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伦理学作业
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进步的发展
教育科学系11级人文教育三班张亚芳1115403034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是公正的法官。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但究其推动道德发展的因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因素占重要地位。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对客观认识我国的道德现状,加快推进道德转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德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道德进步与发展的远因。道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而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量的方面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直接扩大了人的责任范围,开拓了新的道德领域,促进了劳动者新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又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扩大人们认识世界的眼界,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尤其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科学观,始终以一
种新的思维方法普遍支配社会的思维方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新思维、新概念、新标准、新看法。第二,从质的方面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巨大发展和划时代的飞跃,必然在道德上创造一个新的可能性:为旧道德的消亡和新道德的产生准备了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职业道德产生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人们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逐渐增强,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高等职业。各种职业的出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为了调整职业内部以及外部的各种关系,为了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协调,职业道德就应运而生了。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生,产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与此相适应,职业道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种类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有的还形成了专门的职业伦理学,有力地推动了道德进步。其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具有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不同社会形态的道德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同时,对不同阶级的道德发展道路和趋势也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使用的是及其简陋的工具,以及最原始的方法。表现出淳朴的道德品质。进入文明时期,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原始的生活及生产方式被取代,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这时候,社会道德就沦落了。社会主义发展条件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物质生产资料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般地说,被剥削阶级的道德,往往会适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要求,而不断提高、愈益进步。与此相反,剥削阶级的道德则往往不能随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却与日俱增地表达最卑下的利益,纵容最卑鄙的行为。
最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直接表现社会的道德水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不能成为判断社会道德状况的直接依据,也不能成为判断社会道德状况的直接标准。其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有条件。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有利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科技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有条件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科技发展对道德的作用是在一定社会制 度中,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介而实现的。因此,科学技术对道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该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性质的影响和制约。其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的作用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因此科学技术对道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创造利用科技成果的人的道德状况的制约。其三,科学技术是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和探索中积累的认识成果和智慧结晶。科学技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同时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和不可穷尽性。人们在认识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和不可预测的因素。由于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局限性,在某些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近期或远期的负面效应,给人们的道德带来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道德进步的深刻内在动因,决定道德进步的历史总趋势。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室友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当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旧的生产关系不能容纳时,就会引起旧的生产关系发生本质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必然会带来新的道德关系和道德体系,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的进步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二篇:伦理学是什么(作业)
伦理学是什么
我看过一部动画《猎人》……在里面的猎人考试情节中有这样一段场景。
考官婆婆问被考试者:妻子和母亲同时落入水中,那么你会救谁?
当然了,在动画这个伦理问题是没有给出答案的。因为我估计画漫画的作者也交不出一个所有人都会满意的答卷。于是,在这一段动画的最后,想当人猎人的主角,在通过漆黑的甬道时,回答同伴说自己仍然在想这个问题时,考官婆婆的画外音旁白出现:如果,真有这种事情发生那样的一天。我们该怎么做呢……
同上,请问,你会怎么做呢……嗯?
第二个故事:
有5个小孩在铁路上玩,其中4个在正在使用的铁轨上,1个在废弃的铁轨上玩。当火车行驶过来的时候,列车长只好把火车行驶到废弃的铁轨上,那个行为正确的孩子死了,那4个行为错误的确没事。(别问孩子们为什么没发现火车,情节需要)
问:那个列车长是对是错?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
最后,我再提问一个现实点的问题:公车上,有小偷行窃,被偷者身周有两三个一看便知是恶痞流氓装扮的同伙掩护,怀间鼓起,疑有凶器,未知。你孤身一人,当发现时,小偷即将行窃成功。那么,你要上前阻止,并惩恶扬善吗?
