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戏剧鉴赏的学习感悟
浅谈戏剧鉴赏的学习感悟
一. 学习之前
在没有选修这门戏曲鉴赏课之前对戏曲知识了解仅限于听过几段非常经典的名段,比如《铡美案》中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天仙配》中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红楼梦》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只是觉得声音婉转悠扬,使得听惯了流行歌的耳朵生出新鲜感来,可是并不会引起多大的兴趣。一来是戏曲中所唱的离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二来戏曲“好听”的也就是那么几段,每年春晚上形而上的搞一下,我们这些外行人听来听去也就是那么几个调调,与五花八门的流行歌比起来难免显得单调乏味;而且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学习与生活压力日益增加,根本就没有那种雅兴去听如此“小资”的才子佳人的“咿咿呀呀”。到今天,戏曲这个昔日的艺术界的贵族已经是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了,对于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家”的儿女似乎懂不懂都无所谓,因为戏曲与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似乎真的扯不上关系。
但是在选修了戏曲鉴赏这门课之后,对中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戏曲的基础知识有了总体的概念,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听到一段戏就不想停下来,深刻的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
二. 学习之中
(一)首先,对戏曲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学习的内容大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曲的行当:生、旦、净、丑
2戏曲的身段:戏曲演员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出场、下场及在舞台中表演的台步也有固定的规范。优秀的程序演出是由内而外,目的是刻划戏中人物,重点在形神俱备。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程序化来表现,正是戏曲艺术不同于其他表演艺术的根本区别。戏曲是一代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戏曲艺术的表演手段,例如「四功五法」的「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步、法」,是历代戏曲表演艺术家们根据生活不断提炼、加工和编织,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3戏曲的舞台美术:包括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
4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我国戏曲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牌体的使用形式分为单曲体、循环体和多曲体。曲牌体曲牌联套时的使用往往由慢曲在前,急曲在后,排列的顺序通常组合为:散——慢——中——快——散。板腔体又叫做板式变化体。以一对上下句为基础,在变奏中突出节奏、节拍对比的作用。以不同板式的联结和变化作为音乐结构的基本手段,并配合腔调上的各种变化。
5戏曲中的声腔与剧种:由于各地戏曲声腔的差异,乐队组成的差别,演出风格的
特殊因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戏曲品种。
曲牌体高腔剧种:湘剧、川剧 6地方剧种:1)越剧2)沪剧3)黄梅戏
(二)《梅兰芳》观后感
其次,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了适应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让我们不仅对所学知识有更为形象的认识而且大大提高了我们对戏曲这门艺术的兴趣。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放的<<梅兰芳>>。全片以梅兰芳的人生轨迹为时间线,为我们展现了其一生中“死别”、“生离”、“聚散”三个重要片段,分别以亲情、爱欲和爱国之情为情感内核,阶段分明、层层递进。然而匪夷所思的是,随着情节的阶段式推进,我的观影情绪也跟着三步走,从心潮澎湃到开心一刻再到昏昏欲睡,这三段由于叙事手法和演员表现的迥异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水准, 全片以梅兰芳的人生轨迹为时间线,为我们展现了其一生中“死别”、“生离”、“聚散”三个重要片段,分别以亲情、爱欲和爱国之情为情感内核,阶段分明、层层递进。然而匪夷所思的是,随着情节的阶段式推进,我的观影情绪也跟着三步走,从心潮澎湃到开心一刻再到昏昏欲睡,这三段由于叙事手法和演员表现的迥异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水准。
这部影片中最让人无可争议的是黎明出场前的那部分部分。讲述梅兰芳的大伯和师父“十三燕”之死的“死别”篇是最像《霸王别姬》,也是最出彩的一章,出演的青年梅兰芳的新人余少群表现不俗,而饰演“十三燕”的老戏骨王学圻更是全片的一个亮点,两人的对手戏更堪称是全片的最高潮。虽然结局是以十三燕之死而告终,但正是十三燕教会了梅兰芳“输不可怕,怕才可怕”的道理,而梅兰芳也一直以其死前托付与他的“提高伶人的地位”为一生的目标,可以说,十三燕这个人物影响了梅兰芳的一生。最让我感动的是与梅兰芳打擂的最后一场,他知道自己必输,而输也意味着自己生命的终结,但他还是选择了登台,因为对他而言怕比输更可怕。面对被人蓄意破坏后一片狼藉空无一人的“座儿”,他气定神闲地唱完最后一句《定军山》,在他认为“最神圣”的戏台上给自己的艺术生涯和生命划上了完美而悲壮的休止符。这是全片唯一使我落下泪的场景,也是能让我找到一些《霸王别姬》的影子的一个段落,有一种英雄落寞的感觉。
