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考点总结
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
1.企业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动和管理业务的方法。
企业战略的特征为:(1)总体性;(2)长远性;(3)指导性;(4)现实性;(5)竞争性;(6)风险性;(7)创新性;(8)稳定性。
2.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1)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管理;(2)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管理;(3)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性管理;(4)战略管理重在改进效能,而职能管理重在改进效率。
3.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区别
企业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谋划或方案”,而战略管理则是对企业战略的一种“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的谋划或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明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是相当重要的。对企业界来说,有助于更好地加强战略管理;对于理论界而言,则有助于纠正目前很多人将这二者混淆的状况。
4.企业战略的层次
企业战略一般分为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
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竞争战略又称战略经营单位战略或事业部战略,是在公司战略的指导下,各个战略业务单位(SBU)制定的部门战略,是公司战略之下的子战略。
职能战略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公司战略与竞争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
第二章 战略分析
1.PEST的基本内容
PEST主要是对政治法律因素(P——Politics)、经济环境因素(E——Economy)、社会文化因素(S——Society)和科学技术因素(T——Technology)进行分析。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的五种力量模型的主要内容
3.潜在进入者的含义
潜在进入者是指产业外随时可能进入该产业而成为竞争者的企业。
4.进入壁垒的含义
进入壁垒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5.退出壁垒的含义
退出壁垒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6.替代品的含义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产品。
7.供应商的含义
供应商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配件等的供应单位。
8.战略群体的含义
战略群体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
9.竞争对手分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观点,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主要抓住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未来目标;二是自我假设;三是现行战略;四是潜在能力。
10.产业的主要经济特征
产业的经济特征的主要内容有:(1)产业的性质;(2)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3)产业的市场规模,即该产业的市场需求量;(4)产业的竞争范围;(5)产业的市场增长态势;(6)产业内生产厂家的数量及相对规模;(7)产业内买方的数量及相对规模;(8)产业前向及后向的普遍程度;(9)产业的生产工艺、技术革新及推出新产品的速度;(10)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11)产业的进退障碍及其难易程度;(12)产业的赢利水平。11.产业的主要经济特征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1)产业的性质可以反映企业所定位的业务性质。
(2)产业的市场规模,决定着企业进入者的多少。
(3)产业的市场增长态势的快慢,决定着企业的进出。
(4)产业内生产厂家的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企业现有的竞争状况。
(5)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可以反映企业的竞争优势。
(6)产业的进入壁垒高低,可以反映潜在进入者的进入的可能性。
(7)产业资本需求大小,可以反映企业进入产业的进退障碍的高低。
(8)产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速度,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的风险。
(9)产业前后整合的难度,可以提高或降低竞争的程度。
(10)产业的赢利水平,可以提高或减少对企业的吸引力。
12.产业赢利能力与五种力量的关系
产业赢利能力与五种力量的关系如下表
项目 降低赢利能力
提高赢利能力
进入壁垒
退出壁垒
供应商力量
买方力量
产业内竞争
替代品压力、低
高
强
强
强
剧烈
易于替代
高
低
弱
弱
弱
不剧烈
难以替代
13.影响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
影响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1)规模经济;(2)产品差别化;(3)资本需求;(4)转换成本;(5)销售渠道;(6)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
14.影响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主要有:(1)竞争者的多寡及力量对比;(2)市场增长率;(3)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4)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及转换成本;(5)产业生产能力的增加幅度;(6)产业内企业采用的策略和背景的差异以及竞争中利害关系的大小;(7)退出壁垒。
15.影响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主要有:(1)供应商的产业集中度;(2)交易量的大小;(3)产品的差异化程度;(4)转换供应商成本的大小;(5)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6)信息的掌握程度。
16.影响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主要有:(1)买方的集中度;(2)买方从本产业购买的产品在其成本中所占比重;(3)买方从产业中购买的产品的标准化程度;(4)转换成本;(5)买方的赢利能力;(6)买方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7)买方信息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 战略目标的设定
1.企业愿景的概念
企业愿景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一种高度概括。它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以统一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它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
2.企业使命的概念
企业使命是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它反映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和企业力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揭示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在目标上的差异,界定企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范围,以及企业试图满足的顾客的基本要求。
3.企业战略目标的概念
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实现和改善的长期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取得满意的战略绩效的目标。其中包括企业如何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如何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如何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更好地树立企业的形象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等。
4.企业愿景与使命的表述
企业愿景要有价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愿景的规划要有特殊性。此外,由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当企业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并且这些变化影响企业的远景时,企业可以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出大幅度的调整。
企业使命是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它反映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和企业力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揭示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在目标上的差异,界定企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范围,以及企业试图满足的顾客的基本需求。
企业的愿景与企业的使命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愿景考虑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即考虑我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企业的问题。而企业使命则考虑的是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即考虑如何将经营的重点放在企业已有的业务活动上,满足所服务的客户需求上。
5.企业战略目标的特征与作用
企业战略目标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性。战略目标必须服从于企业使命。违背企业使命的战略目标往往只会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
(2)可实现性。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时,必须在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劣和外部环境的利弊的基础上判断企业经过努力后所能达到的目标。既不能脱离实际将目标定得过高,也不能妄自菲薄把目标定得过低。
(3)可分解性。战略目标必须是可分解的,能够按层次或时间进度进行分解,构成一个战略目标体系,使企业的每个战略单位甚至每个员工都能明白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4)可接受性。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考虑到各个利益主体的要求,同时还必须让他们理解接受。
(5)可衡量性。战略目标应该是具体的,是可以给予准确衡量的,是可以在事后予以检验的。
(6)可激励性。企业战略目标的表述必须具有激发全体职工积极性和发挥潜力的作用。
(7)可挑战性。即企业战略目标通史激励人们去完成。
(8)灵活性。即企业可以适时地更改其战略目标。但为了避免或减少不利的影响,企业在调整其战略目标时,最好是只改变目标实现的程度,而不改变目标的性质,以确保其可行性。
6.企业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
企业战略目标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经济性目标,也包括非经济性目标。一般来讲,企业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利润目标;(2)产品目标;(3)市场目标;(4)竞争目标;(5)发展目标;(6)职工福利目标;(7)社会责任目标。
7.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原则
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关键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确定的战略目标必须突出有关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问题,有关企业的全局问题,切不可把次要的战略目标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免滥用企业资源而因小失大。(2)平衡性原则。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需要进行三种平衡:一是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二是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三是总体战略目标与职能战略目标之间的平衡。(3)权变性原则。由于客观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预测的不准确性,因此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制定多种方案以供选择。
8.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过程
企业制定战略目标需要经历调查研究、拟定目标、评价论证和目标确定四个阶段或步骤。
第四章 公司战略的制定
1.发展型战略的含义
发展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的战略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目标发展的战略。它以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向导,引导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2.密集增长型战略的含义
密集增长型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生产范围内,充分利用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潜力来求得发展的战略。
3.市场渗透战略的含义
市场渗透战略是由企业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
4.一体化战略的含义
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根据物资流动的方向,使企业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一种战略。
5.前向一体化的含义
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的联合。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控制产品的需求,搞好产品营销。
6.后向一体化的含义
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与供应企业之间的联合。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或劳务所需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的供应,加强对所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7.横向一体化的含义
