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社会转型期我国现阶段的突出矛盾
浅析社会转型期我国现阶段的突出矛盾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突出矛盾的历史背景及其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状况充分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除了存在着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还存在着社会突出矛盾。近期我国严重存在的部分官员经济腐败与人们反腐败的尖锐斗争,及现阶段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就是明显的事例。随着当代社会主义实际生活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进了新的时期,这是一个十分全面和极为深刻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全方位地深人展开,由于人和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深人展开,社会矛盾也就必然地比以往显露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广泛深人。其中还相继地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的社会突出矛盾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前几年出现的群众金融风险损失等经济纠纷,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难、部分公民道德缺失、部分官员贪污腐败,以及恐怖主义分子的**活动等,都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这些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具有激性表征和全局性影响的矛盾,就是社会突出矛盾。
社会各阶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 形成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 即: 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以及社会差距扩大之间的矛盾。
(一)当前中国社会突出矛盾的症结在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这些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经济发展的最大成就就是基本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全国普遍迈上了构建小康社会的征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不在有钱花不出去、买不到自己需要的商品的情况, 而问题恰恰是人们不敢放心地消费, 不敢轻易地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大大方方地买回自己可心的商品。他们有太多的后顾之忧,这些是因为社会事业没有和经济同步发展。大胆预测, 在未来一个时期内, 即使经济再飞速发展, 物质财富再急剧膨胀,只要没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事业的发展不能和经济建设同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统筹进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只会加剧,不会消除。
(二)当前中国社会突出矛盾的根源在于分配制度的缺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强调的是, 初次分配讲效率, 再分配讲公平。问题是, 初次分配提高了效率, 再次分配是否真正实现了公平。当前国家税收收入增长高于居民收入, 国库充实了, 理应主要用于解决民生问题,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对农村落后地区的公共设施投资, 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恰恰这些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
(三)当前中国社会突出矛盾的表现在于阶层之间的隔阂与冲突。
矛盾无处不在, 存在矛盾是正常的, 存在矛盾而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就不正常了。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上的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 但是这种利益矛盾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否则就会使矛盾激化, 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原有社会阶层认为新的社会阶层利用政策的空缺或不正常的手段攫取了本该属于社会大众的公共资源;草根层觉得只有精英层的利益诉求而缺少属于自己的利益诉求渠道;新的社会阶层有种经济上的巨人而政治上的矮子的不平衡心理, 等等。
二、正确处理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
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方法论, 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发展的协调性。
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 要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同时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 克服那种片面发展观。一个时期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并且把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及中西部地区, 积极探索医疗制度改革,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把经济的发展同社会事业的进步综合考虑,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的问题。今后, 应继续在这些方面作出努力。
(二)弥补体制或制度的缺陷。
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因利益而起,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难以满足公众对社会利益的需求, 难以实现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 再加上我们并没有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利益均衡机制, 共建与共享脱节,优势阶层获利多, 弱势阶层获利少, 甚至比较利益下降。因此, 在利益格局和利益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要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无论制度的重建还是制度的完善, 都牵扯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形成改革的阻力, 这也体现了制度创新的艰巨性。
(三)创造解决矛盾的软环境。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但是由于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有一个缓冲的过程, 在这个缓冲时期, 要创造有利于突出矛盾解决的软环境, 矛盾虽不能立即解决, 但绝不能使矛盾激化,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为此, 一要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勤政为民;二要强化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责任, 扶危济困, 关注贫困地区, 关爱弱势群体;三要营造良好的温馨的社会氛围, 消除阶层间心理隔阂, 保持社会的稳定。
第二篇:论文-村民自治在现阶段的突出矛盾及对策
XX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 村民自治在现阶段的突出矛盾及对策
姓
名 教育层次
学
号
分
校
专
业 教 学 点
目 录
论文摘要—————————————————————————————(2)关键词——————————————————————————————(2)正文———————————————————————————————(2)
一、现阶段村民自治存在的突出矛盾—————————————————(2)(一)日益扩大的民主参与需求与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2)(二)不断增长的民主发展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民主发展环境之间的矛盾———(4)
二、现阶段村民自治存在的突出矛盾原因分析—————————————(6)
(一)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6)
(二)村委会与党支部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7)
(三)村委会与村民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7)
三、解决现阶段村民自治中突出矛盾的对策——————————————(8)
(一)提高村民和村干部的素质,为搞好村民自治培育合格主体——————(8)
(二)明确权责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村民自治的行政干预——————(9)
(三)理顺“两委”关系,促进村民自治高效运行————————————(9)
(四)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村民自治奠定物质基础——————————(10)参考文献————————————————————————————(11)村民自治在现阶段的突出矛盾及对策
{摘要}: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农村政治生活的一项重大变革,它的实施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何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探讨制约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加强和推进村民自治的若干思考。
{关键字}:村民自治;农村发展;矛盾;问题;对策
当前,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受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地区村民自治的运行往往偏离了有序规范的运行轨道,村委会面临一定的矛盾冲突。本文通过对村民自治过程中村委会面临的矛盾冲突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矛盾的对策,以期推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有序发展。
一、现阶段村民自治存在的突出矛盾
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其实质就是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化,将村庄治理的权力归还村民群众。推行村民自治以来,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进展相当迅速。但是,在现阶段村民自治发展中,也形成了一系列突出矛盾。
