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成才的深层思考

时间:2019-05-13 14:5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成才的深层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成才的深层思考》。

第一篇: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成才的深层思考

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成才的深层思考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社会变革的每一个发展变化,都需要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各种各样的人才。面对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人才更成为第一生产力,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竞争的主动权。可以说,拥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关系到一个国

家能不能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而一支高素质的女性人才队伍更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讲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女性成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女性成才是指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与男性同样或高于男性的成就。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女性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妇女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仅离不开妇女的广泛参与,而且离不开女性高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积极参与,重视女性人才的开发利用,造就适应社会形势、适应未来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跨世纪女性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从总体而言,女性成才情况并不比男性差,在某些行业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但管理层越高、专业技术职称越高,女性就越少,尤其是女性参政的比例更偏低。根据联合国议会联盟在国际互联网1月25日公布的数据,中国女人大代表比例在国际上排列的名次从1994年的第12名连续下降到的第24名。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庭》一书中,极为深刻而又精辟的表达了女性成才与社会进步的天然关系:“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妇女的素质。”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及现代化的程度和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讲,必须以女性素质的提高、女性成才的进程为尺度。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出来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尤需加快女性成才的进程。

影响女性成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进入二十一世纪,女性成才不再是单纯的女性自身问题,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社会客观环境和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成才之路,具体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化环境对女性成才的认知偏见等外部因素以及女性在成才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误区等内部因素。

首先是社会性别和评价标准的不平等对女性成才的影响。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家庭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这些角色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带有性别歧视的文化和传统,“男尊女卑”这种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不仅融进了普通人的头脑,更重要是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而进入社会制度和社会安排之中。人类的性别角色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文化的人工产物。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文明却赐给它的缔造者不同的命运。人们因性别决定社会分工、工作待遇及行为方式,男性总是比女性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掌握更多的权力。这种社会性别歧视尽管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存在方式、表现形式不同,但却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可以是个体的或群体的行为,也可以是社会性的、体制性的国家行为,形成系统的、结构性的歧视。它不仅影响着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评判,而且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女性成才的进程。

第二是多元化市场机制发展对女性成才的影响。解放以来,中国妇女地位在总体上有很大提高,女人能顶半边天,这不仅是主导舆论中的一种呼声,也是一种逐渐实现着的社会现实。进入转型时期,女性享有的社会地位和各种权利的外在保证,在利益驱动的经济社会中逐渐失落,而部分女性群体由于整体素质的相对欠缺,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社会要求就会产生无所适从的迷茫和失落,进而失去自身的目标追求,也就谈不上女性成才了。

第三,缺少自信和较低的成就动机是影响女性成才的内部因素。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时至今日,不少女性对自身的认识还是认同“女人天生不如男”、“男主外,女主内”、“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等观念,这种认识带来的结果是自觉不自觉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女性自信心不足,在和男性竞争中心理压力大,还有一些女性受这种认识的影响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从一开始就考虑把自己培养成家庭主妇,从而影响了女性成才。

提高女性素质促进女性成才需要政府、社会和女性自身的共同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妇女把自身发展纳入社会发展主流,通过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全面参与活动,积极投身社会、改造社

第二篇:检察机关女性成才的理性思考

检察机关女性成才的理性思考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社会变革的每一个发展变化,都需要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人才更成为第一生产力,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竞争的主动权。这样的时代,为每一个人搭建了塑造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平台。在检察领域也不例外。

一、现代社会,女性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女性成才是指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显著成绩并得到社会的公认。品质好、知识优、能力强、业绩显是“成才”的最基本的标准和尺度。女性以独立的人格身份迈入社会舞台是经历了一个阵痛过程的,从中国古代先人感谓“唯女子与小

人难养也”到开国领袖毛泽东指出“中国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从西方哲人发出“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到共产主义奠基人马克思总结历史发展,断言“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女性以自身的作为和奋斗融入到了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历史步入二十一世纪,作为女性,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更应感到幸运和骄傲。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主宰世界的大变革时代它以数字化信息革命为推动力量,经济挂帅,资讯与科技并重,靠体力、靠冒险、靠勇气支撑主体地位的男性优势已不复存在,知识与才能成为人才的最重要标准。这对于以知识作为工作的根基而又不断学习的女性来说是绝好的机遇和条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提倡男女平等的时代。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夫唱妇随的封建传统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正在成为过去。职业女性

所渴望的,不仅仅是“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的赞誉,我们所追求的是“以素质求平等,以贡献求地位。”我们所处的时代更是一个女性可以自由择业并能够成为百行尖兵的时代。花木兰从军女扮男装成为历史佳话,女性公堂断案在古近代史上却史无前例。就在十几年前,女性成为政法单位的带头人似乎无法想象,也难以实现。跨世纪的今天,这已经不再成为新鲜的话题。况且,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典型: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马先兰、全国优秀工作者孙桂华、全省政法战线学习的榜样张会杰,优秀公诉人、办案能手、拔尖人才的队伍中也不乏女性佼佼者。全省各个岗位上工作的女检察官们在榜样的带动下,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超越自我,女性成才不再遥远