横向一体化,也称为水平一体化,是指与处于相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工艺相近的企业实现的联合。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
8.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多元化战略是指在现有业务领域基础之上增加新的产品或业务的经营战略。
9.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相关多元化又称为同心多元化,是指虽然企业发展的业务具有新的特征,但它与企业的现有业务具有战略上的适应性,它们在技术、工艺、销售渠道、市场营销、产品等方面具有共同的或是相近的特点。
10.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不相关多元化,也称为集团多元化,即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业务,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领域拓展到其他行业中去,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的现有业务、技术、市场毫无关系。
18.战略联盟的形式与注意的问题
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有:(1)合资;(2)研究与开发协议;(3)定牌生产;(4)特许经营;(5)相互持股。
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具有反应迅速、机动灵活等优点,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足。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2)建立合理的组织关系。
(3)加强沟通。
19.稳定型战略的含义、稳定型战略的内容
稳定型战略是指企业遵循与过去相同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贯的成长速度,同时不改变基本的产品或经营范围。它是对产品、市场等方面采取以守为攻、以安全经营为宗旨、不冒较大风险的一种战略。稳定型战略主要有无变化战略、维持利润战略、暂停战略和谨慎前进战略几种主要类型。
20.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原因
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原因,既有积极方面的原因,也有消极方面的原因。其中积极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经过一段快速成长之后,为了克服由于成长过快产生的效率变低、管理不善等问题,巩固取得的已有成果,并获得喘息的机会,企业愿意采用稳定型战略;二是过高的市场占有率,会导致竞争对手的进入和攻击。为了不引起对手的注意,或避免政府的干预,一些企业在一定期间愿意主动采取稳定型战略。消极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管理人员无法确定现行战略的实际运行情况,因此,就自然采取一种“维持现状”的稳定战略;二是采用稳定型战略,风险比较低,而开发新市场和新产品风险较大,管理者认为不一定值得去冒风险;三是采用稳定型战略,操作简便,也不费力,因此,保守型的经理往往愿意采用此战略。由于企业采用稳定型战略的原因既有积极方面的原因,也有消极方面的原因,因此,企业应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是否采用稳定型战略,而不应从消极方面去决策。
21.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利弊
企业采取稳定型战略的优点主要有:(1)可以利用原有的生产经营领域、渠道,避免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所必需的巨大的资金投入、激烈的竞争抗衡和开发失败的巨大风险;(2)不需改革资源的分配模式,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资源重新组合所必然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时间上的损失;(3)可以保持人员安排上的相对稳定,充分利用已有的各方面人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力,减少人员调整、安置所造成的种种矛盾及招聘、重新培训的费用;(4)比较容易保持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资源、能力的平衡协调,有助于防止过快、过急而导致的重大损失。
22.收缩型战略的含义
收缩型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
23.收缩型战略的内容
(1)转向战略;(2)放弃战略;(3)清算战略。
24.企业采取收缩型战略的原因
企业采取收缩型战略的原因是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资源条件以及发展前景不能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难以为企业带来满意的收益,以致威胁企业的生存,阻碍企业的发展。只有采取收缩和撤退的措施,才能抵御对手的进攻,避开环境的威胁,保存企业的实力,以保证企业的生存,或者利用外部环境中有利的机会于重新组合资源,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象。因而差异化战略有四种基本类型:一是产品化战略;二是服务差异化战略;三是人事差异化战略;四是形象差异化战略。
4.重点集中战略的含义和内容
重点集中战略也称聚焦战略,是指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与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瞄准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某种细分的产品线或某个细分市场。重点集中战略一般有两种变化形式,一种是低成本重点集中,另一种是差异化重点集中。具体又可以分为产品线重点集中战略、顾客重点集中战略、地区重点集中战略。
5.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条件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外部条件:(1)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2)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3)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4)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5)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6)消费者具有较强的降价谈判能力。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内部条件包括:(1)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2)生产加工工艺技能;(3)认真的劳动监督;(4)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5)低成本的分销系统。
6.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利弊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收益主要有:(1)抵挡住现有竞争对手的对抗;(2)抵御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3)更灵活地处理供应商的提价行为;(4)形成进入障碍;(5)树立与替代品的竞争优势。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主要有:(1)降价过度引起利润率降低;(2)新加入者可能后来居上;(3)丧失对市场变化的预见能力;(4)技术变化降低企业资源的效用;(5)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7.差别化战略实施的条件
实施差别化战略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1)可以有很多途径创造企业与竞争对手产品之间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被顾客认为是有价值的;(2)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使用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即顾客需求是有差别的;(3)采用类似差异化途径的竞争对手很少;(4)技术变革很快,市场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特色。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内部条件主要包括:(1)具有很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研究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2)企业具有以其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3)企业在这一行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他企业的技能并自成一体;(4)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5)研究与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之间要具有很强的协调性;(6)企业要具备能吸引高级研究人员、创造性人才和高技能职员的物质设施;(7)各种销售渠道强有力的合作。
8.重点集中战略实施的条件
实施重点战略的条件主要包括:(1)具有完全不同的用户群,这些用户或有不同的需要,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产品;(2)在相同的目标细分市场中,其他竞争对手不打算实行重点集中战略;(3)企业的资源不允许其追求广泛的细分市场;(4)行业中各细分部门在规模、成长率、获利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致使某些细分部门比其他部门更有吸引力。
9.如何选择一般竞争战略
10.进攻战略的主要内容
进攻战略是一种追随并试图超赶领先者的战略。
5.大规模定制的含义
大规模定制是指按照每个用户的要求大量生产产品,产品之间的判别可以具体到每个基本元件。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
6.市场领导者的含义
市场领导者是指在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在价格变动、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和促销力度等方面均居领导地位的公司。
7.市场挑战者的含义
市场挑战者是指其市场地位仅次于领导者,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向领先者和其他竞争对手发起攻击和挑战的公司。
8.市场追随者的含义
市场追随者是指满足于现有的市场地位,只是跟随领先者的战略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的公司。
9.市场补缺者的含义
市场补缺者是指市场营销能力薄弱、为求得生存而拾遗补缺的公司。
10.市场细分的依据
细分市场可以使用不同的变量。这些变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者的特征,如地理特征、人口特征以及心理特征等;另一类是消费者追求的利益、使用产品的动机或对品牌的反应。
11.市场细分的有效条件
一般来说,有效的市场细分应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或特征:(1)可衡量性;(2)可赢利性;(3)可进入性;(4)可区分性;(5)可行动性。
12.目标市场选择的主要模式
企业进入目标市场主要有六种模式。它们分别是:(1)单一市场集中化模式;(2)选择性专业化模式;(3)产品专业化模式;(4)市场专业化模式;(5)全面进入模式;(6)大规模定制模式。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即企业按照每个用户的要求大量生产产品,产品之间的判别可以具体到每个基本元件。
13.目标市场进入的方式
企业进入目标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强化营销;二是一体化营销;三是多元化经营。
14.市场领导者的竞争策略
市场领导者是指在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并在价格变动、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和促销力度等方面均居领导地位的公司。作为市场领导者,往往会成为竞争者的众矢之的,竞争者或者向其发动挑战,或者模仿它,或者避免与其冲突。要想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市场领导者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行动:(1)开发整个市场;(2)保持现有市场份额;(3)扩大市场份额。
15.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
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一般有五种:(1)正面进攻;(2)侧翼进攻;(3)包围进攻;(4)迂回进攻;(5)游击式进攻。
25.采购战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采购战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供应商的选择;(2)采购数量的确定与质量的保证;(3)采购成本的控制。
26.财务战略的含义
财务战略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27.利润分配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利润分配战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要满足企业利润的再投资;(2)稳定的股利战略;(3)合理的股利基金。
28.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战略的基本内容
29.影响投资组合战略的因素
30.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
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中发现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31.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含义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就是指有效地发掘企业和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积极地提高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32.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基本途径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基本途径有:(1)引进人力战略;(2)借用人才战略;(3)招聘人才战略;(4)自主培养人才战略;(5)定向培养人才战略;(6)鼓励自学成人战略。
33.人才使用战略的基本途径
人才使用战略的基本途径有:(1)任人唯贤战略;(2)岗位轮换使用战略;(3)台阶提升使用战略;(4)职务、资格双轨使用战略;(5)权力委让使用战略;(6)破格提拔使用战略。
10.在战略实施中如何进行组织结构的选择
11.战略实施与资源的关系
战略实施与资源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战略可以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储备;另一方面,资源对战略具有保证作用。
12.战略实施与资源配置的动态组合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其战略将不断推陈出新,战略资源也在不断地积蓄。企业在制定现有战略时,应充分预测将来的环境、资源的变化,并对资源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的配置不是单纯的资源配置,而应与战略联成一体,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是战略与资源的动态组合。
