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邮政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日期
我国邮政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我局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820万元,邮政业“十二五”规划出台 或引物流产业新格局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近日正式公布。国家邮政局透露,到2015年,邮政业业务收入比“十一五”末翻一番,达到2580亿元,年均增长15%;邮政业业务总量达到2620亿元,年均增长15%;普遍服务业务量达到287亿件,年均增长2%; 如何结合邮政实际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邮政业发展之路,是摆在邮政监管机构面前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如何结合邮政实际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邮政业发展之路,是摆在邮政监管机构面前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认清我国邮政的本质特性和邮政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
邮政的本质属性是通信。为区别电信与通信,学术界一般将电信称为电子信息通信,而将邮政称为非电子信息通信。在我国,邮政则被定义为实物信息通信。根据属性不同,我国明确将邮政、电信、交通定位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三个独立行业,并以国家法律形式给予认定。我们说邮政业是服务业,实际上是通信服务业,并非电子商务业、交通物流业。国务院国发(2005)27号文件称“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的定位,实际上为“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通信事业”的简写。
邮政业是一个网、两个领域。“邮政一个网”曾被万国邮联作为第2l届邮联大会世界邮政日的主题提出。今年第38届世界邮政日,又以“世界邮政网——网络连天下”公示世人。万国邮联国际局副局长黄国忠在答记者问中介绍,这个网有局所服务点66万个,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连通多个角落、通达范围最广泛的实物通信和信息传递网络。目前,世界邮政网是一个完整的网,今后仍然还是一个完整的网,尽管与其他服务网络有互连互通的打算,但其具有完全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特征。我国邮政网亦是如此,以6万多个城乡局所服务点为主体,构成四通八达、覆盖全国的完整、统一的邮政通信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世界邮政改革的步伐,我国政府允许非邮政企业或公司经邮政监管机构许可后可经营非邮政专营业务——这是历史进步和大势所趋。但有一点要非常明确,进入邮政领域的企业或公司,只限于国家许可的领域。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信件专营业务、机要通信等特殊服务业务,非邮政企业或公司不得进入,擅自进入者属侵权违法,必须依法查处。依据市场主体“趋利法则”,非邮政企业、公司绝对不会也不可能进入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普遍服务领域。因此,目前我国邮政业事实上客观存在两个领域,即以普遍服务、特殊服务为特点的公共服务领域和除专营、机要通信外以快递服务为特点的市场竞争领域。对进入两个不同领域的两类不同主体,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不同政策进行管理和监督。
邮政实行的是“政监合一”的监管体制。依据国发(2005)27号文件规定,现国家邮政局是在剥离原国家邮政局的企业职能、资产和人员的基础上重组的,尽管在随后的许多文件中统称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但其职能仍主要为政府职能,即“政监合一”的管理和监督机构。有统计分析,原国家邮政局12项政、监职能中,其中纯政府职能有9项,政、监职能兼有2项,真正纯监管职能只有1项。因此,作为国家邮政局和省(区、市)管理局,如果只重视监管职能而忽视履行政府职能,可能是对国家关于邮政政企分开体制改革的片面理解或误读。换而言
之,对市场领域要监管,对非市场领域要主管,不能政企分开后只保留监管职能而把政府职能放弃。此事事关国家和省(区、市)两级邮政管理机构自身的依法履职和生存发展,应该尽快明确,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来。
另外,鉴于普遍服务、特殊服务系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属于政府职能,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本身负有规划、组织、协调、落实之责。尤其像邮票发行、机要通信和邮政网络规划建设等是主责、主管,不属于市场监管,应将其作为政府邮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来履行。
我国邮政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邮政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发展落后,监管滞后。我国邮政业发展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邮政监管工作又滞后于邮政业的发展。—方面,现有网点本已比诸如印度300多万平方公里、10亿人口、15万个局所等国家低很多(我国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6.4万个局所);另一方面,这些网点还在继续撤并或变相撤并(外包),如果邮政银行再拿走优质网点,后果将更为严重。
主业不主打,信件未成核心。邮政业的主业应该是实物信息传递业务,但这类业务并没有起到主打的作用;信件业务在国外占邮政全部收入的60%以上,相反,我国信件业务在国有邮政中并没有发挥核心作用。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信件专营制度受到来自国内外多方面的冲击,处境尴尬。
投入不足,邮政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属于非市场领域的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理应由政府为主买单。由于投资主体缺位,构成国家邮政通信网的邮政基础设施包括局、所、亭、箱、车、站在内,数量不足、技术层次低,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通邮、用邮的需要。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每2万人才有一个局所。以“村村通”为例,其他行业都通了,如“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等等。而北京邮政今年才开始实施村邮站建设工程,其它地方可能还没启动该项工作。
法制落后,邮政市场无序。一方面《邮政法》超过20年了,许多规定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修法工作进展缓慢,新《邮政法》迟迟出不了台。在利益格局、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相关部门各行其道,导致在邮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难以到位。邮政法制建设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已经变化发展的形势需要。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邮政监管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邮政监管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邮政法制建设,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为邮政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积极推进《邮政法》的修改进程,促成规范和调节邮政业的基本法即《邮政法》的修改早日颁布,解决“旧法难依”。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坚持条块结合发展邮政事业。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特别是省
级政府对邮政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支持和政策扶持,在规划制定、网点建设、邮政法制、市场监管等方面实现突破。目前,已有—些省(区、市)取得经验,应积极推广。
加大国家政策扶持措施,推进邮政通信能力、服务水平提高。国家事业国家办,国家网络国家建。国发(2005)27号文件明确规定: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国家理应拿出真金白银来发展、来建设。如邮政普遍服务(包括特殊服务)是典型的公共服务,不能指望邮政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出血营造,应该主要依靠国家、政府组织实施并加大投入。在这一点上,北京公交的许多做法可以借鉴。至于快递服务,它是典型的商业性服务,完全不用政府为其能力建设操心,为他们提供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就可以了。
创新监管方式,促进邮政业发展。具体来说,有三点应引起重视:一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众多属性不同的邮政监管对象,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领域、承担的不同职责,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监管政策。二是依法监管,依法行政。同从事邮政服务的企业要依法经营一样,邮政监管机构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活动。三是提高素质,改进服务。邮政监管机构是服务型政府机构,要通过为监管对象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来促进邮政服务提供者为杜会提供高效的邮政服务。为此,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要在学习、研究、制定政策、法规上下功夫,确保邮政业的发展始终沿着法治的轨道前行。