选择有三朗朗乾坤,我辈之人,正气所在,义不容词。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掉点钱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招惹麻烦。当然,我不是怕……只是不想惹麻烦。悄悄的提醒被窃者,但是很可能会被小偷及同伙怨恨迁怒以及拦截殴打……
另说一句:这是我从熟人处听来的亲身经历。有一人挺身而出时,满车无人帮衬,结果惨糟通殴,人进医院,花费不说,误时又误工。至于我那位熟人,虽然学过
几手拳脚功夫,但在对我说起时,因为自己心中害怕对方有凶器,不敢上前。所以很可耻的没出手了。对于他的选择,我没有表示赞同或是反对,只是单纯的表示理解。因为换个角度来说,我也会选择旁观。一是对方只是被偷了钱财,小偷固然可恨,但自己的防范意识降低也是小偷得手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在殴打挺身而出的人时,若是小偷与同伙再次遭遇阻拦,且整车人被鼓动参与止暴时,难免发生暴力升级。一旦有刀剑加身的情况出现,误伤或是致残都是不理想的情况。那么让被偷者为自己买单,也不是什么过错吧……
Ps:我承认我不是高尚的人。但我相信这世界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高尚。少部分人,是的,他们让我们崇敬与景仰。因为这是我们本身所无法做到的高度……除了仰望,没有其他可以表示景仰的方式。
这三则故事都是关于伦理学的小故事。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康德说过:“世界上最珍贵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
思考:
那么道德是如何起源的?人是否需要伦理道德?人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何谓伦理学?伦理学包括哪些领域?伦理学意欲何为?伦理学是什么性质的学科?伦理学与人学是什么关系?伦理学与哲学是什么关系?伦理学与自然科学是什么关系?伦理学与社会科学是什么关系?如何把握伦理问题的实质或准确含义?如何分析伦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哪些方法对于伦理学的研究,论证是适用的?道德规范确立的程序和原则是什么?事实判断和逻辑判断是否存在逻辑上的关联?从事实判断是否可以到处伦理判断?伦理判断的有效性如何判断?
概述
伦理学是研究人生目的的学问;是研究善和恶的学科;是研究人的行为、道德判断和评价标准,研究道德价值的科学;是研究理性原则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情感意志的科学;是研究道德语言的科学。伦理学所研究的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领域,主要揭示社会道德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等等。所有这些关于伦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都是围绕着道德问题提出的。除了把伦理学看作是纯理论抽象的道德哲学的观点外,大多数伦理学家都承认研究的目的是为寻找和建立一种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培养有道德的人的理论。
一、伦理学研究对象----道德伦理学界说:
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和制定过程以及实现途径的科学。休谟难题:能否从“是(事实)”推导出“应该”?
“休谟难题”也即“休谟法则”(Hume’s Law):我们不可能从“实然”中推出“应然”.在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你只能救一个人的事实前提下,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二个故事,列车长在四个不遵守法规的男孩和一个遵守法规的男孩哪个被火车撞的事实条件下应该如何抉择。第三个故事应不应该上前阻止小偷行为?这些问题都是从“实然”中推出“应然”的问题,也就是休谟难题,这些都是困境问题。虽然我们面对选择时就是选那个当时自认为最合适的,尽量选择当时自己觉得最为有利的去做。
3道德价值推导公式:
前提1:行为事实如何(道德价值实体)
1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你只能救一个人。母亲和妻子都是你最爱的人,不论你救任何一人你都会自责伤心。她们都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2列车长无论怎么抉择,都会有孩子被火车撞,结果就是一个被救还是四个被救。列车长要是不搬动铁轨,那么四个小男孩便会撞死,他们就要为自己没有遵守规则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列车长搬动铁轨,那么那个遵守铁路规则的小男孩就要因为自己遵守规则而丧失生命。列车长选择了搬动铁轨,因为在他的价值体系里,四人的生命远大于一个人的生命。
3你看到了小偷行窃时,你该怎么做。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下的选择是不同的,在危及到自己的时候,你会舍身利他吗?
前提2:道德目的如何(道德价值标准)
边沁“至善为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是道德的最高法则,即道德总原则:善。道德的判断是指对人们的行为、品性和事物的性质的判断。其中涉及善恶正邪的问题,分别为价值判断和义务判断。道德的目的可以分为两部分:1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2道德他律论与道德自律论之争。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
道德判断的依据1.神学派 2.良心论3.目的论(结果论)4.义务论
结论3:行为应该如何(道德价值)
1)神学派理论观点: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存的权利。列车长,你为什么要去决定他们的生死? 没听说过生死有命这句话么? 一个也好,四个也罢,你没有权力决定别人的生死,你又不是上帝,最好的选择是袖手旁观,或许有人会骂冷血啥的,但是别忘了你没有权力去改变什么,如果你动了,无论你的动机是什么,那你就是在谋杀,先不说良心啥的,光是之后的法律与苦主的追究就够玩死你的了.如果你没动,无论死的是一个还是四个,对所有人来说那都是事故,是意外,是天意,是上帝的召唤,懂?
