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之母
论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之母
摘要:社会科学对社会现代化的深刻影响不容否认,但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成果的独特性。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视。社会科学影响社会的前提条件是作为独立的知识场域进行活动,为保证这种独立性,就要坚持研究选题与方法的学术化标准,同时,研究机构的非行政化也是其必要条件。咨询与启蒙是社会科学直接与间接影响现代社会的两种方式,与前者相比,后者虽然在影响效果方面不够迅捷,但很可能更为持久深入。社会科学家身兼专家与知识分子双重角色。
关键词:社会科学 生产力 社会科学家生产力也称社会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改造和保护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现实力量,是整个社会所拥有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生产力由多种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这些要素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实体性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另一类是体现并作用于生产力基本要素非独立、非实体性、渗透性的要素,如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管理等。
由于生产力总是处在新旧更替的发展变化中,因而无论是从全世界还是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角度看,生产力都是先进与落后并存的多层次复合体。所以,必须从社会全局上、从发展趋势上来把握它。生产力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物质性。生产力是在人们的劳动中形成的、人能够直接掌握的物质力量。(2)系统性。生产力不是生产诸要素的机械叠加,而是这些要素按一定结构有机组合起来的复杂系统。在构成要素大致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情况下,形成的现实生产力会有很大的差异。(3)客观性。一方面,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是人们当前生产实践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产力是由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构成的,而且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因而是人类社会进步可衡量的客观标志。(4)发展性。生产力是在人们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由于人的需要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和扩大,生产力必然随着人的需要的变化和劳动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趋势,是社会发展中最主动、最活跃的因素。(5)决定性。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社会的总体面貌,也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6)革命性。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随之发展变化,以致带动整个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成为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进步的源泉和内在依据。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体系,不能只简单地归结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之间互动的基本规律。除了“两对矛盾”、“两个决定”、“两个反作用”的基本规律外,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具体规律,比如,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规律,生产力循序渐进的规律,生产力在某种条件下跳跃发展的规律,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科学技术进步规律等。因此,要代表或反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着力于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抓住其发展趋向,为正确解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从
政策、途径、手段、方式方法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发表论文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发布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生产力与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即物质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社会运行及其组织结构的现代化。物质现代化由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来推进,人的现代化由人文学科(文化观念)来塑造,社会运行及组织现代化则由社会科学来建构。
现代化的三个方面分别由三种学科类型来推进,这是就主要动力而言,三种现代化的推动力之间也会相互渗透。如,人的现代化离不开观念的现代化,而现代观念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达与便捷,但电讯传媒毕竟是媒介、是载体,其传播的内容则是文化,文化则主要由人文学科来塑造。再如,物质现代化包括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这当然离不开各行各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每有新技术出现,便会极大地推动相应领域的飞跃。但不可否认,无论哪一行业、哪一物质领域的发展,其运行与管理同样影响效率的实现,行为与管理科学是促进物质生产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系统的复杂化,人们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个人关系,而是建立在各种组织化、结构化、系统化之上的关系。社会科学在建构、解释现代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与社会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人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较,自然科学的研究更严密、更科学,能够被证实或证伪,因此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而社会科学所受局限更多,研究中主观色彩与学术争议较多,使得结论更模糊,从而降低了可信赖的程度。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这种差异是操作上的,而不是本质上的。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因此都必须遵循人
