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当代重点作品赏析 期末总结(全)
春蚕 以不变应万变
小说主旨
小说以“一·二八”战事后江南农村为背景,写老通宝一家蚕花丰收成灾的故事。农民老通宝带领全家辛勤养蚕,换来丰收。然而在“洋布”、“洋纱”充斥市场的情况下资本家乘机压价收购,高利贷者乘机盘剥,老通宝受此打击终于病倒了。作品深刻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靠辛勤劳动无法摆脱贫困的真理。是30年代描写农村的杰出作品之一。
情节线索
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盛传不太平的时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剥削)影响民族工业,丝厂茧厂均将关门,春蚕无望,一方面是主人公老通宝根据六十年来的经验,除非是老天爷使蚕花不熟,时局是不会影响丝业和茧厂的。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其实就是理想和实际的矛盾。老通宝一班蚕家希望过安居乐业的生活,纵使朦胧地认识到世界在变,但总想安于现状,以“不变”应万变。但是,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决不可能的。老通宝理想中的“不变”和客观世界的“经常的变”贯穿在情节中,成为一条主线。发展的结果是老通宝和村人对春蚕的希望在现实面前破灭,老通宝气得生了一场大病。
环绕这条主线还有四条副线:
一条是老通宝和小儿子阿多对勤俭生产的看法上的矛盾:老通宝不相信政局能影响生产,只相信春蚕熟就能解决穷困问题,甚至土地问题;而阿多却永不相信,在混乱的局面下,养蚕和种地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也就是老通宝的想以不变应万变和阿多的想“穷则变,变则通”两种极端相反的思想意识的矛盾。这个矛盾也可以说是逃避现实或迁就现实和迫切要求变革之间的矛盾。
其次一条是老通宝和儿媳四大娘在选择蚕种上的矛盾:老通宝恨死了带“洋”字的东西,因此不愿用“洋种”;而四大娘却主张用洋种。这也是“不变”与“要变”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说是保守和进取的矛盾。
第三条是老通宝一班人与荷花之间的矛盾:老通宝一班人都说荷花是“白虎星”,避之唯恐不及;而荷花则认为大家不把她当人看待,是莫大的羞辱。这虽是迷信和反迷信的矛盾,其实也是“不变”(继承封建传统,不把妇女当人看待)与“要变”(要求打破歧视妇女的传统)之间的矛盾。
老通宝是中国老农民的典型。他勤劳节俭、倔强坚韧,同时又迷信保守,有较严重的封建家长作风。作品开始,他穿着破棉袄,坐在塘路边的石头上,触景生情,勾起家庭兴衰变迁的回忆和思考,发着“世界真是越变越坏”的感慨。比起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来,他的感慨是更深的,因为他家从小康坠入了困顿。他的感慨具有真实的时代内容,因为中国愈来愈殖民地化,世界也确实是愈变愈坏。我们看到他拿着长旱烟管恨恨地敲着脚边的泥块,这典型的细节表现了他内心的苦恼。但是,他对生活没有失去信心,当他看到桑叶长势较好时,“被穷苦弄麻木了的心里勃然又生出新的希望来了。”他期望通过蚕事丰收改变艰难的生活境遇。这不只是老通宝一人,也是全村人共同的愿望。在蚕事活动中,他有魄力,有决断,有丰富的经验。如果说春蚕是一场战斗的话,老通宝称得上是一个颇为出色的指挥员。他很有胆略,养了五张布子的蚕。他善于筹划,还未养蚕就先借钱买好桑叶。他虽然六十多岁了,仍然身体力行,忙这忙那,不放松每一个环节,率领着督促着全家团结奋战,两眼常熬得通红。他有封建迷信思想,但却尽力于人事。在春蚕决战的关键时候,他毅然把自家最后的产业--产十五担叶的桑地抵押出去,换来三十担桑叶,这对他家夺取春蚕十二三分熟的特大丰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通宝有丰富的经验,经验帮助他取得春蚕大丰收。但是,面对着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统治下的农村破产的形势,老通宝的经验就显得不够用了。他无法圆满解释他家为什么会穷下来,他对世道愈变愈坏的根源的认识是朦胧的。他仍然以为,只要蚕花熟,他家就会好起来。他不相信白花花的上好的茧子会没人要。他还在走着中国农民传统的也是他们家曾经走过来的依靠勤劳节俭创家业的路。但是,这些老传统老经验却给他带来了灾难,粉碎了他的梦。丰收成灾控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但也说明农民走传统的创业发家道路是走不通的。这是老通宝形象的意义所在。
这里还应该分析一下老通宝的恨洋鬼子和洋货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绝对的肯定或否定。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有了小火轮以后,他们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他父亲留下来的一份家产就这么变小,变做没有,而且负了债。”因此,他相信“铜钿都被洋鬼子骗去了”的话。这说明老通宝恨洋鬼子、恨洋货是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中国农村的破产,和他自家的贫困化密切相关的。这是一种朦胧的反帝意识。但老通宝由恨洋鬼子倾销洋货,到恨一切洋的东西,不愿意养洋种蚕。四大娘嘲讽他:“老糊涂的听得带一个洋字就好像见了七世冤家!洋钱,也是钱,他倒又要了!”这就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了。
老通宝惯于用经验的眼光看问题,这也是中国老农民的一个特点。对此也应该进行具体分析。经验常常是付出了代价才得到的,因而是宝贵的,它常能使人不受骗。老通宝不相信取代北洋军阀的国民党新朝代是要打倒洋鬼子的,而且认为许多坏事情都是新朝代串通了洋鬼子干的,这就是由经验而来的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虽然老通宝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只是新朝代的年青人都穿洋鬼子衣服,但这里也包孕着不仅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这一人生经验在内的。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经验主义者来概括老通宝这方面的特点。但老通宝确也有以老经验办事,墨守成规,顽固保守的严重弱点,不相信洋种蚕,就是一个特出的表现。到续篇《秋收》中,这一弱点表现得更充分,直到临终前由于事实的惨痛教训才有所醒悟。
多多头是《春蚕》中的青年农民。他身体健壮,性格开朗,因为还没有挑起家庭担子,显得无忧无虑。他身上没有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没有封建迷信的许多禁忌,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被人看不起的荷花,对荷花的以迷信手段进行报复的行为不予计较和声张。他不相信靠一次蚕花好或是田里熟,他们就可以还清债再有自己的田,他知道单靠勤俭是不能翻身的。但是,他也还不明白怎样才能翻身。他爱劳动,总是高高兴兴地劳动着。《春蚕》中,他的性格还未展开,到续篇《秋收》和《残冬》中,他的性格有了很大发展,已经起来反抗斗争,走上和老通宝等老一辈农民不同的新的道路了。
悲剧成因
《春蚕》是茅盾所著的《农村三部曲》的第一篇。它通过三十年代初期江浙农村蚕事活动的描写,展示了农村春蚕丰收成灾、经济破产的现实图景,深刻揭露了丰收成灾的根源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统治。
养蚕,在江浙农村有看悠久的历史。但原来是自养自做丝为主的自然经济。十九世纪后半期,随着民族丝业的兴起和发展,农民才大规模地养蚕卖茧,成为主要副业和重要经济来源,并使一部分农民稍稍富裕起来。作品中写老通宝年轻时,他家就因为养蚕年年都好而“发”起来,“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稻田和十多亩桑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通宝家败下来了,“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其原因,既非天灾,也不是农民自身的原因,老通宝一家五口人,除十二岁的小宝外,全是勤劳能干的好劳力。作品写老通宝对家境败落苦思不得其解,而相信他家和镇上地主老陈家“虽则一边是高门大户,而一边不过是种田人,然而两家的命运好像是一条线儿牵着。”这一方面表现老通宝缺乏觉悟和封建迷信思想,但另一方面,“他们两家的命运”却确实是由“一条线儿牵着的”。这“一条线儿”并非是老通宝所想的鬼神或阎罗王,而是中国丝业的命运。过去,老陈老爷家做丝生意,老通宝家养蚕,两家都因民族丝业的“发”而“发”。但是,随着帝国主义经济的侵略和加剧,洋货大量倾销和占领中国市场,以及中国国内政治的混乱,中国丝业走向衰落,他们两家因此都败下来。不仅这两家,和近代民族工业有密切联系的江浙农村经济,甚至整个中国的农村经济,也都萧条衰败,呈现破产崩溃的局面。
《春蚕》细致地描写老通宝一家(兼及一村)为夺取蚕事丰收而进行的竭尽心力和财力的奋斗。他们呈现了“一种大紧张,大决心,大奋斗,同时又是大希望”,进行这春蚕的大搏战。这些处于半饥饿状态的人,期望春蚕丰收能稍稍改善自己的境遇。他们忍饥熬夜,担惊受怕,节省每一分钱甚至抵押田地产业来做蚕事本钱,对待生活表现出一种顽强的奋斗精神和惊人的毅力。一个多月的奋战,夺得了春蚕的大丰收。但是,结果却“因为春蚕熟,老通宝一村的人都增加了债,老通宝家为的养了五张布子的蚕,又采了十多分的好茧子,就此白贴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
作品所描写的1932年的春蚕丰收成灾是有着更深刻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根源的。三十年代前后,爆发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国际帝国主义为摆脱危机,加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向国外大肆倾销剩余产品。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和一二·八的侵华战争,日本政府对日本丝外销采取经济补贴。而中国丝不仅没有本国政府的扶助补贴,还被课以苛捐杂税,这就使得中国丝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遭到廉价的日本丝的压迫,导致中国丝厂的减产停产。丝厂主和茧商为苟延残喘,拚命压低茧价,以剥削蚕农作为补偿;还有叶行操纵桑叶价格。作品写到叶价原为一元五角一担,但到春蚕结茧前几天的关键时刻,抬高到四元一担。老通宝家的蚕养得特别好,吃的桑叶也特别多。而茧价原为五十元一百斤却被压低到二十元一百斤。这就造成春蚕愈熟、蚕农愈贫困的结局。作品比较充分地揭示了春蚕丰收成灾的根源。东洋兵要打进来、丝厂关门、茧厂不开秤、叶价飞涨,这种种世界不太平、丝业不景气的传言,前后呼应,贯穿全篇。作品还描写塘河中的小火轮威严地驶过,把一条乡下“赤膊船”冲击得好像在打秋千,是富有象征意味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严重地冲击着中国的农村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也像“赤膊船”那样动荡,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陷于破产的境地。这就是中国三十年代农村的真实。
雷雨
背景主题
曹禺创作《雷雨》的时代,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30年代初期是“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革命的高潮正在孕育之中,人民的反抗怒火在燃烧着。时代的低气压虽然是郁闷的,但却呼唤着、预示着大雷雨的袭来。曹禺以其对时代的敏锐感受,把他的感受结晶为深刻的哲理,由此透露出时代的精神。
人们通常把《雷雨》称为“家庭剧”。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的动荡不安往往显示着社会的动态和趋势。《雷雨》以其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崩溃,深刻地反映了“五四”前后30年间中国社会的某些侧面。它以特有的透视力和剖析力,展示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罪恶,从家庭的残酷和腐败透露出那畸形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消息。
《雷雨》的情节构思体现出现实主义的深刻性和矛盾冲突的典型性。
《雷雨》的情节线索是一张由血缘亲人关系结成的错综复杂的网。其中3条主要情节线索都反映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斗争:一条是由周朴园同蘩漪的矛盾构成的线索,反映着封建势力的禁锢压迫和资产阶级对爱情、家庭的民主要求的斗争;一条是由鲁侍萍、四凤等同周朴园的矛盾构成的线索,反映着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一条是由鲁大海同周朴园的矛盾构成的线索,反映着工人阶级同剥削阶级的斗争。剧本是以蘩漪和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作为中心线索的。但是,我们只有把这3条矛盾线索溶为一体,从整体上把握剧本错综复杂的纠葛,才能全面地理解《雷雨》现实主义的丰厚内涵。
蘩漪形象
蘩漪是个追求个性解放的现代女性,是个具有“雷雨”性格的悲剧形象。她面临的斗争的性质,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专制统治势力的矛盾。
她同周朴园的冲突就是个性解放思想同封建专制势力的对抗。蘩漪这一形象的外在特征是忧郁、阴鸷,这是因为生活的风刀霜剑在她心灵上刻下了伤痕,周朴园施加的封建专制的精神统治 在她内心造成了一层揭不去的精神痛苦。“喝药”这个情节揭示了蘩漪18年来在周家的生活和地位:“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周朴园的刚愎意志就是命令和法律。她在家里不缺乏物质生活的享受,但却遭受着封建专制的精神折磨,这正是造成她悲剧的根源。然而,她毕竟是一个要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的女性,“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正因为如此,封建专制的沉重磐石并没能完全窒息她对爱情、幸福、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她终于爱上了周萍。
蘩漪和周萍不正当的爱情的根源是时代,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然而她这一层的爱情悲剧毕竟是周萍的始乱终弃直接造成的,于是便形成她同周萍的悲剧冲突。周萍是个灵魂空虚而又卑怯、厌世的人物,是他叩开了蘩漪慢慢剥蚀的心灵之门,然而当爱情的风帆在蘩漪的心海上刚刚升起时他又怯懦地丢开她,给她添加了又一层深刻的痛苦,使她个性解放的思想、对爱情和幸福、自由的追求又一次归于毁灭。但周萍的卑怯灵魂和始乱终弃行为是周朴园间接造成的,悲剧的根源也在封建专制势力,周萍和蘩漪之间的冲突还是个性解放同封建专制的冲突。
这双重的打击,双重的失望,双重的痛苦,双重的悲剧,一方面铸成了她的忧郁、阴鸷,另一方面也使她那颗受尽蹂躏的心灵中升腾起不可遏制的力量,促使她在这双重的悲剧冲突中挣扎、搏击,凸现出一颗“交织着最残酷的爱与最不忍的恨”的灵魂,展示出“雷雨”般的性格。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对爱情、自由、幸福的执着追求,不顾一切的反抗和报复。她不顾一切地追求着周萍的爱情,而推动她追求的力量来于真正的人的觉醒所释放出来的热情。她也不顾一切地反抗:反抗周朴园,反抗那以双倍力量压迫自己的封建恶势力。她每一次从周萍那儿遭到拒绝,就把反抗的火焰喷向周朴园。而当一切追求都落空时,她看清了自己的命运,“最残酷的爱”化为“最不忍的恨”,采取了一系列强烈的行为进行报复,最终推出周冲,叫来周朴园,当着众人的面揭露了一切。她那“我是人,一个要真正活着的女人”的呼喊,是现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是“五四”时代声音的回响。
周朴园形象
周朴园是资产阶级化了的封建家长的代表,是专横、自私、冷酷的人物。他所谓“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是靠他的封建专制来维持的。
周朴园专横、自私、冷酷的灵魂在家庭生活中,在对妇女的态度上暴露得淋漓尽致。他年轻时爱上了女婢侍萍,就当时情形说,确是真诚的爱情而不是玩弄女性。然而为了自己的将来,却全然抛开真诚的爱情,逼着刚生下第二个孩子的侍萍冒雪出走。他后来悔罪了,确有真情地用好多办法来纪念她,尤其是在发现蘩漪对他不那么柔顺时。这种怀恋旧情的忏悔之情也是真诚的。然而当侍萍意外地出现在他面前,有可能影响到他那正人君子的名誉、声望时,他自私而又冷酷的灵魂便又立刻暴露,不仅不许鲁家的人再到周家来,而且开除了在自己矿上作工的亲生儿子鲁大海。
在家庭生活中,这位封建家长对蘩漪、周萍异常粗暴,独断专制,从感情上、精神上、心灵上压迫、折磨、控制妻儿,扼杀他们的个性,毁灭他们作为人的理想和追求,从而把他们纳入他的封建专制统治的轨道。在对待鲁大海的问题上,他非但没有一点父亲的人情、人性味,而且先把对方耍弄一番之后再亮出底牌:“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这套资产阶级的手腕,是他的自私、冷酷的性格的又一次表现。
周萍形象
造成他人悲剧的周萍自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空虚、忧郁、卑怯是他的主要特征。当然,他年轻时有过同龄人的锐气和激情,不满意于封建家庭和封建父亲,因此赢得蘩漪的爱情和周冲的好评。然而他所在的家庭和受到的教育却最终吞噬了他的人性,淘虚了他的灵魂,使他服从了环境。但是服从而不满意,他也“知道这家庭可以闷死人”。
他在和蘩漪的关系中充分显露出灵魂的忧郁和怯懦。他对蘩漪的不负责,主要是由于怯懦。他们的爱情不是正常的,因而需要勇敢。他了解蘩漪的处境,良心上也知道对不起她。但他毕竟意志软弱,灵魂怯懦,缺乏勇气接受蘩漪那种超越寻常的爱,也没有解开重重矛盾、抵挡封建势力重压的能力。于是他感到“我够了,我是活厌了的人”,怯懦的灵魂变得忧郁而厌世。
他对四凤的爱情是出自真诚的。这一点从他跟四凤的正面接触中,从跟蘩漪或鲁大海的交谈中都显示了出来。他对四凤的爱越是真诚、热烈,便越是想彻底摆脱与蘩漪的那种乱伦关系。剧本开始时,他只是想独自到矿上去,而随着剧情的展开,特别是知道四凤已有三个月的身孕及他与四凤的关系日渐公开化之后,就愈加明确而坚决地要带着四凤一起出走。四凤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姑娘,她用美好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也用善良的行动来对待一切人。对周萍,她奉出了自己全部真挚的爱,然而她最终却在由他人酝酿的悲剧中被无辜地毁灭了。
周萍在这令人窒息的家庭中盲目地爱着、挣扎着,也越来越不自知地陷入了可怕的深渊。当恶梦醒来,他看着周朴园,看着侍萍,喊道:“爸爸”、“妈妈”,“你不该生我”。这痛苦、悔恨、耻辱、厌世和悲鸣,说明他内心人性的哀痛和精神的崩溃,于是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出在封建势力专制之下被压迫、扭曲、吞噬的悲剧,是剧中人同封建势力冲突的曲折反映。
结构艺术
《雷雨》,似乎它有巨大的磁力,把人们带进那个时代、那个故事。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时而紧张,时而轻松,时而焦灼以待,时而感叹唏嘘......这种非凡的艺术魔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它“锁闭式”和“回顾法”的戏剧结构。
《雷雨》演的是旧中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悲剧。30年前,江南某公馆的少爷周朴园与使女侍萍相爱同居两年,生了周萍和大海。后来,周朴园正式娶有钱人家的小姐为妻,侍萍被逼得在大年三十晚上带着大海冒雪跳了河。但她被人救了,辗转到了北方,带着大海嫁给了鲁贵,还生了女儿四凤。30年后,鲁贵父女都在周公馆当佣人。这时,周家长子周萍三年前与后母蘩漪发生乱伦关系,一年来又与四凤相爱。蘩漪为了报复周家父子,使得周鲁两家血缘关系大暴露。结果,周萍自杀,周冲、四凤触电身亡,蘩漪和侍萍神经失常。鲁大海出走,就剩下个老不死的周朴园。
这样一个故事,时间长达30多年,空间从南方到北方,周鲁两家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如果按中国戏曲的传统结构方式,会“从头说起”,写成粗线条的情节剧,或者连台本戏。曹禺向西方近代剧借鉴,采用了“回顾法”的结构方式。全剧把周鲁两家30多年的矛盾纠葛集中在“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钟光景”,而且基本上是在周家客厅展开。这样就避免了时空和人物的散漫,许多生活的琐细和枝蔓尽被斩除,情节高度集中,呈现给观众的是凝聚后放大的生活断面。这同现代短篇小说“截取横断面”、“描写饱满充实”的美学特征非常相似。
这种结构方式的显著特征是用历史剧情推动现实剧情的发展。所谓“历史”与“现实”之分,一般是以第一幕所切取的时空点为标准。如《雷雨》第一幕开场时,是鲁贵父女在对话。这时,周鲁两家的血缘关系已成为既定关系。这次对话以前的剧情应称为历史的,它的特点是“既成事实”,不可改变,但尚未被剧中人和观众发现。如30年前周朴园与侍萍同居、三年前周萍与蘩漪母子乱伦,一年前周萍和四凤兄妹乱伦等都属于历史剧情。这次对话之后发生的剧情则称为现实的,它的特点是不定性,随时处在可变的动态趋势中。如周朴园认侍萍、鲁妈要带走四凤、周萍和四凤幽会、周萍企图甩掉蘩漪、蘩漪打击周家父子等都属于现实剧情。历史剧情与现实剧情是因果关系。《雷雨》开场后演出的现实剧情是周朴园30年前遗弃侍萍所带来的结果,剧中诸人物冲突的性质早已被历史剧情所决定。现实剧情的发展,被历史剧情的不断“发现”决定了方向和性质。如果历史剧情不被发现,现实剧情就不会发展或发展成为别样性质的冲突。如果没有周朴园和侍萍30年前那段同居,或者这种同居在今天不被发现,周萍和四凤就只是主仆相爱,而不是兄妹乱伦,全剧的悲剧性质就会有所改变。可见在决定戏剧冲突的性质和剧本主题方面,历史剧情是首要因素。每一个历史剧情的发现,都会成为现实剧情发展的直接动力。《雷雨》的高潮,就是由全部历史剧情总发现所导致的。
回顾法结构方式,由于要切取横断面,就带来开头时机的选择问题。《雷雨》从哪儿开头呢?从三年前周萍与蘩漪母子乱伦或一年前周萍与四凤兄妹乱伦写起吧,矛盾冲突不能有效地集中。历史剧情不浓缩,就缺乏推动现实剧情的动力。那么能不能用侍萍来到周家与周朴园相认作为开头呢?这样戏是显得强烈紧张,但周鲁两家那么复杂的历史关系,人物性格那么多丰富的层次,都来不及事先向观众交代。迅速而简单地切接核心,由于准备不足,也会减少戏剧纠葛的艺术魅力。现在《雷雨》的开头的确是一个天才的选择:从侍萍要来周家而还没有到写起。所谓“天才”,一者,把三组两性关系统统置为历史剧情,聚集了足够的推动现实剧情发展的动力;二者,能腾出时空来展示人物,交代情节,使观众初步熟悉人物,预感到剧情发展的方向;三者,“要来未到”具有很强烈的动作性和悬念,此后的一切发展将会取决于侍萍到来后的态度和结果,能使观众以紧张的期待注视剧情的发展。
在回顾法结构中,往往有一个历史剧情和现实水乳交融、规定整个戏剧冲突的性质、导致戏剧高潮的关键性情节,一般称之为“陡转”,也可叫“发现”。《雷雨》的陡转是周朴园同侍萍的相认。只有相认,才能暴露周鲁两家的血缘关系从而酿成悲剧。在一般锁闭式戏剧中,陡转只出现一次,往往安排在靠近结尾处。《雷雨》很别致,陡转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安排在第二幕,但出乎意外地没有爆发高潮。这就暂时压抑了历史剧情对现实剧情的推动力,使它蓄积了更内在更强大的冲击波,也以更强烈的戏剧悬念扣住观众。直到第四幕最后,陡转才重新意外地出现,导致了悲剧高潮的突然爆发。这种戏剧技巧的难点是,暂时压抑陡转必须符合剧情和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曹禺成功地运用这一技巧,使压抑陡转成为塑造人物、突出主题的重要手段。周朴园掩盖丑行30多年,岂能任其轻易暴露?当然会想尽办法制止相认必然造成的后果。侍萍呢,没有人能理解和分担她的痛苦,只能忍辱负重,深藏痛苦,不愿将历史纠葛公之于众。这就很自然地压抑了陡转向高潮的发展趋势。
戏剧的回顾法同小说的倒叙、插叙,电影的“闪回”是有区别的,戏剧不能中断现实剧情来展示历史剧情,只能在现实剧情的发展中有机地融进历史剧情。回顾法常用的穿插和交代,必须是人物在特定场合中非说不可的话,不然就是败笔。《雷雨》在这方面做到了自然贴切,水到渠成。如四凤对周萍说:“总是这样偷偷摸摸的。”一句话,就交代了两人感情的历史和现状,还反映出她对周萍又爱又怨的心理。“总是”说明两人幽会在时间上的经常性;“偷偷摸摸”说明两人相爱的方式及其暧昧性质。再如鲁大海找周朴园谈判,他这个火爆性格自然会吵,一吵,周朴园的“阴私”--欺压工人的罪恶历史就得到了揭发。最精彩的是第二幕中周朴园压住侍萍旧事重提,侍萍含冤饮恨30年,受尽人间苦难,今天终于碰到了造成她终生苦难的罪魁祸首,焉能不说?“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30年了!”于是,全剧最重要的历史剧情很自然地得以展示。
在锁闭式和回顾法的戏剧中,由于剧情复杂,戏剧冲突的历史原因秘而不宣,使得戏剧悬念多而强,并呈连环式层层相扣。《雷雨》的戏剧悬念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剧中人和观众都不知道谜底。如全剧的总结果,即蘩漪把周鲁两家人关在客厅里,喊周朴园下楼来认亲。这是最为典型的锁闭式悬念,它给予观众的主要心理动作是期待。第二种是剧中人知道谜底而观众不知道,如蘩漪在第二幕中警告周萍“要小心”,并反复询问打听鲁家的地址是“杏花巷十号”,观众预感到她要报复周萍,要让周萍和四凤出丑,当她在第三幕中突然出现在周萍和四凤幽会的窗前时,观众便能想起她曾经作过的暗示。这种悬念给予观众的主要心理动作是预感和猜测。第三种是观众知道而剧中人却不知道谜底。如第三幕中周萍和四凤幽会时观众已经知道二人是兄妹,可兄妹二人却盲目地挣扎着滚到一起。这种悬念给予观众的主要心理动作是设身处地式的担忧和焦灼。目睹兄妹乱伦,观众情感会受到强烈的道德刺激。《雷雨》的这种戏剧悬念最有特色。曹禺在《<雷雨>序》中说,他是请观众“升到上帝的座”,“以悲悯的眼来俯视”剧中人。当剧中人“不知道自己的危机之前,蠢蠢地动着自己的情感,劳着心,用着手”时,观众“已彻头彻尾地熟悉这一群人的错综关系”,并且“征兆地觉出这蕴酿中的阴霾,预知这样不会引出好结果”。显然,作者有意地造成这种欣赏效果,使《雷雨》的悲剧引起人们的“怜悯与恐惧”,从而达到对封建家庭及其道德的深刻谴责和批判。
思考问答
1、周朴园与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并没有认出侍萍,那么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份并当面斥责周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侍萍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反动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了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侍萍既有意识地在隐藏自己的身份,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自己的身份,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2、由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谈谈曹禺人物形象塑造的复杂性与多元化。
应当承认,曹禺先生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专制和冷酷,但是,作者也写了周朴园性格的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他与侍萍的相爱,以及他对被他抛弃的侍萍命运的内疚和忏悔。如果仅仅是前者,周朴园这个形象只是变成一种图解、类型,没有血肉、没有丰厚、没有真实,那样,就大大降低了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所要呈现的现实主义深度,也大大削弱了作者所寄寓的历史和时代思考。
周朴园与侍萍当初的相爱是真诚的吗?我们没有理由简单地归结为伪善,他们有两个孩子,周朴园几次搬家,甚至从上海搬到安徽,都一直保存着侍萍的遗像遗物,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以及摆设的位置,连闷热的夏天不开窗子的习惯都不准任何人破坏。对旧时情人的这种留恋,难道是做给人看的吗?还有,他常常独自一个人长久地凝视着侍萍的照片,这又是给谁看的呢?何况30年来一直如此,所以,这不能说是虚伪,而是真诚的怀念,也是周朴园在感情上长期拒绝繁漪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在戏里,这些正是作为周朴园心理与性格的又一个侧面真实地存在着。
有人提出,他既然真爱侍萍,那为什么当30年后侍萍走进这个家,又把她赶走呢?其实,这是不难回答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摆脱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和阶级的局限性,自然,周朴园在那个“泥沼”里,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他的反叛意识不可能达到冲破那张时代罗网的程度。当最后一幕,周朴园逼迫周萍认自己的母亲时,就更进一步表明了他对侍萍的感情„„周朴园的悲剧还在于一个儿子成了与工人一起反对他的敌人,另一个儿子在与自己的妻子苟合„„
由此看出,周朴园的“怀念”情节一直贯穿戏剧的始终,这正是曹禺先生把握人生过程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创造人物形象时,更多地考察其性格构成的社会历史动因和人文动因,更多地从人物与社会、历史的深层联系中呈现生活,使人物的心理倾向和性格复杂化了。作者一方面一层层撕开人物的封建面目,另一方面,每撕开一层人物的封建面目,都让我们看到人物的人性和个体情感面临着无可奈何地选择、遭受巨大的撞击,甚至泯灭,这个代价是沉重的,也是真实的。
《雷雨》中的其它人物,诸如侍萍经历的生活磨难,繁漪“十八年生活在这活地狱里”,周萍的灵魂煎熬,四凤和周冲付出的生命代价等等,曹禺先生无一不是解析人物的历史演进和生命过程,无一不是呈现人物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丰富性,无一不是从复杂与多元的角度去反映生命的本质和刻画人物。
“打呃”是作者赋予林大娘的一种话语手段。此处暗示了人民百姓在遭受三座大山压迫时,只能憋气哑忍的社会现状。
‚一铺窥世间‛——林家铺子
一、引语
《林家铺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他是茅盾先生以林老板经营的小店铺的兴衰沉浮为中心,多方面地描写了林老板与整个社会的联系,阐释了林家小店铺的破产是整个工商业共同的前途的重要思想。
如同《子夜》一样、《林家铺子》和《春蚕》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社会剖析小说。它
们长期地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供青少年学习的范文。《林家铺子》和《子夜》还被拍成电影,在中国广大城乡引起强烈反响。
二、情节简介
《林家铺子》以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那时外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经济侵略;内有国民党官吏的敲诈,地主高利贷的剥削,社会**,民不聊生。小说透过林家铺子的倒闭,反映了民族商业破产的厄运。
三、故事梗概
在浙江杭嘉湖地区的一个小镇上。1931年,日寇武装侵略中国,各地的青年学生都掀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小镇上林老板的女儿明秀,因穿了日本产的旗袍,遭同学鄙视而羞怒地回家哭闹。林老板则贿赂商会会长,得到默许后继续出售日货。他以年关大减价、九折大优惠作幌子,并以所谓的‚一元货‛方式做生意,挤垮了资本比自己少的同行,但同时也受到钱庄的高利盘剥和国民党官宪的敲诈勒索,女儿明秀也险些被警察局长所占。在这场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的争斗中,林老板破产了。铺子倒闭后,他带上别人的存款,和女儿一走了之。而受到更大打击的是更下层的朱三太,张寡妇这样的劳动人民。本书围绕林家铺子的兴衰,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动荡的局面。对于林老板这一人物,既有对其企图通过劳动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的同情,又有对他在走投无路情况下欺小凌弱的批判,并进一步深刻揭示了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
四、主要人物形象
《林家铺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塑造了林老板的形象:
第一林老板作为一个民族小商人,努力地保持自己的信誉,给人以老实厚道的形象.为了信誉,他只在一桩桩交易中获取蝇头小利,甚至宁愿少赚钱或不赚钱,还让女儿叫顾客‚伯伯‛,让商业交易蒙上人情的面纱。他与店员寿生也保持着封建师徒的‚父子式‛的关系。
第二林老板也受到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影响。比如,他不但学会了做广告,而且还在寿生的提
议下,采用了卖‚一元货‛的方法.然而,他虽然新旧并举,精明能干,仍然不能挽救自己破产的命运。
林老板:一个很有个性的小商人形象,熟谙生意经,刻苦耐劳。为了营生,不得不巴结逢迎。虽然他身处困难,仍苦苦挣扎把生意做下去,担心朱三太在铺面上吵闹,太丢脸,‚对于营业的前途很有影响‛,但是那样的社会,终将导致这一切的幻灭。于是当自身利益难保时,作为一个旧式商人,他的自私自利的一面暴露了出来:‚在此满街人人为了上海的战事而没有心思想到生意的时候,林先生始终在筹虑他的正事‛,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后来他又不顾比他可怜的张寡妇、朱三太等的死活,卷款逃走:‚林先生淌着眼泪点头‛,心中百般不舍,但翻身实属无望,只得痛苦离去。林先生代表了懦弱的小资产阶层,对于外来打击、剥削,没有有效地反抗活动,只是采取躲避的消极方式。
林太太:给我们的印象主要有两点:
一、疼爱女儿,舍不得她受半点委屈,面对朴局长的‚求婚‛,她将女儿许配给寿生,表现了旧社会妇女‚宁愿粗食布衣为人妻,不愿锦衣玉食作人妾‛的高贵的传统心理。其
二、病态的身体。打呃的次数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而增加或减少。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弱女子,关键时刻果断决绝,让林先生携女儿先走,自己留下小心对付。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她的自私的一面:‚她什么都祷告了,就只差没有祷告菩萨要上海的战事再扩大再延长,好多些逃难人‛。这是她人性中薄弱的环节。但相较而言,她比丈夫更有果断,更坚强,这一点是毋庸臵疑的。
林小姐:生长在那样的环境中,从小衣食无忧,自然养成娇惯的性格,但其本质是好的,对于黑麻子之类就有一种几乎发于本能的憎恶,而当娘将其许配给寿生时,‚她的泪痕中含着一丝笑意‛,全然没有攀龙附凤的等级差别,这一点是可喜的。
寿生:精明能干,忠诚,林老板的左右手。当林家铺子面临关闭之际,他对当时的反动统治集团没有任何幻想,劝林老板出走,这是其微弱‚反抗‛的表现,至于出走后怎么办,却并无‚远见‛,这也是作为一个小店员自身局限性所决定的,但对他那个阶层来说,还是有一定进步性的。
五、林家铺子两条线索
第一条副线:林大娘与打呃病。
林大娘的打呃声贯穿始终,永远伴随着她的打呃以及打呃的不停变化是她的老毛病。这样的习惯和毛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打呃声音的大小、次数的多少、间隔的快慢、来势的缓急表现出林家铺子经受的风雨、坎坷,打呃与外界刺激有关。旧社会的打击不仅在精神上戕害人民,身体上也不能幸免,何其悲惨!
