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音乐教育心得

时间:2019-05-12 07:5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音乐教育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音乐教育心得》。

第一篇:外国音乐教育心得

外国音乐教育理论 心得与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的外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发现了很多不足。在学习过程中何茜老师让我们上讲台亲身实践,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让我们认识到让我明白了不管是以后教幼儿园的小孩子还是高中生,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要想做好一名老师,是需要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的学习、以及时时刻刻的充实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们在今的时间里要努力掌握这学期学习到的授课技能,改进自己在实践中的不足,才能在毕业之后有希望找见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个学期何茜老师主要带我们学习了三种外国音乐教学法,即达尔克洛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

达尔克洛兹(1865-1950)是瑞士音乐教育家。他创建了著名的“体态律动学”。体态律动学音乐教学法主要特点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即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性,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训练学生耳聪目明,反应敏捷。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当幼儿听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这就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同时产生强烈反应的表现。所以,音乐教育也应同时从身心两方面去启发、去引导和训练幼儿,让孩子从一开始接触音乐就习惯于同时从身心两方面去感受音乐,做到不仅心理上对音乐有所感受,而且生理上整个肌体也能感受音乐节奏、音乐的呼吸和情绪起伏的律动,这样就能使学生真正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精髓,所以身体的动作本身就是音乐的化身,身体的动作产生于音乐,反过来音乐也体现在身体动作中。这样的身体动作才是真正充满生命力的。

达尔克络兹全部教学法包括三个部分,除体态律动学外还有视唱—节奏性视唱、即兴两部分。

柯达伊教学法是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左尔坦(1882-1967)倡导和建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他认为器乐文化永远不可能成为大众的文化,只有歌唱,才能属于每一个人。所以,该体系以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教材大多取材于匈牙利民歌或以本民族风格创作的多声部合唱,以五声音阶为视唱教学的支柱,采用首调唱名法及柯尔文手势等教法,有高度严谨的结构系统性。

他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所以无论从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顺序的安排上都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特点。比如,在节奏方面,从适合儿童自身活动的节奏特点(行走合乎四分音符,跑步合乎八分音符)入手,在曲调方面,从幼儿发声最早、最自然的音调下行小三度(Sol-mi)起步。幼儿的启蒙教育虽然是初步的,简单的,但它应是正规的入门,需要素质较高的音乐教师。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德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他与同代人及其后继者共同创造发展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音乐教学体系。“元素性音乐教育”是该体系的独创的风格和特点。

元素性音乐又称原始性音乐,奥尔夫本人称它“Elementare Musik"。所谓元素性的音乐,就是最原本、最朴实的音乐素材,如音乐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节奏;节奏中运用最简易的不断反复的固定节奏型;旋律中用最易唱的五声音阶,调式中采用最常用的大、小调等,这些最“原始的”、“原本的”、“基础的”音乐最适合于儿童的音乐启蒙。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说白、演唱、奏乐、舞蹈等埃雷门塔音乐要素及相应的“乐器”,它们都是教学的手段或工具。而且这些乐器和形式具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特别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师生间相互促进程度及即兴合作水平。所以,埃雷门塔音乐旨在从儿童自身的本能和兴趣出发,尊重儿童,充分调动儿童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掘儿童的潜力和创造力。重在教学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到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人。它必须服从儿童音乐学习的身心特点和规律。国外音乐教学法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对儿童音乐学习特点的研究,其成果各自具备一定的价值。如达尔克洛兹的动觉理论、奥尔夫的打击型乐器的使用,以适应儿童大肌肉发展先于小肌肉发展的规律;柯达伊的旋律教学顺序适应儿童生理条件的音高手势从事节奏唱名的直观性。这些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认知和技能领域对音乐教学的要求外,满足了儿童音乐学习中发展积极情感的需要。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而不是只局限于音乐。柯达伊主张“音乐属于每一个人”,通过让儿童从小学习音乐母语,从而了解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奥尔夫强调音乐只是手段,它应该为培养人多方面的素质、包括许多“非音乐”的素质服务。通过采取适当方法对孩子们进行音乐教育,使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人。达尔克洛兹认为,体态律动学教师必须具有即兴创作的才能。他(她)即兴创作的音乐必须能训练、支配、指挥和促进孩子们的动作。对在钢琴上即兴创作需具备的条件有明确的规定。柯达伊曾把一名教师比喻成比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导演还重要,进一步说明教师在幼儿音乐启蒙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

