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策应**整治开发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思考

2019-09-30 12:1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策应**整治开发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策应**整治开发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思考》。

关于策应**整治开发加快我市临港

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思考

加快**整治开发,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以港兴市”、“沿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随着**综合整治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如何策应**整治开发,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成为我市沿江一体化发展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近期,我们围绕加快临港产业发展,专题赴江阴、舟山等地考察学习,并结合**整治开发及我市沿江经济发展实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

一、**开发基本情况

**位于长江**顺直段鳗鱼沙心滩尾部**市一侧,是长江中的天然沙洲,洲体全长9.1km,最宽处1.4km,总面积8.3km2,滩面平均真高近3m,洲体基本稳定,右缘6km岸线贴近长江主航道,左缘夹江平均宽度600m,**具备作为港口物流基地开发的良好条件,是长江下游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今年1月,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实施**综合整治项目,并将**港口物流园项目确定为2013年省重点投资项目和沿江开发5年推进计划的重点项目。经过综合整治,**外侧形成6.4km深水岸线,可规划建设5-10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夹江疏浚至-8m后形成240m宽5000吨级双向航道和10km非深水岸线,可规划建设5000吨级以下泊位50个。同时,在**后侧沿江腹地规划预留20km2作为临港产业发展区,以港口物流带动临港产业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和“沿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部署,**整治开发主要为我市重大项目引进、临港工业发展提供物流服务,促进沿江经济转型升级,**作业区以散杂货和临港工业所需的能源、原材料运输为主,同时大力拓展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功能。根据**功能定位以及腹地经济发展需求,**洲体主要包括港口作业区、港口物流区、预留发展区和生态旅游区等四大区域。

二、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

1、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临港产业泛指布局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动优势催生发展的产业群。其基本内涵大体可归纳为:临港产业是特色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以城市为载体,以腹地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以运输体系为动脉,以综合服务为配套的开放型产业体系。现代港口已经从一般基础产业发展到多元功能产业,从单一向腹地发展到向周边共腹地发展,并且向社会经济各领域进行多方位的辐射。由此衍生的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业等临港产业成为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成为港口城市重要的产业支撑。临港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大”——临港产业在产业规模和产业形态上体现为大项目、大运量、大投入、大产出。“高”——临港产业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内涵上体现为高技术含量、高资金密度、高产业层次、高市场份额以及高效率提升传统产业。“聚”——临港产业在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上体现为有效整合和集聚生产要素,聚合企业群、形成产业带。“外”——临港产业在产业功能和产业辐射上体现为资金外引化、生产外向化、市场国际化和对港口城市经济、区域经济辐射力强、带动力大。“联”——临港产业在产业延伸和配套协作上体现为以产业链和现代物流为纽带连接繁衍分工、配套、协作的新型产业体系。因此,临港产业对于港口的开发开放和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撑带动作用:临港产业是港口发展的“火车头”。港口开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表面上需要的是大量的资金投入支撑,实质上依赖的是经济发展和货物贸易产生的市场需求。临港产业发展可以对港口建设产生直接的动力支撑,也直接推动着港口功能的转变,促进港口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临港产业是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庞大的临港产业群为港口城市崛起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综观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因依靠大港口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大城市甚至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比比皆是。临港产业是区域开放的“温度计”。港口的装卸、仓储、中转等基本功能,决定了其开放基地和窗口作用,也确立了其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的枢纽地位。随着临港产业外资投资率的逐步提高,产品出口量和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相应节节攀升,口岸开放度也随之水涨船高,最终带动区域整体开放度不断提高。临港产业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临港产业先天具有的自由度高、市场准入易、投资成本可大可小的优点,决定了临港产业可以成为一种提供较多就业机会和就业收入的开放型产业。临港产业发展既是地方经济腾飞的依托,更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