2)良心论观点:罗素“服从自己良心的命令并不总是履行客观意义上的正当的行为,当一个人做自己良心赞成的事时,他正在做自己相信是客观正当的事,但未必是客观正当的事”故事二中的列车长遵循了这一原则,做了觉得自己是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但是却伤害了一个无辜的人。这四个小孩子没有遵守交通法规,跑到正在使用的铁轨上,如果仅仅看小孩子跑到正在使用的铁轨上的行为事实,我们的道德观念告诉我们这是错误的做法,是不应该这样子做的。而那个小男孩遵守了法规在废弃的铁轨上。如果按照法规的角度,列车长是不应该搬动铁轨的。
3)目的论的观点:(以功利主义为例)比如对于第一个故事问题的回答:哪个离我近就先救哪个,救了近的那个好尽快节省出时间救第二个,都是亲人,没道理舍近求远浪费时间,这种时候多争取一秒都是宝贵的,哪有时间给你吃饱了撑得考虑那些所谓“深层次”的东西。就是纯粹的要救人,救上人才是目的。
西方的救助规则是:体质上选择最好的(利于在救助以后生存度更高),年龄上选择更年前的(出于公平原则)
中国传统思想的法则是:百善孝为先,结论当然是母亲了。
4)义务论观点:在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体系中,善良意志是一切道德的源泉,一个彻底善良的意志,他的原则表现为定言命令,即道德律。他认为一种行为只有出于义务,以义务或责任为动机,才有道德价值。
小偷偷钱的行为自然是不好,是恶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制止恶的行为的发生。选择一或者三的目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手段不一样。不过对于故事下面的“亲身经历”更能引起我们的重视。为什么现在正义的行为不被认可呢?以功利主义的原则是最好解释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尤其是对自己有危险的时候,更加是这样的。要是因为义务,挺身而出,最后自己受到伤害。我们都明白应该怎么做,事实上我们却不愿那样做。
二、伦理学体系
在伦理思想史上,道德作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家那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目前伦理学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他们分别是中国伦理思想、西方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中国伦理思想传统 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伦理思想体系,主要是①关于道德的根源和本质,其中包括道德的起源、道德同物质生活的关系、人性的善恶、名教与自然以及道德评价的根据等问题。②关于道德的最高原则问题。先秦时期所谓的“义利之争”,以及发展到宋明时期的“理欲之辩”,是关于道德最高原则的争辩。儒家强调“义”重于“利”,把仁义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墨家主张“兼爱”、“交利”,强调“义利并
重”,法家强调赏罚,注重耕战,重利贱义;道家宣扬无为、尚朴,主张超脱一切义利。③关于道德修养问题。
西方伦理思想传统 综观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各种伦理学说从其体系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 3类:①实践的或规范的伦理学。认为伦理学是通过研究道德现象,向人们指出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履行什么样的义务。这种伦理学重视实际的应用,往往分离出一些具体的应用伦理学,如各种职业伦理学。②理论的或纯粹的伦理学。这类伦理学说重视探讨道德理论,往往和哲学本体论交织在一起,认为伦理学就是道德哲学,就是对善恶所作的纯哲学的思辨,一旦涉及具体行为规范和准则,就会失去伦理学作为道德哲学的意义和尊严。③分析的伦理学。这是20世纪以来在英美颇为流行的伦理学,即“元伦理学”。这类伦理学说既不以经验的、历史的方法研究伦理学,也不重视经验或历史叙述的理论概括,更不提出具体规范。它的突出特点在于,试图从逻辑和语言学方面对道德概念和判断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把道德作为社会的、历史的现象进行研究,但不是简单地描述这些现象,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研究道德现象中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揭示道德的社会实质和发展规律。它不是建立在上帝、理性和抽象的人性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并强调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对人的品质的重要意义,强调伦理学不仅传授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身体力行。
人类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从整个伦理思想史看,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发展形式:①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思想传统,以“仁”为核心,以孝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品德修养,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②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西方的伦理思想,形成了以强调个人幸福,即人的至善为特点的伦理思想传统;③发生在古代埃及和印度的伦理思想,它以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往往与宗教相结合,从中贯彻着宗教诫律的要求,得到宗教势力的强力支持。
三、伦理学方法
