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含五篇)

时间:2019-05-15 15:1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升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升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

第一篇:提升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青少年的全面素质,是关工委的职责所在。**市路桥区关工委会同教育部门关工委在重视对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的同时,赋予人文教育以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的理念,紧密结合教育实际和青少年身心成长特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学生,走出了一条

有特色文化素质的教育之路。

一、紧扣立德树人,引导确立“大写人生”

关心下一代,培养教育青少年,是保证事业后继有人,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内容。为切实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路桥区关工委会同教育局关工委要求全区各校关工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本着“领进来的是人,送出去的也是人”的办学目标,着力引导学校克服唯分数论、唯升学论思想,采取灵活多样、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大写的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教育局关工委会同有关科室在学生中倡导“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活动,开展“拒绝不文明行为”签字活动,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抗日名将陈安宝烈士墓,举办18周岁成人礼等等。通过活动,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了学生的爱乡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从2002年开始,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引导未成年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发挥“小手牵大手”的监督职能。在活动中,各校结合实际,与日常德育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德育体系。如路桥区峰江中学的“诚信”教育、峰江小学的“求真”教育、路桥职教中心的“感恩”教育、路桥实验中学的“自律”教育、路桥四中的“责任”教育、路南小学的“三礼”(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横街小学的“克己”教育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004年,该做法在**市推广,并在全国和省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开展法制教育,普及提高法制意识

在青少年学生当中开展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制意识,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各级关工委特别是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我们要求学校常年聘请法制副校长(一般由派出所一名副所长兼职),经常性地为学生上法制课,会同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参与预防和处理学校内的各种突发事件,做到法制校长进校园、法制教育进课堂、法制知识进头脑,组织劳教人员现身说法,普及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同时,鼓励有条件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健康直通车,以qq聊天、电子邮箱、校园网、书信等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帮助疏导学生心理压力,避免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目前,路桥区已创下了在校生连续5年“零犯罪率”的记录。

三、注重家校联通,着力打造教育合力

工作中,我们十分重视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发动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要求学校以家长学校为抓手,充分利用“家校通”等现代通讯技术平台,加强家校联通。一方面及时通报学校有关工作,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家长开展较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让更多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意识教育,注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与言传身教,促使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家长学校已成为许多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如路桥区蓬街中学的家长学校还成为了该校的一大教育品牌和亮点,备受家长欢迎。下阶段,还将在全区学校实施“家庭教育行动”,进一步推动家校联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独特作用,使家庭教育更好地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四、倡导文化育人,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2002年以来,路桥区以省新课程改革试点区为契机,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中逐步确立了“文化育人”的理念,引导学校从文化层面的高度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未成年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如路桥二中一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改革的矛头直指教育教学的源头和根本,实施了“高效自主”的课堂改革,教室四周都有黑板,学生被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从而还原了学生的活泼个性,重新点燃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培育了学生的思考探究和创新能力。路桥实验中学则提出“科学+自主”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既为学生当前的升学着想,又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着想;既努力帮助学生摘取现实的升学果实,又努力使学生的理想之树根深叶茂。路桥三中更是提出了“为人生架桥,为幸福铺路”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追求着教育“就是使人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的终极目标。今年路桥区又提出了学校环境文

第二篇:育人理念

育人理念

立足岗位 磨炼成才 精心培育 助推成长

【释义】:

每一位员工都必须立足自己的岗位,将岗位作为自己的舞台,不断增强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才。

“玉不琢不成器”,真正的人才必须在工作中经受磨练,扎实自己的底蕴,历练自己的人格,方可重用。

对于想干事、能干事的员工,以多种方式精心培育和引导,助推其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激发潜能,成长为昊源的骨干人才。

企业是由无数员工组成的,员工的成长就是企业的发展。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员工,更需要优秀的员工。

人无完人,但每个人都可以追求完美。每个员工都可以是优秀的,“人不学,不知义”,每个员工在立足岗位、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经验,了解更多知识,提升工作技能。不断发掘自身潜能,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现在企业应明白,每个员工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昊源集团是个大家庭、大集体,这里不应该只是员工每天工作的场所,更应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帮助员工成为优秀的、更好的自己。

