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儿国学班乱象调查
近日,一篇有关少儿国学班乱象的调查见诸报端。
9岁的童童(化名)被送到一家国学馆进行封闭式教育,三个月后,母亲张梅再见她时,却是一身伤痕。
原来,童童在学习期间被国学班老师张红霞用木棍、锤子打,用针扎进指甲,甚至逼她吃手纸。
2014年7月4日,张红霞因故意伤害罪被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事实上,童童的遭遇不是偶然。近几年,社会上掀起了愈演愈烈的国学热,少儿国学班招生广告几乎随处可见。
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训下,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把孩子送进国学班“*****”。
但鱼龙混杂的国学班市场,除了国学的氛围,还充斥着虐待、体罚,和浓厚的商业气息。
《方圆》记者走访了多家少儿国学班,试图揭开少儿国学班培训市场的乱象。
一、“国学”成为谋取利益的噱头
这是国学班上常见的一幕。一群年龄大约在6岁到10岁之间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更衣室,换上汉服,摇身一变,“穿越”成为汉代小儿郎。
老师为孩子们讲授国学知识,教孩子们正衣冠、拜孔子、诵国韵、学习茶道、学写“德”字。另外,国学班大都装饰得古色古香,能感受到一种儒文化气息——孔子画像、“启蒙养正”的牌匾、摆满经典读物的书架等等。
国学学什么?《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中国传统经典名著是几乎所有国学馆的必修课。
同时,朗诵《咏鹅》《静夜思》《春晓》等朗朗上口的古诗,学习《孔融让梨》《木兰从军》《精忠报国》等经典的中国传统历史故事,也是国学学习的一方面。
除了学习传统经典之外,国学班还会开设各种不同的课程:例如传统礼节、水墨动画、国艺鉴赏、书法练习等课程,在每个传统的节气到来时,有的国学班会组织小朋友们参加不同的活动:如端午节到来时,通过组织孩子们品尝粽子,制作香包等特有的民俗活动,让他们体验传统节日独有的韵味。
正是这些形式多样又带有浓厚历史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吸引了众多的家长。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些类似穿长袍、拜孔子、崇尚素食等形式主义,不过是有的办学者拿国学“说事儿”,搞噱头,目的是收取高额学费。
国学班一年的收费堪比大学学费。比如,乌鲁木齐一家幼儿国学班的老师,主要收3至7岁的孩子,一年上课48次,每次上课三小时,全年收费8400元。
记者调查了解到,北京少儿国学班一年的学费大约都在1万元左右。
当国学成为谋取利益的噱头时,国学本身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二、过火的“惩戒权”
2013年10月,家住北京市亦庄的肖女士每月花费6000元,将儿子乐乐送进朝阳区“海印蒙学”国学私塾学习传统文化。
三个月后,肖女士把乐乐接回家后,发现乐乐腰部有伤痕,孩子称是先生让两个大孩子管教他时弄伤的。
乐乐还告诉妈妈,先生让他趴在床上,用戒尺打屁股,如果敢喊疼,就专门打伤口,会更疼。
一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从国学班回来告诉他,上课时国学老师对另一个学生进行打骂。
后来了解到该名被打骂的学生,其实智力上是存在先天缺陷的。对于打骂,该老师的解释是“当时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
虽然有句俗话说“不打不成器”,但到底老师能不能打孩子呢? 在古代私塾,如果学生背不出书,教书先生就会用戒尺打手心来惩罚学生。
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解释说,实际上,打手心打的是劳宫穴,有按摩穴位的作用,帮助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从童童的严重伤情,可以看出张红霞不懂国学文化,更不懂国学的棍棒教育思想。”
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主任、六艺国学馆馆长陈岳琴告诉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力,但是教师不能过度使用惩戒权,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
现在很多国学班老师,已经在滥用惩戒权。
三、“作坊式”的教育模式
除了少数几个大型教育机构里开办的国学班,一般的国学班办学地点大都比较隐蔽,比如在偏僻村庄,小区个人住所等,进行封闭式管理教育。
张红霞的“女德国学班”租住在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业兴庄的一条小胡同里,小院结构简单,只有几间平房,学生也只有3名。
张红霞将国学班开在如此隐蔽的地方,要求家长半年才可探望一次,进行封闭式管理教学。
四、国学班大都无办学许可
“除了一些大型教育培训机构,一般的国学馆都没有资质。”从事国学教育已经7年的齐先生透露,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要有工商营业执照,还得获得教育局的社会办学行政许可。
“获得教育局的办学许可的要求很高,比如,要具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办学场地和教学用房,校舍面积不低于500平米,其中教学面积不少于80%;房屋产权清楚,租用期或使用期限不低于3年,适合办学,无安全隐患;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为办学场所;教室和办公室应设在一处等等。”
然而,许多办培训班的老师租间教室,交点租金便开始上课,至于老师的资质如何、水平是否过关,却无人过问,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们能否学到知识更不得而知。
国学教育在阴暗、封闭的环境下发展出来,势必会发生一些悲剧。
近年来,“国学”二字,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专家教授”粉墨登场,一些“有识之士”闻风跟进,也使得一些教子心切的家长被卷入“国学热”中,因此各种类型的所谓国学班、国学舘、私塾等应运而生。
这就不免会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乱象丛生的现象。上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也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已。那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经典?怎么才能学好国学、经典?国学班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教材?用什么样的方法?