何谓“元”研究、“元”理论?“元”研究是以某一理论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次一级的研究,研究的是“某一对象理论之后”的东西。换言之,关于“对象理论之后”各种研究及其成果就构成元理论。具体伦理学来说,“元伦理学”就是指以伦理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反思、追问的是伦理学自身,探究的是“伦理学之后”的深刻内容。而这些反思、追问、探究的内容,由于涉及到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在更高层次上反思与追问对象理论的根本性前提与可能性基础,探究审查的合理性、有效性等问题。因而常常不在传统伦理学的视野方位内。伦理学的这类“元”探究本身也构成了广义伦理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即元伦理学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实践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一起组成了伦理学的庞大家族。上面的思考提问就是“元伦理学”的一种阐述。这与 梯利的 “反省和思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附录
主要参考书:
1《新论理学》王海明著(修订版,全三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人性论》王海明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
3《名家通识讲座书系:道德哲学原理十五讲》王海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名校名师名课系列:伦理学与人生》王海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5《复旦博学系列:伦理学导论》王海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6《伦理学之后-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思想》孙伟平著
7《新伦理学》 王海明著 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次印刷
8《伦理学基础》罗素,载于《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第248页
9《什么样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对康德义务论的解析》 戴景平《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二期《青年团的任务》 列宁: 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0。Α.И.季塔连科主编,黄其才等译
1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4。
13《尼各马科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著
14《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罗国杰、宋希仁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5。
第三篇:药业伦理学作业
药业伦理学作业(XXXXXXX)
药业伦理生产销售过程案例分析
2006年10月16日,卫生部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负责人在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举办的医药购销领域治理商业贿赂高层论坛上透露,去年8月到今年7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和工商,卫生行政等部门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790件,涉案金额达到5701万元。据了解,医疗卫生领域是商业贿赂的高发区之一。商业部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国药品行业,仅药品回扣一项,每年要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一个药商的供认
他一年给医院的回扣至少是200万元。一个良心发现的医生陈述:出厂价仅10元的药品,在医院患者得付98元。本来价格并不高的药品,经过一级,二级代理商 业务员的层层加码,经过药商对管理人员行贿取得进院资格,再由药商委托的推销员对医生予以回扣,加大药品销售用量。这些成本全部都嫁接到了患者身上。
类似案例有很多
上海华源股份安徽华源药业有关负责人说,一瓶“欣弗”的成本约是2元,出厂价是2.7元,按照物价部门的批准医疗机构卖给患者时最高价格可达38元。在大医院中一瓶“欣弗”大多买到30道38元,中等的医院售价在大医院低,私人诊所和小药店一般在四五元左右。记者问,出厂价2.7元,到患者购买时变成38元,中间是谁在获取利益?企业有关负责人回答说,“这个大家都明白,全国都在这样,我就不多说了。我们药品生产企业也感到十分委屈,我们的利润只有七毛钱,而别人的利润比我们多得多。”
对于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的分析
一是在药品采购中收受贿路。医院采购药品是由医院药剂委员会向招标中心提出要求,由招标中心进行采购。而一种药品如果要进入某医院,药方代表首先要通过向该院院长、负责药剂的主管院长及药剂科长行贿等手段,才能取得院方认可,将该药品列入采购名单,行贿金额根据职务大小从数千到数百不等。医院负责向药方结算的财务负责人,也有金额相对固定的好处费。
二是在药品销售中收取回扣。药品进入医院后,药方为了促进销售,都给予医生不同程度的回扣,回扣的金额根据药品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是新特药回扣较高,普通常规药回扣较少。如在安阳市涉案的各医院中,头袍呋辛的医生回扣金额为6.5元,长春瑞滨针40元,水溶性维生素C 4元。不仅开具药方的医生可以获得回扣,具有部门管理职权的科室主任或院领导,也可以通过推荐、指导用药获得好处,如在地区医院的一些科室,药方每给予医生10元回扣,就要给科室主任3元。
