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

时间:2019-05-13 05:3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

第一篇: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

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

性别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

1.你觉得周围同学参与政治讨论的积极性如何?()

A.很积极地讨论并分析政治问题

B.缺少兴趣,积极性不高

C.认为政治问题很敏感,不愿讨论

D.学业负担较重,有心无力

2.在学校期间你有没有打算争取入党?()

A 有,会努力争取B有,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

C觉得了解不够,没想过D想过,但觉得自己还有点距离

3.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是()

A党团教育B网络教育C 自学教育D其他______________

4.政治信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你觉得影响政治信任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B.国家各级干部的亲民程度

C.国家政策D.负面信息的影响

5.你认为社会转型期影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哪些?()

A.要维持生计而无暇参与政治活动B.弱势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C.社会信息方面的障碍D.自身素质的有限性

6.2003年我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是8.7万人;2010年,已增长至146万,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

A.公务员无特定专业要求,可竞争面广B.当代社会竞争普遍比较激烈

C.相当一部分竞争者存有不正确动机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

7.在转型时期,你觉得我们应如何统筹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

A.经济发展必须以政治清明为前提B.经济发展优先 ,兼顾政治改革

C.侧重政治改革以指导经济发展D.市场化的经济与政治没有关系

8.伴随社会的发展,很多珍贵的民俗文化正走向消亡,你对此有和看法()

A.民俗文化局限性强,无法适应社会发展B.新时期社会文化应该统一、简约

C.文化生活已十分丰富,少一些没什么D.保留文化与寻求利益难以统一

9.您周围的同学经常议论的中心话题是()

A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B民主与政体改革C毕业D恋爱问题E同学关系F国际话题

G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

10.你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追求是()

A无私奉献B功利主义C金钱崇拜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1.在音乐、电影、书籍等选择的问题上,你更偏向于本土还是国外?()

A.本土,贴近我们现在的生活B.国外,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C.国外,校园内的氛围就是这样D.没有偏好,能兼顾两者

12.除了生活费,你最大的开销是:()

A购买电子产品B买书C娱乐D游玩E谈恋爱

13.在学习之余,你通常会通过哪种方式放松自己?可多选()

A.看电影B.听音乐C.看新闻

D.学习非专业知识E.浏览社交网络F.聊天

G.打游戏

14.社会上不时有见义不敢为、遇弱不愿帮的事件发生,你对此有何看法?()

A.道德与责任感缺失,社会人文前景堪忧B.这些只是个案,不能以偏概全

C.相关方面法制还不健全D.其它______________

15.如果老师可以向你提供任何你想要的知识,你最想得到关于哪方面的知识(多选)()

A专业课知识B学习方法及技巧

C人际交往的关系及技巧D减压的方法

E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F实验技巧与技能

G以后发展指导

16.如果你所在的群体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你会()

A努力改变这个群体,使之成为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B顺其自然,但会尽力坚持自己的理想

C随波逐流,我根本抵御不了集体压力

D离开这个群体,去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群体

谢谢你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我们的问卷(*^__^*)

第二篇: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文章标题: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本文具体分析社会转型的内涵、转型期社会综合候症及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以便从历史的社会的变迁中分析和把握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社会转型”(socialtransformation)一

词来源于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是对生物学“Transformation”概念的转用[1],西方社会学家借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变。西方社会学家大卫·哈利生最早在《现代化与发展社会学》一书中[2],运用“社会转型”来论述现代化和社会发展。台湾社会学家蔡明哲在《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中首次把“social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转型”,并提出了“发展就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一种社会转型与成长过程”的思想[3]。

社会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社会学家始终关注的理论话题之一。西方关于社会转型的研究基本上围绕社会如何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程展开,“传统”与“现代”成为研究的基本视点。如英国的H·斯宾赛将社会划分为“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法国的E·迪尔凯姆将社会划分为“机械联系社会”和“有机联系社会”,认为社会的转型与变迁本质上看首先是法律与道德的变迁;德国的F·滕尼斯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认为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从社区转向社会,包括了由血缘关系转变为业缘关系、由乡村转向城镇、维系社会整合的基础----由习俗转向法律、社会价值观由靠信仰的力量形成转向靠舆论的力量维持、生存依赖由靠农业为转向靠工业为主;德国的M·韦伯将社会划分为“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认为现代社会的特质是现代性;美国的C·E·梅花将社会划分为“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美国的H·贝克将社会划分为“宗教社会”与“世俗社会”;哈贝马斯则用交往行为理论阐述了规范和重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问题,等等。从这些大家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军事社会”、“机械联系社会”、“礼俗社会”、“身份社会”及“宗教社会”都是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反映了传统社会落后的、静止的、封闭的和陈旧的社会状态和观念,“工业社会”、“有机联系社会”、“法理社会”、“契约社会”、“世俗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则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反映了现代社会先进的、流动的、开放的和创新的社会状态和观念。

我国关于社会转型的研究,主要围绕现代化过程展开,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4]: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5]。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变迁,主要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6]。

第三种观点是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包括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和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三个方面[7]。

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结构性变动和整体性转化。主要包括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分化不明显的社会向高度分化的社会转化、宗教准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转化等五个方面的内容[8]。

第五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又不完全相同。一种观点认为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例如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9]。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广义的社会转型可用于说明社会各层面的变化,如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意识形态转型等;狭义的社会转型则是指文明类型的转变,如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10]。有的还认为狭义的社会转型,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11]。

第六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即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秩序等方面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其中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内容。

第七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既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换,也意味着其他社会结构层面的转换,因此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