13.信息系统在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
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收集、整理、组合、传递、运用的过程,合适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战略实施可以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进一步讲,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战略表达;(2)战略分解与沟通;(3)战略反馈。
14.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念、期望值和价值观体系。它确定企业行为的标准和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15.企业文化结构的含义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由不同的层次所构成。企业文化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二是制度层;三是精神层。16.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能突出企业特色,形成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而且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利于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略制定以后,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功能,同意员工的观念行为,共同为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战略而努力奋斗。
17.企业文化再造的动因和思路
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原有的文化与新的战略很不一致时,就必须对企业文化进行再造。企业文化再造的基本思路是:(1)企业文化再造是项系统工程,因此,渐进式比激进式更易成功;(2)根据新战略的要求选择适宜的企业文化类型;(3)必须对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结构层次的文化进行全面再造。
18.企业家的含义
企业家就是将各项生产要素实行最优组合以进行生产或经营活动,并承担风险,对企业经营成果负有最终责任。
19.战略领导者的含义
战略领导者是指具有战略管理思想,善于战略思维,具有战略能力,掌握战略实施艺术,从事研究和制定战略决策,指导企业开拓未来的企业高层决策群体。
20.战略领导者素养的主要内容
21.企业家与战略领导者的区别
7.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主要受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的影响。外部力量包括市场、技术和环境的变化。内部力量往往来自于变化的过程和人员问题。由于这些因素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适时地进行战略调整十分必要。
8.战略调整过程
战略调整过程包括确定战略调整的必要性、选择恰当的战略调整时机、分析战略调整面临的问题、分析战略调整遭遇的阻力、选择适宜的战略调整策略、实施战略调整计划和战略调整的评价和控制七个阶段。
第九章 战略管理的应用
1.市场空隙战略的含义
市场空隙战略是指中小企业利用自己规模小,经营机动、灵活的特点,进入那些市场容量小,大企业不愿意或不便于进入的行业进行发展的战略。
2.特色经营战略的含义
特色经营战略是指中小企业利用其离市场近、较易接近顾客的特点,突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某一方面特色、个性和风格,以独具特色的经营来吸引顾客的战略。
3.联合经营战略的含义
联合经营战略是指中小企业间实行多种形式合作的战略。
4.特许经营战略的含义
特许权战略是指大企业向小企业提供其产品、服务或品牌在特定范围内的经营权,小企业独立经营,但必须给予大企业以一定比例的营业收入或利润为特许费,小企业在规定的区域内享有一定的垄断权利的经营战略。
5.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特殊性
中小企业经营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1)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重要补充;(2)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3)中小企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4)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5)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力量;(6)中小企业是平衡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杠杆。
6.本国中心战略
本国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母国业务上,别国业务则放在较次要地位上的战略。
7.地区中心战略
地区中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将战略重心放在一定区域内的海外经营业务上,
第二篇: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总结
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
(第一章)
1.社会工作的概念:是以利他主义为主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的服务活动。2.社会工作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渊源
1、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福利思想
2、基督教文明的“博爱”观念
3、人道主义价值观念
(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直接动因)
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的社会变迁。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贫民;产业工人的生活十分贫困。
大量贫民的存在:许多人谋生无计;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
1、英国的济贫立法——伊丽莎白《济贫法》
主要内容: A 规定了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B 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C 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以工作换救济。(这是最早的以工代赈)。教区设贫民习艺所;义务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D 禁止无家可归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救济工作分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两种,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例。E 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F 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a.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b.不能工作的贫民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c.失去依靠的儿童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2、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活动(1)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2)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3)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4.中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
孟子:“仁政”
墨子:“兼爱” 我国古代开展救济与福利工作所采取的形式与方法: 保息六政” “荒政十二” 仓储救济
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1、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
2、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最有名的是20世纪20—30年代 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 推行的华北贫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
3、微观社会工作实务 1913年:长沙社会服务联盟
1918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宗教与社会服务部”
4、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20多所大学设有社会学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1、改革前的社会工作
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A 由政府包办 B 专业社会工作中断 社会工作方面的成就:建立了一定范围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
2、改革后的社会工作
(1)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A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B 家庭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C 邻里关系的衰微需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2)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迫切性 弱势群体问题的现实,迫切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下岗、失业人员
老人/儿童/残疾人 城乡贫困人口 进城农民工
(3)具体的发展
A 1979年恢复社会学科建设,恢复社会工作课程
B 1986年国教委在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开始起步
C 民政部对在职干部培训,形成了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的社会工作相发展的格局(传统社会工作处于转型困境
专业社会工作则处于成长困境)D 社会工作机构的增多,社工服务正在向专业化发展
我国的社区工作的划分发展
2014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全攻略
每日一练 历年真题 模拟测试 章节知识点
5.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主体,因为社会工作是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实务工作而实现的。受助者
受助者是社会工作的客体,也指社会工作的对象即案主。一般指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摆脱困境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是指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专业的方法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而有效的工作方法。6.社会工作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与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同:对社会上处于困境的人提供帮助。异:(内容:物质与精神——物质 目的:救助以及发展救助者能力——基本生活 责任主体:SWr(工作者)、Cl(案主)——国家、政府)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狭义和广义两种
广义: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
狭义:对社会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
社会工作是一种服务活动。
关系: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福利是社会工作实务和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服务;从社会服务的结果来看,本身也是一种助人过程;社会工作是专门化的社会服务。区别:专门化——宽泛的 特殊群体——大众群体
(第二章)
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2.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一)助人过程特征分析
1.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
2.合作过程 :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
3.不对称互动: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互动效果、合作促成力量
社会工作特点:助人自助;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重视社会资源
(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助人活动的发动者
居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角色的涵义 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或者说,它是反映 社会位置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工作者担当的社会角色
1.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包括心理 咨询、意见咨询、物质帮助、劳务服务
2.支持者:受助者自立,自我发展的支持者
3.倡导者: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
4.管理者:对社会工作过程有效控制
5.资源获取者:争取受助者所需资源
6.政策影响者:对造成问题的政策或制度反馈给政策制定者 4.社会工作的一般功能
助人
救难
解困
预防
发展
5.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 在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它所受的主要的理论影响不同。
20世纪60一70年代,社会工作深受系统理论的影响,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就是由系统理论发展而来。
该理论由于吸 取了各种助人模式的共性和优点,而成为是通用的。
第一阶段 约定
约定实际上是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逐渐成为案主并接受案主角色的过程。
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案主来源(案主有‘’自动求助或自荐的案主”、“转介的案主”和“外展的案主” 之别,相应地,案主就有了“自愿的案主”、“非自愿的案主”和“不自愿或强迫的案主”等不同类型。)*社会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并能加以区别对待。
2、初步评估
初步评估的任务主要是要界定并确认案主的问题,对照机构的功能确定是否接受其为案主或转介。是什么使得案主寻求帮助? 案主希望从与社会工作者的接触中获得什么? 案主希望产生什么后果?