三是在药方统计中收取费用。医生开具处方后,根据自己的记录向药方要求回扣,而有的病人不一定执处方在医院开药,药方为了核实每名医生每月所开处方的用药量,需要向统计处方人员获得有关数据,统计处方员根据统计处方的金额收费,如地区医院的统计处方员的回扣比例是:药品单价20元以下的每支提0.3元,药品单位是20元以上的每支提0.5元,2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每支提1元。
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主要特征
一是范围广泛,已经形成行业惯例。从检察机关这次查处案件的情况看,窝案、串案比较多,往往是办一案,挖一窝,查一串。一名受贿人涉及的行贿人可能会有十余人,而一名行贿人则可能向多人行贿,由于每个药商都以行贿及商业贿赂为促进销售的主要手段,各种药品的回扣在各医院普遍存在,凡是药品都有回扣,有的药商通过这种手段可以将药品推销
到全市的多家医院,甚至垄断某种药品的全市供应。医生开方获取回扣也非常普遍,几乎涉及到所有临床医生和科室主任,并且往往是上下交织,互相关联。
二是手段隐蔽,逐渐深化为日常行为。医药回扣常以正常的经济活动形式为掩护,有的以技术服务费、咨询费、邀请旅游等手段支付,有的则直接按比例支付“新药费”,各医院中主管医药采购的药剂科长不仅与药商联系紧密,有的还利用院与院之间的业务关系,互相介绍药商,从中牟利。各医院统计处方人员则将药品品种、使用该品种的医生及医生开出的数量,以月为单位,从医院数据库中提取,做成报表,卖给药商。在各医院的电脑收费系统中,都设有医生和药品对应的编号,通过电脑将开方的医生和开出的药品进行汇总,统计员为了确保自已的利润,在电脑系统中设置了密码或程序,只有自已一人可以操作,确保了他们独享这些数据带来的好处。
三是金额巨大,严重败坏行风行纪。从现已查证的情况看,医院收受药方贿赂、回扣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金额巨大。如已经查处的某医院院长任院长仅一年多时间,就收受药商贿赂10万元;药剂科长接受药商给予的好处和回扣达17.5万元;统计科统计员统方一项就获利9.7万元。医生获得的回扣金额更加巨大,以检察机关调查的一个药商为例,他在一年内对医生的回扣金额就达227万元,有的医生一年的回扣额就达十几万甚至二十多万元。根据已经查处的案件情况看,安阳市一年的医药回扣金额可能达到一亿元以上。
四是贻害无穷,直接导致药价虚高和药品滥用。以抗癌用药长春瑞滨针为例,该药品的出厂价为10元,医院采购的价格为60元,其中40元通过药商返给医生作为回扣,而医院在进价的基础上增加15%的利润卖给患者,最后此药品到患者手中的价格就已经高达66.3元。再以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为例,由于商品名及含量不同,该药价格从几元到二、三十元不等,而开出高价阿莫西林后,医生则可得到十余元的回扣;头孢拉啶分散片是新一代抗生素,卖给医院的价格是24.5元,其中医生的回扣10.5元。有高额回扣为诱饵,一些医生不开普药只开新特药,甚至不顾职业道德,为了追求回扣,滥用抗生素,使一些本不应该用在轻缓病症上的特效药被普遍使用,不仅使一些只花两三元钱就能治好的病要花数百元方能治愈,而且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所谓药业道德即为关于药品使用、生产、销售科学研究行为的道德规范的理论,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药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即医药工作者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的总和。药业道德规范,包括药业道德基本原则、范畴,以及药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在药学各个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使用药物的道德要求
(一)坚持安全有效原则---决不滥开乱用
(二)坚持合理经济的原则——尽可能控制毒副作用
(三)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因素,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加强药品经营领域的道德建设
1.建立和完善药品经营监督管理体系
2.加强药品经营单位和销售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3.提高医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
4.要秉公购销、买卖公平、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服务
第四篇:《行政伦理学》作业2
《行政伦理学》作业2(第4—6章)
一、单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良心是一种(C)。
A.道德责任 B.道德义务C.道德意识 D.道德规范
2.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 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C.良心的内容是客观的 D。良心是一种道德范畴
3.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行政人员应该照章办事,而不能讲良心
B.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时,要讲感情而不是讲政策
C.行政人员制定政策的依据是法律,与良心无关
D.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4.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B)。
A.内在本质 B.外在形式 C.主观要素 D.客观基础
5.德性的实质是(C)。
A.责任 B.义务 C.良心 D.能力
6.从内容上讲,行政责任中最根本的是(D)。
A.行政职责 B.行政权力 C.行政权利 D.行政义务
7.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宗旨是(D)。
A.忠于党 B.忠于国家 C.为所在组织谋利益 D.为人民服务
8.行政职位属于行政体系的(A)。
A.客观结构 B.主观结构 C.组织结构 D.权力结构
9.一般而言,行政责任体系中,法律责任属于(B)。
A主观责任 B客观责任 C道德责任 D积极责任
