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如何提高某林地生产力
如何提高某林地生产力
怎样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提高综合效益,是当前在林业经营(特别是商品林经营)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适地适树适种源。适地适树适种源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特性,尤其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目前在许多地方营造林中,因未做到适地适树,出现大面积的小老头树,主要是因为没有依据当地水分条件选择树种,水分亏缺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达不到应有的高产水平。
第二,良种壮苗。良种壮苗是提高地块生产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选择树种、品种时,一定要选择抗性好和适应性强,特别要注意选用抗不良环境(干旱和寒冷)和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品种。同时栽植时要选择优质的壮苗造林,缩短成林时间,从而提高地块生产力。第三,合理密度。合理的密度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密度过大,个体与个体之间因营养、空间、光能等有限而相互竞争而降低生产力;密度过小,又会浪费空间、光能等而达不到最大生产力。合理的密度即可达到不浪费营养、空间及光能等,又能很好的提高地块生产力。
第四,营造混交林。天然生态系统中,林分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生态系统森林类型较多,多样性较高,生物种类十分丰富,生产力也较高。所以在培育人工林时,同时根据经营目的的不同,注意树种的空间搭配,充分利用地块的空间,尽可能的营造混交林,乔、灌、草结合,针阔混交,提高单位面积的高产水平。混交林是提高人工林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五,集约经营。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管理方式,采用集约化经
营,强化后期的经营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第六,采用合理的采伐作业方式。合理的采伐作业方式是提高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他可尽量使资源少闲置和少浪费,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如采用无主伐乔木作业方式,其理论基础是择伐。择伐的优势在于总经营面积能保持高经济价值大径材生产的可持续性。择伐方法可采用单株分散采伐成熟木,也可呈小群团状采伐,并注意保留一定数量的老龄木。在采伐过程中,还应注意及时清除病腐木和虫害木。伐后林分郁闭度应在0.4 以上。许多林学家都提倡收获时放弃皆伐,如需采用皆伐,一次采伐面积也不能太大,要保护林地植被。采伐时应将枝桠归还林地,采伐后,更新造林时,要采取施肥措施,使之尽快恢复地力,这样可使地力得以维护,使第二代人工林顺利地生长。
第二篇:论网络文化生产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网络文化生产力
作者:江凌 李丹
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12期
摘要:
网络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产业类型和盈利模式,成为文化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网络文化生产力正日益壮大,蓬勃发展。要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生产力,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
文化生产力 网络 文化软实力
据2012年1月公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201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小时,较2010年同期增加0.4小时。中国域名总数为775万个,网站总数为230万个,网页数为866亿个,比2010年同期增长44.3%。[1]不难看出,我国互联网络发展迅猛,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阵地,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网络文化生产力的力量正日益壮大,蓬勃发展。
一、网络文化生产力概论
网络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外延比较广泛的概念,是网络产业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与内容产业、网络文化与文化生产力的跨越和融合发展的产物。它既包括原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各种网络上的传播和延伸扩展,又包括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新的独特的文化产品种类的生产。[2]
(一)网络文化生产力的定义。从传播技术的角度看,网络文化生产力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并以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为主要经营方式,属于信息产业范畴;从传播载体的角度看,网络文化生产力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具备传统媒体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属性,也具有经济的、产业的、商品的属性,属于传媒产业范畴;而从传播的内容看,它与通信业、IT行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技术部门相区别,以生产内容产品为主,属于数字内容产业范畴。[3]其中,“网络文化”“文化产业”“生产力”三要素缺一不可。笔者认为网络文化生产力乃指互联网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所具备的生产力,能够衍生多少文化形态、生产多少文化产品、创造多少互联网平台下的文化产业的能力。这一方面是网络直接具有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其他文化生产力在网络上的实现。这不仅取决于网络的技术容量,也取决于网站的多少,网络企业的多少。
(二)网络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每天我们打开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包括:新闻、娱乐、游戏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网络文化生产的范畴。当今日渐走热的网络短信、网络游戏、微博、博客和VOD点播等也都属于网络平台下的文化生产内容。[4]以网络游戏为例,文化部的一项调查表明,从早到晚至少有31%的网民在线玩网络游戏,最高时这一比例可达70%。网络游戏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所创造的利润空间更是备受瞩目。
总的来说,网络文化生产力包括: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与传统信息服务业、传统的媒体出版、教育融合的成果,主要形式体现为互联网服务、数字动画、无线内容服务、电子出版、网络游戏、在线教育、数字图书馆等。
从产业角度,网络平台下的文化生产包括:一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如:数字图书馆、数字电影等;二是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形式和内容都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如:网络游戏、移动短信等。从盈利性的角度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盈利性产业,如:娱乐、旅游、广告等;二是公益性产业,如:政务、教育、卫生、科普等内容。
