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创新途径有效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蔡甸区教科所2017年度征集论文
论文题目
精神立人,活动入心
——浅谈如何创新途径有效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作 者:梁小娟 单 位:蔡甸区柏林中学 联系方式:***
精神立人,活动入心
——浅谈如何创新途径有效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内容摘要 弘扬吴运铎精神,既要继承和发扬长期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在内容、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我校积极探索弘扬吴运铎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展弘扬吴运铎精神与主题活动、与精神文化和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三结合”的活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既增强了吴运铎的精神影响力,有力的推动有效德育和尚实德育的开展,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了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吴运铎精神 创新途径
红色文化蕴含着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支撑。红色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载体。为了进一步扩大家乡名人吴运铎的精神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有效德育和尚实德育的开展,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营造优良校园文化氛围,挖掘本土德育资源的精神价值,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着力打造运铎文化名片,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弘扬吴运铎精神,既要继承和发扬长期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在内容、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我校积极探索弘扬吴运铎敢于牺牲的勇气、顽强拼搏的意志、学习进取的激情、忠诚忘我的奉献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展弘扬吴运铎精神与主题活动、与精神文化和网络媒体“三结合”的活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一、弘扬吴运铎精神与主题活动教育相结合
发掘与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不同的客观环境、不同的时间节点所导致的不同氛围和情境,选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使红色文化的内容与人们的心理情感相融合。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整个学生主流大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多元文化思想影响,部分学生存在一些突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理想信念淡薄,学习目标比较模糊,学习态度欠端正;受享乐主义思想影响,害怕困难、不思进取;依赖性太强,自理能力和自立意识较差;缺乏历练,抗压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等。这些问题存在,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不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必须引起我校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而吴运铎的革命精神对于我校来说真的是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主题活动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利用特定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发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增长知识,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并外化为具体行动。
1、活动内容要丰富。重大节假日缅怀先烈活动:如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抗战胜利日、十一国庆节等节日节点可组织开展①向先烈雕像敬献花篮;②诵读自创红色诗歌;③书画比赛;⑤红歌比赛;⑥革命情景剧演出等。感恩回馈社会活动:如①创办红色社团,师生排演红色剧目,柏林福利院慰问演出;②学校蔬菜大棚忆苦思甜;③与鲁子海农庄共建活动;④到野战国防园参加军事拓展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育精神。
2、活动形式要创新。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要在原有节庆活动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例如:清明时节,柏林中学全体师生来到运铎雕像前,深切缅怀了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了无限的崇敬思念之情。伴随着一首《激情燃烧的岁月》,以“传承经典文化,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红色诗歌诵读比赛正式拉开了序幕。朱志刚副校长题写的联语:“神州英烈铮铮铁骨,千古不朽;柏中学子勃勃生机,万代传承”点燃了在场师生团结奋进的激情。活动第一项是吴运铎名言联诵“个人秀”,来自8个班级的8名选手们声情并茂地诵读着一句句吴运铎的名言,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活动第二项是红色诗歌“团体诵”比赛,各班学生全员参与,选手们用自创的诗歌深情歌颂了革命先烈豪迈气魄、坚定意志和革命必胜信念。最后,全体同学在吴运铎雕像前庄严宣誓。在创新形式的展现下,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全体师生感受了先贤先烈的革命激情和高尚情操,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相信,学生们定会不忘历史,牢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勤奋学习,刻苦锻炼,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共同奋斗之中。
3、活动内容要走心。能走进学生心里的活动才真正有时效。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拥有心对心的尊重,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为了强化学生的帮扶和奉献意识,3月学雷锋月,“让爱传出去”不再只是一个口号,我校开展了“点亮微心愿•让爱传出去”一系列的行动:第一阶段,利用班会课时间,“微心愿”征集面向全校学生展开,一张张来自学生的“心语心愿”心形卡很快成为了心愿树上的一个个爱心花苞,让人无限期待倾听花开的声音。第二阶段,全校师生、家长代表集聚校园大操场参加 “爱心义卖”活动,采用跳蚤市场的形式,将班级“爱心商铺”里由师生拿出来的闲置不用的东西卖给其他需要它们的人。现场,工作人员热情高涨,购物师生参与面广,大家合理选购,开心淘宝。参与其中的政教处何主任感叹活动氛围热烈火爆,即兴创的小诗 “齐聚操场同义卖,讨价还价乐开怀。涓涓细流汇成河,点亮梦想创未来。” 成为了活动的点睛之笔。第三阶段,利用大课间晨会时间,在凝聚爱的力量的《让爱传出去》手语舞蹈中,校“微心愿基金会”点亮微心愿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根据爱心义卖活动筹措到的资金总额,由校领导以现场摘卡形式最大化、最多化地达成心愿树上80名学生中的44名学生的微心愿。一张张心愿卡被摘下,一个个心愿被点亮,倾听着“心愿花”花开的声音,真的很美妙!在同学们领到后期可以兑换物品的“微心愿达成卡”的瞬间,爱意洋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温暖流淌进每个人的心间,爱的传递,幸福时光瞬间定格成永远!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让学生们的智商、情商与财商在活动中得到了共同发展。整个活动的开展,触动、感动和带动了更多具有爱心的师生、家长们加入到关爱队伍中来,帮助更多的学生圆了心中微梦想,点燃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热情。爱的种子,已然在柏林中学每一个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今后将会在行动中茁壮成长。雷锋精神将在幸福美好的校园中焕发出耀眼光彩!