10.行政人员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C)。
A廉洁奉公 B遵纪守法 C对行政之公共性的信仰 D勤政为民
11、法律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的区别之一表现在(D)。
A.法律规范具有强制力 B.部分领域内行政人员不受法律规范约束
C.纪律规范包含很多不成文的内容 D.二者的内容规定和约束力层级不同
12、关于法律规范与纪律规范在责任后果关系的正确理解是(B)。
A.行政人员享有法律责任豁免权
B.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如果仅仅违反行政纪律规范而没有突破法律规范的话,只承担行政纪律责任而不追究其法律责任
C.触犯法律规范处罚的制裁比纪律规范严厉
D.法律责任比纪律责任程度轻
13、我国的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都包含的一种形式是(A)。
A.警告 B.记过 C.留观 D.降级
14、最早提出“自律”概念的思想家是(C)。P165
A.马克思 B.黑格尔 C.康德 D.费尔巴哈
15.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C)。P166
A经济基础不断发展 B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 C行政人员自律 D依法行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行政良心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心的特点是具有(BCE)。
A.绝对的自觉性 B.高度的自觉性 C.相对独立性
D.绝对独立性 E.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
2、行政良知的内容包括(AB)。
A.个人良知 B.社会良知 C.组织良知 D.群体良知 E.国家良知
3、行政责任的特点包括(ABCDE)。
A.行政责任具有政治性 B.行政责任具有具体性C.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D.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的统一 E.行政责任具有义务性
4、组织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之间存在的差别,具体表现为(ABDE)。
A.基本概念不同 B.适用对象不同 C.要求标准不同 D.处理后果不同 E.实施部门不同
5.制度规范的主要特征是(BCE)。
A.稳定性 B.强制性 C.合法性 D.历史性 E.规范性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2、行政良知有着两种存在形式,一方面,它是行政人员个人的良知;另一方面,它又是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从业者全体的良知。
3、行政体系的形成以及内部结构以发展为
基本目标。
4、效率与公正构成了行政体系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
5、行政纪律生成和运行机制的功能就是解决以行政条例、规章等形式出现的伦理道德禁令如何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的问
题。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
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是指行政人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
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行政责任行为的道德内涵。
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重合的,德性的实质是良心,而良心的外在显现就是德性。
2、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
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第二,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
第三,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3、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的说来,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为:一是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勇于担当责任而不推脱乃至逃避责任;二是认真地履行公务,一丝不苟地做好份内的工作;三是勤奋工作,多办实事好事,多出政绩或业绩;四是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甘于平庸,积极探索工作的规律,开拓创新;五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什么是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
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应具有的遵循为全体人民提供平等机会的所有法律和规章的意识。
公正既是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要求,也是对行政组织、行政体系及其制度的要求。在行政伦理学中,做到公正首先是行政人员的责任。
5.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答案要点: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
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5分,共30分)
(选答两题,请标明题号)
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
用?
