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杭州市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情况的考察报告
9月1日我们一行四人对杭州市对电子书包在教学应用方面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我们走访了杭州市xx中学、杭州市xx小学,这两所学校使用的产品是乐乐学习,我们考察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学校推广使用模式,产品质量、资源情况、学校领导及老师对使用电子书包的看法。现对考察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电子书包建设包括以下内容:班级有网络,有多媒体设备,班级有AP,学生端设备(学生平板电脑),充电车。前两项我县大部分学校都已具备,如果按目前调查情况我县建设一个班级所需费用约20至25万元。
一、建设使用模式
(一)、建设模式:
1.常态化模式:
也就是一个班平时都用电子书包上课,平时可以把电子书包带回家,平时预习、自习、作业都是通过电子书包完成。这有一所学校有个别班级采用常态化模式,也有整所学校所有班级采用常态化模式。
2.流动模式1:
一个年级配一到两套设备,每个班都安装好AP,平时那个班使用只需要推着充电车进入需要使用电子书包的班级(充电车其实就是一个管理电子书包的柜子)就可以让需要的班级使用。
3.流动模式2
固定安装在一个公用的教室,需要使用的班级进入这个公用电子书包教室就可以使用。
(二)、收费模式
1.全部政府投入,据了解江浙一带有些地方已由政府主导进行全面推广。
2.政府部分投入,学校的网络建设、多媒体设备、充电车、教学资源及其他所需附属设施由政府调入。学生平板电脑由学生自己向商家购买,每台平板电脑费用约1200元到2000元。
二、产品质量和资源情况
在对杭州市使用的乐乐学习进行调查后,我们也对联想、希沃两个品牌进行了调查。由于没有对后两个品牌进行实地调查,所以并不全面。乐乐学习学生用平板做工比较好,操作比较方便,只是配置比较低,但也已够用,乐乐学习教学资源比较丰富,视频、声音、试题、教案、课件比较齐全,属于诺亚舟学习机发展来的产品。联想平板做工比较优秀,没有见到他们的教学资源情况,教学资源方面他们属于和第三方合作的模式,只是听他们介绍比较丰富。希沃学生平板电脑比较重,操作方面属于一般,资源丰富估计也一般,但价格比较便宜。
三、学校领导老师对使用电子书包的看法
由于电子书包出现应用于教学虽然已有好几年的时间,但对于广西地区来说属于新生事物,目前推广使用还是有点小超前。杭州市试点的学校目前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些优质展示课中课堂效果很精彩,但那是背后有很多老师组成的一个团队在支持,如果常态化用电子书包上课,还需要逐步形式一整套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学生在使用电子书包上课时理念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使用新设备技术能力方面也需要提高,特别是一些上年纪的教师,还有就是学校的技术支持人员也存在问题。
四、我们对试点推广电子书包建议
(一)、电子书包优势
电子书包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潮流与方向,电子书包信息量大,课堂使用电子书包上课,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发布作业,自动改卷,自动统计学生的作业学习情况,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视频试题教材课件等进行预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效率可以提高课堂中的信息量,这是传统课件无法相比的。
(二)、存在问题
1、教师技术能力问题我县教师虽然使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已很多年,但如果一所学校推进条件还不成熟。
2、技术支持问题
如果在一所学校全面推进,那就是十几、二十个班,一千多学生平板电脑,设备维护量很大,学校技术人员不够。
3、家长观念的问题
家长的观念可能有很多种,有些可能认为平板电脑会对学生视力有影响。如果采用个别班级常态化推进,也有可能不在这个电子书包班级的学生家长会有看法,认为有区别对待的声音。常态化推进后,学生把电子书包带回家预习、写作业,家长、老师会担心学习是不是还用于上网等其他用途。
4、持续投入问题
如果采用全校常态化推进模式,那么好续能否保证有资金投入,如学生平板电脑使用旧了坏了,补充资金有没有保证,学生有增加了是否有资金保证。
(三)建议试点模式
建议我们县试点采用流动模式1或流动模式2,等试点反馈情况及条件成熟才进行全面推进。
电教仪器站
2018年9月14日
第二篇: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系统建设规范
ICS 03.180 A 18
DB51 四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1/T 1778—2014
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系统建设规范
(报批稿)
2014–5–16 发布 2014–6–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 1778—2014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构成..............................................................................1 5 教学应用
..........................................................................2 6 教学资源
..........................................................................4 7 自主学习
..........................................................................5 8 教学分析评价.......................................................................5 9 教学管理..........................................................................7 10 硬件设施..........................................................................7 11 版权、安全........................................................................9
I DB51/T××××—××××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教育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成都凌云诺亚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 学、绵阳市教育技术和信息管理中心、南充市教育技术装备所、四川通信管理局、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纵横六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都优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锐、杨兵、邢晓川、蔡剑锋、郑炜、彭玉国、邱忠权、李大国、苟帮超、于 应和、刘伟、雷晓燕、高飞、常勤友、惠新、马天佑、王家富、朱贵彦、董友生、蔡显金。