(一)日益扩大的民主参与需求与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民主化必须与制度化相匹配。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是一种制度化的民主形式,即村民自治的主体、内容、组织形式和运作,都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安排的,体现着国家意志”在现阶段村民自治实践中,随着利益诉求日益强烈,村 民的民主参与日益扩大,法律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不能有效地将民众的参与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主要表现为:
已有村民自治制度执行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从试行到正式实施已有二十多年,各级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法规。但是,在村民自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种种不依法治村的现象,致使已有的村民自治制度得不到有力的贯彻执行。
村民自治运行制度不健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现象、新因素,而相关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显得滞后,致使部分村民自治行为难以寻找到充分的制度依据,导致了一些无法可依的情况。
村民自治的无法可依,还表现在缺乏可行的程序性规定。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主的精髓在于有一套严格、公认和可操作的程序。由于法律过于刚性,而与法律相配套的程序又不健全,导致实践中操作困难。
村民自治的奖惩、救济制度不完善。任何一项完整、理想的制度都应该由两部分构成:一为规范性制度安排,二为惩戒程序性制度安排,必须是行为模式与制裁手段的统一现行村民自治制度明显呈现出两部分的分离,行为模式与制裁手段的脱节。
特别是在制度建构中只规定村级组织、村干部应该做什么,而没有明确地规定做或不做什么将受到何种奖励或惩罚。对公共权力组织及村干部的行为过错,缺少责任追究和罪错惩罚的具体规定。
此外,现行的村民自治制度未能对村民自治权利保护和救济做出必要的制度安排。面对村民自治进程中的大量违法、违规事件,缺乏司法救济的渠道和机制,由此造成近年来村民上访和抗争事件频发,构成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 素。
(二)不断增长的民主发展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民主发展环境之间的矛盾 村民自治推动的农村基层民主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运作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旨在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化和村民自治的进程,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积极性和民主素质明显增强,民主发展需求不断提升。但是,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利于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环境因素,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进程,形成了种种矛盾与冲突。较为突出的是:
日益强烈的民主要求与传统治理方式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村民自治的推进,村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日益增强,希望有更多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但是,传统的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仍然对乡村治理实践有着深刻影响。在以权力高度集中为特点的传统乡村治理方式下,管理者习惯于一个人说了算、少数人拍板、垂直型命令、强制性执行。这种治理体制和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很容易扭曲政府与村民的关系,激化干群矛盾。
我们应当理性地承认,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目前的村民自治主要地停留在村委会民主选举的环节,后选举阶段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基本上处于虚置状态。因此,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了“选举时热热闹闹,选举后冷冷清清”的现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选举参与型”治理模式
日益增长的民主参与要求与村民民主素质较低的矛盾。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民主作为目的是村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的。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却需要村民群众能够运用民主,以民主的方式和手段达到民主的目的。在现阶段中国农村,一方面是长期压抑的民主参与热情极大迸发,村民群众特别是村庄精英希望通过积极的民主参与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但与民主参与热情相比,村民群众的民主素质相对较低,还不习惯于按民主程序行使民主权利,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诸如自己表决同意的事,一旦涉及个人利益、人情等因素,可以随意推翻;民主选举时没有投某村干部的票,可以理直气壮地不服从其管理;村干部选举中,贿选和暴力等因素的不断介入,等等。当前农村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的类似现象,反映出村民群众的民主素质还处在较低层面,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村民自治运作过程中的非民主和失序。
日益扩展的民主工作与政府支持相对薄弱的矛盾。村民自治追求的农村基层治理民主化是政府主动推动的结果。无论是村民自治制度安排,还是农村基层民主的实际运作,都要求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特别是担当起指导职责。然而,从现阶段农村的实践来看,政府对村级民主管理的指导和支持显得较为薄弱,与村民自治过程中日益扩展的民主工作内容和要求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
第一,政府的指导力量薄弱。村民自治涉及全体村民和全部村务,工作内容多、范围广、种类杂,需要地方政府配备相当的人力来组织和指导。但是,各地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民政部门并没有把指导村民自治的工作放到重要地位,专职工作人员极少。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也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指导村民自治的基本素质。
第二,政府的工作协调机制不足。由于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与群众团体组织,往往需要党委、政府统一协调才能取得积极效果。但是,在现行政府组织体制中,缺乏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工作的机构和机制。与村民自治工作相关的部门各自为政、单独推动,力量有限。
第三,财力保障不到位。无论是开展村民自治活动,还是办理村庄公共事务,都需要一定的财力保障。然而,各地政府用于指导村民自治、组织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所需要的经费都缺乏法定来源和保障,依地方党委政府是否重视而定。特别 是地方财政薄弱的地区,财力制约已经成为影响村民自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现阶段村民自治存在的突出矛盾原因分析
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中处于矛盾的核心地位。而村民自治中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系统内部分歧和冲突”,它源于主体的利益趋向以及力量对比的不同。需要指出,在中国,村民、政府、党支部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当前村委会在运行中出现的困境,主要是由于体制尚未理顺所造成,但这种矛盾冲突并不是不可协调的。
(一)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在村民自治中乡镇政府可能成为积极推动者,也可能成为消极阻碍者。从地方政府权力角度而言,村民自治是对乡村政府权力的重新划分,不仅是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而且是对地方政府利益的重新分割。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村民从政府手中“夺取”了管理权,意味着乡镇政府对乡村“池塘资源”处置权的丧失。为了保持对农村强大的控制能力,乡镇政府会想方设法干预村民自治的运行。从地方财政角度而言,分税制的实施使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而作为行政体系最末梢的乡镇政府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乡镇政府不但要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要负责辖区内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及自身运行所需要的大量行政费用,结果往往是入不敷出。正是出于财政压力及对农村资源的渴求,乡镇政府试图凭借行政权控制支配村委会,使之成为其汲取农村经济资源的工具,有的乡(镇)权力组织行为既远离了乡民的利益,同时也远离了国家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以自我权力扩张为后盾,动员辖区内的资源,为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权力核心成员谋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最大化的相对独立的行动者。
从地方政府行为理念而言,当前不少地方政府仍将完成上级目标、计划和任 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工作实绩”以及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一项主要指标。当前若仅仅依靠《村组法》所规定的指导或协商方式,乡镇政府是很难支配作为自治组织的村委会,更无力通过村委会对村民完成各种征收计划。为此,乡镇政府必然会加强对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委会的渗透、影响和控制,包括强有力的行政命令手段,以保证上级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由此也产生了激烈冲突。
(二)村委会与党支部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群众自治机构,而党支部则是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的基层组织机构。在中国,村委会与党支部两者本无根本冲突。然而村两委在权力资源配置模式、权力合法性来源渠道、权力的制度规范、权力的影响力四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有时也会导致冲突。对于党在村民自治中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又不干涉村民自治正常进行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等方面,《村组法》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为党支部与村委会见仁见智、各取所需提供了过大的制度空隙,由此而衍生出种种矛盾和冲突。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以党代政”使农村党组织实际上成为党政一体的行政组织,体制惯性作用使得党支部“控制”村委会的现象在部分地区十分突出,加之有些党支部书记权力欲过重,进一步加剧了两者冲突的可能。
