,其中有不少条文提到头痛,说明头痛对应的病机也可以出在各条经的疾病中。现在把其中的与头痛相关的条文经行整理,收集各医家的注解。希望可以从中找到各经头痛的病机,也是对头痛按照六经经行一个很好的分类,并且得到治疗各类头痛的有效方药。

临床上头痛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并且《伤寒论》中写作手法也有省略和互文等,所以在整理过程中把“外证未除”、“项背疼痛”、“郁冒”、“头眩”等一些症状也经行了摘录,希望读者可以经行参考。

文中引用医家注解:

【成】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方】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钱】清。钱潢《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 【柯】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张】清。张隐庵《伤寒论集注》 【森】森立之(日)《伤寒论考注》 【鉴】《医宗金鉴》 清。吴谦等。

参考书目:

《伤寒论考注》 森立之(日)。著。郭秀梅、冈田研吉(日)、加藤久幸(日)。翻译校点。崔仲平。审订。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1年10月北京第1版 2001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ISBN7-5077-1887-5 《伤寒论集注》清。张隐庵。注释。清。高士宗。纂集。张金鑫。校注。学苑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2009年9月第一次印刷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40223号 《伤寒论条辨》明。方有执。编著。陈居伟。校注。学苑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2009年9月第1次印刷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31546号

《伤寒来苏集》清。柯琴。编撰。张海鹏。陈润花。校注。学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2009年9月第1次印刷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97885号

伤寒论卷第一 脉法第一

三十二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慄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同,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龈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抟,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张:寸口脉阴阳者,概左右三部而言,三部俱紧则上下受邪,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上中雾露之邪,故名曰清也;下中湿着之邪,故名曰浑也。中上、中下俱属乎阳,若阴中于邪,内干五脏三阴之气,必慄也。夫三阳之表气微虚,三阴之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如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而邪于上,腰痛、胫酸而邪中于下。盖三阳之脉皆络于头面颈项,而瞎循于腰膝足胫,俱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也。”若阴中于邪,在太阳则阴气为慄,阴气者,太阳之所主也;在厥阴则足膝逆冷,足膝者,厥阴之所主也;少阴则便溺数出,前阴者,少阴之所主也。三阳表气微虚,以致三阴里气微急,微急者,正微邪急也,夫正气内微,邪气外急,是以三焦之气不能从内达外,而三焦相溷,内外不通。夫所谓三焦相溷者,如上焦怫郁,不得阴气以相滋,则脏真气相熏,故口烂食断,断齿根也。食者,如日月之蚀而缺也。如中焦不治则胃气不能与之外达而上冲,脾气不能为胃转输而为浊。夫荣气出于中焦而主血,是以荣为不通而血凝不流。

成:浮为阳,沉为阴,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者,太阳也。下焦者,少阴也。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酸、胫酸者,雾露之气中于太阳经也。独邪中于下,阴气为慄,足胫逆冷、便溺妄出者,寒邪中于少阴也。因表气虚微,邪入而客之。又里气不守,邪乘里弱,逐中于阴,阴虚遇邪,内为惧慄,致气微急矣。《内径》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上焦之邪甚则下于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于中交。由是三焦溷乱也。三焦主持诸气,三焦既相溷乱,则内外之气俱不得通,膻中为阳气之海,气因不得通于内外,怫郁于上焦而为热,于藏相熏,口烂食断。《内径》曰:“膈热不便,上为口糜。”中焦失治,胃气因上冲也。脾:坤也。坤助胃气磨消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故胃中浊也。《金匮要略》曰:“谷气不消,胃中苦浊。”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气不能布散,致荣卫不通,血凝不流。

伤寒论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六: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成:太阳为三阳之长,其气浮于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气初入人皮肤,外在表也,当一二日发。风府穴名也,项中央。太阳(《经脉篇》)之脉从巅入脑络,逐出别下项,是以上连风府,其经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故病头项痛,腰脊强。

十二:若两感于寒者,一曰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曰阳明受之,即与太阳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曰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藏府不通,则死矣。

成:阴阳俱病,表里俱伤者为两感。以其阴阳两感病则两证俱见,至于传经则亦阴阳两经俱传也。始得一日头痛者,太阳。口干烦满而渴者少阴。至二日则太阳传于阳明。而少阴亦传于太阴。身热谵语者阳明,腹满不欲食者太阴。至三日阳明传于少阳,而太阴又传于厥阴,耳聋者少阳,囊缩而厥者厥阴。水浆不入、不知人者,胃气不通也。《内径》曰:“五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云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谓三日六经俱病,荣卫之气不得行于内外,府藏之气不得通于上下,至六日府藏之气俱尽,荣卫之气俱绝而死矣。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成:《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脉浮头项痛而恶寒者,太阳表病也。

张:太阳为诸阳之主气,有通体、分部之不同。通体天阳如天,主周身皮肤毫毛肌表,一似天之环绕于地外;分部太阳如日,主头项脊背尾闾,一似日上旋于躔度。此首阳太阳主通体之毫毛,而复有循经之分部也。太阳之为病,脉浮,言太阳运行与周身之肤表,病通体之表阳,故其脉应之而浮也。头项者,太阳经脉所循之分部也,病在表而涉于分部,故强痛也。恶寒者,恶本气之寒也。盖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以寒为本,以热为标故也。《天元纪大论》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六微旨大论》云:“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方:太阳头痛,首条已具言之。此又独言者,举大意也。七日以上,该六日而言也。行亦传也。经尽,谓传遍也。欲作再经,谓病加进也。针足阳明夺其传路而遏之也。传与阳明篇转互音义。

柯:旧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谓之再经,自此说行,而仲景之堂无门可入矣。夫仲景未尝有日传一经之说,亦未有传至三阴而尚头痛者。曰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曰行,则与传不同,曰其经,则是指本经而非他经。发于样者七日愈,是七日及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遍之日。岐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再作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非归并阳明,使之不犯少阳之谓也。本论传经之说,惟见于此。盖阳明经起于鼻頞,旁纳太阳之脉,故有传经之义。目痛、鼻干是其症也。若脚挛急,便非太阳传经矣。阳明经出大指内侧,太阳经出小指外次经络不相连接,十二经脉,足传手,手传足,阳传阴,阴传阳,与伤寒之六经先阳后阴、先太后少之次第迥别。不知太阳传六经,阳明传少阳之说,何据乎?细审仲景传属,转系并病、合病,诸条传经之妄,不辨自明矣。

十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方:此与前条文虽差互,而证治则亦。前条有脉无头痛,以揭病名,此有头痛而无脉,以言治。互相详略耳,无异殊也。

柯:此条是桂枝本证,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

十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张:此承上文,头痛而及于项背,以见太阳循经自上而下之义也。几几者,为短羽鸟之伸颈鼓翼,飞翔之不能状。太阳经脉循行于脊背之间,今风邪涉于分部,而经气不舒,故项背强而几几然也。循经下入,是当无汗,反汗出者,分部受邪而肌腠不密也。肌腠虚故恶风,用桂枝汤以解太阳肌中之邪,加葛根宣通经脉之气而治太阳经脉之邪。

柯:足太阳脉自络脑而还出下项挟背脊,此从风池而入,不上于脑,而下行于背,故头不痛而项背强也,几几,项背牵动之象,动中见有强意。凡风伤卫分,则皮毛闭,故无汗;风伤营分,则血动摇,故自汗出。不可以本症之无汗为伤寒,他条之自汗出为中风也。桂枝大青龙症,恶风兼恶寒者是中冬月之阴风,此恶风不恶寒者,是感三时鼓动阳风。风胜而无寒故君葛根之甘凉,减桂枝之辛热,大变麻、桂二汤温散之法。

二十八、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成: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经汗下,为邪仍在表也。先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则欲成结胸。今外证未罢,无汗小便不利,则心下满微痛,为停饮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利小便,行留饮。

柯:汗出不彻而遽下之,必心下之水气凝结,故反无汗而外不解,心下满而微痛也。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如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本病,而非桂枝症未罢也。故去桂枝,而君以苓、术,则姜、芍即散邪行水之法,佐甘、枣效培土制水之功,此水结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所以与小青龙、五苓散不同法。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表里症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伤寒论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一、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方:太阳病,项背强几几与上篇(桂枝加葛根汤)同者,风寒过太阳之荣卫,初交阳明之经络,经络痛,所以风寒皆然也,无汗者,以起自伤寒,故汗不出,乃上篇有汗之反对,风寒之辨别也。恶风乃恶寒之互文,风寒皆通恶,而不偏有无也。夫以太阳中风,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用桂枝加葛根而论之。此太阳伤寒,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当用麻黄加葛根,而用葛根汤者何哉?盖几几乃加阳明之蚀,喘已不作,过去杏仁,不用麻黄汤之全方,不可以麻黄加为名,而用麻黄桂枝甘草葛根以为汤者,实则麻黄加之规制也。用姜枣芍药者,以阳明属胃,胃为中宫,姜枣皆和中之物,芍药有缓中之义也。不须啜粥,麻黄类例也。柯:同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第三卷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五、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方:无汗乃对上篇之有汗而言(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遂利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以见彼此两相反,所以为风寒之辨别,不然无是证者则不言也。然所无以汗者,汗乃血之液,血为荣,荣强则腠理闭密,虽热汗不出也。喘,气逆也。卫主气,卫弱则气乏逆,呼吸不利,而声息所以不遂也。然上条言呕,而次言喘,呕与喘皆气逆,亦互言以明互见之意。麻黄味苦而性温,力能发汗以散寒。然桂枝汤中忌麻黄,而马黄汤中用桂枝,何也?曰:麻黄者,突阵擒敌之大将也。桂枝者,运筹帷幄之参军也。故委之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之以桂枝,节制之妙也,甘草和中而除热,杏仁下气而定喘。惟麻黄有专功之能,故不须啜粥之助。

柯: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汗,立麻黄汤以开之,诸症悉除矣。麻黄症,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症,无汗、身痛,同大青龙汤症。本症重在发热、身痛、无汗而喘。

本条不冠伤寒,又不言恶寒而言恶风,先辈言麻黄汤主治伤寒不治中风,似非确论。盖麻黄汤、大青龙汤治中风之重剂,桂枝汤、葛根汤治中风之轻剂,伤寒课通用之,非主治伤寒之剂也。

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成:《经》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水气即寒水之气而无形者也。太阳秉膀胱寒水之气,运行于肤表,出入于胸膈。今寒伤太阳正气,不能运行出入,故表不解而致心下有水气。水气逆于心下,故干呕。表不解,故发热。水寒上逆故咳。气不化而水不行,故有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诸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小青龙汤主之。

柯:发热是表病未解,干呕而咳,是水气为患。水气者,太阳寒水之气也。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其他人也,浅者皮肉筋骨,重者害及五藏。心下有水气,是伤藏也。水气未入于胃,故干呕。咳者,水气射肺也,皮毛者,肺之合,表不解,寒水已留其合矣。心下之水气,有上至于肺则肺寒,内外合邪,故咳也。水性动,其多变。水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噎或喘,留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而小腹因满也。制小青龙以两解表里之邪,复立加减法,以治或然之症,此为太阳枢机之剂。水气畜于心下,尚未固结,故有或然症。若误下,则硬满而成结胸矣。

十二、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钱:脉浮弱,即前“阳浮阴弱”之义也。外证即“发热汗出,头项强痛,恶寒”等症也。言凡仍当用解肌之法,以桂枝汤汗解之,此所以示叮咛之意也。

张:自此一下,凡十五节论桂枝、麻黄二汤各有所主,为发汗之纲领。言邪有在表,在肌之浅深,汗有津液,血液之变化。夫皮毛为表,肌腠为外,太阳病,外证未解,肌腠之邪未解也。浮为气虚,弱为血弱,脉浮弱者,充肤热,内之气血两虚,宜桂枝汤以助肌腠之血气而为汗。

十三、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成: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厚朴杏仁以下逆气。

十四、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柯:外证初起,有麻黄桂枝之分。如当解未解之时,惟桂枝汤可用,故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病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也。即阳明病脉迟,汗出多者宜之。太阳病脉浮者亦宜之,则知诸经外证之虚者,咸得同太阳未解之法。又可见桂枝汤不专为太阳用矣。

十五、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森: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者,若表虚用桂枝,若表实用麻黄,其邪不解也。而复下之者,是误下也。然其人胃气盛,宿饮多,故误下不为逆。脉浮者不愈,言其脉浮而病不愈者,犹宜以汗解。盖发汗用麻黄,则此宜用桂枝也。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言此宜用桂枝,而反下之是非其治,故令不愈也。今脉浮故知在外,言经汗下后,胃阴尚盛,故邪犹在外。何以知之,脉浮故知在外也。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经汗下之后,荏苒邪热在外肌腠之间,是非麻黄所宜,故用桂枝汤也。柯氏曰:下之后仍用桂枝汤,乃见桂枝汤方之力量矣。

十六、太阳病,脉浮紧而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方:微除言虽未全罢,已减轻也。发烦,风壅而气昏也。目瞑,寒郁而血滞也,剧作衄之兆也。衄,鼻出血也。鼻为肺之窍,肺为阳中之阴而主气,阳邪上盛,所以其载血上妄行而逆出于鼻也。风为阳而由气通,所以得随衄散解,曰阳气重故也。柯:“麻黄汤主之”均在当发其汗下,此于结句补出,是倒序法也。仲景于论证时,细名其所以然,未及与方故耳。前辈随文衍义,谓当再用麻黄以散余邪,不之“得衄乃解”句,何处着落。

二十、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今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成:《针经》云:“夺血者无汗”尺脉迟者为荣血不足,故不可发汗。

二十一、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成:浮为轻手得之,以侯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表者,汗以发之。”

二十三、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气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成: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受风邪,而荣不病者,为荣气和也。卫既客邪,则不能与荣气和谐,亦不能卫护皮腠,是以常自汗出,与桂枝汤解散风邪,调和荣卫则愈。

二十六、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成: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故宜当下。若小便清者,知里无热则不可下。《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况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责邪在里,是仍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若头痛不已,为表不罢,郁甚于经,破血妄行,上为衄也。

张:此论承气之上承热气,以明头痛有在上、在表、在经之不同。伤寒不大便六七日,热邪内乘也。头痛者,病太阳之在上也。在热者,里有热液。夫承气者,乃乘在上之热气而使之下泄,头痛有人,故可与承气汤。其头痛,而小便清者,知热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发汗不已而复头痛者,太阳高表之邪,入经脉,故必衄,宜桂枝汤。言头痛有在上、在表、在经之不同者如此。

十七、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冲上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鉴:脉必紧,是其人必素有寒饮相挟而成,若不头眩,以瓜蒂散吐之,亦可自除。今乃起则头眩,是又为胸中阳气已虚,不惟不可吐,亦不可汗也。

十四、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柯:其人必心下有水气,膻中之火用不宣,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邪不能外输于玄府,又不能上输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方:伏饮内作,故外者不得入也,盖饮亦水也。以水得水湧溢而为格拒,所以谓之曰水逆也。

十四、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成:发汗不解仍发热,邪气未解也。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汗出亡阳也,里虚为悸,上虚为眩,经虚为身瞤,振振摇,与真武汤主之,温经复阳。

方:盖太阳中风,误服大青龙而致逆之救法也。发汗而病不解者。其为误汗可知也。仍发汗,言汗虽出,病依旧在也。悸,怔忡也。眩,昏晕也。瞤,(月取)(tie)动也。振振,振作业。擗,拊心也。言心怔而忡,头昏而晕,肉(月取)而动。手拊心而无何可奈,厥逆筋惕肉瞤条文之互词也。夫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汗出恶风,例虽名曰发汗,义则实在解肌,解肌者,桂枝汤也。

十七、疮家虽然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庢。

柯:疮家病与外感不同,故治法与风寒亦异。若以风寒之法治之,其变不可知也。疮虽偏痛一处,而气血壅遏,亦有遍身疼者。然与风寒有别,汗之则津液越出,筋脉血虚,挛急而为痉矣。诸脉症之当审,正此故耳。

森:身疼痛者,麻黄汤证也。言若身中有金创之人,则虽遇寒表实身疼证,不可用麻黄汤也。若发汗,汗大泄,则筋脉失润,攀引为痉也。宜桂枝汤主之,或用新加汤亦可。

十八、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鉴:额角上陷中之脉紧且急也。

柯:太阳之脉,起自目内眦上额。已脱血而复汗之,津液枯竭,故脉紧急,而目直视也,亦心肾俱绝矣。目不转故不能眴,目不合故不能眠。

十四、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成:发热头痛表病也。脉反沉者,里脉也。《经》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见表病而得里脉当差,苦不差为内虚甚也。与四逆汤救其里。张:病发热、头痛,邪在太阳之高表,其脉当浮反沉者,阳气内入也。《平脉篇》曰:“病人若发热,身体疼,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今不差,身体疼痛而脉沉则指正气虚陷矣。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十五、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成:冒者,郁也。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汗之则表虚而亡阳,表里俱虚,寒气怫郁。其人因致冒。《金匮要略》曰:“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汗出则怫郁之邪得解而冒愈。《金匮要略》曰:“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汗出表和,而里未解者,然后复下之。

十二、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肋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成:身热恶风颈项强者,表未解也。肋下满而渴者,里不和也。邪在表则手足通热,邪在里则手足厥寒,今手足温者,知邪在表里之间也。与小柴胡汤,以解表里之邪。

张:此言,太阳分部之邪涉于里阴而不内陷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四五日,乃太阳少阴主气之期。身热恶风,颈项强,太阳分部之邪未解也。胁下满者,少阳主枢而少阴亦主枢也。手足温者,系在太阴也。渴者,表里津液之气不和也。是宜达太阳之邪从枢转以外散,小柴胡汤主之。

十四、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凡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成:太阳病二日,则邪在表,不当发躁,而反躁者,热气行于里也。反熨其背而发汗,大汗出胃中干燥,火热入胃,胃中燥热,躁烦而谵语,至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火邪势微,阴气复生,津液得复业,故欲解。火邪去,大汗出则愈,若从腰以下不得汗,则津液不得下通,故欲小便不得,热气上逆而反呕也。欲失溲足下恶风者,气不得通于下而虚也。津液偏渗,今大便硬着,小便当数。《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也。”此以火热内燥,津液不得下同,故小便不数及不多也。若火热消,津液和则结硬之便得润,因自大便也。便已,头卓然而痛者,先大便硬,则阳气不得下通,既得大便,则阳气降下,头中阳虚,故卓然而痛。谷气者,阳气也。先阳气不通于下之时,足下恶风,今阳气得下,故足心热也。

方:卓,特也。头特然而痛,阴气上达也。病虽不言解,而解之意已隐然见于不言之表矣。

十九、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郁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成:太阳,经也。膀胱,府也。此太阳随经入府者也。六七日邪气传里之时,脉微而沉,邪气在里之脉也。表证仍在者,则邪气犹浅,当结于胸中,若不结于胸中,其人发狂者,热结在膀胱也。《经》曰:“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此发狂则热又深也。少腹硬满,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者,血证谛也。与抵挡汤,以下蓄血。

柯:此方病发于阳,误下热入之症也。“表症仍在”下当有“而反下之”句。太阳病六七日不解,脉反沉,微宜四逆汤救之,此因误下,热邪随经入府,结于膀胱,故少腹硬满而不结胸,小便自利而不发黄也。太阳经少气多血,病六七日而表症仍在,阳气重可知。阳极则扰阴,故血燥而蓄于中耳。血病则知觉昏昧,故发狂,此经病传府,表病传里,气病传血,上焦病传于下焦也。少府居下焦,为膀胱之室。厥阴经脉所聚,冲任血海所由,瘀血留结,故硬满。然下其血而气自舒,攻其里而表自解矣。《难经》云:“气结而不行者,为气先病,血滞而不濡,为血后病。”深合此症之义。

伤寒论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四、结胸者,项亦强,如柔庢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成:结胸病项强者,为邪结胸中,胸膈结满,心下紧实,但能仰而不能(亻奂),是项强如柔痉之状也,与大陷胸丸下结泄满。

柯:头不痛而项犹强,不恶寒而头出汗,故如柔痉状。此表未尽除而里症又急,丸以缓之,是以攻之剂为和剂也。此是结胸症中或有此状,若谓结胸者,必如是则不当有汤丸之别矣。

七、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心发黄,大陷胸汤主之。

成: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谓之盗汗,为邪在半表半里则不恶寒。此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发其汗,医反下之,虚其胃气,表邪乘虚则陷,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气内陷,动数之脉所以变迟,而浮独不变者,以邪结胸中。上焦阳结,脉不得沉也。客气者,外邪乘胃中空虚而入里,结于胸膈。膈中拒痛者,客气动膈也。《金匮要略》曰:“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短气躁烦,心中懊恼,皆邪热为实,阳气内陷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若胃中空虚,阳气内陷,不结于胸膈,下入于胃中者,遍身汗出则为热越,不能发黄。若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者,热不得越,必发黄。

十三、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不止。脉沉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成: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盛,下后脉促,为阳盛阴也。故不作结胸,为欲解。下后脉浮者,为上焦阳邪结而为结胸也。《经》曰:“结胸者,寸脉浮,关脉沉”下后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阴。《经》曰:“脉紧者当属少阴。”《内径》曰:“邪客于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所以脉紧者必咽痛,脉弦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阴。《经》曰:“尺寸俱弦者,少阳受之也。其脉循胁络于耳。”所以脉弦者,必两胁拘急,下后邪气传里,则头痛未止,脉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阳明,为里实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阳明里实,故必欲呕。脉滑则太阳之邪传于肠胃,以胃为阴气有余,知邪气入里,干于下焦也。沉为血胜气虚,是为协热下利,浮为气胜血虚,是治必下血。《经》曰:“不宜下而便攻之,诸变不可胜数。”次之谓也。

十五、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方:眩,目无常主而旋转也。冒,昏蒙不明也。成:太阳之脉,络头下项,头项强痛者,太阳表病也。少阳之脉,循胸络胁,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少阳里病也。太阳少阳相并为病,不纯在表,故项不单强痛而或眩冒,亦未全入里,故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此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刺大椎第一间,肺俞以泻太阳之邪,刺肝俞以泻少阳之邪,邪在表则可发汗,邪在半表半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亡津液,损动胃气。少阳之邪,因干于胃,土为木刑,必发谵语,脉弦,至五六日传经尽,邪热去而谵语当止,若复不止,为少阳邪热甚也。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气。

十九、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节,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成:伤寒六七日,邪当传里之时,支散也。呕而心下结者,里证也。法当攻里,发热恶寒,肢节烦疼,为外证未去,不可攻里,与柴胡桂枝汤,以和解之。

二十五、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知也,十枣汤主之。

成: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者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不恶寒者,表已解也。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邪热内蓄而有伏饮,是里未和也。与十枣汤,下热逐饮。

十二、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成: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虚烦脉甚微,为正气内虚,邪气独在,至七八日正气当复,邪气当罢,而心下痞、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者,正气内虚而不复,邪气留结而不去。经脉动惕者,经络之气虚极,久则热气还经,必成痿弱。

十五、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成: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为重虚其里,邪热乘虚而入,里虚协热遂利不止,而心下痞。若表解而下利,心下痞者,可与泻心汤,若不下利,表不解而心下痞者,可先解表而后攻痞,以表里不解,故与桂枝人参汤,和里解表。

十三、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成:心下痞硬而眩者,少阳也,颈项强者,太阳也。刺大椎,肺俞以泻太阳之邪,以太阳脉下项夹脊故尔。太阳为在表,少阳为在里,即事半表半里证。是发汗攻太阳之邪。少阳之邪益甚干胃,必发谵语。此云:“慎勿下之。”攻少阳之邪,太阳之邪乘虚入里,必作结胸。《经》曰:“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

张:言太阳少阳并病,涉于经脉而宜刺之之意,前言慎不可发汗,此言慎勿下之义一也。

伤寒论第五卷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上第八

十六、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发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成:阳明病脉迟,则邪方入里,热未实也。食与阴,长气于阴,胃中有热,食难用饱,饱则微烦而头眩者,合气与热气相搏也。两热相合消搏津液,必小便难,利者不能发黄,言热得泄也。小便不利则热不得泄,身必发黄。疸,黄也,以其发于谷气之热,故名谷疸,热实者,下之则愈。脉迟为热未实,虽下之腹满亦不减也。

十八、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疼。

成: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者,阳明伤寒而寒气攻之,至二三日,呕咳而支厥者,寒邪发于外业。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是寒邪但攻里而不外发,其头亦不痛也。方:此亦寒胜,故小便利、呕、手足厥,手足为诸阳之本,三阳皆上头,故手足厥者,必苦头痛也。

十八、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成:阳明病身不重痛,但头眩而恶寒者,阳明中风而风气内攻也。《经》曰:“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风邪攻胃,胃气上逆则咳。”咽们者,胃之系咳甚则咽伤,故必咽痛,若谓气不内则不咳,其咽亦不痛也。

柯:不恶寒,头不痛但眩,是阳明之表已罢。能食而不呕不厥但咳,乃是咳为本病也。咽痛因于咳,此邪结胸而胃家未实也。当从小柴胡加减法。

十二、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成: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当责邪在里,以微恶寒知表未解与桂枝汤和表。

十、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柯:伤寒七日不愈,阳邪入阴矣。目不了了,睛不和,何以故?身微热,是表症已罢。不烦躁,是里症未见。无表里证也。唯不大便为内实,斯比浊邪上升,阳气闭塞。下之,而浊阴出下窍,清阳走上窍矣。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柯:苦干眩者,人所不知,惟病人独知,诊家所以不可无问法。方:少阳者,胆经也。其脉起于目锐眦。《灵枢》曰:“足少阳之正,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领中。”故有曰:“是动则病口苦。”苦,胆经之味也。咽,胆之使也。口苦、咽干,热聚于胆也。眩,目眩转而昏晕也。少阳属木,木生火而主风,风火扇摇而燔灼,所以然也。

三、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成:《经》曰:“三部俱弦者,少阳受病。”脉细者邪渐传里,虽头痛发热,为表未解,以邪客少阳,为半表半里,则不可发汗,发汗亡津液,胃中干燥。少阳之邪,因传入于胃,必发谵语,当与调胃承气汤下之,胃和则愈,不下则胃为少阳小邪干支,故烦而悸。

方:少阳属木,故其脉弦,细则欲入里也。谵语者,夺其血液而胃干,故心慌而乱也。胃和,以来至实言。不和,言实也。然上条以风言,风主气,故禁吐下,此以寒言,寒主血,故禁汗,对举以示教也。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十七、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则死。成:下利止则水谷竭,眩冒则阳气脱,故死。

