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分析与检验》实训总结
2011年上学期《食品分析与检验》实训总结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学校食品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训教学,加深对所学的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食品分析与检验设备的基本操作,具备基本的分析技能,提高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大纲和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的教学计划,本期食品0931班于本学期第十六周开展《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的实训教学。实训地点在第二实训楼611,实训指导老师为张春霞、陈红梅老师。本次实训内容:本课程的实训内容与食品检验工(高级)考证相结合,根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指南》的产品分类及申证单元、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条件、产品的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判定原则等内容,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进行以下的训练,以达到食品检验员岗位职业的要求。
第二篇:食品分析与检验
绪论
1、什么是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一门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和卫生状况的学科,是运用感官的、物理的、化学的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食品的组成成分、感官特性、理化性质和卫生状况进行分析检测,研究检测原理、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应用性科学。
2、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任务是什么?
(1)根据指定的技术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对食品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
及成品进行分析与检验,从而对食品的品质、营养、安全与卫生进行评定,保证食品质量符合食品标准的要求
(2)对食品生产工艺参数、工艺流程进行监控,确定工艺参数、工艺要求,掌握生产情况,以确保食品质量,从而指导与控制生产工艺过程
(3)为食品生产企业成本核算、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基本数据
(4)开发新的食品资源,提高食品质量以及寻找食品的污染来源,使广大消费者获得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和经
济卫生的食品,为食品生产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
(5)检验机构根据政府质量监督行政部门的要求,对生产企业的产品或上市的商品进行检验,为政府管理部门
对食品品质进行宏观监控提供依据
(6)当发生产品质量纠纷时,第三方检验机构根据解决纠纷的有关机构的委托,对有争议产品做出仲裁检验,为有关机构解决产品质量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7)在进出口贸易中,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合同规定,对进出口食品进行检测,保证进出口食品的质量,维护国家出口信誉
(8)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检验机构对残留食物做出仲裁检验,为时间的调查及解决提供技术依据
3、食品分析与检验包含了哪些内容?
食品的感官检验
食品的理化检验: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 食品添加剂检测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功能性食品的检测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食品包装材料和盛放容器分析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鉴定 腐败变质食品的检验 掺假食品的检测
第二章 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一般程序
1、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一般程序:样品的采取及制备→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检验结果的数据处理
2、采样的原则是什么?
(1)采样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采样数量应能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及检验项目对试样
量的要求,一式三份供检验、复检与备查用,每一份不少于0.5kg
(2)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一切采样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在检验之前应防止一
切有害物质或干扰物质带入样品
(3)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写明采样单位、地址、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条件、包装情况、采样数量、现场卫生状
况、运输、储藏条件、外观、检验项目及采样人等
(4)采样后应在4h内迅速送检验室检验,尽量避免样品在见眼前发生变化,使其保持原来的理化状态。检验前不
应发生污染或变质、成分逸散、水分增减及酶的影响
3、采样的步骤有哪些?
需检验的批量食品(采样)→原始样品(混合、处理 缩分)→平均样品→试样样品 复
检样品 保留样品
4、样品与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有机物破坏法(干法灰化、湿法灰化)、蒸馏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溶剂提取法(溶液层析法、浸泡法)、盐析法 化学分离法(硫化和皂化法、沉淀分离法、掩蔽法)、色层分离法(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浓缩法(常压浓缩法、减压浓缩法)
5、数据处理方法
例:0.0121+25.04+1.05782=? 结果位数按小数点后面位数最少的计算
0.0121*5.64*1.06=? 结果按有效数字最少的计算
第三章 食品感官检验
1、食品感官评价包括哪些?