II
DB51/T 1778—2014
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系统建设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系统的构成、教学应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教学分析评价、教学管理、硬件设施及版权、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系统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8898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
GB 21746 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 总则
GB 21748 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
仪器和零部件的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电子书包应用系统 electronic schoolbag system 以提供Web化资源高效开发工具和共建共享机制为突破,利用成体系的或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满足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智慧化学习系统。具有互动、探究、合作、可记录、可评价、碎片化、个性化的特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部门等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服务。3.2 教学组件 educational com 实现互动探究式学习并可自动产生学习记录的标准化小软件,源自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COM模型,具有可复用、代码逻辑与数据相分离的特性,可以在资源开发工具中选择使用。3.3 教学资源 educational resources 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化数据实体。通过云端共建共享机制产生,具有互动、探究、可记录、可分析、可评价和碎片化的特性,使用各种简单易用的资源开发工具制作而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自动采集学习记录。4 构成
电子书包应用系统架构见图1: DB51/T××××—××××
图 1 电子书包应用系统架构
4.1 电子书包应用系统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教育部门。
4.2 各服务对象使用运行在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浏览器或者客户端应用来访问教学平台。
4.3 教学平台应有以下功能模块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a)在线备课: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实 现在线备课。
b)作业训练:教师通过作业训练模块向学生发布、收集、批改作业。c)课堂互动:提供实现师生互动的功能。
d)统计分析:根据教学活动中产生的记录,向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维度、不同范围的统计分析报 表,为评价教学效果提供客观依据。
e)家校互通:为学生、老师、家长三方搭建的一个沟通平台。教学应用 5.1 课前 5.1.1 在线备课
5.1.1.1 教师登录备课系统,选择教材章节后,系统会根据章节自动推送相应的课例、试题、素材、视频等教学资源供教师借鉴选用,形成教学方案。
5.1.1.2 教师可在平台上制作、编辑、上传教学资源或通过搜索引用网络教学资源。5.1.1.3 学生对作业的作答及耗时等情况系统应自动记录,教师可以在系统中查看。
DB51/T 1778—2014
5.1.2 学生预习
5.1.2.1 学生登录系统接收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
5.1.2.2 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时,系统应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并进行分析供教师参考,作为优化教学方案的依据。5.2 课中 5.2.1 教师讲解
5.2.1.1 教师可使用教学工具对教学资源进行讲解,包括圈点勾画等操作,这些操作应被自动记录并上传服务器。
5.2.1.2 教师讲解可按照教学模式设计灵活安排在不同环节。
5.2.1.3 学生可在教师讲解过程中随时发送消息或资源给教师,由教师适时处理。5.2.2 课堂互动
5.2.2.1 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在课中发起互动任务。互动任务是由学生操作的教学组件或教学资源,具有互动、探究、合作、游戏化、可记录、可评价、个性化等特性。
5.2.2.2 教师发起互动任务前所有学生端应显示信息,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5.2.2.3 学生端接收到互动任务后应自动打开,由学生进行操作。
5.2.2.4 互动任务可设定是否允许学生自主使用其他应用,如通过网页搜索、通过词典查找等。5.2.2.5 学生可以采用文本输入、手写输入、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进行反馈。5.2.2.6 互动任务可以由单人独立完成,也可分组合作完成。5.2.2.7 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反馈情况。
5.2.2.8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随时结束互动任务,学生的反馈应被统计分析,即时生成统计图表。5.2.2.9 教师可根据统计图表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
5.2.2.10 教师可以根据互动任务完成情况对单个学生或者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受到表扬的学生端应出现声音、动画等效果,同时学生受到的表扬应被记录到个人成长记录中。5.3 课后 5.3.1 作业训练
5.3.1.1 教师在备课系统发布课后作业并可设置作业提交截止时间,系统应具有提醒通知功能。5.3.1.2 学生纸质作业可以通过照相、摄像等手段进行电子化并上传到服务器。5.3.1.3 系统应自动记录学生对作业的作答及耗时等情况,教师可以在系统中查看。
5.3.1.4 作业提交后,系统应自动批改客观题,教师可在线批改主观题,并进行评分、撰写评语。5.3.1.5 教师对作业批改后,学生可以查看评语及作业的答案。