二、弘扬吴运铎精神与精神文化教育相结合
1、力量无穷的红色班歌精神立人。音乐的力量是无形的,好的音乐是一种享受。借助音乐的力量,可以对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红色主题班歌是与校园红色文化,班级愿景以及精神气质吻合的歌曲。红色班歌可以是自己创作,请人创作,也可以是选用现成的歌曲,或根据现成的歌曲稍加改编的歌曲。在这一年中,我教会了学生很多的歌,我深深地感觉到歌的力量是无形的。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有些同学缺乏团队意识、缺乏激情,缺乏信心,会觉得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人,长期以往,这样就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仅靠单一的语言是不能起到长久的作用,而唱歌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让学生在唱歌时“随歌潜入心,润德细无声”,不经意间让他们的思想情感经历砥砺,从而内省,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雄壮激昂、节奏感强的乐曲,可以刺激大脑的兴奋度,能激励、鼓舞人的精神。如《精忠报国》“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光荣与梦想》“迎着梦想的方向,凝聚决心和力量,集合在复兴伟大的旗帜下,赤子的心已经滚烫„„”这些歌词本身就能让学生热血沸腾,而且唱歌时大脑会产生种种与歌词同步的遐想。在舒缓低沉的曲调中,他们渐渐成熟;在清新明快的曲调中,他们懂得进取;在热烈奔放的曲调中,他们充满激情。还有那些励志优美的歌词可以让学生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消除失败带来的悲伤。寓德育工作于音乐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和风细雨,心灵美丽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绽放。
2、过程扎实的经典诵读深入生心。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开花、结果,更能成为我们民族昂然前行的动力,在中秋、国庆节前期,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品读经典,传承文明”诵读比赛暨优秀童谣传唱系列活动。第一阶段:在校园中布置宣传阵地,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主题“品读经典,传承文明”,利用大课间的时间做经典诵读宣传,使整个校园处处包裹在诵读的氛围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熏染的效果。第二阶段:在本校开展初赛,然后由街、乡教育总支组织复赛,最后到区教育局进行决赛,我们柏林中学的26名学生着汉服激情诵读“中国梦”,然后场景转换穿越到现代快板“我的梦”环节,最后在呈现“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中强烈体现学生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的决心。诵、读配快板,别具一格。在这一系列的诵读训练与比赛中,我欣喜的看到了我们原创作品在同学们的演绎下,感人至深,情真意切,感染力强,而且画面配的非常贴切,音乐也是丝丝入扣。在评委们的认真评比下,我校的原创性节目《中国梦 我的梦》,略胜一筹,荣获张湾街一等奖,蔡甸区二等奖。第三阶段:这样的一次参赛体验是最有感染力和带动力的,借此机会,我们通过一次“”品读经典 智慧人生”的主题班会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生也加入到我们经典诵读的行列中来。班会课上同学们欣赏了参赛学生的精彩视频,陶醉于现场的诵读氛围的同时,也感受到作为鸿鹄之志的新少年我们肩上担负的责任,立志:“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革命先辈的光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接着一起学习中国梦的诗歌,亲身实践,集体朗诵,现场气势高昂,满怀激情。在集体呐喊:“中国梦,我们的梦,我们为祖国的富强而骄傲,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声中更加坚定了努力践行的决心,整个教室里洋溢着快乐和自信的气氛。此次举办的品读经典系列活动,既传承了我们的中华文化,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精神修养。这样的一段段经历是非常值得被记忆的。
三、弘扬吴运铎精神与网络媒体教育相结合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对教育的形式和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和冲击。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受众面多,影响面广。团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应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建设,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开放性、迅捷性特点,积极探索网上的有效引导方式,开展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我们应该利用网络传播及时快捷,灵活分散,碎片化的特点,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途径,把红色文化传播延伸到虚拟世界,增强互动性,及时交流各自心得体会,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1、搭建红色教育网站。开辟QQ群,申请微信公众号,设置红色课程,开辟红色课堂,上传红色教育视频,筹建红色宣传阵地,筹建红色学习园地。
2、合理有效利用校园广播平台。分时间段进行各项任务:早上,以晨会、旗下讲话的形式讲吴运铎等革命先烈的故事。中午午休时间红色专题音乐放起来,如《美丽中国走起来》《精忠报国》《光荣与梦想》等,下午班会课时间或者校园红色主题广播响起来或者红色革命电影展播。耳濡目染,浸润人心。既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又将红色精神的力量传递。
3、充分发挥网络的正能量。利用红色教育网站,QQ群、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红色精神我传承,红色歌曲大家唱,红色诗词我诵读,开发红色网络培训教材,观看红色影视,开展红色网上旅游,开展网上祭英烈,网上红色知识竞赛,网上诗文创作,互动交流活动,增强活动趣味性和参与面。激励了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弘扬了主旋律,发挥了正能量。
打造运铎文化名片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既增强了吴运铎的精神影响力,有力的推动有效德育和尚实德育的开展,也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了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红色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所在,是民族凝聚和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之源;弘扬和传播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中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只有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形式进行创新,才能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升华,体现出时代的魅力,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参考书目
【1】《红色文化教育读本》2012年 【2】《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3】《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5年01期
【4】论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和策略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第二篇: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沈 晴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郑州450015)