(三)最后,老师的个人魅力为整个课堂增色不少。印象中以往的公选课的老师都是平平淡淡的讲一下,同学们也都心照不宣,公选课嘛只要最后交上作业是肯定可以过的,老师何苦为难学生啊!所以公选课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自由交流而已,老师温和的声音只是充当背景音乐而已。可是,这次的公选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公选课的意义所在。给我们讲课的老师永远都是笑容满面、激情澎湃的,最吸引人的就是老师的声音,时而浑厚,时而高亢,时而低缓抒情,时而急促激情,与所讲的内容浑然一体。在讲到兴起之处,老师还会唱几句,这种用音乐与戏曲结合教学的方法,独特、有用,别有韵味。老师还教我们表演水袖,唱京歌《梨花颂》,形体表演,讲了老师学京剧的经历,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习惯,都令我受益匪浅。
三. 学习之后
戏曲鉴赏这门课虽然上完了,但是因这门课对戏曲所产生的热爱之情将会伴随着我的一生。但是我清楚,这门课带给我们的只是戏曲的一些皮毛知识。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是一代一代的戏曲前辈不断钻研,不断开垦的成果。我们虽不能像专业人士那样在戏曲艺术本身上有什么成就。我们能做的就是有意识的将戏曲发扬光大,树立正确的观念,戏曲是大众的艺术,是所有中华儿女共有的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保护来继承,甚至让戏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戏曲艺术造福全人类。
第二篇:戏剧鉴赏的学习感悟
戏曲赏析的学习感悟
在选修这门戏曲赏析课之前,我对戏曲知识了解仅限于听过几段非常经典的名段,比如《天仙配》中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红楼梦》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等名段。对于戏曲也只是觉得声音婉转悠扬,偶尔听一听也略有风味,可是并不会引起多大的兴趣。但是在选修了戏曲赏析这门课之后,对中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戏曲的基础知识有了总体的概念,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听到一段戏就不想停下来,深刻的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中国戏曲种类颇多,位居第一的便是国粹京剧,其次便是以浙江为主的越剧了。
越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她把编、导、音乐、舞美、表演等诸多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且使它们各自发挥特点,把欣赏者带入了一个个美仑美奂的艺术境地。越剧在中国的戏曲中确实很年轻,但在这些反映一个剧种优秀于否的形式上,她继承了传统戏曲精华,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善于借鉴其它剧种优点,使这门年轻的艺术具有优美、抒情、清新、细腻的特色和浓郁的江南气息。越剧在戏曲中,也应该可以算是“婉约”一派。我们在细细品味江南美的同时,又如同欣赏着中国古典文学。或许会感觉出一丁点“哀怨”,或者说是“伤怀”,越剧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形成发展起来,或多或少带上了这种色
彩。而这“伤怀”、“哀怨”,除了越剧与众不同的音乐表达之外,她那委婉动人、流畅清新、既被诗化而又通俗的语言,也淡淡地体现了她在艺术表达上的精髓。
戏曲名著的语言,在顾及舞台演出实际效果和一般观众的欣赏能力、避免出现一味追求骈丽繁华的弊病的前提下,要做到雅而易懂,俗而不陋。很多戏曲的语言,都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而在此基础上又往往融化古典诗词的名篇佳句,创造性地吸收前人的艺术成果,在一出戏中,经常会出现唐诗、宋词、元曲的意境与妙句,层见叠出,而又水乳交融,妙合无间。
越剧在继承这些古老剧中代表戏曲特色的形式的同时,她有自己新的发展,新的变化。也因为她又是一种新兴剧种,更能接近观众,接近现实。越剧语言常常因剧情的不同,所表达内容的不同,从而显的层次分明。在王候将相、达官显贵、才子佳人、市井小民的各个人物面上,在忠、奸形象的表现上,因描写的侧重点的不同而产生了多样化。
故事总会因为人物性格、素养的差异,表现在语言上各有特点。这种特点在大多数戏曲、小说、影视剧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例子不胜枚举。如果要做到戏曲故事的生动形象,就必须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的特点,从而把上述的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越剧是有这一艺术形式的,而且是完美的。她能从人物的语言上去解读人物性格,体会人物的情感,并随之影响着整个故事情节。
曹雪芹的《葬花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也是《红楼梦》诸多诗
词中佳作。不仅表现出了林黛玉这个人物性格,而且也暗示了她的命运。在《红》剧深奥的艺术手法下,此诗也有点难懂,至少对普通观众来说是不能轻松地理解的,而且相对较长。于是也就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过来,需要有一种新的方法去诠释,新的语言去表达。这段越剧的《葬花》词就相当的不错,前面四句是十字句,是三三四的句式,形成了独特的美感。唱词哀怨缠绵,抑郁婉转,悲切凄凉。成功地表达了林黛玉面对落花触景生情,借物抒情的心境。“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这里写出也唱出了林黛玉渴望知音,对贾府中看似友善亲和的面孔的不信任,会在孤独无援的情况下遭受欺凌,或许她认为已经遭到了欺凌。也为后文贾宝玉的出场做了铺叙。这段唱词虽比原著短很多,但在思想的表达上,却毫不逊色,实为成功的“佳作”。
戏曲是大众的艺术,是所有中华儿女共有的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保护来继承,甚至让戏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戏曲艺术造福全人类。