第八种观点认为应把社会转型提升到哲学层面来思考,即认为社会

转型是代表着历史发展趋势的实践主体自觉推进社会变革的历史创造性活动,具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社会转型的主体不是社会结构,而是从事现实历史活动的实践的人;二是应当从历史的积极能动因素――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方面和主体的“能动生活过程”去思考揭示社会转型的本质;三是寻求社会转型的意义应着眼于人的价值取向与目的,把历史发展的渐进性中

断与历史的上升运动和生活发展观念联系起来[12]。

第九种观点认为从广义文化学的角度看社会转型就是文化转型,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它具有高于政治、经济结构转型的超前性和独立性[13]。

第十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的过程[14]。

综上所述,所谓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运动过程,是一切社会形态的质变、飞跃,社会革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改革和变迁等都可视为社会转型的形式。社会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制转轨,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会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即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所以,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既包括经济基础的变革,也包括上层建筑的调整,通过确定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整体性变迁。

二、转型期社会综合候症

所谓社会综合候症,即社会发展中的非常态社会现象。在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经历过社会转型期。转型期社会一般都存在社会结构的不平衡性、社会矛盾的尖锐性和社会内容的创新性。

1、社会分化的急剧加快。美国当代结构主义理论大师彼特·布劳的结构变迁理论认为:社会结构(socialconstruction)的组成实际上是指由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或阶层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表现出来的交往关系。社会结构可以由一定的结构参数加以定量描述,包括从水平方向对社会位置进行区分的类别参数,如性别、宗教、种族、职业等,以及从垂直方向对社会位置进行区分的等级参数,如收入、财富、教育、权力等。结构参数就是人们的属性。这两类参数之间可以相互交叉,也可以相互合并,从而使社会结构的类型显得更加复杂多样。而社会分化(Thesocialdifferentiation)就是指社会结构系统不断分解成新的社会要素,各种社会关系分割重组最终形成新的结构及功能专门化(TheProfessionalization)的过程。与社会结构的构成相适应,社会分化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社会异质性增加,即群体的类别增多;二是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即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拉大。而社会整合是针对社会分化产生的异质性超越原有的规范而提出来的,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不同的构成要素、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高整个人类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社会结构愈复杂,社会异质性程度愈高,社会分化与整合就愈频繁。社会转型实际上就是在分化——整合——再分化——再整合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得以进步和发展的,所不同的是,在加速转型期,社会分化的烈度、速度、深度和广度比任何时期都要深刻,以致社会整合常常难以适应它的变化而使社会出现“断裂和失衡”现象,而这正是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社会问题大量涌现的根本性原因。所以,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与整合是转型期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根本动力。

2、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凸显。所谓社会价值观,就是指在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取向性、评价性的观念形式,集中体现了社会行为的态度、准则。社会转型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旧的社会价值体系消解、失效,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生成、发展的过程。就本质上讲,社会转型是同人的终极关怀、人的完整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紧密联系的,客观上需要以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为最大担负。但是,社会转型造成了主体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不同利益主体形成不同的群体或阶层,在这些特殊利益主体之间必然形成不同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人生价值并由此发生冲突和对立,致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被更现实的生存斗争、生命发展观念所淡化,个体主体本位意识凸显,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滋长蔓延。经济主体的角色,使功利性与实用性成为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经济的增长、适应环境能力的增强和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等成为许多经济主体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只讲局部和个人利益,不讲全局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满足,不顾他人需要;只求当前自身利益的实现,不记长远后代的发展。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对立、个人主体本位与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冲突、道德取向和利益取向的价值冲突,成为转型期社会价值体系建构与解构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

3、经济体制的重新建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反映,主要表现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转型的要素之一。西方理论界对转型期社会的经济研究主要借用新古典经济理论和产权理论,共同的结论是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私有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马其顿经济学家K·博戈耶夫在《经济转型》中提出,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进行的转型的最终目标是从中央计划管理的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转变或变成市场经济的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制度”。捷克的克劳斯认为捷克已进入后转型时期,即“自由进入政坛、建立私人所有制基础和政治权限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从地区经济向独立的国家经济、从以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向以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的转变进程。克罗地亚经济学家D·沃伊尼奇在其论文集《转型的经济与政治》中提出,“转型”是与“改革”有着本质差别的概念,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主要是期望通过加强某些市场因素来完善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而转型的结果则是建立市民社会、民主和多元化的社会。1996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把转型的长期目标说成是“建立一种能使生活水平长期得到提高的繁荣的市场经济”,并指出这是“深入到规范行为和指导管理的体制转型,既是社会转型,也是经济转型”,认为只有当“转型中的问题逐步退化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中的正常问题”时,转型进程才算完成。实际上,转型期社会就是旧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被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代替的过程,是社会从较低层次的经济发展阶段向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从不完全竞争的经济制度安排向充分竞争的经济制度安排的转变过程,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资源取向的根本性变化,市场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经济形态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跟进式调整。所以,转型期社会既表现为体制转型(InstitutionalTransformation),又表现为结构转型(StructuralTransformation)[15],前者主要指社会主义国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者遍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体制转型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制度创新,而结构转型则是在漫长的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16]。

三、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

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变迁,或者说由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在时间节点、内容、特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是转型的时间起点上,有的认为总体上中国社会转型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正式开始,其中1840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1949到1978年为第二阶段,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开始于追求民主、自由的“五四”运动。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是从匮乏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化,只有新中国的成立才具备了这种力量,所以中国社会转型应开始于新中国的成立。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因为从这以时期起,中国才真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步伐[17]。

二是转型的内容包涵上,有的从社会的角度把社会转型的内容具体概括为四个层次:一是在社会的生产和生产力层次上,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形态、经济体制层次上,集中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三是在上层建筑层次上,集中表现为高度集权的传统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四是在思想文化的层次上,集中表现为反映自然半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精神文化,向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精神文化转变。有的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把社会转型的过程理解为人的现代化过程,或者说由传统半传统的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包括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全面变化,也就是人的素质的重塑[18]。