摘 要:当前,在民族文化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是:开设通识课程,开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改革传统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师文化素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中国迅速和平崛起的历史背景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而成了纯职业训练的场所。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开来,致使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国学知识严重匮乏。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带来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国家观念、审美情趣的淡化,导致了整体素质的下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教育刻不容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体的实用精神,义以为上的重德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等,建构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宝库。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不容推卸地肩负着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重要使命。为此,我国高校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使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的责任,大学教育必须体现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现对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做如下阐述:
一、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当前,在大学教育中,经济、法律等应用学科备受青睐,而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和更新发展,大学应普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根据情况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生的基础课中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类课程,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弘扬传统美德,发扬传统民族精神。
二、多方位开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
对学科课程,尤其是对文科课程,我们在讲授其专业知
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开掘其中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譬如在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基于课程本身浓厚的人文特质,可以充分挖掘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资源,从哲学、政治、历史、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语言文字等层面进行多维度的意义建构,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其他文史哲课程亦如此。对自然科学课程则可以通过介绍学科发展历史等方法,强化专业的历史教育,如法制史、财政史、金融史、经济史、建筑史、物理史、化学史、数学史等,使学生对中国科技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有所了解。
三、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现在,尽管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课,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对它们的评价却是“效果平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授课方式的古板和陈旧则是屡屡受人诟病。然而,同样是传统文化的传授,央视 “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却十分受人欢迎。“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为我们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首先,要注重对传统经典中的现代因子进行挖掘,从“现代视角”,在新时期语境下,进行阐释和调整,做到古为今用。其次,在注重对历史深度和文化深度的设计与把握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兴趣需要,不能居高临下,故作高深,过于强调学术性,要采取“平民立场”和普及的态度,从学术研究的高阁中走出来,运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甚至可以“用非学术的语言,来讲学术性的内容”,努力实现从“曲高和寡”向“和之者众”的转化,从而激发起大学生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四、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历史 的原因,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目前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因此,必须从培训教师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派出学习、资助课题、与文化单位交流研讨等形式,建设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并造就一批国学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学术骨干。
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
在传统文化教材建设方面,近年来,教育部虽然已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有的已作为大学传统文化教材进入课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这些教材暴露出一些“大而空”的缺陷,泛泛而谈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今后我们非常有必要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尝试“以实为主,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方法,尽快编写出高水平、规范化、深受师生喜爱的大学教材,并不断加工修改和提高质量,逐步将全国的传统文化课教材建设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六、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适应当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并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采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在校园中营造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是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校园里可以经常播放古曲、古乐,张贴古代先贤的语录,通过各种文化社团组织古诗词朗诵、古诗词写作活动,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开设讲座和论坛,传习传统技艺等,还可在传统节日组织各种民俗活动,紧紧围绕节日主题,体现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中,学生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七、有效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我们还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进一步拓宽大学生教育渠道,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进入高等教育的主流渠道,使其成为大学生丰富多彩、直观生动的校外课堂,促进学生们的文化认同与认识深化。