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鲜明的人物形象与价值观
【摘要】《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它精美绝伦的艺术美造就了作品无穷的魅力。在这部戏剧中,莎士比亚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展现手法,将当时社会的矛盾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在作品中对纯洁的爱情和无私的友谊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另外还表现出对被歧视的犹太种族的同情以及高利贷者贪婪本性的批判。本文对《威尼斯商人》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人物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辉煌的时期,这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以及文学作品,莎士比亚就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为著名的戏剧家、诗人、大文豪。他的古典戏剧作品在英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十六世纪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前期,主要以喜剧作品为主,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不断的海外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作者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乐观的情绪,他甚至一度相信人文主义的时代就要到来。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喜剧和历史剧作品体现出乐观和明朗的格调。从1601年开始的7年,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中期,这时的英国社会动荡不安,权利交替非常快,社会开始出现衰退和混乱,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突出,曾经美好的人文主义理想在莎士比亚的心目中越来越遥远,所以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始转向揭示社会现实和批判社会丑恶,作品也表现出鲜明的悲剧格调,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创作了许多流传于世的悲剧作品。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他悲剧创作的巅峰。
一、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刻画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形象,鲜明地展现了这个任务的阴险、贪婪、凶残和冷酷。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他在利益面前的冷酷和残暴。与此同时,夏洛克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威尼斯受到了歧视和冷遇,莎士比亚有表现出同情之情。本来受到凌辱和歧视的夏洛克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他在各种刺激下变得近乎疯狂,甚至采取非常残酷的手段去寻求报复的时候,作者渐渐地收起了他对遭受歧视的犹太种族的同情,转而变得反感和厌恶。在作品中夏洛克是一个缺乏教养的犹太商人,他能言善辩却语言粗俗,处处表现出强势却内心胆怯,从他咄咄逼人、冷嘲热讽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低俗的情趣和卑鄙的灵魂,莎士比亚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复杂而丰富,丰满而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高超的现实主义艺术技艺。
莎士比亚在作品还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形象,那就是鲍西娅。虽然作品描写的是发生与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鲍西娅在整个事件中为解决矛盾冲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莎翁从多方面的角度刻画了这个人文主义新女性的形象。在不同的场合下她总能表现出令人欣赏的一面,那些王孙公子前来求婚,她的言辞和行为像是一位出身高贵,高高在上的贵族小姐;但是当他见到巴萨尼奥的时候,她有温文婉约,表现出一个热恋中多情女子的形象,当他与夏洛克对峙公堂的时候,又表现出作为一个法官的精明强干;此外,她还表现出各种幽默风趣和聪明机智的性格特点。
安东尼奥是忠于友谊的代表,他乐于助人,慷慨好爽,他甚至可以不顾自己身家性命,只是为了让朋友能爱情幸福。在残酷的惩罚面前,他毫不畏惧,为了友谊,他可以从从容容地赴死,安东尼奥一直是大多数读者心目中敬仰和钦佩的对象。作品中的安东尼奥不善言辞,忧郁沉默。这种形象看似与整部作品的格调有些不匹配。但是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下,贯穿于全剧作的三条爱情主线在最后都得以功德圆满。剧中的三对情人到戏剧的尾声都得到了完满的结局,但是一度频频出现于众人眼前的安东尼奥却悄然逝去了踪迹。也许是作者感觉到整部戏剧都是欢快愉悦的气氛,安东尼奥的忧郁形象有点不太适合继续下去了。整部戏剧,是三对情侣的喜剧,是夏洛克的悲剧,而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也只能称得上是一出闹剧。作为戏剧的主人公,主要角色,却一直游离于戏剧的主格调之外,显得非常不协调。
从整体上看,整部戏剧的人物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凶残而冷漠的夏洛克,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安东尼奥、鲍西亚等代表了正义的一群人,他们忠于友谊,慷慨好爽、崇尚正义,作者将这些人物形象作为理想化的对象去歌颂,去赞扬。通过这两组人物的对比,作者揭示出了人间的善与恶,通过对正义的颂扬和对丑恶的批判,作者也鲜明地表达出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鲍西娅富于哲理而优雅动听的演说,表现了她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教养。在法庭对峙阶段她对夏洛克的规劝,也是展现她心怀慈悲的一面。仔细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我们发现,虽然表面上作者将每一个人物都赋予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开朗聪慧的鲍西亚,卑鄙凶残的夏洛克,重情重义的安东尼奥。但是当我们今天以历史的眼光去分析这些人物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人物都背后都隐藏着另一个灵魂,另一面的形象特征,鲍西亚在他的聪明和机敏的背后其实只是一个任性的贵族小姐。而夏洛克是一个饱受种族歧视的可怜商人,安东尼奥是普通资产阶级贵族的代表,而杰西卡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徒。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只是一闪而过的一朵浪花,无论展现出什么姿态,都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形象特点。
