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工作落实年,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把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总要求落到实处,持之以恒地抓出成效;二是要动员全市上下狠抓落实,把经过一年多努力编制的全市发展战略规划逐步变成发展的现实。必雄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大家要认真贯彻、坚决落实。下面,谈几点想法,帮助大家开阔思路。
一、抓落实要问题导向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抓落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就抓落实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推动工作的一个普遍性要求。为什么要经常讲、反复讲抓落实的问题?之所以要经常讲,根本原因是抓落实的确十分重要,正如小平同志所讲:“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之所以要反复讲,关键是因为抓落实确实很难,而不落实的现象又很普遍。我们只有追根溯源,把不落实的原因找出来,才能把落实的问题解决好。客观、理性、系统地分析,工作不落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决策不科学,无法落实。科学决策是抓落实的源头。决策是否科学,主要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二是是否符合发展阶段;三是是否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如果我们仅凭一己之好、一己之私,只强调主观认知,而无视事物自身规律,拍脑袋、想当然地作决策,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会事与愿违、南辕北辙;如果我们脱离时代特征和现实条件,逆大势而为,终将事倍功半;如果我们不能兼顾各方利益,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必然会因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使工作推进显得困难重重,甚至半途而废;如果我们热衷于搞形式、图虚名、玩花架子,基层群众心理上会反感抵触,行动上会糊弄应付;如果我们抱着“老皇历”不放,不能够与时俱进,基层单位必然虚与委蛇、敷衍了事。凡此种种,都是在决策环节出了问题,最终造成工作难落实、不落实。
第二,职责不明确,无人落实。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刻转型、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政府管理的幅度和难度越来越大,政府内部分工越来越细,部门内部分工越来越专业,一方面适应了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又派生出责任边界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的问题,有的人不干事,有的事无人干。一些部门遇见好事抢着管,碰到难事“踢皮球”,导致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第三,能力不适应,无力落实。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新的经济形态、经营模式,逐渐拉平了城市在地域上和层级上的差别,大家习以为常、得心应手的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思维方法和行政方式被打破,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适应新形势、不熟悉新产业、不懂得新趋势、不胜任新工作的问题。仅靠热情、奉献,只凭刻苦、拼命,无法替代专业素养和科学方法,专业能力不足,使一些干部工作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四,导向不正确,不愿落实。在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正确的政绩观没有植根到思想深处、灵魂深处,反映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在对上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统一问题上、处理好小团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关系问题上,左右摇摆,甚至本末倒置。由于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领导的看法和群众的测评仍在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客观上诱导了一部分干部热衷于向上跑关系、找门路,一部分干部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广结人缘、当老好人上,抓落实的动力和精力明显不足。奖惩机制本身的问题也影响了工作落实。一方面奖励泛滥,导致各类先进表彰的激励、示范作用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惩戒不足,对落后和平庸缺乏有力的监督、惩治,形成了机关庸、懒、散、软风气的“破窗效应”。尽管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人是少数、非主流,但其“破窗效应”很坏,必须采取有效得力措施,迅速改变这种状况。
第五,政治缺担当,不敢落实。发展中的困难、改革中的矛盾、工作中的风险,是党员干部在实践中的一种常态。往往是发展的步伐越快,累积的矛盾越多;推动的力度越大,潜在的风险越大。一部分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入党的誓言,忘记了肩负的责任,明哲保身,不敢担当,不敢碰硬,不敢坚守原则,造成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克难性的工作、创新性的工作停滞不前,贻误大好发展时机,把一些小问题拖成大问题,累积了社会矛盾,加剧了发展风险。
追根溯源,才能抓住根本、对症下药、正本清源。各级领导班子要从本地本单位发展实践和干部队伍实际出发,对照剖析,深刻反思,找准问题,抓住关键,真正使抓落实不再成为难题。
二、抓落实要尊重规律
尊重规律是行政的基本原则,也是重要的方法论;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方式方法问题。尊重规律不仅是理论上的守道,也是实践上的依规,必须自觉地学习、熟练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善。