三是转型的特点概括上,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具有高度的复杂艰巨性和长期性、自觉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配套性、全方位的大开放性和赶超跳跃性的特点[19]。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二元结构转换(即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转换)和新旧体制转轨(即从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同时并存。有的认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显著特点是复合性、非规范性、不确定性和弱防护性,因为中国社会转型正处于秩序重构的关键时期,原有的生活结构体系被打破,新的生活结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原有的生活机制难以继续存在,新的运行秩序的产生又需要一个过程[20]。有的认为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有三大矛盾:一是世界潮流与中国特色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三是调控主体之间的矛盾,矛盾解决了,就说明社会转型成功了[21]。

实际上,中国社会转型具有“多重转型”的特征,现代意义上中国社会转型虽然起始于鸦片战争,但最显著的社会变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从1840年以来,中国就开始了社会转型的漫长历程。到20世纪上半叶,社会转型的进程明显加快。但是,这种社会转型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打压之下进行的:一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缓慢而畸型化;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停滞和畸型化;三是开放的进行但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四是社会分化呈现出一种十分不规则的状态。这种社会转型是一种典型的“低度发展”的状态。在建国后的30年,中国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大众化教育,为以后中国社会的转型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但长时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呈现出不规则、停滞甚至落后的局面,经济长期低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缓慢,开放低限度进行,阶层分化停滞甚至倒退,社会转型几乎都表现出一种缓慢、停滞或是走样的情形[22]。

第二、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法制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看,我们可以把从1840年开始至今的转型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840年~1949年为第一阶段,是慢速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为第二阶段,是中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阶段的目标是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但受苏联模式影响,在路径选择上出现的偏差。进入第三阶段,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所以,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转变等[23],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同步进行、相互交织,涉及社会所有构成要素系统的相应变化与调整,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也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是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性的社会变革。

第三、改革成为社会转型的最大推动力量。中国改革开放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全面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社会结构转型。也就是说,中国社会转型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推进的,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改革开放的过程,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奠定了社会转型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中国和西方社会转型显著的不同点是,转型过程中市民社会的兴起,西方完全由民间兴起,具有自发性;中国则是官方性和民间性、分离性与结合性并存[24]。在这个过程中,强势政党主导下的强势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权力经济在相当领域影响着改革的价值取向,加速了社会的阶层分化。

第四、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超常态分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不但表现为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变迁,同时催生了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市场开始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资源配置方式和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利益格局的变化。由于社会各个成员在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的地位不同,社会角色不同,能力不同,利益分化速度加快,形成了新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矛盾。特别是权力和利益集团的结合,使社会财富分配在多个层面失衡,社会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强势集团越来越强,弱势群体进一步“底层化”。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一切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主导下的社会阶层分化,必然隐埋社会矛盾和冲突。

第五、个体价值多元化特征明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意识、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发生的变化,个人利益重新为社会所承认、尊重和保护,每个经济活动主体都从个人经济利益出发,按照市场活动的规则和规律进行商品生产、分配和交换。这样,社会结构中单一利益格局(个体与国家)被利益的多元格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国家)所取代,利益格局多元化要求不同个体在面临选择时承担各自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导致个体之间价值的多元化。这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勤奋与懒惰、积极与消极、“拜金”与“厌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等等不同的价值取向共存共生,甚至不同的价值取向能在同一个体中存在。这种个体价值多元化的直接影响就是整体社会价值取向没有目标性和方向性,无法呈现出一个条理清晰的树形结构,而是一个交叉复杂的网状结构。在这个“价值网”里面,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被迅速分散和消耗,无法形成集中的规模性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随着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基调的逐渐确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正常、快速和健康的推进时期。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相当长时期,国家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地方为回应这一战略也采取了有重点的发展策略,其基本目标就是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对于随着经济增长的社会发展的回应,比如环境问题、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公平公正问题、贫富悬殊问题、地区差距问题等等,常常被忽视,导致中国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时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的居民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彼此之间的利益界限分明、利益要求明确,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的利益矛盾突显出来,影响整个国家的进一步转型,这都是中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1]在生物学中,“transformation”为生物演化论,特指一物种变为另一物种。“转型”作为一个生物学范畴,原意指“微生物细胞之间以‘裸露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形式转移遗传物质的过程”,参见《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544页。

[2]ThesociologyofmodernationandDevelopment,DavidHarrison著,AcademicDivisionofUnwimHymanLtd1988出版,第56页。

[3]《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蔡明哲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7月出版,第66、189页。

[4]这是郭德宏200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载《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

[5]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郑杭生、李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

[8]吴忠民:《略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未刊稿。

[9]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

[10]安东霆:《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11]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12]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13]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王晓明:《'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14]朱志萍:《首届“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0年第5期。

[15]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结构性变化的主要过程包括4个方面:劳动者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工业化过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比例发生了变化,即城市化过程;工业自身尤其是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化;服务业部门的结构转变。

[16]李培林著:《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社会学研究》1997年1月。

[17]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18]王晓明:《'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19]王晓明:《'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20]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21]朱志萍:《首届“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0年第5期。

[22]吴忠民:《略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未刊稿。

[23]《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贺善侃著,学林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27页。

[24]朱志萍:《首届“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0年第5期。

《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第三篇:转型期呼唤社会管理创新

转型期呼唤社会管理创新

——关于“十八大”精神社会管理创新有感

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想到了我区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发展等各个层面的探索,颇有感触。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管理愈来愈成为政府工作难点。管理就是“管制”、和谐就是“维稳” 成为多数人对社会管理最为直观的印象。在执法过程中,由具体部门临时召集几家执法单位,联手行动,综合治理,往往立竿见影,但治标不治本,反复发作,重“管”轻“理”的弊端十分突出。