时代的进步虽然给女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仍有不少障碍摆在我们面前,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心 的,有根深蒂固观念影响的,也有现代社会再生的。我们职业女性必须敢于面对现实,面对真实的自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实现成才道路上的自我超越。

一是正视女检察官队伍的现状。在检察事业深化发展的今天,女检察官成为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数量上看,不可小视。以牡丹江为例,全市有检察干警人,其中女检察官人,占干警总数的五分之一。从分布上看,遍布各个岗位。有市院纪检书记、基层检察长、基层副检察长、科长,也有默默无闻在书记员和服务性岗位工作的人员。从能力上看,表现突出者不在少数。在女性队伍中,有人学习不忘工作化,参加了研究生学习,有人坚持理论和实践同步提高,取得本科学历,有人追求政治荣誉成为共产主义先锋队的一分子。她们将知识融入到工作实践中,靠才能的发挥和工作贡献被各级组织、广大干警和社会各界所肯定。每年的岗位

能手、拔尖人才的评比中,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记功奖励表彰的大会上,会看到女检察官披红带花的身影;岗位竞聘的展示上,女性全然不逊于男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女性撑起了检察事业的半边天。

在看到检察队伍中女性主流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女性在职务的体现上呈现底宽上尖的金字塔状,越向高层次,女性的比例就越小;有相当一部分女干警自我定位不高,稍有取得就很满足;有的女干警对自身价值认识不到位,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滞后于工作的需要;有的女干警就是把工作看成谋生的饭碗,不求多干也不求干好,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影响到女性的整体形象乃至发展。例如上级组织对女性成才的期望值降低;在进人时同等条件下男生是唯一的选择;将女性放在重要岗位时领导要格外的三思而后行;女权运动者要不断呼吁以防女性参政率越

来越低。列宁曾经指出:工人的解放是工人自己的事情,女工的解放也只能是女工自己的事情。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们女检察官也同样要靠自己成为“人才榜”上的一员。首先,要有一个成就动机,渴望成才和成功,有了内动力,工作才会有激情,才可能不断地追求自我超越。其次,要与时俱进不断“充电”,有内涵,有过硬的工作本领,只有这样,在工作岗位上才可能做到游刃有余并在男性居多的领域里脱颖而出。再次,要敢于展示自己,不要被封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也不要被不公正的社会舆论所左右,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亮出你的风采,做出你的业绩。

二是正视自身能力的优劣。在男女平等的国策下,我们也必须看到男女不同的一面。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有他优势的一面,例如体力占先、意志坚定、独立性强、情感外露、决策果断,兴趣广泛。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遇事冷静,思考周密,直觉敏锐,情感真挚,极富

爱心,善于倾听,形象思维强,表达能力占先。我们女性应当清醒地认识自我,面对客观,扬女性之长,补女性之短。检察工作的每一个岗位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而且“行行出状元”。在选择岗位时我们要力求找准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那一个“点”,不盲从,不硬拼,只有这样,我们岗位成才的机率才更大。此外,在呼吁女性成才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女性个体上的差异。成长环境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发展机遇的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使女性自我定位也不同,有人视工作为支柱,乐此不疲,有人视工作为负担,甘当他人的附属品。我们不能将千姿百态的女性需求格式化为一种模式,女性需求的多样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要认知和尊重。

三是正视社会评价标准的不平等。社会对于男人和女人的评价标准存在极大差异,这种不同的标准不仅决定着社会对于男女两性不同的价值判断,也影

响着两性自身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束缚着妇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一个男性来说,如果他只是承担社会工作、追求事业,就是一个好男人。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仅仅如此还不够,职业女性必须同时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家庭的责任。要做好母亲,培养好孩子,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做好女儿,赡养好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享受生活;要做好妻子,扶持好丈夫,使他在社会上体现人生价值享受事业成功的快乐。也就是说,社会对男人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对女人则是双重的。这无疑使妇女人生负荷大大超过男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也不能因为自我而抛弃其中任何一项责任。怎么办?那就是多一些付出少索取,多一些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多一些高效率化解工作和生活的矛盾。

三、完善自己,女性让自己美起来

作为中国当代职业女性,只是事业上的强者我认为并不成功,“兼顾型”的

人生、统一型的形象是社会更会认同的,并会有助于女性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一是既要注重内在修养,又要注意外在形象。每一个女性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内在气质、品味、修养的塑造彰显女性的可爱。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修饰打扮。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要在着装、发型、美容、化妆等方面注意适当美化和修饰,从而使别人觉得你每天都很亮丽。总之,女性内在的美是永恒的,而外在美也不容忽视,这是女性形象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二是既要有现代意识,又要有传统美感。一个现代女性要有现代意识、开放意识,要善于接受现代社会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潮流,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又要保持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如尊敬老人、勤俭持家、贤惠善良等。这是开放与传统统一。