第三篇:浅谈戏剧鉴赏的学习感悟
浅谈戏剧鉴赏的学习感悟
一. 学习之前
在没有选修这门戏曲鉴赏课之前对戏曲知识了解仅限于听过几段非常经典的名段,比如《铡美案》中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女驸马》中的“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正状元,正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天仙配》中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红楼梦》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只是觉得声音婉转悠扬,使得听惯了流行歌的耳朵生出新鲜感来,可是并不会引起多大的兴趣。一来是戏曲中所唱的离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二来戏曲“好听”的也就是那么几段,每年春晚上形而上的搞一下,我们这些外行人听来听去也就是那么几个调调,与五花八门的流行歌比起来难免显得单调乏味;而且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学习与生活压力日益增加,根本就没有那种雅兴去听如此“小资”的才子佳人的“咿咿呀呀”。到今天,戏曲这个昔日的艺术界的贵族已经是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了,对于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家”的儿女似乎懂不懂都无所谓,因为戏曲与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似乎真的扯不上关系。
但是在选修了戏曲鉴赏这门课之后,对中国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戏曲的基础知识有了总体的概念,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听到一段戏就不想停下来,深刻的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
二. 学习之中
(一)首先,对戏曲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学习的内容大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1)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2)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3)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4)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
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2.戏曲的行当:生、旦、净、丑
3.戏曲的身段:戏曲演员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出场、下场及在舞台中表演的台步也有固定的规范。优秀的程序演出是由内而外,目的是刻划戏中人物,重点在形神俱备。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程序化来表现,正是戏曲艺术不同于其他表演艺术的根本区别。戏曲是一代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戏曲艺术的表演手段,例如「四功五法」的「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步、法」,是历代戏曲表演艺术家们根据生活不断提炼、加工和编织,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4.戏曲的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其中声乐分为唱腔和念白两类。唱腔又可分为抒情性唱腔,其特点是:字少腔多,旋律性强;叙事性唱腔,其特点是:字少腔多,朗诵性强;戏曲性唱腔:主要是散板和摇板。器乐分为文物场面的伴奏音乐和过场音乐两种。文场的音乐主要是管弦乐,武昌的音乐则以打击乐为主。
5.戏曲的舞台美术:包括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
6.戏曲中的板式:
1)原板:中速。因为是主板又叫做一眼板,可抒情、可叙事。是板腔体戏曲音乐中应用最广泛的板式,是一切板腔体戏曲的基础。
2)慢板:速度最慢。旋律优美、抒情。表现深沉、细腻的情感。在板腔体音乐中,慢板是音乐上最丰富、最抒情的一种板式。
3)流水板:在原板的基础上速度加快
4)紧打慢唱
5)散板
6)滚板:表现悲伤哭泣的板式
7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我国戏曲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牌体的使用形式分为单曲体、循环体和多曲体。曲牌体曲牌联套时的使用往往由慢曲在前,急曲在后,排列的顺序通常组合为:散——慢——中——快——散。板腔体又叫做板式变化体。以一对上下句为基础,在变奏中突出节奏、节拍对比的作用。以不同板式的联结和变化作为音乐结构的基本手段,并配合腔调上的各种变化。
8.戏曲中的声腔与剧种:由于各地戏曲声腔的差异,乐队组成的差别,演出风格的 特殊因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戏曲品种。
1)高腔:
高腔音乐的外部形式特征,可概括为三个字:帮、打、唱。帮,指后台帮腔。打,指打
击乐伴奏。唱,指除帮腔之外的脚色之唱。与昆腔、梆子腔、皮簧腔相比,高腔较为独特的演唱形式“帮腔”自然比较突出,传统高腔的帮腔由担任打击乐伴奏的乐队演唱,通常是由鼓师领帮,众乐手齐唱。从戏剧的角度看,帮腔有着渲染戏剧气氛、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等作用。
曲牌体高腔剧种:湘剧、川剧
2)昆腔:昆腔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他在江苏昆山形成后流传到各地,与当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从而构成了昆腔腔系。昆腔原称昆山腔简称昆腔。