方:头眩,俗谓昏晕是也,诸阳在头,然则下利止而头眩者,津液内亡,而阴已虚竭,阳无以附,浮越于外,而神气散乱,故时时自冒也。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十、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成: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热,表未解饿。病人微厥。《针经》曰:“下虚则厥。”表邪欲解,临汗之时,以里先虚,必郁冒,然后汗出而解也。方:诸阳聚于面,少赤,亦阳回也,故曰戴阳。郁冒,作汗液。微厥,邪正争也。下虚指利而言。

十二、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成: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与吴茱萸汤温里散寒。

柯:呕而无物,胃虚可知矣,吐唯涎沫,胃寒可知矣,头痛者,阳气不足,阴寒得以乘之也。吴茱萸汤温中益气,升阳散寒,呕痛尽除矣。干呕吐涎是二证,不是并见。

伤寒论第七卷 辨霍乱脉证并治第十三

二、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热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成:发热头痛,身疼恶寒者,本是伤寒,因邪入里,伤于脾胃,上吐下利,今为霍乱,利止里和,复更发热者,逐是伤寒,必汗出而解。

方: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外寒也。吐利,内伤也。上以病名求病证,此以病证实病名,反覆详明之意。

五、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成:头痛发热则邪自风寒而来,中焦为寒热相半之分。邪稍高者居阳分则为热,热多欲饮水解,与五苓散以散之,邪稍下者,居阴分则为寒,寒多不用水者与理中丸温之。《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人参白术甘草之甘,以缓脾气,调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干姜之辛,以温胃散寒。

方:理,治也,料理之谓。中,里也,里阴之谓。参术之甘,温里也。甘草,甘平和中也。干姜,辛热散寒也。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十三、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懊恼如饥。发汗则致庢,身强难以伸屈。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久久发咳唾。

成:伤寒当无汗恶寒,今头痛发热,微汗出,自呕,则伤寒之邪传而为热,欲行于里。若反下之,邪热乘虚流于胸中,为虚烦心懊恼,如饥。若发汗则虚。表热归经络,热甚则生风,故身强直而生庢。若熏之则火热相合,消烁津液,故小便不利而发黄。肺恶火久则火热伤肺,必发咳嗽而唾脓。

张:此言伤寒太阳之经脉、汗、下、火熏施治各异,损正则一,故举下之、熏之与发汗而并论之。所以推广而终不可发汗之义。伤寒头痛者,伤寒太阳循经脉而病于上也。病于上,故发热,循经脉故翕翕发热。夫寒性凝敛,风性鼓动,今头痛而翕翕发热,故形象中风。邪入经则血液内虚,故常微汗出。经脉之气不通于肌表,故常自呕。夫伤寒太阳之经脉,至微汗,自呕者,不可下,下之则经脉内虚,故心中益烦而懊恼如饥。既不可下,亦不可汗,若发汗则经脉外虚,故致痉,痉则身强而难以屈伸,既不可汗,亦不可熏,若熏之则伤肌腠,土气不和,故身发黄,不得小便,久则脾土之气不能循经而上交于肺,故发咳吐。

伤寒论第九卷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五、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卒气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成:动气在下,肾之动也。下之则伤脾,肾气则动,肾寒乘脾,故有腹满头眩,下清谷,心下痞之证也。

十一、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气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若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慄慄而振寒。重背覆之,汗出冒巅。体惕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法,清谷不荣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成:胃冷荣寒阳微,中风发热恶寒,微呕心烦。医不温胃,反为有热,解肌发汗,则表虚亡阳,烦躁心下痞坚,先里不足,发汗后又虚其表,表里俱虚竭,卒起头眩,客热在表,怅怏不得眠。医不救里,但责表热,汲水灌洗以却热。客热易罢,里寒益增,慄而振寒,复以重被覆之。表虚遂汗出,愈使阳气虚也。巅顶也。巅冒而体振寒,小便难者,亡阳也。寒因水发,下为清谷,上为呕吐,外有厥逆,内为躁烦,颠倒不安。虽欲拯救,不可得也。《本草》曰: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十八、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加温针则衄。

成:伤寒则无汗发热,头痛微汗出者,寒邪变热,欲传于里也。发汗则亡阳增热,故不识人。若以火熏之,则火热伤气,内消津液,结为里实,故喘而不得小便心腹满。若反下之,则内虚津液,邪欲入里,外动经络,故短气,小便难,头痛背强。若加温针,益阳增热,必动其血而为衄也。

二十、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目闭。贪水者,若下之,其脉必厥,其声如嘤,咽喉塞。若发汗,则战慄,阴阳俱虚。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胎,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若发汗,则小便自利也。

成:伤寒发热,寒变热液。口中勃勃气出,热客上膈也。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者,热蒸于上也。《千金方》曰:无阳即厥,无阴即呕。贪水者必呕,则阴虚也。恶水者厥,则阳虚也。发热口中勃勃气出者,热气不结而下行,作协热利,下重便脓血也。头痛目黄者,下之热气内伏,则目闭也。贪水为阴虚,下之又虚其里。阳气内陷,故脉厥声嘤,咽喉闭塞,阴虚发汗,有虚其阳,使阴阳俱虚而战慄也。恶水为阳虚,下之又虚胃气,寒内甚故里冷不嗜食,阳虚发汗则上焦虚燥,故口中伤烂,舌上白胎而烦躁也。《经》曰:“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此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热蓄于内也。七日后邪热减解,迫血下行,必便血也。便血发汗,阴阳俱虚,故小便利。

第二篇:《伤寒论》中的智慧

《伤寒论》中的智慧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张仲景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一共16卷,其中伤寒病10卷、杂病6卷。《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公元205年以前,此时张仲景已50多岁了。张仲景在世时,《伤寒杂病论》保存完整,而在他逝世后的几年间,即开始散乱,但并没有丢失。因竹简容易散乱,不易保存。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但由于造纸技术及产量的限制,纸张使用并不普遍。在《伤寒杂病论》散乱四、五年之后,由魏晋的一个太医令叫王叔和的人,对张仲景遗著的伤寒部分进行“撰次”整理,改名为《伤寒论》,后又流落到民间。至北宋时,经国家“校正医书局”的校正,整理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史称宋版《伤寒论》。《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1.总结了我国汉代以前医药成就,将医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2.创立了“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中医的一个主要辨证方法)的理论体系,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

3.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先河,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特色之一沿用至今。

4.创制与保存了诸多精当灵验的方剂及剂型。有汤、丸、散、含咽、灌肠、肛门栓剂等不同剂型,共有112方。总之,《伤寒论》的问世为中医临床医学树立了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医方剂学》、《中医药剂学》、《中医护理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什么是伤寒和六经 伤寒

伤,是“感受”的意思;寒,统指外邪,也就是一切外来的邪气统可称为“寒”,当然也包括外来的“寒”邪本身。所以“伤寒”就是“感邪”的意思。“伤寒论”就是论述感受邪气后所发的疾病及其并发的疾病,比如我们通常得的感冒,在《伤寒论》中称作“太阳病”,如果太阳病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就有可能转化为心脏病、肾脏病、脾胃病等诸多疾病,这些都是《伤寒论》中所论述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所说的“伤寒”与西医所说的“伤寒”、“副伤寒”传染病不是一个概念。六经

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统称,每一经又分手、足二经,所以实际上是十二条经脉,称为“十二正经”。六经辨证就是根据六经以及它们所配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特点,来对临床上所出现的疾病进行定位、定性的过程,从而判断出某种疾病是属于哪一经、哪一脏或哪一腑,从而采取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值得一提的是,《伤寒论》的六经是经脉、脏腑、气化的统一体,既包括十二经脉,又内涵十二脏腑。所谓的六经病,既有十二经脉经气不利的病症,也包含十二脏腑生理功能失常所出现的病症。

1、阴阳升降与小柴胡汤(上)阴阳升降消长理论与小柴胡汤

《黄帝内经》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转,形成了阴阳二气的升降与消长,所以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是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与死亡,皆本于此规律。由此,一年之中就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换,一日之中就有昼夜晨昏的变化。也就是说,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明显地表现有年节律、日节律等。一年之中,冬至一阳生,到了夏至,阳气升发达到顶点,而一阴即生,一直到冬至,阴气达到顶点,进入下一个轮回。一天之中也是如此,子时一阳生,到了午时阳气最盛,此时,阴气渐生,一直到子时最盛。人生活在自然界里,天人相应,体内的阴阳二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阳的升降而升降、消长而消长,以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若违背了这个规律,如作息不规律、熬夜、疲劳等,就会导致阴阳的升降紊乱,发生许多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往往具有定时发作的时间性的特点,最常见于阴阳二气交接的时间,如午时、子时等最多。

中医治疗疾病就要顺接阴阳,顺接阴阳关键在于“枢机”。原来,人体的阴阳、气机的升降出入,有一个枢纽或像门轴一样的东西掌管,叫做“枢机”,它的位置在少阳经,阳气的外出,阴气的内入,由少阳来主管。少阳的枢机不利,就会像门轴坏了一样,使得这个门或打不开,或关不上,这就是阴阳不顺接,因此少阳和解、顺畅了,阴阳二气就顺接了,所以有一种治法叫和解少阳。中医方剂里和解少阳的首选方剂就是《伤寒论》的“小柴胡汤”。

在《伤寒论》里,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少阳病的特点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而最具代表性的症状,或具有标志性的症状有三个,一个是口苦,代表着少阳的胆火上炎。口苦代表着胆内有热,在中医临床上治疗口苦也多从清胆热着手,往往收到很好疗效。第二个标志性症状是往来寒热,就是发热与恶寒交替着出现,因为少阳经就像一个门轴,主管门的开和关,中医称之为“枢机”。同时少阳属小阳,少者,小也,抗邪力量比较弱。因此,邪气侵袭少阳,由于枢机运转的作用,往往导致正气与邪气的分庭抗战,表现为“拉锯战”,《伤寒论》里称作“正邪分争”。当正气能抗邪时,由于正邪的交争就会发热;而当正气无力抗邪时,邪进正不争,就会恶寒,于是就会见到病人寒热交替出现。寒热往来不但见于外感疾病,也见于疟疾、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所以这些疾病都可用小柴胡汤治疗。第三个标志性症状就是胸胁苦满,就是胸胁发胀,这是病在少阳经的典型表现,因为手、足少阳经都走胸胁,所以胸胁苦满是定病位在少阳的眼目。由于胆与肝相表里,肝经也走胸胁,所以一旦见到病人有胸胁苦满,就可以首先考虑肝胆疾患。通过上述症状我们可概括出少阳病两个最基本的病机,也就是两个基本的病理状况,一个是枢机不利,也就是门轴坏了,使大门开阖不利;再一个就是胆火上炎,少阳病多有火热的表现。所以小柴胡汤除了和解枢机,解郁以外,还可以清胆热。此外,小柴胡汤的解表祛邪作用也很强。总之,此方具有调理阴阳、和解枢机、清解胆热、解表祛邪等多种功效,特别是调理枢机的作用,使得小柴胡汤临床用途非常广泛。清朝医家陈平伯特别喜欢使用小柴胡汤,他把小柴胡汤加减变化出2000多个方子,几乎方方不离柴胡一味,所以后世叫他“陈柴胡”。现代也有不少医生包括许多名家喜欢使用小柴胡汤,这说明小柴胡汤的使用范围很广。当然,中医强调的是辨证论治,如果使用小柴胡汤一方到底,就不符合中医的道理了。疏达阴阳枢机是小柴胡汤的作用特色,据此临床上用于治疗定时发作的疾病非常有效,不但是子、午时晕厥,像子时胃脘痛、胁痛、哮喘,夜半恶心,晨起出汗,午时牙痛等。我还曾用小柴胡汤治愈过半夜磨牙病例,用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等清阳明胃热的药物,因为牙齿属于阳明经主管,上牙属足阳明,下牙属手阳明,阳明有热,尤其是胃中有热,就会循经上攻,表现为磨牙。再用一些缓急解痉的药物如白附子、僵蚕、地龙,服了三周,又巩固一周就痊愈了。我加了石膏、知母,是因为此患经常上火,脸上都起许多疖子,否则,也不能贸然使用清热之药。通过这些病例证明了一点,小柴胡汤治疗有时间性特点的疾病有良效,这主要是借助于小柴胡汤和解枢机、调理阴阳气机的作用。小柴胡汤药物组成

小柴胡汤由七味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生姜,大枣,炙甘草。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主入肝、胆经。它有三大功能:一是解热作用,主要靠它的辛散之性,所以多被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尤其是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时;二是解郁作用,柴胡辛散,又入肝胆经,肝胆主管疏通人体的气机,所以柴胡自然能治肝胆气郁之证;三是升阳作用,柴胡为伞形科植物,伞形科植物大多具有轻清上升的特性,能够升提人的阳气,所以小量的柴胡可以治疗阳气的不足或下陷的病症,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等。黄芩味苦性寒,主要入胆与肺经,所以善于清胆热和肺热,性质下沉入里。柴胡与黄芩是小柴胡汤的灵魂药,二者一个性升,一个性降;一个喜外散,一个喜内入;一个喜动,一个喜静。所以二者相配,升降相因,出入相济,动静相合,从而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外邪入侵少阳的寒热往来。剩下的五味药物,是作用于脾胃系统的,其中半夏、生姜主降,可以和胃止呕;人参、甘草、大枣,主升,可以补益脾气,也是有升有降,合在一起,就可以调理人体气机的升降。那么,肝胆病为什么要调理脾胃呢?这是由肝胆与脾胃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肝胆在五行属于木,脾胃在五行属于土,木容易克土,所以肝胆病就容易导致脾胃病,有时肝胆病最先出现的却是脾胃消化系统的症状,往往因脾胃症状的出现而确诊为肝胆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肝癌等就是如此。所以治疗肝胆病,无论有无消化系统的症状,都要加调理脾胃的药物,从而斩断病邪传变的通道,防患于未然,张仲景对此总结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也是小柴胡汤被大量使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所在。

2、阴阳升降与小柴胡汤(下)小柴胡汤调理气机解诸疾

小柴胡汤调理气机主要体现在解郁作用上。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如饮食不节制,过食生冷或煎炒油炸之品,熬夜甚至通宵达旦,白天睡觉,因而患气机郁滞的比较多,气机不行走了,阴阳不转动了,于是就爱发脾气,急躁易怒,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口苦,或是神情淡漠,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干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经常躲在家里或没人的地方哭,严重的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或者是气聚成痰,痰聚成核,发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等病。又因少阳经行于人体两侧,少阳气机不利,易出现人体两侧的疾病,如淋巴结、甲状腺肿及一些耳疾、偏头痛、胁痛等,用小柴胡汤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治偏头痛

头之两侧,属少阳经,风火或风痰阻塞少阳,常常导致偏头痛。偏头痛一般表现比较剧烈,并且疼痛处多有跳动、胀裂的感觉,情绪多易急躁,是少阳风火窜扰所致。可用小柴胡汤去掉温补的人参、炙甘草、大枣,加川芎、白芥子等活络祛痰祛风之品。小柴胡汤治偏头痛疗效肯定,我所治疗的偏头痛至少有上百例,最长的一个偏头痛30多年,最后也是用小柴胡汤收功。

治耳鸣、耳聋、耳堵

耳鸣耳聋属顽固症、难治病。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相当一部分耳鸣耳聋通过补肾,确实取得良效。但同时,耳窍与少阳也关系密切,手少阳三焦经一个分支从锁骨上窝经过颈部上走耳后,绕耳上角,另一分支则从耳后进入耳中,从耳前出来;足少阳胆经分支也是绕行耳之前后内外。所以,少阳有火热,就会循经上攻于耳,导致耳鸣耳聋,尤其是单侧耳鸣耳聋耳堵,更是邪气阻塞少阳的表现,用小柴胡汤治疗确为对证之方。少阳火热的耳鸣耳聋属实证,多有耳中堵闷,像坐在飞机中的感觉。可在小柴胡汤中加入石菖蒲、远志、路路通、通草等透窍之品。此外,小柴胡汤治中耳炎耳流脓、疖肿效果也很好,可在方中加夏枯草、连翘、川牛膝、车前子、通草等清利肝胆湿热药物。治白内障

可用小柴胡汤加木贼、蝉衣。这是一个台湾老中医的经验,他认为,木贼草这个植物,手摸上去有砂纸的涩感,可用擦抹铜、铁等金属生的锈,一擦就掉,很好使。用于白内障,就相当于让它擦除眼球所生的“锈”。而蝉衣就是金蝉脱掉的皮,这个过程叫做“金蝉脱壳”。中医取类比象,蝉衣是金蝉脱掉的一层皮,所以用它就可以脱掉白内障这层皮。不管怎样理解,小柴胡汤加木贼、蝉衣这种经验用到临床上确实灵验,我治过一些白内障,用此方再加上密蒙花,大部分都有效。治飞蚊症

可用小柴胡汤合杞菊地黄丸、磁朱丸等。飞蚊症因表现为眼前见黑点飞舞,犹如飞蚊而得名。飞蚊症一般上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随着年纪老化,玻璃体会“液化”,产生一些混浊物。飞蚊症相当于西医的“玻璃体混沌”或称“玻璃体浮物”。飞蚊症虽不影响视力,经过检查也没有眼部器质性病变,但其眼部的障碍感常使病人坐卧不安。中医认为,眼睛为肝之窍,而胆与肝相表里,飞蚊症不是肝血不足,就是肝胆有热。小柴胡汤去肝胆之热,杞菊地黄丸滋养肝肾之阴血,常是治飞蚊症的选择方剂。另外,磁朱丸也是治飞蚊症的良药。这个方子由三味药物组成,磁石、朱砂、神曲,其中朱砂内含水银,有毒,现代临床运用多有忌讳,其实如果照古法炮制,用量上控制在安全范围,再配一些补肾助排泄的药物,是不会引起体内蓄积的。中医认为,飞蚊症属肝功能失调,乃肝之精华由其目窍飞越于外的表现,磁石、朱砂有很强的镇慑收敛作用,可收摄精华回归于肝,加上二药的镇静安眠作用,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血液充分回流肝脏,以更好的养目。配合小柴胡汤使用,可谓药到病除。治鼻渊(慢性鼻炎、鼻窦炎)

鼻渊表现为鼻塞不通,流浊涕,甚至嗅觉失敏,不闻香臭。《内经》曰:“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我们的老祖宗认为,鼻上通于脑,鼻子若经常流鼻涕不止,是脑液渗漏的表现,当然古人所说的这种“脑液”并不是我们的脑组织,其实是鼻腔黏膜因炎性病变分泌异常所致,古人很直观,看到鼻子上通于脑,就像脑子的一个漏斗,于是就把流鼻涕不止认为是脑液渗漏。《内经》认为,鼻渊是胆热移于脑,所以根本还在胆热,从临床来看,鼻炎、鼻窦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由胆中火热引起,用小柴胡汤治疗很有效,常合苍耳子散,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都是治鼻炎、鼻窦炎的良药。我曾治一男军人,鼻窦炎多年反复发作,发作时鼻塞不闻香臭,流脓浊涕,憋的眼眶疼痛,晚上张嘴呼吸,且每天早上要连续打几十个喷嚏,多年来嗅觉不灵敏,把醋放到鼻尖上都闻不到。脾气急躁易怒,口中经常发苦,舌苔也黄。这是典型的少阳胆热之象,用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吃了几周,炎症就消退了,嗅觉恢复,呼吸顺畅。治失眠

现在失眠病人很多,临床上,失眠表现的形式不尽一样,有的是入睡难,有的是中间容易醒,有的是阶段性的,有的却是长期的,我治疗一二十多年的顽固失眠患者。有一50多岁的妇女,二十年前因一桩家事处理对自己不公,而整日抑郁不舒,后来渐渐睡眠不踏实,发展成失眠。起初只是入睡困难,后来不但入睡困难了,睡中要醒来许多次,有一点声音干扰都不行,家人倍加小心,在她睡觉的时候不敢说话,不敢开水管,甚至走路都要蹑手蹑脚。就这样每天也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再后来就越来越严重,经常换着地方睡,一会儿床上,一会儿沙发,或大厅的地板上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严重时竟有一周目不交睫。曾服用中药西药,也试过针灸,效果不佳。我看了她携带的中药处方,多以养心安神、镇心安神、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许多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子基本上都用了,还有土单验方,就是效果不甚明显。

该患除了睡眠不好,没有其他的不适,幸好有前医之鉴,别人用过的法子不灵验,也就不能再用了。我考虑,人必须在阴阳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安然入睡,天人是相应的,白天阳气主外,夜晚阳气就要入阴,如果阳气不能按时入阴,就会扰乱心神而导致失眠,这就是阴阳失调。所以治疗失眠就要调和阴阳,当然首选方剂就是小柴胡汤。《类证治裁》说的好:“阳气自动而静,则寐;阴气自静而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中医认为,阳护于外,阴守于内,通过少阳枢机运转而使阴阳交配。如果少阳枢机不运,就会使表里开合无度,气血运行紊乱而阳气不交于阴。

小柴胡汤为转运少阳枢机之专方,正切本案之病机。另外此患舌质红,舌苔白腻,舌红是表示有热,舌苔白腻则是痰湿的表现,我就判断这是由痰热导致的阴阳失调。决定使用小柴胡汤,合上治痰湿的温胆汤。为了彻底树立病人的信心,我还给她画一个图,讲明她为什么会失眠,以及方药的含义,她听后频频点头,连说:从来没有哪一个专家给我讲得这么透彻。果然,她喝药的当天晚上就觉得很有睡意,比平时多睡了一个小时,一周药物服完后,就能睡到5个小时,而且很踏实。又调理了一个月左右,该患睡眠完成正常,心情也开朗了很多。对于失眠症,我非常反对服安眠药,稍有睡觉不安就服安眠药,不但会损伤肝肾,而且会产生依赖、抗药性,再用其他药治疗时就麻烦很多。

失眠较轻者,也可食疗,经常吃柏子仁、松子。也可以用百合、龙眼肉煮粥喝,寒性体质可以喝龙眼肉粥,稍微热性的可以喝百合粥。另外,可以吃竹笋,尤其是夏天,喝清淡的竹笋汤,不仅可以去火,而且对睡眠有帮助,因为竹子一身都是宝,竹子的中心部分,叫竹茹,是治疗失眠的良药,温胆汤里就有它。竹子的叶能清心火,心底无火,清心寡欲,不胡思乱想,自然就能睡到自然醒。治感冒发烧

感冒以后,许多人都会发烧,这是外邪(包括细菌、病毒)作用于人体使免疫系统亢奋的结果,中医叫正邪相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感冒后发烧是件好事,说明正气盛,免疫力强,而且正气抗邪能力越强,发烧就越高,尤其是小儿,一感冒就会高烧39摄氏度以上,这就是因为孩子正处生长发育期、生命力旺盛、机体正气充足的缘故。如果感冒后,发不起来烧,就是发烧也常是低烧,且久不退,从一定程度上说,表明你的正气不足,所以邪气进来,机体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迟钝、不强烈,这多见于老年朋友或体质虚弱的人,这种感冒往往时间很长,不容易彻底痊愈,常常是这一次感冒还没有好利索,就被重感,而且会经常出汗,怕风,怕寒。

小柴胡汤最适宜治疗正邪交争的高烧,如果再配上麻杏石甘汤,退烧的速度就会更快,往往一包药就能解决问题,而且不反弹。对外感发热来讲,中药退烧的效果并不亚于打吊瓶,只是我们国人对中药退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总认为发烧还是吊瓶来的快,这也是造成抗生素、激素滥用的原因之一。中医治疗外感疾病不是对抗,而是给邪气找出路,因势利导,通过发汗的方法将肌表的邪气散发出去,由于感冒时邪气比较表浅,所以稍微一发散,邪气就会被轻易地赶走,所以感冒初起发烧等,用中药治疗,既经济,又好的快。治感冒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

临床上有许多感冒会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或扁桃体肿大,因为淋巴组织是人体的防线,外侵的微生物大部分会被淋巴组织消灭,但同时淋巴组织也就成了人体免疫系统抗御细菌、病毒的战场而受到伤害,往往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人体内有三处密集的淋巴组织,颈下、腋下及腹股沟处,是人体的三道防线,颈下淋巴组织是第一道防线,所以感冒后颈下淋巴结往往首当其冲,出现肿大疼痛。这些淋巴结平常不会出现,也摸不出来,一旦感冒,或过食煎炒油炸之品后,就会肿大,甚至会牵涉到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淋巴结肿大有时是癌症信号,要多加留意。

小柴胡汤治疗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很好疗效,常常是临床首选方。这是因为这三处淋巴组织都位于人体两侧,是少阳的循经路线,少阳胆又主疏泄,调理气机,邪气郁于少阳,气机郁结不散,就会导致淋巴结肿大。人体两侧的疾病,多从少阳调理。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本方加夏枯草、浙贝、玄参、天花粉等为佳。有位做网络工作的女性,一感冒就会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每次服消炎药,开始还可以消散,后来加大消炎药用量也散不去,而且因服药引起胃肠反应,恶心、腹泻。最近一次淋巴结肿大已一个多月,消化也不好,因怀疑是癌,到两家医院检查,并作穿刺,都未敢作出定论,心里一直很嘀咕,她不敢再服西药。当时她的颈部两侧有多个淋巴结肿大,但按之柔软,微痛,情绪非常低落,反复问我是否为癌。我说这是少阳气结,消散一下就可以,于是就开了上方,两周后淋巴结恢复正常,后来又因过食辛辣复发一次,还用上方,仍然是只服几包就消退了。