类认识活动的法则,二者的相同之处是都追求认识结果的真理性,作为认识活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仅仅是在对象及由对象特征决定的方法上的差异,而没有在认识论层次上的本质区别”。就基本的研究路径而言,自然科学是通过发现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明与创造;社会科学也是在发现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观念变革与行为改善。二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自然界不会因为人们发现了自己的秘密(规律)而有所掩饰、甚或加以改变或歪曲;但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却有可能如此,这就增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难度。
社会科学既重构着自身的知识,又重构着作为该过程一个部分的社会生活领域。吉登斯还以现代性的反思性来解释现代社会的制度逻辑。“现代性条件下的反思性是指定期地把关于社会实践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反过来应用于基于这些知识和信息而衍生的实践,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社会实践的特征,并由此使得知识成为制度组成和转型中的一种建构要素。”这里所说的知识主要是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与观点。可以说,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由社会科学构造而成。
除了社会科学作为知识在塑造现代社会之外,社会传统、政治与经济作为不同的场域力量都在塑造着社会,或者说都在争夺对社会塑造的权力。其中,政治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不仅通过政权的组织形式、意识形态的灌输等方式对社会造成持续的影响,而且也通过左右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内容甚至结论,以达到影响社会的目的。社会科学成为为政治行为提供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工具。随着社会现代性的增强,政治的影响将不断减弱。只有当政权更迭或政府部门的人事调整不再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时,社会才更接近现代化。同样,政治对社会科学的功利性利用也将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区分了两类知识。一种是法理型知识,旨在捍卫现存的社会秩序,依据既定的社会价值标准,维系社会秩序并匡正与规范不相符合的社会现实,为现存秩序提供合法性。另一种知识,旨在把社会及法理型知识作为自身研究对象并保有对一切规范准则的合法性进行批判。只有后者才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只有当社会科学不受来自外界的影响,成为一个独立的场域,知识(学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并列、对等时,社会科学才能真正起到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社会科学家总是比自然科学家距离公众更近一些,这是由于社会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为直接。人们所享受的各种高科技产品,经过市场环节的多重传递与转化,已经远离了自然科学本身;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解释的现象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社会科学家比自然科学家有更多机会出现在大众传媒与公众场合,向人们解释某种社会现象或表明一种观点、立场。那么,这时社会科学家应当以什么样的形象或角色出现,以便恰当地实现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呢?社会科学家扮演着两种角色,一是专家,一是知识分子。
综上所述由于以上各方面:社会科学对现代社会的塑造,社会科学作为独立的知识场域影响现代社会,社会科学家的角色专家与知识分子 可以说社会科学是生产力之母。
第二篇: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成功之母”
作者单位:河南省虞城县大杨集镇初级中学作者姓名:卢飞
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轻者屈从、退缩,重者产生逆反心理和攻击行为。学生的一次失败就可能影响第二次的成功,两次失败很可能遭到数次的失败,这种恶性循环在我们的学生特别是问题行为的学生身上得到了验证。相反,学生的一次成功就有两次成功,两次成功就有数次成功,学生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就会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失败引起挫折,成功引起激励。我们的学生容易受到挫伤,一是因为他们认识判断能力差,自觉性差,二是因为他们的抱负水平不高,没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三是挫伤忍受力差,意志力薄弱,教师要善于在品德、心理、学习、行为等等方面为学生避开失败的挫伤,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激励,进而使他们把一方面的失败转变为另一方面的成功,形成从成功到成功的良性循环。
目前,中小学教育正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努力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的基本特征说明:素质教育需要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途径。
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成功?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师期望的影响机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直觉感受而创造想象出的学生的各种现实表现。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各方面的影响,而导致学生学习结果和品德行为的变化。教师期望应以“热爱”为前提,以感情为纽带,以客观为基础。教师对学生要有热情的期望,发自内心的期望,积极的期望,切合实际的期望,也就是要形成一种高期望,而不是一种冷漠的、消极的、主观武断低期望。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可以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促进他们行为和学习的成功。产生自我实现预言效应,进而收到成功的教育效果。
外部动机。激发学生获取成功的动机也不能排斥外部动机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而及时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批语,就是激发他们的外部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成功的动机。笔者最近遇到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教育安全。十年前,我担任初三班主任,班上有个名叫登山的同学,这个学生学习虽然认真,但成绩平平,一度时期沉默寡言,忧心忡忡,自卑心理较严重。当时这个学生的大哥化山已经考上了大学,二哥开山亦也进入重点中学。于是我抓住了这个契机,在第一学期的成绩报告书上,一改程式的常规写法,仅在评语上写下了这么风句话:“华山忆到山上,开山到骨肉同胞要,登山还在山下,仍须继续登攀!”事后,我也没有想到家几句话会对他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后来这位同学终于考上了高中,高中毕业后又考上了大专,分配工作时间不长,又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登山同不寓上了我,他激动地说:“十年前,老师在我成绩报告书上写的那几句话,我终生铭主居心,每当我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例想到恩师对我的鼓励。”