3、建立专 业关系 在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中,与案主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助人关系是实现助人目标的重要一环。同理心、积极关注、尊重、亲切感、真诚等要素可以帮助工作者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4、促使案主进入角色
5、与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 建立关系
eg:学校社会工作者
第二阶段 评估问题阶段
评估是认识、了解案主问题的过程,包括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初步制定社会工作介人的目标和策略。评估步骤:收集资料 分析和解释资料 认定案主的问题 做出评估报告 第三阶段 计划及合约阶段
这时期是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社会工作目标和计划,并以合约的形式与案主取得共识,明确工作者和案主同意的目标和责任。制定计划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详细、具体
2、具有可行性
3、与工作目的、目标相符
4、能够总结和度量
合约的内容一般包括:计划的目的与目标;工作者和案主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为达到目的和目标所要采取的步骤、方法、技巧;期望达到的结果及总结、测量的方法等。
第四阶段 社会工作介入阶段
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的、旨在恢复和加强案主整体社会功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介入的目的是为了界定和解决问题、促进案主的成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 工作介入策略:
1、与案主一起行动
帮助案主认识和运用现有资源、通过案主进行危机干预和危机调适、运用活动帮助案主。
2、代表案主采取行动
争取有影响力的人士参与工作、协调各种服务资源、创新资源等。
第五阶段
评估总结及结束阶段
1、总结评估的目的一方面,帮助工作者反思工作过程,总结得失,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帮助案主回顾改变的过程,检查双方同意的目的目标是否实现。此外,总结评估的目的还在于向机构交代。
2、巩固案主已有的改变
3、终止、解除工作关系(转介、转移、终止)
(第三章)
1.社会工作价值定义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
2.泰彻(Teicher)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1)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2)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3)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人的决策(4)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5)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物品和服务的控制(6)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的自由获得的权利。
3.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
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保密和尊敬人(1)敬业
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机制的基础。
(2)接纳
接纳被界定为社会工作者行动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中感知和处理真实的案主﹐包括他的长处和弱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品质,正面的和负面的感受、态度与行为。
接纳原则的精神在于尊重和接纳案主整个人。但这并不是说你要接受他们的行为或赞同他们的价值观。从专业工作者的角度看:接纳能帮助社会工作者理解真实的案主﹐能
使 其工作更有效。从案主的角度看:接纳能帮助案主从他的防卫中解脱出来﹐使案主感到安全并能表白自己﹐使他能用更为现实的方式面对自己和自己的问题。(3)自决
案主自决被界定为:社会工作者要在实践中认识到,案主具有自由 地做选择、做决定的权力。这一原则植根于能力取向的观点﹐其理论背后的假定与信念是:案主有能力成长和改变﹐并能负责地使用自由。人们如果不能对其自由选择负责﹐就不能真正有道德和负责任。案主自决原则的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四个原则:第一,自决意味着案主应该意识到,解决他们面临的个人的或社会的问题存在着多种方法; 第二,自决意味着,是案主而不是工作人员,才是最主要的问题解决者;(4)个别化
在 对案主进行工作时,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察觉和尊重案主情境的独特性。这一原则强调每一个人/家庭/小组/社区都是个别的,应考虑别人与自己是有差别的,应考虑到求助者的感受、经历和要求。如何做到个别化
求助者来求助时,需要当作与别人不同的个别的人来看待,所需要的帮助也是与别人不同的。工作中应防止刻板化,防止对求助者先入为主的成见。(5)保密
含义:工作者尊重案主的隐私权。除非得到案主授权或法律要求,工作者不得将专业关系期间获得的案主的信息与他人分享。保密原则要在实践中遵守还有一些 其它的考虑:保密的权利不是绝对的;
保密不受法律的保护。举例:遵照法庭的命令﹐社会工作者必须向警察或法庭提交资料。唯一的处理方式﹐是不要在其中保留非常敏感的资料。(6)尊重人
深刻理解服务对象生命存在的价值、获得个人 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权利和机会,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资源和优质的专业服务,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Eg:运用好语言符号、巧妙使用身体语言、环境符号
(第四章)
1.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按照David Howe的描述,这一过程可分为七个阶段:
1.“调查”阶段
这是社会工作的最初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社会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他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 而很少对这些工作的本质、过程与方式方法等进行理论的思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 “ 助人的艺术”。
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阶段上主要是起一个 “
调查者”的作用。2.“精神分析学”阶段
“20世纪20至30年代社会工作可以说经历了一个‘精神病学的洪水期’”(大卫●豪)
社会工作不应只是一门“ 艺术”, 而应是一门科学。他们开始采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然而这一时期唯一被社会工作者采用的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理
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学派”并立的阶段
20世纪30至50年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工作教授奥托·兰克(Otto Rank,弗洛伊德的学生)的倡导下,后经塔夫脱(Tesse Taft)和罗宾逊(Virginia Robinson)总其大成,形成了“功能学派”。对精神分析学派来说, 个体的行为被视为过去事件尤其是儿童时代人生经历的结果。
功能主义者则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是他当前(“
此时和此处”)所处情境的结果。4.“获得阶段”
20世纪60年代,可应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数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增长,社工的职业知识空间被迅速地充实起来。
5.“盘点”阶段 由于理论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到 60年代末,一些社会工作者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清点、整理和评估。
6.“理论统一”阶段
尽管社会工作理论的迅速发展充实了社会工作的理论空间, 但也使社会工作者们在理论选择方面感到无所适从。
由此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心态, 即希望能把这些理论统一起来, 将它们置于 “
同一个屋顶之下”。
7.“理论归类”阶段
多元理论并存被当作一个既定的事实,社会工作者们不再去追求 “统一”的理论框架,而是对各种理论进行整理、归类,使理论空间有序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2.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1、精神层次理论
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构成2、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3.认知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1、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
2、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
3、ABC情绪理论框架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
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透过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Belief)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onsequence)。
(第五章)
1.在我国,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部门(主要是民政部)为社会中困难群体提供的津贴、服务和相关支援活动,是一种基于需要但是专业化水平较低的社会服务。
2.蒂特马斯的三分法 社会福利可以分为三种:剩余性社会福利(主要指社会服务)工业成就—表现模式(体现了社会福利作为经济发展产物的意义,不仅总体福利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且个人福利也同其在就业市场中的业绩表现联系在一起)制度性再分配模式(以公民需要为原则)
3.社会福利的功能(1)以不同的方式分配和再分配公民的收入,促进社会平等。(2)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社会关系,提升人的社会功能。(3)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4)有利于促进公民人力资本的增加,同时对改善公民和政府的关系也有积极作用。(5)可以促进个人和整个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增强社会中的利他主义的助人要素。
4.社会福利模式与社会服务的提供1、社会福利模式
社会福利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订和推行社会政策的方针与策略,在社会福利领域表现为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如何筹措资源并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式。
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模式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即普惠型的社会福利模式、剩余型社会福利模式和混合型社会福利模式。2、社会服务的提供
社会服务是社会福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来提供,而这一过程是在政府相关的社会政策指导下进行的。
社会服务(直接服务:直接面向受助者,以受助者利益为本
间接服务:社会福利行政、社会政策研究、社会服务评估)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地位(1)社会福利服务的组织和推行,依赖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来完成。(2)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福利体系一个重要的知识基础。(3)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具体化的一个过程,它通过社会福利服务的策划、推行和评估等一系列专业活动保障整个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
2.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传递者
社会工作是整个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资源发送体系 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传递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对社会问题和需要做出反应的过程。二,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提供资源和满足需要的过程。四,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专业,需要不断改善专业方法和服务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社会福利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保证福利体系能顺利发挥应有的功能。
(第六章)
1.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2.社会个案工作的历史
(一)萌芽期(工业革命前后至20世纪初)
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查默斯牧师创造了“程序指引”(directory of procedure)的救济理论。
1869年,世界上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成立。
(二)专业化与职业化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1917年,《社会诊断》开启社会工作专业。
二三十年代,个案工作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三)多元化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
1940年,汉密尔顿和霍丽斯使“心理-社会”模式成为个案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主流。
1957年,波曼创立了问题解决学派。
20世纪70年代,个案工作又开拓出新的工作方法,如行为修正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调适模式、家庭治疗模式;
年代,又发展出综合性的个案管理模式等
3.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
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对案主需要的问题进行评估
确定目标与订立工作计划 介入干预
总结与探讨
(一)接案与专业关系的建立
1、熟知案主的心理反应
案主的现实性反应: 焦虑——敏感; 矛盾——逃避;
刻板印象——抵制
专业关系为专业人员与案主的内心感受和态度表现的动态交互反应关系,工作员通过此种交互作用,以协助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
在个案社会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本身对案主的情绪与心 理具有治疗作用。
2、做好会谈的准备
查阅案主有关资料(包括申请表、转案资料等);预先思考与案主见面时的潜在 影响;想象案主的可能期望;安排会谈室内的摆设;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否够冷静;选择合适得体的装扮;拟订会谈提纲。
3、初步评估案主的需要及问题
接案的工作重点是初步了解案主背景、案主问题、案主问题情景以及案主需求。(案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么产生的? 案主期望达到什么目的和需要什么结果? 案主曾经为 此寻求过什么帮助?自己做过什么努力? 服务机构所掌握的资源或工作员自己的能力能否为其提供服务?)
