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法治困境及对策研究
乡村法治困境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乡村法治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乡村法治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有:法律知识不足导致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高,使其维权意识淡薄,落后的经济状况也直接影响执法和司法的公平与效率,根深蒂固的传统民间文化、宗法观念等导致农民不是依靠法律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阻隔了其法治理念的形成,以及司法系统本身的腐败和法治资源的缺乏。本文通过对乡村法治现状的分析,探寻原因,并就如何推动乡村法治建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乡村法治困境对策
当下的中国,法治作为一种理想,已经变成了一种新的流行话语和公众追求。然而,法律的建构能力如何却几乎成了当今法学界已然忘却的前提。“建设法治国家”的用语清晰表明了我们的主体意识,只是法律能否如航天飞机一般被设计,并极好地适用于现实,易言之,被理性所构建出来的法律是否可以建构出一个有序的现实世界?当寄予厚望的法律运用于乡村时,法律的不适应性便显现出来。事实迫使人们思考:乡村的法治道路为何如此艰难,而未来乡村法治的道路将何去何从?本文即以此问题为基础,对当前的乡村法治展开思考,希冀能为急速前行的乡村法治步伐注入一点反思性的声音。
一、文本分析:田野考察的视觉进路
案例1:一个男青年甲爱上了另一个村子的女青年乙。一天,甲邀乙约会,乙接受了。在约会期间,甲要求发生性关系,乙拒绝了,但甲以强力奸污了乙。乙回家后向家人哭诉了经过。其父母向当地派出所报告了案件。在警察正式逮捕甲之前,甲父母来到乙家中请求私了,条件是:甲娶乙,并支付乙人民币3000元,而乙应以撤诉作为回报。乙家中原则上同意这些条件,只是要求更多的赔偿,数额为10000元,双方家长就赔偿费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赔偿5 000元。尽管甲乙双方都未达到法定婚龄,他们还是通过熟人领取了结婚证。①
案例2:某村一位妇女Q,由于丈夫M长年在城里打工,在同村的另一位男子W的引诱下,同W发生了历时一年多的两性关系(称是先强奸后通奸)。其丈夫回来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多次打骂W并威胁W及其家人的生命安全。村委会首先出面调解,W表示愿意向M支付7 000元人民币作为“精神和名誉损害赔偿”,但是W要求M保证私了之后不再威胁自己和两个儿子的安全,M拒绝了这一出价,继续纠缠威胁W,为寻求保护,W将此事反映给本村书记,书记建议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被告M停止对W的人身威胁和财产侵害。面对W的起诉,M异常愤怒,提出反诉,认为原告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了“精神和名誉损失”,要求法院据此判决原告赔偿自己人民币10000元。法院进行了调解,并达成了和解协议。协议规定:W赔偿M “精神和名誉损害费”8 000元;M停止威胁、骚扰W 及其家人。此后,双方均不得挑起事端,本案诉讼费600元,W承担400元,M承担200元。②
在案例1中,很难说受害人及其父母不懂法律,而是在知道法律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规避法律,法律法规并没有成为双方当事人处理事件的准绳,相反,法律法规仅是女方父母讨要更高的赔偿数额的工具。至于案例2,尽管M的愤怒几乎人人都可以理解,但是必须承认,他的愤怒和由此而来的一系列行动和要求都没有任何法律的根据。在现行的中国刑法中,通奸不是犯罪,而且也没有其他法律明文规制这一行为。相反,M本人的骚扰、威胁W及其家人的行为反倒是可能受到处罚甚至刑法处罚的行为。但是,在这个案件中,双方当事人从来就没有这样想过,在他们的心中,这从来就不是他们行为的预期。即便是此案的法官,也没有打算认真地按照制定法的逻辑行事。严格依法办事,只是法官的一个“议价” 的筹码,用以获取案件当事人接受司法处理的结果。由此看来,尽管此案的结果在绝大多数①
②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M ].北京: 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 1997.苏力.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 从司法个案透视 [ J].中国社会科学, 2000(3): 125.中国人看来都颇为圆满,皆大欢喜,但是仔细琢磨起来,可以说,所有的人,包括法官似乎都完全放弃了制定法的根据,整个案件都似乎行进在一条“没有法律航标的河流上”。
二、乡村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透视这两个案例,其典型性在于,两个案例均发生在中国广袤的乡村社会,其中,一个是典型的“私力救济”行为,一个则是十分纯粹的“公力救济”。尽管从案例中可以发掘出法治的意蕴,如前者女方父母毫不迟疑的报案举动,后者M言之凿凿的“精神和名誉损害赔偿”,这当然归功于政府的普法规划,但如果细究就会发现,法律究竟在村民心目中是什么?他们真的信仰法律吗?这个问题在乡村恐怕难以回答。
(一)法治还不被村民们普遍的认识和信仰
法治主体是实行法治必须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前提。在民主政治国家,法治的主体只能是人民。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是中国法治主体的基础。作为法治主体的农民存在的不足,已成为乡村法治推进的阻碍因素。基层干部和农民普遍缺乏法律知识,法治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就是法治力量。法治化过程中,在预先的良法规范下人们对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既影响到对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又影响自己对法律的遵守。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习惯于“上头怎么说,下面怎样干”,以“实干”和“实效”为原则,成天忙碌于田间地头,一般不认真研究政策和法律,业余时间用来打牌喝酒聊天上,几乎没有挤时间学习的习惯,对国家颁布的法律一知半解的村干部不在少数。而广大的农民少有知道权利的知识和观念,权大于法是他们心中的“图腾”,崇尚“无讼有德”。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么怨天尤人,自认倒霉;要么搞家族主义,人多势众,一味蛮干。像农村经常遇到的种子问题、债务纠纷、征地拆迁等矛盾,不去找法律,反而去上访或是过激地围攻政府;再或就是采取“私了”的办法,甚至刑事案件也会用“和解”或“族规”解决,无视或排斥法律权威,强化了农村法治的障碍。
(二)乡村基层政权普遍存在的不依法行政
在乡村,政府随意调整农民承包的土地、缩短承包期限、中止承包合同、非法征用土地、征地得不到合理补偿等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农业经济中仍有显赫地位,一些手握实权的管理人员与经济主体搞权钱交易。一些乡(镇)村干部依仗权势、贪污腐化、横行乡里。有的乘改革之机,非法集资、非法提留、中饱私囊;有的搞宗族帮派,形成一家天下;有的公款吃喝、铺张挥霍,有的敲诈勒索、欺压群众。再加上一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低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损害了乡村干部形象,这都阻碍了乡村的法治建设。
(三)乡村存在严重的司法腐败
在一些乡村,黄、赌、毒犯罪和黑社会犯罪猖獗,但司法机关存在着以罚代刑现象。一些不法商人向农民销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司法机关该打击的未打击,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对一些基层政府单方面撕毁土地、树林、果园、鱼塘承包合同纠纷案及状告政府加重农民负担案,司法机关不敢受理或受理后判决不公,没能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所以基层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成为乡村法治化的法律障碍。
(四)乡村法治资源的缺乏
首先,由于乡村的贫困,农民的教育投入很少,许多地方没有真正地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造成广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对农民的感染能力低。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即使选择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在较高的诉讼费用面前也不得不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往往通过第三者的调解、上访甚至宗族势力的争斗等非法律渠道解决争端,法律被边缘化。落后的经济状况也直接影响执法和司法的公平与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地区贫困导致司法资源配置的不足,如基层执法人员的数量少、办案经费不足,使急需法律资源的农村不能留住高素质的法律工作者,同时经济贫困也是司法机关违规操作、“搞创收”、办“人情案”和
2“金钱案”的原因之一,结果不仅严重影响执法司法的公平与效率,而且严重损害了司法机关乃至法律的权威性。
