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计划范文.DOCX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
】页/【
1000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学校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XX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二)近期目标
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三)中长期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二、活动内容和活动途径
(一)经典诵读进校园
1.活动内容
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围绕仁、义、礼、智、信“五常”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开展经典专题教育。
2.活动途径
①
利用晨读、班会或地方课程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②
通过“道德讲堂”、主题演讲、征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③
以办主题板报、建班级图书角等形式,强化诵读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二)古诗文诵读进校园
1.活动内容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诵读篇目主要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文推荐篇目。
2.活动途径
①
结合实际,创新诵读形式,通过开展诗配画、诗配舞、诗配乐、诗朗诵、诵读比赛等多种方式。
②
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三)传统美德进校园
1.活动内容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要将敬业乐群、厚德载物、见贤思齐、天下为公等传统美德作为班级文化主体。
2.活动途径
①
以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②
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会,举行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书法展示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推动传统美德教育向纵深发展。
③
通过校园“光荣榜”“美德少年宣传墙”
等阵地和主题团队会等载体活动,激励全体学生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不断增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染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