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场产业发展体会

时间:2019-05-12 08:0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农场产业发展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农场产业发展体会》。

第一篇:当前农场产业发展体会

当前农场产业发展体会

篇一:对农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对农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摘要 分析了江苏省东辛农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现状;思路与对策

东辛农场位于苏北垦区。农业是农场的基础产业、优势产业,也是主导产业。几年来,实现了“先交后种”,耕、轮作制度、作物布局顺利实现了干旱连作向水旱轮作的大逆转,压棉、豆,扩麦、稻凸现成效,种植制度已逐步实现良性循环。新的种植项目如浅水藕、果树、春提早西瓜、稻茬及稻套麦等已初具规模并取得良好成效。但经过认真分析,该场农业有许多方面与环节仍需加强与完善。1 坚持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发展理念

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重要的量的特征,也是农业产业化最基本、最本质的要求。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保证一定的市场份额,产品才能有影响,才能吸引更多的客商;也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真正实现强场富民的目标。没有规模化,就没有集约化,也就没有产业化。因此,农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这一发展理念。与地方相比,农场具有条田化生产、人均土地面积大等资源优势,在管理上具有统分结合、收放自如、组织化程度高的明显优势。农场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规划,扶持、组建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家庭农场,使土地逐步向种植大户、种植能手转移集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同时,可以适当延长土地承包年限,以稳定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少数人种多数田,发挥规模效益;多数人种少数田,发展高效农业的发展格局。2 坚持产业化发展的理念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没有农业产业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这一理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农场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与选项,选项应贴近农场农业、农产品及农场具有的规模化优势,慎重拓宽新领域,组建与优化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应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选项目,如资源丰富的秸秆利用等,最大限度地延长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3 突出与加强种子产业化建设

种子产业是该场的优势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种子产业化是目前农场农业产业化的代表,也是目前农场农业产业化的象征。从目前看农场种子产业化的这条产业链存在着“链条短、链条细”、“链条不牢固”、“链条不紧密”等仍需完善的方面。因此,发展与完善种子产业化是农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篇二:调研农场心得体会

调研-农场-心得体会 2014年8月23日

8月21-23日,是我们第四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外出调研的日子。短短的三天时间,转瞬即逝,留给我们的却是大大的惊讶和深深的思考。

8月21日,先到**农业科技园区,又到**农场的乌苏里别苑、老年公寓、文体中心,又到**农场的万亩大地号、军垦一号水稻航母以及集中大棚展示区进行参观学习。8月22日,先到**农场的寒江果都,随后又到**农场的农业公园、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农机博览中心、瑞花园别墅区,又到**农场的科研中心、社区管理服务站参观学习。8月23日,先到**农场的花园公园、燕窝岛服务站,又到**农场蛤蟆通水库参观学习。

以上即是我们这次培训班的考察学习的路程,通过此次的活动,使我开阔了视野,让我看到先辈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将这片北大荒变成现在北大仓,让我也看到人们从原先的小平房搬进了现在的高楼,让我还看到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次考察调研活动的开展,在拓宽视野的基础上,我同样陷入深深的反思。下面我浅谈一下的感悟:

一、城乡结合可持续,利经济促发展。在垦区这个大舞台上,地域广阔,人口稀少,人均占有土地较多,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同时又是牵绊我们的劣势。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 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 展。如何引进外来人口、吸引中高端人才可以说是我们此时乃至未来都需要重点考究的问题之首。

二、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自从看到小红花艺术团的事迹,又听到**部长讲述关于她与小红花艺术团的成员接触的事,让我深刻认识到,单单的九年义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是最低标准。为了我们北大荒下一代,就要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深刻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不在是孩子能不能上学的问题,而是孩子上学学到些什么,在将来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问题。看似帽子扣得很大很空,但自私点讲不论是对于我们**农场,还是对每个家庭来说,这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这次调研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在调研活动中感触颇多,收获颇丰,同时也促进了学员们相互了解,彼此熟悉,也看到了大家生活中的另一面。为更好的服务群众,奉献农场,手牵手、肩并肩,共尽一份力!

篇三:陈天宇:当前专业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专业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敦化市人民银行 陈天宇 近年来,敦化市对发展专业农场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措施力度,专业农场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但是,专业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专业农场基本情况

目前,敦化市已发展专业农场76个,其中,合伙经营的21个,个人独资的40个,公司创办的4个,个体工商户11个。专业农场中,耕地面积50公顷至100公顷有40个,100公顷以上的有29个,50公顷以下的有7个。专业农场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其它经济作物种植为辅。

二、支持专业农场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资金扶持。市政府安排一定资金对已登记注册的专业农场,经考核达到标准和要求的,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1-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扶持。

(二)贷款贴息扶持。专业农场为发展生产,在金融部门贷款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农机具、建设场房的,在2012-2014年期间,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一是对经营水田、蔬菜和经济作物50公顷以上、其他大田作物100公顷以上的专业农场贷款利息,在州政府补贴30%的基础上,市政府 再补贴40%。二是对经营水田、蔬菜和经济作物30-50公顷、其他大田作物50-100公顷的专业农场贷款利息,市政府补贴40%。

(三)项目扶持。国土、财政、农业、农机、水利、科技、财经办等相关部门,要在项目上向专业农场倾斜,扶持专业农场发展。

政策扶持专业农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激发了创办专业农场的积极性,促进了本地区土地集中化管理及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同时,专业农场的发展将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三、专业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规模小。我市土地流转面积相对较少,全市土地流转面积7410.3公顷,占全市农村耕地总面积169168公顷的4.38%,土地多是在亲友之间流转,流转的土地零星分散、不集中,形成规模的少,大部分达不到建设专业农场的标准,影响了专业农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资金短缺。按照专业农场标准,经营水田、蔬菜和经济作物30公顷以上、其他大田作物50公顷以上,我市76个专业农场,场均耕地面积90.6公顷,每个专业农场仅生产成本每年需要60—70万元,大多数专业农场自有资金不足,主要依靠贷款解决,但是由于缺少有效担保抵押物,难以满足专业农场的贷款需求,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专业农场发展的“瓶颈”。

(三)扶持政策不配套。目前,州市已出台了发展专业农

场,促进土地流转,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对通过土地流转创办的专业农场,制定了资金奖励、贷款担保和贴息、项目扶持、农业保险等扶持政策。但是对流转土地的农户没有任何扶持,国家和省尚未出台促进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的具体扶持政策。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指导,规范运行。市政府要会同有关部门,帮助专业农场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指导专业农场健全内部机构,创新机制,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专业农场规范运行。

