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转型期道德滑坡现象思考
社会转型期国人道德滑坡现象之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社会也进入转型期。在此期间,社会的道德环境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恶化,人心不古的叹惜声不绝于耳。当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社会道德水平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道德建设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当前社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转型太快,道德体系建设没有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引起人们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中国人传统的义利观、效率观中包含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比如“君子言义不言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人际和谐不重工作效率。谋人胜于谋事等观念受到挑战,逐步被淘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开始逐步确立,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开拓创新、平等竞争、讲求效率、珍惜时间、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社会转型之快,一时让人们难以适应。人们久已习惯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和信念、善恶标准都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而新的观念和标准究竟是什么,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混淆甚至颠倒了。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评价混乱,道德精神迷失,中国的伦理道德状况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二)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导致对精神追求淡漠,社会出现贬抑精神价值倾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追求利益,并没有错。但往往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党强调物质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在社会上长期存在一手软一手硬。在改革开放以后,已经开始了对追求物质利益公开的鼓励与倡导,相比以前“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以前是精神的追求比重过大了,就是当年的大跃进,也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现实中以失败而告终。可改革开放之后变了,不是越穷越光荣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无形中引导了努力方向,社会中出现贬抑精神价值追求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诚信缺失,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奶粉里掺三聚氰胺,油条里面掺洗衣粉,炒菜用地沟油,油炸食品里含苏丹红,猪肉里面注水,用瘦肉精,上大学冒名顶替,见死不救屡见不鲜,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不计其数。这些无论哪一个都能让人感到很无奈甚至很受伤。
其中,政府部门一些公众事件处理不当引起了百姓对政府的严重不满,造成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比如云南晋宁县的“躲猫猫”事件中看守所的声明、杭州“5·7”飙车案中交警的速度通报等,都是不负责任的推辞与掩盖。这些都造成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一些企业甚至是知名大企业的造假行为,比如三鹿集团的毒奶粉,给许多的家庭造成了不幸。这种不诚信行为直接导致了三鹿的破产,但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民众对企业生产行为的不信任。社会上的诈骗成风,不计其数的人们上当受骗,结果就是人们以邻为壑,造成人们之间的互不信任。
(四)腐败问题导致导向偏差。当前,腐败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给整体的干部形象蒙上一层阴影。此外,官员作风不正,还极易引起群众的仿效,带坏民风,或者有些群众为达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奉承迎合,形成社会风气败坏。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观念,官员对于群众的教育,不
在乎你能讲多少马列主义的大道理,而在乎你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对干部的标准和要求,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五)网络推波助澜。在一个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注重物欲和功利化的时代,网络与电脑也越来越以其自由、便捷、隐秘渗透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然网络文化活跃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文化的价值内涵,但不可否认,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严重,它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消解和颠覆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网络文化以空前的渗透力消解着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念,轻者造成传统文化的失落、人们精神的困惑与迷茫,重者导致个人主义、物欲主义泛滥成灾甚至网络犯罪的日益严重。
重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道德体系的几点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困境,我们应该去完善我们的道德建设,使之适应我们面临的经济建设,改善民众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们在其中生活的更加幸福、和谐。为此,有以下建议。
(一)合理扬弃我国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之魂,我们民族精神的脊梁。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我们民族所看重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崇礼重义的仁爱精神、诚实守信的践行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民族精神,这些都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舍弃掉。它依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的核心。所以,重新构建我们的道德体系,不要一味地去拿来主义,多弘扬我们许多优秀的东西。
(二)理顺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好多认为人心不古的人们,把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认为是市场经济的逐利特性导致了人们道德标准混乱与水平下降。从实践上看,恰恰是当前反市场经济行为是造成不道德和不良风气的重要原因。真正的市场经济是公正的、平等的、自由的、法治的、有秩序的,它不允许坑蒙拐骗,也不允许钻法律空子,从而对道德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适当把一部分道德问题纳入法律范畴。新加坡环境一直为国外游人所称道,可最早时候并不这样。通过法律措施,对一些违反公德的行为严惩不殆,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新加坡罚款项目名目繁多,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罚出来的。通过这样的道德问题法治化,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国家的道德水平,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很好的经验。
另外,作为教师,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我们理应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良好道德品质。
