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大语文
感受大语文
——《杨氏之子》听课体会
“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凸显语文的学科个性。一句句,一行行地读着,听着,仿佛杨氏子就在我身边;仿佛我就是学生,正兴致高涨,参与课堂。武老师教学艺术的魅力给我带来了新的视的冲击波,以听的享受,感悟到新课程改革诠释的大语文观念。武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给人带来了一道亮丽的景致。
一、品词析句,互相促进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 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设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人本与文本的对话。
武老师在教”甚”时,首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了“甚“是“很、非常、特别”的意思,其次,透过这个“甚”字,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读懂了这句话,深刻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来说,“杨氏子”不再是遥远的故事中的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智慧的形象,将永远印在学生的心中,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对古文的热爱.“由句到词再到句”遵循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规律,如武老师提出:读懂哪一个词时?生提出“夫子”一词,武老师先问:如果不是张君平,还是夫子吗?是武老师行吗?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出:夫子就是成年的男子,继而问:如果一个字不认识,行吗?得出结论:有文化、有知识的成年男子才能算得上是夫子。然后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说明张君平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为后文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作了铺垫。
二、循序渐进,多读精思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
在实施读的过程中,武老师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读,读思结合,读讲结合,读写结合, 读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理解了课文内容、发展了语言、陶冶了情操。“读”的核心要素是“有感情”。有感情来自对课文的理解。在武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读懂了文字,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又与自己的生活体验链接起来,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有感情朗读是在理解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后的一种“读”,在很大程度上讲,“有感情朗读”是学生情感外显的一种行为,凭借读来抒发读者内心的情感。
如,课文初读时,武老师在学生说出读的要求是:声音响亮,注重断句,重音读出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读出古文韵道,继而一句“真有那么一点点的味道”,“古文的感觉出来了”„„很平常的几句话,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掀起学生朗读的高潮。进而武老师范读。课文诵读时,武老师精彩的范读背诵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带着学生一同走向文本、朗读课文。
在品读中,武老师提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答曰:“聪明的孩子”,让学生齐读,从表情中体现出聪明,老师一句“为什么说他聪明?“妙在何处?”学生不约而同地读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教师紧接着问“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用一个词说出来”,就是聪慧。体验角色,表演朗读,学生自读,品味,在聪慧前加了个词后就是“甚聪慧”。“那么甚聪慧的同学们我来考考你们,请加上标点吧”“甚聪慧的同学们来说一说吧”教师用“甚聪慧”激励着学生从一个台阶迈向更高的台阶。我认为这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循序渐进,紧扣语言,层层剥笋。
三、方法引路,递进训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武老师在教学中渗透了古文学习方法。“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论语》中的话与平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谈谈自己的方法。”这是在引导学生反思总结预习方法,是“反思型”的学法指导;“古文应该怎么学”,这是学习方法的自主设计,是“预设型”的学法指导;“同学们采用的预习方法有单一的,有综合的。”这是在渗透学习方法个性化的指导。学生在品读后,武老师一句“‘甚聪慧’的同学们,老师考考你们?”教师出示多媒体,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文章加上标点,从而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说话能力。整个过程注重了语言文字训练连贯性,层次性,符合了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正如《学记》所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四,教师素养,诉诸心灵
《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实施文库》指出:教师要做“I”型的角色,它的下“一”代表基础文化知识,中“︱”代表学科专业知识,上“一”代表相关学科知识。这三种知识构成了一种立式结构,它是高度概括了教师应当具备的合理的知识模式。
教学从“胸中有教案”到“胸中有学生”是一个质的飞跃,再到“胸中有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就是更高的境界,不经过长期的磨练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老师跟学生交流目光时也朝学生那里看,但看到的却只是抽象的学生概念,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猛一看老师是在跟某个学生交流,但老师的目光空洞朦胧游移不定,甚至不经意地望着别处,表情也与交谈的内容无关——老师这时早已心有旁骛,只是心里想着教案,不能及时从学生的反应中获取信息,输出的信息也不一定有针对性。这样跟学生交流容易让学生产生被忽视的感觉,交流的效率也不会高。武老师上课却与此不同,她常常伏下身来面对学生,密切地跟学生交谈;她的目光、表情都是会说话的语言,在跟一个个的具体的学生亲切对话。对话交流是师生之间沟通的基本方式,是实现组织、引领、指导、激励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上,我的思想完全给武老师的讲读迷住了,以至当武老师向同学们问到:“最有可能的是什么表情和语气时?”我竟举起手说是:“开玩笑。”使得周围的老师忍俊不禁。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在他所教的科学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那么怎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不仅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深知本门学科的渊源呢?