(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既坚持整体推进,又要培育典型,在项目、资金扶持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全市专业农场健康有序运作。

(三)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发展专业农场是农村经营形式的创新,因此,要深入实际,跟踪调研,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讨对策和解决办法。

第二篇:农场发展学

1、农场概念:农场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生产企业或个人,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

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分类:国有农场、私营农场(家庭农场、私人农场)

2、国有农场任务:为社会提供粮食、工业原料和副食品,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的生产

基地;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为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积累经验。

3、国有农场性质:中国国营农场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由国家投资兴办。国

营农场的土地、森林、草原、水域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建筑物、机器装备、水利设施等,均属国家所有。其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进行,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拨款或从银行贷款,其产品归国家所有。

4、国有农场特征:国有农场是我国特有的农业经济单位,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既有一定的企业特征,又不是真正的企业的特殊的经济单位。它与一般企业不同,农场是一种具有国有性(体现在农场是国有独资企业)地域性(体现在农场是一个行政区域)社会性(体现在农场承担了农场区域内许多应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与农场企业权利不尽相称的责任与义务)综合性(体现在农场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副、工、商综合经营的企业)。国有农场作为农业部门性质企业,在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具有特殊性:①国有农场在其生产经营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具有农业生产的自然性,另一方面在工业发展上,又与时代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农场的农、工、副、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②国有农场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过程周期长,受客观因素,尤其是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可控因素多,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投入产出规律及其结果莫测,经济效益难以确定。③由于产业的特征所决定,国有农场是大量的产品雷同的企业。

5、农业概念 :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6、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业。

7、农业本质: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

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

8、动物饲养:人们通过以植物产品为基本饲料,利用动物的消化合成功能转化为动物性产

品。

9、植物栽培:人们通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热和自然界的水、气、土壤中的各种矿物

质养分加工和成为植物产品。

10、农业特性:①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人类劳动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象的再生产过程。②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交织。

11、现代农业的内涵 1.基本特点 物质和能量开放式的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 是人类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大规模使用了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的结果,是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同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12、农业现代化是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

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13、广义: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变革狭义 :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经济体制和组织管

理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

14、农业现代化基本特征: 1.农业现代化实施过程的动态性 2.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

泛性 3.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 4.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

15、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1.生产条件现代化 2.生产技术现代化 3.经营管理现代化

4.集约高效持续 5.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

16、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 1.建立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 2.建立一个富裕的农村,提到农民收入水平3.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17、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1)完善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 1.农业生产条件(农

民人均拥有的耕地资源、水利化程度)2.农业投入水平(农机动力水平、电力水平)3.农业生产水平(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商品化程度)4.经济结构(农业增加值比重、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城市化水平)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反映农民富裕程度的指标: 1.农民的收入水平2.农民幸福指数反应农村环境良好的指标: 1.森林覆盖率 2.水土流失程度 3.土壤有机质含量 4.农业用地污染程度 5.自然灾害成灾率

18、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1.工业化战略 2.城市化战略 3.市场化战略 4.农业

保护战略5.可持续发展战略

19、农场规划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2.结构优化原则(优良品种,保持农场生产结构的优化)3.效益优先原则(因地制宜,走以农养牧,以牧保农,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增长)4.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农场发展规划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确立适度目标)5.特色农业原则(走特色道路,创新,开发“名、特、优、新”产品,“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以新取胜,以精取胜” 6.生态原则(生物生产与再生产的生态过程,更是投入与产出的经济系统。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之间协调)

20、农场规划应该注意的问题:①首先要明确养殖种类,然后依据规划区面积确定养殖

规模、占地面积和种植业面积②种养结合以处理养殖业废弃物③确定各区在农场中的位置及其自身的布局④市场调研、可行性分区⑤农场道路规划,灌溉排水设施的提前布局

21、经营 :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对企业各种经营要素和供、产、销环

节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组合,并已获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全部经济活动过程。

22、管理:是为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对经营要素的组合与经营过程的运转(供应销售-分配)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调控等全部工作的总和。

23、经营管理: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实现生产要素结合与供应、生产、销售、分配等环节的运行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4、经营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①经营主要是确定方向、目标的经济活动,管理则是执

行性的活动②经营面向社会、市场与社会再生产紧密联系,管理则是面向企业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的联系③管理是经营的基础和手段而经营要通过合理的管理达到预定的目标④管理包括经营,经营包括管理。

25、农业经营管理: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总称。

26、农业经济管理的任务:合理配置生产力;协调生产关系;调整上层建筑内容:产

前决策、计划;产中组织、监督;产后核算管理方法 :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行政方法(以上方法常综合运用)

27、农业经营的两重性:农业经营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农业生产组织含义①农业

经济②生产技术组织(合作单位)农业经营:从事农业活动的个人经济体,一方面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经济整体的一部分。农业经营的特点: 1.在长期的计划下,确保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发展的稳定性,随时自我诊断。2、农业经济是一个组织行为。3、祝实现目标的过程和方法。现代农业经济是从各个经济体的角

度进行研究的,在经济体中,经营是为了生存,参与市场竞争的生产,技术单位;企业我为了获取大利润。制定发展方向的机构。生产率:投入于产出之比,属经营的范畴。盈利性:是表示所得的多少,决定经济体的发展方向,属企业的范畴。技术经营与企业经营的关系: 1、经济是技术的基础。2、技术决定着经济的质量。3、经济又根据新技术,安排生产。4、技术按经济的要求,完成生产。

28、农业经济方式:是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条件下,农业企业经济方式的总和。方式

内容:劳动者与资料的结合方式。要素的组合方式,企业适应市场的方式。分配方式等。资料占有与经营关系 : 自有自营,自有他营,自有与他人联营。农业经营方式包括:双层经营(家庭经营、集体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个人租赁、合伙租赁、企业租赁)股份合作经营、集团化经营

29、生产经营组织: 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和任务而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和群

体,是生产关系的体现,劳动形式,是生产要素的设置。

30、生产经济组织类型:①农民企业:集体、国有、个人、合资②经营范围:种、养、加、农工、农商、农服等③功能:市场的主体;一切资料源于产业

31、产业: 即生产部门,又称产业部门,指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的构成及其

所占的比重与相互关系。

32、产业结构:指在一定地域内农村各个生产部门构成的总体以及各产业所占的比重和

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33、生产结构:指一个地区、一个农业企业的生产部门,生产门类、生产项目和农产品的构成以及它们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