还有师资水平、管理模式等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解决好。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
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
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
但“国学”的概念争议很大。一般认为,“国学”即“以易学为根基,发展出来的华夏诸子百家学术”。
“经典”一词,有三层含义:
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博览经典;
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儿童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实践家、累积式教育法创始人、育心经典的大家长赖国全老师,对国学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概括,首次提出了“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的国学经典体系。
赖老师带领育心人正在进行着一场自有人类以来真正的教育革命。
这场教育革命,突出表现在育心经典的七大创新上,即: 在学习内容上,提出“系统读经”; 在学习次第上,提出“读根教育”; 在学习方法上,提出“累积式”教育法; 在学习手段上,编写了系统实用的教材; 在学习目标上,提出“超越圣贤”;
在学习实践上,创立了“大易网络国学院”和育心经典户外读经班;
在学习成果上,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榜样。
前几天刚刚举办的育心经典第三届读经宝贝考核活动,就是一次读经成果大展示:参赛的孩子有116名,义工100多人,参加现场观摩的家庭和孩子有300多人,网络观摩在线人数最高达到340人。
从现场到网络,整个活动气氛欢乐和谐,令人神往,充分体现了育心的大爱无疆,昭示着育心的前景无量。
这是当今社会上任何少儿国学班、国学馆及私塾所根本无法比拟的。育心经典的七大创新和独有的经典教育模式,已经使数以万家庭参与并受益,还有由育心家人开办的遍布全国各地的读经班正在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受益家庭和孩子更是不计其数。
育心经典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取得如此引人瞩目的成果,原因何在?
根本原因就是育心人的情,育心人的爱,育心人肩负的七大历史使命和育心经典的七个特点所致:
育心经典的七大历史使命:
1、完成一整套系统的、完备的国学经典教材的编写;
2、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不断创新;
3、继续完善我们这套科学高效的“累积式”教育法;
4、打造一个真心付出、独一无二的文化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
5、培养一批经世济用的超级人才;
6、引导社会大众养成热爱经典、学习经典、珍惜经典、消费经典的习惯;
7、用生命践行经典的精神,承担责任,勇敢纠正文化传承中的各种偏差,恢复真正的中国文化,还中国文化以本来面目。
育心经典的七个特点:
第一,我们是一群有理想的人; 第二,我们是一个有灵魂的团队; 第三,我们是一个有品牌的公司; 第四,我们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第五,我们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团队;
第六,我们是一个有幸福感、有成就感的团队; 第七,我们的事业是真正完美地实现了义利合一的事业。
赖国全老师的《演讲集》《学说集》和《问答集》三大文集,是育心经典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和高度概括;
育心经典的读经教育模式和累积式教育法,不仅适用于家庭,同样适用于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当然也适用于各种国学班;
育心经典开创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先河,引领着我国国学和经典教育的发展方向。
育心经典正是:易经传太古,大道源流长;往圣吾辈继,中华天命昌。
第二篇:少儿国学班乱象调查:作坊式模式 无办学许可
少儿国学班乱象调查:作坊式模式 无办学许可
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训下,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把孩子送进国学班“镀金”。图片来源于网络
9岁的童童(化名)被送到一家国学馆进行封闭式教育,三个月后,母亲张梅再见她时,却是一身伤痕。原来,童童在学习期间被国学班老师张红霞用木棍、锤子打,用针扎进指甲,甚至逼她吃手纸。2014年7月4日,张红霞因故意伤害罪被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事实上,童童的遭遇不是偶然。近几年,社会上掀起了愈演愈烈的国学热,少儿国学班招生广告几乎随处可见。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训下,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把孩子送进国学班“镀金”。但鱼龙混杂的国学班市场,除了国学的氛围,还充斥着虐待、体罚,和浓厚的商业气息。
《方圆》记者走访了多家少儿国学班,试图揭开少儿国学班培训市场的乱象。
“国学”成噱头?