这一学期的学习,对我们以后的教师生涯至关重要,我们现在就要努力的去掌握这些教学法,在我们大学毕业之后都将成为我们应聘工作的敲门砖。

外国音乐教育理论

心 得 与 体 会

系别:音乐系 班级:200701A班 学号:2007061128 姓名:王常捷

第二篇:学习外国音乐教育感想

学习外国音乐教育感想

通过这一学期的外国音乐教育的学习使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学到了通俗易懂的方法,能够充分释放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在玩中学到音乐,而不是单单教孩子死记硬背,不理解也不消化,让他们觉得学习钢琴是枯燥、食之无味。这样我们这些“火种的传递者”才真正在传播、推广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们的教学帮助是非常大的,是我们在教孩子入门的必修课。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法灵活,在其教学实践中,多种形式是富有意义的相互融为一体的,每个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顺应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开发体态律动课程我国的小学生多为6—12岁。这一阶段包括人生的儿童期和少年期。在此阶段中,学生大多表现出天真、幼稚、单纯、好动、好奇心强的天性。受我国教育形式和教学环境的限制,我国的小学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多采用的是“课桌式”的形式,即:教师在钢琴旁或讲台上教课,学生坐在课桌旁听课。这一形式的最大优势是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控制课堂教学秩序,其最大的缺陷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活动被大大削减。而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比较好动,而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音乐课一直处于非主科的地位,因此学生们常常将音乐课当作“休息课”、“娱乐课”,甚至“课堂活动课”。如此一来,音乐课的授课形式不仅没有帮助音乐教师开展教

学活动,而因此产生的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反倒是垒成了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障碍。而合理开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体态律动”课程正是解决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这一状况的一剂良方。这一课程恰恰顺应了小学生在成长阶段中的身心发展的趋势,巧妙利用了小学生性格特征,以舞蹈和音乐游戏的活泼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寓教于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目前,在我国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已经基本打破了多年来音乐课“课桌式”的授课形式,改善了教学环境,使得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课程运用到我国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转成为事实。然而,要在更多地区中推广此课程还需要各地方教育部门真正认识到该课程的内在价值,并切实改善教学环境,转变教育模式。

柯达伊不但继承了匈牙利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而且吸收并综合运用了欧洲传统优秀的音乐教学手段。他的基本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

一、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柯达伊认为,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孩子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

二、歌唱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才可能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唱歌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三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柯达伊倡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法,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学科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来进行教学。

我们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不论是感受与鉴赏还是表现,都必须将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而聆听音乐和表现

音乐等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不论是聆听,还是演唱、演奏,都必须要通过乐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表达出音乐的美,才能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视唱练耳课程是个人音乐素质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一个人音乐素养的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关系到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影响着整个音乐教育的结果。音乐教师工作意义非同寻常,而在学生接受视唱练耳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针对视唱练耳课程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是增强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的音乐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调性,发展其节奏能力。教师可以将固定调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相结合进行,使之能对调式调性产生本能的反应。此外,教师应努力改变以钢琴教唱的方式,尽力避免钢琴的“导唱”使学生能做到“心有其声”,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内心听觉的教学目的。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程度来引导学生。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地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以最佳的效率提高学习。

第三篇:音乐教育心得

音乐教学心得

作者:黄葡萄班 韩春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91更新时间:2011-12-7文章录入:wj

在我做幼儿教师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教孩子们唱唱跳跳,由于自己也特别喜欢音乐,所以会更喜欢带孩子们唱唱跳跳。在从事音乐教学十几年里,我教的孩子都特别喜欢唱歌,也很喜欢跳舞,每天都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自己的天空中跳啊、唱啊,很开心。说到教孩子们音乐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让幼儿爱上音乐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还是比较喜欢说儿歌:像比较有节奏的《小白兔》等,还会唱一些简单的歌谣:小星星、小燕子啊、两只老虎等等。这个时候孩子还是比较喜欢一些小动物的儿歌,所以我会选些《哈巴狗》《数鸭子》《小兔子乖乖》等。因为这些儿歌我们能形象地扮动物,正好抓住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所以孩子会特别容易喜欢唱歌,爱上唱歌。在这个时候我们还会选一些运用身体部位唱出的歌谣如《小手爬》《拍手点头》等,孩子们都很喜欢都特别感兴趣。与此同时孩子们更喜欢边唱歌边表演一些有情节性的歌曲如《小娃娃摔倒了》、《小老鼠上灯台》等。每天孩子们都唱着表演着自己喜欢的歌曲,他们能不爱音乐吗?

