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政热点:“变味”的乡村学校 消失的乡村文化之魂
编者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人口比例在不断变化。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和45%。随着城乡人口的空间重组,农村教育的空间形态、体制形态和结构形态也将出现重构。
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能在放弃农村教育的前提下实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是当下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必须以系统性思维去定位农村教育,以前瞻性的眼光去规划农村教育,以统筹协调的策略去发展农村教育。
资料图片: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宋志芳和刘安元夫妻双双坚守寸腰小学
“变味”的乡村学校 消失的乡村文化之魂 ——透视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教育(中)
如何既顺应农民进城的趋势,提高城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又要把农村教育办好,留住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石?农村学校的作用不容忽视。
学校是乡村的文化中心,是一个村庄的未来之所在。留住了乡村学校,就留住了农村教育的根,就留住了农村现代化的希望,就留住了乡村文化的灵魂。
乡村教师,曾是受人尊敬职业
从1981年开始担任甘肃宕昌县临江铺镇张家庄小学校长,郭巨堂在大山沟里一呆就是30多年。早年间,作为村里仅有的几个知识分子,郭巨堂虽然清贫,却也受人尊敬,书教得有声有色,村民很认可。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现在的张家庄小学是“撤点并校”的产物。2006年,县教育局将周边3个村子的学校关停,在距离3个村庄差不多远近的位置新建了张家庄小学,目前这所学校只有学生151人,还在逐年减少。
郭巨堂还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村子里人气很旺,村民都还耕田种地,一到农闲时节,人们就会三三两两来到学校,和老师们谈天说地,聊国家大事,有时还聚在一起下下棋、打扑克;平时谁家有人来信了,都会到学校请老师念,并请老师代笔回信。
那时候,老师们一到节假日,也会去村民家串门。代课教师王世明家离学校有几十里地,经常不能回家,每到节假日,他都会去学生家里做家访,每到一家,全家人围在王世明身边,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请教他如何回家指导孩子上学。
在郭巨堂的记忆中,很长一段时期里,学校成了农村的文化教育中心,乡村学校的老师和村民的关系比村长还熟络,村民尊敬老师,老师也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好务,学校里有啥事,不用招呼,村民就赶过来了。
乡村学校成为乡村社会的一方“孤岛”
可近些年来,郭巨堂明显感觉到,学校和村民们之间的疏离感在加剧,逐渐沦为乡村社会的一方“孤岛”。除了几十个学生和几个老师,学校和村里好像没有任何联系,村民们也很少来到学校。
村民一个个外出打工挣钱,盖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同时对学校和老师的认可和需求远不如前。如今的乡村,物质财富已然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尺度,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老家,不但不会来学校,见到郭巨堂,还会炫耀一番自己一年挣了多少钱,对他多年独守清贫当老师不仅不屑一顾,还不乏各种耻笑声。
村民们陆续发家致富,乡村教师则一如既往清贫度日,二者的价值取向也渐行渐远,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之间的藩篱不知不觉形成。如今的张家庄小学,乡村老师很少走村串户,做家访的也寥寥无几,学校和村民已近乎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
“学校是学校,村庄是村庄,完全成了两张皮。家长没人关心孩子的教育。”郭校长痛心地说。农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老师们愈显清贫,不再受人待见,昔日热闹的学校也逐渐无人问津。一辈子献身山区教育,对于学校和农村社会关系的变迁,郭巨堂有着独特的洞察和切身的体会。
无独有偶。笔者近日在甘肃省临洮县基层采访,农村学区教育工作者也有类似困惑。在临洮农村,随着年轻家长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学校已成为留守儿童的管教中心,家长把孩子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放在学校,就放心去外面打工,对孩子平时关心很少,回家也很少进学校。如此一来,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的联系只剩下师生一条线,面对近乎空白的家庭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成了农村教育唯一的主角,而学校脱离农村社区,仅凭自身努力,要扛起农村教育的这面大旗,着实堪忧。
从昔日乡村学校是乡村社会的文教中心,到如今逐渐沦为乡村社会的“孤岛”。被孤立的恐怕不仅仅是校园里的几个教师,而是农村社会在发展致富过程中对传统知识、乡村文明的漠视,这固然有学校关门办学的原因,更重要的或许是在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大潮中,乡村社会受裹挟后的无意识跃进和急功近利所致。
“农村教育既找不到过去的影子,也不像城里的教育”
“现在的农村教育,都是参照城市学校,早已闻不到一点乡土味儿了!”提起农村教育,全国人大代表倪月红语气里透出几分伤感。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大兴镇兴泉村位于川滇交界处,用倪月红的话说,“一根烟的工夫就能从村头跑到四川攀枝花地界”。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兴泉村成了攀枝花的原材料基地。
“依托靠近攀枝花的便利位置,我们村现在有20多家企业,每年产值超过10亿元,全村6000多人中,超过六成留在村里工作。村民们富了,但心里还是没有太多幸福感。”倪月红说,“主要原因,还是觉得现在的农村教育既找不到过去的影子,也不像城里的教育。”
在兴泉村,从村主任到村支书,倪月红做了10余年村官。对于农村教育的衰落,他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据倪月红介绍,兴泉村是大兴镇政府所在地,下设24个自然村,最远的村距离村部约10公里。过去,村里有两所村小,每所约有300名学生,其中位于村部所在地的村小,曾是当地最好的小学,教育质量甚至超过不少县城小学。但是,前几年,两所村小合并到镇中心校后,比较好的教师都先后调进县城,学生也由过去的走读变成了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校寄宿。