4、转介 对那些非 本机构或个人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要经过必要的程序转介到其他机构,以便求助者能得到适当的服务。
(二)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
收集资料、评估问题并确定帮助的介入点
收集资料(案主个人性的资料 案主所处环境方面的资料)方式:直接收集和 间接收集
(三)确定目标与订立计划
1、制定目标的标准
(与工作者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 建立在环境资源许可的范 围内 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 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后一致同意的结果目标)
2、初步工作计划的内容:*案主的基本情 况;*案主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问题;*案主的期望(需求)和工作者的工作目标; 目标:总目标、分目标 或: 具体目标、中期目标与终极目标
3、制定计划书
案主的基本情况、案主的主要问题、案主想达到的结果、采用的方法和动用的资源、期限。
4、签订契约
(四)介入干预(五)总结与探讨
4.班都拉——模仿学习原理
班都拉的研究表明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
他将模仿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定型四个过程。
(第七章)
1.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一,是小组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目标组织的、通过小组过程和动力去影响小组组员的态度与行为,使其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问题的解决的实务过程。
2.小组社会工作与个案社会工作的比较1)个案社会工作比较重视个人心理方面的改变;小组社会工作则强调整体的改变,既包括心理机能,也包括社会功能2)个案社会工作发展较早,有较完备、深入的方法;小组社会工作使用的方法相对较少。3)个案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相对较少,但花费时间较长;小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较多,但花费的时间不多。4)和个案社会工作相比,小组工作中的案主学习效果比较具体、快速而且更加行动化。5)个案社会工作的案主只从社会工作者一人那儿得到帮助;小组社会工作的案主不仅仅从社会工作者那儿得到帮助,而且从其他成员那儿得到帮助。(6)对小组社会工作效果的评价远较对个案社会工作效果的评价复杂、困难。
3.小组的类型
4.小组工作的三大理论模式:社会目标模式—社会结构层面 治疗模式—个人治疗层面 互动模式—人际关系层面
一)社会目标模式
理论基础
1、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
2、强调社会系统中人和群体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的途径来实现。该模式关注的重点是社会变迁与整合,强调通过对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去影响和促成社会的改变,而不是相反。这显然与社会工作的特点相吻合。社会目标模式的适用性较广,可用于公民教育、社会责任培养、道德培育等。
特点
1.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目标是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去影响和改变社会 2.在社会目标模式中小组组员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 3.在社会目标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影响者的角色eg:家庭暴力不是个人问题,也不单是妇女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家庭暴力,就要打破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和定型及传统观念对男女的影响,依靠社会力量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二)治疗模式
小组是进行治疗的媒介,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在促进小组成员的沟通
和互动过程中,增进自我认识,实现行为的转变。
治疗模式关注的个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而不是社会。
该模式所针对的案主一般为生理或心理伤残者、违法犯罪者及思想或情绪障碍者等。特点 1.治疗模式的小组目标是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改变
2.治疗模式中的小组组员一般有较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
3.治疗模式中的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治疗者和专家的角色
小组工作者在该模式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专家,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去诊断个人需要,安排治疗计划,并控制群体的发展进程。他也像一位家长或导师,引导并协助成员的互动,促成成员的行为发生实际的改变,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三)互动模式
在小组成员中、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能得到增强。常见的单亲母亲互助小组、癌症病人俱乐部、弱智儿童家长小组。
在实际操作中,该模式注重此时此地的经验和感情的交流;要求工作者认清群体中的 各种冲突,并将其引向正面功能,以刺激成员的合作,开发成员应对冲突的能力。此外,该模式也强调工作者事先对成员背 景的了解,强调引导成员互动的技术,以及审慎地做好群体结束工作的必要性。在这一模式中,社会工作者不 负责设计方案,不设法控制群体的运作。他不是要为成员做什么,而是与成员一起做。
群体的形成与维持由群体成员互动的结果而定,成员分享对群体的责任。小组工作者充当案主与群体以及群体与机构间的协调者。
特点 :1.互动模式的小组目标是促进小组组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
2.互动模式要求组员在团体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
3.互动模式中的社会工作者是中介者、使能者
(第八章)1.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之一。
1962年,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委员会正式认可社区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2.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
罗斯曼(Rothman)1979年对社区工作发展模式的经验总结:
地区发展(locality development)
社会策划(social planning)
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
(一)地区发展模式
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问题 发动、鼓励社区居民关心本社区的问题,思考其根源
提高居民民主参与意识,挖掘和培养当地人才,提高居民解决问题之能力和互相合作之 精神,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地区发展模式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社区:居民背景比较划
一、关系良好、冲突不明显,社区政治情况比较稳定,居民信任政府;社区变迁比较缓慢。缺陷:忽视对外来资源的引入。例如一条流经社区的河流,因被污染而造成整个社区空气恶化;建筑工地施工造成噪音扰民问题。这类问题影响范围广,涉及居民多,较容易引起居民的关注。社会工作者可以此共同性问题为契机,推动大多数居民参与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1、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如文艺演出、老年人书画比赛、青少年兴趣小组等)
2、团结邻里例如组织兴趣小 组、建立基层联络网(通过定期举办楼门居民小组会议,讨论楼道公共空间的使用和保洁,解决楼道杂物堆放、无人打扫的问题,同时制订和宣传“楼门文明公约”,培养居民爱护和维护公共空间的意识)等。
3、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4.社区参与
(二)社会计划模式(社会策划)模式 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由社区工作者落实、推行,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
居民较为被动,仅限于对计划提出修改意见;社区工作者是社区计划的组织实施者。适用于处理复杂的社区问题
(三)社会行动模式
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自下而上的形式,求得不公平、不平等与剥削现象的
公正解决。
适用于社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矛盾比较多,政府部门官僚化,居民利益缺乏保障的社区。
组织和发动居民一致行动的方法:讨论、辩论、通过大众传媒呼吁等方式引起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关注;采取请愿、游说、游行示威、静坐等行动。
3.社区工作的一般程序/过程1.建立专业关系(与社区居民建立关系
与社区机构及社团,及其领导人建立关系
与社区各界代表人物、知名人士建立关系)
接触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了解、接纳工作者,将为建立一种信任、合作的关系以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2.收集社区资料 社区工作的目标是协助社区居民解决问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确认社区问题,这便要求社区工作者全面地、多渠道地进行社区调查。
通过社区调查掌握资料以探索社区需要,评估社区资源的运用,以确认社区问题,是制定社区行动方案、有效地实现工作目标的前提
所收集的社区资料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来,可划分为以下四类:(1)社区的基本资料。涉及人口及其构成、历史、社区服务、环境设施、社区经济、政治、交通、社区价值观念、社区资源等。(2)社区居民及团体的关系,社区的权力分布。(3)社区问题、社区需要。(4)社区评估
这四类资料都为社区工作所必需,其中发现社区需要、确认社区问题是最重要的,它将为社区工作者指明方向。收集社区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家访、居民小组座谈、文体活动、社区调查、政府统计资料、各类文献等。其中为社区工作者所最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社区调查、个别拜访及居民小组座谈等
3.制定行动计划 整体规划和具体规划(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
计划制定原则: 目标明确、实事求是、可操作、可行性与可接受性、集思广益、民主决策、系统性等。
4、社区行动 方法:(1)会议(2)教育与宣传(3)人事
(4)财务(5)协调
(第九章)
1.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
2.社会行政的内容:
(一)社会服务计划
(二)社会服务组织
(三)督导与激励
(四)服务系统中协调与控制
(五)评估与报告
3.菲特勒——权变领导理论 督导形式与被督导者的成熟程度有关
不成熟的工作人员——指示型督导方式
当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不甚成熟时——指导型督导方式
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比较成熟——支持性督导方式
第三篇:职业道德概论考点总结2007
2007职业道德概论考点总结
题型
简答题:4题,每题10分,40分 论述题:2题,每题15分,30分 案例分析:2题,每题15分,30分
第一章:导论
第一题:道德含义(4点,新增内容,把握)
道德是1.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把握: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4.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得行为规范。第二题:道德的本质 1. 道德的一般本质
所谓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道德作为一种一般社会意识形态,它跟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其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就相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其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其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2. 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其主要表现为:
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为什么?(1)(2)(3))。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志,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调解规范体系。
(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除道德规范外,还有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等,但后两个是制度化的。
(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道德不使用权力强制为自己开道,其实施主要是借助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
(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他是通过干预人们的思想,内心来干预人们的行为的。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第三题:怎样理解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简答题或论述题:概念、本质特征)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地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 1 的。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同时,道德又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所以,道德的基本品质概括为: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第四题:道德的自律和他律。(考点)道德的目的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一方面,道德是人类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道德源于人完善自我品德的道德需要,是人类完善自我品德,做道德完人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道德又使维持社会活动秩序从而保障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道德通过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外在规范,实现社会有序,保障社会存在发展。第五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考过)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动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第六题: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重要)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具体而言:
1.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和岗位的基础,是对于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的认同和自我认同。
2.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每一种职业都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都交织着各种利益关系,职权不论大小都来自与人民,来自与社会。
3.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既包括对国家法律,纪律的遵守,还包括去职业规则的信奉。
4.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和必要的现象。
5.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终身学习)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熟练,通晓本职业务,是各行各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题:教育劳动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劳动同一般物质生产劳动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因而它比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复杂得多。教育劳动的特殊目的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基本劳动技能和高尚品行的人。教育劳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即把一个自然人内化为社会人。
(2)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加工出来的“劳动产品”是具备了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具备了一定思想觉悟的人。他们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它们对社会的各个方面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其作用面之广、影响度之深,是社会上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产品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第二题:教育是精神劳动,请解释劳动对象的向师性? 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 2 的榜样教育学生。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的特征。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的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可见,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第三题: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的双重性。(2点)
(1)教育劳动的对象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
(2)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面出现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要受自己意识的支配。
(3)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主动的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
(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用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沉重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只有当教师的教育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应时,教师的要求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否则,学生将以另一种消极的“积极性”来抵制教师的影响。第四题:教师的教育劳动为什么要有创造性?(1)要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
(2)教育劳动的诸多要素千差万别,教育教学无固定程序可套用(3)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对教育内容进行再创造
(4)只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保持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使教师享受教学的乐趣。
(5)教育有其内在规律,但我们不能把内在规律教条化,必须在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劳动。