二、作品的价值观
1、作品创作中表现的爱情观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家,却一直生活在社会的低层,这种生活环境造就了他的戏剧作品必须从社会最底层的贩夫走卒中选取素材,选取人物原型,这种局限性也使得莎士比亚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市民色彩。另外我们知道,莎士比亚是一位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自然也就有了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经非常提倡莎士比亚的这种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也使得莎翁的作品成为一面映照社会现实的镜子,在社会现实的影响下表现出更多的内涵。西方世界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有同性恋的传统。古希腊甚至认为男性之间的同性爱慕是代表着阳刚和力量,少年向青年的转变需要经过一个特殊的成人礼,那就是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长者,在古希腊神话中也出现了许多关于同性恋的传说,例如加米尼德与宙斯之间的暧昧关系,著名的空想主义代表柏拉图则更是创作了经典的《会饮篇》来捍卫同性恋。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男性之间的情感传统再次被追捧和发扬。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时期,也就是文艺复兴的前期,道德哲学都将这种同性间的情感和异性间的情爱作为基本主题去不断争论。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自然也会受到这种理念的影响。也许我们在分析《威尼斯商人》的时候,应该讲安东尼奥于巴萨尼奥之间的情感看做是同性之间的爱情。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设置两条爱情线,一条是异性之爱,是以鲍西娅和巴萨尼奥之间的情感为代表。一条是同性之爱,以巴萨尼奥与安东尼奥之间的情感为代表。这两条爱情主线相互影响,共生并进,最终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在戏剧的结尾,莎士比亚以巴萨尼奥与鲍西娅的美满结局营造了整部作品的喜剧,这不仅仅是俩人爱情的结局,也象征了异性恋必然战胜同性恋。莎士比亚的伟大就在于他能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人认为,莎士比亚一直都清楚地知道,男性的同性恋只是一个过渡,他们先在同性中寻找自我的影子,然后在异性恋中肯定自我的价值,最终只能与异性相结合。在历史上,对于莎士比亚的这种想法,持肯定态度的不在少数。人类的发展史证明,男性首先是家庭生活,然后走出家庭去重新组建婚姻,但是这期间,必然会出现一段同性的情感,就像今天的男性需要在走出家庭后结交朋友,确立了自己的身份再去异性恋中寻找两性的差异,最终成熟,与异性走到一起。莎士比亚通过对戏剧中人物之间的情感模式的描述,从更加广义的角度阐述了人类情感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异性恋才是人类情感的真正归宿。在这个方面,莎士比亚对人类命运深远的思考令人敬佩。
2、对友谊和仁慈的歌颂
作品中夏洛克是狡黠的代表,而安东尼奥则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是仁慈的代表。立场不同,他们自然不会对对方产生好感,安东尼奥借给朋友钱不收利息也就充分说了他对放高利贷者的鄙视,这也反衬出了安东尼奥的仁慈;但是作为一个犹太商人夏洛克,他认为借钱不收利益不符合商人的利益标准。俩人的矛盾由此而发生,夏洛克也不收安东尼奥的利息,但是要求从欠款的安东尼奥的身上割下一磅肉作为报酬。夏洛克是个可怜的商人,他先是失去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和女儿,然后又听说他的债务人投资失败,可能无法偿还借款,所以他向安东尼奥追讨欠款,一磅肉的矛盾由此展开,最为醒目的是法庭对峙阶段,夏洛克以法律的名义执意报复安东尼奥,鲍西娅则用“仁慈”的语言来规劝夏洛克,甚至她提出以三倍的金额还款来换的夏洛克的仁慈,但是报复性驱使夏洛克拒绝了这一请求,鲍西娅的这些表现也正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围绕着《威尼斯商人》中一磅肉的借约,莎士比亚设计这样一出包含了经济利益冲突,人性善与恶,仁慈与贪婪,无私与自私的较量,作者表现夏洛克对金钱的贪婪以及最后的结局也是要说明,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将追求财富建立在毁灭人性的基础上,就失去了控制就要走向灭亡。
鲍西娅为了救安东尼奥,不惜出重金来解决矛盾,而安东尼奥而了帮助巴萨尼奥追求爱情,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慷慨解囊,大方地帮助朋友,甚至连将要面对的死亡都无所畏惧。而作为巴萨尼奥妻子的鲍西娅则竭尽全力去解丈夫朋友之难。鲍西娅假扮律师,粉碎了夏洛克割一磅肉的计划,从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友谊的歌颂,他不仅提倡和赞扬这种纯真的友谊,也在此表现出人文主义价值观。并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以利益为目的的自私、贪婪的价值观。
结论:
《威尼斯商人》创作于莎士比亚创作生涯的早期,是一部带有极大讽刺意味的喜剧作品。在剧中,作者歌颂了友谊、爱情和仁慈,深刻揭示了人类贪婪、自私与冷漠的本性,涉及到社会矛盾、爱情观念,伦理道德、经济影响以及法律等各种问题,表现了鲜明的认为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军.
论莎翁英文喜剧《威尼斯商人》的人文主义[J].
科技信息,2009(33)
.
[2]
岑莉.《威尼斯商人》主要人物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8)
[3]
张金平.《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主义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21)
[4]丁芸.《英美文学研究新视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