“集中办学后,学校变了。过去,每到农忙,学校都会放一周左右的农忙假,让学生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现在,学校跟城里学校一样,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村里60%至70%的娃娃基本不参加农业生产了,甚至有的娃娃连田里种的庄稼都不能完全分清。”倪月红说。
“农村学校的好传统,现在都丢失了!现在的农村学校和城市一样,相互比赛,看谁教的娃成绩好,谁教的娃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多。至于以后娃们是不是快乐,能记起多少童年的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乡村记忆,学校并不在意。”倪月红说,“我在想,农村教育为什么一定要办得跟城市一样?为什么就不能办得有点儿乡土气息呢?”
“教育之于农村,并非单纯的教书育人。事实上,一所农村学校就是当地的一个文化高地。随着大量学生逃离农村,形成进城上学热,割断了农村的文化脉络。”倪月红对当下的农村教育表示深深的忧虑。
富起来的农村更需要高质量的农村教育
新型城镇化之于广大农民,是一个幸福的梦。“但是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来说,医疗卫生、养老和教育,是决定他们是否能安心留在农村的难题。在这三大难题中,教育首当其冲。”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草庙村村支书秦真岭说。
“衣食无忧的农民们最关心的,还是子女就近能受到比较好的教育。”秦真岭回忆,前几年,发展种植业留住了草庙村几乎所有村民,外出打工的很少。然而,村民们觉得,家门口的学校少了过去的乡土味儿,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也与城市有差距。于是,相当一部分农民选择送孩子进城上学。
2001年,有500多名学生的草庙村村小被撤并到了6公里外的镇区。村里唯一的学校被撤并后,村里陆续有些家庭将孩子送进县城学校。“现在村集体经济条件好了,可以给村民建设施,也可以给村民买医疗、买养老保险,但唯一无能为力的,是村里提供不了高质量的教育!”据秦真岭介绍,目前,全村小学阶段的孩子2/3在镇区中心校上学,超过一半的初中孩子在县城就读。
“新型城镇化无论怎么发展,未来的农村还是离不开农民,只有办好农村教育才能让农民心安。”秦真岭说,“目前,草庙村正在筹建一所占地22亩的双轨制完小以及三轨制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村民们今后在我们自己的田园上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让孩子们在家门口的好学校接受教育。但是,这得依靠一批懂农村、爱农村的优秀老师。”
安徽省太和县张槐村也是个富裕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富起来的村民希望子女能接受比家门口学校更好的教育。
“但是,村里现在除了两所规模很小的民办幼儿园,只有一所闲置了好几年的村小!”据村支书徐淙祥透露,2009年前,村里还有一所占地10余亩、在校生400多名的完全小学,两年前,村小被整体并入中心校。现在,最远的孩子上学得走5公里。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学校合并后,村民们觉得孩子们上学远了,教育质量比不上县城学校,考试考不过县城孩子,所以,这两年村里几乎家庭经济条件稍微好点儿的,都把孩子送进县城上学。2009年前,全村为了送孩子上学而去县城的不到300人,现在,超过1500人!”徐淙祥说,集镇中心校现在虽然有1000多个孩子,但只有二三十位教师,如果在城市,至少得配备六七十位教师。这几年,学校几乎年年招聘教师,就是没人愿意去!“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三农’政策,不少农民还是喜欢农村,但他们最担心的,是农村学校不能给他们的子女提供更有质量保障的教育。所以,农民中的不少能人砸锅卖铁也要带着孩子举家进城。如果不把农村教育办好,不能把一批有经营头脑、懂技术的农民留在农村,我不知道,今后的农村,究竟是谁的农村。”徐淙祥说着说着,表情突然严肃起来,声调也一句高过一句。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认为,“学校远离了乡村,乡土文化就无法传承。过去,乡村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会影响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现在学校的远离,使得乡村传统美德和文化对孩子们越来越陌生。”
守住乡村文化的魂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这是社会进步和人口迁移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学校必然处于一个长时期的布局调整与优化之中。
业内专家建议,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固然要考虑人口变动与迁移趋势,更要综合考虑以下要素:
一是与农村社区建设相配套。农村学校布局规划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特别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统一,让学校成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如教室、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可以在课余时间向农村居民开放,农村学校可以在文化普及、科技传播、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要充分考虑乡村文化缺失带来的不利因素,有人群的地方就应该有教育,以往的村小或教学点实际上在当地还是一个文化的集散和传承的场所,村小或教学点的撤并,在一定程度上势必造成乡村文化的流失。
三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一定要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办好更加适合农村孩子需要的教育,而不是让农村孩子被动适应工业化背景下的“大班额”教育。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总之,对于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要着眼于我国城乡人口变动和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长远战略考虑,要与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相配套。
可以说,农村学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和文明建设的灵魂,没有了农村学校,农村文化和文明建设必然走向荒漠化。