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正是因为武老师读了很多书,猎书多数,做了“I”型的教师。所以,她提出这样的问题:平常我们见到客人怎么说的?而杨氏子怎么说的?为什么两者不一样呢?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因为武老师刚看了《美的历程》和《美的散步》,所以她运用了美学原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告诉学生这是魏晋时的一种社会风气,一种生存的状态。并且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了《世说新语》这本书,把学生引向更多的书丛中,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每节课都是探索创新的过程,都会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教师的职业生活也变得更富有挑战性,更加生动多彩,更能激发出教师的生命激情和潜能。珍视这一次探索创新的机会,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插上翅膀,也为我自己的生命历程增添光彩和意趣。武老师用自己的探索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课例资源,带给我很多启发。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篇:语文培训感受
2011年25日——29日我参加了首席语文老师培训,对这次培训感触颇深,非常感谢能有这样一次机会。
首先听了李学红老师的《明确目标优化方法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李老师很博学。我学到了:课堂上不能有恐惧,学生和老师要建立平等的关系,例如班规班纪共同建立,这样遵守起来非常好。李老师让我们听了旭日阳刚的歌曲《春天里》,让我们明白投入感情读课文就是最好的,当然停顿、语气等朗读教学老师一定的教,指导朗读时理解是基础。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教师——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感同身受明白生命的价值。
王运老师的《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介绍了很多有意义的假期作业,我摘抄了一些作为参考,希望自己也能借鉴,王老师谈道: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太唯美,应具备生活语言。我还学到了不同层次的同学应该怎样留作业,班内分组,组内排号,相同的号做一个水平的作业,这样就能照顾到每个同学,这个办法真妙。课程的改革,首先要改革以讲读课文为主的语文课程形态,构建以学生听、说、读、写、实践为主要方式,以掌握学习方法和提高语文能力为主要目的课程形态。
原石家庄教育局副局长郭文邺老先生讲了《教育教学中的师德修养》,汶川地震中的十大师德标兵让我们感动,尤其是看到十里长街送小学校长袁少秋的视频,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终身学习。杨建老师的《教师三专发展模式》告诉我优秀教师的特质:圣洁的情怀、积极的心态、变革的勇气。还让我认识了“新教育”,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人幸福的能力。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没有快乐幸福的体验,他的整个人生就会蒙受永远的阴影,而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够体验职业的尊严与幸福,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的成就。新教育的三大课程很吸引我,晨诵——午读——暮醒,力求恢复儿童生活得幸福完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我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杨老师推荐的书籍《汉字密码》《苏菲的世界》《给教师的建议》等等先买几本看一看。守住自己的教室,心平气和,不抱怨,不浮躁,像农夫静静地抵挡风雨侍弄自己的班级,将自己的生命写入其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刘斯凝老师的《图画书的阅读》给我们讲了图画书的功能,图画书能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给我们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图画书例如:《犟龟》、《猜猜我有多爱你》、《母鸡萝丝去散步》、《好饿的毛毛虫》、《大卫不可以》等等。
石家庄教科所的曲连坤老师讲的《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非常精彩,他那时而激情慷慨时而幽默风趣的语言很受大家欢迎,他告诉我们什么是命什么是运,命是上苍给的,是被动的。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主动的。我们要善待命,学会积极的暗示。他还告诉我们什么是天理什么是良心,万物各自有自己的轨道和遵循的原则。最后告诉大家只有确定目标才有幸福人生,人经常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渐渐就会像什么样子,最后就成什么样子了。虔诚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享受工作=卓越。
陈红老师的《作文的生命与生命的作文》为我们解读了作文的学段目标,作文需要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好的文章是涌出来的。老师作文教学的建议是:有所为而作,不为考试而所作。把作文看成需要,给孩子表达的自由。作文四样最宝贵的东西:情感、语言、自主、自由。
田玉娟老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让我学会了写课题的开题报告,这是一项很实用的知识。我相信我将是我们学校第一个会写开题报告的老师,我要运用所学交上一份自己的报告。
这次的培训学到了很多很多,对我的教学有很好的促进,感谢幼儿师范给我们提高的机会,希望今后还能参加。
第三篇:感受诗意语文
感受诗意语文——听王崧舟老师《长相思》有感
上传:龚舒英 时间:2011年3月18日 点击:370 在美丽的吉安举行的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文学与教学”主题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这位“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把我们带进了他营造的诗情画意般的世界中,形象地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情感的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那诗情勃发、诗意盎然的课堂里,感受他的诗意,去体验他和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诗意栖居。
一、在情境诵读中入情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韵味、读的神。诗意语文在阅读教学中更是高扬“读”这面大旗。
为了让学生能入情入境,王老师课堂一开始,他就用抑扬顿挫而有磁性的语言进行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
