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支树平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总局支树平局长在全国质检系统
半年工作总结大会讲话的体会
支树平局长在半年工作会议上讲话中,围绕年初确定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当前质监系统在质量安全方面、发展谋划方面、提升质监形象方面的目标任务,支树平局长的讲话言简意赅、针对性强,既生动又形象,既有部署又有思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对质检工作规律的新概括。
支局长在讲话中提到的12个问题是联系质检工作实际,是对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4个方面的深入深化。这次支树平局长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分成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四大块通过总结4个方面的工作成绩、解析4个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回答了质检工作“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四大块之间,既相互紧密联系,又可以独立成篇。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在逻辑上相互衔接。既回顾总结了今年年初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又深化、细化了今年年初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安排。解决了12个问题,就促进了质检事业的重大发展。
作为质监系统中的一员,通过学习支树平局长的重要讲话,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质监工作重要性,质监工作直接关系到全 国、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思考如何做好质监工作,才能更大发挥好质监工作的职能。质监工作的发展,不仅仅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一名质监人员的当前大事,只有通过创新发展提质量、保障安全促发展。才能不断的解决“四久”问题,不断的提质增效,才能把质监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才能更好的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改变精神面貌,克服懒惰思想。
一是克服“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思想。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陈旧、缺乏上进心、碌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方面。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强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开展工作,不断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二是克服庸、懒、散、软等思想。针对目前省局党组提出的许多公文久改不成,许多事情久拖不决,许多工作久推不动,许多毛病久批不改等问题。及时进行反思,不断的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中成为能够让同事称心,处 2 长放心的优秀机关人员。三是克服害怕吃亏的思想。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要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害怕干”为“敢于干”。在工作中,要认清职责,勇担责任,创新方法,迎难而上,只要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能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促进质监系统的健康发展,怎么干好就怎么干,怎么干行就怎么干;能用什么办法就用什么办法,什么办法管用就用什么办法。
二、加强素质提升,增强使命意识。
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强化学习意识。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还要学习与质监业务相关的知识,更要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无论任务有多重,时间有多紧,都必须及时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干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履职尽责是对公务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我们要怀着对党、对人民负责和对质监事业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中要讲原则,做到公道正派,要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强化卫士意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忠实履行职责,提高工作质量,3 提升自身素质。
三、提高工作标准,树立服务理念。
不断树立人民质监为人民的理念,自觉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一是在文字水平、文字材料方面。文字水平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大局意识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在文字写作中要敢于吃苦,耐得住寂寞,勤于积累和善于创新,多读、多看、多写,多调查研究,要有高度责任感,高标准、严要求,提高文字材料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工作方面。按照省局提出的“四久”问题,认真检查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各项工作力争做到认真负责、刻苦学习、雷厉风行、精益求精,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追求卓绝,提高工作质量。三是完成任务方面。这次“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明确提出要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影响质监事业发展的能力不强、质量不高、效率低下问题。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敢于负责,勇担责任,把心思用在完成任务上,强化时间意识、效率意识、节点意识,雷厉风行、争分夺秒,盯紧抓死,切实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打折扣,完成任务高效率”。
第二篇:学习支树平局长讲话的心得体会
学习支树平局长讲话的心得体会:
以服务落实和谐质检诠释服务型政府建设
——学习支树平局长在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讲话的心得体会