第一,要坚定地执行中央的大政方针。党员干部坚决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既是政治原则、政治纪律要求,也是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尊重规律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小平同志提出以来,我们党经过了31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道路模式,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已向世界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无比正确性。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应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创造,及时回答现实问题,成功解决现实困难,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决策,都是在尊重实践、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创造的理论成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作为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自觉作为工作指南和实践准则,坚决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要坚决地落实科学的规划体系。去年,我们遵循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原则,历史上第一次依靠专业团队和专家学者的力量,对襄阳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工作路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政策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和论证,在汲取先进理论成果、创新实践智慧和先发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规划体系,这是指导襄阳保持正确前行方向和科学发展路径的一笔管长远的资产。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地推行民主决策,广泛凝聚市民、基层干部、领导团队智慧,到各个县(市)区进行规划展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举办5000多人参加的科级干部规划专题读书班,请科级干部挑刺建言;举办1600多人参加的县级干部规划读书班,请县级干部深入讨论。历史上第一次在重大决策上运用人大的法定工作程序、政协的协商民主程序,将“四个襄阳”规划提交“两会”审议,形成决定和决议。这三个“历史上的第一次”,能否开创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关键在于各地各部门对规划的遵循和敬畏,关键在于规划体系的实施落实和精准落地。如果把规划当作一个可有可无、藏在档案室里的文书,实际工作与科学规划脱节、执行过程与规划体系脱轨,不讲科学,想变就变;不讲法度,想改就改,那么,我们创造的这三个“历史上的第一次”将会失去它应有的光辉,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说“抓落实要尊重规律”就是在掩耳盗铃。
第三,要自觉地遵守国际惯例和规则。经济一体化是趋势也是现实,无论我们主观愿望如何,大家都必须学会和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民族与风俗、不同所有制形式与经营模式、不同文化背景与法律规范的市场主体打交道。在这样一个平台和范围内聚集资源、使用人才、经营市场,必然有共同的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国际惯例和规则。我们在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时,提出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无差异的政务环境和服务体系的目标,主要考量就在于此。各地各部门必须自觉地遵守国际惯例和规则,提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吸纳聚集和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
三、抓落实要提高技巧
毛主席曾经讲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策略,通俗地讲就是工作技巧、领导艺术和方式方法。人们常讲“好心办坏事”,其实就是方法出了问题。一些地方极力推行的惠民之举,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同样是方法出了问题。抓落实既要有主观上的努力,又要有方法上的技巧。
第一,要善于发动群众,引导舆论,凝聚共识。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是党的传家宝。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工作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群众的态度,核心在于群众的利益。群众的态度,就是群众对党委政府所开展的工作是支持还是不支持,这一点很重要。核心在于群众的利益,就是要使多数群众的利益得到维护,少数群众的诉求得到尊重,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我们要抓落实,就必须在决策前充分了解和尊重民意,尤其要关注利益关联人的诉求,寻找利益均衡的“最大公约数”;在决策后深入宣讲、广泛发动,最大限度地争取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这是领导工作必须一以贯之的有效做法。党员领导干部与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领导团队在重大决策上会更多地考虑决策的前瞻性和政策的公平性,工作的超前部署可能导致少数群众的不理解,政策的合理调整又会涉及到利益格局的改变,这就需要依靠宣传的力量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我们既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一项政策,如果群众从心理上不认同,那很难说是一项好政策。社会共识是抓落实的最大力量、最大动力,凝聚共识是抓落实的重大基础性工作。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问题、凝聚社会共识的有效方法,目标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心理上感应、认知和拥护党的政策。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工作落实的各环节和全过程。
