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部长在2021年学习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组织部长在2021年学习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范文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以《学好“必修课” 答好“新考卷”》为题,作简要发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党走过的100年是极不容易、也是极不平凡的100年。在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党的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党的生存、发展、壮大紧密联系、息息相通,始终伴随着党的生存、发展、壮大,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学好党史、组织史,就是要做到回眸历史、站得更高,牢记使命、看得更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落实、答好考卷。
一、党史与组织史紧密联系、相互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通过学习,党的组织史与党史一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是一剂十分丰富的营养剂,更是一段可敬可赞的动人篇章,具有博大的思想精髓、科学的建设架构、严密的理论体系。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组织工作的历史是一部艰辛的苦难史。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指导下,党的组织工作见效很快。但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武装政变,导致大革命失败,党的组织工作遭到严重挫折。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斗争进入最为艰苦的岁月。在这一时期,党的组织工作重点是:恢复和发展遭受严重破坏的党组织;坚持“支部建在连上”,配合军事斗争,在各个根据地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坚持思想建党原则,加强党员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1937年7月,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日阶段。在这一时期,党的组织路线根据中央要求,在抗日根据地及大后方和沦陷区大力发展党员,巩固党的组织;加强在职干部教育,推进全党整风学习;坚持从思想上、纪律上、政治上教育干部,为抗战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从人民的根本愿望出发,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在此期间,党的组织工作进一步巩固党的组织,保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站在解放战争最前列,成为团结人民、争取胜利的坚强核心;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建立定期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党委制,为党在全国范围的执政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组织工作的历史是一部曲折的发展史。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相继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两个历史性转变。在此期间,组织战线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大规模整顿,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基本覆盖;对干部工作进行整体性安排部署,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干部管理格局;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和文化教育,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吸收党员,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这一系列工作,为新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1956年,党开始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在此期间,党的组织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国党员由八大时的1073万增长到1965年的1895万,干部工作进一步规范,成千上万各类专门人才成长起来。1966年5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在这一时期,一大批领导干部被当作“走资派”打倒;许多知识分子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判;党的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广大党员被迫停止了组织生活;一些野心分子和帮派分子乘机进入党内,党的组织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局势。在此期间,组织工作重点是整顿各地的组织系统,选拔一部分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到领导班子中来,为确保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历史是一部璀璨的辉煌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进。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此期间,组织路线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围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提升了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这一光辉历程中,党的组织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把改进作风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坚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构筑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严格发展党员标准,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强化了“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有力支撑。
回顾我们党的组织史,党的组织工作始终主动适应党所处历史方位和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变化,实现了从领导革命的党的组织工作到长期执政的党的组织工作的重大转变,从服从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组织工作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体制下的组织工作的重大转变,呈现出清晰的发展脉络,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美丽篇章。
二、党的组织史内涵丰富、经验宝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刻汲取蕴藏在党史、组织史中丰富的政治营养、精神瑰宝、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为全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XX新格局、奋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凝聚强大精神动力。通过近段时间学习,党的组织史主要有以下五条基本规律和宝贵经验。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来指导组织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党的创新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党以来,党的组织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动摇,这是组织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步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前进。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坚决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服从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任务。建党以来,党的组织工作紧紧围绕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这个目标,把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实践证明,只有把组织工作放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到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来认识,放到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下来谋划,放到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来推进,组织工作才能明确科学定位,保持旺盛活力,体现自身价值。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来做好组织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核心价值。这一核心价值体现在党的组织工作中,就是要使组织工作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建党以来,组织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反映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愿,促进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实践证明,组织工作只有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汲取开拓前进的无穷力量。
第四,必须始终遵循组织工作发展规律来推进组织工作。党的组织工作是一门科学,有着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建党以来,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积极探寻组织工作的发展规律,按照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和部署,把组织工作与党的各方面建设协调推进,既注重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又注重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公务员队伍建设;既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注重夯实基础;既注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完善务实管用的已有制度,又注重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制定新的制度,用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用制度巩固成功经验。实践证明,组织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可能一成不变,改革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把制度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紧密结合起来,既善于立制,又敢于变制,才能为组织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可靠制度保障,不断推进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不懈地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推进党的组织工作关键在人。组工干部的素质、组织部门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关系到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建党以来,组织系统大力弘扬“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持之以恒地加强组织部门自身的政治、思想、作风、能力等建设,教育广大组工干部不断锤炼党性、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使组织部门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政治部门、政治机关,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过硬队伍,才能保证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实,才能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执行。