5.3.1.6 教师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后,系统应自动生成作业报告(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整班作业答题情况、学生个体答题情况等)。
5.3.1.7 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5.3.2 家校互通
教师可对家校互通的整个沟通过程进行管理,互通方式有以下几种: a)师生交流内容包括:
1)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教学调研、发布讨论主题,学生点击即可查看,进行回复。DB51/T××××—××××
2)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收到消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b)家校交流内容包括:
1)教师可以发布班级公告、向家长留言。
2)家长可以查看班级公告、向教师留言及查看子女学习档案。c)生生互动内容包括: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留言,参与主题讨论。6 教学资源
6.1 教学资源的范围和数量
6.1.1 应覆盖用户使用教材,并能由用户创建新教材,如校本教材、地方教材。6.1.2 每个单元章节应具有不少于三个成品课件供选择使用。
6.1.3 每个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不少于三个素材供选择使用,不少于六道试题供选择使用。6.2 教学资源的类型 6.2.1 课件
6.2.1.1 基于Web技术,云端存储。
6.2.1.2 应封装电子教材、素材、教学组件、试题等类型的教学资源。
6.2.1.3 提供制作工具,依据章节、教学目标信息自动推送其他相关教学资源。6.2.1.4 每个章节应提供样板课件,教师可以基于样板课件加工。6.2.1.5 共享范围可设定为私有、开放、本校、本区。6.2.1.6 标注有关联教学目标和关键字。
6.2.1.7 课件需要运行支撑环境,支撑环境提供的功能和机制如下:能获取课件相关的知识和学习目标;能获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评价信息;能把用户操作转换为对知识的接触并激活个性化教学组件或推送与此知识学习目标相关的学习资源;能对碎片化学习资源进行缓存及管理。
6.2.1.8 学生使用课件时,能自动产生与知识相关的学习记录,包括学习效果、起止时间、操作等。6.2.2 电子教材
6.2.2.1 应符合国家课程标准。
6.2.2.2 每章节应标注有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可搜索相关教学资源。6.2.2.3 每章节关联有多媒体内容。
6.2.2.4 应有制作工具可以新建、编辑电子教材。6.2.3 素材
6.2.3.1 应包括文本、视频、音频、图像、动画等。
6.2.3.2 应有教学目标标签来标示素材的内容。教学目标由知识点和学习要求组成。6.2.3.3 应提供素材加工工具。6.2.4 试题
6.2.4.1 题型应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问答题、听力题、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计算题、证明题等多种题型。
6.2.4.2 应支持使用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作为题目以及答题方式。6.2.4.3 试题应标注有所考察的教学目标。
6.2.4.4 应提供试题编辑器供教师新建、编辑试题使用。
DB51/T 1778—2014
6.2.5 教学组件
6.2.5.1 是面向具体的知识学习,根据知识构成要素专门开发的具有互动、探究、合作、可记录、可评价、可重用的小软件。
6.2.5.2 教学组件被激活后,应动态加载碎片化学习素材,生成交互界面,在学生使用时产生学习记录。6.2.5.3 提供开发环境,可由教师或者第三方开发新的教学组件。6.2.5.4 教学组件的应用范围至少应覆盖教材的二分之一章节。6.3 开放式文档支持
6.3.1 应支持上传各种格式的文档。
6.3.2 使用文档时应直接呈现文档内容或调用相应的程序打开文档。被调用的程序可以运行在本机也可以运行在云端服务器。6.4 教学资源的更新
6.4.1 系统提供的教学资源应及时在线更新,当教材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在使用教材的新学期开始前完成教学资源的更新。
6.4.2 教学资源制作或上传后即可被使用,也可被共享到公共资源库。资源共享到公共资源库需要经过审核流程,审核人员可设置为教研人员、相关学科教师等。7 自主学习
7.1 搜索教学资源学习
学生根据学习兴趣可以在系统中采用关键字、知识等作为搜索条件筛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7.2 个性化推送资源学习
系统具有错题自动收集功能,可根据学生学业评价推送针对性学习资源,并可对未达标的教学目标推送强化练习资源,学生自主完成这些资源的学习。7.3 定期复习
系统可按人脑学习认知规律自动提醒复习,学生自主完成复习任务。8 教学分析评价 8.1 图表化数据呈现
8.1.1 可以依据电子书包系统中的数据对教学进行分析评价并以可视化图表呈现。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表格等形式。
8.1.2 应支持不同维度以及不同时间粒度查看。
8.1.3 应支持多种智能终端设备,包括个人计算机、智能平板、智能手机等。并能根据设备自动调整显示布局。
8.1.4 应支持通过网络访问。8.2 学校教学分析评价
8.2.1 可查看本省、本市、以及本县(区)内学校电子书包应用系统使用情况汇总及每个学校的使用情况,可查看范围由用户权限所确定。DB51/T××××—××××
8.2.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a)使用电子书包系统的学校列表及分布图。
b)使用过电子书包系统的学生总数及占比、教师总数及占比。c)每个学校使用过电子书包的学生总数及占比、教师总数及占比。d)每个学校的在线人数、正在上课的班级列表。
e)每个学校的上课统计。包括时间、教师、学生、学科、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所发生的教学活动。f)每个学校的备课统计。包括备课总数、教材覆盖率、总用时、教师活跃度等。g)每个学校的学生学业统计。包括成绩分布图及变化曲线等。h)多个学校的数据对比。8.3 学科教学分析评价
8.3.1 可按照学科维度查看电子书包系统使用概况。8.3.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a)使用电子书包系统的学科列表。b)每个学科的备课统计。
c)每个学科的学习统计。包括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标统计、课堂检测情况统计。d)各学科使用电子书包系统的频率。f)学生在各学科的成绩分布。8.4 班级教学分析评价
8.4.1 可从班级的维度查看电子书包使用情况。8.4.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a)学生成绩分布。
b)学生德育数据统计分析。c)学生作业统计分析。d)班级分层教学统计。e)班级之间的对比分析。8.5 教师教学分析评价
8.5.1 可从教师的维度查看教师教学情况。8.5.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a)备课统计:教师的备课用时、课件制作数量等数据。