学校从来就不是置身于社会之外的“孤岛”,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教育机构。过去的农村学校,既是村里的公共教育机构,也是村里的文化与文明建设高地。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农村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的文化传播和文明传承。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如教室、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可以在课余时间向农村居民开放。可以说,农村学校是新农村文化和文明建设的灵魂,没有了农村学校,农村文化和文明建设必然走向荒漠化。(半月谈网综合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政协网、新华社等报道)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二篇:学校消失后的乡村文化困境与反思
乡村文化困境
—基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
一、乡村学校撤并背景
从2001年始,税费改革的大幕在我国广大农村逐步开启,改革规范了农村收费行为,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三农”问题,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因取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同时国家教育投入机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导致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难以保障。在这种政策环境下,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集中办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财政压力,成为政府的一种自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也是建立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学校规模一再缩小、生源一再减少的客观现实基础上。
同年,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学校布局调整,全国县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撤并,这种大规模的撤并一直延续了十个年头,2012年,针对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明确提出“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这标志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这一教育政策的叫停。综合来看,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于完善税费改革和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农村教育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坐落于村庄中的学校(多为小学和教学点)被撤并,导致农村学校数量大幅下降。有调查表明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增加4.05公里,上学路程普遍变远,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一些稍有经济基础的农户为追求更便利的条件、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选择“陪读”或举家“外出求学”,由于学生转移而引发农村家庭迁移。当然,村民外迁并不单单是因为教育因素,搬迁一般是由多种综合因素决定的,如文化单调、交通不便、外出务工等等因素,但不可置疑的是,教育往往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乡村学校撤并后的文化困境
教育与文化紧密相关,互相促进。乡村学校在乡村文化的传播、乡村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进,乡村学校日益减少,导致乡村文化的延续受到阻碍,使乡村文化陷人困境。
(一)文化传播场所缺失
学校作为乡村社会中正式、固定的教育场所,是村民们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最好的地方,如学校图书资料、运动设施等为村民普及知识、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还有一些地方利用学校场地开展各种传统节日仪式。村民在闲暇时间也可以向年轻一代传授传统手工艺技术、表演戏曲民谣等。这些文娱活动既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加深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更使得乡村传统习俗、工艺等特色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可以说乡村学校给群众带来精神食粮,它的存在使整个乡村社会的村风、民情得以渗透,是乡村文化的主阵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整个乡村居民的思想与习惯,承担着建设乡村文化的使命。
(二)文化引领者与传播者缺失
对于乡村生活而言,教师一方面通过课堂传递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担负着接收、传播新文化的重要使命。乡村教师在乡村中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接受新知识和新文化的能力也相对较强,他们将更广阔的外部文化资源引入乡村文化生活,并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以此来丰富、发展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播者,乡村教师随着乡村学校的撒并也日趋减少。乡村教师的大幅缩减甚至消失,更加速了乡村文化的荒漠化。
(三)文化气息与氛围缺失
随着学校消失,农村的文化高地不在,村庄文化脉络的维系受到了影响;青壮年、青少年长期“不在场”,对村庄的疏离感逐渐增强,村庄后继乏人,绵延千百年的乡村文化面临传承及拓展危机。特别是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在以传统农业文明为指征的乡村文化正在大面积式微,农村文化呈现虚化、空洞化的现实表现,学校的进一步撤并,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衰亡,给当下的乡村文化建设带来更大挑战,对村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三、乡村学校撤并后乡村文化的发展