文章来自: 万联网(info.10000link.com)详文参考:http://info.10000link.com/newsdetail.aspx?ch=2&doc=2011081690063
第二篇: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解决之道2003.5.1
绩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对人力资源的绩效实施科学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和开发工具,成为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企业实现制度性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显著的支持作用。但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却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严重地妨碍和削弱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应起的作用。据调查,有30%~50%的员工认为,企业所谓的正规的绩效考核是无效的。追根溯源,往往是由于企业在设计、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时出现了各种问题所致。具体而言,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10类典型的问题。
10类问题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非科学性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非科学性主要表现为考核目的不明确,有时甚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企业考核方和被考核方都未能充分清楚地了解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同时,绩效考核体系的非科学性还表现为考核原则的混乱和自相矛盾,在考核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随意性突出,常常仅仅体现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且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任意更改,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
绩效考核基准模糊化
目前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表现为基准欠缺、基准走样、难以准确量化等形式。以欠缺的基准或不相关的基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引致不全面、非客观公正的判断,模糊的绩效考核基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绩效考核角度的单一
在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实践中,往往是下级对下属进行审查或考核,考核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司,其和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见或喜好等非客观因素将很大程度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考核者的一家之言有时候由于相关信息的欠缺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核意见,甚至会引发上下级关系的紧张。
对绩效考核体系理解的发散性
有的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一套新的绩效体系时,不重视和员工进行及时、细致、有效的沟通,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导向不明晰,各人仅凭各人想当然的了解警备地看待该体系对自己的影响,常常产生各种曲解和敌意,并对所实施的绩效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客观公平性表现出强烈的怀疑,对体系的认识产生心理上和操作上的扭曲。
考核过程的形式化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实问题,很多企业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完备的绩效考核工作,但是每位员工内心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管理当局的一种形式主义,每年必须的走过场,无人真正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
考核结果无反馈
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行为成为一种黑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和肯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考核者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也有可能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无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托,仅凭长官意志得出结论,如进行反馈势必引起巨大 1
争议;第二种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这种情况出现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驾御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考核资源的浪费
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中,通过各种资料、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评价等流程,会产生各种中间考核资源和最终考核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本可以充分运用到人事决策、员工的职业发展、培训、薪酬管理以及人事研究等多项工作中去,但目前很多企业对绩效考核信息资源的利用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根本不用,白白造成宝贵的绩效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种则是管理人员滥用考核资源,凭借考核结果对员工实施严厉惩罚,以绩效考核信息威慑员工,而不是利用考核信息资源来激励、引导、帮助和鼓励员工改进绩效、端正态度、提高能力。
考核者态度的极端化
考核者在进行绩效考核时,特别是对被考核者进行主观性评价时,由于考核标准的不稳定等因素,考核者很容易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两种不良倾向:过分宽容和过分严厉。有的考核者奉行“和事佬”原则,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聚中处理,使得绩效考核结果大同小异,难以真正识别出员工在业绩、行为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另一种倾向就是过分追究员工的失误和不足,对员工在能力、行为和态度上的不足过分放大,简单粗暴地训斥、惩罚和威胁绩效考核不佳者,使得员工人人自危。
业绩考核方法的选择不当
各国学者和管理人员开发出了多种业绩考核方法和考核技术,如员工比较评价法、行为对照表法、关键事件法、等级鉴定法、目标管理评价法、行为锚定评价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千秋,有的方法适用于将业绩考核结果用于职工奖金的分配,但可能难以指导被考核者识别能力上的欠缺,而有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可能非常适合利用业绩考核结果来指导企业制定培训计划,但却不适合于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准确地选择和组合考评技术和方法对考核者和绩效考核体系设计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既无意识、也无能力适当地选择、组合和运用这些成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
考核者心理、行为上的错误
考核者在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时,会不自觉、下意识地出现各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错误举动,这类错误一般包括光环效应、隐含人格假设以及近因性错误等。所谓光环效应就是当考核者对一位员工的总体印象是以该员工某项具体的特点,如相貌、聪明或某个事件作为判断基础,得出的结论往往以点盖面;隐含人格假设就是当考核者在进行绩效考核之前,就对被考核者的人格类型进行了分类(如一位敬业者、一个偷懒的家伙),在进行绩效考核中,就会“戴着墨镜看人”;近因性错误的出现是因为人类正常的记忆衰退,人们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和行为记忆犹新,而对远期行为逐渐淡忘,在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后进行绩效考核时,被考核者的考核结果就更多地受到近期表现的影响。
解决之道
预防性措施