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要注意抓住契机,努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这一点也显得非常重要。学生的成功不易,问题行为学生的成功更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给问题行为学生创造一切成功的机会。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始终笼罩着失败的阴影,尝不到成功的甜头。问题行为学生的一次成功,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后的喜悦会激发起他们比优等生更大的内驱力,而重新去寻找成功的机会。我真佩服有这么一个教师:一天放学后,班主任老师看见一个调皮的学生在舞扫把。这个学生突然看到班主任向教室走来了,随即弯下腰来假装扫地。
第三篇:论网络文化生产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网络文化生产力
作者:江凌 李丹
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12期
摘要:
网络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产业类型和盈利模式,成为文化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网络文化生产力正日益壮大,蓬勃发展。要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生产力,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
文化生产力 网络 文化软实力
据2012年1月公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201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小时,较2010年同期增加0.4小时。中国域名总数为775万个,网站总数为230万个,网页数为866亿个,比2010年同期增长44.3%。[1]不难看出,我国互联网络发展迅猛,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阵地,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网络文化生产力的力量正日益壮大,蓬勃发展。
一、网络文化生产力概论
网络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外延比较广泛的概念,是网络产业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与内容产业、网络文化与文化生产力的跨越和融合发展的产物。它既包括原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各种网络上的传播和延伸扩展,又包括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新的独特的文化产品种类的生产。[2]
(一)网络文化生产力的定义。从传播技术的角度看,网络文化生产力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并以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为主要经营方式,属于信息产业范畴;从传播载体的角度看,网络文化生产力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具备传统媒体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属性,也具有经济的、产业的、商品的属性,属于传媒产业范畴;而从传播的内容看,它与通信业、IT行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技术部门相区别,以生产内容产品为主,属于数字内容产业范畴。[3]其中,“网络文化”“文化产业”“生产力”三要素缺一不可。笔者认为网络文化生产力乃指互联网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所具备的生产力,能够衍生多少文化形态、生产多少文化产品、创造多少互联网平台下的文化产业的能力。这一方面是网络直接具有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其他文化生产力在网络上的实现。这不仅取决于网络的技术容量,也取决于网站的多少,网络企业的多少。
(二)网络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每天我们打开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包括:新闻、娱乐、游戏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网络文化生产的范畴。当今日渐走热的网络短信、网络游戏、微博、博客和VOD点播等也都属于网络平台下的文化生产内容。[4]以网络游戏为例,文化部的一项调查表明,从早到晚至少有31%的网民在线玩网络游戏,最高时这一比例可达70%。网络游戏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所创造的利润空间更是备受瞩目。
总的来说,网络文化生产力包括: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与传统信息服务业、传统的媒体出版、教育融合的成果,主要形式体现为互联网服务、数字动画、无线内容服务、电子出版、网络游戏、在线教育、数字图书馆等。
从产业角度,网络平台下的文化生产包括:一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如:数字图书馆、数字电影等;二是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形式和内容都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如:网络游戏、移动短信等。从盈利性的角度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盈利性产业,如:娱乐、旅游、广告等;二是公益性产业,如:政务、教育、卫生、科普等内容。
(三)网络文化生产力分类。1.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网络文化消费品的直接的网络文化生产力,其具体种类很多:网络游戏、网络电视、网络电影、网络视频等。2.为用户提供获取各种文化产品的能力,具体包括文化产品的电子商务、下载和搜索引擎的能力。用户从中获得的信息产品可能是消费品,也可能是用于生产领域的信息。3.网络文化资源的复制能力。4.网络出版能力。5.除了由网络直接产生的文化生产力以外,还有来自互联网的文化资源的生产力。有些文化生产力,没有互联网时,早已存在,但是互联网对它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还有一些文化资源的生产力,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根本发挥不出来,互联网使其生产力从潜在的形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5]
二、网络文化生产力的特征
历史一再表明,文化产业总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报刊出版业,无线和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影视产业的发展,而当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又为文化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
(一)网络技术成为文化生产力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1.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数字资源。网络平台扩大改变了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和其他各种经济资源相比,文化资源本身具备可数字化的特征。相比较以前没有网络的时代,一些文化资源虽也被用于经济生活领域,但是其被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很大制约。比如网上图书馆和远程教育所用到的文化知识,在没有网络之前,也同样服务大众并发挥作用,但是其发挥的功能和效果却受到空间的制约。2.传统文化产业在网络的作用下适时创新与升级。网络成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新平台。无论是广播、报纸、电视、电影、书籍、杂志等传统媒体,还是互动娱乐、音乐、游戏等传统文化产业,都在网络平台上展露新颜,并在网络技术的保障下适时创新与升级。从时下最火的播客、博客、微博,到受众热衷的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视频、电子书、电子报纸、在线阅读