三是既要有事业心,又要当好贤妻良母。一个女性的事业心越强,在事业

上取得成就越大,则她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但同时也要照顾家庭、照顾孩子、丈夫和老人,不管社会步入到哪个世纪,这仍然是我们女性人生的本味这是事业与家庭统一。

四是既要贤惠温柔,又要自信坚强。女性温柔在性格上体现是善良、同情心和伟大的母爱,在外貌形体上体现是柔和微笑的脸、友好亲切的眼光、得体文雅的举止,在为人处世上体现的是温和体贴、善解人意。然而,光有温柔不行,还要自信自立、自强不息,才能承受住家庭与事业的双副重担,这是温柔与刚强的统一。

五是既要忙有成果,又要闲有情趣。作为女性,要把我们的爱心、热情、责任、时间、精力奉献给家人,奉献给事业,奉献给社会,但同时也要学会忙里偷闲,善待人生,富有情趣,活出自我。这是奉献与自爱的统一。

第三篇:社会转型期道德滑坡现象思考

社会转型期国人道德滑坡现象之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社会也进入转型期。在此期间,社会的道德环境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恶化,人心不古的叹惜声不绝于耳。当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社会道德水平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道德建设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当前社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转型太快,道德体系建设没有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引起人们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中国人传统的义利观、效率观中包含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比如“君子言义不言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人际和谐不重工作效率。谋人胜于谋事等观念受到挑战,逐步被淘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开始逐步确立,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开拓创新、平等竞争、讲求效率、珍惜时间、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社会转型之快,一时让人们难以适应。人们久已习惯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和信念、善恶标准都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而新的观念和标准究竟是什么,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混淆甚至颠倒了。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评价混乱,道德精神迷失,中国的伦理道德状况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二)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导致对精神追求淡漠,社会出现贬抑精神价值倾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追求利益,并没有错。但往往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党强调物质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在社会上长期存在一手软一手硬。在改革开放以后,已经开始了对追求物质利益公开的鼓励与倡导,相比以前“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以前是精神的追求比重过大了,就是当年的大跃进,也主要是精神层面的,现实中以失败而告终。可改革开放之后变了,不是越穷越光荣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无形中引导了努力方向,社会中出现贬抑精神价值追求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诚信缺失,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奶粉里掺三聚氰胺,油条里面掺洗衣粉,炒菜用地沟油,油炸食品里含苏丹红,猪肉里面注水,用瘦肉精,上大学冒名顶替,见死不救屡见不鲜,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不计其数。这些无论哪一个都能让人感到很无奈甚至很受伤。

其中,政府部门一些公众事件处理不当引起了百姓对政府的严重不满,造成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比如云南晋宁县的“躲猫猫”事件中看守所的声明、杭州“5·7”飙车案中交警的速度通报等,都是不负责任的推辞与掩盖。这些都造成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一些企业甚至是知名大企业的造假行为,比如三鹿集团的毒奶粉,给许多的家庭造成了不幸。这种不诚信行为直接导致了三鹿的破产,但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民众对企业生产行为的不信任。社会上的诈骗成风,不计其数的人们上当受骗,结果就是人们以邻为壑,造成人们之间的互不信任。

(四)腐败问题导致导向偏差。当前,腐败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给整体的干部形象蒙上一层阴影。此外,官员作风不正,还极易引起群众的仿效,带坏民风,或者有些群众为达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奉承迎合,形成社会风气败坏。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观念,官员对于群众的教育,不

在乎你能讲多少马列主义的大道理,而在乎你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对干部的标准和要求,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五)网络推波助澜。在一个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注重物欲和功利化的时代,网络与电脑也越来越以其自由、便捷、隐秘渗透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然网络文化活跃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文化的价值内涵,但不可否认,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甚至严重,它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消解和颠覆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网络文化以空前的渗透力消解着当代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念,轻者造成传统文化的失落、人们精神的困惑与迷茫,重者导致个人主义、物欲主义泛滥成灾甚至网络犯罪的日益严重。

重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道德体系的几点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困境,我们应该去完善我们的道德建设,使之适应我们面临的经济建设,改善民众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们在其中生活的更加幸福、和谐。为此,有以下建议。

(一)合理扬弃我国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之魂,我们民族精神的脊梁。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我们民族所看重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崇礼重义的仁爱精神、诚实守信的践行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民族精神,这些都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舍弃掉。它依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的核心。所以,重新构建我们的道德体系,不要一味地去拿来主义,多弘扬我们许多优秀的东西。