三、推动乡村法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一)大力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广泛开展普法活动
农民是农村法治的重要主体。①法治治理的文化条件以进步发达的理性文化基础。文化的基础和素养如何,决定着地方法治的实现程度。而文化基础薄弱,文化素养低下则是当下农村的一大劣势。邓小平指出:“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工作,从“教育入手”,将民主、科学和法制等社会先进文化传入农村,并使之扎根于农民头脑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到“普法到位”。在农村开展经常性的以宪法为核心的普法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采用以案说法、开辟宣传专栏、设立法律咨询点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带动农民学习以农业市场经济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培育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并逐步培植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和价值取向。正如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塑造主体的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是法治的灵魂。
(二)实现正当程序和严格的司法监察
法治强调“有法可依”前提下的“有法必依”,既包括作为被管理者的普通公民“有法必依”,更包括作为管理者的国家机关“有法必依”。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意味着对国家公权力的限制。在农村司法过程中,法治程序始终未能严格遵守,重实体轻程序,“程序可有可无”的思想依然流行,导致司法擅断、裁判不公、任意执法的现象不绝如缕,更加强化了农村诉讼主体对司法救济手段的畏惧和鄙视心理,对权力的崇拜心里,造成农民对司法不信任和法律权威在农村的日益沦丧。所以在农村社会实现正当程序是当务之急。同时由于很多乡村地处偏远,上级的司法监察可能难以触及,而导致地区司法腐败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做好外部监督,另一方面,司法内部系统也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好司法监察,祛除法治建设的障碍。
(三)加强乡村法律服务建设
农村的法律服务发展比较缓慢,原因很多。所以笔者认为作为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要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识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当然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好中介的角色,并且要为各种志愿的支援农村法治建设活动提供尽可能便利的条件甚至是资金支持。尤其需要重视的问题是农村土地承包、农民消费水平以及农村居民进城务工问题等。要使“148”法律服务专线成为密切党和农民群众的“连心桥”,政府要不断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真正的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要为新农村的法治建设提出尽可能多的理论支持。要加大农村法治建设的资金投入,培养专门性的人才;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学会对别的地方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政府的调控应该控制在宏观的范畴之内,不能过分干预;要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赋予农民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法律地位和权利,真正的实现和谐统一的发展,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 1]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M ].北京: 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 1997.[ 2] 苏力.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 从司法个案透视 [ J].中国社会科学, 2000(3): 125.[ 3]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李长健.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中国法学,2005,(3):120-134.[5]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4.① 李长健.我国农村法治的困境与解决方案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5.[5]
第二篇: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上一篇:贾长松老师首期《...下一篇:长松咨询荣膺2011...|返回日志列表
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贡献了40%的GDP、60%的出口总额以及75%的就业岗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是,如今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极不乐观,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问题,二是融资问题,三是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四是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产业结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方面良莠不齐,既存在产业结构合理,附加值高的中小企业,如部分优秀的高科技企业;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层次低、重复建设严重、模式雷同、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关系差、创新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同时,整个中小企业及整个民营经济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据最新全国500强统计,超过400家为大型国企,总利润超过1万亿元,只有不到100家为民企,利润仅为1098亿元。大型的基础服务、基础原材料的价格,中小企业没有任何影响力。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付出大,环境苦,收获少。目前,社会各界重视中小企业的困难,等于是关注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当前应妥善分类,针对不同情况的中小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同时下决心调整整个经济结构,促使整个经济均衡发展,以有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健康运行。融资问题
受各种因素影响,融资困难成为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从微观层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实力差距明显;中小企业信用和综合素质建设尚需继续完善;部分中小企业主不愿意放松对企业的控制权,股本融资进展慢;中小企业缺乏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和与资本市场沟通的能力等。同时,社会上各种投机性获利机会太多,导致流向长期创业与长远创新的资源与动力不够。从宏观层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金融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其次,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专业中小金融机构,尤其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虽然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中小商业银行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但由于他们没有得到政策性融资权,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劣势,实际上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此外,有些中小金融机构本身经营管理水平就不高,业务创新能力不足,无法与时俱进,提出满足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也应承认,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与司法保障的时效性也减弱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从而削弱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第三,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渠道也不畅通,能够上市的可谓屈指可数。据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基本符合创业板上市