在运用上述途径对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视基础文科的同时,还要转变观念,不能用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观点看待基础文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用先进文化观念进行教育,落脚点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单纯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因为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和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提升文化品位,丰厚文化底蕴,锻铸自己的文化品格。第二,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不能只讲文化的继承,也应该重视文化的批判和创新。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做到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我们还要努力把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绵延不绝、长盛不衰、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是培养一个人民族情感、国家观念、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有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它是我们和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的渠道,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物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的文化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旨在通过多种渠道,给大学生搭建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平台,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淳化风气,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和谐发展,帮助他们修养身心并达到较高的人格境界,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 规划纲要[Z].2006-09.[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3]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7.[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何静,何怀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6]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责任编辑:许 佳〕
第三篇: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模版)
校园红色文化教育
----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和利用红色资源优势,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我校组织和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行动主题活动。
1、使我校的德育教育更加富有实效性,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2、使学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
3、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树立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
4、激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赞美祖国繁荣、立志成人成才”的热情。
二、活动步骤:
教育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4.4~4.5)参观海阳市革命烈士陵园;
第二阶段:(4.10~4.11)观看爱国主义革命教育的红色影片; 第三阶段:(4.16~4.17)参观海阳地雷战纪念馆;
第四阶段:(4.22~4.23)以“红色记忆”为中心开展主题班会。
三、活动内容:
1、参观海阳市革命烈士陵园
由学校有关领导组织分配,合理安排时间,以级部为单位,班主任带领并组织本班级学生到海阳市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开展“重温红色记忆”活动,让学生追溯海阳红色光辉历程,激发团员青年热爱、传承红色经典文化的激情。
2、观看红色教育影片、学唱红色歌曲
根据“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学生投票选出最喜爱的红色电影,教师将影片下载后,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全体学生统一观看,写一篇观后感并在班级内进行最美“红星少年”的评选活动;
3、参观地雷战纪念馆
由学校有关领导组织分配,合理安排时间,以级部为单位,班主任带领并组织本班级学生到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参观,开展“重温红色记忆”活动,让学生追溯海阳红色光辉历程,激发团员青年热爱、传承红色经典文化的激情。
4、开展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中心的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组织形式上、内容的选择上给予指导、点拨;学生周末放假期间查找一些与“红色”相关的资料(烈士介绍),学唱一首红色歌曲,班会时进行活动汇报和展示;各班级要拍摄活动照片和视频资料。
四、活动要求:
1、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学校充分运用校会、班会等宣传阵地,突出红色主题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2、注重培养、树立典型。各班级在富有特色的红色主题教育中,注意发现、培养典型的人物和典型故事。挖掘、培育、宣传典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熟悉的典型影响熟悉人,营造浓厚的争创先进的氛围。
3、精心部署、抓好落实。各班级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明确活动目标,推动活动落实,要把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上报校团委,校团委对活动开展较好的班组织和个人给予表扬。
五、活动总结:
我校将以“施红色教育,育红色传人”为主旨,继续开展“红色文化”为中心的教育活动,突出红色教育功能的政治功能,力求通过团队活动引导、学科课堂渗透、校园文化熏陶等途径,整合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的德育力量,培养学生的“红色精神”,将红色文化植入每一位师生的心灵。
第四篇:学校如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如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进行有效的传承,学校责任重大。作为一所典型的乡镇农村初中学校,我认为首先是认清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原因,然后对症采取措施,加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中的缺失造成的价值取向紊乱
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塑造、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行为模式、思想倾向、心理倾向、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和行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却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被轻微式忽略。
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劳动习惯;自私自利,不太合群,集体观念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是非观念淡薄的意识。在任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这样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新时代的学生是一批没有自己正确价值取向的人。这样的人于国、于社会又有何益处呢?