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执法者秉公执法,牢固树立“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理念,以科学管理和周到服务来赢得民众对管理者的理解和信赖,而且还要求其他领域的“建设者”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疏解发展矛盾,从规划布局、环境治理、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激发社会管理共建正能量。

目前,在全区推广的“大联勤”对加强社会管理起到了较大作用,实践证明效果显著。通过“大联勤”这一个平台,将信息、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有效整合。将关口前移,一线联勤队员对辖区开展网格化巡防,通过劝导、服务及时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如遇单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及时由联勤指挥中心开展多部门联合处置,并纳入常态化巡防。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执法

冲突少了,社会管理效果也提升了,这就是创新社会管理带来的成效。这些成效,正推动着社会管理不断转变。

首先,工作理念发生了转变,将传统的整治命令转换到以人为本,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其次,职能也发生了转变,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合力开展工作;第三是措施的转变,从习惯“灭火”,到注重前端管理的转变;最后是方式的转变,从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综合手段的转变。

这些转变,正推动者创新社会管理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但,无论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的落脚点还是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于民得实惠。

第四篇: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探析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探析

作者:朱珏

摘要: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前提条件。根据当前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农村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可行的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策略,为政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转型农村经济;经济转轨;农村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

2一、转型农村经济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转型期农村经济概念的界定

“转型”一词属外来词汇,原是指发展模型的转换的意思。转型概念最早运用于社会学领域,并使用“社会转型”一词来表达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换的内涵。例如,一些学者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是由“全耕农业社会”向“半耕农业社会”转变,认为农村经济在转型时期的社会和改变结构的五个方面改变,包括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的变化,农民和干部的农村社会心理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改变。

在我国经济学领域早期使用“经济转轨”一词来表达“经济转型”的含义,并形成和兴起了“转轨经济学”(当前称为转型经济学)。经济转型概念最早也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现代语义的“经济转型”指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和国家现代化三重目标的叠加。农村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狭义上,农村经济转型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改革行政村,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所以理解从广义上讲,包括农业农村经济转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农业副业”模式转变的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农民的收入从穷国到富国、生活方式转变从封闭到开放的现状,农民新的职业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血农村农民产业边缘农村转型、农耕文化崇拜(土地)和工业和商业文化融合。研究对象在这种方式,农村经济转型的时间限制的历史起点上,内容也扩展到农村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形成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即农村经济转型。

(二)转型期农村经济研究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是一个在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邴正、钟贤巍认为认为,目前,全球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活动,信息化快速发展,社会二元化不断扩大。社会活动组的全球合作的四大趋势。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结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对社会的发展从匮乏型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陆益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从政策获得更大的利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逐渐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民主化。但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一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农村公共制度的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三是城乡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四农村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

二、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模式分析

中国在市场化改革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区域之间的巨大差异,而这些区域差异体现在经济发展程度、制度变迁程度、经济增长模式等各个方面。这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驱动力量、转型过程及转型

后的区域经济社会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不同模式。有学者将社会转型的形式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以阶级斗争为中轴的社会转型,另一种是以理性化规范结构的现代化过程为中轴的社会转型。这是一种理论模式或驱动模式的划分,重点表现了我国两个重要社会转折点的社会转型驱动力的差异,其中前一转型模式与本书的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内涵不符,当前的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显然属于第二种转型。

还有的农村经济学学者根据长江三角洲的推动力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水平和现状的特征差异,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成:全面的社会转型,部分的转型,半社会转型,低度的社会转型四个基本模式,低转换和各种模式的推动力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总结主要农村类型。

三、转型期的农村经济特征分析

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转型是特定时期、特定国度中的特定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转型,因而也就拥有不同于其他时期、其他国家和其他类型区域的转型特点。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不仅具有完整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中国当代的完整性是三个交织在一起的社会转型和社会转型的一个复杂的转换,即由独立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在中国同时,封建社会开始成为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农业社会也开始过渡到现代工业和商业社会。和它的复杂性体现在西方人用几百年才能解决的问题,如工业化、民主化、市场化,积压在一起一个世纪,中国的定居点,这决定了该地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的现代转换。另外还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的时间演化认为市场转型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会随着时间改变U曲线,不平等在最初下降但在然后逐渐接。有学者曾指出,发展的不平衡将贯穿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始终,这种不平衡性表现为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即提出了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与社会阶层分配的不平衡性是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表明,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是村域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和文化转型因此,农村经济转型需要从广义上理解,它包括自1978年以来发生在农村范围内的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转型,和由经济转型推动的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文化转型。我们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农村社区总体上已经完成了四大转型,与传统农村社区比较具有以下新的特征。

第一,首先所有制结构也已发生重大变化,已由一个单一的集体经济转变为,农民经济、集体经济,新经济新模式三足鼎立;但超过半数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新经济体处在起步阶段,农户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仍是社区经济的主体。

第二,产业结构总体上,它已经成为一个“农业——副业”型转向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体,支持产业;但多数社区的农业产业内部分化迅速,种植业、养殖业大户和花卉苗木、水果蔬菜专业户大量涌现,现代农业因素缓慢生长,工业和商业发展刚刚起步,社区分工简单,生产力和技术落后。

第三,在总体上已经完成转型的社区文化,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理念和策略的影响下,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冲突的整合。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之风吹遍乡村大地;但仍有部分社区的乡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居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仍然具有强烈的乡土地域特色。