第二,要善于审时度势,谋局造势,强壮气场。航天工程中,发射火箭特别讲究“窗口时间”,就是要选择气候、云彩、风速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能够满足发射要求的时段。这就是审时度势。“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讲的是谋局造势的道理。同样一项工作,在不同的背景下去做,落实的难易程度会有天壤之别,落实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抓落实,首先要学会抓机遇,顺势而为;其次要学会巧造势,借势发力。
一方面,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时”和“势”虽非人力可为,却可为人力所用。对大势的了解、对形势的把握、对趋势的运用,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善于体会、善于运用。从近十年相继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来看,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国家都会出台宏观的应对政策,在催生一些产业爆发性增长、一部分城市弯道超越的同时,也使一部分企业从此销声匿迹、一部分名城了无声息,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和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对“时”和“势”把握运用的不同。比如,为了应对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很多城市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1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这种机遇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时”和“势”。再比如,家电下乡、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与调整,也是如此。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学识、长见识、有胆识,始终做清醒人和清白人,当识时务的俊杰。
另一方面,要善于谋局造势,借势发力。没有势要造势,没有局要谋局。造出利己之势,谋到顺势之局,必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惊喜。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两圈一带”、“一主两副”、“中三角城市群”等战略,都是谋局造势的经典之作。提出建设“中三角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使武汉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在全国布局中呼之即出。武汉的光谷,前身就是由武汉市油科院、峰火科技两家单位共同造出的一个概念,现在发展成为国家级四大创新基地之一。没有“光谷”的概念,就不可能有其今天的成就。荆门的农谷,就是发挥屈家岭农耕文化遗址作用,依托屈家岭农场发展起来的,中国“农谷”的概念世界知晓,考察者络绎不绝,国家政策、部门支持叠加而至。我们建设东津新区,赋予其“承担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新中心”的新理念、新定位,使东津新区顺理成章地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也是在谋局造势。凡此种种,都是谋局造势的巨大作用和神奇功效。谋局造势与“吹”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建立在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对规律的科学把握、对事实的客观认知基础上的科学规划,后者是无中生有。领导干部要学会谋局造势,学会从全局看局部,让局部的重要性上升到全局的高度,把地方的战略上升到省级战略、国家战略;学会从当前看长远,让当前的作用提高到事关长远成败的高度;学会从资源禀赋看潜力、看优势发挥,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全力争取国家级试点就是谋局造势的主要方式和重要内容,切不可肤浅地认为是贪图虚名。大量的事实都说明了这一点。国家对项目的管理越来越规范,重大项目的摆布原则是向国家级试点倾斜,没有国家级的牌子,想争取国家的政策十分困难。希望各地各部门思想上保持清醒认识,行动上积极向上争取。
第三,要善于激发潜能,鼓励创造,示范带动。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一天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按部就班。一位哲人曾说:“首先我们养成了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客观地讲,每个人都有优秀的遗传基因、优秀的内在素质、优秀的瞬间表现。就很多人而言,最终没有成为优秀的人才,主要缺乏的是把“优秀”变成行为习惯、生活常态的意识和意志。很多干部到了一个新的单位,三板斧砍得不错,但是没有持之以恒,不久便懈怠了。这说明一个人具有优秀的品格和潜质固然重要,但是能够把优秀养成习惯更为重要。一个单位以优秀为标杆、以先进为榜样,鼓励创新创造,鼓励争先创优,时而学之,时而习之,时而鼓励之,就会在机关形成争先创优、奋发向上的良好风尚,干部抓落实自然也会不用扬鞭自奋蹄。领导干部善于抓落实,关键是要善于激发干部的潜能,让干部把优秀变成习惯。
四、抓落实要讲求效能
如何保持政府工作的有效性,是任何社会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点:政策的选择、团队的建设和社会的参与。
第一,在政策选择上要善用市场的力量。改革之初,国家对深圳等特区并没有给多少钱,主要是给先行先试的政策,用政策撬动了市场。这样,不仅有了钱,而且搅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池春水。当前,政府有许多事要做,而政府掌握的资源又太少;政府出台政策强调公平,但实际中又很难兼顾效率,这是发展中的现实难题。比如,要发展城市,就要考虑资金问题;要提高社会福利,就要考虑财力问题;要提高效率,就要考虑机构精减问题,如此等等,都需要大家运用政策来撬动市场,以市场的力量来弥补政府对资源聚集能力的不足。各县(市)区要建设20平方公里的新区,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远远不够,钱从哪里来?最终要靠市场的力量。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如果在政府体系内封闭运行,仅用行政手段调配运作,综合效用极为有限,有时甚至是无效的,一旦推向市场,变成经营性资源,产生的效用就甚为高效。去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钓鱼岛危机对汽车行业产生重创、“8·6”特大洪涝灾害突发的不利环境,全市经济逆势而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地税收入增幅和私营经济活力指数4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其他8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总量所占份额全面提升,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发展理念的转变,靠的是以市场化为取向、大规模推进组织经济工作的专业化改革,是科学利用、有效经营政府公共资源的结果。有人担心政府在经营资源过程中背负债务。对此,一是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负债问题。只要负债率在可控范围就不怕举债,要学会借鸡下蛋、借梯上楼。二是要学习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经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债规模虽越来越大,但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对我们后发地区赶超跨越极富借鉴意义。