三、学习党史与组织史要认真实践、在于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立足实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学习党史、组织史,最重要的目的是寻根溯源、以史资政、感悟初心、牢记使命,这不仅要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更要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遵从一辈子,最为重要的是要融入工作、指导实践、推动发展。
第一,注重在抓好回望历史与回归现实相结合上下功夫,着力在以史增信中坚定奋进力量。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只有懂得过来,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启迪未来。这是学好党史、组织史的核心要义。全市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形式,结合实际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组织史学习活动,重点要学好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学习材料,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坚定信心决心,激发奋进力量。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讲一次党史专题党课,抓好表彰一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开展一次“双百”宣传、进行一次初心访谈等活动,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着力凝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注重在抓好理论武装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上下功夫,着力在学思践悟中汲取思想伟力。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各级党校(行政学校)要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精心设计课程,组织好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作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运用干部教育在线学习、智慧党建“充电站”等开设微党课和网课,深化对党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学习,在学思践悟中深入了解我们党成立、成长、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同时,我们将编写《新时代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新时代XX市优秀共产党员》等案例教材,精心摄制一批党史教育视频片,着力营造学习党史、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第三,注重在抓好锤炼党性与践行初心相结合上下功夫,着力在为民服务中答好时代答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是否满意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唯一标准。全市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强化对党忠诚教育,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活”“党费日”等政治仪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加强党规党纪教育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把锤炼党性与践行初心结合起来,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2020年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直接联系群众、党员志愿服务等制度,做到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关怀帮扶下基层、解决问题在基层。
第四,注重在抓好传承作风与提升素质相结合上下功夫,着力在砥砺奋进中谱写组织篇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党的百年奋进史中学习汲取干事创业的奋进之力、浩然之气,在实干奋斗、砥砺奋进中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本领。作为我们组织部门来说,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X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传承好组织部门“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作风,以“对标一流、争先进位”为目标,坚持政治建部、服务强部、实干兴部、从严治部、制度立部,把党史、组织史学习教育贯穿组织工作始终,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重点,以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支撑,着力提高全市组织工作质量,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XX新格局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组织史中凝聚着思想、蕴含着智慧、充满着力量,我们唯有自觉把学好党史、组织史作为“教科书”“必修课”“营养剂”,做到守信念、明方向,担使命、抓落实,才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夯实思想根基、汇聚磅礴力量,才能始终永葆“赶考”初心,答好时代“考卷”。
第二篇:主题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上的发言提纲
同志们,经过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和稳步推进,我局的学习教育已经取得阶段性效果,广大党员干部忠诚为民进一步巩固,聚力党建聚焦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凝聚,对标先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宗旨观念进一步巩固,有效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有力地振奋了对于忠诚为民、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革命重任,有效地强化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行动自觉。
淬炼党性没有休止符,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必须始终严格自我要求,通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邃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实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在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上做文章,以此作为我们共产党人的理论武器和精神力量。始终将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穿于教育和今后工作的始终,努力做到“精”于理论学习,“深”于调查研究,“实”于检视问题,“细”于整改落实,确保取得最好成效。
一、理论学习要学到“精髓”,善于自我升华、自我完善
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总书记在《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一文中曾进行专门论述。
理论学习不只是功利性地获得知识营养,更应倾注于自己的感情和全身心的投入,理论是萃取人生价值的溶剂,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我们的理论学习要有“独”的自觉,甘用冷板凳,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要有“调”的境界,在凄凉惆怅的情境中坚守信仰的力量,不彷徨、不退缩;要有“望”的思维,具有高度的政治站位,具有理论学习的高屋建瓴,要读深读透读出原理,而不是浅尝辄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理论学习的第一层境界是要有目标、有方向、有求知的恒心和定力。
事实上,理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其中不乏苦燥单调,这就像人在攀登的过程,苦累伴随,道路漫长,终点始终在远方。但只要有“不悔”的信念,“憔悴”也就成为了我们在追求理想、渴望真理的最好的注脚。也就是说理论学习的第二层境界是敬终如始、始终如一、无怨无悔,将学习养成为生活的习惯,在学习中寻求自然的乐趣,让学习成为自觉的追求。
真理难求,需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才能换来一霎那间的灵感,这就像佛家讲的“顿悟”,学识积淀到一定程度,此前的困惑和不解便会迎刃而解、豁然开朗。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量变的累积达成了质变的效果。理论学习也是如此,要获得真知真理,用理论和智慧为中华之复兴、人民之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伟大的人文精神,而这一切正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誓言。
因此,在学习教育中,要用理论学习的“三种境界”,从把握理论实质、掌握重点内容、紧扣主线上下功夫,把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看家本领”,作为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金钥匙”。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之间的联系的领悟,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指导实践。要创新学习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打开能力边界,紧紧依托“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立足党建室、先进人物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阵地,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一二三四”学习活动等,组织党员干部集中研讨、分组学习、个别交流、相互启发,不断增强学习教育效果。
二、调查研究要做到“深入”,勇于自我发现、自我审视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因此,调研要以问题为导向,直奔问题去,善于运用多种调研形式,拓展多种调研渠道,创新多种调研方式,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正视,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确保调研取回“真经”,而不是规避问题、忽视问题,遇见问题绕着走,如此就失去了调研的必要。调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将发现的问题归总梳理,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工作中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始终把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置于调查研究的首位,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调查的主线,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变化。
