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依文”而教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摘要】: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这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追求,同时也是语文老师面临的挑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的特点、课文内容,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选用多种学习形式,创新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统编教材也投入了使用,在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中如何“对标依文”而教,体现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统编教材
小学语文
对标依文
教学实效性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的利用率的目的。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的特点、课文内容,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选用多种学习形式,创新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统编教材也投入了使用,在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中如何“对标依文”而教,体现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思考。
思考一:做为教师要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首先要学《课程标准》学新理论,通过学习了解学段目标,明确教什么,怎教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对标而教,会让我们教的更有效。其次,重视语文教材的研究。统编教材特点是每个单元有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训练重点我们要重视“单元导读页”的研究,把握好这一点,本单元从哪些方面去教,训练学生哪些语文能力和素养,就能把得更准。然后,我们还要多看《语文教师用书》,有利于我们搞清全册教材和每单元每课的重难点,更好地吃透教材。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能教地更有效。
思考二:
语文课堂要重引导重启发,体现“大语文”观。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招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学生思维、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课上学会理解、学会思维、学会作文、学会思考人生﹍﹍
思考三: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
为了促进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在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让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注重课外积累,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运用度,体现语文的实效性。其次,倡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学生的信赖,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以及讨论中,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自主地分析和整理语文问题,感受语文知识带来的乐趣,增强运用的实效性;最后,利用多媒体实施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多媒体课件,在图像、声音以及画面于一体的课堂中,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语文的交流机会。
思考四:语文不能仅仅围绕着课文来教。这是一个涵盖了许多知识的学科。这对我们语文老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能够触类旁通、知识迁移,借此给学生们梳理课文的脉络、培养学生语文的兴趣。要跳出课文的束缚,更加注重跟真实社会、实际生活现实的结合,既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更要体现它的“人文性”。
思考五:语文教学课时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少,要小,切忌不可目标过多过大。每节课都要有每节课的训练重点、培养目标,具体如何定?依据《标准》,参考《教师用书》根据实际学情而定。
思考六:习作教学,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要在平时课文学习中逐步渗透,分层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一、平时课堂教学注重写作方法提炼与指导。第二、将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动的最近通道,认真上好每节阅读课,在分析课文的同时,从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立意等各分面给予点滴的渗透与指导,为习作课打好基础,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运用力。因此,在现代教育模式下,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有针对的实施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素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教学实效性。
【作者简介】赵瑞萍,女,出生于1983年3月,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宝鸡市教学能手,县级优秀教师、县级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县级书香型教师,眉县齐镇联合小学任教。潜心教学,静心育人,用爱点燃学生的激情,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10余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