34、农产品结构:又称农产品构成,也叫农产品组成。

35、农业生产专业化:指一个地区农业企业专门生产某几种甚至某一种农产品。

36、农业生产专业化特征:①布局区划化,生产专业化②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③资

源配置市场化、经营集约化④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

37、农场规模和营业量的分析因素用途: ①农场是否大到足够的收入以满足家庭需要

并有竞争力(规模经济)②进行比较所必需的(横向、纵向比较)③计算其他分析因素时也使用农场规模和营业量的分析因素

38、实物规模因素: 反应资源投入(总面积和耕种面积)量和产出量(生产出的作物

数量)财政规模因素 :衡量实物投入量和产出量的货币价值劳动力规模因素 :反应农场所用的劳动数量

作物农场家畜农场

实物因素 :总面积、耕地面积、产出单位数生产单位数、潜在生产能力、产出总数

财务因素 :产出价值、资产平均价值产出价值、资产平均价值

劳动因素 :投入劳动小时数、全劳动力、投入劳动小时数、全劳动力、人均当量数人均当量数

39、资产净值表(资产负债表)分析与因素 :流动比率、中期比率、净值产比例、资

产与债务比率、资产与价值比率收益表分析(利润表):营业比率、固定比率、总比率、资金周转率出现严重清偿问题可能原因: ①农场经营过小②家庭开支过大③农业外经营无利可图④税额过多⑤过多购入生产资料⑥债务缓解农场财务清偿问题:①延缓购入某些家产,推迟休假,减少开支②合理处理农业外经营情况③采用适当的折旧方法和财务手段暂时缓解税收的支出④尽量减少资产上的支出⑤合理控制农场债务和偿还期限

40、生产力 :一个生产单位能生产出定量产品的能力生产效率 :用最少的时间、货

币、能力和材料生产出理想的结果,是一种状态

41、农业生产要素 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

42、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①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②劳动力③资本④科学技术

43、农场工作的四个要素 :土地、工人、资金、管理

44、农场主工作的主要任务 :①确定农场发展目标②分析考虑选择性的方案③作具体

决定,评估决定结果,对决定负责④发展家庭成员和主用人员的培训项目⑤指导和评估工作人员⑥做商业会议,控制资金操作⑦建立生产操作的时间,合理利用资源⑧监测生产操作和检查各种工作

45、农业劳动资源的特点:①农业劳动都是有时间性的,不能储备②从素质上看差异很

大收到力量、知识、劳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差异很大③农业劳动有各种不同的费用,农场主和家庭成员的劳动一般是非现金支出,雇工现金支出

46、劳动和机器是农场的主要生产投入,相互可以补充,正确协调两种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农场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员管理的内容 : 包括提拔措施、物质奖励、培养、安全、解除合同等,必须承认每个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注意每个人的生理的、社会的、自尊等要求,才能获得能干的、忠实的雇佣劳动。建立农场人员组织结构,必须遵守以下规则:①目标一致原则②有效管理跨度原则③统一指挥原则④责权对等原则⑤适当授权原则⑥分工协作原则⑦精简与效率原则⑧弹性结构原则

47、直线制组织: 厂长—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车间主任—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

48、职能制组织优点:管理分工较细,管理深入缺点:不易于管理

49、矩阵制组织优点:①加强管理部门间联系和配合,利于细心沟通和共同决策

②把不同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③提高了管理组织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缺点:①双重领导,不易分清责任②组织成员不固定,易产生临时的观念劳动管理必须估计农场全年所需的总劳动量,劳动供给的途径,除农场主和家庭所需的劳动数量,做出计划并分配各种作业等。

50、劳动计划的主要问题 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可能获得的劳动数量,以最低成本的方法完成各项农业作业,具体包括:①估计全场各种作物和畜产品所需的劳动量②测定一年中不同时期内可能获得劳动量③具体确定完成某一田间作业所需的工作数目④协调在关键时期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全场劳动量的需求估计 :可以来自详细的劳动记录和各种产品的实践经验,测定不同时期所能获得的劳动供给量:家庭劳动力、雇工和换工的可能性,必须有效利用家庭劳动力以减少现金支出。田间作业所需的天数:气候变化和轮作因素的考虑关键时期劳动的供给和需求 :了解农场劳动需要的分布,可利用的劳动量和田间作业所用的时间。

51、解决农忙时劳动需求途径 :①农忙时节雇佣的临时工②购买功率更大的机器③雇

请专业帮工播种和收获⑤与邻居换工⑥改变种植模式农场雇工注意事项: ①现金支付工资:支付小时、周、月、年或计件②福利金:住宿、农场食品、医疗保险等③工作条件:工作时数、休假等④良好的劳资关系:雇工责任和权力

52、农场机器管理的原则 :①增加机器的利用率:大农场和小农场②减少不必需的机

器投资③严格控制工作费用④不违农时和农业机器使用效率如何避免不必须的机器投资:①购买型号适宜的设备②维护③租入或出租④二手⑤与其他农场联合53、农场风险:是农场主对农业生产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可能后果与

预期目标发生多种偏离的综合54、农场风险的特征:A、客观性:农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以其的。B、不确定性:农业风险发生时客观的,但风险是否发生,在何时、何地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成都等完全是不确定的。C、相对性:(1)、指农业风险的可预测性;(2)

指农业风险的可变性。D、双重性:指农业风险具有两面性,既有损失的一面,又有风险价值的一面。E、行为相关性:指农业生产者面临的农业风险预期决策行为是紧密关联的。不同的农业生产者对同一农业风险事件会有不同的决策行为,具体反映在采取不同策略和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此会面临不同的风险结果。

55、农场风险按风险的对象分类:A、种植业风险:指农作物和林木在生长期和收获期

因各种灾害事故而造成的损毁、灭失和贬值的风险。B、养殖业风险:指家畜、家禽和水产养殖等因各种灾害事故造成的损毁、灭失和贬值的风险。

56、农场主具体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具体措施:A、保险:是最基本的风险转移形式。

B、合同化经营:对未来或某一时间的价格作出安排,使农场主能够承受价格和产量的风险。C、多种经营:多样化可以减少全面收入减少的可能性,一项收入减少,另一项收入可能不变或增加。D、变通措施:按照新的情况来做出计划安排,避免失去较大利益的一种方法。可以三方面来考虑:时间、费用和产品。E:保持适度的流动资产:保持一定的流动资产能迅速地捕捉短期利润的机会或可以应付意外的现金支付。F、保持清偿能力:资本结构上保持应付农场债务的能力。G、企业组织形式:有限的合伙企业可以减少农场主的风险。H、生产管理:选择适合的技术和生产措施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一种好方法。I、教育培训:获得较多的资料、短期培训、推广工作或提高决策技能。G、政策信息:存储计划、作物保险、灾害保险、价格支持、农业信贷政策和气候价格方面的信息。

