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07:0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第一篇: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

2016年7月6日,教务处邀请齐齐哈尔工学院曹勇安教授,在圆形报告厅作了题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冯新广主持,学校全体副科级以上干部、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认真聆听了报告。曹教授以较高的起点,独特的角度,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谈了自己的切身感悟和体会,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报告高屋建瓴,视角独特,令我深受启迪。

一、几点心得体会

做好高职教学工作一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二是加大教学投入,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三是深化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制约着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依然延续着传统灌输式的知识填充和技能讲解,其僵化、刻板、程式化的弊端虽早已为人诟病,然而至今盛行不衰。大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其创造能 力不强,创新素质不高的弱点逐渐暴露,成为制约他们成才成功的致命因素,也映照出我国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缺陷。

(二)人才培养目标制约着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为了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我国在高等教育的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办学体制,即“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这种体制反映在教育实践中,则体现为在对于同一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上,实行统一的教育计划,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培养目标模式固然发挥过许多有益的作用,但在目前却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在人才个性特点上“千人一面”的状况。

(三)教育资源紧缺制约着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而我这里主要说的是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

二、对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对于以上所写的关于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制约着我国高等院校对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一种新的能培养出我国真正需要的人才的教学模式。

(二)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了解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的需求,明确自己的教学改革目标,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提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注重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重视基础、发展能力、注重创新、专业性弱的培养目标。总之,就是要培养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不要像工厂加工产品那样,进行批量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

(三)优化教育资源

加大队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设置完备的基础设施以便教学,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第二篇:师德建设报告会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感.” 师德报告心得

上一周我们 参加了“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感”师德建设报告会。在报告会上,北京灯市口小学的王岚校长做了精彩的报告。她带领着我们走进了她的教学生活和故事当中。

听了她的报告,我不禁哑然:她想到的我也想过,不同的是,她做到了我却没敢做,更确切一点说,我懒得去做。所以我不得不扪心自问:我挚爱我的事业吗?我到底多爱我的事业?也常说自己甘于清贫,无私奉献,也常说自己爱思考,善钻研,也常说自己把教师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对照他们,我反思我的奉献,我反思我的钻研,我反思我真的做到把工作当作事业了吗?我想我是爱岗敬业的,但我不能说自己无私奉献;我想我是乐于钻研的,但我的业余时间更多的流走了;所以我还远不能说自己把教师工作当作了一项事业。从此,树立一颗强烈的事业心,我对自己说!这次报告会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和处理很多的事情,甚至有时忙得焦头烂额,但是我们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要尽量带着积极的态度,高度的热情去做每一件事情。另外,我们在工作当中,不要把一些工作看成是负担,要把每次的工作看成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还有我们要学会一边工作,一边思考,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去想着用最好的工作方式来工作,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提高了,自然就不会感到工作疲乏了。从王校长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特别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善于反思的好老师,在这一点上,很是值得我学习的。她一边自学,一边教授学生,她尤其注重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是让孩子们会这道题,而是教给他们解题的方法。我也认为,教给他们一种方法,他们会受用一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多潜心钻研、静心思考,关注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教到老,学到老,一步一个脚印,把教育视为艺术,扎扎实实学习研究教育规律,反复琢磨,精益求精,强化创造意识,在传授知识上努力探索,创造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自我进行不断总结和锤炼,形成有自己个性风格的教学艺术。

在王校长身上我还学到了:学无止境。每天他都要做适量的题来充实自己,不让自己落伍。是啊,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学海无涯,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有真才实学。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因此,教师要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总之,通过这次的报告会,让我受益非浅,最后我想说,昨天已离我们而去,今天我们要加倍努力,让我们以这次师德报告会为契机,以优秀教师为榜样,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用爱和责任维系的良好师德,去教育未来的花朵们,让自己的人生在教育事业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王洪霞

第三篇: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 冯向东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依然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而大学中的学科就是各种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不断地提高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大学应尽的职责。任何一所大学的水平和地位,都取决于它的学科水平。因此,在办学中,学科建设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对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专家、学者们多有论述。本文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讨论学科和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关系

1.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

大学中的学科最初只是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19世纪初叶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后,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大学中的学科同时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两项职能;大学在本科教育的层次之上发展了研究生教育;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推动了大学学科的发展。在这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学科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尤其是与本科教育的联系逐渐疏远。而且,越是学科水平高的大学,这种倾向越重。

