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引入“小新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小游戏“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考考你”和“看看谁厉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说出生态系统定义和组成。
(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难点:(1)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组成(2)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时期,关于生物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初一学生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组成》这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较密切,而且学生对生物圈、生物与环境等知识有所了解,通过设计有趣且有效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去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本着“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精典讲授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采用激趣法,情境教学法、观察、资料分析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选择学生十分喜爱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游戏方式生动有效地攻破重难点,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通过小新闻“把海洋带回家”,创设情景,提出疑问:为什么小虾可以存活8年?使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进入今天我们的新课——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生态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讨论引导: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及组成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熟悉的生态系统:这里有什么?
生1:我观察的是一块农田,有作物、人、杂草、鸟、虫、阳光、水、肥料
生2:我观察的是草原,有草、牛、羊、杂草、鸟、虫、土壤、阳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给予评价后及时总结:同学们交流的很好,你身边的农田我们称为农田生态系统,草原我们称为草原生态系统,地球上有无数这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
谁能定义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
学生回答: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教师板书)
师:请你判断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哪些不是生态系统?为什么?
生:一片阳光(缺乏生物),一块水稻(缺乏环境),一群鱼(缺乏环境)它们都不是生态系统。
了解了什么是生态系统,那我们一起随着书本来到神秘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看看,瞧:啄木鸟在给树治病呢,看这棵树桩腐烂了,上面长满了蘑菇呢、、、请你思考:(资料分析)
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生:学生观看图片及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完成讨论题,然后学生回答。
游戏一:角色扮演
师:通过资料分析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中有植物、动物及细菌和真菌,那么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扮演什么角色呢?请学生阅读课本20页内容,了解植物、动物及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然后把生物角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生:阅读教材,体会动植物及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分析及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板书,强化重点。
师: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小虾为什么可以存活8年?”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及演示,给学生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总结出生态系统中各个角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利用牛吃草的脑经急转弯来提出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考考你:有一头牛闯进了一块足球场,它用了半年的时间把半个球场的草吃光,问它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把整个球场的草吃光?
生:永远吃不完
引导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如果闯进的是一百头牛,那么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得出结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启发同学们思考这个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设计意图: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联系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
(三)知识树小结
设计意图:知识树小结,简单明了,强化了重点,拓展了思维,梳理知识。
(四)达标训练,学以致用:
1.下列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瓶水中的微生物
B.一块石头上的所有生物
C.一块农田
D.一块馒头上的霉菌
2.下列关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B.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C.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D.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八、布置作业
课下实践作业:试试看制作一个生态瓶。一周后拿到学校进行评选与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课下思考与实践作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涉及的生物学概念比较多,是典型的概念教学课型,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并接纳知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是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并且,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资料非常丰富,因此,我充分利用课堂提供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概念教学。
本节课我始终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设计本节内容,一环扣一环,创设教学情境,不断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自主学习与交流、角色扮演、合作探究与归纳总结等形式,建构知识框架和相关概念。特别是合作学习,增添了各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同时通过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及食物网不断传递与积累这一典型案例分析,从思想及行动上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教育,达到情感的升华。
但是,本节课也有遗憾。由于不是在本校讲课,对学生的熟悉程度不够,使课堂气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使课堂效果达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