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扎实工作
开创敬老院工作的新局面
**镇敬老院修建于1991年10月,位于镇北面,德沿公路左侧,距镇政府1.5公里。至今已经过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该院共计投入资金19万余元,其中省级投入12万元、县级投入7万元。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建筑面积708平方米。内设办公室2间,保管室2间,厨房、餐厅各1间,会议室2间,厕所4间等设施齐全。原建院时供养人员9人,其中:孤老5人,孤儿4人。现供养五保人员26户33人(其中:男23人,女10人)。孤独老人17户19人(其中:男13人,女6人);孤儿9户14人(其中:男10人,女4人),在校大学生1人、大专生2人、高中(中专)生5人、初中生1人、小学生5人。
我镇敬老院在组建后的一段时间里,院民吃不好、穿不暧,个别院民拾破烂乞讨,院里混乱、矛盾重重,院民不满意、院民亲友不满意、群众不满意、上级领导不满意,严重影响了敬老院有人民群众中的声誉。为了改变敬老院的落后面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我们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的精神、科学发展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后,针对敬老院的现状展开了大讨论。敬老院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是我们民政干部的失职。认真执行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把敬老院工作搞上去,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建设的一件大事,不仅对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供养制度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发扬我国尊老爱幼、扶贫助残的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戴,加强
**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全力保障院办经济和设施齐全
20年以来,我们敬老院院民以院为家。敬老院现有蔬菜地2.5亩,猪圈4间约100平方米,养猪10头,院办经济年收入在16000元左右,基本能保证副食自给。几年来,我院以各种渠道筹集资金12.8万元,对敬老院住房进行了内粉刷和外装修,使敬老院焕然一新,安装了自来水,购置了冰柜、彩电、洗衣机、桌椅、板凳、床、炉子等设施基本齐全。但由于院民多,居住捅挤,现我镇多方争取资金116万元,现已基本建成了规模较大的新型农村敬老院,但还有待于投入资金进一步装修。完善后的新敬老院有其环境优美、单独成院,院内设施比较齐全,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是我县达标敬老院之一。
三、保障入院人数上规模
多年来,我镇多次组织人员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在全镇五保散居扶养的对象中,按照入院条件进行严格筛选,确定入院对象后认真签订《五保供养协议书》。甲方(政府)承担供养之责,乙方(扶养人)承担代耕、代管、纳粮、安葬之责,丙方(村委会)承担监督之责,把乙方能否代管、纳粮、安葬与遗产继承、优先转承包耕地、山林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权利和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甲、乙、丙三方的责、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到2010年底,我院现有供养对象人数达33人。
四、院务管理水平
规范化
制度化
我镇敬老院规模扩大后,经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其主要做法是:一是选派有管理经验和事业心强的民政干部主管敬老院的管理工作。二是及时建立院务委员会,进行认真的分工管理,使敬老院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三是对供养经费实行计划开支,一切食用物资和生活物资实行监督管理,经费做到日清月结,保证食用物资到达院民的口中,生活物资到达院民的手中。四是制定各种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院务会,分析研究对院民的教育、生活、管理和院办经济的发展问题。每月召开一次院民会,听取院民的意见和建议,对遵守规章制度好的进行表扬,表现差的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能办的坚决办,不能办、或一时不能办的给予耐心地解释。五是制订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以制度管理人,制度约束人。认真落实各种规章制度、职责全部上墙。一切以能否关心和体贴院民的生活、院民能否真正的安度晚年和健康成长,作为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准则、目标。
五、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炊事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好坏,对院民生活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炊事员的高度负责,生活上保证一日三餐,每餐四菜一汤的中等生活水平,保证院民吃上安全、可口的饭菜。专人负责院内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经常性保持院内公共场所卫生清洁。同时负责无自理能力的院民衣被、床单的清洗工作,保障他们个人和室内卫生、清洁。督促其他院民衣被、床单的清洗,使全体院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护理人员的努力工作,所有入院人员人人容光焕发,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各位领导,**敬老院的工作,虽然在摸索中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距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上级的要求差距甚远,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改进工作作风、态度和方法,使**敬老院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为院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我们**敬老院建设成为一个和谐之家、温馨之家、整洁之家、文明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