57、经营决策:农场为了达到预定目标,在多种可行的经营方案中选定一种最优方案的行为过程。

58、决策准则:极小极大。农场管理者审视获得最小收益的各种措施能从中选出最大的。

悲观的决策。极大极大。决策者对每一种措施所能提供的最大收益进行检验,从中选出最大者。大中取小(懊悔值法则)。从各方面的最大后悔值中选择最小的后悔值(最大见最小)。中间型决策。平均收益最大(机会均等法则)。在不了解未来情况的情况下,对各种措施带来的收益简单平均,选择收益最大的。期望收益最大(风险性决策)。在获得事件出现的先验概率的情况下,计算每种措施能获得的期望收入,选测期望收益最大的措施。

59、决策方法:A、确定型决策:就是拍板定案决策。B放线性决策:还有部分不清楚的决策。C、明显不确定型决策。

60、制定财务前景计划的七个基本步骤:1对农场目标的考虑。2现有资源的可利用性。

3选择分析的方法。4选择在分析过程中要用的投入/产出的资料。5选择分析中所利用的价格。6组织投入/产出和价格的资料并将其带入分析方法。7分析各种可能性。

61、农场会计系统的作用:

1、评估与其目标有关的农场财务状况。2衡量农场经济运

转情况3控制农场的日常活动4评价使用资源的各种可能措施。

62、农场财务核算:是按照整个农场范围来进行,只记录与整理费用相关的收支,内部

使用资源的价值可能被忽略。

63、成本核算:将全农场的收入和支出分配于不同部门,需要将不同活动的收入和成本

分别记录,这样才能对单项活动进行核算。成本核算可以为管理者在决策中提供较多的资料,成为决策的非常重要的基础。绝大部分的农民只是使用部分产品核算作为管理手段。

64、农场财务分析需要的各种记录:1资本净值表2收益表3现金流量表。

65、资本净值表:在一定期限内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汇总表。

66、资本净值表包括:短、中、长期资产,长中短期负债,资产和负债之差即为业主权

益。

67、收益表:是用来衡量农场的财务和利润的重要文件,对农场一个会计内现金和

非现金的财务活动的概括。

68、收益表包括:现金收入,净资本收益,库存价值变化,扣除购入物的调整,工作支

出,固定支出。

69、现金流量表:主要用于衡量农场财务状况,特别是一个时期的现金状况。能反映出

农场主及其家庭所使用现金数量及其如何使用。

70、现金流量表包括:资金来源,资金占用。

71、农场非财务相关记录:农场地图,农场记录,劳动记录,机器记录,家畜记录,销

售记录。

第三篇:温泉乡当前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温泉乡当前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温泉乡委员会 温泉乡人民政府

(2009年7月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温泉乡位于昌宁南部,距县城20公里,东、南、西三面与临沧市凤庆县相连,是保山和昌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乡国土面积236.1平方公里,下设10个村民委员会1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49户25859人,其中农业人口5941户25166人,总耕地面积20274亩,其中水田9112亩、旱地11162亩。辖区最高海拔2473米,最低海拔1400米,年均降雨1302毫米,年均气温14.5℃,土壤PH值在4—6之间,气候终年温凉湿润,主要产业有粮食、茶叶、烤烟、畜牧、林果等,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乡。温泉茶叶产业已有上百年历史,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发展比较快,茶叶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下面,我就针对全乡目前茶叶生产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导。

一、基本情况

全乡共有茶地39548.5亩,其中投采26433.5亩,农民户均拥有茶园6.7亩,人均拥有茶园1.6亩。09年,全乡计划总产干茶221.26万公斤,实现茶叶总产值4993.6万元,新改植茶园1300亩,其中样板452.5亩,低产茶园改造5000亩,其中样板1200亩,建立光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完善提

—1—

升光山、松山、尼诺三个茶叶专业示范村。

(一)春夏茶生产情况

截止6月20日,全乡生产干毛茶123.9万公斤,完成县下达221万公斤的56%;生产精制茶27.7万公斤,完成县下达60万公斤的41.6%;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17.7万元,完成县下达4515万元的82.34%。其中:5月20日止春茶生产干毛茶109.6万公斤,占年计划221万公斤的49.6%,生产精制茶22.2万公斤,占计划60万公斤的37%,产销率100%,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308万元,完成县下达4515万元的73.2%;5月20日至6月20日夏茶生产干毛茶14.3万公斤,占年计划221万公斤的6.41%,生产精制茶5.5万公斤,占年计划60万公斤的9.1%,产销率100%,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9.7万元,完成县下达4515万元的9.07%。

(二)新改植和低产茶园改造情况

1.截止6月20日,新改植良种茶园902.5亩,完成县下达1300亩的69.4%;定植434.5亩,完成任务的33.4%;样板177亩,完成县下达300亩的59%。完成低产茶园改造5120亩,完成县下达5000亩任务的102.4%。其中:非样板改造3960亩,完成县下达3800亩的104.2%;改造样板1160亩,完成县下达1200亩任务的96.6%。完成二次中耕18500亩,二次施肥15600亩,病虫害防治22700亩。

2.新改植样板300亩,实际规划452.5亩,规划在松山 —2—

芹菜塘95.5亩,新河大浪坝32亩,联席施家寨99亩,尼诺破石头小外寨100亩,鹿塘麻山126亩。1200亩低产茶园改造样板规划在温泉村50亩,光山村450亩,联席村50亩,新河村50亩,松山村100亩,大九甲村50亩,下六甲村50亩,鹿塘村50亩,尼诺村300亩。

(三)茶叶专业示范村建设情况

我乡已建成光山村、松山村、尼诺村三个茶叶专业示范村,目前正处于巩固提升阶段,今年计划在光山村新建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及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肥培管理,以根内肥为主,根外肥为辅。根内根外相结合的办法,抓好追肥,各村采取有力措施,投采茶园做到年内亩施有机肥600公斤以上,施氮、磷、钾复合肥40公斤,生物肥20公斤,解决投入不足问题。抓好中耕除草,科学防治病虫害。