预防性措施一般包括有:聘请人力资源专家共同设计科学、客观、准确、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进行培训,建立沟通机制;设计和实施完善的员工上访系统;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
这些预防性举措从各个层面和角度来保证绩效考核准确地实施和运用。
对策性措施
由于在实施绩效考核体系时,存在着诸如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个人能力和理性
有限等客观的干扰因素,加上绩效考核双方的主观因素存在部分不良干扰的基础性事实,完全客观、公正、精确的绩效考核几乎是可望不可及,强求之既不现实也不经济。针对在具体设计和实施绩效考核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一般应及时采取一些对策性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有:对绩效考核系统进行实验、典型流程与事件示范、全员参与绩效管理等。其中,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意识是绩效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
控制性措施
反馈控制是一个系统正常稳定运行、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完备的控制体系和手段,即使目前运行良好的系统也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出现系统崩溃失效的局面,难以保证系统可持续的良性运作。因此,监测、反馈与控制绩效考核系统就成为一项根本性、结构化的措施。控制性措施一般包括有:绩效考核监控系统、绩效考核审计等。
设计、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时,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能够清楚地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准确地组合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消除各种设计、运作中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往往决定了绩效考核的成功与否。有的学者(如著名全面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就反对实施绩效考核,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列为美国管理实践的7大弊病之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绩效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认识清楚并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本身所禀赋的战略价值,回避问题、因噎废食不是可取态度,绩效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予以正视、分析并解决,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在激励员工、培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
第三篇: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建国以来六十多年的建设,物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快速成长,我国流通业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体和业态多样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融合升级加快的趋势特点。
1.我国流通产业规模日益扩大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通产业规模日益扩大。2009年底,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95468个,从业人员749万人,其中批发法人企业52853个,从业人员312.3万人,零售法人企业42615个,从业人员436.7万。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购进额179202.9亿元,销售额201166.2亿元,相对2009年增长15.5%。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次保持高速增长,达到15.7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突破了36万亿元,这些发展规模都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可见,无论是从流通能力、流通从业人员和流通规模来看,我国流通产业日益状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我国流通主体多元化
经过30多年改革和调整,物别是加入WTO十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和对外资从事商贸流通限制的解除等政策,我国商贸流通国有垄断的格局进一步被打破。2009年我国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中国有法人企业和就业人员占有比已分别下降到7.08%和13.13%,集体法人企业和就业人员占比仅为3.82%和3.02%,私营法人和就业人员占有比分别高达55.47%和30.27%,外商投资企业和就业人员占有比分别提高到2.47%和7.33。在登记注册类型上,我国流通主体呈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公司及外资企业等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3.我国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截止2010年底,运输线路中铁路运营里程达9.1万公里,路网密度达每万平方公里95.0公里。公路网“五纵七横”主干线全部建立,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400.82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1.75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350.66万公里,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和建制村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6.64%和建制村总数的81.7%。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2万公里,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31634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661个。随着铁路网、公路网、内河航道和码头泊位的快速发展与专业化、规模化升级,我国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随着我国流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流通能力也不断提升。2010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64271万吨,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7644.13亿吨公里,其中货物发送量362929万吨。货物周转量27332.68亿吨公里。全国营业性货运车辆的货运量244.81亿吨,货物周转量43389.67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37.89亿吨,货物周转量68427.53亿吨公里。在水路货运中,内河运输货运量18.86亿吨,货物周转量5535.74亿吨公里;沿海运输货运量13.23亿吨,货物周转量16892.63亿吨公里。
4.我国流通业态多样化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过程中,伴随着原有流通格局的打破和流通主体多元化的形成,流通业态也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百货业逐步向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厂家直销中心等多业态转变,呈现出流通业态多样化态势。从业态整体看,2009年连锁零售企业各业态总店数2536个,门店总数205022个,从业人员近237万人。从业态分布看,专业店无论是总店数、门店数还是就业人员占比都远远高于其他业态,分别为47.44%、403.4%、2.59%和10.07%。我国流通业业态单调的状态已经改变。商业错位经营、多样化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5.我国流通产业链融合化
流通主体的多元化和业态的多样化致使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正逐步由单一企业的竞争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变化,零售商与生产商由原来的零和博奕开始走向合作共赢,推动生产、流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产业融合。掌握市场需求信息的流通企业为合作生产企业提供生产决策参考;掌握货源的生产企业依据流通企业提供的市场需求信息及时生产、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减少库存,加快商业周转。生产和流通企业通过合作,整合供应链,降低流通通和交易本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我国流通业在与上游生产企业融合的同时,还与现代金融服务业开始融保,如从2010年开始,有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标志着流通业开启与生产、消费和金融产业融合的时代。