总之,目前我们所处的道德环境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利于我们去努力想办法,改善我们的道德环境,构建适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道德体系,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更加幸福和谐。
第二篇: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 道德滑坡 表现 原因应对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2.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
所谓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而在当代的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商品层出不穷,以权谋私、损人利己行为屡见不鲜,吸毒贩毒、赌博盗窃、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滋生蔓延,使整个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现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
1.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引发了社会道德滑坡。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使得不少投机分子视社会道德而不顾,利欲熏心地追求金钱而忽视道德规范,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不顾他人、自私自利的风气,引发了社会道德的滑坡。
2.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由于中国对外开放和当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迅速的席卷中国。不少人对西方的思想文化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不分良莠一味的接纳吸收,接受了西方不良思想,助长了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
3.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当代中国,很难多个人、企业、地区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只重视GDP的片面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只重视小区域的经济增长而忽视整体的均衡发展,这些都对社会的道德滑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重塑社会道德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经济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国家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但国家的文明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德就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当国家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时,首先要搞好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要将精神文明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上,否则就会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社会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道德发展明显滞后,质疑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改革开放大局,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力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四、关于社会道德滑坡的应对
1.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一方面,我国法制不健全。由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造成对违法违纪的败德者惩处力度不够。例如,对制假售假,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包括已经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上述规定可知: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者而言,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
另一方面,执法不严,执法弹性过大。司法人员、政府官员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握者,他们负有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义务。连这些社会公正的守护人都为了私利而弄虚造假,那就证实了公共权力的霉变、腐烂,社会诚信则将化为云烟。权大于法,使法律臣服于公权,整个社会就会导致出现“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的不良后果。
2.健全道德建设中的制度机制
唤醒人们的良知,养成人们的善恶道德理性,形成正确评价善恶是非的标准,仅靠道德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加强包括法制在内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
更好地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道德缺失现象。因为只有提供一套公正、健全的制度机制系统,并将基础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经法定程序予以权威化,这样才能为人们划出行为的界限,使之明确道德行为选择的合理空间,促使个体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充分考虑可能招致的利害得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3、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人而言已经过时了。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主体保留至今,这就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她贯穿古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较大的社会利益。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来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以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例,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在今天仍然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能对今天的社会道德建设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一定能找到道德建设的良方。
第三篇: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1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 道德滑坡 表现 原因 应对措施
道德是人与人价值关系的一个领域、一个层面,它主要是指人的行为对于人伦关系的意义,即:在人的一切活动中,人的思想感情、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定结构、秩序和规则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它的合理、稳定和发展。如果是这样,就被人们和社会所肯定、接受,判定是合乎道德的、善的;反之则被否定和排斥,判定是不道德或恶的。这一理解来自对道德实践的观察和描述。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一)诚信缺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
(二)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收取“药 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三)社会责任感缺失
所谓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而在当代的中国,拜金主义
3、享乐主义
