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训时间:
实训地点:通信实训室
实训器材:THEXZ-2B型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箱、20MHz双踪示波器 实训内容:数字信号发生实验、FSK数字频率调制实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实验、FSK数字频率解调实验、AMI/HDBA3编译码实验、PAM模拟传输线实验
通过这次实训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几次的实验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通信方面的知识,包括:
星期一:多种时钟频率的产生方法,PCM编码中的收、发帧同步信号的产生过程,掌握了3级、4级、5级伪随机码的编码方法。伪随机码是数字通信中重要信码之一,常作为数字通信中的基带信号源,应用于扰码、误码测试、扩频通信、保密通信等领域。伪随机码又称m序列,简称nrz。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示波器调节信号有了初步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三、四、五级伪随机码打的调节还不是很熟练,在调节方面还有待提高。
星期二:学习FSK数字频率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掌握利用模拟开关实现FSK调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在实验中测试FSK过程中操作熟练,调出各个波形,并作出了详细分析。
星期
三、星期四:学习FSK数字频率解调的工作原理级电路组成,掌握利用锁相环实现FSK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数字频率调制是数字通信使用较早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这种调制解调方式容易实现,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较强,因此在中低速数据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星期五:了解采用CD22103专用芯片实现的编译码电路,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及其特性。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时不经过数字基带信号与信道信号之间的变换,只由终端设备
这些实验涵盖了通信原理的各个基本知识点,许多都来源于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学习和锻炼,将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达到拓展思路、举一反三的目标。本次实训的重点是给我们介绍数字通信系统中各种通信信号的产生、传输和解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我们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下学期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移动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移动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为期一个星期的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已经结束了,在这个星期里,我们做了关于DS/FH(直扩加跳频)多址移动通信、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以及关于室内覆盖系统的知识和光纤熔接技术的原理。
在DS/FH(直扩加跳频)多址移动通信中,DS/FH混合多址综合了DS-CDMA及FH-CDMA的特点,具有极强的抗干扰及抗多径衰落能力,所付出的代价是同步电路较复杂。这个实验要求我们测量DS/FH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实验系统各点信号波形及数据,分析、了解DS/FH混合多址通信工作原理。当收发两端按同一PN序列同步跳频时,收端就能收到两路直扩数据中的某一路D1或D2;当收发两端按不同PN序列跳频时收端收不到发端数据。我们根据给出的子工作方式在示波器上显示各波形,反复按K4键。在做实验之前要把所有的设置好,例如,K6置ON,K7置BS等。得出的波形是D1=10101100,D2=01010011。第三路显示出来的是直线的,并没看得到什么。第一天的实训,因为很多东西都还没弄清楚,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是在最后的调解先,还是把实验做成功了。