(二)理顺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好多认为人心不古的人们,把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认为是市场经济的逐利特性导致了人们道德标准混乱与水平下降。从实践上看,恰恰是当前反市场经济行为是造成不道德和不良风气的重要原因。真正的市场经济是公正的、平等的、自由的、法治的、有秩序的,它不允许坑蒙拐骗,也不允许钻法律空子,从而对道德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适当把一部分道德问题纳入法律范畴。新加坡环境一直为国外游人所称道,可最早时候并不这样。通过法律措施,对一些违反公德的行为严惩不殆,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新加坡罚款项目名目繁多,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罚出来的。通过这样的道德问题法治化,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国家的道德水平,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很好的经验。

另外,作为教师,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我们理应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良好道德品质。

总之,目前我们所处的道德环境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利于我们去努力想办法,改善我们的道德环境,构建适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道德体系,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更加幸福和谐。

第四篇:女性成才与女性参政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女性人才辈出,女性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然而,同男性相比,我国女性人才仍远远少于男性,女性参政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较大差距。本文仅就女性成才与女性参政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女性成才是女性参政的前提

女性成才,是参政议政的前提和保证,而女性参政,又是女性成才的标志和体现。我们不能抛开女性成才这个前提去空谈女性参政,只有女性具备了参政的基本素质和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才有资格有本领去参政议政。

女性参政,是指女性参与政治决策和政务管理的活动,它通过直接与间接的两种形式而实现。女性自身素质是女性参政的先决条件,否则,女性从政则是一句空话。首先,女性参政是一种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活动,它要求真正掌握和运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从而达到不仅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的参政。而掌握和运用法律上赋予的权力,则需要广大妇女具有较强的与之相适应的能力。事实上,女性获得参政权,仅仅是在法律上得到了保证,只有当女性真正懂得了并掌握了这些权力,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实施和运用了这些权力,才是真正的妇女参政。而实现事实上的女性参政,就要求广大妇女具备参政的本领和能力,直接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有效地行政参政权。其次,女性参政是通过间接的渠道,对国家社会的事务管理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运用各种舆论媒介,发表对社会各类重大问题的见解,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也同样要求参政女性具有较强的能力与之相适应,否则怎能谈得上提出“有意义”、“有价值”和“合理化”的建议呢?作为主体化的参政是一种质的要求,要求参与者在有明确政治方向的同时,具有比较成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较全面的专门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真正达到参政议政的目的,正如一位成功的女部长所说:“就我个人来说,我主要是靠了我的才学当上部长的”。还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蔡畅、康克清、邓颖超、宋庆龄,她们无一不是凭着自己的才华,进入国家决策层的。由此可见,女性成才是女性参政的先决条件。

1、影响女性成才的障碍:

影响女性成才的障碍不外乎三方面,即社会影响、家庭制约和自我压抑。

首先,是社会的影响,它包括社会偏见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思想观念对全民族影响很深,至今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成为女性成才的一大障碍。女人从一出生就被视为“低人一等”:有的家长不让女儿上学,理由是:“长大也是人家的货”;有的高等学校招生时公开提高女性的录取分数线,限制女性的名额;有的单位认为“强女不如弱男”,不愿意接受和安排女毕业生;有的领导认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不放心把关键性的岗位交给女同志,出现了女性“上学难”、“分配难”、“提拔难”的“三难”现象,影响了女性潜在才能的发挥。

社会对女性功过是非过于苛求,阻碍了女性对事业的追求。同样是外向性人才,男同志被认为是思想解放,有开拓精神,女同志则被看成是不稳重,太张狂;同样是埋头工作,不拘小节,男同志被认为是事业心强,有进取精神,女同志则被看成是不会生活,缺乏女人味;男同志成功了,提拔晋升,社会赞许,家人高兴,成功者像进了加油站,加大“马力”向更大的成功进发,女同志成功了,则枪打出头鸟,桃色新闻纷纷出笼,偏见、非议,不良的社会舆论压抑着女性。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中伤,保护家庭免受离散,多数女性只能默默无闻,不敢在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社会制度对女性成才影响更为深远。在轻视女性,把女性当作玩物的社会里,女性完全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成才道路极为坎坷。历史上虽然也出现过班昭、李清照这样有才气的女子,但同男性人才相比,却是凤毛麟角。新中国的成立,提出了“男女平等”,一大批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女性的独立观念日益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女性人才问题,继1990年江泽民部书记阐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后,1995年他又代表我国政府向世界明确提出了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5年之间,我国颁布实施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公布了到2000年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成功地履行了联合国的国际义务。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性别意识,已经纳入决策主流。由于党和国家对女性人才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国女性人才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近几年我国女科技人员总数已达1000多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40%左右;女干部占干部总数也接近40%。现在,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的党政班子中,都有女性。这些充分显示了社会制度对女性成才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是家庭制约。中国的传统观念,一直把“男主外,女主内”作为界定家庭分工的分水岭,把女性固定在家庭主妇的角色位置上。男子重事业,女子重家庭,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男同志不料理家务,被看成是情理之中;女同志家务干少了,却被看成是“失职”。女同志既要在工作中与男同志同挑重担,又要在家庭中当贤妻良母,常常是“超负荷运转”。在农村,下地回来。男人抽烟休息,女人却得做饭、洗衣、喂猪、哄孩子。在城市,女人在八小时工作之余,也是如此。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女职工一般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平均每天为3.7个小时,休息日为7.3个小时。一些中年女性家庭负担更重,她们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顾。许多人白天忙公务,晚上干家务,一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由于家务劳动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有时间坐下来看书学习,搞智力投资,也就影响了她们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降低了她们成长的速度。