一群年龄大约在6岁到10岁之间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更衣室,换上汉服,摇身一变,“穿越”成为汉代小儿郎。老师为孩子们讲授国学知识,教孩子们正衣冠、拜孔子、诵国韵、学习茶道、学写“德”字。这是国学班上常见的一幕。
记者到访过的几家国学班,大都装饰得古色古香,能感受到一种儒文化气息——孔子画像、“启蒙养正”的牌匾、摆满经典读物的书架等等。
国学学什么?《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中国传统经典名著是几乎所有国学馆的必修课。国学馆大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的国学馆编制了“《弟子规》操”,每天早操,孩子们就一边朗诵“弟子规,圣人训”,一边跳舞。
除了以上经典书籍,朗诵《咏鹅》、《静夜思》、《春晓》等朗朗上口的古诗,学习《孔融让梨》、《木兰从军》、《精忠报国》等经典的中国传统历史故事,也是国学学习的一方面。
除了学习传统经典之外,国学班还会开设各种不同的课程:例如传统礼节、水墨动画、国艺鉴赏、书法练习等课程,在每个传统的节气到来时,有的国学班会组织小朋友们参加不同的活动:如端午节到来时,通过组织孩子们品尝粽子,制作香包等特有的民俗活动,让他们体验传统节日独有的韵味。
正是这些形式多样又带有浓厚历史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吸引了众多的家长。有些国学馆则为了吸引学生,更是搞出各种花样,比如,倡导节俭,粗茶淡饭,甚至要求学生吃素戒荤。北京一名家长告诉记者,他将孩子送入一家吃素戒荤的国学馆一段时间后,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被告知孩子营养不良。
“古代私塾里的孩子可以吃素戒荤,粗茶淡饭,但并不表示现在的环境下,孩子们也适合那样一套教学方式。”北京陈岳琴律师事务所主任、六艺国学馆馆长陈岳琴认为,办国学班的人都应该先研究下中国的私塾文化,不能随便拎出哪一种教学方式,搞噱头炒作,否则会害了孩子。“古代私塾中,孩子除了念经,还会被安排到田里耕作,吸收大自然的能量,现在的自然环境不如以前,又让孩子一整天念经,适得其反,这也不是国学的目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些类似穿长袍、拜孔子、崇尚素食等形式主义,不过是有的办学者拿国学“说事儿”,搞噱头,目的是收取高额学费。
国学班一年的收费堪比大学学费。比如,乌鲁木齐一家幼儿国学班的老师,主要收3至7岁的孩子,一年上课48次,每次上课三小时,全年收费8400元。记者调查了解到,北京少儿国学班一年的学费大约都在1万元左右。
过火的“惩戒权”
也有媒体曾报道过“国学班”的孩子被打情况。2013年10月,家住北京市亦庄的肖女士每月花费6000元,将儿子乐乐送进朝阳区“海印蒙学”国学私塾学习传统文化。三个月后,肖女士把乐乐接回家后发现,乐乐腰部有伤痕,孩子称是先生让两个大孩子管教他时弄伤的。乐乐还告诉妈妈,先生让他趴在床上,用戒尺打屁股,如果敢喊疼,就专门打伤口,会更疼。
《方圆》记者调查发现,在少儿国学班里,体罚现象较为明显。
一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从国学班回来告诉他,上课时国学老师对另一个学生进行打骂。后来了解到该名被打骂的学生其实智力上是存在先天缺陷的。对于打骂,该老师的解释是“当时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
虽然有句俗话说“不打不成器”,但到底老师能不能打孩子呢?一位从事国学教育的老师告诉记者,中国古代棍棒教育思想由来已久,从文字起源可窥见一二。教育的“教”在甲骨文中的解释是:右边是一只手拿了一条教鞭,左下方是个“子”,子上的两个叉是被教鞭抽打的印记。
在古代私塾,如果学生背不出书,教书先生就会用戒尺打手心来惩罚学生。该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解释说,实际上,打手心打的是劳宫穴,有按摩穴位的作用,帮助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有中医认为,劳宫穴属于心包经,刺激劳宫穴通过经脉的传导,会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有利于往大脑多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人的记忆。
“从童童的严重伤情可以看出张红霞不懂国学文化,更不懂国学的棍棒教育思想。”陈岳琴告诉《方圆》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力,但是教师不能过度使用惩戒权,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现在很多国学班老师已经滥用惩戒权。
“事实上,教师如何使用惩戒权法律并无作出详细的规定。对于教师来说,就算了解惩戒权的具体条例规定,也很难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适度使用惩戒权。”
“惩戒权是国外的一个法律名词,在我国,则只是一种习惯说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曲新久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没有任何法律赋予老师有责罚、处罚学生身体的权利,只有批评教育的权利。“对学生的身体责罚也不符合教育法的精神。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轻轻敲打后脑勺,这种提示性的惩罚是可以的,但不能打后背、脑袋等身体部位,除了过激身体触碰不允许外,侮辱人格也不行。”
