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心得之七
讀《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心得之七
——集思廣益
這周學習了《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的第六個習慣,統合綜效,也即是我們鎮泰集團企業文化基石中所說的集思廣益。我認為習慣六集思廣益是習慣四雙贏思維和習慣五知己解彼的昇華。
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集思廣益,它指的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加一大於二,就是整體大於部份之和,各個部份之間的關係也是整體的一個組成部份,但又不僅僅是一個組成部份,而是最具激發、分配、整合和激勵作用的部份。
在這裡我想用手機和相機的結合來闡述一下一加一大於二是種什麽情況。以前的手機都是只能打電話和發短信,高級一點的能玩上比較有趣的遊戲。而相機人們只會在出遊或在某些特殊的需要留念的時刻才會隨身攜帶以便使用。多年以後的今天,能拍照的手機通街都能見到,那麼它僅僅是一台能拍照的手機有或者說是一台能打電話的相機呢?如果是的話,那麼就是一加一等於二,然而這遠遠不止于二。
首先,當攝像頭出現在手機身上時,人們就多了一台隨身攜帶的相機,雖然這個攝像頭的像素低,光圈小於傳統的相機,成像效果也不是那麼好,但他帶給人們的是隨時隨地發現和記錄美麗的心,讓世界上美好的東西能夠更多地被記錄下了被更多的人們欣賞。與此同時,醜惡的東西也會被很好地記錄下了讓人們一同去指責,一同去消滅。
另一方面,當相機擁有了通訊功能,新鮮出爐的相片就可以滿天飛了,飛到親朋好友那與他們一同分享那份喜悅。特別是在如今種類繁多的社交軟件(像Facebook,微博等)的幫助下,相片更能上傳到互聯網接受大眾的品評。
以上兩種結合后出現的功能,不是你把傳統的相機和手機放在一個包里就能實現的,這就出現了一加一大於二的結果了。
在互賴關係中,集思廣益是對付阻撓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不設法削減阻力,只一味增加推力,就好像想要汽車前進一味地踩著油門卻忘了要把刹車給鬆開。在學習了七個習慣后,我們就可以以雙贏思維為目標,知己解彼為技巧,以集思廣益為交往方式來應對阻力,在一定的範圍內營造暢所欲言的氣氛,消除相互間的阻力,吸收彼此的新思想,并一起為尋找解決途徑而付出努力。
第二篇: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心得之三
讀《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心得之二 ——確立目標
本周閱讀集鎮泰集團企業文化之精華的書籍《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之第二個習慣,以始為終。該習慣在鎮泰的7H表述為確立目標。從字面意思理解,“以始為終”可以解釋為以最原始的東西為最終要達到的地方,那麽最原始的東西應該是什麽,或許每個人都不同,這個最原始的東西是每個人在起點時就應該確定的,也就是目標。以始為終只是表達人們應該堅持,而確立目標卻告訴了人們目標的重要性,從這壹點看,個人認為用確立目標去表述第二個習慣更為確切。
以人生目標作為衡量壹切的標準,妳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無論發生在何時,都必須遵循這壹原則,即個人最重視的期許或價值觀來決定壹切。牢記自己的目標或者使命,就能確信日常所作所為是否與之南轅北轍,而且每天都向著這個目標努力,不敢懈怠。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認清方向。這樣不但可以對目前處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於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誤入歧途,白費功夫。畢竟人生旅途的岔路很多,壹不小心就會走冤路,許多人拼命埋頭苦幹,到頭來卻發現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錯了墻,但是為時已晚,所以說忙碌的人未必能成功。
在該習慣中還重點講到了領導與管理的區別。領導者是把握方向的,而管理者是制定策略讓生產者往該方向前進的。成功——甚至可說求生存的關鍵——並不完全取決於流了多少血汗,而在於努力是否得法。因此對各行各業而言,領導都重於管理。
把管理與領導的區別與目標聯系起來,可以這樣理解,目標可作為個人的領導,而頭腦及思維方式則是管理者。壹個人確立的目標指引著人的前進方向,這就是領導者的工作,而頭腦作為管理者,將思考以何種方式,如何去協調人體的各個部位去向目標更好更快地進發。在這壹個習慣裏還介紹了壹種很好的確立目標的方法——個人使命宣言。確立人生願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定自己的人生哲學或基本信念,然後寫壹份個人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宣言中應包括自我期許與基本價值觀,內容往往因人而異。凡是心中秉持恒久不變真理的人,才能屹立於動蕩的環境中。因為壹個人的應變能力取決於他對自我、目標以及價值觀的不變信念。確立個人使命之後,我們就不必借助成見或偏見來面對變局,如此壹來,便能保持安全感。
第三篇: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有感
心态与习惯决定未来
最近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于时间关系,虽然不是很详细的看,但给我的感悟却很多。它让我想起了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它通过一则看似简单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但又简单的人生哲理——理念的更新是解决一切困惑的起点。你的“改变”将决定你的未来!一切取决于你的心态。
而这本书则讲的是实践能力,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人品为基础,以及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内外修炼”;它不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生动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它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情,可以说为我们开启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扇门。
书中以七个习惯展开记述,它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三者的混合体。习惯的确很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就彷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的牢不可破。”所以说,不管是领导、职员、还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书中还提到“成熟模式图”,即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人类都是从依赖到独立,然后从独立到互赖。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养成不同的习惯,也就产生了习惯的转变。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主要是:
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他所说的积极主动不仅仅是指行事采取积极主动,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外界条件所控制。但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他的理智必须胜于冲动,甚至应该避免冲动,应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
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该主动而非被动。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的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的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事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当今社会,成功人士并不算少,但大多数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都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书中所说的“以终为始”有两个原则基础,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有是先在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也就是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在确定以后的实践。“以终为始”的另一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决不同于管理,就像史蒂芬说的“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要想做一个好的领导,不妨以原则为中心,撰写一份属
于你自己的使命寓言,并付诸实践。
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这个习惯是一个让人受益非浅的习惯。它可以说是前两个习惯的具体实践,书中提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习惯一的基础是人类特有的四大天赋。即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及最重要的自我意识。习惯二的基础则是想象力和良知这两大天赋。而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就是发挥人类的第四大天赋——独立意志。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的听命。