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一是学科发展中的矛盾,二是大学间的竞争。

学科的发展,其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因此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科前沿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本学科(乃至其他学科)优秀的教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另一方面,教学作为一项学术工作同样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这里事实上存在着满足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与完成学科承担的教育职能之间的矛盾。它通常表现为大学中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所谓“重科研、轻教学”,轻的是本科教学而不是研究生教学。因为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相互促进关系。

在流行将大学区分为“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的现实环境中,许多学校在为建设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似乎“研究型大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因为“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所强调的都是学术成就,包括重点学科数、博士点数、科研成果获奖数、高水平论文数等,鲜有依据各个学校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来评定和排序的。这种评价方式是否合理,众说纷纭。然而,它的导向作用则是很明显的:人们关注的是学科自身的发展状况(这关系到学校和学者的学术声望以及未来发展),忽视的是学科应当发挥的全面的教育职能。

因此,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这种倾向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2.大学的办学者应当有意识地强化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联系 第一,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承担大学职能服务的,而不能只关注学科自身的发展。

这里有必要对学科发展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这两个概念作一点辨析。大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只是该学科“共同体”中的亚群体。每一所大学的学科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共同体”的发展背景,并且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对该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科的发展,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目标,但决不是它惟一的目标和任务。大学因其类型和层次水平的差异,在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真正能在学科发展前沿拓展领域的只可能是少数大学。由于科学(也包括人文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科学组织的作用,学科发展的成果和优势是能够转移和扩散的。因此,每一所大学都必须并且能够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既应该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贡献上,也应该体现在利用学科发展成果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贡献上。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作为一种办学行为,其任务也不仅是提高各门学科的水平,还包括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营造学术发展的环境等。而这一切都是为大学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的。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要把加强本科教育、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在学科发展前沿上的突破,努力提升学科水平,而且要重视吸收和综合本学科已有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是学科共有的,但不一定是本校的学者所创造的),并且把它们尽快地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既要重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又要重视学科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要重视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而且要强调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学科的基地建设既要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能够发挥教学功能等。

第二,摆正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位置。

研究型大学应当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学科,应当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毫无疑问,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重要的职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可以受到忽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提供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科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而研究型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意味着,它在培养本科学生,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上,比一般大学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尤其在我们国家,朝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批重点大学,都是得到国家重点支持和投入的学校,是进入“211工程”的学校,更应该在培养优秀的本科生上发挥带头作用。正是有一批高水平大学办的本科教育成为这一层次教育的主干和参照系,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才有保证。不妨作一个不太恰当的极端推论:如果研究型大学不把培养本科生作为自己重要的办学职能,而把它主要交给所谓教学型大学去承担;一批基础比较好的教学型大学又不断提高学科水平,“上升”为研究型大学,然后再把本科教育任务留给那些尚未“上升”的教学型大学„„如此发展下去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优质资源不断地向科研和研究生培养领域集中,本科教育资源不断弱化,直到本科教育无法为社会和大学研究生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研究型大学后继乏人。

二、关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在高等学校中,讨论得最多的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常常连在一起,很难分开。“学科专业”常常被作为一个专门词使用,而在使用中被赋予的内涵却不尽一致。因此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含混的说法。这个说法的确可以产生歧义。譬如,我们说“优先发展新兴学科专业”、“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等,说的是以这些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科专业”这一提法又可以解释为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即把专业视为学科的分支,视为某一级学科下的次级学科。“专业以学科为基础”和“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差别极大,而后者正是值得商榷的。

1.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其他一些辞书关于专业的定义,与此大同小异。有不少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专业下过定义。本文不再从定义上加以阐释。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本文从这一角度对专业作如下的界定: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正是这种“交叉点”的性质决定了专业的若干基本特征: ——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三类课程的组合,即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知识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性(专门化、职业化)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组合。第一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基础(大体相当于西方一些大学中的所谓通识教育课程),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是这个专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所规定的。