同学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王安石的内心生起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诗人张籍的内心则涌东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当夜深人静、风雪交加的时候,诗人纳兰性德又将流露一种怎样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在这番导语过后,学生读出的《长相思》都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来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最后读出“味道”与“感觉”,学生通过这一层层的读,读出了纳兰性德征程孤独、思念、期盼、伤感的画面,也读出了故园安宁祥和的情景,更读出了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
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在反反复复的读中,王老师引领着学生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字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语文追求的诗意。
二、在想象体验中融情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没有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感悟“征途”时,王崧舟用他那磁性、激情而内敛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将学生引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孩子们,你的心和纳兰性德越走越近了,想更近些吗?好,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极富渲染力的朗读和背景音乐的播放,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在王老师营造的诗一般的境界中,学生想象的“涟漪”在不断地扩散,渐渐地,“征途”这个词丰盈了,活动了,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当他们再读诗的上阕时,语调中充盈着作者的孤独与煎熬,浸透着思念与期盼。紧接着王老师又锁定“故园”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一开始他用舒缓的语言叙述着“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的心随着纳兰性德来到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写话时,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也许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纳兰牵着儿子的手在绿绿的草坪上放风筝,也许是……王老师借着这些也许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此时,文字的浸润,场景的感染,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似乎他们就是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的纳兰性德,此时的“故园”就写在他们的眼中,就写在他们的心中,就流淌在他们的文字中。读着纳兰性德的故园,写着纳兰性德的故园,经历着纳兰性德对故园的相思,虽然此时学生理解的故园还处在感性的层面上,但是读出来时,却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这又是王老师高超教学技艺的又一表现,他引领学生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互现。这一互现,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的那个形象,体会到了那种意境,从而触摸到文本的内核。文字与形象的互现,这是诗意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三、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有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它含蓄深沉、形象丰富、感情丰妙。教学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走进文本,王老师充分展示构建“诗意语文”的重要手法,进行文本的拓展,对感悟的形象进行巩固和升华。
在学生移情想象完“故园”的丰富意象后,王老师沉思片刻,幽幽地向学生问到:词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这一问,看似不经意却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于是“为什么不回家而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了而又牵肠挂肚思念故园”等等一连串的问题由学生追问出来。在学生的追问中,王崧舟独具匠心地把文本延伸到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呈现出词人的自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学生的追问和词人自问再次把学生引入“故园”情景的追思中,并由此生发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在叩击心灵的追问中“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越来越浓。
王老师并没停留在这一层面的理解上,他用一句“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来引导学生反问自己,反问“父亲”,反问“妻子”,在一次次地反问中引领着学生理解着纳兰的理想与壮志,在一次次的反问中引领学生从词人“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矛盾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最后在这富有创意的拓展延伸中升情,让学生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武凤霞
宋代词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道:“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他用“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十个字来总括洞庭的秋色之美,由实而虚,发挥词境的张力,试图让读者超越自己文字描写的拘囿,更自由地去想象、去领悟洞庭的秋光秋色,真是神妙之章。
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荷花》一课,恰如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秋色,让人悠然心会,却难言妙处。然妙处虽难言,却总有一种萦怀的感动驱使着我要去表达、去倾诉、去描摹。王老师的《荷花》一课,上得美仑美奂、情趣盎然。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去发现、感悟荷花的美,将荷花拟人化、生命化、情态化,进而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荷花的美,可谓怎一个“美”字了得。
一、在呈象感形中悠然心会
清代理论家叶燮就“意会”的机制总结过这样三句话,“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会“荷花”之神韵,首先须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外在的媒体和内心的视象转化成鲜明可感的画面。面对画面,学生凝神注目、忘我玩索,久之,必能感悟荷花之美妙神韵。而王老师的教学,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机制:
师:今天咱们上《荷花》这篇课文。哪些同学看到过荷花?看过的请举手。还真不少,还想不想再看看荷花?