昊源的发展是员工共同努力的成果,昊源也一直注重培养员工的个人能力。作为一个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现代企业,昊源也一直将员工作为发展战略,激励员工做的更好。

有计划、有方向、有组织地引导员工,让其想干事、能干事、多干事、干好事,是企业应当做的。赫兹伯格认为:企业中的员工需要激励,而且受到两种因素的激励,即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一个立足长远发展的公司应当在多方面鼓励员工。比如: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员工的社会生活得到保障,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成就感等等。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员工都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只有员工达到成就和尊重需要层次时,员工才会想为企业发挥所长,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所以,企业要做的就是让员工满足安全,生存方面的需要,助推员工有更高的人生追求,让员工更快地成长。

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一份子,企业要树立以员工为本的理念,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坚实保障。企业应尽可能地扩充员工沟通交流渠道,了解员工的自我需求,让员工有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帮助员工力争上游,实现价值。

昊源集团是优秀的企业,是不断发展前进的企业。昊源始终坚持和员工共同成长的理念,我们员工也始终秉承为昊源无私奉献的理念。所以,我相信,昊源的未来会因我们的努力而更加辉煌。

李丽利

第三篇: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 精心培养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素质人才

——胡礼祥书记在2006-2007学年寒假务虚会上的讲话

2006年学院各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大家工作非常辛苦,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也面临许多的困难,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冷静面对、力戒浮躁,明目扩胸,勇于善于去解决。因为现在是转型期,我们面临的是在加速加力加压状态下的困难。学院要发展就要加速,要加速就要加力,要加力就要加压,是符合力学原理的,也是符合社会变更的规律的。我们观察一下任何社会变更,只要碰到利益的调整,就会产生思想的混乱,都会有一个无序到有序的转换过程。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应对,怎么去解决。这里有加压的合理性问题,也有受力方的适应性问题。同样一个推力,施加在铁块上、木块上,还是气球上,产生的型变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简单地看待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改革发展是对我们智慧和能力的考验。特别是对学院领导班子和分院领导班子的考验。在方案制定的合理性上,考验我们决策的能力;在方案实施的操作性方面,考验我们的执行能力;在解决实施过程当中出现各种矛盾的时候,考验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改革是探索性的工作,我们不能因为有问题有困难就停止改革发展的步伐,只要方向对头,我们就要坚持。希望大家不要被困难吓倒,多提改进的建议,多想解决的办法,不要盲目的埋怨。现在城市学院需要的是快速发展。打一个比方:如果一辆汽车一上高速公路,是不太有选择的。要么就在快车道上跑,要么就在慢车道上走,或者就是靠边,靠边已经是打起双跳灯,说明你给别人让道了。上了高速公路,千万别上错道口。发现错了再拐回来的话,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都是很大的,等到你回到该走的道上时。已经是大大落后了。当然,高速公路一定要设有服务区和加油站,车才能走得好。这些都是我们学院和分院各级领导班子在规划学院、分院发展时需要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城市学院就好比是一个车队,八个分院和十几个部门组成的一个车队,每个师生员工都是车队里的一员,大 家都应该来思考:该怎么样使我们的车队走得更快,更整齐!

最近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但是很不成熟。下面说的,只是我个人的思考,是关于学院发展与教育教学创新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城市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每个组织都要讲核心竞争力,否则竞争不过别人,竞争不过别人就得让道。

请看下面三个数据:国家劳动保障部预测,2007年新增900万就业岗位;2007年高校毕业生有495万,超过新增就业岗位总数的1/2;2005年114个城市调查,新增岗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只占总岗位数的20%。我们推算一下,900万岗位只需要180万大学生,而今年高校却有495万毕业生。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曹殊研究员指出:2007年将是社会就业制度调整变化的一个“拐点”,就业竞争主要体现为高校毕业生之间的竞争!我们城市学院的毕业生要和第一批第二批的学生同台竞争,和博士生、研究生同台竞争,困难之大是显见的。一句话,毕业生就业形势是异常严峻!我们的“产品”必须明明白白的放在市场上面,让大家来挑,让市场来选择。人家看不看中你城市学院培养的学生,就意味者市场需不需要我们继续造这些“产品”,我们这些产品生产者会不会下岗。