摘要:质检信息化建设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质检信息化不仅是推动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实现质检应急常态化部署的有力手段
。遵循物联网数据聚合意义上的产业发展方向,借鉴云计算面向服务的模式,以服务导向来规划质检监管体系的发展方向,以服务型监管介入“基层”,扩大“监”的范畴,达成强化“管”的目的。以面向社会统一、一站式的服务推进监管“条”的信息共享,规范和推动监管“块”的积极质量监督行为。在执行质检“十二五”规划过程中,凸显以服务强化组织管理,以服务深化监管力度,以服务细化监管颗粒,实现常态化监管机制的管理创新模式。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质量监督服务监管融合物联网应用云计算服务
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信息中心领导向我们介绍了质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同时,我们又认真学习了支树平局长在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深感信息与质检工作的密不可分与必不可少,从中学习到很多质检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知识与科学内涵。
下面是我们在学习总局领导讲话中的点滴体会,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
重点关注
新闻说到底就是一种信息的索取与传播。政府形象,百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几乎所有都涉及质量的问题,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速度快慢,百姓对政府方针政策正确、快速的了解与认识,又决定着社会和谐与政府形象。国务院领导曾在一次讲话中强调:质检工作就是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因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一番关于质检信息的讲话令人深感其重要性与前瞻性。质量与信息影响着社会稳定,质量与信息又涉及政府形象。在理论上理解支树平局长这篇关于质检信息的深刻论述,就能从具体工作中感知一种行为、一种情感:身为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的支树平,为什么上任不久就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最具信息前沿的12365质量热线?为什么他如此坚定地要求在质量工作规划中,尽快地使12365热线成为质检工作的“生命线”?杨刚副局长在具体工作中,甚至提出了“限时”完成这项工作。
宏观要求
8月25日,支树平局长在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质检信息化建设,根本目的在于服务,通过服务提高质检效能,通过服务满足公众需求。”质检总局在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精神过程中,理解其中“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工作方法,其实质是推动电子政务的战略导向从提高行政效率的“工具”、“途径”层面,转变为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导向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出发点,服务导向的电子政务不是按照政府部门的指令来提供服务,而是面向用户的需求及条块信息归属来提供整合后的一站式和一体化服务。我们从这个角度认识质检打造面向全国的服务型监管平台,就是在以服务强化监管的同时,凸显以服务强化组织管理,以服务加大监管力度,以服务细化监管颗粒,实现常态化监管机制的管理创新模式。
支局长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水平。当前重点是抓好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共建共用。12365是群众表达质量诉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是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最快捷、最有力的抓手。全国12365系统共建共用工作,要按照进度抓紧落实,力争2012年底有一半以上的地方联网试运行,2012年底全面实现全系统联网。这是对人民群众态度问题,必须当做一项硬任务来抓。如果不能面对老百姓的举报投诉,何谈人民质检?何谈质检为民?群众的信息都找不到,你接不到群众信息,光凭你监管,那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让人民群众有了问题找质检,有了问题能找到质检。一年12个月365天,质检天天在你身边。必须给老百姓一个窗口,这样老百姓才能感觉到质检的存在。”
12365质检门户
通过建立质检统一门户,在服务过程中强化“监”的溯源能力,保障“管”的实时有效。互联网上的非实名制言论形式,使群体行为可以非常敏感地依赖于个体行为;典型例子是前段时间,一个来自网上的消费者抱怨悄然转变为一场严重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使某世界著名企业的ceo出面道歉,至今“某某门”给这家企业带来的恶劣影响还远未结束。这可能令那些反应迟缓的企业大吃一惊。一个企业历经岁月艰辛建立起来的公众与行业信任,可能被一夜摧毁。
在质检方面通过强化溯源能力,可以及时发现和研究那些因为质量、投诉处理效率等问题触发的相关事件,使其将整体问题区域化,区域问题局部化,局部问题细节化成为可能,实时发现及消化社会矛盾于个体,进而做到消
化复杂问题于无形。这是政府迫切需要的信息技术手段,弥合社会矛盾的有效方法,具体问题实体解决的新思路,是以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完成“和谐社会”构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象体现。
2月,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在社会转型期间往往会存在不断扩大的不稳定群体。于是,心态的包容性取代财产稳定性成为防止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质量监管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预防公众心态受到互联网舆论的激化。质检门户的建立是通过服务过程获取个体与厂家交互的统计数据,以及时的“疏”来明确并发现监管的具体目标,同时从质量监管服务过程的实践中,达成和完善质检内部各条块间逐渐形成的信息共享及协同配合。
具体实践
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要抓好总局应急指挥中心的规划建设,建成覆盖总局、省、市、县局及检验检疫分支机构的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够最有效地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及优化。“抓好质量工作是永恒的主题”也意味着质检应急必须完成常态化部署。我们依托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基于电信运营商基础设施的建设,整合资源,从优化企业服务成本角度完成质检类社会应急的物理部署。以综合成本优势引导质检范畴内企业应急体系及应急联动处置体系的不断强化及完善,即以服务推动监管机制的常态化部署。同时质检应急的常态化部署从平战结合的角度,以全国广域部署的规模化、标准化管理处置体系,为国家其他部门提供“平战结合”的协同作战体系基础。