6.我国流通产业升级快速化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美债务危机的扩散,加大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促使我国经济加快升级转型。同时,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互联网的普及,为电子商务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为我国流通业转型升级和调整经济结构政策的指引下,特别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推动下,2005年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升级加速,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由2006年的1.3万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5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50%,增速迅猛。其中,B2B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5131亿元,几乎呈倍速增长态势,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32%。在电子商务应用的促进下,我国流通业转型升级加速,呈现出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加快融合的趋势。
7.我国流通业的综合贡献不断提高
在国内外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在国内贸易业就业的人数突破1亿人大关,比2005年增加了2770万人,这是不应被忽视的重大贡献。我国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9.8%上升到2010年的1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居第三产业首位。2010年国内贸易的税收约1.4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8.6%,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年均21.5%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国税收年均增速。
一、我国流通产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流通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我国流通业发展滞后和存在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综合来看,我国流通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高层重视不够,缺乏产业定位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对流通业发展重视不够,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流通业被看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环节,处于社会再生产的“终端环节”,流通过程不创造价值,仅具有价值实现的功能。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价值创造思想指导下,“重工轻商”,“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导向政策盛行。各级政付奉行GDP考核指标体系,追求发展高产值的制造业,而基础性、低产值的流通业被放在次要地位。由于思想上的重视不足,引致流通业的发展在政策上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尽管学者们相继提出“先导产业论”、“基础产业论”和“战略产业论”的观点,但直到目前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体现,包括商务部推动流通业纳入振兴规划的努力也未能得到政策采纳,这说明国家对流通业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依然不到位,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因此,我国流通业亟需高层重视,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对流通业进行整体规划,彰显流通业的核心定位。
2.政策歧视,市场分割
在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和缺乏明确战略定位,在政策制定与实
施上一直存在歧视。对流通业的政策歧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中央和地方预算中,政府历年来对流通业的资金支持相对其他行业明显不足。二是在对待外贸与内贸政策中,存在着重视外贸、轻视内贸的政策导向,同时,内外贸体制存在隔离,导致内外贸长期无法一体化。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在某些地方盛行,导致国内市场分割,无法实现“大市场,大流通”,流通效率有待提高。四是在基础资源使用中,商业企业用水、用电的代价和成本相对于工业企业都要提高,增加了商业企业的运行成本。五是在对国内流通业实行产业政策歧视的同时,却对外资流通企业实行或明或暗的“超国民优惠待遇”,使国内流通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即使2008年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实行两税合一后,地方政府招商引准则政策依然“内外有别”,对引进入资提供相应扶持和资源使用优惠政策,对内资的激励则相对较弱。无论是产业政策上的产业歧视,还是“内外有别”的对待政策歧视,这些都是对我国流通业发展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流通业政策歧视以及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制约下,目前我国流通业市场分割严重,阻碍了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内外贸市场分割、区域市场分割、城乡市场分割和条块市场分割。内外市场分割导致外部市场受FOB条款的制约,对外流通很难发展;同时,外贸企业因缺乏内部了市场通路,无法支付高额的“通路费”,结果无法进入国内庞大的市场。其结果是我国外向型企业像是被斩掉手足的生产巨人,一方面受制于掌握知识产权的外国企业,另一方面受制于掌握流通渠道的外国企业,只能赚取处于“微笑曲线”底部较低的附加值。特别是这些外向型制造企业对内失去庞大市场的流通能力,无法应对外来风险,一旦受到外来的冲击则只能束手无策。与此同时,尽管内部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推进,但在区域保护和条块利益的驱动下,内部流通市场区域和条块分割依然严重,成为内部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制约因素,不利于内部市场资 源和产品优化配置,国内统一大市场很难形成,最终导致流通长期滞后于生产、价值实现落后于价值创造,生产相对过剩,消费相对不足,陷入了产品积压的困境。
3.我国流通企业散小,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
流通企业散小、流通业市场集中度低和竞争不强可以通过在零售百强销售规模及其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来体现。2010年,在零售百强企业中只有苏宁、国美和百联集团的销售额突破千亿元规模,而沃尔玛的销售额在2009年高达4082.14亿美元,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4210亿美元,家乐福2010年销售额也高达1010亿欧元,我国零售百强企业整体的销售额仅为沃尔玛一家公司销售额的62%。同时,我国零售百强企业零售规划总体达到16641.2亿元人民币,占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为10.6%,而美国这一比例在20世纪92年代初就高达60%。可见,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整体呈现散小、微弱的状态,流通主体之间关联度低,现代化、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流通业集团化、规模化程度偏低,流通组织结构松散,流通效率较低,竞争力不强问题依然严重。
4.流通理论研究滞后,无法满足实践需要
我国有着悠久的“轻商、抑商和贱商”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又经历了很长的“无流通和半流通”阶段,直到改革开放时期,为了解决流通体制和建立市场机制问题的流通理论才开始兴起。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被广泛接受后,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渠道和流通组织等问题上。进入新世纪以后,理论界相继提出流通业先导产业论的流通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完善以及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流通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产业如何推动流通理化与实践创新是摆在流通理论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曾遭受到“无用”和“取消”观点的流通理论被赋予特殊的使命和地位。尽管流通理论伴随经济社会
和进代的变化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多年来对流通经济的研究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原创性理化缺失,研究方法陈旧,再加上西方经济学不断强化,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流通经济论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面前有些力不从心,无法满足流通业进一步发展的实践需要。
5.科学发展滞后,人才队伍培养有待提高