第三、是女性的自我压抑。社会因素、家庭制约是影响女性成才的外因,内因则是女性本身的自我压抑。这种自我压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卑心理重。一部分女性由于受旧观念支配,往往认为女性天生愚笨,在智力比不上男性,产生自卑心理。在工作上,女性认为自己不如男人,怀疑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的水平,不敢挑大梁、领着干,在事业上自卑。此外,在生活与工作中,一遇到阻力和困难,女性就就丧失信心,畏缩不前,没有后功和韧性,意志上自卑。

(2)依附心理强。女性总是把事业、命运、前途系在丈夫、子女身上,甘愿自我牺牲,放弃追求,事业上保丈夫、生活上保孩子,望夫得志,望子成龙,希望通过丈夫和子女的成功和体现自己的价值。只要丈夫、子女有所成就、出人头地,自己就心满意足,过份地依赖家庭。在事业上,女性企图依赖社会、单位给自己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特殊照顾,不想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更好的境遇,工作上不愿独挡一面,甘当助手和配角;企图依赖社会解决妇女地位问题,实现男女平等,而很少想到靠自己去抗争,靠自己的力量去取得平等地位。

(3)文化素质差。女性文化素质是女性择业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女性成才的基础。然而我国女性的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在我国的两亿文盲中有70%是女性,接受教育的女性升学率低于男性,从小学到大学人数递减,在小学,男女生比例为1:1,进入初中,男女生比例为5:2,到了高中,男女生比例为3:1,在大学生中,女生只占23.6%,女研究生的所占的比例更低,不到15%。很显然,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根本不能谈到女性成才与否的。

2、女性成才的途径:

女性成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既要有强大的舆论氛围,又要有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既有教育问题,又有女性自身努力问题,后者是女性成才的关键。

首先,要优化外部环境,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促进女性成才,在强化自身素质的同时,必须优化外部环境。

一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党和政府有关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宣传女性在人口再生产中的贡献,承认生育、抚育孩子所付出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使社会承认女性的劳动价值。宣传男女平等,彻底扫除重男轻女的陈腐观念,努力形成尊重女性劳动,支持女性成才的社会风尚。要宣传女性成才的典范和女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为女性“正名”,转变对女性的社会偏见。此外,还要大力宣传女性培养和选拔工作的典型,总结和推广她们的经验和作法,增强各级党组织培养和选拔女性人才的自觉性。

二是形成优越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安排上,要正视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尽可能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尽可能地予以照顾。在工作过程中,要针对女性自尊心强、害怕自己受歧视的特点,尊重女性,特别平等地对待她们,尊重她们的人格,经常为她们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要帮助和鼓励她们,使她们能充分地表现自我,激发出她们的进取信念。在她们的工作受到干扰、利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为她们仗义执言,积极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三是构筑适宜的教育环境。要抓好女性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女童的入学率,减少女童的流失和辍学,做好城乡女性的扫盲工作,提高女性的最基础教育水平。要抓好女职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女性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在培养女性高级专门人才下功夫,改变女性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所占比例过低的问题,以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为女性成才创造条件。

四是优化家务管理环境。无论是家务劳动社会化,还是社会怎样提倡男女共担家务,女性由于历史和生理的原因,都要承担较多的家务劳动,“家务劳动繁重”往往成为困扰职业女性的一大烦恼。因此,女性必须学会科学地管理家务,向管理要时间、要效率,把复杂的家务劳动简单化,用较少的时间和力气,取得较大的家务劳动效益,这必将为女性换来更多的时间,使她们有更大的可能走上成功之路。

其次,强化女性的自身素质:

第一、自强、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毅力是女性成才的内在力量。女性不仅要执着地进取,而且要有百折不回地克服来自社会、家庭、自身生理特点等种种困难的毅力,不如此,就难以做到有所作为。居里夫人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取得一点镭,整天整夜关在小屋里坚持从沥青中提炼镭。林巧稚为了献身自己所热爱的妇产科医学事业,决心终生独身。只有如此执着热爱事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成就。