3)梆子腔:又有西秦腔、乱弹、秦腔之称。在梆子腔形成之前,戏曲音乐(昆腔、高腔)都以曲牌为其结构单位,这种结构形式称为“曲牌体”。梆子腔形成后,它的以一对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单位的唱腔结构形式,标志了“板腔体”戏曲的形成。
4)皮黄腔:以二簧腔及西皮腔作为主要腔调的剧种,均属皮簧腔。如徽剧、汉剧、京剧、粤剧和湘剧、赣剧、桂剧中的南北路及川剧胡琴腔,滇剧的襄阳腔、胡琴腔等,全国不下20多个剧种。
9.地方剧种:1)越剧2)沪剧3)黄梅戏
(二)其次,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了适应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让我们不仅对所学知识有更为形象的认识而且大大提高了我们对戏曲这门艺术的兴趣。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在讲到戏曲流派的分类的时候,放了一段《空城计》诸葛亮的那段经典唱词“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演绎同一段戏,在对比中,乐趣顿显,而且很容易发现自己比较喜欢哪种类型的“诸葛亮”,有的唱腔圆滑世故,有的唱腔浑厚深沉,有的唱腔俏皮又不失谋略的展现,各有各的长处。在讲到各种剧种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爱上了昆剧。以前,是比较喜欢黄梅戏的,因为黄梅戏唱的与普通话极为相似,对于戏曲外行的人来说,也能听懂。而且黄梅戏的唱腔优美是在大众的常规审美范围内,比较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在系统的欣赏了各种不同的剧中之后,发现了昆剧独具味道的审美情趣。昆剧自形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可谓是中国戏曲中的前辈。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昆剧的念白也很有特点,由于昆剧是从吴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昆
剧艺术经过多年的磨合加工,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又长期在中国戏曲中占据独尊地位,所以昆剧艺术被尊为“百戏之祖”,对整个戏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地方戏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它的艺术养分,其中还留有部分的昆腔戏。昆剧演绎的内容多为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轻轻浅浅的声调诉说爱怨情仇的苦与乐,唱词文学性较强,服装身段舞台背景无不优雅迷人。真是让人不得不爱。
(三)最后,老师的个人魅力为整个课堂增色不少。印象中以往的公选课的老师都是平平淡淡的讲一下,同学们也都心照不宣,公选课嘛只要最后交上作业是肯定可以过的,老师何苦为难学生啊!所以公选课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自由交流而已,老师温和的声音只是充当背景音乐而已。可是,这次的公选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公选课的意义所在。给我们讲课的老师永远都是笑容满面、激情澎湃的,最吸引人的就是老师的声音,时而浑厚,时而高亢,时而低缓抒情,时而急促激情,与所讲的内容浑然一体。在讲到兴起之处,老师还会唱几句,这种用音乐与戏曲结合教学的方法,独特、有用,别有韵味。
三. 学习之后
戏曲鉴赏这门课虽然上完了,但是因这门课对戏曲所产生的热爱之情将会伴随着我的一生。但是我清楚,这门课带给我们的只是戏曲的一些皮毛知识。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是一代一代的戏曲前辈不断钻研,不断开垦的成果。我们虽不能像专业人士那样在戏曲艺术本身上有什么成就。我们能做的就是有意识的将戏曲发扬光大,树立正确的观念,戏曲是大众的艺术,是所有中华儿女共有的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保护来继承,甚至让戏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戏曲艺术造福全人类。
第四篇:戏剧鉴赏
在“爱美戏”或称作现代剧的话剧在中国出现之前,剧场里上演的剧目基本是古代戏剧或民间传说改编的戏曲。尤其是京剧,传统剧目是京剧舞台上长盛不衰的保留剧目。观众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传统剧目的内容、观念以及形式有直接的关系。它所张显的忠效节义是传统剧目的核心主题。但值得注意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风靡一时的“文明戏”或爱美剧,以及延安时期对传统戏剧的重写,对民众欣赏趣味的重塑,使过去的广泛流传的传统戏剧处于不战自败的境地。这并不是说意识形态的意愿在民间已经完全实现,而是传统戏剧所宣扬的内容已经不再具有合法性。因此,在民间作为重要传播场所的剧院,必然面临着内容的“现代”转换。但这一转换却经历了复杂、艰难的一波三折。
一、面对传统、民间的矛盾和处理的困境
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标志性的开端,始于1944年。这一年延安评剧院上映了由扬绍萱、齐燕铭执笔的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毛泽东看过演出后曾给剧院写信说:“看了你们的戏,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我向你们致谢,并请代向演员们致谢。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酒席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有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所以值得庆贺。你们这个开端将是旧剧革命划时代的开端,我想到这一点就十分高兴,希望你们多演、蔚成风气,推向全国去。”毛泽东对戏剧的理解密切地联系着他的文艺功能观、历史观。他希望包括戏剧在内的文艺能够直接服务于战时需要,并在最大的范围内实现民众的全员动员。另一方面,毛泽东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历史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戏剧舞台的主体。《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松花江上》、《白山黑水》等新编历史剧的成功,《白毛女》、《蓝花花》、《刘胡兰》、《赤叶河》等现代革命戏剧的生产组织经验,部分地实现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也形象地诠释了毛泽东的历史观。同时这一新的戏剧现象也为剧院的“现代”转换提供了最初的范型。