流通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界尤其是流能通理论界一直致力创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流通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制度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复杂多样的流通实践更加需要理论指导,因而流通理论研究应该得到重视,流通应该得到大发展。然而,流通经济学并未能向其他科学一样随着形势发展和变化进入一个繁荣时期,反而日益走向边缘化。1988年教育部进行学科调整,将流通经济学划为应用经济学下的三级学科,流通经济学学科在很多高校被砍提或都转成其他学科。尽管最近调整学科目录,将恢复贸易经济专业,但是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保留流通经济学专来(贸易经济)的只有16家,流通经济学博士点吸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几个单位。流通学科的发展滞后致使流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流通业发展升级的重要瓶颈因素。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流通经济学却被社会遗忘是当前扩大内需政策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二、促进我国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流通业存在的上述重大问题,对于促进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重视流通产业,明确产业地位
在市场经济制和体制下,作为相对独立环节的流通业上通生产、下接消费,是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桥梁和纽带,被比喻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目前,在我国“流通是生产的瓶颈,流通是中国企业家的困惑,流通是生产企业不可逾越的门槛。”怎样认识流通问题,不仅关系到生产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深化流通体制改芏、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功能越来越重要。流通业不仅具有价值实现功能,更具有创造价值的增值功能;不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对外交往的基础,更是城市的基础和国民生活的基础。我国流通业已经具备了学者位提出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或战略产业的基本特征或特点,因此,无论是从产业功能,还是从产业价值及重要性上,流通业在国家层面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给予明确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或战略产业定位,各级地方政府应在国家产业定位的基础上,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情况依次明确本地区的流通业定位,引导流通业的有序发展。
2.消除政策歧视,促进市场统一
政策歧视源于认识的偏见、理论的误导或与追求目标定位的偏高。长期以来,在流通不创造价值、不属于生产性劳动观点的影响下,形成流通不是产业,更谈不上受到重视,引致其发展滞后的现实。事实上,流通产业既通过交易实现价值,又通过自身服务创造价值增值。它不仅通过创造有形的价值提供有形的产品,还通过创造无形的价值提供无形产品以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多层次的需要。因此,流通产业是具有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本不应该受到产业政策的歧视对待。
同样,“内外有别”的歧视政策首先源于国内崇洋媚外的思想以及对外资的高估和盲目信任。在外资管理理念领先、技术先进和经营模式领先等认识误导下,产生对外资的盲目信任和饥渴式的需求,进而通过各种或明或隐的优惠条件吸引外资,破坏了原有的商业生态,对内资商业造成一定的打击。事实上,所有商业的本质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睥,只要商业环境好,资本都会不请自来。伤已利人的“内外有别”引资政策可以休矣。
内外贸市场分割既具有体制性的历史成因,也是“内外有别”歧视政策的结果,虽然这种体制曾经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但是,内外贸市场的分割已经造成我国外贸企业对外流通受制于人、对内流通没有发展、渠道阻塞不通的局面。尽管外贸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它却像一个手脚已经被斩掉的巨人,失去了机动应对能力;面对外来风险只能苦苦受煎熬,别无良策。而区域分割和条块分别是部门利益和区域利益保护的结果,成国为内统一市场的羁绊,制约了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
政策歧视的流通是业发展滞后、内外部市场分割、区域市场、部门市场分割和城乡分割的主要根源。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流通业是构建内部统一大市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据此,针对国内目前对流通业存在的产业歧视政策(包括税收、水、电、土地资源使用等)、外贸优惠政策、“内外有别”的引资政策以及由于部门利益和区域利益存在的部门保护与区域保护政策,建议在“十二五”期间,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对国家及各部门、各区域存在的歧视政策进行清理,彻底消除政策上对流通业的歧视,特别是对内资流通企业的歧视政策;同时,制定支持流通业大展的战略政策、促进流通业快速升级发展,加快构建城乡统一、区域统一、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内外贸一体的大市场。
3.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流通竞争力
流通内已经成为现代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流通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份,没有强大的流通不可能造就经济大国,更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国。流通业已经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谁控制了一国的流通业,谁就控制了该国发展的命脉。
流通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在内部全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零售百强(包括外资零售巨头在内地的销售额)整体销售规模仅为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60%。同内零售市场分散,集中度低,我国流通企业在内外部市场竞争力都不强是无法辩驳的事实。因此,我们建议制定流通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同时,应当注重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加强产销之间的衔接,减少流通环节,强化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流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内资流通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鉴于流通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建议在提高市场集中度和增加流通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制定中小型社区流通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流通企业是流通的血管和神经的末梢,直接面向大众消费者,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保障和经济良好的运转基础。因此,在提高市场集中度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中小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更不能以中小流通企业的损害为代价,否则,将得其反,影响居民的生活便利,破坏我国的流通生态,恶化我国的就业状况。
4.加强理论研究支持,引导流通企业健康发展
21世纪,流通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顺利运行,提升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率、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流通市场的繁荣,为流通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质和肥沃的土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流通理论研究逐步进入低谷状态。直到目前,流通研究方向分散,研究力量薄弱,研究缺乏系统性。在实践中,流通业已经成为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遇到的很多问题急需流通理论进行研究,对流通理论有着迫切需求。可是,现有贫乏的流通理论不足以解释流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当前,快速发展的流通实践与相对滞后的流通理论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流通业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因此,我们建议今后在政策上加强对流通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理论的创新引导我国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