(三)网络文化生产力分类。1.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网络文化消费品的直接的网络文化生产力,其具体种类很多:网络游戏、网络电视、网络电影、网络视频等。2.为用户提供获取各种文化产品的能力,具体包括文化产品的电子商务、下载和搜索引擎的能力。用户从中获得的信息产品可能是消费品,也可能是用于生产领域的信息。3.网络文化资源的复制能力。4.网络出版能力。5.除了由网络直接产生的文化生产力以外,还有来自互联网的文化资源的生产力。有些文化生产力,没有互联网时,早已存在,但是互联网对它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还有一些文化资源的生产力,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根本发挥不出来,互联网使其生产力从潜在的形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5]
二、网络文化生产力的特征
历史一再表明,文化产业总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报刊出版业,无线和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影视产业的发展,而当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又为文化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
(一)网络技术成为文化生产力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1.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数字资源。网络平台扩大改变了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和其他各种经济资源相比,文化资源本身具备可数字化的特征。相比较以前没有网络的时代,一些文化资源虽也被用于经济生活领域,但是其被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很大制约。比如网上图书馆和远程教育所用到的文化知识,在没有网络之前,也同样服务大众并发挥作用,但是其发挥的功能和效果却受到空间的制约。2.传统文化产业在网络的作用下适时创新与升级。网络成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新平台。无论是广播、报纸、电视、电影、书籍、杂志等传统媒体,还是互动娱乐、音乐、游戏等传统文化产业,都在网络平台上展露新颜,并在网络技术的保障下适时创新与升级。从时下最火的播客、博客、微博,到受众热衷的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视频、电子书、电子报纸、在线阅读
等,无不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除了给予传统文化产业新的平台外,网络还使得一些过去基本上不发挥作用的文化资源变成了现实的发挥作用的能够创造价值的文化资源,如:网络游戏,像五子棋、象棋这样的文化资源,在现代的网络上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资源,大众消费的重要资源。又如:网络小说,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喜欢在线选择和阅读,我们甚至可以借助互联网,参与到小说的写作过程中去,2010年《我喜欢你,你知道吗?》一书,就是通过近300个来自全国各地曾暗恋或正在暗恋的人们共同参与写作完成的,网络平台极强的互动性和草根性由此体现。
(二)创造了全新的盈利模式——用信息生产信息。网络生产的本质就是用信息生产信息,网络由此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网络生产技术主要依靠提供信息和信息交换,如搜索引擎,通常是不断地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建立庞大的数据库,才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给客户提供大量信息。[6]另一种网络信息产品是由用户互相提供的,服务商只是提供使用者相互沟通的平台。用户如何沟通,或者在沟通中获得什么,服务商完全不需要参与,例如网络游戏、视频、博客都是如此。网络信息产品由信息构成,利用信息进行生产和传递,信息共享是网络创造价值的真正本源。由于在互联网上实现信息共享如此容易和难以控制,以至于生产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平台的商家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靠出卖信息来盈利,而是必须创造全新的网络盈利模式。
(三)让消费者做生产者。这是网络文化生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网络大量的娱乐和信息,既由网络用户提供,也由用户消费。广大消费者参与到信息产品的生产中来,许多网络产品的消费者与生产者都是同一的,博客写手在消费网络博客平台的同时,成为其他博客阅读的对象。消费者的参与导致网络互动生产模式的产生,不仅增加了客户与服务商的互动性,同时也使客户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加强。如大量的网络论坛,运营商不需要制作和发布任何信息,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商业效益,网络的互动生产模式创造了大量个性化的网络产品。
三、我国网络文化生产力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网络文化生产力发展现状。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综合报告2007年—2008》显示,2007年—2011年,中国互联网增值市场的年增长率将持续保持在30%以上,至2011年,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375亿元。[7]虽然只有十来年的发展时间,但网络文化产业目前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7年美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已高达700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欧盟的年产值也达到4300亿欧元。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也非常迅猛,网络广告业、网络游戏和动漫业的产值先后超过百亿元,网络出版和网络音视频产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腾讯、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网络文化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龙腾虎跃,世人瞩目。
(二)存在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还不是一个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大国,更不是网络文化产业品牌强国。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市场存在着的结构性和层次性过剩和不足、核心技术缺乏、原创品牌偏少、产品中民族文化底蕴稀薄、企业竞争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8]一方面,网络平台下内容薄弱,创
意不足,内容同质化,质量不高是网络文化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网络文化产业缺乏真正能够引领大众文化的优秀文化产品。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下的内容生产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由于网络传播具备浩如烟海的内容,其传播方式的虚拟性、传播者身份的隐匿性、传播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以及经营者的趋利性,使大量不良信息泛滥其中。第三,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尚不完善,也形成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9]