b)授课统计:授课时间、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互动次数排名、表扬激励排名)、所使用的教学资源等。
c)作业统计: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和批改统计。d)教学资源制作的数量和质量。8.6 学生学业分析评价
8.6.1 可从学生的维度查看学生学业情况。8.6.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a)章节学习目标达标情况。
b)课堂表现:包括答题次数、正确率、获得表扬次数。
c)课前、课后作业:包括作业次数、作业正确率、提交时间、作业耗时等。
DB51/T 1778—2014
d)错题统计:错题数量及错题纠正率。
e)学习成长曲线:学生各种能力值的变动曲线。
f)自主学习情况:包括主动搜索的内容、自主接触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的频率、时间分布等。9 教学管理 9.1 学科管理
9.1.1 添加、删除、编辑校本学科。9.1.2 设置本校开设的学科。9.2 班级管理
9.2.1 添加、删除、编辑本校班级。
9.2.2 设置班级的学科、教材及任课教师。9.2.3 添加、删除、编辑本班学生。9.2.4 设置班级课程表。9.3 教师管理
添加、删除、编辑本校教师。9.4 学生管理
添加、删除、编辑本校学生。学生在系统中应有唯一的ID,并且和学籍号相绑定。9.5 教材管理
添加、删除、编辑、上传本校所使用的教材。9.6 权限管理
9.6.1 用户角色不同,在系统中拥有的权限也不同。
9.6.2 用户的角色有: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
9.6.3 用户的权限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包括按人、按角色、按学校等多种方式配置。10 硬件设施
10.1 网络拓扑图
用户可以在学校或家庭访问电子书包应用系统。教学资源可以分布存储在校园服务器、各级教育部门服务器。系统的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 DB51/T××××—××××
图 2 电子书包应用系统网络拓扑图
10.2 校园网络
10.2.1 校园网络应有满足教学需要的网络带宽。10.2.2 可选配校园服务器,当有校园服务器时,数据及业务逻辑可以缓存到校园服务器以加快访问速度。10.3 教室环境
10.3.1 教室中应部署有稳定可靠的有线、无线网络。教师端和学生端通过连接网络访问云端服务和数据。如图3所示:
DB51/T 1778—2014
图 3 教室环境
10.3.2 教师端设备是可联网的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并可配有外围设备,如电子白板、投影仪、音箱等。
10.3.3 学生端设备是可联网的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10.3.4 教师端和学生端应配手写笔。11 版权、安全 11.1 版权
系统使用的软件应具有正版授权,系统提供的资源应具有正版授权或是免费软件;系统提供的电子教材资源应具有出版社的授权或有第三方授权资料。11.2 安全 11.2.1 网络安全
路由器与服务器应配置基本的安全策略,有入侵检测机制,能够及时发现恶意的攻击并自动防范,必要时应配备硬件防火墙。11.2.2 身份安全
通过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技术手段,保护用户的私有信息。11.2.3 数据安全
系统应能及时备份关键数据,当出现灾难性状况时系统能够及时还原。DB51/T××××—×××× 11.2.4 电器安全
配备的仪器设备零件如为强制性认证产品,应获得“CCC”认证;如为非强制性认证产品,其电器安全要求应符合GB 4943.1、GB 8898、GB 21746、GB 21748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三篇:电子书包应用方案
电子书包解决方案
一.方案介绍
电子书包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的移动数字化学堂。其发展方向为数字化课程环境和学习方式变革,旨在通过借助于现代技术力量,为支撑学习方式的变革,重新构造数字化学习环境,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数字化课程环境在物理上包含了学生和教师的各类终端,如PC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校园网络如有线接入、无线接入、专用学习微环境,3G接入与互联网络等硬件。数字化课程环境构成要素除了各类终端的系统软件外,最重要的是依托成熟的软件平台,拥有庞大教学资源库,进行云服务、任务驱动模式、实时反馈评价、合理的教师端控制、整体绩效评价和学习力跟踪。二.方案特点
(电子书包拓扑图)
电子书包方案融合软硬件,资源包,通过网络环境来实现的轻松教学方案;
网络环境:布置电子书包,需要较强的网络作为支撑才能运行电子书包各个环节的系统。学习终端:移动终端采用联想乐PAD平板电脑,续航能力强,反应快等特点。
软件平台:互动软件平台是电子书包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各学科的教学需求和师生互动。教学资源平台:电子书包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学资源库,里面拥有各种学校教学用的电子教材,教室课件制作功能软件资源库,丰富了电子书包各方面的内容
三.核心功能 1.移动终端
联想平板电脑便携、移动、可联网、续航时间长,很好的解决了教育应用的各类需求。
t 学校可以借助平板电脑的强大功能,可实现在线教务,师生互动教学,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强化教学,扩大远程教育,设立“未来模拟教室”等。做到提升质量,降低成本。2.电子书包管理系统(融合)
电子教室系统是全球首款突破无线网络环境局限的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软件。该系统功能强大,能够全面协助教师进行各种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互动教学,实时评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并提供多样化的班级管理功能,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供全面支持。3.便捷的教师备课功能
教师安装电子教室系统的教师端软件后,即可在家中或办公室备课、编辑试卷,为学生准备各类教学资源。所制作的试卷或录制的视频资料只需拷贝到学校网络教室的教师主机上,即可直接使用。
录制屏幕操作:利用电子教室系统的“屏幕录制”功能可以将重要的教学操作过程或展示内容以ASF等常用视频格式录制下来,既能在课堂上广播给学生,又可上传到相关网站,供学生点播自学。
创建标准化试卷:通过电子教室系统的“试卷编辑”功能,可预先创建、编辑试题,便于随堂测验或阶段考试;试卷内容支持单选、多选、判断、论述等多种题型。4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示功能
电子教室系统拥有投影广播、屏幕广播、网络影院、视频直播四大广播功能,同时具有学生演示功能,便于教师快速广播指定学生的演示操作,极大方便了各种媒体形式教学内容的展示。