支局长针对质检信息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系统,顶层设计很重要,所以要把实施质检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与落实国家重大信息化专项规划密切结合,把信息技术与质检业务深度融合,高起点地做好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比如金质工程(二期)规划的立项,进一步做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的规划建设。”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质检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情况明、数据准、处理快。”并多次提到质检信息化要关注物联网泛在计算等新兴技术产业成果对质检信息化建设的支撑。物联网产业是基于我国在全球最具规模的通信网络,集合并延伸相关技术的典型应用,以社会总拥有成本的集约化、规模化,向社会低成本提供先进生产力;强化政府对文化、经济生活的溯源能力,优化社会管理模式,提升社会管理的预见性、计划性和处理事务的智慧程度。这种通过云计算这一软件产业面向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面向信息的深度融合、广域延展的数据聚合意义上的物联网应用,实现广义的监管与服务的有效互动,应该是我们质检体系建设中应吸收的积极元素。《规划》中明确在金质工程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建设,建设统一、共享、联动的质检电子政务体系,通过一体化系统平台规范质检体系服务监管形式。在面向企业以服务形式继续加强监管类业务系统建设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强化质检信息溯源能力。从面向质检管理服务对象的统一服务角度进一步完善质检各部门条块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以质检政务内网、外网和公共服务门户网间的交互发展,全面提高电子政务支撑政务业务的能力,为国家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应用系统提供丰富的信息应用技术支撑。
措施保障
支局长在讲话中清晰地指明:“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信息化基本装备,加快信息源、信息传输网络、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重点抓好宏观质量分析数据库、企业基础数据库、质量信用数据库等质检基础数据库群建设,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馈的快速通道,以数字化建设提升信息化的水平。”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质检电子政务体系也明确提出完善八大数据库,提供六大功能应用系统,优化五大网络,建设四大保障体系。特别是要通过面向社会的统一服务平台,将其中的监测分析类业务系统、宏观决策类业务系统、12365行政执法系统、政务公开类业务系统、社会应急类业务系统、内部管理类业务系统,这六大应用系统在服务过程中优化信息共享模式,强化信息共享程度,在信息共享的同时收获信息资产增值及管理模式优化的社会化成果。
支局长在讲话中反复强调12365的作用,我们的理解是从情感上反映了国家质检是人民质检的理念,从技术上是在要强化质检门户的建立,针对质检管理体系中的具体需求,实现公众有产品质量问题访问质检门户,质检门户定位相关责任人。“必须给老百姓一个窗口,这样老百姓才能感觉到质检的存在。另外就是两家要联起来,避免重复建设,因为这个主要平台是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疫你开发一个终端,然后你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现有的东西联起网来,现在非常便捷,信息化不难解决,加一个连接通道,然后一些发检验检疫的东西就送到检验检疫了,大家一起共享共用。其实这也跟我们建设和谐质检、大质检,我们两家的融合、合作,都是意义多多的事情,必须把它抓好”。通过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的服务创新监管形式,进一步拓展“金质工程”。
支局长明确指出:“要通过金质工程把全国质量技术监督业务联系起来,用电子检验检疫系统把全国检验检疫业务联系起来,用12365系统把全国质检系统投诉举报、咨询服务和应急指挥联系起来。要通过网络化建设,将总局与省局、直属局,再到市县局和分支局,以及主要监管企业、监管场所连接起来,还要将质检系统与地方的信息系统连接起来,以网络化建设促进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学习这段讲话,人民质检与百姓生活的息息相关充分地得到了体现。
目标实现
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就管理抓管理,必须统筹规划设计。要统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针对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最突出的问题,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整体规划,一年一年、一届一届地往前推进。要注重观念的转变、要素的集成、资源的整合、方法的改进,努力破解各种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束缚、保障性困扰,使社会管理在创新中加强,在加强中创新。”
支局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从政府工作层面来讲,政府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发展电子政务也面临新的挑战。”政府信息化不在于是否政府为主要出资者,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主导方向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就是政府信息化工程,其中商业机构关注商业价值实现,保障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是社会价值组织,必须关注社会价值实现,质检公共服务平台是典型的政府信息化工程,我们应积极吸收物联网应用及云计算服务的发展模式,依托我国公共通信服务体系,通过ict技术手段部署质检专网应用,在物联网范畴以系统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形式,向社会提供质检监管服务支撑平台。全面贯彻执行王岐山副总理在9月“质量月”提出的“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抓好质量工作是永恒的主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走质量强国之路,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的底线”重要指示,依循我国物联网发展总体规划,以通信服务形式延展质检的监管服务,通过监管与服务交替深化,解决质检监管体系中普遍存在的诸多“政府之不及,企业之不能”的相关问题,在质检领域诠释党中央“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以服务落实“质检强国”的总体目标。
第三篇:支树平局长视察海南工作
支局长讲话录音整理(一稿)
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海南,来到著名的文昌,来到热带植物隔离检疫中心,来看望我们基层的同志们,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也代表我们来的一行同志们向海南质检战线同志特别是检验检疫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也像省政府和文昌市政府领导表示感谢!