(二)抓好茶树修剪。春茶结束后,对投产茶园进行轻、重修剪和整型修剪,提高鲜叶的数量和品质,增加收入。

(三)切实抓好鲜叶下树和分等级采摘,各村从茶所抓起,严格要求茶农按规范标准分等级采摘,达到茶所增效,茶农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四)切实抓好新植、改植茶园建设年内发展的新植茶园和改植茶园必须栽植无性系新良种茶苗,以昌选系列,佛

—3—

香系列,凤选系列,香归银毫等无性系新茶树良种为主,完善品种结构按照优质高产,无公害茶生产标准,认真进行统一规划和种植。

(五)抓好低产茶园改造,5月20日—6月30日进行。改造茶园坚持“三改一管”,改树做到因树因园宜重则重,宜台则台,严格按标准改造。

(六)严格生产标准,提高茶叶品质。各村切实按《昌宁县无公害茶生产综合标准》和《云南省普洱茶综合标准》生产。提倡使用有机肥、农家肥和生物微肥,生物农药,严禁使用甲安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基地的建设。

(七)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为切实抓好2009年茶叶生产,我乡成立由乡长为组长,分管茶叶产业的领导为副组长,茶叶站、农业技术推广站、财政、农经、林业、信用、工商、地税、供电、科技、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茶叶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安排、协调、抓好2009年全乡茶叶生产工作。各村委会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抓好各村的茶叶生产工作。

(八)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对茶叶生产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绩效挂钩管理考核。涉及的新植样板的联席、松山、新河、尼诺、鹿塘等5个村以村为单位每村交押金1000元,其余的温泉、兴文、大九甲、下六甲、光山等5村以村

—4—

为单位每村交押金700,茶叶产业组成员交押金700元。考核以村为单位,考核时总分在91分(含91分)以上的村,退还所交押金,同时给予押金同等数额的奖励;考核总分在91分以下的村为完不成任务,所交押金扣缴作为产业发展基金。考核时间按产业工作时段的要求,对新植、改植茶园建设进行分期检查验收的基础上,乡级在10月底由产业组组织按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九)扶持政策。新植、改植茶园中心样板452.5亩,经各级验收合格每亩补助400元。低产茶园改造中心样板1200亩,经各级验收合格每亩补助50元。

三、存在困难

一是乡本级财政困难、茶农经济基础薄弱,茶叶产业发展总体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茶园单产低,市场竞争力弱,综合效益不高;二是制茶企业数量多、实力弱、规模小、分布广、管理难,而且多数还停留在茶叶原料的简单生产加工销售水平上,全乡茶叶产业发展企业龙头带动和优势品牌支撑不明显,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够强;三是近年来茶叶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市场极不稳定,特别是去年以来茶叶市场持续低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茶农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生产投入不足、茶园管理不到位、鲜叶分级采摘加工落实难,广大茶农的生产经营理念和生活消费观念有待于

—5—

进一步转变;四是茶叶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服务茶叶产业发展的整体功能发挥还不明显。

以上困难和问题,乡党委政府将尽最大努力逐步加以解决,同时恳请市、县各位领导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支持温泉的茶叶产业发展。

四、下步工作打算

1.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以建设高优生态茶园为方向,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加强新植茶园管理,规范茶叶采摘、加工,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高标准建设优质生态茶叶基地。

2.培植壮大龙头加工企业。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完善茶叶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机制,实施“以大带小、以精带初”战略,逐步对规模小、管理难、效益差的制茶企业进行改革、重组,培植龙头企业,强化支撑功能,提高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能力,实现企农双赢。

3.提高标准化管理和采摘水平。加强茶农生产技能培训,全面推行分级采摘、分级收购、分级加工,实行以质论价、以质定价,增加茶农和制茶企业的经济收入。

4.打造知名茶品牌。坚持培育茶产业、挖掘茶文化和开发茶产品相结合,通过积极组织参与“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活动,多形式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和促销力度,强化市场引导,—6—

把握市场动态,努力改变以简单生产加工销售原料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茶叶产业综合效益,努力打造一批茶叶产业专业村。

五、几点建议

结合温泉乡茶叶产业发展实际,借今天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建议市、县各位领导继续像过去一样关注茶叶产业发展,真正把温泉作为全县茶叶大乡来谋划、来扶持、来发展。一是采取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继续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技能改进等方面的投入扶持,坚定广大茶农信心,扩大优质茶园面积,集中整合现有企业,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巩固茶叶产业地位,有效解决因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市场因素等影响,茶叶市场低迷,制茶企业等待观望、资金困乏,广大茶农无力应对、放弃采摘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温泉茶叶交易市场建设管理,加大对茶叶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力度,建设覆盖滇西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提升温泉茶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三是逐步改良种植品种,引进优势企业和先进工艺,建设集茶叶种植、茶产品销售、茶艺表演、茶文化研究等为一体的活动场馆,继续举办好各种推介活动,充分发挥“千年茶乡”品牌效应。

以上汇报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7—

第四篇:关于对当前棉纺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当前棉纺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棉纺产业是我县的立县产业和民生产业,是我县财政增收的增长源,是安置剩余劳动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该产业上交税金占全县税收的30%以上,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3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县棉纺企业生产经营逐步陷入困境,皮棉和棉纱价格大幅下滑,产品严重滞销,给企业带来了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严峻的挑战,企业效益日益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近日,在县政府有关领导的带领下,中小企业局组织恒华纺织、天润纺织、丰润实业、瑞鑫纺织等全县30处重点棉纺企业到陵县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盛泽特色纺织品有限公司,德城区华源生态科技公司,运河经济开发区德棉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并进行了座谈。结合参观座谈情况和我县棉纺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浅显的想法。

思考一:单纯做纯棉纺,前景不容乐观。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县棉花交易市场的兴起,培育了大批有棉花购销经验,积累了一定资金的民营企业家。随着我县棉花产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家感到单纯做棉花加工虽然风险小,但是利润率低,于是逐渐转入了棉纺行业。截止目前,我县棉纺产业整体规模达260多万纱锭,140多家棉纺加工企业,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棉纺织名城。但是,随着其它产棉区棉纺企业的快速涌现,整个国内棉纺产业处-1-