等,无不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除了给予传统文化产业新的平台外,网络还使得一些过去基本上不发挥作用的文化资源变成了现实的发挥作用的能够创造价值的文化资源,如:网络游戏,像五子棋、象棋这样的文化资源,在现代的网络上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资源,大众消费的重要资源。又如:网络小说,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喜欢在线选择和阅读,我们甚至可以借助互联网,参与到小说的写作过程中去,2010年《我喜欢你,你知道吗?》一书,就是通过近300个来自全国各地曾暗恋或正在暗恋的人们共同参与写作完成的,网络平台极强的互动性和草根性由此体现。
(二)创造了全新的盈利模式——用信息生产信息。网络生产的本质就是用信息生产信息,网络由此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盈利模式。网络生产技术主要依靠提供信息和信息交换,如搜索引擎,通常是不断地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建立庞大的数据库,才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给客户提供大量信息。[6]另一种网络信息产品是由用户互相提供的,服务商只是提供使用者相互沟通的平台。用户如何沟通,或者在沟通中获得什么,服务商完全不需要参与,例如网络游戏、视频、博客都是如此。网络信息产品由信息构成,利用信息进行生产和传递,信息共享是网络创造价值的真正本源。由于在互联网上实现信息共享如此容易和难以控制,以至于生产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平台的商家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靠出卖信息来盈利,而是必须创造全新的网络盈利模式。
(三)让消费者做生产者。这是网络文化生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网络大量的娱乐和信息,既由网络用户提供,也由用户消费。广大消费者参与到信息产品的生产中来,许多网络产品的消费者与生产者都是同一的,博客写手在消费网络博客平台的同时,成为其他博客阅读的对象。消费者的参与导致网络互动生产模式的产生,不仅增加了客户与服务商的互动性,同时也使客户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加强。如大量的网络论坛,运营商不需要制作和发布任何信息,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商业效益,网络的互动生产模式创造了大量个性化的网络产品。
三、我国网络文化生产力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网络文化生产力发展现状。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综合报告2007年—2008》显示,2007年—2011年,中国互联网增值市场的年增长率将持续保持在30%以上,至2011年,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375亿元。[7]虽然只有十来年的发展时间,但网络文化产业目前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7年美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已高达7000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欧盟的年产值也达到4300亿欧元。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也非常迅猛,网络广告业、网络游戏和动漫业的产值先后超过百亿元,网络出版和网络音视频产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腾讯、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网络文化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龙腾虎跃,世人瞩目。
(二)存在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还不是一个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大国,更不是网络文化产业品牌强国。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市场存在着的结构性和层次性过剩和不足、核心技术缺乏、原创品牌偏少、产品中民族文化底蕴稀薄、企业竞争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8]一方面,网络平台下内容薄弱,创
意不足,内容同质化,质量不高是网络文化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网络文化产业缺乏真正能够引领大众文化的优秀文化产品。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下的内容生产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由于网络传播具备浩如烟海的内容,其传播方式的虚拟性、传播者身份的隐匿性、传播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以及经营者的趋利性,使大量不良信息泛滥其中。第三,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尚不完善,也形成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9]
四、战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的必要性。网络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既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又符合当下国际形势。一方面,历史和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直受到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的严峻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探索低能耗、低污染、占地少和附加值高的精细生产方式,网络文化产业即是符合这一标准的产业形式。[10]另一方面,当下中国正进入了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矛盾迭加出现,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入了高风险社会。此外,纵观世界,当今世界也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动荡时期,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网络文化产业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一针强心剂,提供避风港。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成为经济低迷时期发挥“口红效应”的理智选择,也成为统筹大局,稳定局面的战略选择。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网络文化产业所依托的技术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但是生产的内容却各有特色。