以此相推,小柴胡汤也是治乳腺增生的良方,道理同上,也可用上述加味药物。

3、肝升肺降与四逆散、旋覆花汤 肝升肺降理论

肝升肺降的理论出自《内经》,原文是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初看上去,这句话很有问题,肝不是在右边吗?怎么“生于左”呢?肺是一边一个,怎么只“藏于右”呢?原来,《内经》在这里不是讲解剖的,中医很重视内脏的功能,大多数情况下讲到脏腑都是讲的功能概念,而不是讲的解剖概念,这与西方医学有很大不同。比如“脾”,中医认为它是主运化的,也就是负责整个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所有消化系统器官的功能都是“脾”范围,人要靠吃饭、消化才能活着,所以中医把脾称作“后天之本”。而西医认识脾只是一个解剖概念的脏器,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而中医更多的是讲功能概念的脏。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从天人相应规律讲肝、肺功能特点的。前人在祭拜天地、神灵的时候必须向着太阳,即面南而背北,这样才能使体内阳气与自然界阳气融会贯通,对人体健康有利。而当人面向南方的时候,人体的左侧便为东方,右侧便为西方。按照中医五行理论,五方分别对应五脏,东方属木,对应的是肝脏;西方属金,对应的是肺脏;南方属火,对应的是心脏;北方属水,对应的是肾脏;而中央属土,对应的是脾脏。古人看到,每天日月从东方升到西方降,所以古人认为东方是主升的,西方是主降的,东方应肝,所以中医认为肝主升,西方应肺,所以肺主降。《内经》的这一句话,讲的正是肝气主升,肺气主降的道理。天人相应,阴阳升降,是大的周天,但人体内又有许多气机升降的小周天,如肝气的上升与肺气的下降;心火的下降与肾水的上升;脾气的上升与胃气的肃降等,从此维持着人体阴阳气机升降的平衡,只有这样人才能气血平和,身体健康。如果打破了这些平衡,当然就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就肝升肺降的特点来讲,表现为肝气从左上升,然后肺气从右降下,由此构成了一个气机的回路。如果肝气左升异常,所出现的胁痛反而多在左侧。但是如果肝气左升了,肺气不得右降,也会出现胁痛,这种胁痛往往就出现在右侧,就像电路一样,有来无回,构不成回路,电灯是不会亮的。所以根据这种理论,我体会到临床上治疗肝胆病的胁痛,一般原则当然可以疏肝理气,但如果胁痛日久,尤其是右胁疼痛,就必须在疏肝理气的同时加入肃降肺气之方药。有些病人右胁久痛不止,按照肝升肺降的理论,他一定有肺气不降的原因在内,这一点从患者大便秘结症状可得到佐证,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降,大肠就会蠕动缓慢,从而导致大便秘结,临床上有许多大便秘结患者是属于肺的原因。我在临床碰到顽固性胁痛,不论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的,单用疏肝理气的四逆散效果不好,我常采用疏肝理气的四逆散,加上降肺气为主的旋覆花汤,屡试屡验。四逆散与旋覆花汤的功效

四逆散和旋覆花汤均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都是非常著名的常用方剂。这两个方剂配合使用,恰是应用了中医肝升肺降的理论,气机升降正常,疾病自然而解。

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旋覆花汤由旋覆花、茜草(本用新绛,因无药源,现以茜草代之)、葱管三味药组成,具有肃降肺气的作用。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可以治疗很多肝胆疾患。

四逆散在《伤寒论》中本是治四肢厥冷的,此四肢厥冷并不是阳气不足引起的,而是由于阳气运行不畅,郁于体内,不能透达于四肢所造成的。所以治疗不是温补阳气,而是通达阳气。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肝的疏泄所用,四逆散是疏泄肝气的祖方。本方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组成,利用柴胡的升,配合枳实的降,以恢复人体气机的升与降。柴胡配芍药,一散一收,一出一入,柴胡辛散,增强肝的疏泄,芍药酸收,加强肝的藏血,二者配伍,又恢复气机的出与入。芍药与甘草相配,又可以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人体气机的运动形式无非有四种,一升一降,一出一入,四逆散这四味药物就全做到了,是调理人体三阴经枢机的主方,与调理人体三阳经枢机的小柴胡汤前后呼应,用于治疗肝胆病引起的气机郁滞诸疾,确为良方。

旋覆花汤在《金匮要略》中是治“肝着”病的,《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说:“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所谓“着”,就是着而不去的意思。肝着,是患者经常感觉胸胁部痞硬或疼痛且久久不去的一种病症,为缓解症状,患者常捶打病变部位,所以说“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这是肝气严重不舒的现象,患者经常揪疼痛之处的皮肤,也属于这种表现。但有趣的是,张仲景治疗这样一个肝着病,用的却是降肺气为主的旋覆花汤,这个方子一共三味药物,旋覆花、新绛和青葱管,旋覆花是入肺、胃经的,有降气化痰的作用,可以治疗咳喘、呃逆。新绛是古人帽子上经过用茜草根染制的红缨,现在没有了这种药源,就用茜草代替,这是一个专入肝经的药,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青葱是专入肺的,有降肺气、发散解表的作用。三味药有两味入肺,一味入肝,什么道理呢?张仲景在这里正是运用肝升肺降的理论,肺气降了,肝气才能很好的升,气机才会调达,肝着也就会很快好了。若再合上四逆散,治肝着一类的病,可谓其效如神。这两个方子不仅只治疗一般的疼痛疾病,即使肝病的肿块也很灵验,不过一般要加上生牡蛎、制鳖甲、土元、丹参、香附、贝母、花粉等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我经常用这些方药治疗肝硬化和肝癌,疗效肯定。此外,由于肝经绕阴器,所以也可以用这个方子治疗妇科的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腔囊肿等,效果非凡。四逆散合旋覆花汤擅治肝胆疾患

现在的肝胆病非常多,最常见的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肝胆结石等,这和我们的饮食起居非常有关系,现在人们因工作、学习或生活的原因,脾气比较急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在饮食上吃一些煎炒油炸、肥甘厚腻的东西,也容易伤肝,又加上经常熬夜,使肝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不能很好的藏血,因为夜晚从23点~凌晨3点是肝胆所主时辰,子时(23~1点)通于胆,丑时(1~3点)通于肝,肝藏血,主疏泄,此时很多人都在熬夜,肝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藏血、主疏泄的功能就会遭到伤害,不得肝病才怪!不管是哪一种肝胆病,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疼痛或肿块。

疼痛多表现为胁痛,有时两侧胁痛,有时一侧胁痛,最常见的是右侧胁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区痛。因为肝胆经都走胁肋,肝胆有病,不管是虚、实、寒、热都会影响到肝胆经脉的气血运行,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至不通,就会导致经脉所过之处的疼痛,中医叫做“不通则痛”。

肿块是肝病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做B超可发现肝脏有强回声团,做CT、核磁就能知道肝脏内有占位性病变。肝脏内出现肿块有良性、恶性,但从临床看,恶性的或预后不良的较多见。一个肝炎患者,如果在肝脏内发现肿块,多半是肝硬化或肝癌的可能。中医认为,肿块与气滞血瘀有关,肝气郁滞,日久及血,使血液瘀积不畅,就会形成肿块,肝脏内之所以容易形成肿块,与肝藏血密切相关,肝脏内血液多,在疾病的情况下就容易瘀积成块,这就像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一样。

有位老太太,右胁的肝区部位疼痛二年多了,自己怀疑必是癌症无疑,但到处检查都确诊是脂肪肝,没有发现肝硬化或肝癌,老太太情绪多虑,加上肝区的疼痛也逐渐加重,以致夜晚不得睡眠,搞得家庭都不安,在当地找中医治疗,一直没有很好的效果。有一天,老太太的儿女带着她来我这里治疗。我看了她的一摞子检查单,包括在北京检查的,都排除了肝占位性疾病,确诊为脂肪肝。再问一下她的症状,也只是肝区疼痛,并且肝区及其周围的皮肤发红,问其缘故,原来是因为那里经常疼痛,老太太就用手揪,所以那一片皮肤揪的发红。看她的舌苔,也没有太大的热象,但是大便经常秘结。看后我知道老太太患的是脂肪肝,由于肝内脂肪堆积,影响了肝的疏泄气机的作用,肝郁气滞,经脉不通,所以就疼痛。按照常规治疗胁痛的法则是疏肝理气,但老太太拿的病历上有许多先前医生开的方子,都是舒肝理气的,用的最多的就是四逆散,还有后世根据四逆散变化出来的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如果再单纯使用这些方药,仍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胁痛肯定有肝气郁结,四逆散又是最好的一个疏肝理气的方子,于是我就决定用四逆散合上旋覆花汤,基本的一个治疗原则是在疏肝理气的同时肃降肺气,再加一些通络止痛和润肠通便的药物。同时,为增强患者的信心,我告诉她我开的处方是古代医圣张仲景的,并告诉她为什么我要将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使用,她听后频频点头,看得出她很满意我的诊治手段。果然,服用一周,她从家乡打来电话,肝区疼痛消失,大便也通畅了。肺通调水道理论与麻黄汤

4、《内经》肺通调水道理论

通过宣发肺气达到利小便、消水肿的目的,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内经》讲的肺“通调水道”的理论。《内经》认为,肺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器官,在人体的水液代谢中,肺是负责将水液输送到膀胱,原文讲“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通,就是疏通的意思;调,就是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肺通调水道是指肺脏对人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是靠它的宣发、肃降来完成的,肺的宣发,可以将水液布散到全身,尤其是肌表皮毛,代谢后变为汗排出体外;肺气肃降,则使体内的水液输布于下焦膀胱,代谢之后变为尿排出体外。后世根据肺的这一功能,称“肺为水之上源”。

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就可使水液代谢紊乱,水液停聚就会变成痰饮,甚至水液泛滥到皮肤而为水肿。而肺主皮毛,又开窍于鼻,肺通过这两个渠道与外界相通,最容易招致外邪的侵袭。一旦外来入侵的邪气干扰到肺脏,就会使肺气郁闭,不能很好地完成向膀胱输送水液的作用,患者往往就会出现小便不利,严重的就会导致水肿的发生。所以,治疗的重点必然要发汗解表,宣发肺气,给邪气一个出路,使肺气不受邪气的干扰,通调水道的功能自然就恢复了。这种发汗以治水肿的方法,《内经》称之为“开鬼门”。所谓“鬼门”,是指皮表的汗孔,开鬼门,就是指的发汗的方法。通过发汗,不但外邪随汗而祛,而且皮下郁积之水也随之被发散掉,水肿自然就会自然消退。同时,随着肺通调水道功能的恢复,水液下输到膀胱,小便也就通利了。

《伤寒论》里“太阳病篇”主打方剂—麻黄汤,就很好地应用了肺通调水道这一理论,临床除了用于表证外,对喘咳、水肿、小便不利等水液代谢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麻黄汤的药物组成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物组成。

麻黄在这里有两个功能:一是发汗解表,二是宣肺平喘;后面的两味药物是助麻黄这两个功能的,桂枝帮助麻黄发汗解表,杏仁帮助麻黄宣肺平喘;而甘草则是调和诸药的。四味药物组合非常严谨,就像一个公司,麻黄为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桂枝、杏仁分别为副总经理,各管一处。甘草相当于秘书,协调公司事务。

《伤寒论》里麻黄汤主要针对太阳伤寒类的感冒,其实只要把《伤寒论》所讲的道理及麻黄汤的功效琢磨透,它就会被用于很宽的领域。因为麻黄汤虽然在《伤寒论》里是用于太阳伤寒证的,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宣发肺气的作用、走膀胱利小便的作用,所以麻黄汤不仅用于伤寒感冒,而是更多的被用于由于肺与膀胱功能紊乱导致的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如水肿、小便不利等。麻黄汤与提壶揭盖法

通过宣发肺气达到利小便的方法,中医形象地称之为“提壶揭盖”。一个水壶,如果盖子盖得很严的话,即时壶上有嘴,水也倒不出来,即时倒出,也会不畅利,点滴而下。但当壶盖被打开的话,即时很小的壶嘴也会很畅利的倒出水来,这就叫“提壶揭盖”。膀胱就像一个水壶,肺就像它上面的壶盖,(《内经》说“肺为五脏之华盖”)肺通调水道到膀胱的功能,就好比从壶中倒水,如果肺气郁闭,就相当于壶盖太紧,水自然就不能很畅利的被输送到膀胱,于是小便点滴难下。这时单去考虑利小便是徒劳的,因为疾病的根本不在下面的膀胱,也就是不在于壶嘴的不通,而在上面的肺这个壶盖,只有宣开肺气,把盖子打开,水液才能自然通达到膀胱,小便就通了。中医治疗急性肾炎水肿往往就采取这种方法,而“提壶揭盖”的首选方剂就是麻黄汤以及由麻黄汤加减的一些方剂,如越婢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麻黄汤治遗尿 值得提出的是,肺通调水道功能失常时,水不能很好地被输送到膀胱,可以表现为小便不利,也可以表现为小便不禁,或尿后余沥不尽,甚至遗尿。这就像一个坏了的水龙头,可以是滴水不出,也可能是水漏不止。所以“提壶揭盖”法也用于由肺气郁闭导致的小便不禁、遗尿。曾治一女性患者,35岁。小便频数、尿不净、遗尿达15年之久。询问起病的原因,是在20岁时患一次重感冒,历治半月之久,感冒才基本痊愈。但随后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后来逐渐发展为遗尿。西医给她诊断为慢性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病,中医诊断为肾虚,但中、西药都吃过很多,特别是补肾固涩的中药,尿频、遗尿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现在的症状表现为:白天尿意频急,入厕稍迟就会尿湿衣裤,夜晚常有遗尿在床,时有恶寒、咳嗽,咳嗽剧烈及大笑时尿液自出,平时很少出汗,即使炎夏季节也是如此。早上起来时眼睑有时微肿,脉象浮。

中医治疗遗尿的常规方法就是补肾固涩,但有时用补肾固涩的中药并不奏效。诚然,小便不禁或频数,由于肾虚所引起的很多,用补肾固涩的中药也很灵验。但一些遗尿患者是起于感冒之后,恶寒,无汗,咳嗽,脉浮,并无肾虚的现象,反而与肺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是由于肺失宣降,通调水道的功能失职所致,所以我们给患者使用麻黄汤开宣肺气以提壶揭盖。结果服1周后,感觉遍体微汗出,眼睑浮肿消失,小便也随之正常。于此更加相信张仲景的经方,实为临床实践的锤炼总结,使用正确,就会收到良效。

目前临床上见到有许多不明原因的腿肿、脸肿、眼泡肿,多伴有不爱出汗,这些疾病都可以使用麻黄汤治疗,不过这类肿病往往比较顽固,多具有正气虚的一面,所以治疗上需要一个过程,在使用麻黄汤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上一些补肺、脾、肾之气的药物以扶正祛邪。麻黄汤治喘

麻黄汤还是治喘的的良方,麻黄汤所治的喘有个特点,就是不出汗,《伤寒论》叫做“无汗而喘”。喘证可见于呼吸系统诸多疾病中,象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是肺主呼吸功能失常所致,而无汗的喘又与肺主皮毛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肺主呼吸,不但指肺脏本身的功能,也包括皮肤的呼吸作用,因此肺主呼吸与肺主皮毛密切相关。皮肤呼吸也相当重要,如青蛙冬眠时全靠皮肤呼吸,狗因为没有汗腺,皮肤呼吸不好,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或奔跑后,需要长长地伸出舌头,加快肺脏呼吸来代偿。人的呼吸除肺以外,也离不开皮肤的协同作用,所以汗孔的排汗对肺呼吸来讲不可或缺,皮肤有疾患就很容易导致肺病,如长期患皮炎的人,皮肤排泄不畅就很容易出现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烧伤的病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等。太阳伤寒证时,由于汗孔的闭塞,就会加重肺的呼吸负担,加上外邪直接袭肺,于是出现“无汗而喘”。麻黄汤既散皮表寒邪,又能宣肺平喘,正是的对之方。

一支气管哮喘病人,因受寒诱发喘作,咳喘,吐白痰,恶寒,但不发热,无汗。麻黄汤加化痰之三子养亲汤,六剂喘定。麻黄是治喘的圣药,只要不是肾不纳气的虚喘,无论寒热,只要配伍得当,都可以运用。

5、麻黄汤治急性肾炎水肿

急性肾炎水肿,中医称为“风水”。所谓风水,就是因为感受了风寒之邪而发的水肿病,所以急性肾炎往往由感冒风寒诱发,这一点中西医认识是相同的。

西医理论认为,在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情况下,感冒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吞吃掉入侵体内的细菌及病毒,形成一种抵抗力叫抗体,之后消灭病毒、细菌。如果免疫功能低下,或感冒后得不到及时治疗,那么免疫细胞有时就不能吞噬掉病毒、细菌,而是暂时把病毒、细菌包容起来,这样身体中的病毒、细菌抗体与病毒、细菌本身就会结合成一种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到了肾脏时,会沉积到肾小球的基底膜,从而对肾脏造成损害,使大量蛋白流失,最终导致肾炎。

中医认为,人体感受风寒之邪,太阳经首先受邪,肺与皮毛相通,若邪气没能被及时祛除,就会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导致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同时,太阳经与少阴经相表里,少阴包括两个脏,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外邪在太阳经不去,除了会影响到太阳经的腑——膀胱出现小便不利以外,也可以通过这种亲密的表里关系直接影响到肾,使肾的主水的作用失常而导致水肿。所以,因感冒而发水肿,常是肺、膀胱、肾脏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治疗急性肾炎水肿,中医重点并不是治肾,而是治肺、治表,必须祛除外来的邪气,这要用发汗的方法,同时结合利小便。而发汗的方剂,首推当是麻黄汤,再者麻黄汤也有利小便的作用。

有一中年女性患者,北京郊区务农为业,去年秋末冬初的一天,下田劳动时着衣单薄,感受了寒邪,下午归来因为很疲乏没有做饭,吃了一碗剩饭,至晚上恶寒发热,头痛,家人给熬了一碗姜汤,喝后稍微出了点汗,感觉不那么怕冷了,自以为身体状况比较好,没有就医,在家随便找点治感冒的药物和每天喝姜汤、葱花汤对付,感冒症状有所缓解。本想过两天就会痊愈,岂料五天后的一个半夜时分,患者突然感到浑身郁胀,起来照镜子一看,自己吓了一跳,全身水肿,尤其是头面水肿明显,“我都不认识自己了”,患者说。小便也尿不出来了。天亮时找我来看,见头面及四肢皆肿,发烧,没有一丝汗,怕冷,身着棉衣,腰酸沉,小便少,有如茶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小便常规化验,尿蛋白达(),并有大量红细胞。这是急性肾炎的表现,中医称之为“风水证”。

我给她开了麻黄汤,又开了一个利水的五苓散(方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五味药物组成),再加蝉衣、浮萍、白茅根、车前子等疏风利尿之品。服一剂就出了一些汗,浮肿见消。服完三剂,小便就通利了,水肿消去大半。一周后,水肿全部消退,饮食、大小便都正常。后为防止复发,扶助病人的正气,我开了一些补气、补肾的药调理一个月,化验小便正常,从此病愈,未有复发。

6、麻黄汤与太阳伤寒证

麻黄汤是《伤寒论》里“太阳病篇”的主打方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剂。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针对太阳伤寒类的感冒,当然,麻黄汤的用途不仅仅是外感表证,也用于水液代谢失常等疾病,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什么是太阳病

张仲景用麻黄汤来治疗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就是感受了自然界的邪气后所发生的疾病,也称太阳表证。我们现在叫“感冒”。自然界中有风、寒、暑、湿、燥、火(热),正常的情况下它们是不会导致疾病的,中医把它们叫做“六气”,六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若气候变化异常,六气表现太过,就会侵袭人体而发病,这时候六气就变成了邪气,中医叫做“六淫”,“淫”就是太过的意思。如天气突然寒冷,人躲避不及,就会触冒风寒,出现头痛甚至连及项背、发热、恶寒、不出汗、鼻流清涕、打喷嚏的症状,这就是太阳病,因为外界的邪气侵袭人体,必从肌表而入,人体十二经脉中的足太阳经是主肌表的,就像人体的一个篱笆门一样,所以邪气侵袭人体,则足太阳经首当其冲,由于邪气在肌表太阳经,故做“太阳病”。

太阳病的特点就是邪气在肌表,病位比较表浅,因此又称为“表证”。当然,邪气的强弱是相对的,发病与否还要看体内的正气强弱、体质如何?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正气充足,邪气就不会侵袭他。反过来说,如果他感受了外界的邪气,说明他的正气是不足的。如果一个人的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或者皮肤腠理疏松,即使正常的温度变化对他来讲也会成为邪气,所以有些人就经常患感冒,甚至一年四季都陷在感冒里。太阳病有三类

《伤寒论》根据外邪的性质及人体的状态,把太阳病分作伤寒、中风、温病三类。素体腠理致密不爱出汗的人感受很厉害的寒邪,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叫伤寒证;素体腠理疏松爱出汗的人感受风邪,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叫中风,这里的中风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脑血管疾病,而是伤风的意思;如果感受的邪气不是风寒而是温热之气,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就叫温病。所以凡是感受了自然界的六淫之邪都可以发为太阳病的,包括我们在夏天出现的中暑,在其发病的初期也属于太阳病的范围。

太阳伤寒证的特点:高烧、身痛、无汗

我们了解了太阳病还分伤寒、中风、温病三类,麻黄汤具体是针对哪类太阳病呢?

《伤寒论》里,麻黄汤是用来治疗太阳病的伤寒证的,这种太阳病是感受了自然界的寒邪所导致的,所以会出现恶寒怕冷,由于寒邪的凝滞、收引的特性,会导致汗孔的郁闭,从而出不来汗,使体内的热量散不出去,再加上机体免疫系统的抗邪的作用,于是就会发烧,往往表现为39℃以上的高烧。足太阳经起于眼睛的内侧,沿着额头上行到头顶,然后再下行走后项、背部,一直到腰部,所以得了伤寒以后,足太阳经里面就会有寒邪,使得太阳经的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头痛、后脖颈子疼(项部)、背痛、腰痛,甚至全身的肌肉及四肢的骨节都疼痛不适。

太阳伤寒后咳喘、小便不利、水肿,治以麻黄汤 如果足太阳经脉内的邪气不能及时祛除,那么邪气就会沿着足太阳的经脉往里走,到达足太阳的腑——膀胱,膀胱是主管小便的脏器,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邪气干扰膀胱的功能,就会出现小便的异常,多见小便排出不畅,或点滴而下,或尿频而量少,所以有些人一感冒就尿不出来尿。

同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皮毛肌表的邪气还容易侵犯到肺脏,导致呼吸异常而出现咳嗽、气喘。肺也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它的任务是负责把上焦的水液输送到下焦膀胱,所以肺与膀胱在水液代谢上就有了密切的关系,二者又都通于肌表,所以感冒后肌表、太阳经受邪,就很容易累及到肺与膀胱,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病证的发生。所以,临床上一些水肿病,如急性肾炎水肿,往往是感冒寒邪引起,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了。使用麻黄汤减少的原因

现在临床上用麻黄汤治疗伤寒感冒的并不是很多,有人认为根本就没有麻黄汤证,这些说法虽有过激,但也说明一些问题,现在中医看到的感冒的确也与张仲景那个时代有些不同。为什么呢,原因很多:一是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寒性的感冒相对减少;二是由于人的生活起居、饮食越来越不规律,熬夜,过食辛辣、煎炸、肥腻的食物,使得体质越来越“火”,即便感受寒邪,也马上会化热;三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感冒后并不是立即就诊中医,出现感冒治疗四部曲,即先在家里找点药对付,两天后不行再去药店找药,还不行的话就去打吊瓶了,最后还是不行才去找中医吃中药。而这时的感冒早就不是感冒初起那种情况了。从临床看,感冒初起绝大部分还都是寒性感冒,但疾病是随时发展的,如治疗不当,很快就转化了,不是单纯的寒性感冒或太阳伤寒证了,多是由寒转为热,有的经过打了一周、两周的吊瓶,舌苔又黄又腻又厚,发烧也从高烧变为低烧,这就转成了湿热,所以这种情况下麻黄汤多半用不上,只能是辨证论治,或采用辛凉解表的治法,或采用清热化湿的治法,如果再用麻黄汤、桂枝汤辛温解表方剂,等于是火上浇油,一治就坏,甚至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即便是寒湿,使用麻黄汤也必须加上化湿的药物,如《金匮要略》里的麻黄加术汤。麻黄加术汤治外感发热久不除 一个65岁男性患者,外感发烧三个多月不退。病初起时,感冒风寒,恶寒发热,体温达39.5°C,浑身疼痛。经输液治疗一周,体温降至38°c 左右,从此体温再也不往下降了,继续住某医院输液治疗三周,体温曾一度降至37.5°C,但很快又升至38°C,各种相关检查做了个遍,花费一万多元,病人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出院后,又辗转到另外几家医院门诊中西医治疗,体温一直没有降到正常,来诊时已持续发烧三个多月。刻下体温37.8°C,不出汗,膝关节和背部疼痛,头非常的沉重不爽,像裹上一条布一样,没有什么食欲,舌苔又白又腻。这是寒湿在作怪,先前受的寒没有出去(通过发汗才能散寒,输液不但散不出寒邪,反增湿气),又因输液增添湿邪,导致寒湿郁闭于表,寒恋于湿中,更不易外散。针对此,必须寒湿并治,散寒的同时加化湿的药物,用《金匮》麻黄加术汤,将方中的白术改为苍术(苍术发散作用强),再加陈皮、厚朴,实际上是麻黄汤合上了平胃散。只服3剂,体温即降至正常,胃口大开。后用三仁汤调理一周,体温未再升高。麻黄加术汤用于治疗“湿家身烦疼”,实践证明,对寒湿郁闭于表的发烧不除、身疼恶寒,本方有良效。麻黄汤治太阳伤寒失音案

一个20多岁女子,冬日外出受寒,当晚恶寒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竟连一丝声音都发不出,就诊时只能用笔在纸上写。伴有背痛、不出汗。此即太阳伤寒证。因喉主发声,由肺所主,皮表感受寒邪,肺主皮毛,外寒则经皮毛内合于肺,导致肺气壅塞,发声不出,中医称此为“金实不鸣”。当用麻黄汤发散寒邪,宣通肺气。给本方加木蝴蝶,2剂而愈。阴阳互根与白虎加人参汤

《内经》不但重视阴阳的升降规律,更是强调阴阳之间的互为根本、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篇专论阴阳的篇章中,以天地云雨为例说明之。认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里的天、云在上属于阳,地、雨在下属于阴。但是天气(阳)之所以能下雨(阴),是地气(阴)被逐渐上蒸的结果,而蒸发地气又要靠天阳之气的作用;地气从何而来?是天降之雨积聚而成。从中阐明了阴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那就是:阳气可以化生阴津,阴津可以滋养阳气,也就是《内经》所说的“阳化气,阴成行”。自然界赋予万事万物的都是阴与阳二气,二气之间是互根为用的。只有阳气而没有阴气,万物不能化生;只有阴气而没有阳气,万物就不能生长。后世总结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它指导中医应该如何去补阴、补阳。那就是欲补阳气一定要加养阴的药,欲滋阴也要用一点补阳药,这样阴气、阳气才能得到更好的恢复。这一点,张仲景运用得比较深刻。

7、白虎加人参汤所治口渴而饮水不解常有气虚

《伤寒论》里白虎加人参汤很神奇,是治疗阳明经热盛阴津不足的。

白虎加人参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五味药组成,是治疗阳明经热盛阴津不足的,所以用石膏清热,用知母、粳米滋阴,再用人参、甘草补气。