4、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商品层出不穷,以权谋私、损人利己行为屡见不鲜,吸毒贩毒、赌博盗窃、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滋生蔓延,使整个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现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当前社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的主要原因: 2(一)社会转型太快,道德体系建设没有跟上。人们对突如其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没有做好 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繁荣”的局面,表现出 一种本能的接受,而不是主动“拿来。社会转型之快,一时让人们难以适应。人们久已习惯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和信念、善恶标准都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而新的观念和标准究竟是什么,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混淆甚至颠倒了。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评价混乱,道德精神迷失,中国的伦理道德状况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二)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导致对精神追求淡漠,社会出现贬抑精神价值5倾向。党强调物质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在社会上长期存在一手软一手硬。在改革开放以后,已经开始了对追求物质利益公开的鼓励与倡导,相比以前“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无形中引导了努力方向,社会中出现贬抑精神价值追求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缺乏法律观念。在中国,人们把法律看得很轻,把势力、权力和关系看得很重。关系叫路子,也叫门路。关系多的人,叫做“路子野”、“门路广”。在我国社会,违法行为常常不被看作危险和耻辱,反被看作有能力有办法。至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不法之徒,桌子底下就搞定了,不必遵循规章制度。法律的权威不立,秩序就大乱,自有人乱中取利,更多的人是在乱中失利,严重的失去生存条件。(四)诚信缺失,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奶粉里掺三聚氰胺,油条里面掺洗衣粉,炒菜用地沟油,油炸食品里含苏丹红,猪肉里面注水,用瘦肉精,上大学冒名顶替,传销诈骗成风,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不计其数。这些无论哪一个都能让人感到很无奈甚至很受伤。还有些人大力提倡狼文化,叫人如何凶狠,如何使计谋算计别人。如此这般,别的社会是越来越诚信,我们的社会是越来越不诚信,社会诚信度像山体滑坡一样,一泻千里。
(五)经济发展对德育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道德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占有主导地位。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道德教育带来较大冲击。对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准备不足、学校教育滞后、家庭教育单
一、社会道德教育偏弱等是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如:学校德育教育滞后是导致”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②家庭德育教育的单一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社会德育教育主流的无力直接影响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经济发展对德育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等。
(六)腐败问题导致导向偏差。当前,腐败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给整体的干部形象蒙上一层阴影。就是这一小撮人,没有起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严重败坏了整个公务员队伍。此外,官员作风不正,还极易引起群众的仿效,带坏民风,或者有些群众为达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奉承迎合,形成社会风气败坏。
(七)网络推波助澜。虽然网络文化活跃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文化的价值内涵,但不可否认,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严重,它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消解和颠覆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网络文化以空前的渗透力消解着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念,轻者造成传统文化的失落、人们精神的困惑与迷茫,重者导致个人主义、物欲主义泛滥成灾甚至网络犯罪的日益严重。
(八)此外,从历史追述历史渊源,中国人的道德状况演变至今日,是由来已久的,它的开始可以追溯到一个半世纪之前。从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以来,支撑着中国人精神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迅速崩溃。随国门洞开而来的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逐渐侵入古老中国的肌体。在这种优势文明的冲击之下,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掀起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波对自己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激烈批判——他们把山河破碎的耻辱归因于祖先的精神遗产,这种片面而偏激的从文化上追寻失败原因的思维方式和彻底反叛的姿态本身就注定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衰落的命运。
(九)信仰缺失不失为我国道德滑坡的一个原因。宗教活动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在约束人们的行为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单纯的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信仰约束力不够,许多人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而且本身缺少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
二、重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道德体系的几点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困境,我们应该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完善我国的道德建设,使之适应我们面临的经济建设,改善民众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们在其中生活的更加幸福、和谐。为此,有以下建议:
(一)合理扬弃我国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之魂,我们民族精神的脊梁。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我们民族所看重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崇礼重义的仁爱精神、诚实守信的践行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民族精神,这些都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舍弃掉。它依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的核心。所以,重新构建我们的道德体系,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体系。
(二)理顺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好多认为,人心不古的人们,把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认为是市场经济的逐利特性导致了人们道德标准混乱与水平下降。从实践上看,恰恰是当前反市场经济行为是造成不道德和不良风气的重要原因。真正的市场经济是公正的、平等的、自由的、法治的、有秩序的,它不允许坑蒙拐骗,也不允许钻法律空子,从而对道德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适当把一部分道德问题纳入法律范畴。新加坡环境一直为国外游人所称道,可最早时候并不这样。通过法律措施,对一些违反公德的行为严惩不殆,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新加坡罚款项目名目繁多,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领域。道德先于法律的产生而产生,是因为国家产生的时间较晚。加上现代成文法律产生之后,违反法律的行为受到社会强制力制裁,而违背道德的行为则没有机构或个人可以运用强制力进行制裁这一事实,造成了道德规范发挥作用不依赖于强制力的假象。