第二条副线:阿秀的婚事。作者从第一节故事开始,就从不起眼的,似乎与主题无关的阿秀说起,其实,作者正在将阿秀婚姻这条副线穿埋其中,以映照主线的变化发展。作者在这条副线上是通过林小姐婚姻的前后,上下,折射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污浊与统治集团内部人物灵魂的肮脏卑鄙,揭示林家铺子在走向倒闭的过程中,连17岁的女孩也不能幸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客观、残酷事实。
六、林家铺子的命运
《林家铺子》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这部短篇小说,将当时社会的矛盾浓缩在1932年‚一〃二八‛前后上海附近一个小市镇林家百货小店由挣扎到倒闭的故事上面,可以说达到了反映现实社会面貌的目的。
作者写林家铺子,只截取一个面,即林家铺子的倒闭来写,它呈现给我们的是林家铺子最风雨飘摇的时期,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整个故事情节可以说是一波几折。先是抵制日货风潮的兴起,而林家铺子里日货充斥,无法营生,面临歇业;继而林老板花了四百块钱去‚斋斋那些闲神野鬼‛,搞了‚大廉价照码九折‛的促销活动,有点起色,林老板觉得还有希望,可是却遭到债主的讨债,无奈把上下午卖得的现钱,如数交给了朱三太,一分都没赚到,甚至还要亏本。幸而,过了两天,‚大放盘‛的林家铺子,生意渐而好起来,却又有大的债主来讨债,出外收账的寿生迟迟不归„…年关过后,镇上的铺子倒闭28家,林家铺子却幸存下来,但也千疮百孔,开市无望,但是它仍久久支撑着,直到寿生想出了‚一元货‛生意的好办法,于是林家铺子大赚一元货生意,似乎扭转了败局,岂不知这只是回光返照而已。钱庄的压迫、同行的中伤,债主的讨债,‚党老爷‛的敲榨,‚吃倒帐‛等各种压力,终于林家铺子再也无力存活,林老板等人亦回天乏术,林家铺子在经历了一番‚折腾‛之后始得安息。
总之,林家铺子的破产是其宿命使然:当时的中国社会,整个民族工商业的共同前途即如此,林老板的悲剧命运也是具有典型社会意义的,林家铺子的倒闭对于朱三太、张寡妇等那些将自己的积蓄存在铺子里的贫民,是个致命打击。这从侧面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肯烂泥‛的残酷真相,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统治提出抗议和控诉。
同时,小说也剖析了人性的弱点,对于外来经济的侵略没有彻底的抵制措施,‚只要把东洋商标撕去了就行‛,‚买主们也都是‘国货、国货’地说着,就拿走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反映了当时国民的麻木性。因而小说实际也告诫了人们早点清醒过来:民族工商业,甚至整个国家的兴起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
七、成就与评价——我的读后感
一本书,一个天昏地暗的时代
翻开《林家铺子》,想起小学时老师经常介绍起的茅盾得意之作,快速翻阅起来,半途几次看不下去,不忍看到后面其实自己都能猜想出来的结局。平实却能直透人心的语言,生活的画面,自己已然走入画中一起悲苦,一起担忧,一起迷茫起来
林老板继承了家业,漂亮乖巧的女儿,老实守旧的夫人,本应其乐融融的中产阶级家庭,在勤勤恳恳的经营下,却仍然难以维持生计。放出的帐难以收回;由于**,没有现金无法进货,隔三差五的大兵和嬉皮笑脸却是永远填不饱私囊的大官小吏的敲诈勒索,同行千方百计地破坏......最终,在年仅十七的女儿被四十多岁的局长看上做小时,林老板再经不住重重的压力,铺子倒闭,携款带女儿逃走
铺子倒了,朱老太的三百块钱的家产、抱着幼子的张寡妇一生的积蓄化为泡影,守着铺子门口盼能分得那仅存的一点点存货维持生计,却难以从大兵、大官小吏手中争到那点救命口粮,惟有嚎啕大哭,曾扣押过林老板被认为给穷人做主的党部见到她们时所出动的是乱棍轰出,开枪威胁,这时天真的塌了
一个林家铺子倒了,无数家林家铺子倒了,无法找到活路的朱老太、张寡妇生死由命,最终落得横尸遍野,黑暗最猖狂时便是一个时代的终结,结党乱营成风民不聊生时便是一个划时代的开始。
八、艺术特色
‚社会剖析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个有影响的小说流派。顾名思义,这个小说流派的创作倾向是以社会现实生活为观照对象,通过精心结构故事、细致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等艺术手段,真实地再现社会百态。这个小说流派的创作实践,提供了认识中国社会的生动教材,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实绩,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30年代,茅盾等小说作家对中国社会现实进行分析,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一批再现中国社会现实的小说。茅盾作为社会剖析派的典型代表,他是一位具有时代使命感、历史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的作家,创作了众多风貌独特的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无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因而无可争议地被誉为社会剖析派的坛主。此就其《林家铺子》作一简要剖析,不成熟之处,还有待商榷。一
在茅盾众多作品中,《林家铺子》散发着特别的光彩。它既不象《子夜》那样鸿篇巨制、轰轰烈烈,又不像《蚀》三部曲那样低徊幽怨、缠绵悱恻。它将民族战争、城乡经济、社会政治投影在一个小小的店铺、一户小小的人家身上,短短的篇幅却线头纷繁,波澜迭起,写得细致绵密,称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篇小说完成于1932年6月,这时长篇小说《子夜》正在创作中。茅盾在《<子夜>〃后记》中说:‚《子夜》的原计划还要大得多‛,其中包括‚农村的经济情形,小市镇居民的意识形态‛等。由此可见,《林家铺子》、《春蚕》等这一时期发表的短篇小说,都在延伸着《子夜》中的基本观念:揭示在帝国主义侵袭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城乡经济的破产,人民群众的苦难命运。
对整个社会做‚缩影式‛的描绘,以小见大,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林家铺子》是从广阔的生活画面上落笔,在人物和事件的多角关系中展开的。这里有帝国主义入侵造成的人民苦难生活现状的描绘,有国民党腐败统治加于市民、农民身上种种祸害的揭露,有身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挣扎在死亡线上惨景的叙写,有难以支撑门面的市镇商人拮据状况的描述。主人公林老板就处在各种复杂的矛盾纠葛中,他承受着国民党‚党老爷‛的敲诈、钱庄的压迫、卜局长的威胁、商会长的恫吓、同业的中伤、‚吃倒账‛以及整个社会经济萧条造成的农民购买力降低等各种压力,终于被挤压得无以自保只能破产出走。小说是以林老板苦苦挣扎到破产倒闭为主线,以林小姐的婚姻纠葛为副线,两者交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与铺子倒闭相关的直接情节有很多,如卖‚一元货‛、寿生收账受挫,‚上海客人‛立逼讨账、恒源钱庄乘机提款、‚党部‛威胁不成抓走林老板等。铺子以外的间接情节也与之紧密相连,如开篇写林小姐学校的抗日运动,似乎与主线无关,但由此惹出了‚东洋货‛问题,‚党部‛就势敲诈,使林老板破费了四百块钱;继写‚东洋人打仗‛,街上一片‚乱哄哄‛,这又危及林老板的切身利益,外放的账将无法收回,急得他差点没跳了河;上海的战事使大批‚逃难人‛涌到乡镇,这倒给了林老板推销‚一元货‛的机会,但由于生意做得热闹,反而使人眼热,招来祸端,加速了铺子的倒闭。作者并没有赋以林老板明确的名字,在文中,他已经成为当时社会小工商业者的典型代表,是一个阶级的符号。与其相似的是,还有许许多多的陈老板、张老板、王老板等等与他有着共同的命运,饱受欺诈,无路可走。虽然作品描绘的背景是在江南小镇,但这个小镇是缩小了的中国,它展示了一二八抗战前后的民族危机与经济恐慌,深刻地描绘国民党反动派趁民族危难之时,大肆掠夺、敲诈下层人民的罪行。
短篇小说容量小,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反映较多的内容,更要在结构上下工夫。作者时而写镇上的情形,时而写主人公的遭遇,铺子内外的种种因素证明铺子的破产实属‚在劫难逃‛。跌宕起伏的情节与鲜明的主题将看似散乱的材料,串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始终没有脱离中国内忧外患的大背景。整个作品颇有磅礴气势,在有限的篇幅中能够容括如此多的内容可见作者的匠功所在。二
细致深入地描写场面是小说的第二个特色所在。场面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故事发展的依托。《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面描写就能留给人以强烈的古代战场映象,时空宽阔而具有恢宏气势。‚社会剖析派‛小说家的作品中的场面,往往也具有人物多、反差大的特点,于人声身影、热气腾腾的气氛里,展示复杂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多重的人物关系。茅盾本人就说:‚我喜欢规模宏大、文笔恣肆绚烂的作品。‛为此,在其的多数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作者在践行这一创作风格。如长篇小说《子夜》结构恢宏严谨,人物众多,纷繁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进程的展示以及日常生活的描写,这些都令我们的感到目不暇接;《霜叶红似二月花》则让我们看到‚五四‛前夕新兴民族资产者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封建势力的对峙。
《林家铺子》共有七个章节,其中数第四章与第七章写得最为出色。第四章是情节发展的高潮,作者投身处地地呼喊出林老板的痛苦:‚不毁才是作怪:党老爷敲诈他,钱庄压逼他,同业又中伤他,而又要吃倒账,凭谁也受不了这样重重的磨折罢?而究竟为了什么他应该活受罪呀!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下这小小的铺子,从没敢浪费;他,做生意多么巴结;他,没有害过人,没有起过歹心;就是他的祖上,也没害过人,做过歹事呀!然而他直如此命苦!‛这种呼喊让我们想到其与老舍《茶馆》中主人公也经历过的境遇如出一辙。第七章写的是铺子门口的吵闹和市党部前的混乱情景。林家铺子破产后,铺子前围满了前来讨债的人,喧声鼎沸,一片嘈杂。‚朱三阿太扭着瘪嘴唇和警察争论,巍颤颤地在人堆里挤‛,而且‚额上的青筋就有小指头儿那么粗‛;张寡妇则‚抱着五岁的孩子在那里哀求另一个警察放她进去‛;她们都是希望能够进入铺子,趁早拿几样还付钱的东西来减少自己的损失。然而她们却不能同恒源庄等共同来分配底货,甚至连争执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被警察挡在门外;桥头陈老七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能够挤进铺子现场观看分配底货的过程。朱三阿太和张寡妇等弱者只能使出农村所擅长的‚哭嚎‛,哭声震天,如丧考妣。
朱三阿太等这些可以称得上是铺子的股民,讨债不成,只能寄最后的希望于‚天天大叫保护穷人‛的党部,这就好像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有人号召,就纷纷响应。然而,他们却不知自身在警察眼中是被视为‚不识好歹的贱狗‛,警察怎么可能会去理睬他们的冤情,在枪械的威胁之下只能如作兽散。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张寡妇,一阵混乱之中,她失去了自己怀中尚处襁褓的孩子。衣襟上的几滴血让她从希望的幻影中清醒过来,出于母性的自然感情,郭沫若女神
论郭沫若《女神》中的积极浪漫主义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郭沫若就是凭借这本诗集震撼了整个诗坛乃至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的。
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质量上来说,《女神》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诗集,不仅充分显示了诗歌革命的实绩,而且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的基本内容,是对旧世界的深刻诅咒和对新世界的热烈向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眷恋,对生我养我的地球于劳动人民真挚由衷的赞美讴歌,对古往今来一切革命者与先贤烈士的无比崇敬,是对自然,对科学,对近代文明,对“人”包括自我的热烈赞颂。《女神》中诗歌的形式多为打破束缚、不拘一格的自由体,而其艺术风格则是狂飚突进、火山爆发式的革命浪漫主义。气势恢弘,格调雄浑、昂扬,不仅富有感染力,而且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我们不妨把积极浪漫主义拆分为时代精神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一.时代精神
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是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有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女神》的内容和形式与“五四精神”正相合拍。郭沫若感受到了在20世纪初,伟大的五四运动中,祖国的新生和中华民族的觉醒。
毫无疑问,诗人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中国当时的战争的状况,“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表明了“光明同黑暗底战争”,发出了“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的热情呼唤,并且坚信通过斗争,一定能使“光明更生”、“宇宙更生”。在《炉中煤》中,诗人把拥有一颗火热爱国心的自己,比成炉中烧黑了的炉中煤,深爱着“年轻的女郎”——祖国。这种爱国的热情在《凤凰涅磐》中也有集中体现。它宣告着在五四开辟的新时代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华民族(凤凰)正经历着伟大的涅磐,终将在“死灰中复生”。诗中“凤歌”“凰歌”以低昂悲壮的葬歌结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凤凰更生歌”以热诚和谐的欢唱预示着“光明”“新鲜”“华美”“芬芳”的新时期的到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郭沫若通过《女神》喊出了当时时代变革的最强音。
《天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1919年的下半年和1920年的上半年,那时,正是他情感最炙热的时候。这首诗的艺术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一开始诗人便自称是“天狗”,可以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自我表现所带来的自豪感。《天狗》是诗人在五四精神下对自我个性解放的赞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
《女神》在表现自由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十分的反抗精神,比如《匪徒颂》中异常激进地把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中有杰出贡献的进步人士称为匪徒来赞美,正体现了这种激进的反抗精神。
诗人极力推崇的创造精神,也是五四时期鲜明的时代精神。“创造哟!创造哟!努力创造哟!人们创造力的权威,可于神祇比伍!不信请看我,看我这雄伟的巨制吧!便是天上的太阳,也在向我低头呀!”这里,人的创造力被诗人无限地夸大赞美。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不断地毁坏!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努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品哟!”这里,一句句的力量,全都是彻底的,不妥协的,战斗的,雄强的民族精神。
二.浪漫主义
尽管郭沫若当时在理论上没有提倡浪漫主义,但是,他所提倡的“自我表现”和表现
主义有一致的方面,而表现主义和浪漫主义又有某些共同之处。因此,《女神》就成为一部艺术个性非常突出的浪漫主义诗集。
郭沫若在《女神》中表现出的独特的浪漫主义有以下一些特征。1.表现自我。《凤凰涅磐》中的“凤歌”“凰歌”实际上都是诗人自己在歌唱。《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我崇拜一切,而我又“崇拜我”“我又是偶像破坏者”,歌颂了对旧社会,旧传统的破坏和革新、创造精神。特别是在《天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天狗”,他把日、月、星球、全宇宙都吞了,“我”便成了“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全宇宙Energy的总量”!这个“自我”,就是宇宙的化身了。“自我表现”,不仅是郭沫若对诗的基本观点,也是他“五四”时期文艺思想的核心。《女神》是郭沫若“自我表现”这一文艺思想的体现。《天狗》、《日出》、《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太阳礼赞》等,都是张扬自我,讴歌自然,并把自然界和本体相结合的典范之作。与同一时期的诗人们相比较,就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一点来说,无论是谁都不能与郭沫若相匹敌的。
2.歌颂自然。诗人把整个大自然都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宇宙地球,日月星辰,山岳海洋,风云雷雨,草木飞禽,大自然被充分人化,地球成了母体。在《地球,我的母亲》中,他把地球说成是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地球无限的敬爱,并且他还说“我羡慕你的孝子,田地里的农人!他们是全人类的保姆,你是时常地爱抚他们”“我羡慕你的宠子,炭坑里的工人!他们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你是时常地怀抱着他们”。多么淳朴的对地球之爱、对劳动人民之爱啊!《晨安》向地球上的一切,山河、海洋和人类文明建设,一口气问了28个“晨安”,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热爱世界的丰富情感,显示了其无比伟大的气概。自然和人类物质文明本来是对立的,但是诗人却以自己强烈的主观精神把它们统一了起来。
3.形式自由。这是一方面的观点,认为郭诗的形式倡导绝对自由。诗篇长短不一。如《蝉鸣》只有三行,而《凤凰涅磐》则有三百八十五行。句法十分多样,节奏鲜明,在白话文中夹杂不少外语。这些都表明诗人在形式上不受任何束缚,只要求最大限度抒发自己的激情。另一方面的观点是,每首诗的节数,诗节的行数,每一诗行的字数都不固定,压韵没有统一的规律,但在每一首诗中,却要求格律的某种统一。诗的形式确实做到了极端的自由,但是诗中多次出现的排比与复沓,以及每节不规则压韵,又形成了相对的和谐。总之,对于《女神》中诗歌形式自由这一点,论谁都是没有疑义的。
三.积极浪漫主义
郭沫若作品《女神》中突出的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可以归纳为积极浪漫主义或者说是革命浪漫主义。
郭沫若是创造社的代表,被公认是创作社的领袖人物,不仅创造力旺盛,作品众多,而且率先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他曾写过《革命与文学》一文中就说:“文学是革命的先驱,在革命的时代必然有一个文学上的黄金时代。文学和革命是一致的,并不是两立的。”浪漫主义思潮便是以郭沫若和创造社为代表的,前期创作社旗帜鲜明地提倡浪漫主义。他们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是对于感情的强调。他们认为,感情是文学的本质。郭沫若说:“文艺本是苦闷的象征,无论表现个人也好,描写社会也好,替全人类代白也好,主要的眼目,总要在苦闷的重围中由灵魂深处流泻出来的悲哀,然后才能震撼读者的魂魄。文学是精赤裸裸的人性的表现,是我们人性中一点灵明的清髓所吐放的光辉。”他又在《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一文中说道:有人说:“一切艺术是完全无用的。”这话我也不承认。我承认一切艺术,虽然貌似无用,然而大有用焉,它是唤醒社会的警钟,它是招返迷羊的省箓,它是澄清河浊的阿胶,它是鼓舞革命的醍醐,它的大用,说不尽,说不尽。
郭沫若还指明了浪漫主义的一个根本内容:自我表现。这也就是《女神》这部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他是这样解释他的积极浪漫主义理论的。“20世纪是理想主义复活的时候,我们受现实的苦痛太深了。现实的一切我们不唯不能全盘肯定,我们要准依我们最高的理想
去否定它,再造它,以增进我们全人类的幸福。半冷不热,不著我相,只徒看病不开方的自然主义已经老早过去了。”这里把“理想主义”和“自然主义”相对立,显然这“理想主义”指的是浪漫主义。在他的《自然与艺术——对于表现派的共感》一文中他就说道:“艺术家不应该做自然的孙子,也不应该做自然的儿子,是应该做自然的老子!”他反对自然主义的“只徒看病不开方”,正是提倡浪漫主义要向人们预示未来的走向,也即从作家“最高的理想”出发,从“增进我们全人类的幸福”出发,去“再造”现实。至于“否定”现实,那当然是指反抗现实的一切压迫与束缚。反抗精神和理想主义,向来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必具内容。这样,在郭沫若的举起的积极浪漫主义旗帜上,我们看到了“自我表现,反抗黑暗,追求理想”十二个大字。
郭沫若是一个偏于主观而又外向的抒情诗人,热情奔放,才思敏捷,幻想丰富而又奇特,对外在事物(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的感受特别强烈,且易受刺激与拨动。他自己就在《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一文中说道:“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觉得我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我自幼便嗜号文学,所以我便借文学来以鸣我的存在,在文学之中更借了诗歌这支芦苗。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回顾了我所走过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那里奔驰;我便作起诗来,也任我一己的冲动在那里跳跃。我在一有冲动的时候,就好像一匹奔马,我在冲动窒息了的时候,又好像一只死了的河豚。”在《女神》里,郭沫若就是以这样高昂的火焰般的激情,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力的诗的语言,将“五四精神”作了最好最充分的诠释,同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诗人自身的艺术个性。
桑逢康在《郭沫若精选集》的序《新文学的一面旗帜》中就这样评论到:
他是涅磐的凤凰,他是飞奔狂叫燃烧的天狗,他是破坏一切偶像的偶像崇拜者。他是炉中的煤胸中的心灯。
他的血和海浪同潮,他的心和日火同烧。地球是他的母亲,劳者是他的爹他的恩人。
他要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他全身心要化为光明流去。
他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创造日月星辰,驰骋风云雷雨。他努力地诅咒着旧世界,热烈地向往着新世界。他歌颂真正的“匪徒”,赞颂胜利的死。鞭笞游闲的尸和淫嚣的肉。
他的诗魂在地球边上放号,在梅花树下醉歌,在笔立山头展望,在夜步十里松原,在电火光中,在演奏会上。
总而言之,他效法造化底精神,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自己。
这样的诗作无疑会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样的诗人无疑会受到人们的称赞。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女神之时代精神》中曾这样评价道:“《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它的价值也在于,它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而《女神》中体现的积极浪漫主义,也确实为以后的新诗发展乃至文学发展提供更多选择的道路。
渴望和歌颂祖国的新生,是《女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凤凰涅盘》是《女神》中的代表作,它借凤凰采集香木自焚而后在烈火中再生的神话传说来象征旧中国、旧我及旧的一切的毁灭,和新中国、新我及新的一切的再生,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歌颂自我和一切叛逆者,是《女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诗人渴望和赞美祖国的新生,也渴望和歌颂自我的新生与解放。正因为诗人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在他的诗篇里经常跳动着的“自我”就爆发出一股气吞山河、震撼宇宙的力量。比如《天狗》就极度夸张地展示了“我”这样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的种种表现。歌颂不断地毁坏和不断地创造,是《女神》的又一重要内容。诗人既然是热烈渴望祖国新生,追求个性解放,就必然痛恨并希望摧毁一切阻碍新生与解放的黑暗腐朽势力。因此,他既歌颂“毁坏”,又歌颂“创造”和创造的“力”。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中,诗人吹响了雄壮的号角:“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律吕)哟!”在《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对“太阳”“山岳”和“海洋”“狮子”“飞雁”和“泰古的森林”,“水”“火”“火山”和“伟大的江河”,“豪放的诗”“雄浑的音乐”和“崇宏的艺术”,“苏彝士”“巴拿马”“万里长城”和“金字塔”等充满创造活力的东西表示崇拜。
歌颂大自然,也是《女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歌颂自然的诗中,歌颂太阳的诗篇最多,也最能体现诗人憎恶黑暗、追求光明的精神。在《太阳礼赞》中,诗人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去迎接那“光芒万丈”的新生的太阳。在《日出》中,诗人愿意做太阳的“运转手”,把一切的“暗云”驱除干净。在歌颂自然的诗中,还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诗人眼里,大自然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笑”(《光海》)。这些写在“五四”高潮期的自然诗,立意新颖,风格雄丽,富有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这也是诗人热爱祖国,追求光明、自由和新生的思想的反映。
综合评价
《女神》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浓郁的积极浪漫主义气息。在《女神》中,诗人不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绘现实,而是依照自己的主观想象、理想和热情去状写生活;对理想和未来的狂热追求与赞颂多于对黑暗腐败现实的冷静细致的刻画。但是,《女神》的浪漫主义并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植根于现实土壤之中的。它那种毁坏一切、创造一切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完全表达了“五四”时期人民群众,特别是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如果说鲁迅以他战斗的《呐喊》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那么,郭沫若则以他反叛、创造的《女神》开辟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天地。
在表现手法上,《女神》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奇异的联想、极度的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来表现诗人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美好的理想。在语言上,既运用白话口语,又采用古今中外的语汇,状物写人,锐意求新,且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se彩,因而诗的语言不仅异常丰富,而且十分形象生动、绚丽多彩和富有表现力。为了表现奔放炽热的感情,诗人还运用叠句、排比句等句型,形成急促的节奏,从而形成诗歌高昂的格调。
在诗的形式上,诗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大胆的创造。为了打破一切旧的诗形,反映崭新的思想内容,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不拘一格的自由诗体。诗人还创造了把诗与散文、抒情与叙事结合起来的诗剧,开拓了诗歌创作的新领域。
总之,《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既受了西方积极浪漫主义和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的影响,又表现出郭沫若的独特艺术个性,即把热爱祖国、追求光明的浪漫主义激情,同奇特的想象、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雄劲豪放而奇拔的艺术风格。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理)
第一编 小说部分
1,鲁迅:《在酒楼上》(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3),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1956年,曹聚仁北上访问已72岁的周作人,谈到鲁迅的作品。曹聚仁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酒楼上》,周作人同意曹聚仁的看法,”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参看曹聚仁:《与周启明先生》)。--你同意周作人的评价吗?能否结合文本的描写,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并以这样的眼光去重读鲁迅的其他小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孤独者》、《伤逝》。均收《彷徨》,是《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参考书目】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3期。
卢今:《〈在酒楼上〉讲解》,收《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鲁迅:《铸剑》(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 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 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请想想,小说的前后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细心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或许会意识到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再去重读全篇小说,体会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体味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补天》、《理水》、《非攻》。都是《故事新编》里的小说,并且都可以从“两个调子”的角度去阅读。
【参考书目】 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残雪:《艺术复仇--读〈铸剑〉》,收《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钱理群:《〈故事新编〉解说》,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高远东:《〈铸剑〉讲解》,收《走进鲁迅》(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3,废名:纸坊记〃楔子(外四篇)选录本文及所附的《菱荡》(节 选)、《桥〃灯笼》(节 选)、《莫须有先生传〃这一回讲到三脚猫》(节 选)、《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节 选)四则文字,是为了展示废名小说语言的五度变化,废名小说创作始于1922年,终于1948年,几乎与现代文学相起讫。作为极负盛名的“文体家”,他在语言上的极端追求和极力变化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纺纸记〃楔子》背后的思想相当复杂晦涩,因而本节 的阅读仅从体会其语言特点的角度进行。