于加工能力严重过剩的局面,而且这种形势随着纱锭的增加还在逐步恶化。从加工能力看,魏桥和华芳两家大型纺织企业的棉纺规模就足以满足大部分国内外客户需求,且大型企业资金雄厚,设备先进,市场竞争力强。从地域看,我国棉纺主产区的新疆近几年正在大力发展棉纺产业,计划几年内规模达到500万纱锭,这些企业凭借优质的原料和廉价的用电成本,给国内中小棉纺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其它棉花主产区的棉纺企业也发展迅速,棉花就地加工升值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效益看,纯棉纺技术含量低,价格透明,利润率低,随着供大于求的形势日益严峻,利润率还在被逐步压缩。从企业看,一些自主创新能力强、装备水平高、管理规范的纺织企业依托产品多样化和新型纤维,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需求,主要是订单式加工。与中小棉纺企业相比优势明显,产品供不应求,利润空间可观,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从发展趋势看,虽然行情有起有伏,过去寒冬就是春天,但是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转方式、调结构是产业晋档升级的必然。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单纯做纯棉纺的上升空间和市场空间已经被大型企业和棉花主产区新兴企业所瓜分。同时,随着我县用工成本和用电成本的逐步提高,企业的利润已经下降到极限,单纯做纯棉纺,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思考二:调整产业结构是关系棉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参观的企业可以看到,他们多是采用紧密纺、赛络纺、涡流纺等先进纺纱工艺加工新型纤维等差别化纱线,产品种类达千

种以上,我县棉纺企业多是以纯棉纺为主,主要生产40支以下的各类精梳、普梳纱线,产品结构和附加值与先进企业无法相提并论。环顾当前的纺织产业发展形势,要想长期勇立潮头立于不败之地唯有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调结构多元化是当务之急,而且早调肯定比晚调有利,快调肯定比慢调有利,只有早调快调才能先期占领市场,给客户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如国内羊毛衫纱线和高档竹节纱纱线的市场需求量大,但是生产厂家不多,纱线供不应求。如果我们的棉纺厂逐步增加羊毛衫和竹节纱纱线的比重,依靠夏津现有企业的装备水平稍加调整可以做到,凭借我们的纱锭规模完全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形成国内知名的特色纱线聚集区。

思考三:提升装备水平是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只有装备水平高、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话语权。参观的华源纺织公司,企业单体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全部采用清梳联合机、紧密纺纱机、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有稳定的原料采购渠道和产品销售网络,效益年年提高,成为国内知名的现代化纺织企业。对比我县纺织企业发展现状,除近几年引进的自动络筒机、喷汽织机和高档气流纺纱机属高端设备外,其它配套设备多是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万锭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与先进企业形成强烈反差。当然,这与我们民营企业起步阶段资金不充裕有关,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恰逢市场发展到不进则退,不改则亡的特殊时期,市场逼迫着我们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从粗放式的注重量的扩张逐步走向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同步发展转变,而转方式、调结构的前提是提升和改善装备水平。我县的企业近期虽无力大批更换先进设备,但是可以通过对设备的局部改进,提高前纺和络筒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利润空间,待行情好转,企业效益提高后再逐步改进其它设备。

思考四:树立诚信意识是整个产业做强做优的前提和根本。参观的企业采取的订单式加工在行情好的时候虽然没有很高的利润率,但是企业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吸引了大量稳定的客户,成为客户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行情好时与企业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行情差时可以零利润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因此,企业赢利水平比较稳定,应对行情波动的能力较强。我县的棉纺企业数量多,个别企业为了追求一时的高利润,在质量上把关不严,导致客户流失,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无意间给企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诚信是企业做长做久的根本,企业家要把诚信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时时处处讲诚信,即便牺牲眼前的局部利益也要维护企业的外在形象,赢得客户尊重,为做百年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考五:提高服务水平是助推企业发展的强力引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强力支持,只有相关部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需,才能从根本上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信息服务方面,当前纺织企业处境困难,企业家对形势研判缺乏权威性和前瞻性,为帮助企业尽快度过难关,我们计划近期邀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西南大学、青岛大学的专家教授来我县就当前国内外纺织工业面临的形势、企业应对策略、下一步发展趋势等问题给企业进行详细讲解,增强企业负责人驾驭市场风云多变的能力,减少决策的盲目性,科学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及时规避市场风险。资金服务方面,我们将加强与市中小企业局融资服务科、金融部门以及仲利国际租赁公司、欧力士科技租赁公司等融资机构的协调沟通,为急需周转资金的企业联系资金,避免因资金链断裂出现企业停产现象的发生。同时,积极跑部进省,为成长性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申报中小企业扶持项目,帮助企业争取无偿资金。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组织企业联合经营共同发展。我县棉纺企业单体规模小,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量小,与客户协商时缺乏影响力。如果部分企业形成产业化协作联盟,共同与原料供应商和产品采购商谈判,在采购量和供应量上形成集合优势,在客户面前赢得主动权,取得客户的尊重和信赖。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企业成本,提高销售价格,扩大利润空间,实现共同发展壮大。

思考六:招商引资是提升集群规模完善产业链条的捷径。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信贷规模逐步压缩,中小企业从金融部门获得贷款的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纺织企业贷款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引资主体作用,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我县投资兴业,才能有效弥补企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企业拿出优势资源作为载体进行招商引资,积极引进

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善管理的合作伙伴,将科学的管理模式、技术成熟的高端产品、完善的科研队伍引入我县,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小的风险实现企业做大做久,产业做优做强。近一段时期,国内中小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停产倒闭的现象逐渐增多,这为我县棉纺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装备水平、壮大集群规模提供了有利时机。资金较为充裕、管理比较规范、有扩建意愿的纺织企业要迅速行动,通过业务往来结交的人脉关系,积极与装备水平较高的纺织服装倒闭企业进行接洽,采取买断或合作的方式将设备引入我县,实现低成本扩张,壮大企业单体规模,膨胀集群整体实力。

第五篇: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最为显著的是,由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由外交工作的重要补充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明显变化。概括地说,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产业转型期、战略提升期、矛盾凸显期。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为时代赋予旅游业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

当前,我国旅游业拥有很多明显的发展机遇,“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旅游业将保持较快发展的势头。但由于受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深层次的一些矛盾依然存在,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出现,造成了发展机遇与新旧矛盾交错丛生、相互并存。旅游业只有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尽快实现战略转型和战略提升,才能跨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宏观决策上,尤其需要关注和思考下列问题:

一、旅游业阶段性特征与产业功能问题

旅游业的产业性质、产业定位、产业功能等问题,是旅游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政府决策部门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任何产业的功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的变化相适应。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旅游业的功能实现了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而今旅游产业功能又在悄然变化,即从“产业”逐步转向兼具经济产业和社会功能的双重特性。旅游业的功能现已明显超出了经济范畴,旅游贡献也已打破创收创汇的单一经济概念。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新的资源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在加快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方面;在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旅游业的综合功能日益明显,已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功能。