二、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挤占传统优秀文化的地位,市场经济以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作为判断经济效益的标准。
2、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使传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心目中有越来越严重的淡化趋势。
3、许多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未能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灌输和有效的引导。
4、尽管造成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很多,但教育作为基础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很多教师还没有真正地把传统文化作为己任,甚至自身传统文化的涵养就很缺乏,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施加较大的影响。
三、如何再次将传统文化与教育契合
1、人文素质教育。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先割除重理轻文或者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素质这个全方位的大课程融入到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精髓,全面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一系列对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驱邪,扬善惩恶的风气,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2、传统美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孝敬父母、宽以待人、富有同情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等,我认为当今小学生应加强仁爱教育、礼貌教育、善心教育,这是立不容缓的。(1)仁爱教育。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道德教育史上张良曾因桥下为老叟拾鞋而得兵书,孔融曾因让梨而流芳千古,这些故事所蕴含的尊老爱幼、俭良谦让的美德,却在当今某些“小皇帝”的身上淡化了、失落了。如何让学生们再次学会中国传统美德,这就是学校仁爱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可以通过“感恩教育”、“知荣明耻”教育,或在班会、集会上讲述尊老爱幼的典型来带动大家。
(2)礼貌教育。不少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品行,同学之间不懂得温和谦让,缺乏谦恭友爱。为此我们要从学生们的礼貌问题着手。开展礼仪讲座、比赛、表演,让学生们在学校的大课堂中学会基本的礼貌,养成同学友爱、尊师重道,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请”等字眼的习惯。
(3)善心教育。现代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成为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受着周围家人的加倍呵护,沐浴着全家人的温暖。但是这却带来了不少学生占有欲较强,缺乏同情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和快乐,甚至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此,我们学校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善于体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以避免做出有损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事情,让孩子从小接受体贴别人、关怀别人、理解别人的教育,让学生们真正意义上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尊重”“友爱”的意义。
弹指一挥间,人生近四十,美好的青春年华即将一去不复返,而我却是一事无成。于是我就在想难道人的一辈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过吗?教书十七年来,真是有点越来越迷茫,不知忙于什么?有时竟然不知道怎么教学生,特别是在多年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想想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儿,看看身边的教师们,每天为教书育人的琐事忙的不亦乐乎,整天盯着学生的学习,从来没有考虑自己的学习,真是达到了”忘我“的无私境界。好多教师整年也不看一本书,很难想象,一个自己从来不看书的人,怎么能引导别人读书、读好书呢。想想自己也和所有教师一样,不看书,不写作,不思考,完全成了教书的机器。真是有点危险。于是,在堆满灰尘的书柜里去寻找,看看有没有可以让自己读的书籍,从中挑出几本,先读《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一本五年前参加中学校长培训时,培训机构所发的好多本书中的一本。原要求学员自己回家自学,不意一放就是五年。
那就抓紧时间读书吧,快快的充实自己吧,是自己能有更好的能力去工作,去完成人生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所有世界各国中最丰富的,最连贯的。因为中国不仅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留下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所以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的教师,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我必须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尽己所能的将其传扬。
本书共分五章,分别是:绪论,中国传统伦理取向与德育,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教学,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体育,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美育,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德、智、体、美的教育方面,结合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内容非常详实,几乎涵盖所有中国的各学派的理论,当然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基点的。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离开儒家,将什么也不是了。
同时,由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良莠不齐,要求我们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除其中的糟粕。有选择的用于我们现在的教育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中国的考试文化与郧西一中的办学方向
中国考试制度历史悠久。中国的科举考试,自隋文帝开始,延续了1300余年,一直没有被其它制度替代,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科举制度是维护儒家意识形态和皇权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同时,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开辟了一个平等竞争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再加上“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金榜题名的刺激,对当时知识分子极具诱惑力。科举考试制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形象,也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和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美国学者顾立雅认为,科举制是继“四大发明”之后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曾评价说:“凡法虽美,经久必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当西方有了小学、中学、大学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有了数学、物理、化学等比较齐全的学科,如果中国还沿用八股取士,整天“子曰诗云”,如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废科举、兴学校就成了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现在,虽然科举制度早已废止,但考试选才因其具有的开放性、客观公正性、普遍的可操作性,仍在继续沿用。
重视考试是中国教育的一大传统,也是一大特色。金榜题名,是千古俊才的梦想;就读名校,是莘莘学子的心愿。在今天的中国,高考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一考定终身有其局限性,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比考试更公平更便捷的人才选拔方式。再加上受文化背景、用人机制、就业形势的影响和制约,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高考强化了它的功利色彩。