《菱荡》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这是一种几乎没有“故事”的小说,一切依赖于“情境”来组织,大量的景物描写和随意的人物点染是其特点,语言清新流利,运转自如,体现了很高的水平。
《桥》的创作延续十多年,是由一段段可自独立的章节 组成的长篇,在这部作品中,废名进行了艰苦的语言探索,“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极端俭省的文字使得意象既繁密又超出常理地跳跃,修辞上也有较为极端的探索,成败皆有例证。本选段中描写琴子的想象就是一个漂亮的修辞例子。
《莫须有先生传》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这个长篇用的是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不衫不履,几乎毫无节 制,在这里,废名把语言试验推到另一个极端。
《纺纸记》是废名拟想中的又一个长篇,但没有完成,只留下这个《楔子》,其晦涩难懂较之《莫须有先生传》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对语言的控制上明显比后者精致,如风行水上,起落无痕,抛开其他方面不论,这则文字所达到的水平在汉语文本中是极高的。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抗战后的长篇,此时废名已宣称不写小说,专写散文,碍于约稿,乃有此作,但废名基本上是将这部小说当散文写的,由于思想经历的变化,本作返朴归真,语言极为平易,可称“无意为文”了。
前面所讲是废名作品间的“异”,实际上各期之间的“同”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的,能否在所提供的文本中找到具体的句例。
[扩展性阅读书目] 《浣衣母》、《竹林的故事》、《河上柳》;《桥》“习字”、“杨柳”、“花红山”、“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下乡”、“这一章说到不可思议”;《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买白糖”、“民国庚辰元旦”。
[参考书目] 周作人:《莫须有先生传〃序》,《周作人文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
吴晓东:《背着语言的筏子--废名小说〈桥〉的诗学研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1期。
4,茅盾:《子夜》选读
重点琢磨有关吴老太爷的“都市感觉”的文字,体味语言的声、色变幻和节 奏感;并注意作者(或通过人物之口)所作的分析性文字,进而体会本节 描写的象征意义与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从而把握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子夜》、《霜月红似二月花》。进一步体会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体味茅盾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语言,人物)。【参考书目】 王中忱:《都市空间.时代性.革命现实主义--读〈子夜〉》,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沈从文:《边城》(节 选)(1),在了解全篇故事,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调的基础上,对下列文字作逐字逐句的细读,细心体味作者笔下人的心灵,人与人关系,以及相应语言的明净的美,进而体会作者所说的他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①五月端阳之夜,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遇(“潭上那只白鸭慢慢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来。………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②月夜翠翠与爷爷的谈话,睡梦中听见二老唱歌的幻觉(“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祖父心里想:'做梦一辈子更好……')
(2),认真思考与分析;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再仔细体会小说结尾(”可是到了冬天……也许'明天'回来!“)给你的感受。
(3),有学习与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边城》作进一步的解读与研究:例如,从湘西地域文化、民俗学的角度,从诗化小说与语言的角度看《边城》,或联系沈从文其他关于湘西的小说,并与他的城市小说相对照,看沈从文笔下湘西社会在现代史中的缓慢变化,以及沈从文对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的独特洞察与思考。
【扩展性阅读书目】 《边城》(全书)、《长河》、《丈夫》、《萧萧》、《新与旧》、《灯》、《湘西》、《湘行散记》。
【参考书目】 汪曾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又读〈边城〉》,分别收入《汪曾祺全集》
3、5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赵园:《〈边城〉--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收《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老舍:《骆驼祥子》节 选(1),读老舍的作品,一定要抓住他的语言。要重点揣摩以下几个片段: ①小说开头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请注意作者怎样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注入自己的”陶醉“之情,进而体会老舍语言中的诗意;
②祥子牵着骆驼走夜路的描写--请琢磨祥子夜行的神态、心理,破晓时分天色的变化,作者观察之入微,描写之细致与层次感,进而领会老舍语言”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的特点;
③祥子回到北京城喝馄饨、吃老豆腐,”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的描写--注意老舍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心理的深刻体察,传神的细节 描写,进而体会作为”北京市民诗人“的老舍的价值。
(2),有研究兴趣的同学可进一步思考与讨论:老舍与沈从文一样关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而他的独特之处在哪里?也可以尝试写一篇《老舍与北京城》的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骆驼祥子》(全书)、《离婚》、《我这一辈子》(以上中长篇小说)、《断魂枪》、《老字号》、《月牙儿》(以上短篇小说)。
【参考书目】 赵园:《永远的洋车夫--读〈骆驼祥子〉》,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樊骏:《认识老舍》(上)、(下),载《文学评论》1996年5,6期。7,老舍:《正红旗下》(节 选)(1),在《正红旗下》里,老舍作为满族的后裔,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细读”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这一节(特别是大姐的公公和他的儿子”放花炮“那一段),体会作者所说的”生活的意义,在他们父子看来,就是每天要玩耍,玩得细致,考究,入迷“的含义,并体味作者叙述、描写的语气与复杂心态。
(2),写得更为传神的是二哥福海,作者对他怀有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细读二哥”请安“和他安排”洗三“的两个场面,注意作者如何将对人物的描写与分析两者有机结合,注意体味老舍洗炼纯净的北京话中的幽默感与韵味。
(3),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老舍与沈从文都是少数民族的作家,是否可从这一 角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一种解读。如有兴趣,不妨一试。
【扩展性阅读书目】
可与已选入本读本的同写在五六十年代的戏剧《茶馆》对照起来读。【阅读参考书目】 赵园:《北京:城与人》,重点阅读《旗人现象》一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8,施蛰存:《梅雨之夕》
细心体味小说中的”我“与那位躲雨的”姑娘“邂逅相遇中”心理的过程“,注意作者怎样精细地写出”我“的精神的最微妙的变化,莫名的感觉,不由自主的行动背后隐秘的动机,并通过对作品重点段落的朗读,感受作品中淡淡的诗意与惆怅之情,进而把握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
9,萧红:《呼兰河传》(第三章)
1,这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根据这一特点,阅读的重点有二:一是儿童视角下的世界--可着重体味与分析以下段落:①第一节 儿童眼睛里的后花园(“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②第六节 “我”第一次走出后花园对外部世界的最初感受(“有一天,他们把我带到南河沿上去了……祖母死了,我竟聪明了”);③第七、八节,“我”跟祖父学诗,也即第一次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时“我”的独特反应与理解。其次,要注意小说时隐、时现(第二节 结尾,第三节,第四、五节 结尾……)的寂寞感,特别要细细体味全章结束时“祖父几乎抱不动我了”这一句给你的感受:这些都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前述充满童趣的欢乐的调子与纯真之美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然是成年人回顾童年时的感受。
2,四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小说,并且都采用了童年与成年的双重视角,如端木蕻良的《初吻》、《早春》,骆宾基的《混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这类小说作一综合性的阅读与研究。
【扩展性阅读书目】 《呼兰河传》(全书)、《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手》、《牛车上》 【参考书目】 赵园:《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收《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张宇凌:《论〈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1期。
10,赵树理:《李有才板话》(节 选)(1),作者宣称,他写这篇小说是要谈谈中国农村的新变化”给大家看看解个闷“。由此决定了阅读本篇的两个重点。一是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关怀--读这篇《板话》,就要像小福的表兄一样,走进农民的土窑,认识与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他们的愿望、追求、命运。二是作者自觉地用农闲时农民最爱听的”评书“的方式来写他的小说--试从”评书“体的小说这一角度来分析赵树理这篇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而体会中国农民的智慧,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小说写作的影响与渗透。在阅读中,可对以下几个片段作重点分析:①作者怎样介绍阎疑降慕ㄖ窬钟氤莆降模竣谧髡咴跹栊蠢钣胁诺囊ざ矗竣圩髡咴跹凑鸥9蟮某龀。约叭嗣堑姆从Φ模空庖欢味曰懊栊从惺裁刺氐悖?(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赵树理与中国乡土小说“这一题目,进行比较性的阅读与研究。例如将赵树理的小说与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如鲁迅的《故乡》、《祝福》,台静农的《红灯》,茅盾的《春蚕》,沈从文的《边城》作比较,与同时代同在解放区的孙犁的《白洋淀》、《吴召儿》作比较,还可以与赵树理自己在49年以后的作品作比较,甚至与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作比较。
【扩展性阅读书目】 《李有才板话》(全书)、《小二黑结婚》、《传家宝》、《孟祥英翻身》。【参考书目】 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收《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孙犁:《谈赵树理》,收《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11,张爱玲:《倾城之恋》(节 选)(1)、《倾城之恋》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恋故事。是香港沦陷这一偶然因素改变了两人的关系,但小说为何要说”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并将这一故事称为”传奇“?注意结合小说的叙述视点(即白流苏的视角)和两人关系 的不对等,来理解这一点。
(2)、小说中多处出现”墙“这一意象。范柳原在对白流苏表白时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侯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思考这段话,并仔细阅读小说中关于香港被轰炸的那一段落,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题目所谓的“倾城”。你认为所谓“城”或“墙”的象征意义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3)、注意从“胡琴伊咿呀呀拉着”、“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楼上品字式的三间屋……没有人影儿,一间又一间,呼喊着的空虚…”、”这里是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颓垣“等意象的描写中,联系第二个问题,体会小说所谓”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的”苍凉“。而小说的大部分篇幅都在精巧地呈现白流苏和范柳原近乎”调情“的恋爱过程,并在结尾时写到白流苏”笑吟吟“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在”笑吟吟“和”苍凉“的并臵间,小说呈现了怎样的叙述风格?
(4)、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禁锢“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比较阅读《金锁记》。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试结合作品来进行分析。
[扩展性阅读书目]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参考书目] 孟悦、戴锦华合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第十四章”张爱玲:苍凉的莞尔一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胡兰成:《评张爱玲》,收入萧南选编的《贵族才女张爱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12,汪曾祺:《故里三陈》(1)、《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每篇写一位有特殊技能的故乡人物。小说并没有关于人物的性格、心理的直接描写,更没有刻意设计情节 和矛盾冲突来加强故事性,但人物的基本特征却并没有因此淡化,反而呈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此,汪曾祺曾认为”气氛即人物。一篇小说要在字里行间都浸透了人物。作品的风格,就是人物性格“(《〈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选择另外一些写人物的小说来与《故里三陈》比较,领会这篇小说在表现人物上的独特手法。
(2)、第二篇《陈四》直接写到人物的部分非常少,大量的笔墨都在描写迎神赛会的情景,详细地介绍了”迎会“的各个队列安排、着装、表演等,对于陈四的介绍只限于小说结尾的段落。你怎么理解小说的这种安排?你认为民间风俗是否可以作为小说的独立因素?--结合这些问题来理解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扩展性阅读书目] 汪曾祺写人物的其他小说,如《岁寒三友》、《故乡人》、《云致秋行状》等。汪曾祺的创作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和《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与施叔青合写)(《上海文学》1988年第4期)。
[参考书目] 季红真:《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造的性格》,收入《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胡河清:《汪曾祺论》,收入《灵地的缅想》学林出版社。13,*王蒙:《春之声》(1)、题目”春之声“,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一标题也蕴涵着80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思考小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因素来代表”春天“,并与小说对于”历史“/”现实“,”过去“/”现在“、”未来“,”落后“/”文明“等关于时间的对立思维方式联系起来考虑。
(2)、注意小说中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一是”像沙丁鱼挤在罐头盒子里“一样的闷罐子火车里的狭窄而拥挤的现实空间,一是小说主人公岳之峰海阔天空地自由联想的心理空间。你认为将这两种空间形式并臵于作品之中有怎样的特殊意味?
1、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意识流“。试选取不同的段落,分析连接主人公跳跃性思维的线索,并比较这”意识流”与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之间的异同。
14,阿城:《棋王》(节 选)(1)、小说主人公王一生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下棋”。你如何理解作品的这种安排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联系作品写作的背景来思考。
(2)、小说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简洁的白描,略带幽默感,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品大量使用动词,很少用形容词;句式简短,避免用长句有 关。试以相关段落为例,分析这种语言风格。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阿城的小说《孩子王》和《树王》。[参考书目] 朱伟:《接近阿城》,《钟山》1991年第3期。15,*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节 选)(1)、小说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 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金色的红萝卜”。联系这一意象
感受小说所传达的情绪、感觉。注意体味小说结尾时直接透露出的情感--“他恍惚看到阳光下的萝卜地一片通红,好象遍地是火苗子”……“他看到一个孩子正跪在那里,举着一个大萝卜望太阳。孩子的眼睛是那么大,那么亮,看着让人难受”……“黑孩钻进了黄麻地,象一条鱼游进了大海。扑簌簌黄麻叶儿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黑孩--黑孩--。”由“阳光”、“通红”的土地、“孩子”以及“寻找”的动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的画面,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区别于一般以“故事”为主的小说,这篇小说着重表达的是“感觉”。这主要是通过小精灵般的黑孩的眼睛和感官印象呈现出来的。这使小说具有“超现实”的诗化色彩。但与此同时,小说并没有放弃关于现实的描写,如小石匠、菊儿、小铁匠、老铁匠等人的故事。你认为将“透明的红萝卜”呈现于这样的现实中有何意味?
[参考书目] 万千:《莫言:一个物化时代的感伤诗人--读莫言的几个近作》,收入《怀抱鲜花的女人--莫言小说近作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6,王安忆:《纪实和虚构》(节 选)(1)、《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王安忆称为“虚构自己”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作家本人的故事。注意小说整体结构安排上的“装饰感”:即第一、三、五、七、九章从横向上讲述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第二、四、六、八、十章从纵向上讲述母系、父系的家族历史。基本的叙事方式,是为“有限的个体经验性存在”寻求“无限的抽象关联”,或者说,是为“具体的景观”寻找“抽象的虚构”。比如,在谈及个人的爱情经历时,小说不断地上升为对“爱情关系”的抽象议论。你如何理解这一试图融汇写实/象征、纪实/虚构、经验/理性的“古典主义”创作倾向?
(2)、《纪实和虚构》可以被称为“自传性”小说。但与其他的同类小说不同的是,这篇小说不仅仅是对个人经验的虚构,同时有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即,它不仅告诉我们她经历了什么,而且告诉我们她在如何“叙述”这一经历。找一两篇自传性小说,进行分析比较。
(3)、重点阅读“第九章”。体味小说的标题“纪实和虚构”以及副标题“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这既是对作家创作经历的反省,也是对“写作”这一行为的思考和反省。“写作”为什么被称为“在纸上造房子”,同时又被称为“带有自传性的记录”?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阅读王安忆的小说《乌托邦诗篇》,比较在触及同样的个人经历时王安忆在处理方式上的不同。
阅读与《纪实和虚构》同一时期发表的自传体小说,如陈染的《与往事干杯》或《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试比较自传体小说写作方式的不同。
17,*铁凝:《孕妇与牛》(1)、这篇小说没有故事,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温婉和谐的情绪。注意体会内容--孕妇、怀孕的牛,叙述节 奏--从容而和谐,叙述语言--质朴而温馨,这三者如何协调起来,共同构成小说的整体氛围。
(2)、小说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写孕妇对“字”的摹写。你认为在生殖--对原始而淳朴生命的热爱与生命的延续这样的主题之下,出“石碑”、“文字”这样关于历史、文明的标志,是为了表达什么?
[参考书目] 戴锦华:《文明的质询:重读铁凝》,《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18,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节 选)
一、小说讲述的是许三观一生中的卖血经历,从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到60岁时再也卖不了血。促使许三观卖血的动机,与一个普通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相连,如结婚、性爱纠葛等,也与当代中国重要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重点阅读第十八、二十五章,注意“历史”是以怎样的方式进入许三观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物的对话和语言做了最大限度的实验。人物的对话和语言不仅是交代叙事背景、故事情境和结构转换的主要载体,而且在形式上采 取了多种重复的方式。如“他们说”、“许三观对许玉兰说”等在不同段落中反复出现。这种有意强化对话并重复使用同样的语句的做法,在小说结构和节 奏上造成了一种“复沓”的效果。这篇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非常有控制力的冷静、朴素的叙述风格,即得益于此。阅读小说时注意体会小说的这一特点。
三、重点阅读第二十九章。此前的卖血情境都呈现于琐屑日常生活情境中,并采取一种略带幽默的叙述语调。而这一段落则采取了与《圣经》中漫游经历相仿的写法,从而使“卖血”的苦难性质表现出来。这是小说的“高潮”段落,就象一个在此前间隔地回旋的音符,在这一段落中密集出现。注意体味这种情节、节 奏、叙述方式等在整体上造成的形式意味。
[扩展性阅读书目] 余华的短篇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和长篇小说《活着》。
第二编 散文部分
19,胡适:《追悼志摩》(1),作者所要追悼的对象,“社会上对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谅解的地方”--注意本文是怎样为他辩解的,由此对作者本人有什么新的了解?
(2),作者说:“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引用一点神圣的历史材料”--注意作者怎样引用他人的评价、徐志摩本人的诗,以及未公开的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进而领会学者散文的特点。
(3),“风格即人”,可以通过本文的阅读,领悟胡适的语言风格,并与鲁迅的语言风格相比较,或许会对新文学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思想与性格的不同,有新的体认。
20,鲁迅:《野草》选读(三篇)
《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要抓住这一基本点来阅读本文。
(1),鲁迅为什么将“(死)火”臵于“冰”(冰山,冰天,冻云,冰树林,冰谷)的背景下?注”红色“与”青白色“的”互相反映“和转换。
(2),注意鲁迅怎样描写”死火“的形象。(3),琢磨这些描写:”我拾起死火……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冷气“怎么会产生火的焦灼感?”登时满有红焰流动……“,火怎么会如水般的”流动?这些反常识、反常规的想象与描写,传达了鲁迅怎样的一种独特体验与思维?
(4),怎样理解“死火”生存的两难困境:不动就将“冻灭”,跳出继续燃烧仍不免“烧完”,以及最后的选择:“那我就不如烧完”?--这将是理解本文的难点所在。
《影的告别》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第一部分(“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如彷徨于无地”):连续十一个“我不”,表达了怎样一种无条件、无讨论余地的拒斥态度?“我”拒斥了什么?
第二部分(“我不过一个影,……如果现是黎明”):连续四个“然而”,表达了怎样一种选择的困境?为什么“黑暗又会吞没我”,“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第三部分(“朋友,时候近了。……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连续三个“我愿意”,表达了怎样一种选择?试体验一下:“只有我被黑暗吞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是怎样一种生命状态与境界?
《腊叶》
首先要注意本文写作的特殊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12月26日,发表于1926年1月4日;而据鲁迅日记记载,从1925年9月23日起,到1926年7月5日正是鲁迅肺病复发,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刻。本文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也可以看作是鲁迅留给后人的“遗言”,文中的主旨:“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与十年后“遗嘱”中一再叮咛“忘掉我”是一个意思。
由此产生了本文构思的特点:“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作者的)自况”。阅读本文应抓住这一重点: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的同构与融合,鲁迅如何把他的生命的颜色化作了枫树的生命之色。特别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明眸似的向人凝”这一节,象征病痛与死亡的”乌黑“的阴影,竟出现在生命之色的”红,黄和绿的斑驳中“,这”死“与”生“的并臵与交融,是死的绚斓,也是生命之美,”明眸“似的”凝视“,更让人悚然而思。
【扩展性阅读书目】 《野草》(全书),或再选读《秋夜》、《求乞者》、《希望》、《雪》、《过客》、《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死后》等篇,可尝试写一篇《我看〈野草〉》。
【参考书目】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第八章《盛满黑暗的光明--读〈野草〉》,人民文学 出版社1999。
钱理群:《鲁迅〈野草〉里的人生哲学》,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或《压在心上的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1,《阿长与〈山海经〉》
(1),阅读本文要抓住”语感“这一环节--要学会感悟词语背后的东西。文章一开始就大谈如何”憎恶“长妈妈。注意从一联串充满贬义的词语(”实在不大佩服“、”最讨厌“、”不耐烦“、”磨难“、”繁琐之至“、”非常麻烦“等等)中读出一丝温馨,一种爱恋,以及掩饰不住的幽默感。
长妈妈一声高喊把文章引入一个新的境界。从”哥儿“的称呼,”三哼经“的误读,快人快语的说话语气中,你对长妈妈有什么新的感受,新的发现?
写到哥儿的反应,作者着意用了一联串的”大词“:又是”霹雳“、”震悚“,又是”敬意“,”伟大的神力“。幼年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你自己幼年生活中有过这样的心目中的”伟人“吗?
而最后作者的仰天长啸:”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在鲁迅作品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你由此对鲁迅的内心世界有什么新的感悟?
(2),有兴趣的话,可以写一篇《鲁迅〈朝花夕拾〉里的儿童世界》;再有兴趣,可以将《朝花夕拾》与《野草》连起来读,研究一下”鲁迅心中的两个园子“。
【扩展性阅读书目】
《朝花夕拾》全书,或选读《猫.狗.鼠》、《无常》、《〈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等篇。--试领会与《野草》、杂文不同的鲁迅另一副笔墨。
【参考书目】 黄乔生:《〈阿长和山海经〉讲解》,收《走进鲁迅》(散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2,《灯下漫笔》(1),”漫笔“之一:要抓住三个逐渐升级的论断,这构成了作者思维的三大跳:”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中国的历史就是)”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请琢磨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引出这些论断?他的依据是什么?这些分析能说服你吗?