白虎加人参汤的主要适应症就是口渴甚,口渴起来喝水都不解渴。那么,口渴滋阴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补气呢?这就是中医讲的阳气能生化阴津的道理,凡是口渴饮水不解的,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不但是阴伤,而且有气虚,因气能生津,气虚使得机体自身产生阴津的能力下降,所以即使饮水也不能止渴。在临床上,单纯阴津不足补水就可以明显缓解,而有气虚者,单去滋阴就不奏效,必须加补气之药,以增加机体化生阴津的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白虎加人参汤的主要见症是口渴而饮水不解,而口渴饮水不解往往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中,临床中经常用此方治疗糖尿病或尿崩症,也可用于治疗泌乳素增高症等,尤其是治疗糖尿病,是非常有效的方剂。白虎加人参汤是治内分泌疾病的良方 糖尿病是一个内分泌系统的消耗性疾病,由于血糖的增高促使体内的氧化加速,使得有形物质大量耗散,表现出一派阴虚燥热的现象,出现口渴欲饮,小便频多,形体消瘦等症状,由于口渴多见,所以中医将本病称为“消渴”。我的门诊上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从其表现看,阴虚燥热的较为多见,常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一个中年男性患者,二年前得了Ⅱ型糖尿病,血糖高达19.5mmol,口渴频繁的饮水,每日达4000ml以上,小便频数,但吃饭正常。舌质红无苔。中医辨证当为阴虚燥热,我给她开了白虎加人参汤,人参用党参10克代替,并加花粉、麦冬、生地黄、乌梅等滋阴之品。服了一周,症状减轻的并不是很明显,口仍然很渴,化验血糖反而比上周稍有升高。仔细考虑,可能是补气药少的缘故,气少不能化生阴津,于是将党参换成人参,并加补气药生黄芪30克,气阴两补药淮山药40克。一周后患者又来诊,喜形于色,口渴的症状基本上解除了,血糖一下子降到10mmol,又服两周,血糖降到7以下,后给他气阴双补的丸药巩固服用一年。至今四年多了,血糖一直很正常。除了张仲景,后世还有很多大医家也在开方子的时候遵循这个阴阳互根的理论。金匮肾气丸组方与现代壮阳误区

我们都知道名方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来的,有补肾阴的作用。但实际上这是张仲景的方子,张仲景有个八味肾气丸,因见于《金匮要略》里,所以又叫金匮肾气丸,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上附子、桂枝。钱乙把附子、桂枝两个温阳的药物去掉,就成了补阴的六味地黄丸。后世把肾气丸作为补肾阳的代表方剂,治疗肾阳虚的疾病如怕冷、小便频数、腰膝酸痛、阳痿、早泄等,疗效很好。有趣的是,补肾阳时张仲景不全是使用温补阳气的药物,而是加了地黄、山茱萸、山药等具有滋养肝肾之阴的药,这就是运用了《内经》的阴阳互根理论,在补阳时加入补阴之药,阳气就会得到更好地滋养而壮大,就像我们冬天取暖要用水暖一样,如果纯用补阳之药,不但阳气补不起来,而且容易伤阴津,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面生痤疖,甚至流鼻血等,试想我们冬日取暖靠火烤,空气中没有水分调节,将会引起怎样一个后果?现在有许多人喜服温补之品,动不动就吃鹿茸、鹿鞭、狗鞭之类,吃的是口鼻流血,七窍生烟,但也没解决根本问题,故我们不要盲目去补,肾阳不虚的就不要吃这些温补之品,否则,阳气有余就会变成火的。即使肾阳虚,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去补,宜在补阳的同时,加上滋阴之品,使补力由“火暖”变成“水暖”,则补阳而不伤阴。明代大医家张景岳说的好:“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就是这个意思。

张锡纯用升陷汤治大气下陷疲劳症

清代有个大医学家叫张锡纯,他有一本书叫《医学衷中参西录》,临床很实用。张锡纯关于阴阳互根理论用的出神入化。他创制的补大气名方“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表现为乏力,整日非常的困倦,动则心慌气短,胸闷,没有食欲,精神萎靡不振,给人一种病病歪歪的感觉,很不健康。但化验检查往往又找不出毛病,现代临床上给这类病一个名字叫“亚健康”,意思是不健康但又用仪器找不到不健康的原因,或者干脆就叫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依据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轻度者,多是脾气不足,或叫中气不足,临床常表现为乏力,吃饭不香或虽到吃饭点也根本没有食欲,头沉或头目不清爽,整日昏昏沉沉,大便不成形,小腹下坠等;

重者,多是宗气不足,或叫大气不足,临床常表现为非常的气短,总觉气不够用,常需用力呼吸,上楼爬不动,甚至无力走路,常伴胸闷、心慌、出汗、气喘等。

再进一步,就是肝肾精气不足,常表现为腰膝酸软,精力不济,夜晚睡眠不实,白天萎靡不振,小腿经常抽筋,或是两腿不安,睡觉时无论怎样摆放腿的位置都觉得难受,小便频,夜晚更甚,大小便都无力排出,走路时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迈不开步,脚后跟经常痛等等。中医是辨证而不是辨病的,这样的症候都是气虚的表现,而张锡纯所说的大气下陷证,平常最多见到。大气,中医的学名叫“宗气”,是通过呼吸、吃饭形成的,主管着人体的视觉、听觉、语言、动作,因而这种气很重要,是百气之宗,所以叫宗气。宗气虚了,人当然就会极度的乏力,就用升陷汤治疗。

升陷汤组成: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方中重用黄芪来补气,轻用桔梗、升麻、柴胡等提气的药,最有趣的是这里配伍了知母一味,知母是滋阴的药,就是起滋阴以养阳气的作用。

我曾治一男性患者,因中年丧妻,情绪低落,生有四个孩子,妻子过世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全靠他一人承担,终日劳碌,渐致形衰体堕。有一天,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不得连续,因家庭经济困难一直不去医治。病情逐渐加重,非常乏力,并觉从胸中至咽喉间像有东西堵塞一样,感觉头与身子上下不连,气短,甚则倚息不得平卧,影响饮食和睡眠。自疑患癌,坐以待毙。适逢我在他的家乡巡诊,才前来治疗。切他的脉很无力,因有胸闷、气短、心慌,认为他是胸中阳气不振,治以桂枝去芍药汤。喝了三剂,病情减轻不是很明显。后改用升陷汤,当时就想赶快补升他的阳气,所以就把知母去掉了。岂料,喝了一包,病人找上门来,说呼吸更加不连续了,气全堵在了嗓子眼里,胸咽憋闷。我恍然大悟,升陷汤去掉了滋阴的知母,使阳气升而阴不能长,阳气无阴以配,就会上亢,所以患者感觉咽喉中堵闷。于是,补加上知母,第二天他说昨夜呼吸很平和,睡眠安稳,乏力好转,前后服一周,症状消失,又开了几剂以巩固疗效。可见中药处方,关键时差一味药,就有可能谬之千里。当归补血汤通过益气来补血

后世治疗阴虚也多效法于《黄帝内经》、《伤寒论》,明代医家张景岳精辟地总结为:“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临床治疗阴血不足的病也的确要如此。还是张锡纯,他治阴虚发热往往常用三味药物,滋阴清热的知母、生地,配上温补阳气的黄芪,屡屡获得满意疗效。中医治血虚的方子叫当归补血汤,方中只有两味药,一个是当归,一个是黄芪,当归是补血的,黄芪是补气的,有趣的是用量并不是补血的当归大,而是补气黄芪用量大,且大于当归四倍,这就是取其阳能够生阴,气能够生血之理。所以,如果患者贫血、血虚,在服当归、阿胶这些补血药的同时,一定服用黄芪、人参、党参这样的补气药,不但直接补血,而且间接生血,调动人体自身的生化动力,才是治本之图。《伤寒论》中的智慧(8)伤寒治水方之一:苓桂术甘汤

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一旦代谢失衡,就易导致“水”病。水液在体内运行的方式

我们喝进去的水是如何在体内代谢运行的呢?正常的水液在体内运行必须以“气”的形式,也就是液态的水必须转变成气态的“气”才能运行到全身,而要将水变化为气,就需一种动力——火,生理的火就是人的阳气,阳气的温煦、蒸化作用促使水转变成气,这就像一锅凉水变成水蒸气就必须加火一样,这个过程中医称之为“气化”。

如果阳气不足,就会使体内水液不能转换成气,停聚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停聚在松软的皮肤组织下导致水肿,或是停聚在胸、腹腔导致胸水、腹水,也可能停聚在内脏,形成五脏水病。故水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阳气或者说“火”的不足,因此在治疗水肿这些疾病时,往往加些温阳的药物,以促使水尽快转为气运转全身。正如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症

若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会表现出许多病症,包括水、湿、痰、饮引起的诸多病症,可导致各个系统出现问题。如有个老太太,从东北来,患眩晕症,诊为“梅里埃病”,已得病半个月。发作时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吐出物尽是白白的、黏黏的涎沫,躺在床上连眼睛也不敢睁。就诊时须由两人搀扶,否则必坐立不稳倒地,问话时两目紧闭,不敢出声作答,否则呕吐。舌苔白滑而腻。这在中医看来,多属痰饮上犯清窍,属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水、湿、痰、饮等的滋生,统称为水液代谢失常病症,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聚为饮,饮聚为痰。稀者为饮,稠者为痰。但临床上有时难以截然划分,所以有“水湿”、“水饮”、“痰饮”、“痰湿”等不同名称,突出显示中医的整体观念特色。《伤寒论》是如何治水液病的

《伤寒论》治水病可谓层次分明,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化水(饮)、利水、逐水。当水湿不甚,可采用温阳化气的方法治疗,就是通过用温阳药或芳香药将水湿或水饮蒸化掉,犹如天下小雨,刚湿地皮或地之小凹处积水,太阳一照,则即刻蒸发一样,这叫做化湿法、化饮法,《伤寒论》中的茯苓甘草汤、苓桂甘枣汤基本属于这类方剂。

当水停渐多,比如有一小坑水,只靠温化难以速去、尽去,这时便要燥湿、渗湿,燥湿就是用干燥的药物祛湿。渗湿就是用土填坑,使水渗到土内的过程,所以渗湿就是用补土的药,脾属于土,补脾就是补土,就是使用健脾的药去达到渗湿的目的,甚至有的药就是要用黄土来炒,如土炒白术等,《伤寒论》中的苓桂术甘汤、理中汤等属于这类方剂。但通常情况下是化湿、燥湿、渗湿联合使用,也不可太绝对划分。

如果体内水湿较多,用上述方法难以祛除,比如有一大坑水,用土渗的方法就有些费时、费事了,这时最好是疏通排泄,也就是挖沟排水,这就是利水的方法,《伤寒论》里的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属于这类方剂。

但如果水湿太重,甚至泛滥成洪水,或排泄道路堵塞严重,那就要强力疏导泄洪了,这就是中医的逐水方法了,具有逐水作用的药物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服用后不仅小便明显增多,而且大便也往往一泄如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中病即止。《伤寒论》中的十枣汤、大陷胸汤、牡蛎泽泻散属于这类方剂。苓桂术甘汤的组成及功效

苓桂术甘汤就是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这四味药组成,是化湿、渗湿、利水的结合。茯苓是菌类的一种,味淡性平,具有渗湿、利水的效果,它的利水作用可通过增加小便量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它的渗湿作用将水液的残留物、人体组织的渗出物吸收掉;同时,茯苓还有健脾宁心的作用。

桂枝是辛甘温的药物,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它属于樟科植物,有特异的芳香味道,能够开胃健脾,扩张血管,从而将多余的水分“化”掉,比如阳光一照,水分即蒸发。

白术是一个苦温的药物,能够补益脾气,干燥湿邪,与茯苓配合吸收组织渗出的水分。甘草,一方面补益脾气,能够修补组织,另一方面调和其他药物,使各个药物更加协调工作。苓桂术甘汤治眩晕

上述那个梅里埃病眩晕病例就适合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简称为苓桂术甘汤)治疗,此方是《伤寒论》里的重要方剂,张仲景用它来治疗因脾虚导致的水饮内停。中医所讲的“脾”,是一个功能单位,包括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人出生后,即赖摄取饮食消化成气血以生存,故中医把脾叫做“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我们的饮食,先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其中的营养成分由脾运转到全身,中医称为“脾运化水湿”,相当于西医所讲的小肠的吸收功能。如果由于疲劳过度,或作息不规律,起居失宜,或思虑过度伤脾,或饮食不节等,都会导致脾气虚弱,脾气虚就不能很好地运化体内的水湿,于是水湿就会停聚下来,形成水饮、痰湿等,就会导致很多疾病,这时就用苓桂术甘汤治疗。

《伤寒论》苓桂术甘汤条下讲脾虚水停可导致许多种病症,如“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包括有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心下逆满”,就是讲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胃在心脏的下面,古人常称胃为“心下”,意思是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呃逆等。“气上冲胸”,胸是心脏的位置,脾虚所生水饮可以上行冲于心胸,往往导致心悸、胸闷、气短的心脏病,苓桂术甘汤是治疗水气上冲型心脏病不可多得的方剂。“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就是站立时头目眩晕,使之身体摇动,站立不稳,这种眩晕发作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梅里埃病,中医认为由中焦水饮上泛于清窍所致,可以说苓桂术甘汤是治疗这种疾病的王牌药物。前面说的梅里埃病的病例就属于张仲景讲的“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的情况,即开苓桂术甘汤,合上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另一个方子泽泻汤(泽泻、白术),只服一周,就基本上痊愈了。苓桂术甘汤治“水心病” 我的老师、已故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先生把这个方子用得非常神奇,根据“气上冲胸”的记载,治愈了许多水气凌心的心脏病,刘老把这一型心脏病命名为“水心病”。

望色:多见面色黧黑,此为“水色”。病重者,在颧、颊、鼻柱、唇围、下颏等处,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之黑斑,名为“水斑”。察舌: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

切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者见结代或沉弦不起。辨证:(1)有水气上冲之候。病人自觉有一股气从心下上冲胸咽;(2)胸痛胸闷,夜间为甚,遇寒加重,多伴有咽喉不利,如物梗阻。曾有个50岁男性病人,经常咽喉哽咽,一直按慢性咽炎治疗,过一段时间,脸颊出现黑斑。突然有一天,发生心绞痛,送医院治疗,冠状动脉堵塞,放了三个支架。(3)心悸,多发于晨起、夜卧、饮食之后,或伴有左侧颈部血脉胀痛;(4)短气。表现为动则胸闷发憋,呼吸不利,甚则冷汗自出。

他曾治一个40多岁男性病人,形体肥胖,患“冠心病”、“心肌梗死”而住院,救治两月有余,功效不显。来诊时见心胸疼痛,心悸气短,多在夜晚发作。每当发作之时,自觉有气上冲咽喉,顿感气息窒塞,有时憋气而周身出冷汗,有死亡来临之感,颈部的血脉也随气上冲而胀痛不休。舌苔水滑欲滴,脉沉弦,偶见有结象。辨证为水气凌心之“水心病”,由心阳不足,血脉不利所致。用苓桂术甘汤原方,服3剂,气冲得平,心神得安,诸症明显减轻。但脉仍有结象,犹显露出畏寒怕冷的阳虚见症。于上方中加附子、肉桂,以复心肾阳气。又服3剂后,手足转温,不再恶寒,但仍时有心悸、气短,再于上方中加入党参、五味子,以补心肺脉络之气,连服6剂,诸症皆愈。苓桂术甘汤治水气痰饮

水气、痰饮是中医认为的一个致病广泛的邪气,因这些邪气具有流动不定的特点,所以能在体内引起许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疾病、呼吸疾病、五官科疾病等,苓桂术甘汤是化水气、痰饮的良方,所以用途非常广泛。

心血管“怪病”:再举一个导师刘渡舟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的“怪病”病例。

一冠心病患者,发病为奇,除了有心悸、胸闷、胸痛的心脏病症状外,还有一个颇为奇怪的症状,就是不时地口中嘶嘶作响,作响时从咽喉气门向上喷吐白沫,能喷出一米之远,甚为痛苦,就诊时恐怕白沫喷到大夫,特将头扭向一边。伴有恶心,咽喉哽噎,头沉,手颤。舌红,脉沉弦而滑。刘渡舟诊断为水气凌心证。处以苓桂术甘加泽泻、半夏、生姜汁。14剂而愈。

消化疾病:除了上述心血管疾病外,像消化系统疾病,胃脘胀满,没有食欲,恶心想吐,打嗝,或一吃饭就腹胀、想解大便,用苓桂术甘汤也很灵光。本方补中气的作用很强,经常服用可增加免疫力,防止感冒。

呼吸疾病:呼吸系统方面,如痰饮所导致的咳嗽、气喘,吐痰量多,用苓桂术甘汤较好。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用宣肺平喘药得到控制后,为根除痰饮,经常用苓桂术甘汤善后处理,因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用苓桂术甘汤健脾,以绝生痰之源,则哮喘就不容易反复。

五官疾病:上述所说的梅尼埃病,是苓桂术甘汤运用于五官科的典例,五官科许多疾病都可使用苓桂术甘汤,如用于眼科之视神经乳头水肿病就很好,我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2000年患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下降很快,原来双目都1.5的视力,一年内下降为0.4和0.5。形体偏胖,但素来脾虚,大便不成形,经常头晕,舌体胖大有齿痕,脉细。用苓桂术甘汤加人参、菊花、枸杞子、车前子,服用三个月,双目视力恢复到1.0。眼科疾患像青光眼之眼压高,也可用本方治疗,可加车前子、牛膝。

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塞流涕或鼻涕倒流于口腔、咽喉,用苓桂术甘汤都有很好疗效。曾治一女性病人,30岁,鼻炎病史,生孩子三个月后,鼻炎又发,鼻涕流入口腔,感觉清稀寒凉,不时吐唾沫,外出时随身携带小塑料袋,就诊几分钟,吐十数口。怕冷,大便稀散,舌淡嫩,有齿痕,脉细无力。因为吐物清稀、怕冷,阳虚现象,用苓桂术甘汤合上理中汤,服用3周,治愈。苓桂术甘汤加减

苓桂术甘汤用于临床时,可以随证加减。如痰多脉滑的,可与二陈汤配合使用;如头眩较重的,可加泽泻;若头面有烘热之象的,可加白薇;若血压偏高的,可加红花、茜草、益母草、牛膝;若脉见结代,则减去白术而加五味子;若湿痰作咳,则减去白术而加苡米;若见惊悸不安的,可加龙骨、牡蛎。《伤寒论》中的智慧(9)伤寒治水方之二:茯苓甘草汤、苓桂枣甘汤

水饮为病,可出现在人体任何部位,下面的一个病例很有代表性。茯苓甘草汤治水胃病

我看过一个50多岁的女性患者,有浅表性胃炎几年了,还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她一喝水或稀粥就胃胀,而且胀得非常严重,叩一叩肚皮就像敲鼓一样,晚上影响睡眠,所以她再渴也尽量忍住不喝水,喜欢吃一些干燥的食物,如烧饼、油条等。

她来就诊时开始不说话,只是摇晃身子,让我听她胃里的水声,果然有“咣当咣当”的声音。伸出舌头一看,舌面上尽是水,她告诉我有时不自觉地流出口水。这都是水停在胃的表现,《伤寒论》指出,水停在胃的特征是“心下悸”。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动不安。心下悸就是胃里悸动不安,有嘈杂的感觉,甚至胃里会听到振水音。当然,水饮为病,舌苔多是白滑的,舌面有好多水。临床上见到,属于水饮型的胃病(俗称“水胃”,病人自觉胃中有水)还真不少,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甚至消化道溃疡,都会有这种表现。

茯苓甘草汤是治胃虚水停的有效方剂,凡是水饮停胃的各种胃病,均有良效。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组成,和苓桂术甘汤只相差一味药物,就是生姜和白术的不同,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用于脾虚水停、胃虚水停的不同。

方中白术入脾,有健脾燥湿的功能,所以苓桂术甘汤治脾虚水停;生姜,就是我们厨房里使用的调味品,性温热,主入胃经,有和胃、暖胃、开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称为“止呕之圣药”,通过自身的温热发散效应,可以很好地温化、发散胃中的水饮。茯苓甘草汤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这个方子治水停在胃。

刚才说的这个病例就是水饮在胃的典型表现。我就开了茯苓甘草汤,重用生姜到24克,并加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的药物。服用一周,她胃中的振水音就基本消失,也敢喝上一碗粥了,一个月后,症状全部消除,饮水、吃饭均正常,检查幽门螺旋杆菌也为阴性。苓桂枣甘汤治奔豚病

另外一个治水饮的方子也很好,叫茯桂枣甘汤,是治疗奔豚病的良方。

我的导师刘渡舟先生有一则医案:张某某,男,54岁。主诉脐下跳动不安,小便困难,有气从小腹上冲,至胸则心慌气闷,呼吸不利而精神恐惧。每日发作四五次,上午轻而下午重。切其脉沉弦略滑,舌质淡,苔白而水滑。辨证为水停下焦的苓桂枣甘汤证,《伤寒论》称之为奔豚病。疏方:茯苓30克,桂枝10克,肉桂6克,炙甘草6克,大枣15枚。仅服3剂,则小便畅通而病愈。奔,是跑的意思,豚指小猪,这里用奔跑的小猪来形容疾病的发作情形。这是一种功能失调性疾病,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自觉有一股寒气像小猪一样从小腹部往上奔跑,这股气冲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冲到腹部就会腹胀如鼓,吃不下饭;冲动心胸,就会心慌、胸闷、气短,并有恐怖感;冲到咽喉,就会有咽喉部哽噎不利,像被人掐住脖子一样;如果冲动头部,就会眩晕,甚至昏倒。发作一会儿后可自行缓解,到医院用仪器检查,往往找不到任何阳性体征。大多数病人发作时有恐惧感,有些病人形容就像世界末日来临般的恐慌。

中医治疗这类疾病有独特疗效,《伤寒论》里有两个方子用于奔豚病的治疗,一个是本方,即苓桂枣甘汤,一个是桂枝加桂汤。另外在《金匮要略》里还有一个奔豚汤。奔豚病的发生是心肾不交所致

苓桂枣甘汤治疗寒水上冲的即将发作的“奔豚”,表现为经常在肚脐以下有跳动的感觉,小便排出不畅。引起这个病症的原因是因为心脏阳气的不足。中医讲“心肾相交”,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根据水火阴阳的升降规律,心火要下行温肾水,以防肾水太寒;同时,肾水要上行济心火,以防心火的上亢。如果心脏的阳气不足,心火少了,就不能去很好地温肾水,久之,肾水就会寒而不化,水不能化成气了,就会在下面越聚越多,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由于心脏阳气的不足,就会上冲侵犯心脏,这叫做“水气凌心”,是一种水克火的现象,这种情况往往发生于火虚水寒的时候。如上篇的苓桂术甘汤所治,也有水气凌心,只不过是水从中焦上冲,而本方所治是水从下焦上冲。当下面寒水即将蠢蠢欲动上冲时,往往就会在肚脐下出现跳动的感觉,伴有小腹发凉发胀,由于寒水在下,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多会出现小便不利的现象,这时便可使用苓桂枣甘汤治疗。

苓桂枣甘汤由茯苓、桂枝、甘草、大枣四味组成,本方治疗奔豚是三保险:

桂枝配甘草,叫桂枝甘草汤,是专补心脏阳气的方子,所以能温心阳于上;茯苓在这个方子里用量很大,主要是利水,将下焦的寒水通过小便排出去,所以能利水于下;大枣甘温补中健脾,脾属土,用大枣补脾就像在中焦筑土拦坝,以防止水气上泛凌心,所以能防水于中。尽管药味少,但上、中、下并治,堪为治水气上冲之良剂。张仲景对大枣的妙用

苓桂枣甘汤与茯苓甘草汤相差一味药物,就是将生姜换成大枣,其功能就有所改变。生姜入胃,主散胃中之水;大枣入脾,可以健脾益气,以防下焦的水气上冲。所以,茯苓甘草汤用于水胃病,而苓桂枣甘汤用于水气上冲的奔豚病。

说起大枣,它是一个典型的药食同用的果实。大枣主产于我国的北方省份,张仲景的家乡河南省更是盛产大枣的地方,像新郑大枣、灵宝大枣等驰名中外。张仲景喜欢用大枣,在《伤寒论》112个方子中,有37个方子里使用了大枣,用量一般是12枚。

大枣未成熟时味淡酸,成熟后变为甜味,中药称为甘味。凡是甘味的药,都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在苓桂枣甘汤里也是用于健脾益气以补土,防止水邪上泛。大枣不仅药用,更是一个美味的食物,脾虚的人适宜用大枣熬小米粥饮用。但湿盛肚子经常胀的人,忌用大枣等甘味药,因甘味药因补而容易壅滞,会加重腹胀的症状,所以古人说“中满不食甘”。

大枣是一味治病良药,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胃、心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调营卫、生津液、解药毒等功效。大枣是鼠李科植物的果实,富有营养成分,作为药物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可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疲乏无力、气血不足、津液亏损、营卫不和、心悸失眠等。如《伤寒论》桂枝汤、小建中汤里面用大枣,有健脾的作用;《伤寒论》炙甘草汤里面重用大枣,是为了滋补心血。此外,张仲景巧妙地使用大枣来减轻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十枣汤用10枚大枣,因为方中的甘遂、大戟、芫花有强烈的泻下作用,为保护肠胃,用大枣以缓和其药性,同时可以补益脾气,提供营养,增强病人的正气。《伤寒论》中的智慧(10)伤寒治水方之三:五苓散

《伤寒论》里有一个著名的治水方剂——五苓散,是治疗水蓄于膀胱的,临床非常常用。而要谈五苓散的功效、应用,须从膀胱的的功能说起。膀胱与“藏津液”

说起膀胱,恐怕大家都知道它是人身上一个储存尿液的袋子,俗语叫“尿脬”。实际上,这只说对一半,膀胱不仅仅只扮演着一个尿袋子的角色,中医对膀胱的功能认识的更深一些。中医认为,膀胱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它所储存的不是简单的尿液,而是“津液”,也就是说,膀胱内藏的不只是无用的废物,也有人体可以再利用的成分。《黄帝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就是说,通过人体水液代谢系统输送到膀胱的水液,不是直接被排出体外,还要经过膀胱自身的作用,再将里面有营养的成分分离出来,并转换成气的形式发送出去,真正的废水才由膀胱变成尿液排出,这个进一步加工、浓缩膀胱中水液的功能称为膀胱的气化。