2、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临港产业是港口城市发展的首选产业、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带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节点。从港口城市发展战略来看,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日益成为“以港兴市”的关键举措。上海、南通、太仓、张家港、江阴、靖江等地依托港口以临港产业区及产业区内企业群落为主体,形成临港型产业经济集群,促使港口的多功能充分释放,由单纯的水陆运输枢纽转变成为城市和腹地经济服务的基地和龙头。从港口城市资源配置来看,临港产业日益成为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各种要素的集聚中心。临港产业具有整合生产要素的功能,所依托港口作为市场的接轨点、经济的交汇点,已经实现从传统货流到人流、货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强力吸引货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以港口为中心龙头,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摆脱港口单纯作为交通枢纽的一元化发展模式,促使港口的多功能效应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港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市实施“以港兴市”、“沿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临港产业已初具规模,化工、造船、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随着沿江一体化开发进程的推进,我市临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港口岸线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也已基本利用完毕,对重大项目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临港产业较为单一,主要以沿江化工产业为主,资源、环境、安全压力风险很大。针对港口岸线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我市启动**开发整治工作,并在**后侧沿江腹地规划预留20km2作为临港产业发展区,**整治开发将促进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效集中,有力提升我市临港产业辐射能力。因此,必须策应**的开发建设,加快我市临港产业的转型发展,将经济开发区内化工产业逐步向**方向扩展,将虹桥工业园内临港产业在**后侧集聚,把**港区打造成为重大项目的吸附区、临港产业的集聚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3、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我市港口基础条件优越、区位和腹地优势明显、临港产业战略机遇较多,为临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的整治开发,我市将迎来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期。一是加快推进沿江经济发展已上升为江苏省及至国家战略。政策因素是港口物流业和临港产业发展战略选择需要考虑的外部宏观因素之一。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内河水运业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同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十二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明确到2015年将长江航道打造成“黄金水道”。我市在《服务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依托港口、铁路货站及内河运输,配合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建设功能完善、辐射范围广、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现代物流集聚区,打造长江下游重要现代物流中心。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苏中特色发展整体提升的意见》和《沿江地区转型发展推进计划(2013-2017)》,做出加快沿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并把发展临港产业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和优势所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新一轮沿江发展机遇,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沿江发展的五年推进计划(2013-2017)》,对我市沿江开发和临港产业发展做出了新的部署。今年9月23日,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在京启动《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发展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应当说,我市港口物流业和临港产业拥有良好发展机遇,通过港口物流发展促进物流资源整合,有利于加速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有序流动,促进沿江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二是我市沿江地区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

。国际、国内产业加快转移将推动和促进我市沿江经济发展。随着国际产业格局迅速变化,以制造业为主的国际产业加快向中国及周边国家转移,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增长极。我市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基本条件。伴随各类产业转移,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业市场需求骤增,为我市加快临港产业发展,加大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提供有利时机。2012年,我市连续12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实现GDP543.6亿元,增长12.8%。完成财政总收入102.4亿元,增长14.9%。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0%。注册协议外资10.9亿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亿美元。完成海关税收18.9亿元,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1500万吨,增幅均达40%以上。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08亿元、利税223.9亿元、利润137.1亿元。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8个,总投资383.1亿元,其中1亿美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285.1亿元。我市沿江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医药、油脂加工、精细化工、船舶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集群,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充分延伸。2012年,沿江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61亿元、实现工业国税开票销售收入571.62亿元、工商税收收入30.7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5.9%、81.2%、63.5%和75.4%。沿江地区以全市1/4的土地面积和1/3的人口,创造了超过2/3的经济总量,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三是沿江地区良好的基础条件将为沿江经济和临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我市地处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结合部,东西接承上海、南京两大中心城市1.5-2小时经济圈辐射,到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只需2小时,距常州机场仅40公里,南北联动苏南、苏中两大经济板块,京沪高速、宁通高速、宁靖盐高速在此交汇,江阴大桥、泰州大桥连接长江南北,新长铁路穿越**腹地20公里,与国家铁路主干线“陇海线”、“京沪线”交叉相连。同时,我市优越的港口基础条件也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市拥有24.2

km长江岸线,河势及岸线基本稳定,水面宽阔,航运条件优越。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成码头泊位12个,其中,液体化工泊位6个,通用散货泊位6个,总通过能力1136万吨。当前,是我市港口建设的高峰期,全港在批、在建码头项目12个,总投资15亿元。随着在批、在建码头项目陆续建成投运,以及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完工,我市港口吞吐能力将大幅提升。