5.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培养流通人才队伍
客观上,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为流通业发展和流通理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建议在国家层面上重视并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借这次学科调整之际恢复贸易经济学二级学科的地位;鼓励高校恢复流通经济学的学科设置;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增加设立流通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培养点。同时,加大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科研投入和期刊杂志增设,提高流通经济学学科在经济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向流通企业提供高层次的流通人才,为流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加强流通理论研究,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支撑,促进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篇: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大型种子企业也应迅速与国际接轨,种子产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应根据我国种业的实际情况,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种子质量,加强品牌意识,是我国的民族种业在现实无序的竞争中得以稳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种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现阶段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关键词:种业现状品牌质量思考建议
前言: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首选措施。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种子产业是农业中最具科技含量的领域,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产业化体系的建立,种子经营和管理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种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种业应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强做大,以适应新的形势。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国内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种子企业产权开始呈现多元化格局,出现了一批育繁销一体化企业,外资企业达到近70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渐突出,涌现出一批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子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催生了一批种业股票上市公司,中国种业开始呈现产业化雏型。
种子市场容量巨大,发展潜力较大
由于种子本身是种植业生产中的核心和源头地位,种子的市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明显的依赖性。凭借自身的垄断优势和核心技术,种业公司依托特定的种子产品,可以在市场中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优质种子产品的一次使用性、不可替代性以及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市场对特定种子形成市场依赖的倾向。我国商品种子的市场规模在200-300亿人民币左右,但每年农民生产需要1200多万吨种子,真正由种子公司提供的种子在30%左右,种子的商品率低。
种子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促进了种业科技创新以及企业自主开发新品种的积极性,申请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材料明显增多,每年通过审定的新品种数量也随之增多,新品种推广速度加快,良种覆盖率显著提升;
据统计,我国育种机构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全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00多个,专门从事育种科研的专业研究所达450多个;相关单位先后对38万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选育出各类农作物品种6000余个,科研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新品种的选育方面,一些品种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育种方法上,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育种方面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种子产业在农业产业链中获利能力突出
现代农业中,人们对于作物产量、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使种子成为种植业中技术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兼具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双重特性,使得种子生产成为种植业生产和经营中获利能力最为突出的环节。目前,大田作物种子的毛利率偏低,水稻种子、棉花种子和瓜菜种子的利率较高。但多数种子企业经营不容乐观,这与现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水平及行业竞争秩序有很大关系。随着《种子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施、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市场竞争秩序的优化,种子行业的利润水平将显著提高。
种子经营初具规模,种子市场空前繁荣
随着市场秩序逐步建立,国内种子经营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1996 年以前,全国很少有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但到2000 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已有18个公司,在 1亿元以上的有7个公司;2002年年销额在5000 万元以上的公司发展到37个,1亿元以上的公司发展到14个,2亿元以上的公司有4个。到2005年,全国种子企业规模变大,50强企业资产共有 43 亿元,占全国种子企业总资产的26%,总经营额53亿元,占全国种子企业总经营额的20%。其中资产超亿元的企业有9家,经营额超过亿元的有14家,种子经营逐渐趋向于规模化。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种业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并且种业本身也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使得我国种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宏观管理环境不畅
我国虽初步建立了种业法律法规框架,但在种业宏观管理方面仍存在政企不分、品种保护不力、执法环境较差以及与WTO规则相冲突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政企不分主要表现在国有种子公司仍由各级政府或他们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控制,尽管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经营机构已经或者正在分开,但由于种子管理机构和种子经营机构大多数属于同一主管部门,且分设目的不明确、做法不妥当,分设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我国植物新品种选育者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育种经费基本上由国家提供,育
种者缺乏保护意识或无保护实力,而种业企业育种能力弱,造成育、繁、销严重脱节。
产业分散,聚集程度不高
作为世界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中国种子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产业相对分散,聚集进程停滞,绝大多数国内种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科研投入不足,以产销为主,经营产品同质性强,相互模仿程度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以玉米、水稻为例,全国29%的销销售集中在7-8家企业,而超过70%的销售则归属于营销链上的“游击队”。
全国没有一家企业净资产超过10个亿,销售额超过5个亿,我国现有8700多家拥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100家,真正实现产业化运作的不足80家,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权。和国际比较,2006年国内前10强的销售总额48亿元,相当于全球10强销售额的6%,只相当于孟山都销售额的22.0%,份额还是太小。