(四)加强德育教育。学校、家庭应该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重视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纳入教育测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呼吁全社会重视德育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五)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国家政治的完善。必须看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出现有更深刻的内因,那就是国家的体制和法治方面还不够完善。从本质上看,道德、伦理和政治体制、法制是一样的,即都是规范、约束和调节人的行为,区别在于后者是硬性的,前者是软性的。如果国家体制完备,法治健全(不仅是在条文上,更要紧的是在实际的操作上和执行上),必然会促成社会风气的好转与民众道德水平的提高,反之亦然。总之,目前我们所处的道德环境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某些令人心痛的道德沦丧现象影响到了社会和谐。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利于我们去努力想办法,改善我们的道德环境,构建适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道德体系,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更加幸福和谐。同样我们应该看到,道德、伦理、信仰等精神方面问题的存在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其改善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何况以中国国家之大,人口之众多,又处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之中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格局之下。所以,重建一个道德中国需要从国家到社会,从干部到民众多方面的长期的持续努力。
注解:
1、道德滑坡: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功利等为人所鄙弃的落后道德有了市场,且正影响着年轻一代,我们把这种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并影响人们行为的道德退化统称为道德滑坡现象。
2、社会责任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
3、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4、享乐主义:享乐主义(Hedonism)又叫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是一个哲学思想,认为享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词语的来源是希腊语的“pleasure”。享乐主义是所有动作皆可被一个人会产生的享受与痛楚所决定,力求将享乐与痛苦的距差增至最大。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总理在《讲真话 察实情——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
[2] 李广泽.试论市场经济与道德滑坡.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3]张周英.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理论教研交流.[4]李萍。中国道德调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5]丁丁。陶行知教育思想12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6]苗相甫,杨浩文。道德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张世杰。道德与人生[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转、[8]道德滑坡的原因 段拥军 学术月刊
[9]浅析中国当前党德滑坡原因 魏冬 刘小平
第四篇:浅析当前道德滑坡现象
学号:
课程论文
浅析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学院(系):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浅析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道德作为社会的凝聚力却出现了滑坡现象,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至于出现了道德沦丧、观念模糊、信仰危机等一些列人格扭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深究,找出解决问题对策。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综合概括了产生滑坡现象的原因,并试图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给重建道德找到一条有效的路径。
关键字:道德滑坡
道德建设
价值观
一、道德滑坡现状
当前一系列“道德滑坡”现象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道德建设问题。“道德”成为如今论坛上的热门话题。当硫酸泼向无助的黑熊,当枪弹射向无辜的教师,当汽油浇向熟睡的流浪者,当因学习上的分歧而掐死同窗,当因一句骂人的话而去投毒,当好心车主扶起摔倒的老奶奶被敲诈,当18位路人无视躺在路边濒临死亡的小女孩的时候,每个人们的处境都处于危险中,正是这种潜在危险使得众多的“旁观者”走向前台来关心道德建设的问题。
我国道德水平下滑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3]:第一,家庭道德伦理关系改变而带来的矛盾与冲突。第二,职业道德陷入了没有精神支柱的泥潭。第三,社会公德开始失去平衡。第四,腐败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人们在探讨“道德滑坡”的原因时,往往把责任大多推向学校,认为学校是道德教育的课堂,道德下滑应归结为学校教育的失误。不可否认,学校在道德教育上负有重任,但社会与家庭对道德教育也责无旁贷。道德滑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某一方面的原因。
二、道德滑坡原因分析[4]
随着时代进步而出现道德观念的变迁是必然的,但一些“保守”的人认为,这是世风日下,出现“道德滑坡”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们不能说每次道德观念的变化都值得肯定,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道德观念是向着更进步、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的。因此,道德滑坡不是指道德观念的滑坡,而指道德实践的滑坡。人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在具体行动上发生了变化,也就是道德实践方面滑坡了。本文认为道德滑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阐释:
(一)价值观出现“错位”[2]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所持的根本观点,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的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偏差,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集体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拜权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和利己主义价值观。我国一贯倡导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生活中,连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党政领导干部都难以实现,结果各阶层、各社会团体的一些成员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这是与价值观“错位”紧密相联。由于错误的价值观即拜金主义、拜权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泛滥成灾,使一些人开始觉得苦恼、迷惘、困惑、无所适从,当受到利欲引诱时,就极容易接受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价值观的错位”。“价值观的错位”势必引起“道德滑坡”。