(三)村委会与村民矛盾冲突的原因分析
村民与村委会之间可能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村委会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损害了村民的意愿。
首先,无论是村民、村委会成员、乡镇政府领导,他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尽可能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村民通过选举产生自身利益的代言人以期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样村委会成员也有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政治前途等方面要求。当前村民与民选村官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 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的条件下,具有风险规避性的村官很可能采取非合作性博弈行为,如败德行为、短期牟利行为、共谋行为,来危害委托人的合法权利。
其次,在“乡政村治”格局下,村委会对于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本无行政隶属关系,而只是工作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但是由于乡村关系尚未理顺,村委会实际上承担着双重角色:它不仅要作为民选的合法组织对本地区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民意的代表;还要接受政府的指导,承担一系列“准政府”的工作,如收取各种税费等。这使得村委会背离了村民的意志,成为乡镇政府在乡村的“一条腿”。
三、解决现阶段村民自治中突出矛盾的对策
(一)提高村民和村干部的素质,为搞好村民自治培育合格主体
要实现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目标,合格的主体是前提和基础条件。首先,要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农民具备参与民主活动的能力。其次,大力开展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农村的民主政治文化,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农民从传统的宗族意识、权力崇拜意识、依赖意识、臣属意识、散漫意识、自私观念和政治冷漠等落后观念中解放出来并形成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等现代意识,使农民逐渐形成参与民主活动的思想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民主议事能力、民主决策能力、民主管理能力和民主监督能力,使村干部能够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不仅为村民自治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也为村民自治提供内在的推动力量。再次,现在村级治理的水平保持在“精英治理”的层面上,因此要大力培养农村的政治精英。因为村里的问题由本村精英人物去解决比外部力量介入更容易为村民所接受。这种精英要既懂得国家政策法律法 规,又懂得现代管理方法,又能代表村民利益,能够领导农村走上和谐发展之路。
(二)明确权责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村民自治的行政干预
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党委、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切实做到放权于村。该由村委会行使的职权乡镇不得干预,该由村上使用的资金乡镇不得上收,该由村民会议审议的工作乡镇不得考核。真正让村委会有职有责有钱有权,放手工作,并向全体村民负责。乡镇党委、政府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意愿,真正实行村民直接民主选举;要指导村委会独立负责地开展群众自治工作,严禁把村委会当成下级机关,不得干涉村委会自治权的行使,对某些需要村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任务,应当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要健全完善村委会自治组织、村委会工作制度,帮助村委会协调与村党支部的关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村委会组织要积极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开展工作,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权于民,决不能把村民自治搞成少数人自治。做到工作中该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事坚决由集体决定;村务公开,提高透明度;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三)理顺“两委”关系,促进村民自治高效运行
一是合理划分“两委”权限。党支部的领导着重体现在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重在把好方向、加强教育和监督落实上。就是要把直接管理生产和全面干预农村社会事务的功能转变为以农村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为中心的的功能。村委会则应积极地在党支部领导下带领村民治理好村务。根据其不同职能,合理划分其职责和权限并严格执行。二是推行“两委”交叉任职。实践上,“两委”关系是个纠缠不清的问题。在积极推进“两委”职权合理划分的进行中,推行“两委”交叉任职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一身兼”,会有效地解决“两委”关系的问题,尽量地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而且在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下,能减少村干部 职数,减轻农民负担,有效地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切合农村实际。三是改革党支部的权力生成机制。“两委”交叉任职会不会造成村支部更加集权,不利于村民自治,关键能否让村民广泛地参与到村级事务中。有效地解决办法是,让广大村民直接参与村党组织的建设,使党支部的权力产生于村民,使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产生一样从一开始就统一于村民民主。近年来,有些地方推行的村民直接参与选举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发展、评价办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如河北省成安县实行的党支部“公推直选”和“两推两决三公示”发展党员制度、党员民意否决制)使村里党支部在推行村民自治的环境下有了民主的基础,也为党领导村民自治建立了从自身做起的一种机制。
(四)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村民自治奠定物质基础
农村集体经济是村民自治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经济实力,村民自治组织才能为群众多办实事,改善农村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深入有效地推动村民自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一是要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村民中威信高、收入高的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中既会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中政治素质强、发展经济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培养成村委会干部,形成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核心力量。二是上级乡镇党委、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要切实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帮助农民选准项目,解决好生产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具体困难;三是要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和发展村办企业。对一些缺乏资源优势、集体没有积累、发展困难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要千方百计加大帮扶力度;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村,要扶持其尽快做大做强。通过靠农村经济的发展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需求,增强农民的自由民主意识,为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物质平台。{参考文献}:
[1] 刘友田 林美卿:《论农民素质与村民自治》,《前沿》2007年第2期。
[2] 项继权:《论中国乡村的“草根民主”》,2006年11月4日
[3] 党国英:《中国乡村民自治:现状、问题与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 杨喜添:《农村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与对策分析》,《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 刘伟:《寻求村落与国家的有效衔接——基于相关文献的初步反思》,《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6] 新华网《浙江村民自治调查:乡村典章实践基层民主》,2008年2月28日 [7]《村委会组织法》
第三篇:社会发展转型期的矛盾检验各级领导干部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面对矛盾和困难,愿不愿解难题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个人品德的检验;敢不敢解难题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魄力的检验;能不能解难题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应在解难题中锤炼党性、提高能力、树立威信。具体要做到“四个必须”:
一、解难题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取向之一。时下,有一部分干部不愿解难题,主要存在三种思想:一是“怕”。认为难题往往错综复杂,牵扯着各方面利益关系,怕担风险,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二是“混”。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工作上不下功夫,不愿动真碰硬,安于混日子,做“太平官”、“清闲官”。三是“浮”。重“显绩”、轻“潜绩”,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乐于搞见效快、成绩“浮”在上的“政绩工程”,不愿干难度大、成绩“沉”在下的“难缠事”。存在上述三种思想的主要原因在于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因此,解难题,化解矛盾,必须要有正确的政绩观作支撑。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愿不愿挺身而出,体现着各级干部的“官德”,是洞察干部品德作风是否过硬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品德高尚的干部,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真正地统一起来,面对困难和问题要始终做到不为物所累、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迷,把为民排忧解难作为最具体最生动的政绩,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办难事,真情解难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二、解难题必须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任其职,就要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关键是要把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作为为政之德的基本要求,把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作为为人做事的根本动力。对长期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熟视无睹,不主动采取措施,不加防范与化解,就有可能会累积、扩散以至激化,最终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把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的勇气体现在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上,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把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的勇气体现在着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焦点问题上,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的勇气体现在着力解决影响民生民利的热点问题上,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注期盼的问题。要以忧党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勇往直前之风,积极主动地化解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努力成为想负责、敢负责、能负责、会负责的干部,切实履行好党组织赋予的崇高职责。
三、解难题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实践是个大课堂,人民群众是这个课堂上最高明的老师。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泰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从群众中吸收来的一点一滴,都将汇聚为我们解难题的强大武器。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解民难。一要深入群众,带着感情解难题。要怀着对人民群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感情,走进基层、走进困难、走进矛盾,多与普通群众真交朋友、交真朋友,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真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其所盼、助其所难、除其所忧。二要引导群众,正面宣传解难题。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正面引导,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改革措施,帮助群众理顺情绪,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党和行政的意图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三要发动群众,汇聚民智解难题。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生动活泼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群众的所说所需所盼中掌握实情,理清思路,提出对策,指导工作。
四、解难题必须勇于开拓创新
破解难题,特别是解决推进改革发展中的一些复杂问题,不能靠老经验、老办法、老套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见微知著、动态思考,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认识、分析和把握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开拓创新的本领,善于解决发展中的复杂问题,为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要坚持解放思想,树立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念。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全面认识和分析问题,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复杂性、特殊性。既要学会“弹钢琴”,也要善于“牵牛鼻子”;既要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站得高看得远,总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又要善于抓根本、抓关键、抓问题的主要矛盾,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灵活运用政策和策略,处理好主与次、重与轻、急与缓、难与易等诸方面的关系。讲求工作方法,掌握工作技巧,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途径,做到有的放矢,才会使解难题取得实效。
第四篇: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新矛盾(精选)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新矛盾
在三大社会和经济体制转型当中我们也是付出了代价,5000万工人下岗再就业,6000万农民失去土地,二亿多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间流动,全国政治与社会的基本稳定。但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全国的政治和社会还等保持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就是欧美社会他在这个社会转型中,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他们经过了200、300年的革命和战争,侵略、掠夺才实现了这个转型。但是我们就这么30几年能够这样实现转型,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同时,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还遇到了各种危机、灾难的冲击。如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大洪水,2003年非典危机,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世界金融大危机,2010年玉树大地震,2011年长江中下游特大干旱,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这几年以来,我们基本上在改革发展转型当中不断的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的冲击,我们是这样子走过来的。
所以,判断出来,改革开放的威力就在我们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它显示出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战胜各种灾害风险的巨大威力。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改革的进程当中,总体上还是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
那么,社会经济转型期面临的问题,我把它概括为下面几点:
一是贫富差距拉大。这个大家讲了很多,我不具体讲了。
二是社会事业严重滞后。民生问题突显出来,特别是市场经济所必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没有建立起来。诸如就业难、上学难、看病贵、住房贵、治安乱等这些牵涉到百姓民生问题,民众怨言甚多,甚至把教育、医疗、住房称为“新三座大山”。
三是发展方式粗放带来的生态遭到破坏,环境被污染。特别是空气、水资源污染严重,食品卫生存在问题更多。我们这些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带来能源、材料、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生态破坏更是要花几代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这就是我们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今年十八大以后第一次召开“两会”的时候,我们北京是严重的雾霾。在晚上有人调侃,讲在北京可以免费吸烟,上海黄埔江漂流着万头死猪,所以上海的老百姓就调侃说在上海可以免费喝排骨汤,打开水龙头就喝到排骨汤。
四是权力和社会腐败严重。这里我特别强调卖官买官盛行,导致吏治腐败,影响很恶劣。前几年很典型,比如说沈阳市买官卖官案,涉及到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长等16个第一把手。接下来黑龙江省买官卖官案,涉及干部900多人,多名省级领导、上百名地市级领导卷入,引发全省领导干部大调整。
有的贪得无厌,涉案金额达高达几十亿。在贪污当中,95%贪官有情妇,60%腐败案与二奶有关。所以,在网上也有“二奶排行榜”,典型的就是江苏建设厅长徐其耀包养146名情妇得数量奖;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常年在五星级宾馆包养未婚大学本科女大学生17人,得素质奖;四川乐山市长李玉书,20个情人年龄在16-18岁,得青春奖;海南省纺织局长李庆善,记性爱日记95本,制作性爱标本236份,得学术奖。一共有10个奖,我只是简单地举了这6个奖,这个腐败的现象非常荒唐。另外,腐败蔓延到法院和检察院,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开始,到各地法院检察院不少法官检查官犯案,有的甚至“一锅端”。这种法院、司法的腐败在欧美法治国家很少有,美国立国200多年只有40起,新加坡从独立以来几十年没有一个法官是犯案的。因为司法是社会的良心,老百姓要申请社会公正、公道最后一道门槛就是打官司,希望得到公正的判决。民众最后希望的一道代表社会公正的机关腐败了,这是最伤老百姓的心的。
另外就是舆论的腐败,媒体是监督公权力的有力工具。我国媒体不但丧失了舆论监督的功能,而且还被资本腐蚀,产生腐败现象。所以,我国的腐败现象我认为,一个是吏治腐败,一个是司法腐败,一个是舆论腐败,显然比经济领域的腐败更严重,与政治体制弊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体制性的腐败,值得引起严重关注。