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我们总是把现在这个社会当作竞争的角斗场。看事物也就是“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利人利已者则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史蒂芬列举了六个交往模式,即:
损人利已(赢/输)舍己为人(输/赢)
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
利人利己(双赢)好聚好散(无交易)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一个?我认为最理的答案肯定是双赢。那我们为何不向它发展呢?要做到双赢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诚信、成熟、知足就可以了。
五、知彼解已 ——移情沟通的原则
这个习惯主要讲的就是人与人的沟通,移情聆听是聆听的一种,也是聆听的最高境界。它是以理解为目的,听者要以倾诉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要做到知彼知已,首先你要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对方了解你,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高效的一种,是对所有其它习惯的重要考验和集中体现。它是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培育方式的精髓,统合综效能够激发、整合并释放人类的最大潜能,前面的五个不同习惯都是为了能创造统合综效的奇迹。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假如两人意见相同,那么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养成了前面六个习惯还不够,我们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这一习惯就是个人产能,它维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资产——你自己。它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性、情感。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有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忽视任何一个层面都会对其它层面产生消极影响。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这七个习惯可以说是人生的精华,作为一名领导,应该养成这七个习惯。可我感觉,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员,都应该养成这七个习惯。如果我们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四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心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翻读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正如一个人的杰出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人生,一本书的优秀并不因为它所表达的一切都是真理,而是因为它的某些部分表达了可能被忽视的真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典型美国精神的书,书中讲的道理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都带着闯劲和拼搏精神,大力宣扬个人的命运控制受自己控制,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改变习惯来改变命运。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究竟什么是习惯?其实习惯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那就是习惯是人的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习惯有好坏之分,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而自己却看不见,因为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自己希望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习惯如同地球的万有引力,只是许多人没有注意或不肯承认罢了。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Horace Mann)曾说:“习惯就仿佛一条缆绳,我们每天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句话的后半段我不敢苟同,我相信习惯可以养成,也可以打破,但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无比的毅力。
太空人搭乘阿波罗11号太空船(Apollo 11),首次登陆月球的刹那,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但太空人得先摆脱地球强大的引力,才能飞往月球。因此在刚发射的几分钟,也就是整个任务一开始的几英里之 内,是最艰难的时刻,所耗的力量往往超越往后的几十万英里。
习惯也是一样,它具有极大的引力,只是许多人不加注意或不肯承认罢了。想要革除因循苟且、缺乏耐心、吹毛求疵或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性,若是缺乏意志力,不能大刀阔斧地改革,便难以实现目标。“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重力的牵绊,我们便可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小到个人,大到团队、企业,习惯总是成为左右你行动与思维的看不见的手。特别是当你在看不清事实的真相,不能够完全了解到事 实的全部的时候,习惯往往成为左右你判断的“直觉”。尤其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习惯的直觉至为重要,因为基于组织来说,好的习惯在升华中便成为企业文化,那些优秀的习惯在升华中就会成为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也成为生活与事业中的思维与行为准则,如果将这些原则再加以升华的话,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
我认为,在我们企业,尤其需要这种优秀的习惯。因为优秀的习惯可以锻造一流的执行力,而一流的执行力必将成就一流的事业。我们的各级管理者,都应站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高度看待培养自己优秀习惯的问题,不仅要把培养优秀的习惯当做履职尽责的本分,而且还要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理念和一世的人生追求。
培养优秀习惯决不是像“刮风”一样时紧时松、时刮时停、忽冷忽热、忽大忽小,而是要持之以恒、始终如一,摒弃一阵子,坚守一辈子。这就要求我们的所有管理者和企业员工都要把培养优秀习惯当作企业改革发展和自己人生追求的“终身大事”,时时刻刻、长年累月地加强“修炼”,唯有如此,我们的企业才能保持基业长青、激流勇进,我们的管理者才能用我们特有的人格魅力、文化内涵去感召启迪他人,从而赢得人心,赢得市场!
第五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心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读书心得
读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受到很大的启发。这是本很值得读的书,书中强调品行修养的同时,还介绍了为人处事的技巧。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书中鹅生金蛋的故事告诉我们,惟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效能。虽然你常会因此面临困难的抉择,但这的确是效能原则的精髓所在。日常生活中,譬如你是否曾因想多做点事情,熬夜不眠,结果却弄得精疲力竭,甚至身体不适。反之,若是好好睡一觉,则第二天精力充沛,可以做更多的事,并准备迎接一天的挑战。因此产出与产能平衡是有效性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是灯塔,也是本书阐述的七个习惯的基础。
书中通过一些细微生动的故事来渐进引入自己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他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物。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
作者认为习惯是知识、技能和意愿的交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楚应该怎么做,更有这个意愿去做,三者的交汇构成个人行事做人的习惯。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实现个人性格的改变,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进步,从这本书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把要事时刻作为第一位,避免被偏见、情绪所左右。另外要有双赢的思想,做到诚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与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两人意见不同时,要多与人沟通,在分歧中寻求收获。
本书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只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而是可以说为我们开启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扇门。这本书告诉我们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