”漫笔“之二:要抓住全文最后的高潮:”这人肉的筵席现在还排着,……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前面所有的文字都在”蓄势“:不仅是理性分析的推演,更是情感的酝酿,一步步逼到顶点。请分析这一过程,并从中体会鲁迅杂文的逻辑力量与抒情特性。
(2),以上几个石破天惊的论断,不知惊醒了多少中国人。如果你的灵魂同样受到了震动,试写下你的读后感。也可以联系扩展性阅读的篇目,写一篇《鲁迅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剖析》。
【扩展性阅读书目】 《春末闲谈》、《论睁了眼看》、《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论”他妈的“》、《杂忆》--都是同时期的随笔,均收入《坟》,可以合起来读。
【参考书目】 李文儒:《〈灯下漫笔〉讲解》,收《走进鲁迅》(杂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3,鲁迅:《女吊》
《女吊》是鲁迅晚年极为自得的杰作,其匠心独运之处,值得仔细体会。(1)、文章写的是”女吊“,但直接写”女吊“的文字实际上极少,可以标出有关字句,看看篇幅占整篇文章多少--这些内容是最核心的部分。
(2)、文章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女吊”出场之前,先写看客、“起殇”、“男吊”等等,为“女吊”作铺垫,可以标出有关字句,看看篇幅占整篇文章多少--这些内容是直接相关的部分。
(3)、在这些文字之间,鲁迅插入各种各样的议论性内容,与叙述交叉进行,这些内容将叙述各部分“隔断”,一松一紧,使整篇文章呈现一起一伏的“节 奏”。
*(4)、最后一段有明显的转折,谈了另一层意思,试思考这是对文章开头的良好呼应还是损伤了全文的流畅。
*(5)、本文主题是“复仇”,有条件请阅读鲁迅其他有关作品如《野草》中两篇《复仇》、《故事新编〃铸剑》等,以及相关研究文字,思考鲁迅这一人生与思想命题。
[扩展性阅读书目] 《朝花夕拾〃无常》、《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 [参考书目] 《走进鲁迅〃散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24,周作人:《苦雨》:
这是一篇“借物咏怀”的文章,“苦雨”很能代表当时作者的心境,借着回忆、想象以及叙述,各种各样的“雨”被搬到笔下,写得相当自如,而整篇文章始终笼罩在淡淡的哀愁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使用的是“书信体”,借着这一“私人化”文体,叙述更显得娓娓而谈。
本文也很能体现周作人文章的特点,所用材料都是一般情况下不入诗文的,而他都能写出味道来,自有其过人之长。文章写得似有意似无意,似有意思似无意思,所谈的确都”私事“,又在结尾若有所指若无所指,凡此种种,皆为典型周氏风格。
[扩展性阅读书目] 《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泽泻集〃乌篷船》 [参考书目] 钱理群《谈'雨'的体验--读周作人的〈苦雨〉》,《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25,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和鲁迅《女吊》相类,本文写的也是”鬼物“或至少是”异类“,对读将获益匪浅--无论其同其异:
(1)、两篇文章同样征引繁富,可见”史才“;同样写出鬼的可敬或可爱,可”诗笔”;同样不局限于就事说事,可见“议论”。
(2)、《女吊》夹叙夹议,在叙述中逐渐展开议论;本文纯是议论,娓娓而谈,环环相扣,仔细体会这两种写法。
(3)、文中有一节 写到河水鬼“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淡淡勾勒;对比《女吊》中对“女吊”浓墨重彩的描绘,体会二者不同的审美趣味。
*(4)、周作人曾说他不喜欢《伊索寓言》,是因为它讲完故事后每每多此一举地谈意义。本文明知故犯,就文章本身来说,是败笔吗?
[扩展性阅读书目] 《自己的园地〃花煞》、《苦竹杂记〃说鬼》 [参考书目] 钱理群《属于周作人的'鬼'--读〈水里的东西〉》,《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6,周作人:《金鱼》:
与鲁迅一样,周作人文字也是变化多端,本文就是一例。开首议论“三不喜”,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想象一个大池”以下,写得风云舒卷;结尾议论,出语辛辣。试与《苦雨》比较文字特点异同。
文章开头一段分文章“有题目的”和“没有题目的”两种,结尾呼应出文学有“载道”、“言志”两种,是此文命意所在。周作人认为文学应该是表达个人感情产物,而不应该成为政治或势力的工具。
[扩展性阅读书目] 《自己的园地〃菱角》、《雨天的书〃苍蝇》、《看云集〃虱子》 27,周作人:《鬼的生长》: 《鬼的生长》属于引起很多争议的“文抄公体”,亦即整篇文章大部分由抄书而成,这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
文章开头一本正经地考证人死后是否继续生长的问题,歪题正做,试体味其诙谐之意。
后半部分大量抄引《乩谈日记》,并说是“我读过的最悲哀的书之一”,悲哀在于何处。作者重“人情物理”,他从这荒唐的“扶乩”记录中读出了什么。
文中说:“我不信人死为鬼,却相信鬼后有人。”这是解读作者谈鬼文字如《水里的东西》,乃至鲁迅《无常》、《女吊》的钥匙,宜深加体会。
“文抄“所抄皆为古文,相应的,作者叙述文字也很大程度文言化了,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道理。
[扩展性阅读书目] 《夜读抄〃清嘉录》、《夜读抄〃颜氏家训》、《夜读抄〃缢女图考释》 [参考书目] 钱理群《读周作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28,*俞平伯:《月下老人祠下》
杭州是作者的故乡,本文所写是他从大洋彼岸归国,即将北上回京期间,在故乡逗留短短三天里与妻子、妹妹共游西湖的经历。西湖是旧地,游伴是亲人,刚从远方 归来,马上又要离去,这一切让作者”魂惊梦怯“。所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绪不是游历新地的兴奋,而是旧地闲游的”惘惘然“,归来的欣喜与即将离去的无可奈何交织在一起,使整篇文章显出清冷的味道。由于对游地和游伴都极熟悉,作者用不着刻意介绍什么,只是闲闲道去;自如地杂用文言白话,使得文章颇为雅致。请注意文章中两次出现”我回来了“,一处用句号,一处用问号。
29,*朱自清:《儿女》
就文字才能而言,朱自清不算非常出色,本文平铺直叙,一览无余,颇给人以缺乏才气之感。不过文章读起来并不沉闷,甚至让人感动,这主要是作者态度真诚,老老实实地叙事,也不在技巧上玩”花活“,一门心思絮絮叨叨他的小儿女,正合”修辞立其诚“的古训,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
30,废名:《放猖》、《三竿两竿》 《放猖》:(1)、本文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但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周氏兄弟”说鬼“文字并不一样,请考虑其中区别。
(2)、写法上,《女吊》、《水里的东西》涉及极广,有上天入地之感;本文纯粹写实,不越雷池一步。这体现”大家“、”名家“之别的一个方面,试体会其间不同。
*(3)、全文皆落实处,仅结尾发了两句议论,并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比喻--”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样收束是否佳妙。
《三竿两竿》:
文中提到苦茶庵长老评论六朝人”写文章是乱写的“,其实本文也是”乱写“:开篇数句没头没脑;结尾也是似结非结;文中各层意思象是胡乱衔接而又极自然。《放猖》刻意为文,本篇乃不经意而成,试比较二者的笔法。
[扩展性阅读书目] 《蝇》、《中国文章》、《孔门之文》、《枣》、《墓》、《桥》”送路灯“ [参考书目] 周作人:《怀废名》,《周作人文类编》第十卷”八十心情“,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31,*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
郁达夫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以散文尤其游记为多。总的来说,作者个人气质偏于纤弱、忧郁,这种特点也带到作品中。另外,作者语言有拖沓、不够干净的毛病。本文是他游记中较好的一篇,由于略混用些许文言字句,而且写作对象并没有引发他愁苦的思绪,抒情议论也较节 制,所以总体风格还比较清朗。
32,*林语堂:《忆狗肉将军》
林语堂是三十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作家,他有很深的英文修养,同时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了解,这使他的文风有特殊的面貌。就这篇文章而言,全篇皆用反语,追求幽默的效果,而且多有”欧化“句法,显出活泼、俏利和富有讽刺性的特征,让人忍俊不禁。
33,何其芳:《独语》(1),普通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皆有实指,这篇散文名曰”独语“,指向内心,也可以说以想象为材料。这是另一类文章,更准确地说,这是写文章的另一种方式。
(2),这类冥想式的文字使得叙述和语言显现出特殊的风格;另外,作者的文字总的说来有好用修饰语、略伤华丽的毛病,试予体会。
*(3),文中说:”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请结合全文,考虑作者的命意。
[扩展性阅读书目]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画梦录〃梦后》、《画梦录〃弦》 [参考书目] 吴晓东:《梦中的国土--析〈画梦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
34,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是《湘行散记》中的一篇,描绘坐船经历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的风物和心境。重点阅读从”我坐到后舱日光下,向着河流清算我对于这条河水这个地方的一切旧帐“到”我有点担心,地方一切虽没有什么变动,我或者变得太多了一点“。你如何理解这里所谓”一套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与河流上的人”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
[扩展性阅读书目] 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35,沈从文:《烛虚〃五》
《烛虚〃五》表现了40年代后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抽象的抒情“的创作特点。在作品的表层,是一种近乎”失语“的寻求表达的焦虑。对于孤独的心境、瞬间的意境、某一难以追忆的情境的描绘,都是片段性的,破碎而难以整合的。这是作者试图从极具体的形、色、声、影的体验到达极抽象的关于”宇宙“、”神“、”人“、”美“的体验之间的巨大张力造成的。这种关于”不能表达“的终极体验的表达,即是”抽象的抒情“的主要特征。反复阅读作品,体验这种张力所具有的现代美学内涵。
[扩展性阅读书目] 沈从文的散文集《烛虚》和小说《看虹录》。[参考书目] 赵园主编的《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中的相关篇目:赵学勇《探寻隐去的神性之径》、汪晖《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和《寒冰在近孤寂无边》。
36,张爱玲:《更衣记》
这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以60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服装的”近代史“。它把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娓娓道来,但并不拘泥于对于服饰本身的琐屑描述,而是从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写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由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张爱玲特有的洞察世事的机智。注意文章如何评述满清、民国各个时期的女装,并比较在评述女装和男装上的差别。
文章的另一特色是在取喻和用词上的灵动和准确。如”极其宽大的衣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宝塔上的风铃“、”一双袖子翩翩归来,预兆形式主义的复兴“等。注意细心体味。
文章通篇都在服饰的流行与共同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但又把衣服说成是每个人”贴身的环境“,”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注意联系结尾的”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来理解张爱玲对于服饰、对于人生的态度。
[扩展性阅读书目] 张爱玲的散文《天才梦》、《公寓生活记趣》、《中国的日夜》。37,*巴金:《十年一梦》
《十年一梦》写于1981年,是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第三卷《真话集》中的一篇。《随想录》的核心内容是对”文化大革命“所做的回顾和批判,《十年一梦》是反映这一主题思想的代表性作品。
(1),注意作品反省历史的方式。从解剖自己开始,正视个人在历史的非常时期的复杂体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悖论是:作为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文革中怎么会成为”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注意文章在面对这一悖论时,如何呈现自己的心灵痛苦和逐渐”觉醒“的精神历程。
(2),注意作品在反省历史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即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看作历史的”受害者“,而是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文化英雄“。这一点决定了文章的写作动机、关注的主要内容以及行文风格。
(3),更深入的第三点,是文章中提到的”用'造反派'的训话思考,却得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结论“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要求和”受难“意识之间的困境。对这一层次的思考,将揭示出了”梦“之所以成立的内在逻辑,以及作者在反省历史时无法解脱的矛盾。
[参考书目] 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第三章”忏悔意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38,汪曾祺:《午门忆旧》
汪曾祺的散文接近宋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风物人情,既不刻意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他曾这样评述自己理想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他的大多数散文都有这样的特点。《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叙述者的情感便在对于旧物的描述中隐隐地透露出来。注意这篇文章与一般“散文”的差别,并领会作者在状物、叙事时文字的特色。
[扩展性阅读书目] 汪曾祺的散文《泡茶馆》、《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城隍〃土地〃灶王爷》和创作谈《〈蒲桥集〉再版后记》。
[参考书目] 汪朗、汪明、汪朝:《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的“搂草打了只肥兔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9,杨绛:《隐身衣》(1)、《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或《代后记》。文章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层面,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臵和人生态度,即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2)、第二个层面,是由这种人生态度所构成的观察世界和人生的基点和境界,并由此形成的叙述风格。作品在关”隐身衣“故事的讲述中,温婉而简约地刻画出”世态人情的真相“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对于人世的争端和艰难,文章基本上采取的是走出事态之外的平静审视,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获得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试比较杨绛的这种叙述风格与巴金文章的差别,并谈谈你对这两种风格的理解。
[扩展性阅读书目] 杨绛的散文集《将饮茶》。[参考书目] 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第三章”忏悔意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40,贾平凹:《商州又录》
这是80年代前期贾平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前有《商州初录》,后有《商州再录》,故这一篇称《商州又录》。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11个段落之间的结构方式散漫、随意,季节 的时序只是一个大致的线索,更象是由11幅写意的素描画组成的画卷。用心体味每一段落营造的画面感极强的意境:注意用字(如”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中的”红“、”绿“、”瘦“字);注意以拟人、通感的方式传递的感觉(如”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尘,也没有他的脚印“);注意不同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包括人与物,物与物),尤其注意其中视点的转换或无主体的句式造成的透视效果。
[扩展性阅读书目] 贾平凹的散文《商州初录》和《商州再录》。[参考书目] 许子东:《寻根文学中的贾平凹和阿城》,收入《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1,*张承志:《离别西海固》 《离别西海固》是一篇带有强烈抒情色彩的散文,这种抒情色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精神信仰的坚守和追求,另一是”自发“式的宣泄的表达方式,这两者统一于占据文章核心位臵的抒情主体”我“的存在中。
要求理清文章的线索。即”我“被哲合忍耶”强硬的反叛之美“所吸引,继而感到在强大的精神感召下的犹豫和退却,但从一场大雪中体验到”天命般的神秘“,最后以完成《心灵史》的形式获得某种再生--这样一种精神体验的过程。在这样的前提下,理解作品所谓”在路上“的心态,即离别西海固的缘由。
要求细心地体味作品以何种方式传递出巨大的内心震撼,将无形的精神体验转化为有形的文字和形态。采取第二人称的叙述即直接对”你“的倾诉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对大自然情景作了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描绘(如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悲怆的大雪、漆黑的夜色等)。42,史铁生:《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地坛“既是具体的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又等同于”世界“或”人生“。注意这一空间的象征性。
体味文章的叙述风格。其一是倾诉的语气。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但到第七节,倾诉的对象忽然转为地坛。注意这种因为情感强度的加重而导致的叙述方式的变化。其二是冥想的氛围。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篇文章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认真思考文中涉及的健全/残疾、幸运/不幸、生/死、苦难/救赎等一系列生存悖论。尤其注意第五、六、七节 中表现出的一种广漠而悲悯的类宗教情怀,这是作者超越困境的方式,也是作者借以俯瞰(回顾)人生和人世的立足点。也可以说,这是这篇文章得以产生的原因。
[扩展性阅读书目] 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和散文《游戏〃平等〃墓地》、《对话四则》。[参考书目] 吴俊:《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陈顺馨:《反思、建构与解构--论史铁生的精神历程》,收入《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3,*韩少功:《灵魂的声音》
这是韩少功写于1991年的一篇议论性的随笔,在对小说创作的整体现状做了一番描述和评价之后,作者认为对于小说来说真正重要的是”重新获得灵魂“和”精神自由“。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90年代社会心态和文化氛围的颇为尖锐的批判。注意作者在作出类似描述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及其所持的文学观念,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文章提到了当代两位作家张承志和史铁生,可参考其中的观点来加深你对这两位作家的理解。
44,*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这篇随笔和王小波的大部分文章一样,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社会、思想问题而发,并在戏噱笑骂间表明自己的态度。注意体味文章的这种批判性。
注意论述过程中议论和叙述的有机结合。文中有大量随机引入的个人经历或有趣的故事,论述者的观点和态度即蕴涵在这些叙述性的段落之中。
注意体会作者如何游刃有余地使用多种”反讽“性语言。例如”我承认,我在抵御这种痛苦方面的确是不够坚强,但我绝不是最差的一个“--略带夸张的形容词”痛苦“、”坚强“等,调侃性的语意转换:”的确不够……但绝不是……“,共同构成”反讽“的多意性和暧昧性。
45,*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这篇散文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并记录了作者的哲理式感悟和评价。文章所谓的”大地上的事情“,比如蚂蚁窝的样子、熊蜂的尸体、一只飞翔的鸽子、空地上的孩子、黎明时鸟的叫声、五月的麦田、阳台上的两只麻雀等,都是一些往往被人群忽略的事物。但文章的描述方式,却使我们仿佛第一次看到这些事物,兴致盎然地去观察虽微小却蕴涵着生命的庄严和奇妙的自然界。注意体味每一段落中白描--以简洁的文字勾勒事物的行状,取喻--采用拟人或比喻,议论--从普通事物中挖掘出意义,这三者的融合,从而使每一段文字既是对实物的描绘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性片段。
46,*刘亮程:《寒风吹彻》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既非纯粹地写景也非直接抒发情感,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情境与情感联系起来。寒冷的冬天,在光线暗淡的屋内围抱火炉,散漫地回想一些人与事--从一次寒夜的经历、一个冻死的陌生人、在冬天死去的亲人和年迈的艰难地抵御着冬天寒冷的母亲,直至黑夜完全降临。这是散文的主要内容,但它所传递的内涵却是某种关于生命的抽象体验。这种效果的获得,主要是因为文章始终是在双重涵义上使用”雪“、”冬天“和”寒冷“这些字眼。”雪“、”冬天“、”寒冷“在这篇文章中,既是对真实情境的描绘,也蕴涵了叙述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对生命中的冷漠、孤单、衰老等的体验。文章开始时写到:”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象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联系整篇文章,理解这里所谓的”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指的是什么?
第三编 诗歌部分
47,*郭沫若:《天狗》
要抓住本诗无羁的想象,无羁的思想--在民间传说中的”天狗“形象中寄予彻底的否定与破坏(直至自我否定与破坏)的现代精神,无羁的形式(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由此显示的诗人无羁的创造力;并进而感受五四的时代精神。
48,*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1,要抓住本诗形式上的追求:前三句完全重复,第四句变化中有重复(1、5节,2、4节,3、6节 末句句式一一对应),形成”依洄“吟唱的风格;精心选用灰韵(吹,洄,醉,辉,悲,碎),营造一种阴柔感。--请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本诗的韵味。
2,可以徐诗与郭诗比较,进而领悟徐志摩及新月派诗人”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努力与贡献(于赓虞:《志摩的诗》)。
【扩展性阅读书目】 《志摩的诗》、《猛虎集》,或其中的《雪花的快乐》、《残诗》、《太平景象》、《再别康桥》、《黄鹂》等。【参考书目】
《徐志摩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49,闻一多诗二首 《发现》(1),要抓住本诗的艺术构思:诗人满怀爱国激情从海外赶回祖国,国家的现状却使他极度失望,于是就有了写诗的冲动。但诗人却把感情的酝酿、发展过程全部压缩掉,只从感情的爆发点起笔,连声高呼:”我来了“、”我来了“、”不对“、”不对“,先声夺人地把悲愤、绝望的情绪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仿佛郁积已久的火山突然爆发。
(2),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这首诗形式上的整齐:每行字数基本一致,两行一韵。这不仅体现了闻一”建筑美”的追求,更是将奔放的情感收敛于谨严的形式中,形成闻诗所特具的沉郁的风格。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1),这首诗在闻一多先生的诗中,是颇为特别的,甚至在现代新诗中都不多见;很多关于闻诗与新诗的选本中,也很少被选录。它的价值大概也在这里:通过这首诗的阅读,你对闻一多先生其人其诗有什么新的体认?
(2),在注释中,提到了本诗收入诗集时,对在报刊上发表的文本有所改动。试对这些改动作出你的分析。
【扩展性阅读书目】 《红烛》、《死水》,或选读其中的李白之死》、《太阳吟》、《忆菊》、《口供》、《也许--葬歌》、《忘掉她》、《死水》、《心跳》等。
【参考书目】
《闻一多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50,戴望舒诗二首 《寻梦者》
读本诗要抓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找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细读全诗,体会诗人怎样把他这一艺术构思转化为外在的形式特点:将类似民歌的夸饰、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一体;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然后,反复吟诵全诗,体味流动其间的诗情与诗绪:既是明朗的(表现了追求理想的执著),又是迷惘、感伤的(表现追求中的疲倦与苍老)。
《乐园鸟》
欣赏本诗本要从形式上的一个特点入手:全诗四节,每节 五句,第三句将全诗分为两段,而且是同一句:“华羽的乐园鸟”,仿佛在反复地呼唤与寻问;本诗正是向着这只宗教里的天堂中的华美的鸟连续发出了五个问题。因此,可以把这首《乐园鸟》看作是现代人的“天问”。再进一步琢磨,还可以发现,这只“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地“飞着”的“乐园鸟”也就是诗人自己,他们合二为一,“天问”就是“自问”。仔细琢磨诗中的“五问”,想一想:诗人对人(自己)无休止地的理想追求提出了怎样的疑问,这反映了现代人(作者)的怎样一种矛盾的心境?
【扩展性阅读书目】 《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或选集,或单篇,如《雨巷》、《我底记忆》、《印象》、《对于天的怀乡病》、《单恋者》、《秋天的梦》、《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参考书目】 孙玉石:《去寻找无价之宝吧--读戴望舒的〈寻梦者〉》,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刘孟沐:《求索者的脚印--读戴望舒的〈乐园鸟〉》,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1,何其芳:《预言》
读这首诗要抓住全诗构思与结构上的特点:前五节 充满青春激情的对爱情的竭力渲染与铺写,与最后一节 的突然翻跌,形成强烈对比:这不过是“无语而来,无语而去”的梦。抓住这一“全局”之后,再去细读各节 诗,就可以发现,最后的“突转”,其实前面早有蛛丝马迹,形成一股青春激流底下的感伤的潜流,最后才喷发出来。了然于此,再去吟诵全诗,就会读出两种诗情明暗、虚实、起伏之间的丰厚的韵味。
【参考书目】 孙玉石:《梦中升起的小花--何其芳〈预言〉浅析》,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2,卞之琳诗二首 《尺八》 1935年春,诗人乘一艘名叫“长安丸”的船来到日本,住在日本古都京都的东北郊,夜半听楼下房东吹奏“尺八”--一种类似箫的乐器,相传于唐朝时传入日本,因长度定为一尺八寸,故称“尺八”;后来据周作人考证,尺八起于印度,传入中国,于宋代传到日本,在中国本土反而失传--,因而引发出无限乡愁,同时渗透着“对祖国式微的哀愁”(卞之琳语)。
要抓住本诗抒情方式的变化,诗的小说化与戏剧化的努力。要注意诗人怎样将直接的抒情转化为一种叙述,特别要把握全诗叙述角度的变化:前三句客观叙述尺八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历史;四五句将诗人客观化为一个“海西客”,叙述由历史时空进入现实时空;六至十句则通过“海西客”(即诗人自己)的想象,重现唐代的日本“番客”从长安“访取”尺八传入日本的历史。十一至十三句括号里的设问与“归去也”的呼唤,可以看作是诗人直接发出的声音,也是全诗的点题之笔:诗人正是从日本在“年红灯”(霓红灯)所象征的现代化的繁荣中仍然保留着中国古代的传统(“还漂着一缕凄凉的古香”)里,感受到了不可扼制的乡愁与中国落后的式微感。
《断章》
本诗只有短短四行,却可以引发出读者与评论者的多样阐释。有读者将本诗读解为人生不过是一种别人的“装饰”。
作者却表示他并不看重“装饰”的意思,“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强调事物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你”在看风景,“你”也在“看风景人”的视野中成为风景,两者互为风景,又都是观看者,处于“看”与“被看”的关系和情境中。
也有人把《断章》看作是“一首情诗”,或者说是“想写的情诗中的片断”:它“写出了'人'对'情'的无奈,及'情'对'人'的捉弄”。
请细细捉摸本诗,对前述“释义”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另作解读。【扩展性阅读书目】 《雕虫纪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或选读《古镇的梦》、《航海》、《雨同我》、《白螺壳》等篇。
【参考书目】 何志云:《层层叠叠“梦之根”--读卞之琳的〈尺八〉》,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孙玉石:《小景物中有大哲学--读卞之琳的〈断章〉》,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3,艾青诗三首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注意本诗音乐式的结构: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主旋律“;接着精心安排三个乐段,由诗人与土地上的”人“--北国林间赶车的农夫,南方乌篷船里的农妇,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进行对话,在如怨如恕的倾诉中,不断深化刻骨铭心的”寒冷感“,并作抽象的概括提升:”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和灾难芟裾庋┮挂谎憷致ぱ”,突现了全诗的象征意义。在这三个乐段之间,主旋律乐句不断重现,将诗人悲苦、忧郁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最后的尾句却又给人以“些许的温”,有如余音袅袅,耐人遐想。
《乞丐》
注意本诗”造型”的特点:乞丐“凝视着你”的“固执的眼”,“永不缩回”的“乌黑的手”,具有极强的雕塑感与概括性,诗人的同情与愤激全都凝定其中;这正是“诗”与“画”的相通。
《黎明的通知》
注意本诗“呼唤式”的叙述语调,可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相比较。诗人着意运用两行一节 的快节 奏,精心选用排比句式,以造成一浪推一浪的气势,全诗充满了动感,意境也十分开阔。请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光明的渴求,以及历史黎明期的欢乐感。
【扩展性阅读书目】
《艾青全集》第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或选读《透明的夜》、《马赛》、《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手推车》、《向太阳》、《我爱这土地》、《树》等。可尝试写《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
【参考书目】 《艾青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洪子诚:《〈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收《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 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4,冯至诗二首
《十四行集》之十六
读冯至的《十四行诗集》要抓住“生命的体验”这一环节。在本诗里,诗人选取了一个特定的视角--高高的山巅,站在那里,于一呼一吸之间,体验着风吹水流式的生命感应。试还原诗的情境,想象自己也身处于高高的山巅,细细体验:自我生命怎样融化入大自然,达”物我一体“的境界;那流动着的生命(水,风,云,雾……)如何凝定在生命的静态(山,平原,路,树,蹊径……)之中……
《十四行集》之二十六
这是另一种生命体验:如何看待我们自以为已经熟知的外部与自我世界?阅读此诗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诗的一开始就提出”熟路“这样一个意象,然后不断以”隐藏“、”生疏“、”迷途“这样的抽象词语加以颠覆,自然引出第三节 的意念提升:对”身边“的”事物“要保持一种新鲜的紧张感,不断有”新的发现“;最后一节 更是引向”自己“:连自己的发肤属于谁都是可以提”疑问”的。
反复吟诵这两首诗,以体会“诗与思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扩展性阅读书目】 《十四行集》,或选读《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原野的小路》、《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深夜又是深山》、《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等篇。
【参考书目】 解志熙:《诗与思--冯至三首十四行诗解读》,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3期。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关于《十四行集》细读部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5,穆旦诗三首 《赞美》 1938年2月,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年仅20岁的西南联大学生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和部分师生一起,从长沙出发,跨越湘、黔、滇三省,将学校迁往昆明,行程三千里。诗人第一次感受到自我生命与生养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思考着民族的未来。于是,诗泉喷涌,写下了以后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响的《赞美》等诗篇。
这是诗人的切身经验、生命体验与理性思考的结合,是现实、象征与玄思的结合,表现在诗歌语言上就是具象与抽象的结合。--阅读《赞美》应该在总体把握全诗的思绪、情调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本诗的语言。
试以诗的第一段为例:头两句“走不尽的……\数不尽的……”这都是具体的现实的描写;第三句总体的具象描写中,出现了“亚洲的”这样的修饰语,赋予眼前的“土地”以更广阔的意义;第五句中叙述性的“东流的水”前出现了“单调”这一抽象词语,就于客观形象中加入了主观感受;第六句就达到了抽象的提升,这里的“森林”已不是森林本身,而具有一种历史的象征意义,而读者也因此领悟:这整段的描写都具有某种象征性,或者说是写实与象征的结合。
请对下面的诗句也作这样的具体分析。《出发》
全诗充满了对立的概念:“和平”与“杀戮”;“欢喜”与“可厌;”人“与”机械“、”野兽“;”新的美“与”失去了自由“;”希望“与”失望“以至”死“;”善感“与”僵硬“;”个人的哀喜“与”被蔑视、被否定“……。前者是人们告知与许诺给予的,后者是诗人的眼睛与心灵所看见与感知的;正是在这对立两极间的渗透,纠结,缠绕,跳跃,猛进与突转,造成一种陌生与生涩的奇峻、冷峭、惊异的美,显示了诗人”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郑敏语),诗人与我们读者也就从中收获了”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诗八首》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他对爱情这一人类与文学的永恒主题的独特的现代体验。依然是相互矛盾的感受与概念对立、渗透,纠结为一团:一”上帝”、“我的主”(诗人郑敏认为,“上帝”是“代表命运和客观世界”的)在冷冷地观察、支配着“我”和“你”。要从总体上去把握,不要试图作逐字逐句地落实性的解读,那是徒然的。初读者可以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如“我们相隔如重山”、“爱了一个暂时的你”(第一首);“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危险”(第二首);“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殿堂”(第三首);“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第四首);“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一切在它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 我变更”(第五首);“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第六首);“让我在你的怀里得到安憩”(第七首);“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第八首),但仍要还原为对每一首诗的思绪、情感的整体把握。
【扩展性阅读书目】 《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或选读《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五月》、《还原作用》、《控诉》、《幻想的乘客》、《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冬》等篇。可尝试写一篇《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与穆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的比较》。
【参考书目】 郑敏:《诗人与矛盾》,收《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关于《诗八首》的细读部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6,牛汉:《悼念一棵枫树》
这首诗借助一棵被伐倒的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具有咏物诗的传统表现方式。但是诗的情感,与作为情感、经验的寄托和构形物的枫树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性质的关系,而能够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投射中,带领读者进入一种复杂的情境之中。注意领会这首诗如何以客观的物象表现主观情感,从而”伐倒了/一棵枫树“在诗句的结尾时上升为”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阅读牛汉的诗《华南虎》等,进一步体会”咏物诗“的特点。[参考书目] 参阅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的相关部分。
57,昌耀:《凶年逸稿》
这首写于1961-1962年,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年代,副标题”在饥谨的年代“即源于此。联系作品的写作年代需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作品对时代的评价,注意领会诗中”这是一个被称作绝少孕妇的年代。/我们的绿色希望以语言形式盛在餐盘/任人下箸。我们习惯了精神会餐“这样的句子;另一是,与同一时期的诗歌如”政治抒情诗“等进行比较,以领会昌耀诗歌创作的独特性。而从昌耀个人的经历来看,写作这首诗时,正是他被打为”右派“后在祁连山区服苦役的时期。在大多数有类似经历的作家停止创作的时候,昌耀不仅坚持创作,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创作力,并没有因为时代或经历的酷烈而丧失发现诗意的能力,或降低诗歌创作的水平。在这一点上,昌耀是非常独特的。
本诗分为9部分。各个部分大致可以描述为:沉思--回忆--荒芜--困惑--希望的萌动--憧憬--感恩(对土地和人民)--领悟(勇敢者的生存)--希望和对生的赞美。每一段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各部分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连续,最后上升为对生存之美的赞叹。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诗中对苦难的思考以及面对苦难的英雄主义态度。注意领会”我在沉默中感受了生存的全部壮烈。/如果我不是这土地的儿子,将不能/在冥思中同样勾勒出这土地的锋刃“等诗句所传达的内涵。
另外,这首的意象以及语词组织方式,也值得认真体味。这些意象和语词不仅摆脱了60年代的通行模式,而且既明朗又富于质感。认真体味诗中的这些句子:”听古城墙上泥土簌簌剥落如铭文流失于金石“、”我感觉他开裂的指爪已迫近我单薄的马甲“、”听风中的激越的嘶鸣迂回穿插/有着瞬息万变。有着钢丝般的柔韧“、”看它们如何互相威胁、挖苦、嘲讽。/看它们又如何挤眉弄眼紧紧地拥抱“等。
[扩展性阅读书目] 《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阅读《高车》、《慈航》、《斯人》等。
58,北岛:《走向冬天》、《古寺》
注意体会诗歌意象的象征性内涵,如”冬天“、”乌鸦“、”月亮“、”石头“、”钟声“等。这些意象在诗中往往蕴涵着某种对比性的价值取向,如”理想“/”现实“、”合理的人/“破坏人性的力量”等。意象间的对比和撞击造成了一种悖论性的情境,以表达叙说者复杂的精神内涵和心理冲突。
结合诗歌写作的背景,理解为何在《走向冬天》的结尾处,要以“而冰山连绵不断/成为一代人的雕像”来概括全诗表达的情绪。《古寺》写到了荒凉古寺中的蛛网、暗哑的铃铛、荒草、残缺的石碑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废墟场景。注意体味其中 的象征内涵。
[扩展性阅读书目] 北岛、江河、舒婷、顾城、杨炼的合集《五人诗选》中的北岛部分,作家出版社,1986年。可延伸阅读《走吧》、《红罂粟》等。
[参考书目] 参阅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的相关部分。59,*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
全诗16节,表达叙述者作为一个普通人需要温情呵护的生活愿望和回应时代的呼应而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之间的矛盾心情,以及这一矛盾如何被克服的心理过程。第1-6节 是清新婉转的爱情诗,所选择的意象和呈现的意境带有童话色彩。从第7节 开始语调变得雄壮。注意体味这两个段落在意象的选择、抒情主体的形象和叙述语调上的变化,以及这两种情感和意象并臵于诗中所产生的“感伤”情调,由此来理解题记“我的忧伤因为你的照耀/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轮”。
选择几个段落,分析诗中如何使用修饰性语词和假设、让步、转折等句式,看看这些修辞方式是怎样传达出叙述者的曲折情感。
[参考书目] 参阅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中的相关部分。60,翟永明:《母亲》
一、这是翟永明1984年写作的由21首诗组成的结构完整的组诗《女人》中的一首。注意理清这首诗的语义脉络,并从生与死、母女代代相袭的命运等角度,来理解这首诗所传达的痛楚情感。这首诗以女儿对于母亲的认同作为基本视角,展现“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内心伤痛。这种感受世界的方式曾被理解为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结合《女人》组诗,并细读《母亲》这首诗,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
二、这首诗的叙述方式带有“自白诗”的倾诉性,但其表白并又并非仅仅是对情感的直接宣泄,而是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又包涵着对这种情感或经验的富于张力的分析和评述。如“那使你受孕的光芒,来得多么遥远,多么可疑,站在生与死/之间,你的眼睛拥有黑暗而进入脚底的阴影何等沉重”,即是对“听到这世界的声音,你让我生下来”的分析和评述。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不同于经验性情感的抒发,而呈现出更复杂的语义内涵和情感表达的厚度。仔细体味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
[扩展性阅读书目] 翟永明:《女人》,漓江出版社1986。或《翟永明诗集》成都出版社1994。阅读组诗《女人》。
[参考书目] 唐小渡:《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女人〉》,《诗刊》1987年第2期。
61,海子:《麦地与诗人》《春天,十个海子》
海子的诗歌创作分为短诗和长篇史诗两种。他的短诗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并在语言、节 奏和表达方式上别具一格。他的抒情短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能引起普遍的共鸣。这一方面得益于语言上的精当和表现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诗歌作用于某种集体无意识性质的普遍心理共识。
《麦地与诗人》:注意构成海子诗歌中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麦地”。这一由诗人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而获得的形象,在诗歌中凝结为象征性的生存本体。
1、仔细体味“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分析诗句如何把单一的诗歌意象转化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主观情境;
2、这首诗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联系最后一句“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思考麦地所问的是什么,而诗人的回答又是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是海子最后一首抒情短诗,注意分析这首诗怎样以“十个海子”这种抒情主体自我分裂的意象,传达伤痛而荒凉的心境。“春天”、“十个海子”、“光明的景色”、“跳舞,唱歌”等外化或戏剧化的情境,是怎样被用来表达难以言说的情绪的?