四、战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的必要性。网络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既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又符合当下国际形势。一方面,历史和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直受到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的严峻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探索低能耗、低污染、占地少和附加值高的精细生产方式,网络文化产业即是符合这一标准的产业形式。[10]另一方面,当下中国正进入了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矛盾迭加出现,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入了高风险社会。此外,纵观世界,当今世界也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动荡时期,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网络文化产业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一针强心剂,提供避风港。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成为经济低迷时期发挥“口红效应”的理智选择,也成为统筹大局,稳定局面的战略选择。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网络文化产业所依托的技术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但是生产的内容却各有特色。
2009年国务院就曾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国家网络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公司,还是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的各大技术提供商,都应以国家的号召为旗帜,坚持正确导向,抓住有利的政策和机遇,加大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带给网络文化产业的无限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科技为手段,才能推进网络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创作和生产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生产力。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文化产业研究项目:《网络文化生产力研究》阶段性成果(SC11XS009)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01-17.[2] 宋奇慧.网络文化产业——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 赵志立.四川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
(10).[4] 百度文库.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分析[EB/OL].http:
//wenku.baidu.com/view/c1f73b3343323968011c9201.html.[5] [6] 李新家.网络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241.[7] [8] [10] 陆地,陈学会.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9] 苏江丽.挑战与应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从“谷歌事件”说起[J].新闻界,2010
(1):64.(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第三篇:论关系就是生产力
论关系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通常理解为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物质力量。也就是说生产力是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现实社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人是多么的重要。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着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活动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上的直接联系,它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关系就是生产力”无非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关系就能办事,办的成事。不可否认,无论是官场,民间有”关系“意味着掌握了一种重要资源。如今谁不知道”关系“的重要性?又有什么地方不需要不需要'关系”?升学、考试、求职、就医、升迁、打官司,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生老病死,哪里不看“有没有人”?而且不仅个人的生活需要关系,企业单位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关系”。“关系”是这个社会的润滑剂,是这个社会的律则,就是那些最厌恶利用“关系”的人,也可能不得不在一些自己必须面对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上作出妥协。
现实中的生活无处不在,关系就如一张大网,网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有事才找是利用关系、吃饭才想起是酒肉关系、下台就断是工作关系、困难时记起是患难关系、有事没事发个短信就朋友关系”。
许多事情于情于理都是很容易办成的,但若缺少“关系”常常会
功亏一篑,所谓“有关系者独步天下,无关系者寸步难行”。也正因为这种现象于今为烈,正当的与不正当的人都孜孜不倦地研究起“关系学”,拼命地罗织“关系网”,那些能办事的人,通常关系网通天,法力无边,有了关系就等于有了很多力量,“关系”可以转换成金钱、转换成权力、转换成所需要的一切。“关系就是资源,关系就是财富,关系就是生产力,关系是第一生产力。”
在我们社会的道德体系里,“关系”成了一种价值,一种可以夸耀、值得追求和令人羡慕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一些事情本不需要关系就可以办理,但是在办理过程中总遇到刁难。而一些事情属于非正常办理,必然需要一定的关系才能办成。有了好的关系,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个人的发展。没有关系,办不成事,也让人憋屈。
关系是一种人情,关系是一种纽带、是一种面子。关系本不是一种生产力,但它是一种资源,人们在做很多事都要涉及的资源,它又是一种生产力。人有了关系,有了好的关系,往往在办很多事情就要方便的多,所以说我觉得关系就是一种生产力,是人们在为人处事必须建立的一种生存能力。
姓名:赵双双
班级:09市场营销
学号:200911202084
第四篇:论如何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生产力
论如何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摘要:
本文从区域经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核是区域系统整体功能发挥而呈现出的一种能力。文章进而分别从系统产业结构、地域结构的优化,以及系统要素的改造角度分析了如何提高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西部地区 区域竞争力 区域经济系统 区域结构优化 差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外有关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逐渐增多。尤其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 E• Porter)发表其代表作《竞争优势》之后,竞争优势理论被引入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企业战略、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并为各方面专家、学者所重视。目前,我国学者也已开始从区域层面研究竞争力问题,这方面的文章也已开始多起来,对于单独地将区域竞争力作为考察对象的文章却并不多。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系统要素、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竞争力及其提升。