条件的企业仅有1200多家,已经改制和完成辅导期的企业500多家,而且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85%以上。我国《公司法》还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债券其净资产不得少于6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得少于3000万元,这些条件也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空间。
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
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的贫乏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形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匮乏及储备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企业资金实力有限;企业的分配、激励制度不健全;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缺乏人才培训机构和人才战略规划。其次是市场营销问题。市场营销对于中小企业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销售型的中小企业。很多中小企业或因眼光问题或因生存所迫,过于重视短期利益,缺乏战略规划,导致难以做大;同时由于进入壁垒与市场细分程度较低,低水平上的过度竞争是当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主要特点。
第三是技术创新问题。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还很低,与国内大企业及国外企业相比,在创新投入、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统计,我国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企业仅占2%。
最后一点是信息化建设问题。随着户联网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兴起,信息化大大缩小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在信息获取能力、规模经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差距,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拓宽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因此,推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和管理水平落后,无论从管理规范化、信息应用基础、应用的全面性要求及一次性信息技术投入能力来看,都非常有限。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发,给众多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从国家的全局上有其必要性和长远意义。同时,也在客观上使一部分企业的用工成本上升。据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调查,广东省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比以前提高了30%。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7年调查显示,93.4%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认为新《劳动合同法》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主席孙忠焕说:“《劳动合同法》短期内会对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如用工成本增加、用工风险加大、用工难度增强等,使这一部分企业生存困难,发展难以为继。”同时,一系列影响出口的因素,如,出口退税政策、土地成本、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美国次贷危机等,都对中小企业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政府没有设立类似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中小企业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上述因素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在财政税收、信用担保、信贷支持等方面做了很多颇有成效的工作。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原因分析,下面从产业结构、融资、人才机制、企业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五个方面梳理提出建议,希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很多建议其实也是社会各界多次提及的,关键是希望政府层面能抓紧研究,对其中条件成熟的措施能抓紧实施。
产业结构问题
对困难中小企业要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对于部分由于产业结构落后、确已丧失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政府的支持帮助应重在善后及帮助劳动力转移,以利社会和谐。对于产业结构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或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
等,政府应在财政、税收、融资等各方面大力支持,促进其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就明确规定“本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融资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是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第二是努力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1.抓紧推进设立柜台交易
考察世界证券市场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各国证券市场都走过了从柜台交易市场,到建立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即所谓的场内交易市场,再到重新开辟规范的柜台交易市场作为补充的一条看似矛盾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我国设立柜台交易市场符合证券发展规律。再考虑到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在我国建立柜台交易市场,能为数百万计达不到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股权交易平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也有助于我国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通过天津设立柜台交易市场,标志着场外交易市场在我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柜台交易市场应从一起步就注意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健康发展。
2.积极利用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很好的融资渠道。首先,从风险资本的特征看,其投资对象主要是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无法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筹资,同时由于信用低且缺乏可抵押资产的中小型企业和新兴企业,甚至是仅仅处于构思中的企业。其投资目的主要是通过资金和技术援助取得部分股权,促进企业发展。因此,风险资金进入中小企业后,会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效益,吸引社会资金对中小企业的再投入,从而可以推动中小企业全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此外,风险资本进入中小企业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利用风险投资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资金来源不足,投资规模偏小;缺乏风险投资专门人才;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尚不健全;风险投资的政策不到位等。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①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包括政府部门对风险资本的收益给予减免税优惠,制订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互相促进的专项规划等;②推动风投资金来源多元化,可以包括政府投资、商业银行的风险性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以筹集社会游资;探索建立多层次风投组合模式,探索部分稳健型低风险风投资金的商业化保险机制,分散部分政策性风投资金的投资风险等;③推动风险投资主体提高效率及扩大规模;④积极培育中小企业融资市场。