投影广播:教师无需安装专用软件,只需将自带的笔记本电脑与网络机房的教师机连接,即可通过“投影广播”功能,将笔记本电脑画面直接广播给学生平板,不仅避免了以往U盘传输数据的不安全性,也便于教师直接操作自己笔记本电脑中的各类软件并直接广播给学生,无需在网络机房教师机中再次安装,节省了大量时间。
屏幕广播:教师通过“屏幕广播”,可将演示文稿、word等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广播给学生,并能够流畅无延时地广播Direct3D、DirectDraw、OpenGL、游戏、全屏电影等;讲授过程中,教师可调用屏幕笔,让学生清晰完整地看到整个解题过程。 网络影院:教师通过网络影院,可将WMV、ASF等主流格式视频以流媒体方式无延迟地播放给学生,并自动记忆播放位置,便于下次继续播放,提高了音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质量。
视频直播:教师通过“视频直播”,可将外接VCD、DVD、录像机、摄像机的音视频信号广播给学生,拓展了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演示:教师通过“学生演示”功能可调用任何一个学生机屏幕,并广播到其他学生机上,方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典型个案、开展示范教学,促进学生间智慧共享,激发学习动力,提升教学效果。
5.多样化的教学组织与师生互动功能,电子教室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师生交互动能。 一对一交互:学生机通过“举手”功能可以向教师求助;教师也可以通过“屏幕监控”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可用语音、文字、演示操作等方式进行个性化指导。
t 分组教学:教师通过“分组功能”可创建多个小组,并指定组长。各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可进行团队学习。组内可通过语音、文字等方式进行自由研讨。
收作业:教师点击“文件收集”,即可从部分或全体学生机上强制收取各种格式作业,并可以方便地通过文件收集的日志查看收集到的作业情况,无需每个学生单独提交作业。 分发文件:教师点击“文件分发”,以更人性化的“拖拽”方式将教师机相关文件分发给学生,并可以分发不同目录下的文件或分发目录。“文件分发”便于教师快速发放作业、资料等,节省课堂时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交作业:学生通过“作业提交”功能,可主动将作业提交到教师机中的指定文件夹下,便于作业管理,节省收取作业的时间。6.强大的教学管理功能
(1)班级管理与分组管理
班级模型:可在同一个网络教室系统中对不同上课班级进行管理,提供缩图示、图标、详细排列三种方式显示所管理的班级,方便教师操作。
分组管理:教师可在同一个班级中新建、删除、保存、重命名不同小组,添加、删除小组成员,并可将分组信息与班级模型匹配并永久保存,下次上课可直接调用(2)学生机的远程管理
电子教室系统提供了远程控制、远程命令等多种强大的学生机远程管理功能,方便教师对网络课堂教学进行高效、有序控制。
远程监控:通过“监控转播”功能,在不影响学生操作的情况下,即可远程监看学生机屏幕。教师可设定显示的学生屏幕数、切换时间及是否显示警告信息等,并可保存学生机屏幕画面截图。
远程命令:教师通过一系列远程命令,可远程控制学生机的开机、关机、重启及应用程序的启动与关闭等。
远程设置:通过“远程设置”功能,教师可对学生机的桌面主题、背景、屏保、音量、卸载密码、进程保护、断线锁屏、热键退出等进行统一设置。
学生限制:通过“学生限制”的系列设定,教师可对学生机的U盘使用、网页浏览、程序运行、打印、发言等进行限制设定。
黑屏警告:当学生上课开小差或扰乱课堂秩序时,可通过“黑屏”功能将学生机变成黑屏,提醒其集中注意力。
断线锁屏:上课时,如果学生试图断开网络连接、逃避教师监控,系统会自动锁定学生机键盘、鼠标和屏幕。
t(3)便捷的教学测评功能
随堂小考: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出题,组织学生抢答或全班统一作答,并通过系统自动评分、分析试卷,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试卷编辑:教师通过“试卷编辑”功能可创建和编辑试卷,试卷内容支持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论述题四种题型,并支持题中插入图片,可指定试卷名称,班级,总分、考试时间等信息。教师可在网络教室教师机编辑,亦可用其他机器创建、编辑、保存后拷贝到网络机房教师机直接使用(详见教师备课模块介绍)。
在线考试:教师点击“开始考试”,可打开、预览编辑好的试卷,将试题发送到学生端,进行在线考试。教师可设定考试时间,暂停、暂挂和恢复考试;“在线考试”同时支持学生断线重连后恢复考试,支持自动收卷、提前收卷等功能。
阅卷评分:系统会自动对单选、多选、判断题等评分,形成柱状结果分析图;教师可以对论述题进行评分并添加注释;阅卷后,教师可以将带有批注的试卷统一发送给学生;“阅卷评分”帮助教师、学生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促进教学改进。7.教学资源平台
“优课互联课堂”解决方案由教师版客户端软件和学生版客户端软件构成,整合正版数字化多媒体教材、数字化教学工具、数字化学习工具、班级互动和在线答疑系统于一体。
方案整体结构图如下:
正版数字化多媒体教材,实现师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
互联课堂解决方案以正版高清数字化教材为主,将视频、音频、动画、文档等多种媒介资源融汇其中,构建形成数字化多媒体教材,从而实现师生与教学内容间的互动。 班级互动系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实现教师同步指导
优课互联课堂解决方案为教师和学生构建虚拟的网上班级系统,教师可在班级互动系统中发布班级消息、预习任务、作业和课后练习等;学生可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公共完成学习任务,将指导学习和协作学习融为一体。
t
第四篇:电子书包的应用
____计算机科学____学院____2011____级___教育技术学___专业 姓名___凌霄______ 学号___20111301003____ ………………………………(密)………………………………(封)………………………………(线)………………………………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学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电子书包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所修课程名称: 教学评价学
修课程时间: 2011 年 9 月至 2011 年 12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2012 年 12 月
任课教师打分:
任课教师评阅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创新模式—— 电子书包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 20111301003凌霄