创新主体不到位,品种选育科技含量低
我国有近400多家公共科研院所从事农作物种子研发工作,人员达5万多人,可谓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但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科研单位还存在着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信息不畅等问题,种子企业之间、种子行业的科研力量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多呈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状态。
从基础研究看,我们的育种单位对于面向社会的公益性基础研究,如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严重滞后,科研追求“短、平、快”。从应用研究看,投入少和育种资源分散导致技术创新很难形成,科研上缺乏统一布局和资源的有效整合,育种项目多在低水平重复;项目缺乏明确目标,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导向,脱离生产实际需要;育、繁、推相互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且目前我国的品种选育还是以常规的品种间杂交为主,育种周期长、效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育种新材料、育种新方法和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应用与推广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
现阶段来看,我国种业行业进入的主要壁垒有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资本需求、产业风险、规模经济性、技术要求、产品异质程度等。尽管我国对植物新品种实施保护,对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和实收资本制度,但由于市场监管难度大、整体执法环境差,资本要求低,种子科技含量低,产品雷同,规模经济未充分显示出来等原因,进入种业门槛较低。同时,由于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政企不分使得种业行业退出壁垒较高。“低进高出”壁垒的存在是造成我国种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大且呈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
对我国种业再发展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完善,种子行业走向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大势所趋。
2010年,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中专门提出了“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加快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这既是反映了国际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表明了今后我国种业发展要做强做大民族企业,提高与外资企业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实力雄厚的跨国种业集团的竞争,我国种业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所有种业经营者面前的问题。综合种业发展的现状,建议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完善种业管理体系,规范种子产业发展
完善的管理体系,法制化、规范化的种业市场环境,公平、公正、宽松、有序的竞争机制,是我国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完善《种子法》及农业部门相关配套规章或地方性种子法规,从法律政策层面上,给予种子企业以宽松和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速扶持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子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形成国内种业集团化优势,逐步提高与国外种子企业的抗衡能力,大力推进我国民族种业的快速成长与发展。
同时,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坚决地将种子管理与生产、经营脱钩,种子管理、种子协会和种子检测机构相互独立,将运动员和裁判员分开,并使裁判员公正执法,没有后顾之忧;不断提高种子管理部门在品种审定、品种保护、质量检验、转基因检测、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形成科学、完善、高效的执法管理体系,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种子产业竞争力,主体是企业,核心是品种,关键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潜力所在,种子企业应当逐步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走育种、繁育、推销一体化的道路。国外种子公司非常重视科技创新,不惜投入巨资,比如美国诺华公司平均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达3.7亿美元,占其种子销售额的6%;而先锋公司平均年投入科研经费则高达1.8亿美元,占其销售总额的10%。因此,我国种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根,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一方面,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果,在种质资源利用、育种技术方法、新品种培育、转基因种子研发、产业配套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提高品种选育的速度和效率,使企业向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与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院所的合作,逐步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参与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实施种业企业家战略,培养高素质的种业企业家
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和重要竞争要素,是企业的决策者、拥有者和“委托者”,对企业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我国种业企业体制和观念等落后于工业企业,加上种业从业
人员又大多数来源于落后的农业,种业企业家更加缺乏。造就和培养一大批种业企业家是当务之急,应尽快启动“种业企业家人才工程”,创造有利于种业企业家成长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大我国种业企业家的培养和培育力度。
树立品牌意识,完善营销策略
品牌是一种市场价值,是市场创造力,是扩大市场业务、获取利润的有力工具。一个种子企业,要想有竞争实力,必须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树立自己的品牌,让广大客户接受,得到社会的认可。比较看来,我国种业品牌与国外的杜邦、孟山都、先正达、先锋等跨国种子企业相比差距很大,起步晚、品牌意识不强、打造品牌力度不够,造成品牌效益低下,因此,打造种业自主品牌,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树立品牌、完善营销策略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加强对自己产品的宣传;二是严格把关,保证企业经营种子的质量,以质取胜,树立品牌;三是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等,以此来占领市场,赢得客户。
建立种业风险保障制度,提高竞争力
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既有自然因素,也有市场因素。只有加强风险意识,才能避免企业大起大落。建立灾害种子储备制度,对杂交种和进口种子或外地繁育种子的依存度和用途进行监控,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提取一定的资金作为种子储备金,应急供应,平抑种子价格。建立专业化、规模化基地,避免因制种非技术环节过多或技术操作监督不到位所造成的质量风险。逐步实施种业保险制度,减少市场变化、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损失。
虽然我国种业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并且种业本身也带有较深的的计划经济历史色彩,使得我国种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传统意识的改变以及种子加工水平的提高,种子的商品率将逐步提高,我国种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种子产业竞争力,打造种业自主品牌,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灾害种子储备制度,立足于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才能把我国种业做强做大,以适应新的形势。
第五篇:我国快递业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我国快递业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摘要:本文对我国当前快递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旨在为促进快递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快递业问题分析对策探究