由于系统要素运动形成系统结构,进而呈现出特定的系统功能;而且,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可以分解为系统结构的功能。因此,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可以具体到对区域经济系统结构的分析上,即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一步而言,系统结构是由系统要素及其运动形成的,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可以再落实到对区域经济要素(构成要素和发展要素)的分析上,即区域经济要素的改造。
我国区域竞争力研究始于1996 年,国家体改委国际司、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以及深圳 综合开发研究院以向瑞士两大研究机构提供中国资料为契机,以瑞士公布的全球国际竞争力 报告及相关资料为基础,展开了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这项研究,以国内31 个省(市、区)为比较对象,对国内区域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力图从理论与 实践两个方面推动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使这一研究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本文在介绍上 述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尤其是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的特色进行分析,并提出相 关建议。
二、关于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1、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由于各种生态系统比较齐全,各类自然资源丰富。西部地区的矿
产资源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历史和大自然还赋予西部地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如西 安的兵马俑,甘肃的莫高窟以及四川的都江堰。但是,要注意的是,“资源优势”论的理论 依据是比较优势理论,固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也不能过分夸大和过分依赖于资 源优势。事实上,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是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资源优势”的提 法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有抵触,过于强调资源优势易于加剧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使经济发 展不得不付出资源与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惨重代价。
(2)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主要是指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低廉,这是经济欠发达
地区的共性。西部地区人均土地拥有量较大,土地价格较低,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 建设的成本较低,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但必须注意的是,“成本优势”仅仅
显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3)后发优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后发”往往也包含着一些优势。“后发”可以通过向
别人学习、模仿、技术引进,省去大量的研发成本和漫长的尝试与摸索阶段,可以借鉴经验 少走弯路;此外,还可以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但是,在经济竞争中,“没有 免费的午餐”,世界各国已经非常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学习、模仿和技术引进已经受到 重重限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少已成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在借鉴东 部地区以及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要勇于创新,发挥自身特色。
(4)生态优势。
专家预言,绿色经济将成为21 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这是因为绿色
壁垒已经成为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它是由那些发达国家构建并用以对付不发达国家的,是 通过制定内容复杂、要求严格的环保标准以及法律和法规,以阻止或限制外国商品进入的一 种市场准入制度。根据作者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比较研究显示,尽管在宏观方面西部 地区也存在诸如在资源开发方面的污染,但在某些地区生态优势明显。由于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较轻。比如陕西的大荔县,工业相对落后,但生态环境 极为优越,因而该地区发展绿色产业是极有竞争力的。西部地区的后发工业化可望有借鉴地 克服别的地区工业化的盲目和无序,将生态优势保持下去,不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 路。
2、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现状
客观地说,目前就全国而言,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还比较弱。正视差距,才能激励发 展。就竞争力的“硬”要素而言,从经济实力角度看,2002 年人均GDP 居全国后列,人均 地方财政收入较低,资产负债率较高;从资本和金融体系方面看,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 部地区投资规模小,能力弱,争取到的国家投资不足,民间投资能力不强,利用外资能力弱,在证券市场上融资份额小,上市公司少;从开放程度看,西部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度较低1,陕西为4.14, 重庆为3.40, 贵州和甘肃分别为2.22 和1.96;全国为9.13,而东部地区的 广东、上海、天津和北京分别为48.98、32.15、28.34 和26.77。从城市化水平和聚集能 力来看,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于全国而言偏低,且城市规模偏小,聚集能力弱,难以 为西部地区的工业提供充分的资源;从结构要素方面看,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西部 地区的农业比重较大,但还没有一个省(区)是农业大省(区)和农业强省(区)。由于长 期对工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更是弱小。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 中国企业家协会2002 年评出的中国500 强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寥寥无几;其次,所有制 结构不合理,经济成分少,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过低;从科技要素方面看,西部地区的高新技 术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得多。