(一)发挥中心校的辐射作用
在“撤点并校”时代,应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在学校布局、教育计划、教育目标等方面更多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学校,进一步密切乡村学校与乡村本身的关系,推动学校本土化发展,引入乡土课程与参与式的体验教学,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将传统地域文化和乡村文化引进课堂,同时结合现实需要着力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推动乡村生活方式、村规民约的重建,发挥学校教育在乡村文化建设、村民家园归属感、村庄文化认同感建立中的功能与作用,为村庄文化重建奠定精神基础,从而激发村庄的生机与活力,让村庄的未来得以安放,让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石不断夯实。
(二)提高教师发展乡村文化意识
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所处文化处境以及对乡村文化态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而影响学生对城乡文化的态度。当下农民离开农村,有一部分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从客观上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了解本地文化特色的高学历人才,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从主观上要提升教师对于特色文化课程的开发,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打开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并将此作为教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三)完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
乡村学校是继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中心,但乡村管理人员更应主动建设、发展本地乡村文化,并付诸实践。应积极建设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努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以此实现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再生。
乡村学校撤并后留下的校舍,如废弃不用,就造成本已有限的物质文化资源的浪费。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撤并之后闲置的校舍,带领村民将之改造成乡村文化的活动中心,例如设立乡村图书馆、民俗文物展示馆、手工艺品制作室、音乐舞蹈房等,向村民免费开放。活动中心的开设,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本乡特色文化。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村书屋、文艺表演团队的建设。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积极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农民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逐步形成乡村文化共识,使文化认同感和乡村凝聚力得以提升,将文化的种子真正播种到农民的心中。在乡村社会中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彻底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第三篇:界首乡村教育之魂
界首乡村教育之魂——黄质夫
黄质夫名同义,号质夫,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出生于江苏仪征。虽然家里衣食不周,但其父亲仍设法让他进私塾念书,最终以名列榜首的优异成绩被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入取,成为我国最早一批的师范本科生。
在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纷纷进行教育救国的道路上时,黄质夫也率先加入了这支浩大的乡村师范教育的队伍中,他创办的界首乡师是我国最早的乡师学校之一,也是江苏省乡村学校中办的较为出色的一所学校。
当所有的办学条件紧缺时,黄质夫艰苦创业,亲自筹划建造校舍,置办设备,聘请教师,招收新生;又自己动手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改进。他提出乡师的培养目标是: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强健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勤朴的习惯、热心服务的精神,毕业后能当乡村的教师,又能兼任农场场长,参加乡村建设。他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行合一”,学会从事农作物的真本领。学校办起了实验农场,让师生一起参与教学和劳作;他还兴办民众学校、民众医院、茶社、壁报栏等,进行服务社会、改造乡村的实践。各地教育家专程来参观他的乡师教育,并多次受到各种称赞。
界首乡师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乡师中崭露头角还有这里的师生的一半功劳。黄质夫聘请的老师不仅水平高,教学态度认真,而且还积极配合黄质夫的乡村办学行为。他们齐心协力的出版研究中国乡村教育的专著;他们志同道合的搞教育、办杂志„„在这样的一个师资队伍下,培养了很多接触的人才,如:国家专利局局长杜干全,江苏省农业机械所所长蔡公正,镇江农机学院院长倪大成等。黄质夫在创办乡师教育的同时还办了3所附属小学,将“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秉承下去。
当北伐战争延续到界首时,这所乡师学校的老师都在尽力保护学校,提出“先生不拿钱,学生带饭来吃”的口号坚持上课。当政府背负打击无力抵抗军事压力时,黄质夫仍组织全校师生举行游行示威等,这些举动震动了高邮全县及苏北地区,这次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是界首有史以来第一次,界首乡师从此闻名遐迩。
如果说曹凤笙是界首乡师的第一颗明珠,那黄质夫当之无愧便是闪烁在界首教育事业的第二颗明珠了。当生命悄然离去,他传授的乡村师范教育之魂却永远萦绕在我们的心中,久久弥散不去。我也相信这样的明珠之光将会被包裹的越来越壮大,越来越灿烂辉煌。
思考题:
1、我国最早的乡村师范是什么?(全名)
2、黄质夫提出的乡师培养目标是什么?