味觉评价 嗅觉评价 视觉评价 听觉评价 触觉评价 口感评价
2、食品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三度:精确度、准确度、灵敏度
第四章 食品中一般成分的分析
1、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红外线干燥法、卡尔·费休法、蒸馏法、电导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气象色谱法、微波炉法
(一)直接干燥法
计算:X=m1-m2/m1-m
3式中:X—试样中水分的含量,g/100g
m1—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沙、玻璃棒)和试样的质量,g
m2—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沙、玻璃棒)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g
m3—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沙、玻璃棒)的质量,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2、总灰分的测定
计算:X=m1-m2/m3-m
2式中:X—试样中灰分的含量,g/100g
m1—坩埚和灰分的含量,g
m2—坩埚的质量,g
m3—坩埚和试样的质量,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3、加速灰化的方法:改变操作方法
添加灰化助剂:硝酸、乙醇、碳酸铵、过氧化氢,这类物质在灼烧后完全消失,不增加残留灰分的质量添加氧化镁、碳酸钙等惰性不溶物质
4、酸度的分类: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量)、有效酸度(指食品中成离子状态的氢离子的活度)、挥发酸
度(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
5、总酸度的测定
原理:RCOOH+NaOH→RCOONa+水
以酚酞作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30s不褪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所消耗标准溶
液的量,计算出试样中总酸度的含量
6、挥发性酸度的测定—直接法
7、有效酸度(pH值)的测定—电位法(指示电极:玻璃电极;参比电极:甘汞电极)
8、脂肪的分类: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和动物油(饱和脂肪酸)
9、脂肪的测定方法:
索式提取法(粗脂肪:试样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仅试样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所得的残留物质称为粗脂肪)、酸水解法、碱水解法、皂化法、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氯仿—甲醇提取法
氯仿—甲醇提取法:本方法适用于含结合态脂类比较高的试样,特别是含磷脂多的鱼、贝类、蛋类、肉、禽及其制品等。对残留脂类用石油醚提取。
10、还原糖包括哪些?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
10、非还原糖包括哪些?双糖、三糖、多糖
11、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斐林氏法)、高锰酸钾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斐林氏法)
计算:A
X=*100 式中:X—试样中还原糖的含量(以某种还原糖计),g/100g或g/100ml
A—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甲、乙液各半)相当于还原糖的质量,mg
V—测定时平均消耗试样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或体积),g(ml)
250—试样溶液总体积,ml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计算:X1=(V-V0)*c*71.54式中:X1—试样中还原糖质量相当于氧化亚铜的质量,mg
V—测定用试样液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液的体积,ml
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71.54—1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0.1000mol/L】相当于氧化亚铜的质量,mg
根据上述公式中计算所得氧化亚铜质量,查表再计算试样中还原糖的含量
X2=m1/(m2*(V1/250)*1000)*100
式中:X2—试样中还原糖含量,g/100g
m1—查表得还原糖质量,mg
m2—试样质量,g
V1—测定用试样液的体积,m
1250—式样处理后的总体积,ml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总糖的测定 原理:试样经处理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加入稀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使蔗糖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以直接
滴定法测定水解后试样中还原糖的总量
直接滴定法 计算:X=p/[m*(50/V1)*(V2/100)*1000]*100
式中:X—试样中总糖的含量(以转化糖计),g/100g或g/100ml
p—10ml碱性酒石酸铜相当于转化糖质量,mg
V1—试样处理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时消耗试样水解液的体积,ml
m—试样质量,g13、淀粉的测定使用的提取剂是氧化钙
14、不溶性膳食纤维素的测定 计算:
X=(m2-m1)/m*100
式中:X—试样中不容性膳食纤维含量,g/100g或g/100ml
m1—铝期价玻璃棉的质量,g
m2—滤器加玻璃棉及试样中纤维的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15、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蛋白质:凯氏定氮法、乙酰丙酮和甲醛分光光度计法、双缩脲分光光度计法、染料结合分光光度计法、水杨酸比
色法、酚试剂法、荧光法
氨基酸:酸碱滴定法(双指示剂滴定法、电位滴定法)、茚三酮比色法
16、为什么凯氏定氮法测定的是粗蛋白?凯氏定氮法可应用于所有动植物性食品的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但因试样中常
含有核酸、生物碱、含氮量类脂、卟啉以及含氮色素等非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所以将测定结果成为粗蛋
白质的含量
17、凯氏定氮法中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钾的作用是什么?吸收剂是什么?