二让孩子敲出音乐

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那么如何培养孩子音乐节奏感呢?我觉得首先让孩子熟练地念一些有节奏的儿歌(边拍手边拍),然后过度到歌谣。根据歌曲的节奏摇头、拍手、肩、腿、跺脚等,在平时和孩子们说话的时候也可以有些节奏。在小班的时候可以教教孩子认识节奏符号,简单的学习二四拍的节奏,再慢慢过渡到三四拍的节奏。在训练幼儿节奏的时候,乐器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手里拿着乐器,兴趣就及其浓厚,他们会非常乐意打击乐器的。所以在小班只要有打击乐课我是必须要上的,而且要上很多遍。让孩子打出节奏,孩子才会感受节奏,孩子的节奏感也会越强。

三让孩子多听音乐

有人说“音乐是有声的图画,图画是无声的音乐”这无疑是指出了人类体验美的两个途径——听和看。我们都知道音乐是美的,那我们该怎样将这种美

传递给孩子?所以要让孩子多听音乐。在幼儿园从孩子的入园到离园,一天中我会放很多的音乐给他们听,古典的、流行的、儿童歌谣等。在孩子们听的时候我还会带孩子们随着音乐起舞。记得在小班的时候孩子们欣赏《青花瓷》这首歌,都自觉地跟着优美的音乐,轻柔的舞起来,我让孩子们把芭蕾舞手位加进去,孩子们跳的跟好了,就连小男孩都可以全神贯注的去体会这首优美的曲子,而且他们的动作也是相当的柔美。多听音乐绝对是让孩子感受美和体会美的最佳途径。

四让孩子唱出音乐

唱歌是每个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从牙牙学语到会说话时,他们就会断断续续的唱歌,直到长大些能连贯地唱歌。这个过程就说明了孩子特别喜爱唱歌。在幼儿园,我每教一首歌曲我就让孩子轮流表演,告诉他们唱歌时要体会歌曲的美,就好像看见一副很美的画一样。孩子们唱歌的时候我必须要给伴奏,直到唱的很熟了,我会让他们清唱,然后大家一起闭着眼睛感受他的歌声,然后再一起评价!让孩子唱出很美的歌来,他也会觉得自己更美!

五让孩子玩出音乐

单纯的歌唱不能满足孩子,好玩的音乐游戏非常吸引幼儿。音乐游戏一般都是有情节的游戏。所以孩子们也别喜欢,他们只要在唱一唱、动一动、听一听、玩一玩的时候就掌握了音乐,继而也能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所以多玩音乐游戏,是孩子们感受音乐最有力的一种方法。

总之我爱音乐、孩子们就更爱音乐,让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这就是我最想要的。

第四篇:幼儿音乐教育心得

幼儿音乐教育心得

作者

林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我都会一事无成”。贝多芬也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愉快、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可以让幼儿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而音乐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一、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快乐歌唱。

能让幼儿快乐的音乐,首先是幼儿喜闻乐见,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过去往往教师自己费许多时间选出音乐,但幼儿却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教师忽略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于是我想到,在选择教材时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与教师共同收集喜爱的音乐,从孩子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呢?幼儿喜爱动画片,观看动画片成了每日必须完成的事,也是幼儿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和挖掘兴趣和快乐,是《纲要》倡导的一种教育观念,也是我在操作中实践的一种思路。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我发现近期孩子对《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片非常感兴趣,片头曲更是人人会唱,甚至有一人唱众人合的效应。于是当我把孩子带来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主题曲放给幼儿听时,立即引起了自发地合唱和欢呼。如何挖掘《喜洋洋与灰太狼》歌曲的教育性就放在了我的面前。《纲要》指出,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一般兴趣引申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音乐的选择来源于幼儿,这是让幼儿享受音乐快乐的前提!怎样让幼儿享受音乐的快乐呢?

