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系统工程研究历史及个人学习体会
系统工程研究历史及个人学习体会
系统工程的含义:
系统工程在系统科学结构体系中,属于工程技术类,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外有 一些学者对系统工程的含义有过不少阐述,但至今仍无统一的定义。1978年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 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1977年日本学者三浦武雄指出:“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学不同之点在于它是跨越许 多学科的科学,而且是填补这些学科边界空白的一种边缘学科。因为系统工程的目的是研 制一个系统,而系统不仅涉及到工程学的领域,还涉及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所以为了 适当地解决这些领域的问题,除了需要某些纵向技术以外,还要有一种技术从横的方向把 它们组织起来,这种横向技术就是系统工程”。1975年美国科学技术辞典的论述为:“系统工程是研究复杂系统设计的科学,该系统 由许多密切联系的元素所组成。设计该复杂系统时,应有明确的预定功能及目标,并协调 各个元素之间及元素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使系统能从总体上达到最优目标。在设计 系统时,要同时考虑到参与系统活动的人的因素及其作用。” 从以上各种论点可以看出,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 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是一间工程技术,用以改造客观世界并取得实际成果,这与一般工程技术问 题有共同之处。但是,系统工程又是一类包括了许多类工程技术的一大工程技术门类,与一般工程比较,系统工程有三个特点:
(1)研究的对象广泛,包括人类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现象和组织管理等。
(2)系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不仅要用到数、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还要用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医学等与人的思想、行为、能力等有关的学科,是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因此,系统工程形成了一套处理复杂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人们 在处理问题时,有系统的整体的观点。
(3)在处理复杂的大系统时,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因为系统工 程所研究的对象往往涉及到人,这就涉及到人的价值观、行为学、心理学、主观判断和理性 推理,因而系统工程所研究的大系统比一般工程系统复杂得多,处理系统工程问题不仅要 有科学性,而且要有艺术性和哲理性。
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
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虽然形成于上个世纪中叶,但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和实际 应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了解和改造自然的辛勤实践和大量的社会活 动中,早有许多朴素的系统概念和应用实例。在军事方面,早在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就有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写出了“孙子兵 法”十三篇,指出战争中的战略和策略问题,如进攻与防御、速决和持久、分散和集中等之 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依此筹划战争的对策,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其著名论 点,“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以我之长,攻敌之短”等,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当代的战争中都 有指导意义,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这些论断也有
现 实意义。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学说,著有“孙膑兵法”,在齐王与 田忌赛马中,孙膑提出的以下、上、中对上、中、下对策,便处于劣势的田忌战胜齐王,这是 从总体出发制定对抗策略的一个著名事例。在水利建设方面,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四川都江堰工程。这一伟 大水利工程巧妙地将分洪、51水和排沙结合起来,使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防洪、灌 溉、行舟、漂木等多种功能,至今,该工程仍在发挥着重大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古代水利建 设的一大杰出成就。在建设施工方面,北宋真宗年间,皇城失火,宫殿烧毁,大臣丁谓主持了皇宫修复工 程。他采用了一套综合施工方案,先在需要重建的通衢大道上就近取土烧砖,在取土后的 通衢深沟中引入汴水,形成人工河,再由此水路运人建筑材料,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皇宫 修复后,又将碎砖废土填入沟中,重修通衢大道。使烧砖、运输建筑材料和处理废墟三项繁 重工程任务协调起来,从而在总体上得到了最佳解决,一举三得,节省了大量劳力、费用和 时间。在医学、农业等方面,我国古代也有许多著名学者用朴素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取得了伟 大成就,这些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系统工程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重要的 启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系统工程在世界范围内迅 速发展起来,许多国家有不少成功的重大研究成果。第一次提出“系统工程”这一名词的是1940年在美国贝尔电话公司试验室工作的 E.C•莫利纳(E•C•Molina)和在丹麦哥本哈根电话公司工作的A•K,厄朗(A•K,Erlang),他们在研制电话自动交换机时,意识到不能只注意电话机和交换台设备技术的研究,还耍从通信网络的总体上进行研究。他们把研制工作分为规划、研究、开发、应用和通用工程等 五个阶段,以后又提出了排队论原理,并应用到电话通信网络系统中,推动了电话事业的 飞速发展。系统工程的萌芽时期可追溯到本世纪初的F•W•泰勒(F•W•Taylor)系统,为 了提高工效,泰勒研究了合理工序和工人活动的关系,探索了管理的规律,1911年他的 “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问世后,工业界出现了“泰勒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些科学工作者以大规模军事行动为对象,提出了解决战争 问题的一些决策和对策的方法和工程手段,出现了运筹学。当时英国为防御德国的突然空 袭,研究了雷达报警系统和飞机降落排队系统,取得了很多战果。在这一时期中,英、美等 国在反潜、反空袭、商船护航、布置水雷等项军事行动中,应用了系统工程方法,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1940年至1945年,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由于应用了系统工程方 法进行协调,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1945年,美国建立了兰德公司(RANDCorp),应用运筹学等理论方法研制出了多种应用系统,在美国国家发展战略、国防系统开发、宇 宙空间技术以及经济建设领域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德”又被誉为“思想库” 和“智囊团”。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中期,美国为改变空间技术落后于苏联的局面,先后 制定和执行了北极星导弹核潜艇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些都是系统工程在国防科研 中取得成果的著名范例。