生:(齐答)想。
师:好!咱们一起来欣赏。看完以后,大家再来交流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师:(播放荷花的课件。)生:(欣赏课件。)
师:都陶醉了,是吧?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生1: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生2:我看到正在开放的荷花,还没有开放的荷花,和全部开放的荷花。师:你看到的是各种形状的荷花。生3:我看到了白色的荷花。
师:你注意到了荷花的颜色。但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为荷花的颜色换上一个美美的词语?
生3:雪白的荷花。
师:雪白,哦!比普普通通的“白色”这个词可美多了。要是再加一个雪白,那就更美啦!
生3:我看到了雪白雪白的荷花。
师:听!多美的一个词语。也只有这样的词语,才配得上荷花呀!生4: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荷花。生5: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
师:好一个“千姿百态”!比刚才老师说的那个“各种形状”要强一百倍!
生6:我看到了绿油油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托着美满的荷花。师:好花要有绿叶衬啊!你不但关注了荷花,还注意到了碧绿的荷叶,看得真够全面的。
生7:我看到刚开的荷花露出嫩黄色的小芽。
师:噢,那不叫小芽,叫小莲蓬。(板书“小莲蓬”,组织学生正音。)谁还有话想说吗?
生8:我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
师:“亭亭玉立”,太好了!请教一下,这个词语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生8:从课外书上。
师:好!只有做个有心人,哪儿都能学到语文。
面对荷花的生动形象,学生陶醉了、沉醉了。是王老师的轻轻唤醒,将学生从恍惚迷离的沉醉中拉回到现实的沉静,让学生在沉静中回味着荷花的情状和韵致。于是,凝视荷花色泽的有了“雪白雪白”的意会,注目荷花丰姿的有了“亭亭玉立”的神悟。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徜徉在言、象、意的水乳交融中悠然心会。
二、在品词悟情中悠然心会
谁也不会否认,“冒”的教学,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神其韵,都在一“冒”字。这是一个看似平常、实则蕴藉极深的文眼,是一口富含精神和意味的文字的泉眼。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像泥鳅一样从你的感觉之手滑落。但王老师毕竟是大家,一句“我也来读个句子大家听一听”,将大家闺秀“冒”的红盖头掀了起来;又一句“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呼唤出一排以“长”为代表的小家碧玉齐刷刷地站到了学生的眼前;令人击节称奇的却是这一句:怎样地长出来才是冒出来?于是,风情万种的“冒”字在学生悟性和灵性的滋养下诞生了:
师:谁嚼出“冒”的味道来了?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生1: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师: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生2: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悄地长出来。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生3: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4: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冒是急切地长。生5:迫不及待的心情。生6:非常高兴的心情。生7:非常激动的心情。生8:欢天喜地的心情。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9:心花怒放地长出来。生10:快快乐乐地长出来。生11:亭亭玉立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个字眼。为什么?因为,“冒”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在这里,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并怀着各不相同的心情品读着这个“冒”,这个风情万种的“冒”,这个蓄积着荷花的全部生命力的“冒”。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同样随着对“冒”的解读一起冒了出来。这不仅仅是“冒”之内涵的领悟,更是师生生命智慧的闪亮展现。
三、在移情入境中悠然心会
《荷花》一课,特别讲究对语境的“意会”。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书画之妙,当以神会”,事实上,语言文字之妙,亦当以神会。此处所言之“神”之“意”,其实就是学生的悟性和灵性。课只有将学生的悟性和灵性都充分开掘出来时,才能进入真正的妙境。而这样的妙境,我们惊喜的在《荷花》一课中发现了。
荷花的神韵,全在一“冒”字。对于“冒”的内涵,王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和扩展,而是创设情境,放飞学生悟性和灵性的翅膀,让学生直面荷花的精神,抒写内心的意会:
师:(播放课件,随着音乐和画面,教师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白荷花们仿佛想说些什么?仿佛又想做些什么?