四、关于提高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1、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要发挥西部地区的初始竞争力,就应该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优势。经济全球化并不排斥 本土化,全球化恰恰伴随着日趋凸现的经济个性化,只有突出的经济个性才能在全球化的竞 争中谋求持续发展。有个性才有市场,才能形成发展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就 是要走突出特色之路。过去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什么产 业或产品一旦有市场就一哄而上,结果只能是一哄而下,根本没有突出个性,因而难以发挥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要正确认识核心竞争力,还必须联系核心产品来思考。核心产品是介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帕拉哈德曾这样描述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关系。他认为,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树叶、花果和果实是最终产品,而提 供养分、维系生命的根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个描述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即必须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发展企业多元化经营,或者说只有把多元化放在核心竞争力的框 架中去运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个描述同时也形象地说明了核心产品的发展对于建立和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如果一家企业在核心产品的竞争中赢得了绝大多数制造份 额,它就可以左右最终产品的发展与变革,进而战胜竞争对手。如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就 是分别依靠其强大的微处理器和视窗操作系统这样的核心技术产品而获得市场上绝对的和 长期的竞争优势的。这说明,建立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核心产品的支持。如果一家企业 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最终产品市场,而不注重培育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产品,它 也许在市场扩张期就可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并获得一些收益,但由于其经营活动要依赖并受 制于提供核心产品的企业,所以,它不可能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最后已经获得的市场份额 也可能会丧失。由此可见,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并获取最大的利益。发挥本土优势,生产具有核心竞 争力的产品,不仅可以发挥西部地区的初始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高其 现实竞争力。
2、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潜在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要提高西部 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必须正确地选择产业集群的路径战略。应当利用产业自发集聚的特点,通过培育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和环境,大力扶持产业群的孕育、萌芽、发展、壮大,反过来 再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各种要素环境的不断增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工 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是城 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区域经济发展要以工业化为重点,并以城市化为核心 来开展,真正把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来提升工 业化。没有工业化就不会有大批企业成长起来,产业集群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城市化,工业 化、企业成长、产业生成、产业集群也就没有载体。加速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既要对传统 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又要促进支柱产业优先增长,还要力促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 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要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依托,县级城镇为支撑,并以工 业为基础,小区为单元,结合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科学规划,强 化城市的综合功能。
3、依靠信息化手段,构建创新系统
区域竞争力是动态发展的,要想获得持续的现实竞争力,必须建立持续的潜在竞争力体 系,因而要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发展区域化模式有利于加速“集 体学习过程”,使信息、知识、经验在整个区域内快速传播,从而提高区域内企业和相关机 构的创造能力,区域创新过程就能由此成为一个区域的集体努力过程。区域创新系统是因为 区域网络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民间组织、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成网 络而进行的创新,它被融入到区域的内环境中而组成系统。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 创新系统。创建创新系统的条件、装备、知识和信息源泉,都离不开“信息化”。现代信息 技术的发展弱化了自然资源的垄断优势,非物化的信息资源成为新的优势资源。
西部地区应着力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通过制度创新,规范人们的相互关系,提供人们竞争、合作的框架和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减少风险成本和不确定性风 险,从而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二是通过市场创新,培育和形成新 的市场竞争主体,增强市场活力;拓展新的市场发展空间,不断地扩大市场的外延;充分发
户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在企业、居民和农户之间架起一座商品交换的桥梁。三是通过产品 创新,生产出适合区内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优势名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 高西部地区厂家的知名度。