摘要:电子书包(electronic school-bag)不是简单地将书装进电脑,而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加新技术的应用,是促进教学模式转型的利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书包业,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随着电子化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中国出版业乃至整个教育界很早就意识到“一个数字阅读的时代已经来临”,也一直谋求从传统纸质出版向网络出版的跨越。到目前为止,在美国也没有类似电子书包的产品提供给学生使用,目前只有新加坡等少数国家有。电子书包是一款致力于提高中国教育信息化、提高家庭和学校配合效率的产品,产品将主要针对中小学教育。
关键词:电子书包;中小学课堂;电子书包应用;远程教育
目前,创新的话题一直教育专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关于这个问题,有专家明确指出,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创新课堂教育不是离开素质教育另起炉灶,而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活动是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源泉,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正是新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所在。但其核心功能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教育学科思想的应用,进一步来在教学中应用教育学科思想方法来指导课堂创新。而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教育学科思想的应用原因有主要两点:一是“双基”教学的惯性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二是对学科基本结构的表面化理解。我们承认一直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但我们通常将学科结构理解为“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规律和联系”。这是一种表面化的理解。教师只注重了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只注重了知识传授,忽视了情感激发,学科集体备课与研究没有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学生对电子书包的使用了解不够,对基本技能和方法不好,怎么让电子书包应用到创新课堂教学成了每一个老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注重应用学科思想方法来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般而言,学科思想对学科方法起着指导作用,学科方法则是学科思想的具体化反映。在很多时候,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并没有确定的界限,比如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既是一种学科思想,又是一种学科方法,因而人们通常将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统称为学科思想方法。概言之,学科思想方法就是指能够反映学科知识本质、学科思维特点和学科学习规律,对分支学科发展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的那些基本观念、思想和方法。由于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所以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有了师生良好的关系作为前提,这样强调以学科思想方法整合学科课堂教学,就是要实现学科教学内容“量”的压缩和“质”的精选,解决学生局部认识与整体认识的矛盾,克服教学内容的分散性与教学过程的间断性,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寻找突破口。信息素养是新时代人才的基本能力之力,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整合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设计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电子书包
由于“双基”教学的惯性影响和教师对学科基本结构的表面化理解遮蔽了教师对学科更为开阔的认识视野,限制了教师对学科思想方法的关注和思考,降低了教师在学科思想方法教学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从问题开始,因此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学把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境时,想方设法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做是自身的一种需要,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学习目标,并在师生双边活动中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初步在教学课堂上使用电子书包,让学生先对电子书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接触,其实电子书包更像是电脑,不过比电脑少了一些功能,他们里面大多数只是学生的课本知识和复习总结。这样一来就可以在课堂上随时用电子书包来代替纸质课本。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错综复杂,如平面镜成像原理、分子运动、磁感线以及核的裂变物理现象,酸碱反应、中和反应等,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中小学生比较难以理解。要帮助学生理解,可凭借电子书包,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过程,或在电子书包上搜集相关资料并播放给学生观看,便于学生理解。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运用,是现代教育所推崇的,现在电子书包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脑或是学习机,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教材中自主学习,创建了一种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的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整合最根本的目标出发点是课程目标,以改善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教学学科思想指导,电子书包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将现代实用科技产品——电子书包运用于教学,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先前已经开始电子书包进课堂实验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子书包进课堂不但能大大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还能增强老师授课的便利性与互动性。笔者认为,使用电子书包的课堂是一种介于传统课堂与网络化多媒体课堂之间的新型课堂,相对于网络化的