海南现在是全国瞩目的地方,是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最到的热带岛屿省份,国务院同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会吸引全世界和全国人民的目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质检工作特别是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密切相关,建设国际旅游岛,我们责无旁贷。围绕着海南的开发和发展,特别是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质检两局动了很多脑筋,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做出了一定贡献,国家质检总局是充分肯定的也是满意的。我这次来就是和省政府进一商谈怎么样加强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合作,来共同建设开发国际旅游岛,今天下午就和罗省长会谈,一起署一个协议。我觉得,这可能在国家质检总局和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合作方面将会推动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会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这个要求需要整个质检系统支持,但首先是需要海南的质检两局,特别是检验检疫局要冲在前面,要发挥作用,所以希望质检两局的同志们特别是检验检疫的同志们,你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发挥我们的职能和优势,为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安全的、蓬勃发展的国际旅游岛做出我们
突出的贡献。我刚才也观察到了,我们检验检疫同志们胸前都佩戴了共产党员标牌,全系统正在进行“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我觉得就像你们带着标牌一样,我们干什么事就要有以质取胜的劲头,就要有创先争优的勇气,干什么事都要走在前头,希望你们走在中央驻海南各个单位的前面,走在海南各个单位的前面,甚至将来在某些工作上走在全国质检的前面。
第四篇:支树平在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支树平
(2011年1月25日)
全国质检工作会议闭幕不久,认监委先是召开了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今天又召开全国认证认可工作视频会议,认真贯彻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认证认可工作,体现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也体现节俭、高效、务实的精神。刚才,大伟同志代表认监委党组,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从六个方面总结工作,以“三个准确把握”分析形势,提出创新发展的“五项战略措施”,强调履职能力提升的六项任务,系统、务实、有新意,我都赞成。山东省、陕西省质监局和上海、广东检验检疫局的介绍,也给我们很好的启发。下面,我代表总局党组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证认可工作非常重要、必须重视
首先从理论上讲,认证认可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认证认可制度发源于工业革命时代,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现代管理科技和管理文化的结晶。关于认证认可的生成和作用,有三点共识:其一,适应了工业化大生产对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的需要,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其二,适应了国际贸易发展对贸易规则的需要,是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有效途径。其三,适应了市场经济运行对信用工具的需要,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有效制度。
从实践来看,认证认可在我们国家引入和发展有其必要性。80年代我国引入认证认可制度,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之际,中国质量与各行各业一样亟待调整与提高。正是通过推行认证,使我们接触到了现代质量管理,促进了质量觉醒,强化了质量意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走向了国际市场。当时有一句口号很响亮:ISO9000认证,就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从某种程度讲,认证认可的发展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认证认可对象已由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展到农业、服务业以及行政管理领域,甚至党建工作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证认可内容也日益广泛,从产品认证、体系认证、人员认证到认证咨询机构、检测机构认可,再具体到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从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进出口食品注册备案,到信息安全认证、消防安全认证、节能环保认证、农产品认证、新能源认证等等。前不久,我参加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22个部委在抓认证认可,出台扶持政策,建立采信机制,还有一些部委在申请加入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认证认可确实与国家大局联系越来越紧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证认可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将会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质检工作来说,认证认可已成为质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质检系统的同志都有体会,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科学的方法、先进的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方法、体系化的制度;是一个国际性课题,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方法、通行互认的制度。认证认可正是科学化、系统化、国际化的手段、方法和基础性制度安排。特别是认证认可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也大大扩展了质检工作的覆盖面,增加了质检工作的任务和责任。总局历届党组高度重视认证认可工作,我们这一届班子也十分重视。我们提出质量强国战略,提出为中国质量而战,提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哪一方面都离不开认证认可工作。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我的工作报告中有多处讲到认证认可工作,对认证认可工作的认识和要求都加重了份量。
认证认可工作确实必要和重要,全社会都应当重视,我们质检系统更应当重视。首先要摆上重要位置。总局机关各部门和各地两局都要看重认证认可工作,研究部署工作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如何运用好认证认可手段,发挥认证认可的作用。其次要健全机构、队伍。没有设立认证监管部门的省级质监局要抓紧设机构,地市级两局要逐步设立机构、配齐人员,县级局要明确对口部门,落实专人负责,为认证认可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第三要加强研究、宣传。全系统都要认真研究认证认可工作,力求把规律研究透,把作用发挥够。要加强对外宣传,扩大认证认可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都来重视、支持认证认可工作。