膀胱的气化功能虽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终端过程,但它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有了膀胱的气化,机体才能尽最大量地回收营养成分,而同时尽最大量排出有害毒素。如果膀胱的气化“藏津液”的功能失常了,不但会造成废水排不出去,而且会导致水分营养吸收不完全。临床既可见到小便排出不畅,或尿频而量少,甚至点滴不通,导致癃闭。也常见到小便频数而量多,一喝水就小便,甚至导致尿崩症的发生。这些病症表现虽然不同,但中医治疗都可以从调理、恢复膀胱的气化功能入手。膀胱与蓄水证

如果膀胱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水液蓄积于膀胱。为何膀胱就会出问题呢?就会得“蓄水证”呢?原来这和感冒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膀胱的那条经脉叫足太阳经,它是主管人的体表的,就像一个篱笆门一样,负责着肌表的气血流行,每天早晨六点钟开始第一个运行到足太阳膀胱经的气是“卫气”,它起着保护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因此足太阳膀胱经就成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一旦有六淫邪气,包括病毒、细菌等的侵袭,膀胱经就会首当其冲,第一个挺身而出与病邪、菌毒作战,在大多数情况下,膀胱经的气血旺盛,或借助药物的作用,足以能战胜邪气、病原菌,所以外感病一般在一周以内痊愈。但也有另外一些情况,比如外邪的力量比较大,或机体的正气不够充足,或是医生的初期治疗方法有误,就会使位于机体表浅的病邪,顺着足太阳经脉往里侵犯,这样很容易受到连累的就是膀胱本身,病邪可沿着太阳经脉到达膀胱脏腑,之后,干扰膀胱的功能,当然主要是它的气化功能,导致膀胱对水液代谢的终端过程不能进行很好地处理,从而使水液得不到充分的气化、布散,小便不通畅,水液就逐渐在膀胱蓄积起来,形成蓄水证。

所以,蓄水证和感冒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一感冒就会小便不通畅,甚至几天后一点也尿不出来,全身水肿,就是这个道理。随着水蓄渐多,小便愈发不利,小肚子也跟着会胀满疼痛。机体的水液蓄积在膀胱,还会造成全身水液分布失于均衡,下面的水多了,上面自然就会缺水,所以膀胱蓄水的患者还会有明显的口渴症状。蓄水证临床特点

患蓄水证的病人很辛苦,上有口渴难耐,而下面小便又不通畅,喝下去的水排不出去,蓄水逐渐增多,严重者可导致水肿。但是这种口渴症状并不是体内水少了,体内水总量并不少,只是分布不均匀而已,就像地球上有的地方闹水灾,而有的地方却是干旱一样。所以这样的口渴,在临床表现上有一个特点,就是患者虽然口渴,但并不是太想把水喝下去,或者即使喝也喜欢喝热水,不像上火缺水那种口渴,喜欢多喝水、喝凉水。所以对于这种口渴,决不能用滋阴生津止渴的药,这相当于往身体内加水,越用滋阴的药膀胱就会越受不了,口渴现象也就越重。唯一的方法就是将膀胱内多余的水利掉,恢复膀胱的气化,这样水就能均匀地分布了,口渴自然就会解除。五苓散治膀胱蓄水

五苓散是利水剂。张仲景用它来治疗膀胱蓄水。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患多饮、多尿已经两个多月,自己怀疑患上了糖尿病,但到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医院怀疑是“尿崩症”,但尿比重正常,治疗无效。后找中医看,用了一些滋阴生津止渴、补肾固涩的方子,效果也不明显。眼下的表现是口渴依然明显,每天不停地喝水,来我这里时包里放着两瓶水,而且频繁的如厕,平均每小时要去2~3次。我看了她的病历对治疗的记载,又见她的舌苔非常水滑,辨证这不是一个津液亏乏或肾虚不固的疾病,而是一个水蓄膀胱,津液不均匀布散的蓄水证。就问她喜欢喝热水还是凉水,她回答喜欢喝温热的水,这就更加佐证了我的诊断。那么蓄水证不是小便排出不畅吗?其实临床上是不一定的,膀胱的气化失常,可以排不出水,见小便短少,也可能对水失于控制反而见小便频数。而且患者的小便次数多的直接原因是饮水多造成的,口渴才是她的主要症状,只不过这个口渴是水蓄积在下,不能上行滋润于口所致。于是,我决定给她开五苓散为主,少加一、二味补肾药物。服一周后即有明显减轻,一共服三周达到痊愈。五苓散的药物组成

五苓散由五味药物组成: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

方中的茯苓、猪苓都是菌类的东西,渗湿利水的效果特别好,尤其是猪苓利水效果最佳。泽泻也是一味非常好的利水药,且可以保护肾脏和膀胱,《药性赋》上记载它利水而不伤阴,就是具有护肾的作用。

这三个药物配合在一起,能明显促进小便量的增加,以排出膀胱内多余的邪水。桂枝在这里起温阳化气的作用,蒸发膀胱内残余的水分。

白术健脾补土,起到一个筑堤拦坝的作用,以防止膀胱蓄积之水上冲凌心。

药物虽不多,但分工明晰,各司其职,从三个方面遏制蓄水的泛滥,组方不可以说不严谨。五苓散的加减运用

春泽煎:五苓散加上人参,名为春泽煎,可用于老年人气化无力的小便不畅,如男性前列腺肥大的初期,小便不畅,或无力排出,或尿变细,滴滴答答。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加上茵陈蒿,名为茵陈五苓散,是治疗肝病黄疸的良方,又能很好地降血脂,我经常用茵陈五苓散加上山楂、丹参、桃仁、红花、地龙,治疗高血脂症,降脂作用非常明显。另外,因为茵陈五苓散有很强的渗利水湿作用,能利出身体内多余的水分,因此可以减肥,胖人大多爱喝啤酒,尤其是冰啤酒,极易造成停饮、蓄水,五苓散治蓄水证,所以能减肥。

五苓散治水饮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

有人问:五苓散能治口渴,是否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或干燥综合征呢?答曰:当然可以,只不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是水液蓄积所引起的糖尿病或干燥综合征。现在这些病都很多。有一老太太,患干燥综合征二年,不但口干口渴,连眼睛、鼻子都是干燥的,口干的舌头发木,吃饭没有味道,舌头是红的。开始我给她用滋阴生津止渴的药,服了2、3周,干燥症状一点也没缓解。仔细察看症状,舌头虽红,但舌面上光滑有津。口虽干渴,但不喜欢喝水,一喝水就想吐,小便频而量少不畅。判断为膀胱蓄水证,《伤寒论》描述蓄水重证为“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这个病案即为蓄水重证,所以用滋阴药属不对证,反而会加重病情。改用五苓散加人参、葛根、天花粉,治疗一个多月,干燥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五苓散治膀胱气化失常病症

由于膀胱通过它的经脉与皮表联系甚密,因此《黄帝内经》认为膀胱也是主表的,《灵枢·本脏》说“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膀胱主气化,不但主管排尿,也主管排汗。所以,当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常时,就有可能引起皮肤汗出的异常,值得临床注意。五苓散治汗出异常:一年过花甲老太,异常汗出5年,出汗后有恶风寒的感觉,动则汗出较多,我给她用了很多治汗的方子,如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六味地黄汤等等,都没有奏效。后来她偶然说到她怀疑自己有慢性泌尿感染,因为小便经常排出不畅,虽然次数多,但每次尿量少。我忽然醒悟,这个出汗异常莫非是膀胱的功能不好引起?再仔细地询问她出汗的特点,吃惊的发现,她出汗多的部位集中在额头、后脖颈及背部,这不是膀胱经脉的循行路线吗?于是我开了两个方子:五苓散合上玉屏风散。真没想到,一周后患者再复诊,喜笑颜开,告诉我出汗减少多了,又调理两周汗出基本正常。所以,膀胱主表的理论确是古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汗出异常,或一些皮肤疾病束手无策时,应当多去拓宽一些治疗的思路,而这个理论就值得我们深思。五苓散治脑积水:五苓散不仅可用于水蓄于下(膀胱),即使人体上部蓄水如小儿脑积水,用五苓散治疗也有很好疗效,若再合上清震汤(苍术、荷叶、升麻),效果更佳。

五苓散与上病下取治呃逆:中医擅长上病下取或下病上取,这种理论是最早由《黄帝内经》提出的,临床实施可以用针灸,也可以用药。所谓上病取下,就是病在上焦,其治在下焦,如人火气很大,火性炎上,火大了就往上攻,出现口舌生疮、脱发、耳鸣、耳聋、面生痤疖等,就可以用大黄、黄连、甚至芒硝下泄的药物,使火从下泄。而所谓下病上取,就是病在下焦,其治在上。如中医临床经常用灸百会穴的方法治疗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病,疗效极佳。这在兵法三十六计中叫“声东击西”。《伤寒论》中的智慧(11)

伤寒治水方之四:真武汤与猪苓汤

肾主水,肾脏功能失调,最容易引起水液内停,《伤寒论》根据不同情况用真武汤,或猪苓汤治疗。

肾主水的生理与病理

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一个核心器官,有主水的作用,这一点中西医的认识是相同的,《黄帝内经》称肾为水之根本。肾主水是依靠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肾中的阳气是一身阳气的根本,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及气、血、津、液等都需要肾阳的温煦,才能维持各自的正常功能。肾主管水液的代谢,就是通过肾阳的温煦、蒸化,把水变成气运行到全身。

所以,一旦肾阳不足,体内的水液就会寒而不化,积存到体内,泛滥成灾,就会导致一系列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如水上凌于心,就会出现心悸、胸闷,导致心脏病的发生;水上犯于肺,就会引起咳喘,许多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水肿等都与此有关;如果水上攻于胃,还会出现恶心、呕吐,一些慢性肾炎水肿出现尿毒症时就有这些症状;如果水上犯于头脑清窍,则往往出现眩晕,头摇手抖,甚至站立不稳,张仲景形容为“振振欲僻地”;水泛头窍,也可能会形成脑积水;肾与膀胱相表里,如果水蓄积于膀胱,就会小便不畅、小腹胀满;如果水外泛于皮肤,轻则四肢郁胀,或肌肉、眼皮跳动,重则导致水肿。上述这些病症,用真武汤都可以发挥作用,所以真武汤使用的范围极广。治肾阳不足的方剂——真武汤 肾阳不足的表现

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时机体会呈现出一派脏腑机能低下的现象,如特别感到怕冷,腰膝酸软,有些病人从腰以下冷如冰,两脚像站在冰水中,晚上凉的睡不着觉,需穿上棉袜子睡觉,小便次数多,尤其是夜尿频数,困倦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心慌气短,大便溏泻,男子性功能低下、女子性冷淡等,这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都有论述,用真武汤、四逆汤、肾着汤治疗,都有很好疗效。真武汤的药物组成

真武汤处方组成为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本方是用来温阳散寒利水的,利水的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也有利水的作用,在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里就记载芍药能够“利小便”。

生姜是个发汗、开胃、止呕的药物,在这里张仲景是利用它的发散作用来向外表散水气。生姜治水以它的皮最好用,华佗所发明一个用五种药物的皮组成的方子叫“五皮饮”,里面就有生姜皮,是专用于治疗水肿的名方。

而真武汤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附子,附子是温阳散寒的,能沟通行十二经,身体的任何一部分或任何一个脏腑的阳气虚了,都可以使用附子温补,尤其以温心阳、肾阳效果最优,它的强心、保肾作用堪称一流,所以经常被用于心衰、肾衰的病症。

这五种药物组合在一起,可治疗阳气虚的水液内停,犹治疗肾阳虚水停为临床常用。真武汤治慢性心衰水肿

真武汤是温阳利水的代表方剂,临床较多用于少阴阳虚所导致的水饮内停,少阴包括心、肾两个脏,因此,由于肾阳虚、心阳虚导致的水肿,像慢性肾炎水肿、慢性肾炎蛋白尿、尿毒症、心源性水肿等属于阳气不足的,真武汤都可以治。一中年男性,患心脏病慢性心衰,导致心源性水肿,晨起眼睑浮肿,午后小腿及踝关节水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次数多,夜尿3~4次,畏寒怕冷,腰膝酸软,手脚发凉,一走路就气喘心慌,舌体胖大,脉极沉弱。此符合真武汤证特点,属于少阴心肾阳虚水气内停。用真武汤重用附子至30克,并加肉桂、五加皮,服70多剂,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得到很大改善,能日行几公里而面不改色心不跳。

肾阳虚与肝风内动

张仲景告诉我们,真武汤可以治疗头晕目眩、肌肉润动、站立不稳的动风病症,动风与肝相关,称为肝风内动。《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僻地,真武汤主之”。

为什么肾阳虚水停会导致肝风内动呢?主要是肝肾之间的密切关系,肝为木,肾为水,水能生木,所以肝与肾为母子关系,肾为母,肝为子。一般而言,水能涵木,肾水涵肝木,则肝血充足,肝阳就不至于上亢化风,出现脑血管疾病。但如果肾水泛滥,亦可影响到肝木的生长,水淫则木浸,同样可以导致肝风内动,轻者眼睑、肌肉跳动、头晕目眩,重者则昏倒、不省人事,也可出现脑血管中风疾患。所以,临床治疗中风脑血管病,要看有无水气内动,如果属于本型,真武汤有很好疗效。而在平时,水气内动最多见于眼睑、肌肉的跳动。真武汤治眼皮跳动

我的一个学生的母亲,46岁,患右侧眼睑跳动不止,已有三年余,开始只是眼皮跳,后来发展到右侧脸颊也随着眼睑抽动,病人感到非常的难忍。曾到医院针灸过,病情没有太大减轻。没办法只好打封闭针,但药力已过,仍然眼睑牵及脸部抽动。问及月经,经期尚准,但月经来潮要10余天方干净,前三天有血色,以后所下全是水状物。伴有腰酸怕冷。看她的舌苔薄白。我辨证为肾阳不足,水气内停。水上泛到头面,就会导致眼睑、面部肌肉跳动,张仲景在讲真武汤的症状时就说到有“头眩,身润动,振振欲僻地”,这个患者正是这种表现。肾主管着二便、月经,肾脏阳虚有水,所以患者经期不排血反排水。决定用真武汤治疗,由于脸部抽动,又加上白附子、僵蚕、葛根等缓急解痉的药物。前后服用月余,面目抽动痊愈。真武汤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方剂具有双向性调节作用,因为它所针对的是证的病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根”。例如,真武汤具有很强的强心、升高血压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但对肾脏高血压,真武汤又有降压的功效,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只要阳虚有水的,不论血压高低,都可使用。也就是真武汤治病所对应的是阳气虚水气内停,而不是血压的高或低。

真武汤治“甲减” 真武汤治“甲减”(甲状腺功能减少症)致黏液性水肿也很好,这个病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常表现小腿肿胀或斑块,怕冷,心率慢心慌,便溏,与阳虚水停相符,所以符合真武汤的治疗特征。黏液性水肿相当顽固,守方治疗,方能见效。真武汤治崩漏案

一42岁女患者,经来三月淋漓不尽,用多种止血剂均不效。妇科行诊刮术报告为“子宫内膜轻度增值”,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曾在别处服中药两周,仍然出血。询问阴道出血情况,所下多为水,少为血,小腹发凉,小便频数,大便不成形,晨起面目浮肿,两手郁胀。舌淡苔白脉沉。辨证为阳虚水停,宫寒不固。处真武汤加艾叶、阿胶、贯众炭,附子用至18克,取阳能固阴之意。服到4剂,血即止,又服2周,阳虚症状消失。治阴虚水停的方剂——猪苓汤 肾阴不足的水液内停

前面讲到肾阳虚会导致水液内停,但这只是肾主水失常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肾阴虚导致的水液停积。肾主水是靠肾气完成的,肾气是肾脏动力的一种统称,这种动力,除了需要阳气的鼓动以外,还需要阴津补养,阴和阳是可分而不可离的。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没有油就没有了动力。所以,如果肾阴不足,就会使肾脏的动力减少,同样会发生肾主水功能的不足,导致水肿等一些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症,这种水肿称为阴虚性水肿,会伴有一系列阴虚有热的症状,如口渴、心烦、失眠、小便短赤、两颧潮红、舌头红,舌苔少,脉细数等。近年来,阴虚性的水病逐渐增多,有人统计过水肿病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阳虚性的水肿占绝大部分,但到了八、九十年代,阴虚性的水肿就已过半。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是全球温室效应;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煎炒油炸、肥甘厚腻等高热量食物增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易使精神紧张化火。这些都可导致热性体质的增加,得病后易化火伤阴,再加上治疗水肿病对激素的滥用,都是直接导致机体阴液损失的原因。所以,阴虚性水病不容忽视。

猪苓汤是张仲景专为阴虚性水病而设。猪苓汤主要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疾病,如肾盂肾炎、膀胱炎、输尿管炎、尿道炎,中医称之为热淋、尿血,多见于女性。也经常用于泌尿系的结石、乳糜尿等病。

一35岁女性病人,患慢性肾盂肾炎,经常反复发作。一日劳动时突发腰痛,随后出现小便混浊发红,小便时尿道发热、疼痛。化验小便有较多红、白细胞。舌红苔黄。辨为阴虚挟有湿热,用猪苓汤加通草、白茅根、车前子,两周痊愈。经常反复发作的疾病,多是正气不足,机体抗邪能力较差的缘故,本案用猪苓汤一方面清利湿热,另一方面滋阴扶正,两相兼顾,较为对证。

猪苓汤的药物组成

猪苓汤有五味药物组成: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

猪苓、茯苓、泽泻都具有利水作用,这与前面说的五苓散是同样的。这个方子的特色用药就是滑石和阿胶,滑石有很强的通淋止痛的作用,是一味治疗泌尿系感染的良药,同时它的通窍利水作用也很强。后世用滑石与甘草相配,组成个方子叫“六一散”,即滑石6份、甘草1份,有很强的利尿效果,通过利尿,夏日可以解暑,也可以治疗暑日腹泻,甚至产妇奶水不足,用六一散也可以使奶水增多,这都取决与它的通窍利水作用。阿胶为驴皮熬制,因特用山东东阿井水制作而得名,能够大补真阴,治疗虚劳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多种疾病。阿胶有明显的升高血色素、红细胞、血小板的作用。所以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配上阿胶,就具有滋阴利水的功效,用于肾炎尿毒症、肾性贫血最好。猪苓汤治泌尿系诸多疾病

猪苓汤除多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疾病外,还常用于泌尿系统的其他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尿毒症、蛋白尿、血尿、尿路结石等。透析的病人用了猪苓汤,可以帮助血中毒素的排出,并且因为有阿胶,可以升高血色素,改善肾性贫血的状况,如果再加入鸡血藤、丹参,效果就会更好,因此,猪苓汤是利水而不伤阴,最适合于这种病情。

肾炎水肿:可以加上一些补肾的药,如和六味地黄丸同用,治疗阴虚型水肿很不错。

单纯蛋白尿:这种病有时找不到原因,站立时间长了,或一疲劳,尿中就有蛋白,蛋白是精微物质,长期外漏,就会造成阴精的不足,可用猪苓汤补阴利水,排出水浊,留下真阴,可以合上参苓白术散使用,以加强其固摄精微的作用。

血尿:可用猪苓汤加牛膝、车前子、白茅根、仙鹤草、藕节、冬瓜仁等。

尿路结石:用本方加金钱草、海金砂、冬葵子、鸡内金、琥珀等治疗,效果肯定。此外,猪苓汤也是治脚气的良方,可配合冰硼散外敷。猪苓汤与真武汤、五苓散的区别使用

猪苓汤与五苓散只差两味药物,都用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所不同者,五苓散用白术、桂枝,而猪苓汤用滑石、阿胶。所以,五苓散的特点是渗湿利水,恢复气化;猪苓汤的特点是滋阴利水,利水而不伤阴;真武汤用了附子,所以最大的作用特点是温阳利水,用于肾阳虚水停。

所以,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根据每个方剂的病机不同二区别使用,比如说肾炎水肿,有的病人需用五苓散,有的病人需用真武汤,有的病人则需用猪苓汤,那就看这个水肿患者所表现的具体情况了,若水肿见阳虚者,用真武汤;水肿见阴虚者,则用猪苓汤;上述两种情况都是水邪偏重在肾,若水邪偏重在膀胱,明显有小便不利、口渴、小腹胀满者,则用五苓散。

《伤寒论》中的智慧(12)

伤寒治水方之五:小青龙汤 发散寒饮解咳喘 张仲景用小青龙汤治疗寒饮咳喘证,什么是寒饮咳喘呢?也就是寒性的水饮引起的咳嗽、气喘病,这种咳喘病的表现特点,兹通过一个病例加以说明。寒饮咳喘的特征

2006年10月份初的一次晚诊时,进来一位50多岁中年女士,她的装束打扮引起了我的注意,外披棉袄,内穿两个毛衣,脱掉棉袄,见前胸与后背都有凸起物,看我有疑,这位女士就从衣服内取出两件东西,一看是两个大热水袋,前胸放一个,后背放一个。病人对我说,她患支气管哮喘多年了,一到秋冬季节天气寒凉时哮喘就会发作,发作时胸部憋闷,气喘不能平卧,睡觉时须背后垫上两床被子半卧,呼吸才能稍感顺利,若完全平卧则气短憋闷,出不来气,异常辛苦。大口大口吐痰,痰液非常稀薄,像水一样,很凉,自感口腔、舌头都是凉的。极度怕冷,尤其是背部最凉,像是背一个冰块一样。秋冬季节不敢洗澡,一洗澡就感冒,一感冒哮喘即发作,所以病人一个月也不洗一次澡了,洗澡时要开上两个“浴霸”灯,舌面上有很多水。这就是寒饮咳喘。

患咳喘病的朋友,自己也可以判断是否属于这一型,寒饮咳喘基本有以下几个特点:(1)咳喘,痰多色白,质地清稀寒凉,或落地为水,或如蛋清状,触舌觉冷;(2)其喘在秋冬天气寒冷时发作或加重,春夏天气暖和时减轻或痊愈;(3)发作时气喘憋闷,气短,甚则不能平卧于床;(4)或面有水色(面部青灰或黎黑色)、水斑(面部色素沉着,或眼周暗黑)、水气(面部虚浮、眼睑浮肿)、水苔(舌苔白滑、水滑,甚至舌面津垂欲滴,舌尖发凉,舌质淡嫩而胖)。寒饮咳喘多见于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性肺气肿、肺心病、小儿百日咳、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等。寒饮的来源

那么,寒与饮是从哪里来的呢?这里的水饮是从中焦脾胃而来。《伤寒论》讲“心下有水气”,“心下”,就是指胃脘部,因胃在心脏的下面,所以古人称“胃”为“心下”。胃居于中焦,中焦水饮的产生,是脾胃对水液代谢的功能失常所致。脾主运化水湿,其功能紊乱,就会使水饮停于中焦。但停于中焦的水饮,往往会上犯于肺。肺是一个娇脏,拿通俗的话说就是性格很娇气,因为肺脏内是空虚的,所以易受邪气的侵犯,特别是痰饮侵犯,肺就会变成一个痰盂一样,于是就会出现咳嗽、气喘、吐痰的症状,所以古人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至于肺中的寒,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感受外寒,二是饮食寒凉。《黄帝内经》所说的“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指的这种情况,所以有气管病、肺病的人,一受凉或一吃凉饮、冷食即发作。

小青龙汤是首选方剂

那么,对寒饮咳喘病怎么治疗呢?张仲景使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组成:麻黄,桂枝,干姜,半夏,细辛,五味子,白芍,炙甘草,方中用麻黄、桂枝以解外寒,用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白芍以化内饮。尤其是干姜、细辛、五味子三味,被认为是仲景治寒饮咳喘的核心药物,与麻黄、桂枝等相配伍,则温中有滋,散中有敛,在使寒与饮俱从汗而解的同时,又可防止肺气耗散。

临床上,若肺寒偏重,则干姜、细辛用量大于五味子。如久咳肺虚,又当酌情加重五味子用量。本方重在温化寒饮,不论有无表证,但见咳嗽气喘,痰稀而冷,舌苔水滑,脉象浮弦或弦紧者,皆可考虑使用。

上述病人就是典型的寒饮咳喘,我用了小青龙汤,因寒气较重,又加制附子10克,这样就等于合上了《伤寒论》里的“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心肺寒冷导致的背寒有特效。然而患者服用一周,效果却平平,查其症状表现,仍属寒饮不化,于是加重剂量,干姜由上次10克加至20克,细辛由6克加至10克,附子由10克加至18克,又服用一周,咳喘减轻,痰也变少,背也没有那么凉了。前后服用小青龙汤方4周,干姜用到25克,细辛用到15克,附子用到30克,所有症状都基本消失,后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合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善后。第二年11月份该病人来门诊看感冒,说一年多来哮喘未有发作过,本次感冒也没引起哮喘。

对于此类冬天易发的疾病,中医还经常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

可用麻黄、细辛、白芥子等药研末,醋调,贴于肺俞穴(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间,背正中线旁开1寸5分。头伏贴第一次,一次10天,可到三伏结束,共4次,对寒性咳喘有很好效果。

在小青龙汤中,张仲景用于化寒饮的配伍:干姜、细辛、五味子,是治疗寒饮的代表药物,在《金匮要略》里治疗寒饮证也基本上使用这几味药。干姜与生姜、炮姜的区别

干姜是治寒证的良药,先前我们说过生姜,可以温胃、止呕、散水。可能我们要问,那干姜与生姜是一物吗,是否把生姜晒干了就是干姜呢?作用有什么不一样呢?