陈岳琴分析说,造成惩戒权滥用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家长的问题,也与国学老师的素质有关。“有的家长花钱送孩子参加国学班,希望看到孩子的明显进步,急于看成果,家长的这种功利心态很容易促使老师对孩子进行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那就可能会出现过度使用惩戒权来督促孩子学习。另一方面,老师个人的素养不够,也可能出现惩戒过度现象,甚或故意伤害而触犯刑法。”
“作坊式”教育模式
网上搜索“国学班”,仅北京市范围内在网络公开的“私塾”、“学堂”、“国学夏令营”等就有3000余条信息,一些国学班还将招生广告搬上了58同城等网站的招聘频道。在这其中有一些长期从事国学教育的私塾和学堂,也有一些带着“国学课”的特色培训机构,当然也不乏像张红霞一样只招收几人的“私人班”。
《方圆》记者发现,除了少数几个大型教育机构里开办的国学班,一般的国学班办学地点大都比较隐蔽,如家庭“作坊式”的存在。比如在偏僻村庄,小区个人住所等,进行封闭式管理教育。
张红霞的“女德国学班”租住在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业兴庄的一条小胡同里,小院结构简单,只有几间平房,学生也只有3名。据业兴庄村委会工作人员雒先生介绍:“张红霞通过市里的一个朋友介绍,在我们村租的房子,但没有备案。平时张红霞租的大院没有挂女德国学班等学校之类的牌子,而且经常锁门谁也进不去,就连电工去修电线都进不去她家。”附近的居民大多以为只有她一个人居住。张红霞将国学班开在如此隐蔽的地方,要求家长半年才可探望一次,进行封闭式管理教学。
“国学主要是靠自学为主,孩子被圈在没有家长接触的环境下,以封闭式管理教育,如果国学班没有规范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陈岳琴说。
昌平区崔村镇香堂村在网上被称为“国学村”。村民称,最多时候,村里共有10多家孔子学校、私塾,都是以租用农民四合院或者村里别墅开办的。村民反映,这些国学班的开办情况不一,招收的孩子也多在10岁左右,基本上没有成年人。老师还会带着孩子打太极拳。
香堂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顺义国学馆虐童事件发生后,村委会已经加强了对村里的所谓学校的检查力度,几乎每天都在清查,所有没有手续的国学馆一律停办。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没有资质的国学馆仍旧大门敞开,里面的器具用物,明明像是“营业中”。
“我们提供的国学学习,更像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实行的也是家庭作坊式教育模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学班老师齐先生告诉记者,他自己开设了一所国学馆。最初只是想为孩子学习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后来慢慢的有一些家长将孩子送来。“国学本来应该是家长教给孩子的,但他们能力有限不能完成这部分家庭教育,便送来我这儿。”
大都无办学许可
“除了一些大型教育培训机构,一般的国学馆都没有资质。”从事国学教育已经7年的齐先生向《方圆》记者透露,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要有工商营业执照,还得获得教育局的社会办学行政许可。“获得教育局的办学许可的要求很高,比如,要具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办学场地和教学用房,校舍面积不低于500平米,其中教学面积不少于80%;房屋产权清楚,租用期或使用期限不低于3年,适合办学,无安全隐患;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为办学场所;教室和办公室应设在一处等等。”目前,齐先生的国学馆虽有工商注册的公司资质,但同样没有教育部门的行政许可。
2006年11月28日,国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答记者问时曾表示,根据新近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非义务教育以外例如私塾的各类学校,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申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批准也可以办。
但现实中的做法并不统一。例如面对广东林林总总的收费国学班,广州市教育局有关人士曾对媒体如此答复:像孟母堂国学馆这类私塾,属课外兴趣班、培训班的性质。只要不涉及学历鉴定,就无须经教育部门备案审批。
陈岳琴也认为,只要国学班是诚实办学,政府部门的过多干预可能阻碍国学的传承和发展。但如今,在政府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办学行为中鱼龙混杂现象严重。