[扩展性阅读书目] 《海子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阅读《麦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的献诗》等篇目。
[参考书目] 骆一禾:《我考虑真正的史诗》,收入《土地(〈太阳〃土地篇〉)》(海子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
62,于坚:《尚义街六号》 这首诗发表于1986年11月号的《诗刊》,曾引起被文学史称为“第三代”或“后朦胧诗”诗人的口语写作。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中,于坚曾说明,尚义街6号是他大学时代和一群被称为“大学才子”的朋友们聚集的地方,因此尚义街6号和诗中写到的那些人都是对于真实经验的记录。对于这种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纳入到诗歌写作的诗,你认为和你所读到的许多兼有抒情性的叙事诗在所传达的“诗意”上有什么不同?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口语作为主要的诗歌语言。这些口语是直白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词,与我们所熟悉的隐喻性的诗化语词相比,它们往往不负载双重或多重语义,而只是对日常经验的平实记录。但是一旦日常语言转化为“诗”,它显然又具有了不同于“真实经验”的更多内涵。注意结合“第三代”诗人所倡导的“诗到语言为止”、“回到日常生活”等观念,来体味这首诗在诗学观念所做的尝试。
[扩展性阅读书目] 于坚:《棕皮手记》东方出版社中心1997。阅读《关于我自己的一些事情(自白)》、《棕皮手记〃1986-1989》等。
《于坚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阅读《作品39号》、《罗家生》、《0档案》等。
63,*西川:《致敬》节 选(《巨兽》、《幽灵》)
《致敬》是西川1992年完成的一首长诗,1994年发表于《花城》第1期。这首诗表现了西川90年代诗歌的一种创作倾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内容上是“经验、矛盾、悖论、噩”等荒谬生存处境的反讽性呈现,其表现形式则追求一种把”叙事性、歌唱性、戏剧性熔于一炉“的”综合创造“。这首长诗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很难做简单描述,大致可以概括为对充满了悖谬、恐惧、死亡阴影的生存状态的某种寓言式表达。
第四章《巨兽》写的是一种无以名状的怪兽。西川曾解释到:”在我内心深处,有一片巨大的黑暗的海洋,这是哲学所不能照亮的。所以我写到《巨兽》“。这里所谓的”巨兽“可以象征地看作生存中的非理性、恐惧、诱惑、多重自我等。在形式上,这一章以长句群表现”巨兽“,而以单一的短句写到各种鸟类。飞鸟在这里是”飞翔“的象征。注意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错落造成的特殊的诗学效果。第六章《幽灵》写的是死者的幽灵对生者的压迫--”他人的死使我们负罪“。注意体味语言上的张力。例如,在”他们的死使我们负罪。/悲伤的风围住死者索要安慰“的悲痛之后,是一长串嘲讽性语句”不能死于雷击,不能死于溺水……“,最后是悖论性的结论:”崇高的死亡,丑陋的尸体:不留下尸体的死亡是不可能的“。
[扩展性阅读书目] 西川:《大意如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阅读《大意如此〃自序》和《致敬》全诗。
第四编 戏剧部分
64,丁西林:《酒后》(1),要抓住本文的语言。首先是戏剧语言的特点--注意琢磨剧中人物说话的”潜台词“,即台词背后隐藏着的微妙心理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其次是要抓住剧作者丁西林的戏剧语言的特殊风格--作者写的是知识分子客厅里的”几乎无事的喜剧“,人物的语言充满了机智的幽默。可重点分析:①妻与夫关于”生在世上“与”活在世上“的概念辨析,并由此了解这对情感颇不错的夫妻之间潜在的矛盾;②妻向夫提出”一吻“之求到夫表示同意之间的种种曲折,特别是丈夫同意以后妻的态度的突变,并由此体会荒诞的”一吻之恋“背后所隐藏的悲剧性。
(2),要抓住本剧精巧的戏剧结构--”“与“夫”主要冲突双方外,又出现了在剧中几乎不说话,对所发生的一切处于完全无知状态的“客人”,构成一个“三元结构”。想想“客人”在剧中起了什么作用?
【扩展性阅读书目】 《一只马蜂》、《压迫》--同写在20年代的独幕喜剧,有类似的追求;《妙峰山》--作者写于40年代的多幕喜剧,另有新的开拓。
【参考书目】 钱理群:《〈酒后〉批注》,收《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65,曹禺:《日出》选场(1),曹禺在《日出》的开头引述了老子《道德经》里的一段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在剧本中,大丰银行的经理潘月亭属于”有余者“。黄省三是社会的”不足者“--他本是大丰银行的小职员,专门从事抄写工作,现已被辞退而失业,作者说他是”一个非常神经质而胆小的人“。李石清则是由” 不足者“努力挤上了”有余者“的地位--从小职员,经理秘书,刚刚提升为银行襄理(相当于经理助理)。作者说他有一个”讨厌而又可悯的性格“:对上,他忍气躺泼姆暧睦镉趾匏牵欢韵拢缀葑愿海墒铀”没有本事”。只有在夫人面前,他才吐露真情:“我要起来,我要翻过身来。我要硬得成一块石头,我要不讲一点人情。我以后不可怜人,不同情人;我只自私,我要报”。作者显然要批判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但为什么要着力于描写黄省三与李石清的冲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欣赏戏剧作品要下功夫琢磨剧本台词。曹禺的台词又特别适合舞台演出。试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①要注意从人物性格出发,读出剧中人性格的差异。例如,李石清给黄省三指明几条出路及黄省三的反应,是这场戏的最触目惊心的核心台词,你能读出这背后的性格冲突吗?
②不仅要读出台词的表面意义,还要读出潜在的心理与情感。--在李石清的狠毒情情的言词背后,你有没有读出潜台词中的难言的隐痛?
③要读出人物之间的情感的交流与撞击,读出情感发展的过程与其间的起伏。--黄省三最后”不顾一切“地高喊:”我不怕你们啦“,显然是这场戏的高潮。但这样的爆发,既是被对方逼出来的,也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试对黄省三在这场戏中情感发展的线索作出具体细致的分析。
④曹禺的台词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试重点剖析李石清”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这一段台词,注意其句式的选择、组合所造成的语言的节 奏感,并通过声音的高低、徐疾……等朗读技巧来体现这样的戏剧语言的音乐性。
(3),有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一个角度来对《日出》作进一步的分析。如《从对顾八奶奶、胡
四、张乔治的刻画看曹禺的语言艺术》、《〈日出〉中的次要人物(如黄省三,福升)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陈白露.竹均.方达生》、《〈日出〉中的声响(第二、四幕首尾的打夯声、唱”小海号“、”轴号“的声音,第三幕的叫卖声、唱”叫声小亲亲“的声音)》、《〈日出〉里的一个细节 :那本也叫作〈日出〉的书》等。
【扩展性阅读书目】 《雷雨》、《原野》--同写于三十年代,被研究者称为”生命三部曲“。【参考书目】 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日出〉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中有关《日出》的分析,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66,曹禺:《北京人》选场(1),这场戏选自《北京人》第一幕,出场有六个人物:处于戏剧中心位臵的是愫芳——一个有极高的教养、又富有牺牲精神的传统家庭中的“淑女”,却从小失去了父母,寄养在姨父家里,终生未嫁。而她的姨父曾皓——一个行将就木的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却从不顾及她个人的幸福,只希望她侍奉自己到死。曾皓的长子曾文清--外表上与愫方一样飘逸典雅,他(她)们之间就有了恋情,但文情已被没落的北京士大夫文化掏空了心,懒怠得没有勇气与力气去争取自己的幸福。文清的妻子曾思懿--一个漂亮、能干、凶狠的王熙凤式的女人,自然不能容忍愫方,但又不能公开违背公公(曾皓)的意志,于是,设计将愫方介绍给曾家的房客袁任敢--一位人类学的研究者(未出场)。她的主张得到了曾家的姑爷江泰的支持,这位”充满幻想,做事情却总是失败“的大学毕业生,虽赖在岳父家里吃闲饭,却看不惯曾皓的自私,要来打报不平,又根本不知愫方的隐情。而他的妻子曾文彩,只知道崇拜与服从丈夫,对一切都麻木不知,也稀里糊涂地参加到这场”议婚“的悲喜剧中来。
在弄清以上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与彼此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后,请仔细琢磨每个人物的台词背后的潜在心理,以及每一个人的发言所引起的在场其他人的反应,由此而形成的戏剧(情感,心理,性格,语言的)冲突。尤其要细心体味处”箭垛”位臵上的愫方(所有的人的话对冲着她而来)的内心世界--尽管她在这场戏中只说了十四个字、两句话。
(2),曹禺笔下的人物都有非常复杂与丰富的性格,如有研究兴趣,可尝试作一点“人物分析”,例如《愫方论》、《曾文清论》或《愫方、曾文清合论》等。
【扩展性阅读书目】 《北京人》(全剧),《家》--都是40年代曹禺的剧作,与30年代的剧作有不同的追求。
【参考书目】 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北京人〉论》一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中《生命的诗》一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67,老舍:《茶馆》(节 选)《茶馆》(第一幕)是中国话剧史空前的一幕,出场人物之众多、对白之精到是中外话剧罕见的。这有赖于剧作家老舍、导演焦菊隐以及满台好演员的“绝配”。现从剧本角度提几个可供分析的问题:
(1)、欣赏剧本主要是看对话如何展现人物性格和推进戏剧冲突,本剧出色之处也在人物对话,比如台词最多的王利发与最少的马五爷,都能以极普通的日常口语将他们的身份、性格展现出来。马五爷开口三次,台词一共三十个字,却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请为每个角色找一句最能体现性格的台词。
(2)、角色众多,满台都是人,不可能同时参与对话,本幕可分数节,每节 以几个人为主,发展一个冲突。请为划分段落,并体会如何过渡,以哪个角色“串场”。
*(3)、《茶馆》曾拍成电影,有条件可以一看,注意舞台设计、演员调度等细节,并与剧本比较异同。
[扩展性阅读书目] 《龙须沟》 [参考书目] 焦菊隐等:《座谈老舍的〈茶馆〉》,1958年《文艺报》第1期,又见《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
理)
第一编 小说部分
1,鲁迅:《在酒楼上》(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3),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1956年,曹聚仁北上访问已72岁的周作人,谈到鲁迅的作品。曹聚仁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酒楼上》,周作人同意曹聚仁的看法,”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参看曹聚仁:《与周启明先生》)。--你同意周作人的评价吗?能否结合文本的描写,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并以这样的眼光去重读鲁迅的其他小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孤独者》、《伤逝》。均收《彷徨》,是《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参考书目】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3期。卢今:《〈在酒楼上〉讲解》,收《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2,鲁迅:《铸剑》(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 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 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请想想,小说的前后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细心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或许会意识到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再去重读全篇小说,体会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体味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补天》、《理水》、《非攻》。都是《故事新编》里的小说,并且都可以从“两个调子”的角度去阅读。【参考书目】 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残雪:《艺术复仇--读〈铸剑〉》,收《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钱理群:《〈故事新编〉解说》,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高远东:《〈铸剑〉讲解》,收《走进鲁迅》(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3,废名:纸坊记〃楔子(外四篇)选录本文及所附的《菱荡》(节 选)、《桥〃灯笼》(节 选)、《莫须有先生传〃这一回讲到三脚猫》(节 选)、《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节 选)四则文字,是为了展示废名小说语言的五度变化,废名小说创作始于1922年,终于1948年,几乎与现代文学相起讫。作为极负盛名的“文体家”,他在语言上的极端追求和极力变化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纺纸记〃楔子》背后的思想相当复杂晦涩,因而本节 的阅读仅从体会其语言特点的角度进行。
《菱荡》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这是一种几乎没有“故事”的小说,一切依赖于“情境”来组织,大量的景物描写和随意的人物点染是其特点,语言清新流利,运转自如,体现了很高的水平。
《桥》的创作延续十多年,是由一段段可自独立的章节 组成的长篇,在这部作品中,废名进行了艰苦的语言探索,“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极端俭省的文字使得意象既繁密又超出常理地跳跃,修辞上也有较为极端的探索,成败皆有例证。本选段中描写琴子的想象就是一个漂亮的修辞例子。
《莫须有先生传》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这个长篇用的是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不衫不履,几乎毫无节 制,在这里,废名把语言试验推到另一个极端。
《纺纸记》是废名拟想中的又一个长篇,但没有完成,只留下这个《楔子》,其晦涩难懂较之《莫须有先生传》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对语言的控制上明显比后者精致,如风行水上,起落无痕,抛开其他方面不论,这则文字所达到的水平在汉语文本中是极高的。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抗战后的长篇,此时废名已宣称不写小说,专写散文,碍于约稿,乃有此作,但废名基本上是将这部小说当散文写的,由于思想经历的变化,本作返朴归真,语言极为平易,可称“无意为文”了。
前面所讲是废名作品间的“异”,实际上各期之间的“同”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的,能否在所提供的文本中找到具体的句例。
[扩展性阅读书目] 《浣衣母》、《竹林的故事》、《河上柳》;《桥》“习字”、“杨柳”、“花红山”、“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下乡”、“这一章说到不可思议”;《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买白糖”、“民国庚辰元旦”。
[参考书目] 周作人:《莫须有先生传〃序》,《周作人文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吴晓东:《背着语言的筏子--废名小说〈桥〉的诗学研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1期。
4,茅盾:《子夜》选读
重点琢磨有关吴老太爷的“都市感觉”的文字,体味语言的声、色变幻和节 奏感;并注意作者(或通过人物之口)所作的分析性文字,进而体会本节 描写的象征意义与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从而把握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子夜》、《霜月红似二月花》。进一步体会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体味茅盾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语言,人物)。
【参考书目】 王中忱:《都市空间.时代性.革命现实主义--读〈子夜〉》,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沈从文:《边城》(节 选)(1),在了解全篇故事,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调的基础上,对下列文字作逐字逐句的细读,细心体味作者笔下人的心灵,人与人关系,以及相应语言的明净的美,进而体会作者所说的他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①五月端阳之夜,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遇(“潭上那只白鸭慢慢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来。………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②月夜翠翠与爷爷的谈话,睡梦中听见二老唱歌的幻觉(“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祖父心里想:'做梦一辈子更好……')
(2),认真思考与分析;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再仔细体会小说结尾(”可是到了冬天……也许'明天'回来!“)给你的感受。
(3),有学习与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边城》作进一步的解读与研究:例如,从湘西地域文化、民俗学的角度,从诗化小说与语言的角度看《边城》,或联系沈从文其他关于湘西的小说,并与他的城市小说相对照,看沈从文笔下湘西社会在现代史中的缓慢变化,以及沈从文对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的独特洞察与思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扩展性阅读书目】 《边城》(全书)、《长河》、《丈夫》、《萧萧》、《新与旧》、《灯》、《湘西》、《湘行散记》。【参考书目】 汪曾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又读〈边城〉》,分别收入《汪曾祺全集》
3、5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赵园:《〈边城〉--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收《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老舍:《骆驼祥子》节 选(1),读老舍的作品,一定要抓住他的语言。要重点揣摩以下几个片段:
①小说开头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请注意作者怎样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注入自己的”陶醉“之情,进而体会老舍语言中的诗意;
②祥子牵着骆驼走夜路的描写--请琢磨祥子夜行的神态、心理,破晓时分天色的变化,作者观察之入微,描写之细致与层次感,进而领会老舍语言”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的特点;
③祥子回到北京城喝馄饨、吃老豆腐,”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的描写--注意老舍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心理的深刻体察,传神的细节 描写,进而体会作为”北京市民诗人“的老舍的价值。
(2),有研究兴趣的同学可进一步思考与讨论:老舍与沈从文一样关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而他的独特之处在哪里?也可以尝试写一篇《老舍与北京城》的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骆驼祥子》(全书)、《离婚》、《我这一辈子》(以上中长篇小说)、《断魂枪》、《老字号》、《月牙儿》(以上短篇小说)。
【参考书目】 赵园:《永远的洋车夫--读〈骆驼祥子〉》,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樊骏:《认识老舍》(上)、(下),载《文学评论》1996年5,6期。7,老舍:《正红旗下》(节 选)(1),在《正红旗下》里,老舍作为满族的后裔,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细读”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这一节(特别是大姐的公公和他的儿子”放花炮“那一段),体会作者所说的”生活的意义,在他们父子看来,就是每天要玩耍,玩得细致,考究,入迷“的含义,并体味作者叙述、描写的语气与复杂心态。
(2),写得更为传神的是二哥福海,作者对他怀有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细读二哥”请安“和他安排”洗三“的两个场面,注意作者如何将对人物的描写与分析两者有机结合,注意体味老舍洗炼纯净的北京话中的幽默感与韵味。
(3),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老舍与沈从文都是少数民族的作家,是否可从这一角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一种解读。如有兴趣,不妨一试。
【扩展性阅读书目】
可与已选入本读本的同写在五六十年代的戏剧《茶馆》对照起来读。【阅读参考书目】 赵园:《北京:城与人》,重点阅读《旗人现象》一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8,施蛰存:《梅雨之夕》
细心体味小说中的”我“与那位躲雨的”姑娘“邂逅相遇中”心理的过程“,注意作者怎样精细地写出”我“的精神的最微妙的变化,莫名的感觉,不由自主的行动背后隐秘的动机,并通过对作品重点段落的朗读,感受作品中淡淡的诗意与惆怅之情,进而把握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
9,萧红:《呼兰河传》(第三章)
1,这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根据这一特点,阅读的重点有二:一是儿童视角下的世界--可着重体味与分析以下段落:①第一节 儿童眼睛里的后花园(“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②第六节 “我”第一次走出后花园对外部世界的最初感受(“有一天,他们把我带到南河沿上去了……祖母死了,我竟聪明了”);③第七、八节,“我”跟祖父学诗,也即第一次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时“我”的独特反应与理解。其次,要注意小说时隐、时现(第二节 结尾,第三节,第四、五节 结尾……)的寂寞感,特别要细细体味全章结束时“祖父几乎抱不动我了”这一句给你的感受:这些都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前述充满童趣的欢乐的调子与纯真之美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然是成年人回顾童年时的感受。
2,四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小说,并且都采用了童年与成年的双重视角,如端木蕻良的《初吻》、《早春》,骆宾基的《混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这类小说作一综合性的阅读与研究。
【扩展性阅读书目】 《呼兰河传》(全书)、《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手》、《牛车上》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参考书目】 赵园:《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收《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张宇凌:《论〈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1期。10,赵树理:《李有才板话》(节 选)(1),作者宣称,他写这篇小说是要谈谈中国农村的新变化”给大家看看解个闷“。由此决定了阅读本篇的两个重点。一是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关怀--读这篇《板话》,就要像小福的表兄一样,走进农民的土窑,认识与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他们的愿望、追求、命运。二是作者自觉地用农闲时农民最爱听的”评书“的方式来写他的小说--试从”评书“体的小说这一角度来分析赵树理这篇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而体会中国农民的智慧,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小说写作的影响与渗透。在阅读中,可对以下几个片段作重点分析:①作者怎样介绍阎疑降慕ㄖ窬钟氤莆降模竣谧髡咴跹栊蠢钣胁诺囊ざ矗竣圩髡咴跹凑鸥9蟮某龀。约叭嗣堑姆从Φ模空庖欢味曰懊栊从惺裁刺氐悖?(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赵树理与中国乡土小说“这一题目,进行比较性的阅读与研究。例如将赵树理的小说与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如鲁迅的《故乡》、《祝福》,台静农的《红灯》,茅盾的《春蚕》,沈从文的《边城》作比较,与同时代同在解放区的孙犁的《白洋淀》、《吴召儿》作比较,还可以与赵树理自己在49年以后的作品作比较,甚至与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作比较。
【扩展性阅读书目】 《李有才板话》(全书)、《小二黑结婚》、《传家宝》、《孟祥英翻身》。【参考书目】 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收《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孙犁:《谈赵树理》,收《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11,张爱玲:《倾城之恋》(节 选)(1)、《倾城之恋》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恋故事。是香港沦陷这一偶然因素改变了两人的关系,但小说为何要说”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并将这一故事称为”传奇“?注意结合小说的叙述视点(即白流苏的视角)和两人关系的不对等,来理解这一点。
(2)、小说中多处出现”墙“这一意象。范柳原在对白流苏表白时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侯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思考这段话,并仔细阅读小说中关于香港被轰炸的那一段落,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题目所谓的“倾城”。你认为所谓“城”或“墙”的象征意义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3)、注意从“胡琴伊咿呀呀拉着”、“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楼上品字式的三间屋……没有人影儿,一间又一间,呼喊着的空虚…”、”这里是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颓垣“等意象的描写中,联系第二个问题,体会小说所谓”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的”苍凉“。而小说的大部分篇幅都在精巧地呈现白流苏和范柳原近乎”调情“的恋爱过程,并在结尾时写到白流苏”笑吟吟“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在”笑吟吟“和”苍凉“的并臵间,小说呈现了怎样的叙述风格?