近年来由于B2C电子商务和团购的迅猛发展,对快递业务的需求日益剧增。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我国快递业起步较晚,作为新兴行业,快递由于“快”,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因其“新”,行业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因此各类纠纷频现,已成为当前消费投诉、处理及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网商重要聚居地的浙江义乌,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刚刚公布了对快递行业的调查报告,据调查,快递行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快递企业服务不规范。与此同时,国家邮政局日前在官网上公布,因存在未经许可经营快递业务、超地域经营快递业务、侵犯用户权益等问题,56家未经许可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被取缔,其中不乏龙头企业的加盟网点。
一、快递业存在问题
1.快递市场鱼龙混杂 服务水平低下
根据《邮政法》和《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的规定,快递企业应当公示其服务种类、营业时间、资费标准、快件查询及损失赔偿办法等情况。然而,当前快递服务行业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挂靠单位多,进入退出快,经营者鱼龙混杂,其中一些资质不完备。部分快递服务企业未按规定公示或公示制度不规范,收费标准随业务量大小、旺季淡季随意调整。
更值得注意的是,快递员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教育培训跟不上,业务素质不高,而消费者多与派收员打交道,有的根本不知道公司在哪里,手中也
只有快递单。义乌市的调查表明,消费者认为“派收员态度恶劣”的占比达到15.0%。①
2. 快递合同霸王条款多
快递业逐渐暴露出来的诸多霸王条款也正受到社会的关注,快递格式合同和行业潜规则严重影响了契约公平性,说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对等。近年来曝光最多的案例如:要求客户先签字后验货、不主动告知客户报价服务、未保价快件只能按运费的3~5倍进行赔偿、任意设定以“不可抗力”为由的免责条款等。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存在给消费者造成了诸多困扰和不满,也阻碍了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3.消费者索赔难
快件由于快递企业的疏忽而发生问题的时候,客户的维权往往异常艰难,即使客户花钱购买了报价或保险服务,由于快递服务的特殊性,要完成一单货物的运输可能跨越数个城市甚至国家,快件也会经过多人的操作,而权责划分的模糊使得客户在理赔时往往面临责任推诿的情况,无法及时得到赔付;更有甚者,无视客户的诉求,用粗暴的言语和肢体行为回绝客户,无视运单条款中所承诺的赔偿责任。
武汉的小王经营着一家小饰品网店,月均快递量数千件,由此带来的快递遗失问题也时常困扰他。就他的网店销售情况而言,每单快递商品价值并不高,几十元钱的居多,要是遇到快递遗失,他往往选择放弃索赔,因为一旦选择索赔,付出的精力远远超过这几十元钱的价值。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快件遗失、交付拖延等引发的维权艰难、复杂,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根据义乌市对消费者的调查,遇到与快递公司发生服务纠纷时,选择向工商12315或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的仅占1/3,一多半的消费者仅限于与公司客服交涉;选择向邮政等监管部门投诉的占比仅为7.5%,有3.5%的消费者则干脆选择不投诉。对很多消费者而言,一旦快递物品损毁或丢失、内① http:///jrzg/2011-07/13/content_1905190.htm
件短少,就要面临找网店、快递公司、快递员等多方面来维权,十分牵扯精力,这也是部分消费者选择不投诉的原因。
4.快递变慢递
客户选择发快递是因为快递的时效性。国家及快递企业对不同类型快件的时效性都有明确规定。据国家邮政局统计信息显示:快件延误是造成消费者投诉的第一大原因,占到每月投诉总量的33.4%~58.8%。反映了快递企业在履行承诺实效方面的失信。
5.快件运输过程中安全问题
快件运输运输过程中安全问题是经常引起消费者投诉的第二大原因,诸如快件遗失,电脑变石头,短斤缺两损毁等等。占到每月投诉量的27.8%~45.7%。快件操作员在分拣、装运、搬卸是的粗暴操作易引起内件损毁或丢失、不良商家将客户贵重物品掉包,食品开封偷吃等现象都反映出快递企业经营时的不负责任及欺诈行为。
6.侵吞代收的客户货款
代收货款时快递企业的一项增值服务。但一些快递加盟商及小快递在收到代收货款后溜之大吉,对客户的利益造成极大损害并破坏了行业名声。虽然代收货款而引起的投诉在量上少于前两种,但作为一个基于客户信任才能长久经营的行业,此种现象折射出个别快递企业管理的漏洞,从业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②
二、对策探究
1.加强行业监管,采取行业动态分级管理 促进快递法规建设
“需要对快递行业实行常态化的动态管理、分级管理。”快递行业专家、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说,快递行业可参照宾馆的管理模式,对不同星级企业提出不同要求。“比如两星级公司,绝对不能承担2万元货值的运输,三星级以上可承担2万元以上快递,并明确公示。不同星级企业按不同标准交足保证金,一旦承揽超星级的业务,就要进行处罚。” 2011年6月1日,国家邮政局讨论并原则通过《2010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会议认为,②殷华 论诚信是快递业升级转型须跨越的鸿沟,【J】 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6期36页
报告充分反映了快递业务发展情况,切合快递市场监管工作的实际,展现了快递市场监管的真实现状。马军胜表示,实施监管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快递市场监管是邮政业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全面贯彻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制度实施的第一年,对快递市场的有效监管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邮政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能。
再者,需切实监督快递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将培训情况作为考核目标,将人员素质作为行业标准。”专家认为,关键是建立制度,将培训成效作为快递企业的“淘汰法则”。2011年7月5日,国家邮政局审议并原则通过《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针对快递业务全过程作业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质量控制点,规定基本要求,旨在指导快递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管理,解决因快递作业不规范引发的服务质量问题。
2.快递合同修订 消费者应参与
在目前的快递业中,通常采用快递详情单附带格式条款,在消费者发送快递之前签订。对快递详情单背面的合同条款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邱建国认为,格式合同的修订,应当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特别要重视消费者的意见。“对于目前诸多快递企业发布的格式合同,对于消费者的选择来讲只有两个,要么签字,要么就不邮寄。对于合同里面的条款内容,几乎没有发言权,条款不能修改。”邱建国说。“不保价的情况下给予运费3倍的赔偿,这个3倍是哪来的?”北京律师协会合同法委员会副主任高子程认为,在格式条款的修订上,快递行业应该承担更多责任,既要做到合同内容公平、合理,也要注重程式性,尤其是要尽到向消费者说明和提醒的义务。,快递行业应对格式合同进行一次彻底修订,邀请主管部门、消费者、行业专家等相关人士参与,形成一份各方认可的合同。
3.修订权责规定 实现快速理赔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次看似简单的快递服务,涉及《合同法》、《邮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部法律。如果消费者与快递公司发生纠纷,首先可向工商部门反映,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维权。此外,因为快递公司与消费者签署的快递单据主要受《合同法》约束,还可以向法院起诉。既然交通事故都有快速处理办法,对一些权责清晰的快递纠纷,国家相关部门或者也可以考虑出台快速理赔办法。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修订、细化相关法律,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便利。让消费者敢于维权且维权后能很快地得以解决。
4.快递企业应自律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档案
快递企业内部应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企业本身应重视内部文化建设。再者可以按照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为快递企业建立诚信档案,进行等级划分,其结果直接面向社会,客户可根据这个评分来选择快递公司。这样有利于对整个快递行业进行社会监督,优胜劣汰。即可加强行业内部企业的良性竞争,又可以对企业施加压力,促使其加强管理,提供更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① http:///jrzg/2011-07/13/content_1905190.htm
② 殷华 论诚信是快递业升级转型须跨越的鸿沟,【J】 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6期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