四、转型期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非农化

部分农村劳力的非农化倾向。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非农化倾向本来是发达国家常有的现象。在中国,这种倾向在部分地区已经初见苗头。但它和发达国家的非农化倾向不

同,它不是由于农业资本集中和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而使农民被挤出农业生产部门所引起的。它也和旧中国农村破产,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拥入城市不同。在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以后的现代中国农村,农村劳动力是主动流向城市的。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去从事辅助性劳动,面这种劳动的报酬又大大高于农业,因而有相当一部分人丢下土地,到城市中去作合同工。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兴办了各种各样的第三产业,其中有的从事服务性行业,有的从事商业,也有从事建筑业和运输业的。它们的出现,为城市建设添增了一批有生力量。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由于工资较高,乐意离农,因而在很多地方的城市郊区发生土地搁荒的现象。城市市政当局也因郊区离农倾向严重而为蔬菜供应前途忧虑。这些问题确实是应该认真注意解决的。一般来说,在中国农村非农化趋势呈现部分的劳动产品的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二)土地承包到租赁——土地经营制度新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农村,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经营的方向问题。换言之就是要把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转上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道路,并将竞争机制引进承包经营中。个别地方在开发性农业的承包中试行了招标承包方式,是符合这一发展方向的。但要根本改变目前农村所普遍实行的“平均“承包制,需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大量农业劳力的非农化转移,而这却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普遍实现的。

在现行土地经营制度下,还有一个现象极富启示性。就是在一部分农民放弃土地的同时,相当部分农民在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以后,仍然愿意承包一部分口粮田。他们之所以愿意承包,主要是由于对土地的眷恋,在这种眷恋中,包含着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古老信念和对非农产业不习惯的心理,既有感情上的因素,又有经济上的原因。这是可以理解,也应当尊重的。这一部分农民往往要利用假日或工余来对作物进行管理,也有由家属负责耕种的。在家庭缺乏劳动力时,他们宁愿通过“转承包”来继续保有对土地的权利。这种状况充分反映现阶段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归根结底是由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水平所决定的。

(三)农村经济工业化的方兴未艾

“农村工业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开始出现,这个现象是与部分农村劳力的非农化倾向同时发生的。在一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沿江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已在全乡范围内或全村范围内出现了两个多数,一个是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是多数;另一个是在全部劳动力中,从事工业的劳力占60%以上,也是多数。人们把这种主体产业转移的现象称作“农村工业化”。已经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乡村,不仅在产业结构、劳力结构上有了重大变化,而且随着他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四)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

市场和价格,这已成为农民关心的头等大事。放松价格控制,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客观调节,这是我国农村在实施第二步改革即改变统派购制度以后,客观形势向人们提出的要求。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相当严峻的问题。原因在于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以后,价格的双轨制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但人们往往对这一状况没有给以正视。其原因部分来自习惯势力,部分来自“市场盲”。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经济一直是在行政管理为主的产品经济体制下运行的,除了行政方法以外,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有效办法,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用老办法来对付,“市场盲”对市场信息既嗅不着,亦听不见。习惯势力和“市场盲”结合在一起,使农村经济管理严重落后于形势的要求。

(五)从封闭到开放

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这一趋势相联系的是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和内地开发战略正在并行前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富于吸引力的问题。有这么一种看法,当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状况,调整工业结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低劳动力成本的地方。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的沿海地区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一般来说,沿海地区,超过一亿或到一亿人口,必须有一个领袖,有一个计划,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它应被视为一个战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农村经济中的反响尤为热烈。我国广大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很多地方的剩余劳力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必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六)新经济联合体

在专业户,专业村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经济联合体,它们推动了农村新的联合的势头。近年以来,各地在专业户大量发展的条件下出现了许多形式各异,品种繁多的专业村,与分散的专业户相比,它有许多优势,其中优势之一就是便于组织协作,便于进一步在产供销方面进行分工,一句话就是便于较大规模地发展商品生产。新经济联合体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在新经济联合体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确实不少,其中问题之一是停滞和逆转情形的发生。有关部门对个别地区所作的调查表明,联合体发展停滞与逆转的原因是:(1)新联合体底子薄,条件差,往往受资金,能源,设备短缺的影响和信息不灵的困扰而被迫缩小规模,甚至停产下马。(2)不善经营,在市场竞争中被挤垮。(3)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能保证。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对它们既缺乏正确指导,又缺乏政策支持,更缺乏有效服务,这些教训值得认真吸取。

五、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农村经济是基础,同时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和后劲力量也会受到农村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经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转型更是今后改革关注的重点。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务印书馆,2003:25.[2]刘琦.农村社会转型与“三农”政策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07(4).[3]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趋势、代价及其度量.江苏社会科学,2002(6).[4] 邴正,钟贤魏.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2005(11).[5] 陆益龙.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中评估.社会学,2005(11).[6] 张雄.社会转型的哲学思考.学术界,1993(5).[7] 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8]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编.农村.经济.社会(第一卷).知识出版社,1985,6:82.