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题:阐述大学精神的内涵
(1)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大学精神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的精神、独立自治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理性批判的精神是大学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精神世界中具有恒久生命力的精髓与内核。其中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独立自治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势力的控制和干预,在法律规范下,有权自由、自主地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所有事务。
第二题: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1)要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2)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3)要树立服务与引领统一的社会责任观(4)应具有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第一题: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每年都会考到起码两个原则)教书育人原则
为人师表原则 教育公正原则 依法从教原则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3(前三条原则更重要)第二题:教书育人原则
(一)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二)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教师如何做到教书育人?)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书育人(心)的本领
第三题:为人师表原则(2005年考过案例题:教育劳动对象的向师性与教师为人师表的关系)。
(一)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二)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如何做到为人师表?)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第四题: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要求(论述题,联系实际分析教育公正原则教师收钱帮学生做事)答题:
(一)教育公正原则的确立依据
1.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2.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3.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二)贯彻教育公正原则的要求 1.一视同仁 2.体谅、宽容
3.多样性的发展机会
①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同样性,即同样的关爱和负责(教育的出发点和起点一样)。②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具有差异性,即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待遇(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要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即因材施教)。
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题: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
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可以包含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法律关系、管理关系、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等。师生关系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伦理关系居于最高层次;教育管理关系是核心,居于第二层次;心理关系是重点,法律关系是条件,并居于第三层次;人际是关系是以上三种关系的基础,列为第四层次。第二题: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4(2)高校师生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师生之间主要的差异是在于他们各自所拥有的知识、能力、阅历、地位和身心。
(3)高校师生关系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4)高校师生关系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第三题: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和教师,学生主客体双重性一起看)一.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在确立学生主题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作用。(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三.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这是教育的前提,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
四.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格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护学生。概括起来严格教育应当遵循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的原则。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题: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1)关心集体。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的实现。首先一个关心集体的教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其次,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的矛盾。再次,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遇到矛盾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2)尊重同事.尊重同事是要求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尊重同事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尊重同事就要求看到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短处、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个性、帮助他人的困难。(3)团结协作(4)有益竞争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开展有益竞争(去年的,我没删)
答:从根本目的指向和最终意义上而言,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但是着并不等于各个教师在利益的获取上没有时间的先后之分,也灭有量的多寡之分。教师之间是存在旨在利益实现的相互竞争。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也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师应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虽然从最终意义而言,教师集体竞争的结果是各个成员的共同提高,教师集体整体价值的提升,但就个人而言,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在最终结果上强于他人。这一点在道德价值上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如何去达到强于他人的这一结果,其所采用的手段必须是符合道德的。因此在显示中,我们不能为了使自己在教学上强于别人而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诋毁其他任课教师。不能为了使自己在科研上强于别人,而去剽窃,项目申报中无中生有地中伤其他申报任。总之,通过不道德的手段来达到使自己最终强于别人的目的,应该受到唾弃和彻底否定。(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教师集体的活力,发展的动力以及总体价值的实现固然首先在于竞争机制激励下各个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离不开教师集体良好的协作氛围。良好的协作氛围是开展良好竞争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对学生素质的塑造,科研工作都是一定数量老师形成群体进行集体攻关的。因此,在实际中我们不能以自我为核心,事事考虑个人得失。不能为了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同事搞资料封锁;不能在处于竞争劣势时,讽刺挖苦先进教师,扩大他们的缺点,抹杀他们的成绩。总之,5 对广大教师提出应该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不仅是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充满凝聚力的教师集体所必需的,也是目前高校教师集体中的协作道德现状所决定的。(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因为当前高等教育和我们所处的社会一样,正处在改革的进程之中,随之社会的变化发展,当今大学生也具有和以往的大学生许多不同的特点,要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高校是科研的重要基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应是高校教师必须履行的道德使命。
第二题: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
(1)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
(2)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个人的价值和利益的增长。(3)真实的集体主义,不在于片面突出个人,也不在于单纯强调集体。而上一在二者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统一协调和生存发展上的共生共存。总之,真实的集体就是把实现整体社会的共同进步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统一,作为它的最高目标和要求。第三题:教师如何有益竞争
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来看,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有利于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激励教师个体的奋发向上。
(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合法
(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题:科学研究中的具休道德要求有哪些?
(1)追求真理,勇于创新。(2)实事求是,治学严谨(3)配合协作,优势互补(4)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第二题:高校中学风不正、学术腐败有哪些表现,原因,如何解决? 表现:(1)抄袭剽窃(2)伪造或是拼凑包装(3)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
(4)大搞不正之风 原因:(1)社会风气,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2)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3)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讲,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诱惑等。(4)从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位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能得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解决:(1)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2)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3)提高科学研究人 员的学术道德水平,从事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人担负着探索真理、阐释正义、传播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4)加强监督和惩处(5)建立学术规范。
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题: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1)“诚信”是促进社会公德进步性的第一个原则。
6(2)“公平竞争”和“效率”也是社会服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3)“奉献”也应作为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基本道德原则。第二题: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高下三教师从事社会服务的过程就是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相统一的过程。高校教师在从事正当的社会服务后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应有的权利。同时,在社会服务中,高校教师还必须履行一定的使命和职责。
(2)处理好学术独立与公益性的期望关系:高校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追求真理。而在服务社会过程中,高校学术机构可能接受一些公司财团的支助,这时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和功利期望的关系,可能为了一些功利性的东西,而说出有悖事实和科学道理的言论,从而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展。因此,学术不独立,就无法取得学术成果,追求真理。
(3)处理好无私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我们要提倡无私奉献,又要坚持按劳分配,反对不劳而获,防止违法犯罪。
(4)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主次关系:高校教师应该以教学育人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
(5)处理好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应该认识到学术无禁区,所以应解放思想,没有什么问题不能争鸣和讨论,但是对这些学术成果的传播则应遵守一定的规范,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于宣传对象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对那些学术界有争议话题的宣传要慎重。
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题:师德修养的过程?(1)提高师德认识(2)陶冶师德情感(3)磨炼师德意志(4)坚定师德信念
(5)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总之,师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从师德认识到养成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五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师德认识是进行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陶冶师德情感和磨炼师德意志是把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行为习惯的中介,确立师德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和习惯是师德修养的结果。第二题: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要求
(一)学习与实践结合
(1)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注意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必须注意深入实践,积极投身教育实践,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开展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二)他律与自律的结合,我们要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和自律关系的意义,在师德修养过程中,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在师德修养中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三)品质修养与仪表修饰的结合,大学教师的服饰要做到整洁高雅,大方得体。大学教师的语言要健康文明而富有思辩性,规范简洁而富有逻辑性,准确生动而富有幽默感。另外,大学教师的仪容应当端庄潇洒,和蔼可亲。仪态应当沉稳大方,行为得体。第二题: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1)他律:是外界对主体道德规范和要求。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 7 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
(2)他律和自律是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但是二者又有相互关联作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他律为基础和前提,以自律为目标和境界,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可以从4个方面去理解:
(1)正确认识师德修养过程中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
(2)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律的积淀,发展。(3)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转向自律。
(4)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
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第一题: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性原则(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体性原则
第十二章: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的道德成长
第一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简答)1. 引导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从师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师德规范于教师个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外在的客观要求,需要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的重要的道理。2. 内化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师德的道理虽是可教的,但师德本身却主要靠教师主体去修养。3. 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师德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有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把系统的、正确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作为前提,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认识能真正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4. 差异性原则。从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全生涯模式出发,要高校师院的师德培养工作必须依据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几品德形成的规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意在职教师的不同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重视解决个别问题。
