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思考
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扎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并先行在纺织印染和化工业上实现了突破。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同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其中五大重点传统产业产、销、利、税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这些工作成效,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去年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推进大会放在**举行,就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激励。
我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产业结构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且质量效益尚不高;从企业结构看,低小散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约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这说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仍然任重道远。今年是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个时候只能乘胜追击,绝不能放松懈怠,一松就会前功尽弃。
下面,笔者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谈几点想法。
一是坚定政府、企业两个决心。从短期来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对政府和企业都会带来很大影响;但从长远来看,高质量发展和动力转换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这件事上,政府、企业都只能下定最大决心。政府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持之以恒抓落实的精神,一抓到底,抓出实效。企业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最终主体,也要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以脱胎换骨的勇气和激情,去进行二次创业,迈过这个坎,就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二是抓实细分行业、“一企一策”两个方案。已经出台的《**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很详尽了,对五大传统产业的提升目标、发展路径,甚至对标企业都进行了规划明确。接下来,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采取切实可行举措,把这些细分行业的改造提升方案落到实处,把纸面上的谋划变成实际的计划和成效。现在,纺织印染和化工这两个行业已经有所突破。今后,金属加工、黄酒、珍珠这三个行业抓落实的力度可能需要更大一些,争取迎头赶上。同时,针对一些重点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建议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要组织行业专家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的改造提升方案,做到精准发力;并通过这些重点企业的改造提升带动整个行业的改造提升。
三是推进数字化、资本化两项变革。马书记多次强调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大力改造提升。在数字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成为我省“一号工程”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推广以数字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意设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设计“梦工厂”和智造“云工厂”。同时,我市上市公司众多,在资本运作方面拥有很多优势和经验,要把股改上市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关键一招,多措并举,大力引导传统产业企业走股改上市之路,通过股改上市走上裂变发展的“快车道”;对暂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一些中小企业,也要鼓励它们以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稀缺品牌等为主要标的,主动寻求并购重组,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四是建好集聚、科创两大平台。一方面,要深入实施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试点,在近年来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印染、化工、金属加工等行业企业的园区化集聚,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效益。这里的集聚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以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为引领,不同区、县(市)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都可以集聚在一起,形成实力强大的产业集群。要避免各自为战,你搞一个集聚区,我搞一个集聚区,最后仍然形不成规模。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切实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动能的转换。这里面重点是要高水平建设“科创大走廊”,整合集聚科创孵化基地、科研机构、高教园区,布局一批众创空间、高技术特色小镇,积极引进大院名所,打造串联三区、带动全市的科创大平台。这个“科创大走廊”不能只停留在蓝图上、口号上,要实实在在的落地。要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效率运作,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大平台的作用。
五是优化要素、环境两方面保障。一方面,要积极整合财税、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要素资源,改革配置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扶持力度,改变以前“撒胡椒面”的支持方式,为大力推进改造提升的企业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扶持。特别是要重视人才资源的培育引进,推进“人才+”行动,加快建设浙江“千人计划”**产业园,进一步完善人才新政,大批量培育引进高端人才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政府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里我们要深入、全面地领会“亲”和“清”的要求,在“清”的同时也要加强正常的沟通交流和互动联络,深入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发展的实际情况,切实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当好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