(二)法制建设滞后,使得人们的思想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一个社会中,法律是作为道德底线而存在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封建的道德和法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解放后,社会主义法制虽得到发展,但是在‘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几乎全部遭到破坏,而新的伦理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这导致了整个社会思想的大动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传入,给本来就很迷茫的中国人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在整个社会中,由于法制建设滞后,一些物欲分子钻法律空子,无视传统的道德理念,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滞后和政治思想教育乏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而大加批判,所以实行市场经济以后,理论界更多的是探讨市场经济在我国实行的合理性,企图使人们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制,道德等要求不及时,造成法制,道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一些人错误的认为集体主义是计划经济产物,市场经济呼唤地是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派生出来的腐朽落后价值观的冲击,使政治思想理论教育面临严重困境:理论与现实联系不上来,被少数人认为是“误入歧途”的教条。同时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经济地位弱化,使部分政治思想工作者心灰意冷,而淡漠人生。
(四)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方面的缺陷,使很多学生不能正视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考试分数成为其优劣地决定性标准。
这给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首先在精神上是一种打击,让他们片面地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社会人。同时学校的管理模式过于重视成绩优秀的学生,此外,部分老师对学生有种偏激态度,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社会要不要我们都无所谓”的思维。此外,孩子们的家庭不能及时与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父母更多的是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最鲜明事例就是外出打工父母的留守儿童,他们很多不能够在一个良好环境下学习成长,他们的心理会出现偏差,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是整个社会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成长,因此,应当重视教育问题。
三、道德重建思考
本文认为要有效的抑制道德滑坡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构建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都应当辨证唯物的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我们不能将外来文化拒之门外,而应该吸取外来先进成果,例如先进管理模式、先进管理经验等。同时,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认为我们地传统文化是糟粕,而是应该研究、挖掘其中精华,让它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当今,怎样让传统中华文明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让西方一些先进思想能够与我们传统的伦理思想相结合,并促进社会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当前,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只要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能对人性恶的方面起约束作用,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范,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我们服务。
(二)提高对市场经济驾驭能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东西都贴上了商品的烙印。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对市场驾驭除了熟悉全球化下WTO各种规范、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和为市场营造一个良好投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怎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只有切实的解决好人民的根本问题,才可以使整个社会得到稳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才会有一个根本、稳定的前提条件。但是在提高市场驾驭能力同时,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建设也必须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首先,我们要对现阶段道德规范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区别有清晰的认识,要认清我们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要实事求是,而不应该将共产主义道德强加于现在这个生产力水平下人民的心中,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进入共产主义地物质前提。
(三)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在社会中得到实施,特别是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要把上层建筑做好,它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社会向健康地方向发展。最后,要正确区分道德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道德属于社会的意识范畴,而市场则属于经济的范畴,但目前我们的现实是对这两个范畴没有正确的区分,由此导致了社会混乱,把社会范畴纳入了经济领域,把人当成经济的动物,使这个社会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外,所有亲情、友情都变得黯淡无光。
(四)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使国民地素质得到面提高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地方向,我们地社会最终会走向以提高劳动者地素质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地轨道上来。因此,在教育中,重要的是怎么样去改进现今教育存在地弊端,让人性在教育中得到健康全面自由地发展。我国主要是要根除教育的腐败,更新教育的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根除腐败这方面,主要的是要让其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限制教育系统中腐败现象;在更新教育观念中,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中地其他领域,如企事业单位等等,特别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以提高全民族地综合素质[1]。
四、结语[5]
总之,当今道德滑坡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小农的思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这也直接影响着道德发展。更有人为的原因,比如教育、生活、法制、社会等方面的不健全也是形成道德滑坡的重要因素。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已经发生的一切,并搞清楚以后道德发展方向。由于道德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就得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处理现在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对策,并使之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让道德滑坡从源头上得到根治。只有这样,人性才能得到进一步解放,我们的社会才能得到更为和谐发展。
[1]张宇.对当前道德滑坡的认识与思考[J].六盘水师专学报,1996(2).[2]孟秋菊.简论“道德滑坡”[J].川东学刊, 1998(8).[3] 李期.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滑坡与道德重建[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2).[4]孙立平.道德滑坡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9).[5] 汪文娟 孔庆为.当今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对策研究[J].传承2009(12).