当前,旅游产业功能表现出几个明显特征:

(一)“民生”与“国计”相统一。去年入境旅游已达1.25亿人次,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已超过13.9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93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100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事关亿万“民生”的大产业;直观地来看,旅游似乎并非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国计”大事,但已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影响着国家总体的“软实力”。一个旅游业不发达的城市,实现不了国际化、现代化和信息化;一个旅游业萧条的国家,也很难称得上政通人和、繁荣昌盛。

(二)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并重。虽然旅游业的创汇创收数额日益提高,但经济功能已不再是压倒一切的;而社会功能越来越明显和重要,它不再是经济功能的附属品、派生品,不仅已可与经济功能并驾齐驱,而且在旅游发达地区已超出了经济功能。因此,对旅游业进行客观评价,既要防止过于强调经济功能,也要避免泛论旅游业的功能,应把发挥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一体并重地纳入工作“主渠道”。

(三)旅游活动与文化属性互为表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缺少文化没有魅力,文化缺少旅游没有活力。只有实现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四)多重概念与业态开放的特别属性。旅游是一个多重性的复杂概念。按照老百姓通常的理解,“旅游”就是游览观光、度假休闲,显然这是“小”旅游的概念;按照业内传统的和非严谨的理解,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这是“中”旅游的概念;如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旅游是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居住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这个定义是“大”旅游的概念,要比习惯性的理解宽广很多,它包括了参观、游览、度假、休闲、疗养、探亲、差旅等活动,也包括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活动,还包括了正在陆续出现的各种新兴旅游业态。因此,发展旅游绝不仅是利用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而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素质提升问题

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就提出了“两个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一个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但至今未取得明显成效。相当一些旅游企业的竞争不是靠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而是打“价格战”;旅游饭店出租率不高,旅行社微利或亏损运营,旅游景区以提高票价营利,旅游汽车公司竞争激烈;旅游产品和服务比较粗放,旅游促销手段单一落后;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入境旅游接待效益差距明显。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转变迟缓,关键是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尚未从根本上牢固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尚未从根本上以提质增效的理念取代对规模、速度的片面追求,尚未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的樊篱与束缚。这既是问题存在的根源,也是今后应予解决的重点。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我国旅游业起步于“一穷二白”的基础,曾创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不少经验。例如,“建个大门就收费”的起步发展;“边开发、边投入、边收益”的发展模式;“以旅游养旅游”的“滚动发展”等。任何经验都是具体环境和条件的产物,不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广谱性;同样,旅游发展观也应与时俱进,而不能固步自封、长期因循,在迫切需要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的今天,尤其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经验。过去的经验不一定适于今天,旅游大国的经验不一定适于建设旅游强国。我们所应探索和创造的,应是如何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发展旅游业。这种看似是发展方法的战术问题,实质上是发展观的战略问题。

(二)努力建设科学的旅游指标体系。要以形成科学的发展导向为目标,打破单纯以规模、数量、速度论成绩的思维惯性,建立全面反映效益、成本、质量、贡献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既有旅游产业规模和速度的概念,也有综合贡献率、市场竞争力的指标,包括拉动投资、安置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环保、优化生态等,最终达到凝聚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三)深入拓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不能仅靠开发新资源、建设新设施,而必须在深度利用、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旅游消费是重复发生的,消费需求的空间是无限的,而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则是逐渐减少的;旅游消费具有低消耗、重复性、多层次的特征,通过改造升级现有旅游产品,就可以不断扩张市场供给;新的开发需要较大投资和全面配套,投入使用和投资回报需要一定周期。因此,旅游发展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规模,集约化发展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然选择。

三、旅游产业化与产业升级的问题

产业化是一个产业的发展机制逐步健全的工作目标。对旅游业来说,产业化是实现旅游产业升级的条件和基础,是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必然选择。旅游业从“事业”向“产业”转变,是迈向产业化的基础,但并不等于产业化;旅游“六大要素”是产业化涉及的必要领域,也不等于产业化;产业化是指旅游产业完全彻底地按照产业规律去运行,是旅游产业运营机制更为完善的要求。实现旅游产业化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的扩张和裂变。由单个产业要素发展扩张为产业链,通过拉长产业链建立与相关产业密切的关系,使之成为旅游业的紧密层伙伴。二是建立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机制。旅游业的投资者、开发者、经营者应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建立分工合理的市场利益共享关系;上下游的旅游企业之间、相关企业之间、同类企业之间,应实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集团化、网络化、协作化。三是提升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形成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旅游消费环境。五是扩大和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贡献率。

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问题,国家旅游局在深入研究基础上,2006年1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工作思路。

(一)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市场体系。重点是推进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旅游行业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二)建立开放的、包容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重点是促进相关社会资源向旅游产业集聚。

(三)建设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体系。重点是促进旅游城市、旅游县、旅游乡镇三个基础层次的旅游目的地建设。

(四)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在全面提升观光产品的同时,加快休闲度假产品体系建设,并且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产品体系。

(五)建设构架合理、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和人才体系等。

四、扩大开放与培育统一大市场问题

旅游业是天生的开放性产业。旅游目的地的无限量、旅游消费要素的多样化、旅游客源的多层面、旅游市场的一体化,决定了旅游业应该是高度开放的。但长期以来,受地方利益和行业利益的影响,旅游市场中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保护性壁垒,具体表现为:限制外地投资者设立旅游企业、限制外地旅行社发展网络、限制外地旅游车辆经营、限制外地导游从业等。这些自我保护的壁垒,严重阻碍了旅游市场在全国的开放,既影响了市场主体的充分竞争,也成为旅游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客观上导致了对内开放滞后,并影响了对外开放效应的发挥。因此,切实深化和扩大对内开放,是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条件和基础,也是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要坚决消除各种形式的保护性壁垒,并防止产生新的壁垒性障碍。

(二)加快旅行社业对内开放。作为兑现入世谈判的承诺,国家旅游局已宣布提前取消对外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为了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进步,还必须把解决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作为扩大开放的主要目的,切实推进旅行社专业化分工和网络化发展。而要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就必须强调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步伐相协调,强调以消除自我保护性壁垒为先导和基础,强调扩大旅游市场对外开放是为提升旅游产业服务的。因此,旅游部门在研究新形势下旅游市场和产业监管手段等问题时,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破除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放宽旅行社的经营代理和加盟许可;要更多地运用法律和市场的手段,坚决扫除自我保护的地域性壁垒和排外性限制;在率先建立国内统一的旅游大市场基础上,适时扩大旅游市场的对外开放,逐步实现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努力争取对外开放效益的最大化。