第五篇: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摘

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摘要:当今社会转处于型期,必然引起整个社会在价值观念、情感心态等文化心理层面产生一系列的变革和更新。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制度层面的影响,对我国今后的思想路线、道路政策、方向目标的走向有重大的影响。面对当前实际,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是就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等)的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以“十七大“理论精神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社会转型思想观念价值观青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带有根本性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要改变落后的、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等制度层面,而且也必然要求、必然带来整个社会在价值观念、情感心态等文化心理层面的一系列变革和更新。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革不仅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转型期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精神前提。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引发的社会分配结构的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社会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等等,这些都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青年价值取向也就必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青年作为社会的主体,其对各种思想的筛选与

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人们思想观念的嬗

变。

一、社会转型对青年的影响

(一)经济的影响

1、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影响:随着经济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大批国有企业转制、合并甚至破产,由此带来了劳动力结构的重大调整,改革的代价是部分人利益的牺牲,对青年而言形成了就业无门及择业机会增加的背反,大批青年进入非国有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以与父辈截然不同的生活方

式生活和工作。

2、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影响:目前,90%以上的生产资料和95%以上的生活资料已由市场决定。“包装”、“炒作”等市场化运作中产生的名词为人们所熟知甚至为青年所崇尚,经济上的市场化带来了文化的商品化,生活的商品化,人际关系的商品化。打开电视收听广播,商业广告铺天盖地,时尚节目大行其道,在这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乃至人际交往无一不具有浓重的“等价交换”的色彩,对青年的影响更大。

3、国际化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中国经济对外依存逐年攀升,三资企业大批成立,而其中员工98%以上的为青年,中国包装总公司加入WTO之后,这样的情况还会增加,这就直接造成了东

西方文化价值的碰撞,对青年的影响不可低估。

(二)社会的影响

1、“国家——个人”的两层型社会结构转化为“国家——民间机构——个人”的三层型结构:这种变化相对减弱了国家对个人的控制力,使个人对行政机构的倚赖性大为降低,单位人正向社会人转变,可以更多的从个人兴趣出发选择个人的生活方式,而青年总是新生活的开创者。

2、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一方面富有人数增加,出现中产阶级,另一方面贫困人口为数巨大,失业人数不断上升,富人和中产阶级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社会价值观影响越来越大,青年对各

种不同甚至相悖的价值取向感觉无所适从。

3、农村城市化及进城务工青年现象的产生和增加:城市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生活方式的迅速传播,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受到城市文化生活、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全国各大中城市出现了大量农村务工青年群体,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他们价值观的冲突。相对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呼声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价值观将被扭曲,处理不当,将成为消极力量。

(三)文化的影响

1、青年观念与传统意识形态的疏离:文革以后,尤其是近10年,社会文化无论是高雅文化、大众文化还是流行文化都表现出与正统意识形态疏离的倾向,在青年中表现更为明显,甚至出现信仰危机、信念危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等,引发了一部分青年对终级性的理想信念的蔑视和鄙弃,更多青年则把实用主义奉为圭臬,使当代青年成为讲实惠的一代,并直接导致道德失范,拜金主义等现象的泛

滥。

2、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对外开放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过程中,西方文化影响已经波及到文化的各个层面,西方的各种文化理论如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都被介绍到中国,成为一部分青年的处世哲学,西方民主、自由、平淡、人权等观念为青年所认同。在广告文化、营销文化、服饰文化等方面,西方影响也不可忽视,西方文艺作品对青年的影响更大,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多元化可以说是中国转型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由于正统意识形态的控制能力削弱了,改革开放中社会阶层及人群的迅速分化导致文化上的多元化,除了正统社会主义文化和西方文

化的入侵,各种宗教文化也层出不穷,这些都注定了青年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及不稳定性。

(四)信息革命的影响及预测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革命将对传统社会结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其对青年一代成长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任何一代人成长时所面对的时代。网上空间具有即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与匿名性,已经或正在成为许多青年人迷恋的生活方式,网络对青年的影响也是一柄双面剑,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从积极的方向看,数字化社会彻底改变了“知识=年龄+经验”的传统社会生存模式,青年将借助于数字化工具与载体,以平等、互助、生动的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这使他们更加有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也更加用于挑战权威,崇尚独立,从消极的方面看,社会的青年心理和社会问题会增加,其影响不仅限于思想观念而且波及到各个方面,主要问题有:消费心理盛行、由信息泛滥导致的信息焦虑、消极数字化人的出现、大众文化泛滥而高雅文化消褪、色情及消极文化的侵袭等,从而造成青年对信息技

术过度依赖、淡漠国家民族观念甚至是非观念。

二、青年价值观念的转变

1.由社会本位转变为个体本位

在转型期前期社会主体要求个体服从主体,对自我本体持否定、排斥态度,政治上高度统一,个体观念薄弱,什么时候都是以社会集体利益取向为主,即“舍小家,为大家”,个体利益往往被忽视。随着社会转型,人们思想观念开始转变,以青年学生为思想先驱,人们价值观念开始转变。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甚至有个人价值取向超过社会价值取向的倾向。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渗透到青年价值观体系的方方面面。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归属、社会地位和社会义务等,他们懂得市场经济是一种肯定主体自主生存发展的经济,并且它又为每个利益主体提供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均等机会。这样,自他们懂事时自我意识普遍认同,对自我的存在更为重视,往往根据个人自身特点和社会需

要,设计并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就出现了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的转变。

2.价值取向由单一转变为多样

在改革开放以前,社会环境大一统,人们思想观念呈单一化,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思想开始多样化,经济的全球化,各种思潮的涌入,人们价值的取向的转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多元的价值观成为他们价值观变化的又一显著特色。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生活,从服饰、发型、娱乐、交友方式到职业选择都是如此。在别人的眼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另外的人们眼中变得正常,吹口哨不再是流氓的行为、男明星留长头发不再是怪异等等等等。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对待“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问题,有26.5%青年回答“为了理想而奋斗”,有13.6%的人选择“充实而积极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好坏无所谓”,选择“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占6.2%,赞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占4.3%,“人生在世及时行乐”占5.6%,“拼命的赚钱,潇洒地消费”占14.4%。这些都反映出今天青年在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变化趋势。除此之外,在高校形成了“小集体主义”、合理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局面,这些尽管是市场经济给青年价值取向转变带来的负面因素,但也能从另一侧面来反映新世纪青年在价值观上的多层面,这些价值观之间相互碰撞激荡,同时也推动着青年价值观的演变和发