第五篇: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 道德滑坡 表现 原因 应对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全国上下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的失衡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导致了某些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都在调整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发展尚不完善,加之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够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道德缺失为例,“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老酸奶事件”等等一系列企业的道德缺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国人的心理极限。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了。2.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收取“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与罪犯暗中勾结、“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 所谓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而在当代的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商品层出不穷,以权谋私、损人利己行为屡见不鲜,吸毒贩毒、赌博盗窃、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滋生蔓延,使整个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现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
1.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引发了社会道德滑坡。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使得不少投机分子视社会道德而不顾,利欲熏心地追求金钱而忽视道德规范,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不顾他人、自私自利的风气,引发了社会道德的滑坡。
2.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由于中国对外开放和当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迅速的席卷中国。不少人对西方的思想文化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不分良莠一味的接纳吸收,接受了西方不良思想,助长了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
3.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当代中国,很难多个人、企业、地区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只重视GDP的片面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只重视小区域的经济增长而忽视整体的均衡发展,这些都对社会的道德滑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重塑社会道德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经济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国家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但国家的文明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德就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当国家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时,首先要搞好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要将精神文明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上,否则就会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社会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道德发展明显滞后,质疑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改革开放大局,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力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四、关于社会道德滑坡的应对 1.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一方面,我国法制不健全。由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造成对违法违纪的败德者惩处力度不够。例如,对制假售假,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包括已经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上述规定可知: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者而言,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
另一方面,执法不严,执法弹性过大。司法人员、政府官员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握者,他们负有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义务。连这些社会公正的守护人都为了私利而弄虚造假,那就证实了公共权力的霉变、腐烂,社会诚信则将化为云烟。权大于法,使法律臣服于公权,整个社会就会导致出现“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的不良后果。2.健全道德建设中的制度机制 唤醒人们的良知,养成人们的善恶道德理性,形成正确评价善恶是非的标准,仅靠道德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加强包括法制在内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
更好地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道德缺失现象。因为只有提供一套公正、健全的制度机制系统,并将基础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经法定程序予以权威化,这样才能为人们划出行为的界限,使之明确道德行为选择的合理空间,促使个体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充分考虑可能招致的利害得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3、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人而言已经过时了。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主体保留至今,这就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她贯穿古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较大的社会利益。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来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以先秦诸子的思想为例,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在今天仍然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能对今天的社会道德建设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一定能找到道德建设的良方。
公民道德建设:解决社会道德困境的突破口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陈慧瑞
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要求的反映,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方方面面,具有使社会保持良好秩序和营造高尚社会风尚的重要功能。社会主义道德是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质要求的反映,它广泛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道德滑坡现象也出现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网络道德、青少年道德、共产党员道德、公民道德等的方方面面。