(三)加速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旅游局就在全行业倡导和推进旅游企业制度改革。目前,东部省市旅游企业已基本实现了国有资本的退出,但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国有大型旅游企业改制也比较滞后,成为导致旅游企业“小散弱差”、长期不能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十一五”期间,旅游企业能否根本性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带有机制性意义的问题将取决于企业制度状况,关键性的出路在于加快企业制度改革步伐。

五、提升旅游供给与拉动旅游消费问题

旅游消费具有求新求异和逐步升级的市场特征。90年代初,我国旅游界就认识了这一市场规律,提出了开发度假旅游产品和完善产品结构的市场理念。目前,全国省一级旅游度假区120余家,并兴起了一批生态、海洋、乡村、体育、健身、游艇等专项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配套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还处于初级化的阶段:旅游产品以观光型的为主,开发思路也以观光型的为主导,普遍追求大流量的旅游接待;旅游产品粗糙的多、精品的少,资源型的多、文化提升型的少;产品供给只能满足初级化、大众化市场,个性化、舒适性明显不足。当前,旅游产品供给水平不高,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要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开发理念。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产品,再考虑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资源导向”观念,已明显落后于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以“市场导向”理念取而代之。旅游需求市场固然在不断扩大,但市场扩大不仅是在规模上的,还包含了对质量提升的需求,只有相应地、超前地提升产品供给水平,才能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市场消费,拉动市场供应。这是旅游和所有服务性商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特性,也是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二)要科学划分旅游市场。旅游产品要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对应。这种划分包括很多类型和方法,简而言之,高端旅游产品不可能是大流量的接待,也不可能是低廉价格和微薄利润,它所对应的应是远距离旅游市场,应能够充分体现旅游、文化和生态价值,体现物有所值的旅游配套服务;大众化旅游产品应是较大流量的接待,食宿、交通、服务等体现出大众化,市场分类上也应以近距离市场为主。例如,西藏旅游因其资源独特、生态环境脆弱、可进入性差、旅游花费高等特点,应定位为高端旅游产品,在价格上应与一趟欧洲游差不多,在旅游流量上要保持适度控制,才能实现旅游发展与相关要求的配套和协调。青藏铁路通车以后,客运能力大幅提升,使这个问题的研讨变得十分现实而迫切,尽管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都会在战略上显示出产品与市场细分的重要性。

(三)要体现文化和特色。这是提高旅游产品档次的关键,也是赢得客源市场的重要竞争力。缺乏文化的旅游产品只能暂时供给低端市场,而不可能有长期的市场竞争力。不仅旅游景区要体现特色,避免粗放性和雷同化;旅游住宿也要体现档次差异,体现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等不同用途;旅游线路的设计,也要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更好地适于不同客源层次的需求。

(四)要积极适应旅游消费规律。目前,我国旅游市场正在快速与国际性规律接轨,即从团队到散客、从观光到休闲,但产品开发、宣传促销、旅游接待明显不适应市场需要,造成了产品供应与消费需求的明显脱节。旅游企业只有主动对应市场需求,全面提升产品供应能力,才能满足和拉动市场需求。

六、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旅游一向被认为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但具备这种可能性和潜在性,并不等于就有这种必然性和现实性。近年来,因开发不当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并不鲜见,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的旅游资源消亡。因此,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旅游资源保护形势的严峻性,全面提高旅游资源的识别和保护意识。

(一)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总的来看,由于旅游开发不当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破坏,是影响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一个因素,但并非最主要的因素。各级旅游局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管部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要强调搞好规划,加强管理,严格实施旅游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审计,坚决纠正影响资源与环境的各类旅游开发行为;要提倡生态旅游消费方式,引导旅游者强化环保意识;要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形成绿色旅游管理体系,推动旅游绿色产业体系建设。

(二)提高全社会对旅游资源的识别和保护意识。旅游资源是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混合资源,无论是自然型的旅游资源、人文型的旅游资源,还是社会型的旅游资源,都是与其他资源相伴共存、多位一体的,例如,水电资源、矿山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江河资源等,往往也都是旅游资源。因此,在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很容易发生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冲突,这类现象在有些地区已不少见,虽取得了一时的经济效益,但使旅游资源遭受了毁灭性破坏,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优势缺乏认识,不能综合权衡和统筹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也就无从谈论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由于近年来资源性开发投资明显增加,各类开发建设对旅游资源造成了空前严峻的威胁,其危害程度要远远大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三)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加速旅游市场的发育,但如不能妥善处理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也会加剧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消亡。例如,一些地方为了加速脱贫致富,实施了诸如“消灭茅草房”、“村村通公路”、“移民搬迁”等统一行动,在专项配套资金和行政力量的推进下,大量古老村落、特色民居、民族民俗文化、原生态生活环境被“城镇化”、“现代化”、“标准化”。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城乡之间交流的活跃,广大农民主动改变千百年流传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生活环境,追求和模仿城镇化的新农村生活,使原本可开发为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原生态农村生活,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实质上导致了大量旅游资源走向湮没和毁坏。

从一定意义上讲,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就是保护、继承和弘扬精神文明,其深远意义一点也不逊色于物质文明的发展。

下载当前农场产业发展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农场产业发展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铃薯良种产业发展的体会

    全市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渭源现场会心得体会(2011年7月29日)今年7月18—19日,市委、市政府在渭源县召开了全市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现场会议,对渭源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了观摩学......

    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平川区家庭农场发展情况我区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一、平川区家庭农场现状截至6月,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

    红山农场劳动体会

    红山农场劳动体会 这次,学校为了培养我们热爱科学、热爱农业、热爱劳动的意识,磨练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了解目前农业的前沿科技趋势,陶冶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当前我市肉牛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最终定稿)

    当前我市肉牛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市肉牛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市畜牧水产局在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特别......

    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军户农场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玉米制种是发展农业的先导产业,作为农业发展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军户农场大力实施产业富......

    农场工作总结及发展思路

    农场工作总结及发展思路 x场xx年工作总结及发展思路 一xx年经营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分析:xx年风调雨顺,职工丰产又丰收,小麦平均亩产达800斤以上,秋季黄豆虽然后期干旱,平均亩产......

    农场发展文化产业工作计划

    根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绥化分局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绥垦局办文[2008]8号)精神,结合我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本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农场发展文化产业工作计划

    根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绥化分局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绥垦局办文[2008]8号)精神,结合我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本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