3.发行中小企业联合债券
中小企业联合债券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条途径。2007年11月,深圳市20家中小企业就成功发行过10亿元“07深中小债”。中小企业联合发行公司债券,还有利于推动债券市场品种供给的多样化,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
此外,可积极利用国际二板市场及香港创业板市场,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条件。
第二,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体系应该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化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中小金融机构能够直接了解本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具有信息快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可以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首先,为了帮助解决企业与求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中小企业可以从市场上寻找到合适的优秀人才,建议政府考虑构造一套人才的市场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利用合适的标准对每个人做客观评价。当人才个体的经营业绩差的时候,评价体系就对他有一个较低的评价,他的人力资本就会贬值;反之其人力资本就会得到提升。通过这套评价体系,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用人的成本,市场也可以对人才个体进行约束和激励。其次,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中小企业应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福利等物质激励制度,完善福利保障制度等。中小企业还可以在产权明晰上下工夫,制定多样的、具有吸引力的股权政策,如现金股权激励模式、股份期权激励模式等。美国硅谷的企业就普遍采取经理股票期权制。当然,创造恰当的非物质条件激励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应根据人才自身的素质和经验,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依照企业的目标策略,给人才设置挑战性的工作或职位,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的空间,从而满足人才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根本看法、企业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组织结构和关系等,而这些都是企业能否有效吸引住人才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中小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针对上述各个方面,政府可以大有作为。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的诚信机制建设,加快诚信制度立法,严厉打击各种非诚信行为,加大失信者的成本。同时,努力建立企业和人才个体的诚信档案以及规范的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使个人的信用状况真正成为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建立市场化和先进合适的个性化的用人机制,通过市场实现人才优胜劣汰,推动企业竞争力与人才个体竞争力的双提升,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整个社会的竞争力。
企业管理问题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健康的发展,仅仅靠政策的扶持是难以持久的,更重要的是靠自身的不断改进。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清晰的产权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内部保险和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财会、评估、审计等制度。同时要高度重视制度的不断创新,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问题
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缺失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为此,要建立健全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减少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这些中介机构的监管,以防止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广东省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广东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广东省政府,包括省中小企业局及各有关部门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政策方面,《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粤发〔2003〕4号),《关于加快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2004),《关于优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业务的政务环境的若干意见》(2005),《广东省关于推进民营企业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2007)等相继出台,大力推动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2007年9月30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又通过《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广东省第一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从创业扶持、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权益保护六个方面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具体的实施层面,每年省委省政府都拿出来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各市也都纷纷出台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最近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产业调整力度,努力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双转移的战略提出来以后,省委省政府准备拿出500个亿配合支持双转移战略的实施,也惠
及大量的中小企业。广东省工商联(总商会)为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建议,也高度重视维护中小企业的权益,为推进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省工商联(总商会)将继续全力提供服务。
尽管如此,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剧变波及,由于广东经济与出口的高度关联性,广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很艰难,主要表现面临融资、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困难。广东的广大中小企业迫切盼望中央各部门针对广东的特点及实际困难,给予帮助和指导。
我们深信,我国经济的中长期趋势向好,中央的改革开放国策是完全正确的,当前的中小企业困难也是暂时的。在企业界的奋发努力下,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和关注下,中小企业一定能度过难关,迎来发展的春天,再现辉煌。