但是,在戏剧领域内,我们发现文艺政策的不确定性事实上从共和国政权尚未建立起就已经开始。194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社论指出:“我们对于旧剧,必须加以改革,因为旧剧也和旧的文化教育的其他部门一样,是反动的旧的压迫阶级用以欺骗和压迫劳动群众的一种重要的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不需要欺骗与压迫劳动群众,相反,我们要帮助和鼓励劳动群众去反对与消灭这种欺骗与压迫,所以我们对于旧剧必须加以改革。”因为“它们绝大部分还是旧的封建内容,没有经过必要的改造”。社论同时注意到,虽然新型的农村剧团已经相当普遍,农民也喜欢看新戏,自己也会演新戏,但“广大农民对旧戏还是喜爱的,每逢赶集赶庙唱旧戏的时候,观众十分拥挤,有的竟从数十里以外赶来看戏,成为农民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城市中,旧剧更经常保持相当固定的观众,石家庄一处就有九个旧戏院,每天观众达万人,各种旧剧中又以平剧流行最广,影响最大。”既要改革,又要考虑民众的审美趣味和民间传统,《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提出了戏剧的“有利有害与无害”的类别划分。1在明令禁演的有害戏剧中列出了有代表性的共五出。但解放后,“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专设戏曲改进局,次年7月,文化部专门邀请戏曲界代表人物与戏曲改进局的负责人,共同组建了„戏曲改进委员会‟,“作为„戏改‟最高顾问机关。这个以文化部副部长周扬为主任的专门机构,在7月11日下午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颁布了对12个剧目的禁演决定,它们是《杀子报》、《九更天》、《滑油山》、《奇冤报》、《海慧寺》、《双钉记》、《探阴山》、《大香山》、《关公显圣》、《双沙河》、《铁公鸡》、《活捉三郎》。此后,1951年6月7日,文化部通令停演《大劈棺》;7月12日,文化部发文禁演京剧《全部钟馗》,文中专门说明昆曲《嫁妹》应予保留;1951年11月5日,文化部发文同意东北文化部禁演《黄氏女游阴》、《活捉南三复》、《活捉王魁》、《阴魂奇案》、《因果美报》、《僵尸复仇记》等6出评剧,并决定京剧《薛礼征东》、《八月十五杀鞑子》等两出戏不在少数民族地区上演;1952年3月7日,文化部通知,同意热河省文教厅报请禁演全部《小老妈》(包括《老妈开唠》、《枪毙小老妈》二剧);1952年6月21日,文化部在接天津市文化局报告后,指示东北文化局查禁京剧《引狼入室》。”2这样,在50年代初期,禁演的传统剧目就达26种之多。
对传统剧目的识别与禁演,无可避免地要产生巨大的矛盾。这一矛盾不只是意识形态的分歧,同时它所引起的还有文艺政策与社会生活、社会安定等直接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各地对禁演剧目执行的情况不同,致使传统剧目在演出市场日益贫乏。这样,中央的文艺政策不得不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就在中央文化部发出查禁京剧《引狼如室》不到半年的时间,《人民日报》就又发表了《正确地对待祖国的戏曲遗产》的社论,社论指出:
“在已往的三年中,中央、各大行政区、各省文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对中央的戏曲改革政策没有作认真的深入的传达,对各地戏曲工作干部没有进行认真的经常的教育,直到现在,中央的戏曲改革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情况,是非常不能令人满意的。目前各地戏曲改革工作中的严重缺点,主要表现为对待戏曲遗产的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以粗暴的态度对待遗产,一种是在艺术改革上采取了保守的态度。这两种错误态度是戏曲改革工作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必须坚决地加以反对。
各地戏曲工作干部中有不少优秀的工作者,他们依靠当地艺人的通力合作,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遗产,因而取得了成绩;但也有不少戏曲工作干部长时期不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思想水平与文艺修养,经常以不可容忍的粗暴态度对待戏曲遗产。他们对民族戏曲的优良传统,对民族戏曲中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毫不理解;相反地,往往借口其中含有封建性而一概加以否定,甚至公然违反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不经任何请示而随便采用禁演和各种变相禁演的办法,使艺人生活发生困难,引起群众的不满。他们在修改或改编剧本的时候,不是和艺人密切合作审慎从事,而是听凭主观的一知半解,对群众中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采取轻举妄动的态度,随便窜改,因而经常发生反历史主义和反艺术的错误,破坏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完整。”3