4、加速优势企业规模化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的比较优势将经历从资源比较优势,到经济比较优势,再到技 术比较优势的演变过程。其中,区域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优势企业的规模化优势,是区域分 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一个地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把资源集中投入到优势产业集群中的优 势企业中去,不仅能够获得专业化带来的好处,而且还能进一步获得规模化带来的效率。一 个地区最终的优势体现在技术比较优势上。因此,增强区域竞争力,还要靠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竞争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因而,要鼓励实力雄 厚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和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研究与 开发。而当前西部地区众多企业的劣势就是缺少规模化,比如,陕西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供 应的苹果占当地的1/4,但陕西省的苹果业却没有一个统一的集团公司,而是以一家一户的 经营方式为主要模式,这样难以形成品牌优势,也不能形成规模经营。优势企业应以市场为 导向,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吸引甚至借用优秀科研人才,从而最 大限度地提高西部地区的现实竞争力。
5、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人力资源的系统整合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占GDP 的比例。要认识到科技竞争力是区域竞争 力的核心,加强与区域科技竞争力相关的区域软硬环境的建设,大力培育西部地区的科技创 新与科技转化能力。要树立“经济崛起,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形成继续教育、创业教育、终身教育的意识,扩大职业教育、在岗教育的规模,大力促进适 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教育体系,最大可能地提高西部地区的潜在竞争力。西部地区应以西安、成都和重庆为中心,发挥科技辐射和新产品孵化的作用,以科技为导向,带动整个西部地区 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文化是区域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一体化趋势已非 常明朗。在区域发展中,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及文化内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有长期、持续 的影响。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支撑作用,区域经济孕育出区域文化,而区域 文化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诺斯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制度性作用在降 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提高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 力,不仅要挖掘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而且要以大开放的姿态,兼收并蓄;要对世界多种文 化有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并且善于理解、沟通和协调,从而以博大的胸怀和气魄去创新区 域文化,形成有竞争力的社会思维方式,从而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M].北京:(出版社),(出版年份).(I).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朱传耿、沈山、仇方道.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美] 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5].王必达.区域开放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9-06.
第五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研究生学院13班应用化学王云20101307
160多年来,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三次伟大飞跃,即:《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理论的飞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二次飞跃;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第三次飞跃。这三次伟大飞跃中,从苏联的演变解体和东欧国家剧变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就中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根源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各阶段具体现实的深刻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解决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刀阔斧的进行体制改革、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使中国社会主义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出现了一派生机和活力,并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突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大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完整地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了在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过程中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并坚持党的阶级性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统一起来,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由此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由此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已引起世界一些国家的经济动荡。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发生,与曾经流行一时的所谓“华盛顿共识”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所谓的“共识”,完全无视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主张所有国家都要采纳这种统一的模式,认为这是解决所有国家经济困境、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事实证明,这种“华盛顿共识”并没有带来他们预期的效果。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没有简单地接受所谓“华盛顿共识”,没有简单地照搬任何外国模式,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我们才在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面前保持了较大的主动性,没有完全被这场金融危机所左右。由此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我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一个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根本之所在。中国社会主义没有步苏联、东欧的后尘,反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够日益发展,我们的宏伟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就能巍然屹立于世界,以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