多媒体课堂更容易操作和实施。电子书包运用在教学中的优势明显,电子书包利用新技术改变教材载体,能附加简单的多媒体素材,将文字教材和现代教育媒体进行融合,运用新型的电子纸显示技术,可以全视角阅读,符合学生平时的阅读习惯,阅读的真实感很强。它非常节能、轻巧便携、更省空间、能解决书包过重的问题。电子书包存储量大,可以集成字典、词典、参考资料、课外读物等辅助学习材料,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知识面。电子书包可以通过目前比较成熟的Wi-Fi和蓝牙技术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简单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电子书包的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终身学习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结果,要求学习者可以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能有意识的自我计划、管理、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整合,实现交流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环境支持。
四、基于学科思想下电子书包的应用
在上面所述的几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整合方式是常见的整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不少作用,同时,这些整合方式在整合过程中覆盖的范围显得过于狭小。在课改的环境下,要求以电子书包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整合中信息技术要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新型的以电子书包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整合是促进教学内容、课堂目标、课堂评价、课堂管理等全方位的整合,从而完成整个课堂的信息化。新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整合方式的一种新形式就是电子书包课堂。电子书包课堂在硬件环境上学生每人手里有一个移动的学习终端,在学校范围内搭建有一个小型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上有一个资源平台为这个网络内学生手中的移动学习终端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终端连接到该网络中,登录到这个资源平台,教师利用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间可以根据网络自由组合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教师的学习任务,在资源平台上查看教师为学习任务的学习资源,以及在资源平台上或者直接登录Internet自由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只要两者都处于该网络下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教授和学习。教师在电子书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出现,学生可以用自己想到的任何方式方法进行学习,最大化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力,培养了学生间交流协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因此,以电子书包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整合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作为目标。在这种方式下的课堂教学的常用模式是“情景——探究”模式或基于Web的任务驱动法教学。
五、结束语
电子书包课堂从目前看很有可能成为未来课堂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充分的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逐步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教育中信息技术不可能作为一门单一的学科而独立存在,而是将其他的学科和信息技术融合到一起。所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必然
趋势,必将产生更多的新的、更适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等。
参考文献:
[1]张绍武,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策略研究.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 [2]李松林,杨静,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整合性教学研究.中国教学期刊,2011 [3]刘喜娜,马海群,周康,国内外e-book格式比较研究.科技与出版,2007 [4]王晓辉,法国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战略与特点.外国教育研究,2004 [5]陈俐雯,钱金维,电子纸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现代显示,2009
第五篇:计算机电子书包应用
新兴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书包
班级:小学教育专接本1班 学号:20141215004 姓名:刘馨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剧增,变化加快,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的媒体教学方式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例如:微课、慕课、电子书包、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技术、移动学习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作能力。