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
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师:白荷花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生1:(读话)我是一朵美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
生2:(读话)我是一朵洁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美呀!”
生3:(读话)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着洁白美丽的衣裳,穿着碧绿的裙子,在随风飘舞。
师:荷花仙子来了!真是三生有幸啊!(笑声)
生4:(读话)我是一朵招人喜欢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你们谁也没有我这样美丽动人。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丽的荷花。
生5:(读话)我是一朵姿态万千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我终于长成一朵美丽而漂亮的荷花了,可以让许多游客来观赏我。”
师:将自己的美献给游客,你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外表,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生6:(读话)我是一朵快乐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夏天可真美,我也要为夏天添一些色彩。”
生7:(读话)我是一朵孤独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多想找几个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
师: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 生:(纷纷举手。)
师: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种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策略,王老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培养了创造能力。
在这里,我们惊喜的发现,荷花已被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拟人化甚至人格化了,荷花已不在是自然之花,荷花成了学生的心灵之花。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不是荷花在言说,而是学生自己在言说;不是在言说荷花本身,分明是在言说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悟性和灵性。于是,一朵朵人格的荷花、文化的荷花盛开在学生的纯净心灵中。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暖暖的人文关怀。当一个孩子借着荷花诉说着内心的孤独和烦闷时,王老师的感觉是如此敏锐、如此细腻又如此敞亮,一句“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仿佛暖日冬阳化开了孩子心灵的冰冻;一句“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更是给这个孩子以莫大的抚慰和真诚的关切。心灵,从此不再孤独!至少在那一刻!
从词语开始,进入一片新天地
作者:沈海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8 更新时间:2012/6/5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不把词语教学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处理,更多的时候是可有可无的“语文教学点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仅借助工具书来了解一下词语本身的意义,似乎也就限制于此。其实纵观语文教学本身,你就不难发现,这一认识是不科学的,至少是片面的。
好的词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认识词语的过程,它应该具备多重功效。在考虑音形义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词语的意象、意味、意蕴,考虑到词语的拓展、运用,考虑到词语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词语教学才不会显得单
一、单调,它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一、潜心涵泳,体悟词境
叶澜教授曾说:“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能够理解的东西。”但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在品词析句过程中只是停留在“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然后朗读体会”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没有把语言文字转变为很形象的生活画面,这样的理解即使再深刻,也无法触摸作者的心灵。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应让学生体验词语背后的生活,感受词语背后的精彩,彰显其表现力。
请看王崧舟老师对《荷花》一文中“冒”字的处理:
1、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2、换词理解:“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体会,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4、表演体会: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5、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6、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诵读第3段)
看,王老师紧紧抓住这一个“冒”字,一连问了五个很有层次性的问题,且每次提问与读有机穿插起来。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学生脑海中的“冒”是有着很形象的生活画面的,是很丰满的,有内容的,而且理解了一个词,荷花那不同一般的、丰满的美的形态就形象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冒”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它,就把握了全文的精神所在,就能使景语背后的情味跃然纸上。
二、引导想象,凸显画面
我们的汉语非常神奇,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像“雪”、“天高云淡”,仅仅凝练的几个字,就有无穷的画面铺展开来。在一些写景的文章当中,这样的词语更是比比皆是。那么执教这一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引导孩子在反复品词读句的过程中、想象画面。
张祖庆老师在《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中,出示了这样一组词语:苍绿幽静、鸟鸣声声、郁郁葱葱、泉水清清、箭竹茂密、流水涓涓。然后指导学生品读:“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再去读读其中的某个词语,想象一下,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苍绿幽静”,我好像来到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树枝相互遮掩,看不见天空,里边很静,很静,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声。
生:我读“流水涓涓”,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流水。
生:我读着“鸟鸣声声”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小鸟在树林里边飞边叫,周围满是清脆的鸟鸣。
生:“泉水清清”(学生充满深情,“清清”两个字读得很舒缓)我仿佛来到了清澈澄净的泉水边,里面有很多鱼儿在嬉戏玩耍,还可以望见溪底的沙石,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格外清晰。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眼前活现出了一幅又一幅画面,词语的丰富内涵生动地投射在了学生的心湖上。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许多教师苦苦寻觅词语教学的真谛,殊不知,从叶老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到课标的“用教材教”,其本质还是:扎根语言。根深才能叶茂。
我校一位老师在教学《火烧云》时,注意引领学生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尝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师:你找到具体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句子了吗?,生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读得抑扬顿挫的,了不起,大家看得也认真,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1:我发现这句话中有好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红彤彤的,半紫半黄,葡萄灰……
生2:我发现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2:课文中有四个一会儿。
师:变化确实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大家看看这些写颜色的词语有没有重复的呀?你又有新发现了吗?
