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留守儿童社区关怀机制的构建
近年来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依旧不容小觑。由于城乡就业、发展机会的差别,使得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所在的小城市去到大城市就业。当他们结婚生子后,由于地域、经济、地方政策的差异与限制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之前很难将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城市共同生活和学习。只能将孩子交由祖辈照顾,在户籍所在地生活,使得父母本人对孩子的教育、亲情缺失的现象产生,由此形成的各种留守儿童问题也接踵而来。
留守儿童关怀机制的构建问题一直是受到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而所谓留守儿童,即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被留在家中与父母分居生活的儿童。留守儿童这一词语一般只在中国提及,国外似乎没有这一说法,也是中国最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的社会化现象。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留守儿童问题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源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和不断拉大的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到城镇。然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造成了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制度鸿沟,农村劳动力在所在城市就业,却无法在本地落户,实现向市民身份的转变。生存的压力让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由此产生。据报道,截至目前,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902万人。其中,由祖辈监护的805万人,另外竟还有36万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受教育或即将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却因父母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忽略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其学习、生活、心理、和安全等方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界定
严格地界定留守儿童,需要确定三个要素:第一,父母外出数量的界定。是父母一方外出的孩子就算留守儿童,还是父母双方外出的孩子才算留守儿童?第二,孩子年龄的界定。孩子年龄多大算留守儿童?第三,父母外出时间长度的界定。父母外出多长时间的孩子算留守儿童,是三个月以上还是半年以上,还是有其他的判断标准?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对于留守儿童的界定最早达成的共识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即以《联合国儿童公约》所规定的年龄为18周岁及以下为标准。对于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留守时间在三个月以内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性变化不明显,而留守时间到达半年以上,他们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性会有显著的降低。因此父母外出半年以上可以作为界定留守儿童的一个标准。
综上所述,本文中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而与父母分居的十八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三)留守儿童问题及其严重性
1.心理问题
长期的生活分离和缺乏情感联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足够的教育和关心,家长也无法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而父母为表达对子女的歉疚,往往会用物质弥补,最终加深了孩子与家长的沟通障碍和怨恨心理。同时,监护人通常会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许多农村留守孩子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心理问题,如孤寂、自卑、胆小、懦弱、孤僻、焦虑、抑郁等。
2.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在小学时的教育问题比较明显,初中特别突出。留守儿童在进入初中阶段后的在校率大幅度下降,很多学校的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为88%,这与我国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严重背离的。而在校的许多留守儿童也是人在心不在,抱着无所谓、应付的心理在学习。留守儿童的成绩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成绩好的人数较少。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没有成就感,从而成绩一般;只有少数自控能力比较好的留守儿童能认真刻苦学习,而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不力就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学习落后,还有部分留守儿童不能按时完成或拒绝完成家庭作业,逃学甚至辍学。
3.社会化问题
关于留守与否直接关系孩子是不是更容易遭到别人欺压的研究中,缺母留守状况最严峻到达58%,其次是彻底留守54%,再次是缺父留守48%。从数字中看,缺乏精神支撑的留守孩童更容易被选择为欺压的对象,而这种状况会使得留守儿童社会化更加困难。此外,祖辈监护时对孩子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监护人多会采用宠溺的教育方式,造成留守儿童在行为上和习惯上的放纵。只有金钱上的满足的时候,容易养成孩子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惯,有的留守儿童还会沉溺于网络,沾染不良习性,以致道德和纪律意识滑坡,严重的会影响他们人格的正常发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社区在留守儿童的关怀中的作用
社区作为人类聚合地场所,在社区进行留守儿童的关怀研究机制,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社区内部纠纷,将社区工作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整合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样对现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了探索,在留守儿童关怀机制的经验吸收下,进一步地转变社区公共服务的工作职能,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进行创新与转型,尝试性的进行与高校联接,进行将理论化为社区实践的全新模式,深入剖析理论背后适合社区公共服务的理论优势,全面改革。
而社区作为这个研究机制的主体部分,拥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社区社会工作的经验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全面探究,借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以及专业价值观对留守儿童现存的问题以及成因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社区服务创新提高发展源泉,同样随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社区工作更利于提高其创新度以及留守儿童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社区关怀机制对家庭关爱的弥补
社区在留守儿童关怀机制中的资源优势,在社区开展第二方课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分配不合理的现状,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兴趣培养计划。同样的,作为留守儿童生活场所,更加有效地与城乡学校进行互动交流,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家长回馈的角色,进一步推动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健康发展,大范围减少留守儿童因无人监督而丧失学习兴趣的现象,与学校的沟通交流也更加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降低留守儿童犯罪率。