我们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发力点应该在什么地方?城市学院作为一所科研力量薄弱,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以本科学生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校,与其它高校的竞争明显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最能体现城市学院办学水平的也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我们现在的条件最迫切需要突破、最能够打响品牌的也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放在第一位;必须解放思想,全力以赴,领先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丘成桐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目前国内的本科教学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钱学森也说:“现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培养。没有自己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的 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必须改革的许多普遍性的问题,谁领先一步,走出新路,谁就抓住机会,领先发展,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面对激烈的竞争,城市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就是培养人才的套路和能力的问题。我们把2007年确定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年”,是学院发展关键时期推动学院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我认为这是一个事关提升学院发展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一个事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一个事关教职员工职业生存力的战略选择,三者是紧密联系,利益相关的。如果大家认清这一点,认识足的话,学院在推动过程中,大家就会去想办法凝聚人心,齐心协力往前冲,激发出我们的战斗力。事实上,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第二,如何实现从战略定位到发展战略的转变

经过一年半的集思广益,我们对学院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形成了以下共识:

办学定位--创办名牌教学型大学;

育人目标--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育人理念--倡导学生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育人体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现在的问题是要从口号到行动,通过大家的努力,使理想变成现实。所以,接下来要思考和解决的是:如何实现这些战略目标?

每一个战略目标都给我们提出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想办法解决:

一、我们要创建名牌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和“名牌”如何体现? 我认为,教学型大学应该是真正做到以育人为中心,而教与学自有一套。就是要把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这两篇文章做好。名牌大学如何体现?我认为是名牌一定是有特色的、高水平的,那么就要在创特色,上水平上下功夫。就必须先研究清楚我们的特色应该是什么?能够是什么?从哪些方面体现?而学院的特色是各分院特色的集合表现,所以每个分院都要思考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想得比较清楚,办学就会陷入盲目性,特色更无从谈起。水平有哪些特征指标?我们得找一个参照系,找到自己可以衡量评判的标准。说到底就是把自己放到那个系统里去竞争对比,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层次定位问题,也包含激励发展的动力机制设计,也必须好好研究。

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有哪些?如何培养?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试想在10-15年以后,城市学院毕业生的校友中,最令我们骄傲,使城市学院出彩的会是哪类人才?是高科技研究人员?还是企业家?经理人员?公务员?领导者?自主创业者?…… 当然,各类人才都会有,但按照我们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群体特点,我们最容易造就的主体层次会是哪一部分人才?只有清楚“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才能找准对策。

我们指的“复合性”含义是什么?如何实现?当然,复合性可以有多种定义,关键看我们自己是怎样定位的?我想可否界定为两个复合?一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即知识结构交叉符合,适应市场定位和应用性要求。这势必要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改革。第一课堂不是不能打破的,不能打破就是僵化,僵化是不能发展的。当然怎么调整需要认真研究和论证。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必须重视不同分院和学科的合作,跟踪市场需求,调整方向,通过复合培养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复合性的第二层含义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到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三者要同等重视,有针对性的培养要求和措施,各个环节相互渗透。特别要关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知识再多能力再强,思想不过关照样不行,行为习惯没有养好也不行。前两天有位同志告诉我,我们的一个毕业生,到单位工作的第一天,就开会迟到十五分钟。他的年轻经理当场就开批他。第一句话:城市学院也不是什么好学校;第二句话:你不要对不起介绍你进来的人。这个学生说,他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耻辱。这件事对该学生的自尊心是不小的打击,对学院的声誉也带来很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学校里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非常重要。如果现在我们对这一点还没认识透,该做的没做到位,我们的学生到社会上就走不开去。

我们指的“应用性”指标有哪些?如何培养?应用性主要体现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界定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毫无疑问,专业知识技能是核心能力。除此以外,我们还应研究学生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活动对某些能力的特殊要求。例如外语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创意设计能力等等。每个专业的职业活动形态不同,对核心能力的要求也不同。比如,我们办会展专业,就得研究会展业职业活动形态特征是什么?会展业人员核心能力要求是什么?会展业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有哪些对策等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些不仅研究清楚而且形成培养“套路”,那么学生毕业后在职场上就肯定会很有竞争力。

创新性包涵哪些内容?如何培养?