2009年国务院就曾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国家网络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公司,还是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的各大技术提供商,都应以国家的号召为旗帜,坚持正确导向,抓住有利的政策和机遇,加大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带给网络文化产业的无限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科技为手段,才能推进网络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创作和生产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生产力。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文化产业研究项目:《网络文化生产力研究》阶段性成果(SC11XS009)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01-17.[2] 宋奇慧.网络文化产业——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 赵志立.四川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
(10).[4] 百度文库.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发展分析[EB/OL].http:
//wenku.baidu.com/view/c1f73b3343323968011c9201.html.[5] [6] 李新家.网络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241.[7] [8] [10] 陆地,陈学会.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9] 苏江丽.挑战与应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从“谷歌事件”说起[J].新闻界,2010
(1):64.(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第四篇:论关系就是生产力
论关系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通常理解为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物质力量。也就是说生产力是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现实社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人是多么的重要。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着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活动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上的直接联系,它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关系就是生产力”无非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关系就能办事,办的成事。不可否认,无论是官场,民间有”关系“意味着掌握了一种重要资源。如今谁不知道”关系“的重要性?又有什么地方不需要不需要'关系”?升学、考试、求职、就医、升迁、打官司,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生老病死,哪里不看“有没有人”?而且不仅个人的生活需要关系,企业单位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关系”。“关系”是这个社会的润滑剂,是这个社会的律则,就是那些最厌恶利用“关系”的人,也可能不得不在一些自己必须面对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上作出妥协。
现实中的生活无处不在,关系就如一张大网,网住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有事才找是利用关系、吃饭才想起是酒肉关系、下台就断是工作关系、困难时记起是患难关系、有事没事发个短信就朋友关系”。
许多事情于情于理都是很容易办成的,但若缺少“关系”常常会
功亏一篑,所谓“有关系者独步天下,无关系者寸步难行”。也正因为这种现象于今为烈,正当的与不正当的人都孜孜不倦地研究起“关系学”,拼命地罗织“关系网”,那些能办事的人,通常关系网通天,法力无边,有了关系就等于有了很多力量,“关系”可以转换成金钱、转换成权力、转换成所需要的一切。“关系就是资源,关系就是财富,关系就是生产力,关系是第一生产力。”
在我们社会的道德体系里,“关系”成了一种价值,一种可以夸耀、值得追求和令人羡慕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一些事情本不需要关系就可以办理,但是在办理过程中总遇到刁难。而一些事情属于非正常办理,必然需要一定的关系才能办成。有了好的关系,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个人的发展。没有关系,办不成事,也让人憋屈。
关系是一种人情,关系是一种纽带、是一种面子。关系本不是一种生产力,但它是一种资源,人们在做很多事都要涉及的资源,它又是一种生产力。人有了关系,有了好的关系,往往在办很多事情就要方便的多,所以说我觉得关系就是一种生产力,是人们在为人处事必须建立的一种生存能力。
姓名:赵双双
班级:09市场营销
学号:200911202084
第五篇:生活是作文之母
生活是作文之母
新课程标准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身边生活,给孩子创造更多写作空间和实践机会”,贴近孩子生活,让孩子与生活0距离接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作文教学课程和内容改革的关键。我认为,学生的作文不能禁锢在语文作文课堂,课堂作文教学是学生练习写作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光靠一周2课时,一学期8次单元教材作文训练是学不好作文的。
学生要写好作文,其中有几个重要的要素:(1)一是语言的积累(会写2000—3500个汉字,会基本的遣词造句,会说话写话)语言的积累,一要靠阅读,二要面向生活,向民间学习。(2)二是写作方法的积累(观察发现法、联想想象法、分解组合创造法),写作方法的积累一要靠阅读获得,二要靠老师传授获得,三要靠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感悟获得。(3)三是生活阅历积累。生活积累,是没办法教的,全靠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浸泡、体验、感悟。
下面,我们以1天24个小时来分析:以小学生的一天为例,来说明,只要你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同时,也说明任何人都有平等的24小时生活,有作文的源头活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帮你寻找作文的“源”在哪里,“泉”在何方。
小学生的一天
7:00—7:15(起床、刷牙、穿衣),这叫起床生活(可写作文《非常起床》《穿衣那些事》《刷牙日记》
7:15—7:30,早点(吃早点),这叫早点生活。每个孩子吃早点都有不同的故事发生。(可写《喝牛奶的烦恼》《早点也痛》
7:30—7:50,上学路上,这叫路上生活,每天上学路上看到、发现什么新鲜事?(可写《上学路上的发现》)
7:50—8:00:交作业、早读,值日检查,这叫早读生活,这片刻,有什么事发生呢?如,没完成作业,背诵等,(可写〈〈作业的悲摧事〉〉8:00—11:30,有四节课,一般有语文、英语、数学,这叫上午的课堂学习生活,那么这些课堂上,关于老师有什么故事?关于某某同学有什么故事?关于你自己在课堂有什么故事?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新收获?都可以写成〈〈数学也美丽〉〉〈〈开心英语课〉〉〈〈非常语文课〉〉;在这时间段里,还有早操;大课间;眼保操,课间10分钟,那在这些时间里,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小品早操〉〉〈〈精彩10分钟〉〉〈〈下课的悲剧〉〉
11:30—12:00,放学回家,这叫回家路上的生活,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与故事呢?如看到两个人,牵着骆驼,爬在街道乞讨,一中学生到碗里放了2元钱?这钱是给谁的呢?可写〈〈城里来了骆驼〉〉 12:00—12:30,吃午餐,这叫午餐生活。你的午餐有故事发生吗?如〈〈我给妈妈送午餐〉〉
12:30—13:30,午休,你是午睡还是读书;这叫午睡生活。有故事发生吗?〈〈我的午读10分钟〉〉
14:00—7:00 请你自己去观察发现,寻找作文之源。
22:00—第二天7:00:夜晚睡觉生活。(在这八九个小时里,有什么故事发生?你醒来过吗?你偷偷起床,发现了什么?你不开灯起床你又遭遇了什么?你趴到窗口,发现了什么?