作者:广东省商会副会长姚振华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炎热的夏季到来,我在沿江中心小学的实习支教生活也即将结束,在哪里我们留下了成长的脚印。正如沿江校歌中所唱“我们在这里学习,我们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实习支教的学习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它是教育的基础部分,是一块基石为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涯铺垫好道路。而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里,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着现实性的困难。在4个多月的实习支教过程中对于农村义务教的现实困难及研究总结如下:
1.教师流失:在实习支教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教师流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困难之一。农村教师对更好岗位的追求,对更好环境的向往,离开农村而奔往城市,到城市中教授知识。也有农村教师放弃农村的教育事业,其追求创造自己更为喜欢的事业,这都是农村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农村教师的大量流失,使得一个教师教好几门课程,这也使教师的精力分散,也导致了班级、个人的成绩下降。
解决对策:教育机关制定相应教师流失的对策,减少教师流失。还可以召集像我们这样自愿顶岗支教的大学生来填补农村流失教师的岗位。避免农村教师的流失是农村义务教育应解决的难题。
2.学生流失:学生资源流失是农村义务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在农村学生流失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辍学在家,另一方面则是向城镇转移。在农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而家长都存在着好的教育并不是在农村而是在城市的思想。在孩子上小学就开始将孩子送往城镇中去上学这样就使农村的学生资源流失。乡下的学校也开始合并,以前一个村一所学校现在可能一个乡一所学校。由于学生的大量转移乡村学校的学生是少之又少。
另外一种生源流失 辍学,辍学在家的孩子有的是上学时学习不好,家里的兄弟姐妹多家长不让读书学习的;有自己对于学习毫无兴趣的辍学在家;还有就是在学校 不遵守学校的校级校规被学校开除的学生。而在农村学校看来,这两点是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解决对策:加强学校师资能力建设,在乡村中学校以及教师树立好的地位以及规范,让孩子的家长信赖学校信赖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的鼓励家长让孩子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让孩子从小就没有文化,而让社会称他们为文盲。而减少农村学生流失也是重点解决困难之一。
3.教师队伍建设:当今农村学校存在的弊端是教师的“老龄化”,很多乡村教师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上,而年轻的教师少,老教师讲课很好,教学有板有眼,仔细认真但是课堂过于古板,在教学的活跃度、丰富多彩等方面老教师还是缺乏的,比如说音乐方面小一点的年级学生喜欢能歌能舞,又蹦又跳的活跃气氛。现在科技发大了,在农村也设有多媒体课件,而在多媒体的使用和设计上老教师在使用中还是有些不适应。
解决对策:聘用一些毕业大学生将学到的先进知识传播的农村校园,学校也的到了不一样的知识文化,刚刚毕业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也的到了实践,也让学校孩子们觉得更加新鲜,学习的更加积极。老教师经常的去学习优良的文化知识,多多的培养现代化的教育模式。
4.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资金发放:在实习的调查研究中,学校的发放资金的多少是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农村义务教育现实问题的首要问题,一个学校的基础性的建设是要全面、规整的。这样学校的事业才会发展的更好,比如说学校的桌椅的齐全,学校的房屋要安全,学校的教师的用书等等方面。而基础性设施的齐全就要看国家发放的资金多少,对与农村学校来说我们国家要多多的辅助使乡村的孩子们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得到更好的教育,也想城里的孩子一样学习特长,这些都是要资金来决定。
解决对策:国家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 发展,发放大量资金来建设农村的教育事业,社会也加大力度来帮助建设农村事业,让农村的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农村教育事业是在不断的发展,而他存在着现实的困难,在现实面前我们为它找到解决的路,让农村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更高更远。让农村的孩子们得到更为幸福的阳光和雨露。
沿江乡中心小学支教生 夏葆葆 2013年6月23日
第四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探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是中小企业资金问题是其中的瓶颈问题,阻碍了中小企业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了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做法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成因;对策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竞争性和较强的求生存谋发展意识,更富有机制灵活、敢于创新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有1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80%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小企业发挥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却十分匮乏,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过窄,直接融资状况不理想。
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目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状况不十分理想。我国目前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且发行时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由于受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融资额度的要求,使得这些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另一方面,国家规定对企业债券利息征收所得税后,更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再加上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风险大等自身特点,使得中小企业仅有的发行额度也很难完成。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即将出台企业债券管理新条例,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将有所放宽,原先对项目的限制将有所松动,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不在众券商备选企业之列。
在股权融资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中小企业大多在创业期和成长期,很难达到上市门槛。目前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 500多家,而且大多是大中型企业,也有一些商业模式新、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的中小企业,通过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反向并购即借“壳”买“壳”的形式上市。尽管自从2004年开始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通了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开辟了一条通道。但由于上市条件、上市程序等与主板基本相同,并不能真正解决有限的上市资源与庞大的上市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仍没有推出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许多高增长科技型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无法改变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困境。同时,这也影响着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与投资热情。
1.2获得信贷支持少。
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据统计,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