无论专业培养方案如何改革,无论这个课程组合中各类课程的分量如何此消彼长,也无论各个学校的同类专业有多少各自的特点,这种“三类课程组合模式”至今也未被突破。这种课程设置所体现的原则,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因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大体相同而被称为“相近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这些学科甚至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因此这类专业往往被称为“跨学科专业”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这里恰好反映出设置专业与划分学科依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因而形成“树状分支结构”。学科及其分支,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即使是在一些学科分化与综合的演变中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这些学科也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但它不是学科“树状分支结构”中的哪一个“分支”。如果说以一门学科为基础设置的若干专业勉强可以视为该学科的“分支”,那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跨学科专业”无论如何都难以划分为哪一门学科之下的次级学科。这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只是不同学科在教学功能上的交叉,而不是学科在自身发展意义上的交叉。换言之,“跨学科专业”并不能视为交叉学科的“分支”。

——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这种变动不居表现为新的专业不断产生,老的专业不断被更新或淘汰,有的专业从“冷”变“热”或者相反等等。

据统计资料,从1998年至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布点数从8887个增至13344个。其中,信息类专业点的增长幅度是70.01%,生物科学类专业点增长75.97%;有69%的本科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点达415个,是布点最多的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尤其是应用文科类专业发展迅速,在布点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6个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中各类专业点数的增减,第一志愿报考各类专业的学生数与这些专业录取数的比率,是反映某些专业冷热变化的“寒暑表”。高等学校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行为,虽然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职业需求,但也从大体上“折射”出社会职业需求变化的趋势。

有的学者认为,学科可以不断地分化,而专业具有相对稳定性。本文的观点正好相反:专业是变动不居的,而学科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2.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但专业建设还有自身的任务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任何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都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当然,把它们都视为专业建设的内容也未尝不可,因为两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专业建设还要在学科建设提供的基础之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或称为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内容是学科建设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三、对几个现实问题的讨论

当前,在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有许多“热点”问题,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面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之后的局面,如何进行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如何构建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等。本文也想以前述中提及的若干观点为基础,对几个问题提出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1.只面向学生开设有关课程而不办专业的学科,是否应该列入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范畴 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专业就谈不上学科,不办专业也就谈不上学科建设。那么,在办学实践中,就面临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必须开设一系列有关的课程,是否开设了文学、历史、美学等课程,就一定要办文学专业、历史专业和美学专业?(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因为那样将培养出大大超过社会需要量的专业人才。)不办专业就不能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之中,又靠什么来保证这些课程的质量,使其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1986年,我在论述理工科院校办文科的问题时,发表过如下意见: “理工科院校办文科,要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为理、工、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建设若干具有特色的新型文科专业,培养国家急需的新型文科人才;

三、促进文、理、工相互交叉渗透,发展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这三种功能,分别处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属于第一个层次的,不必设立专业,搞成系一级的建制,例如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美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课程,可由相应的教研室或中心、课部承担。属于第二层次的,才应该设置专业。属于第三层次的,条件尚未成熟的也不必匆忙建立专业,而首先重在科学研究和培养师资队伍(包括研究生),可以组织实验室、研究中心等。”

把上述三种功能都作为学校要求学科承担的任务,而不是把是否设置专业作为学科是否存在的判据,那么,凡涉及培养学生需要的学科,都应当纳入办学者抓学科建设的视野,尽管有的学科设置了专业而有的学科没有设置专业。再重复强调的是:学科为人才培养提供的是教师、基地和课程(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组织的教学内容);专业是按照社会的职业需求,依托相关学科来设置的。在现实中,之所以不办专业就吸引不了高水平的教师,那些找不到自己“专业归属”的教师不太安心,是因办学中的观念和政策(例如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审等)偏差造成的,而不是教育规律使然。

2.按某一级学科来设置本科专业的设想是否可行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53年到1987年,专业数目从215个增至617个(撇开“文革”期间的混乱不计)。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从少到多。

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一是沿袭苏联模式设置的专业口径过窄,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专业对口”原则。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门类的增加,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设置的专业数目也就不断扩张。在这段时间里,高校专业调整走的是一条不改变专业设置原则而靠扩张专业数量来适应社会需求的道路。

第二个阶段,从80年代末到1998年,国家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两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将本科专业从670余种减少到249种。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的变化趋势是从多到少。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恰好是与前一个历史时期相对的,即按照宽口径原则设置专业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学校专业数目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社会的职业种类在减少。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进程中,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新职业正在迅速增长。在这一段时间里,高等学校一方面在增设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不断地把若干老专业归并到某一个专业“帽子”之下,以此来控制专业总数。