一、价值选择的谬误:道德困境产生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号召“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强调要“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必须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努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的道德建设作出的估计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是进步的,表现为公民总体道德水平有所提高,公民对党和政府在加强道德建设方面的努力有较强的认同感,公民的责任意识、维权意识大大增强。这些成就表明道德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正视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具体表现为:
(1)公民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化。由于公民生活实践、受教育程度等不同,价值取向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们自然会首先关注那些能够带来显性功效的生活价值,如金钱价值等,并相应地弱化对精神价值、信 仰价值等的追求,制约了精神生活的发展;又由于现阶段人们的价值选择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易受社会潮流和时尚的左右,多数人往往用经济活动的价值观来衡量生活价值和道德价值,有人甚至把金钱和财富价值作为评价生活意义的最重要参数,严重影响了公民道德建设。
(2)理想与信仰缺乏引导。
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物的依赖性在不断膨胀,欲望也在不断地强化,现代人功利性的逐利心态几乎弥漫整个社会,社会成员潜意识地变得实际、功利,过分的物欲追求必然导致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忽略,淡化或放弃对理想和信仰价值的追求,对理想的理解趋于务实和功利,理想对个人生活的激励作用被庸俗地实用化,一些人没有任何信仰,与此相关体现理想和信仰价值的道德对一般民众精神生活的影响呈弱化趋势,政府、主流媒体对理想与价值的重视与引导程度远远不够,虽然现实中宣传了大量的英雄和模范人物典型,但英雄和模范人物的事迹和品德对人们的激励和教育作用却不明显。(3)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难以落到实处。
虽然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协调发展,又提出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可是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贯彻得总是不尽如人意,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的发展、财政的增收、基础设施等能体现形象和政绩的建设,而对于公民道德建设往往只仅仅强调而已。
(4)公民对现代道德观缺乏主动自觉的认同感。目前现代公民道德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并未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带有被动服从的色彩,不能自觉地把自身融于公民道德建设之中,不能主动地关心公民道德事务,因而,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协调公民道德关系的伦理共识尚未形成。
基于多元文化中价值抉择的广度和深度,广大人民由于在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塑造中的差异性而导致了公民道德程度的层次不齐。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转轨,构建在社会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德观念也出现了新的特征,因此把握新时期道德内涵的新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能有效的来遏制道德滑坡现象,提高公民的素质和自我价值抉择的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提高公民道德的思想基础
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道德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之上架构社会基本运作关系及其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规范性、调节性的价值规范。社会转型期,面临诸多的道德问题,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加强公民的思想建设,为此要切实达到加强公民道德的目的,我们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必须坚特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道德建设的基础。共产主义道德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人性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从而道德信仰便坚实有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正确地解释道德现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人的学说、历史规律的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学说,等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科学地说明了道德的来源,本质,社会功能.并确立了系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必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的是塑造人,塑造崇高的理想人格。道德评价有三种类型:道德褒扬;道德许可;道德遣责。过去我们偏重于道德许可范围内的宣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些宣传当然有一定的必要,但决不宜过份渲染.致使无形之中把道德许可误为道德褒扬,从而忘记崇高理想人格的树立。事实证明,其结果是雷锋精神再见不到了,先进模范被怀疑,奚落嘲弄。我们的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想人格立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伙献身的巨大热情和积极性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高尚灼革命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树立理想人格仅仅是道德建设的一个方面,确切地说只是达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目的的一个手段。我们的目的是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教育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走在向善的大道上,从而醇化社会风气,这就要求广播、出版、电影电视等部门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主,杜绝一切不健康的作品流传扩散,多出一些崇高优美的作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发挥好文学艺术作品的道德教育功能,这对广大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3)改造传统道德,正确对待西方道德。道德建设既需要建设一个良好的适
内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同时也需要道德改善其自身。道德建设是这两者的统一。如果说加强党的建设;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是改造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那么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础,则是道德内在本身建设所要求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同时,道德建设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基础,又要吸收一切古今中外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丰满厚实,成为具有中国待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因此道德建设就面临着吸取中国传统道德和西方(及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批判摈弃其不良因素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