《方圆》记者了解到,许多办培训班的老师租间教室,交点租金便开始上课,至于老师的资质如何、水平是否过关,却无人过问,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们能否学到知识更不得而知。还有些人性格内向古怪,本身融入不了社会,自己喜欢国学就开始筹备国学培训班。国学教育在阴暗、封闭的环境下发展出来,势必会发生一些悲剧。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国学班为了节省经费,甚至会招收一些义工当老师,给这些义工提供免费的食宿。在网上搜索国学义工,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招聘义工信息,对义工基本没有什么要求,网上称凡有志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之有识之士不限学历均可报名。“来参加国学班的义工大多没有国学积累,文化学历初中、高中都有。这些有点国学爱好的义工大多是处于失业阶段,冲着提供免费食宿来的。”该知情人士透露说。
除了各种国学招生信息以外,开国学班也可以加盟,只要有办公地点,想要加入有点名气的连锁国学班也并非难事。
《方圆》记者暗访了一家名为小夫子的国学馆,工作人员孙先生介绍,如果想加盟其公司,需要加盟者自行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然后公司会提供教师的培训工作,至于教师的招聘公司也会帮忙在网上招聘,而所聘用的老师不一定非要有教师资格证,“主要看国学水平”。
陈岳琴认为,当国学成为谋取利益的噱头时,国学本身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第三篇:关于少儿国学班的调查报告
关于少儿国学班的调查报告 本调查报告以符合本公司开展的以“孝”“亲情”
为核心思想的少儿国学班为基础,对广州、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关于国学班的教学进行调查,调查报告内容有:上课内容、形式、收费、时间、课程设置、特点、家长及社会反映,以及借鉴和反思。
一、上课内容
(1)《弟子规》――精读精解,学以致用。
该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分五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的守则规范。该书被认为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国学堂通过解读、引导背诵及实践指导等方式让少儿无形中将圣贤言行贯穿于日常生活。
(2)《二十四孝故事》 ――故事教学,寓学于乐。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本经典的选讲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孝敬长辈的故事,让少儿形成孝亲的价值观,改变身心。
(3)其他:《三字经》、《论语》、《唐诗》等符合“孝”、“亲情”的经典。
第四篇:婚介乱象调查
婚介乱象调查
时下,许多单身男女会选择婚介机构来寻找另一半。记者暗访发现,有些婚恋机构对征婚者身份核查不严,有些则高价收取会员费,却不按承诺提供相应服务,还存在会员个人信息核查出现缺失等问题。由此造成当事人被骗感情、被骗钱财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些乱象,在目前的婚介市场屡见不鲜。对此,律师表示,婚恋网站需要更详细的法律规定给予约束,婚恋网站自身也应该切实提升信息核查等保障能力。同时,警方提醒,对婚介机构介绍的对象,建立信任不应太草率,要格外小心对方提出的经济要求,当心上当受骗。
实体婚介机构,没有身份证也能先注册
记者通过深入了解,发现如今的实体婚介机构,大多“蜗居”在高层写字楼甚至居民楼内。2017年年初,记者来到北京世纪佳缘西直门门店,进门后,一位自称顾问的中年女子接待了记者。
在详细询问了记者的年龄、职业、工资、房车、婚恋史及择偶目标后,中年女子要求记者填写个人信息。当记者质疑为何只问“贵姓”,却不核实身份,如此草率能否保证信息真实性时,这位自称顾问的中年女子称,“我们后期肯定要做身份核查。但是你既然来了,肯定是以找到有缘人为主,我们相信你的诚意。核查的事情,我们可以在注册确定合作之后再进行。”
看?者还有疑虑,该顾问又安慰道,“我先把一些优质资源给你看看,如果你觉得有看上眼的再进行合作。至于身份证什么的,可以以后再给我们带来。”很快,这名顾问给记者看了不少男士的资料。
“你可以开一个一万多元的套餐,我们都确保一对一配对的,而且还会根据你的要求推荐具体的人。”顾问称,在她手中成功配对的人有几十对,肯定能给我找到合适的男友。记者以价格偏高为借口准备离开,该名顾问马上称“还有便宜的”,并许诺可以通过优惠活动价格再便宜几千元。记者借口没带钱包得以离开。
缴纳高额会员费,定制服务不“合身”
说起婚介,今年31岁的市民李女士气就不打一处来。“交费之前跟你说她多么专业,介绍成多少对,手里有多少优质客户。谁知道,交完钱就换了个人,售后服务一概不管。随便找几个人来和我见面,个人条件和我所要求的完全不符。”李女士说,今年春节前,她在某婚介机构办理了6888元的VIP服务。本想能够通过婚介找到如意郎君,却没想到找了一肚子气。
李女士告诉记者,本来她只是希望注册免费会员,但在咨询的时候,一名自称“顾问”的女子向她推销办理高级会员。在对方的游说下,她就花钱办理了高级会员。“当时可能被忽悠懵了,就觉得那位顾问很专业,还给我看了会员大数据,很多人条件都不错,我就交了钱。”李女士说,交完钱后那位顾问再三向她承诺,一定会“层层筛选、多方讨论,确定是高度匹配后再安排双方见面”。
没多久,那位顾问便通知李女士与某男士见面。但在见面之前,李女士没有得到男方的任何资料。“红娘对男方的情况是一问三不知,完全不像她说的事先经过详细了解,只是一味要求我去见面。”李女士称,无奈之下,她只能到现场去见面。谁知道,一看连外形都跟她的要求不匹配。
本以为这次是个“意外”的李女士,满怀期待地等待下一次见面安排。谁知道,第二次来见面的男士更是让他失望。“我明确要求为未婚男子,但是来相亲的人却是离异男士。更可笑的是,本来是相亲,此人居然还想把我发展成客户,让我去购买他们公司的产品”。李女士随后立即要求退款,但是婚介却以“已经安排见面,是你自己不满意,后续还有5次见面机会”为由拒绝了她的要求。李女士将此事发至微博,但是很快接到了婚介的“连环电话”,要求她删除微博才能退款。无奈下,她删除了微博,但婚介还是没有退款。