展。

3、价值目标由理想化转向现实化

20世纪80年代青年往往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90年代以来的青年,在人生价值观上,那种理想主义的、集体主义的人生追求在逐步淡化,现实的、功利的人生追求正在抬头,追求个人美好生活成为大学生普遍的人生理想。在价值目标和方向上,青年从比较注重理想追求,到比较注重现实功利;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当代青年已经走出了“柏拉图”式的理想国,把自己的视野转向现实,一种关切中国社会具体问题的倾向开始明显增强。他们已经意识到,个体不再是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的,要受到现实各种因素的制约,因而他们更加强调接受现实,把现实作为一种前提条件,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并且在现实利益的追求中试图把奉献和索取统一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目标世俗化,短期化和功利化倾向,追求美好的个人生活成为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人生理想。随之而来,也带了负面的影响,这就是由于价

值取向的偏差而引起的道德滑坡现象,极易导致出现拜金主义。

4、道德取向和利益取向的价值冲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为政治与道德的力量所掩盖,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主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日益凸现,适应这一转变而形成的价值观(如奋斗、选择、创造、竞争、注重经济利益等)便与作为道德与政治主体相适应的传统观念相冲突。如重义轻利、重“理”轻“欲”、提倡 “中庸”而扼杀进取等观念与个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的客观要求很不适应。经济主体的角色使功利性与实用性成为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当义与利相悖时,取利而忘义成为许多人行动的基本价值

取向。

三、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取向整合的趋势

青年价值取向整合的趋势,在冲突与调适中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结合;与西方国家青年的价值取向在趋近与背离中并存;在延续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整合。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青年学生价值取向是越来越走向科学的发展方向。改革、进取、创新、务实和辩证的批判精神是青年学生价值取向整合的主流变化趋势,这种变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变化认识越来越科

学化,价值取向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完善。

1、在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与调适中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基本上以自我实现为外显形式,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外显形式的衬底和背景。自我与社会的尖锐矛盾已成历史,调整自身适应社会将成为青年主要的价值取向。之所以如此,不仅在于当代中国青年对激进个人主义的反思和对抽象集体主义的放弃,而且在于他们随着整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绩感染而来的心智上的成熟。挥拆方遒、激扬文字、青春动荡、指点江山的个人豪情逐渐为市场经济强

势作用下的协作、共存所代替。青春性仍在,但毕竟理性多了。面向21世纪,青年明确意识到“个人逞英雄”的时代过去了,个人在与社会互动、适应中求生存成为理智的选择。自我满足是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表现,但又不同于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和我国现阶段所主张的个人与集体双向互动式辩证统一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而是表现为在自我价值基础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整合,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大学生并不排斥社会,而是接受社会,把社会作为自己发展的客观环境,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寻求个人

发展,对待社会以一种理性的认知,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2、中西青年价值取向的比较中的趋近与背离并存

世界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类似的重要问题,如:如何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纳入到人与人的关系的总体图景中;如何理解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等等。共同关注焦点的存在导致主体间价值目标的相对靠近。文化中心主义相对削弱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价值有了与发达国家对话交流的机会,互相学习、借鉴,承认彼此文化发展的独特性也使主体间共同的价值认定有了依托。此外,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向全球的扩散也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青年价值观的趋近有了可能。具体表现在:经济观上相似的现实性与理智化;主体价值选择上主张的自我实现和服务社会的统一;生活方式上类似的求新求变、求高;青年自身身心失范问题上共同存在的复杂性。与趋近并存,还有背离的一面。最主要的原因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方式的差异。比如: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青年对于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淡出”将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这不意味着消费主义完全冲垮了传统的价值信条,而是说明消费主义与对贫困的恐惧心理结合在一起时产生固着作用的事实。中国青年将在这股思潮裹挟下转向现代化,而西方发达国家则直接面临后现代的种种困惑,同一时代遭遇不同的矛盾也将使中国青年价值观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背离。再比如: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本质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也决定着中国青年在未来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对国家政治观念的体认与世界许

多国家有别。

3.价值取向在延续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整合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特点,在延续了从前的价值观多样化、分化的特点基础上逐渐呈现整合态势。对进一步分化、多样化的预测主要来自对青年主体分层的考虑和对他们自身青春性、时效性特征的反思。改革开放20余年来青年主体分层的历史事实启示我们:新世纪青年群体更不可能铁板一块,主体分化将更加明显,用某一个先在的整齐划一的价值观念去统摄所有青年小群体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了。在新世纪历程中,我们将会看到“第五代青年”对自己是演员还是观众已无所谓,他们只倾心于青春的角色,时尚的舞台上于是有了风云际会的多种景象。加上青年与生俱来的青春、易动的一面,使青年价值观在正常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自然趋于多样。价值自身就是一个充满时效性的概念,相对稳定、绝对多变。时代变了,价值观念必然发生变化,呈现其充分展开的历史丰富性。但万变不离其宗,社会的主导性始终指引着青年价值

取向的发展方向,分化归于社会价值理念的整合,这也是当代青年价值取向整合的必然趋势。对青年价值取向逐步走向整合的预见,是依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在未来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大学生自身价值领域的理性思考所得出的。从个人与社会的结合上,体现社会主导价值理念的认同;从中西青年价值取向的趋近与背离体现世界一体化进程;从价值取向的分化走向整合体现价值取向演变的规律。对青年价值取向整合的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由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四、价值观冲突的原因探析

导致价值观冲突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分化以及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与冲突重要原因。