(4)、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禁锢“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比较阅读《金锁记》。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试结合作品来进行分析。
[扩展性阅读书目]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参考书目] 孟悦、戴锦华合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第十四章”张爱玲:苍凉的莞尔一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胡兰成:《评张爱玲》,收入萧南选编的《贵族才女张爱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12,汪曾祺:《故里三陈》(1)、《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每篇写一位有特殊技能的故乡人物。小说并没有关于人物的性格、心理的直接描写,更没有刻意设计情节 和矛盾冲突来加强故事性,但人物的基本特征却并没有因此淡化,反而呈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此,汪曾祺曾认为”气氛即人物。一篇小说要在字里行间都浸透了人物。作品的风格,就是人物性格“(《〈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选择另外一些写人物的小说来与《故里三陈》比较,领会这篇小说在表现人物上的独特手法。
(2)、第二篇《陈四》直接写到人物的部分非常少,大量的笔墨都在描写迎神赛会的情景,详细地介绍了”迎会“的各个队列安排、着装、表演等,对于陈四的介绍只限于小说结尾的段落。你怎么理解小说的这种安排?你认为民间风俗是否可以作为小说的独立因素?--结合这些问题来理解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扩展性阅读书目] 汪曾祺写人物的其他小说,如《岁寒三友》、《故乡人》、《云致秋行状》等。汪曾祺的创作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和《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与施叔青合写)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上海文学》1988年第4期)。
[参考书目] 季红真:《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造的性格》,收入《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胡河清:《汪曾祺论》,收入《灵地的缅想》学林出版社。13,*王蒙:《春之声》(1)、题目”春之声“,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一标题也蕴涵着80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思考小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因素来代表”春天“,并与小说对于”历史“/”现实“,”过去“/”现在“、”未来“,”落后“/”文明“等关于时间的对立思维方式联系起来考虑。
(2)、注意小说中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一是”像沙丁鱼挤在罐头盒子里“一样的闷罐子火车里的狭窄而拥挤的现实空间,一是小说主人公岳之峰海阔天空地自由联想的心理空间。你认为将这两种空间形式并臵于作品之中有怎样的特殊意味?
1、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意识流“。试选取不同的段落,分析连接主人公跳跃性思维的线索,并比较这”意识流”与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之间的异同。
14,阿城:《棋王》(节 选)(1)、小说主人公王一生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下棋”。你如何理解作品的这种安排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联系作品写作的背景来思考。
(2)、小说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简洁的白描,略带幽默感,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品大量使用动词,很少用形容词;句式简短,避免用长句有关。试以相关段落为例,分析这种语言风格。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阿城的小说《孩子王》和《树王》。[参考书目] 朱伟:《接近阿城》,《钟山》1991年第3期。15,*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节 选)(1)、小说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 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金色的红萝卜”。联系这一意象
感受小说所传达的情绪、感觉。注意体味小说结尾时直接透露出的情感--“他恍惚看到阳光下的萝卜地一片通红,好象遍地是火苗子”……“他看到一个孩子正跪在那里,举着一个大萝卜望太阳。孩子的眼睛是那么大,那么亮,看着让人难受”……“黑孩钻进了黄麻地,象一条鱼游进了大海。扑簌簌黄麻叶儿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黑孩--黑孩--。”由“阳光”、“通红”的土地、“孩子”以及“寻找”的动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的画面,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区别于一般以“故事”为主的小说,这篇小说着重表达的是“感觉”。这主要是通过小精灵般的黑孩的眼睛和感官印象呈现出来的。这使小说具有“超现实”的诗化色彩。但与此同时,小说并没有放弃关于现实的描写,如小石匠、菊儿、小铁匠、老铁匠等人的故事。你认为将“透明的红萝卜”呈现于这样的现实中有何意味?
[参考书目] 万千:《莫言:一个物化时代的感伤诗人--读莫言的几个近作》,收入《怀抱鲜花的女人--莫言小说近作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6,王安忆:《纪实和虚构》(节 选)(1)、《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王安忆称为“虚构自己”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作家本人的故事。注意小说整体结构安排上的“装饰感”:即第一、三、五、七、九章从横向上讲述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第二、四、六、八、十章从纵向上讲述母系、父系的家族历史。基本的叙事方式,是为“有限的个体经验性存在”寻求“无限的抽象关联”,或者说,是为“具体的景观”寻找“抽象的虚构”。比如,在谈及个人的爱情经历时,小说不断地上升为对“爱情关系”的抽象议论。你如何理解这一试图融汇写实/象征、纪实/虚构、经验/理性的“古典主义”创作倾向?
(2)、《纪实和虚构》可以被称为“自传性”小说。但与其他的同类小说不同的是,这篇小说不仅仅是对个人经验的虚构,同时有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即,它不仅告诉我们她经历了什么,而且告诉我们她在如何“叙述”这一经历。找一两篇自传性小说,进行分析比较。
(3)、重点阅读“第九章”。体味小说的标题“纪实和虚构”以及副标题“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这既是对作家创作经历的反省,也是对“写作”这一行为的思考和反省。“写作”为什么被称为“在纸上造房子”,同时又被称为“带有自传性的记录”?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阅读王安忆的小说《乌托邦诗篇》,比较在触及同样的个人经历时王安忆在处理方式上的不同。阅读与《纪实和虚构》同一时期发表的自传体小说,如陈染的《与往事干杯》或《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试比较自传体小说写作方式的不同。
17,*铁凝:《孕妇与牛》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1)、这篇小说没有故事,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温婉和谐的情绪。注意体会内容--孕妇、怀孕的牛,叙述节 奏--从容而和谐,叙述语言--质朴而温馨,这三者如何协调起来,共同构成小说的整体氛围。
(2)、小说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写孕妇对“字”的摹写。你认为在生殖--对原始而淳朴生命的热爱与生命的延续这样的主题之下,出“石碑”、“文字”这样关于历史、文明的标志,是为了表达什么?
[参考书目] 戴锦华:《文明的质询:重读铁凝》,《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18,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节 选)
一、小说讲述的是许三观一生中的卖血经历,从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到60岁时再也卖不了血。促使许三观卖血的动机,与一个普通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相连,如结婚、性爱纠葛等,也与当代中国重要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重点阅读第十八、二十五章,注意“历史”是以怎样的方式进入许三观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物的对话和语言做了最大限度的实验。人物的对话和语言不仅是交代叙事背景、故事情境和结构转换的主要载体,而且在形式上采取了多种重复的方式。如“他们说”、“许三观对许玉兰说”等在不同段落中反复出现。这种有意强化对话并重复使用同样的语句的做法,在小说结构和节 奏上造成了一种“复沓”的效果。这篇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非常有控制力的冷静、朴素的叙述风格,即得益于此。阅读小说时注意体会小说的这一特点。
三、重点阅读第二十九章。此前的卖血情境都呈现于琐屑日常生活情境中,并采取一种略带幽默的叙述语调。而这一段落则采取了与《圣经》中漫游经历相仿的写法,从而使“卖血”的苦难性质表现出来。这是小说的“高潮”段落,就象一个在此前间隔地回旋的音符,在这一段落中密集出现。注意体味这种情节、节 奏、叙述方式等在整体上造成的形式意味。
[扩展性阅读书目] 余华的短篇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和长篇小说《活着》。
第二编 散文部分
19,胡适:《追悼志摩》(1),作者所要追悼的对象,“社会上对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谅解的地方”--注意本文是怎样为他辩解的,由此对作者本人有什么新的了解?
(2),作者说:“我忍不住我的历史癖,今天我要引用一点神圣的历史材料”--注意作者怎样引用他人的评价、徐志摩本人的诗,以及未公开的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进而领会学者散文的特点。
(3),“风格即人”,可以通过本文的阅读,领悟胡适的语言风格,并与鲁迅的语言风格相比较,或许会对新文学的两位代表人物的思想与性格的不同,有新的体认。
20,鲁迅:《野草》选读(三篇)
《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要抓住这一基本点来阅读本文。
(1),鲁迅为什么将“(死)火”臵于“冰”(冰山,冰天,冻云,冰树林,冰谷)的背景下?注”红色“与”青白色“的”互相反映“和转换。
(2),注意鲁迅怎样描写”死火“的形象。(3),琢磨这些描写:”我拾起死火……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冷气“怎么会产生火的焦灼感?”登时满有红焰流动……“,火怎么会如水般的”流动?这些反常识、反常规的想象与描写,传达了鲁迅怎样的一种独特体验与思维?
(4),怎样理解“死火”生存的两难困境:不动就将“冻灭”,跳出继续燃烧仍不免“烧完”,以及最后的选择:“那我就不如烧完”?--这将是理解本文的难点所在。
《影的告别》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第一部分(“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如彷徨于无地”):连续十一个“我不”,表达了怎样一种无条件、无讨论余地的拒斥态度?“我”拒斥了什么?
第二部分(“我不过一个影,……如果现是黎明”):连续四个“然而”,表达了怎样一种选择的困境?为什么“黑暗又会吞没我”,“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第三部分(“朋友,时候近了。……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连续三个“我愿意”,表达了怎样一种选择?试体验一下:“只有我被黑暗吞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是怎样一种生命状态与境界?
《腊叶》
首先要注意本文写作的特殊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12月26日,发表于1926年1月4日;而据鲁迅日记记载,从1925年9月23日起,到1926年7月5日正是鲁迅肺病复发,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刻。本文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也可以看作是鲁迅留给后人的“遗言”,文中的主旨:“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与十年后“遗嘱”中一再叮咛“忘掉我”是一个意思。
由此产生了本文构思的特点:“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作者的)自况”。阅读本文应抓住这一重点: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的同构与融合,鲁迅如何把他的生命的颜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化作了枫树的生命之色。特别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明眸似的向人凝”这一节,象征病痛与死亡的”乌黑“的阴影,竟出现在生命之色的”红,黄和绿的斑驳中“,这”死“与”生“的并臵与交融,是死的绚斓,也是生命之美,”明眸“似的”凝视“,更让人悚然而思。
【扩展性阅读书目】 《野草》(全书),或再选读《秋夜》、《求乞者》、《希望》、《雪》、《过客》、《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死后》等篇,可尝试写一篇《我看〈野草〉》。
【参考书目】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第八章《盛满黑暗的光明--读〈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钱理群:《鲁迅〈野草〉里的人生哲学》,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或《压在心上的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1,《阿长与〈山海经〉》
(1),阅读本文要抓住”语感“这一环节--要学会感悟词语背后的东西。文章一开始就大谈如何”憎恶“长妈妈。注意从一联串充满贬义的词语(”实在不大佩服“、”最讨厌“、”不耐烦“、”磨难“、”繁琐之至“、”非常麻烦“等等)中读出一丝温馨,一种爱恋,以及掩饰不住的幽默感。
长妈妈一声高喊把文章引入一个新的境界。从”哥儿“的称呼,”三哼经“的误读,快人快语的说话语气中,你对长妈妈有什么新的感受,新的发现?
写到哥儿的反应,作者着意用了一联串的”大词“:又是”霹雳“、”震悚“,又是”敬意“,”伟大的神力“。幼年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你自己幼年生活中有过这样的心目中的”伟人“吗?
而最后作者的仰天长啸:”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在鲁迅作品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你由此对鲁迅的内心世界有什么新的感悟?
(2),有兴趣的话,可以写一篇《鲁迅〈朝花夕拾〉里的儿童世界》;再有兴趣,可以将《朝花夕拾》与《野草》连起来读,研究一下”鲁迅心中的两个园子“。
【扩展性阅读书目】
《朝花夕拾》全书,或选读《猫.狗.鼠》、《无常》、《〈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等篇。--试领会与《野草》、杂文不同的鲁迅另一副笔墨。
【参考书目】 黄乔生:《〈阿长和山海经〉讲解》,收《走进鲁迅》(散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22,《灯下漫笔》(1),”漫笔“之一:要抓住三个逐渐升级的论断,这构成了作者思维的三大跳:”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是如此“--(中国的历史就是)”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请琢磨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引出这些论断?他的依据是什么?这些分析能说服你吗?
”漫笔“之二:要抓住全文最后的高潮:”这人肉的筵席现在还排着,……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前面所有的文字都在”蓄势“:不仅是理性分析的推演,更是情感的酝酿,一步步逼到顶点。请分析这一过程,并从中体会鲁迅杂文的逻辑力量与抒情特性。
(2),以上几个石破天惊的论断,不知惊醒了多少中国人。如果你的灵魂同样受到了震动,试写下你的读后感。也可以联系扩展性阅读的篇目,写一篇《鲁迅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剖析》。
【扩展性阅读书目】 《春末闲谈》、《论睁了眼看》、《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论”他妈的“》、《杂忆》--都是同时期的随笔,均收入《坟》,可以合起来读。
【参考书目】 李文儒:《〈灯下漫笔〉讲解》,收《走进鲁迅》(杂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23,鲁迅:《女吊》
《女吊》是鲁迅晚年极为自得的杰作,其匠心独运之处,值得仔细体会。(1)、文章写的是”女吊“,但直接写”女吊“的文字实际上极少,可以标出有关字句,看看篇幅占整篇文章多少--这些内容是最核心的部分。
(2)、文章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女吊”出场之前,先写看客、“起殇”、“男吊”等等,为“女吊”作铺垫,可以标出有关字句,看看篇幅占整篇文章多少--这些内容是直接相关的部分。
(3)、在这些文字之间,鲁迅插入各种各样的议论性内容,与叙述交叉进行,这些内容将叙述各部分“隔断”,一松一紧,使整篇文章呈现一起一伏的“节 奏”。
*(4)、最后一段有明显的转折,谈了另一层意思,试思考这是对文章开头的良好呼应还是损伤了全文的流畅。
*(5)、本文主题是“复仇”,有条件请阅读鲁迅其他有关作品如《野草》中两篇《复仇》、《故事新编〃铸剑》等,以及相关研究文字,思考鲁迅这一人生与思想命题。
[扩展性阅读书目] 《朝花夕拾〃无常》、《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 [参考书目]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走进鲁迅〃散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24,周作人:《苦雨》:
这是一篇“借物咏怀”的文章,“苦雨”很能代表当时作者的心境,借着回忆、想象以及叙述,各种各样的“雨”被搬到笔下,写得相当自如,而整篇文章始终笼罩在淡淡的哀愁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使用的是“书信体”,借着这一“私人化”文体,叙述更显得娓娓而谈。
本文也很能体现周作人文章的特点,所用材料都是一般情况下不入诗文的,而他都能写出味道来,自有其过人之长。文章写得似有意似无意,似有意思似无意思,所谈的确都”私事“,又在结尾若有所指若无所指,凡此种种,皆为典型周氏风格。
[扩展性阅读书目] 《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泽泻集〃乌篷船》 [参考书目] 钱理群《谈'雨'的体验--读周作人的〈苦雨〉》,《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25,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和鲁迅《女吊》相类,本文写的也是”鬼物“或至少是”异类“,对读将获益匪浅--无论其同其异:(1)、两篇文章同样征引繁富,可见”史才“;同样写出鬼的可敬或可爱,可”诗笔”;同样不局限于就事说事,可见“议论”。
(2)、《女吊》夹叙夹议,在叙述中逐渐展开议论;本文纯是议论,娓娓而谈,环环相扣,仔细体会这两种写法。
(3)、文中有一节 写到河水鬼“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淡淡勾勒;对比《女吊》中对“女吊”浓墨重彩的描绘,体会二者不同的审美趣味。
*(4)、周作人曾说他不喜欢《伊索寓言》,是因为它讲完故事后每每多此一举地谈意义。本文明知故犯,就文章本身来说,是败笔吗?
[扩展性阅读书目] 《自己的园地〃花煞》、《苦竹杂记〃说鬼》 [参考书目] 钱理群《属于周作人的'鬼'--读〈水里的东西〉》,《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26,周作人:《金鱼》:
与鲁迅一样,周作人文字也是变化多端,本文就是一例。开首议论“三不喜”,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想象一个大池”以下,写得风云舒卷;结尾议论,出语辛辣。试与《苦雨》比较文字特点异同。
文章开头一段分文章“有题目的”和“没有题目的”两种,结尾呼应出文学有“载道”、“言志”两种,是此文命意所在。周作人认为文学应该是表达个人感情产物,而不应该成为政治或势力的工具。
[扩展性阅读书目] 《自己的园地〃菱角》、《雨天的书〃苍蝇》、《看云集〃虱子》 27,周作人:《鬼的生长》:
《鬼的生长》属于引起很多争议的“文抄公体”,亦即整篇文章大部分由抄书而成,这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
文章开头一本正经地考证人死后是否继续生长的问题,歪题正做,试体味其诙谐之意。后半部分大量抄引《乩谈日记》,并说是“我读过的最悲哀的书之一”,悲哀在于何处。作者重“人情物理”,他从这荒唐的“扶乩”记录中读出了什么。
文中说:“我不信人死为鬼,却相信鬼后有人。”这是解读作者谈鬼文字如《水里的东西》,乃至鲁迅《无常》、《女吊》的钥匙,宜深加体会。
“文抄“所抄皆为古文,相应的,作者叙述文字也很大程度文言化了,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道理。[扩展性阅读书目] 《夜读抄〃清嘉录》、《夜读抄〃颜氏家训》、《夜读抄〃缢女图考释》 [参考书目] 钱理群《读周作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28,*俞平伯:《月下老人祠下》
杭州是作者的故乡,本文所写是他从大洋彼岸归国,即将北上回京期间,在故乡逗留短短三天里与妻子、妹妹共游西湖的经历。西湖是旧地,游伴是亲人,刚从远方归来,马上又要离去,这一切让作者”魂惊梦怯“。所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绪不是游历新地的兴奋,而是旧地闲游的”惘惘然“,归来的欣喜与即将离去的无可奈何交织在一起,使整篇文章显出清冷的味道。由于对游地和游伴都极熟悉,作者用不着刻意介绍什么,只是闲闲道去;自如地杂用文言白话,使得文章颇为雅致。请注意文章中两次出现”我回来了“,一处用句号,一处用问号。
29,*朱自清:《儿女》
就文字才能而言,朱自清不算非常出色,本文平铺直叙,一览无余,颇给人以缺乏才气之感。不过文章读起来并不沉闷,甚至让人感动,这主要是作者态度真诚,老老实实地叙事,也不在技巧上玩”花活“,一门心思絮絮叨叨他的小儿女,正合”修辞立其诚“的古训,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30,废名:《放猖》、《三竿两竿》 《放猖》:(1)、本文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但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周氏兄弟”说鬼“文字并不一样,请考虑其中区别。
(2)、写法上,《女吊》、《水里的东西》涉及极广,有上天入地之感;本文纯粹写实,不越雷池一步。这体现”大家“、”名家“之别的一个方面,试体会其间不同。
*(3)、全文皆落实处,仅结尾发了两句议论,并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比喻--”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样收束是否佳妙。
《三竿两竿》:
文中提到苦茶庵长老评论六朝人”写文章是乱写的“,其实本文也是”乱写“:开篇数句没头没脑;结尾也是似结非结;文中各层意思象是胡乱衔接而又极自然。《放猖》刻意为文,本篇乃不经意而成,试比较二者的笔法。
[扩展性阅读书目] 《蝇》、《中国文章》、《孔门之文》、《枣》、《墓》、《桥》”送路灯“ [参考书目] 周作人:《怀废名》,《周作人文类编》第十卷”八十心情“,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31,*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
郁达夫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以散文尤其游记为多。总的来说,作者个人气质偏于纤弱、忧郁,这种特点也带到作品中。另外,作者语言有拖沓、不够干净的毛病。本文是他游记中较好的一篇,由于略混用些许文言字句,而且写作对象并没有引发他愁苦的思绪,抒情议论也较节 制,所以总体风格还比较清朗。
32,*林语堂:《忆狗肉将军》
林语堂是三十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作家,他有很深的英文修养,同时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了解,这使他的文风有特殊的面貌。就这篇文章而言,全篇皆用反语,追求幽默的效果,而且多有”欧化“句法,显出活泼、俏利和富有讽刺性的特征,让人忍俊不禁。
33,何其芳:《独语》(1),普通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皆有实指,这篇散文名曰”独语“,指向内心,也可以说以想象为材料。这是另一类文章,更准确地说,这是写文章的另一种方式。
(2),这类冥想式的文字使得叙述和语言显现出特殊的风格;另外,作者的文字总的说来有好用修饰语、略伤华丽的毛病,试予体会。
*(3),文中说:”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请结合全文,考虑作者的命意。[扩展性阅读书目]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画梦录〃梦后》、《画梦录〃弦》 [参考书目] 吴晓东:《梦中的国土--析〈画梦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34,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是《湘行散记》中的一篇,描绘坐船经历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的风物和心境。重点阅读从”我坐到后舱日光下,向着河流清算我对于这条河水这个地方的一切旧帐“到”我有点担心,地方一切虽没有什么变动,我或者变得太多了一点“。你如何理解这里所谓”一套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与河流上的人”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
[扩展性阅读书目] 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35,沈从文:《烛虚〃五》
《烛虚〃五》表现了40年代后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抽象的抒情“的创作特点。在作品的表层,是一种近乎”失语“的寻求表达的焦虑。对于孤独的心境、瞬间的意境、某一难以追忆的情境的描绘,都是片段性的,破碎而难以整合的。这是作者试图从极具体的形、色、声、影的体验到达极抽象的关于”宇宙“、”神“、”人“、”美“的体验之间的巨大张力造成的。这种关于”不能表达“的终极体验的表达,即是”抽象的抒情“的主要特征。反复阅读作品,体验这种张力所具有的现代美学内涵。
[扩展性阅读书目] 沈从文的散文集《烛虚》和小说《看虹录》。[参考书目] 赵园主编的《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中的相关篇目:赵学勇《探寻隐去的神性之径》、汪晖《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和《寒冰在近孤寂无边》。
36,张爱玲:《更衣记》
这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以60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服装的”近代史“。它把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娓娓道来,但并不拘泥于对于服饰本身的琐屑描述,而是从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写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由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张爱玲特有的洞察世事的机智。注意文章如何评述满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清、民国各个时期的女装,并比较在评述女装和男装上的差别。
文章的另一特色是在取喻和用词上的灵动和准确。如”极其宽大的衣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宝塔上的风铃“、”一双袖子翩翩归来,预兆形式主义的复兴“等。注意细心体味。
文章通篇都在服饰的流行与共同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但又把衣服说成是每个人”贴身的环境“,”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注意联系结尾的”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来理解张爱玲对于服饰、对于人生的态度。
[扩展性阅读书目] 张爱玲的散文《天才梦》、《公寓生活记趣》、《中国的日夜》。37,*巴金:《十年一梦》
《十年一梦》写于1981年,是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第三卷《真话集》中的一篇。《随想录》的核心内容是对”文化大革命“所做的回顾和批判,《十年一梦》是反映这一主题思想的代表性作品。
(1),注意作品反省历史的方式。从解剖自己开始,正视个人在历史的非常时期的复杂体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悖论是:作为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文革中怎么会成为”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注意文章在面对这一悖论时,如何呈现自己的心灵痛苦和逐渐”觉醒“的精神历程。
(2),注意作品在反省历史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即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看作历史的”受害者“,而是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文化英雄“。这一点决定了文章的写作动机、关注的主要内容以及行文风格。
(3),更深入的第三点,是文章中提到的”用'造反派'的训话思考,却得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结论“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要求和”受难“意识之间的困境。对这一层次的思考,将揭示出了”梦“之所以成立的内在逻辑,以及作者在反省历史时无法解脱的矛盾。
[参考书目] 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第三章”忏悔意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38,汪曾祺:《午门忆旧》
汪曾祺的散文接近宋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风物人情,既不刻意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他曾这样评述自己理想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他的大多数散文都有这样的特点。《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叙述者的情感便在对于旧物的描述中隐隐地透露出来。注意这篇文章与一般“散文”的差别,并领会作者在状物、叙事时文字的特色。
[扩展性阅读书目] 汪曾祺的散文《泡茶馆》、《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城隍〃土地〃灶王爷》和创作谈《〈蒲桥集〉再版后记》。
[参考书目] 汪朗、汪明、汪朝:《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的“搂草打了只肥兔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9,杨绛:《隐身衣》(1)、《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或《代后记》。文章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层面,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臵和人生态度,即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2)、第二个层面,是由这种人生态度所构成的观察世界和人生的基点和境界,并由此形成的叙述风格。作品在关”隐身衣“故事的讲述中,温婉而简约地刻画出”世态人情的真相“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对于人世的争端和艰难,文章基本上采取的是走出事态之外的平静审视,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获得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试比较杨绛的这种叙述风格与巴金文章的差别,并谈谈你对这两种风格的理解。
[扩展性阅读书目] 杨绛的散文集《将饮茶》。[参考书目] 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第三章”忏悔意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40,贾平凹:《商州又录》
这是80年代前期贾平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前有《商州初录》,后有《商州再录》,故这一篇称《商州又录》。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11个段落之间的结构方式散漫、随意,季节 的时序只是一个大致的线索,更象是由11幅写意的素描画组成的画卷。用心体味每一段落营造的画面感极强的意境:注意用字(如”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中的”红“、”绿“、”瘦“字);注意以拟人、通感的方式传递的感觉(如”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尘,也没有他的脚印“);注意不同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包括人与物,物与物),尤其注意其中视点的转换或无主体的句式造成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的透视效果。
[扩展性阅读书目] 贾平凹的散文《商州初录》和《商州再录》。[参考书目] 许子东:《寻根文学中的贾平凹和阿城》,收入《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1,*张承志:《离别西海固》
《离别西海固》是一篇带有强烈抒情色彩的散文,这种抒情色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精神信仰的坚守和追求,另一是”自发“式的宣泄的表达方式,这两者统一于占据文章核心位臵的抒情主体”我“的存在中。
要求理清文章的线索。即”我“被哲合忍耶”强硬的反叛之美“所吸引,继而感到在强大的精神感召下的犹豫和退却,但从一场大雪中体验到”天命般的神秘“,最后以完成《心灵史》的形式获得某种再生--这样一种精神体验的过程。在这样的前提下,理解作品所谓”在路上“的心态,即离别西海固的缘由。
要求细心地体味作品以何种方式传递出巨大的内心震撼,将无形的精神体验转化为有形的文字和形态。采取第二人称的叙述即直接对”你“的倾诉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对大自然情景作了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描绘(如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悲怆的大雪、漆黑的夜色等)。42,史铁生:《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地坛“既是具体的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又等同于”世界“或”人生“。注意这一空间的象征性。
体味文章的叙述风格。其一是倾诉的语气。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但到第七节,倾诉的对象忽然转为地坛。注意这种因为情感强度的加重而导致的叙述方式的变化。其二是冥想的氛围。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篇文章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认真思考文中涉及的健全/残疾、幸运/不幸、生/死、苦难/救赎等一系列生存悖论。尤其注意第五、六、七节 中表现出的一种广漠而悲悯的类宗教情怀,这是作者超越困境的方式,也是作者借以俯瞰(回顾)人生和人世的立足点。也可以说,这是这篇文章得以产生的原因。
[扩展性阅读书目] 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和散文《游戏〃平等〃墓地》、《对话四则》。[参考书目] 吴俊:《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陈顺馨:《反思、建构与解构--论史铁生的精神历程》,收入《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3,*韩少功:《灵魂的声音》
这是韩少功写于1991年的一篇议论性的随笔,在对小说创作的整体现状做了一番描述和评价之后,作者认为对于小说来说真正重要的是”重新获得灵魂“和”精神自由“。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90年代社会心态和文化氛围的颇为尖锐的批判。注意作者在作出类似描述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及其所持的文学观念,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文章提到了当代两位作家张承志和史铁生,可参考其中的观点来加深你对这两位作家的理解。
44,*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这篇随笔和王小波的大部分文章一样,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社会、思想问题而发,并在戏噱笑骂间表明自己的态度。注意体味文章的这种批判性。
注意论述过程中议论和叙述的有机结合。文中有大量随机引入的个人经历或有趣的故事,论述者的观点和态度即蕴涵在这些叙述性的段落之中。
注意体会作者如何游刃有余地使用多种”反讽“性语言。例如”我承认,我在抵御这种痛苦方面的确是不够坚强,但我绝不是最差的一个“--略带夸张的形容词”痛苦“、”坚强“等,调侃性的语意转换:”的确不够……但绝不是……“,共同构成”反讽“的多意性和暧昧性。
45,*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这篇散文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并记录了作者的哲理式感悟和评价。文章所谓的”大地上的事情“,比如蚂蚁窝的样子、熊蜂的尸体、一只飞翔的鸽子、空地上的孩子、黎明时鸟的叫声、五月的麦田、阳台上的两只麻雀等,都是一些往往被人群忽略的事物。但文章的描述方式,却使我们仿佛第一次看到这些事物,兴致盎然地去观察虽微小却蕴涵着生命的庄严和奇妙的自然界。注意体味每一段落中白描--以简洁的文字勾勒事物的行状,取喻--采用拟人或比喻,议论--从普通事物中挖掘出意义,这三者的融合,从而使每一段文字既是对实物的描绘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性片段。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46,*刘亮程:《寒风吹彻》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既非纯粹地写景也非直接抒发情感,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情境与情感联系起来。寒冷的冬天,在光线暗淡的屋内围抱火炉,散漫地回想一些人与事--从一次寒夜的经历、一个冻死的陌生人、在冬天死去的亲人和年迈的艰难地抵御着冬天寒冷的母亲,直至黑夜完全降临。这是散文的主要内容,但它所传递的内涵却是某种关于生命的抽象体验。这种效果的获得,主要是因为文章始终是在双重涵义上使用”雪“、”冬天“和”寒冷“这些字眼。”雪“、”冬天“、”寒冷“在这篇文章中,既是对真实情境的描绘,也蕴涵了叙述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对生命中的冷漠、孤单、衰老等的体验。文章开始时写到:”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象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联系整篇文章,理解这里所谓的”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指的是什么?