这是我们今天在转型期遇到的问题,而由于这些腐败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利益集团。我在国庆60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提出利益集团的问题。这些年我们改革由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形成了权利精英和资本精英的勾结所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使阶层分野在大规模世袭,造成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农二代的利益固化。这种社会阶层的分化对立严重,草根阶层失去向上流动的可能;中等收入阶层产生了严重的被剥夺感;新富阶层则出现严重的移民倾向。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阶层,在社会转型期不同社会阶层存在的情况。
我认为阶层的固化比贫富的差距对我们国家的伤害更严重。所以,习近平同志今年到南方沿着小平同志南巡的道路走的时候,他讲了一句很深刻的话就是“我们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这句话说明我们中央新的领导很了解我们今天改革存在的这种利益固化的现象就是阶层的固化。
由上面这四个问题带来第五个问题就是社会上弥漫着浮躁情绪,不满情绪,幸福感减弱,失落感增加,道德感衰落。所以,多年积累的不满、怀疑、怨恨,到了释放期,一方面督促当局推进改革,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不信任当局,越来越偏激,越来越不耐烦。这就导致民粹主义思潮起来,仇官仇富仇警的情绪到处宣泄。追求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成为社会普遍现象。金钱至上观念泛滥,奢靡之风频吹,人的信仰、价值观衰变,各种欲望不断膨胀,人文精神愈发失落。
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社会问题,转型期的陷阱。概括起来讲,我们中国今天面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这是小平同志在1993年对他的弟弟邓垦谈话的时候提出来的,他认为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解决发展问题更难,要采取各种方法来解决,特别是分配的问题,如果长期财富向少数人集中那就会产生大问题,他在93年就遇见到我们今天存在的这个情况。所以,概括起来讲我们面临发展以后的问题就是:
1、贫富差距拉大,未能形成公平的分配制度。
2、社会事业滞后,未能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公众幸福感下降,未能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4、环境污染加剧,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一触即发,带来一系列群体性事件。
5、社会腐败向纵深发展,腐败从经济领域,更深入到吏治腐败、司法腐败和舆论腐败。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半封闭型的传统社会向开放型的现代社 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样一个利益格局剧烈碰撞、调整的历史变迁 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需要 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1]本文分析了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产生根源,提出当前及今后应有及可有对策。
一、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
(一)利益相关性凸显。利益是一个价值范畴,指与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东西。马 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人的各种各样的利益,就有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在计划经济时期,分配上带有明 显的平均主义色彩,个人利益的实现主要由集体和国家直接调控,收入差距也不大;加 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集中精力搞阶级斗争,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多集中在政治思想领 域,淡化了物质利益矛盾,或者说,物质利益矛盾处于隐性状态,不普遍、突出。20多 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已经使人们逐渐接受了差异性、个性化的 社会,群众的生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受市场作用的驱使,经济利益、物质利益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驱动力,人们更重视和追求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实际利 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凸显,从而使经济利益矛盾和物质利益冲突成为引发矛盾纠 纷的核心内容。诸如失业、下岗、协保、医保、动/拆迁、物业管理等等,都是由经济 利益或物质利益引发的矛盾纠纷,而且相当多的矛盾纠纷的发生都具有其合理性,极易 引起社会的同情。
(二)群体性矛盾增多。社会转型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因此,一旦出现利益矛盾,就不单单是个体性利益矛盾,而是群体性利益矛盾,这种群体性 利益矛盾,往往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增多。特别是很多矛盾都是由于政策性因素所引起,涉及的对象也往往是一个群体,他们住在同一地区或在同一单位,有相同的利益受损的 背景,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比如,企业倒闭破产、职工下岗待岗、拖欠职 工工资、打白条、农民负担过重、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安置、医保改革等,这些问题往 往带有普遍性,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极易在一些人的组织串联或煽动下,酿成群 体性事件。
(三)矛盾对抗性增强。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不具有对抗性。但新的生产关系的调整 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使得人民内部的经济差距急剧扩大。这首先引起了矛 盾主体强烈的心理失衡,为矛盾对抗程度的加大提供了主观条件。而在客观上,利益差 距的扩大确实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当人们在物质利益发生冲突而又得 不到妥当处理时,容易向对抗性的方面转化,造成公开的冲突。如上述群体矛盾就极易 以停工、罢课、集体上访、也可能因财产纠纷、资产分配、土地使用等问题,爆发激烈 的纠纷和暴力冲突。而在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偏僻农村,素质极低的村官常常横行乡 里,激起民愤,酿成恶性对抗事件。概言之,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性 较过去更为激烈。
(四)党群、干群矛盾突出。领导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手中所掌握的相当权力,使他 们经常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成为各种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执 政党,党的领导干部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担负着动员、组织和领导人民化解社 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有些干部出现了不适应和不胜任的情况,领导人民群众致富无术,却喜欢弄虚 作假、浮夸虚报,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完全脱离人民群众,忽略人民群众利益,漠 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更有个别干部完全丧失党性原则、做人准则。在经济领域乱 收费乱罚款,索贿受贿,贪赃舞弊,直接侵犯群众利益;在政治领域卖官鬻爵,钱权交 易,执法枉法,肆意践踏人民群众的权利,压制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在思想文化领 域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有害的思想观念放任不管,推波助澜;在社会领 域,生活侈奢靡乱,放纵黄赌毒,甚至与社会黑恶势力沆瀣一气,充当他们的“保护伞 ”,欺压人民群众,影响极为恶劣。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党群、干群矛盾尖锐、突 出。
(五)处理的难度增大。群众要求解决的一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缺乏政 策、法律依据,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有些人民内部矛盾跨地区、跨部门,协调难度大。一些群体性事件,往往是较多人的过激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与少数人的严重违法行为 及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捣乱破坏活动纠缠在一起,更是增加了处置的难度。
二、社会转型期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根源
引发社会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可以归纳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心理四个 方面:
(一)经济根源。正如一切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一样,人民 内部矛盾的产生,同样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 是利益分配的主要手段,利益分配也相对比较平均,所以,各地区、行业、职业、单位、个人之间直接的利益矛盾并不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分工的 细化,各利益群体不断分化。再加上利益分配机制还很不健全,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 成员在生产要素的占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而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按劳分配、按要 素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格局。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意味着利益实现方式的多样化、复杂化。这就使得利益主体的实际收入差距突显出来,引发了人民内部富裕者与贫困 者、先富者与后富者、合法致富者与非法致富者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存在人为的分配不 公,进一步导致人民之间经
济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从而触动了“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 经”[3],加剧了这一矛盾。
不仅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会引发矛盾冲突,在同一阶层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矛盾。比如,在工人阶级这一利益群体中,又出现了国有企业工人群体、乡镇集体企业工人 群体、混合所有制企业工人群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人群体等,这些不同利益群体 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人民内部利益群体呈现多元化格局,使得群体之间的利益界限分 明,群体利益要求明确,群体利益矛盾明朗化。