社区对家庭情况的了解往往比高校志愿者更加详尽。在进行留守儿童关怀活动中社区提供的信息更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在社区内与留守儿童一起进行活动更利于增加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对团队意识、友谊等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社区分组下进行的活动,更利于留守儿童在精神、智力以及个性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增加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他们互助以及自主的能力。新机制旨在改变传统社区关爱留守儿童仅仅停留在送钱、书包等物质层面的模式,更着重于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与全方位关怀。
(二)社区的作用越发得到国家认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社区教育,打造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可知社区发展教育已经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社区在进行留守儿童关怀活动中,本身就具有地域、心理等方面的潜在优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许多省市社区已经建立其相关的实验机制,如七彩课堂等,这些经验是已经得到了国家指引下相关专家的认准与研究,在这样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激发社区的积极推动作用,营造社区学习的积极氛围,推动了国家法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在这样一个不断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提高了社区教育的水平,更是一个新型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还在一步步填补国家在这个方面上的空白。
合理利用社区本身所具有的地理优势,推行网格化的全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社区留守机制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更加简单快捷的了解留守兒童在该机制中的动态,更利于进行活动后的反馈调查,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关怀机制的长期发展可能性与科学性。同样改造社区内部的关怀环境,改变当今社区角色不清,关怀口头化等现状,在提高社区教育水准的同时,为留守儿童也打造了一个更适合他们生活的社区氛围。
(三)社区关怀机制对高校志愿组织的推动意义
社区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更为方便,有效的平台,社区内的社会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在与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活动交流,策划细节讨论过程中提高高校志愿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水平。为构建学习型社区提供了智力支持,社区的科学化管理进一步增加留守儿童关怀的持久度,以学校为辐射,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不仅降低了活动的服务成本,同样合理的利用好社区这样一个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志愿者的价值,并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四)对社区内部公共服务制度的创新与探索的意义
在当今大多数城市社区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对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转型探索提供了实践意义,高校志愿者作为非政府的志愿组织参与到社区管理机制之中来,带来了针对社区需求与社区服务水平不符问题的各种现象与看法,而留守儿童社区关怀更是从实情出发深入分析社区中的服务中过多占有资源,缺乏创新,过分关注物质等等问题,进一步引导社区规划与法治规划挂钩,发展社区内部动力带动社区发展,引入新型管理模式。
三、构建社区关怀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我们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方面,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或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来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留守儿童社区关怀长效机制。
(一)生存保障机制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怀起点应从其基本的生存条件出发,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确定本社区的留守儿童的名单,并详细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物质资料是否得到满足,家庭经济条件情况,饮食、住房情况等生存条件,并据此建立本社区的留守儿童记录档案,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等级,更准确地将关怀落到实处,因材施“助”,杜绝“一刀切”的现象。
(二)安全保障机制
作为一种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父母监管不到位,其他长辈或是有心无力、或是溺爱,他们的安全在社会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假期溺亡,遭受性侵、染上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社区一方面在营造和谐的区域环境,为该社区的安全管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关怀留守儿童安全方面必须尽职尽责,扫除社区内的黑恶势力,时时清查社区内的安全隐患,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社区要积极与本社区的学校建立合作机制,联合留守儿童另一主要活动场所,相互配合,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教育,形成留守儿童安全的双层保障。
(三)心理保障机制
建立社區“心健乐园”,留守儿童因长期地远离父母生活、缺乏亲情关怀,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自卑、孤僻、叛逆等消极情感,严重的甚至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如果留守儿童长此以往地沉浸在这样的情绪情感之中,不仅不利于他们个人的身心发展,对于之后的个人社会化也潜藏着危机,极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心健乐园”的目的就在于实时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通过一些心理测试、小游戏、情绪宣泄等恰当的措施,来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灵,引导他们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积极的友情观,还可以定期地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视频通话,增进情感交流,弥补亲情缺陷,借此实现留守儿童在现阶段的友情、亲情归属需要。
(四)保障被尊重权利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这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体现在社区主体在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中的姿态问题,社区工作者要端正服务态度,尊重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每个儿童都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也是责权的主体,以平等的姿态与留守儿童相处,体会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儿童最初受到尊重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而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这方面获得感较少,他们需要被认同、希望得到重视,只有保障了他们被尊重的权利,才能促使其真实地表达自我,更加独立自主。
(五)实现自我发展
首先,需要引导留守儿童承认自我,形成和发展自我意识,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个体,独特的个体。其次,自我实现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在传统的教育方式基础之上,在机制内容设置上更加要强调留守儿童个性的培育和发展,让他们像普通儿童一样享受艺术的熏陶,开设书法、舞蹈、陶艺等等诸如此类的科学、文化和艺术小组,让留守儿童在兴趣中发现自我,开发潜力,发展个性。
社区是宏观社会的微观的体现,建立社区关怀机制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此外,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对于完善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责,探索新发展道路也存在重大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让更多的学者探讨、研究并健全留守儿童社区关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