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要有想法,善于思变 不甘现状。这一点城市学院的学生的群体特征有先天优势;其次,要有创新精神,即要敢冒险,不怕失败。学生有些错误在学校里犯过了,到社会上一般就不会再犯了。再次要有创新思维,创新也有套路,需要进行特殊思维训练,是否应有老师来开这种特殊思维训练的课?此外,要有创新能力,要组织学生多进行创新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美国著名华裔教育家马里兰大学的刘全生教授说:当今大学最重要的是“三创”:创意、创造和创业。“创意”就是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创造”是指动手能力、要有新的发明、新的设计、新的技术;“创业”是开创事业。要是前面两项比较弱的话,那创业几乎就不可能。我最近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是1月18号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它上面写着这么一段话:大学过多地关注理论和机械式的学习,在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方面关注不够。麦肯锡一份报告估计:在中国大学的工程类毕业生中,只有10%具备在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他们擅长记忆事实和通过考试,但是非常缺乏主动精神。雇主们经常抱怨称:尽管他们雇用的大学毕业生似乎在理论上很出色,但是很难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城市学院能不能有所改变,在这方面做出一些特色来?

三、如何实现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是否可以理解为针对学生群体而言?我们要研究对于我们的学生,对于我们这样的培养要求,什么样的标准是合格的、城市学院的学生到底有哪些群体特征、长处是什么、短项又是什么?如果说要扬长教育,那么如何实施扬长教育?前面是分析,后面是对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大家都必须要做的事。

“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能否理解为对学生个体的要求?对“综合素质提高”,我们已经有一个基本概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潘云鹤校长提出,希望城市学院学生要“博雅”,走出去要让别人看得出来这是城市学院的学生。这个要求是很高的,我们的差距还太远。我们如何发现和正确把握学生个体的个性?怎么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得各类人才不拘一格地脱颖而出?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如果大家都来研究,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四.如何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体系? 全员育人,我认为是针对教职工的职责而言;全过程育人,是针对纵向的培养环节而言;而全方位育人,是针对横向的培养领域而言。概括一下,就是“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建立这样一个体系,需要整体的设计,整体的优化。

对全员育人,我们首先要研究这些问题:第一,推进全员育人需要落实哪些职责?建立哪些制度?强化哪些机制?第二,育人如何与教师自身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提高,满足自身的发展?因为教师如果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利益机制不调整好,积极性就会受影响;第三,如何使学生不仅是培养的对像,也成为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力助手,成为推动学院发展的依靠力量?我们在学院机关设立了学生助理岗位,多了很多助手,学生也感到收获很大。让学生参与学院的管理、教师科研,在老师带领下开展社会服务,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又扩充了工作力量,有什么不好?这正是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探索的道路。

全过程育人,要从招生宣传开始,入学教育功能开发、新生的入学教育的设计、在校四年的学习全过程规划指导、就业观念指导与应聘技巧培训,最后到毕业后的跟踪服务、校友资源的整合,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计 利用好。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包含着教育功能,就看你会不会发现。特别是要好好研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阶段性发展特点,精心指导。这是多少年来困扰我们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学生80%毕业后是直接就业的,对他们来说,后面两年没有考研的压力,这与一本学校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我们必须研究后面两年如何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