硫酸铜作为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硫酸钾可以提高反应温度。吸收剂为硼酸
18、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尿能与铜离子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一反应称为双缩尿反应。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也能与铜离子发生双缩尿反应,溶液紫红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二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分及分子质量有关。
19、维生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
维生素和维生素C
20维生素的测定方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法
21、维生素A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
22、三氯化锑比色法
原理:维生素A在氯仿中与三氯化锑相互作用,生成蓝色物质,其颜色深浅与维生素A的含量成正比,该蓝色物
质虽不稳定,但在一定时间内可在620nm波长下比色测定
仪器:分光光度计、回流冷凝装置
试剂:无无水硫酸钠 乙酸酐 乙醚 无水乙醇 氯仿 250g/L三氯化锑-氯仿溶液 50﹪氢
氧化钾溶液 VA或视黄醇乙酸酯标准溶液
23、β—胡萝卜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层析法中的展开剂:石油醚
24、总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原理: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糖古乐糖酸。用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把还原性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
血酸,再继续氧化为二酮古乐糖酸,二酮古乐糖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根据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定量。
计算:X=Cv/m*F*(100/1000)
式中:X—试样中总抗坏血酸的含量,mg/100g
c—由标准曲线查得或由回归方程算得的试样氧化液中总抗坏血酸的浓度,微克/ml
V—试样用10g/L草酸溶液定容的体积,ml
F—式试样氧化处理过程中的稀释倍数
m—试样的质量,g
第六章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1、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P207)
原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产生重氮盐,此重氮盐
再与耦合试剂(盐酸萘乙二胺)耦合形成车紫红色染料,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测定其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
计算:样品中亚硝酸钠含量按下式计算
X=1000m2/[m1*(V2/V1)*1000]
式中:X—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
m2—测定用杨业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微克
m1—样品的质量,g
V2—测定用样液的体积,ml
V1—样品处理液的总体积,ml2、硝酸盐的测定
原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将样品提取液通过镉柱,使其中的硝酸根离
还原成亚硝酸根离子。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与盐酸萘乙二胺耦合形成红色染料,测得亚硝酸盐总量,根据测得还原前后亚
酸盐量的变化即可求得硝酸盐的含量
第七章 食品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检测
1、食品中经常测定的有毒有害元素:铅、镉、汞、砷、氟、铝、锡
2、铅的测定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二硫腙分光光度法
3、镉的测定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6-溴苯并噻唑偶氮萘酚分光光度法、4、汞的测定方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二硫腙分光光度法
5、砷的测定方法:银盐法、砷斑法
6、农药的测定方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
7、乳液的相对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糖类的锤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锤度 1度=1/1000 g/ml;1.000+31.2/1000=1.0312g/ml)
设计实验
1、蔬菜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2、蔬菜中总酸度性物质的含量
第三篇:食品检验与分析
食品分析与检验: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的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及安全卫生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折射率:对于某种介质来说,入射角正弦与折射正弦之比为定值,它等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此值称为该介质的折射率。
灰分:有机物经高温焚烧以后的残留物成为灰分。
旋光度:旋光性物质使偏振光的震动平面旋转的角度叫旋光度。
比旋光度:当旋光性物质的浓度为1g/mL,夜层厚度为1dm时所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光度。
食品: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多次重复测定时各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感官检验: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感觉: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反应。
感觉阈值:指从刚好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范围。差别阈值: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识别阈值:感知到的可鉴别的器官刺激的最小值。
察觉阈值: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密度: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相对密度: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标准偏差:为了突出较大偏差的存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第四篇: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训练总结
湖北民族学院 刘恋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训练总结
姓名:刘 恋 学号:071040314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咱们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4班全体同学于本学期第十四、十五周——2013年5月27日至6月9日——开展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训练。实训地点在实验楼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二,实训指导老师为莫开菊、田成老师。
