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困境
—基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
一、乡村学校撤并背景
从2001年始,税费改革的大幕在我国广大农村逐步开启,改革规范了农村收费行为,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三农”问题,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因取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同时国家教育投入机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导致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难以保障。在这种政策环境下,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集中办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财政压力,成为政府的一种自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也是建立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学校规模一再缩小、生源一再减少的客观现实基础上。
同年,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学校布局调整,全国县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撤并,这种大规模的撤并一直延续了十个年头,2012年,针对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明确提出“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这标志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这一教育政策的叫停。综合来看,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于完善税费改革和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农村教育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坐落于村庄中的学校(多为小学和教学点)被撤并,导致农村学校数量大幅下降。有调查表明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增加4.05公里,上学路程普遍变远,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一些稍有经济基础的农户为追求更便利的条件、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选择“陪读”或举家“外出求学”,由于学生转移而引发农村家庭迁移。当然,村民外迁并不单单是因为教育因素,搬迁一般是由多种综合因素决定的,如文化单调、交通不便、外出务工等等因素,但不可置疑的是,教育往往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乡村学校撤并后的文化困境
教育与文化紧密相关,互相促进。乡村学校在乡村文化的传播、乡村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进,乡村学校日益减少,导致乡村文化的延续受到阻碍,使乡村文化陷人困境。
(一)文化传播场所缺失
学校作为乡村社会中正式、固定的教育场所,是村民们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最好的地方,如学校图书资料、运动设施等为村民普及知识、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还有一些地方利用学校场地开展各种传统节日仪式。村民在闲暇时间也可以向年轻一代传授传统手工艺技术、表演戏曲民谣等。这些文娱活动既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加深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更使得乡村传统习俗、工艺等特色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可以说乡村学校给群众带来精神食粮,它的存在使整个乡村社会的村风、民情得以渗透,是乡村文化的主阵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整个乡村居民的思想与习惯,承担着建设乡村文化的使命。
(二)文化引领者与传播者缺失
对于乡村生活而言,教师一方面通过课堂传递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担负着接收、传播新文化的重要使命。乡村教师在乡村中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接受新知识和新文化的能力也相对较强,他们将更广阔的外部文化资源引入乡村文化生活,并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以此来丰富、发展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播者,乡村教师随着乡村学校的撒并也日趋减少。乡村教师的大幅缩减甚至消失,更加速了乡村文化的荒漠化。
(三)文化气息与氛围缺失
随着学校消失,农村的文化高地不在,村庄文化脉络的维系受到了影响;青壮年、青少年长期“不在场”,对村庄的疏离感逐渐增强,村庄后继乏人,绵延千百年的乡村文化面临传承及拓展危机。特别是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在以传统农业文明为指征的乡村文化正在大面积式微,农村文化呈现虚化、空洞化的现实表现,学校的进一步撤并,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衰亡,给当下的乡村文化建设带来更大挑战,对村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三、乡村学校撤并后乡村文化的发展
(一)发挥中心校的辐射作用
在“撤点并校”时代,应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在学校布局、教育计划、教育目标等方面更多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学校,进一步密切乡村学校与乡村本身的关系,推动学校本土化发展,引入乡土课程与参与式的体验教学,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将传统地域文化和乡村文化引进课堂,同时结合现实需要着力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推动乡村生活方式、村规民约的重建,发挥学校教育在乡村文化建设、村民家园归属感、村庄文化认同感建立中的功能与作用,为村庄文化重建奠定精神基础,从而激发村庄的生机与活力,让村庄的未来得以安放,让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石不断夯实。
(二)提高教师发展乡村文化意识
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所处文化处境以及对乡村文化态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而影响学生对城乡文化的态度。当下农民离开农村,有一部分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从客观上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了解本地文化特色的高学历人才,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从主观上要提升教师对于特色文化课程的开发,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打开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并将此作为教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三)完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
乡村学校是继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中心,但乡村管理人员更应主动建设、发展本地乡村文化,并付诸实践。应积极建设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努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以此实现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再生。
乡村学校撤并后留下的校舍,如废弃不用,就造成本已有限的物质文化资源的浪费。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撤并之后闲置的校舍,带领村民将之改造成乡村文化的活动中心,例如设立乡村图书馆、民俗文物展示馆、手工艺品制作室、音乐舞蹈房等,向村民免费开放。活动中心的开设,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本乡特色文化。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村书屋、文艺表演团队的建设。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积极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农民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逐步形成乡村文化共识,使文化认同感和乡村凝聚力得以提升,将文化的种子真正播种到农民的心中。在乡村社会中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彻底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引领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