到了1956年,在民间演艺界情况变得更加严峻,为此,《人民日报》发表了《重视民间艺人》的社论。社论认为民间职业艺人是一支极大的艺术队伍,“这支队伍,解放以来,在各地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之下,经过各种社会改革和戏曲改革,政治上思想上进步很大,艺术业务有了提高,经营管理有了改进,广大艺人的生活一般地也有所改善,他们在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近两三年出现了一种值得严重注意的现象,就是:不少剧团和艺人延长节目日益贫乏,艺术质量不能很快地提高,上座率下降,虽然增加演出场次,收入仍然不多,许多艺人生活十分困难。例如,上海原有的一百零二个民间职业剧团,就有半数以上经济困难,有一个著名演员一个月只分到十多块钱,有些艺人贫病交加,无以为生。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这自然有种种社会历史原因,但主要地由于文化部门缺乏对于国家文化事业的整体观念,只看到少数国家举办的艺术表演团体,不注意民间艺术队伍,轻视民族艺术遗产、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在戏曲改革中存在着某些粗暴的做法;对民间艺人的生活疾苦采取了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因此,各行各业一般地都已得到了妥善的安排,而惟独这支民间艺术队伍好象没有娘的孩子,至今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照顾和领导。此外,某些地方的少数干部竟还有欺凌和侮辱民间艺人、对于他们的演出活动加以刁难和粗暴干涉的情形,这就更加加重了民间艺术队伍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4在文艺政策调整过程中,类似这样富于人情人性意味的表达是不多见。把文艺政策同艺人的经济收入、生活状况相联系的思路,也是非常少见的。但它却从一个方面透露了文艺政策变化对传统戏曲、职业艺人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对剧场这个“阵地”的占领,虽然是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战
略方针之一,但由于民间演出场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在实施的过程中始终是充满矛盾的。比如,文化部明令禁演26出戏之后,各地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是十分惊人的。辽西省禁演的戏达300多出,徐州地区禁演200多出,还有的地方允许演出的只剩下几出戏。正是因为这种激进的文艺政策,才导致了民间艺人生活状况的恶化。但在以往发布或讨论文艺政策时,我们还很少发现文艺政策关心、注意到与艺人经济收入、生活状况的联系。
这种状况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文艺方针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放宽虽然有诸多的原因和背景,但可以肯定的是,戏剧市场的凋敝、几十万艺人生活的困难,显然是不能忽视的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1957年4月27日,文化部副部长刘芝明在会上作了题为《大胆放手,开放戏曲剧目》的发言,就会议提出的“大放手,开放戏曲剧目”的戏曲政策,阐明了为什么要“大放手”,以及“大放手会不会使戏剧领域恢复1949年以前的状况”的问题,他指出:“如果说在解放初期,必须采取一些禁毒的方式,才能使好花放出来;那么,在今天,就必须采取竞赛的方式,才能使好花开得更多更好。”在代表文化部作的这个总结发言中,他甚至公开表示1950年代初以来一直备受批判的“连台本戏”和“幕表戏”也是“花”,也“应允许它们存在”。5《人民日报》则在同一天专门发表题为《大胆放手,开放剧目》的社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1957年5月17日,文化部宣布对1950年代初禁演的26个剧目“开禁”,发布了“文化部关于开放„禁戏‟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说,鉴于1950年代初的禁戏“妨碍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决定“除已明令解禁的《乌盆记》和《探阴山》外,以前所有禁演剧目,一律开放。”这个通知不仅仅发给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也不是秘密文件,它明确要求将这一解禁决定“通知各地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包括民间职业剧团)。”6
因此,面对与戏剧相关的文艺政策的调整或改变,我们不应仅仅看作是与意识形态的紧张或开放有关。事实上,这一改变或不确定性,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试图将“现代”置换传统的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可避免的矛盾。政策的变化,恰恰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面对民间传统趣味和支配力量的焦虑、徘徊以及社会问题的牵制所造成的困境和处理的困难。
二、“传统之死”
对传统戏剧态度的变化,总是联系着对传统戏剧的评价和对其在演出市场情况的评价。但这一评价是由谁作出的,或依据什么作出的,显然是个问题。在对传统戏剧的态度上,作为演出主体的艺人的声音始终是缺席的,而作为接受主体的“人民”,是无法、也是不能“说话的。因此,只要话语权利拥有者的判断、立场和态度稍有变化,传统戏剧的命运就会随之发生变化。50年代对传统戏剧的“禁”与“放”,反映了那个时期
注释
1、这个划分的标准和代表性剧目如下:“第一、是有利的部分,这是旧剧遗产的合理部分,必须加以发扬。这包括一切反抗封建压迫,反抗贪官污吏的(如《反徐州》、《打渔杀家》、《五人义》等),歌颂民族气节的(如《苏武牧羊》、《史可法守扬州》等),暴露与讽刺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如《四进士》、《贺后骂殿》等),反对恶霸行为的(如《八腊图》、《问樵闹府》等)以及反对家庭压迫,歌颂婚姻自主,急公好义,勤俭起家的剧目。第二、是无害的部分,如很多历史戏(如《群英会》、《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对群众虽无多大益处,但也无害处,从这些戏里还可获得历史知识与历史教训,启发与增加我们的智慧。第三、有害的部分,包括一切提倡封建压迫奴隶道德的(如《九更天》《翠屏山》等)提倡民族失节的(如