夜晚有什么恐怖的事吗?你有梦游吗?你做了什么梦?……)所有这些,都可以写成作文。如〈〈梦中历险记〉〉……
如果是双修日、节假日,可能有更多、更刺激、更有意,更悲剧的故事在发生。你就这样天天生活下去,我们至少可以把每天割成24个小时,只要你稍加留意这些时间片段与碎片,也许你惊奇的发现,其实我们每天都有生活,每时每刻都在生活,每片刻发生的事,都可能是写作的好材料,只要你坚持记录,用发现的眼光去搜索,到处都可以,时时都可以找到写作点,找到写作的素材,都有好作文在上演。有谁还能说,学生写不好作文,是因为孩子缺少生活呢?其实,现在孩子只是少了些接触大自然的生活,孩子的社会生活并没减少,还增加了城市生活,网络生活,现代高科技信息生活。所以,孩子写不好作文,不全是缺少生活的原因,其实,缺少的是孩子发现的眼光;缺少的是敏感的心;缺少的是记录;缺少的是思考与主动写作。缺少的是感悟到的,缺少的是可转化为作文的生活,缺少的是捕捉与转化。只有捕捉到的,记录下的生活,转化为写作素材的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
生活的分解与归类
为了更充分的说明生活,说明孩子不缺少生活,并更好的利用生活,发现写作的新空间,我们可以把生活做个大致的分解与区分。我以为,生活可分直接参与体验实践的生活和间接体验感受的生活(如读书、看电视、看电子书);生活可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生活可分现实生活,和虚拟的网络生活,想象生活,内心生活;对学生而言,生活还可分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按学生活动空间可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班级生活,社区生活,街道生活;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山村生活;身边周边生活,阅读生活,游戏活动生活,个人生活,集体生活;白天生活,夜晚生活,睡梦生活……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可以切割成不同的生活版块,每个不同的生活版块,都是作文的源泉。从作文的素材来源与灵感来源来说:“生活的确是作文之母。”但不要忘记,作文还有一位父亲,那就是“阅读是作文之父。”
孩子写不好作文 不全是阅读的错
有人说:学生写不好作文,是阅读太少。确实没错。此话一出,至少有85%的老师点头称是,甚至举“四只手”赞同。我开始也非常赞同。
可是,爱实事求是的我,总爱打几个问号?于是带着这个问题去观察学生的阅读,去思考学生的写作。我们发现,有少数优秀学生,读的书确实多,作文确实好,在海量阅读中,淘到了作文的真金。可我们也发现,总有那么多同学,好像也读了不少书,写作还是半天提不起笔来,写作时半天写不了几句话。原因何在?看来读书的多少与作文有很大的关系,但绝对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对那些读了不少书,仍然写作没进步的同学,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讨论的焦点。)
研究发现,我们现在孩子的阅读:约有84、8%都是“假性阅读”。主要表现为:(1)休闲阅读:阅读的目的,就是寻找点开心。如:漫画阅读,搞笑读物,为读漫画而读漫画,读漫画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乐、搞笑。(找乐本身没错,但与写作关系不大。)(2)刺激阅读:表现为读一些冒险、恐怖、黑色、灰色、爱情等书籍。阅读的目的,就是在书中寻找短暂的刺激。(3)猎奇阅读:如阅读冒险、探险、童话、科幻。阅读的目的是获取有趣的知识,好奇的心里,自由的想象。这种最多。(4)情节阅读:读小说,有的孩子读小说,一天可读1、2本,阅读的目的,就是体验惊险、刺激、生动的情节。(5)窄化阅读:有的读者,阅读偏好十分狭窄。比如喜欢某作家,就可能只读某作家书籍。其他百科或名著,就很少阅读,甚至不读。(6)被阅读:不是自己喜欢阅读,而是被家长、老师强迫阅读……我们发现,真正从写作角度去阅读,去思考,去研究的1%都没有。(其实,成人,我们的老师,也很少从写作角度与研究阅读)。所以,有时候,读书破“百卷”,不一定下笔就有神。所以,怎么读书?读得怎样,是值得研究的。
其实,我们的孩子,从胎教开始,从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大学毕业也没少读书,你看1、2年级背的大书包就知道了。还不算家长买的课外书。就拿小学来说把:至少有12册语文书,如果平均一本15万字,也有接近200万字的阅读量,(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应达到400万字的阅读)。可学生85%还是不会写作文呢?从写作角度来说,我们学生的阅读或阅读教学是无效、低效的。就像我们的工业,高耗低产……。
我曾有个学生叫“李小聪”,是一个书虫,读了很多大部头小说,可写作文还是一般般……所以,写作与阅读有关系,但绝对不与阅读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说:没有心的阅读,没有思考的阅读,没有从写作角度去发现,去研究,去琢磨的阅读,都是低效阅读。孩子写不好作文,缺的不是阅读,孩子写不好作文,不全是阅读的错。(注意:我并不反对阅读)。
阅读是作文之父
如果说生活是作文之母,那么,阅读就是写作之父。这里的阅读与“传统的学校课堂阅读教学”有所不同。与生活相比,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阅读是作文的第二源泉(是作家对生活的反应),读者读到的是间接的生活反应。