第三编 诗歌部分
47,*郭沫若:《天狗》
要抓住本诗无羁的想象,无羁的思想--在民间传说中的”天狗“形象中寄予彻底的否定与破坏(直至自我否定与破坏)的现代精神,无羁的形式(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由此显示的诗人无羁的创造力;并进而感受五四的时代精神。
48,*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1,要抓住本诗形式上的追求:前三句完全重复,第四句变化中有重复(1、5节,2、4节,3、6节 末句句式一一对应),形成”依洄“吟唱的风格;精心选用灰韵(吹,洄,醉,辉,悲,碎),营造一种阴柔感。--请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本诗的韵味。
2,可以徐诗与郭诗比较,进而领悟徐志摩及新月派诗人”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努力与贡献(于赓虞:《志摩的诗》)。
【扩展性阅读书目】 《志摩的诗》、《猛虎集》,或其中的《雪花的快乐》、《残诗》、《太平景象》、《再别康桥》、《黄鹂》等。
【参考书目】
《徐志摩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49,闻一多诗二首 《发现》(1),要抓住本诗的艺术构思:诗人满怀爱国激情从海外赶回祖国,国家的现状却使他极度失望,于是就有了写诗的冲动。但诗人却把感情的酝酿、发展过程全部压缩掉,只从感情的爆发点起笔,连声高呼:”我来了“、”我来了“、”不对“、”不对“,先声夺人地把悲愤、绝望的情绪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仿佛郁积已久的火山突然爆发。
(2),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这首诗形式上的整齐:每行字数基本一致,两行一韵。这不仅体现了闻一”建筑美”的追求,更是将奔放的情感收敛于谨严的形式中,形成闻诗所特具的沉郁的风格。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1),这首诗在闻一多先生的诗中,是颇为特别的,甚至在现代新诗中都不多见;很多关于闻诗与新诗的选本中,也很少被选录。它的价值大概也在这里:通过这首诗的阅读,你对闻一多先生其人其诗有什么新的体认?
(2),在注释中,提到了本诗收入诗集时,对在报刊上发表的文本有所改动。试对这些改动作出你的分析。
【扩展性阅读书目】 《红烛》、《死水》,或选读其中的李白之死》、《太阳吟》、《忆菊》、《口供》、《也许--葬歌》、《忘掉她》、《死水》、《心跳》等。
【参考书目】
《闻一多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50,戴望舒诗二首 《寻梦者》
读本诗要抓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找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细读全诗,体会诗人怎样把他这一艺术构思转化为外在的形式特点:将类似民歌的夸饰、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一体;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然后,反复吟诵全诗,体味流动其间的诗情与诗绪:既是明朗的(表现了追求理想的执著),又是迷惘、感伤的(表现追求中的疲倦与苍老)。
《乐园鸟》
欣赏本诗本要从形式上的一个特点入手:全诗四节,每节 五句,第三句将全诗分为两段,而且是同一句:“华羽的乐园鸟”,仿佛在反复地呼唤与寻问;本诗正是向着这只宗教里的天堂中的华美的鸟连续发出了五个问题。因此,可以把这首《乐园鸟》看作是现代人的“天问”。再进一步琢磨,还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可以发现,这只“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地“飞着”的“乐园鸟”也就是诗人自己,他们合二为一,“天问”就是“自问”。仔细琢磨诗中的“五问”,想一想:诗人对人(自己)无休止地的理想追求提出了怎样的疑问,这反映了现代人(作者)的怎样一种矛盾的心境?
【扩展性阅读书目】 《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或选集,或单篇,如《雨巷》、《我底记忆》、《印象》、《对于天的怀乡病》、《单恋者》、《秋天的梦》、《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参考书目】 孙玉石:《去寻找无价之宝吧--读戴望舒的〈寻梦者〉》,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刘孟沐:《求索者的脚印--读戴望舒的〈乐园鸟〉》,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1,何其芳:《预言》
读这首诗要抓住全诗构思与结构上的特点:前五节 充满青春激情的对爱情的竭力渲染与铺写,与最后一节 的突然翻跌,形成强烈对比:这不过是“无语而来,无语而去”的梦。抓住这一“全局”之后,再去细读各节 诗,就可以发现,最后的“突转”,其实前面早有蛛丝马迹,形成一股青春激流底下的感伤的潜流,最后才喷发出来。了然于此,再去吟诵全诗,就会读出两种诗情明暗、虚实、起伏之间的丰厚的韵味。
【参考书目】 孙玉石:《梦中升起的小花--何其芳〈预言〉浅析》,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2,卞之琳诗二首 《尺八》
1935年春,诗人乘一艘名叫“长安丸”的船来到日本,住在日本古都京都的东北郊,夜半听楼下房东吹奏“尺八”--一种类似箫的乐器,相传于唐朝时传入日本,因长度定为一尺八寸,故称“尺八”;后来据周作人考证,尺八起于印度,传入中国,于宋代传到日本,在中国本土反而失传--,因而引发出无限乡愁,同时渗透着“对祖国式微的哀愁”(卞之琳语)。
要抓住本诗抒情方式的变化,诗的小说化与戏剧化的努力。要注意诗人怎样将直接的抒情转化为一种叙述,特别要把握全诗叙述角度的变化:前三句客观叙述尺八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历史;四五句将诗人客观化为一个“海西客”,叙述由历史时空进入现实时空;六至十句则通过“海西客”(即诗人自己)的想象,重现唐代的日本“番客”从长安“访取”尺八传入日本的历史。十一至十三句括号里的设问与“归去也”的呼唤,可以看作是诗人直接发出的声音,也是全诗的点题之笔:诗人正是从日本在“年红灯”(霓红灯)所象征的现代化的繁荣中仍然保留着中国古代的传统(“还漂着一缕凄凉的古香”)里,感受到了不可扼制的乡愁与中国落后的式微感。
《断章》
本诗只有短短四行,却可以引发出读者与评论者的多样阐释。有读者将本诗读解为人生不过是一种别人的“装饰”。
作者却表示他并不看重“装饰”的意思,“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强调事物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你”在看风景,“你”也在“看风景人”的视野中成为风景,两者互为风景,又都是观看者,处于“看”与“被看”的关系和情境中。
也有人把《断章》看作是“一首情诗”,或者说是“想写的情诗中的片断”:它“写出了'人'对'情'的无奈,及'情'对'人'的捉弄”。
请细细捉摸本诗,对前述“释义”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另作解读。【扩展性阅读书目】 《雕虫纪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或选读《古镇的梦》、《航海》、《雨同我》、《白螺壳》等篇。【参考书目】 何志云:《层层叠叠“梦之根”--读卞之琳的〈尺八〉》,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孙玉石:《小景物中有大哲学--读卞之琳的〈断章〉》,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3,艾青诗三首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注意本诗音乐式的结构: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主旋律“;接着精心安排三个乐段,由诗人与土地上的”人“--北国林间赶车的农夫,南方乌篷船里的农妇,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进行对话,在如怨如恕的倾诉中,不断深化刻骨铭心的”寒冷感“,并作抽象的概括提升:”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和灾难芟裾庋┮挂谎憷致ぱ”,突现了全诗的象征意义。在这三个乐段之间,主旋律乐句不断重现,将诗人悲苦、忧郁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最后的尾句却又给人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以“些许的温”,有如余音袅袅,耐人遐想。
《乞丐》
注意本诗”造型”的特点:乞丐“凝视着你”的“固执的眼”,“永不缩回”的“乌黑的手”,具有极强的雕塑感与概括性,诗人的同情与愤激全都凝定其中;这正是“诗”与“画”的相通。
《黎明的通知》
注意本诗“呼唤式”的叙述语调,可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相比较。诗人着意运用两行一节 的快节 奏,精心选用排比句式,以造成一浪推一浪的气势,全诗充满了动感,意境也十分开阔。请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光明的渴求,以及历史黎明期的欢乐感。
【扩展性阅读书目】
《艾青全集》第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或选读《透明的夜》、《马赛》、《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手推车》、《向太阳》、《我爱这土地》、《树》等。可尝试写《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
【参考书目】 《艾青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洪子诚:《〈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收《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4,冯至诗二首
《十四行集》之十六
读冯至的《十四行诗集》要抓住“生命的体验”这一环节。在本诗里,诗人选取了一个特定的视角--高高的山巅,站在那里,于一呼一吸之间,体验着风吹水流式的生命感应。试还原诗的情境,想象自己也身处于高高的山巅,细细体验:自我生命怎样融化入大自然,达”物我一体“的境界;那流动着的生命(水,风,云,雾……)如何凝定在生命的静态(山,平原,路,树,蹊径……)之中……
《十四行集》之二十六
这是另一种生命体验:如何看待我们自以为已经熟知的外部与自我世界?阅读此诗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诗的一开始就提出”熟路“这样一个意象,然后不断以”隐藏“、”生疏“、”迷途“这样的抽象词语加以颠覆,自然引出第三节 的意念提升:对”身边“的”事物“要保持一种新鲜的紧张感,不断有”新的发现“;最后一节 更是引向”自己“:连自己的发肤属于谁都是可以提”疑问”的。
反复吟诵这两首诗,以体会“诗与思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扩展性阅读书目】 《十四行集》,或选读《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原野的小路》、《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深夜又是深山》、《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等篇。
【参考书目】 解志熙:《诗与思--冯至三首十四行诗解读》,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3期。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关于《十四行集》细读部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5,穆旦诗三首 《赞美》
1938年2月,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年仅20岁的西南联大学生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和部分师生一起,从长沙出发,跨越湘、黔、滇三省,将学校迁往昆明,行程三千里。诗人第一次感受到自我生命与生养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思考着民族的未来。于是,诗泉喷涌,写下了以后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响的《赞美》等诗篇。
这是诗人的切身经验、生命体验与理性思考的结合,是现实、象征与玄思的结合,表现在诗歌语言上就是具象与抽象的结合。--阅读《赞美》应该在总体把握全诗的思绪、情调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本诗的语言。
试以诗的第一段为例:头两句“走不尽的……\数不尽的……”这都是具体的现实的描写;第三句总体的具象描写中,出现了“亚洲的”这样的修饰语,赋予眼前的“土地”以更广阔的意义;第五句中叙述性的“东流的水”前出现了“单调”这一抽象词语,就于客观形象中加入了主观感受;第六句就达到了抽象的提升,这里的“森林”已不是森林本身,而具有一种历史的象征意义,而读者也因此领悟:这整段的描写都具有某种象征性,或者说是写实与象征的结合。
请对下面的诗句也作这样的具体分析。《出发》
全诗充满了对立的概念:“和平”与“杀戮”;“欢喜”与“可厌;”人“与”机械“、”野兽“;”新的美“与”失去了自由“;”希望“与”失望“以至”死“;”善感“与”僵硬“;”个人的哀喜“与”被蔑视、被否定“……。前者是人们告知与许诺给予的,后者是诗人的眼睛与心灵所看见与感知的;正是在这对立两极间的渗透,纠结,缠绕,跳跃,猛进与突转,造成一种陌生与生涩的奇峻、冷峭、惊异的美,显示了诗人”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郑敏语),诗人与我们读者也就从中收获了”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诗八首》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他对爱情这一人类与文学的永恒主题的独特的现代体验。依然是相互矛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盾的感受与概念对立、渗透,纠结为一团:一”上帝”、“我的主”(诗人郑敏认为,“上帝”是“代表命运和客观世界”的)在冷冷地观察、支配着“我”和“你”。要从总体上去把握,不要试图作逐字逐句地落实性的解读,那是徒然的。初读者可以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如“我们相隔如重山”、“爱了一个暂时的你”(第一首);“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危险”(第二首);“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殿堂”(第三首);“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第四首);“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一切在它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第五首);“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第六首);“让我在你的怀里得到安憩”(第七首);“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第八首),但仍要还原为对每一首诗的思绪、情感的整体把握。
【扩展性阅读书目】 《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或选读《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五月》、《还原作用》、《控诉》、《幻想的乘客》、《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冬》等篇。可尝试写一篇《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与穆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的比较》。
【参考书目】 郑敏:《诗人与矛盾》,收《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关于《诗八首》的细读部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6,牛汉:《悼念一棵枫树》
这首诗借助一棵被伐倒的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具有咏物诗的传统表现方式。但是诗的情感,与作为情感、经验的寄托和构形物的枫树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性质的关系,而能够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投射中,带领读者进入一种复杂的情境之中。注意领会这首诗如何以客观的物象表现主观情感,从而”伐倒了/一棵枫树“在诗句的结尾时上升为”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阅读牛汉的诗《华南虎》等,进一步体会”咏物诗“的特点。[参考书目] 参阅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的相关部分。
57,昌耀:《凶年逸稿》
这首写于1961-1962年,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年代,副标题”在饥谨的年代“即源于此。联系作品的写作年代需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作品对时代的评价,注意领会诗中”这是一个被称作绝少孕妇的年代。/我们的绿色希望以语言形式盛在餐盘/任人下箸。我们习惯了精神会餐“这样的句子;另一是,与同一时期的诗歌如”政治抒情诗“等进行比较,以领会昌耀诗歌创作的独特性。而从昌耀个人的经历来看,写作这首诗时,正是他被打为”右派“后在祁连山区服苦役的时期。在大多数有类似经历的作家停止创作的时候,昌耀不仅坚持创作,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创作力,并没有因为时代或经历的酷烈而丧失发现诗意的能力,或降低诗歌创作的水平。在这一点上,昌耀是非常独特的。
本诗分为9部分。各个部分大致可以描述为:沉思--回忆--荒芜--困惑--希望的萌动--憧憬--感恩(对土地和人民)--领悟(勇敢者的生存)--希望和对生的赞美。每一段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各部分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连续,最后上升为对生存之美的赞叹。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诗中对苦难的思考以及面对苦难的英雄主义态度。注意领会”我在沉默中感受了生存的全部壮烈。/如果我不是这土地的儿子,将不能/在冥思中同样勾勒出这土地的锋刃“等诗句所传达的内涵。
另外,这首的意象以及语词组织方式,也值得认真体味。这些意象和语词不仅摆脱了60年代的通行模式,而且既明朗又富于质感。认真体味诗中的这些句子:”听古城墙上泥土簌簌剥落如铭文流失于金石“、”我感觉他开裂的指爪已迫近我单薄的马甲“、”听风中的激越的嘶鸣迂回穿插/有着瞬息万变。有着钢丝般的柔韧“、”看它们如何互相威胁、挖苦、嘲讽。/看它们又如何挤眉弄眼紧紧地拥抱“等。
[扩展性阅读书目] 《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阅读《高车》、《慈航》、《斯人》等。58,北岛:《走向冬天》、《古寺》
注意体会诗歌意象的象征性内涵,如”冬天“、”乌鸦“、”月亮“、”石头“、”钟声“等。这些意象在诗中往往蕴涵着某种对比性的价值取向,如”理想“/”现实“、”合理的人/“破坏人性的力量”等。意象间的对比和撞击造成了一种悖论性的情境,以表达叙说者复杂的精神内涵和心理冲突。
结合诗歌写作的背景,理解为何在《走向冬天》的结尾处,要以“而冰山连绵不断/成为一代人的雕像”来概括全诗表达的情绪。《古寺》写到了荒凉古寺中的蛛网、暗哑的铃铛、荒草、残缺的石碑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废墟场景。注意体味其中的象征内涵。
[扩展性阅读书目] 北岛、江河、舒婷、顾城、杨炼的合集《五人诗选》中的北岛部分,作家出版社,1986年。可延伸阅读《走吧》、《红罂粟》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参考书目] 参阅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的相关部分。59,*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 全诗16节,表达叙述者作为一个普通人需要温情呵护的生活愿望和回应时代的呼应而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之间的矛盾心情,以及这一矛盾如何被克服的心理过程。第1-6节 是清新婉转的爱情诗,所选择的意象和呈现的意境带有童话色彩。从第7节 开始语调变得雄壮。注意体味这两个段落在意象的选择、抒情主体的形象和叙述语调上的变化,以及这两种情感和意象并臵于诗中所产生的“感伤”情调,由此来理解题记“我的忧伤因为你的照耀/升起一圈淡淡的光轮”。
选择几个段落,分析诗中如何使用修饰性语词和假设、让步、转折等句式,看看这些修辞方式是怎样传达出叙述者的曲折情感。
[参考书目] 参阅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中的相关部分。60,翟永明:《母亲》
一、这是翟永明1984年写作的由21首诗组成的结构完整的组诗《女人》中的一首。注意理清这首诗的语义脉络,并从生与死、母女代代相袭的命运等角度,来理解这首诗所传达的痛楚情感。这首诗以女儿对于母亲的认同作为基本视角,展现“成长”历程中所经历的内心伤痛。这种感受世界的方式曾被理解为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结合《女人》组诗,并细读《母亲》这首诗,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
二、这首诗的叙述方式带有“自白诗”的倾诉性,但其表白并又并非仅仅是对情感的直接宣泄,而是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又包涵着对这种情感或经验的富于张力的分析和评述。如“那使你受孕的光芒,来得多么遥远,多么可疑,站在生与死/之间,你的眼睛拥有黑暗而进入脚底的阴影何等沉重”,即是对“听到这世界的声音,你让我生下来”的分析和评述。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不同于经验性情感的抒发,而呈现出更复杂的语义内涵和情感表达的厚度。仔细体味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
[扩展性阅读书目] 翟永明:《女人》,漓江出版社1986。或《翟永明诗集》成都出版社1994。阅读组诗《女人》。[参考书目] 唐小渡:《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女人〉》,《诗刊》1987年第2期。61,海子:《麦地与诗人》《春天,十个海子》
海子的诗歌创作分为短诗和长篇史诗两种。他的短诗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并在语言、节 奏和表达方式上别具一格。他的抒情短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能引起普遍的共鸣。这一方面得益于语言上的精当和表现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诗歌作用于某种集体无意识性质的普遍心理共识。
《麦地与诗人》:注意构成海子诗歌中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麦地”。这一由诗人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而获得的形象,在诗歌中凝结为象征性的生存本体。
1、仔细体味“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分析诗句如何把单一的诗歌意象转化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主观情境;
2、这首诗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联系最后一句“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思考麦地所问的是什么,而诗人的回答又是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是海子最后一首抒情短诗,注意分析这首诗怎样以“十个海子”这种抒情主体自我分裂的意象,传达伤痛而荒凉的心境。“春天”、“十个海子”、“光明的景色”、“跳舞,唱歌”等外化或戏剧化的情境,是怎样被用来表达难以言说的情绪的?
[扩展性阅读书目] 《海子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阅读《麦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的献诗》等篇目。
[参考书目] 骆一禾:《我考虑真正的史诗》,收入《土地(〈太阳〃土地篇〉)》(海子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62,于坚:《尚义街六号》
这首诗发表于1986年11月号的《诗刊》,曾引起被文学史称为“第三代”或“后朦胧诗”诗人的口语写作。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中,于坚曾说明,尚义街6号是他大学时代和一群被称为“大学才子”的朋友们聚集的地方,因此尚义街6号和诗中写到的那些人都是对于真实经验的记录。对于这种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纳入到诗歌写作的诗,你认为和你所读到的许多兼有抒情性的叙事诗在所传达的“诗意”上有什么不同?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口语作为主要的诗歌语言。这些口语是直白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词,与我们所熟悉的隐喻性的诗化语词相比,它们往往不负载双重或多重语义,而只是对日常经验的平实记录。但是一旦日常语言转化为“诗”,它显然又具有了不同于“真实经验”的更多内涵。注意结合“第三代”诗人所倡导的“诗到语言为止”、“回到日常生活”等观念,来体味这首诗在诗学观念所做的尝试。
[扩展性阅读书目] 于坚:《棕皮手记》东方出版社中心1997。阅读《关于我自己的一些事情(自白)》、《棕皮手记〃1986-1989》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于坚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阅读《作品39号》、《罗家生》、《0档案》等。63,*西川:《致敬》节 选(《巨兽》、《幽灵》)
《致敬》是西川1992年完成的一首长诗,1994年发表于《花城》第1期。这首诗表现了西川90年代诗歌的一种创作倾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内容上是“经验、矛盾、悖论、噩”等荒谬生存处境的反讽性呈现,其表现形式则追求一种把”叙事性、歌唱性、戏剧性熔于一炉“的”综合创造“。这首长诗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很难做简单描述,大致可以概括为对充满了悖谬、恐惧、死亡阴影的生存状态的某种寓言式表达。
第四章《巨兽》写的是一种无以名状的怪兽。西川曾解释到:”在我内心深处,有一片巨大的黑暗的海洋,这是哲学所不能照亮的。所以我写到《巨兽》“。这里所谓的”巨兽“可以象征地看作生存中的非理性、恐惧、诱惑、多重自我等。在形式上,这一章以长句群表现”巨兽“,而以单一的短句写到各种鸟类。飞鸟在这里是”飞翔“的象征。注意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错落造成的特殊的诗学效果。第六章《幽灵》写的是死者的幽灵对生者的压迫--”他人的死使我们负罪“。注意体味语言上的张力。例如,在”他们的死使我们负罪。/悲伤的风围住死者索要安慰“的悲痛之后,是一长串嘲讽性语句”不能死于雷击,不能死于溺水……“,最后是悖论性的结论:”崇高的死亡,丑陋的尸体:不留下尸体的死亡是不可能的“。
[扩展性阅读书目] 西川:《大意如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阅读《大意如此〃自序》和《致敬》全诗。
第四编 戏剧部分
64,丁西林:《酒后》(1),要抓住本文的语言。首先是戏剧语言的特点--注意琢磨剧中人物说话的”潜台词“,即台词背后隐藏着的微妙心理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其次是要抓住剧作者丁西林的戏剧语言的特殊风格--作者写的是知识分子客厅里的”几乎无事的喜剧“,人物的语言充满了机智的幽默。可重点分析:①妻与夫关于”生在世上“与”活在世上“的概念辨析,并由此了解这对情感颇不错的夫妻之间潜在的矛盾;②妻向夫提出”一吻“之求到夫表示同意之间的种种曲折,特别是丈夫同意以后妻的态度的突变,并由此体会荒诞的”一吻之恋“背后所隐藏的悲剧性。
(2),要抓住本剧精巧的戏剧结构--”“与“夫”主要冲突双方外,又出现了在剧中几乎不说话,对所发生的一切处于完全无知状态的“客人”,构成一个“三元结构”。想想“客人”在剧中起了什么作用?
【扩展性阅读书目】 《一只马蜂》、《压迫》--同写在20年代的独幕喜剧,有类似的追求;《妙峰山》--作者写于40年代的多幕喜剧,另有新的开拓。
【参考书目】 钱理群:《〈酒后〉批注》,收《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65,曹禺:《日出》选场(1),曹禺在《日出》的开头引述了老子《道德经》里的一段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在剧本中,大丰银行的经理潘月亭属于”有余者“。黄省三是社会的”不足者“--他本是大丰银行的小职员,专门从事抄写工作,现已被辞退而失业,作者说他是”一个非常神经质而胆小的人“。李石清则是由”不足者“努力挤上了”有余者“的地位--从小职员,经理秘书,刚刚提升为银行襄理(相当于经理助理)。作者说他有一个”讨厌而又可悯的性格“:对上,他忍气躺泼姆暧睦镉趾匏牵欢韵拢缀葑愿海墒铀”没有本事”。只有在夫人面前,他才吐露真情:“我要起来,我要翻过身来。我要硬得成一块石头,我要不讲一点人情。我以后不可怜人,不同情人;我只自私,我要报”。作者显然要批判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但为什么要着力于描写黄省三与李石清的冲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欣赏戏剧作品要下功夫琢磨剧本台词。曹禺的台词又特别适合舞台演出。试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①要注意从人物性格出发,读出剧中人性格的差异。例如,李石清给黄省三指明几条出路及黄省三的反应,是这场戏的最触目惊心的核心台词,你能读出这背后的性格冲突吗?
②不仅要读出台词的表面意义,还要读出潜在的心理与情感。--在李石清的狠毒情情的言词背后,你有没有读出潜台词中的难言的隐痛?