二、认证认可工作要找准定位、创新发展
国家认监委成立10年来,认真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能,推动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取得了国际公认的发展成就。第一任委领导王凤清主任不辞劳苦,殚精竭虑,着力构建中国特色认证认可体系,开创了我国认证认可事业的新时代。大伟同志接过接力棒,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促进认证认可工作在“十一五”时期有了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认证数量全球第一的认证大国,在国际认证认可界有着重要影响。多年来,认监委贯彻中央和总局党组的部署是坚决的,思路是清晰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显的,总局党组是满意的。
今年是总局和两委成立十周年,也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质检工作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节点。认证认可工作必须进一步找准定位,创新发展。
第一,在国际环境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创新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国家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地位不断提升。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大国和最大的出口国。认证认可是国际通行的技术措施。我国认证认可在国际上的影响,应当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与国家对外战略需要相适应。要围绕三个国际化战略目标来推进创新发展。第一个目标,是密切跟踪国际认证认可发展趋势,把国际上先进的制度成果和技术精华吸收进来,保持我国与国际同步发展。我们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从认证认可的角度多研究国际形势,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第二个目标,是推动我国认证认可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推动认证结果与国际广泛互认,最大程度地消减国外贸易壁垒,便利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重大国际活动,如中美、中欧、中日、中俄以及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话,深化认证认可全球性合作。第三个目标,是提升我国在国际认证认可界的话语权,在相关国际组织中发挥实质性、甚至是主导性影响,积极引导标准、规则等合格评定活动,将我们的自主创新成果上升为国际标准。
第二,在国家发展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创新发展。国家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认证认可工作自身也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从认证认可大国向认证认可强国转变。我们要对照国家发展新要求,寻找提升的空间,加快制度创新步伐,推进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进一步发挥认证认可制度的优势。一是认证认可发展规划要更具前瞻性,力争做到眼界高、行动早、节奏快。比如对新能源新产业、低碳技术这些代表国家转型发展方向的新领域,要超前谋划,在这些产业处在培育期就要跟进。二是认证认可工作布局要更具全局性。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夯实支撑点,填补空白点,克服薄弱环节。认监委强调“安全认证”、“绿色认证”,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命题。三是认证认可制度设计要更具科学性。在更新标准规则、完善制度配套等方面下工夫,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认证认可创新发展时不我待。认监委近年来开展碳排放评价体系研究等创新课题,一提出来就引起了发改委、科技部的浓厚兴趣,这说明认证认可的创新发展受到高度关注。
第三,在质检工作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创新发展。质检职能的每一个方面都包含认证认可工作,都需要发挥它的基础性作用。一是要在完善质检工作体系上找支点。认证认可是建立在风险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方法,与标准、计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这些质检工作紧密相连,这条线抓牢了,整体工作都纲举目张。要通过这条线,建立质量认证体系和评价体系,强化风险控制、科学评价、自主激励等功能,实现质检管理方式的转变。认监委梳理了64个风险源、148个风险事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二是要在强化质检监管手段上找支点。构筑市场准入、认证监管、认证执法打假等环环相扣的牢固防线,管好获证企业和获证产品,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全国质检工作会上至少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准入、评价、执法、服务、技术检测平台、科技。最近,国家正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总局正在开展乳制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查,认证认可就要发挥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在提升质检技术支撑能力上找支点。着眼质检技术支撑的薄弱环节,着力加强检测领域监管、检测平台建设、检验检疫标准等工作,强化质检技术保障基础。
三、认证认可自身建设要走在前头、作出表率
认监委代表国家行使认证认可统一管理职能,在总局机构序列中不同于一般的司局,是一个职能多、机构多、人员多的大部门,系统内有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系统外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行业从业机构和从业队伍,林林总总,自成体系。这么一个大的部门、大的体系,搞好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总局党组提出要建设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要求全系统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刻苦钻研的劲头、埋头苦干的作风、创先争优的勇气。希望全国认证认可战线的同志们带头响应贯彻,在自身建设上走在全系统前列,发挥表率作用。元月18日,家宝总理在质检总局乳制品监管履职报告上批示,“这份报告,作了深刻的检讨,查找了问题和教训,切实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实属难能可贵”。给了我们巨大的鼓励和鞭策,也为我们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第一,严抓严管走在前。这次全国质检工作会突出一个“严”字,对内从严治检,对外严格监管。认证认可是把源头的,是基于标准的合格评定,合格与否,非此即彼,来不得半点含糊,更要严字当头。严格是建设法治质检的内在要求,是认证认可工作的职业要求。对认证市场,必须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不合格的机构坚决不能放进来,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能发证书。我国有CCC证书27万多张,管理体系证书36万多张,要保证每一张证书都能经得起推敲,确保认证证书真实可信、认证结果社会公信。有效性是认证认可的生命线,每张证书签发后必须搞好后续监管,优胜劣汰,保证有效性。对假冒伪劣的认证产品、假证书,必须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提升认证执法的震慑力,维护认证认可的权威性、公信力。对认证认可从业人员特别是评审员队伍,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尤其在能力建设、廉政建设上动真格、出实招,保证数量,保证质量。要深入开展“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建设高素质的优秀的认证认可监管队伍,保证高质量的先进的认证认可工作水平。