此题的包括两问,由于教材中都有明确表述,因而不难。第一问“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第103页第4
段;第二问“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的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在第98—101页。参考答案:
(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表现为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根据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去认真体察、自觉认识和努力发现行政良心的主观追求;第二,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在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只要有自觉的道德追求,就会走向形成行政良心的结果。
(2)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主要说明:第一,行政良心是行政人员的职业
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律”,是推动行政人员履行行政管理职业义务的内在精神力量;第二,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中应该从三个方面注意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首先,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发生之前,自觉将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作为自己行为动机,发挥行政良心对行为动机选择的调控作用;其次,在行政行为中,自觉发挥行政良心对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起监督和控制作用;再次,在行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发挥行政良心会对行为后果起反思和评价的作用。
2、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此题只有一问,但涉及到“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两个概念必须解释清楚,因此答题要点需要包括三个方面。在第135
页第3段——137页讲了“行政责任意识”的定义及其内容;在139页第4段——140页讲了什么是“我国的行政责任制度”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在141页第2段讲了“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的原因。答题要点:
(1)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具体内容可
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自我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水平。
(2)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
仆责任制。其中,公仆责任制是贯穿于其他三种行政责任制中的精神内核。
(3)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关键在于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因为:在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
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行政人员需要将客观的、外在的行政责任内化为内在于他的行政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整个行政体系中的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外在的、客观的行政责任制度来提供保障。行政责任制度的保障作用对于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而制度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
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说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行政人员的“自律”问题,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材中对此问题倾注了较多的笔墨。但具体到行政人
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第165—166页。
答题要点:
(1)行政人员的“自律”。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
(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
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自律”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的“他律”机制,更有赖于行政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第五篇:《行政伦理学》作业3
《行政伦理学》作业3(第7—9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C)有效途径。P184
A.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行政责任 B.行政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
C.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 D.行政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P184
A.责任可以放弃 B.责任不可以放弃 C.荣誉称号可以被放弃 D.荣誉可以被忽视和轻视
3、(A)使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更具有灵活性,是三种责任机制相互补充的融合剂。P185
A.行政荣誉机制 B.行政责任机制 C.法律责任机制 D.行政监督机制
4、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B),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P187
A.无限责任制 B.有限责任制 C.无责任制 D.半责任制
5、行政荣誉的实质是责任,意味着同类职务、同类工作、同等任务条件下(C)的道德期望。P188
A.同等 B.更少 C.更多 D.以上都对
6、行政人员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的能力,是指下列选项中的(A)。P202
A.认知理性 B.实践理性 C.道德理性 D.形式理性
7、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D)。P204
A.行政理性 B.行政感情 C.行政习惯 D.行政信念
8、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表现为(C)。P205
A.行政意志 B.行政信念 C.行政习惯 D.行政情感
9、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生成的关键因素是(D)。P219
A.法律制度 B.行政组织 C.组织环境 D.行政人员个体
10、行政人员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国法的规范和约束,是(C)的表现。P222
A.道德修养 B.法律修养 C.政治修养 D.作风修养
1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了那部法令惩治贪污行为(C)。P246
A.《官刑》 B.《杂法》 C.《大诰》 D.《吕刑》
12、1997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D)。P248
A.《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B.《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D.《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13、下列关于求真务实的说法,错误的是(D)。P253-255
A.求真务实,必须真抓实干 B.求真务实,必须真心实意
C.求真务实,还必须有真才实学 D.求真务实,不需要创新精神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P238
A.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来自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
B.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
C.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性是从形式上讲的D.行政伦理规范的客观性主要是讲其存在形式是客观的15、在关于奉公的行政伦理规范中,(C)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P249
A.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多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可以成为行政荣誉授予主体的有(ABCD)。P191-192
A.国家主席 B.行政组织 C.社会公众 D.行政人员自身 E.行政人员家属
2、行政荣誉的获得,意味着(ABD)。P182-184(重点184第1行)
A.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B.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C.可以为了近期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D.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E.公共利益要服从于个人利益
3、构成行政人格的具体要素包括(ABCDE)。P202
A.行政理性 B.行政情感 C.行政意志 D.行政信念 E.行政习惯
4、行政伦理规范是(ABCD)。P237-239
A.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D.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E.约束性与导向性
从教材第237——239页的内容看,此题的选项值得推敲。选项E若改为“约束性与导向性的统一”似乎更好。
5、勤政为民必须深入基层,知民情,为此,应做到:(ABD)。P252
A.强化群众观念 B.注重调查研究 C.勤于学习和思考 D.和群众交朋友 E.帮民致富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荣誉是对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肯定性评价,以及道德行为主体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P1692、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P178-1793、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P2014、行政理性是行政人员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之中的一种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二者在行政行为过程中达到有机统一,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P2025、行政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P229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 P184-188