1.3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而长期负债则占很少的部分。
主要由于银行一般只会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会提供长期贷款。
1.4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
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若短期内急需资金,中小企业之间会互相拆借,或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
1.5自有资金缺乏。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2.1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在管理模式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
2.2金融网点分布与中小企业的布局配置不合理。
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行“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战略,削减和扩并基层网点,上收贷款权限,使那些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即使有些企业能得到一点贷款,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2.3担保规模偏小。
与企业信用能力的提升需求不相适应,据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和抵押而拒贷的比例高达50%,有的地方虽然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也只是限于几家企业之间的相互借贷,目前这种担保业的发展还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的需求。有些属于政府出面设立的担保机构,由于后续资金跟不上,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4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弱、信息不对称,影响到银行的积极性。
中小企业管理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管理制度,业主专制现象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资信度不高,企业之间交易复杂,相互之间不信任,等,都影响到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企业贷款的特点是“少、急、频”,而银行常常因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贷款交易和监管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放贷,企业也就错过了一次次的发展机遇。3对策建议
3.1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
人民银行提出了通过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作为突破口,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全面、客观地记录中小企业基本信息和经营活动,以此来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达到银企信息对称。中小企业没抵押、没担保,但有信用也可考虑。通过将企业基本信息、遵纪守法信息、经营情况、财务信息等建成数据库,并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影响和规范企业诚实守信、重合同讲信用,同时帮助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也为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提供沟通渠道。其作用:一是便于企业与商业银行建立长期的信用关系,通过企业信用档案,银行可以快速、便捷地了解到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在短时间内决定是否为该企业提供融资,减少企业融资时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为企业间合作和交易提供便利,信用档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对方企业,增强企业间经济交易的透明度,从而帮助企业选择信誉好的客户进行合作和交易,对风险客户提早进行防范。三是有助于企业获取银行的信贷优惠,对于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银行不仅缩短放贷的审批时间,而且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和是否需要提供实物财产抵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3.2开拓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等工作,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省和各地应建立健全企业上市引导、扶持和培育工作机制,制定企业上市激励机制,重点加强赢利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着力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能力。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券,政府要研究解决好集合发债的担保问题,建议省财政设立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补贴资金,降低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成本。
3.3逐步放开民间借贷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
对于民间主体的融资活动不能简单禁止,而是要用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明确融资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将其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
3.4整合银行现有资源。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看,来自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折旧约占60%,来自银行的不过20%,其余则是从证券市场及民间渠道获得的。而居民个人资产中,80%是实物资产,20%才是金融资产。也就是说,整个社会资金中只有少部分进了银行,并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这一比较狭窄的渠道进入企业,且仅限于企业短期周转使用。企业有较大比例的自由资本,通过抵押贷款相对就十分便利。这与商业银行要求极高的安全性的特征是相吻合的。反观我国,居民绝大部分金融资产都进了各类商业银行,其中大部分又为国有银行所掌握,而可供银行安全流出的渠道显然又太窄,银行被动集中了全社会的风险。这与资金所要求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多样化组合的特点是不相符的。
因此,为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长远看必须分流银行过多集中的资金,让更多的社会资金从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柜台交易、产权交易市场以及鼓励个人、家庭兴办产业实体等渠道直接进入中小企业而不只是银行一个通道。
当前要解决的是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内部改革,整合现有银行资源对那些有发展潜力而目前经营状况不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中小银行数量少,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要、在国有大银行因对中小企业融资程序成本、信息成本高,而不愿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银行体制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都十分必要,但更主要的还是由持有大量可用资金的国有商业银行根本改变其经营机制,并设计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产品。Berger和Udel(l1998)研究发现,在英、美等国,中小企业通常用透支或授信贷款等银行信贷方式满足流动资金的需要。国外的经验表明,传统的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的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此外,根据Bernanke和Blinder(1992)研究结果: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因此,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以下金融工具比较适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如贷款限额、备用贷款承诺、循环贷款、搭桥贷款、资产支撑贷款、票据融资、贴息贷款、信用卡透支和金融租赁等。