从1985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覆盖面,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它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都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毋庸讳言,现在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这方面的改革还应当继续深化。但有一个问题要讨论,即确定专业口径“宽窄”的原则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考虑按某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下的二级类”(关于“二级类”的含义和范围见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来设置专业,以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在我国,将专业作为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加以固化的观念,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的产物。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所谓专业(profession、specialty)的概念,是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因此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对学科、专业划分的标准不尽一致,因此很难在各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之间找到一一严格对应的关系。我们在比较研究中应当注意到这点。例如,根据美国教育部颁布的2000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美国高校有349个学科,在各门学科之下也列出了一批专业(有的学科下只有一个同名专业)。将它与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相比,就可以看到:美国高校的349个学科与我国高校的249种专业是处于同一层次的;美国高校学科之下的专业,则相当于我国高校目前所谓专业口径下的“专业方向”。例如,美国高校的物理学学科下,有物理学(综合)、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体与高温物理、核物理、固体与低温物理、理论与数学物理、光学、声学等专业;我国高校的物理学专业下,也有这些类似的“专业方向”。

如前文所述,专业设置与学科分类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确定专业口径的原则,应当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否适应其所面向的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不是能否与某个学科的范围相一致。体现专业口径“宽窄”的,说到底是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如果口径过宽,就不成其为专业;另一方面,用大口径专业的概念来涵盖众多的所谓“专业方向”,其容量是有限的。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已经碰到一个问题,即在一个专业教学计划有限的学时数内,是难以将众多“专业方向”的内容装下的,最后实际的解决办法依然是按不同“方向”肢解教学计划。

3.在专业设置上,是否存在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冲突

关于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表现出的冲突,是在许多讨论场合中提到的问题。我们不妨思索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个“假”问题?大学中专业的设置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对人才培养的制约。

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一般情况下是一个科学优势积累的过程,因此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学科组织建制等,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就是高等教育规律对学科建设的制约。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是,如果把专业视为某一级学科,并且要固化它的建制,我们就人为地设置了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专业设置上的所谓“冲突”问题。而事实上,市场经济并没有要求大学中的学科跟在市场需求后面“亦步亦趋”高等教育也没有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保持“相对固定”。至于高等教育规律在人才培养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市场经济规律在学科建设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那是另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第四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方案

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企业的人才梯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 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 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门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 主要内容

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

2、岗位轮换;

3、内部兼职;

4、人才调配;

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

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

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 适用范围--各职能部门及部门公司

第二章 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第七条 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部门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 甄选条件

(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关键资质:

1、沟通能力;

2、分析判断能力;3计划组织能力;

4、管理控制能力;

5、应变能力;

6、执行力;

7、创新能力;

8、领导能力;

9、决断力;

10、人际关系能力;

11、团队合作能力;

12、承受压力的能力。)

注:

1、后备人才分类:管理类、财务类、营销类、技术类等

(三)综合素质和潜质

1、性格特征

2、职业倾向

3、综合能力

4、心理测试

第九条 甄选工具

1、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进行分析。

2、关键资质通过调查表、访谈、评分等形式进行分析。

3、综合素质和潜质以平时考核、临时性工作反应、创新性进行分析。

第十条 关键岗位继任者甄选,根据当前或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按当前中高级岗位总数的20―30%进行评定,对每一个关键岗位的继任者要选定1―3名候选人,如果内部没有合适人选,可考虑以外部招聘的形式进行储备。

第十一条 后备人才甄选,由各单位根据 甄选条件进行初步提案,并由

人力资源部牵头组建的评审小组进行最终评定。

第十二条 关键岗位继任者甄选程序:由各单位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关键岗位及继任者名单――人力资源部组织对候选人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人力资源部和各单位管理部针对候选人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跟进和实施关键岗位继任者候选人考察考核—报公司办公会备案。

第十三条 后备人才甄选程序:由各单位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后备人才候选人名单――人力资源部组织对提交的名单进行综合考察评定――人力资源部策划后备人才的整体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效果的反馈。

第三章 岗位轮换

第十四条 轮岗对象及目的:岗位轮换主要针对具有培养潜质的中高层干部和管理骨干,目的在于为事业部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的人才。