(二)政治根源。主要表现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部分官员的贪污腐败以及干群 关系紧张。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先进 的制度,也应该建设最先进的政治文明。其中应包括规范、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与之 相配套的政治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确保这种制度和机制理性运转的规范程序。从 观念层面来说,先进的政治文明还包括进步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政治理念(如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与之相对立的,则是不文明 的甚至是野蛮、蒙昧的政治观念,如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以及人治观念等。此外,民主、高效、廉洁的行政观念也应该是先进的政治文明题中应有之意;与之相 对立的则是地方保护、司法腐败等。
先进的政治文明是我们的追求和建设目标,但现实中,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不但与先 进的政治文明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而且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的要 求也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其一,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政治运行机制、监督机制还 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各项政治制度之间的权力关系,特别是党的领导制度与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治体制中的民主机制不充分,还不能保证政治权 力产生和运行的民主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直接民主制度不完善,上下沟通的渠道不畅。其二,有些人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思维方式还有许多落后陈旧的东西,少数干部 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以及人治观念等还相当严重。以上制度、机制的不 健全、不完善以及政治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导致诸多消极后果。首先,“权力过分集中”。“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接受监督和制约的观念非常淡薄,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 ”。[4]正是由于这一弊端,使得家长式人物绵绵不绝,滥用权力的现象相当普遍,也 导致不少位高权重的领导人的违法乱纪、贪污腐败、腐化堕落行为不能及早发现查处,引起群众不满。其次,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存在,在一些单位和部门,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干部把“官位 ”看作谋权生财之道,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大慷国家之慨编织关系网,大搞权权 交易、权钱交易、虚报浮夸、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政绩工程,而对普通群众的困难 和疾苦漠不关心。最后,导致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的渠道不多不畅,参与意识普遍较弱,参与管理的程度十分有限。
这一切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造成了干群关系的紧 张,有的本来属于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也往往转化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甚至引发激烈 冲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政治稳定,而官僚主义的存在以及上下沟通 不畅又为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增加了难度,造成了矛盾激化的可能性。
(三)思想文化根源。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思想根源,可以从思想发展即主体认识发展 的一般规律来探讨,而矛盾产生的文化根源,则可以从文化结构的层面加以考察。转型 时期我国的文化结构,已由改革开放之前的二元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传统文化)结构演 变成三元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结构,三种文化的异质同构,必然 引发相互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社会主义文化和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导致 人民内部的思想文化型矛盾。改革开放既大大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解放,增强了人们的自 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又由于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 消极影响,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落后思潮沉渣泛起。加之西方一些敌对 势力故意在思想文化上制造混乱,使矛盾更为突出,因为在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面前,有些人感到眼花缭乱,是非莫辨,容易产生偏颇、盲从、赶时髦等不良倾向。具体表现 为人民内部的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矛盾,价值观中的“义”、“利”冲突,改 革意识与思想僵化的矛盾。此外还存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现代文明与传统文 化的矛盾碰撞等等。
(四)心理根源。心理失衡是导致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社会心理根源。社会转 型也是必然伴随新旧思想文化和体制的交汇、碰撞。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社会利 益多元化格局日益明显,社会个体的价值追求出现了多元化态势。因此社会上的集体主 义、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与社会个体多元的价值需要之间、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 差异与冲突,也成为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思想根源。尤其是利益结构的变动在一 定程度上导致部分群体心理的失衡,引发矛盾冲突。一是“利益相对受损”心理[5]。改革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事实不容置疑,每个社会个体都希望能够在此过 程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然而由于社会成员在知识素质、地位和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人们 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迅速分化。特别是在目前我国许多方面体制还不健全,漏洞很多 的情况下,一些人通过投机倒把、权钱交易等各种不正当的途径迅速积聚大量财富甚至 “暴富”时,必然也是对“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观的一种挑战,很容易打破人们的心 理平衡,激化人民内部的矛盾。二是保守与创新的矛盾心理。几千年来我国社会长期处 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已普遍内 化为人的思想观念。可以说在转型时期,古今中外各种思潮、文化观念,都并存于当代 中国社会中。落后与先进、守旧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等都导致了极其复杂激烈的矛盾冲 突,也使社会个体在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失衡时,感到价值选择的困难,精神寄托上的 无助,行为上的无所适从,进而导致各种人民内部的矛盾。
当然,转型时期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还有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如一些方 针、政策上的失误和偏颇,在国际分工和政治格局中的不利的地位,以及西方国家对我 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推行和平演变的图谋等。因此,对我国转型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 解决,既要抓住矛盾的本质根源,又要把握其现实特征,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的各方面关 系,立足与现实条件,找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可有对策。
三、社会转型期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应有及可有对策
在有关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文章中,几乎都提到的几点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 稳定的关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反腐败斗争;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等等。这些对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化解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 既由于篇幅所限,又因为对此已有诸多论述,故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社会转 型期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应有及可有对策。
(一)坚持改革、推进发展,夯实消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经济基础。目前我国人民内部矛 盾大量出现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人民内部在根本利 益一致的基础上,之所以存在着大量的有些甚至还很突出的矛盾,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我 国经济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多方面的需要。因此,通过 改革,改变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 个中心,把财富“蛋糕”做大,是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发展才是 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现阶段,在大量存在的人民内 部矛盾中,不仅那些物质利益上的矛盾直接根源于国家的相对贫穷,就是许多思想上的 矛盾也或多或少地同社会物质财富不够充裕相联系。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正是人民内部 矛盾的集中反映,它在整体上始终影响和制约着后者,是我国社会所有矛盾的总根源。因此,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千方百 计解决好社会这一主要矛盾,才能使纷繁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得以解决。