第二天的实验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在有了第一次的实验的经验,这次的实验没什么问题了,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是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基本原理是TDMA系统收发信机按FH-CDMA方式随机跳频就构成TD/TH方式混合多址通信系统,所以和之前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反复按K3键得出波形,其中波形d1=1100,d2=1100,D1=10101100。第三个实验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和上述两个做法无太大的区别,但是原理还是有所差别的,因为我们还是要注意细节问题,这个实验,我们要反复按K2键来显示波形。在这次的实验中,因示波器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们还是无法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但是也是成功的把实验做完了。这次的实训中,我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室内覆盖技术,室内覆盖设计技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技术,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工程勘测、室内覆盖系统设计这些都我们这次实验所讲到的,现在随着城市建筑的日益增多以及建筑材料的复杂化,手机在密集的建筑间,建筑物内、地下室、隧道、高速公路等地会出现接通率低、漫游不畅甚至掉话现象,给移动用户带来不便,这就需要移动运营部门不断地对网络进行优化。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室内覆盖技术,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室内覆盖技术中,工程勘测是比较重要的,了解勘测点周围基站分布情况、位置情况了解勘测点的覆盖要求,如覆盖范围及覆盖等级等很多工作。以及如何做一个好的室内覆盖系统,通过这次老师讲解,我对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最后一个实训内容是关于光纤熔接技术的原来,这是之前比较少接触到的。是让我们了解如果亲手做光纤熔接,首先的准备工作的是很多的,不仅需要到平常的工具,还需要很多专业的工具,比如竖剪等。还有了解到了关于光线熔接的步骤和清洗。这要注意的是,清洗的时候不是想我们用水洗东西那样,而是用酒精。还要小心玻璃芯,如果弄坏了就无法实现数据传输了。
第三篇:通信技术实训报告
南昌工程学院
《
通信技术
》实训报告
系
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实习地 点 指 导 教 师
2014 年 6 月 9 日
至 2014
年6 1 实习起止时间: 月日
目录
一、实训时间.......................................................3
二、实训地点.......................................................3
三、实训目的.......................................................3
四、实训情况简介...................................................3
五、实训内容.......................................................4
六、实训小结或体会................................................10
一、实训时间:从2014 年 6 月 9 日至 2014年6 月 20 日
二、实训地点:
三、实训目的
通过本实训了解2M业务在点对点组网方式时候的配置。通过本实训了解2M业务在链型组网方式时候的配置。通过本实训了解2M业务在环形组网方式时候的配置。通过本次实训了解MGW及MSCS数据配置。
SDH技术的诞生有其必然性,随着通信的发展,要求传送的信息不仅是话音,还有文字、数据、图像 SDH技术和视频等。加之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70至80年代,陆续出现了T1(DS1)/E1载波系统(1.544/2.048Mbps)、X.25帧中继、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和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等多种网络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希望现代信息传输网络能快速、经济、有效地提供各种电路和业务,而上述网络技术由于其业务的单调性,扩展的复杂性,带宽的局限性,仅在原有框架内修改或完善已无济于事。SDH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技术中,采用了SDH技术的接入网系统是应用最普遍的。SDH的诞生解决了由于入户媒质的带宽限制而跟不上骨干网和用户业务需求的发展,而产生了用户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入“瓶颈”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传输网上大量带宽的利用率。SDH技术自从90年代引入以来,至今已经是一种成熟、标准的技术,在骨干网中被广泛采用,且价格越来越低,在接入网中应用可以将SDH技术在核心网中的巨大带宽优势和技术优势带入接入网领域,充分利用SDH同步复用、标准化的光接口、强大的网管能力、灵活网络拓扑能力和高可靠性带来好处,在接入网的建设发展中长期受益。我们了解SDH的光传输及MGW及MSCS数据配置对我们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有帮助。
四、实训情况简介
经学校安排, 于2014年6月9号至2014年6月20号期间在电子信息楼B404进行了实训,实训工作内容为SDH点对点组网配置实验,SDH链型组网配置实验,SDH环形组网配置实验以及MGW和MSCS数据配置实验。现总结如下:
实验进行了两周,第一周是移动数据配置,第二周是光传输实验,每次老师先给我们讲解原理,还有注意事项等,我了解了原理之后按照指导书在配置环境下按指导书配置。配置
完成后上传数据。移动通信数据实验我们也是按照实践指导书一步一步配置数据,探索配置并掌握配置的技术及配置的规范,配置完成后上产数据,验证配置的结果、记录数据。
五、实训内容
(一)SDH光传输点对点组网配置
采用点对点组网方式时,需要两套SDH设备。
本实训设备间光纤实际连接图如下:
ODF光纤配线架连接示意图如下:
本实训内容要求将SDH2的第1、2个支路2M连通到SDH2的第1、2个支路
(二)SDH链型组网配置
采用链形组网方式时,需要三套SDH设备。
设备间光纤连接示意如下图:
ODF光配线架连接图如下:
本实训内容要求将SDH1的第1、2个支路2M连通到SDH2的第1、2个支路
将SDH1的第3、4个支路2M连通到SDH3的第1、2个支路
(三)SDH环形组网(通道环)配置实训
采用环形组网方式时,需要3套SDH设备。要求配置成PP环(单向通道保护环)
以上实训均以上下2M业务为主.实际连接图如下:
ODF光纤配线架连接图如下:
本实训内容要求将SDH1的第1、2个支路2M连通到SDH2的第1、2个支路
(四)MGW和其他邻接局的数据互通
1.1物理数据配置
启动MGW_OMC服务器端 启动MGW_OMC主进程客户端 用户名“admin”,密码:“”。
创建子网和交换局
进入客户端后,首先要创建子网和交换局。创建交换局
1.鼠标双击“命令终端”,或“视图”——》“命令终端”
2.在下面窗口,点击“MML命令”——》“系统管理”——》“网元操作”——》“新增交换局”;
1.2机架图配置
进入MGW_OMC日常维护端 用户名“admin”,密码:“”
双击 “机架图管理”,进入相关局目录树里,默认创建一个机架。机框及相关单板配置
主控制机框一般都配置为一号机架二号机框,该机框包含的单板为OMP(包括RPU模块)、GUIM、GIPI、DTB、SIPI、SPB、VTCD、APBE、MRB、IWFB。
数据配置完成后,机框图如下:
所有数据配置完成后,上传数据,观察图如下:
监控台观察到的图像,绿线表示线路配置正常,红线表示线路配置出现问题
(五)MSCS和其他邻接局的数据互通 物理数据配置
启动服务器 启动客户端
用户名“admin”,密码:“”。
1.1 创建子网和交换局
进入客户端后,首先要创建子网和交换局。
1.1.1 创建交换局
1.鼠标点击“命令终端”,或“视图”——》“命令终端”
2.在下面窗口,点击“MML命令”——》“系统管理”——》“网元操作”——》“新增交换局”;
1.2机架图配置
点击“日常维护”“视图”——》“机架图管理”,进入相关局目录树里,默认创建一个机架。
机框及单板配置
主控制机框一般都配置为一号机架二号机框,该机框包含的单板为OMP(包括RPU模块)、UIMC、SIPI、SPB、CLKG。
配置完成后图如下:
所有数据配置完成后,上传数据,监控台观察到的图像如下:
(六)实训心得与体会
通过这次实训,我了解了一些SDH传输的基础知识以及MGW和MSCS数据配置。,在实训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商用设备,了解了它们的性能,使用方法及作用。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这次的实训分光传输和移动通信两大部分,主要学习SDH传输设备硬件组成,进行SDH设备管理,SDH点对点组网配置实验,SDH链型组网配置实验,SDH环形组网配置实验以及MGW和MSCS数据配置实验。
做实训时,指导老师都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让我们熟悉配置环境,每次实训前都我们观看设备,耐心地讲解给我们听。讲解数据是怎样传输的,过程是怎样的,最终怎样实现的,我们知道SDH采用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同步传送模块STM-N(Synchronous Transport,N=1,4,16,64),最基本的模块为STM-1,四个STM-1同步复用构成STM-4,16个STM-1或四个 STM-4同步复用构成STM-16;SDH采用块状的帧结构来承载信息,每帧由纵向9行和横向 270×N列字节组成,每个字节含8bit,整个帧结构分成段开销(Section OverHead,SOH)区、STM-N净负荷区和管理单元指针(AU PTR)区三个区域,其中段开销区主要用于网络的运行、管理、维护及指配以保证信息能够正常灵活地传送,它又分为再生段开销和复用段开销;净负荷区用于存放真正用于信息业务的比特和少量的用于通道维护管理的通道开销字节;管理单元指针用来指示净负荷区内的信息首字节在STM-N帧内的准确位置以便接收时能正确分离净负荷。SDH的帧传输时按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顺序排成串型码流依次传输,每帧传输时间为125μs,每秒传输1/125×1000000帧,对STM-1而言每帧字节为8bit×(9×270×1)=19440bit,则STM-1的传输速率为19440×8000=155.520Mbit/s;而STM-4的传输速率为4×155.520Mbit/s=622.080Mbit/s;STM-16的传输速率为16×155.520(或4×622.080)=2488.320Mbit/s。SDH传输业务信号时各种业务信号要进入SDH的帧都要经过映射、定位和复用三个步骤:映射是将各种速率的信号先经过码速调整装入相应的标准容器(C),再加入通道开销(POH)形成虚容器(VC)的过程,帧相位发生偏差称为帧偏移;定位即是将帧偏移信息收进支路单元(TU)或管理单元(AU)的过程,它通过支路单元指针(TU PTR)或管理单元指针(AU PTR)的功能来实现;复用的概念比较简单,复用是一种使多个低阶通道层的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层,或把