5. 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渐提高的规律。
第四篇:经济法概论考点总结
经济法概论考点总结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1、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指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经济法主体的特征: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市场主体两大类。
②不同类别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宗旨具有质的区别。作为经济法律主体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活动宗旨是实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而市场主体的活动则是以盈利为目的。
3、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①国际经济管理机关:又分为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只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经国家特别授权的政企合一的组织
②市场主体:又分为法人(法人是相对于公民的一种重要的民事主体),公民(自然人)
4、法人:法人是相对于公民的一种重要的民事主体,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5、法人的条件: ①依法成立
②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6、法人的分类:①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而非企业法人(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具有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宗旨)
7、经济法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8、经济法上的权力: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各种经济管理活动或者其他经济活动。
②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一方做出一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以保证实现自己的意志或利益。
③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他人的行为而使自己的权力不能实现或者遭受损害时,有权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
9、经济法上的义务:
①承担义务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依据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惊醒一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以实现特定权利主体的权利。
②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仅以法律或者合同规定的范围为限。
③经济法上的义务是以一种法律约束,义务人必须自觉履行,若不履行或者旅行不当,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0、经济法权利的种类:最重要的权力是经济管理权。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
11、经济法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经济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2、经济法客体的分类:
(一)物:
1、动产和不动产
2、特定物与种类物
3、主物与从物
4、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
(二)货币和有价证券:
1、货币
2、有价证券
(三)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
(四)管理对象
(五)行为:
1、完成一定的工作
2、提供一定的劳务。
13、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4、行为: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当事人的意志活动。行为根据其是否合法,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合法行为在经济法中有可分为市场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经济仲裁与司法行为等
15、市场经营行为的有效条件: ①行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达真实
③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④必须接受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依法实施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16、经济管理行为的有效条件:
①必须是想有经济管理权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实施的。②必须符合经济管理法律规范
17、经济仲裁和司法行为:是指仲裁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纠纷惊醒处理,做出具有法律效益的裁决和裁判的行为。
18、经济违法行为:是指在经济领域内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社会和他人权利的行为。
19、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事实。它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类。
20、法律事实的后果:①发生经济法律关系②变更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章 财产权——物权和债权
1、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①物权法定原则 ②物权公示公信原则 ③一物一权原则。
2、所有权的取得:是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或方法而取得财产所有权。一般来说,所有权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此外物权法中还有关于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即善意取得和拾得遗失物。
3、原始取得:原始取得实质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不依靠原所有人的权力而取得所有权,一般来说都是基于法律规定而取得所有权。
4、继受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或者依靠某种法律而从原所有权人处取的财产所有权。一般包括买卖、互易、赠与、继承、遗赠等。
5、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①主观上是善意的②以合理价格转让③履行适当的手续),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所有权后,原所有权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赔偿损失。
6、拾得遗失物:是指所有权人因无意丢失、遗忘而丧失占有之物。遗失之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要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两 年之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附的费用。
7、处分:是指对物的处置。处分有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之分。
8、事实处分:又称实物上的处分,是指对物加以物质上的变形、改造或者损毁等行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上使物归于消灭。二是在客观上改变物的形态,使物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
9:、法律处分:又称价值形态上的处分,是指权利的转移、设定、变化。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所有权发生转移,即权利主体的变更。二是原所有权人丧失所有权,抛弃也属于这种情形。
10、物权的保护:是指通过法律规定和程序保证物权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其财产行使战友、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制度。
11、具体的物权保护请求: ①请求确认物权 ②请求恢复原状 ③请求返还原物
④请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险 ⑤请求赔偿损失
12、债的分类:
(一)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
(二)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三)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四)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13、债的发生根据:债的发生根据有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两类,其中后者包括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和侵权行为之债。
第四章 个人独资与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1、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①投资者为一个自然人 ②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③由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④有产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⑤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2、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①有两个以上合伙人 ②有书面合伙协议
③有各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 ④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⑤法律、行政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对一些特定行业的普通合伙企业,法律,行政法律规定一些特别的设立条件的,必须同时具备。
3、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是合伙协议应当载明的法定事项。如果合伙协议对利润分配和亏损承担的比例未约定或者预定不明确的,则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4、合伙企业与合伙人的债权人的关系: ①合伙人发生了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合伙人的债权人不能从合伙人财产份额以外的个人财产中满足其债权清偿要求时,才有权追索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②合伙企业是典型的人合企业,其存续和发展的基础是合伙人之间的互相熟悉和信任。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具有合伙人的资格和身份,不能插手合伙企业事务。
5、合伙人的出资方式:分为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
6、普通合伙人的权利: ①财产权 ②经营管理权 ③知情权和监督权 ④补偿权 ⑤优先受让权
7、有限合伙人的权利: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换言之,有限合伙人依法可享有相应的权利。
8、合伙企业的事项表决:合伙人享有以决议方式共同对合伙企业事务作出决定的权利。合伙人共同行使决策权时,其依据是合伙企业法和合伙协议。合伙协议约定企业事务决定表决方法的,按照该约定执行;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实行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过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的表决办法执行。对合伙企业的下列重大事务做出决议时,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①改变合伙企业名称②改变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主要经营场所③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④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⑤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⑥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9、合伙人的退伙:退伙是指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因某种法定或约定的原因,推出其出资份额,丧失其合伙人身份的法律行为。
10、退伙条件:①自愿退伙②当然退伙③除名退伙
11、合伙人资格的继承:如果发生合伙人死亡或者依法宣告死亡的情形,对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若继承人不愿意成为合伙人,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该继承人未取得该资格或发生合伙协议约定继承人不能成为合伙人的其他情形时,合伙企业应当向合伙人的继承人退还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
12、合伙企业财产的清偿顺序:①确定清算人②通知和公告债权人③清算债务④注销登记
第五章 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的分类:
(一)大陆法系国家公司立法中的分类:①无限责任公司②两合公司③股份有限公司④股份两合公司⑤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的其他分类:①人合公司和资合公司②封闭公司和开放公司③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多国公司④母公司和子公司⑤总公司和分公司
2、公司章程:是规定公司性质、宗旨、任务等内容的文件,是公司组织及其行为的基本规则。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法规,由公司创立人制定,经公司创立人一致同意,即产生相应法律效力。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3、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①股东符合法定人数(50↓)
②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 ③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④由公司名称并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⑤由公司住所
4、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①发起人复合法定人数(2↑200↓)
②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 ③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④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⑤由公司名称并建立符合有限公司要的组织机构 ⑥有公司住所。
5、公司资本三原则: ①资本确定原则 ②资本维持原则 ③资本不变原则。
6、公司的设立方式:
①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②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7、募集设立程序:
①发起人认购不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的股份
②发起人向社会募集股份,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③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④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8、股东会的表决程序: ①股东会的召集与主持 ②股东会的通知与记录
③股东的表决权、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
9、召开临时股东会的申请主体:监事会,1/3以上的董事,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10、股东的出资方式:①货币出资方式②实物作价出资方式③工业产权出资方式④土地使用权出资方式
11、股权转让:
①股权在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但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该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②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份,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2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是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12、董事会的职权:
①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②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③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④制订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⑤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⑥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⑦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⑧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⑨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⑩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1)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13、董事会的组成人员和召开: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构成 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三人至十三人。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构成
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九人。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14、监事会的任职限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八章 合同法律制度
1、合同法概念: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①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②自愿原则 ③公平原则 ④诚实信用原则
⑤遵守法律和维护道德原则
3、合同的分类:①书面形式②口头形式③其他形式
4、合同的生效时间:
①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这是合同生效时间的一般规定,即如果没有法律的特别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合同成立的时间就是合同生效的时间。②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生效时间的,以约定为准。
③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5、要约邀请:又称引诱要约,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