从事婚介工作已经8年的常女士告诉记者,从顾客进入婚介开始,其实就已经被婚介的工作人员“评分”。“如果来征婚的人条件很好,算得上是优质资源,顾问会主动推荐顾客办理免费会员,将他们当作是‘资料库’,不定时地安排去和不同的人相亲。这样的相亲机会,大部分是在帮着婚介‘壮门面’,成功的机会很小。相反,如果是条件比较差的客人,婚介基本上都会抬高价格,然后通过免费会员来给配对”。
常女士称,正规婚介机构是有很大成本的,如果价格过低,肯定存在隐性消费的情况。“一家正规机构从证件检查、合同签订、收费标准、发票开具等方面都是有要求的,这样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员质量。如果是那种‘三不管’的婚介,肯定也无法保证客户的质量。”她称,很多婚介会用低价格来吸引客人,但是后期服务跟不上。“相亲市场,大家一般都是普通人,如果碰到条件太优秀的,背后一般都有问题。因为条件优异的人身边向来不缺追求者,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婚恋交友APP,虚假信息也可注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网络相亲的核查力度更是令人担忧。
记者随机从网上下载了4款婚恋交友软件。其中3款只需随意填写“性别、出生日期、地区、婚姻情况、身高、学历、月薪”等信息,即可快速完成注册。虽然网站也会提示“进一步完善信息获得更多展示机会”,但会员只需花60元,便可获得一个月的无限次交流机会。
在另外一个婚恋交友APP中,软件只需验证手机号码即可完成注册。相比之下,另外一个审查较严的婚介APP,要求注册人手持身份证正面进行拍照,并上传身份证的完整照片。但是记者用手遮挡住身份证的个人信息,并只露出半张脸进行上传注册。随后,在网上使用虚假性别、动漫头像以及虚假昵称完善资料。大概一分钟后,APP就显示记者已经注册成功。
在软件上,不到10分钟,便有9名征婚女子通过软件和记者搭讪。记者发现,这些女子的个人信息也并未通过实名制认证。其中一人使用的头像,是韩国某女明星的个人写真。还有人填写的年龄是15岁,个人资料中显示“希望半年内领证”。而这些人的手机号、微信号等具体信息,只要花钱注册VIP 会员就可以查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婚介交友网站上,隐藏着一些网络色情信息。在婚恋交友APP上,一些个人信息中写着“私聊”等信息。也有女子通过聊天,对记者进行暗示“你喜欢大胆主动的女人吗”,“我的身材很好,你想看看吗”。其中一名女子还赤裸裸地说,“我很主动,可以约”。
这些有色情暗示类的话语,在聊天中屡屡出现。此外,还有人要求记者添加微信或者QQ转移“阵地”聊天,并发送给记者一些衣着暴露的照片。记者添加一名女子的微信,发现在其朋友圈中尽是“成人用品用法示意图”。与此同时,她将记者的婚恋APP好友删除,记者无从查找。很快,她通过微信向记者兜售色情小视频,并称可以提供色情一对一“听指挥游戏”。
市民王女士,曾在一个征婚网站上,被一名自称来自香港的男子,以“网上交友”方式骗走14万元。
王女士说,一个网名叫“等待爱的到来”的香港男士,通过征婚网站不断给她留言,王女士当时出于礼貌开始与他交谈。经过数日的网上交流,王女士逐渐对这位香港男子产生了好感。王女士说,他自称的真实姓名叫唐志文,是香港公民,从事六合彩、赛马工作。网上交往的时候,他发送过来大量的“私人照片”。照片上的这个男子长相英俊、温文尔雅。没过多久,王女士就提出要见面的要求。
此后,这名男子满口答应,并表达了同样急于见面的心情。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只是给李女士打电话,甜言蜜语之余,只字不提见面的事。“那段日子我整天神魂颠倒,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个香港男士的异常反应”。在拒绝了王女士第三次要求见面后,这位叫唐志文的人突然向她透露了一个赚钱的信息。“他就突然说,六合彩公司有一个特码奖,它是内部的,只有20个名额,利润能达到1比45。假如申请人投资一万元,扣掉公司的提成,那么申请人就可以拿到36万元。”王女士称当时认为唐某真心实意地为她好,于是就给唐某汇款14万元。
没过多久,一个自称香港赛马会总公司香港六合彩公司投注部的高级经理,给王女士打来电话,告诉她之前投的六合彩特码中了200多万元人民币。但是要领取这笔奖金,还要缴纳5%的公证金,需要再交11万元。王女士突然间感觉有些不安,向周边的朋友咨询后,觉得可能上当了。而此刻骗子催款的电话却是一个接一个。
王女士随后报警。很快,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郑某、林某和另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对利用网络交友实施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这个长期活动在福建漳州、以网络交友为名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被警方一举捣毁。
通过婚介寻找另一半要有防范意识,婚介机构应加强实名制核查
