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朱永新的诗教育感想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来了,犹如晴空的响雷挟万钧之势来到了舞钢,也来到了我们的学校,听报告、读书、写感想成了新教育老师的一种标志,我们学校的老师每人发一本朱永新的新教育,闲暇之余捧起了心中的梦想细细入味。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洁心灵的理解和尊重。当教育被世俗的功利污染时,许多学校的课桌有了,精神没了,楼房高了思想矮了,纯粹、人文、博爱、----这些教育的本真被滚滚红尘淹没了,新教育就是教育的本质,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
曾几何时,年少的我怀揣着激-情和梦想,从学生跳上讲台去追寻自己的梦,也是从那一刻起,心中的教育梦想就像是被针轻轻的次过的气球,再也无力膨胀,剩下的只是日益被磨灭的激-情还有就是谋生的本能,对教育的人士也停留下来,失去了那股钻研到底的劲头,原来教育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抄写与练习,原来心中的神圣地位也被考试蒙上了灰色,也曾深深的发问是什么改变了教育?还是教育改变了什么? 所幸的是在内心的希望并未完全破灭的时候新教育来了,感谢朱永新的新,感谢新教育的新,正是一个新字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曙光,是我自己找到了方向,正如新教育人所说的那样,坚持上路,就会收获奇迹,就会遇到庆典。为了心中的梦想,只要学生得到的更多一些,更全一些,更高一些,更美一些,我们不是也会笑得更灿烂一些吗?又有谁会在意那庆典是否隆重呢? 走自己的教育之路,圆自己的教育之梦。
在局长和校长带领下,我们去石家庄市新教育实验学校去学习,听了晨诵课、绘本课、还观看了新教育成果展示,很受启发。之后校长又给我们买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细读了以后对新教育实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其基本思想是:
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二、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三、四种精神:
1、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2、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
4、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四、五大理念:
1、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5、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五、四大改变:
1、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4、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六大行动:
1、营造书香校园。
2、师生共写随笔。
3、聆听窗外声音。
4、培养卓越口才。
5、构筑理想课堂。
6、建设数码社区。
通过阅读和学校的实验有以下-体会: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晨诵—午读”(包括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实验在我校开发较早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一个项目,无论是那些开启黎明的美丽诗歌,还是那一本本被反复甄选出来的经典著作,都被孩子们、甚至我们老师深深的喜爱、着迷。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这正是儿童课程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另外,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反战的理想空间。人的理想层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认为,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挑战,与理想坚守,以智慧的行动、坚韧的行动,追求教育理想。就像新教育说的那样,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二篇: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感想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感想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充满理想、激情,充满自信、自强,不断追求卓越、创新,不断充实自我,成为深受学生拥戴的优秀教师;要从教育理想中寻找到自身差距和动力,寻找到自身的魅力、尊严和追求!
从教几十年来,目睹教育现状,我也产生了很多困惑,却无处寻觅到完美的答案。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思想,让我审视自己所做一切的意义,让我寻找到一条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道路。朱老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有要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教育不是一年一年又一年的简单叠加,而应是日新月异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丰硕的灿烂园。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革,不学习、不充电就要落后,就会被时代所埋没。朱先生说:“要读《论语》,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确,深厚的底蕴是教育教学的需要,让我们做学习的有心人,执着,有恒心,在学习海洋遨游。
第三篇: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感想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感想
数学组任艳红
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以“理想”为线索,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为教育界探寻新世纪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书中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朴实、通俗的语言剖析总结了现行教育中存在的盲点和缺陷,以翔实的数据、典型的事例提炼论证了中外教育名家的理念精华,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了理想的教育追求和目标。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充满理想、激情,充满自信、自强,不断追求卓越、创新,不断充实自我,成为深受学生拥戴的优秀教师;要从教育理想中寻找到自身差距和动力,寻找到自身的魅力、尊严和追求!