第二、勤奋是女性成才的重要因素。我们承认,人的天赋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成就事业的主要条件不是天资,而是后天的勤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认为:“勤能补拙”,“一分辛苦一分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也说过:“学问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这些都精辟地揭示了成才与勤奋的关系。如果一个女性有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和良好的教育条件,但本人不勤奋,缺乏进取精神,决不能成才。反之,如果没有很好的外部条件,但女性自身能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最终也会成为人才。张海迪以她勤奋和顽强的毅力换来了知名作家、翻译家等赞誉。勤奋会创造出奇迹,勤奋能造就英才。

应当看到,女性的智力,能力并不比男性差。在今天我国全面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女性成才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大环境,每个女性都要做竞争中的强者,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克服自身的缺点,正视自己的优势,扫平成才障碍,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二、女性参政是女性成才的重要体现

女性参政状况是衡量女性解放程度、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男将女兵”不是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正常的应当是参政女性的比例与女性占总人口的比例相适应。我们不提倡“学而优则仕”,然而,参政女性首先是女性人才,只有成为人才才可能参政,这就使女性参政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女性成才的程度。

女性参政的主渠道之一是女领导干部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高层次管理。换而言之,就是有更多的女干部参与县级以上的领导工作,并且职务越高,参政的作用也就越大。做为参政女性,首先应当具备以下五方面基本素质:

一是政治素质。所谓政治素质,就是指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经验等。政治素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牢固地树立无产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能够头脑清醒,把握方向,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

二是品德素质。所谓品德素质,主要是指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的高尚或优劣。女性参政应具有这样一些品德素质: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建功立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光明正,公道正派,要维护班子的团结和统一,不搞小集团、小圈子,不搞阳奉阴违,不搞阴谋诡计,对上不吹不拍,对下不欺不压;敢于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不弄虚做假,不说大话空话,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要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要发扬民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充分走群众路线,有事同群众商量,不专横跋扈,动辄教训别人;要严于律已律亲,清正廉洁,并有较强的廉政意识,要豁达大度,能够容忍多种误解和委屈而毫无怨恨之心。

三是心理素质。所谓心理素质,不外乎知、情、意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在:要有良好的记忆,敏捷的思维。在考虑问题、讨论方案时,能够同中存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够异中求同;在工作中善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要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感情,能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排除不良外在因素的刺激和干扰,运用理智控制感情,针对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不同对象,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做到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遇到挫折不灰心,受到委屈不生气,得到奖励不自满,解决易办的事情不掉以轻心,处理棘手的难题不忧心忡忡,遇到平庸的上司不自以为高明,见到骄横的领导不低三下四。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不为困难所困,不为阻力所阻。

四是知识素质。女性参政,没有多方面的知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在知识结构上,女性人才要在参政中,使自己由专业化、单一型向多方位、综合型转变,使自己在领导才能上,由熟悉某一方面工作的“专才”向粗通各方面工作的“通才”转变。缺什么知识就充实完善什么知识。此外,还有一个知识更新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女性要自觉更新知识,力求站在新学科新知识的最前沿。

五是能力素质。所谓能力就是领导的才能或者叫本领,它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现。参政女性要完善组织协调能力,识人用人能力,预见决策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总揽全局和驾驭全局能力,独挡一面能力等等。每个人都不可能样样都能,总是各有所长,有所短。做为参政女性,应尽力扬其长,补其短,努力实现从偏能向全能的转变,尽可能由中能向高能转变。能力完善还包括借能,即某种自己不具备又难以很快形成的能力,要注意借用附近同志们的这种能力,用其所长,补己所短。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女性成才,需要更多的女性参政议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女性都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提出,党的十五大的召开等等,都为女性成才及女性参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广大女性应该抓住机遇,树立大志,加强学习,不拘泥于旧思想,摒弃封建主义旧道德的影响,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勇于改革创新,在成才之路上努力攀登,在新世纪的政治舞台上做出一番大事业,为新中国的女性谱写出辉煌的篇章。

第五篇:女性成才与女性参政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女性人才辈出,女性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然而,同男性相比,我国女性人才仍远远少于男性,女性参政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较大差距。本文仅就女性成才与女性参政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女性成才是女性参政的前提

女性成才,是参政议政的前提和保证,而女性参政,又是女性成才的标志和体现。我们不能抛开女性成才这个前提去空谈女性参政,只有女性具备了参政的基本素质和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才有资格有本领去参政议政。