三、策应**开发,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整治开发必须与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统筹考虑,协同共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从经济发展和战略布局出发,结合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港口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后侧临港产业发展区,大力发展化工、医药原料药产业、船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港口物流业和旅游观光业。

1、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快发展化工、医药原料药等优势产业。化工、医药原料药是**传统优势产业,对港口的依存度较高,需依托港口进行原料及成品的运输。目前,**沿江岸线趋于饱和,现有港口将无法满足化工、医药原料药等产业快速发展的运输需求。因此,要抓住**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将化工园区的扩区扩容与**洲头化工作业区建设相互配合、支撑,将化工园区边界由芦坝港延伸至天星港,形成由芦坝港至天星港、沿江大道至江堤的临港化工园区,在临港化工园区内规划建设由疏港公路至江堤的长约2公里,宽约600米的化工仓储区,并将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的选址调整到靠近临港化工园区和虹桥园区结合的区域。同时,利用**港口优势,加快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以精细化工和医药原料药为方向,发展化工和医药原料药产业集群,把**建设为化工和医药原料药产业基地。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延伸发展现有的产业链、价值链,加快推动现有产业链从化工向非化工、从化工向轻工产业的转变。

2、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加快发展船舶制造业。船舶工业是集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于一体的产业,产业带动性强,因此,修造船舶成为了发挥沿江岸线功能必要的工业。**是江苏省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水域、气候等自然环境良好,为造船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在临港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以现有船舶制造企业为基础,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以鑫福船厂为龙头,多家大型船舶制造企业为支撑的修造船产业群。同时,充分利用**便捷的港口资源,在后方临港产业区大力发展船舶配套加工业和船舶配套物流业等相关产业,加快修造船产业集聚,打造长江沿线修造船中心。

3、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临港产业中的港口依存产业,也是**的传统产业。在策应**开发,发展临港产业过程中,要对**的传统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加快引进国际、国内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促使装备制造企业向**后方临港产业发展区集聚,提高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做大、做强临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紧密产业链和核心竞争力。加强装备制造业与外资、民营资本的合资、合作,尤其要发挥地理位置和港口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上海等地区先进制造业的转移。围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配套产业和关联产品,拉长产业链,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在集聚中形成竞争优势,再以竞争优势强化集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建设港口产业群,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努力扩大**港口辐射能力,积极调整港区布局,构建**港口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开发区、一类独立对外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等发展平台,依托**港口优势,推进港企合作、港港联合,建立现代特色物流园区。发挥区位优势,既要发展为制造类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也要发展国际物流业,引导发展临港物流相关产业,形成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运输、配送、保税仓储和加工以及信息咨询等方面有机结合的完善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提高配套服务能力。在发展港口物流业的同时,兼顾各配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集装箱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仓储、加工等临港产业;完善港口综合服务业,加快金融保险、信息中介、口岸服务等软环境建设等。积极引入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引入以信息集成为主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催生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本土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5、挖掘生态资源,催化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旅游产业涉及范围较广,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需求的增加不仅刺激直接为之服务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产业,同时也会进一步刺激与这些直接服务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沿江地区应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策应**洲尾生态旅游区建设,结合临港新城(虹桥新城)建设,催化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加快发展观光农业和长江生态渔业,努力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健身、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充分挖掘长江水文化内涵,做响长江风光旅游品牌。