第十五条 轮岗周期:轮岗周期原则上一般分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三种,具体轮岗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六条 轮岗比例()

1、中高层干部>20%;

2、管理、财务、技术、品质、营销类人员>20%;

4、后备人才 90%以上(沿专业发展的人员可另行考虑)。注:轮岗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胜任本职工作。

第十七条 轮岗与晋升的关系 所有后备人才必须在轮过2个以上岗位才能晋升为中层干部(特聘人员除外)。

第十八条 轮岗审批

1、各单位内部轮岗:由各单位自行审批――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2、跨单位轮岗:由各单位提案――人力资源部审批。

3、财务系统人员轮岗:由部门提案――部门公司、财务管理部审核――人力资源部审批。

4、中高层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轮岗:各单位提案――人力资源部审核――报总经理审批。

第十九条 轮岗人员管理

1、岗位轮换人员轮岗期间的考核工作由新单位考核,但必须将考核结果真实的反馈给原单位,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2、轮岗结束后,轮岗人员应立即提交书面报告(总结)交轮岗双方单位。

3、轮岗结束后,由轮岗单位根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绩效考核,与员工职位升降、工资级别调整、效益分红挂钩。

第四章 内部兼职

第二十条 兼职目的:增强对其他单位和部门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部门培养和储备人才。

第二十一条 适用对象中高层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管理骨干。

第二十二条 兼职人员的定位:兼职人员以学习、调研、议政为职责,参与兼职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但不参与具体的决策活动,兼职人员应参加所在单位的有关会议,并承担相关工作任务,在兼职业务上接受兼职部门领导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兼职周期:兼职周期由派出单位与兼职单位协商确定。第二十四条 兼职形式和职务内部兼职只能采取跨单位部门形式进行,兼职职位一般以助理职位或副职为主。

第二十五条 工作开展方式

1、兼职人员在兼职部门的工作计划由所在部门负责人与兼职人商定,并纳入该部门工作总计划,接受所在兼职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同时,兼职人员工作计划应报派出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人员管理

1、人事关系:兼职人员人事关系仍然隶属于派出单位。

2、审批程序:各单位提案,公司审核,人力资源部备案。

3、兼职申请审批后,统一由人力资源部正式通知,并以文件的形式明

确兼职人员的职务、职责、权限和工作关系。

4、接收兼职人员的部门应当为兼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且有责任安排兼职人员的工作。

第五章 人才调配

第二十七条 调配目的:消除各单位人才封闭现象,加强各单位人才内部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内部人力资源。

第二十八条 调配原则

1、符合部门人力资源整体发展战略;

2、在不损害调出单位利益的前提下,符合调入单位人才需求;

3、符合员工个人能力和潜力的发挥;

4、优先考虑新成立公司(单位)和新项目的人力资源需求。

第二十九条 调配对象 因岗位性质和业务需要,必须向内部引进或难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一些特殊岗位或急需人才。

第三十条 调配申请由需求部门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并附职位说明书及需求原因,人力资源部根据提交的申请,经过审核确认后,发出招聘启事或直接从相关部门进行调配。

第三十一条 调配权在调配过程中,因调出和调入部门发生争议而以协商的方式得不到解决时,人力资源部有最终裁决权。

第六章 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建设

第三十二条 在职辅导各单位每年年初都应当制订在职辅导计划,每个高层干部除辅导本部门中层干部外,还须辅导其他部门1―2名中层干部或管理骨干,每个中层干部除辅导本部门员工外,还有责任辅导其他部门1―2名管理骨干。

第三十三条后备人才每年必须接收10天以上正式培训才有资格晋升为中层干部。

第三十三条 在职培训

第七章 考核与评价

第三十四条 目的增强各单位人才培养意识,促使各单位明确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第三十五条 考核对象 以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为考核单位。

第三十六条 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为一年。

第三十七条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后备人才的选拔、培训及轮岗计划的实施、计划的落实、人才培养的相对数量等。具体考核方式、指标及奖励方式由人力资源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人才培养责任人各级中高层经理作为人才培养对象的相关责任人有义务对本单位人才培养对象进行指导,没有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中高层干部将不能晋升到更高一级职位,人才培养对象的绩效考核结果将影响部门经理的绩效考核结果。