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从1961年开始,持续了U 年。该工程有三百多万个部件,耗资244亿美元,参加者有两万多个企业和120个大学 与研究机构。整个工程在计划进度、质量检验、可靠性评价和管理过程等方面都采用了 系统工程方法,并创造了“计划评审技术(PERT)”和“随机网络技术”[又称“图解评审技 术(GERT)”],实现了时间进度、质量技术与经费管理三者的统一。在实施该工程的过 程中及时向各层决策机构提供信息和方案,供各层决策者使用,保证了各个领域的相互平衡,如期完成了总体目标。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为该复杂大系统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 工具。70年代以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分级分布控制系统和分散信号处理系 统,扩展了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的应用范围。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环境综合性的大系统问题 日益增多,如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交通事故、军备竞赛等。许多技术性问题也带有政治、经 济的因素,如北欧跨国电网的供电问题。这个电网有水、火、核等多种能源形式,规模庞大,电网调度本身在技术上已相当复杂,而且还要受到各国经济利益冲突、地理条件限制、环 境保护政策制约和人口迁移状况的影响,因此,负荷调度的目标和最佳运行方式的评价标 准十分复杂,涉及多个国家社会经济因素。该电网的系统分析者要综合这些因素,对4500万千瓦的电力做出合理的并能被接受的调度方案,提交各国讨论、协调和决策,这是个典 型的系统工程问题。我国近代的系统工程研究可追溯到50年代。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钱学森、许国志 教授的创导下,建立了第一个运筹学小组;60年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大力推广了统筹 法、优选法;与此同时,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领导下,在导弹等现代化武器的总体设计组织 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国防尖端科研的<<总体设计部>>取得显著成效。1977年以来,系统 工程的推广和应用出现了新局面,1980年成立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与国际系统工程界 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近年来,系统工程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许多成果。
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这门学科,我认识到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是会面对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情况,这都需要我们作出合理的判断。但是人总是受到各种不理性的因素的影响。从而作出了事后后悔的选择。尤其在面对一些重大的决策时总是让人犹豫不决。还有就是在与人博弈的时候,更是需要合理的思考问题的思路。
头脑技能是一种策略技巧,或者说是在谋略方面的造诣。既然世间大多数对抗都与头脑技能有关,因此人们试图获得成功,就有必要研究在对抗局势中如何策略性地选择自己的行动。而今,博弈论就是一门专门研究互动局势下人们的策略行为的学问。事实上,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他人打交道,或竞争或合作。身处这样高度互动的环境之中,无论一个人是否知道博弈论,实际上他都不断地在与他人进行博弈,无论是他的父母、亲人、兄弟、老师还是商场对手、政治敌人……一个可能不知道系统工程为何物,但是他的确常常在与他人进行着对抗和较量,在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博弈;而生存本能,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不少博弈技巧。
然而,通过本能所学习的博弈技巧,是既不系统也相当费劲的。因此,人们有必要以一种最为节省的方式来学习策略技巧。而最节省的方式,莫过于直接学习博弈论的知识了。难怪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这样说着:“要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事实上,不单一般人应该了解博弈论,各个领域的专家更应该了解系统工程——20世纪后半叶的历史表明,博弈论在军事、政治、商业、法律、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都已有非常成功的运用。其中,在经济学、生物学、政治和军事中的运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94年和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两度眷顾博弈论,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博弈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正式的系统工程往往是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而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有数学恐惧症,虽然对于少数人来说数学的形式是那么优美,但大多数人把系统工程的学习看做是一件艰难的而痛苦的事情。其实,系统工程是如此有趣的学问,把系统工程的学习当成一件痛苦之事,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们应该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学习系统工程。这一点,我们事实上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博弈比较基础的东西是不需要高深的数学功底的。然而,如果我们能熟练地掌握这一部分博弈论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深感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对于博弈论这一门独具魅力的课程,只是从皮毛上略有了解。尽管如此,我还是学会了一种以博弈的观点来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好比囚徒博弈的现象,我以前可能能够猜到结果,但这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罢了。然而现在可就不同了,相似的问题我都能够用所学的博弈论知识去解释,能够了解其本质了。
在一个学期的学期中,通过学习系统工程可能并不能深入的了解这一门深奥的学科,但是从这门学科中学到了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思路,从对策论与决策论的思想来看待问题,让好多原来纠结的问题都能得到一个最优的策略。我觉得能掌握一种思路对未来人生都有莫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帅管理中心.税务代理实务[M.北京:中国
税务出版社L, 1999 [2]杨绮.节税法案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统计与决策,2006 [3]杨绮.风险税务筹划力案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团.统计与决策,2006 [4]魏权龄,胡显佑,黄志民编著.运筹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人
出版社,1988 [5]方卫平.税收筹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魏权龄,胡显佑,黄志民编著.运筹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人
出版社,1988
第二篇:历史教师学习体会
年初,在举办的“两名工程培养人”封闭培训活动中,区长做《唯理性教育的超越与教育者素质的完善》的报告,市教科院长《行动学习:造就名师团队之路》和《教师心理健康及促进》的讲座。通过学习让我从新的视角接触了目前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受益匪浅。
下面就学习区长《唯理性教育的超越与教育者素质的完善》的报告,如何完善作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在工作中恰当运用“理性”与“非理性”原理的问题谈谈体会。