参考文献:
[1]孙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07(9).[2]黄飞鸣.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J].经济论坛,2003(5).[3]林毅夫.新世纪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J].中国投资,2001(2).[4]杨雅慧等.中小企业融资及市场行销之研究[M].台湾:渤海堂文化出版.[5]Berger.,and Udell.,1998,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2,613-673.[6]B.S.Bernanke and Alan S.Blinder.,1992,The Federal Funds R ate and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The American EconomicR eview.
第五篇:高校贫困生的双重困境及对策研究
高校贫困生的双重困境与解困策略
蒋文宁陈振中.(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高校贫困生面临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应从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上去寻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双重困境的办法,具体包括改革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机制、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正确看待贫困、提供精神支柱等解困策略。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物质困境精神困境解困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高校贫困生逐渐膨胀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资料表明,目前全国重点院校的贫困生比例超过了20%,农、林、师范类及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例更是高达35%以上。虽然,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与扶持力度日益增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但是,高校贫困生所面临的不仅是物质的匮乏,还有精神上的困扰和压力。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公平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某些研究有脱离现实的倾向,过多聚焦于物质贫困而很少关注精神贫困的问题。本文力图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探讨高校贫困生的真实处境及帮扶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的物质困境
据本人亲自的问卷调查,某高校贫困生的生活费平均毎月为300元以下,其中,家庭资助部分约占个人生活费总额的30%—60%,不足部分靠勤工助学或奖助学金填补。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养、亲友资助、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在非正式的社会资助中,主要是奖学金、助学金、社区以及亲友的资助,极少属于企业、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的资助。70%的贫困生曾经获得过奖学金或助学金,20%的贫困生没有接受过任何非正式支持。所谓“高校贫困生非正式支持,是由亲属、邻居、朋友以及社会组织等构成的初级群体,对高校贫困生提供的经济、劳务、精神等方面的支持。”[1]
1.关于勤工助学
为了挣取学费和生活费,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90%的贫困生都参加过勤工助学。主要从事家教、服务员、推销员、话务员、图书管理员、机房管理员等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勤工助学不仅是一个劳动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使他们产生能够独立生存的自豪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蒋文宁(1968-),女,广西师范大学户籍科,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陈振中,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了很多在学校课程中学不到的东西,极大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胆量及处理事情的能力,而在工作中得到的认可和支持更给他们树立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大部分贫困生认为勤工助学的机会不太容易获得,学校勤工助学的机会没能更好地针对贫困生,校外的机会比校内的机会相对多一些。如果主动向学校家教中心或同学、朋友求助,得到勤工助学的机会就会大些。社会上对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支付的酬劳偏低,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某些商家甚至还昧着良心蒙骗涉世不深的贫困生。
2.关于助学贷款
获得助学贷款的高校贫困生普遍感受到该项政策为他们创造求学机会的好处,表示要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按时还款、回报社会。但是,助学贷款的申请手续也存在一些令他们感到苦恼的地方。部分贫困生申请了助学贷款但没能获批,主要原因是名额有限,如果贫困生学业成绩不好就有可能失去申请助学贷款的资格。这使他们感到不公平:很多贫困生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家庭经济和教育背景等客观因素。部分经济困难的同学没有申请助学贷款,主要是因为助学贷款要利息,父母担心日后还贷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还因为申请的程序比较繁琐。
3.关于奖学金和助学金
奖学金和助学金是高校贫困生最主要的社会资助方式,也是贫困生除父母以外寄希望最大的经济来源。但高校的奖助金制度也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比如,虽然奖学金制度是贫困资助政策之一,但实际上它面向所有的学生,并不专属于贫困生资助体系,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实际机率并不高。奖助学金的金额过低,覆盖面少,而且差距过大:一等奖助学金额较大,但名额极少,而最末等奖助学金的金额又过低。因此,上进贫困生的基本生活保障岌岌可危,高额奖学金不但拉大了贫困生的贫富悬殊,而且激发了学院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矛盾(为了争夺高额奖金,学生们不惜伤害友谊、违背诚信、遗弃公正)。评选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真正客观公正的评选标准和程序,或只看分数不看经济状况,或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由同学投票,甚至有一些不太近人情的硬性条件,如“不按时交纳学费者不得参评奖助学金”(正因为贫困才未能按时交学费,才更加需要申请奖助学金),结果有限的奖助学金不能发放到最应该得到和最需要的贫困生手上,使奖助学金失去本来的意义。部分老师、院系不尊重学生对奖助学金评选的意见,未能重视奖助学金评选问题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以致有贫困生发出“饱汉不知饿汉饥、暧汉不知冻汉寒”的感叹。
二、高校贫困生的精神困境
经济困难在给高校贫困生带来物质压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精神压力。据问卷调查,80%的高校贫困生因为经济拮据而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压力主要来自:
1.来自温饱压力
普通高校贫困生家庭提供的生活费毎月平均为300元以下,有的只有200元,不足部分只能靠自己打工去挣。在物价不断飞涨的情况下,很多贫困生随时都担心
哪天会没钱吃饭,到了月底常处于半饥不饱的状态。
2.来自学费和贷款的压力
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经常欠交学费,在屡受催促而再三拖欠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在某些高校里,欠交学费还可能产生其它连锁反应:如取消奖助学金、取消评优资格、扣发毕业证等。助学贷款往往跟学生的学业成绩挂钩,一旦出现课程重修,就会取消贷款资格。因为要偿还助学贷款而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担心毕业后不能就业难以按时还贷。
3.来自学业和期望的压力