三、检视问题要做到“实处”,敢于自我革命自我否定
敢于正视问题,那么再大的问题也不是问题。不敢面对问题,那么再小的问题也是大问题。检视问题与其说是对问题的态度,不如说是党性、人民性的自我审视。检视问题就是要对照我们的入党誓词,按照总体要求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四个对照”和“四个找一找”要求,深入开展自查,通过逐条对照检视,找准问题根源、逐一列出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同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通过深入干部、深入基层和深入群众当中,虚心听取上级、同事、群众的意见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重点在工作作风工作实效和宗旨观念上深入查摆剖析,确实整改到位。另外要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从主观、客观、思想、作风等诸多方面进行自检、体检,敢于下刀子挖去思想上的毒瘤,改于下狠手斩断利益纠葛,以一名合规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四、整改落实要做到“精细”,甘于自我净化自我转变
作风转变与否,关键看整改落实。整改落实到不到位,决定了学习教育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于经过前几个步骤发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弱项,要立行立改,毫不拖延地逐条对照、逐条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按期保质整改到位;问题情况复杂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明确措施、划分阶段、明确责任、紧盯步骤、持续整改,用钉钉子的恒心和毅力持之以恒抓整改,毫不动摇抓落实,努力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实现“问题清单”向“成绩清单”的转化。学习教育不是闭门造车,必须尊重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成为活动的参与者、活动成效的评判者。因此,要打开大门搞活动,欢迎群众全程监督和评判,并汇聚民智民慧解决问题,通过对影响群众宜居生活和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的大排查、大清理和大整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让人民群众看得到变化、落得了实惠,具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切实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整改的全过程、全要素当中。
第三篇:某市委统战部长在2021年学习教育改革开放研讨会上的发言
某市委统战部长在2021年学习教育改革开放研讨会上的发言
按照本次市委中心组下发的党史学习资料,我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的学习资料即第七章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第九章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自身分管工作实际,谈一谈学习体会。
第七章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本章节讲了十个方面的内容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农村改革、创办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起步,党的十二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党的十三大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国防战略的调整,“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经受政治**的考验和治理整顿的完成,邓小平南方谈话。可以说,这个阶段是我国和我们党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把我国从“文化大革命”的泥潭中解放出来,纠正了错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改革。新修改了宪法,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步伐。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完成了国防战略的调整。首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提出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发展同各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平息了北京地区的反革命**,捍卫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和人民根本利益。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本章节讲了九个方面的内容即党的十四大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实现“软着陆”,党的十五大和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政治文明、先进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两岸交流扩大,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关系新格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阶段是我国从20世纪过渡到21世纪的重要节点,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在经济领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完成或超额完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成功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明确提出科技强军战略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思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完成了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一步。建立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发展进步。
第九章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章节讲了八个方面的内容即党的十六大和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部署,应对重大挑战和深化改革开放,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持和平发展合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个阶段是我国进入到21世纪的起步阶段,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思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提出新要求。明确了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中央军委明确提出了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内地与港澳合作不断加强,推进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制度化进程。确立了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目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学习党史,我们要与自身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要在党史的学习中凝练思想,提高政治站位,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开展。在这个阶段,邓小平提出“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阶级联盟,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在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指出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要实现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胡锦涛强调“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共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作为统战工作者,我们要把统一战线工作发展好、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统战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不断创新,带领广大统战成员始终与党保持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心同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为全面发展全方位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第四篇:组织部长在2021年区委中心组学习研讨交流会议上的发言
组织部长在2021年区委中心组学习研讨交流会议上的发言
按照区委理论中心组专题研讨安排,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思考,现将学习感受与大家进行交流,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基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南。组织部门作为党员和干部的管理部门,应在干部选任、教育培训、组织生活、考核管理等工作中,教育引导监督党员干部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一、在干部选任中配强意识形态工作力量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社会各领域的骨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统领和政治主导作用,组织部门作为干部管理部门,要牵住这个“牛鼻子”。一是严把关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明确指出,干部选任的首要条件就是思想政治水平过硬,在选任干部过程中,坚持把这些标准贯穿于干部动议、提名、推荐、考察和决定的全过程,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重用。二是优化队伍。注重选拔使用那些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理论修养好、组织领导能力强、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优秀干部。对敢抓敢管、敢于同错误倾向作斗争的干部,公开支持、大胆使用,对不适合、不适应的及时作出调整。三是建好阵地。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和单位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注重选优配强这些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把具有宣传战线工作经验,熟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二、在教育培训中筑牢意识形态工作思想基础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一是发挥市委党校的主阵地作用。组织部在年初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班次安排上做好统筹规划。干部培训班党性教育占培训课程的50%以上,切实增强干部对理论政策的领悟与解读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把稳思想之“舵”。