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适配进复用层的过程。复用也就是通过字节交错间插方式把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的过程,由于经过TU和AU指针处理后的各VC支路信号已相位同步,因此该复用过程是同步复用复用原理与数据的串并变换相类似。
移动通信配置实训时我们是按照老师给的实训报告指导书,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看着好像很容易,可是我们进行到一半时会发现很累,因为我们要对着电脑操作两个多小时,眼睛都看花了,不过我发现同学们还是很坚持地,上午就把所有的数据配置完了再走的,下午的时候是传送数据,这是验证成果的时候,我们都异常兴奋,也很期待,心里想着自己的数据上传一定要成功。很多同学上传成功后,脸上都挂着笑容,是啊,成功后的喜悦让人无以言表。在这过程中同学们互帮互助,上传好了的同学做好后都会来指导不会的同学。当然不是所有的人的数据读上传成功了,我们就会问老师,老师总是很耐心地寻找着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指导我们。通过冷静的分析及专业的指导,最终数据上传成功。
实训时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没有耐心,那时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只有认真、耐心才能做到最后一步,实验的时候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来进一步认识理论。实训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同学们的友谊也增进了不少,很多不太会做的实验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我们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一起研究,让很多的实验都做得相当的成功,心中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班级的那种团结氛围填满了整个实训实验室。
这次测试实践的实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动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馁,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不懂的就问老师,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实训中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学会了一些word的一些基本知识,当然每次做实训我们都要做好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带好U盘,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第四篇:移动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移动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为期一个星期的移动通信技术实训已经结束了,在这个星期里,我们做了关于DS/FH(直扩加跳频)多址移动通信、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以及关于室内覆盖系统的知识和光纤熔接技术的原理。
在DS/FH(直扩加跳频)多址移动通信中,DS/FH混合多址综合了DS-CDMA及FH-CDMA的特点,具有极强的抗干扰及抗多径衰落能力,所付出的代价是同步电路较复杂。这个实验要求我们测量DS/FH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实验系统各点信号波形及数据,分析、了解DS/FH混合多址通信工作原理。当收发两端按同一PN序列同步跳频时,收端就能收到两路直扩数据中的某一路D1或D2;当收发两端按不同PN序列跳频时收端收不到发端数据。我们根据给出的子工作方式在示波器上显示各波形,反复按K4键。在做实验之前要把所有的设置好,例如,K6置ON,K7置BS等。得出的波形是D1=10101100,D2=01010011。第三路显示出来的是直线的,并没看得到什么。第一天的实训,因为很多东西都还没弄清楚,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是在最后的调解先,还是把实验做成功了。第二天的实验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在有了第一次的实验的经验,这次的实验没什么问题了,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是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基本原理是TDMA系统收发信机按FH-CDMA方式随机跳频就构成TD/TH方式混合多址通信系统,所以和之前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反复按K3键得出
波形,其中波形d1=1100,d2=1100,D1=10101100。第三个实验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和上述两个做法无太大的区别,但是原理还是有所差别的,因为我们还是要注意细节问题,这个实验,我们要反复按K2键来显示波形。在这次的实验中,因示波器出现了问题,因为我们还是无法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但是也是成功的把实验做完了。