在张仲景那个时代,所用干姜即为将生姜切片晒干,直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提出“干姜以母姜造之”,随将生姜、干姜区别为二物。生姜就是新出的姜,表面一般都是黄色的。干姜也叫老姜,就是隔年的姜,做姜种的,可以驱寒。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实际上,我们现在使用的生姜与干姜,主要的区别是采收的季节不同。夏季秋季,正值姜根茎生长的旺盛期,此时收采作蔬菜用的即是生姜,姜农称之为嫩姜、鲜姜、子姜,不管鲜品或干品,均是生姜的性味,用于解表或止呕。如将此生姜栽种于土中,只会长茎长叶,而不会再长出姜的,故姜农叫其为子姜,原因即在于此。晚秋或入冬采收的生姜,姜质老熟充实,含水量少,姜味辛辣浓厚,既可做姜种,也可做药用。不管干品鲜品,均具备中药干姜的性味。所以,干姜、生姜本源于一物,其中生姜长于发散风寒,又能温中止呕;干姜辛热,燥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可温肺化饮。

小青龙汤用干姜有二个作用:一是温肺化饮,干姜很燥热,可以将犯于肺的痰饮蒸化掉,咳喘自止;二是温中化饮,因为小青龙汤治疗的寒饮是从中焦而来,干姜是温中焦的首选药物,通过温化中焦痰饮,以根绝其痰饮犯肺的根源。

另外,临床使用还有一个炮姜,炮姜是将干姜炒黑,但最好是用热沙烫至表面膨胀。其性苦温涩,辛散作用大减,善温中止泻,兼能止血。所以,古人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之说。关于“细辛不过钱”

细辛,属于马兜铃科植物,性味辛温,入肺、肾、心、膀胱经,具有温经散寒、解表、化饮的功能,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咳喘及少阴心肾虚寒证。在《伤寒论》里有5个方子使用过细辛,小青龙汤内用细辛,是三个作用一起使用。细辛是治寒饮证最恰当的药物,所以张仲景用的量很大——三两,相当于现在的45克多。但现在认为细辛含有马兜铃酸,可以损伤肾功能,主要损伤肾小管的功能,因此不少医生在使用这味药时有顾虑,古人也提出“细辛不过钱”的看法,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关于“细辛不过钱”,语见《证类本草》引南宋·陈承《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又见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陈承曰:“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二书所引虽有量的差别,但皆示所谓“细辛不过钱”是指单用药末冲服而言,并非指用于汤剂配伍的情况。细辛的确有毒,其毒为挥发性极强的物质——黄樟醚,如果将细辛研粉吞服,则有毒物质全部吸收,剂量超过3克,就有可能中毒。但该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容易被破坏,煎煮30分钟后大多已挥发,所剩不过1/50,几乎无毒。从仲景在小青龙汤中使用细辛三两(相当于现在用量45克余)亦可得到验证,细辛在汤剂中使用的量,与一般药物无异。现代临床作汤剂使用时,一般以6~15克为宜,是比较安全的。关于五味子的使用

五味子本是一个酸敛药,似乎在温化寒饮的时候不适合使用,岂不知这正是经方组方配伍的奥妙所在。五味子在小青龙汤中使用是为了收敛肺气,以防止麻黄、桂枝、细辛、干姜的发散、温燥太过,同时又可通过肃敛肺气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小青龙汤中麻黄、细辛具有很强的辛味,喝到嘴里麻麻的,干姜很辣,五味子酸味很强,所以小青龙汤就像一碗酸辣汤。五味子的收汗作用,能够保护心脏,后世的生脉饮中使用五味子,就是治疗心脏气阴两虚的,有强心作用。此外,五味子通过酸敛作用还可以收小便,用来治疗小儿、老人肾虚遗尿。使用小青龙汤的注意事项

小青龙汤毕竟发散力大,能上耗肺气,下拔肾根,虚人误服可致手足厥冷,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其面翕热如醉状(张仲景原话)等副作用。因此,服用本方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一旦病情缓解,即改用苓桂剂(如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甘草汤等)温化之,张仲景主张用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也可以使用宋朝《和剂局方》的方子二陈汤(橘红、半夏、茯苓、炙甘草,与生姜、乌梅同煎),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善后。小青龙汤可治多种疾病

小儿百日咳:剧烈阵咳,数十声连续不绝,弓腰曲背,涕泪俱下,面色青紫,痰吐出后咳方缓解。过一会儿,咳声又起,如此反复发作,有时一昼夜达几十次。延续数月不愈,故名百日咳。如咳痰稀色白的,用小青龙汤加百部。对小儿一般性咳嗽属于寒的,小青龙汤都有很好效果。

寒性鼻炎:对冷气过敏,一遇冷气或秋冬晨起气温低时即打喷嚏,有的一阵喷嚏达几百次,流清涕不止,用纸巾把鼻子都擦疼了,鼻头红红的,有时鼻子很痒、眼睛痒、流泪,即为寒性鼻炎,小青龙汤有迅捷之效果。腹泻(结肠炎):一二十多岁青年男子,腹泻5年多,医院检查诊断为结肠炎。每日大便3~4次,如果食冷物则腹泻频繁,所泻下物多为黏黏的、稀稀的东西,夹有不消化的食物。这个病人的治疗过程,曲折复杂,非常费力,我用过健脾止泻、温肾止泻、寒热并用等多种方法,均收效不大。所幸,该病人对我“一往情深”,非常地配合,后来我想肺与大肠相表里,张仲景讲小青龙汤的治疗时也提到“或利”。利,就是下利,包括我们现在说的泄泻和痢疾,多是指泄泻。或利,就是寒饮犯肺的病人中会有一部分出现腹泻的,这个病人每次受凉感冒必有咳嗽,吐稀白痰,说明有肺中寒饮的潜症。后来,就改用小青龙汤加砂仁、焦白术、破故纸,服用一周,效果明显,后3天每日大便1~2次,大便的形状也好了很多,前后服用1个多月,期间虽有反复,后来大便基本成形,每日1次。改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加五味子调理善后。《伤寒论》中的智慧(13)

伤寒治火二方: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论》中的治水剂,基本上都是温热药组成。《伤寒论》里也有很多由寒凉药组成的治火方剂,如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杏石甘汤 方药组成及功效

《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是张仲景专为清肺热而设的,是治疗肺热“汗出而喘”的。这个方子的药物组成只有4味药物,全写在方子的名称中了。药物组成:麻黄、石膏、杏仁、炙甘草。

麻黄具有强大的辛散作用,入肺经,可以用来散肺中的病邪,又是平喘的良药,但因性温,在治肺热病证时要注意用量不要太大,而且一定要配伍石膏。

石膏是辛寒之品,入肺经。寒能清热,辛能散热,所以石膏是治疗肺热的佳品,且石膏的寒凉可以抑制麻黄的温燥之性。麻黄配石膏治疗肺热堪称最佳组合,但石膏的用量要大于麻黄一倍以上,这样才能使麻黄专于宣肺平喘而不助肺热。杏仁配合麻黄宣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麻杏石甘汤以清肺、宣肺为功能核心,可以用于外感发热和肺热引起的诸多病症。肺热咳喘的表现

肺主呼吸,若肺中有热,最常见的就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导致咳嗽气喘,呼吸不利,喉中有痰,色黄而稠。咳喘多伴有痰,中医治喘病,辨痰很重要。一般而言,痰黄粘稠的属于热证,可用本方;痰稀白有白泡沫的属寒饮,用小青龙汤;而介于两者之间者,用苓桂术甘汤。麻杏石甘汤治肺热,所以病人吐出的痰是黏稠的,同时会伴有高烧、口渴、出汗、小便短赤,甚至大便秘结,望诊可见病人的嘴唇很红,舌红苔黄。

肺热咳喘多见于小儿肺炎、老年人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部感染常是由感冒引起,因肺主皮毛,所以外界的邪气由皮毛侵入可直接犯肺。如果是肺热咳喘,麻杏石甘汤是首选方剂。

麻黄与石膏为最佳配伍

需要强调的是,麻杏石甘汤的核心药物组合是麻黄与石膏,二者不可或缺,尤其是在治肺炎咳喘时,更是缺一不可。麻黄辛温,发汗力较强,许多人不敢使用,特别是治疗肺热咳喘时,更是谈虎色变。有一次我到外地某医院义诊,一个病房的大夫请我会诊一高龄男病人。这个病人78岁,几天前得了感冒,后转为肺部感染,气喘不能平卧,我到病房的时候,见病人半卧在病床上,背下垫了两床棉被,张口呼呼作喘,且痰多色黄,出汗,病人家属不断为其擦拭额头,舌苔黄,脉象滑数有力,小便短赤,大便虽量少但不硬,体温前天37.5℃,经输液现在体温已降至正常,只是喘没有减轻。我说这应该是一个肺热咳喘,属于麻杏石甘汤所治的“汗出而喘”。主治大夫讲他用的正是麻杏石甘汤加减,已用3日,取效不甚明显。我接过病历看,却没有发现麻黄,主治大夫讲,该病人出汗较多,麻黄发汗,不宜使用。我笑答:病人出汗是因为肺内有热,内热盛就会逼迫津液外泄,从而出汗,这实际上也是机体的一个自我调节作用,因出汗能不同程度地散热降温。所以张仲景特别强调麻杏石甘汤是治疗“汗出而喘”。麻黄在这里起两个作用,一是平喘,一是散肺热。只要将石膏的用量大于麻黄一倍以上,就可制约麻黄的温燥发汗作用。麻黄配石膏,一平喘为主,一清热为主,堪为治肺热咳喘病证之绝配。我劝他在原方上加上6~10克生麻黄,石膏用至30克,该大夫迟疑半天,才勉强用炙麻黄9克。当天服1剂,气喘即有减轻,痰也少了些,后来电话告知,共服7剂,气喘平定。麻黄为治喘良药

前面讲到麻黄汤也治喘,主要也是麻黄在起平喘作用。麻黄为平喘之圣药,只要不是虚喘,张仲景都要运用麻黄,关键是配伍问题。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喘配桂枝,如麻黄汤;内热引起的咳喘配石膏,如麻杏石甘汤;湿邪盛的咳喘配杏仁、生薏仁,如麻杏薏甘汤;寒饮引起的咳喘配干姜、细辛,如小青龙汤等。

麻杏石甘汤的配伍特色是麻黄与石膏相配。麻黄虽是辛温之品,但平喘作用好,它的温燥之性可以用石膏来监制,所以开方时石膏的用量一定要大于麻黄的两倍,方为保险。治小儿肺炎案

一10岁儿童,高烧、咳喘一周,检查确诊为肺炎,在某医院治疗,不见好转,仍每天发烧39℃以上,白天咳嗽,夜晚气喘,不能平卧在床上,张口呼吸,影响睡眠。患儿来诊时测体温38.5℃,其母强调说,到晚上体温会达到39℃以上,患儿坐在我旁边呼呼喘气,咽喉中有痰声,孩子不会吐痰,只能大口往下咽,咽喉微有红肿,舌苔黄而厚腻(一般打过吊瓶的都会有这种舌苔),脉数。我即开麻杏石甘汤,因有高烧,合上小柴胡汤一起使用,又加上一些化痰平喘的药物,嘱患儿母亲让患儿当天服完1剂,如发烧不退,可服2剂。晚上10点其母来电,服完1剂,咳喘减轻,体温下降后又升到38.5℃,令她再煎第二剂。第二天一早,其母电话告知:夜11点服第二剂后,温度降到37℃以下未再上升,喘减很多,患儿熟睡一宿。其母担心体温还会上升,问今天怎么服药?我告诉她,可正常服用,一天一剂。共服5剂,症状全部痊愈。

麻杏石甘汤虽然没有一味所谓杀菌的药,但治疗肺炎特别有效,可加上鱼腥草、冬瓜仁,一吃就烧退喘平,肺部炎症消散。中医治病,意在调节整体,改变生理环境,让侵入体内的病毒、细菌无法存活。麻杏石甘汤还治其他病

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理论,本方还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肺开窍于鼻,肺中有热,鼻也会受到影响,如一些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往往就是肺热引起,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有较好效果。

又肺主皮毛,肺中有热,壅滞于皮肤,会引起皮炎、皮癣、皮疹、痤疮等皮肤病,也可以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头皮屑多、头皮经常发痒,本方治疗也有效。

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中有热同样会影响到膀胱的气化功能,导致小便不利,或遗尿,同样可以用麻杏石甘汤治疗。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下移于大肠,可导致腹泻,这种泄泻往往伴有咳嗽,或气喘,可用本方下病上治。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麻杏石甘汤的一个变方,为麻杏石甘汤去掉石膏,加上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生姜、大枣。生梓白皮是梓树的根皮,因是保护性树种,药源难寻,药店无售,临床常用桑白皮代替。配伍特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麻黄是发散邪气的,邪气在肺、在表,可用麻黄发散,因势利导地去除邪气。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结的作用,其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较强,经常被用于治疗流感、皮肤疾病、人体上部的邪热证,它的清热散结作用还可用来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甲状腺肿大、扁桃体肿大等。

赤小豆属于豆科植物,其形细长,比呈圆柱型的红豆个头小,注意不要用错。赤小豆有利水湿的作用。此外,《金匮要略》中还有一个方子叫赤小豆当归散,两味药物配伍可以治疗痔疮出血,张仲景称痔疮出血为“近血”。桑白皮即桑树的根皮,这个方中本来用的是梓树的根皮,但这种药源到清代乾隆年间就很难找了,桑树根皮与此类似,后来就用桑白皮代替它。肺主皮毛,皮类药物大多都可入肺,如桑白皮、地骨皮、丹皮、陈皮、生姜皮、绿豆皮等等,而桑白皮清肺热的作用最好,可以治疗肺热咳嗽、气喘、咽痛、鼻塞,以及许多皮肤疾病,尤常用于痒疹、痤疮等皮病。此外,桑白皮具有利水湿的作用,可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就桑白皮用于本方而言,不但可以清热,而且可以去湿气。主治湿热壅肺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也是治肺热的,只不过所治的热是湿热,热和湿混合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个热就难以清除,必须加上化湿、利湿的药,湿邪一去,热无藏身之所,就很容易被清掉了。所以这个方子不用清热泻火的石膏与麻黄配伍,而是用连翘、赤小豆、桑白皮这些具有清热利湿的药物与麻黄相配,以清利肺中之湿热。凡是湿热壅肺导致的病证,如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鼻炎等,都可用本方治疗。还可治疗皮肤病

麻杏石甘汤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都可用于肺热的疾病,但本方是治疗肺中湿热或蕴藏于皮表的湿热的,《伤寒论》本用来治疗“发黄”证,根据它的清利湿热的特点,现在临床还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疾患,当然前提是属于湿热所致。因肺主皮毛,湿热壅肺,必犯皮毛,而导致各种皮肤疾病,如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痤疮等,属于湿热者用本方治疗,效果迅速。

如一中年女性荨麻疹患者,过敏体质,本次荨麻疹反复发作一月余,发作时其状骇人,满身都是大疙瘩,有的如杏子、大枣一般,瘙痒难忍,过敏原不清楚。一直服用抗过敏药物,开始有效,后来不能控制发作。来诊时正逢发作,得一见到上述症状,是我看到的荨麻疹中最严重的一个。其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即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苦参、白鲜皮、紫草、赤芍等药,服用一周,病情得到控制。两周后复发一次,但其势较前减轻,又用上方加减连续服用两周,病愈无复发。

临床上我用该方治疗许多湿热型皮肤疾患,大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遇到病情顽固的皮疾,可待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将本方制成水丸剂服用三个月,巩固疗效。

过敏性疾病,其过敏原五花八门。有一个起痒疹的中年女士,对除足金外的所有金属过敏。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痒疹很快就消失了。但后来遇到金属仍然发作,到我这里看过几次。过敏性疾病消除症状容易,除根相当难。但对于非过敏性的各种皮肤病,属于湿热的,用本方都有满意疗效。

《伤寒论》中的智慧(14)清胃热名方——白虎汤 白虎汤药物组成及功效

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味药物组成,具有清透阳明胃热的作用,是中医清热泻火的代表方剂。

张仲景说白虎汤是治“表里俱热”的,即从里到外,由外到里都热透了,病人在身热(多是高热)的同时,出汗,不怕冷反怕热,口干舌燥,欲饮水、脉大有力。后世将白虎汤类证总结为四大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石膏清热效极佳

白虎汤方中石膏是大寒之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石膏的清热作用无与伦比,尤其是治疗外感发烧,更是药到病除,因为石膏不仅寒凉,而且具有辛味,是辛寒药,辛味药都具有能行、能散的特点,所以石膏能将体内的热邪透发出去,不至于因其寒凉而使热邪郁闭于内,不能外达。很多人因为石膏的寒凉不敢使用,即使用也只用9克、15克,这是没有用的,石膏一定重用,张仲景在白虎汤中用了一斤,我们现在临床使用石膏退热通常在30克以上,有时甚至达到90克、120克或更多,特别是伴有肿痛的时候,更是要重用,目的是借石膏的辛散来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石膏是矿物类药,主要成分是水硫酸钙,现在用石膏多先煎半小时以上,但《伤寒论》中并未要求先煎,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石膏中的主要成分水硫酸钙是不溶于水的,高温下更是如此,所以先煎到底有无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白虎汤一方面可治外感发热,有表寒与麻黄配伍,无表寒与知母配伍。另一方面用于治疗热病后期的余热不尽,低热不除,与益气养阴药同用,如人参、麦冬。

石膏的清热作用迅速,用于发热类疾病比较得心应手,因此受到后世许多医家的推举,最著名的就是近代的张锡纯先生,善用石膏治发热疾病,有一个方用石膏达数斤之多,人送绰号“张石膏”。他还善于中西药结合在一起使用,如退外感高烧用石膏加上西药阿司匹林,名为“石膏阿斯匹林汤”,很有意思。

知母在本方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石膏清热泻火;二是知母具有养阴润燥的作用,入肺、胃、肾经,所以可在大热时保护肺胃肾的阴津不受损伤,尤其是保护肾阴免受其害,是白虎汤迅速清除热邪的保证。胃中有热,容易下伤肾阴,因“肾者,胃之关也”,糖尿病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病人始肺胃燥热口渴,发展下去必伤肾阴,多尿,甚至导致糖尿病肾病,可以说肾病是糖尿病的一个必然结局。所以,治疗胃热时,要时时刻刻注意保护肾阴。

甘草和粳米,益气养阴,保护胃中气阴,制约石膏、知母的寒凉伤脾胃的弊病,白虎汤中石膏、知母是寒药,就借炙甘草、粳米来缓和其寒性。同时,大热最易伤阴耗气,故在治疗大热时一定注意保护气阴,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中医的精髓。白虎汤主治阳明大热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载:江阴缪姓女,予族侄之妇也。自江阴来上海,居小西门寓所。偶受风寒,恶风自汗,脉浮,两太阳穴痛,投以轻剂桂枝汤: 桂枝二钱,芍药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二片,大枣三枚。汗出,头痛瘥,寒热亦止。

不料一日后,忽又发热,脉转大,身烦乱,因与白虎汤:生石膏八钱,知母五钱,生草三钱,粳米一撮。

服后,病如故。次日,又服白虎汤。孰知身热更高,烦躁更甚,大渴引饮,汗出如浆。又增重药量为:

石膏二两,知母一两,生草五钱,粳米二杯,并加鲜生地二两,天花粉一两,大、小蓟各五钱,丹皮五钱。令以大锅煎汁,口渴即饮。

共饮三大碗,神志略清,头不痛,壮热退,并能自起大小便。尽剂后,烦躁亦安,口渴大减,翌日停服。

至第三日,热又发,且加剧,周身骨节疼痛,思饮冰凉之品,夜中令其子取自来水饮之,尽一桶。因思此证乍发乍止,发则加剧,热又不退,证大可疑。适余子湘人在,曰:论证情,确系白虎,其势盛,则用药亦宜加重:

继用白虎汤原方,加石膏至八两,余仍其旧。仍以大锅煎汁冷饮。服后,大汗如注,湿透衣襟,诸恙悉除,不复发。白虎汤擅治“流脑”、“乙脑”之热厥

还有一个现象,在高热的时候,手脚反而容易发凉,《伤寒论》里属于“热厥证”。“伤寒脉滑而厥,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这是由于大热郁闭于内,不得外达所致,尤其在高热无汗的情况下,最容易出现。而且,发热越高,手足厥冷就越重,“热深者厥亦深,热微者厥亦微”。流脑、乙脑往往有这种表现。

上世纪50年代小儿流脑、乙脑流行,往往见到高热、神昏、谵语、舌謇、手足厥冷,中医成功地运用白虎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疗。这类病先见高热,继而神志不清楚,亲疏不分;继而高声吼叫,胡说八道;继而舌头僵硬,言语不清;继而手足冰冷。白虎汤还可治疗多种疾病

白虎汤用于阳明经的大热而无大便秘结的时候,其病位在胃而不在肠,凡是胃热亢盛之证,如自汗出、胃火牙龈肿痛、小儿磨牙、青少年面部痤疮、糖尿病消谷善饥、口腔溃疡等,用白虎汤都有较好疗效。

自汗出:后世多认为,在白虎汤治疗的四大热证中,一大汗为核心症状。《伤寒论》: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小儿磨牙:上牙属足阳明经,下牙属手阳明经。阳明有热,沿着经脉上攻,不但会引起牙龈肿痛,而且会出现睡中磨牙的病症。痛风病:《金匮要略》里有个白虎加桂枝汤,本是治疗疟疾的,因主证有“无寒但热,骨节疼烦”,即发热、关节疼痛的症状,现在多用本方治疗急性关节炎的关节红肿热痛。近来来,痛风病比较多,这个病是蛋白、嘌呤代谢失常引起的,血中尿酸往往较高,临床症状初起多是大趾处红肿热痛,继而踝关节、膝关节也红肿热痛,痛甚时不能行走,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效果非常肯定,如果再合用上四妙散(苍术、黄柏、牛膝、生薏苡仁),效果更佳。一中年男性患者,患痛风病,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服西药秋水仙碱,致肝功能异常。本次又因饮酒食螃蟹发作,两大趾、踝关节、膝关节均红肿热痛,不能行走与睡眠,血尿酸超出正常一倍多。我开了白虎加桂枝汤和四妙散,为迅速消肿,石膏用到120克,服用一周,即肿消痛减。后减量加减服用一个半月,血尿酸也降到了正常,病人很高兴,因他的血尿酸从未正常过。临床遇到很多例痛风病,在急性期使用白虎加桂枝汤,都取得了很好疗效。白虎汤加减运用

白虎加人参汤:阳明大热气阴两伤者,本方加人参,名白虎加人参汤。前已述,此略。竹叶石膏汤:热病后期,余热不尽,气阴不足者,本方去知母,加竹叶、麦冬、人参、半夏,名竹叶石膏汤。《伤寒论》:“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本证特点是身热(多是低热)不退,汗出(有汗而热不退),气短、心烦,口渴,恶心呕吐,虚烦不眠,舌红少苔,或见舌苔花剥、地图舌。

本方的特色药物:竹叶、麦冬、人参。方中竹叶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作用。入心、胃经,治疗心火亢盛、口舌生疮、舌尖麻、疼;心火下移小肠的小肠火,小便淋疼等。心火、小肠火不甚者,可用鲜竹叶泡水渴,一次一大撮,一天三次。麦冬甘,微寒,特点是养阴生津,入肺、心、胃经,所以擅长养肺阴、心阴、胃阴,用于肺燥咳嗽、胃阴虚口渴、心阴虚的心烦失眠。

人参,大补元气,又能养阴,前已述,此略。竹叶石膏汤常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热病的恢复期,如甲流,在极期阶段高热之后,低热不退,困倦乏力,食欲不振,或有恶心,口渴,身体尚未完全康复者,当服此方。

还可治疗无名低热,如低热久久不退,乏力、口渴、心悸,舌红少苔或地图舌者,本方有良好效果。一女,20岁,病低烧半年余,找不到原因,每于疲劳后自觉发热,体温在37.1°C~37.3°C之间,舌淡,脉弱。先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周,发热退,体温连续一周正常,但停药一周后,发热又起,体温仍徘徊在37.3°C左右,舌苔表现为地图舌,此余热不尽,气阴两虚,用竹叶石膏汤原方,服三剂,发热即止,巩固10天。后停药后,发烧一直未再起。

婴幼儿夏季热、慢性口腔溃疡、牙周炎、鹅口疮、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毒性心肌炎、糖尿病、红斑狼疮等,用竹叶石膏汤都有很好疗效。

本方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效,可加木瓜、乌梅、白芍、石斛、鸡内金等。《伤寒论》中的智慧(16)“三承气汤”治阳明腑实证

所谓“三承气汤”,是指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在讲《伤寒论》承气汤前,我们先看一个医案。

一患儿,10岁,2004年10月来诊。半月前感冒风寒,发烧39.8℃,怕冷,随即到医院输液治疗三天,发烧不退,并出现咳嗽、气喘,白天咳,晚上喘,痰多壅于咽喉,喉咙中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医院确诊为肺炎,继续输液治疗4天,体温降至37.5℃,但气喘不减,痰仍然很多,呼吸不利,晚上睡觉不能平卧在床上。遂停止输液,改用中药治疗,服一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药(生石膏、鱼腥草、瓜蒌皮、浙贝母、桑白皮、杏仁、桔梗、枇杷叶),效果并不明显。来诊时,患儿气喘、呼吸不利,喉中有痰,辘辘作响,体温37.6℃,其母说早上体温正常,每到下午发烧(患者就诊时间正是下午)。舌苔黄厚而腻。问其大便,其母称干结难下,现又三日未解,患儿腹部鼓胀,按之而痛,肚子里有气转动,欲想放屁而不得,须瞪眼努挣用力向下,始能放出。

既是肺炎咳喘,为什么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药而不效? 看患儿这些症状我们就明白了,这个肺炎咳喘为什么用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而没有效果呢?原因就在于他的大便干结。这个孩子的大便干结是个热证,是大肠燥热引起的,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燥热大便秘结不通,就会影响肺气的下降,肺气降不下来,咳嗽、气喘就不可能得到平复。所以,治疗这种肺炎咳喘,其治疗的关键不在止咳平喘,而在于通泻大便,大便一通,大肠蠕动正常,肺气自然就会得到肃降,不治疗喘而喘自平。于是,我采取在通泻大便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平喘的药,用《伤寒论》的大承气汤加瓜蒌皮、浙贝母、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当晚7点,服一煎,大便未下,8点服第二煎,大便仍不下,9点接着再服第二剂,两煎并在一起服用,服后不到半个小时,大便泻下,其母在电话中云:臭秽异常,拉出足有半盆之多,患儿当晚腹胀消除,气喘大减,酣睡一宿。第二天再服一剂,咳喘基本解除,下午测量体温正常。再开清热化痰平喘之剂三剂,病愈。

这是个什么证呢,西医称作肺炎,中医辨证有多种,就这个患儿而言,虽然是哮喘病,但却明显表现为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腹部胀满,每到下午发烧,这种哮喘病已经属于《伤寒论》的阳明腑实证了,也就是中医在治疗这种哮喘时,重点不在于治肺,而在于治阳明腑实。什么是阳明腑实证

《伤寒论》中的阳明腑实证是常见的一个重要证型。典型的阳明腑实证有两个特点:一是大肠阻塞不通的症状,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或者绕着肚脐一周疼痛,害怕医生用手按自己的腹部;二是有热的症状,病人有发热,口渴,出汗。

阳明腑实的发热可表现有时间性,多在下午发烧,中医叫做“日晡潮热”,日晡是在下午的3~5点,这是阳明大肠主时的时候,此时阳明中的正邪斗争剧烈,表现为这个时间段的发烧,是诊断阳明腑实证的一个关键症状。所以中医在临床上看发烧,见每到下午发烧的病人,就会想到有无阳明病的可能,再结合病人的大便情况和腹部的表现,就可以做出判断。阳明腑实的出汗也有特点,多见手脚连绵不断的汗出,汗出越多,大便就会越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手脚出汗都属阳明腑实证,也有脾热或脾虚寒的,还有精神紧张因素也不属于这种情况。上述这个小儿病案,有大便干结、腹胀,又有日晡发热,符合阳明腑实的两个特点,所以当诊断为本病。