对此,郧西一中如何应对?我们要关注考试,研究考试,但不唯考试。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考生”,而是培养“学生”;不是把课堂变为按工艺流程进行人才生产的梦工厂,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鲜活的人来造就,我们的办学方向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第一,应试教育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棍棒教育,一个是强行灌输。它是长期以来封建专制主义在教育上的一个反映。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精神,泯灭了学生的个性,禁锢了学生的大脑,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性。应试教育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学生麻木、呆板、消极、厌学,学生把学校看成是牢狱,把上学看成是服刑,一说放学如同大赦,高兴得不得了。应试教育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生态,破坏了学生学习的自然结构。而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解放学生,即把学生从被束缚、被压抑的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充分实现其主体地位,解放他们的大脑让他们思考,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会做,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观察,解放他们的嘴巴让他们表达,当学生真正被解放出来的时候,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调动出极大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第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品德的陶冶,也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实现“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动手做、动耳听、动嘴说、动眼看、动口议、动脑思、动情读。然而,很多学校在课外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有的让学生到农村去参加社会实践也有的组织学生搞文艺演出,建立各类兴趣小组等等。总之,把课堂之外的东西统统说成是素质教育,这些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可能会有一些作用,但是它没有抓住素质教育最本质的东西,离开了课堂教学谈素质教育是舍本取末。第三,素质教育和升学率不矛盾。素质教育搞好了,不仅不会影响升学率,反而会大幅度提高升学率。采取加重学生负担、强行灌输应试练习的做法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试成绩,但这些做法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压迫之上的,学生处于被动、屈从的地位,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靠应试教育提高升学率是极其有限的,应试教育只能把升学率提到一个有限的高度,再提高就上不去了,后边的任务要靠素质教育去完成,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
思考之二:中国的人文精神与郧西一中的办学理念
中国5000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注重“修身养性”、讲求“经世济国”、倡导“博学笃行”、崇尚“人文理性”的文化内质。中国的人文精神,正是植根于这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中。“兼爱”、“和合”的理念,“先忧后乐”、“兼容并包”的思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广大知识分子的一种人文情怀。
1、正德厚生
中国古代文献《尚书》提出的“正德厚生”,在今天看来就是一种“人本”思想,一种关注民生、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郧西一中对这一理念的传承,要具体表现在对人的尊重上。既尊重那些志同道合者,弘扬团队协作精神,也尊重那些孤独的思考者,提倡兼容并包;既尊重那些虚心好学、谨言慎行的人,也宽容那些学术上的狂妄者,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人。尊重人,就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我们对教师的要求要科学适度,有指标,但不压指标;有比较,但不盲目攀比;有紧迫感,但不浮躁。这样使得教师在郧西一中工作既有紧迫感,也有安全感,更有成就感。
2、敬业乐群
“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而》,指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和群体意识。郧西一中传承这种人文精神,具体做法就是要致力营造一种和谐环境和干事创业的氛围。像许多学校一样,郧西一中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习惯不同,脾气不同,性格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潜心打造郧西一中的教育品牌。我们把这种工作环境比作“拔河赛”和“接力赛”。“拔河赛”反映了她具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赞扬了她的团队协作精神;“接力赛”概括了她百年来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拔河赛”和“接力赛”所折射出的郧西一中人的时空观是郧西一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郧西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郧西一中教师队伍稳定,特别是近几年孔雀并未东南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人文关怀所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遵规守则
中国先哲孔子讲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指一种思想和言行融合的道德境界。遵守道德规范并不是勉强而为之,就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学校管理,既要尊重人、关心人,又要建章立制,确立行为规范。管理,既具有柔性的一面,又具有刚性的一面。教职员工的淡泊之志、敬业之心、爱生之德从哪里来?除了自身素质以外,既要靠优良校风熏陶,人文关怀激发,又要靠制度来维护,来保障。在商品交换原则无处不在的今天,横流的物欲完全可能冲破思想道德的防线,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要使学校教风越来越正,学风越来越浓,校风越来越纯,就是要坚持用人有用人的标准,议事有议事的规则,教师有教师的行为规范,学生有学生的日常守则,全校师生共同养成一种遵从规则的习惯。
4、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中国学者的优良传统,古人早就做出了榜样。唐朝诗人贾岛有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贾岛三年得到的两句诗现在不大为人所知,但他关于创作这两句诗的体会却流传甚广。“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两句诗竟然需要三年时间才完成,难怪诗句作成,禁不住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两句诗,连同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其严谨治学的态度为后人作出了表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样应具有这种严谨的态度。为此,我们对教师提出“三严”、“四优化”的要求,“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谨治学、严于律己”,“四优化”即“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对青年教师,提倡理科教师做千题集,文科教师写千字文,建议青年教师写教学反思录,同时理科教师要增加一点人文素养。这些要求大家都能够做到的话,在郧西一中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是很光荣,但也不容易;很艰辛,但也很愉快;很紧张,但也很充实。
思考之三:中国的教育创新与郧西一中的办学行为
中国的教育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办学,后来的汉朝太学、宋朝的书院、明朝的国子监和清朝的学府。中国现代中学,诞生于二十世纪初。郧西一中的前身,就是1941年成立的湖北省国立郧西县初级中学。
《诗经•大雅•文王》中有一精辟论断:“周虽旧都,其命维新”。意思是说,周朝虽然是个古老的邦国,但能“日新其德”,与时俱进。中国当今的教育,顺应社会发展,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教育振兴计划,已经成为共识并被付诸行动。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既善于发现已知世界的客观真理,又能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旨在培养素质全面、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