生3:我发现红彤彤和金灿灿是ABB结构的。
生4: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半…半…结构的。
生5: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前面是东西,后面是它的颜色。
师:同学们真厉害。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看看火烧云,怎么样?
播放课件,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火烧云多美啊!你还看到了课文中没有描写的颜色吗?
生1:紫盈盈、黄澄澄。
师:你说了abb的词,好。说说其他形式的词。
生2:半红半紫。
生3:玫瑰红,柠檬黄。
师:一口气说了两个,了不起,好,四人小组再说说火烧云的颜色,越多越好。
小组练习口头表达。
小练笔。课件出示:北仑元宵烟火表演开始了,只见漆黑的夜幕顿时变得五彩缤纷:。
生练笔,3分钟后个别展示。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词语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精选词语训练点,在朗读、理解、感悟、想象、口语、练笔等立体训练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
词语是组成文本的细胞,生动有效的词语教学能让学生走近词语本身,走近词语内涵,从而更好地走近文本理解。正如维果斯基所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只有让词语教学真正生动有效起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我们在课改中的脚步也才能迈得更实在,更沉稳。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感受
语文课堂教学感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经过一年多时间里的学习,我慢慢的体会到,学习语文不仅是一门有活力的基础性学科,而且是教与学双向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语文教师在45分钟内的课堂中要讲究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只是辅导,那么除了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做到有效。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身的感受。
在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把课堂45分钟利用起来。首先教师要备好课,教师只有深入地钻研教材,精心去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每节课的教案设计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好课文的重点,这样才可以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如果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主次不分明,那么将会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出现,学生理解课文时,都不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好,因为涉及的内容太多了,慢慢的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其次是备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理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制订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我觉得初一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各有差异,提问时,涉及到内容较深奥时,一些差生理解不来,自然会对课堂失去学习的兴趣;若提问时涉及内容较浅时,优生会认为简单,觉得不怎么思考都会,这也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影响。所以说,教师备好课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关于教师提问题和作归纳时要讲究方法和艺术性。我觉得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他们对事物和知识的理解都有一定的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当学生回答时,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适当的给予肯定并加以引导、鼓励,尽量避免打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因为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都是人定的参考答案,答案也没有百分百的肯定,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可能跟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因此在这一点上,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主导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经过一年多来的教学磨练,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尤其在课 堂教学中懂得如何去把握知识点,将信息授予学生,不过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1.教学水平、管理能力和教学反思这几块还做得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 1 学水平,提升自身的素质,实现自我价值。
2.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分析还不够透彻。体现在没有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去设计一份课堂教学方案。
3.在教学生的课堂管理能力还欠缺。学生过于调皮,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比如:怎样才能让他们认认真真的上好每一节课,怎样才能让他们学到知识等。4.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引导、点拨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这一方面上,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不能很好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导致在解决问题时要花费相对比较多的时间。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得出的一些感受,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不过我会继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第五篇:语文培训感受
部编版语文培训心得
甄翠琴
这次讲座,让我对二年级部编新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主要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不过听了专家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怎样的双线?翻了教材你就会明白新教材的单元主线是要教师自己进行梳理的。所以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出单元的主线。
其次,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第一、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第二、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第三、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过要时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最后,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总之,通过参加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我对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努力去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以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切实发挥新课标的科学性和引领性,逐渐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