女性参政,是指女性参与政治决策和政务管理的活动,它通过直接与间接的两种形式而实现。女性自身素质是女性参政的先决条件,否则,女性从政则是一句空话。首先,女性参政是一种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活动,它要求真正掌握和运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从而达到不仅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的参政。而掌握和运用法律上赋予的权力,则需要广大妇女具有较强的与之相适应的能力。事实上,女性获得参政权,仅仅是在法律上得到了保证,只有当女性真正懂得了并掌握了这些权力,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实施和运用了这些权力,才是真正的妇女参政。而实现事实上的女性参政,就要求广大妇女具备参政的本领和能力,直接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有效地行政参政权。其次,女性参政是通过间接的渠道,对国家社会的事务管理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运用各种舆论媒介,发表对社会各类重大问题的见解,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也同样要求参政女性具有较强的能力与之相适应,否则怎能谈得上提出“有意义”、“有价值”和“合理化”的建议呢?作为主体化的参政是一种质的要求,要求参与者在有明确政治方向的同时,具有比较成熟的政治思维能力和较全面的专门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真正达到参政议政的目的,正如一位成功的女部长所说:“就我个人来说,我主要是靠了我的才学当上部长的”。还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蔡畅、康克清、邓颖超、宋庆龄,她们无一不是凭着自己的才华,进入国家决策层的。由此可见,女性成才是女性参政的先决条件。

1、影响女性成才的障碍:

影响女性成才的障碍不外乎三方面,即社会影响、家庭制约和自我压抑。

首先,是社会的影响,它包括社会偏见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思想观念对全民族影响很深,至今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成为女性成才的一大障碍。女人从一出生就被视为“低人一等”:有的家长不让女儿上学,理由是:“长大也是人家的货”;有的高等学校招生时公开提高女性的录取分数线,限制女性的名额;有的单位认为“强女不如弱男”,不愿意接受和安排女毕业生;有的领导认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不放心把关键性的岗位交给女同志,出现了女性“上学难”、“分配难”、“提拔难”的“三难”现象,影响了女性潜在才能的发挥。

社会对女性功过是非过于苛求,阻碍了女性对事业的追求。同样是外向性人才,男同志被认为是思想解放,有开拓精神,女同志则被看成是不稳重,太张狂;同样是埋头工作,不拘小节,男同志被认为是事业心强,有进取精神,女同志则被看成是不会生活,缺乏女人味;男同志成功了,提拔晋升,社会赞许,家人高兴,成功者像进了加油站,加大“马力”向更大的成功进发,女同志成功了,则枪打出头鸟,桃色新闻纷纷出笼,偏见、非议,不良的社会舆论压抑着女性。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中伤,保护家庭免受离散,多数女性只能默默无闻,不敢在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社会制度对女性成才影响更为深远。在轻视女性,把女性当作玩物的社会里,女性完全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成才道路极为坎坷。历史上虽然也出现过班昭、李清照这样有才气的女子,但同男性人才相比,却是凤毛麟角。新中国的成立,提出了“男女平等”,一大批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女性的独立观念日益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女性人才问题,继1990年江泽民部书记阐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后,1995年他又代表我国政府向世界明确提出了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5年之间,我国颁布实施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公布了到XX年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成功地履行了联合国的国际义务。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性别意识,已经纳入决策主流。由于党和国家对女性人才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国女性人才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近几年我国女科技人员总数已达1000多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40%左右;女干部占干部总数也接近40%。现在,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的党政班子中,都有女性。这些充分显示了社会制度对女性成才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是家庭制约。中国的传统观念,一直把“男主外,女主内”作为界定家庭分工的分水岭,把女性固定在家庭主妇的角色位置上。男子重事业,女子重家庭,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男同志不料理家务,被看成是情理之中;女同志家务干少了,却被看成是“失职”。女同志既要在工作中与男同志同挑重担,又要在家庭中当贤妻良母,常常是“超负荷运转”。在农村,下地回来。男人抽烟休息,女人却得做饭、洗衣、喂猪、哄孩子。在城市,女人在八小时工作之余,也是如此。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女职工一般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平均每天为3.7个小时,休息日为7.3个小时。一些中年女性家庭负担更重,她们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顾。许多人白天忙公务,晚上干家务,一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由于家务劳动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有时间坐下来看书学习,搞智力投资,也就影响了她们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降低了她们成长的速度。

第三、是女性的自我压抑。社会因素、家庭制约是影响女性成才的外因,内因则是女性本身的自我压抑。这种自我压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卑心理重。一部分女性由于受旧观念支配,往往认为女性天生愚笨,在智力比不上男性,产生自卑心理。在工作上,女性认为自己不如男人,怀疑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的水平,不敢挑大梁、领着干,在事业上自卑。此外,在生活与工作中,一遇到阻力和困难,女性就就丧失信心,畏缩不前,没有后功和韧性,意志上自卑。

(2)依附心理强。女性总是把事业、命运、前途系在丈夫、子女身上,甘愿自我牺牲,放弃追求,事业上保丈夫、生活上保孩子,望夫得志,望子成龙,希望通过丈夫和子女的成功和体现自己的价值。只要丈夫、子女有所成就、出人头地,自己就心满意足,过份地依赖家庭。在事业上,女性企图依赖社会、单位给自己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特殊照顾,不想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更好的境遇,工作上不愿独挡一面,甘当助手和配角;企图依赖社会解决妇女地位问题,实现男女平等,而很少想到靠自己去抗争,靠自己的力量去取得平等地位。