民警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一些特点,男女在交往中要特别注意。民警表示,在婚介诈骗案件中,女性受害人多是有过感情受挫经历的中年女子,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于男性受害人,女性犯罪嫌疑人则多以漂亮容貌为掩护,借索要保证金、诚意金或彩礼进行诈骗。民警称,要避免上当受骗,最根本的是要提高防范意识,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网上聊天或煲电话粥就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势必太过草率。最重要的是,在交往期间若对方提出经济要求,要格外小心留意,不要轻易汇款。在未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切勿与对方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警方表示,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不得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若有发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由发证机关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通知企业登记机关;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由备案机关责令暂时关闭网站直至关闭网站。市民一旦发现婚介机构或者网站出现违法情况,应该及时举报。
北京康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立宏表示,市民在通过婚介寻找另一半的时候,应该首先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他称,在进行登记前,要注意核查婚介机构的《工商营业执照》,线上平台则是核查其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这?幼觯?才能保证在有资质的婚介进行相亲寻友。
吴立宏称,用户应该加强自身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从而保护自己的信息及人身财产安全。他称,当前利用婚恋网站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多是诈骗、色情类违法活动。用户在网站中应持严肃、审慎的原则与其他用户交流,不要在起初便将自己的财产等诸多情况告知对方,发现有诈骗、色情等可疑用户,应立即停止联系并向网站、政府执法部门举报。
吴立宏表示,根据《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以虚假信息骗取账号名称注册,或其账号头像、简介等注册信息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通知限期改正、暂停使用、注销登记等措施。这一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全面实名制建设的正式开始。
国家网信办虽然在“婚恋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中,要求婚恋网站必须实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但关键问题是,婚恋网站并未与公安系统资料库联网,不具备甄别会员身份信息真实性的权力。所谓的实名制认证,也只是单纯基于身份证信息的认证。但身份证本身也可能不是真实的,这样反而会使网友形成认识误区,以为只要是实名认证就能确保信息全方位真实,结果放松了警惕。
对此,婚恋网站应与用户签订协议,约定用户应使用本人真实姓名进行注册,以及对用户信息和隐私的保护等必要条款。并在法律允许和条件具备的范围内,尽量对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审核,发现使用虚假信息的应不予注册。事后发现利用虚假信息注册的,应立即注销其登记,并及时在网站内发布公告,提醒广大用户注意。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致使其他用户受到损失的,婚恋网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客观地讲,记者在婚介市场看到的乱象并非“触目惊心”,而是太多的急功近利、敷衍了事、欲速不达与“不走心”。在北京这个第三产业已占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九成的城市,婚介服务的成熟度、贴心度与10年前相比,变化的似乎只有形式。
婚介网站或者线下平台,是否能为单身男女做出更多呢?答案是肯定的。更审慎与效率的身份审核制度,更严格的举报和黑名单制度,会极大削减职业骗子的生存土壤,更重要的是剔除那些只想“约炮”的感情骗子,让交友与恋爱更加纯粹。
可这恰恰也是最难的,婚介市场貌似庞大,实则一直缺乏足够的商业基础与价值观支撑。记者注意到,在一些互联网巨头公司,“价值观考核”占比颇大,如果能有一些婚恋平台也引入这种机制,不是单纯以拉来多少“钻石客户”考核,而是注意考核“婚恋顾问”对牵线一桩幸福姻缘的投入度和职业精神,或许这个城市会对职业红娘们赋予更多的尊敬。
需要审慎的,当然不止是婚介,还有所有的参与者。爱情很难指望“高效”,婚姻不是划定几个指标后按图索骥就好,不要带着焦虑与速成的心态去寻找另一半,更不要随便去“垃圾堆”翻找爱情,那里不光有渣男和废品,还可能有危险品。
第五篇:教辅乱象调查
新学期开学了,中小学生们背着书包又走进了学堂。记者长期跟踪调查发现,不少中小学生沉重的书包中充塞着各种各样的教辅书,有的书包中教辅书重量远超过教材书重量。更甚的是,一些教辅书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低劣、拼凑、抄袭的居多,有的甚至错误百出、以讹传讹,对孩子们造成误导和伤害,令人担忧!