在认真学习《纲要》的精神和反复思考后我感到,以前的音乐活动往往是教师设计活动形式,幼儿被动参与。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参与到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来呢?于是我大胆尝试着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方式。交流中有幼儿提出:“老师我想唱《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歌!”“我想用《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歌来跳舞!”“我想用来打打击乐!”“我想画喜洋洋与灰太狼!……”幼儿有许多的想法,这时我感到一种单一的形式已不能满足众多孩子的愿望,于是我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活动中尝试一个主题,多种表现空间,让孩子得到满足。在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需要设置了“明星秀”、“舞台秀”、“乐器秀”、“画家秀”四种供幼儿自选的多种机会和条件。

二 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创造性地歌唱 新《纲要》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幼儿歌唱活动中,要真正做到“尊重”,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以前,我们都太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兴趣的培养。常听到有老师批评孩子: “听你唱的什么?歌词都唱错了!“瞧,你又唱又跳的,乱七八糟!”也许,这些“唱错了”、“乱七八糟”就是孩子的一种创造。但老师粗暴的批评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信心,于是,这些幼儿不喜欢唱歌,不愿在众人面前表现……孩子天生是爱音乐的,这样的结果怎不让人心酸?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许幼儿的歌声不太优美,但这正需要我们去引导;又唱又跳乱七八糟,这正是他们艺术创造的萌芽啊!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幼儿特有的表现方式。在歌唱活动中,我注意用语言、眼神和手势鼓励每一个幼儿放声歌唱,大胆地表现自己,特别是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幼儿,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大张旗鼓地赞扬:“××你真棒!”“唱得好极了,大家欢迎!”我还注意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老师进行直接地交流。在一次韵律活动《欢乐颂》欣赏音乐时,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怎么没有歌词呀,让我们来编吧!”我立即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每一个幼儿都热情投入,编出的歌词既有生活情趣,又富有韵律感,效果好极了!

三、开展游戏表演使幼儿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 教学中边唱歌边游戏是激发幼儿音乐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幼儿园的孩子,天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往往是喜欢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所以,要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就应根据孩子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看、想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等结合起来,把孩子从座位上解放出来,让她们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音乐世界里蹦蹦跳跳、轻轻松松的获得知识、技能,受到美的熏陶。如在《三只老虎》中,我轮流让幼儿扮演小老虎和妈妈,在《秋天》歌曲结束后,玩扫落叶 烧枯叶的游戏;《堆雪人》结束后玩冰雪融化的游戏……通过声音的轻、重、缓、快和表情动作变化,自然而然他们的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他们体验到了音乐游戏表演的无穷乐趣。

同时,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小狗、老虎、小蘑菇、蝴蝶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四、让幼儿生活在音乐的海洋中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一日生活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音乐刺激,让他们自然地接受音乐熏陶,生活在音乐的海洋中,以激起愉悦的情感和兴趣。来园接待时放一些节奏明快的童谣和乐曲;早操前放雄健有力的进行曲;活动间隙放优美舒适的圆舞曲;进餐、饭后散步放缓慢流畅的舞曲;午睡时放柔和安静的摇篮曲;起床时放体贴温柔地乐曲;离园时放活泼快乐的儿歌等等,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从而激发他们想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

音乐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深挖教材,因材施教,运用各种手段,积极主动的运用到日常活动中。让孩子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愉悦孩子身心,丰富孩子情感,陶冶孩子情操,启迪孩子智慧,净化孩子心灵,感受音乐带来的奇妙,体会音乐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让孩子在音乐的浪潮中,学习音乐,参与音乐,为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第五篇:音乐教育实习心得

音乐教育实习心得

xxxx年,我到xx中学停止了为期xx天的实习任务,十分感谢我的学校和实习单位给我这样一次珍贵的时机。让我在实际中失掉锻炼,在实际中学会成长。刚进入校园,就被粗俗的学习环境和优秀的学习习尚深深的接收住。

每一个学生都那么纯真心爱。初到班级里来自学生热忱的欢迎掌声,我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幸运感。听指点教师的课,每一幕,每一个瞬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对我来说都是那样的深入,至今还回忆犹新。指点教师十分关心我,仔细指点,每次师范讲课之前都要仔细备课,上课前把她课上的重点,特点还有需要注意的中央都提醒让我牢记。应当用怎么的语言对学生谈话,假设与学生沟通,真是面面俱到,真实让我学到不少货色。

