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需要对生命渗入骨髓的关爱和敬畏,还需要教育部门将自救逃生乃至生命教育,像重视公平正义一样,纳入国民教育的义务当中。
多难兴邦,首先从珍视生命开始,尤其在一个地球多震的时代。而珍视生命,必须先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爱生命、……
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学校兴起了地震自救逃生教育。在一个地球多震的时代,当一颗爱生命、会逃生、能互助的种子在孩子心里茁壮成长,谁都不能否认:灾难下的民众,才是生命最强大的救赎力量!
在汶川大震痛彻心扉的煎熬后,人类又接连经历海地大地震毁灭式的重击、智利大地震惊心动魄的惶恐,然而,苦难于我们依然死死纠缠。青海玉树强震,再次以惨痛的伤亡撕开了我们尚未痊愈的心灵伤口。四面八方在支援、全国爱心在涌动,这一刻,焦虑、激昂、感动、伤痛汇成了最强的社会浪潮。
此时,高尚的言说在行动面前都显得低矮,温情的笔触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更显得苍白。灾区的灾民,在我们的眼里是那样的羸弱,他们就像滔天海浪中那叶随时可被吞噬的扁舟,就像暴风雨中那只随时可能折翅的鸟儿。是的,几乎所有民众的内心,都被无穷无尽的同情和哀婉所充满。可是,当你从那些地震灾难中剥茧抽丝,却有另一种重大的发现:从源头来说,受灾民众是拯救生命最强大的救赎力量。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起走进人类地震史上的两场地震去看看吧!一场是今年2月底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8.8级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海地大地震的数十倍,最终夺走800余人的生命。从地震史而言,在人烟并不稀少的地区,一场足以导致山崩地裂的超级大地震,最终只有800多人失去生命,这的确是个奇迹。另一场地震是2004年发生在日本新泻地区的6.8级地震,该地区人口稠密,数千幢房屋倒塌受损,最终却仅有数十人遇难,这又是一个奇迹。
是什么力量让一场惊天灾害,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客观原因很多,比如完善的抗震救灾应急机制、坚固的房屋质量等等。这些的确是让我们和借鉴的客观经验。但无论日本还是智利,还有一条最重要的经验,那就是灾民自身所具有的丰富而实用的避险自救科学知识,这一条堪称“拯救生命的最强力量”。
无论任何行业,总有和业余之分。职业演员可以轻而易举地根据要求,惟妙惟肖地演绎喜怒哀乐,业余演员往往缺乏应变和展现能力,只能跑跑龙套。世事万象,莫不循此规律。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们是职业还是业余的反应,也往往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
在日本,一个孩子从懂事起,就开始了如何在各种灾害中避险逃生的。当地震来临时,家里什么地方性高一些、哪些物件需要远离、躲避的姿势应当如何、平时应当准备哪些备用物品、灾民逃生时如何保持良好秩序、哪些行为更容易导致伤害……这些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进行经常性的演习,成为学校生命里的重要内容。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就讲述过亲历一所防震防火的演习:事先毫无预警,校长突然通过广播发出地震警报,所有老师听到警报,迅速组织学生钻到桌子下;当发出火警时,所有老师和孩子们捂着口鼻、半蹲或爬着,井然有序地从楼里撤出,集结到操场。整个演习只用了5分钟。正是逃生自救的深入人心,使日本人应对灾害更加从容,将伤亡减少到最小。1985年哈尔滨的白天鹅宾馆火灾中,伤亡惨重,但宾馆内的日本客人却全部顺利脱险。不是他们命大,而是他们刚入住就首先对周围环境做了详查,当火灾突发时,他们凭借多年的训练经验和事先的准备,在黑暗中顺利摸到通道逃生。在智利的国民里,这样的逃生自救科学普及,也是重要的一课。正是这种从娃娃抓起、从细节入手、从实践培养的生命教育,才为一次又一次灾难后的生命奇迹,注入了最强大的救赎力量。
我们不得不想起汶川地震后,很多学校陆续兴起了地震自救逃生教育,可是两年过去了,请环顾四周,还有几所学校在继续坚持?一节两节这样的课程容易坚持,但一年两年、数年如一日的坚持,这不仅需要对生命渗入骨髓的关爱和敬畏,还需要教育部门将自救逃生乃至生命教育,像重视公平正义一样,纳入国民教育的义务当中。
多难兴邦,首先从珍视生命开始,尤其在一个地球多震的时代。而珍视生命,必须先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爱生命、会逃生、能互助的种子。当这颗种子在所有孩子的心中开始茁壮成长,谁会否认:灾难下的民众自身,才是生命最强大的救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