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完善XX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实现网格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现就有关工作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上级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围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坚持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依托,以信息化为支撑,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建设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构建网上网下整体作战工作体系,最大限度使基层矛盾问题、安全隐患、群众诉求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更好地为深化平安XX建设服务。
二、任务目标
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按照“网格化、信息化、实战化”的目标要求和“互联网+社会治理”建设管理模式,建立镇、村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整合综治信息化、村(社区)网格化、智慧城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政府热线等资源,实行多中心合一、实体化运作,形成“社会治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四个平台+综合指挥+全要素网格”的社会治理创新体系,设立联合接访、治安防控、矛盾调解、心理服务、法律服务、平安创建等一站式服务窗口。整合各方面信息资源,建立组织机构、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及周边安全、护路护线,以及其它业务需要的“10+X”;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集数据汇聚、分析、预测、预警、处置及事项受理、分流、督办、反馈于一体的综合指挥平台。健全指挥平合运行机制、联动机制和管理机制,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督查考评。
三、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流转交办机制。
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对村(社区)、单位及个人报送的信息、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综合受理的相关信息以及上级交办的事项,根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分流交办,限期完成;对事权不在本级或本级难以处置的事项,应及时上报县(市、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由县(市、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分派给相关部门处置。二是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坚持网上联动与网下联席会议制度相结合,对重大疑难复杂或涉及多部门、跨地区的案事件,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三是建立健全研判预警机制。定期对辖区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意见建议,提供领导决策参考;对重大安全隐患或可能引发涉稳事件的,指导基层加强预警预防,推动风险隐患整改和重大事件化解。四是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完善事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制度、工作绩效通报制度,对未及时受理或未按时反馈处理结果的要进行督办,并将各单位相关事件受理办理情况纳入平安综治责任制考核及其他绩效考核。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加强对专职网格员履职情况的督查考核,督促指导专兼职网格员及时上报信息、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设镇村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的要求,加强组织协调,抓好统筹谋划,整合相关资源,落实人员力量,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按期完成建设目标。同时,各村(社区)要从实际出发,加强与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的对接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规范工作流程。
要进一步明确镇村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职责、工作人员职责和相关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流程,规范办结时限,强化绩效考核,确保各类矛盾问题、安全隐患、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妥善解决,全面提升网上办事和服务群众的综合效能。健全信息保密制度,与工作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中心(室),涉稳信息、重点人员信息、个人隐私等内容以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图像不得摄录外传。(三)强化督导检查。
镇综治办要加强对镇村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采取网上检查与实地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对各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情况特别是事件流转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纳入镇村千分制和双百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