四、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一是强化港口自身建设。加快沿江地区岸线资源整合,推进占用岸线的小码头、小企业、等关停搬迁工作,杜绝让小码头、小企业占据日益宝贵的深水岸线。坚持“深水深用”的原则,鼓励沿江港口经营人通过加固改造、改扩建等措施提升码头等级,推动码头公用化,充分挖掘现有港口码头潜力。加快拟建码头的报批、建设速度,积极向国家、省争取财政资金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土地供应、地方财政支持等方面向临港产业区重点倾斜。二是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综合整治工程、疏港公路、**大桥的建设进度。综合工业项目布局规划、物流布局规划,考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序,编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间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计划和安排,并按产业落地项目及时推进周边土地平整与道路建设,以保证物流节点的衔接与通畅,为物流项目建设、物流企业入驻提供现实条件。配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序,推进多式联运区、仓储配送区、货运配载区等物理节点建设,结合产业项目招商进展,推进产业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开发。先期以政府引导模式建设重点项目,带动物流地产开发商进驻,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总体建设力度。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口岸信息平台,实现电子报检、电子通关,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建设临港产业区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建立一体化、模块化、交互式、可扩展的临港信息系统,提高临港产业区整体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克服地域限制,使企业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日常运营所需的各种信息,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能够为政府收集和统计企业信息,对开发建设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进一步提升产业素质。一是完善产业空间布局。配套完善的临港工业区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修编完成《**市沿江一体化开发总体规划》,完善与**开发和临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交通、生态、水利、土地、岸线利用等专项规划。按照沿江一体化发展总体要求,修编完善经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临港地区联动融合一体化进程,形成分工合理、协同共进、互相补充、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围绕“以港促产、港产兴城”的目标定位,修编完善《**港区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及临港产业发展区控制性详规》,并结合**功能区划分,合理分布陆域临港产业发展区布局。二是坚持港口主业、临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做强港口主业,打破港内条块分割局面,重新整合港口生产要素资源,优化作业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卸效率,把港口本身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完善港口功能,使其既适应货物进出口的需要,又适应发展临港工业的需要。壮大临港产业,围绕港口特征,大力发展临港产业,要利用码头、货场、仓库以及设备设施的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商业、贸易、信息、高新技术等,形成既能保证货源运输,又能实现加工产品输出、高新技术开发的多功能港口生产经营新格局,同时,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一批大项目落户临港产业区。提升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现有物流基础条件,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切入点,以配送服务为主业,以现代仓储为配套,以现代运输为载体,以商品交易为手段建立六位一体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

3、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快高层次平台创建。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我市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机遇,认真做好创建准备工作,全力推进创建进程;加快口岸联检中心建设,尽快完善海关、海事、国检、边防等口岸驻泰单位配套设施,积极创建国家一类独立对外开放口岸;编制综合保税区专项规划,积极推进综合保税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一类独立对外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平台载体的创建,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提升**港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创造优势条件。二是改善投资环境。牢固确立全社会服务思想,以热情洋溢、文明开放的全社会服务意识,形成亲商重商护商的环境,强化首问负责制和办事限时制,推行服务承诺制,建立快捷高效的运作机制。以优质的投资环境吸引化工、粮油、金属材料、煤炭等大进大出的重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把**地区打造成为专业化工物流基地、以食用油为主的粮油物流基地、金属材料加工物流基地。三是加大政策支持。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关于扶持临港产业发展的政策,争取重点临港产业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我市应给予临港产业发展重点政策倾斜,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包括地价差额补贴、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资金政策;优先用地保障和能源保障等投资政策;对临港产业重点项目、关键项目的行政审批实行“绿色通道”,采取专人负责、代理服务,加快项目推进等政务支持政策。四是培养与引进优秀人才。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本地培养与外地引进相结合等多种方式,造就一支熟悉临港产业发展、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临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人才队伍总体水平。

附件:

下载关于策应**整治开发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策应**整治开发加快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研究和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宁县加快发展临港经济的对策研究

    长宁县加快发展临港经济的对策研究 长宁县政府课题组 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发展临港经济是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港口及沿港城镇的聚集、辐射等功......

    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

    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 [提要] 本文综述临港产业集群的特点、意义及国内外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从沧州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沧州临港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加快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大力发展“机器人” 助力经济“升级版” ——关于加快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机器人产业作为智能制造业的核心代表,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引领世界新一轮制造业革命......

    关于莱州市发展临港物流产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莱州市发展临港物流产业的调查报告》 莱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临濒渤海,拥有108公里海岸线,依托港口优势,近年来,莱州市快速膨胀临港产业板块,发展临港物流产业。 三山岛......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推荐]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聚集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产业集群......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建议

    提案人: 案由: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建议 理由: 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主要城市增强经济竞争实力,赢得全国资源配置优势......

    加快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建议 机械装备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年初,我们在市老科协科技服务联系点调研时,企业负责人孙爱生关于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意见引......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 (临颍县建设局 解 鹏) 一、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