但改革本身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又必然引起一定的震荡,诱发新的矛盾。在这种 两难选择面前,要把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既不能因为容易产生或者是害怕引发矛盾使 改革止步不前;也不能只顾推进改革,不顾矛盾可能激化的现象。只要改革总体利大于 弊,就可以考虑推行,但关键要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可以按照市场运作的,由改革 的获利者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不能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则应由政府进行补偿。要把 加快改革步伐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精神很好结合起来,把推行改革与防止矛盾、化解矛 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改革的推进既积极又稳妥。
(二)提高政府汲取能力,加大公平优先的二次分配力度。通过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把 社会财富“蛋糕”做大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因为社会经 济总量增长本身虽然重要,但不能自动解决包括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在内的一系列紧迫的、容易诱发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问题。如果 说可以用“博弈论”来形容自1979以来人们从改革中的所得与所失的话,那么,可以说,从1979——1993年这段时间,中国的改革基本上是一个“双赢博弈”(win-win game),因为几乎所有群体都从改革中获益,其差别仅在于得利的多少不同;但自1994年以来 的改革,则在一定程度上说具有“零和博弈”(zero-sum game)的性质:一些社会群体 获益颇多,另有一些群体则第一次成为实际上的“输家”,因为他们的福利水平实际上 是下降的(这里面至少可以包括下岗职工、农民以及国有企业职工)。[6]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四个字:“放权让利”,其结果,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及各 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社会财富总量迅速增加,在初次分配中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的 指导思想;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两个下降”(政府财政收入收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政 府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严重限制了政府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再分配能力,使二次分配领域的“公平优先”大打折扣。在上述改革的第一阶段,由于是一种“双 赢搏弈”,政府面临的再分配的压力还不很明显,但改革的第二阶段,由于相当一批“ 弱势群体”的出现,要求政府加大二次分配的力度的压力明显增强。但由于政府财政汲 取力严重下降,导致“公平优先”的二次分配很难有大的作为,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的贫 富差距急剧扩大。根据官方及学者估计[7],在中国入世的10-20年时间里,虽然有利于 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这为政府提高汲取能力提供了可能),但如果仅凭市场力量起作用,中国还将面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压力(提出了政府提高汲取能力的必要)。党的“ 十六大”也提出,今后20年,我国要进入新的社会变革期,结构变动将会更加剧烈,各 种矛盾也可能更加突出,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甚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二次分配注重公平,调节
差距过大的收入,提 高政府汲取能力和转移支付能力,也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这不但可以调节过高收入,而 且,可以通过加大对弱势群体、弱势行业、弱势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社会贫富差 距。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2002年1月起,中国对 “所得税分享”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中央将把所得税增长中多分享的收入,全部用于 增加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这说明二次分配的公平原则已经引起中央 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也重申:“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 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8]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实际困难。早在1930年代,英国的贝弗里奇爵 士就在其扛鼎之作《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中明确提出:“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 业……这必须确定无疑地是国家的职能,就像现在国家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 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9]在当代,由于市场的缺失和社会的无力,国 家利用手中的权力保护国民免于社会风险更是已经成为国家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政权合法性和政府权威的依据之一。对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样,对社会主义国家也 是并且更应该如此。
我国在有关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扶贫帮困工作也有 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体系,并制订了统一标准,但要真正转变“弱势群体”的困难局 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强化和完善。如有的困难户上不了帮困线,有的困难对象实 际并不困难,却能接到发放的救助“绿卡”;对于确实困难的家庭,帮困的钱往往又不 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些社会“弱势群体”要饭吃、要工作的呼声强烈,信访不断。未来 几年,应进一步健全、统一社会保障体系,规范、细化救助标准,确保社会救助对象生 活安定,建设好社会稳定的“托底工程”,避免困难群众因生活无着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和不稳定因素。
弱势群体虽然在市场竞争中、政治表达上、法律保护上是弱者,但同时又是道义上的 优先者、选举中的多数者、变革时的热心者,是重要的社会力量和资源。这就要求在政 策设计时,要避免弱势群体因缺乏保护所造成的重大消极影响,尽最大可能地创造适合 于他们的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居住、生活、医疗条件,给予他们人文关怀。这不仅关涉社会公平、公正的目标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问题。
(四)建立不良情绪的宣泄机制以及人民内部矛盾的预警防范机制。要对人民内部矛盾 发生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量化分析,建立起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动 态、长效管理机制。对社会各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热 点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对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程度进行定性定 量分析,将有助于确保人民内部矛盾“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的落实,减少工作 中的随意性、被动性、滞后性,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习惯做法。
建立不良情绪的宣泄机制不但可以直接减少因心理因素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对其他因 素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应充分发挥司法、信访部门、基层党组织以及 群众团体、人民调解等各种组织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沟通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一座重 要桥梁。这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公民参政议政的心理欲求,同时又能适时地宣泄掉 积累在民间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困惑,从而避免脆弱及病态心理伤害社会公众和破坏社会 秩序,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改善政府形象,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的稳定。上海市杨浦区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区妇联在2001年3月8日挂牌成立了“ 复旦杨浦女性发展咨询中心”,一年多来,该咨询中心已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8期(次),受益人已达6千余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大量社会矛盾。