第八章 淘汰与晋升

第三十九条 目的通过淘汰不合格的干部,为后备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和上升空间,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优化部门干部队伍素质。

第四十条 淘汰和晋升比例中高层干部每年淘汰比例为5―10%,后备人才每年晋升比例为20%左右。

第四十一条 晋升条件参照集团和部门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制度执行。

第五篇: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心得体会

中心小学

2010年12月22日上午八时半,我乡全体教职工在乡政府办公室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其间,我们 聆听了来自实验中学的彩老师、心小学的校长、中学的老师、的老师以及联合校校长的精彩报告。报告团这五位优秀教育工作者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从教以来的成长历程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执着与坚守,他们饱含真情的报告不断赢得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令我心灵震颤之余不禁热泪盈眶。想当初,自己也是一个曾经满怀信心,一度想干好教育工作的女孩,可随着岁月的飞逝,琐事也纷纷而至。曾几何时,自己为这两头不见太阳的工作的辛劳而抱怨;又曾几何时,自己喋喋不休这每天如一日的超负荷的大工作量。现在的我内心五味俱全,禁不住为以前自己有过的思想波动而汗颜。五位的报告诠释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如缕缕春风吹进我的心田,他们的教育信念坚定,对待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待学生充满爱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们开拓创新,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怎能不鼓舞和激励着我也要树立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意念?下面我就结合五位教师的报告具体谈谈自己的心得感言。

一、用爱为教育撑出一片蓝天

实验中学的老师用行动诠释了教师对学生满腔的爱。她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孩子们体会到慈母般的关爱。在她的爱的教育下,调皮捣蛋的学生现在也成为了博士,她就像为自己的孩子一样感到欣慰。我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师生感情好,那么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那么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因此,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要热爱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当然,我们在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难免少不了辛酸与烦恼,因为某些学生的抵触,因为少数学生的无知,或许因为个别学生的误解!但常言说的好: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于是乎这种爱就变成了一种责任。这就是要我们理智地去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而非对学生娇惯与溺爱、纵容姑息与放任。

二、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校长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理念,无论从硬件建设,还是从师资队伍培养上,刘校长都是以身作则,对待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多次自掏腰包为学校办事情,为老师,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刘校长即使身在校长职位也不忘继续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备课岀课,时刻掌握教学第一线的最新动态。这些也不由使想起了今年九月份刚刚调联校来的校长,他自从来我们联校后,不也是深入教学课堂听评课,每天在联校值班,舍小家、顾大家,凡大小事亲力

亲为,自掏腰包为我们乡全体孩子们印发《弟》等等,这可是我任教以来从未见过这样“卖命”工作的一把手啊!榜样就在我身边,我一定会向他们学习,虽不一定能赶齐,但我会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加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业务素质,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

三、只要拼搏就能铸就辉煌

校长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精于管理十几年,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成为当之无愧的“模范校长”。校长走过的是一条拼搏进取、辛勤耕耘之路。“五字”写忠诚:魂,心,公,爱,导。一身正气,公平公正,令全镇教职员工无不折服。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是他的信条,宋建业说,学校发展,必须要为教师服务,也只有服务好了,才能“得民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管理“严、细、实”,“不在乎生命的长短,只在乎每一天活着的价值,”宋建业如是说。他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管理相结合,探索出“严、细、实”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十多年来,联合校、中学的综合评估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教育已成为全县的一面旗帜。由此看来,师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中高层教育管理者都尤为重要。只要你师德正,师风正,干的正,行得正,努力进取,奋斗拼搏,你就会赢得事业的巅峰。我真诚的感谢这些师德标兵们,感谢他们让我看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让我懂得了如何为师。通过这次学习,我决心以这些优秀的教师为榜样,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

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把工作做好,无悔与自己的青春!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下载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专题报告会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实施方案

    ==本文档为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公司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方案撰写人:人力资源部***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

    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摘 要: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宏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集团公司”) 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

    医院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制度

    医院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 XX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设有34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开放床位1264张;有26个硕士点、2......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目 录第一章 总则.........................................................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 建立和完善事业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将精力主要投入本科教学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鼓励高......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精选五篇)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第一章 人才培养首先要了解人才 第一节 建立自己企业的职业素质能力模型 第二节 基本职业素质模型,6项能力,1项性格指标 第三节 团队角色分析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