听课实习实现之后,指点教师让我一个走上讲台对着整个班级的学生。我不断都很镇静。直到走上讲台,我才觉察所有并不是我想像的那么可怕。从抬头一个人讲,到很自信的自若的和学生沟通,是一个有点小困难,然而完整也难忘的历程,就像一朵花,从含苞待放到正直花期一样,是一个美妙的历程。同学们很协作我的任务,上课仔细听我讲,仔细唱歌,主动回答我的效果。作为一个新人,真的让我感动。不过,在这样一个怀有叛逆的年龄阶段,不免有一些孩子是不喜欢听从的。对于这样的学生,身为教职人员是不可以用暴力或是过激的语言的手腕到达教育的手段。大概会起到副作用,结果不堪想象。在这样一个法制社会里,人人有权利,人人有益益,学生也不例外,假设不尊重学生的利益,他会用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就会副作用与教师。所以,不尊重学生,不善待学生就等于消灭自己。不过善待也总是要有度的。

对于如此淘气恶作剧的孩子,异样也要有的放矢。最主要的是,不能随便的坚持他们。我在初一年级。这些刚刚小升初的孩子,都还是站在童年的尾巴上对着父母撒娇的宝贝。在众人面前却认为自己曾经是小孩儿的无邪的天使。他们在上课的历程中会抑止不住自己镇静的心情,多变的思维,也掌握不住自己的谈话欲。所以上课中坚持纪律是早在预料之中的。我喜欢用一些显得自己比拟兽性化的情理压抑他们亢奋的心情。偶然也会选用一些蕴涵情理的小故事指点他们。这样便会有一个好的末尾,整节课下去也有不错的效果。在讲课方面,我选择了欣赏课类型,这样的课型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视听唱等直观的手腕接收他们应当掌握了解的知识。

异样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从动画片入手。因为动画片不断以来都深受孩子的喜欢。国外的一些动画在我小的时候就很受欢迎至今还在热播。说明他们真的很模范,不过这样模范的动画片在往常孩子的眼里不过就是一些没有语言对白的搞笑剧,真的让人心寒,也应当深思一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不仅是这样的,就算一是一部动画片也应当有值得学习的中央。通过重复的思索和琢磨,我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就是援用动画片中所用的西方古典时代音乐片断,通过开展让同学了解一些西方古典时代庞大的音乐家及其有关知识。其实,只一支曲子,让人取得的知识也有多方面。比如曲式知识,让学生了解曲子的框架结构;比如作曲知识,通知学生冗杂的作曲手法,让同学也试着写写属于自己的旋律;比如配器知识,让学生看法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及其音响特点和声部布置等等,这样再欣赏管弦乐曲的时候,就不会自觉,稍加提醒对曲子会有更多更新更深的看法和了解。但最直接的还是西方音乐历史类的知识,深刻易懂,学生冗杂接受掌握。据考察,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书的形式,15%的学生只喜欢一般章节,5%的学生没有态度。假设咱们不能改变大的环境,那么咱们只好通过改变自己的形式来改变现状,这样就需要更好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多思索探究更新的教学形式以及灵敏运用拓展的外界知识素材。实习生涯很快就过去了,带着一丝伤感和不舍我合并了实习单位。在实习的日子里,我和指点教师还有学生结下了深沉的友谊。我期望我的指点教师们任务胜利,我人生中第一批学生学业有成。当然,在这次实习任务中,我还有很多做的不尽人意的中央,置信我会尽快端正我的态度,矫正我的过失,以便为以后的任务打下松软的基础。再次感谢我的学校,实习单位,以及我的指点教师和系指点教师。

下载外国音乐教育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音乐教育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教育和心理学》读书心得

    读 书 报 告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景谷县第二中学 严 辉 2017年6月15日 读《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有感 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音乐知识技能、......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心得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心得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也快一年了,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初中音乐课虽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心得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心得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神头四合小学郝军梅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发展,其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几年来,在自己......

    《中国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一、《中国音乐教育》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音乐审美教育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体现在音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音乐教学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小街中学 李发福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这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期刊,它包括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学术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同......

    外国教授讲座心得

    参加这次学校组织的外国教授的讲座,我感觉我的收获比较大,主要收获有:(1)讲座上,教授用比较幽默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其所研究的方向,我发现他所研究的方向竟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些相......

    外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

    外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 一、我已阅读的外国文学书目 1、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2、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3、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4、海明威《......

    《音乐教育和心理学》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读《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有感 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