区长在报告中讲到,作为教育者
(一)既要实施连续性教育,又要善用非连续性教育
连续性教育:根据学生连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利用系统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施以系统连贯的影响,使之逐步地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
非连续性教育:不追求教育设计的连续性,对学生施予的是一种非系统、非连续的影响,其结果是促使学生发生非连续性发展。如唤醒、训斥、呼吁、劝告、碰撞、危机、冒险与挫折等
(二)既要懂得教育科学,又要掌握教育艺术
教育必须遵循文化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性,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育过程。
教育艺术:是培养人的艺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育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育实践活动。遵循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之教育艺术的特点
(三)既要有良好的理性素养,又要有良好的非理性能力
理性素养: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逻辑认识能力与逻辑实践能力
非理性能力:情感能力、教育直觉能力、意志力、想象力
(四)既要掌握教育的科技手段,又要掌握教育的艺术手段
教育的科技手段是指作为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中运用的物质手段。
教育的艺术手段是指作为艺术形式在教育中运用的精神手段,包括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
(五)既要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又要具有良好的非语言修养
语言主要是指言语,即口头语言。.非语言亦可称为非言语行为,即非语言符号,包括体态语言、人际距离、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时间控制等。
作为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专业敏感,如对历史方面的信息有较敏锐的观察,反应和理解,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巧加点播,以增加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灵感,升华学生精神。
为此,我觉得自己今后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自己,“完善自身素质”。
1、注意培养自己具备浓厚、广博的专业兴趣。两位同行很值得我学习:一是赵湜:偶一次听他课,讲“宋代社会生活”,一学生问对宋代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外国人是怎样说的?答曰:介绍你们两本外国人写的书库恩《宋代文化史》,墨菲《亚洲史》。随后写英文。另一是四夕老十:书画、紫砂十分痴爱,身后粉丝一帮。所以,工作之间、之余修读文学、哲学,自觉关注史学研究动态与成果,涉猎多方面的文艺活动:书法、篆刻、茶艺、琴律等等,乐于,敢于与学生、同行探讨,深记“历史地趣味就在于讨论之中”。
2、确立当代教学意识。即当代人的科学精神、科学悟性和思辨力,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提供给学生一个重新认识历史现象的新范式。教育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应尊重社会客观发展的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爱国主义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
3、学生上历史课,应获得哪些东西呢?固然应包括知识、思想、能力三大目标,但却不止这些。学历史首先是要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其次是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再次才是从中受到阅读、理解、分析、比较、概括、综合、评价等能力的锻炼。历史都是过去了的东西,我们学它的真正目的,是从中受到教益,主要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大至国家兴衰,小到个人作为,都可以从中受到借鉴与启迪。因此,重新摆正历史教学中知识、思想、能力三者的地位:第一是知识,第二是思想(重点是帮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第三是能力。学生还可从历史课上获得别的学科知识中所没有的乐趣,这正是历史学最吸引人的地方。
第三篇:考研 《系统工程》-知识点个人总结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属性:整体性 集合性 相关性 层次性 环境适应性 目的性
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
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的技术,从而达到全局最优的工程技术,是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
整体性
综合性
最优性
创新性
系统工程方法论就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是系统工程考虑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总体框架
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等特点,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重要基础内容
时间维
逻辑维
知识或专业维
Checkland软系统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过程
认识问题
根底定义
建立概念模型
比较及探寻
选择
设计与实施
评估与反馈
霍尔方法论主要以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而切克兰德方法更适合经济和经营管理等“软”系统问题的研究
前者的核心内容是优化分析,而后者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学习。
前者更 多关注定量分析方法,而后者比较强调定性或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基本方法。系统分析是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各个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分析,为选择最优或最满意的系统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
应用系统分析的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
以整体为目标
多方案模型分析和优选
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多次反复进行
系统分析过程经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问题结构分析
要素与目标分析
优化分析
方案调整
决策:它是决策者对系统方案所作决定的过程和结果,是决策者的行为和职责。
管理决策分析就是为帮助决策者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正确决策而提供的一套推理方法、逻辑步骤和具体技术,以及利用这些技术和方法选择满意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分析的过程
问题分析、诊断及信息活动。
对目标、准则及方案的设计活动。
对非劣备选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评价的抉择活动。
将决策结果付诸实施并进行有效评估、反馈、跟踪、学习的实施活动
1确定型决策分析
2风险型决策分析 期望值法
决策树法:(决策树法,就是利用树形图模型来描述决策分析问题,并直接在决策树图上进行决策分析其决策目标(准则))
3不确定型决
乐观法(最大最大原则)、悲观法(最小最大原则)、等概率法(Laplace 准则,也是一种特殊的风险型决策)、后悔值法(SaVage准则或后悔值最大最小原则)
4对抗型决策
5多目标决策
决策所需信息的分类:一类是完全信息,即据此可以得到完全肯定的自然状态,有助于正确的决策;一类是抽样信息,这是一类不完全可靠的信息。