第二,科技进步走在前。质检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认证认可本身就是合格评定技术,其中检测是应用最为普通的合格认定技术。认证认可既是质检工作的技术支撑,也是国家的技术基础,要在建设科技质检方面带头先行。一是要带头学科技、用科技。用科学理论、科技手段、科技创新成果武装自己,增加认证认可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加强标准研发、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满足质检工作急需。二是要带头出成果、求突破。总局提出要抓好8个质检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认证认可领域要奋勇争先,尽快取得一批标准、认证关键技术成果。三是要带头勇攀登、创优势。我国认证认可已经具备与国际同步发展的基础,要加强自主创新,勇于攀登认证认可科技制高点,力争在一些领域取得先发优势。
第三,和谐共建走在前。认证认可工作渗透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和谐的内外关系。对国外,是一个国家技术性体系,需要与国际互认;对系统外,是一个统一管理体制,需要各部门共同实施;对系统内,是一套国家合格评定制度,需要地方两局统一实施。因此,更需要认证认可工作在建设和谐质检、增进内外部和谐上走在前头,作出表率。一是要推进认证认可文化建设。提炼互认、公信这些包含和谐元素的核心价值,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统筹兼顾的方法,满足顾客需求,实现生产者、消费者、管理者各方共赢。特别是要提高企业责任意识,端正认证动机,搞好行业自律,确保诚实守信。二是要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提升部际协作水平,加强地方联动机制,健全行业采信制度,建立认证认可的统一战线,巩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格局,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推进认证认可工作。三是要强化内部合力,在认证认可与质检系统各部门之间,在认证认可系统内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包括认证认可协会、认可中心、信息安全中心、中检集团、中检公司等,实现人心通、信息通、工作通。要促进信息互通共享,结果相互采信,避免重复认证、重复检测。促进检测资源共建共享、监管执法联合行动。总局也要关心认证认可队伍建设,促进干部队伍交流合作,除了两局局级干部交流外,逐步开展处一级干部交流,扩大交流范围,首先在质检系统内部提升认证认可的认知度,壮大认证认可工作骨干力量。
同志们,回首往事,我国的认证认可事业已经走过了30年辉煌历程,国家认监委走过了10年奋进之路。展望未来,认证认可工作已进入了新的一年,进入了新的5年和10年。站在新起点,感慨分外多。借助这次会议,我代表总局党组,向多年来默默奉献、扎实工作的质检系统认证认可战线的同志们表示慰问,表示感谢;同时也向同志们表达美好的新春祝福,表达党组的殷切期待,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再接再厉,继往开来,创新发展,努力开创认证认可工作新局面!认监委的同志送我一本资料,叫《合格评定建立信任》。我也衷心希望通过认证认可工作者卓有成效的合格评定,建立起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产品、中国服务质量、中国质检工作的信任。
第五篇:质检工作规律的新概括新探索-支树平半年工作讲话解读
质检工作规律的新概括新探索
——学习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半年工作总结会讲话的体会
提 要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质检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作了重要讲话。本文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重要讲话的体会和认识。他认为,讲话着眼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着眼于学习运用我们党90年的发展经验,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紧密结合质检工作实际,集中阐述质检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把会议的两个主题有机结合了起来。讲话也是对今年年初全国质检系统工作会议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是对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工作方针的深入研讨,是全国质检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并且,讲话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实与务虚相结合,理论研讨与工作落实相结合,是对质检工作规律的新概括,是对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的新发展。
□ 李 刚
前不久,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全国质检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作了重要讲话,围绕今年年初确定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总体要求,提出了12个需要思考和重视的问题。这一重要讲话,是对总体要求的深入阐述,是对质检工作规律的新概括,是对中国特色工作体系的新发展,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深入学习、深刻思考、深切领会。本文只是我们学习理解的一点粗浅体会,期望求教于各位读者。
一、注重紧扣会议两个主题,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创新的实践呼唤创新的理论。质检事业的创新发展,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要用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来指引。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议的通知中指出: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理论与实践。支树平局长的工作报告,着眼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着眼于学习运用我们党90年的发展经验,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紧密结合质检工作实际,集中阐述质检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把会议的两个主题有机结合了起来。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贯穿半年工作总结会的一根红线。把握住这根红线,就把握住了会议精神的灵魂。