短短两周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训练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增强了专业意识,我明白食品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它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掌握必要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可以巩固和加深我们对食品科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在校期间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业务素质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此次实训,我们共做了十三个实验:实验室基础知识、玻璃器皿的洗涤及使用、滴定(酸碱中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熟悉化学试剂的分类和用途、称量技能的训练、溶液的配制、常用实验基本操作(观看相关视频)、熟练掌握常用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观看相关视频并进行设备操作训练)、食品重要理化性质的测定(包括食品水分灰分测定,粗脂肪测定,过氧化值测定,蛋白含量测定)。通过此次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训练,我们具体得到了以下训练:掌握基本操作,正确使用仪器,正确取得有效的实验数据,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以及表达实验结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进而作出分析判断,正确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所需仪器、设备和试剂等)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查阅国标,工具书和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下面我将对此次实训的内容作介绍。
实验室基础知识这部分包括实验室规章及安全知识的学习、实验常用操作技能的简介、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的简介。通过实验室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加强了实验室安全观念。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进入实验室首先了解实验环境。弄清水、电源及防火设备。了解药品特别是易燃、易爆、毒和强腐蚀性药品的贮存和使用方法。注意安全、防火、防毒、防爆和防灼伤等。发生事故时要保持冷静,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老师妥善处理。我们也应该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实验室和实验台的整洁,各种仪器、药品摆放要井然有序,不能随意丢弃废液、废物。并且注意节约水、电、药品。每次实验完,应将仪器洗净,清理自己的实验台。
第二天的实训中,老师就指导我们洗涤仪器,一般的玻璃仪器都要经过3个步骤才能达到要求:1.用洗洁精仔细刷洗,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2.冲洗完后要用蒸馏水里里外外的润洗3次;3.然后需烘干以备使用。从这么一个在大家看来或许很简单的操作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滴定分析,我们并不陌生,在平时的实验中常常操作。但是,通过这次观看视频学习以及实验老师的指导,发现我们以前的操作大多很不规范。另外,滴定分析的一个难点在于终点颜色的判定,这个真的需要反复试验和比较的。当然,也需要强大的耐心,不急不躁,静心静气。
化学试剂这部分如果要系统的学习,我觉得还是比较繁琐和复杂的。我们只需要掌握了一些实验室常用试剂的分类及用途就ok了。但是,对于上次的练习,即使查了部分资料,我还是有没弄懂的地方:酸碱滴定中一级、二级标准试剂分别是什么。我也和同学们交流过,但是,大家的结论也不一致。这个就希望老师能不吝赐教了。
在称量技能的训练中,我们观看称量操作的相关视频,也进行了称量技能的训练。这次我特别注意了电子天平的调零和校准的学习,因为,这是平时称量操作中容易忽视的地方。
整个实训过程中,溶液的配制基本上都是自己亲自或者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的,虽然占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自己动手,印象深刻。以前一直不敢接触浓硫酸等高腐蚀性物质,现在配制重铬酸钾洗液时候必须亲自取用浓硫酸,做完这个实验我再也不畏惧浓硫酸了。因为只要按照操作规范小心取用,一般是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
通过观看常用实验设备操作的相关视频,以及实际动手操作,我们对于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器、凯式定氮仪、酸度计以及脂肪测定仪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已经比较熟悉了。
到了实验的后期,人会感觉比较的烦躁。实验遇到的问题很多,虽然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但是在这过程中一次次的碰壁还是挺受伤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后那个食品重要理化指标的测定,包括食品水分灰分测定、粗脂肪测定、过氧化值测定以及蛋白含量测定。这几个实验做起来很费时间和精力,确实是需要大家好好计划的,只有好的计划才能事半功倍。可是我坦率我在这个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在实验前,我们本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楚各实验的原理和实验具体操作内容。但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听从老师的建议,结果到了进实验室动手操作时,大家就慌乱了,甚至出现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晓得做什么的情况。最后大家只能先认真查阅资料,理清头绪,然后分工合作,将实验进行下去。毫无疑问,这白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我们该从中吸取教训,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在实验室的时间真的感觉过的特别充实,每天回来可能会觉得累点、辛苦点,但是心里感觉特实在。我觉得这次实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我获益匪浅。一方面加深了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实验经验,相信会对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失败的实验,更加从中得到教训,应该养成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学习态度。
对于收获,不得不细说的是这次实验还让我树立了严谨的科学意识。做实验时,一定要自己动手,细致认真,切不可贪图省力而想走捷径。要知道,实验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刚开始,我们小组为了尽快完成实验,不去认真思考就机械地按着老师给的方案去做,结果做到最后才发现方案不完全对,实验失败,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后来,每做一步,我都尽量问自己为什么,不懂的及时向同学请教。还有,就是实验也不能为了省事而偷工减料或者缩短某些操作的时间,只有秉着严谨的态度,才可能有好的结果。当然,也不能为了符合标准的实验结果而不尊重事实,随意修改或者编造实验数据,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有时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并能及时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才能提高。
组员之间的团结协作是这次实验成功完成的保障。我们知道在这短短两周的时间里,要想每个人都把所有实验做一遍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有了明确的分工,自己的实验自己负责,这样就不会显得很混乱,也不会出现有的同学无所事事的情况,也能有效率地完成实验任务。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在一起商量,组员一起讨论,集思广益,组员们团结协作。这样不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总之,这次实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认知上,在态度上,都是很大的提高。最后,衷心地感谢莫开菊、田成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全体组员的付出和合作!