③要读出人物之间的情感的交流与撞击,读出情感发展的过程与其间的起伏。--黄省三最后”不顾一切“地高喊:”我不怕你们啦“,显然是这场戏的高潮。但这样的爆发,既是被对方逼出来的,也有一个酝酿的过程。试对黄省三在这场戏中情感发展的线索作出具体细致的分析。
④曹禺的台词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试重点剖析李石清”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这一段台词,注意其句式的选择、组合所造成的语言的节 奏感,并通过声音的高低、徐疾……等朗读技巧来体现这样的戏剧语言的音乐性。
(3),有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一个角度来对《日出》作进一步的分析。如《从对顾八奶奶、胡
四、张乔治的刻画看曹禺的语言艺术》、《〈日出〉中的次要人物(如黄省三,福升)在戏剧结构中的作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用》、《陈白露.竹均.方达生》、《〈日出〉中的声响(第二、四幕首尾的打夯声、唱”小海号“、”轴号“的声音,第三幕的叫卖声、唱”叫声小亲亲“的声音)》、《〈日出〉里的一个细节 :那本也叫作〈日出〉的书》等。
【扩展性阅读书目】 《雷雨》、《原野》--同写于三十年代,被研究者称为”生命三部曲“。【参考书目】 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日出〉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中有关《日出》的分析,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66,曹禺:《北京人》选场(1),这场戏选自《北京人》第一幕,出场有六个人物:处于戏剧中心位臵的是愫芳——一个有极高的教养、又富有牺牲精神的传统家庭中的“淑女”,却从小失去了父母,寄养在姨父家里,终生未嫁。而她的姨父曾皓——一个行将就木的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却从不顾及她个人的幸福,只希望她侍奉自己到死。曾皓的长子曾文清--外表上与愫方一样飘逸典雅,他(她)们之间就有了恋情,但文情已被没落的北京士大夫文化掏空了心,懒怠得没有勇气与力气去争取自己的幸福。文清的妻子曾思懿--一个漂亮、能干、凶狠的王熙凤式的女人,自然不能容忍愫方,但又不能公开违背公公(曾皓)的意志,于是,设计将愫方介绍给曾家的房客袁任敢--一位人类学的研究者(未出场)。她的主张得到了曾家的姑爷江泰的支持,这位”充满幻想,做事情却总是失败“的大学毕业生,虽赖在岳父家里吃闲饭,却看不惯曾皓的自私,要来打报不平,又根本不知愫方的隐情。而他的妻子曾文彩,只知道崇拜与服从丈夫,对一切都麻木不知,也稀里糊涂地参加到这场”议婚“的悲喜剧中来。
在弄清以上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与彼此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后,请仔细琢磨每个人物的台词背后的潜在心理,以及每一个人的发言所引起的在场其他人的反应,由此而形成的戏剧(情感,心理,性格,语言的)冲突。尤其要细心体味处”箭垛”位臵上的愫方(所有的人的话对冲着她而来)的内心世界--尽管她在这场戏中只说了十四个字、两句话。
(2),曹禺笔下的人物都有非常复杂与丰富的性格,如有研究兴趣,可尝试作一点“人物分析”,例如《愫方论》、《曾文清论》或《愫方、曾文清合论》等。
【扩展性阅读书目】 《北京人》(全剧),《家》--都是40年代曹禺的剧作,与30年代的剧作有不同的追求。【参考书目】 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北京人〉论》一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中《生命的诗》一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67,老舍:《茶馆》(节 选)《茶馆》(第一幕)是中国话剧史空前的一幕,出场人物之众多、对白之精到是中外话剧罕见的。这有赖于剧作家老舍、导演焦菊隐以及满台好演员的“绝配”。现从剧本角度提几个可供分析的问题:
(1)、欣赏剧本主要是看对话如何展现人物性格和推进戏剧冲突,本剧出色之处也在人物对话,比如台词最多的王利发与最少的马五爷,都能以极普通的日常口语将他们的身份、性格展现出来。马五爷开口三次,台词一共三十个字,却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请为每个角色找一句最能体现性格的台词。
(2)、角色众多,满台都是人,不可能同时参与对话,本幕可分数节,每节 以几个人为主,发展一个冲突。请为划分段落,并体会如何过渡,以哪个角色“串场”。
*(3)、《茶馆》曾拍成电影,有条件可以一看,注意舞台设计、演员调度等细节,并与剧本比较异同。
[扩展性阅读书目] 《龙须沟》 [参考书目] 焦菊隐等:《座谈老舍的〈茶馆〉》,1958年《文艺报》第1期,又见《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
第四篇:现当代作品书目清单
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示众》《铸剑》、《复仇(其二)》《过客》《狗的驳诘》《墓碣文》《立论》《颓败线的颤动》《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随感录三十八》《战士和苍蝇》《夏三虫》《小杂感》《谈皇帝》《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略论中国人的脸》《说“面子”》《一思而行》《二丑艺术》《读书杂谈》、《狗?猫?鼠》《父亲的病》 郭沫若 《天狗》《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屈原》《虎符》《孔雀胆》、《银杏》 茅盾 《子夜》《春蚕》《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白杨礼赞》 巴金 《寒夜》《家》《憩园》《龙?虎?狗》 老舍
《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断魂枪》、《想北平》 曹禺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周作人 《谈酒》《乌蓬船》《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水里的东西》、《小河》 沈从文 《边城》《长河》《柏子》《丈夫》、《鸭窠围的夜》《桃源与沅州》 艾青
《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 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封锁》、《公寓生活记趣》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冬天》《匆匆》 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寻梦者》《我的记忆》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徐志摩《再别康桥》《沙扬那拉一首》《我不知道风„„》 萧红《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回忆鲁迅先生》
冰心《繁星》《春水》、《山中杂记之七》 孙犁《荷花淀》《嘱咐》《桥》 郁达夫《沉沦》《迟桂花》、《故都的秋》 胡适《尝试集》《终身大事》 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许地山《春桃》《落花生》 废名《桃园》《菱荡》 闻一多《死水》《发现》 田汉《名优之死》《义勇军进行曲》 冯至《十四行集》、《伍子胥》 臧克家《难民》《老马》 夏衍《上海屋檐下》、《包身工》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吻》 穆旦《赞美》《诗八首》 施蛰存《梅雨之夕》《将军底头》 梁实秋《雅舍》《下棋》 林语堂《京华烟云》、《论读书》 徐訏《风萧萧》《鬼恋》 无名氏《海艳》《北极风情画》 钱钟书《围城》、《论快乐》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凌叔华《绣枕》 许杰《赌徒吉顺》 陈梦家《再看见你》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 程小青《霍桑探案》
平江不肖生《近代侠义英雄传》 秦瘦鸥《秋海棠》 洪深《五奎桥》 朱湘《采莲曲》 殷夫《孩儿塔》 吴组缃《箓竹山房》 卞之琳《断章》 田间《义勇军》 萧军《八月的乡村》 柔石《二月》
李劼人《死水微澜》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艾芜《山峡中》 萧乾《梦之谷》 何其芳《雨前》 叶紫《星》
师陀《果园城记》 汪曾祺《鸡鸭名家》 张天翼《华威先生》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苏青《结婚十年》 贺敬之等《白毛女》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鲁藜《泥土》 绿原《信仰》 阿垅《纤夫》 杜运燮《井》 陈敬容《划分》 郑敏《金黄的稻束》 聂绀弩《巨像》
必读篇目: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2、周作人:《人的文学》
3、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酒楼上》、《无常》、《过客》
4、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5、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6、王鲁彦:《黄金》
7、废名:《竹林的故事》
8、许地山:《缀网劳蛛》
9、冰心:《超人》
10、郭沫若:《凤凰涅槃》、《天狗》、《屈原》
11、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蛇》
12、闻一多:《死水》、《发现》、《口供》
13、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雪花的快乐》
14、李金发:《弃妇》
15、周作人:《乌篷船》、《苦雨》
16、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17、冰心:《寄小读者》(选)
18、田汉《湖上的悲剧》、《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19、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 20、茅盾:《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
21、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
22、巴金:《家》、《寒夜》
23、沈从文:《边城》、《八骏图》
24、柔石:《二月》
25、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26、张天翼:《包氏父子》
27、艾芜:《山峡中》
28、萧红:《呼兰河传》
29、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30、施蛰存:《梅雨之夕》
31、戴望舒:《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我用残损的手掌》
32、卞之琳:《断章》、《距离的组织》、《尺八》
33、何其芳:《预言》
34、臧克家:《难民》、《老马》
35、鲁迅:《灯下漫笔》、《纪念刘和珍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铸剑》、《采薇》
36、林语堂:《我的戒烟》
37、何其芳:《雨前》、《哀歌》
38、夏丏尊:《白马湖之冬》
39、丰子恺:《渐》 40、夏衍:《包身工》
41、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42、夏衍:《上海屋檐下》
4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44、张天翼:《华威先生》
45、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46、钱钟书:《围城》
47、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48、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
49、孙犁:《荷花淀》 50、丁玲:《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51、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太阳》
52、田间:《给战斗者》
53、穆旦:《诗八首》
54、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55、梁实秋:《雅舍小品》(选)
56、阳翰笙:《天国春秋》
57、夏衍:《芳草天涯》
58、陈白尘:《升官图》
59、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
选读篇目:
1、《官场现行记》(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2、《断鸿零雁记》(苏曼殊)
3、《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
4、《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胡适编)
5、《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第二集《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
6、鲁迅:《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7、郭沫若:《女神》、《三个叛逆的女性》
8、《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散文一集》(周作人编)、《散文二集》(郁达夫编)
9、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
10、北京大学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 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三册
11、茅盾:《蚀》三部曲、《霜叶红于二月花》、《茅盾短篇小说集》
12、老舍:《离婚》、《四世同堂》、《月牙儿》
13、巴金:《灭亡》、《雾》、《雨》、《电》、《春》、《秋》、《憩园》
14、沈从文:《柏子》、《月下小景》、《萧萧》、《丈夫》、《长河》、《湘行散记》
15、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16、丁玲:《水》
17、艾芜:《南行记》
18、萧红:《生死场》
19、王统照:《山雨》 20、废名:《桥》
21、李劼人:《死水微澜》
22、穆时英:《上海狐步舞》
23、施蛰存:《将军的头》、《春阳》
24、张恨水《啼笑姻缘》
25、田汉:《回春之曲》
26、洪深:《五奎桥》
27、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8、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
29、赵树理:《邪不压正》
30、姚雪垠:《差半车麦秸》
31、张天翼:《速写三篇》
32、沙汀:《淘金记》
33、路翎:《饥饿的郭素娥》
34、师陀:《果园城记》
35、张爱玲:《传奇》
36、徐訏:《风萧萧》
37、无名氏:《海艳》
38、周立波:《暴风骤雨》
39、秦瘦鸥:《秋海棠》 40、张恨水:《八十一梦》
41、艾青:《手推车》、《乞丐》、《向太阳》、《火把》
42、阿垅:《钎夫》
43、杜运燮:《追赶物价的人》
44、袁水拍:《马凡陀山歌》(选)
45、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46、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47、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48、夏衍:《法西斯细菌》
49、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
当代部分: 《短篇小说选》(1―8)《人民文学》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79―82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 谢冕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 陆梅林主编 重庆出版社 1991年 《赵树理文集》(第二卷)工人出版社 1980年
《创业史》(第一、二部)柳青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9/1979年
《青春之歌》 杨沫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
《红旗谱》 梁斌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年 《红岩》 罗广斌、杨益岩 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
《保卫延安》 杜鹏程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山乡巨变》 周立波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村歌》 孙犁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
《三家巷》 欧阳山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上海的早晨》 周而复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黎明的河边》 峻青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李双双小传》 李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我的第一个上级》 马烽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
《百合花》 茹志娟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李自成》 姚雪垠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3-1981年
《红玛瑙集》 刘白羽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3年
《王愿坚小说集》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92年
《重放的鲜花》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年 《茶馆》 收入《老舍剧作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
《霓虹灯下的哨兵》 沈西蒙等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4年
《蔡文姬》 郭沫若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59年
《贺敬之诗选》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4年 《玉门诗抄》 李季 作家出版社 1955年 《郭小川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 《天山牧歌》 闻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
《红柳集》 李瑛 作家出版社 1963年
《天安门诗抄》 童怀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杨朔代表作》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秦牧代表作》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归来的歌》 艾青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年
《魏巍自选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6年
《王蒙文集》(二、三、四)华艺出版社 1993年
《晚霞消逝的时候》 礼平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年
《公开的情书》 靳风编著 北京出版社 1981年
《陆文夫文集》(二、三)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
《高晓声幽默作品自选集》 漓江出版社 1995年
《钟鼓楼》刘心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
《冬天里的春天》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蒋子龙中篇小说集》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
《张洁中篇小说集》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
《谌容中篇小说集》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
《邓友梅中篇小说集》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
《冯冀才代表作》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张贤亮代表作》 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9年
《芙蓉镇》 古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新星》 柯云路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 《血色黄昏》 老鬼 工人出版社 1987年 《浮躁》 贾平凹 作家出版社 1987年 《腊月 正月》 贾平凹 载《十月》杂志84年4期
《鞋癖》 韩少功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年 《张承志集》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 《棋王》 阿城 作家出版社 1985年 《古船》 张炜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 《红高粱》(《莫言文集》第一卷)作家出版社 1995年 《路遥文集》(《人生》、《平凡的世界》)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天堂的对话》 残雪 作家出版社 1988年 《小鲍庄》王安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
《你别无选择》 刘索拉 作家出版社 1986年
《小草在歌唱》 雷抒雁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0年
《双桅船》舒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
《鱼化石或悬崖边的树》 谢冕编 北京师大出版社 1993年
《朦胧诗选》 阎月君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年
《歌德巴赫猜想》 徐迟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倾斜的足球场》 理由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年
《陈祖芬报告文学选》 北京出版社 1982年
《阅世戏言》 沙叶新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5年
《中国先锋小说精选》 陈晓明编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3年
《中国新写实小说精选》 陈晓明编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6年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徐敬亚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8年 《白鹿原》(《陈忠实文集》四)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6年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 马德俊等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缤纷的小说世界》 张志英等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8年
《台湾现代诗选》 刘登翰编选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年 《台湾小说选》 本书编委 人民文学出版社 79-87年
《新时期争鸣作品选》 当代文学研究会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8年 《现代小说美学》 张德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
《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 鲍昌林主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7年
《毛泽东诗词全集》 成都出版社 1995年 《情绪与感觉―新生代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
第五篇:现当代文学 期末总结
1、胡适于1920年出版的《尝试集》,被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p1)
2、郭沫若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一代诗风”。作为创造社的代表作家,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充分体现其浪漫主义的风格色彩,其作品大多都具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特色,强调对自我内心的真实表达,其代表作《女神》很能体现这样的特色,其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天狗》体现出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的关系。郭沫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主张“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天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
郭沫若认为“诗的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即“情绪的自然消涨”,至于诗的外在形式,诸如语言之类则像衣服,“诗无论新旧,只要是真正的美人穿件什么衣裳都好,不穿衣裳裸体更好!”!”《天狗》就是郭沫若这一诗学观念的极端化创作,全然不讲诗歌的“形式”,丝毫不考虑诗句的“咏唱动听”,一任感情的宣泄,急不择言,信口开河。(p2-4)
3、闻一多,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音乐美为主,其他两者较占次要位置”。并主张“理性节制情感” 的美学原则。新月派新格律要有“三美”:(闻一多提出的诗歌“三美”理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A、音乐美—废旧诗平仄,主张用音节(音尺、音步、顿数)加强新诗音韵节奏感。
B、建筑美—废旧诗五言、七言诗句排列格式,根据诗意创造各种有序的建筑形式(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C、绘画美—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寓情思于意象之中。
4、徐志摩,赴英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影响,和浪漫主义诗歌影响。他的思想,基本上是欧美化的自由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一点一滴地改良,文化上持一种宽容、稳健的自由主义精神。徐志摩的思想基本上停留在对欧美政治文化的情感性的渴望,明显地带有浪漫诗人的特点。
徐志摩诗歌最富魅力的地方是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节奏感很强,舒缓的节奏,形成一种优美的旋律。
《雪花的快乐》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在用词上,这首诗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整首诗更多的是注重对音乐美的追求以及意境的塑造。(P13-14)
5、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其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阿垅、牛汉等人,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七月诗派的诗作被誉为“时代激情的冲击波”,直接继承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诗歌会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6、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形成的、追求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后因1981年出版的九人诗集合集《九叶集》而称为九叶诗派,也叫新现代诗派。穆旦是九叶派最具特色的诗人。九叶派以西南联大为基础,在后期迅速壮大。
对于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探索是西方现代主义诗人思想和艺术的集合点,而九叶诗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完成了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一次超越。九叶诗派的诗歌可以称作是“内在 的现实主义”,与一般的现实主义相比,更强调诗人内心对生活的感觉和升华,表现了对更富于现代性的审美个性的追求。在艺术上,追求诗歌的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的融汇,体现出了九叶诗派的综合性。
《出发》一诗,诗人拒绝了中国传统的中和与平衡,将方向各异的各种力量,相互纠结,窗机,以致撕裂。此诗一开始就充满了对立的概念,这种种并非简单化的二元对立,也不是直线化的一个吃掉一个。而是相互对立中渗透、纠结为一团。整首诗从开始对上帝的绝对引导作用的怀疑,到最后从怀疑到皈依,这正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穆旦不仅在诗的思维、诗的艺术现代化,而且在语言的现代化方面,都跨出了在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而成为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带有标志性的诗人。(p24-26)
7、林语堂受到西方散文和晚流小品文的影响,企图找到东西方美学的契合点,在老庄文化等传统文化中寻觅自己的归宿。以此为基点出发,他大力标举幽默、闲适、和性灵,提倡语录体小品文,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论语派”。
“论语派”的小品文从容睿智、轻松自然,对于现代散文审美领域有一定程度的开拓,但也不乏脱离现实的局限性。论语派还主张小品文“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提倡幽默。性灵派强调对内面灵魂的封闭性的自我审视与表现,排斥对自我之外的关注和表现,同时强调人的灵性,要求文艺摆脱社会的“约束”,回到“自然”。谈话式的笔调是论语派小品文的主要范式。《秋天的况味》就是典型的闲谈散文。全文采用闲谈笔调,重心不在内容而在格调,如两人房中对坐,窃窃私语,节奏缓慢,娓娓而出,沁人心脾,以小品文的形式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总之,作者以秋景写人情,以秋天古意磅礴的气象衬托人生之秋“成熟”的快乐,笔触贯通中外,枞横古今,语言干净质朴,平易近人,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虽是薄如蝉翼的短制,却力透纸背。(p49-51)
8、新感觉派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末,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是海派的第二代。以《现代》杂志为主要阵地,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蜇存。特别注重传达瞬间的感觉体验,潜意识和内心的世界。新感觉派作家出没于喧嚣骚动的十里洋场中,尽情的享受了现代都市物质和商业文明,又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特别是电影的熏陶,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意识,小说最突出的意义在于真正观照现代大都市的文学。侧重于挖掘心理、潜意识、瞬间体验和感觉世界,不以复杂离奇的故事性情节取胜。
9、郁达夫,创造社的发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说家。1920年发表处女作《银灰色的死》,1921年与《沉沦》、《南迁》一起集结成书名为《沉沦》,这是中国现代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1930年3月,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郁达夫的小说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影响了不少后代的作家。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作者继《沉沦》时代之后的第二个抒情时代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自序传的风格。《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我”,是五四时期彷徨的知识青年的一个典型代表,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和被损害弱者。对社会现实往往势不两立,对黑暗的现实无可奈何。这样的形象,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精神的一种自我反省与自述,并通过拷问自身来探索五四指示分子的精神世界。“我”的苦闷情怀,展现主人公的颓废和病态心理,从而揭露五四青年知识分子的时代病。故事在“我”的自惭中戛然止笔了,余音袅袅,余味不绝,令人沉醉。在格调方面,伤感美和病态美,是该小说的一大特色。(p59-67)
10、鲁迅的《故事新编》是1922—1935年间创作的8篇小说。《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写于1922-1926年间;《理水》《采薇》、《非攻》、《出关》、《起死》写于1934-1935年间。把神话、历史融入现实之中进行重新解构。它是超历史、超时空、超逻辑的文学形式。作家把杂文笔法、戏剧程式、故事演义混在一起,将神性与世俗环境对立进行了消解,把历史人物与现实场景、英雄事迹与世俗生活,客体对象与自我感受融注为对历史、文化意义的解构,对现实、生命的复杂体验。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反思和解构,对中国传统文化无意义的思考。作者通过油滑和讽刺,使神性降低,把历史人物和英雄放置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传统和历史的虚无的批判,表现历史英雄人物的悲剧性和世俗性,来讽刺现实的虚无和荒诞,从历史中去追寻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是历史文本到个人文本的再创造。
《故事新编》 选取古代神话、传说与史实,选取的人物都是神话英雄与圣贤。在传统历史叙事中,这些人物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故事新编》的创造性就在于把这些人物从圣殿拉回到日常生活情境中,抹去他们身上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光环,还他们常人、凡人的本来面目,甚至对他们进行了有意的戏谑与讽刺。《补天》:人类始母创世精神的欢愉与苦闷。《奔月》:英雄或战士的凡人化、平庸化。世俗世界的冷落、遗忘,弟子的背叛与亲人的离弃,没有对手的倦怠,只有深陷于琐碎无聊的日常生活无法自拔,最终导致自身精神的平庸化。《铸剑》:复仇过程的崇高与神圣,复仇结果出人意料的意义与价值的消解。《非攻》:侠客解危济困精神的伟大与庸常现实的冷漠。《理水》:荒唐腐化的统治阶层与坚毅卓绝的草根阶层的鲜明对立与含混的合一。《采薇》:先王之道的迂腐与虚伪。伯夷、叔齐不合时宜;周武王伐纣名义上“恭行天罚”实际上违反王道;小丙君的骑墙和小穷奇的强盗逻辑。《出关》:狡黠的孔子与呆板的老子;批判消极无为、崇尚空谈的倾向。《起死》:通过玄学庄子与复活的“赤条条”的汉子论战,批判相对主义、虚无主义。
《奔月》是《故事新编》里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是一个悲剧,却不再是民间故事中男女情爱的悲剧,而是英雄式的悲剧。后羿作为一个射日英雄,并没有在战场上,而是倒在了胜利后的平凡生活里。这比倒在战场上的英雄悲剧,少了一份悲壮却多了一份凄凉,少了一份激情,却多了一份自省。鲁迅的《故事新编》实现了对历史的解构,体现出了油滑的创作风格。(p72-78)
11、矛盾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
“子夜”的命名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子夜”即半夜,既已半夜,离黎明就不远了,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决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
《子夜》是茅盾的最典型作品。茅盾的《子夜》完成了鲁迅所没有完成的在资本主义冲击下的中国都市生活描写,揭示了中国的阶级现状,回答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是一部社会分析小说。(p87-92)而矛盾的“农村三部曲”既体现出了茅盾对中国社会经济状况整体的独到把握和敏锐观察,在人物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生动性上,又体现出其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12、巴金的主要作品有:“革命三部曲”——中长篇小说《灭亡》、《新生》、《黎明》(未出版);“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等。
家族小说的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历史、性”三个方面,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古典小说中的《红楼梦》应属于家族小说的范畴。“五四”以来的家族小说主要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张炜的《古船》、《柏慧》,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莫言《红高粱》。
课本中节选部分是鸣凤之死。她年轻、美丽,对生命与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向往与希望,但是,身为丫鬟和女性的她,除了死亡,没有别的力量可以反抗封建社会和强权势力对她婚姻和命运的安排。作者不遗余力的将鸣凤自杀之前的悲伤,愤恨,对恋人的留恋描写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无不为鸣凤的悲惨遭遇一洒同情之泪,也激起读者对封建家长以及封建家长制度的无比愤恨。
13、赵树理的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地板》、《福贵》、《田寡妇看瓜》、《李家庄的变迁》等。(p125-126)
14、曹禺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1936年发表剧本《日出》。《雷雨》和《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文学的成熟。
《原野》是一种象征,既不受封建家庭制辖,也不是金钱化社会,就象剧本开头所提示的那样:大地是沉郁的,生命藏在里面。从《雷雨》、《日出》到《原野》,曹禺在抨击封建家庭和都市丑恶的同时,不断流露出对没有蒙受现代文明腐蚀的原始性的憧憬,在《雷雨》里已显露峥嵘的“生命的蛮性”和“复仇”的命题,在《原野》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曹禺在谈到《原野》时,曾经强调:它是讲人与人的极爱与极恨的感情,是抒发青年作者情感的一首诗。《原野》中的爱和恨都是奇异的,也是痛苦的,如第一幕金子和仇虎调情的一场戏,情人之间就象仇敌般互相折磨,又在丑的变形之中发现美的致。通过仇虎复仇之后时惊恐、矛盾和忏悔,曹禺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出了这样的问题:仇恨不能仅仅靠仇恨来消除,被损害者报了仇恨,却又产生了新的惶惑不安。尽管作者最终肯定了复仇,但矛盾和困惑却没有解决,因为发生在焦家的悲剧根源于人的感情欲望本身,感情欲望本身几乎是人类无法摆脱的。
《原野》借鉴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皇》的表现主义艺术,着力挖掘人物内在心理的层面。(p141-147)
15、从1984年《亚洲铜》到1989年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短短5年,孩子创作了数量惊人地诗歌作品。代表作有《麦地》、《黑夜的献礼——献给黑夜的女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长诗《土地》等。海子是一个执着追求生命存在意义的诗人。海子以创作抒情诗为起点,他的抒情诗有浪漫、梦幻的色彩,他将自己童年与年少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个质朴、单纯的世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诗人用独特的诗歌语言描绘其丰富复杂的诗心,表现其人格上的分裂,足以引发人们对生存问题的思考,在诗中,诗人极力呼唤幸福,但内心已盛满苦难。诗人极力呼唤的东西是他生活中所缺少的。或者说,渴望幸福的背后隐藏着诗人探求生命意义所承受的种种苦难。诗人将追求形而上理想境界的自己与追逐形而下世俗幸福的众人对立起来。他用一种神示般的语言歌唱自己童话一样的梦想。(p195)
16、十七年文学思潮运动,把塑造新的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代表作有《红旗谱》、《创业史》、《林海雪原》。
17、样板戏《红灯记》中的台词:“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18、“白洋淀诗群”是“文革”期间最有代表性的“地下诗歌群”。它是一个以河北白洋淀为聚集地,以北京知青为主体的相对独立的知青诗歌群。“白洋淀诗群”整体上表现出一种现代性的创作追求,诗歌主题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诘问与怀疑,对人的存在,灵魂的归宿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他们走出了盲目信仰,对时代做出了末日的审判,注定要成为黑暗铁屋中的早醒者与呐喊着。在艺术上,他们普遍倾向于现代诗歌技巧,重视内心世界的开掘,大量运用象征、隐喻、通感、蒙太奇、意识流等手法,可以说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一种实验和再生,接续了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流脉。
19、随着“白洋淀诗群”发展起来的是朦胧诗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的诗派,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强烈渴求的使者,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等人。长诗有杨炼、江河,以及后朦胧第三代以南方诗歌为主。
19、王蒙,1953年着手写长篇处女作《青春万岁》,开始创作生涯。1956年创作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外,王蒙还写有《活动变形人》、“季节”系列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等。他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养分来求新求变,是新时期较早从事“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之一。(p238-242)20、余华是“先锋派”代表作家,其早期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常常以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的丑陋与阴暗,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早期小说的核心主题。在90年代以后,其小说创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注重凡俗生活的表现,以写实的手法来叙述一个个小人物生存故事,笔端透露出温情。《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艺术转型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与《活着》这篇小说一起,它们逼近生活真实,以平时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薄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
在混乱丑恶的现实中,在普通人历经重重灾难的内心中,余华发现了生存简单而完整的理由,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背景使余华成功挖掘出了挣扎在生活底层的人民用来独立抗衡苦难的精神来源。从《许三观卖血记》开始,余华开始了个人艺术的转型,他逐渐告别了以往的先锋姿态以写实的手法来叙述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每一次来贴近生活存在的本质。在叙述手法和艺术表现上,余华也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对结构进行的转换,极大限度地发挥人物对话时代背景的交代,叙事方法上对“重复”手法的大量运用。这是余华借助了西方的“原小说”对中国人的文化基因的回溯。(p3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