阳明腑实证形成的原因

引起阳明腑实的原因,一般是外感发热,热邪较重入里,或在发热时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邪热继续发展,与大肠中的糟粕聚结在一起,就会影响大肠的传导蠕动,导致大便干结,当干结堵塞到一定程度,加上气机不通,就会腹胀、腹痛。上述这个患儿即是先有外感,继而邪热入里到肺,再由肺到大肠,最终导致了阳明腑实证的结果。阳明腑实的形成多见于素体内热的病人。《伤寒论》三承气汤

《伤寒论》治疗阳明腑实证有三个承气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小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枳实、厚朴。调胃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芒硝、甘草。

所谓“承气”,就是承顺六腑之气的意思。阳明腑实证的两个特点都具备了,即既有大便不通的症状,又有发热的症状,两方面都比较明显,就用大承气汤;如果发热的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大便的干结难下,用小承气汤;相反,如果病人主要表现热的症状,24小时持续性发热,心烦,口渴明显,大肠堵塞的症状不甚,用调胃承气汤。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大承气汤基本是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合方,因而可以兼治两个方子的治疗范围。

临床上,许多热性便秘并没有发热的症状,只有腹胀或腹痛,一般属于小承气汤的适应症,所以治疗热性便秘,小承气汤最常用。大黄的使用

三承气汤方都用大黄,在于大黄泻下大便,通腑泻热。大黄大苦、大寒,可以清除肠中蓄积的粪便,是治疗热结便秘的常用药,《伤寒论》三个承气汤都用了大黄。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强,一般用酒炮制后,泻下作用有所减缓,服后不会出现明显的腹中绞痛的现象。大黄通过刺激肠蠕动泻下大便,使体内的热得以疏通消散,所以大黄常被用于热盛内结证,这种热用一般清热药解决不了问题,必须用大黄泻热。大黄的活血化瘀作用也很好,可以止痛,治一切瘀血证、跌打损伤。所以《伤寒论》中的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中也用大黄,目的是活血化瘀。

需要指出的是,大黄能通泻大便,治疗热结便秘证,但若大剂量、长时间的应用,可使大肠神经疲软、甚至麻痹,反而使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这就像失眠病人对镇静药物的依赖但又不能解决睡眠问题是一个道理。所以,对于便秘病人,一定要辨清原因,不可不问青红皂白,一上来就使用大黄通便。即时需要使用,剂量要适中,并且中病即止。芒硝的使用

芒硝,主要含硫酸钠,属于盐类泻剂,大承气汤中用芒硝,主要在于软化大便,因为芒硝咸味,咸能软坚。现代药理研究解释了芒硝的这个作用,芒硝在肠管内不容易被肠管粘膜细胞吸收,由于钠盐的渗透压的作用,肠管外的水分就被吸到肠管内,随着肠管内的水分逐渐增多,大便自然就软化了,甚至服用芒硝后会拉出很稀的水便。

芒硝还可以治疗咽喉痛、口疮,像冰硼散、西瓜霜里面就有芒硝。眼睛有红血丝,甚至目赤(红眼病),用水化开芒硝来洗眼,效果也很好。

芒硝很容易溶于水,所以这个药不需要煎煮,用热水化开和其它药液兑在一起即可,也可以用熬好的药汤把芒硝化开。厚朴与枳实治肠胃胀气

厚朴,具有温中、除胀、下气的作用,可以消除肠胃腹腔的积气,治疗腹胀、胃胀、气喘。枳实属芸香科植物,具有行气、下气的功能,可以增强肠胃的蠕动力,与厚朴配伍,是治疗胃胀、腹胀的良药。《伤寒论》里除大、小承气汤外,还有栀子厚朴汤、麻子仁丸方,都是用二药配伍来治疗腹胀或便秘的。麻子仁丸——承气汤的变方

此外,治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的良药麻子仁丸也可以看作是承气汤的加减变方。麻子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大黄、枳实、厚朴、白蜜为丸。

本方内含小承气汤的方底,可知此方主要是通便用的。麻仁就是火麻仁,又叫麻子仁,属于桑科植物,能润肠通便,就是通过滋润肠道使大便软化,容易排出,与大黄的通泻大肠不同。杏仁主要是协助麻仁润肠通便,同时杏仁还可降肺气,增强大肠的蠕动传导。仁类的药物富含油脂,大多能润肠通便,除麻仁、杏仁外,其他如桃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瓜蒌仁也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白芍养脾阴以润肠。蜂蜜也可润肠通便。麻子仁丸《伤寒论》用于治疗脾约证,多见于老年人便秘、习惯性便秘。

张仲景用麻子仁丸治疗病势比较缓的阳明腑实证,被称为“脾约”。所谓“脾约”,简单地说就是脾的运化津液的功能被阳明中的邪气所约束,因脾与胃相表里,阳明胃热势必会影响到脾,热易伤津液,所以会导致脾阴的不足,继而影响脾运化津液的功能,使脾不能将人体津液均匀地布散于全身,尤其是不能运转到肠道,都偏渗到膀胱中,所以就会出现“小便数,大便硬”的症状,小便越多,大便就越干。脾约证没有明显的肠腑气滞,所以腹胀、腹痛不典型。上述这种境况多见于老年人的便秘、习惯性便秘的患者,这类患者一方面小便频数,夜尿多,一方面大便秘结,经常要吃润肠或用通便的东西,像果导片、番泻叶,甚至开塞路等,虽痛快于一时,但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越吃量越大,不但损伤大肠的功能,而且造成心理上的依赖。麻子仁丸治疗这类便秘效果很好。

曾治一高年患者,因腰椎病手术后,渐致大便硬结,最长10天排便一次,但腹部不胀不痛,饮食尚可。小便频数,一天达到十几次,舌苔薄黄微腻,两脉细弱。辨证为脾约证,用麻子仁丸改汤剂加党参、炒白术、茯苓、肉苁蓉、牛膝、怀山药、益智仁等健脾补肾之品。7剂后复诊,病人称大便未下,只是小便次数有所减少(夜尿基本消失),患者见我仍开出原方,就要求我加重泻下药量。我劝他不要着急,不久大便必出。果又服药3剂,电话告知,大便已下,排除顺畅。后又服7剂,从此大、小便均正常。为什么见到小便数减少就知道大便将要通畅?因为脾约证出现大便秘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体内的津液偏渗到膀胱,从而使大肠内的水分减少,故而小便频数,大便干结,且小便次数越多,大便就会越干燥,所以该患者服药一周后大便虽未通,但见小便次数减少,就可以判断出体内的津液正在重新分布,将要还入肠道了,不久大便就会通畅的。这也启示医生,对大便干结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其小便情况,从而做出对病情的预后判断。《伤寒论》中的智慧(17)心肾相交与黄连阿胶汤

在讲黄连阿胶汤之前,首先需要明白心肾相交的中医理论内涵。心肾相交理论

在人体脏腑间的生克关系的协调上,以及阴阳升降消长的动态变化中,形成了一些功能性的“轴心”、“枢纽”,如脾气的升与胃气的降紧密配合,构成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肝气的出与胆气的入,构成人体气机内外出入的枢纽;肝气的上升与肺气的肃降配合,形成一个气机运行的小周天;心火的下降与肾水的上升,形成一个心肾相交的动态平衡。说到心肾相交,是人体内水火既济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维持人体阴阳协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肾相交的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后由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他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明确提出来,“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的内涵是:心在上,属于火,应于夏季,《内经》称之为“阳中之太阳”。太者,大也,就是五脏中心为阳最盛的脏。肾在下,属于水,应于冬季,《内经》称之为“阴中之太阴”,即五脏中肾为阴最盛的脏。水与火,是阴阳的象征,《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与阳,尽管是相对的,但它们却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交流的,既对立又统一,阴阳之间若不进行交流,各自为政,画地为牢,中医就叫做“阴阳格拒”,或“阴阳离决”,到这个状态,就会出现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心火、肾水虽一上一下,但水火、上下之间必须相互交通,即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共同温煦肾水,使肾水不要太寒凉;而肾阴(水)必须上济于心,以滋心阴,共同涵养心阳,防止心火太亢,这就是心肾相交,《周易》称这种状态为“既济”卦象,所以心肾相交又称作水火既济。

心火与肾水的既济,是人体阴阳升降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现代医学的许多研究也证实了心肾相关,认为心脏参与血液循环的功能,心脏的搏出量、心率,都受着肾脏分泌的物质的调节,如分泌的肾素、血管紧张素可使血管强烈收缩而使血压升高,进而影响到心脏,我们经常见到的肾性高血压,最后会导致心脏病,即属于此,临床称为慢性肾病并发心脏病变。

需要指出的是,心肾阴阳水火在相互交通中,需要脾胃这个气机升降的枢纽协助,脾气升有助于肾水升,胃气降有助于心火降。所以当脾胃升降失常时,心肾相交也会受到影响,在治疗上就要兼顾到调理脾胃。心肾不交与黄连阿胶汤

综上所述,如若肾中的水亏虚,不足以制约心火,以至于形成心火亢炎于上的心烦失眠证,《伤寒论》用黄连阿胶汤治疗,第303条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此类型多见于久病或房劳过度导致肾阴亏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继而使心火亢盛于上,导致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的症状表现可见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耳鸣耳聋,心悸,烦躁,失眠多梦,健忘等,此外舌象上有一个特殊的表现,就是舌质是深红色,叫红绛舌,而舌苔很少,或者干脆没有。由于下有肾水不足,上有心火亢盛,所以治疗的重点就是下补肾阴,上制心火。黄连阿胶汤组成

黄连阿胶汤组成: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方子中主用黄连配伍黄芩以清心火;

阿胶是由驴皮熬制而成,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够大补真阴;

鸡子黄即生鸡蛋黄,也是血肉有情之品,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取用时磕破鸡蛋,将内容物倒入碗中,再用勺子将蛋黄挑出,打碎搅匀备用;

芍药用白芍,在这里起双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白芍可以养阴,帮助阿胶、鸡子黄滋肾阴。另一方面,白芍性寒,可以帮助黄连、黄芩清心火。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方子由于有阿胶、鸡子黄两味药物不能入煮,所以煎煮时稍微麻烦一些。先煮黄连、黄芩和白芍,阿胶另用开水化开,专业术语称作“烊化”,中药凡属胶之类的,都是用这种方法,如鹿角胶也是。千万不能入锅与其他草药同煮,否则,因其粘连性会把其它药物煮糊。鸡蛋黄也不适合煎煮,煮熟了就成鸡蛋汤了,滋阴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正确的做法是在药汤滤出后一会儿对入进去,这时候要掌握住火候,兑入时药汤不可过热,过热鸡蛋黄容易熟。但也不可以太凉时加入,那样蛋黄的腥味就会很浓。一般说来,药汤在40℃~50℃之间兑入较宜,一剂药使用两个鸡蛋黄。芍药的妙用 芍药,在黄连阿胶汤里面起着既滋阴又清热的双重作用,既助黄连、黄芩清心火;又助阿胶、鸡子黄滋肾阴,两面联络,就像一个纽带把黄连阿胶汤的药物捆扎在一起,使它们发挥更好的作用。芍药有赤芍药、白芍药之分,赤芍药偏寒,凉血活血,用于血热证、瘀血疾病;《伤寒论》里的芍药,后世都是使用的白芍,白芍微酸、微寒,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止汗、缓急止痛的作用。中医在临床上使用白芍,多取以下配伍方法: 白芍配当归:补血养血,用于血虚、贫血病症。

白芍配柴胡:疏肝气,养肝血,用于肝气郁滞,爱生气,闷闷欲哭,喜叹息。白芍配桂枝:调和营卫,敛阴止汗,用于自汗出,出汗后怕风、怕冷。

白芍配甘草:缓急止痛,用于各种疼痛,特别是急性腹痛、头痛,小腿抽筋、妇女痛经等。黄连阿胶汤治心肾不交之失眠

黄连阿胶汤这个方子可以用于肾阴不足,心火亢盛的一切疾病,而这种类型的心肾不交多表现为心烦失眠证,所以黄连阿胶汤治疗这类心烦失眠,堪能药到病除。

一30多岁未婚女博士,患失眠症已有三年之久,每当夜幕来临,心中即开始烦乱,入夜不得安卧,在床上辗转反侧,随之就是频繁的小便,有时会折腾到天亮,即使小睡一会儿也是做梦连连,爱做一些性梦,醒来时腰酸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曾服过几种镇静安眠药,收效不明显。近半年来,失眠症状更加加重,更令她担忧的是最近又添了一个很爱笑的毛病,笑起来控制不住,即使自己独处时有时也会大笑不止,笑完后身体像散了架一样,异常疲累。我询问她的生活习惯,原来她以前喜欢深夜工作,特别是撰写博士论文时,经常熬夜通宵,瞌睡时为了醒神提脑,喝大量的浓茶、咖啡,后来毕业参加工作后夜晚反不能睡觉,白天没有精神,影响工作。舌没有一点舌苔,就像熟透的草莓一样,脉象细而数。

综合症状表现,断为心肾不交证,由肾阴不足,心火亢盛引起。“腰为肾之府”,肾阴虚,腰府失于滋养,就会感觉腰膝酸软,乏力,没有精神。心火亢,火扰心神,就会失眠多梦,尤其是爱做性梦,行话叫做“梦交”,是肾阴虚火气亢的表现。至于爱笑,更是心火有余的表现,《内经》说道:“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人爱悲伤欲哭,是心气不足的表现,若是爱笑,则是心气有余的表现,气有余便是火。结合舌苔,就是典型的肾阴虚、心火亢,所以给她开黄连阿胶汤原方,只服4剂,大笑的症状就没有了,服用两周,即能安然入睡。为巩固疗效,又服两周。一年后,带着男友到门诊给我送结婚喜糖,告诉我一年来睡眠正常。护肾阴是保持心肾相交的关键

心肾相交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形式,平时要注意保护心肾,只要我们认识了心肾之间的密切关系,就知道如何去保养它们了。比如防止心火亢盛,就要首先维护肾阴的充盛、保持心神的安逸,怎么样去护肾阴、安心神、防心火呢? 给大家介绍养肾阴的一些常识和方法:

肾在五行属于水,应于冬季,所以冬季是保护肾中阴精的关键,《黄帝内经》特别提出“秋冬养阴”的概念,就是告诫人们,秋冬尽管是寒凉之季,但在保护阳气的同时,在深层次的更要注意潜藏阴精。

冬日天寒地冻,人的精气宜蜇藏而不宜外泄,否则,一旦肾精亏损,到春天容易发生下列疾病:

(1)易发温病。《黄帝内经》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不藏精,肾阴亏虚,虚火内生,至春阳气生发,引动内热,则发温病,多见流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2)易发脑血管、筋脉疾病。冬为水,春为木,水生木,肾水能涵肝木,若冬不藏精,至春则不能涵养肝木,导致肝血不足,肝阳上亢,易发中风、半身不遂等脑血管疾病、四肢抽筋、不安腿等筋脉疾病。强腰补肾法

1.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或入肾经食物

山药——以河南产为佳,称为怀山药,性平,味甘,脾肾气阴双补,益肾填精。凡脾虚气弱,食少便溏或泄泻;肾虚遗精、尿频,妇女白带过多,宜常食之。同时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干贝——即扇贝的干制品,性平,味甘咸,补肾滋阴而又不寒,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干贝蛋白质含量高达61.8%,为鸡肉、牛肉、鲜对虾的3倍。矿物质的含量远在鱼翅、燕窝之上。但儿童、痛风病患者不宜使用。

鲈鱼——性平,味甘,补肝肾脾胃,益筋骨。

栗子——性温,味甘,色黑入肾,能补肾壮腰,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适于女性肾虚之人。

何首乌——性味甘、苦、微温。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对肾虚之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宜常食之。桑葚——甘、酸,寒。归心、肝、肾经。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特别是桑葚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

补肾不宜食者:柿子、生萝卜、生黄瓜、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葱、辣椒、芥菜、茴香、胡椒、薄荷、盐、酱、白酒等生冷、发物、辛辣之品,以免耗散肾精。2.适度运动

经常活动腰部,令腰部气血循环畅通,促使肾气下纳,并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

自我按摩脚心,脚心的涌泉穴属于肾经,浊气多积于此,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排毒、益精补肾、促使阳气入阴,增强睡眠强,每晚睡前可按摩15~20分钟。

做强肾操:两足平行,足距同肩宽,两目自然平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手掌贴于裤缝,手指自然张开,脚跟提起,连续呼吸10次不落地。3.节制房事

行房次数适度的掌握,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和规定的限制,宜根据性生活的个体差异,加上年龄、体质、职业等不同情况,灵活掌握,区别对待。行房适度一般以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原则,觉得身心舒适,精神愉快,工作效率高。如果出现腰痠背痛、疲乏无力、工作效率低,说明纵欲过度,应当调整节制。

第三篇:伤寒论名词解释总结

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変证,与温病不同。时瘛瘲:瘛:收缩,瘲:松弛。阵发性手足抽搐。若火熏之:像烟火熏过一样,描述肤色晦暗。啬啬:畏怯貌,形容畏缩怕冷之状。

阳浮而阴弱:一指营卫,卫气浮盛,营阴不足;

一指脉象,轻按则浮,重按则弱。

淅淅:冷水洒身不禁其寒之状,形容怕风。翕翕发热:翕:和顺。形容发热轻而温柔。

呋咀:制剂法,古代无铁器将药用口咬细。此指将药物碎成小块。

蛰蛰:小雨不辍,形容微汗皮肤潮润。

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指不间断的小量汗出。

目瞑:闭目懒睁,有畏光感。钮:鼻出血

阳气重:阳气郁闭较重。筋惕肉瞤:肌肉跳动。

温粉:炒温之米粉,扑在皮肤上用于止汗。乍有轻时:证情偶尔有所减轻。

心下有水气:心下:胃脘部。水气:病理水饮之邪。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尚属正常。热色:发热时的红色。

坏病:変证,指因误治而致病情发生变化,已无六经病证候可循的病证。清谷:泻下未消化的食物。清便自调:大便已恢复正常。虚烦:指心烦由无形之邪热所致。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少气:气少不足以息。

胸中窒:胸中有堵塞不适之感。心中结痛:心中因热邪郁结而疼痛。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按压于心胸部位。

火逆:误用烧针艾灸熏慰等火法治疗而产生的変证。奔豚:以猪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之证,时发时止,发时痛苦异常。动经:扰动经脉。

振振欲辟地:肢体颤动欲扑到于地。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消渴:指口渴而饮水不解的症状。白饮:白米饮,米汤。(五苓散)

水逆: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是蓄水重症的表现。热结膀胱: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部位。少腹急结:指少腹部拘急硬痛。先食:饭前空腹之时,进食之前。

结胸:病证名,痰水等实邪结于胸膈脘腹引起的疼痛。不可余药:不可用其他药剂,或不可剩余药渣,即连汤带渣一并服下。

痞:证候名,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通为主症。齐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以下无汗。日甫所:申时前后,即下午3至5时左右。心下痞:心下有窒塞感。痞指症状。麻沸汤:滚沸的水。(大黄黄连泻心汤)

蒸蒸而振:高热寒战。蒸蒸:兴盛貌形容高热,振寒战。干噫:嗳气。

食臭:食物的气味。腹中雷鸣:指肠鸣剧烈。

捻衣摸床:病人神识不清时,两手不自主的捻弄衣被或

抚摸床边。不更衣:不大便。

汗出戢戢然:汗出连绵不断。

外证:阳明病里热实证反应于外的症状。

心愦愦: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愦:糊涂昏乱。怵惕:恐惧不安之状。

口不仁:口中感觉失常,食不知味,语言不利。面垢:面部如蒙油垢,阳明热浊之气上熏所致。蒸蒸发热:从内达外,如蒸笼中热气蒸腾之状。属胃:指转属阳明。

脉滑而疾:指脉象圆滑流利快速。转气:腹中有矢气转动。

宿食:停积于胃肠内未尽消化的食物。喘冒:气喘且头目昏眩。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睛不和:眼球转动不灵活。

表里:表指外证。里指大便秘结,腹满疼痛据按等症。趺阳脉:足背动脉,在冲阳穴处,属足阳明胃经。导:因势利导,用润滑类药物纳入肛门,引起排便。谷道:肛门

一食顷:约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失气:同矢气,放屁。热越:热邪向外发越。

水浆:泛指饮料,如水、果汁、蔗浆之类 潦水:地面流动的雨水(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喜忘:健忘,善忘

畜血:蓄血,瘀血停滞。蒸蒸而振:内热,气从内达邪从外出,而周身振栗颤抖,即寒战高热。

支节烦疼:通肢,四肢关节烦疼。心下支结:自觉心下有物支撑结聚。过经:邪离本经,传入他经。

心下急:胃脘部拘急不舒或疼痛的感觉

胸下结硬:胸下即胃脘部,指胃脘部痞结胀硬。藏有寒:脾脏虚寒。

四逆辈:四逆汤理中汤一类方剂。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状态。脉暴出:脉搏突然浮大。

微续:指脉搏由小到大,逐渐浮起。口中和: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泻利下重:下利重坠不爽感。坼:裂开。

烦躁欲死:形容烦躁难忍。白粉:米粉,小麦粉 苦酒:米醋。冒:以物蔽首之状,指眼前昏黑,目无所见的昏晕状态。息高:吸气不能下达,呼吸浅表,为肾不纳气的表现。气上撞心:自觉有气上冲心胸部位。心中疼热:胃脘部疼痛,伴有烧灼感。出汗:指用微火炒蜀椒至油质渗出。寒格:指下寒与上热相格拒。

其喉为痹:咽喉肿胀,吞咽不利。痹:闭塞不通。

除中:证候名,中气败绝之危侯。表现为证情危殆而反思饮食。

脐上筑:筑:捣。脐上跳动不安如有物捶捣。吐已下断:指吐利因液竭物尽而停止。亡血:亡津液。消息:斟酌。

劳复:大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清浆水:淘米泔水久贮味酸。(枳实栀子豉汤)喜唾:时时吐唾沫或清水痰涎。虚羸:虚弱消瘦。损谷:减少饮食。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竭。旧微溏:平素大便稀溏。

猝时:即周时,一昼夜24小时 嗜卧:病人精神倦怠,喜静卧。

法醋:按官府法定标准酿造的食用米醋

戴阳:因阴寒内盛,虚阳上浮而出现两颧潮红,乃假热之象。

第四篇:伤寒论发热总结

对《伤寒论》发热的总结

丰宁县中医院 武志春(068350)

发热病于伤寒者,首见于《素问·热论》曰:“今夫病热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伤于寒也,则病为热”。而仲景对发热的论述更为详细。其所著伤寒论用的六经辩证,是以发热贯穿绐终的,而其所述发热者更详于三阳经,而对于三阴发热,则仲景只设少阴二条,谓之反发热也,即“少阴病使得之,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由此可见,仲景对发热的论述,是详于三阳经,而略于三阴经的。

对于伤寒发热的状态,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已有确切的描述:“伤寒发热何以明之?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然散而成热是也。”明确地说明了太阳发热是发于皮肤之间,所谓翕翕发热。对阳明发热,即所谓烦燥者在内为潮热之热,是有时而热,不失其时是蒸蒸发热也。少阳之热是谓寒热之热,是寒极而热,相继而发是寒热往来也。以上是指三阳本身的热态,除此之外尚有三阳之热与邪气互结之热,即太阳之热与水邪互结的太阳热结证。是日哺小有潮热。阳明之热与燥邪互结的阳明热结证,是日哺所发潮热。少阳之热与气互结的少阳热结证,是热与气结而致郁郁微烦。因此,本人根据仲景伤寒所述发热之旨,对其总结如下: 太阳发热,伤寒论所述最为详细,但全面看来,可总结为三个汤证,即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和大陷胸汤证。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其病机为邪热客于阳经,郁而阳蒸,争则蒸而为热,因此把邪之居于阳而阳郁发热的证候,归类于此。谓之太阳伤寒发热证,如青龙汤等证。桂枝汤主治“太阳病,阳强而营弱,阳强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其病机为太阳被风邪所伤而致阳强阴弱发热,所以将有类似病机的病证归于此,谓之太阳中风发热证,如桂枝加芍药汤等证。大陷胸汤证主治,太阳病重发汗而腹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竭,日哺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的热与水互结证,所以将太阳发热与水邪互结的发热证均归于此,如泻心汤等证,故凡知此三者,由伤寒太阳发热证尽知矣!

对于阳明发热,本人认为虽原文所述之多,但也可总结为三个方面,即:枝子豉汤证,白虎汤证和大承气汤证。枝子豉汤是治疗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心烦、反谵语,加温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胎者的阳明热扰胸膈证,所以将以阳明热扰胸膈为病机的方证均列于此。白虎汤用治阳明表里俱热的方证。所以将白虎汤,猪苓汤等证均列于此。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热与燥邪互结的阳明热结证,是以日哺所发潮热,不大便五、六日,手足汗出,脉滑而里急为特点,所以将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证均归于此,谓之阳明热结发热证,故凡知此三者,则伤寒阳明发热知之尽矣!

对于少阳发热,也可总结为两条,即仲景用来治疗寒热往来的小柴胡汤证和热与气互结的大柴胡汤证。伤寒九十六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胸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即是小柴胡汤的主证,也是治疗少阳寒热往来发热的主要方剂,所以将伤寒热入血室之热以及疟疾之热等属于寒热往来的少阳之热证均归于此,谓之少阳发热证。另外还有少阳热于气发热证,即103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日下之,至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即所谓少阳热结证的郁郁而热,凡知此二者则少阳发热尽知唆!