2013年6月15日
第五篇: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检验实训 总结
报告书
一、绘制各图样的操作步骤: 梯形图的绘制步骤:
1、在实验机上选择合适的编程绘制系统;
2、选择梯形图绘制方法:(1)经验法(2)时序功能法(3)功能表图法; 3、根据选择的方法草绘动作过程并分配好输入输出口的地址;需要内部辅助电器的时候还需要分配内部辅助电器的地址。每一输入和输出,包括定时器、计数器、内置寄存器等都有一个唯一的对应编号,不能混用。4、根据题目要求和各地址符的分配按梯形图设计规则绘制梯形图
梯形图设计规则
(1)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并且根据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原则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径来画。
(2)不包含触点的分支应放在垂直方向,以便于识别触点的组合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径。
(3)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头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上面。在有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面。这种安排,所编制的程序简洁明了,语句较少。
(4)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的右边。(5)最后需要要以END来结束程序。
5、将绘制好的梯形图另存在指定文件夹下,以便下次使用。
二、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出现的问题:
(1)绘图过程中绘制软件的最左端出现红色线条;(2)在输入复杂的图时将地址分配弄错了;(3)该用常开符号的时候不小心用成了常闭符号;(4)在绘制过程中容易忘记输出的绘制就进行实验;(5)梯形图的结构不统一,没有按绘制规则来等。2、解决方法:(1)出现红色线条时因为程序段没有分开,将多个地址用在一个语句中了,将多余的语句段换到第二个语句即解决了改问题。
(2)对于将地址分配和符号的用错是由于我们的出心大意,只要将该段进行修改即可解决问题。
(3)对于我们的出心大意所造成的错误,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熟悉熟练梯形图的绘制规则,将绘图当做一种责任。(4)必要的时候向指导老师询问。
1.总结:
通过这一周的分散实训,我们学会了欧姆龙编程器的编程方法,编入、输入/出、删除及修改。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多多提点。我们主要进行了程序设计和调试及梯形图的绘制。第一个项目比较简单,通过老师的指导和以前学的指令我们很快就解决了,没有出任何问题。第二个项目相对于第一个来说复杂了很多也难了很多,在梯形图的编辑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第一次调试的失败。经过我们对梯形图的监控检查并分析,发现循环与上面编程有点冲突,后来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调整了一下,调试终于成功了。接线方面,我们没有出现错误。我们总结和改进编程绘图的方法加上老师的指导我们最终完成了所有的实验任务。通过这次的实训使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要学的更多。从程序的设计到编写、画图、调试、修改、完善、到最后的实训报告,每个人都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自己的任务帮助队友,所以团队的合作和队友之间的相互协助非常重要。通过实训让我更深一步的对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所学的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总的来说,这次实训还是比较成功的,无论是个人动手能力还是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实训过程中老师也交给我们很多简单实用的技巧。我也学到了,做好做完善一个项目固然重要,同时美观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从参观者的角度还是自己看的角度都很重要。于此同时我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缺乏,这也是我们在试验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修正的主要原因。在接下来的学习里我会不断的充实基础知识,以免将来在工作的遇到类似的问题,能更快更好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