写作是简单而又非常不简单的过程。一个孩子学作文,是有条件的:(1)有一定识字,写字量的积累和书写速度。如果一个孩子,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写不了几个,书写速度非常慢(比如,几分种才写1个字,半个字),就没法谈写作的事,这是必要条件。(2)有一定的思维和智力基础。如果一个孩子先天痴呆等,也是没法谈的,这是写作的前提条件。(3)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积累。学校课堂学的作文,99%都是写回忆性素材的作文,如果孩子对自己过去的生活缺少记忆、体验,没有一定的积累感悟,没有写作的料可倒出,就像电脑没输入资料,也谈不上写作。因此,学生感知、观察、体验、感悟生活,是写作的必要条件。观察自然,生活,发现、感悟、创造新的写作方法。情商:兴趣 意志习惯 态度 热情 耐心 都是深刻影响作文的因素。(6)有了生活的感知,体验,并不等于会写作文。就像一个人到市场买了很多的菜,放到冰箱,但不等于,他就是特级厨师,会炒出丰盛的饭菜。所以,写作同厨师一样,必须积累一定量的写作方法、技巧、妙招,小巧门。科学、有效,适合的方法,会让作文变得简单、容易和精彩。所以,写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而不是谈到方法就色变。目前写作方法不是多了,而是缺少到位的,有创新的,有效果的好方法。而这些方法从哪里去学习习得:
跟老师学习积累;跟身边人学习积累;跟电视等学习积累;阅读经典,名著等文章,从前人的文章中学习积累,迁移转化。学校课堂阅读一般以学习识字、写字;理解掌握文章主题中心为目的,对学生写作没多大关系。其实任何一篇文章,一面是阅读,另一方面也蕴涵独特创意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然而从写作角度),去研究作者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的缺十分少,没有阅读课文的写作效度。如果,我们从写作角度研究阅读,发现作家的写作秘诀,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果的。从写作角度讲,阅读的文章是写作的第二源泉。我们把研究写作式的阅读,这样的阅读,被称为写作之父。下面用们举个例,如何从写作角度解读阅读文章:
如:教材写作解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第()课 巧选角度写美文【魔力目标】
多方联系,巧选角度写美景【魔力话题】
同学们,是否有这种感觉,一个小小的风景,也许比较好写,如一棵树,一朵花,也许你可以写得很精美;如果让你去写非常盛大的场面或景致,你是否感觉太大了,太美了,太精彩了,反而觉得无处下笔呢?如让你去写一个大公园,一座美丽的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不要害怕,跟我来,让我们去探究大作家冯骥才是怎么写的吧!我们不仿偷学两招。【美文大赏】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作者:冯骥才
清早醒来,不睁开眼,尽量用耳朵来辨认天天叫醒我的这些小家伙,我能准确地知道它们所在的位臵,是在窗前那株高大的针叶树里边,还是远远地在房脊和烟囱上。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后来我在十四区博物馆听鸟儿们的录音时,才知道这家伙的名字。它长得并不美,全身乌黑的羽毛,一个长长的黄嘴,好像一只小乌鸦叼着一支竹笛子。我闭目倾听它的鸣唱时,把它想象得美若彩凤。我发现,闭上眼睛时,声音就会变得特别清晰和富于形象。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得很像是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一位奥地利朋友称这种清晨时鸟儿们的合唱为“免费音乐会”。参加这音乐会的还有远远近近教堂的钟声。从远方传来的卡尔大教堂的钟声深沉而又持久;来自后街上克罗利茨小教堂的钟声却清脆而透彻。教堂钟声的加人,常常使这“免费音乐会”达到高潮。每每这个时候,从窗外会溜进来一股什么花香,钻进我的鼻孔。五月里的维也纳还是“花天下”。
家家户户挂在窗外的长方形花盆全都鲜花盛开,绚烂的颜色好像是这些家庭喷发出来的。许多商店用彩色的花缠绕在门框上,穿过这门,如同走进花的巢穴。按照惯例,城市公园年年都用鲜花装臵起一座大表,表针走得很准时,花儿组成的表盘年年都是全新的图案。//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芬芳的三角钢琴。于是,维也纳的主题——音乐与花,就这样被表达了出来。古老的维也纳,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车在这些弯弯曲曲流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都有音乐会,到处都有的音乐家雕像与故居,而是你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音乐的存在。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