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十二五”期间设立了“基于网络的双课堂教学应用试点示范项目”重点项目,拟以双课堂创新教学实践为突破口,探索信息技术下的教育现代化。而作为“云技术”下的电子书包,给“双课堂”教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电子书包是新的教育形式之下,兴起的一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它是一款致力于提高中国教育信息化、提高家庭和学校配合效率的产品,主要针对小学教育,除了传统家校通包含的家校沟通功能,电子书包还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功能如数字化教育资源、学生成长史等,让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信息助手,一个真正的“数字化书包”,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将知识与兴趣爱好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双向提升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且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与智慧。电子书包在教学课堂的应用不仅可以促成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化枯燥为神奇,化腐朽为动力,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融为一体,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也成为我们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具。,由于电子书包的覆盖范围大,并且知识面广,所以电子书包在一个高度浓缩的空间中,就可以走遍天下,饱览群书。
使用电子书包教学,不仅学生方便有效,对于教师来说也提供了很大便利。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电子书包的素材建预学案,并利用电子书包平台发布预学案,展示教学目标,并创设疑问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借助预习自测题指导学生自评预习效果。相应地,学生也可以进入该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依学案、自主搜集资源进行自学,在平台的论坛中答疑,并完成自测、自我评价。而平台在这一过程中记录学生答疑情况,并对自测题阅卷、统计答题情况。课堂内,教师根据平台反馈的文本数据和自测答题的统计数据,对学生自学的疑难点进行指导和点拨,然后发课堂学案、展示课件材料,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延拓,并在他们探究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做适当引导,对平台上展示的探究成果与学生一起作点评,再通过检测及平台的阅卷评价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相应地,学生在教师指导和点拨疑难点时参与交流、解决疑问,然后依托平台的主题论坛进行合作探究、完成学案任务,并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在论坛上、点评其他同学的成果,再通过完成检测及平台呈现的解析进行反思。课后,教师把课堂上有关的课件、问题解析与习题分析的电子文档以及讲授重、难点的视频动画打包,并共享到平台的资源库中供学生自主复习使用;另外,教师还透过电子书包与学生作一对一的学习了解与个别辅导,实现个性化教育,并在平台中批改学生完成作业,给予反馈和点评。相应地,学生从自己课堂学习效果和习惯的实际出发,自主地根据教师在平台上共享的资源进行复习回顾与练习巩固,并根据需要与教师作个别交流,完成作业,而且通过平台接收教师的反馈,进行错题纠正、反思感悟。此时,平台把整一过程形成的生成资源保存下来,为以后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资源支持。例如:在高中数学《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教学课堂,课前,教师首先就把学习数列的概念、表示,常用的数列函数,解题的方法等教学目标作为案首写进去,而学生则可一进入学案就明确了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如何得出“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学生则通过自学、答疑与讨论完成预习。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从平台的反馈中得知:学生基本对数列及项的概念、数列的表示可自学弄懂,但对常数列的理解却存在部分学生的误解。因此教师就可以多举例以说明常数列的内涵。然后发课堂学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探究,以思考数列的更深入的内涵。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均展现了自己对主题的论点,例如:数列可以看成“数列an中的n与数列的项的关系相当于函数关系式中的x与y的关系”,可以看成“正整数集为定义域的函数a=f(n)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把数列看成一个集合,可以把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式子表示”等等。这些论点,都反映了学生对数列与函数间关系有一种准理性感知,也让教师对相关教学的策略作了相应的调整,从而对成果的点评更有启发性,对之后的应用探究更有实效。最后,还通过检测完善了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把上课课件《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ppt》共享到平台上,让数学理解能力不高的学生通过反复观看课件以及和本人的私下交流跟上学习进度。另外,在作业批改时,教师发现有个别学生对探究数列通项公式的思路混乱,并且写出的公式准确性低、表达差,于是就在其作业后面添加注释与思路引导语。最后,这些学生根据老师的反馈很好地纠正了过来,而且还把学习反思的小结记在笔记上,方便以后常回顾。
总之,电子书包有着“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多功能、多互动”的优点,并且有愈来愈人性化的趋势,实现了的进行一对一的对话沟通方式。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电子书包在发展当中,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它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困难与阻碍。缺少书本的厚重感与学习的便捷性,电子书包内存信息阅读的不方便性,不便于比较等等,我们要合理地使用电子书包,教学中将电子书包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以达到提升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