学生书包:教辅书变相塞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刘珊欣放学回家后,从肩头上卸下沉重的书包,就久久地躺在沙发不吭一声。刘珊欣的妈妈称了一下书包的重量,总重5080克。书包里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5本课本,重1100克;《语文跟我学》《语文课课通》等2本语文辅导材料和1本数学辅导材料,重1050克;一台学习机、两叠厚厚的英语报纸和作业本加起来也有1460克重。“辅导书班里几乎人人都有,有的还不止这几本。”刘珊欣说,每次上课时,老师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核对辅导书上的答案,没有买辅导书的学生只有自己看其他书。
这些教辅材料是如何进入刘珊欣的书包的呢?刘珊欣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大了,有了零花钱,大部分教辅材料都是孩子自己买的。”比如数学讲到某一章节,老师会出一本辅导资料中的题,上课也会讲评这些题,孩子下课就会问老师“这本书叫啥名字,从哪儿买来的”,然后孩子就会按照老师提供的信息去买。等讲下一章节,老师又会出另一本辅导资料中的题,孩子就会去买另一本。所以,有时一门课有好几本辅导资料。
“有时老师也会无意或有意地提供一些信息给家长,我们也会帮孩子去买。”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开学时,老师虽然不直接把教辅材料拿到教室去卖,也不组织学生统一收钱去买,但会通过短信方式告诉家长:要买的辅导材料书名、出版社和在哪里能买到。
“现在老师布置题有时就直接在教辅材料上布置,孩子们做题也直接在教辅材料上做,谁不买教辅材料?”教辅书被变相塞进孩子书包,一位家长直言时显得十分无奈。
“一号《首辅》,两部《兵法》,《三尺讲台》,‘四轮’《攻略》,‘五点’《导学》,‘六步’《题典》,七思八想,久坐不动,十分刻苦,教辅书山,寻寻
觅觅劳心智。”这是北京一位高三学生在作文中对自己学习状况的描述,真实地反映教辅材料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何其大。
图书市场:教辅书鱼目混珠
记者在北京朝阳公园附近的图书批发市场,发现许多学生结伴过来选购图书,一些热门的教辅书店里人头攒动。记者看到,中小学教辅材料占据整个图书批发市场近一半的店铺,一排排书架和展示台上,摆满了《口算题卡》《基础练习》《xxx考试卷》《xx课堂达标》等五花八门的教辅书籍,令人眼花缭乱。
一些出版社想尽办法在书名上创造新奇,大玩噱头,用诸如“学霸”“考霸”“五星教练”“名师辅导”等标题来吸引学生和家长的眼球。为使学生和家长爽快地掏腰包,出版商家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各显其能。
一本《通用模型解题》的广告吹嘘效果为:“不管碰到什么难题,只需要把模子往上一套就行。如今,很多受益于《通用模型解题》的学生,都把它昵称为学习数学、物理等科目的傻瓜方法。”一位家长纳闷地问书店老板:“既然傻瓜都可以无师自通,那还要老师干什么?”
“一些出版企业出一本教辅书只需要买个书号,找几个老师,然后把一些热门的教辅书中的题目改动几个数字就可以出书。”一位从事教材编写的出版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个体书商就是找几个根本不懂新课程教学的人,用剪刀加糨糊,拼拼凑凑,快速高产,这样出来的教辅书质量可以想象。
不少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反映,目前教辅图书选题严重同质化,大部分彼此抄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创的精品少之又少。有的打着新课标的旗号,换汤不换药,内容陈旧不堪;有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新课标,内容导向却仍然是陈旧的,很多知识点也是在“炒冷饭”,对学习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那些东拼西凑、内容粗糙的教辅书,甚至会误导学生。
教辅规范:须完善制度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每年都下文禁止学校、老师向学生摊派教辅材料和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但质量低劣的教辅材料仍如冰河下涌动的暗流,变相“溜进”学生的书包。
目前教辅资料进入学生书包主要有如下几种渠道:一是少数地方教育部门仍然在统一推荐和统一组织征订,新华书店或书商发行;二是新华书店大量向学校独自征订发行教辅或随教材搭售,这是主渠道;三是个体书商直接向学校推销发行教辅;四是学生和家长在学校或老师的“指引”下到书店、公司购买;五是学生或家长随意到市场购买。
“要想富,编教辅。”这是目前一些教辅编者们常用的口头禅。近几年,全国每年出版的教辅书约在1万种以上,这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驱动,使各路人马处心积虑挤进教辅市场。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教辅编者队伍越来越庞大,甚至一些大学教授、作家也为利益所动,纷纷加入教辅书的编写队伍,他们或担任教辅书的主编、顾问,或为教辅书题词作序,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份夸大宣传教辅书的效果,这对教辅书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给学生减负年年在喊,孩子们的书包却越背越重,之中就有泛滥低劣的教辅材料惹下的祸。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毁了教育,也会害了孩子。”面对目前纷乱的教辅材料,不少老师和家长感到十分忧虑。
北京一家编写教材机构的负责人赵勇说:“只有从完善制度上入手,加强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选用、发行环节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采用政府干预、引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手段,统放有度,疏导并用,进行教育、出版行政与制度的综合治理,才能有效规范中小学教辅图书市场,维护正常的中小学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