(3)文化素质差。女性文化素质是女性择业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女性成才的基础。然而我国女性的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在我国的两亿文盲中有70%是女性,接受教育的女性升学率低于男性,从小学到大学人数递减,在小学,男女生比例为1:1,进入初中,男女生比例为5:2,到了高中,男女生比例为3:1,在大学生中,女生只占23.6%,女研究生的所占的比例更低,不到15%。很显然,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根本不能谈到女性成才与否的。

2、女性成才的途径:

女性成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既要有强大的舆论氛围,又要有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既有教育问题,又有女性自身努力问题,后者是女性成才的关键。

首先,要优化外部环境,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促进女性成才,在强化自身素质的同时,必须优化外部环境。

一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党和政府有关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宣传女性在人口再生产中的贡献,承认生育、抚育孩子所付出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使社会承认女性的劳动价值。宣传男女平等,彻底扫除重男轻女的陈腐观念,努力形成尊重女性劳动,支持女性成才的社会风尚。要宣传女性成才的典范和女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为女性“正名”,转变对女性的社会偏见。此外,还要大力宣传女性培养和选拔工作的典型,总结和推广她们的经验和作法,增强各级党组织培养和选拔女性人才的自觉性。

二是形成优越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安排上,要正视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尽可能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尽可能地予以照顾。在工作过程中,要针对女性自尊心强、害怕自己受歧视的特点,尊重女性,特别平等地对待她们,尊重她们的人格,经常为她们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要帮助和鼓励她们,使她们能充分地表现自我,激发出她们的进取信念。在她们的工作受到干扰、利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为她们仗义执言,积极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三是构筑适宜的教育环境。要抓好女性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女童的入学率,减少女童的流失和辍学,做好城乡女性的扫盲工作,提高女性的最基础教育水平。要抓好女职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女性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在培养女性高级专门人才下功夫,改变女性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所占比例过低的问题,以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为女性成才创造条件。

四是优化家务管理环境。无论是家务劳动社会化,还是社会怎样提倡男女共担家务,女性由于历史和生理的原因,都要承担较多的家务劳动,“家务劳动繁重”往往成为困扰职业女性的一大烦恼。因此,女性必须学会科学地管理家务,向管理要时间、要效率,把复杂的家务劳动简单化,用较少的时间和力气,取得较大的家务劳动效益,这必将为女性换来更多的时间,使她们有更大的可能走上成功之路。

其次,强化女性的自身素质:

第一、自强、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毅力是女性成才的内在力量。女性不仅要执着地进取,而且要有百折不回地克服来自社会、家庭、自身生理特点等种种困难的毅力,不如此,就难以做到有所作为。居里夫人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取得一点镭,整天整夜关在小屋里坚持从沥青中提炼镭。林巧稚为了献身自己所热爱的妇产科医学事业,决心终生独身。只有如此执着热爱事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成就。

第二、勤奋是女性成才的重要因素。我们承认,人的天赋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成就事业的主要条件不是天资,而是后天的勤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认为:“勤能补拙”,“一分辛苦一分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也说过:“学问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这些都精辟地揭示了成才与勤奋的关系。如果一个女性有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和良好的教育条件,但本人不勤奋,缺乏进取精神,决不能成才。反之,如果没有很好的外部条件,但女性自身能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最终也会成为人才。张海迪以她勤奋和顽强的毅力换来了知名作家、翻译家等赞誉。勤奋会创造出奇迹,勤奋能造就英才。

下载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成才的深层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社会转型期女性成才的深层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浮躁深层原因

    社会浮躁深层原因 就国家而言,太平、安康、稳定、持久是理想的发展目标。就个人而言,岁月静好、心亦安然,似乎才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更高境界。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中国人太浮躁了......

    关于家庭教师的深层思考

    关于家庭教师的深层思考 作者:赵雨林 一、家教市场现状由于人们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使得家长们在孩子教育上的心血和投资愈来愈多。这说明在物质文明不断提高和进步的同时,人......

    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考

    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思考[摘要]随着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数量的不断增加,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及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与当前社会转型带来的国内......

    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文章标题: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本文具体分析社会转型的内涵、转型期社会综合候症及中国......

    转型期呼唤社会管理创新

    转型期呼唤社会管理创新 ——关于“十八大”精神社会管理创新有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想到了我区在加强......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探析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探析作者:朱珏摘要: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前提条件。根据当前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农村......

    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

    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 性别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 1.你觉得周围同学参与政治讨论的积极性如何? A.很积极地讨论并分析政治问题 B.缺少兴趣,积极性不高 C.......

    园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思考

    ××年底笔者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江苏常州学习锻炼。通过实地考察,耳闻目睹了常州及其周边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气息和深刻变化,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常州是江苏省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