贫困生承受着比普通同学更大的学业压力和和家庭期望压力。学习任务繁重,但时间和精力又被勤工助学大量占用,为此不时觉到心身疲惫。有些同学因为没钱买学习必需品,上课不能使用,甚至不愿意去上课,也会产生心理压力。有些同学想报考其它各种资格证书,但一想到没钱只能望而却步。贫困家庭供养一名大学生的机会成本更大,整个家庭的希望几乎全押在他们的身上。贫困生如果学业成绩不好,不但面临失去奖励金、助学金的危险,还会让全家人的期望落空,因此,他们的内心如履薄冰,成绩稍有不好就会难过、自责。自我期望值高的同学更加焦虑不堪,以致彻夜辗转难眠,不但因失眠影响身体,还严重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质量,于是学习成绩的下降又造成一轮恶性循环。
4.来自人际的压力
贫困在高校贫困生心理上留下的烙印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自尊两种矛盾心理的激烈冲突。他们极端自尊好强,对周围人群的态度十分敏感,生怕别人嘲笑自己的窘况,在与家庭富裕的同学交往时感到压力特别大,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大部分来自农村的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的限制形成相对内向、保守的性格,简单的阅历使他们在大学这个充满青春活力和现代气息的环境中相当不自信,很多活动他们都因胆怯而不敢参与,心里不免产生远离群体的感觉。同时,当一个贫困生意识到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决定进行自我挑战,这时候更需要旁边同学的鼓励,但他们萌发的一次次“冒险”往往都被别人粗暴的冷嘲热讽一次次击碎。部分贫困生亲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对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十分痛恨,对社会鄙视穷人的态度非常厌恶,由此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态度和想法。
面对这些困惑,他们是怎么看待和调适的呢?大多数同学在情绪低落时,都能找到安慰和鼓励自己的精神支柱。这种力量主要来自家人的期盼、亲友的关心,还有地里父母辛勤的劳作;有些同学更愿意以实现心中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鼓励自己;找朋友倾诉、运动、看励志的书和写日记也是排解压力的良方。但是少数同学在情绪低落时处于孤独封闭状态,找不到可以寻求安慰的人或信念,自怨自艾。
三、高校贫困生双重困境的突破 1.改革教育资助体系
目前中国的教育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及社会资助。调查显示,在贫困生支助体系中,较为普遍的是前四种形式,慈善机构、企业等社会资助的力量相对薄弱。在先富起来的人口越
来越多的背景下(目前中国百万美元富翁达34.5万),政府应该加大教育资助体系改革的步伐,增加高收入阶层的教育税,为教育捐赠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并加强对教育捐赠基金的社会监督,提高奖助学金的力度,增加助学贷款的名额,并尽量降低其利息。在学校的层面上,应把教育捐赠纳入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大力寻求社会捐资;为贫困生争取更多助学贷款的机会;减免贫困生的学杂费;对贫困生进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实行技能和素质方面的扶助。2.完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机制
贫困生认定,不能简单地仅凭一纸“贫困证明”,或个别人的主观判断。要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经过全面的了解和多重鉴定,才能识别出真正的贫困生。只有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才能保证有限的助学贷款、奖学多、助学和勤工俭学等机会真正公平地降落在那些困顿而自强的贫困生身上,否则就会侵害贫困生的就得利益。实际操作中,由于鉴定程序的不严谨,或者是人情等主观因素,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准确性关不高,以致评选出来的“贫困生”不贫困,而真正的贫困生得不到认可。于是高校衍生出一些“贵族式”的贫困生,他们拿着贫困生的资助金挥霍,穿的是名牌,吃的是极品,去的是KTV,这种高校中出现非家庭因素的贫富悬殊现象更令真正的贫困生感到“双重”的不公平。可见,“我们应认真思考资助的有序操作,使之真正做到公平与公正,增强资助的实效。”[2]
3.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建立在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在文化的层面上营造对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氛围。高校学生贫富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学生们言行间有意无意流露出对贫困生的冷漠和嘲笑是对贫困生精神粗暴的伤害。有些同学提出,如果校园中的大多数同学不太讲究“金钱”的话,贫困生的困窘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继续强调“勤俭节约和关爱贫困生”的主题,况且,培养艰苦朴素的精神对于即将创业的年青人无疑是受益终身的。使同学们意识到用歧视或怜悯的眼光看待贫困生都是不可取的,要以真诚的心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热情鼓励贫困生大胆表现自己,在参加校园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正确看待贫困
贫困容易使人失去信心,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贫困就可以使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战胜贫困。有些同学能够坦然面对贫困,他们说:“贫困其实也没什么,只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上简朴一点而已。我们不能选择出生,但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父母,能在那么困苦的条件下还能供我们上大学,真的很伟大!”有些同学认识到上大学是为了求学成才,而不是为了享受和赚钱,日子虽然清苦一点没什么,只要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安心学习就行,因为“东、西方哲学让我明白自身价值的实现更重要。”可见,只要降低物质欲望,克服盲目攀比,重新调整追求的目标,就能有效降低贫困对人的压力,进而把贫困转化成奋发向上的动力。此外,应该使贫困生认识到自卑会使人错过很多机会,从而给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鼓励学生们增强自信心,努力完善自己,积极与人沟通和交流,争取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5.提供精神支柱 大部分贫困生在苦闷时都能从父母和亲友处寻求精神安慰,但仍有少数人选择独自承受。众所周知,精神上的支持对于身处困境的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精神支柱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理想和信仰等。由于贫困生相对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帮助他们建立牢固的精神支援尤其重要。如:加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贫困生的关注;帮助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利用QQ群、聊天室等网络平台促进贫困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他们从苦闷和孤独中走出来,并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最重要的是培养贫困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部分贫困生自强自立的意识很强,认为不需要给予贫困生太多的经济支助,否则会造成贫困生的依赖心理。“性格决定命运,思想决定幸福”,只要我们的精神更充实、个性更完善、意志更坚毅,就会创造更多的机会改变我们的际遇,用坚定的步伐开拓奋发成长之路。
高校贫困生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国家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加强资助政策的保障力度;社会从爱心的角度构建捐助系统;高校则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规范资助金的评选机制,加强心理关爱和精神激励,提高贫困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样,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有助于突破高校贫困生的双重困境。
参考文献
[1] 熊尚鹏.我国高校贫困生非正式支持的现状及拓展[J].教育评论,2007(4).[2] 仲丽娟.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的盲点[J].东北师大学报,2007(3).通讯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邮编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或:广西师范大学 校办公楼 户籍科;
电话5802295(办)、5852012(宅);***。
E-mail:lkczz@sina.com;jwn680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