从教几年来,目睹教育现状,我也产生了很多困惑,却无处寻觅到完美的答案。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思想,让我审视自己所做一切的意义,让我寻找到一条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道路。朱老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有要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朱老师的这席话拨动了我的心弦。我们要努力学习,勇于挑战,富有创新。只有斗志与爱心,没有真才实学,那只能望“生”兴叹。教育不是一年一年又一年的简单叠加,而应是日新月异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丰
硕的灿烂园。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革,不学习、不充电就要落后,就会被时代所埋没。朱先生说:“要读《论语》,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确,深厚的底蕴是教育教学的需要,让我们做学习的有心人,执着,有恒心,在学习海洋遨游。
第四篇:朱永新教育诗系列之十二
朱永新教育诗系列之十二: 《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离不开教育 教育创造新生活
你如何理解生活
你就将拥有怎样的生活 你如何理解教育
你就将拥有怎样的教育
你的眼里没有色彩 你的生活就不会缤纷 你的心里没有阳光 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
有人面带微笑拥抱每一轮新的太阳 有人心怀烦恼拒绝每一个美的希望 拒绝会换得拒绝,拥抱会赢来拥抱 你的一切实际上都是自己酿造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 有一种感觉叫幸福
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 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
那么,亲爱的老师
让我们面带微笑,让孩子的心田充满阳光 让我们播种快乐,让学生的明天更加辉煌 让我们,也把微笑和快乐贮满自己的心房
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就会激情迸射 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就会轻舞飞扬 而你,也就如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 你会把每一个挫折看成是考验 你会把每一种困难看成是磨练 你时时刻刻都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 你会把每一堂课精彩地演绎 你会把每一句话精心地锻造
你会把校园变成追求卓越的教育梦工场
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 你能从平凡中品味出伟大,从失败中咀嚼出成就
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 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
第五篇: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
我们知道,今天的中国缺少的不是批评家,不是理论家,而是真正的行动家。而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一开始就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一是营造书香校园。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书籍是人类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是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的途径。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我们坚信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书香的校园,教育只有一个训练的工具。为扎实推进书香班级建设,各班在教室开设了“图书角”,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和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书籍放在班级供同学交流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进行交流,以此养成读书作笔记的好习惯。
二是师生共写随笔。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的话,那么写作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往上攀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为了写的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慢慢养成习惯后,阅读、思考便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为此,我们学校引导学生养成了写日记和摘抄读书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天天写日记,日记、日记,一日一记;一日不记,不成日记。鼓励教师在每个学案的后面撰写课堂反思,然后时常整合,撰写教学反思。摘取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作品,编写在我校的“春溪”杂志之上。
三是聆听窗外的声音。现在多数学校实行的是一种关门教育,难以点燃孩子的激情。聆听窗外的声音可以引导师生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观,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听到真实的声音,寻找到人生和社会的本真价值和意义。为此,学校组织了多种社团活动,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国内外大事记,关心时事,热爱时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还时常举办法制报告会,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是培养卓越口才。愿意讲话、敢于讲话、敢于表达思想、能清晰的表达思想,是具有强烈的自信心的表现。自信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没有自信心,就难有真正的竞争力。表面上看来是“说”,其实“说”的背后思想,为了说得精彩就必须研究得精彩,否则拿什么去说?而人际间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恰恰是我们教育里所缺乏的。为此,我们学校启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展示自我,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是构筑理想课堂。课堂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最重要的舞台,是师生生命展现最重要的一个场所。构筑理想课堂就是指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追求个性的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比如我校推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六是建设数码社区。信息技术革命是新教育的助产婆,是新教育得以实现的桥梁和通道。而建设数码社区就是指通过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和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应用能力。为此,学校很多老师利用QQ建立了学科群,布置作业,讲解练习,与学生互动成为周末和假期的良好形势;学校还通过“名师空中课堂”的建设和推广,让名师教育资源有效快捷的得到了共享。该平台模拟真实的传统课堂,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课后时间,为学生提供特色教育服务,通过优质的师资团队、创新的课程直播模式、强大的课堂管理功能,真正实现“离校不离教”,让教育与爱在空中传递。
七是推进每月一事。什么是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就是伴随他们的良好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做事情有计划地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感恩的习惯等等。根据心理学习惯养成的规律,新教育通过每月重点培养一个好习惯的方式,在整个中学阶段螺旋式训练,帮助学生养成受益一生的重要习惯。为了让学生练就一手好字,将来受益终身,学校推行了“阳光练字20分钟”的活动,每天中午午休后,学生会伴随学校提供的精美音乐下,或是临摹字帖,或是一笔一画,周二练习英文,其它时间练习汉字。
八是缔造完美教室。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雷夫老师这样说:“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缔造完美教室,要具有完美的班级“价值体系”,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健全班级价值系统。要有富有寓意的班级名称、班级精神、班风、班级愿景、班训、班规、班级活动计划等等;要有有特色新明的文化符号,如“班歌”、“班徽”等,种种班级文化符号要反映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与祝愿,是有文化的。
九是研发卓越课程。教室是河道,课程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才会涌现教育精彩。课程以人为中心,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让知识拥有生命的温度,通过一组生命体验的过程,让我们成为具有德行、审美、情感、智慧和能力的人。学校一直倡导:课程即生活。课程的样态决定着学生生活的样态。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活的丰富性。学习就是生活。课程必须向内扎根,向外开枝散叶,向内向着师生生命的深处,向外迎着周遭的处境。卓越课程应关注现实生活,编织共同生活,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实现“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使命。
十是家校合作共育。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坏;父母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则可能变得更坏。通常,优秀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