网络图:由具有始点和终点的有向曲线或线段组成的图形。
网络技术:一种新方法,是借助网络图表示一项工程中多项工作及计算相关参数,从而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的一种方法。
柔性战略是指企业为更有效地实现目标,在动态环境下,主动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方案
柔性战略强调战略的博弈性而不是战略的计划性。柔性战略强调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来提高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因此它是一个分层次的战略。柔性战略强调通过战略设计获取更多的行动机会,而不仅仅考虑战略规划的实现指标。柔性战略是以企业的创新为依托的战略,它既强调企业家的创新,又强调组织群体的创新。柔性战略同时关注企业战略的转换效率和成本。
柔性战略要素包括:资源、能力、文化、生产、组织等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
弹指一挥间,党即将迎来成立90周年重要时刻。在这关键时刻,组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全面系统系统地介绍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的29年历史。我出生在那个年代,亲身经历了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到结束,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过程,现在重新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后,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通书体现了实事求事,正面面对我们党在探索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失误。这正体现了我们党勇于面对失误勇气,敢于从失误中总结经验智慧。领导错误发动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分裂,毛泽东误判认为绝大多数共产党、工人党变成修正主义了,中国面临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包围和严重的战争威胁,阶级斗争仍然是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反革命集团推波助澜,利用了这次运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在一定程度限制“文化大革命”破坏性。
从“文化大革命”发动过程,清楚地看出,领导对世情、国情、党情有严重的误判,从而导致党的思想理论一度出现重大失误,因此,正确掌握世情、国情、党情有突出的重要性。而如何正确掌握世情、国情、党情,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更加突出。只要做到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进程中不断提高统筹两个大局的能力,在把握变与不变的国情中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在研究解决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就能掌握世
情、国情、党情。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后,党中央、毛泽东
提出15年赶超英国的设想,虽然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尽快改变中国落
后面貌、实现民族富强的愿望,但严重违反了客观规律。党由此而产生的“急于
求成”,“急功近利”,不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提出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目标和方针、政策,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导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挫折,严重扰
乱了当然经济建设的步伐,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因此,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具有非常突出的重要性。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想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先了解、认识规律,并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而这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按客观规律办事还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这同样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
性。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又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
客观规律的制约,这是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们对客观规律把握程度越高,了解
得越深,越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越能取得积极的效果。必须把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把事情办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
客观规律的要求去做。如果离开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唯
心主义,给实际工作造成损失;如果只空谈尊重客观规律,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去认识规律,不去创造条件利用规律,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从而放弃主观能
动性,是形而上学,工作绝不会前进一步。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尊重客观
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二是夸大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放
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观点。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载的29年里,特别是进入50年代后期,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标志的政治运动频繁。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到1959
年全党范围的“反右倾”,从1964年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1966年开始、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一场一场的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经济建设,扭
转了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向,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升到敌
我矛盾的层面,使不少人受到打击和伤害,社会也因此而动荡不安。
由于,可见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3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书记讲到的“不折腾”,引
起会场和全社会强烈反响,充分表明,人们对过去那个年代搞运动、好折腾的刻
骨铭心,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由衷拥护。
“不折腾”,既有稳健的要求,但大方向是国家的“发展进步”,让一个十几亿人
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必须从前现代形态向现代转型,使之符合现代文明的标准。