这次的实训中,我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室内覆盖技术,室内覆盖设计技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技术,室内覆盖设计依据、室内覆盖工程勘测、室内覆盖系统设计这些都我们这次实验所讲到的,现在随着城市建筑的日益增多以及建筑材料的复杂化,手机在密集的建筑间,建筑物内、地下室、隧道、高速公路等地会出现接通率低、漫游不畅甚至掉话现象,给移动用户带来不便,这就需要移动运营部门不断地对网络进行优化。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室内覆盖技术,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室内覆盖技术中,工程勘测是比较重要的,了解勘测点周围基站分布情况、位置情况了解勘测点的覆盖要求,如覆盖范围及覆盖等级等很多工作。以及如何做一个好的室内覆盖系统,通过这次老师讲解,我对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最后一个实训内容是关于光纤熔接技术的原来,这是之前比较少接触到的。是让我们了解如果亲手做光纤熔接,首先的准备工作的是很多的,不仅需要到平常的工具,还需要很多专业的工具,比如竖剪等。还有了解到了关于光线熔接的步骤和清洗。这要注意的是,清洗的时候不是想我们用水洗东西那样,而是用酒精。还要小心玻璃芯,如果弄坏了就无法实现数据传输了。
在实训的过程中出现过很多问题,有设备的问题,也有我们自己本身对知识不了解所造成的,所以每做一次实验的时候,我们都要先了解要做实验的原理以及一些要注意的相关知识。就算出现了问题,我们也不会措手不及。在组员大家的合作先,我们每次都成功的完成了实验。在这次的实验中,我收获到了很多,其中关于室内覆盖技术是我最感兴趣的,同时我更加体会到团队精神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第五篇:《移动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通信技术实训》总结
班级学号姓名
在将近期末的第一个实训周就是实训移动通信。在这个星期里,我们做了关于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DS-CDMA(直扩码分多码)移动通信、DS/FH(直扩加跳频)多址移动通信、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以及关于TD/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的原理。
星期一:第一天是实训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这个实验。这个实验有点难度,主要是调好了单信道的时候,要调双信道的时候双信道又调不好,调好了双信道单信道又不见了,不过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我们最后还是调出来了。
星期二:在DS-CDMA(直扩码分多码)移动通信中,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高速率的正交码序列Ci作为地址码,与用户信息数据di相乘(或模2加)得到信息数据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最后再分析同一载频上的两个DS-CDMA逻辑信道是如何形成的,总结出了DS-CDMA通信工作原理。
星期三:我们练习的是DS/FH(直扩加跳频)多址移动通信,这个实验要求我们测量DS/FH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实验系统各点信号波形及数据,分析、了解DS/FH混合多址通信工作原理。当收发两端按同一PN序列同步跳频时,收端就能收到两路直扩数据中的某一路D1或D2;当收发两端按不同PN序列跳频时收端收不到发端数据。我们根据给出的子工作方式在示波器上显示各波形,反复按K4键。
星期四:在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的实验过程中,虽然不是很难,但是有一点区别,是因为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基本原理是TDMA系统收发信机按FH-CDMA方式随机跳频就构成TD/TH方式混合多址通信系统,所以和之前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反复按K3键得出波形,其中波形d1=1100,d2=1100,D1=10101100。
星期五:在(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这个实验中,几乎没什么难度,一下子就做出来了,和前几个相比这个是最容易的了。
在这次的实验中,我收获到了很多,这些实验涵盖了通信原理的各个基本知识点,许多都来源于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学习和锻炼,将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达到拓展思路、举一反三的目标。本次实训的重点是给我们介绍移动通信系统中各种通信信号的产生、传输和解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我们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以后出去外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