综合实践题:查阅陶行知的教育书籍,理解“知行合一”,并能列举出一两个陶行知教育的例子。
赵姝供稿
第四篇:材料8: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之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十九大提出的国家层面的重大政策在今年备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热点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命题。梳理各地大型考试中的命题角度有助于我们把握这一热点的命题规律,提高备考的有效性。这一热点四个模块都可命题。经济模块主要是涉农问题的考查,主要通过农村产业兴旺来考查农村经济的振兴,归因论证类设问较多;政治模块主要侧重考查乡村治理问题,创新治理模式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文化和哲学模块的考查侧重乡村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等,根据材料情景的设置哲学模块命题的角度和考查的知识点非常广,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拿来考查。
2018石家庄一模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过去五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都在1.2万亿斤以上,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6%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95%,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农民收入累计增长超过50%。
但是,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概括过去五年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并说明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14分)
评分说明:答案当中加粗的词语、语句即为该条得分点。
38.(1)粮食产量高;农作物质量好(或自主选育品种占比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增长快。(4分)
(2)①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2分)②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1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1分)③国家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三农”的财政、金融支持。(2分)
④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2分)⑤完善市场机制,优化城乡资源配置。(2分)2018武汉二模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W市大规模推进以“鼓励市民下乡休闲养老,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发动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三农’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乡工程”,将过去零星的城乡融合发展举措进行系统集成,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子。
2017年初,在“三乡工程”带动下,许多市民到农村长期租用闲置农房和农地,或用于假期休闲,或用于退休养老,甚至有学者在农村开办文化书院;不少已走出乡村的能人又回到家乡创办实业,带领当地农民创业致富;一批优秀企业到农村投资,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创建生态农业园。“三乡工程”既带动了周边餐饮业发展和农副产品销售,又吸纳了众多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就业,还打造了一批特色美丽乡村。
截至2017年末,全市投入农村的社会资金达160.1亿元,空闲农房签订出租协议10078户,年租金1.49亿元,全面完成47528名贫困人口脱贫、107个贫困村出列的工作目标。该市借“三乡工程”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成功打造了脱贫攻坚新样本。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W市实施“三乡工程”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8分)并说明“三乡工程”是如何助力该市全面完成脱贫工作目标的。(6分)18-1:8分 评分细则:
①促进农村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以及休闲养老、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1分,踩意可分即可)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2分,答出“农村经济结构”亦可)②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农地,带动社会投资,吸纳农民就业,(1分,踩意可分即可)实现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2分)③带动“三农”发展,打造特色美丽乡村,(或“推动乡村振兴”,即可给1分)提升了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或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1分)
18-2:6分 评分细则:
①“三乡工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分)为脱贫提供了根本保证;(1分)②盘活农村资产(1分,答出“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可替代给1分)、带动农民创业和就业(1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1分)
(2017潍坊市期末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乡村的新图景正煥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材料一
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的浙江安吉县,早在2008年就确立了 “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坚持用好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摒弃不利于生态和经济建设的高污染产业,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模式。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已实现全覆盖,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经济的发展,2017年上半年,安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56亿元,同比增长9.0%。安吉人用实 际行动践行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新理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安吉县能够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原因。(6分)
材料二 T市在落实美丽乡村建设中,突出规划引领,规范程序,组织农户积极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行“一组两会”工作机制,各村点按要求成立党小组、理事会、监事会,把有热心、有公心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吸纳到美丽乡村“一组两 会”中来;为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当地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点“回头看”检查活动,新农村建设民生资金监督检查自查自纠等活动。这些举措为该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 实保障,让农村一步步“靓”了起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通过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靓”起来的。(8分)【参考答案】