支树平局长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次半年总结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什么、维护什么、捍卫什么、发展什么,教给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支树平局长在工作报告中,运用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强调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强调不断夯实质量基础、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强调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队伍,探索当前质检工作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分析质检工作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总结质检工作中的规律性认识,研究质检事业发展的道路和途径。这样,支树平局长的工作报告就把学习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质检工作紧密结合了起来,使半年工作总结会成为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一个集中培训班,成为学习科学理论的一个集体研讨会。支树平局长的工作报告,就成为全系统结合质检工作实际,学习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文件。12个问题是联系质检工作实际,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产物。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支树平局长在讲话中,提出了质检系统当前面临的12个问题:如何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抓质量、如何充分运用各种质检手段抓质量、如何真正体现质量工作的成效、如何对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在前、如何对质量安全工作从严监管、如何对质量安全事件科学处置、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转型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推动质检事业改革发展、如何提升质检系统履职能力、如何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12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当前质检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质检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质检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集中体现,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抓住了这12个问题,就抓住了解决质检事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总钥匙。研究解决这12个问题,就是找准了深化质检事业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就是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的具体行动。
12个问题是质检系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的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详细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就是中国特色。支树平局长的工作报告,尽管没有详细论述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的构成、要素等内容,但提出的12个问题个个具有中国特色,个个都是围绕中国质检工作面临的难点热点而展开的,也使全文充满了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的意境。应当说,整合了与质量密切相关的8个监管部门合并而成的质检总局,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国特色明显。
质检总局成立10年来,各项工作措施不断完善,以8部法律13件行政法规为基础的质检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备,质检职能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特色的质检工作体系初步建立,这一综合体系也为一些外国质量监管机构所称道。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新形势,质检系统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放眼世界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只能靠我们自己不断地去探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质检系统必须在提升质量水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在服务节能减排、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服务性促进作用,在完善量值传递体系、提高标准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技术性引领作用,在技术检测、检验检疫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技术性调节作用。质检系统自身必须在构建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执法履职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力度,也就是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怎样不断发展完善、怎样提高指导性和有效性的问题,这些都是当前质检工作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亟待全系统进一步深思、研讨、破解。支树平局长提纲挈领地把质检系统面临的各种各类的难题难点难事串了起来,分门别类地归纳为12个问题,为全系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理清了头绪、缕析了脉络、指明了方向,为破解制约质检发展的难题提出了一个总的思路,明确了着力点和切入点,是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的重要理论阐述。
二、注重联系两次重要会议,继承发展今年年初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
真理来自实践,是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思维结晶。实践检验真理,推动理论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这次半年工作总结会,是对今年年初全国质检系统工作会议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是对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工作方针的深入研讨。把握住这个主题,就把握住了会议精神的精髓。我们要理解支树平局长半年工作总结会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必须与今年年初全国质检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学习,才能理解得深刻、理解得透彻。
12个问题,是对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4个方面的深入深化。这次支树平局长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在写法上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分成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四大块。每一大块篇幅在四、五千字左右,只讲一大类问题,对问题研讨比较深入、比较细致。四大块之间,既相互紧密联系,又可以独立成篇。在四大块内部,总结成绩注重亮点特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分析形势抓要点,而不是展开论述;提出问题解析问题抓住重点难点,而不是泛泛而论。因此,通过总结4个方面的工作成绩、解析4个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半年工作报告既回顾总结了今年年初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又深化、细化了今年年初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安排。