1、观念转变——从培养知识青年到培养创新人才
能否把学校领导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变为全校教师的认识,能否真正转变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陈旧的教育观念是学校创新发展的关键。培养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学生,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要倡导学生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我们不能一概认为“谦虚的就是好学生”,一些学生成才的事例表明,年轻人不妨有点“狂”,豪气万丈方能干一番事业。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将他们的棱角磨平,锐气销尽。在我们的教学中,应提倡营造一种返璞归真的教学艺术境界,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简单、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想法。即使是所谓的“胡思乱想”,也要分析他是怎么想的,要善于发现其中合理的成分、独到的见解。要赋予教学以研究的性质,从学校的教学水平中体现出学术水平。学生的学习也应是研究性学习,因而学习的过程也应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中国古代有一位哲人说:“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譬如一年一度的学生会主席竞选,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竞赛,春秋两季的球类、田径运动会„„都应是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能和创造性的舞台。
2、方法优化——从授业解惑到探索发现
实施方法的变革,首先要突破教材——教参——学生这一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要别具匠心地“分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教师不仅手中有“本”、胸中有“纲”,而且目中有“人”,使“课”具有审美价值,洋溢审美情趣,使教学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高效率。人类发现和创造的知识浩如烟海,而且知识正以每一两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对此,学校应该怎么应对?学生应该怎么学习?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要因时而变,实行改革,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善于把学生的错误找出来;使教学更具有直观性,能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化;使教学更具有启发性,能再现问题的探索过程。要追求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把握一个从容恬淡的过程,提倡春风化雨般的感化,而不是急风暴雨般的浇灌,让学生顺其自然的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
中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说,学习不仅要广博而且要善于取其精要;要有丰富的积累又能恰当地运用。读书有三个层次,一是读而不懂;二是既读且懂;三是既读且懂还能够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我们的学生当然应该选择后者。
总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学习。
3、体制创新——从单一模式到多种形式办学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郧西一中要秉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以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创新意识、开阔视野、优良品质的学生为己任,积极探索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搭建起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学生成为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平台上自由行走的人。我们要加大外籍教师的引进力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材和师资,按照全新的模式进行教学,同时可以尝试组织师生到国外交流学习,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技术不断创新,郧西一中也应顺应时势,架设信息桥梁,发挥网络优势和网络教学的辐射作用,开通班班通校园网,发展网络远程教育,构筑“空中课堂”。同时还可以让二、三、四中学生足不出户,即可“身在曹营心在汉”,享受郧西一中优质教育资源;轻点鼠标,即可感受名校、名师、名课的魅力,为教育均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4、营造氛围——让激情之火燃烧整个校园
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要建设名校,提高教育质量,还必须养育广大师生的激情,打造一支富于激情的教师队伍,培养一群富于激情的学子,创建一种激情文化,让校园生活激扬飞越。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人们,激情是一种昂扬的、积极的心态,它可以提升自信,激发灵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的潜能,极大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然而,曾几何时我们进入了一个没有激情的时代,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激情已经久违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为了革命献青春”的激情也已经久违了,在现在的青年人身上已经很难找到过去时代的青年人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理想和冲动了。中学生正处在烂漫的花季,风华正茂,在他们的生活里本应该充满着朝气,充满着浪遏飞舟的激情。然而,当今多数学校的中学生,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作业劳役和考试恐惧之中,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多中学生常常感到孤独、压抑、苦闷、自卑,这些不良的心态时时困扰着他们,限制了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建设激情校园,创建激情文化,首先,校长要有激情,校长要时刻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充满激情去完成内心渴望完成的工作;其次,教师要有激情。对一个老师来讲激情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一般地讲,过于世故、圆滑的人不会有太多的激情,不适合当老师。激情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的一种心理基因,是一种潜质。今后教师进人要严格把关,首先要看应聘者有没有激情,如没有激情素质其他方面再好也不要;第三,要从课堂教学开始。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学不是好的课堂教学,要把师生激情互动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予以要求。教师带着激情走进课堂,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激情,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激情之火燃烧整个校园。
今天,我们回顾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从全球范围来看,也许是中国第一个提出了“人皆可以为贤圣”的道德理想,开创了“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先河;也许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科举取士,开辟了一个平等竞争、向上流动的人才通道;也许是中国第一个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思想。今天的中国,兴学重教,崇文尊师,对子女有较高的教育期望,仍是社会的一种精神风貌。秉承前人“兼容并包”的思想,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我们一定能够把郧西一中创办成一所有特色、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民满意的示范学校。
第五篇: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巨大的教育价值,是小学教育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开发不同节日的潜在资源,营造节日教育的良好氛围,让节日文化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对促进小学生情感、态度、认知、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对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
一、遵循原则,精心筛选适合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节日