《四郎探母》),提倡迷信愚昧的如舞台上神鬼出现,强调宣传神仙是人生主宰者等等,至于一般神话故事,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则是可以演的,以及一切提倡淫乱享乐与色情的(如《游龙戏凤》、《醉酒》等,这些戏应该加以禁演或经过重大修改、或在重要关节上加以修改后方准演出。第一与第二节目都是不加修改或稍加修改即可演出的,第二类节目尤其占旧剧中的极大部分。在修改对象上,除了旧剧以外,应当特别着重地方戏的改革。各种地方戏的剧目是很多的,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记忆搜集。这些戏许多是口头传授的,保留在旧剧人的脑子里,应当把他们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审定与修改。这部分遗产的发掘,对于改革与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歌剧,将是极为珍贵的。见194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2、傅谨:《中国:禁戏50年》,载《小说家》1999年3期。
3、《正确地对待祖国的戏曲遗产》,载《人民日报》1952年11月6日。
4、《重视民间艺人》,《人民日报》社论,1956年10月2日。
5、刘芝明:《大胆放手,开放戏曲曲目——在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上的总结发言》,载《戏曲研究》1957年4期。
6、《文化部关于开放“禁戏”的通知》,转引自傅谨《中国:禁戏50年》。
第五篇:戏剧鉴赏作业
从《茶馆》浅析话剧艺术的精髓
话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其出现以来,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本文将从优秀的话剧代表作品《茶馆》来分析话剧艺术的特点以及精髓。话剧艺术的特点首先是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利于演员表演剧情,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是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是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四是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茶馆》没有选取重大的社会题材,没有去描写中国近戊戌变法以来的重大实践和重要的人物,而是通过“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的方法,通过“裕泰”茶馆的兴衰来展现的。茶馆作为社会的一个“窗口”,就是一个小的社会。通过它的每况愈下,最终为黑暗所吞没,展现出一个时代不如一个时代的历史事实,揭示出吃人的旧社会必然要灭亡的历史规律。
它创造了东方舞台的奇迹,创造了中国话剧的辉煌。重看《茶馆》仿佛又看到了作者那满怀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的赤诚之心。《茶馆》描绘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这三个历史时期。它使我们面对着清廷的没落、军阀混战、帝国主义的侵略、农村的破产和凋敝、人民的苦难、统治者的野蛮和腐朽。善良的受凌辱,正义的遭践踏,美好的被毁灭,不屈者则在寻出路。透过《茶馆》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对话剧事业的贡献,开创了舞台视野的新格局。
作为一名小说家,老舍的艺术视野是开阔的。他能够站在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学的角度,娴熟自如在小说世界流连。但老舍转向话剧创作之后,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个他尚不熟悉的舞台,他感到舞台的限制和束缚。他将舞台放置在一个茶馆里,而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所,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年来的变迁。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小小的茶馆,反映社会的沧桑变迁,无形之间有种立体感,将整个社会的缩影搬上了历史的舞台,用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同时传递出某种政治消
息。
老舍在人物安排和剧情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然松散而中心人物却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
题太远,以人物带动故事。
(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是由同一个演员
扮演,这样也会帮助故事的连续。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个演员扮演,就容易使
观众看出故事是连续下来的,即使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年。
(三)每个角色
都说自己的事情,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这么一来,厨子就像厨子,说书的更
像说书的了,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事。同时,把自己的事情又和时代相结合,像
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就是监狱里人多„„因此,人物
虽各说各的,可是又能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便看见了那
个时代的面貌。这样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各自的命运。
(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茶馆》的创作,老舍已经在俯视舞台。人物表现中,已不再介绍人物性格,他已经从舞台跳出来,俯视着历史和社会这个舞台,看那些人物独立地表演。人