伤寒发热,仲景所述之详,以不愈言表,今仅列总结一篇,以供初学者对伤寒发热证能一目了然,但错误恐多,敬希同道指正。

第五篇:伤寒论试题总结

伤寒论考试题总结

名词解释

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苦,用作动词。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 坏病: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 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阳浮而阴竭: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荣气和: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口中合: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指嗜酒之人 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剂颈而还: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 汗出濈濈然:濈,水外流;汗出濈濈然,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 心愦愦:愦,糊涂,昏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

不了了:了,完结.结束,清楚之意。不了了,指病症基本已,但仍有不舒适的觉 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 自利: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

脾家实:实,此处指正气充实,非邪实,即脾阳恢复之义

胃家实:胃肠燥热亢盛。胃家,泛胃肠而言;实,是指病证的性质,即邪气盛 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状态

下厥上竭:因阳气虚于下而厥逆,故称下厥;因阴血出于上而耗竭,故称上竭 气上撞心:心,泛指心胸部位。气上撞心,即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部位 寒格:指下寒与上热相格拒

息高:息指呼吸,息高是指吸气不能下达,呼吸浅表,为肾不纳气的表现 除中:证候名,中气败绝之症候。表现为证情危殆而反思饮食 戴阳:因阴寒内盛,虚阳上浮而出现两颧潮红,乃假热之像 脐上筑:筑者捣也,形容脐上跳动不安如有物捶捣 郁冒:头昏目眩如物覆蒙

下虚:指下焦虚寒,是言微厥的原因 麻沸汤:指滚沸的热水

客气:即邪气,因从外来,故称客气 奔豚:气上冲犹如豚之奔

藏结:指由脏气虚,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瘛疭:瘛指收缩,松弛之意。瘛疭指手足抽搐 怵惕:指恐惧不安状 喘冒:即气喘而头昏目眩 郁冒:心胸烦闷,头晕目眩

恍惚心乱:指神志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霍乱:又吐又泻挥霍撩乱 将息:调理休息,服药后护理之法

结胸:有形之邪结于胸膈心下,以胸脘部硬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筋惕肉瞤:指筋肉动 旧微溏:指病人平大便稀溏 口父咀:指将药物成小块 脉浮缓:脉象松驰宽缓

脉阴阳俱紧:阴阳,此言尺.寸。脉阴阳俱紧,意为寸.关.尺三部脉呈脉紧象 面垢:面部如蒙油垢。胃热熏蒸,循经上泛于面 面色缘缘正赤:缘缘,持续不断之意。满面持续发红 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清便欲自可:指大便尚属正常

叉手自冒心:两手叉按压于心胸部位。冒,覆盖,按压之意 潮热:是一种热型,指发热如潮水之起落,定时而发,或定时高 失溲:指二便失禁

遂漏不止:遂,因,于是。漏,渗泻不止。遂漏不止指不间的汗出 头项强痛:颈项痛拘急,转动不柔顺貌;言头痛而兼项痛 往来寒热:即发热恶寒交替出现

淅淅恶风:形容恶风之状;淅淅:冷水洒身之感 翕翕发热:形容热轻浅 下重:即里急后重 水浆:泛指饮料,水,果汁之类

清浆水:酸浆水。(枳实栀子汤用浆水煎)白饮:白米饮,米汤

清酒:米酒。酿酒未曾蒸馏的自然澄清液。(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这两个方子要加清酒)苦酒:米醋 白粉:米粉 须臾:指很短的时平旦:清晨

日晡所:指申时前,即15-18时左右;下午3-5点,傍晚时分 周时:指一日一夜,即24小时

简答题

伤寒的涵义

①广义: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言凡感受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引起发热的疾病 ②狭义:单纯指感受六淫邪气中的“寒”邪而发的外感热病 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 桂枝汤)

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 麻黄汤)何为坏病?其治疗原则

坏病指因为失治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治疗原则是:观其脉症,知其何犯,随证治之(临床意义:是辨证论治的原则)

何为“蓄血证”《伤寒论》中见于什么病证?

即瘀血证,大多是素体下焦血行不畅,内有瘀滞,当太阳病不解表热内陷,则热邪与瘀滞相搏,从而形成“热结膀胱”的下焦蓄血证。见于桃核承气汤(如狂、少腹急结)抵当汤(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抵当丸(少腹满、小便利)

简述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区别

太阳蓄水证与蓄血证皆为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入里所致。其病位均在下焦,主证均可见少腹急结。不同点在于:太阳蓄水证为邪气与水结在膀胱气分,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故见小便不利;太阳蓄血证为邪热与血结于下焦血分,热与血结,故见神志方面的症状,如其人如狂或发狂。因邪结于血分,不关气分,故小便自利。由此可见两者的鉴别要点为:小便利与不利,有无神志症状。何谓水逆证,其产生病机是什么,如何治疗

水逆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种症状,是蓄水重证的表现。其病机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水邪至下向上逆于胃,胃失和降,随入随吐,故出现水入即吐。治法:通阳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方药:五苓散。方用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 实证腹满的特征、病机是什么

实证腹满的特征如论中225条所言“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其病机为有形之邪积滞 阻结,如食积内停,燥实内结,虫积阻滞等,皆可导致腑气阻滞不通。证见腹部持 续胀满,无有减轻之时,虽减也微不足道 抵当汤与抵当丸两者用药相同,如何区别使用

抵当汤与抵当丸两者用药相同,但用量与剂型却不同,故主治也不同。抵当汤用量 大而且为汤剂,故其药力峻猛,取效迅速,用于治疗蓄血之重证且病势较急者,临床 可见其人发狂,少腹硬满,身黄,脉沉结或沉微。而抵当丸方中水蛭、虻虫用量减 少三分之一,且改汤剂为丸剂,攻逐瘀血力量缓和,用于治疗蓄血重证,但病势 较缓者

试述真武汤证与附子汤证的证治异同

真武汤主治太阳误汗致少阳里虚,阳虚水冷证,以发热、头眩、身目闰动,心下悸、振振欲擗地为主症,方中有炮附子辛热壮肾阳,白术燥湿健脾,生姜宣散佐附子助阳,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芍药活血脉,利小便

附子汤主治少阴病寒湿背恶寒,辨证要点是口中和,主症背恶寒。方中炮附子温经回阳,去湿止痛,配人参温补元阳,扶正祛邪,配白术温补脾阳,化湿止痛,佐茯苓健脾利湿,佐芍药通络止痛,共奏补阳化湿,温经止痛之功

试述四逆散证与四逆汤证的异同

两证均以四逆为主症,故两证所用主治之方均以“四逆”名之。但两者的病机却不同。四逆散证之四逆乃阳郁气滞不达四肢所致,故称为“气郁致厥”。其证即无阳虚阴盛之虚寒证,又无阳热内郁之热证,且四逆程度较轻,治以舒畅气机,透达郁阳之法。四逆汤证之四逆乃阳衰阴盛、四肢失煦使然,且四逆程度较重,故称“寒厥”,多伴有下利清谷,欲吐不吐,恶寒蜷卧,脉沉微等症,治当回阳救逆 热痞证包括哪两个方证?两者有何异同

热痞证包括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和附子泻心汤证。两者虽同属热痞,但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病机仅为胃热气滞,其主证是心下痞,按之濡与里热证如心烦、口渴、小便黄赤等组成。治以泻热消痞。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中大黄泻热和胃,黄连泻心胃之火,黄芩泻中焦实火。并用麻沸汤渍,取其气之轻扬,以清上部无形之热。与之相比,附子泻心汤证病机为胃热气滞,兼有卫阳不固。主证除热痞之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等证外,又见卫阳不固之恶寒汗出。治以泻热消痞,扶阳固表。方用附子泻心汤。方用大黄、黄连、黄芩以沸水浸渍少顷,取其气以清上部之邪热,附子别煮取汁以扶阳固表

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皆可治喘,其病机及症状特点

麻黄汤之喘因肺合皮毛,表闭肺气不宣所致,症见喘而无汗,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寒,苔白,脉浮紧,其病机是风寒束表,卫遏营滞,肺气失宣。

麻杏甘石汤是邪热迫肺,肺气不利,逆而作喘,证见喘、咳、汗出、无大热、口渴、苔黄脉数。病机为邪热壅肺,肺失宣肃。

小青龙汤因水饮内停引起肺气的肃降则喘,证见喘、干呕、发热而咳、小便不利,小腹满。病机为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寒饮犯肺。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之喘乃风寒迫肺,肺气上逆,证见自汗出、发热恶寒、头痛、苔白脉浮缓,病机是素有喘疾之人中风而诱发气逆作喘,或太阳病误下邪入肺中,肺气不利作喘

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参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均治下利,如何区别运用 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固脱以止利,主治下焦不固,津液失约的久利不止,滑脱不禁。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主治太阳病误下数次表证不解,反伤脾阳,脾气虚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之证。葛根汤解表止利,主治太阳表邪不解,内迫阳明下利,属表里同病但以表证为主者。

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清热止利,主治表证未解,挟表热的热利,因邪热下迫大肠,表里皆热,暴注下迫,故大便粘秽,汗出而喘。

黄芩汤清热止利,主治少阳邪热内迫肠道,利下粘秽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后重者 桂枝去芍药汤中为何去掉芍药?桂枝加芍药汤中为何加入芍药?

桂枝去芍药汤用于太阳病误下,胸阳不振的证治<脉促胸满>,方中芍药抑阳助阴非胸阳被遏所宜,故去之,更利于桂枝汤通阳.桂枝加芍药汤<新加汤用于荣虚身痛的证治,身疼痛,脉沉迟>倍用芍药乃取其苦泄之力以除血痹,通脾络,止腹痛用于太阳误下,邪陷太阳的证治.简述小青龙汤的病机,主症,治法,方药组成?

①病机: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②治法:发汗解表,宣化水饮③主症:发热示伤寒表不解.干呕而咳示心下有水气,水饮阻中胃气上逆则干呕.水饮凌肺,肺失宣降则咳,或渴(内停正津不布),或利(水饮下趋大肠),或噎(水气上逆于咽喉),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停膀胱,失于气化),或喘(影响肺气肃降)④方要:小青龙汤-----麻黄合桂枝发汗解表,又麻黄平喘利水,桂枝通阳化饮.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敛肺,治疗水寒射肺之要药.半夏降逆涤饮,芍药和营利水,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发汗解表宣化水饮之功.简述大陷胸汤的病机,主症,治法,方药组成?

①病机:太阳病误下,胃气因下而虚,邪热乘虚内陷与水结于胸脘②主症:动数变迟,迟乃迟滞不利,是邪气内结,阻遏脉道德反映.膈内拒痛,心下因硬—水热互结使然.短气乃邪结胸膈,肺气不利.烦躁心中懊恼—热结胸膈,扰乱心神.③治法;泄热逐水破结④方要: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泄热荡实,软坚散结.甘遂,攻逐水饮力猛效速,为主药.简述大青龙汤的病机,主症,治法,方药组成?

①病机:太阳伤寒兼阳郁烦躁②治法:开表发汗,清热除烦③主症: ,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证.烦躁乃寒邪郁闭过重,阳气不能宣泄,扰于胸中使然.必须表里俱实者方可使用④方要:大青龙汤 倍用麻黄加生姜之麻黄汤峻猛发汗,以散表寒.石膏辛甘大寒配麻黄解表以开阳热之郁闭,清透郁热除烦.重用炙甘草,加大枣和中扶正,以资汗源,又防石膏过寒伤正中

五苓散、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均可治水气病,如何区别?

五苓散主治太阳误下伤及三焦及膀胱阳气而成的太阳蓄水证,以脉浮、小便不利、发热、消渴、脉浮数,水逆为主证,方中有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白术健脾散水,桂枝温阳化气兼以解表。

茯苓甘草汤主治胃阳虚停水证,以心下悸动,四肢不温,短气不温为主症,方中茯苓健脾利水,生姜温胃散水,桂枝通阳化气,甘草补中调药。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心阳虚水逆证,以脐下悸动欲作奔豚为主症,方中重用茯苓淡利水邪,桂枝配甘草温壮心阳,大枣补土缓冲。

苓桂术甘汤主治脾阳虚停水证,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为主症。方中茯苓淡渗利水,养心益脾,桂枝温阳降逆,化气行水,白术健脾散水,甘草补脾和中。

真武汤主治太阳误汗致少阳里虚,阳虚水冷证,以发热、头眩、身目闰动,心下悸、振振欲擗地为主症,方中有炮附子辛热壮肾阳,白术燥湿健脾,生姜宣散佐附子助阳,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芍药活血脉,利小便

简述小结胸汤的病机,主症,治则,方药组成?

①病机:痰热相结,病情较轻②主症:正在心下—其病位局限,按之则痛—其邪结尚浅,脉浮主热盛,滑主痰雍,以脉测证,当属痰热互结③方要:小陷胸汤 黄连苦寒清热,半夏祛痰开结,栝楼清热化痰,宽胸散结④治则:清热涤痰开结

麻黄汤、桂枝新加汤均可治“身疼痛”,其病机特点有何不同

麻黄汤中身疼痛因寒凝经脉经气不利营阴滞涩而致;桂枝新加汤中身疼痛则因汗后荣血虚,筋脉失养所致 小青龙汤证中有“不渴”“或渴”“服汤已渴”其病机如何?

“或渴”因水饮内停,正津不布“不渴”则因水饮未阻遏正津上达“服汤已渴”属水饮初化,津液一时不足,可有短暂口渴,这种口渴是水饮得温化,病向愈之征,并非伤津,勿需治疗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均有项背强几几,病机如何区分?

桂枝加葛根汤中,因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部,风寒外束,太阳经脉阻滞经气不利,津液不布,筋脉失养而成项背强几几,并见汗出恶风者。而葛根汤中,因寒怯凝敛,经气不利,津液失布,故项背部肌肉失于濡养,而见项背强几几,并见无汗恶风 太阳伤寒证的“剧者必衄,衄乃解”的机理

“剧者必衄”是由于阳邪郁闭过重,使脉中营血极度充盈,突破经络而外溢,出现鼻衄,即“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汗血同源,衄,也是正气驱邪的一种途径,俗称“红汗”,邪从衄而解,衄后邪随血泄,故曰“衄乃解”

试分别举例说明桂枝、大黄在《伤寒论》方中的三种不同功效

①桂枝:在太阳中风证中用其辛温之性,解肌祛风,在心阳虚、奔豚证中取其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之功,(桂枝加桂汤)在脾胃阳虚证中(苓桂术甘汤)取其温阳化气而藏利水之功,在桂枝附子汤中取其祛风、文通经络之功②大黄:在三承气汤中泻热去实,推陈致新,在桃核承气汤中取其活血化瘀之功,在茵陈蒿汤中除瘀热,在大黄黄连泻心汤中邪热和胃开结 比较三承气汤的病机、主症、治法与方药组成

里热但不甚实,虽有结滞,大便常未至坚硬者,用调胃承气汤,以泻热和胃,如实热在胃,心烦者胃气不和谵语者,胃实燥热腹胀满者,蒸蒸发热者,方用大黄泻热开结推陈致新,重用芒硝意在泻热,炙甘草甘平和中,顾护胃气。里热不甚但也成实,大便硬未至潮热者,用小承气汤以泻热通便,行气导滞。如大便硬而微烦,谵语,下后大便复硬而少者,方用大黄泻热去实推陈致新以荡涤肠胃,厚朴行气陈满,枳实行气破结。热甚而实,大便硬,发潮热者,或燥屎已成者,用大承气汤攻下热实,荡涤燥屎,可见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谵语,方中大黄泻热荡实,芒硝泻热软坚润燥,厚朴枳实行气破滞开结 ①五苓散②猪苓汤病机及治法特点比较

脉浮:①表未解,阳浮而阴弱,其脉必浮而无力②里热外蒸,必浮而有力。发热:汗随热泄,其热较轻,只是微热②里热外蒸,其热较重。渴:①三焦膀胱功能失职而正津不布,故见消渴、水逆②热结水停,较五苓散之渴程度轻,饮后可缓解,无吐。小便不利:①三焦阳虚,气化失司,小便必清②下焦水热郁结,小便必赤。治疗:①泽泻配茯苓猪苓利水通阳,白术健脾散水,桂枝温阳化气行水,表里同治②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阿胶清热利窍,育阴行水使湿热下泄 脾约证的病机、主证、治法与方药组成

①病机:胃强脾弱,脾不能为胃肠行其津液,胃肠乏津②主症:大便硬,小便数(津液旁渗)多日不大便亦无所苦③治法:润肠行气通便④方药:麻子仁、杏仁、芍药(润)、大黄、厚朴、枳实(泻热行气)、白蜜(缓下)

从病机、主症及治法上比较阳明湿热发黄三方的异同

茵陈蒿汤①病机:湿热发黄偏于里②主证:头汗出身无汗,一身俱黄,腹微满③治法:清热利湿退黄④方药:茵陈蒿、栀子、大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①病机:湿热发黄偏于表②主证:发黄伴发热无汗身痒③治法:邪郁偏表,宜因势利导,开鬼门以发汗散热祛湿④方药: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甘草、大枣(潦水)。

栀子柏皮汤①病机:湿热发黄热重于湿②主证:发热为主,且身、目、小便色黄③治法:清热为主,兼以燥湿④方药:柏皮、栀子、甘草

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证得鉴别要点是什么?加人参的作用

两汤证均可见发热、汗出、口渴、心烦谵语等症,病机均为无形热邪亢盛,充斥表里,属阳明热证,治法均以辛寒清热。白虎汤为基本方,亦可因里热郁结气机不利见腹满身重,难以转便,口不仁面垢,肢厥,脉浮滑。白虎加人参汤证因里热炽盛,气津两伤,故见时时恶风,无大热,背微恶寒,口舌干燥而烦,脉洪大,治法上兼益气生津,即为人参之作用

小柴胡汤的使用原则是什么?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试举例说明

使用原则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这一“证”必须是能反映出其病理是少火被郁,或邪结胁下,方可运用小柴胡汤,否则便不可用之。可见这一证并非毫无准则,如“往来寒热,胸胁若满,呕而发热,伤寒脉弦细”等都是。期临床意义①辨证论治②抓主语 大柴胡汤的病机、证候表现、治法、方药组成、方解

①病机:邪入少阳,枢机不利,邪结偏重,偏于半里。②证候表现:呕下止,心下急,郁郁微烦③治法:枢转少阳,兼开结气④方药:柴胡宣透,外散少阳之邪,黄芩清热,内清少阳之火,柴芩合用,解半表半里之邪,半夏开结气,与生姜降逆上呕,枳实芍药开心下结气(去人参甘草,因邪结为重心,免甘生中满之弊

试述《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加减法及其意义

①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意义见上)②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半,主治少阳兼太阳病未罢之轻证,见发热恶寒节支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意为枢转少阳兼解表③柴胡加芒硝汤为小柴胡加芒硝,治少阳兼阳明潮热之证,见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④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小柴胡去半夏、人参、大枣、生姜加桂枝、干姜、栝楼根、牡蛎,主治少阳兼痰饮内结证。见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枢转少阳兼温化痰饮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小柴胡去甘草加龙骨、牡蛎、铅丹、大黄、茯苓、桂枝,主治伤寒下后复惊谵语证,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为枢转少阳,镇静安神

茵陈蒿汤、大承气汤、桂枝加大黄汤分别主治哪种病证?方中大黄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①茵陈蒿汤主治湿热发黄偏于里者,方中大黄清泄瘀热,推陈致新,使湿热浊气从后阴出②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证里热俱实者,方中大黄泻热荡实,推陈致新③桂枝加大黄汤主治太阳误下病入太阴腹大实痛者,方中大黄破血逐瘀助芍药通络止

白虎加人参汤与附子汤证两者皆出现背微恶寒,两者在病机上有何区别

白虎加人参汤之背微恶寒因热结在里,阳气不能外通达于背;附子汤则因少阴里阳虚,寒湿阻碍,使阳气不能达于背,背部失于温养故背恶寒 黄连阿胶汤的主证、病机、治则、方药组成

①病机:少阴热化证(多由素体阴虚,更感外邪,二三日后邪从热化虚火更旺)②主证:心中烦,不得卧,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③治则:清阴清热

④方药:黄连黄芩苦寒泻心火,阿胶芍药滋阴养血,鸡子黄为血肉之品,擅入心肾,滋养心血 附子汤的主证、病机、治则、方药组成

病机:少阴病阳虚,寒湿阻碍致背塞。主证:口中合,背恶寒,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治则:温阳化湿。方药:附子(炮)、白术、人参、茯苓、芍药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及白通加猪胆汁汤的作用和主治的侧重各是什么?

①四逆汤主治少阴虚寒证,可见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脉沉。治则为回阳救逆,方要附子(生)干姜、甘草

②通脉四逆汤主治少阴阴盛格阳的证治,可见下利清谷、手足逆冷、脉微欲绝、不恶寒、面色赤、腹痛、干呕、咽痛、利止脉不出。治则为大力回阳,温通脉气方药重用姜附

③白通汤主治少阴阳陷下利证,可见下利、脉微、厥逆、倦卧、恶寒等。治法破阴回阳,宣通上下,方要葱白、附子(生)、干姜

④白通加猪胆汁汤主治寒证服热药发生格拒者,可见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心烦。治法破阴回阳,方要葱白、干姜、附子、人尿、猪胆汁(反佐寒药,以从阴引阳,消除格拒)少阴与太阴下利的区别

太阴自利不渴,因太阴主湿,湿气重,故不渴。少阴自利而渴,因阴阳两虚,阳气本少,加之阳虚不能蒸腾津液上承,故不渴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的意义

“急温之”关键在于病入少阴,涉及人体根本,每每亡阳迅速,死证颇多,所以少阴之治贵在及早。脉沉显示了阳虚征兆,故即当急温,以防亡阳之变。若此时延误施治,导致病重治难,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治疗学思想

当归四逆汤的病机、主症、治则及方药组成

病机血虚寒凝致厥;主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治则温通肝经,养血散寒;方药当归、芍药、桂枝、细辛、大枣、甘草、通草

厥的病理及主要症候表现是什么 病机是阴阳气不相顺接,表现为手足逆冷

桃花汤与白头翁汤均可治疗下利便脓血,其症候特点、病因、病机有何不同

①桃花汤病机为脾肾阳虚,下焦不固。证见下利脓血腥而不臭,白多红少,甚则纯下白冻,且伴腹痛绵绵,喜暖,喜按,舌淡苔白,脉沉弱等,治以温涩固下

②白头翁汤机理为肝失疏泄,热盛气滞,下迫大肠,湿热火毒,郁滞肠道,损伤肠络,证见下利脓血,红多白少或纯下鲜血,伴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发热口渴,尿赤苔黄,肛门灼热,脉弦数等,治以清肝泄热,解毒止利

《伤寒论》中吴茱萸汤的运用有哪些,如何区别

一为阳明病篇“食谷欲呕”,主要论述阳明寒证,以揭示阳明非但热实,亦有寒之变证,突出了双向辩证思维,其病机为阳明中寒,胃寒生浊,治上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二为少阴病篇“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主要从少阴病疑似证的角度,揭示少阴寒化危证鉴别诊断的辩证意义,其病机是中焦虚衰,寒浊阻塞,当温为降浊。三为厥阴病篇“干呕吐涎沫,头痛”主要论述厥阴病本证,并与厥阴热证相类比,揭示厥阴肝病寒有上逆、热有下注的逆向病机与证型。病机为肝胃虚衰,浊阴上逆,当以温肝降浊。三条所述,位置不同,但病在肝胃,阴寒内盛,浊阴上逆的病机却是一致的,而吴茱萸汤主渭肝胃,又善降浊。所以异病同治(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厥证的分类与治法

①热厥—白虎汤(脉滑而厥)②寒厥—四逆汤(下利厥逆而恶寒)③蛔厥—乌梅丸(有吐蛔史,时烦时静,四肢厥但轻)④痰厥—瓜蒂散(手足厥冷,脉浮紧,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⑤水厥证—茯苓甘草汤(厥而心下悸)。

乌梅丸:乌梅以酸治蛔,细辛、干姜、桂枝、附子、蜀椒一者辛以刮蛔,一者兼温下寒,黄连黄柏一者苦以驱蛔,一者兼清上热,当归、人参、白蜜、米粉调补气血。

炙甘草汤:炙甘草大埔中州,以资代源,配以人参大枣补气血,麦门冬、生地、麻仁、阿胶滋阴养血,桂枝生姜温补心阳,清酒温通脉道 “但头汗出”见于哪些汤证?

栀子豉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阳微结证、阳明热入血室之证、大陷胸汤证、茵陈蒿汤证、太阳火逆证 试举4种不同病机导致的烦躁症,并分述它们的辨证要点及治法方要

①里热郁滞,不得发散,如大青龙汤证,证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方要: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石膏。治宜辛温解表发汗兼清里热

②心阳受损,心神不宁,如桂甘龙牡汤证,证见烦躁伴胸闷、心悸,治宜温通心阳兼镇心神。方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③误下阴阳两虚,如茯苓四逆汤证,证见烦躁伴无热恶寒,四肢厥冷,但欲寐,脉微细,治宜回阳救逆,益气安神。方要:附子、茯苓、人参、干姜、甘草

④实热,结聚,心神受扰,如大承气汤证,证见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烦躁,治宜峻下热结,攻下燥屎。方要: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还有】栀子豉汤—虚烦,猪苓汤—心烦不得眠,吴茱萸汤—烦躁欲死,大柴胡汤—郁郁微烦,黄连阿胶汤—心中烦,不得卧,乌梅丸—时烦时静 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并各举2例说明

原则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①先表后里适用于表里同病,表证明显而里证不著。如痞证兼表证,“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当先用桂枝汤;太阳病兼表证,以表为主见脉浮,先用桂枝汤②先里后表适用于表里同病,里实热证急而重或里虚寒较重。如伤寒误用下法,见下利清谷,身疼痛,属脾胃阳虚,表证未解,应急当救里,用四逆汤;太阳蓄血重证兼表证未罢,因里证急而重,应急治共里,用抵当汤③表里同治法,如太阳病误下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即太阳表兼太阳脾胃虚寒证,用桂枝人参汤;太少两感,“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用麻黄细辛附子汤。

下载伤寒论中关于头痛条文的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伤寒论中关于头痛条文的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伤寒论》中“和”法运用的总结探讨1

    《伤寒论》中“和”法运用的总结探讨 小清新:《伤寒论》首次确定了辩证治论体系,并具体应用到了临床。后世对《伤寒论》中“和”的理解与运用,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与思考,《伤寒......

    趣味记忆伤寒论中方剂歌诀

    趣味记忆伤寒论中方剂歌诀 1、桂枝汤:桂枝用勺炒枣姜。发热汗出桂枝汤,桂枝芍药草干姜。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2、桂枝葛根汤:......

    桂枝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浅谈桂枝在 伤寒论中的应用 浅谈桂枝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摘要: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共113方,其中运用桂枝的方剂多达42处,可见仲景对桂枝应用的灵活。研究其各个方剂中桂枝的应用方法......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

    《伤寒论》有关“痛”的条文总结

    《伤寒论》中对“出汗”“疼痛”等有较详细的描述~此篇是总结书中有关“痛”的条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

    伤寒论方剂歌诀总结五篇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伤寒论》中关于头汗出的条文

    郝志民 《伤寒论》中关于头汗出的条文 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第22......

    附子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小结

    附子在伤寒论中的配伍小结 附子乃药中猛将,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仲景在《伤寒论》中但凡危急时刻往往用之。《伤寒论》中应用附子的方剂凡二十方,此外在小青龙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