二是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熏陶洗礼作用。近几年,组织部门坚持分期分批组织干部到井冈山、红旗渠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参观,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式教学,使党的思想、党的理论在干部心灵深处扎根,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压舱石,促进干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际工作上来。三是发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引领作用。组织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带动,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不断筑牢广大党员理想信念,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起来、每一个组织都强大起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三、在组织生活中规范意识形态体制机制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离不开组织生活,弘扬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离不开组织教育。一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首先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发挥好表率作用,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相互提醒,民主生活会上要勇于批评指正,共同改进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的不足。述职中要报告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开展情况,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二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组织生活会。改进提高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仅仅是领导干部一家之责,广大党员都要切实负起责任,通过会前谈心谈话、会上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后整改提高等方式,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全员化的工作格局。三是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到“三会一课”。思想政治工作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常抓不懈,各级党组织要把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作为“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同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政治问题与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实现各项工作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四、在考核管理中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考核,是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的重要保证。一是在考核目标上重视。将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在目标考核中的比重占到10%,在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占25%,与党建工作、中心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二是在考核结果运用上重视。要把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发挥好,关键是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组织部门对一把手是否带头抓思想建设、是否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是否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是否亲自部署、重要问题是否亲自过问、重大事件是否亲自处置作为党员干部评价使用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推动干部真正把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三是在责任追究上重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重大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班子和干部,根据情节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违法违纪的,移送纪委检察部门,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第五篇:在2021年学习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六页)
在2021年学习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__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__学习教育的“六个进一步”重点任务,通过近期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不断深入学习,深刻感悟到了理论思想的伟大。今天我就以“进一步感悟理论伟力
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题,作个发言,谈点体会。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__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纵观我党辉煌历史,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新中国成立时期,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这一“建国论”的科学指引下,中华民族实现了新中国成立“站起来”的革命奋斗目标;改革开放时期,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这一“富国论”的科学指引下,中华民族开启了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些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团结带领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强国论”的科学指引下,中华民族开始加快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起来”的胜利步伐。实践证明,每一次的重大理论创新都带来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大提升,都引领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发展。开展理论学习,就是要进一步感悟理论伟力,切实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政治自觉,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取得新辉煌。
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回顾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无数仁人志士在解决中国落后挨打局面的道路上探索着救国救民之策,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然而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但无法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总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伟大的科学理论指引。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引中华民族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中国之治”也与“世界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伟人存千古,思想启后人。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灵魂,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理论自信,也是我们党在思想上成熟、理论上自信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上首次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制胜法宝。我国曾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国家救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扶危济困、改善民生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追求,从先秦诸子百家倡导的“仁爱”“民本”“兼爱”“大同”等思想理念,到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使命追求,消除贫困始终是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向往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先后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工作力度,扶贫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绝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开发进入了脱贫攻坚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亲自挂帅出征,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务实的思想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武装了全党和广大扶贫干部,通过大规模的理论培训,又深化了广大扶贫干部对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解和理论运用,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掌握了工作方法,坚定了工作信心,使8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首次得到历史性解决。实践证明,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这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理论武器,为世界减贫工作提供了中国方案,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实践价值和国际影响。
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不惧艰难的努力奋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这也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指明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也为做好下一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指引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它蕴含着整个民族的梦想和追求,体现着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行动指南。作为党员干部,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步调一致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贯彻好,彻底解决学习不系统、不深入问题,真正的学懂、弄通、做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