全方位育人,应拓展哪些培养领域?要抓住那几个关键阵地?我想主要有这么几个:教室、公寓、校园、校外。

教室是第一课堂,第一课堂抓不好,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就落实不了。抓好第一课堂关键在老师,主要着力点:一是课程内容的设计。灌进学生这个“瓶子”的东西得符合学生的层次特点和应用性要求;二是教学模式创新。拿了一桶水,要把水倒到瓶子里,你首先要看瓶子的盖子有没有打开。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老师“哗”倒了水,很多学生“瓶盖”并没有打开,学生对你讲的并不感兴趣,他之所以坐在那儿是怕你点他名。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靠兴趣支撑的,上课提不起他的兴趣,他就会不来。所以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体现教师上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去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课讲得很好,就是差一点点火候,缺少与学生互动,学生找不到兴奋点,注意力就会分散,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三是布置好课外作业。我们的学生习惯了中学的学习模式,老师不布置课外作业就不会自我加压,自觉学习。如果上课没听进多少,课外又没做多少,在校四年能学到多少?我们应该设法让学生课外忙起来,教师要设计一些结合专业知识学习的实践课题让学生课外去做,使课内课外互动起来,这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四是考试方法必须改革。如果学生凭在学期末突击一下死记硬背就能过关,学生平时就会放松学习、逃课,不利于学风建设,也会固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训练,实在是贻害无穷!

公寓是学生个性表现最自由最充分的地方,也是学风建设和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公寓的工作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主要着力点有几个:一是要从一年级抓起。学生从中学到大学需有一个适应调整过程,转型期的教育特别重要。对06级学生我们做得比以前好,成效也比较明显,已在学风上表现出来。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要从低年级抓起,到了高年级就很 难改变;二是完善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工作体系。对06级学生公寓我们尝试以学生楼层为单位建立议事监事会、干事会等学生组织,强调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试行学长辅导计划,效果很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楼层文化建设得非常好。以层导师、学长组为节点,沟通公寓与分院的工作机制已经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们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逐步推广;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公寓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定要让学生党员的形象在学生中鲜亮起来。下学期将在公寓建立 “党员之家”,以此为抓手,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党员成为公寓学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并在日常工作中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自身的进步。要特别重视研究解决部分学生沉迷电脑游戏的老大难问题,这是硬“骨头”,啃不下来,学风就好不了!

校园实践活动是学生互相学习,开展学科交流,拓展人脉关系,锻炼实践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主要的着力点:一是要创建各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强化与第一课堂整合。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校内实践基地,要总结经验,继续做下去。十一五期间学院计划建20个校内综合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每个分院都要建1-2个,不仅要使这些基地发挥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的教育作用,还要可看,成为学院办学的亮点。

要切实加强对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加强规范管理。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团队运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疏于管理,也会有负面影响。全校现有70多个学生社团,目前的重要任务是要把学生会和社团联盟的组织关系理顺,同时给社团一定的活动场所,建立必要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加强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

要搭好三个论坛平台。一是“名师讲坛”,利用各种资源,邀请名师、专家来做讲座,浓化学术气氛;二是“企业家讲坛”。把一些成功企业家请到学院来给学生讲讲企业发展史,做人做事的人生体验,对学生是很好的创业创新精神教育。我们有许多学生家长就是企业家,我们要把家长资源用好;三是“学生发展论坛”,让优秀学生,优秀校友来讲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体会。发挥好榜样教育的作用。

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场,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好机会,主要在暑期(第三学期)或寒假进行。主要着力点就是要改革原来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实习方式,突出“四个学会”的要求,即学会研究,学会服务,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课题项目的形式,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对低年级学生,可以是以调查为主,要求学会调查,学会服务,学会合作。看看几个人在一起做,不同专业的人在一起做,能不能做好一件事情,能不能解决一个小小的课题。对高年级学生,要求就要更高一些,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研究工作。做到学会研究,学会服务,学会创新。最好是不同年级学生组成团队,可以形成“传帮带”的梯队,有传承,不断积累。这项工作全校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才能做好。