首先,社会结构的变迁引发价值观冲突。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化速度加快,社会结构要素的类别增多,社会结构诸要素间的差距拉大,体制外活动增加,民间非政治性的经济活动群体也增多,由此社会结构由总体性行政整合型向分化性契约合作型转变。地方绝对服从国家的总体生存模式向地方社区相对独立

生存模式转变。国家再不是唯一的利益主体,利益的分化使地方成为利益主体,地区间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异质性明显增强,地方社区独立性增强,单一的“全国一盘棋”格局为多元化的政治——经济格局所取代。由此造成了个体(地方)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冲突。

其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现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对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分享社会资源的机会极其缺乏,只能远离资源分配的权力中心,当社会利益的需求强烈而致富机会短缺时,有些社会成员会不顾自己的条件,用非正当方法去获取利益,而当卷入越轨行为的人数量较多时,消极价值观产生的条件就成熟了。这些与主导价值观格格不入,但在现实生活中逐步累积起来的消极因素,经过一部分越轨人员的相互交流和补充,构成了消极价值观,它的一些解释系统和行为方式

被相关的人所认同和共享。如此,消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再次,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导致传统计划经济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计划经济强调集体与社会优先,市场经济强化人的主体意识,张扬人的主体性;计划经济要求的是一种附属关系,而市场经济要求一种契约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政治忽视经济、强调精神忽视物质、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忽视利、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个人价值为基本特征的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开放观念、法制观念等主要内容的价值观

同时并存,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五、价值观冲突的调适

对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及所呈现的价值观冲突,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提倡多样化,坚持主导性,在法制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各种价值观冲突,在实践探索中寻求交流、理解、沟通,逐步达到共识。

1、坚持价值观“一元”与“多元”相统一。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价值观都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并有多层面的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第一,要努力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确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之间保持平衡;第二,又要承认其各自的合理性,对各种价值观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用主导价值观去代替一切、将主导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对立起来的做法,力争冲突各方的融合或达成价值互补;第三,健全各种价值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

和机制,以有效消除相互冲突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和误解,实现多种价值观在新形势下协调发展。

2、坚持集体主义主导原则,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所提倡的集体主义应该是在兼顾个人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主义,而不是那种泯灭个人的集体主义。建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观,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对集体主义的科学认识,更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使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得到应有的伸张和维护。价值观体系越是体现对每一个个人的关心,个体就越容易形成集体观念。我们在传播我们的价值观时,一定要使这些价值观念与人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把握这个价值观念,不是停留在人们的观念中,而是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中。例如,在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如果说假话、空话、大话者总能获得实际的好处,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行为总是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查办,在经济生活中那些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的人总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而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无论我们怎么宣传要诚实、廉洁,这些观念都是难以普遍生效的,即使人们认同了诚实廉洁是一种美德,不少人也不会付诸

实践。

3、健全道德价值导向机制和法规制约机制。道德价值导向机制主要通过良心自律、社会舆论监督和道德教育等途径得以实现。一是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坚持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价值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团结、互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二是在价值观教育中要坚持以先进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都需要有先进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也是为了把这种先进的价值观变成人民群众接受、认同和遵从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三是要为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社会提供有效的社会价值规范,健全法律法规,以引领社会转型期价值迷茫的人们走出价值冲突带来的阴影。哈贝马斯曾对这种规范结构加以肯定,他说:“这些规范结构的发展乃是社会进化的领步者,因为新的社会组织原则意味着新的社会一体化的形式。”所以,要加强立法,用法律来惩治那些

为谋私利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损人利己的违法行为。

总之,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是日新月异、百花齐放的,青年的思想变化尤为显著,如何把握好其价值取向,是所有人应当深思的,相应的,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进步。只有解放思想,变革旧的、落后的价值观念,形成新的、先进的、适合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特征的价值观念,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十七大理论”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才

能开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这是生活实践向我们提出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单光鼎、陆建化主编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

4(2)陈立思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青年干部三观的影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0年

2月

(3)戈玲 《试析当代青年价值观念变化对其政治倾向形成的影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0

年2月

(4)王敏、常家树 《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因特网

(5)《过渡时期与青少年社会化问题》《蚌埠青年》 2000年总第七十三期

(6)钱永祥主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中国青年》 1992-2002的中国青年研究出版社

(7)[德]哈贝马斯 交往与社会进化[M] 张博树译重庆人民出版社1993.123.(8)陆学艺 社会学[M] 北京知识出版杜 1996.387.

下载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问卷

    关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问卷(在校生) 您好!这是一份意在真实反映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对其原因进行深入追索分析的研究性报告,希望能抽出您一点的宝贵的时间认真对待,您的......

    社会转型期道德滑坡现象思考

    社会转型期国人道德滑坡现象之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社会也进入转型......

    政治文化专题

    文化专题 1、我们中学生中存在一些不把民族文化当回事的现象,比如: 对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不感兴趣,却热衷于圣诞节等洋节日 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万万不能丢,因为:①中华民......

    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及生存现状调查问卷

    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及生存现状调查问卷 (在校学生) 您好!这是一份意在真实反映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对其原因进行深入追索分析的研究 性报告,希望能抽出您一点的宝贵的时间认真对......

    《社会转型期政府的公信力问题探析》

    成都理工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社会转型期政府的公信力问题探析 摘要 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影......

    浅析社会转型期我国现阶段的突出矛盾

    浅析社会转型期我国现阶段的突出矛盾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突出矛盾的历史背景及其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状况充分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除了存在着社会基本......

    在线学习论文—社会转型期改善民生

    社会转型期改善民生 记得第一次听到改善民生这个词语是在初中看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时候,当慕容博指责他只顾一己之仇,身为辽国臣子,食君之禄却不忠君之事,萧峰直斥其非,“为......

    社会转型期确定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几个基本的概念。 (一)价值、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