12个问题与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总体要求在定位上各有侧重,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在逻辑上相互衔接。今年年初的全国质检系统工作会议提出了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总体要求,是对全年质检工作的全面部署,涵盖了质检8项业务的各项工作,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工作总体要求,回答了质检工作“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半年工作总结会提出的12个问题,是对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4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需要抓住的重点工作,需要破题解题、创新发展的方法途径等的具体阐述,是方法论意义上的重点解析,回答“怎么抓”、“如何抓”的问题。可见,“是什么”、“为什么”解决的是本体论问题,是质检职能定位问题,“怎么抓”、“如何抓”解决的是方法论问题,是质检工作方法问题,两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2个问题,是对十二字工作方针的继承发展,是对质检工作规律的深入把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质检工作重点。抓住了这12个问题,就抓住了十二字工作方针的关键;解决了12个问题,就促进了质检事业的重大发展。
12个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质检总局党组驾驭复杂局面、领导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今年年初工作会议提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是质检工作经验的总结,是质检职能作用的定位,是质检工作特色的诠释,凝结了几代质检人的艰辛探索和23万干部职工的集体智慧。但这半年来,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事件之多、频次之密超过了以往,甚至超过了质量安全问题较多的2007年。这些事件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和焦点,考验着质检系统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能力,拷问着质检系统的工作方针和体制机制。面对不断的质疑和巨大的压力,质检总局党组一方面勇于担当、有效处置、科学应对,严格查处各类质量安全违法违规事件,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不动摇,坚持从严监管、从严治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有力有序地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半年工作报告强调要按照今年年初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继续抓下去,既继承又发展地提出12个问题,充分体现了质检总局党组驾驭复杂局面、掌握质检工作全局、领导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支树平局长在报告最后,强调“我们期望,通过这次会议,全国质检系统一定能够更加坚定、更加步调一致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我们坚信,解决好12个重点问题,全年的质检工作必然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既点明了会议的目的和主题,也讲明了半年工作报告与全年工作部署之间的内在联系,含义深刻、意味深长。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两大任务,不断推进质检工作方针的贯彻落实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必定是理性思维和工作方法的精华。这次半年会议为期两天半,是时间比较长的一次会议。会议的一大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实与务虚相结合,理论研讨与工作落实相结合。12个问题来自质检工作实践,是质检人对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的探索创新,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领会、认真实践、丰富发展。
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深刻理解提出12个问题的重大意义。半年来,落实十二字工作方针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需要概括,观点需要提炼,认识需要提升。这12个问题,既是对十二字工作方针的贯彻落实,回答了半年来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也是对十二字工作方针的再宣传、再动员、再强调,必将对全系统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步调一致抓工作,齐心协力抓落实,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还要看到,12个问题的归纳提炼,凝聚着全系统的智慧。这次半年会议在明确会议主题后,采取先广泛讨论、再全面总结的方式,便于与会代表解放思想,敞开讨论。支树平局长的工作报告,充分吸取了与会代表讨论中的思想火花、有益经验、典型事例、创新设想等等,夹叙夹议,深入浅出,文风朴实活泼,便于把握要领、贯彻落实。其次,我们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12个问题。近几年来,质检总局领导一再强调,要加强质检事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政策研究。这12个问题,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12个重大理论问题。质检总局党组把半年工作总结会开成务虚会、研讨会、座谈会,实现了务虚与务实的结合,为全系统做出了榜样。我们要结合各自实际,围绕这12个问题,在理论上深入研讨,包括其意义、内涵、途径、方法等等。同时,支树平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比如,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与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应当如何去破解,人民质检、质检为民理念的内涵与外延,监管之监管的途径和方法等等,也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探讨研究。
第三,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抓好12个问题的分析破解,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12个问题用“如何”一字串起来,变成了12个设问和解答,变成理解、掌握、贯彻十二字工作方针的思路和方法。这是我们在工作上需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的12个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抓住了这12个问题,全系统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成效。
(作者单位: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