社会实践教育也可以尝试实行选修制,如:计算分院提出的实践项目,其他分院的学生也可以参加。这个项目的管理由计算分院负责,学生参加计算分院组织的总结交流,成绩也由计算分院的指导教师给出。这样做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同学有机会一起做事和研究,这样的团队更接近以后工作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要加强对学生科研训练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做策划训练,交流训练和论文发表。通过互相交流可以训练演讲能力,训练思维能力。我们还应该推动学生的论文发表,至少可以在城院内部杂志发表。以后要把学生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评价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考核指标,借此来推动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第三、教育教学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综前所述,摆在我们面前两大任务:一是加强整合规划,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全面改善内部育人环境;二是深入改革创新,探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特色“套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建设的目的。要做到这两点,关键在于人――全校教师(包括管理服务人员)和学生。对于教师,关键是看有没有先进的育人理念,正确的育人思路,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超的育人艺术。概括起来,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塑造出来良好的教风。对于学生,要看能不能做到学会自觉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看我们的学生有没有良好的学风。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最最关键的问题。对于学院各级领导,最关键的任务是要创造出让老师安心工作、舒心工作和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环境。所以教育教学创新需要每个人的投入,必须广泛发动全校师生来做。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两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良性互动。

据此,我提出学院的“323”发展战略:即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体系,发挥好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作用,精心培养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高素质“三性”人才。贯彻始终的是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定位,有先进的育人理念,优秀的校园文化。概括起来可以表述为:育人为本,目标导向,“三全”基础,创新推进。

我们明确了下一步发展战略,我们就能明确工作方向和思路。我们有了清晰的学生培养思路,老师就知道如何去做,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形成自己的套路;学生就明白朝哪一个方向去努力使自己可以成为优秀,激发出成才的积极性,少走弯路。这样,我们的效益就会出来,我们的特色就会出来,我们的品牌就会出来。这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明明白白地提了出来,清清楚楚地摆在我们面前,有没有决心去解决?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解决?需要我们给出明确的答复。

第四篇: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

学校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计划范文.DOCX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页/【

1000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学校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XX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二)近期目标

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三)中长期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二、活动内容和活动途径

(一)经典诵读进校园

1.活动内容

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围绕仁、义、礼、智、信“五常”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开展经典专题教育。

2.活动途径

利用晨读、班会或地方课程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通过“道德讲堂”、主题演讲、征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以办主题板报、建班级图书角等形式,强化诵读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二)古诗文诵读进校园

1.活动内容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诵读篇目主要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文推荐篇目。

2.活动途径

结合实际,创新诵读形式,通过开展诗配画、诗配舞、诗配乐、诗朗诵、诵读比赛等多种方式。

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三)传统美德进校园

1.活动内容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要将敬业乐群、厚德载物、见贤思齐、天下为公等传统美德作为班级文化主体。

2.活动途径

以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会,举行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书法展示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推动传统美德教育向纵深发展。

通过校园“光荣榜”“美德少年宣传墙”

等阵地和主题团队会等载体活动,激励全体学生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不断增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第五篇: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

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范文.DOC

文化提升实施方案(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页/【

3186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亚文化,特指在校园空间内师生共同创造及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我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现特制定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方案。

一、主要内容

(一)强化校园文化管理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2.加大投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需要,筹集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基金。

(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1.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

2.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宣传橱窗、黑板报、图书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3.悬挂名人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

4.成立学校校园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

5.展出学生书画作品。

6.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制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建设良好的校风。

7.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

(三)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1.成立艺术、球类、体操队等兴趣小组。

2.成立兴趣小组。

3.重视学校的传统教育。

4.抓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小学生守则及法制教育。

二、校园文化提升小组

组长:

成员: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实施,发动宣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考不深,必然会导致行动不力。因此,要进一步切实加强特色建设理论的学习宣传。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思想讨论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对特色建设的基本理论入耳入脑,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追求。通过学习认识到,提升学校文化是新形势下学校向前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手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确立以下几个观点:第一,提升学校文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学校形成特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优化的过程。无论办学质量和水平处于哪个层面的学校,特色建设力度越大,整体办学水平提高就越快;特色越明显的学校,社会关注程度就越高,办学业绩就越好。第二,提升学校文化是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的最佳结合点。提升学校文化是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潜能”,行之有效地对教育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较为合理的调控、优化和改善,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各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扬己长、避己短,从而使中学教育有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产出,以此来适应和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第二阶段:稳步推进,初具规模