物叙述说明性的语言逐渐减少。每个人物都具有舞台的独立性和表演性,他们的话语中包含着人物的全部信息:身份、地位、性格、生活现状等等。
《茶馆》的艺术构思是取材上的连贯。联想到其他的剧本无不体现这一特点
如《龙须沟》等。老舍以平民世界为主要的取材对象,平民世界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意蕴,以及真实动人的艺术效果。老舍目光紧盯着北京底层社会,紧紧抓
住底层社会市民的命运,始终洋溢着一种北京市民社会从根底上散发出的生活气
息,北京城虽然很大,甚至是皇城国都,但自古以来,北京这片土地上就更多地
带有一股特定的平民意味和气息,这就是北京城特有的性格。《茶馆》以茶馆为反映时代的舞台,抓住了平民的心态与性格。在某种意义上也
就抓住了北京城的本质和特点。
老舍的话剧是叙事结构上的相通。对老舍话剧的艺术结构历来有两种概括:
一个是“世态画卷式”,另一个是“人物展览式”。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共同显示
了老舍话剧写实型的基本形式。在老舍这种纯朴的写实的话剧形式中,又蕴含着
一种诗化的特色。从“人物展览式”的角度来看。诗化则体现在剧中的每一个形
象,既是那样的真实具体,又都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象征意义,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超越了具体的人事而具有形而上学的哲学意蕴。老舍采用“人物展览式”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搬上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使观众从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动中,看到三个时代的无可救药,也看到北京底层市民的悲惨命运。
老舍话剧是人物塑造上的延续。在老舍的人物画廊中,刻画最成功也是成就最大的就是底层市民形象。老舍不仅写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更是把底层平民看作一个形象整体来塑造的。老舍对底层市民形象的成功塑造,又并不是简单地表现自身、描写自我,而是集中体现了老舍对底层市民这一阶层的独特见解。老舍通过他笔下一个又一个的市民形象如:秦二爷、松二爷、王利发等,诉说着他们来自社会最底层的生活感受,表达他们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同时也深刻地表明老舍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老舍对他笔下那些底层贫穷的市民形象,没有采取一味同情的态度,而是在充分理解他们现实遭遇的同时,也对他们身上的种种局限,甚至是他们身上的某些国民劣根性,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切的批判。
老舍话剧是语言风格上的承传和文化属性的体现。《茶馆》里的人物和故事,无一不是以文化审视和文化批判为核心焦点的。《茶馆》里的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以及秦仲义秦二爷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他们各自鲜明独特的的性格,归根到底显示的是一种文化的属性,而他们各自的悲惨命运,也同样显示出一种文化的悲剧。王利发一生卑微懦弱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理想,既有传统处世哲学的深刻影响,又有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冲撞的深刻矛盾。王利发作为一个安分守己的底层市民的代表,他的走投无路,既是腐朽黑暗的世道使然,也是那种逆来顺受的奴性文化使然。秦二爷在“谭翤同问斩”、戊戌变法失败的时候,敢于同庞太监叫板对阵,并不是简单的“胆大玩命”而是一个文化的侧影,他与庞太监“斗嘴皮”的底气,来自于他的实业和实力,这就是近代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进步的些许自觉与自信。
老舍话剧的价值和魅力,还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他的个性化的追求,老舍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追求,他要求自己剧中的人物必须做到“开口就响”,“话到人到!”就是说剧中人物在初次出场时,一开口就能闻声见人,神形毕现,几句话甚至是一句话就能把人物最基本的性情和性格特征凸显出来。从《龙须沟》
到《茶馆》,那么多的剧中人物,都显示出这种“开口就响”的本领。这一“绝活儿”既体现了老舍对生活的熟悉、对人物的熟悉,也体现了他对语言与人物、语言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真切体悟和准确把握。二是它特有的朴素美,老舍话剧以其生活的原汁原味而展现出一种质朴无华的风格。从《龙须沟》到《茶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不就是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吗?没有一丝一毫的奇光异彩,全是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的生活。正是老舍在剧作中那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命运,在那些原汁原味的生活故事中,蕴涵着诗意和哲理。
简而言之,老舍的话剧创造了中国话剧事业的辉煌。他对话剧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他的话剧创作方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创作出来的话剧受到观众们的喜爱,成为话剧史上的不朽之作。纵观中国百年话剧史,老舍为发展和开创社会主义话剧事业的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今天话剧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从《茶馆》浅析话剧艺术的精髓
系别:xxxx学院
专业:国际商务
班级:xxxx班
姓名:xxxx
学号:2007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