6、承诺的迟到和迟延:迟到:要约人主观原因,原则上无效;迟延:客观原因,原则上有效。
7、合同无效的特征:①无效合同具有违法性②无效合同自始无效
8、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①必须具有法定事由
②必须有一方当事人行使请求权
③必须通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变更或者撤销权
9、免责条款的无效情形:
①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无效
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
③对于免除一方当事人因一般过失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有效。
④必须是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无效。
10、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 ①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是订立格式条款的基本原则之一。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格式条款,损害国家利益的。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的。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的。
11、合同履行的原则: ①全面履行原则 ②诚实信用履行原则 ③情势变更原则
12、抗辩权:是指一方当事人依法具有的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暂时拒绝履行其合同债务的权利。
13、债的保全:在合同保全制度中,债权人可以行使权利有代位权和撤销权。
14、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
15、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人的行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16、债权的让予和债务承担:债权人转让权力应该通知债务人,如未通知债务人,则该债权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仍有权向原合同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债权转让对受让人的效力是除非受让人同意,原债权人无权撤销转让权利的通知。债权转让之后,除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之外,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权利。
17、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①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②合同解除 ③债务相互抵销
④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⑤债权人免除债务 ⑥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⑦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18、合同的解除条件:
①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
②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③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④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19、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合同解除权就是合同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它的行使直接导致合同权利义务消灭的法律后果。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方法,《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可见,解除权行使的方式主要可分为通知与进行批准,登记。
20、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或者由法律规定的,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
21、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双方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在订立后、履行前,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有价证券。
第九章 担保法律制度
1、抵押和禁止抵押的财产:
①可抵押: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 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 ②禁止抵押: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2、同一财产上设立两个抵押权: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
①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②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③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3、保证方式:①一般保证②连带责任保证
第五篇:天津大学 管概(管理概论)期末考试考点总结
天津大学 管概(管理概论)期末考试考点总结
作者:陈颖璐
----------------------------试卷就是老师给的--------------------------2008.1 2008.6.20 2009.1.8 2010.1.20-----------------------------填空&选择&判断涉及的知识点-----------P3按照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不同可将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P6优秀的管理者做事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P10管理者的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
P19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了《国富论》一书。书中描述了劳动分工给经济上带来的好处。P21泰勒被称为 “科学管理之父”,而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动作研究之父。P25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创立的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
P25管理科学理论主要运用严格的数量技术帮助管理者最大化地利用组织资源,以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P26“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指现代管理理论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观点。P27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P67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分别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P68计划是对组织未来的活动以及未来的资源供给与使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筹划。P70计划的表现形式
使命、目标、战略、决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
P73按时间跨度可将计划分为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P99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是指组织内部结构的分化程度。组织的部门越多,组织单位的地理分布越是分散,协调人员及其活动也就越困难。P100组织设计的重要原则
劳动分工、统一指挥原则、权责对等原则(职权与职责相一致)、层幅适当原则(管理幅度)、部门化原则。P102管理幅度指一个单位的负责人能够直接而有效地管理的下属的可能人数。P107分部性组织结构也称“事业部结构”。
P109矩阵型组织中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
P138领导者的六项特性:进取心、领导欲望、正直与诚实、自信、智慧和工作相关知识。P138专制作风的领导者以力服人,即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
民主参与作风的领导者以理服人,以身作则,拟议中的行动或决策同下属磋商,鼓励下属参与。
放任自流作风的领导者,工作事先无布置,事后无检查,一切悉听尊便。P142管理方格理论
(1,1)贫乏型管理,领导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完成工作。
(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领导者只注重关心下属而不关心生产效率。(9,1)任务型管理,领导者只注重生产效率而不关心下属。
(9,9)团队型管理,领导者通过协调综合与生活相关的活动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士气。(5,5)中庸之道型管理,保持对生产和员工的一定程度的关心,维持一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士气。
P154人的内在动机是促使人产生行为的根本原因。
P15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层,它们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P156 X理论和Y理论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人性为恶;Y理论——人性为善。
P157赫尔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激励因素指使人们感到满意的因素,和工作内容有关。
工作上的成就感、因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成长的可能性)、职务上的责任感
保健因素指和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地位、安全(工作保障)和生活。
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往往是由外部环境引起,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P161期望值理论中,公式M=VE,M表示激励力(受激励的强度),V表示效价(对工作目标价值的评价),E表示期望值(实现目标的期望概率)P164虚拟团队是正式群体。P164群体动力 群体规模、任务和角色 群体领导 群体的发展
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方针和准则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成员相互吸引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 P170沟通的方式有口头、书面、非语言和电子媒介
P182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起检验作用,另一方面起调节作用。P190控制的类型有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 P196有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则
控制要反映计划的要求;控制要和组织结构相适应;控制应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控制应具有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灵活性、经济性。P252决策的核心是选优。
P289双代号网络由活动(或称工序、作业)、事项、虚工序和线路四部分组成。P289虚工序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P291网络图绘制中的冗余关系是指两道工序之间存在不必要的紧前或紧后关系。P295网络图中节点的最晚时间指以该节点为终止节点的所有工序最迟必须完工的时间。P327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P328计息期利率
P331等额分付现值系数(P/A,i, n)表示
P338净现值(NPV)和净年值(NAV)关系 NAV=NPV*资本回收系数(P332)
(以下木有找到也懒得找了。。)
管理的自然属性告诉我们:管理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组织生产力;管理的社会属性受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有内因因素和外因因素,其中内因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
群体压力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因与群体规范或其他多数成员意见分歧时产生的紧张和焦虑心理。
组织是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组成的一种权责角色结构,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职责、职权、负责、组织系统图。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领导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勇气和毅力、豁达的心胸。管理者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心
-----------------------------名词解释-------------------6【管理】
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在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项职能的过程中通过优化配置和协调使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68【计划】
计划是未来行动的蓝图,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行动所做的综合的统筹安排。它是未来组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提供从目前通向未来目标的道路和桥梁。72【规划】
规划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所必须的目标、政策、程序、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的资源等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99【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即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做的制度性安排。101【权责对等原则】
权责对等原则是指一定的职权应当与一定的职责相一致。102【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指一个单位的负责人能够直接而有效地管理的下属的可能人数。153【激励】
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动机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挥个人潜能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156【X理论】 假设人性为恶,主张在管理中实行强制性的措施是第一位的,管理者必须对于员工采取说服、奖赏、惩罚和严格控制的措施。182【控制】
控制是通过制定计划或业绩的衡量标准,以及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检查实际工作的进度和结果,及时发现偏差以及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一系列活动。190【预先控制】
也称“事前控制”或“前馈控制”,是在问题发生前作出预测,防止问题在随后的转换中出现。191【过程控制】
也称“事中控制”、“现场控制”或“同步控制”。它是在系统进行到转换过程中,即企业生产或经营的过程中,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以便管理者在问题出现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36【静态投资回收期】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项目各年的净收益抵偿期初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这仨木找到也懒得找。。)【有限理性】 【企业文化】 【群体文化】
-----------------------------简答题-------------------P10简述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管理技能 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P25 1933年梅奥在《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中总结了霍桑实验的结果,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这些结论有哪些?
企业中的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P20在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许多人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列举两个以上的相关人物及相应的贡献。
P20简述管理发展史中“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及其主要贡献。P20&P25谈谈你对“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理解 P69简述计划工作的性质
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创新性
P73计划按时间跨度分类可分为三种,谈谈你对他们的理解。P100简述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劳动分工、统一指挥原则、权责对等原则、层幅适当原则、部门化原则 P15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P156简述X理论和Y理论的区别
P157何谓“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谈谈你对他们的理解。P183控制工作的过程包括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指的是什么? 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效;鉴别并分析偏差;采取纠正措施。P328简述资金的时间价值
P125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科学管理的原则、人际关系的原则、教育与培训的原则、确立标准的原则 P192谈谈你对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的理解(这俩木有找到也懒得找了。。)简述组织工作的特点
系统管理原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计算题-------------------决策树、现金流量表/图、网络图
-----------------------------论述题-------------------
1、谈谈你对管理四大基本职能的理解,举例说明它们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P7、第四~七章= =。)
2、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实际决策时必须遵循管理的弹性原理。也就是说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留有缓冲余地。请你解释管理者必须遵循弹性原理的原因,并结合案例谈一谈你对该原理的理解。
参考答案(试卷上的): 原因: 1)、不同于其它学科。管理是软科学,理论认识水平不够,没有最优解,只有满意解。2)、多因素性。
细节考虑的过细是不可能的。管理者应事事留有可调节的余地。
3)、社会活动的不确定性。管理是一项社会活动,管理者是人,被管理者也是人,没有一劳永逸的管理措施,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充满弹性的。4)、行为问题
管理是行为科学,会产生后果问题,管理应保持可调节的弹性。
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克)雷戈提出了有关“人性假设理论”的X理论和Y理论。谈谈你对相关理论的看法,它们在管理中有哪些作用?P156
4、组织是管理的第二大基本职能。你知道的组织结构形式(如职能式结构)有哪些? 有人说,只要把组织结构设计好了,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P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