有人说,真正的维也纳音乐并不在金色大厅或歌剧院,而是在城郊的小酒馆里。如果你来乡村的“当年酒家”里坐一坐,便能够体会到真正的维也纳音乐。//坐在长长的粗木凳上,一边饮着芳香四溢的葡萄酒,一边咬着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忽然欢快的华尔兹舞曲在你耳边响起。扭头一看,一个满脸通红的老汉,满是硬胡茬的下巴夹着一把又小又旧的提琴,在你身后起劲地拉着。他朝你挤着眼,希望你兴奋起来,尽快融入音乐。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快活地抛向他。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然而,这样好的文章,教材却放到了教材最后的自读文章,有的孩子、老师认为不考,也就不读。读了也是一飘而过。所以教材的编者?值得思考这是我研究后的板书【写作魔方】 魔方一:别出心裁,角度独特。
维也纳是非常有名的城市,世界音乐之都。怎样写出独特而美妙的文章呢?作者以音乐为灵魂,巧妙将(鸟音+花音+乐音)联系起来,别出心裁,巧妙构思。作者意写音乐之都,却先写“鸟的免费音乐会”;欲写“花天下”,却单写“三角钢琴”;最后我们以为,必写万众瞩目的“金色大厅”,却偏偏去写小酒馆音乐。这样,就更好的突出了“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的主题,给读者浪漫的小小温馨而永久的记忆。让读者产生去维也纳小住的冲动。由此可见作者构思角度之妙。魔方二:蒙住眼睛,用耳朵写作文。
如果直接从眼睛看到的,可能很难写出特色,因为,眼睛看到的都一样,因为去过维也纳大作家太多了,怎样写出独特的自己,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作者选择了耳朵,用耳朵去写作,真是神妙。如:(1)用耳朵写出声音的变化与节奏美。如:清早醒来,不睁开眼,尽量用耳朵: 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2)用耳朵写出声音的不同风格与与多样美。如:我发现,闭上眼睛时: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得很像是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比喻)魔方三:巧用右脑联想画面,化抽象为图象。音乐,声音是抽象的,听得见,但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怎样写出音乐之美呢?作者巧借比喻、拟人,大胆联想、想象,化抽象为图象。如:古老的维也纳,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车在这些弯弯曲曲流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宁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这是行驶在笔直的路上绝对没有的感受。而且,跑着跑着,很容易想起音乐来。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都有音乐会,到处都有的音乐家雕像与故居,而是你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音乐的存在。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1)神奇拟人联想。如:著名作曲家勃拉姆斯说:‘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车在这些弯弯曲曲流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
一位奥地利朋友称这种清晨时鸟儿们的合唱为“免费音乐会”;每每这个时候,从窗外会溜进来一股什么花香,钻进我的鼻孔。(2)百变比喻联想: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有一种鸟的叫声像是有人磕牙,时断时续,嗒嗒作响;另一种鸟的叫声好似老人叹息,声音沙哑又苍老;还有一种鸟叫得很像是猫叫。一天,它一边叫,一边从我的窗前飞过,我幻觉中出现一只飞着的猫。绚烂的颜色好像是这些家庭喷发出来的。魔方四:聚焦小特色,放大特写
维也纳之美之大之烂漫,是文明世界的音乐之都,作者没去写地球人都关注的“金色大厅”,而是大中取小,小中选特,把笔墨落在一小小的酒馆去聚焦,去放大特写,真有“滴水见太阳”之神妙,给读者留下永恒的记忆画面。足见作者构思独特,真是别出心妙!如:
坐在长长的粗木凳上,一边饮着芳香四溢的葡萄酒,一边咬着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忽然欢快的华尔兹舞曲在你耳边响起。扭头一看,一个满脸通红的老汉,满是硬胡茬的下巴夹着一把又小又旧的提琴,在你身后起劲地拉着。他朝你挤着眼,希望你兴奋起来,尽快融入音乐。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快活地抛向他。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魔力闯关】 请你用本文学到的写作秘诀,参考下面题目,模仿写篇作文。别忘记聚焦小特色,巧角度。
◎题目模仿秀:《灯都圆舞曲》《故都圆舞曲》《故乡小夜曲》《荷塘华尔兹》《池塘小夜曲》《家乡森林圆舞曲》《故乡奏鸣曲》《草地音乐会》《大树音乐会》什么叫阅读,我认为这样读书才叫真阅读。我叫《全脑情智阅读》开头想怎么写就可怎么写,只要记住一点,点题,不跑题,能引出下文。最简单的方法,用题目早一组句子,控制在100字内。虽然字数不是唯一指标,但还是重要指标。因为期末考试,阅卷老师说了算。毕竟老师都是凡人。敢超脱的要目是大家,要么敢另类。