既需要观念的再造,也需要制度的创新,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建设。
毛泽东曾经说过:“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正面面对党经历的这些失误和曲折,客观分析失误和
曲折的原因,认真总结了其中的深刻教训,可以总结出:错误与成就相比,成就
是主要的;党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失误的;党是注重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
开辟未来的。
2011年6月24日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体会
弹指一挥间,党即将迎来成立90周年重要时刻。在这关键时刻,组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学习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全面系统系统地介绍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的29年历史。我出生在那个年代,亲身经历了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到结束,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过程,现在重新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后,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通书体现了实事求事,正面面对我们党在探索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失误。这正体现了我们党勇于面对失误勇气,敢于从失误中总结经验智慧。领导错误发动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分裂,毛泽东误判认为绝大多数共产党、工人党变成修正主义了,中国面临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包围和严重的战争威胁,阶级斗争仍然是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反革命集团推波助澜,利用了这次运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在一定程度限制“文化大革命”破坏性。
从“文化大革命”发动过程,清楚地看出,领导对世情、国情、党情有严重的误判,从而导致党的思想理论一度出现重大失误,因此,正确掌握世情、国情、党情有突出的重要性。而如何正确掌握世情、国情、党情,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更加突出。只要做到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进程中不断提高统筹两个大局的能力,在把握变与不变的国情中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在研究解决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就能掌握世情、国情、党情。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后,党中央、毛泽东提出15年赶超英国的设想,虽然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尽快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民族富强的愿望,但严重违反了客观规律。党由此而产生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提出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目标和方针、政策,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导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挫折,严重扰乱了当然经济建设的步伐,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因此,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具有非常突出的重要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想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先了解、认识规律,并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而这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按客观规律办事还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这同样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这是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人们对客观规律把握程度越高,了解得越深,越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越能取得积极的效果。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把事情办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的要求去做。如果离开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给实际工作造成损失;如果只空谈尊重客观规律,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去认识规律,不去创造条件利用规律,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从而放弃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工作绝不会前进一步。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二是夸大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观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载的29年里,特别是进入50年代后期,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标志的政治运动频繁。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到1959年全党范围的“反右倾”,从1964年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1966年开始、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一场一场的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经济建设,扭转了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向,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升到敌我矛盾的层面,使不少人受到打击和伤害,社会也因此而动荡不安。
由于,可见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书记讲到的“不折腾”,引起会场和全社会强烈反响,充分表明,人们对过去那个年代搞运动、好折腾的刻骨铭心,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由衷拥护。“不折腾”,既有稳健的要求,但大方向是国家的“发展进步”,让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必须从前现代形态向现代转型,使之符合现代文明的标准。既需要观念的再造,也需要制度的创新,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建设。
毛泽东曾经说过:“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正面面对党经历的这些失误和曲折,客观分析失误和曲折的原因,认真总结了其中的深刻教训,可以总结出:错误与成就相比,成就是主要的;党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失误的;党是注重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开辟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