同时,政府要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市场的专业化力量,改进公共产品生产和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解决政府公共产品不足、公共服务低效的问题。比如,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政府只需要出台鼓励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市场主体投资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监督其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垃圾处理工作,相关的各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在团队建设上要强化专业力量。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基础是建立优秀的干部团队,用开放的胸怀、包容的境界,建立一套让专业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公共服务领域和各类企业的选人用人制度,并长期坚持。同时,要把加强现有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与职业精神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大规模培训、大规模轮岗,迅速解决干部团队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手抓专业人才引进,一手抓现有干部团队专业素养的提升,是突破某些工作“天花板”效应的现实需要,更是着眼于未来事业发展、城市能级提升的战略考量。去年,市委、市政府大规模地招才引智,得到了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认可,每一个理性的、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人都会对这样的创新之举给予掌声。上世纪70年代,以曹野同志为书记的襄樊市委,以“现代化觉悟”大胆引进人才,千名科技人员进入襄阳后,使襄阳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这就是人才之功。市委、市政府大规模地引进专业人才,就是希望用5年之功来解决襄阳领导干部团队、公共服务领域和企业的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襄阳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局面,就是因为尊贤重才,能够以开放的思想、包容的胸怀引进人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大规模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党政干部团队、公共服务领域和各类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大规模轮训干部,有效提高干部团队的专业素养。拥有大量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在竞相发展中脱颖而出,在群雄逐鹿中让人仰视的关键所在。大家作为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守护者,要持之以恒地抓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这是神圣的责任,光荣的使命。
第三,在工作过程上要强化社会参与。广泛的社会参与,既是集民意、聚民智的过程,又是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的体现。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项事业越是广泛参与,越是能够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越是公开透明,越是能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感召力;越是尊重群众意愿,越是能够减少阻力和提高效率。大家要敢于打破行政工作的神秘感和封闭性,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最大范围地扩大群众参与,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监督,增强政策透明度和程序公开性。群众的信任是领导干部最珍贵的资产。群众的信任既源于领导干部的扎实工作,又源于群众对党的工作的理解。鸿忠书记讲:“干部能力强有两个标准,一是能干事,二是能表现”。“能表现”,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吹牛、宣传和造势,而是有让群众充分了解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目的、意义的能力,有让群众对决策部署在认知的基础上认可、支持、跟着干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共识和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眼睛向下,自觉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请人民参与、让人民监督、看人民评判,以此改进工作、改进作风,努力营造干群同心、上下同欲的干事创业局面。
同志们,胜景在前,路在脚下。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有一句名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成就“中心城市”梦想关键在于落实。只要我们人人去落实,层层抓落实,事事能落实,襄阳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气场就会越聚越强壮,加快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宏图伟业就会越干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