1、抓德育工作管理

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加强了学生的基本品质、道德和习惯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班级建设新模式。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教育和感染学生。主要做法有:

“抓规范、重养成、求实效”为基本思路,突出“三自教育”:即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教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德育工作全方位、立体化的体系。

2严抓教学管理

为创建特色学校夯实基础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新课改又为特色创建提供难得契机。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学校教学计划、教研计划,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严格管理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会加速学校特色的形成,特色的创建又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抓好科研工作,依托科研,提升内涵。

一是有效地将特色教育与教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课题为先导,开发校本课程,探索教育规律,积累工作经验,使特色教育校本化、课程化、理论化。从而促进我校特色教育工作的进一步登台阶,上水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也为我校的特色教育成果在更大层面上推广,提供经验和借鉴,更好地起到了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学校要继续苦练办学内功。要引导学校在遵循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特色,在执行教育法规的基础上体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办学品牌的打造在通过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提高育人水平,创造出个性化的育人经验。必须坚持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指导,以加强常规管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教育创新为动力,开发优质资源,发展优质教育。

二是要开展“特色建设+课题研究”活动。要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意识,加强对特色建设理论的学习,组织力量对特色项目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把课题研究作为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升特色层次的有效手段。

三是拓宽特色建设的内涵。要从最初的以第二课堂内容为主,逐步扩展到第一课堂和第三课堂,努力形成“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环境课程”同步推进的创建格局。要积极推进第一课堂改革,开展学科特色建设,把特色创建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要积极发展第三课堂,整合学校环境资源,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从而使多姿多彩的特色内容,都能够有所体现。

四是要加强与新课程改革的联系。要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契机,因人制宜,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掘社区和学校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极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将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创建特色相结合,为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发展生机,引来源头活水,提

第三阶段提升校园文化,形成办学特色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教职员工是学校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忽视了教职员工自身的发展,必将成为学校加快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同样,在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校长和教师的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要着力造就一批敬业进取、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要创制条件通过举办“交流讨论”,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交流,举行有关学校特色建设方面的讲座,加强教师现代办学思想、特色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以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品质的领导风格和办学思路,从而努力提高特色管理、特色育人的功能。

其次,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强烈事业心、精湛教学艺术和改革创新精神、富有个性特色的优秀教师群体。要通过开展“内培、外学、引进”的办法,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要引导教师自加压力,潜心钻研,在干中学,在教学实践中磨练和提高自身素质。要提高对创建特色、培植品牌的重要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业务、学技能,掌握一定的创建特色技艺,引导每位教师都成为创特色品牌的参与者、实施者,人人为创特色献计献策,个个为树品牌出力流汗。将特色建设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范围,对那些在学校特色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教师在评优、晋级时优先考虑,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后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人文科技、文娱体育、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推进学校广泛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工作,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完善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廉洁文化建设,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社区,文明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下载提升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升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更新办学理念,提升育人水平(大全5篇)

    更新办学理念,提升育人水平 头道沟寄宿制小学杨树合 尊敬的各级领导: 大家上午好! 虽然现在时值隆冬,但上级领导对学校的领导、支持、督导和评估,似拂面春风,给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师......

    浅谈红色文化育人

    浅谈红色文化育人促进和谐发展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进入......

    文化育人 快乐成长

    文化育人 快乐成长 文化育人 快乐成长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学校活力的源泉,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内容、功能,潜移默化......

    文化育人计划(5篇)

    董源小学文化育人工作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县局及镇中心小学文化育人的精神,为更好地指导并推进实践文化育人理念,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办学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

    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文化育人功能探析 【摘要】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文化育人”要求,强调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明确自身......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精选五篇)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南坪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南坪小学是一所公办小学,共有6个年级6个班,有教师11名,学生37人。 我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工......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五篇范文)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人民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石鼓区人民路小学创建于1944年(其前身是衡阳市私立刚直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占地82......

    文化育人,特色润校

    涵养化育 立德树人 吴忠二中始建于1956年,地处宁夏吴忠市教育园区,目前是吴忠市最大规模的全日制寄宿制城镇初级中学。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