(1)责任是底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本身也存在着某些冲突的可能性,在上级的命令、法律的规定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以道德判断作为行政行为选择的原则。也就是说,除了对上级和法律监督主体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良心负责。
(2)行政责任与行政荣誉的联系。第一,行政荣誉的获得以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为前提;第二,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获得行政荣誉以后,他人与自我的期望值较以往有所增加;第三,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
2、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那些心理?P191
行政人员应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或者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或者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争取荣誉所必须克服的心理缺陷。
行政人员应避免虽然一度有着争取行政荣誉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行政人员应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与荣誉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卑的心理。
行政人员应避免一旦获得了行政荣誉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心理。
3、行政人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P200第2段
行政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人格具有伦理的内涵,是行政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共行政主体中的体现;(2)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3)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4)行政人格为行政人员所特有,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格;(5)行政人格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
4、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那几种类型的行政人格? P207-208
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首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就了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最后,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
5、简述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P229
(1)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是以规定、准则等形式出现的,而法律规范主要是以制定法或成文法出现的;(3)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虽然也要经过严格仔细的立项、论证、表决、公布等程序,但不像法律规范那么正式;(4)实施方面: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通常是由党和政府的某一部门来执行,而法律规范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实施;(5)实
现机制方面:行政伦理规范的实现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起作用,尽管政府也会介入,以一定的外在物质力量及措施来保障实施,但远远不及法律的强制实施程度。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P180-181
从作业情况看,这道题答得五花八门。有的同学完全脱离教材内容谈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教材的第180—181页对此问题有明确表述。
参考答案:(1)对行政荣誉追求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可以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对此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荣誉权是行政人员的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在民法中,承认公民或法人对其获得的荣誉及其利益享有保持、支配的权利。获得荣誉称号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应有的权利。法律对公民或法人荣誉权的这种规定也适用于行政人员。行政荣誉获得者完全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支配使用自己的“荣誉权”,并获取精神和物质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
第二,行政荣誉可以为行政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首先,行政荣誉使行政人员不仅在合乎道德的选择中获得精神享受,而且能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特别是能够给行政人员带来较高的声望,进而衍生出更多的精神财富。其次,行政荣誉也会给行政人员带来物质利益。一般说来,为了激励行政人员不断重复正确的道德选择行为,行政组织一般都在授予行政人员行政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即使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合乎价值观的道德选择,也会使行政人员在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获得优先权。
(2)需要指出,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
2、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P223-224
在教材的第223—224页,第三标题下,主要讲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制度保障的机制发展趋势和作用。答题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1)制度的必要性。制度根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历史选择了政府成为社会秩序的供给者,并且通过其组成人员来实现。为保证行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政府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这一目的。
(2)制度保证的发展趋势。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德治成为政府制度建设的方向,实现德治的途径就是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
(3)制度的道德化与道德的制度化是政府实施德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保证独立人格的真正生成。
3、试论述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P237-238
在教材第237页对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有明确阐述:“行政伦理规范在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在内容上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与物质生活状况,它以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既限制行政人员行为的随意性或任性,又鼓励和引导行政人员从事„应当‟的行为,保证行政伦理社会功能的实现,完成行政伦理对人的精神和活动的影响。”
此题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答的。在关于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问题的论述部分,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行政伦理规范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第237下面两段—238第4段);第二,行政伦理规范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第238下面三段—240页)。
答案要点:(1)行政伦理规范及其本质。行政伦理规范是社会对从事行政伦理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行政伦理规范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
(2)行政伦理规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一,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对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道德要求,根植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关系,是反映行政管理职业伦理关系及其客观要求的行为规范;第二,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形式,作为客观的行政伦理关系和行政道德要求的反映形式,是行政人员及行政体系各部门对行政伦理关系主观认识的结果。在阶级社会中,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特性表现为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行政伦理规范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来自于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而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则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是行政伦理规范内在本质的现实展现,这也是行政伦理规范与社会其他规范相区别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