节日的种类繁杂、内涵多样,但不一定都适合儿童。中国是世界上传统节日最多的国家。因此,要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判断,精心筛选出那些有趣味性、有重要教育意义,又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节日作为小学节日教育的内容。选择节日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节日都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有关,开展节日教育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知识为基础。选择节日教育活动时,务必要审慎研究,以保证内容真实、准确、科学,否则活动便失去了教育价值。
教师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查询资料,了解节日的来龙去脉,并深入挖掘节日的教育价值,制定促进小学生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时代性原则。在选择节日教育活动时,应考虑节日的内容是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该选择那些时代性强、与小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富有积极社会意义的节日教育内容,如儿童节、劳动节、清明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有些节日与小学生活联系不大或不易被幼儿理解,如愚人节、情人节等则不宜在小学生中开展活动。
活动性和趣味性原则。节日教育活动应避免知识灌输和空洞的说教,教师应组织各种小学生喜闻乐见、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如参观、表演、游戏等。同时要注意调动小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给他们自己选择活动的权利,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系统性原则。选择节日教育活动要避免内容的重复,应统筹计划各年级、班级每学期应开展的节日活动,避免随意性。活动安排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点面结合、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相互配合原则。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节日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庭进入节日教育的文化氛围中,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之间要相互配合,人人都要有节日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行动,实现社会、家庭和学校协同配合、三者共育。
二、结合特点,精心组织小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节日活动
参观与访问。每逢重大节日,社会上总有庆祝活动。学校届时可带小学生进行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观察人们庆祝节日的活动,理解节日的特定意义。
例如国庆节,街道上彩旗招展、霓虹闪烁、图片标语随处可见,人们喜气洋洋,学生可从中感受到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康。再如九九重阳节,可带领小学生参观敬老院,给爷爷奶奶送礼物、表演节目,并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激发学生敬老、爱老、助老的情感。
庆祝与纪念活动。节日期间,可根据节日的内容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活动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能盲目模仿成人繁琐的仪式。庆祝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通过欣赏故事、歌舞表演、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加深小学生对节日内涵的全面了解。还可邀请社会有关人员参加,如邀请妈妈参加“三八”节活动、请爷爷奶奶参加“重阳节”活动。
另外,要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己确定活动内容与活动进程、布置活动环境。在组织元旦联欢活动时,可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班内环境布置,让学生在欢庆气氛中理解辞旧迎新和新年伊始的意义。小学生可在各种活动中加深对节日文化的了解,不断加深爱国情感,提升各种积极的情感品质。
游戏活动。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也是节日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本身是小学生对世界的一种模仿性理解,娱乐本身则是对社会的一种乐观介入。因此,节日教育特别强调“寓教于乐”,使小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受到教育。
节日期间,可组织学生开展与主题相关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从中体会节日的意义。例如教师节时,组织学生开展“今天我来当老师”的游戏,让学生体会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崇高。
家庭亲子活动。对小学生进行节日教育还必须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许多节日是在寒暑假期间,所以要有效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参与小学生节日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放假期间,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利用“亲子调查单”的形式引导家长带孩子参观访问、旅游、资料收集、亲子共同制作。
假期结束后还可组织一些活动,如讨论汇报、交流分享、竞赛游戏等,把学生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三、传承核心价值观,凸显节日文化对小学生的传统教育价值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节日隐含着不同文化内涵的教育价值。
比如,春节、中秋节反映了人们热爱家庭、团结和睦、文明礼貌的品质;
元宵节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乐观向上的性格;清明节反映了人们追怀先辈的寻根意识;
端午节反映了人们悼念爱国先烈的情怀;国庆节、庆“七一”活动、建军节等同样可以培养小学生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节日教育,可以唤醒学生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化的热爱,激起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节日教育是道德教育、伦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促进小学生良好的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节日的许多风俗习惯都反映了社会的道德、规范、礼仪等要求,小学生浸润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在亲身体验中了解节日并按照节日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完成向健全的社会人的转型。
对小学生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小学生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其作用超出了常规教育和社会性教育的范畴。
节日教育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使小学生从中了解到许多知识与方法、提升动手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参加放风筝、荡秋千、登高、春游、野炊等活动,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的体质;参加剪窗花、做彩灯、猜灯谜、吟诗歌唱等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陶冶美好情操;参加清扫除尘、植树种花等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
节日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家长受教育的过程,家校的有效配合和良性互动,使教师、家长进一步认识到传统节日教育的价值,增进对节日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认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增强精神力量。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更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节日文化,学校要充分汲取节日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
在节日文化中不断发现新的教育点,进而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和
教学方法,以满足小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小学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