(1)坚持“生态立县”(1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1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1分),倘若答上“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可以分别代替第二个点和第三个点得分,不累加,这一分层不超过3分。
“坚持创新发展”(1分),“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1分),“用好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1分),这一分层不超过3分。
(2)①政府积极履行职能,科学规划得2分(充分发挥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得1分),两个要点不重复得分。②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2分(充分发挥村委会,监事会,理事会等各类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2分),两个要点不重复得分。
③发挥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2分。(强调党)
④加强监督检查,保障美丽乡村建设中各项工作的落实得2分(强调监督)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材料一 为实现乡村振兴,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动力。某惠民信贷公司在全县9个乡镇381个村子设立联络员,建立农民自己的大数据系统,实现农贷业务批量处理;建立与当地政府、村委会、服务站的沟通联系机制,定期举办贷款产品宣导、种养殖技术培训,聘请行业专家到现场指导;同时将饲料化肥、农户种养殖、下游加工厂串联起来,结成多方的共同利益体,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该公司的普惠金融举措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二 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呢?有专家建议,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才能使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6分)
27.(1)提高信贷办理效率,降低贷款成本,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帮助 农民提升素质,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帮助农民打通 产业渠道,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高效现代农业。(6分)(2)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吸引村民回乡创业,为传承乡村文化奠定经济基础;加 大对乡村风貌的保护,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物质载体;挖掘开发乡村文化的个性和 待色,孕育乡村独特气质和特色。(6分)
2018绵阳二诊
40.(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各地都在行动。
武汉市黄陂区实施的“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被称为乡村振兴“黄陂模式”。今年组织市民下乡“看房团”,成功出租2000余套空闲农房,收取租金4000万元,吸引市民下乡带活农民;推进“能人回乡”工程激活农业,通过流转土地,打造新景点,拉动了本地餐饮、农产品销售,带动了农户脱贫;先后引进16家企业,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和宝贵的生态资本。
浙江省新光村是全国首批传统文化村落。近年来,新光村全面开展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拆除和改造不符合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成功引进青年创客等30多个特色项目,打造了“江南乔家大院”。同时,完善了村文化礼堂建设,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把当地一些文化名人展示在文化礼堂中。积极开展“晒家训、传家训”以及普法讲堂、文化走亲等活动,形成独有的集体记忆。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关知识,分析武汉市黄陂区是如何通过资源聚集实现乡村振兴的。(12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新光村的做法对实现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10分)(3)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为新光村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提两条具体建议。(4分)参考答案: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4分)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聚集,激活乡村经济。(3分)能人回乡促进人才聚集,打造懂农爱农新力量。(3分)通过招商引资促进资本聚集,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2分)(2)重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发展文化产业。(4分)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挖掘本地资源。(3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分)
(3)示例:乡村客栈建设和质量提升、厕所革命、污水处理、路面硬化、路灯安装、环境绿化、宽带入户等。(任答2点4分)
第五篇:申论备考热点之乡村文明
申论备考热点之乡村文明
科信教育
“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在城镇化、工业化浪潮中开始了加速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一体化”的构思,在更为宏大的空间中加快二元体制的变革;“美丽乡村”的指向,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统筹中兴起又一波乡村文明建设的潮头。可以说,中国乡村正经历一场由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型。
城市文明是先进的,是一个现代性的符号;乡村文明是落后的,是一个过去时的遗迹。这一两极化解读,已深深嵌入社会意识的思维框架,而它又全然是一个被集体误读被舆论因袭的错误认知。由此,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似乎就是用城市形态改造乡村生态,用城市文明覆盖乡村文明。其实,这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历史沉淀,是长期城市倾斜政策的路径锁定,是单线进化论和经济决定论思维的必然结果。
城市与乡村,本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自有其不同的运行路径和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市和乡村一样,也不是让乡村完全变成城市,而是要尊重不同的文明,顺应不同的规律,走出一条生态、生产和生活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从文明的演进看,我们不可以割断历史;从社会的变迁看,我们也不可能消灭乡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本质的回归。乡村,让城市更向往。这是乡村魅力的诠释。
“美丽乡村”的建设,就是让乡村更像乡村,让文明照耀文明,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焕发其独特、永恒的魅力。乡村的魅力在自然生态,乡村的魅力在历史记忆,乡村的魅力在文化认同。
“美丽乡村”建设的旨归,绝不是孤独地去守住一个空心化的村庄,也不是简单地还原每一份从前的模样,而是要从乡土文化中汲取传统营养,从城市文明中吸纳现代元素,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乡村形态。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自然有村落居民的科学规划,也应有乡土文明的开发传承,时刻关心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努力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可以是政策指引,也可以是村企共建,但前提必须是尊重农民意愿、尊重乡土传统、尊重自然生态。如此,便可以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