(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官”。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表现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巨大成就。然而,我们政治体制领域的改革却明显地滞后,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 的发挥,并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民内部矛盾。为此,坚持以改革、发展作 为一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式,必然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 应。同时,体制、制度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起直接的约束和调节作用,因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可以为人民内部矛盾的妥善解决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人民 内部矛盾问题与改革旧的政治体制在内容上是密切相联的。因为,在这一问题中,人民 群众与领导干部之间的矛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不坚决、及时地进行改革,势必难 以在体制、制度层面上有效地防止和避免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蜕变为人民的统治者。这 样,存在于群众中的怨愤与严重不满最终会导致潜在性社会“地震”的总爆发,从而阻 碍社会进步。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方式上搞“人治”不行,单纯依 靠群众运动的“群治”也收效甚微,最后还必须通过“法治”来实现。同时,几千年来 的封建传统给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沉重历史包袱依然存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已势在必行。“法治”作用的主体对象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治官”。即:人 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运用宪法和法律来监督公仆,防止其滥用权力。因为,不受限制 的权力从来就是腐化堕落的温床。通过“依法治官”来克服官僚主义,端正领导干部的 思想、作风,实现干群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的法治化轨道 上得到有效预防及合理解决。【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第18页。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3]《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1页。
[5]社会学理论指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敌视和仇恨心 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利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 危险,甚至他们的敌视和仇恨也可能扩散。
[6]王绍光:《开放性、分配性冲突和社会保障——中国加入WTO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原载《视界》2001年第3辑看,引自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2年,第213-214页。
[7]《不能回避的国情制约》,载《了望》(新闻周刊),2002年11月11日(第45期),第 24-33页。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第五篇: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县政改革的新思路
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县政改革的新思路
一、我国县政改革的目标选择
行政改革是由政府领导的自觉地改变行政组织结构、改善行政行为方式、理顺行政关系、增强行政功能的运动。县政改革应是指在县级政府领导下,根据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变化,自觉改变县政组织结构、改善行政行为方式、理顺行政关系、增强县政功能,以适应并改造内外部行政生态环境的活动。
县政改革是县政系统自我调节机制的运行体现,是县政系统提高自身效能的自我完善化过程,其根本目标应该是构建有效行政,即县政系统能够有效地通过自己的组织和活动,与县政生态环境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主要应该包括有效的县政组织、精干的行政人员、和谐的行政秩序、权威的县政监督等几个方面。
二、我国县政改革的模式分析
当前,我国处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在社会转型期,要实现县政改革乃至整个行政改革的成功,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行政模式,以先进的行政理念重塑政府行政,打造全新的行政模式。
1、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型模式
自然生态环境是一切公共行政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此背景下,要构建具体的适应自然环境的依赖型模式,必须根据县域特点,本着生态平衡、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经营,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2、适应县域经济环境的引导型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县级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对县域经济的直接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规划指导作用的弱化;相反,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贯彻执行中央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调整现行政策。
县级政府应该实行稳定性与变动性统一的引导型模式,一方面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和规划,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培育、扶植优质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将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质量放在首位。
3、适应行政体制改革环境的分权型模式
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证,现阶段,我国许多省市都在进行“强县扩权”或“扩权强县”的改革实践。而“强县扩权”本身是一种依靠行政力量破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性因素的行为,是一种通过行政资源再分配,将原属于县的行政权力归还县。然而,这样的行政分权必须有强有力的体制约束,以防范权力被滥用的产生。权力下放在地方,权力受监督少了,权力寻租成本也降低了;因此,地方自主权扩大的同时,权力滥用和公共利益被损害的风险加大”。从长远来看,构建适应行政体制改革环境的分权型模式是解决县级行政资源匾乏,促进县域经济更具活力的必然选择。
三、社会转型期我国县政改革的路径选择
我国当前整体处于现代化全面转型时期,东西部地区差异很大,发展状况千差万别,而且这种不均衡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依然存在。因此,县政改革的的实施不能照搬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所以,我国县政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独立且受限的县政权力系统,重构协同一致的县政组织结构,加快服务型政府理念下的县级政府职能定位,建立切实有效的沟通体系,以及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具体而言:
(一)构建独立且受限的县政权力系统
当前,县域内存在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县政权力系统实际处于依附地位没有充分解决;同时,由于现行人大制度及其他法律制度的种种缺陷,并没有形成针对行政权力系统有效的监督控制体系,县政功能还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必须要理顺党政关系,明确区分党委与政府各自的职责和功能。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县级人大和政协制度建设,确保县级人大能够对县政系统权力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只有这样,县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与约束机制才能完善起来,县政功能才能够有效发挥。
(二)重构协同一致的县政组织结构
县级政府既是党和国家基本路线、大政方针、政策决策的基层执行机关,又是我国县域经济和基层社会发展的领导机关,在基层提供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当前,在大部制改革的指导下,重组现行县政组织结构,促成系统结构的整体性与协同性,直接关系着我国基层政权的建设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也关系到县域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现行县政系统结构的协调一致性关键在于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县政组织结构,实现决策制定、执行、监督三大子系统功能的协调一致。
(三)加快服务型政府理念下的县级政府职能定位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我国县级政府务必坚持“宏观管理一体化、公共服务综合化、市场监管统一化”的原则:重新设计政府的职能转变,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完善政府的市场控制与监管职能,加强宏观经济调节,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优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四)加强政务公开,建立切实有效的沟通体系
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必然发展趋势。政府应及时把握民众的信息需求,做到“民之所需我之所供”。实行县政事务公开制度,增强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公开化的开放式县政体系;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政务活动进行公开:同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公开,打破我国县政系统封闭性,增强行政过程的透明度,实现政务公开化。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信息的及时公开都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止住不实的传言、传达理性的声音。
(五)构建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时一刻就可以完成的活动。因此,政策和计划制定以后,应该有行政监督作为辅助的功能。没有行政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行政系统的最大能量无从谈起。所谓行政监督指的是行政系统中上级行政全体或行政机构对下级行政全体或行政机构的指导和控制。当前而言,在我国的县政体系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民主化进程迟缓、公民监督意识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县政系统,乃至整个行政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加大改革力度,构建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是县政改革的又一个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